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疾人政策分析

残疾人政策分析
残疾人政策分析

残疾人教育政策分析

——基于社会福利政策的视角

姓名:程琳

专业:社会学

学号:201408042

摘要

对于残疾人教育政策的研究不在少数,但通过社会福利分析框架进行的探讨的却并不多,本文拟从Neil Gilbert社会福利分析框架出发,对我国的残疾人教育政策进行简要分析,力图通过该框架让现行政策更加透彻明白。

关键词:残疾人教育政策社会福利社会福利分析框架

Abstract

For the study of minority education for the disabled policy, but explored through social welfare analysis framework is not much, this paper from Neil Gilbert analytic framework of social welfare, education policy of our brief analysis of persons with disabilities, trying to pass the the existing policy framework to allow a more thorough understand.

Keywords: Disabled Education Policy Social Welfare

Social Welfare Framework

一、名词解释

(一)、残疾人

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1990)的规定:“残疾人是指在心理、生理、人体结构上,某种组织、功能丧失或者不正常,全部或者部分丧失以正常方式从事某种活动能力的人。”残疾人是人类社会中存在的一个特殊的人群,与正常人相比,他们在一定程度上都是处于弱势地位的,在社会化过程中常由于自身能力的不足而导致自身发展受阻。

(二)、Neil Gilbert的社会福利政策

社会福利是现代社会广泛使用的一个概念。人们根据他们各自的立场和目的给予这个概念以不同的解释。根据日本学者一番ク濑康子的解释,社会福利“是泛指解决有关‘福利’问题的各种社会方法和政策”。但是,仅仅作这样的解释是不足以帮助我们掌握社会福利的意义和价值的。因为,福利也涉及人们的主观感受和实际的生活状态,并且和各种社会事项相联系。

吉尔伯特认为社会福利政策的分析可以从四个W问题和三个层面入手。四个W问题是指谁领取(who)、领取什么(what)、如何发放(how to deliver)、如何筹资(how to fund)而每个问题又可以从三个层面加以剖析——每个问题中政策选择的范围、政策选择所体现的社会价值以及内在的理论或假设。

二、残疾人教育现状

由于政策的无侧重性,导致残疾人群体在获取社会资源方面受到隐形的歧视,无法保证自身的生存和生活需要得到满足。据2006年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数据推算,中国目前有8296万各类残疾人,占全国总人口的6.34%(国家统计局,2006)。如此庞大的人群基数表明了有关残疾人的社会政策制定的迫切性和必须性,对于残疾人权益的保护和发展的重视已迫在眉睫,如何通过社会政策及相关服务措施促进残疾人自身的发展成为残疾人工作的重中之重。残疾人并不是一个单一性质的群体,他们包括精神病者,智力迟钝者,视觉、听觉和言语方面受损者,行动能力受限者和“内科残疾”者等(联合国,1982),这些特征表明残疾人有其发展的潜能和自我改变的需求,社会福利政策不仅仅是满足残疾人基本的生活需求,更重要的是通过教育政策增强残疾人的自身能力,以达到其融入社会、实现自我改变的目的。

三、相关研究回顾

以往学者对应于残疾人教育问题的研究大多侧重于以下方面:

1.研究教育对于残疾生存及发展的重要性,哈尔滨工业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尹海杰通过研究得出了“政府失灵、市场失灵和交换权利失败多重原因造成了残疾人受教育困境”的结论,从多角度阐释了残疾人受教育问题的出现原因以及教育对于残疾人生存状况的影响;

2.通过某一视角进行残疾人福利研究,如南京大学廖文君通过发展型社会政策视角,提出“要建立关爱残疾人的长效机制,鼓励投资于残疾人教育和职业培训的社会支持模式,以试图为残疾人社会问题的解决提供一个崭新的思路和途径”;

3.对残疾人教育政策的某一特性进行研究,如南京特殊教育职业技术学院公共管理系的朱久兵就主要是通过罗尔斯正义论视角研究

教育公平性问题,在平等性原则和差异性原则的审视下,对我国的残疾人教育政策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思路和方案;

4.从宏观层面对有关残疾人的立法进行研究,如中国人民大学的胡荣就对《残疾人保障法》进行了研究,提出“在残疾人包容与义务教育、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农村残疾人社会保障问题及残疾人工作实施机构等方面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我们应当对这些领域进行完善,以便更充分地促进和确保所有残疾人平等地享有人权和自由。”以上研究要么是对有关残疾人的法律法规予以研究,要么是研究教育对于残疾人的作用,要么是通过某一视角对残疾人的某一方面的政策进行研究,都很少涉及到对于残疾人教育政策的研究,至于在社会福利政策视角下的著述就更少了,笔者希望通过吉尔伯特的福利政策分析框架对残疾人教育政策进行大致的分析,并对其中所出现的问题提出相应建议。

四、吉尔伯特的社会福利政策框架及其相关要素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教授Neil Gilbert认为,福利政策设计中的四个维度即根本问题是:社会分配的基础;所分配的社会福利品的类型;提供福利品的策略;福利筹集资金的方式。社会分配的基础是指将社会福利分配给社会中特定的人口或者群体时不同原则之间的选择。社会福利的类型是指分配内容。输送策略是指在地方社区系统(即邻里、城市和农村)这个集合了绝大多数的提供者和消费者的层面中,社会福利的提供者和消费者之间可供选择的组织安排。资金选择指资金来源及其从起始点到服务点转移支付的方式问题。

在福利政策设计中四个维度是相互关联的,而相对完善的福利政策则是通过密切这种内在联系予以实现的,福利政策的发展有其时代性,良好的福利政策要做到与时俱进,并且要逐渐从选择性向普遍性过渡,从不确定、有限向具体、多样化过渡,从公共的及与收入维持相关的向公共的、私人的和独立的过渡,从无限制的类别补助向固定数量的整笔拨款过渡。

五、在社会政策福利框架下我国残疾人教育政策的福利分析

据最新数据显示,我国目前残疾人总数为8296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6.34%。调查还显示我国6-14岁残疾儿童为246万人,占全部残疾人口的2.96%。学龄残疾儿童中。63.19%正在普通教育或者特殊教育学校接受义务教育。另外一部分仍然处于游离边缘,不能够受到良好的教育,这表明,虽然我国残疾人受教育水平有所增长,但是还处于

较低水平,残疾儿童接受义务教育的比例大大低于全国失灵儿童接受义务教育的平均水平,残疾人贫困以及受教育程度低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

福利政策立足于缓解社会问题、缩小贫富差距,给每个公民提供平等的发展机会,在福利政策发端之初,接受的人群必须要以牺牲某些权利为代价,带有一定的施舍性质。传统的教育福利主要针对的是因贫困而导致辍学的正常学生,政策制定者希望通过这种福利政策能够为所有适龄青少年提供平等的就学机会,减轻因教育问题而导致的个人发展机会不均等,而对于残疾人的教育政策起初并没有鲜明的针对性,政策发布和实施都不太积极。任何社会福利政策的发布都是与社会发展紧密联系的,这就决定了中国的残疾人教育政策一直处于缓慢发展的状态,直到改革开放之后这种状况才有所改变。我国现有涉及保护残疾人受教育权利的法律法规有《宪法》、《教育法》、《义务教育法》、《高等教育法》、《职业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残疾人教育条例》,这些都凸显了残疾人受教育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并正得到切实的保护。经济的发展、人们对于残疾人观念的转变都推动者残疾人教育政策从选择性向普遍性转变,新中国成立之初,受困于国家财政和社会发展现状,对于残疾人的关注主要集中在一些轻度残疾人身上,这些人群通过初步的治疗就能够投入社会建设之中,符合社会发展急需人才的迫切需要。同时一些重度残疾者也就被排除在社会福利政策之外了,他们的生存和生活主要是依靠邻居和亲属的支持,虽然对于教育有强烈需要,但社会发展并不

能予以满足。随着国家“人才强国”发展战略的提出,我国的各项教育事业得到了更加蓬勃的发展,与此同时,对于残疾人的教育政策也逐渐提上议事日程,残疾人的受教育问题在全社会都得到了日益深切的关注。“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促进了我国社会福利政策的系统化、普遍化发展,社会公共事业得到了更多的资金支持和政策扶持,社会弱势群体的利益保障也正得到足够的关注和保护。残疾人教育体系的逐渐完善和规范,反映了政府对于弱势人群的切实关注,通过提供均等的受教育机会,以达到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工作目标。

六、残疾人教育政策社会福利类型

在具有福利事业发展经验和历史的西方福利国家仍旧存在着实

物和现金两种社会福利内容形式的争论,这说明国家在提供社会福利的同时要注意社会福利的供给方式。对于教育政策社会福利的提供,西方国家就存在实物和现金两种形式,实物主要是指为适龄儿童就近办理入学手续,以确保所有适龄儿童都能够得到受教育机会,而现金主要是为有适龄儿童的家庭提供教育券,至于到何处入学可供政策惠及人群自由选择,这两种形式的存在很好的调和了效率和公平之间的关系,而我国在现阶段还无法大规模的采用两种形式并存的福利模式,因此现阶段的残疾人教育政策社会福利类型主要是以政府提供入学

机会为主。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残疾人教育事业有了长足的发展,形成了完备的残疾人教育服务体系,包括残疾人义务教育、残疾人特殊教育、

残疾人职业教育、残疾人教育师资建设、健全助学金制度、特殊教育辅助手段的研制和推广等,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确保了残疾人受教育权利的实现,通过政府主导的社会福利模式,使得我国的残疾人教育设施和教育事业快速发展、壮大起来。

七、残疾人教育政策输送系统

社会福利是指国家和社会通过社会化的福利设施和有关福利津贴,以满足社会成员的生活服务并使其生活质量不断得到改善的一种社会政策。在现阶段,我国残疾人教育政策的输送主要是通过国家机构实现,但同时营利机构和非营利机构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除了国家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地方政府也大力支持公益机构的兴办,除此之外,国家还颁布优惠政策鼓励民间教育机构的发展,公共事业和私立机构的共同发展,使得更多的适龄残疾人得以接受教育。由于地区发展不平衡以及师资力量的缺乏,使得我国整体的教育事业发展面临很大挑战,鉴于此,政府通过实行西部大开发以及后来的四万亿投资公共基础建设等发展政策,大力培育人才,鼓励民间办学事业的发展,使得我国教育事业发展面临的紧张态势有所缓解。在西部偏远地区,残疾人受教育问题更加突出,由于交通不便、人口分散,导致残疾人集中入学困难大大加大,为此,政府主要通过集中办学,提供免费食宿等优惠政策吸引适龄残疾人入学,并完善奖助学金制度,以减轻有残疾儿童的家庭经济压力。而在东部发达地区,则主要是支持民间机构的兴办,通过政策导向以及税收优惠等措施增强私立学校招收残疾

人的力度。通过政府主导、因地制宜等发展思路,我国残疾人教育问题得以缓解。

八、残疾人教育政策资金募集

政府是我国公共事业的主要责任承担者,因此政府财政是各项福利政策的主要资金来源,但也不仅限于一种。如前文所述,残疾人教育政策的实施主体是政府,由此所产生得所有费用也大多为政府所承担,税收成为主要资金来源。除此之外,公益捐款和民间投资也逐渐发挥着相应的作用,除了传统的红十字会等正规公益机构外,民间公益组织也正发展壮大,通过吸收民间捐款以从事公益活动是公益组织的主要内容。民间投资则主要通过购买政府发型的公益彩票或者直接投资办学等方式促进残疾人教育事业发展,由于社会观念的转变以及政府的大力号召,使得民间资本在残疾人教育政策资金中所占比例逐渐提高。

结论

残疾人是传统意义上的弱势群体,也是福利政策需要侧重关注的群体,这是因为残疾人通过接受教育、增强自身能力也能够为社会发展做出贡献。我国残疾人教育社会福利政策还并不完善,对于残疾人潜能的发掘并不深入,这是需要逐渐改进和加强的地方。同时,社会整体观念的转变和国家政策的日益偏重,使得我国的残疾人群体通过各方帮助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成为可能。每个人都应该享受平等教育机会、发展机会,无论残疾与否,这都是福利政策所要关注的对象。

参考文献

【1】N eil Gilbert,Paul Terrell:社会福利政策导论[M],黄晨熹等译,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2】关信平:社会政策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版

【3】尹海杰:残疾人受教育状况及对其生存的影响[J],山东社会科学,2012 【4】廖文君:发展型社会政策视角下的残疾人福利研究[J],社会工作,2011 【5】朱久兵:罗尔斯正义论视角下的残疾人教育公平问题[J],科教导刊,2010

【6】胡荣:浅析新《残疾人保障法》的不足及立法建议[J],三峡大学学报,2011

2020年(员工福利待遇)残疾人社会福利机构基本规范

(员工福利待遇)残疾人社会福利机构基本规范

残疾人社会福利机构基本规范 [发文部门]民政部 [发文号]民发〔2001〕24号 [发文时间]2001年2月6日 [生效时间]2001年3月1日 1、总则 1.1为加强残疾人社会福利机构规范化管理,维护残疾人权益,促进残疾人社会福利事业健康发展,制定本规范。 1.2本规范适用于各类、各种所有制形式的为残疾人提供养护、康复、托管等服务的社会福利服务机构。 1.3残疾人社会福利机构的宗旨是:以科学的知识和技能维护残疾人基本权益,帮助残疾人适应社会,促进残疾人自身发展。 1.4本规范所列各种条〖HT〗款均为最低要求。 1.5残疾人社会福利机构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关联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2、术语 2.1残疾人社会福利机构SOCIALWELFAREINSTITUTIONFORDISABLEDPERSONS为肢体、智力、视力、听力、语言、精神方面有残疾的人员提供康复和功能补偿的辅助器具,进行康复治疗、康复训练,承担教育、养护和托管服务的社会福利机构。 3、服务 3.1膳食 3.1.1有由主管部分颁发了卫生许可证的专门为残疾人服务的食堂,配备厨师和炊事员。3.1.2厨师和炊事员应持证上岗,严格执行食品卫生法规,严防食物中毒。

3.1.3注意营养,合理配餐。每周有食谱。根据残疾人的需要或医嘱要求,制作普食、软食、半流食、流食及其它饮食。 3.1.4为生活不能自理的残疾人送饭到居室,根据需要喂水喂饭。清洗消毒餐具。 3.1.5每月召开1次膳食管理会,征求智力正常的残疾人及其他残疾人家属的意见,满意率达到80%之上。 3.1.6照顾不同残疾人的饮食习惯,尊重少数民族的饮食习俗。 3.2护理 3.2.1每天清扫房间1次,室内应做到无蝇、无蚊、无鼠、无蟑螂、无臭虫。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无异味。 3.2.2为供养人员提供干净、得体的服装,且定期换洗。夏季经常换洗,其它季节每周1次。 3.2.3整理床铺。 3.2.4每周换洗1次被罩、床单、枕巾(必要时随时换洗)。 3.2.5帮助生活不能自理的残疾人穿衣、脱衣。 3.2.6协助残疾人洗澡,夏季每周2次,其它季节每周1次;协助残疾人理发,每月1次;协助残疾人洗头,修剪指甲。口腔护理清洁无异味。 3.2.7毛巾、洗脸盆应经常清洗,便器每周消毒1次。 3.2.8协助残疾人上厕所排便。 3.2.9为行走不便的残疾人配备临时使用的拐仗、轮椅车和其它辅助器具。 3.2.10Ⅰ°褥疮发生率低于5%,Ⅱ°褥疮发生率为零,入院前发生严重低蛋白血症,全身高度浮肿、癌症晚期、恶液质等患者除外。对因病情不能翻身而患褥疮的情况应有详细记录,且尽可能提供防护措施。 3.2.11视天气情况,每天带残疾人到户外活动1小时。

残疾人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状况与发展对策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通过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和五个国家残疾人事业发展规划,针对残疾人的基本生活、康复、教育、就业、扶贫、社保、维权、文体、无障碍环境等保障与服务不断拓展,政府和社会为残疾人提供公共服务的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探索和积累了符合国情的残疾人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的有效做法和经验,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得到不断加强,残疾人服务工作格局初步形成。2010年3月10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关于加快推进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建设指导意见》的印发实施,表明我国残疾人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事业的发展进入一个全新的阶段。 一、残疾人社会保障和服务的现状 近年来,伴随着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进程的加快推进,残疾人社会保障和服务体系建设取得了新的进展:在基本收入和支出方面,截至2009年3月,城镇残疾人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为8578.1元,比2008年度高出90.9元,增幅为1.1%,农村残疾人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为4066.1元,比2008年高出262.5元,增幅为6.9%,城镇残疾人家庭恩格尔系数为44.7%,农村残疾人家庭恩格尔系数为47.05%,分别比上一年降低3个和4.5个百分点,残疾人生活水平普遍得到提高。 在社会保障方面,截至2009年3月,139.12万城镇残疾人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占城镇低保对象的5.96%,低保标准208元,月人均补助141元;各地普遍实行分类施保,对残疾人等特殊困难的低保对象在补助标准和审核程序上予以照顾;383.2万残疾人享受农村低保,占农村低保对象的8.89%;74.84万残疾人纳入农村五保供养,370多万残疾人得到临时救济和定期补助。特别值得提出的是,近两年湖北、安徽、陕西等中西部地区还设立了针对特困残疾人的专项生活救助制度。以安徽为例,截止到2009年8月,已经为384564名贫困重度残疾人发放生活特别救助,补贴标准城镇户籍人口每人每年600元,农村户籍人口每人每年360元。专项生活救助制度成为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一项有效的补充性制度安排,有效地缓解了残疾人基本生活方面的特殊困难和需求。 在社会保险方面,根据全国残疾人状况监测结果,2008年以来,城镇残疾人参加至少一项社会保险的比例显著提高,2009年度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达到64.3%,参加城镇职工或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的达到42.1%。农村残疾人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比例持续上升,2009年达到94.4%。参加新型合作医疗的农村残疾人中,87.6%的残疾人在1年内看过病,人均看病花费1570.1元。看过病的农村残疾人中有41.7%的人通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进行了报销,人均报销743.8元。《国务院关于开展农村新型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明确要求对农村重度残疾人参保个人缴费部分地方政府予以全额或部分补贴。这一政策试点地区广大残疾人参保积极性十分踊跃,截至2009年底,全国首批320个新农保试点县中,领取第二代残疾人证并符合参保条件的农村残疾人共有192万人,实际参保158.9万人,明显高于试点地区一般农村居民参保人数。在社会福利方面,残疾人保障法及地方实施办法都明确了残疾人获得服务、参与社会生活和税收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减免费用享有公共服务成为很多地方残疾人的特惠。 在公共服务方面,2008-2009年度,残疾人当年接受过康复服务的比例为23%;在全国范围内基本建立健全省级聋儿和孤独症儿童康复训练机构,已建立1700多个聋儿康复机构、6000多个肢体残疾康复训练机构和2000多个辅助器具供应服务机构,在1644个市县开展精神病防治康复工作,在780个市辖区和1411个县(市)开展了社区康复工作,累计建立社区

中国残疾人社会保障现状及政策

鄭功成教授文章 中國殘疾人社會保障現狀及發展思路 鄭功成 本文主要根據2006年全國第二次殘疾人抽樣調查資料並結合相關文獻資料進行整理與分析,旨在客觀地揭示中國殘疾人的社會保障現狀及其原因,並為建立健全殘疾人社會保障制度提出相應的政策建議。 一、社會保障缺失:殘疾人群體的現狀 殘疾人是一個由於身體殘缺與功能障礙而有著特殊困難的社會群體。在國際上,重視殘疾人社會保障不僅構成了殘疾人事業發展的基礎性內容,更被視為一個國家或地區經濟發展與文明進步的重要標誌。當中國經濟經過近三十年來的持續高速增長並躋身中等收入國家行列後,在國家加快建設覆蓋城鄉居民的社會保障體系的大背景下,重視殘疾人社會保障事業的發展便很自然地構成了衡量社會公正與文明進步程度的基本指標。因此,發展殘疾人事業是中國時代發展與文明進步的客觀要求,而努力為殘疾人構建一個健全的社會保障網無疑在整個社會保障體系建設中佔有特殊的地位。 根據2006年的殘疾人抽樣調查資料,可以發現一個無法回避的客觀事實,這就是殘疾人社會保障的缺失。 第一,殘疾人群體規模龐大,結構複雜,對社會保障的需求巨大。根據調查資料,我國現有各類殘疾人達8296萬人,占全國總人口的6.34%,有殘疾人口的家庭戶達7050萬戶,涉及到的家庭人口達2.6億人。在殘疾人口中,按照殘疾類型劃分,肢體殘疾、聽力殘疾、多重殘疾、視力殘疾為前四位,其中:肢體殘疾者2412萬人,占29.07%;

鄭功成教授文章 聽力殘疾者2004萬人,占24.16%;多重殘疾者1352萬人,占16.30%;視力殘疾者1233萬人,占14.86%;精神殘疾者614萬人,占7.40%;智力殘疾者554萬人,占6.68%;言語殘疾者127萬人,占1.53%。按照年齡劃分,60歲及以上年齡的殘疾者占一半以上,其中:0-14歲的殘疾人為387萬人,占4.66%;15-59歲的殘疾人3493萬人,占42.10%;60歲及以上的殘疾人4416萬人,占53.24%,其中65歲及以上的高齡殘疾人為3755萬人,占45.26%。按照地域劃分,主要分佈在農村,其中:城鎮殘疾人2071萬人,占24.96%;農村殘疾人6225萬人,占75.04%;如果再根據抽樣調查資料做地區分佈分析,還可以發現呈現出西高東低的格局,東部地區平均殘疾率為6.11%,中部地區的殘疾率為6.46%,西部地區的殘疾率為6.67%。按照性別劃分,男性殘疾人為4277萬人,占51.55%;女性殘疾人為4019萬人,占48.45%。按照受教育程度劃分,15歲及以上的殘疾人文盲人口(不識字或識字很少的人)為3591萬人,文盲率高達43.29%。按照殘疾等級劃分,殘疾等級為一、二級的重度殘疾人為2457萬,占29.62%;殘疾等級為三、四級的中度與輕度殘疾人為5839萬人,占70.38%。由此可見,我國殘疾人不僅規模龐大、結構複雜,而且老年人居多、農村居多、文盲多、重度殘疾人多,這些特點恰恰客觀地反映了殘疾人群體對社會保障的巨大需求。如果沒有相應的社會保障制度,殘疾人及與其相關的家庭成員,絕大多數會陷入困難或者生活品質嚴重降低的狀態。 第二,殘疾人家庭收入偏低,殘疾人群體中貧困問題突出,迫切需要通過社會保障制度等加以緩解。全國第二次殘疾人抽樣調查資料表明,全國有殘疾人的家庭戶2005年人均全部收入在城鎮為4864元、農村為2260元,而當年全國城鎮人均收入水準為11321元,農村為4631元,殘疾人家庭人均收入不足全國人均水準的一半。在所

浅谈我国残疾人社会福利

残疾人社会福利是国家或社会为了保护残疾人的生活权益和提高残疾人的生活质量而提供的各种各样的服务、物质帮助以及就业岗位的一种社会福利项目。它包括劳动就业、教育、康复、文化生活和环境。残疾人是社会的弱势群体,他们由于先天或后天的原因,导致身体残疾或功能障碍,造成了个人生存和发展的困难,因此我们更应该关注他们的社会需求和生活方式,使他们在生存、就业、教育以及其他权利上同社会其他成员保持平等的地位。 一、我国残疾人社会福利发展现状 根据2006年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的结果,中国残疾人的数量已经达到8296万人,与1987年的5164万人相比,增加了2132万人,残疾人口的数量占全国人口的%,与1987年的%相比,比例上也有所上升。1990年2月我国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并于1991年5月15日开始施行。为了保障残疾人的权利,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和其他法律,2007年2月国务院又颁布《残疾人就业条例》,于2007年5月1日实行。这两部法律为残疾人在劳动就业、教育、康复医疗、社会文化生活等方面提供了法律的保障。 (一)我国残疾人就业状况 对于残疾人来说,就业是残疾人全面参与社会生活的基础;是实现自身价值的条件;是提高自身素质、参与社会活动、分享社会进步成果的途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促进残疾人就业方面,发挥了政府和社会的主导作用,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中要求各级政府对残疾人劳动就业统筹规划,一方面举办福利企业集中安排残疾人就业,如在国家减免税政策的扶持下,1991年全国社会福利企业有43071个,就业的残疾职工万人,产值亿元;到1992年,分散就业的残疾人已经达到140万人,占全国职工总数的1%;另一方面,规定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按职工人数的一定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经过10多年的努力,我国残疾人就业率已从1988年的不足50%提高到2003年的% 。 我国不仅在《残疾人保障法》和《劳动法》中规定对残疾人的劳动就业实行特殊保护,而且在《社会福利企业招用残疾人职工暂行规定》、《残疾人就业条例》中都对残疾人的劳动就业进行了特殊规定,要求各级政府对残疾人劳动就业进行统筹规划,为残疾人的劳动就业创造条件。国家对残疾人就业采取集中和分散相结合的方针,采取优惠政策和扶持保护措施,使残疾人就业有了政策上的保证。 (二)我国残疾人教育状况 残疾人教育,主要是指针对盲人、聋哑人、弱智儿童等残疾人的特点,采取特殊的方法和手段对这类人群进行教育的一种形式。 解放前,我国的特殊教育几乎是一片空白,特殊教育的基础极为薄弱。解放以后,我国特殊教育随着社会主义事业的不断发展而前进,在数量和质量上都有了一定的发展。据统计,1987年,全国盲、聋、哑和弱智学校已从建国前的42所发展到504所,在校学生从建国前的2000余人发展到52000余人,仅教职员工就有14000多人。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特殊教育体系正在逐步形成,各省市试办了残疾儿童学前教育,开展了聋儿听力语言训练,设立了特殊教育职业培训或中等职业技术学校,部分高校如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还设立了特殊教育高等教育专业,填补了我国培养高层次特教专业人才的空白。1987年,长春大学成立了我国第一所特殊教育学院,面向全国招收残疾人中的优秀人才接受高等教育,更使我国的特殊教育工作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什么是残疾人福利,其主要内容和任务有哪些

什么是残疾人福利,其主要内容和任务有哪些 残疾人福利,是国家和社会在保障残疾人基本物质日子需要的基础上,为残疾人在日子、工作、教育、医疗和康复等方面提供的设施、条件和服务。 残疾人福利,是社会福利的一具重要项目。其要紧内容和任务是: 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开拓残疾人就业门路,扩大就业范围,提供就业机会,保障残疾人的工作权利和自我实现的权利。 大力进展残疾人特殊教育,提高残疾人的文化素养和自立能力。 开展立法、宣传和教育,保障残疾人的合法权益和提供特殊爱护,呼吁社会尊重、关怀和帮助残疾人。 兴办残疾人一辈子活、工作、教育、文化娱乐活动的设施及器材的生产。 在社会事业的各个领域尽可能地为残疾人提供方便条件,等等。 本文由屋檐人家-文章资源站收集整理版权归原作者和原出处所有 寿诞祝词 恭敬的各位宾客,各位亲朋好友: 春秋迭易,岁月轮回,当甲申新春迈着轻快的足步向我们款款走来的时候,我们欢聚在这个地方,为XX先生的母亲——我们恭敬的X 老妈妈共祝八十大寿。 在这个地方,我首先代表所有老同学、所有亲朋好友向X妈妈送上最真诚、最温馨的未动分毫祝愿,祝X妈妈福如东海,寿比南山,健康如意,福乐绵绵,笑口常开,益寿延年! 风风雨雨八十年,X妈妈阅尽人间沧桑,她一生中积存的最大财宝是她那勤劳善良的朴素品行,她那宽厚待人的处世之道,她那严爱有加的朴实家风。这一切,伴随她记忆了坎坷的岁月,更伴随她迎来了今天晚年日子的幸福。而最让X妈妈高兴的是,这笔珍贵的财宝差不多被她的爱子XXX先生所继承。 多年来,他叱咤商海,以过人的胆量和诚信的品质获得了巨大成

功。但是,他没有不记得父母长辈养育之恩,没有不记得父老乡亲提携之情,没有不记得同学朋友相助之意,为需要帮助的亲友大方解囊,为视力故乡建设贡献力量。能够说,他把孝心献给了母亲,把爱心献给了视力故乡,把关怀献给了亲人,把诚心献给了朋友。我想,让我们共同响起热烈的掌声,为XXX先生送去无穷无尽的信心!嘉宾旨酒,笑指青山来献寿。 百岁平安,人共梅花老岁寒。今天,这个地方高朋满座,让严寒的冬天有了春天般的温暖。君颂南山是说南山春别老,我倾北海希如北海量尤深。最后依然让我们献上最衷心的祝愿,丝毫未动老人家日子之树常绿,生命之水长流,寿诞欢乐,春辉永绽! 未动分毫祝愿在座的所有宾客躯体健康、工作顺利、合家快乐、万事如意!感谢大伙儿!

中国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中国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 篇一:残疾人社会保障 一关于残疾人 定义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1990年12月28日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第二条的规定:残疾人是指在心理、生理、人体结构上,某种组织、功能丧失或者不正常,全部或者部分丧失以正常方式从事某种活动能力的人 现状全世界约有6.5亿多残疾人,占人口总数的10%左右,其中80%在发展中国家。 据20xx年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我国共有残疾人8296万人,占总人口的6.34%,涉及近1/5的家庭。我省有700多万残疾人,涉及五分之一的家庭和近3000万人口 郑州市52万残疾人总人口的7.2% 节日1.国际残疾人日 1992年10月12日至13日,第47届联合国大会举行了自联合国成立以来首次关于残疾人问题的特别会议。大会通

过决议,将每年的12月3日定为“国际残疾人日” 2.我国助残日 1990年12月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并决定于1991年5月15日起在全国实施。根据《保障法》第48条规定:“每年5月的第三个星期日,为全国助残日。” 二.残疾人社会保障 定义残疾人社会保障是指国家给予残疾人特别扶助,以保障他们的基本生活权益的一种制度安排。是整个社会保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医疗及养老保险按照正常人实行 城市残疾人参加城市居民养老医疗保险 农村残疾人参加农村居民养老保险和新农合 就业保障据全国第一次残疾人抽样调查统计,我国16岁以上具有一定劳动能力的残疾人约为3060万人,占当时残疾人总数的59.25%。 我国政府高度重视残疾人的就业保障,实行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方针,采取优惠政策和扶持保护措施,多层次、多渠道、多种形式地安排残疾人就业 就业办法1).福利性企业组织(残疾人占总员工比例的50%以上)

残疾人社会政策法规

残疾人社会政策法规。主要依据1991年起实施的《残疾人保障法》。(一)残疾人的合法权益的主要内容:1、康复权:(1)康复工作应当从实际出发,将现代康复技术与我国传统康复技术相结合。(2)残疾人教育机构、福利性企业事业组织和其他为残疾人服务的机构,应当创造条件,开展康复训练活动。(3)政府有关部门还应当组织和扶持残疾人康复器械、生活自主具、特殊用品和其他辅助器具的研制、生产、供应、维护服务。2、教育权:(1)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对残疾儿童、少年实施义务教育。(2)残疾人教育要根据残疾人的身心特征和需要。(3)国家举办残疾人教育机构,并鼓励社会力量办学、捐资助学。(4)政府有关部门、残疾人所在单位和社会应当对残疾人开展扫盲、职业培训和其他成人教育,鼓励残疾人自学成才。3、劳动权:4方面内容。PPkao 考试网4、精神文化生活权:(1)国家和社会采取系下列措施,丰富残疾人的精神文化:(2)挂架和社会鼓励、帮助残疾人经行文学、艺术、教育、科学、技术和其他有益于人民的创造性的劳动。5、社会福利权:4方面。6、环境友好权:(1)国家和社会逐步创造早良好的环境,改善残疾人参与社会生活的条件,逐步实行方便残疾人的城市道路和建筑物设计规范,采取无障碍措施。(2)国家和社会促进残疾人与其他公民之间的相互理解和交流,宣传残疾人的事迹,弘扬残疾人自强不息的精神,倡导团结、有爱、互助的社会风尚。(3)每年5月的第三个星期日,为全国助残日。(二)保障残疾人合法权益的方式。(1)加强立法,建立并逐步完善残疾人权益保护的法律法规体系。(2)强化执法监督检查和视察,用率手段保障残疾人合法权益。(3)开展法律服务和法律援助,维护残疾人合法权益。(4)加强保障磁能积任何非权益的法制宣传工作。

特定人群的社会福利制度之残疾人福利制度

特定人群的社会福利制度之残疾人福利制度 2、6亿家庭人口。为了保障残疾人的基本生活和一些特殊需求,中国逐步发展了一些面向残疾人的社会福利事业,残疾人生活、教育、就业状况不断改善。 1、基本生活保障与救济由于残疾人人数众多、情况各异,中国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措施,以保障他们的基本生活和特殊需要。对于完全或基本丧失劳动能力、不适合参加劳动、无法定扶养义务人或法定扶养义务人无扶养能力、生活来源无保障的重度残疾人,政府将其纳入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或有关救助制度之中,予以供养、救济。根据xx年度全国残疾人状况监测报告,享受到当地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占城镇残疾人口总数的 19、7%,领取过定期或不定期救济(现金或食物)的占城镇残疾人口总数的 22、2%;享受到当地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占农村残疾人口总数的 12、5%,领取过定期或不定期救济(现金或食物)的占农村残疾人口总数的 26、6%。 2、就业扶持与福利服务对于那些具有一定劳动能力的残疾人提供就业扶持,是世界各国普遍采取的政策。在中国,就业促进与保护的优惠政策,主要包括按比例安排就业和减免税优惠政策

及其他扶持保护措施,通过多种渠道、多种形式促进残疾人就业。政府有关部门利用社会力量兴办了一些残疾人福利企业、盲人按摩机构和其他福利性单位,集中安排残疾人就业。年底,全国共有福利企业 2、6万个,集中安置了 55、6万残疾人就业。对集中使用残疾人的用人单位(残疾人职工占单位在职职工总数的25%以上),国家依法给予税收优惠,在生产、经营、技术、资金、物资、场地使用等方面给予扶持。国家鼓励扶持残疾人自主择业、自主创业。对残疾人从事个体经营的,政府依法给予减免税优惠,在经营场地、小额信贷等方面给予照顾和扶持。国家鼓励和扶持公共就业服务机构为残疾人免费提供政策咨询、岗位信息、职业指导和职业介绍等针对性的就业服务,对就业困难的残疾人实行优先扶持和重点帮助。年底,全国城镇残疾人就业人数累计达到4 63、6万人,其中按比例就业1 40、2万人,集中就业1 24、1万人,个体就业1 99、2万人。

残疾人的社会保障

残疾人的社会保障 一.我国残疾人社会保障体制 1.当前我国残疾人的现状: 根据2006年我国第二次残疾人抽样调查的结果和目前我国总人口数推算:我国现有8296多万残疾人,占全国人口的6.34%,其中城镇残疾人2071 万,占24.96%,农村残疾人6225 万,占75.04%,。按残疾类别分,8296多万残疾人中有听力言语残疾2131 万人,智力残疾554 万人,肢体残疾2412 万人,视力残疾1233 万人,精神残疾614万人,多重及其他残疾1352万人。 2..我国的残疾人社会保障体制的主要内容及其现状: 残疾人社会保障是指国家和社会根据立法,对有残疾的公民,在年老、疾病、缺乏劳动能力及退体、失业、失学等情况下给子一定的物质帮助,从而保证其依法赋予的基本生活权利,维护社会稳定的一种社会制度安排。它是社会保障的一个重要项目。根据我国当前社会保障内容的基本分类,残疾人社会保障应由残疾人的社会保险、社会福利(含残疾人就业)、社会救助和社会优抚等项构成。但是,根据实际情况,残疾人社会保障的主要内容又分为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社区保障和特别扶助等五个方面。 3.社会保险: 《残疾人保障法》规定残疾人所在单位、城乡基层组织、残疾人家庭鼓励、帮助残疾人参加社会保险。据此各企事业单位依法为残疾职工办理基本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等社会保险,确保残疾职工在年老、生病失业、工伤、生育时基本生活得到保障。截止到2004 年底,全国城镇共有113 万残疾人参加各类社会保险。残疾人社会保险的力度还有待加强。 4.社会救助: 《残疾人保障法》规定国家和社会对生活确有困难的残疾人采取扶助、救济和其他福利措施,保障和改善残疾人的生活。当前,对于残疾人的基本社会救助措施是为贫困残疾人提供最低生活保障。 5.社会福利: 《残疾人保障法》规定对“三无”残疾人应予以供养、救济,福利院和其他安置收养机构应按规定安置收养残疾人。另外,作为社会福利的有机组成部分,国家规定社会各单位依法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并在生产、经营、税收等方面对集中安排残疾人就业的社会福利企业和残疾人自主就业予以保护和扶持。 6.社区保障: 社区保障是残疾人社会保障的基本落脚点。当前残疾人的社区保障内容主要有六点:基本生活与帮扶服务保障;社区康复保障;文化生活保障;社区无障碍环境建设;残疾人再就业服务;心理辅导服务。截止到2004 年,社区为73 万残疾人提供了就业,为103 万残疾人提供了康复服务,为12.5 万残疾人或残疾人子女提供了就学服务,为6.8 万残疾人提供了志愿者服务。社区服务保障极大地促进了残疾人及其残疾人家庭基本生活的保障和改善,有力地增强了残疾人及其家庭对社区的归属感和认同感,融洽了社区关系,增强了残疾人的社会参与度,总体上促进了社区的和谐发展。 7.特别扶助:

中韩残疾人社会福利体系制度比较

中韩残疾人社会福利体系制度比较 残疾人是社会中的一种弱势群体,他们由于自身和社会等方面的原因被排斥在主流社会之外,成为一种十分脆弱的边缘群体。关心残疾人,为残疾人提供福利与服务,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完善的残疾人社会福利制度,有助于消除社会对残疾人的各种排斥,对缩小贫富差距、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保障人权、稳定社会、促进社会经济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然而目前我国残疾人社会福利还存在一些问题,不能有效地其发挥应有的功能,因此对中韩两国残疾人社会福利体系制度的比较,能够加快完善残疾人社会福利制度,维护残疾人的合法权益,从而推动整个社会健康稳定发展。 本文将从以下四个层面对中韩残疾人社会福利体系制度进行比较,从而得出有助于我国残疾人社会福利体系制度建设的经验。 一、四大层面的比较: 1、政府支持力度层面: 我国残疾人社会福利立法不完善,政府支持力度不够。我国大量残疾人福利问题得不到解决,很大一方面是因为我国从整体上还没有形成保护残疾人合法权益的完整的法律法规体系,残疾人社会福利尚未走上规范化与法制化的轨道。虽然我国宪法和《残疾人保障法》两部基本法律对我国的残疾人权益保护已经规范得比较全面,但内容规定过于原则笼统,不便操作。虽然《残疾人保障法》早已颁布实施,但对违反《残疾人保障法》、侵犯残疾人利益的人和事情无法进行惩罚,不能够切实维护残疾人的合法权益。因此,面对大量残疾人社会福利的实际问题及特殊需要,往往只给予人道主义的同情和社会舆论的支持,却没有实质性的帮助。 韩国既有政府机构亦有非政府机构。政府下设的残疾人组织机构是政府的职能部门之一,隶属政府的残疾人组织直接参与国家有关残疾人政策和法律的制定,负责向国家通报、反映残疾人的情况和呼声,协调政府与地方残疾人服务机构的关系(工作人员全部为政府官员);另一方面是非政府组织、又呈多元化的工作模式和服务形式。其中有社团办的,有个人办的。这些非政府组织设有专门

2020年最新残疾人优惠政策补贴标准

2020年最新残疾人优惠政策补贴标准 (1)残疾人员个人提供的劳务,免征营业税。 (3)对民政部门举办的福利工厂和街道办的非中途转办的社会福 利生产单位,凡安置“四残”人员占生产人员总数35%(含35%)以上,暂免征收所得税。凡安置“四残”人员占生产人员总数的比例超过10%未达到35%的,减半征收所得税。 (4)对民政部门举办的福利工厂用地,凡安置残疾人员占生产人 员总数35%(含35%)以上的,暂免征收土地使用税。 二、减免规费 (2)经核实,确属家庭特别困难的残疾人从事经营活动的,各所 报请局里同意后,可免收登记费、会费和管理费。 (3)独资企业、合伙企业中的残疾人就业人员达30%以上的,按 福利企业对待,管理费按核定标准的70%收取。 (4)残疾人领办独资企业、合伙企业的,登记费减半收取。 如果当事人对法院一审判决不服,需要提起上诉还可以向二审法院同级的法律援助机构、残疾人法律维权机构申请援助帮助,具体 程序相同。 四、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必须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 五、残疾人劳动者都有哪些权益? 再就业中心为进入中心的下岗残疾职工提供岗位需求信息,利用现有的资金、技术场地、设备进行进行针对性的转业、转岗训练。 对参加培训取得证书的,职业介绍机构要在半年内提供三次职业介绍。

凡安排残疾人就业达不到规定的1.5%的比例的单位,在招录人 员时应先安排下岗残疾职工,党政机关、事业单位所需的工勤人员,有适合残疾人岗位的,应优先安排下岗残疾职工。 九、社区如何解决“三无”残疾人的生活问题 对无劳动能力、无法定抚养人、无生活来源的残疾人,属城镇户口的,由社会福利院收养或当地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民政部门发 给最低生活保障金和救济金;属农村户口的,由所在农村基层组织, 按五保户供养的办法,保障基本生活。 最低分别50元和100元每人每月,各省具体统筹。 这是第一个全国层面的残疾人补贴,惠及2000万人次,每年最 低支出181亿元。 介绍全面建立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制度有关政策。 中国将于2016年1月1日起全面实施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 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制度。 预计这两项补贴制度将惠及1000万困难残疾人和1000万重度残疾人。 所以不难看出,只要符合这个标准的都可以申请,这也是国家最低的标准,当然有些发达地区比这个标准要宽的多,比如放宽到 123级残疾人都可以享受到生活补贴,这也是困扰有些朋友的一些 问题,符合条件还没有申请的残疾人朋友可以申请残疾人两项补贴,下面把申请流程和范围写给大家。 如何申请两项补贴 由残疾人向户籍所在街道办事处或乡镇政府受理窗口提交书面申请。 残疾人的法定监护人、法定赡养、抚养和扶养义务人、所在村民(居民)委员会或其他委托人,也可以代理申请事宜。

全面提高残疾人的基本社会保障制度

全面提高残疾人的基本社会保障制度 截至目前,已经在全国率先实现了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的全覆盖,正在向着全面建设保障残疾人基本生活的首善之区的目标迈进。 家住东华门街道辖区的苑师傅今天起得格外早。穿戴整齐后,他准备去参加今天的第一个活动——到社区活动中心和老朋友们唱唱歌。从楼门前的无障碍扶梯进到提早预约好残疾人专用车,再到活动中心,一路上苑师傅丝毫感受不到肢残给他的“外出活动”带来不便。(升降台) 伴随着“无障碍”改造推进,楼栋前一条条长十米、宽两米的坡道,为残疾人搭建起了走出家门进入社区的“无障碍通道”。 为最大限度的方便残疾人,北京在地铁站内配备了直升电梯或无障碍升降平台,一些站点还配备了爬楼车,所有这些无障碍设施的建设都使残疾人的生活空间进一步得到延伸。截至目前,北京8条地铁线的143个站口已设置直升梯;337个站口铺设盲道和设置盲人标符。 同时,北京目前有超过2000辆的低底盘无障碍大巴投入运行,不但可方便轮椅上下,而且,车上配有专门的轮椅停靠位置。地面公交也有2835辆低地板无障碍公交车;880条道路铺设盲道共计1541公里。

近日,政府又在促进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上推出新举措——大力度推出“九养助残办法”,将16岁以上的重度无业残疾人纳入助残服务券的使用范围,实现“养老、助残”全覆盖。残疾人医疗康复方面,截止目前,累计有四十万左右残疾人得到不同程度的康复服务。(升降台) 同时,本市不断提升残疾人精神生活质量。今天,首家残疾人曲艺培训基地同时成立。近年来,本市兴建了一批残疾人活动文化场所,市区两级成立了23个残疾人文艺团队,形成了一支高水平的专家指导队伍。基层残疾人群众性文化日益活跃,越来越多的残疾人走出家门融入社会。 本文来自:升降台https://www.360docs.net/doc/558698164.html,

残疾人社会福利与救助

残疾人是特殊的社会弱势群体,提供残疾人福利不仅是全社会的责任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残疾人福利也是衡量国家发展与社会文明进步程度的重要指标。 广义的残疾人社会福利内容包括以货币形式的社会保险和社会救助,也包括通过提供劳务、实物、机会和其他形式来满足残疾人社会需要的社会福利服务。残疾人社会福利体系包括社会保险与社会救助等基础项目,社会工作与康复教育等专业项目,社会服务与社会支持等高级项目,只有通过残疾人相关法律完善、社会保险制度的规范及残疾人服务与救助网络的形成才能保证残疾人社会福利体系的构建与推行。 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改善残疾人状况,已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而当前,我国的残疾人社会福利及服务制度还不够成熟,大多数残疾人所得到的福利保障项目少、水平低,一些残疾人甚至处于“保障缺失”的状态,在基本生活、康复教育与就业等方面都面临着许多困难,尚未充分公平地共享到改革开放的成果。一些资料数据显示残疾人生活水平普遍低于同期全国人民的生活水平;趋势比较也显示残疾人小康发展速度总体上还是低于全国人民小康发展的平均速度。因此,目前来看残疾人仍然是最困难、最需要帮助的特殊群体,距离“残 疾人与全国人民同步小康”的战略目标还有一定距离。即尽管目前残疾人福利保持着良好的发展势头,但是距离残疾人的需求还存在一定差距。因此必须加快残疾人社会福利体系建设,推进残疾人事业稳步健康发展,全面系统推进残疾人服务与社会福利,提高残疾人的生活水平,改善生活质量。 我国的残疾人社会福利制度发展从税收优惠逐步向全面社会保障转变,经历了从“居养”到“参与”、从“人道主义”到“平等权利”、从“社会隔离”到“社会回归”的转变。根据我国残疾人政策出台的时间、数量和内容,可以大致分为平台期、发展期和快速发展期。 在平台期,残疾人社会福利政策主要针对伤残军人的优待,福利企业税收减免和生产指导,属于典型的残缺补救型福利政策。1987年全国残疾人调查显示我国残疾人保障水平较低,保障人数少,保障效果极差。发展期以1988年中国残联成立为标志,其职能之一就是制定残疾人社会政策。这段时期残疾人政策以人道主义思想为主,以残疾人自立为目标,通过一系列倾斜性配置制度对残疾人发挥庇护作用。政策内容集中在特殊教育、康复、就业、福利行政和权益保障等方面。快速发展期国家密集出台、颁布和实施了多项以社会权利为基础,与残疾人福利密切相关的重大政策决定,建立发展性社会政策,促进残疾人融入社会。 我国残疾人社会就救助体系存在理念滞后、管理分散、体系结构不平衡、贫困分层制度设计缺乏、救助依赖和社会支持渠道缺乏等系统障碍。想要优化残疾人社会救助体系,就要以优化残疾人社会救助体系理念系统为前提,优化残疾人社会救助体系管理系统为关键,优化残疾人社会救助体系制度安排系统为基础和优化残疾人社会救助体系社会支持子系统为保障,实现残疾人社会救助体系的体系完整、管理协调和制度分层,提升体系效能,有效保障残疾人群的应有权益。 我国残疾人社会福利正面临战略性与结构性转型,仅靠一项或几项惠残福利政策措施难以解决问题,无法实现残疾人与全国人民同步小康的战略部署。必须客观面对当前残疾人社会福利发展存在的问题,充分认识残疾人福利制度建设的紧迫性和科学性,确立与国情相适应的发展战略,从积极福利视角,在价值理念、制度设计、政策制定等方面,加快残疾人由“生存型”保障到“发展型”福利转变的进程,通过推进残疾人社会福利的理念,构建以需求为导向的残疾人社会福利体系,推进残疾人社会福利的均等化,发展政府、非营利组织与市场合作协商的社会福利供给模式,变“事后型”、“补救型”、“消极型”的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为“事先型”、“预防型”、“积极型”的残疾人社会福利体系。大力发展农村和经济欠发达地区残疾人社会福利,以更大的力度、更多的投入和更加周到细致的制度安排来推进残疾人事业的发展,逐步构建有中国特色的残疾人社会福利体系,努力提升残疾人的社会福利水平。

社会福利政策汇总

社会福利政策 1. 站在人的发展的立场上,认为通过一定的方法可以使残疾人在一定程度上回复他失去的机体的、社会的功能,并有助于他们进入一般的、正常的社会生活,这是残疾人社会福利的哪一种理念() A. A. 供养理论 B. B. .回归社会论 C. C. 增能理论 D. D. 活动理论 正确答案:C 2. 1952年联合国发表了(),这是世界范围内授予并保护妇女政治权利的第一个国际性法律文件,规定了妇女在选举权、被选举权和担任公职权方面享有与男子平等的资格。 A. A. 《产妇幼儿福利法》 B. B. 《妇女政治权利公约》 C. C. 《经济机会法》 D. D. 《消除对妇女一切形式歧视公约》 正确答案:B 3.二战后,英国政府先后颁布了一系列社会福利法案,不包括下面哪一项()。 A. A. 《社会保险法》 B. B. 《国民保险法》 C. C. 《家庭补助法》 D. D. 《失业工人法》 正确答案:D 4.农村计划生育养老保险属于我国农村老人社会福利中的哪一项()。 A. A. 农村老年社会救济 B. B. 农村养老保险 C. C. 社会补充养老 D. D. 物质生活福利保障 正确答案:C 5.强调“兼爱”思想的是哪一位福利思想家()。 A. A. 孟子 B. B. 孔子

C. C. 墨子 D. D. 老子 正确答案:C 6.()是社会福利制度产生的经济根源。 A. A. 启蒙运动 B. B. 工业化 C. C. 经济危机 D. D. 阶级运动 正确答案:B 7. 职业福利的特点不包括下面哪一项()。 A. A. 以业缘关系为标志 B. B. 普遍性与差异性相结合为原则 C. C. 具有功利性 D. D. 受到单一因素的影响 正确答案:D 8.社会福利制度强调“适者生存”,以保存现存的社会经济关系的“实际”国家代表是()。 A. A. 瑞典 B. B. 美国 C. C. 日本 D. D. 中国 正确答案:B 9. (鼓励独立完成作业,严惩抄袭) 最先实行比较全面的国家社会保障的国家是() A. A. 英国 B. B. 美国 C. C. 德国 D. D. 中国 正确答案:C

残疾人论文 浅议我国残疾人社会保障建设

浅议我国残疾人社会保障建设 【内容摘要】:从我国残疾人基本情况对我国的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现状进行深刻分析,透彻当前面临的问题及其影响该问题存在的主要因素和内在原因,结合实际,借鉴国外的有效手段,提出积极地、较有操作性的关于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相关措施。 【关键词】:残疾人社会保障社会救助福利 据中国残联2006年年底统计,中国目前有残疾人:8296万。占全国人口总数6.34%。各类残疾人的人数及其占残疾人总数的比重为:视力残疾1233万人(14.86%),听力残疾2004万人(24.1%),言语残疾127万人(1.5%),肢体残疾2412万人(29.07%),智力残疾554万人(6.68%),精神残疾614万人(7.4%),多重残疾1352万人(16.3%)。基本上不到16个人当中就有一个残疾人,涉及近1/5的家庭(有残疾人的家庭户的总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19.98%)。 残疾人问题是人类社会固有的问题。残疾是人类进化、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发展过程中所付出的一种不可避免的社会代价。日趋完善的人类,不应当漠视这种牺牲和代价。对待残疾人的态度,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加强残疾人社会保障建设,是帮助残疾人分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使最大多数残疾人基本生活、教育、就业等基本需求得到制度性保障的根本举措,对于国家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目标,提高全体人民的福祉具有重要意义。 残疾人是社会的弱势群体,对这一群体给予特定的制度安排,来保障他们的社会生活权益,是国家与社会的基本责任。我国自1990年颁布《残疾人保障法》以来,残疾人的社会保障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残疾人人社会保障整体水平偏低,难以满足广大残疾人日益增长的保障需求。在构建和谐社会的新起点上,重新审视残疾人社会保障问题,借鉴国外的经验,逐步建立比较健全的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切实保障广大残疾人的基本生活权益与社会发展权益,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一、我国残疾人社会保障建设现状 研究残疾人社会保障首先要厘清概念,残疾人的概念在不同的国家,不同

关于残疾人的一些政策

河北保定工业园区出台多项优惠政策,鼓励企业吸收残疾人就业。近日,工业园区、区残联组织50多名残疾人来到北方特种气体有限公司、瑞普生物药业有限公司和唐钢板材有限公司参观学习,开拓就业渠道。 目前,北方特种气体有限公司已吸纳招收20多名残疾人,在企业从事推钢气瓶、刷漆、钢瓶处理、阀门维修等力所能及的辅助工作。据介绍,该企业利用投影仪、字幕、图像等直观教学,为残疾人提供业务、安全生产岗前培训,开展应急预案演练以提升残疾人的应急能力和安全意识;企业还从工作上、学习上、生活上关心残疾职工,让残疾职工迅速融入企业,形成融洽和谐的劳动关系。 新残疾人就业税收优惠政策对福利企业发展的影响及对策发布: 2011-4-02 15:58 | 作者: 福利企业网编辑:牧歌| 来源: 福利企业网| 查看: 69次 2007年7月1日起实行的新促进残疾人就业税收优惠政策已近两年时间,新政策对促进残疾人就业和规范福利企业管理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但同时也存在福利企业管理等诸多方面的问题。我们对该政策实行以来的全市福利企业发展状况进行了分析,并对进一步促进福利企业发展提出对策。 一、新残疾人就业税收优惠政策实行以来的总体情况 新残疾人就业税收优惠政策实行以来,通化市福利企业户数、残疾人就业以及福利企业税收变动情况主要表现为: (一)福利企业户数有一定幅度的减少 通化市新政策执行后福利企业户数由109户减少到67户,福利企业户数减少的主要原因:一是政策因素。部分安置残疾职工人数较少、产品利润较大的企业,因退税限额的设定使享受退税空间大幅度减小,因而不再申请享受福利企业待遇;二是部分企业因安置能力较差,所安置残疾职工人数不满10人,不再符合新政策的规定,退出了福利企业行列;三是企业自身发展因素。一些福利企业经营不善,产品老化,不具备市场竞争能力,自行注销或停办。 (二)安置残疾职工人数呈现增长态势 通化市新政策执行后福利企业安置残疾人数由600多人升至719人,福利企业安置残疾职工人数增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一是出台了新政策鼓励新办福利企业;二是产品附加值高的部分福利企业为充分合理利用税收优惠政策,大幅增加了残疾人用工;三是一些原规模较小的福利企业,按照安置残疾职工人数必须至少满10人的规定,增加招收录

全国性残疾人专项福利补贴制度解读文档

全国性残疾人专项福利补贴制度解读文档 Interpretation of the national special welfare subsidy sy stem for the disabled

全国性残疾人专项福利补贴制度解读文 档 小泰温馨提示:规章制度是指用人单位制定的组织劳动过程和进行劳 动管理的规则和制度的总和。本文档根据规则制度书写要求展开说明,具有实践指导意义,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 整修改及打印。 日前,经xx总理签批,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全面建立困 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制度的意见》。《意见》提出,将最低生活保障家庭中的残疾人列为生活补贴对象,将重度残疾人列为护理补贴对象。据民政部副部长邹铭、中残联副理事长程凯介绍,这是首个全国性残疾人专项福利补贴制度,将惠及1000多万困难残疾人和1000多万重度残疾人,有效改善5000多万残疾家庭的生活质量。 此次出台的《意见》基于何种考虑?有哪些亮点与利好? 实施步骤与时间怎样安排?中国政府网新媒体为您梳理:“残疾人事业关乎社会的公平正义,也是社会主义的题 中应有之义。我们的目标是,要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能让残疾人掉队。要让残疾人的生活更加殷实、更有尊严。”在一次国务院常务会议上,xx总理这样强调。

1、为什么要创建这一专项福利补贴制度? 据程凯介绍,残疾人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仅占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半多(20xx年全国残疾人状况监测显示仅为平均收入的56.2%),而城乡残疾人家庭人均医疗支出却分别是全国城乡平均水平的1.6倍和1.7倍;农村残疾人贫困发生率近50%;全国有近千万残疾人依靠低保维持基本生活;城乡残疾人就业率尚不足50%。这一组数据反映了建立两项补贴制度的客观现实和迫切需要。 2、哪些人的生活将因此获得改善? 《意见》提出,将最低生活保障家庭中的残疾人列为生活补贴对象,将重度残疾人列为护理补贴对象。同时,鼓励有条件的地方扩大补贴范围。据程凯介绍,现在中国大约有8500万残疾人,有3000多万残疾人已经申领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证。其中符合一级、二级残疾人等级的残疾人,大概有1000多万,而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对象,如果用低保家庭的标准来衡量,预计也有1000万左右。 3、这两项补贴以何种形式发放,要怎么发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