致病菌的检测程序

致病菌的检测程序

近年来,随着疾病的不断爆发和传播,致病菌的检测成为了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通过有效的致病菌检测程序,可以及时发现病原体,采取相应的措施,保障公众的健康安全。本文将介绍一种常用的致病菌检测程序,并详细阐述其原理和步骤。

一、致病菌检测程序的原理

致病菌检测程序的原理是基于分子生物学技术和微生物学理论,通过检测样本中的致病菌特定基因或生物标志物来确定是否存在病原体。这种方法具有高灵敏度、高特异性和快速性的优点,成为了现代病原体检测的主要方法。

二、致病菌检测程序的步骤

1. 样本采集:首先,需要采集患者的临床样本,如血液、尿液、呼吸道分泌物等。这一步骤的关键是确保样本的纯净性和完整性,以避免干扰结果的产生。

2. DNA/RNA提取:接下来,需要对样本进行DNA或RNA的提取,以获取致病菌的基因信息。这一步骤通常采用化学或机械方法,将细胞壁破坏,使得细胞内的核酸释放出来。

3. PCR扩增:提取到的DNA/RNA样本需要进行PCR扩增,以增加检测的灵敏度。PCR是一种体外扩增技术,可以在短时间内扩增特定序列的DNA/RNA分子,使其达到可检测的水平。

4. 凝胶电泳:扩增后的样本需要经过凝胶电泳分析,以检测特定基因或片段的存在。通过对PCR产物进行凝胶电泳,可以根据不同的迁移速度判断样本中是否存在致病菌。

5. 结果解读:根据凝胶电泳的结果,解读样本中的致病菌情况。通过对比实验室建立的数据库,可以确定样本中是否存在特定的致病菌。

三、致病菌检测程序的应用

致病菌检测程序广泛应用于临床诊断、食品安全监测、环境卫生等领域。在临床诊断中,可以通过致病菌检测程序及时发现病原体,指导医生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在食品安全监测中,可以检测食品样品中是否存在致病菌,以保障公众的食品安全。在环境卫生中,可以检测水源、空气等环境样品中的致病菌,预防疾病的传播。

四、致病菌检测程序的优势与局限性

致病菌检测程序具有高灵敏度、高特异性和快速性的优势,可以在短时间内得到准确的结果。然而,该方法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例如,样本污染、操作技术不熟练等因素可能导致结果的偏差。此外,该方法需要设备和实验室支持,成本较高,不适合于大规模筛查。

致病菌检测程序是一种重要的病原体检测方法。通过分子生物学技术和微生物学理论的应用,可以准确、快速地检测出样本中的致病菌,为疾病的预防和控制提供有力的支持。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

致病菌检测程序将在医学领域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致病菌的检测程序

致病菌的检测程序 近年来,随着疾病的不断爆发和传播,致病菌的检测成为了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通过有效的致病菌检测程序,可以及时发现病原体,采取相应的措施,保障公众的健康安全。本文将介绍一种常用的致病菌检测程序,并详细阐述其原理和步骤。 一、致病菌检测程序的原理 致病菌检测程序的原理是基于分子生物学技术和微生物学理论,通过检测样本中的致病菌特定基因或生物标志物来确定是否存在病原体。这种方法具有高灵敏度、高特异性和快速性的优点,成为了现代病原体检测的主要方法。 二、致病菌检测程序的步骤 1. 样本采集:首先,需要采集患者的临床样本,如血液、尿液、呼吸道分泌物等。这一步骤的关键是确保样本的纯净性和完整性,以避免干扰结果的产生。 2. DNA/RNA提取:接下来,需要对样本进行DNA或RNA的提取,以获取致病菌的基因信息。这一步骤通常采用化学或机械方法,将细胞壁破坏,使得细胞内的核酸释放出来。 3. PCR扩增:提取到的DNA/RNA样本需要进行PCR扩增,以增加检测的灵敏度。PCR是一种体外扩增技术,可以在短时间内扩增特定序列的DNA/RNA分子,使其达到可检测的水平。

4. 凝胶电泳:扩增后的样本需要经过凝胶电泳分析,以检测特定基因或片段的存在。通过对PCR产物进行凝胶电泳,可以根据不同的迁移速度判断样本中是否存在致病菌。 5. 结果解读:根据凝胶电泳的结果,解读样本中的致病菌情况。通过对比实验室建立的数据库,可以确定样本中是否存在特定的致病菌。 三、致病菌检测程序的应用 致病菌检测程序广泛应用于临床诊断、食品安全监测、环境卫生等领域。在临床诊断中,可以通过致病菌检测程序及时发现病原体,指导医生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在食品安全监测中,可以检测食品样品中是否存在致病菌,以保障公众的食品安全。在环境卫生中,可以检测水源、空气等环境样品中的致病菌,预防疾病的传播。 四、致病菌检测程序的优势与局限性 致病菌检测程序具有高灵敏度、高特异性和快速性的优势,可以在短时间内得到准确的结果。然而,该方法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例如,样本污染、操作技术不熟练等因素可能导致结果的偏差。此外,该方法需要设备和实验室支持,成本较高,不适合于大规模筛查。 致病菌检测程序是一种重要的病原体检测方法。通过分子生物学技术和微生物学理论的应用,可以准确、快速地检测出样本中的致病菌,为疾病的预防和控制提供有力的支持。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

微生物检验的基本程序

微生物检验的基本程序 1 检验前的准备2样品的采集3样品的送检4样品的处理方法 5 致病菌检验参考菌群的选择6样品的检验7检验结果的报告 检验前的准备 1.准备好所需的各种仪器:如冰箱、恒温培养箱、显微镜等 2.按技术要求将各种玻璃仪器进行清洗、烘干、包扎、灭菌, 冷却后送无菌室备用。 3.准备好实验所需的各种试剂、药品,制备好普通营养琼脂 或其他选择性培养基。根据需要分装试管或灭菌后倾注平板或保存在46℃的水浴中或保存在4℃的冰箱中备用。 4.做好无菌室或超净工作台的灭菌工作,提前1h灭菌 30~60min。 5.检验人员的工作衣、鞋、帽、口罩等灭菌后备用。 6.工作人员进入无菌室后,实验没有完成之前不得随便出入 无菌室。

微生物实验室检验<>流程 无菌取样—样品均质—样液稀释—样品接种—恒温培养—结果观察 食品微生物检测 常规微生物项目:细菌总数、大肠菌群、酵母总数、霉菌总数,此类细菌不致病,但会严重影响食品的外观及风味。目前常用微生物培养法来计数菌落,允许有该类菌落,但菌落总数不能超标。 致病微生物项目:沙门氏菌、李斯特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O157:H7、弯曲杆菌、致病弧菌、副溶血弧菌、志贺氏菌、假单胞菌等。致病微生物在食品中是绝对不允许存在的,所以快速检测食品中是否存在有致病微生物,是食品安全检验的重中之重。 食品微生物检验<>指标 我国卫生部颁布的食品微生物<>指标有菌落总数,大肠菌群

和致病菌三项。 1.菌落总数:菌落总数是指食品检样经过处理,在一定条件下培养后所得1g或1mL检样中所含细菌菌落的总数。 2.大肠菌群:大肠菌群是寄居于人及温血动物肠道内的肠居菌,它随着的大便排出体外。食品中如果大肠菌群数越多,说明食品受粪便污染的程度越大。 3.致病菌:致病菌既能够引起人们发病的细菌。对不同的食品和不同的场合,应该选择一定的参考菌群进行检验。 4.霉菌及其毒素:我国还没有制定出霉菌的具体指标,鉴于有很多霉菌能够产生毒素,引起疾病,故应该对产毒霉菌进行检验。 5.其它指标:还应包括病毒:肝炎病毒、猪瘟病毒、鸡新城疫病毒、马立克氏病毒、口蹄疫病毒、狂犬病病毒、猪水泡病毒等;另外,从食品检验的角度考虑,寄生虫也被很多学者列为微生物检验的指标。 样品的采集目的: 便于食品卫生质量监督管理; 鉴别食品中是否存在有毒有

致病菌测试操作规程

致病菌测试操作规程 致病菌测试操作规程 一、实验目的: 本实验的目的是了解致病菌的特性以及对其进行测试和鉴定,为防控疾病提供科学依据。 二、实验材料和仪器: 1. 致病菌样本:包括已知菌株和待测菌株。 2. 导管和培养皿:用于处理和培养致病菌的样本。 3. 恒温培养箱:用于提供恒定的温度环境。 4. 培养基和试剂:包括选择性培养基和鉴定试剂。 三、实验步骤: 1. 准备工作 a. 将所需的培养基和试剂准备好,并确保其质量良好。 b. 确保工作台面和实验室环境的清洁和无菌。 c. 穿戴实验服、手套和口罩等个人防护装备。 2. 菌株的接种和培养 a. 取一小部分已知菌株放入试管中,加入适量的培养基,并混匀。 b. 将试管放入恒温培养箱中,在适当的温度下进行培养。 c. 观察培养情况,确保菌株生长正常。

3. 待测菌株的处理和培养 a. 从待测的样本中取适量的菌液,将其加入培养皿中。 b. 加入适量的选择性培养基,并混匀。 c. 将培养皿放入恒温培养箱中,在适当的温度下进行培养。 d. 观察培养情况,记录菌株的生长情况。 4. 鉴定试验 a. 根据已知菌株的特性,选择合适的鉴定试剂进行检测。 b. 依次将鉴定试剂滴加到培养皿中,观察颜色变化和反应情况。 c. 根据鉴定试剂的反应结果,确定待测菌株的种类。 5. 结果分析 a. 根据鉴定试验的结果,判断待测菌株是否为致病菌。 b. 如果待测菌株被鉴定为致病菌,需进一步进行感染实验和流行病学调查等工作。 四、安全提示: 1. 实验时需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包括实验服、手套和口罩等。 2. 注意实验室的清洁和无菌操作,避免交叉感染。 3. 实验后,将实验器材进行消毒处理,确保实验室环境的安全。

环境致病菌监控程序

环境致病菌监控程序 1 目的 验证操纵方法的有效性,检测环境中致病菌以避免其传播到可能污染食物的点,决定何时采取何种指导环境致病菌监控小组实施对环境致病菌的监控,避免致病菌在工厂内部的生长和传播纠正方法和纠正行为,确保公司产品的质量安全。 2 范围 适用于工厂蜂产品的生产加工进程。 3 责任 环境致病菌监控小组负责对车间依照风险对区域或房间进展分区,负责决定所采取的测试方式,负责制定采样程序和采样技术,负责依照所采样品分析结果对各卫生区域进展评判,负责决定何时采取何种纠正方法,负责对纠正方法的成效进展验证。 4 工作程序 环境致病菌监控小组 人员组成 品管部长、微生物查验员、生产治理人员、卫生监视员 职责 a) 品管部长:负责环境致病菌监控程序的成立,负责环境致病菌监控小组人 员的组成,负责工厂人员的环境致病菌监控程序的培训,负责制定工厂环境致 病菌监控方案,负责制定纠正方法和对纠正方法的成效实施验证。 b) 微生物查验员:验证清洗消毒程序执行成效,决定清洗和消毒所需要的频 率,决定环境中食物致病菌或指示菌是不是存在,决定专门保护程序所需的频 率〔如空气过滤器〕,负责依据监控方案对不同卫生区域进展采样分析和统 计评判。 c) 生产治理人员:负责工厂设施和设备的保护保养,负责工厂生产加工进程 的实施,负责依照清洗消毒程序对设备和环境进展清洗消毒,负责对产品生产 操作人员的培训,负责纠正方法的实施。 d) 卫生监视员:对厂区环境卫生清洁成效进展检查并催促废弃物的集中治理 和转运处置,对车间内部环境卫生进展检查,对设备设施清洁成效进展检查, 对进入工厂的外来车辆和人员卫生状况进展检查。 PEM 区〔环境致病菌监控区〕识别 1#PEM 区 1#PEM 区是产品在密封包装前会暴露于设备和环境的直接产品接触外表。包

从业人员健康体检沙门氏菌、志贺氏菌检测操作程序(讨论稿)

从业人员健康体检沙门氏菌、志贺氏菌检测操作程序一、目的 本程序用于对从业人员健康体检进行沙门氏菌、志贺氏菌检测等致病菌检测的方法,以规范操作程序,保证检测数据的有效性。 二、适用范围: 本方法适用于从人体粪便中沙沙门氏菌、志贺氏菌的分离、鉴定及保存的梯相关操作。 三、生物安全要求 标本及相应的致病菌操作必须在BSL-2生物安全实验室的生物安全柜中进行。 四、试剂及仪器设备 4.1试剂 采便盒、Cary-Blair运送培养基、亚硒酸增菌液(SF)、改良亚硒酸盐磺绿增菌肉汤(SBG)、沙门志贺培养液、木糖-赖氨酸-脱氧胆酸琼脂(XLD)、麦康凯琼脂、沙门显色培养基、结晶紫沙门培养基(YS)、三糖铁(TSI)、动力-吲哚-尿素培养基(MIU)、沙门氏菌属诊断血清、志贺氏菌属诊断血清、API20E生化试剂条、磁珠菌种保存管4.2仪器设备 恒温培养箱、微生物鉴定仪 五、采样方法 5.1标本应为新鲜的或转移至Cary-Blair运送培养基的粪便或肛拭子,

最优标本是转移到Cary-Blair运送培养基的粪便拭子。肛拭子不是最佳标本,仅在病人无粪便标本时采用。 5.2粪便标本:应采集自然排出的新鲜粪便,取稀水样、粘血样、脓血样,黏液样部分。盛于清洁、干燥、无吸水性的无菌容器,避免混入尿液、水和其他物质。 5.3肛拭标本:若无法获得粪便(如排便困难或婴幼儿),也可以采用肛拭子,即无菌棉拭子用生理盐水湿润后,插入肛门内4-5cm处〈儿童约2-3cm),同一方向轻轻旋转2-3周。以目测能见到粪便为准。插入Cary-Blair运送培养基。 5.4标本采集后立即送至实验室进行检测,若室温保存,不能超过1h;如不能立即送检,应放入Cary-Blair运送培养基中冷藏条件下24小时内送检。 六、检验程序 七、操作步骤

常见致病菌的检测

常见致病菌的检测 摘要:近年来食品药品安全的问题屡见不鲜,做好致病菌的检测,是防范于未然的措施,因而显得尤为的重要,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这就要求我们对一些常见的致病菌检测技术的要有一定的了解。 关键词:致病菌,肠球菌,霉菌和酵母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一.肠球菌 (1)、形态与染色【1】 肠球菌为革兰阳性(G+)球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环境及人和动物消化道内。20世纪80年代以来,肠球菌严重感染的发生率和病死率明显升高,并且由于肠球菌的固有耐药和获得性耐药,使许多常用抗菌药物在治疗肠球菌感染时失败。因此,从分子水平对肠球菌致病因子、肠球菌引起的感染机制与治疗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肠球菌为圆形或椭圆形、呈链状排列的革兰阳性球菌,无芽胞,无鞭毛,为需氧或兼性厌氧菌。本菌对营养要求较高,在含有血清的培养基上生长良好。 (3)致病性【1】 一般而言,肠球菌的毒力不高。与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化脓性链球菌相比,肠球菌对大多数动物的半数致死量(LD50)值相当高,而且肠球菌很少引起蜂窝织炎和呼吸道感染。 肠球菌只有在宿主组织寄殖,耐机体非特异及免疫防御机制,并引起病理改变,才能导致感染。粘附测定显示肠球菌可通过细菌表面表达的为粘附素,吸附至肠道、尿路上皮细胞及心脏细胞。这些粘附素的表达亦受细菌生长环境的影响。另外,肠球菌可产生一种聚合物质(系一种蛋白表面物质,可聚集供体与受体菌,以利质粒转移),在体外增强其对肾小管上皮细胞的粘附。 细菌生长环境亦影响肠球菌与多形核白细胞反应。血清中生长的肠球菌与多形核白细胞反应较弱,而肉汤中生长的细菌反应较强。体外多形核白细胞对肠球菌的有效杀灭作用需血清补体蛋白参与,而抗肠球菌抗体可增强该作用。 (4)、肠球菌属主要检测步骤如下:【2】 方法一:肠球菌平板计数法检验程序 25g (mL) + 225 mL 缓冲蛋白胨水

致病菌检测操作规程

致病菌检测操作规程 致病菌检测操作规程 一、概述 致病菌检测是对食品、水源、环境等样品进行微生物学检验,以确定是否存在致病菌及其数量的一项重要工作。本操作规程旨在规范致病菌检测操作流程,确保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二、操作流程 1. 样品收集和标识 (1) 样品应当来自代表性的批次,确保样品采集过程中避免污染。 (2) 各样品应单独收集、包装,并在样品瓶或袋上进行标识,包括样品名称、采集日期、采样地点、采样人员等信息。 2. 样品制备 (1) 食品样品:按照食品微生物检验的要求进行样品处理和制备; (2) 水源样品:根据不同类型的水源,选择相应的方法进行样品处理和制备; (3) 环境样品:根据采样目的和方法进行样品处理和制备。 3. 样品检测

(1) 样品检测前,确保试验室的环境清洁、无杂散微生物污染。 (2) 根据检测要求,使用合适的培养基和检测方法进行培养和鉴定。 (3) 具体操作过程中,应严格遵守微生物实验室的操作规范,包括洗手消毒、戴手套、使用无菌器具等。 (4) 鉴定致病菌的标准根据相关国家和行业标准进行确定。 4. 结果解读 (1) 根据培养结果,判断样品是否存在致病菌。 (2) 对于检出的致病菌,应根据相关标准确定其数量是否超标。 5. 结果记录和报告 (1) 对于每个样品,应记录样品名称、采样日期、检测日期、检出结果等信息。 (2) 对于超标的样品,应立即通知相关部门,并进行必要的处理措施。 (3) 对于未检出致病菌的样品,应进行合理保存,并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处理。 三、操作要点 1. 严格执行实验室的操作规范,确保无菌环境。 2. 样品收集过程中,避免样品受到污染。 3. 样品制备和处理过程中,避免交叉污染。

食品致病菌鉴定pcr操作sop

致病菌PCR 检测标准操作程序 1 目的:保证致病菌PCR 检测结果准确、可靠。 2 适应范围:致病菌PCR 定性检测,样本类型为增菌液 3 试剂、耗材来源:商品试剂盒,PCR 专用耗材 质控物:ddH 2O 做空白,阴性、阳性对照来源于试剂盒 4 仪器:BIO-RAD T-100 PCR 仪 0550102 ; BIO-RAD 电泳装置 0540102 ; BIO-RAD 凝胶分析成像系统; 0590102 ; 生物安全柜 (BSC-1300IIA2) 0490102 ; 高速离心机 (TDL-16G) 0470102 ; 微量移液枪(0.5-10μL 、10-20μL 、20-200μL 、1000μL)。 5 标准操作: 5.1样本的处理: 根据国标GB 4789系列增菌步骤处理(例如:金葡按GB4789.10-2010)

5.2试剂配制 0.5×TBE:取10ml50×的TBE加灭菌超纯水稀释至1000ml,摇匀备用。DNA提取、PCR反应体系、上样缓冲液等试剂:均为商品试剂。 增菌培养基:配置参照微生物培养基配置记录。 5.3、DNA提取(参考DNA提取试剂盒操作标准说明) 5.3.1取1ml菌液(≤2×109个),10,000rpm离心30秒,倒掉上清,收集菌体。 5.3.2加入200μL缓冲液RB重悬,10,000rpm离心30秒,弃上清。将菌体重悬于180μL缓冲液RB。 5.3.3加入20μL(革兰氏阳性菌120μL)溶菌酶(20㎎/ml)颠倒混匀,37℃水浴30分钟,12,00rpm离心2分钟,弃上清,重悬于180μL缓冲液RB中。 5.3.4加入20μL蛋白酶K(20㎎/ml)溶液,充分混匀,再加入200μL 结合液CB,立即漩涡充分混匀,70℃水浴10分钟。 5.3.5冷却后加入100μL异丙醇,立即漩涡混匀。 5.3.6将上一步混合物转入吸附柱AC中,13,000rpm离心30秒,倒掉收集管中的废液。 5.3.7加入500μL抑制物去除液IR,12,000rpm离心30秒,弃废液。 5.3.8加入700μL漂洗液WB,12,000rpm离心30秒,弃废液。 5.3.9将吸附柱AC放回空收集管,13,000rpm离心2分钟,尽量去除漂洗液,以免影响下游反应。

环境致病菌监控程序

环境致病菌监控程序

环境致病菌监控程序 1 目的 验证控制措施的有效性,检测环境中致病菌以防止其传播到可能污染食品的点,决定何时采取何种指导环境致病菌监控小组实施对环境致病菌的监控,防止致病菌在工厂内部的生长和传播纠正措施和纠正行为,确保公司产品的质量安全。 2 范围 适用于工厂蜂产品的生产加工过程。 3 责任 环境致病菌监控小组负责对车间根据风险对区域或房间进行分区,负责决定所采取的测试方法,负责制定采样程序以及采样技术,负责根据所采样品分析结果对各卫生区域进行评价,负责决定何时采取何种纠正措施,负责对纠正措施的效果进行验证。 4 工作程序 4.1 环境致病菌监控小组 4.1.1 人员组成 品管部长、微生物检验员、生产管理人员、卫生监督员 4.1.2 职责 a) 品管部长:负责环境致病菌监控程序的建立,负责环境致病菌监控小组人 员的组成,负责工厂人员的环境致病菌监控程序的培训,负责制定工厂环境致 病菌监控计划,负责制定纠正措施和对纠正措施的效果实施验证。 b) 微生物检验员:验证清洗消毒程序执行效果,决定清洗和消毒所需要的频 率,决定环境中食品致病菌或指示菌是否存在,决定特别维护程序所需的频 率(如空气过滤器),负责依据监控计划对不同卫生区域进行采样分析和统

2#PEM 区和 3#PEM 区应采用第一种和第二种方式。 4.3.5 采样计划应该灵活,允许监控小组抽取额外的样品。 4.4 采取环境监控样品 4.4.1 采样规则 a)环境样品:对于每一个样品的位置,使用棉棒擦拭尽可能大的面积或至少一平方英寸(6.5平方厘米)。对于少于一平方英寸的位置,则擦拭整个位置。采样后要对每个采样点进行消毒。使用的灭菌棉棒应采自于合格供应商,且无菌包装。在采样之前使用中性缓冲溶液进行湿润。在以无菌方式采取水样时要使用经清洁灭菌过的且能牢固封口和方便盛放的防漏塑料袋或广口塑料瓶。空气样品可以采用自动空气样品采集器或沉降板。 b)产品样品:无论何时只要有可能,产品样品应以原始的未开包的方式运输以减少处理和限制交叉污染的潜在可能。如果产品未经包装、散装或装在较大的 容器中不适合运往实验室时,应采用无菌程序将一定比例的样品转移至事先安排用于运输样品的已经灭菌的样品袋或容器中。 c)样品标识和运输:样品在装入运输容器前,应该清楚标识。无论何时尽可能在塑料袋和瓶上直接贴标签。做一份所有样品的记录,包含样品描述、样品采集的时间和日期、采样人、采样地点、样品批号、分采样品时原包装的识别。环境涂抹棒、产品和水样应包装在装有冷冻冰袋的低温包装中(非冷冻状态)运送到实验室。样品应尽可能快地运送到实验室。在运输前以及实验室收到样品时必须考虑样品的温度。在分析前,样品温度应保持在 0-7.2℃,时间不超过 48 小时。 4.4.2 采样步骤 a) 根据样品编号规则对涂抹棒、样品袋进行提前标识,确保所描述的采样区和采样点被采样;

从业人员健康体检沙门氏菌、志贺氏菌检测操作程序

从业人员健康体检沙门氏菌、志贺氏菌检测操作程序 一、目的 本程序用于对从业人员健康体检进行沙门氏菌、志贺氏菌检测等致病菌检测的方法,以规范操作程序,保证检测数据的有效性。 二、适用范围: 本方法适用于从人体粪便中沙沙门氏菌、志贺氏菌的分离、鉴定及保存的梯相关操作。 三、生物安全要求 标本及相应的致病菌操作必须在BSL-2生物安全实验室的生物安全柜中进行。 四、试剂及仪器设备 试剂 采便盒、Cary-Blair运送培养基、亚硒酸增菌液(SF)、改良亚硒酸盐磺绿增菌肉汤(SBG)、沙门志贺培养液、木糖-赖氨酸-脱氧胆酸琼脂(XLD)、麦康凯琼脂、沙门显色培养基、结晶紫沙门培养基(YS)、三糖铁(TSI)、动力-吲哚-尿素培养基(MIU)、沙门氏菌属诊断血清、志贺氏菌属诊断血清、API20E生化试剂条、磁珠菌种保存管 仪器设备 恒温培养箱、微生物鉴定仪 五、采样方法 标本应为新鲜的或转移至Cary-Blair运送培养基的粪便或肛拭子,最优标本是转移到Cary-Blair运送培养基的粪便拭子。肛拭子不是

最佳标本,仅在病人无粪便标本时采用。 粪便标本:应采集自然排出的新鲜粪便,取稀水样、粘血样、脓血样,黏液样部分。盛于清洁、干燥、无吸水性的无菌容器,避免混入尿液、水和其他物质。 肛拭标本:若无法获得粪便(如排便困难或婴幼儿),也可以采用肛拭子,即无菌棉拭子用生理盐水湿润后,插入肛门内4-5cm处〈儿童约2-3cm),同一方向轻轻旋转2-3周。以目测能见到粪便为准。插入Cary-Blair运送培养基。 标本采集后立即送至实验室进行检测,若室温保存,不能超过1h;如不能立即送检,应放入Cary-Blair运送培养基中冷藏条件下24小时内送检。 六、检验程序 七、操作步骤

医院感染监测方法

1 医院感染监测相关 1.1空气培养检测标准操作程序 临床意义: 医院是病原微生物聚集的场所,患者和病原携带者体的微生物能以多种形式排出体外污染周围环境,如不及时将其杀灭,可能导致医院感染的发生,对其他患者甚至医护人员造成危害。手术室空气中细菌可能直接沉降到伤口上,或沉降到医务人员的手和器械上,能引起伤口感染。监护病房中病人抵抗力极差,易发生呼吸道和其他部位感染,定期监测可及时发现消毒和通风系统存在的问题。 原理: 用9 ㎝直径普通营养琼脂平板在采样点暴露5min 后送检。置于37℃培养箱孵育,按照相应公式计数菌落总数〔N〕。 采样原那么: 1. 采样时间:选择消毒处理后与进展医疗活动之前期间采样。 2. 采样高度:与地面垂直高度80~150cm。 3. 布点方法:室面积≤30 ㎡,设一条对角线上取3 点,即中心一点、两端各距墙1m处各取一点;室面积>30m2,设东、西、南、北、中各5 点,各个点均距墙1m。 4. 采样方法:用9 ㎝直径普通营养琼脂平板在采样点暴露5min 后送检培养。 检查原那么:采样后必须尽快对样品进展相应指标的检测,送检时间不得超过6h,假设样品保存于0~4℃条件时,送检时间不得超过24 小时。 菌落总数计算: 空气细菌菌落总数〔cfu/m3〕=50000×N/AT

式中:A---平板面积,cm2; T---平板暴露时间,min; N---平均菌落数,cfu/m3 规定使用9cm平板,暴露5min,所以经换算,公式简化为: 空气细菌菌落总数〔cfu/m3〕=157.25×N 报告结果和解释: 1. 有细菌生长:参照菌落总数计算公式进展计算。 2. 无细菌生长:置于35℃温箱继续孵育24 小时后再观察结果。 3. 假设培养48h 后仍无细菌生长,报告:无菌生长。 考前须知: 不得检出乙型溶血性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其他致病性微生物。 1. 溶血性链球菌检查:参照"细菌鉴定的标准操作程序执行"。 2. 沙门氏菌检查:参照"细菌鉴定的标准操作程序执行"。 3. 铜绿假单胞菌检查:参照"细菌鉴定的标准操作程序执行"。 4. 金黄色葡萄球菌检查:参照"细菌鉴定的标准操作程序执行"。 各类环境下空气培养卫生标准: 环境类别围空气标准〔cfu/m3〕 I 类层流干净手术室、层流干净病房----≤10不得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溶血性链球菌 II 类普通手术室、禅房、婴儿室、早产儿室、普通保护性隔离室、供给室无菌区、烧伤病房、重症监护病房----≤200不得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溶血性链球菌III 类儿科病房、妇产科检查室、注射室、换药室、治疗室、供给室清洁区、急

食源性致病菌检验标准操作程序

食源性致病菌检验标准操作程序 食源性致病菌检验标准操作程序 福建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二〇一二年十一月 一、生物样本检验标准操作程序 (一)粪便样本的保存、运送和检测 表1 粪便样本的保存、运送和检测培养条件 培养基目标病原体温度 细菌标本保 存和运送 1. Cary-Blair 所有食源性致病菌室温 增菌液 1. 改良磷酸盐缓冲液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4 ℃ 2. mEC增菌肉汤EHEC O157:H7/STEC 37 ℃ 3. Preston肉汤弯曲菌微需氧42 ℃ 4. SBG增菌液沙门氏菌37 ℃ 5. 3%氯化钠碱性蛋白胨水弧菌37 ℃ 选择性分离平板1. Mac平板EPEC、STEC、ETEC、EIEC、EAEC、志贺氏菌 37 ℃ 2. XLD平板志贺氏菌37 ℃ 3. mCCD平板弯曲菌微需氧42 ℃ 4. 耶尔森氏菌选择性平板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25 ℃ 5. 科玛嘉O157:H7显色平板EHEC O157:H7 37 ℃ 6. 科玛嘉沙门氏菌显色平板沙门氏菌37 ℃ 7. 科玛嘉弧菌显色平板 TCBS平板 弧菌37 ℃ 病毒标本 1. 采便盒轮状病毒、诺如病毒、札如 病毒、星状病毒、腺病毒

-20 ℃以下 (二)检验方法与流程 (三)沙门氏菌和志贺氏菌检测操作程序 1 范围 本程序规定了粪便标本中沙门氏菌(Salmonella)和志贺氏菌(Shigella)的检验方法。 2 检验程序 沙门氏菌和志贺氏菌检验程序见图1。 图1 沙门氏菌和志贺氏菌检验程序 3 操作步骤 3.1 标本收集 标本包括新鲜的或转移至Cary-Blair运送培养基的粪便或肛拭子。最优标本是转移至Cary-Blair运送培养基的粪便拭子。肛拭子不是最佳标本,仅在病人无粪便标本时采用。肛拭子收集后应当目测,需要在拭子上明显见到粪便。 所采集的标本尽快检验,放入Cary-Blair运送培养基中的标本应在冷藏条件下24 h内送检。新鲜的粪便标本置于清洁、干燥、无肥皂或消毒液残留的容器中,冷藏条件下8 h 内送检。 3.2 分离培养 3.2.1 直接分离培养 新鲜粪便:无菌拭子采集少量粪便,尽量从可见血或黏液的部位收集;新鲜拭子在XLD 和MAC一区划线;以1 μL无菌接种环或接种针划线分离。在标本中再插入一个清洁的无菌拭子,将拭子放入SBG 增菌液。轻拧管盖。注意:拭子表面有一层标本即可,不可将过量的标本放入SBG增菌液。 肛拭子:操作程序同新鲜粪便。 转移至Cary-Blair运送培养基的粪便拭子:轻搅混合标本;拭子在XLD和MAC一区划线;以1 μL无菌接种环或接种针划线分离;在

致病菌检验(共5则范文)

致病菌检验(共5则范文) 第一篇:致病菌检验(共) 致病菌检方法 一、蜡样芽孢杆菌 1样品处理 取样品25g+225ml灭菌生理盐水,做成1:10稀释液; 2样品接种 取稀释液0.1ml,接种在2个甘露醇卵黄多粘菌素琼脂培养基上(红色),用L行涂布棒涂布表面,置于36℃±0.1℃培养12----20小时 挑取可疑菌落接种于肉汤(50ml草绿色透明液)和营养琼脂(淡黄色),培养12---20小时,观察菌落。 二、金黄色葡萄球菌 1样品处理 取样25g+225ml7.5%氯化钠肉汤(淡黄色),均质1---2分钟,36℃±1培养18---24小时 2曾菌和分离培养 将上述培养物分别划线接种到Baird-Parker平板(100ml)和血平板(100ml),36±1℃培养18---24小时,观察菌落淡黄色 三、沙门氏菌 1样品处理 取样25g+225ml缓冲蛋白胨水(淡黄色),均质1—2分钟,将样品移至500ml锥形瓶中,36±1℃培养8---18小时 2曾菌 轻摇培养过的样品混合物,取1ml转种于50mlTTB内(乳白色混浊液),于42±1℃培养18—24小时,另取1ml转种于50mlSC内(淡黃色透明液)内,于36±1℃培养18—24小时 3分离 取曾菌液1环,接种于BS琼脂(淡绿色100ml)平板(4个平板)培养于36±1℃培养40—48小时和沙门氏菌属显色培养基(淡黄色100ml、4个平板)36±1℃培养18—24小时,观察菌落

四、志贺氏菌 1样品处理 取样25g+225mlGN曾菌液种(淡黄色),均质1—2分钟,36℃培养6—8小时,样品中若出现轻微混浊时即应中止培养 2分离 取增菌液1环,划线接种于HE琼脂平板(草绿色),另取1环划线接种于伊红美蓝琼脂平板(红褐色),36±1℃培养18—24小时,观察菌落 3生化试验 挑取平板上可以菌落,接种三糖铁琼脂和葡萄糖半固体各一管,36±1℃培养18—24小时,观察现象 第二篇:检验作业指导书 检验作业指导书 1.进料检验 1.1 定义 进料检验又称来料检验,是制止不良物料进入生产环节的首要控制点。进料检验由IQC执行。1.2 检测要项 IQC在对来货检验前,首先应清楚该批货物的品质检测要项,不明之处要向本部门主管问询,直到清楚明了为止。在必要时,IQC验货员可从来货中随机抽取两件来货样,交IQC主管签发来货检验临时样品,并附相应的品质检测说明,不得在不明来货检验与验证项目、方法和品质允收标准的情况下进行验收。1.3 检验项目与方法 1.3.1 外观检测 一般用目视、手感、限度样品进行验证。1.3.2 尺寸检测 一般用卡尺、千分尺、塞规等量具验证。1.3.3 结构检测 一般用拉力器、扭力器、压力器验证。1.3.4 特性检测 如电气的、物理的、化学的、机械的特性一般采用检测仪器和特定方法来验证。1.4 检验方式的选择 1.4.1 全检方式 适用于来货数量少、价值高、不允许有不合格品物料或公司指定进行全检的物料。1.4.2 免检方式 适用于低值、辅助性材料或经认定的免检厂来料以及生产急用而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