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中天《先秦诸子百家争鸣》(cctv百家讲坛全六部共36集)精编版

易中天《先秦诸子百家争鸣》(cctv百家讲坛全六部共36集)

一.百家讲坛《先秦诸子百家争鸣第一部实话孔子》(共6集)夫子何人类型:

历史/史说天下|名家大师|名人|人文|2008百家讲坛

百家讲坛

介绍:

本期节目由厦门大学易中天教授讲述了儒家创始人孔子的

出身、为人、治学及处世态度,由此使观众认识孔子是何许人。(百家讲坛2008年第287期)实话孔子之学而优则仕类型:

历史/史说天下|名家大师|名人|人文|2008百家讲坛

百家讲坛

介绍:

本期节目中,厦门大学教授易中天讲解了先秦诸子百家争鸣(第一部)实话孔子之学而优则仕,从中评价孔子思想的伟大价值,并分析了培养一个优秀的领导的重要意义等。(百家讲坛2008-10-..君子固穷类型:

历史/史说天下|名家大师|名人|人文|2008百家讲坛

百家讲坛

介绍:

厦门大学教授易中天向我们讲解先秦时期孔子的君子做官之道,孔子周游各国宣传自己思想的经过,以及孔子的政治思想。(百家讲坛2008-10-18 16:23:10)头号教书匠类型:历史/史说天下|名家大师|名人|人文|2008百家讲坛

百家讲坛

介绍:

本期节目厦门大学教授易中天讲述孔子,有人问孔子为什么不参与政治,孔子说孝顺父母、友爱兄弟,把这样一种道德风气推广到政治上去那就是参与政治。实际上孔子从来没有离开过政治,他不做官了,..

谁是好学生类型:

历史/史说天下|名家大师|名人|人文|2008百家讲坛

百家讲坛

介绍:

在孔子三千弟子中,孔子喜欢什么样的学生。在孔门之中,孔子和学生除了师生关系之外,还会给人留下什么感觉。厦门大学易中天教授为您讲述系列节目《先秦诸子百家争鸣》第一部——实话孔子之谁..伤心事与玩笑话类型:

历史/史说天下|名家大师|名人|人文|2008百家讲坛

百家讲坛

介绍:

本期介绍了孔子是最守礼的一个人,他一辈子维护的就是礼,他一举一动都不越礼的雷池一步。甚至在对自己后事的安排上,他也遵守礼的约束。但同时孔子又是一个性情中人,经历人生的悲欢离合,他从..

二.百家讲坛《先秦诸子百家争鸣第二部儒墨之争》(共6集)儒与侠类型:

文化/名家大师|国学|人文|2008百家讲坛

百家讲坛

介绍:

本期易中天教授为观众讲述墨子是批儒第一人,儒与墨之间的争辩。(百家讲坛2008-11-01)孔子的药方类型:

文化/名家大师|国学|人文|2008百家讲坛

百家讲坛

介绍:

儒家和墨家代表了当时最有理想、最有抱负也是最有道德的一群人,他们是社会当中的优秀分子,因此在那个天下无道的时代里,这两家势必要为当时的社会开出救治的药方,在孔子看来医治当时社会的药..墨子的药方类型:

文化/名家大师|国学|人文|2008百家讲坛

百家讲坛

介绍:

墨子针对当时礼坏乐崩的社会开出了救世药方,针对“国相攻家相篡人相贼”的社会特征作出了自己的想法。他号召人民“兼相爱”,引导人民相爱。(百家讲坛2008年第315期)两位侠士类型:

文化/名家大师|国学|人文|2008百家讲坛

百家讲坛

介绍:

讲述孔孟之别:孔子宽厚谦和孟子刚直不阿,孟墨之别:墨行侠孟仗义。孔子、墨子、孟子思想的异同及对当时社会的作用。(百家讲坛2008年第316期)三大分歧类型:文化/名家大师|国学|人文|2008百家讲坛

百家讲坛

介绍:

本期由厦门大学教授易中天讲授墨子和孟子对兼爱与仁爱

的观点有不同之处。(百家讲坛2008-11-15)儒墨是非类型:文化/名家大师|国学|人文|2008百家讲坛

百家讲坛

介绍:

本期节目由厦门大学教授易中天评述儒墨之争中墨子对当

时社会病的主张:兼爱和尚同,剖析墨子思想和自己的看法。

(百家讲坛2008年第323期)

三.百家讲坛《先秦诸子百家争鸣第三部儒道之争》(共6集)隐士哲学家

从杨朱到老庄

无为之谜

道之谜老庄之别

儒道是非四.百家讲坛《先秦诸子百家争鸣第四部儒法之争》(共6集)血染的思想

谋士的哲学

横行霸道

两面三刀

人性是个问题

儒法是非

五.百家讲坛《先秦诸子百家争鸣第五部前因后果》(共6集)先秦诸子百家争鸣第五部前因后果(一)事出有因

先秦诸子百家争鸣第五部前因后果(二)以人为本

先秦诸子百家争鸣第五部前因后果(三)新文化与新制度

先秦诸子百家争鸣第五部前因后果(四)命运呼叫转移

先秦诸子百家争鸣第五部前因后果(五)士人的崛起

先秦诸子百家争鸣第五部前因后果(六)魅力所在

六.百家讲坛《先秦诸子百家争鸣第六部继往开来》(共6集)灰色的船票

墨子与杨朱

老子与庄子

再说法家

爱的呼唤

正义与自强

我读经典系列——百家讲坛

我读经典系列(一)我读先秦诸子·易中天 观众朋友们,大家好!从今天开始,《百家讲坛》推出一个新的系列,就是由《百家讲坛》的若干主讲人,一起来讲《我读经典》,准确地说,读先秦诸子,这就产生了三个问题,第一,我们为什么要读;第二,我们读什么;第三,怎么读。先说第一个问题:为什么要读经典,为什么要读先秦诸子,这个问题其实很简单,就因为经典是人类文化的精华,什么叫经典呢?经典就是一个民族最有价值、最有意义的著作。中国文化当中,经典非常多,为什么我们这个系列要讲先秦诸子呢?因为先秦诸子是中国文化遗产中,经典的经典,精华的精华。先秦诸子产生的年代,我们通常称之为春秋战国,春秋战国是一个什么的时代呢?是我们民族的黄金时代,也是人类文明的黄金时代。 [画外音]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221年,是中国历史的春秋战国时期,这个时期社会矛盾激化,兼并战争连年不断,整个社会礼崩乐坏,就在这个时期,一批新的社会力量应运而生,他们来自社会的各个方面,虽然社会地位较低,但很多都是有思想和有才能的人,由于出身不同,立场不同,他们著书立说,各成一家之言,出现了我们历史上有名的“百家争鸣”的局面,形成了儒家、道家、墨家、法家、阴阳家等学派,后世称他们为先秦诸子,这些思想家的思想,对中华民族的性格和中华文化产生了巨大影响,这一时期,是我们民族思想发展的黄金时代。 这样一个黄金时代,被德国的哲学家雅斯贝尔斯称之为“轴心时代”,“轴心时代”是一个什么概念呢?“轴心时代”大概是公元前800年到公元前200年,尤其是公元前600年到公元前3 00年,这样的一个时段,发生的地区大概是北纬30度上下,也就是北纬25度到北纬35度这样的一个区间,在我们这个星球上,不同的民族同时产生了他们的精神领袖和精神导师,比方说古印度的释伽牟尼,比方说以色列的犹太先知,比方说古希腊的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比方说我们中国的老子、孔子等等,这些人是几乎同时产生在地球的这样一个区间,这个时代称为“轴心时代”,在这样一个“轴心时代”,在世界各大民族、各大文明当中,都产生了这样一批非常优秀、杰出,甚至可以说是伟大的思想家,我们的先秦诸子就产生于这样一个时代,因为它是我们民族的黄金时代,也是人类文明的黄金时代,这样一个人类文明的黄金时代留下的宝贵的遗产,我们应该知道,应该了解,应该阅读,这是第一点。第二点,说这样久远的一种思想,几千年了,还管用吗?我们现在的社会已经发展到今天了,我们还读那些老古董,还有用吗?有。为什么呢?因为他们关心的问题,是永恒的问题,这些思想家关心的问题是不会过时的,他们关心的问题是什么呢?比方说这样一些问题:什么是人生,什么是幸福,什么是智慧,什么是永恒,这样一些问题,永远回答不完,现在我们还会问这样的问题,没有终极答案,历史上不停地有哲学家、思想家做出回答,然后大家不满意,然后再追问,然后再回答,再追问,再回答,为什么?因为人永远是个问题,而且这些问题它不是属于哪个家、哪个学、哪个派的,它是属于每个人的,每个人都会问这个问题:人生是什么。这个时候我们就会想到我们去看看我们的先哲、我们的先贤、我们的先人们说了些什么,经典上是怎么说的,我们会抱着这样的一个目的去阅读经典。实际上我们已经回答了我们为什么要读经典,我也回答了我们读什么,读什么呢?读人,读人生,读人生智慧。 [画外音]千百年来,关于人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人们在不停的追问人生的价值和意义,却永远没有一个标准的答案,所以有人迷惘,有人困惑。易中天先生认为,我们的先贤已经给出了答案,这些答案就在先秦诸子当中。读先秦诸子其实就是读人,读人生,读人生智慧,那

易中天《先秦诸子百家争鸣》(cctv百家讲坛全六部共36集)精编版

易中天《先秦诸子百家争鸣》(cctv百家讲坛全六部共36集) 一.百家讲坛《先秦诸子百家争鸣第一部实话孔子》(共6集)夫子何人类型: 历史/史说天下|名家大师|名人|人文|2008百家讲坛 百家讲坛 介绍: 本期节目由厦门大学易中天教授讲述了儒家创始人孔子的 出身、为人、治学及处世态度,由此使观众认识孔子是何许人。(百家讲坛2008年第287期)实话孔子之学而优则仕类型: 历史/史说天下|名家大师|名人|人文|2008百家讲坛 百家讲坛 介绍: 本期节目中,厦门大学教授易中天讲解了先秦诸子百家争鸣(第一部)实话孔子之学而优则仕,从中评价孔子思想的伟大价值,并分析了培养一个优秀的领导的重要意义等。(百家讲坛2008-10-..君子固穷类型:

历史/史说天下|名家大师|名人|人文|2008百家讲坛 百家讲坛 介绍: 厦门大学教授易中天向我们讲解先秦时期孔子的君子做官之道,孔子周游各国宣传自己思想的经过,以及孔子的政治思想。(百家讲坛2008-10-18 16:23:10)头号教书匠类型:历史/史说天下|名家大师|名人|人文|2008百家讲坛 百家讲坛 介绍: 本期节目厦门大学教授易中天讲述孔子,有人问孔子为什么不参与政治,孔子说孝顺父母、友爱兄弟,把这样一种道德风气推广到政治上去那就是参与政治。实际上孔子从来没有离开过政治,他不做官了,.. 谁是好学生类型: 历史/史说天下|名家大师|名人|人文|2008百家讲坛

百家讲坛 介绍: 在孔子三千弟子中,孔子喜欢什么样的学生。在孔门之中,孔子和学生除了师生关系之外,还会给人留下什么感觉。厦门大学易中天教授为您讲述系列节目《先秦诸子百家争鸣》第一部——实话孔子之谁..伤心事与玩笑话类型: 历史/史说天下|名家大师|名人|人文|2008百家讲坛 百家讲坛 介绍: 本期介绍了孔子是最守礼的一个人,他一辈子维护的就是礼,他一举一动都不越礼的雷池一步。甚至在对自己后事的安排上,他也遵守礼的约束。但同时孔子又是一个性情中人,经历人生的悲欢离合,他从.. 二.百家讲坛《先秦诸子百家争鸣第二部儒墨之争》(共6集)儒与侠类型: 文化/名家大师|国学|人文|2008百家讲坛 百家讲坛

百家讲坛全集2001

百家讲坛全集2001 百家讲坛全集 2001-2011 详细目录2011-10-12 18:47:10 01_品读《水浒传》(9集) 02_新解《红楼梦》(18集) 03_风雅百代存(19集) 04_语言的方程(20集) 05_文学的个性(12集) 06_华夏春秋志(23集) 07_清十二帝疑案(37集) 08_传承的神韵(15集) 09_当茶遇到咖啡(13集) 10_智慧的痛苦(13集) 11_面对缪斯女神(24集) 12_不停息的旋律(13集) 13_相识数学(10集) 14_物理的挑战(14集) 15_探寻宇宙(22集) 16_撼天之旅(22集) 17_地球成长史(上)(10集) 17_地球成长史(下)(16集) 17_地球成长史(中)(15集) 18_生命的奥秘(13集) 19_与健康拉手(10集) 20_文明的发动机——科学(21集) 21_社会的源动力——经济(22集) 22_企业的方向盘——管理(15集) 23_时代的加速器——数字(13集) 24_冷眼看热点(17集)

25_论争象牙塔(19集) 26_建筑不是房子(19集) 27_人的生与活(20集) 28_女人说话(上)(12集) 28_女人说话(下)(18集) 2004.04.24.你好!宇宙(12集) 2004.05.27.千年少林(2集)-马明达2004.06.08.老舍的文学地图(7集) 2004.06.23.金正昆讲礼仪(20集)-金正昆2004.06.25.身边的礼仪(3集)-金正昆2004.06.29.文明的驻足地(4集) 2004.07.14.《海洋生灵》系列(3集) 2004.09.07.心灵鸡汤(4集) 2004.09.16.杜甫的文化意义(2集)-莫砺锋2004.09.21.铃记中华(5集) 2004.09.29.张恨水系列(5集) 2004.10.14.昆虫系列(3集) 2004.10.20.钱仲书(3集) 2004.10.26.张爱玲(4集) 2004.11.02.《王国维》系列(4集) 2004.11.09.传奇太后(4集) 2004.11.23.教育系列(3集) 2004.11.30.红楼六家谈(12集) 2004.12.21.古埃及文明之谜(6集)-李晓东 2004.12.30.吴建民盘点2004(2集)-吴建民 2005.01.04.孔庆东看金庸的武侠小说(15集)-孔庆东2005.01.11.说聊斋(24集)-马瑞芳 2005.01.20.红楼梦里的配角(11集) 2005.02.02.中国电影百年(10集) 2005.03.01.二战人物(18集)-马骏 2005.03.08.周国平谈女人、爱情、婚姻、孩子(4集) 2005.03.29.老子与百姓生活(15集)-姚淦铭 2005.04.02.刘心武揭秘《红楼梦》(44集)-刘心武2005.04.19.汉

《先秦诸子百家争鸣》读书笔记一

《先秦诸子百家争鸣》读书笔记一 阅读从经典开始。假期里,在老师的推荐下,我阅读了易中天先生的《先秦诸子百家争鸣》,很有感触。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日复一日,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中华民族文明的源流如滔滔江水,亘流不断。而春秋战国,既是中华文明的上游之源,也是最为浓墨重彩的一页。在这个时期,社会结构急遽变化,社会矛盾异常尖锐,促使人们更多地转向对天下兴亡的思考。在对人、事及社会的广泛探讨中,人们不再崇信“天道”,进而在如何统一天下、治理国家、教化民众等方面形成了各种不同的学派。这些学派的创立者和代表人物被合称为“诸子”,“百家”则指这些学派。各学派的人物针对一些社会问题四处游说,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或著书立说。人们的思想空前活跃,在中国文化史上形成了一个百家争鸣的空前繁荣的局面。 当我翻开易中天先生的著作《先秦诸子百家争鸣》,孔丘、墨翟、孟轲、庄周、荀况和韩非子等思想家携儒家、墨家、道家、名家、法家、阴阳家、纵横家等学说纷至沓来。三百多年间,他们用智慧碰撞的火花照亮我们这个民族前行的荒径;以人文关怀作为最终的思想诉求,闪烁着耀眼的理性光芒。他们留下了建设家园的美好理想,应对变革的思想资源,凝聚民心的价值体系,指导人生的智慧结晶,让我们受益至今。 细看对我们影响最大的儒、墨、道、法四家,不管他们的争论有多么大的分歧,思想见地有多么深的矛盾,但他们所关注核心却始终只有两个,即如何治国、如何做人。易中天先生以儒道之争、儒墨之争、儒法之争作为讲述线索,通过各家思想的相互比较使各家的思想脉络更加清晰,也从另一个侧面厘清中华思想文明是一个兼容包蓄、百川归海式的整体。 其中,儒家提倡的核心思想是仁、义、礼;墨家——提倡人与人之间无差别的“兼爱”;道家认为“道”是宇宙的本源,也是统治宇宙中一切运动的法则;法家的核心思想是以法治引领社会。然而立足于服务封建社会的统治者和劳动人民,他们的思想也存在一些局限性:儒家主张的仁爱是有等级的,当到最低等级的时候,就没有多少了;墨家只为人民群众争取生存和经济权利,不为他们争取思想和言论权利;道家主张“无为”,他们的思想是隐士的哲学;而法家的致命缺点则是立法太严,执法太残酷。 当我们抛开历史的桎梏,汲取这些思想的精华时,我们不难发现,墨家关注社会,留下了平等、互利、兼爱的社会理想。道家关注人生,留下了真实、自由、宽容的人生追求。法家关注国家,留下了公开、公平、公正的治国理念。儒家关注文化,留下了仁爱、正义、自强的核心价值。当我们把这些宝贵的思想文化遗产抽象地继承下来时,我们就有希望实现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也就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时光荏苒,岁月变迁,两千年前的先秦诸子的思想犹如当时的月亮,依然为我们绽放清辉。诸子百家的思想我们分辨着,汲取着,传承着……长路迢迢,实现中国梦光荣而艰巨;明月皎皎,照着复兴之路温暖而清晰。新时代的中国青年,必须学习学习再学习,努力努力再努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发有为!

先秦诸子百家争鸣读后感2篇

先秦诸子百家争鸣读后感2篇 先秦诸子百家争鸣读后感1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日复一日,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中华民族文明的源流如滔滔江水,亘流不断。而春秋战国,既是中华文明的上游之源,也是最为浓墨重彩的一页。在这个时期,社会结构急遽改变,社会冲突异样尖锐,促使人们更多地转向对天下兴亡的思索。在对人、事及社会的广泛探讨中,人们不再崇信“天道”,进而在如何统一天下、治理国家、教化民众等方面形成了各种不同的学派。这些学派的创立者和代表人物被合称为“诸子”,“百家”则指这些学派。各学派的人物针对一些社会问题四处游说,推行自己的政治主见或著书立说。人们的思想空前活跃,在中国文化史上形成了一个百家争鸣的空前繁华的局面。 当我翻开易中天先生的著作《先秦诸子,百家争鸣》,孔丘、墨翟、孟轲、庄周、荀况和韩非子等思想家携儒家、墨家、道家、名家、法家、阴阳家、纵横家等学说纷至沓来。三百多年间,他们用才智碰撞的火花照亮我们这个民族前行的荒径;以人文关心作为最终的思想诉求,闪耀着刺眼的理性光辉。他们留下了建设家园的美妙抱负,应对变革的思想资源,分散民心的价值体系,指导人生的才智结晶,让我们受益至今。 细看对我们影响最大的儒、墨、道、法四家,不管他们的争辩有多么大的分歧,思想见地有多么深的冲突,但他们所关注核心却始

终只有两个,即如何治国、如何做人。易中天先生以儒道之争、儒墨之争、儒法之争作为讲解并描述线索,通过各家思想的互相比较使各家的思想脉络更加清楚,也从另一个侧面厘清中华思想文明是一个兼容包蓄、百川归海式的整体。其中,儒家提倡的核心思想是仁、义、礼;墨家——提倡人与人之间无差异的“兼爱”;道家认为“道”是宇宙的根源,也是统治宇宙中一切运动的法则;法家的核心思想是以法治引领社会。然而立足于服务封建社会的统治者和劳动人民,他们的思想也存在一些局限性:儒家主见的仁爱是有等级的,当到最低等级的时候,就没有多少了;墨家只为人民群众争取生存和经济权利,不为他们争取思想和言论权利;道家主见“无为”,他们的思想是隐士的哲学;而法家的致命缺点则是立法太严,执法太残酷。 当我们抛开历史的桎梏,吸取这些思想的精华时,我们不难发觉,墨家关注社会,留下了公平、互利、兼爱的社会抱负。道家关注人生,留下了真实、自由、宽容的人生追求。法家关注国家,留下了公开、公正、公正的治国理念。儒家关注文化,留下了仁爱、正义、自强的核心价值。当我们把这些珍贵的思想文化遗产抽象地继承下来时,我们就有盼望实现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宏大的幻想,也就是中华民族的宏大复兴。 时间荏苒,岁月变迁,两千年前的先秦诸子的思想如同当时的月亮,依旧为我们绽放清辉。诸子百家的思想我们辨别着,吸取着,传承着……长路迢迢,实现中国梦荣耀而艰难;明月皎皎,照着复兴之路暖和而清楚。

2018年易中天个人资料-word范文模板 (13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 易中天个人资料 易中天,中国知名作家、历史学家、教育家,厦门大学教授,第八届中国 作家富豪榜致敬作家。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出来的有关于易中天个人资料,欢迎阅读! 人物简介 姓名:易中天 别名:易中天 职业:作家、教育家、历史学家、文学家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身高:暂无 体重:暂无 星座:水瓶座 血型:B型 出生地:湖南省长沙市 出生日期:1947年2月8日 毕业院校:武汉大学 人物经历 1947年出生于湖南长沙,6岁随其父易庭源来到湖北武汉,并在武汉开始 接受教育,在武汉度过小学、初中、高中时期,后来因为“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活动,到新疆支青数年。

1977年恢复高考后,考入武汉大学文学院文学硕士专业。 1981年毕业于武汉大学,获文学硕士学位并留校任教,现任厦门大学人文 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201X 年起开始在CCTV-10《百家讲坛》节目里讲解历史,品评“汉代风云 人物”,以人讲事,以事说人,从中透析历史事件的本质并点说普遍的人性。 易中天以现代的口吻幽默讲述,并能旁征博引《三国志》和其他野史,有理有据,且谈吐不凡热情四溢。其独特的普通话语调也成为很多人模仿的对象。 201X年开始制作《易中天品三国》,一举成名。 201X年11月,在上海出版了新书《帝国的终结》,同年荣登“201X第二 届中国作家富豪榜”,引发广泛关注。201X年,与《百家讲坛》再度携手合作《先秦诸子·百家争鸣》。 201X年被环球日报推为与郎咸平、韩寒、戴旭、时寒冰、牛刀等人为“中 国十大直言君子”。 易中天先生对当代人影响最大的便是《品三国》,他以独特的见解和思维 为我们讲述了一个个不同于过去观念上的人物,摆脱了人们传统平庸的认识。 他最大的魅力不仅在于此;他新颖的见解在学术界乃至当今不同年龄群体中引起了强烈反响。 重要事件 201X年隐居江南某镇,潜心写作《易中天中华史》。 201X年3月起每周四晚,与李蕾搭档主持一档民生文化访谈节目《一起聊聊》。易中天全新亮相,“易式主持”自成一派。 人物年表 1947年1947年2月8日出生于湖南省长沙市。6岁时随父母亲从长沙迁居武汉,先后在武汉阅马场小学、华师一附中分别度过小学和中学时光。 1965年高中毕业的易中天受苏联小说《勇敢》的影响,自愿报名支援新疆,从那时起,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八师一五O团工作、生活了10年。 1975年~1978年在新疆乌鲁木齐钢铁公司子弟中学任教。 1978年适逢国家恢复研究生招生,易中天经过3个月的备考,考取武汉大 学中文系古代文学专业研究生,师从于著名魏晋南北朝文学及唐宋诗词专家胡 国瑞。

先秦诸子百家争鸣前因后果5士人的崛起

先秦诸子百家争鸣前因后果5士人的崛起 内容简介:易中天先生讲到,周取代了商以后,他们用礼乐来实施统治,这比滥杀无辜、草菅人命要好多了,所以周人的礼乐算得上是既开明又文明的制度。所以易中天先生认为,在周代已经确立了这样一系列举措,他们在思想上确立“以人为本”,政治上实行“以德治国”,制度上推行“礼乐教化”,这一系列的举措实行,说明了以周公为代表的周人,已经是一个相当成熟的民族,这才创造出如此精巧高明的新制度和新文化。这也正是春秋战国时期会出现诸子百家争鸣的第一个原因──心智的成熟。然而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天下大乱,硝烟四起。周人建立的社会制度一下子“礼坏乐崩”,这才出现了百家竟相争鸣的局面。那么面对如此大乱的时代,这个社会该何去何从呢?谁又能回答这个问题呢? 全文: 能回答这个问题的是士,也就是士人,士是最低一级的贵族,天子,诸侯,大夫,士,为什么只有士能回答这个问题呢?因为在春秋战国尤其是在战国时期士是最牛的。为什么牛,怎么个牛?讲个故事。到了战国中后期各国诸侯大夫都要养士,什么叫养士,就是把这些士都网罗到自己门下,掏钱养他们,养士,养的最多的有四个人,齐国的孟尝君田文,赵国的平原君赵胜,楚国的春申君黄歇魏国的信陵君魏无忌。贾谊的《过秦论》里就讲到这四人,叫做:齐有孟尝,赵有平原,楚有春申,魏有信陵。这四个人每人养的士都在3000以上,他不但要养这么多人,而且这些人很牛。比方说孟尝君手下有个士叫冯驩(欢)。他呢是自己去找孟尝君的,穿了一双走远路的草鞋去见孟

尝君,孟尝君马上就接见了,然后非常客气地问: 【flash】孟尝君:先生远道而来有什么教导我的吗? 冯驩:没有什么,我就是听说阁下喜欢养士,对士人很好,我正好也没地方吃饭就来了,没什么好帮你的。 孟尝君想,怎么来了这么个人,也是士啊得养着。那好好好,然后把他的接待办主任叫来,来了一个你安排他住招待所,叫做传舍。住在招待所。过了几天孟尝君就把接待办主任叫来,说新来的那个姓冯的这两天在干什么呢。接待办主任说唱歌呀,整天都在唱歌。这回来的这个冯先生实在是太穷了,身上什么都没有就有一把长剑。他每天都弹着那个剑唱歌,唱什么呢?有个相声说过这个事,说他这么唱的“春天里来百花香,郎里个郎里个郎里个,火红的太阳当头照,照到了我的破衣裳,郎里个郎,郎里个郎。弹宝剑,郎里郎里。这是相声啊,他唱什么呢?“长铗(jia1)归来乎,食无鱼”《战国策齐策4》。就是说,宝剑啊,宝剑啊,咱回家吧,孟尝君这不咋地,吃饭都没有鱼呀。孟尝君听了汇报后说,这么办吧,给他换到宾馆,叫做幸舍。不住招待所了,升级,吃饭有鱼。过了几天孟尝君又问接待办主任,冯先生怎么样了,唱歌,弹着宝剑唱歌,唱什么哪?“长铗(jia1)归来乎,出无舆”《战国策齐策4》。宝剑啊,宝剑啊,咱回家吧,我在这个地方住着,出去连个车都没有。孟尝君说,好吧好吧,让他住星级酒店五星,叫做代舍。给他配个车。打的也行,报销。过几天孟尝君又问接待办主任冯先生该满意了吧。哎呀,不满意,还唱歌呢,唱什么?“长铗(jia1)归来乎,无以为家”《战国策齐策4》。宝剑啊,宝剑啊,咱回家吧,这个地方不能当家住呀。孟尝君想这也太过分了吧!是不是,你什么都不能帮我,也没什么教导我的指点我的,空着两手来,我从招待所给你升到宾馆,又从宾馆升到五星级酒店,你说还不像个家,我怎么着呢,我在香山给你买个独栋别墅,给你配个老婆俩小秘,还是没有办法,一口气吞到肚子里,住着吧。牛啊。所以当时的士人是很牛的,而且脾气还大的不得了。孟尝君手下不是食客三千吗,三千人吃饭得有多大个饭厅啊。古人吃饭席地而坐,前面放一个几,每人一份,分餐制,三千人啊,孟尝君得盖多大一个饭厅呀,

先秦诸子百家争鸣读后感(3篇)

先秦诸子百家争鸣读后感(3篇) 先秦诸子百家争鸣读后感1 春秋战国,是*文学思想的盛世,诸子百家,学派林立。他们传承下来的思想文化,铸就了我们中华民族灿烂的历史。 提起诸子百家,就不得不说说“儒墨法道”四家。道家遵循自然规律,提倡“无为而治”,他们是“隐士”,儒家提倡“仁爱礼仪”,他们是“文士”,墨家提倡“兼爱非攻”,他们是“武士”。而法家提倡“严刑峻法”他们是“谋士”。这四家的思想各有不同,正是因为思想的不同引发了他们之间的争辩。 墨子一书中提到“四非”。有我们熟悉的“非攻”,还有“非儒”。很显然墨子很排斥儒家,他们之间的隔阂,必须从“爱”说起,墨子和孔子虽同生于春秋战国,但年龄之间的差距却是百岁有余,在这个礼坏乐崩的时代,他们都认识到存在的问题:缺少爱。这不假,但我们都知道,儒家提倡“仁爱”,墨家提倡“兼爱”,按照理论讲它们应该和谐相处,可现实却并非如此。儒家的仁爱是有等级划分的,上至国君,亲人,下至动物,植物,他们虽然都给予每一种生物爱,可是这种爱的层次与多是都是不一样的。而墨家的兼爱,则与仁爱不同,他们提倡的是一种*等的爱,就是说你爱别人的父母像爱自己的父母一样,对待每一个人都*等。 从理论上讲,墨家的说法更符合我们现在社会的要求,但从

实际行动上来说,几乎与不可能画约等号,但是墨子为了让人们信服他的思想,他又在兼爱的基础上加入了利益的诱使,鬼神的威胁。儒家的孟子对此则是不屑一顾,墨子的兼爱与事实不符,而自家的仁爱更能被人们接受。于是这场由“爱”引发的思想之争,就这样拉开了。对于此,史书上并没有明确的记载。但对于我们个人而言,爱应该博爱,应该兼爱。我们应遵循着党和国家的脚步。但同时,人是一种有思想,有私心,有欲望的高级动物,自是不可能做到待人*等。所以相比之下,儒家的说法,更具有现实意义,但这也并不是否认墨家的兼爱,只是要求太高而已。 儒家和墨家都是思想大家,他们传承下来的是不朽的经典,他们的思想既可以救世,也可以爱人,是十分值得我们学*的。 先秦诸子百家争鸣读后感2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日复一日,*滚滚向前,中华民族文明的源流如滔滔江水,亘流不断。而春秋战国,既是中华文明的上游之源,也是最为浓墨重彩的一页。在这个时期,社会结构急遽变化,社会矛盾异常尖锐,促使人们更多地转向对天下兴亡的思考。在对人、事及社会的广泛探讨中,人们不再崇信“天道”,进而在如何统一天下、治理国家、教化民众等方面形成了各种不同的学派。这些学派的创立者和代表人物被合称为“诸子”,“百家”则指这些学派。各学派的人物针对一些社会问题四处游说,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或著书立说。人们的思想空前活跃,在*文化史上形成了一个百家争鸣的空前繁荣的局面。

易中天评先秦诸子之孔子

易中天评先秦诸子之孔子 两千五百年前,春秋战国时期的中国正处于剧烈的变革之中。为了解决社会中出现的现实问题,社会上先后产生了以老子、孔子、墨子、韩非子为代表的许多学派,他们著书立说、互相论战,引发了一场历时达三百年之久的跨世纪大辩论,也迎来了中国思想史上的黄金时代。这就是先秦诸子百家争鸣。 先秦诸子的学说各成一家之言,对后世的影响极其深远,其中最重要且影响力最大的,便是儒家学派。那么,要了解先秦诸子百家争鸣,我们就先从儒家说起。儒家的创始人是被后世尊称为“万世师表”的孔子,那么,孔子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厦门大学易中天教授做客《百家讲坛》,为您讲述《先秦诸子百家争鸣》第一部“实话孔子”之——夫子何人。 卷首语 许多民族都有独特的智慧曾经的辉煌引以为荣的黄金时代。因此当他们打开国门放眼天下自立世界民族之林时,不会因精彩纷呈而眼花缭乱不会因变化万千而张皇失措也不会因日新月异而妄自菲薄。因为他们有根,有自己源远流长和不可替代的文化有自己的精神支柱。我们民族也不例外。春秋战国就是我们辉煌的时代;诸子百家就是我们智慧的结晶;而先秦诸子的百家争鸣则是我们民族历史上的华彩乐章。这是一些脍炙人口的故事,这是一些必须铭记的姓名,这是一些仍在闪光的思想,这是一些难以忘却的情怀。这也是一场历时三百多年的跨世纪大辩论,儒墨争雄儒道争锋儒法争用,可谓纵横捭阖机锋迭起智慧纷呈,展现出无穷魅力。何况这场大辩论还留下那么多宝贵思想文化遗产,留下了建设家园的美好理想,应对变革的思想资源凝聚民心的价值体系指导人生的智慧结晶,让我们受益至今。诸子争鸣岂能淡忘?但该说些什么又从哪说起呢?也许先要说到一个人。他是诸子百家第一人也是影响最大的人。百家争鸣因他而起由他而终。他承前启后继往开来;是风气之先也是众矢之的;不可超越又必须超越,难以尽说又不能不说,是一个无论如何绕不过去的话题。这人就是孔子。 易中天: 孔子是什么人?你拿这个问题去问中国人,十有八九说圣人啊,孔夫子是大圣人你这都不知道,太没文化了。而且在孟子的时代,孔子是圣人它差不多都是定论了。孟子说圣人有四种,孔子是当中的一种,叫“圣之时也”,“时”就是时间的时、时候的时、时代的时、时髦的时、时尚的时。这个“圣之时也”是什么意思呢?鲁迅先生说那只能翻译为“摩登圣人”,摩登圣人现在说就是时髦圣人、时尚圣人,鲁迅先生说除了这种翻译没有别的法子。这当然不是孟子的原意,孟子原意的“圣之时也”是什么意思呢?是圣人当中最识时务的。圣人有好多种,有特别清高的,有特别随和的,还有特别识时务的,孔子就是特别识时务的圣人。那么孔子是不是特别识时务的圣人呢,我们后面还要再讲,大家就知道了。 现在的问题是,说孔子是圣人,孔子他自己同意吗?不同意。孔子的说法是“若圣与任,则吾岂敢”,说圣人和仁人,圣和仁这两个称号,我不敢当。

(完整word版)百家讲坛--我读经典之易中天我读先秦诸子

阅读经典,铸就文化人生感悟经典,历练文化人格 从“阎崇年现象”到“易中天现象"、“于丹现象”,以前仅仅能在高校的围墙之内,被少数人聆听的学者,突然间经由《百家讲坛》,走近了电视机前的寻常百姓,成了与他们朝夕相处的朋友.《百家讲坛》的“粉丝"们被阎崇年的扎实严谨所吸引,被易中天的纵横捭阖所震撼,被于丹的华丽空灵所迷醉,被王立群的博学儒雅所折服……他们聚集互联网上你来我往、唇枪舌剑,大家共同追问着这样一个问题,是一种什么样的力量,造就了这些他们所喜爱的学者们的今天?在他们成功的背后,有哪些书籍对他们影响深远?在对他们影响深远的书籍中,又有哪些国学经典与他们的人生轨迹紧紧相联…… 作为中央电视台将在今年5月隆重推出的《中国记忆—-文化遗产博览月》中浓墨重彩的一笔,《百家讲坛》栏目将在5月18日推出的大型系列《我读经典》,将邀请这些最为观众所喜爱的主讲人做客《百家讲坛》,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讲述一部对他们的人生轨迹影响深远的先秦经典,回答那些观众朋友们关心已久的问题,与电视机前的观众一道,共同感悟那些对中国文化影响深远的先秦经典的魅力。 发现经典:讲述“我与经典,不得不说的故事” 世界上有一种东西,要用人一生的时间和整个生命去读懂,这就是经典.在《我读经典》系列中,大家首先会看到易中天先生以他那纵横捭阖的气度,再一次带领我们穿越迷雾重重的历史时空,回到金戈铁马的春秋战国,进入我们这个民族百家争鸣的黄金时代。在这里,孔庆东、周思源、马瑞芳、孟宪实将为我们品读《论语》,让我们沐浴先秦儒家的“仁者爱人”;王立群、纪连海、徐放鸣将为我们讲述《孟子》,复活天地之中的浩然正气;隋丽娟将为我们讲述《墨子》,重温“兼爱、非攻”的侠义精神;孙立群、葛健雄将为我们细读《韩非》、《荀子》,遥望权术斗争中冷面法家的真谛;孙丹林、康震、李昌集将为我们解读“老庄”,启迪历史辩证法中的人生智慧;于丹将为我们带来“儒道相济”,讲述在成长中如何感悟《论语》、《庄子》,启发我们获取内心的幸福……在《我读经典》系列中,每一位主讲人都会讲述那些在他们成长经历中鲜为人知的故事,结合这些故事,为我们细品一部先秦经典,分享经典对他们生活智慧、学术人生的启迪。 感悟经典:铸就中华民族传承千载的文化人格 当代人为何要读先秦经典,两千年以前的文字,对今天的中国人还会有指导意义吗?答案见仁见智,但是有一点是共同的——那些产生于中华文明黄金时代的经典,像我们民族的灵魂一样,凝聚在每一个人的生命里;那些历久弥新催人奋进的段落,像我们民族的血液一般,流淌在每一个人的血脉中。 百年中国,我们的文化历尽沧桑。在过去的岁月中,我们曾经历过高唱“全盘西化"的迷惘,我们也曾迷途于个人崇拜的癫狂,但是,当我们的生活逐渐安定,我们的社会日渐和谐,我们的心中急切地开始寻找,寻找那失落以久的文化根基.这时,我们从传统文化中,又一次听到了祖先的召唤;我们从集体的记忆里,再一次发现了内心的声音。这种声音是当今的中国人对回归精神家园的渴望,这种召唤是时代的先行者对重塑文化人格的梦想。 《百家讲坛》要满足这样一种渴望,《我读经典》要实现这样一种梦想。在《我读经典》系列节目中,让我们将跟随这些学者们,一同阅读经典,铸就文化人生,一道感悟经典,砺炼文化人格。《百家讲坛》五月巨献,大型系列《我读经典》,期待您的关注。 [易中天]我读先秦诸子 观众朋友们,大家好!从今天开始,《百家讲坛》推出一个新的系列,就是由《百家讲坛》的若干主讲人,一起来讲《我读经典》,准确地说,读先秦诸子,这就产生了三个问题,第一,我们为什么要读;第二,我们读什么;第三,怎么读.先说第一个问题:为什么要读经典,为什么要读先秦诸子,这个问题其实很简单,就因为经典是人类文化的精华,什么叫经典呢?经典就是一个民族最有价值、最有意义的著作。中国文化当中,经典非常多,为什么我们这个系列要讲先秦诸子呢?因为先秦诸子是中国文化遗产中,经典的经典,精华的精华。先秦诸子产生的年代,我们通常称之为春秋战国,春秋战国是一个什么的时代呢?是我们民族的黄金时代,也是人类文明的黄金时代。 [画外音]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221年,是中国历史的春秋战国时期,这个时期社会矛盾激化,兼并战争连年不断,整个社会礼崩乐坏,就在这个时期,一批新的社会力量应运而生,他们来自社会的各个方面,虽然社会地位较低,但很多都是有思想和有才能的人,由于出身不同,立场不同,他们著书立说,各成一家之言,出现了我们历史上有名的“百家争鸣”的局面,形成了儒家、道家、墨家、法家、阴阳家等学派,后

《先秦诸子,百家争鸣》读后感

《先秦诸子,百家争鸣》读后感 跟易中天学讲课 ——《先秦诸子,百家争鸣》读后有感 刘庆亮 (邹平县第一中学,山东滨州256200) [关键词]课堂教学,逻辑化,问题化,概括化,对比化,讲故事,打比方,语言通俗 一个历史教师在课堂上要去掉匠气,增加书卷气,就不能照本宣科,必须去教自己理解的历史,用自己的话语方式让历史“复活”,让历史走近生活,让历史走近学生。而在这方面做得比较好的,我认为是易中天教授。2008年10月易中天教授再次做客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用36讲的篇幅,为全国观众奉献了一套文化大餐《先秦诸子,百家争鸣》。在电视节目热播的同时,配套的图书在全国开始发行,很快成为热销图书。易中天教授以自己高超的讲课艺术,把哲学史、思想史上这个抽象、深奥、复杂的话题,讲解得深入浅出,生动活泼,淋漓尽致,令人叹为观止。下面,就易教授的讲课实例,和大家一起分享他的睿智、他的幽默、他的讲课艺术,让我们跟易中天学讲课!

把复杂的事情简单化 易中天是高水平的老师,他讲课时善于把复杂的事情简单化。概括起来,我认为他在这方面有四个秘诀:逻辑化、问题化、概括化、对比化。 复杂的事情之所以复杂,是因为其内容庞杂,线索繁多。而解决它的关键,就是把问题“逻辑化”,层层递进,环环相扣,按照严密的逻辑层次,一步步打开思维的闸门,像阅读扣人心弦的侦探小说一样,领略思维解密的魅力。易中天讲百家争鸣,在整体的结构上,他安排的逻辑关系是这样的:“众所周知,人类的问题无非三个: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前面这四章介绍儒墨道法四家的基本观点,这叫 ‘是什么’。接下来,就该讨论先秦诸子百家争鸣的前因后果,这就是‘为什么’。知道了‘是什么’,又知道了‘为什么’,相信大家也就知道‘怎么办’了。” [1]大的问题要有一个整体严密的结构,而对具体的小问题,易教授又是怎样逻辑化的呢?我们可以看两个例子。第一个,“管仲什么人?帮助齐桓公成就霸业的人。为什么能成就霸业?实行霸道,富国强兵。靠什么实行霸道?靠什么富国强兵?军事管制。怎么管制?一是查户口,二是定编制。”第二个,“什么人可以做隐士?有本事的人。有本事的人当中,什么人是隐士?不做事的人。他们的不做事,其实是不做官。不做官

百家讲坛先秦诸子百家争鸣观后感

百家讲坛先秦诸子百家争鸣观后感 全文共5篇示例,供读者参考 百家讲坛先秦诸子百家争鸣观后感1 之前看诸子百家的著作都是带着崇拜心去看的,就像在一座大山里,没有整体概念。自从看了易中天先生讲的《先秦诸子百家争鸣》感觉豁然开朗,最重要的是也知道了诸子百家各有优缺点,以及他们之 间的发展关系。 之前自己对儒家的东西很是赞赏,特别崇拜以德治国的理论,因 为现在看到当下中国道德沦丧,贪腐横行,食品安全问题百出,铁路 事故时有发生,教育收费奇高拉大贫富受教育机会,医疗收费过高老 百姓无法承受,公路收费油价太高抬高物价。我一直认为以德治国是 解决问题良药,依法治国是底线,是社会最后防线,我们不能只靠这 一道防线来规范社会的,应在依法治国之上再加一个以德治国的上层 防线。听了易中天的讲座以后,对于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关系有了 更清晰的认识,特别赞同他的一句话:依法治国,以德育人。 另一个感受就是所谓的百家争鸣,其实听来听去就是儒家、墨家、道家、法家四家争鸣。最后总结是:墨家关注社会,提倡平等、互利、兼爱;道家关注人生,提倡真实、自由、宽容;法家关注国家,提倡 公平、公开、公正,儒家关注文化,提倡仁爱、正义、自强。

统一各家的名字,我们可以统称为为中华民族的.祖先,在古代就 提出了平等、互利、兼爱,真实、自由、宽容,公开、公平、公正, 仁爱、正义、自强。除了没有民主之外,很多都是现代人追求的核心 价值。虽然我们的祖先在古代提出这些思想时有些其他的历史限制内 容在其中,可是用现在的思想去与祖先对接,其中很多思想理论现在 仍然很先进。 我们要继承和发扬这样的精神,这样我们的民族才会有自信心, 这样我们的生活才会更加幸福、快乐。 另还有一个特别收获,那就是易中天先生的抽象继承法,我觉得 独具魅力,真是理论研究方面的创新。抽象,将诸子百家各家精华抽出,注入到现代人的大脑,使其焕发新的光辉。 百家讲坛先秦诸子百家争鸣观后感2 一个历史教师在课堂上要去掉匠气,增加书卷气,就不能照本宣科,必须去教自己理解的历史,用自己的话语方式让历史“复活”, 让历史走近生活,让历史走近学生。而在这方面做得比较好的,我认 为是易中天教授。年10月易中天教授再次做客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用36讲的篇幅,为全国观众奉献了一套文化大餐《先秦诸子,百家争鸣》。在电视节目热播的同时,配套的图书在全国开始发行,很快成为热销图书。易中天教授以自己高超的讲课艺术,把哲学史、思想史上 这个抽象、深奥、复杂的话题,讲解得深入浅出,生动活泼,淋漓尽致,令人叹为观止。下面,就易教授的讲课实例,和大家一起分享他 的睿智、他的幽默、他的讲课艺术,让我们跟易中天学讲课!把复杂

百家讲坛中国史话先秦篇华夏之光

百家讲坛中国史话先秦篇华夏之光 一、华夏之光是啥意思? 华夏之光就是中国的光荣。 华夏也称“夏”、“诸夏”,又称为“华”或“诸华”。几千年来汉族在晋,燕,秦,齐,吴,越,楚等国的基础上构成了灿烂的华夏文化,又与共同生活繁衍在这片神州大地的少数民族同胞们构成了伟大的中华文化。 华夏起源于华胥,伏羲即为华胥氏。在周朝时,凡遵周礼、守礼义之族人,称为华人、华族、夏人、夏族,通称为诸华、诸夏。古籍中将“华”、“夏”作为中原,“夷”与“裔”作为四方。 华夏又称中华、中夏、中土、中国。华与夏曾相互通用,两字同义反复,华即是夏。“中华”又称“中夏”。如《左传》定公十年载孔子语云:“裔不谋夏,夷不乱华。”这里的“华”亦即“夏”。孔子视“夏”与“华”为同义词。在甲骨文中,华这个字的地位非常崇高。 大约从春秋时代起,我国古籍上开始将“华”与“夏”连用,合称“华夏族“。 汉族的祖先黄帝和炎帝在中原为争夺部落联盟首领而爆发了阪泉之战,炎帝部落战败,并入黄帝部落,炎黄联盟初具雏形。 后来他们在涿鹿之战中打败了东夷集团的九黎族首领蚩尤,把联盟势力扩大至今日的山东境内。 后又以黄帝部和炎帝部为主体,与山东境内的部分东夷部落组成了更庞大的华夏联盟。 前2100~前770年黄河中下游黄帝集团的后裔先后建立了夏朝、商朝、周朝。 汉族于先秦时自称华夏,从汉朝开始又逐渐出现“汉”的自称。因此,华夏族有了另一个名字:汉。原先的称谓“华夏”并没有消失,而是成为了汉文化的代称。

二、2021百家讲坛内容推荐? 一.先秦 1、李山《春秋五霸》29集 2、《方尔加讲孔子》4集 3、鲍鹏山《孔子是这样炼成的》18集 4、董平《名相管仲》5集 5、傅佩荣《孟子的智慧》9集 6、何毓灵《考古殷墟》4集 7、姜安《战国说客双雄》10集 8、李任飞《名相晏婴》7集 9、李山《战国七雄》24集 10、钱文忠《班墨传奇》3集 11、孙立群《李斯》6集 12、孙立群《范蠡》7集 13、孙立群《吕不韦》6集 14、王立群读《史记》说比干2集 15、于丹感悟心得系列(《论语》、《庄子》) 16、曾仕强《易经的奥秘》15集

先秦诸子百家读后感

先秦诸子百家读后感 先秦诸子百家争鸣读后感 多读书,可以净化我们的心灵,丰富我们的精神世界,人们在阅读了书籍后都会有自己的收获和心得体会。此时就可以写一篇读后感来记录下自己的收获和体会。读后感是阅读一本书之后,发自内心深处的感受记录。写好一篇读后感需要从哪些角度来写呢?下面的内容是作者为大家整理的先秦诸子百家争鸣读后感,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先秦诸子百家争鸣读后感(一) 一开始通览书单,我最先决定读的书便是易中天的《先秦诸子百家争鸣》,易中天的名声曾经在央视百家讲坛的品三国里就听到过,因此对他很感兴趣。我最讨厌的历史教师就是那种在课堂上一副老气,总是照本宣科,把我们看得到的文字某再复述一遍,甚至为了只是考试而划重点,我喜欢那种教自己理解的历史,用自己的话语方式让历史复活,让历史走近生活走近我们学生的历史老师。高中时期虽然学的理科,但有幸遇到了一位年长学识渊博的历史老师,他就能够将自己理解的东西生动的展现,历史课上的很有味道。 而易中天以自己高超的讲课艺术,把哲学史、思想史上这个抽象、深奥、复杂的话题,讲解得深入浅出,生动活泼。他的睿智和他的幽默深深地折服了我。我最先看的篇目是有关老子和庄子部分的,因为高中时期曾经对庄子的上善若水这句话极为喜爱,而老子也似乎成为了智慧的代名词。老子给我的智慧是指弱者生存。大家可能会想到我们都知道进化论,进化论的观点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而老子的似乎可以说是物竞天择,弱者生存。而易中天就可以把类似思维含量高的东西以问题的形式表述出来,比如,我读《老子》这本书,感受有三个字某:老、大、难。这句话很吊人的胃口,我立马想去了解怎么就老、大、难了。他后面的文章语言也很幽默诙谐,很能够吸引我的注意力,至少在看的时候不会太累。老子的弱者生存理论着实能够让一些出于劣势的人得到些许安慰。同时我觉得强者同样可以从中学到很多东西,每个人都会有处于劣势的那一天,以退为进,才是大道。易中天谈到了要能忍能装,现实生活中忍辱负重,卧薪尝胆最终报仇雪恨的并不少,可是真正能够做到遇事不冲动的人又有几个呢?于我而言,我需要学习的就是在各种情况下学会冷静,只有冷静了才能正确权衡利弊,才能继续去

秦汉争鸣读后感300字

秦汉争鸣读后感300字 先秦诸子百家争鸣读后感篇1 弘扬祖国传统优秀文化找到久违的“道德”力量。 当代社会飞速发展,给人们带来了福音。由于金融大鳄的“道德”的缺失,过度“贪婪”,引发了金融海啸,殃及各国企业和平民百姓,造成世界的不和谐。由于经济全球一体化,中国受到西方文化和经济的影响,有些高官、高管经不起花花世界诱惑,“道德”的缺失,因不择手段的贪腐,受到法律制裁。因特网给人们带来信息传递快捷和便利,同时带来信息负面效应,人们开始担忧的是道德水平下降,独生子女的叛逆;由于市场竞争激烈,一些人对金钱的追求,采取尔虞我诈的手段,忽略起码的道德修养等问题,正逐渐成为社会病,造成社会不和谐,如何解决这一问题,这是时代一个课题。 读了易中天著《先秦诸子百家争鸣》一书,使我茅塞顿开,豁然开朗。同时,易中天在央视百家讲台上这门课。如易中天讲先秦诸子百家、于丹讲论语、于立群讲《史记》等,央视“百家讲台”系列节目成为百姓的观看电视热点,实际上“国学”也在全国悄然掀起。人们需要正在寻找这一颗五千年中华文明史中璀璨的优秀文化瑰宝,找到了久违的“道德”的力量。而“国学”可以缓解及避开这些社会病。 如今在中国崛起之际,国内再次兴起“国学”热这股古风,是相当耐人寻味的。一些地方出现久违的私塾,这些孩童们又像过去几代人一样,捧着《三字经》和《四书五经》的通俗读本读起来。这些孩

子不仅懂得了“三人行必有我师”,“学而时习之”,“学而不厌”到“敏而好学”的道理,而且在实际生活中很好的运用起来。 “国学”是以先秦诸子百家经典及学说为根基,涵盖了两汉经学、魏晋玄学、隋唐佛学、宋明理学,加上汉赋、唐诗宋词及历史史学等和学术体系。不过,普通人理解的“国学”,就是祖国的传统文化和古代智慧。 我认为,易中天著《先秦诸子百家争鸣》一书弘扬了“国学”先秦诸子百家学说的经典。这本书,使我了解到春秋战国,就是我们辉煌时代;诸子百家,就是我们智慧的结晶;而先秦诸子的百家争鸣,则是我们民族历史上的华彩乐章。通过这些脍炙人口的故事,一场历时三百多年之久的跨世纪大辩论,儒墨争雄,儒道争锋,儒法争用,可谓纵横捭阖,机锋迭起,智慧纷呈,展现出无穷的魅力。何况这场大辩论,还留下了那么多宝贵的思想文化遗产,留下建设家园的美好理想,应对变革的思想资源,凝聚民心价值体系,指导人生智慧结晶。在这本书中 先秦诸子百家争鸣读后感篇2 春秋战国,是中国文学思想的盛世,诸子百家,学派林立。他们传承下来的思想文化,铸就了我们中华民族灿烂的历史。 提起诸子百家,就不得不说说“儒墨法道”四家。道家遵循自然规律,提倡“无为而治”,他们是“隐士”,儒家提倡“仁爱礼仪”,他们是“文士”,墨家提倡“兼爱非攻”,他们是“武士”。而法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