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数乘整数

分数乘整数
分数乘整数

(1)分数乘整数

教学目标:

1、在学生已有的分数加法及分数基本意义的基础上,结合生活实例,通过对分数连加算式的研究,使学生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能够应用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比较熟练地进行计算。

2、通过观察比较,指导学生通过体验,归纳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1、 引导学生探求知识的内在联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演示,使学生初步感悟算理,

并在这过程中感悟到数学知识的魅力,领略到美。

教学重点:使学生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总结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出示复习题。

(1)列式并说出算式中的被乘数、乘数各表示什么?

5个12是多少? 9个11是多少? 8个6是多少?

(2)计算:

61+62+63= 103+103+10

3= 2.引出课题。

103+103+10

3这题我们还可以怎么计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分数乘法。 二、新授

1、 利用103+103+10

3教学分数乘法。 (1) 这道加法算式中,加数各是多少?(都是10

3) (2) 表示几个相同加数的和,我们还可以用什么方法来计算?怎么列式?(乘法,

103×3) (3) 103+103+103=9,那么103+103+103=103×3,所以10

3×3=____________=9。同学们想想看,10

3×3=9计算过程是怎样的?谁能把它补充完整。

2、 出示例1,画出线段图,学生独立列式解答。

(1) 引导学生看图,理解“人跑一步的距离相当于袋鼠跳一下的11

”,就是把袋鼠跳一下的距离即这一整条线段看作单位“1”。把这条线段平均分成11份,其中的2份就表示人跑一步的距离。

(2) 引导学生根据线段图理解,人跑一步是袋鼠跳一下的11

2,那么“人跑3步的距离相当于袋鼠跳一下的几分之几?”就是求3个112是多少?(列式:11

2×3 =116) 3、 结合以上两题,归纳出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分数乘整数,用分数的的分子和整数相

乘的积作分子,分母不变。

4、 练习:练习完成“做一做”第2题。

5、 教学例2

(1)出示8

3×6,学生独立计算。 (2)根据计算结果,学生观察讨论:乘得的积是不是最简分数?应该怎么办?

(3)学生通过自己的想法的来约分:A 、先约分再计算;B 、先计算得出乘积后约分。

(4)对比,让学生体会先约分再计算的方法比较简便,同时向学生说明先约分的书写格式。

三、练习

1、 完成“做一做”的第一题。(提醒学生,计算前先观察分数的分母与整数是否可以约分,

养成先约分在计算的习惯)

2、 “做一做”第3题。(先让学生说说解题思路,讨论先算什么可以使计算简便。如果用

连乘算式,要提醒学生先约分再计算。)

三、作业

练习二第1、2、4题。

分数乘法(分数乘整数)

教学目标 1.经历分数乘法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体验直观模型与“转化”思想的运用。 2.掌握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分数的乘法运算。 3.会解决有关的应用问题,体会分数乘法在生活中的应用。 2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探索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并会正确计算。 3教学难点 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 4教学方法 三勤四环节教学法 5教学准备 1.课前复习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2.智力挑战游戏: 下面这道题,看谁算的又对又快: 17.1+16.9+17.1+16.9+17.5+16.9+16.8+16.9+17+16.9 6教学过程 6.1 第一学时 6.1.1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一、定向?诱导 1.复习整数乘法的意义 师:同学们,我们刚才把 17.1+16.9+17.1+16.9+17.5+16.9+16.8+16.9+17+16.9

这道题转化成了10个17相加,你会一个一个相加计算结果吗?为什么转化成乘 法呢?那老师要问大家,是不是所有的整数加法都能转化成乘法呢?谁来告诉老 师什么样的加法才能转化为乘法? 对,这就是整数乘法的意义:整数乘法表示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运算。 复习了整数乘法的意义,我们来看两道和小数有关的题目。 2.说出下列算式不计算 (1)求5个1.2是多少?(2)求12个0.7是多少? 要求比较每道题目的三个算式(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再次突出乘法算式的简 洁性。 师:比较每道题目中的三个算式,你愿意选择加法吗?为什么?看来小数乘整数的 意义和整数乘法的意义是相同的:也是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运算。 那么分数乘法的意义又是怎样的呢?今天这节课,我们来学习分数乘法。 板书:分数乘法(一) 3.出示学习目标 (1)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 (2)掌握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分数乘法运算。 师:通过学习目标我们知道今天的学习任务有几个?第一个是?第二个是?明白 了今天的学习任务。我们就开始今天新课的学习。 活动2【讲授】二、自学?探究 师:既然,大家已经预习过了。老师就来直接考考大家。 1.出示情境图一(问题串一)

最新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分数乘整数》教学设计

1分数乘法 【单元目标】 1.使学生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能够应用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比较熟练地进行计算。 2.使学生掌握分数乘分数,应该先约分再乘,这样使计算简单,并掌握怎样先约分。 3.自主探索分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在观察比较、合作交流中经历知识发生发展的全过程,让学生能正确计算分数乘小数、提高计算能力。 4.使学生掌握分数乘加、乘减混合运算,理解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对于分数乘法同样适用,并能应用这些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 5.使学生理解分数乘法应用题中的数量关系,会解答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 【重点难点】 1.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去解答这类应用题。 2.分数乘法计算法则的推导。 3.利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 【教学指导】 1.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帮助学生自主构建新的知识。 本单元内容与学生已学知识有密切的联系。如,分数乘法计算对于学生而言是新的内容,它的计算方法与整数、小数的计算方法有很大区别。但它的学习与整数乘法和分数的意义、性质又有着紧密联系。分数乘法就是从整数乘法的意义导入分数乘整数,再扩展到分数乘分数。再如分数乘分数的算理及解决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都与分数乘法的意义紧密联系,特别是对单位“1”的理解。又如,分数乘法的计算,还要用到约分的知识。所以,教师应注意让学生在已有知识基础上,自主建构新知识。 2.让学生在现实情景中学习计算。

把计算与应用紧密结合,是新课程的要求和本套教材的特点。教学中教师应结合教材提供的实例,也可以选择学生身边的事例,有条件的地方也可运用多媒体手段,创设现实情景,提出数学问题,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学习分数乘法计算。同时注意在练习中安排应用分数乘法的意义及计算解决实际问题或学生身边的问题,体会计算是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同时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改变学生学习方式,通过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方式学习分数乘法。 在教材说明中我们已经了解到教材简化了说理及思考过程的叙述,不出结论性的内容,主要是为了突出自主探索与合作学习。根据这一编排意图,教学中要注意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学生提供充分开展教学活动的机会,在观察、操作的基础上进行探索、讨论与交流,理解计算算理,归纳计算法则,分析数量关系,寻找解决问题的思路,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 【课时安排】 建议共分7课时: 1.分数乘整数................................................1课时 2.分数乘分数................................................1课时 3.分数乘小数................................................1课时 4.乘法运算定律推广..........................................1课时 5.解决问题(1)..............................................1课时 6.解决问题(2)..............................................1课时 整理和复习..................................................1课时 第1课时分数乘整数 【教学内容】

《分数乘整数》说课稿

《分数乘整数》说课稿 课题:分数乘整数 学科:六年级数学 各位老师大家好: 很感想能有这个机会在这里和大家一起交流学习,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分数乘整数》。这节说课分四个环节进行,下面我就来说说每个环节。 一、说教材 《分数乘整数》是人教版六年制上册第一单元的分数乘法的第二课时的内容。这部分内容的学习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整数乘法的意义很分数加法计算的基础上进行的。在这个内容中,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和整数乘整数的意义相同,都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只是这里的相同加数变成了分数,同时分数乘整数又是分数乘分数、分数乘加、乘减混合运算的基础上,因此必须使学生切实掌握好。基于以上原因,我确定了如下目标: 知识目标:使学生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能力目标:培养迁移转化的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尝试探究,合作学习的好习惯。 为了使学生能够比较顺利地达到教学目标,我确定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

使学生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 教学难点: 分数乘整数的意义。 引导学生探究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二、说学法 本节课的学习依据知识的迁移,应用转化的思想,通过学生尝试自主探究,把新知识转化为已经学习过的就知识,进一步了解知识之间的联系,适时点拨,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欲望。教师让学生尝试、观察、讨论、探究中获取知识,把课堂还给了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 三、说教学流程 合理安排教学流程是教学成功的关键。针对六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我将安 排以下几个步骤完成教学。 (一)复习课引 1、5 个12是多少?怎样列式? 2.=++13 1131131 这两题可以让学生自己做出结果,然后提问:“这两题有什么特点?第二题 还有什么简便方法吗?”他们的作用是要为新授环节做一个简单的铺垫。 (二)新知探究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分数乘整数》教学设计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分数乘整数》教学设计【课题及教学内容】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分数乘整数》 【学习目标】1.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 2.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3.感受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提高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的学习能力,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学情分析】 方式:个别访谈(从37人中随机抽取10名学生) 内容:1.你知道整数乘法的意义吗? 2.同分母分数相加怎样计算? 3.分数乘整数谁会算?例如:5/24X8= 分析:访谈结果:学生对第1小题答对的有10人。第2小题答对的有8人,答错的有2人。第3小题答对的有1人,答错的有9人。通过访谈结果我发现对以前学过的整数乘法的意义只有少数学生表述不准确,因此在上课前我要布置学生回去复习整数乘法意义的有关知识,为本节课做铺垫。此外学生对同分母分数相加并不陌生,他们大多都能够正确读出计算方法,但问到分数乘整数谁会算时学生的解释难度很大,大多学生表述不准确。因此在教学时如何将学生已有的知识与计算方法进行迁移,成为本课教学的关键。 【重点难点】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 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学具准备】 【学习过程】 一、板书课题 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分数乘整数”(板书课题) 二、出示目标 这节课的目标是1、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 2、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师:为了达到目标,下面请大家认真地看书。 三、自学指导 呈现学习指导:认真看课本第2页到第3页的例1和例2。 1.看例1的情景图和计算过程,思考: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是什么? 2.分数乘整数是怎样计算的?计算时,怎样做比较简便? (4分钟后,比谁能做对与例题类似的题!) 四、先学 1.自学(看一看) 学生认真看书,教师巡视,督促人人都在认真地看书。 2.自做检测题(做一做):(课本第2页“做一做”的第1和2题,)找两名学生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 教师认真巡视(不宜辅导学生),发现错例,板书于黑板上对应位置。 五、后教 (一)更正 师:写完的同学请举手。下面,请大家一起看黑板上这些题,发现问

分数乘整数)编写说明及教学分数乘法二)建议

分数乘整数)编写说明及教学分数乘法(二)(建议 《分数乘法(二)(分数乘整数)》编写说明及教学建议 学习目标 1.结合具体的情境和直观模型的运用,进一步探索并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并能正确计算。 2.会解决有关的应用问题,进一步体会分数乘法在生活中的应用。 编写说明 本节内容主要还是整数乘分数的乘法的意义、计算方法与应用。与上一节不同的地方,就在于单位量是整数,单位数是分数。教科书设计了三个问题和“试一试”。其中,第一个问题是探究单位量是整数,单位数是分数单位的乘法的意义(即表示一个整数的几分之一)及其计算方法;第二个问题是探究单位量是

整数,单位数是分数的乘法的意义(即表示一个整数的几分之几)及其计算方法;第三个问题求一个整数的几分之几,既能直观运算,也能根据整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正确地进行运算。 ?笑笑吃了多少块饼干? 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整数乘分数的乘法的意义,即求一个数的几分之一可以用整数乘分数单位的乘法 解决。教科书沟通了“6的”与“的6倍”之间的等价关系,借助直观图“将6块饼干作为整体取它的”和“分别取每块饼干的再求和”,从两个学生可能思考到的角度给予说明,并用“相当于”这个关联词启发学生沟通“6的”和“6个的关系,帮助学生理解笑笑说的“我吃的饼干数是奇思的”这句话的含义。 在这个基础上,理解整数乘分数的乘法有两种意义,但计算方法是一样的。 ?淘气吃了多少块饼干? 这个问题的编写思路与上一个问题相同,二者的区别在于:上一个问题的分数是分数单位,此问题中的分数是一般分数。教科书继续引导学生理解“6的”与“的6倍”的等价性,目的是帮助学生进一步领悟解决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用分数乘法的道理。 ?8的是多少?画一画,算一算。 教科书采用留白的方式,鼓励学生把自己的理解用作品的形式展示出来,目的是留给学生思考的空间,进一步理解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可以用乘法计算。 试一试 在掌握整数乘分数的乘法的基础上,又提出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认识一个量比另一个量增加几分之一的数量关系并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第二个问题是能够提出与第一个问题类似的一个例子,培养举一反三的能力。 ?男生比女生多植树多少棵?画一画,说一说你是怎样理解的。 这是一个实际问题,问题中出现一种新的数量关系,即一个数量比另一个数量多几分之一。面对新情况、新问题,最好的策略就是利用几何直观,通过画图描述和分析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思路。这也是为学生把自己的理解用作品的形式展示出来,进行交流、分享、反思的机会。 ?你能再说出一个类似的例子吗? 希望学生在举例的过程中,在数量关系上有两个突破:一是把“多几分之一”变成“多几分之几”(把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分数乘整数》教学设计

分数乘整数 一、学习目标 (一)学习内容 《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2~3页例1、例2及相关练习。本节课主要学习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和算法,为之后学习分数乘分数的意义和算法做准备。 (二)核心能力 在探究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和算法的过程中,发展学习的迁移能力和简单的推理能力。 (三)学习目标 1.在观察、讨论、比较、验证中,探索并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 2.通过自主探索与师生互动交流,归纳出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并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 3.通过交流、对比,理解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提高分析和推理能力。 (四)学习重点 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整数的算理及算法。 (五)学习难点 理解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 (六)配套资源 实施资源:《分数乘整数例1、例2》PPT课件 二、学习设计 (一)课前设计 1.预习任务 把你认为正确的答案填在括号内。 ×3=()×4()10×=() (二)课堂设计 1.直接导入(课件出示例1情景图)

×3 3× 师:结合题意说一说 ×3 表示什么意思? 自 , 通 学 1 师:仔细观察,从图中能得到哪些数学信息?这里的“ 个”表示什么?你 能利用已学知识解决这个问题吗?(学生独立思考) 【设计意图:创设生活情景,观察思考“一共吃了多少个?”,迅速进入学 习状态。】 2.问题探究 (1)探究分数乘整数的意义 ①小组交流,汇报结果。 预设 1: (个) 预设 2: (个) 预设 3: 汇报时,重在交流为什么这样列式和怎样计算的。 ②比较分析 师:比较以上 3 种方法,哪种列式比较简便? 2 2 9 9 2 9 小结:分数乘整数,也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计算,只是这里的相同 加数是一个分数。 分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板书) 【设计意图:以原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历独立思考、 主计算并验证、 小组交流等环节,鼓励学生大胆地呈现个性化的方法兼顾了不同层次的学习状 态。采用因势利导的方式, 过比较分析沟通新旧知识间的联系,生自主得出 结论,加深了对分数乘整数意义的理解。考查目标。】 (2)探究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①不同方法呈现和比较 师: ×3 的计算过程用式子该如何表示? 按照加法计算 ×3= + + (个)。

人教版册数学《分数乘整数》练习题

1、分数乘整数(一) 一、细心填写: 1、 72+72+72=( )×( )=( ) 61+61+61+6 1=( )×( )=( )=( ) 2、125+125+125+125+……+125=( )×( )=( )=( ) 120个 3、 5 2×4表示( )。 4、258平方米=( )平方分米 43时=( )分 52千米=( )米 算式: 5、( )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 二、准确计算: 132×5 193×6 11 4×5 61×10 125×8 6 5×12 15个52的和是多少 18 7的9倍是多少 三、解决问题: 1、一个正方形边长 125分米,它的周长多少分米 2、一种胡麻每千克约含油 258千克,1吨胡麻约含油多少千克 3、一批大米,每天吃去 61吨,3天一共吃去多少吨 一批大米,每天吃去6 1,3天一共吃去几分之几 2、分数乘整数(二) 一、细心填写: 1、 83+83+83=( )×( )=( ) 83+83+83+8 3=( )×( )=( )=( ) 2、 52+52+52+52+……+52=( )×( )=( )=( ) 100个

3、 9 4×6表示( )。 4、52米=( )厘米 32时=( )分 107千克=( )克 算式: 二、准确计算: 72×3 53×6 21 4×9 103×5 1611×12 25 4×15 24个32是多少 14 5吨的7倍是多少吨 三、解决问题: 1、一个正三角形边长 65米,它的周长多少米 2、一种钢材每米重 1258千克,现在有这种钢材500米,共重多少千克 3、小华和小明骑自行车上学,小华每分钟行 154千米,小明每小时行15千米。他俩谁骑的速度快 4、修一条公路,如果每天修这条路的 152,8天能修完吗

分数乘法-练习题

《分数乘法》同步试题 一、填空 1.涂一涂,算一算 用加法计算:; 用乘法计算:; 我发现:在这里,分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都 是。 考查目的:对分数乘整数意义的理解和掌握。 答案:;;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计算。 解析:帮助学生回顾已有知识、学习新知的完整过程,加深对已学知识的理解和巩固。采用动手实践与计算归纳相结合的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方法进行指导。还要注意在该题的用乘法计算的分析中,应对先约分再计算的算法加以强调。 2.看图列式计算(求深色阴影部分的面积) 我发现:(1)一个数乘以分数,就是 求; (2)分数乘分数,用相乘的积 作,相乘的积作。 考查目的:对一个数乘分数意义的理解,以及分数乘分数计算方法的掌握。 答案:;。

解析:一方面,通过图形强化学生对“一个数乘分数”意义的理解;另一方面,重点回顾了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对该题的具体分析,可让学生通过在纸上折一折的操作活动进行,对学习困难的学生,尤其需要加深他们对单位“1”的理解。 3.在○里填上>,<或者=;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 ○ ×( )<×( )> ( )×= 考查目的:主要针对“一个(不为0)的数乘以一个大于1、等于1、小于1的数,积分别大于、等于、小于它本身”这一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 答案:>;<;<;略(小于1的数);略(大于1的数);1。 解析:应引导学生通过仔细观察题目中的数据特征,再结合自己的思考和验证加以解决。所选习题之间具有较强的互通性,有利于学生自己探索出规律。 4.连线找朋友,看谁找得又对又快 (1) (2) 考查目的:第(1)题考查学生将乘法运算律推广到分数进行简便计算的能力;第(2)小题重点突出分数乘法计算题中对数据特征的把握,同时对倒数的知识进行了渗透。

六年级数学上册 2.1分数乘法(第1课时)分数乘整数教案 新人教版

六年级数学上册 2.1分数乘法(第1课时)分 数乘整数教案新人教版 1、在学生已有的分数加法及分数基本意义的基础上,结合生活实例,通过对分数连加算式的研究,使学生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能够应用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比较熟练地进行计算。 2、通过观察比较,指导学生通过体验,归纳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引导学生探求知识的内在联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演示,使学生初步感悟算理,并在这过程中感悟到数学知识的魅力,领略到美。教学重点:使学生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总结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教学过程:复习 1、出示复习题。(1)列式并说出算式中的被乘数、乘数各表示什么?5个12是多少?9个11是多少?8个6是多少?(2)计算:++=++= 2、引出课题。++这题我们还可以怎么计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分数乘法。新授利用++教学分数乘法。这道加法算式中,加数各是多少?(都是)表示几个相同加数的和,我们还可以用什么方法来计算?怎么列式?(乘法,3)++=9,那么++=3,所以3=____________=9。同学们想想看,3=9计算过程是

怎样的?谁能把它补充完整。出示例1,画出线段图,学生独立列式解答。?引导学生看图,理解“人跑一步的距离相当于袋鼠跳一下的”,就是把袋鼠跳一下的距离即这一整条线段看作单位“1”。把这条线段平均分成11份,其中的2份就表示人跑一步的距离。引导学生根据线段图理解,人跑一步是袋鼠跳一下的,那么“人跑3步的距离相当于袋鼠跳一下的几分之几?”就是求3个是多少?(列式:3 =)结合以上两题,归纳出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分数乘整数,用分数的的分子和整数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不变。练习:练习完成“做一做”第2题。教学例2(1)出示6,学生独立计算。(2)根据计算结果,学生观察讨论:乘得的积是不是最简分数?应该怎么办?(3)学生通过自己的想法的来约分: A、先约分再计算; B、先计算得出乘积后约分。(4)对比,让学生体会先约分再计算的方法比较简便,同时向学生说明先约分的书写格式。 三、练习完成“做一做”的第一题。(提醒学生,计算前先观察分数的分母与整数是否可以约分,养成先约分在计算的习惯)“做一做”第3题。(先让学生说说解题思路,讨论先算什么可以使计算简便。如果用连乘算式,要提醒学生先约分再计算。)作业练习二第 1、2、4题。教学反思:

分数乘以整数 教案(人教版六年级上册)

分数乘以整数教案(人教版六年级上册) 内江师范学院授课教案 课::::题::::《分数乘法》:::::::: 系::::别:::::教育科学学院::::::::: 专::::业:::::小学教育::::::::::::: 班::::级:::::2012级4班:::::::::: 姓::::名:::::杨舒::::::::::::::::: 学::::号:::::20121242014:::::::::: 指导教师:::::曾::琴::::::::::::::: 2015年:4:月:5日: : 分数乘法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分数乘法》的第一课时“分数乘以整数”。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在学生已有的分数加法及分数基本意义的基础上,结合生活实例,通过对分数连加算式的研究,使学

生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能够应用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比较熟练地进行计算。 2、情感与态度:通过观察比较,指导学生通过体验,归纳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3、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探求知识的内在联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演示,使学生初步感悟算理,并在这过程中感悟到数学知识的魅力,领略到美。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使学生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难点:引导学生总结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 四、教学准备 ::::ppt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问题导入 1、故事科普知识导入问题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看《动物世界》吗? 生:回答。 师:前几天老师看了一种动物,叫袋鼠,说它身高有两米六,一跳可达6-7米,世界上最快的袋鼠一跳可达12米。是不是很快啊,我们人一步可以走多远呢?我们的速度是不是比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分数乘整数》教学设计doc

分数乘整数 教学内容: 第2页,例1及“做一做”,练习一1-3题。 教学过程: (一)铺垫孕伏 1.出示复习题。(投影片) (1)整数乘法的意义是什么? (2)列式并说出算式中的被乘数、乘数各表示什么? 5个12是多少? 9个11是多少? 8个6是多少? (3)计算: 计算时向学生提问:这道题的什么特点?计算时把什么做分子?使学生看到三个加数都相同,计算时3个3连加的结果做分子,分母不变。 2.引出课题。 分数加法是否也有简便算法?今天我们学习分数乘法。(板书课题:分数乘整数)(二)探究新知。 1.教学分数乘整数的意义。 出示例1,指名读题。 (1)分析演示: 师:每人吃块蛋糕,每人吃的够一块吗?(不够一块)接着出示如课本的三个扇形图。问:一个人吃了块,三个人吃了几个块?使学生从图中看到三个人吃了3个块。让学生用以前学过的知识解答3个人一共吃了多少块?(教师在3个扇形下面画出大括号并标出?块)订正时教师板书:++ = = = (块),(教师将3个双层扇形图片拼成一个一块蛋糕的图片) (2)观察引导: 这道题3个加数有什么特点?使学生看到3个加数的分数相同。教师问:求三个相同分数的和怎样列式比较简便呢?引导学生列出乘法算式。教师板书:。再启发学生说出表示求3个相加的和。 (3)比较和12×5两种算式异同: 提示:从两算式表示的意义和两算式的特点进行比较。(让学生展开讨论)。 通过讨论使学生得出: 相同点:两个算式表示的意义相同。 不同点:是分数乘整数,12×5是整数乘整数。 (4)概括总结: 教师明确:两个算式表示的意义相同,谁能用一句话概括出两算式的意义?(引导学生说出都是表示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 2.教学分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法则。

分数乘法知识要点

分数乘法知识要点 一、分数乘法的意义 1、分数乘整数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都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2、分数乘分数是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二、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 1、分数与整数相乘:分子与整数相乘的积做分子,分母不变。(整数和分母约分) 2、分数与分数相乘:用分子相乘的积做分子,分母相乘的积做分母。 3、为了计算简便,能约分的要先约分,再计算。 注意:当带分数进行乘法计算时,要先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再进行计算。 4、分数连乘的计算方法:先约分,就是把所有的分子中可与分母相约的数先约分,再用分子乘分子作积的分子,分母乘分母作积的分母。 三、规律:(乘法中比较大小时) 1、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大于这个数。 2、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0除外),积小于这个数。 3、一个数(0除外)乘1,积等于这个数。 四、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整数的运算顺序相同。 先乘除,后加减, 同级运算从左到右运算,如果有括号要先算括号 五、整数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对于分数乘法也同样适用。 乘法交换律:a × b = b × a 乘法结合律:(a × b )×c = a × (b × c ) 乘法分配律:(a + b )×c = a c + b c 三、经验之谈: 在进行分数乘法计算时,拿到题时不要急着动手,我们先观察一下,尽量把能约分的先约分,

如果不确定的题先打打草稿,这样子做题准确度和效率都会得到提高。另外提醒一点,解答数学题,希望同学们养成打草稿的习惯,在初中数学中,太多比较复杂的计算题凭在脑子转来转去是转不出答案的。 分数除法知识要点 1、分数除法的意义 乘法:因数× 因数= 积;除法:积÷ 一个因数= 另一个因数 分数除法与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表示已知两个因数的积和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2、分数除法的计算法则 除以一个不为0的数,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 注:0不能做除数。 3、规律(分数除法比较大小时) (1)、当除数大于1,商小于被除数; (2)、当除数小于1(不等于0),商大于被除数; (3)、当除数等于1,商等于被除数。 4、“[ ]”叫做中括号。一个算式里,如果既有小括号,又有中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多层括号,从最里层开始计算。 5、分数除法应用题 例1:把6米长的钢管平均截成9段,每段占全长的几分之几?3段占全长的几分之几?每段长多少米? 分析:(1)把钢管的长度看成单位1,用单位1除以平均分的段数就是每段占全长的几分之几;(2)用每段占全长的几分之几乘3就是3段占全长的几分之几; (3)每段的长度就用总长度除以平均分的段数。 解:(1)1÷9=1/9 (2)1/9 ×3 =1/3 (3)6÷9=2/3 答:…… 2:小明15分钟走1千米路,小新16分钟走1千米路.他们在1分钟内各走了多少千米路? 分析:小明15分钟走1千米路,小新16分钟走1千米路.他们在1分钟内各走了多少千米路?解:小明1÷15=1/15(千米) 小新1÷16=1/16(千米) 答:……… 三、经验之谈: 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在应用题中很多时候知道“积”,我们只需求出另一个因数就OK.部分计算题需要拐两个弯,其实不难,只要我们保留细心计算到底就能解决。

新人教版《分数乘法》教案

第一单元分数乘法 教学目的 1、使学生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并能熟练地进行计算。 2、使学生掌握分数乘加、乘减混合运算,理解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对于分数乘法同样适用。 3、使学生理解分数乘法应用题中的数量关系,会解答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 4、使学生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求倒数的方法。 单元重点:分数乘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 单元难点: 1、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去解答这类应用题。 2、分数乘法计算法则的推导。 授课课时:11课时 第一课时分数乘整数 教学内容:人教版六年级上册《分数乘法》教材第2、3页。 授课时间:1.2 教学目标: 1.在学生已有的分数加法及分数基本意义的基础上,结合生活实例,通过对分数连加算式的研究,使学生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能够应用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比较熟练地进行计算 2.通过观察比较,指导学生通过体验,归纳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 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使学生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总结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发现规律,创造规律。

教学过程: 一、 复习 1、出示复习题。 (1)列式并说出算式中的被乘数、乘数各表示什么? 5个12是多少? 9个11是多少? 8个6是多少? (2)计算: 61+62+6 3 = 103+103+103= 2、引出课题。 103+10 3 +103这题我们还可以怎么计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分数乘 法。 二、 新授 1、利用 103+10 3 +103教学分数乘法。 (1)这道加法算式中,加数各是多少?(都是 10 3 ) (2)表示几个相同加数的和,我们还可以用什么方法来计算?怎么列 式?(乘法,10 3 ×3) (3)103+103+103=9,那么103+103+103=103×3,所以10 3 ×3= ____________=9。同学们想想看,10 3×3=9计算过程是怎样的?谁能 把它补充完整。 2、 出示例1,小新、爸爸、妈妈一起吃一个蛋糕,每人吃9 2个,3人一共吃多少个? 用加法计算:9 2+9 2+9 2=9 6=3 2 用乘法列式:9 2×3 =96=3 2 3、结合以上两题,归纳出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分数乘整数,用分数的的分子和整数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不变。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分数乘法(一)(分数乘整数)

《分数乘法(一)(分数乘整数)》教学设计 河津市第二小学陈瑞 一、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22页、23页练一练 二、教学目标 1、经历分数乘法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体验直观模型与“转化”思想的运用。 2、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3、能解决简单的分数乘整数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能在具体直观的学习活动中探索并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及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提高学生类推思考的能力。 四、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明确目标 师:今天我们要探究的是《分数乘法(一)(分数乘整数)》。(板书课题:分数乘法(一)(分数乘整数)) (课件出示)学习目标:

1.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 2.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师:让我们带着这两个学习目标,开始今天的探究学习。 【设计意图:揭示课题,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二、)探究新知,培养能力 1、(课件出示)1个占整张纸条的5 1,3个 占整张纸条的几分之 几? 师:请读题思考,3个占整张纸条的几分之几? 生: 53 。 师:大家想一想他是怎么得到5 3,请在任务单上把你的想法写出来或者画出来。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 师:现在可以在小组内交流你的想法。 师:老师的要求是这样:每位同学都在小组说一说你解决问题的方法;组长把不同的方法收集起来,做好展示汇报的准备。 (展示汇报) 生1:

师:请你给大家说说你的想法。 生:把整张纸条平均分成5份,1个图案占51,3个图案就是3个5 1,所以是5 3。 师:这位同学分析得真好。要解决“3个图案占整张纸的几分之几”其实就是“3个51是多少”(板书:3个5 1是多少?) 师:画图法可以直观形象帮助大家解决问题。 生2:5 1 +5 1+5 1= 53 师:说说你是如何想的。 生:3个 占整张纸的几分之几,就是3个5 1加起来,所以用加法。 5 1×3=5 3(板书:5 1×3) 师:你是怎么想的? 生:5 1 +5 1+5 1就是3个5 1相加,所以我写成了5 1×3。 师:为什么能想到写成乘法? 生:因为以前学习乘法时,计算几个相同加数的和,可以列成乘法算式。 师:这真是一个了不起的想法,这位同学能由整数乘法的意义,想到几个相同分数相加时也可以写成乘法。(板书:求几个相同分数的和)这种用旧知识来解决新问题做法,值得我们学习。

人教版第十一册《分数乘整数》说课稿

人教版第十一册《分数乘整数》说课稿Lecture notes of fraction multiplied by integer in volume 11 of PEP

人教版第十一册《分数乘整数》说课稿 前言:小泰温馨提醒,数学是研究数量、结构、变化、空间以及信息等概念的一门学科,从某种角度看属于形式科学的一种,在人类历史发展和社会生活中,数学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学习和研究现代科学技术必不可少的基本工具。本教案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和针对教学对象是小学生群体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并以启迪发展学生智力为根本目的。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分数乘整数》是九年制义务教育人教版第十一册第一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主要包括分数乘整数的意义与计算方法。它是在分数加减法和整数乘法的基础上安排的,本节课的学习将为本单元学习分数乘法应用题和混合运算作好铺垫。 依据新课程“三维一体”的教学目标要求,本节课我确定以下几个教学目标: 1、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 2、通过知识的迁移,经历观察、讨论、交流、推理、验证等教学活动,主动建构分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的概括与推理能力,并能利用计算法则正确计算。 3、让学生参与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增强学生积极的数学情感,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和信心。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分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分数乘以整数的意义及计算法则的推导。 因为分数乘整数将为本单元学习分数乘法应用题和混合运算

作好铺垫,所以设为重点;而且学生只学过整数的乘法和分数加 减法,并未接触分数的乘法,所以本节课分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方 法是一个难点。 根据教学内容的安排,有效的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并考虑 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和发展水平,并结合“以学生的发展为本” 的教学理念。这节课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学 生经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全过程,在同桌间通过 独立思考,信息交流,抽象概括等数学活动,实现学习者的自觉、积极、主动的构建新知,老师只是作适当的启发,引导创设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力求让全体学生全面参与,学得积极, 学得主动。 基于上述设想,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我设计以下教学环节: 一、复习铺垫,设疑激趣,引出新知。 由于学生已学过了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和整数乘法,具有一 定的知识准备,以此作为新知的“生长点”。让学生复习整数乘 法以及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为学习新课做好铺垫,调动学 生的知识储备。灵活设计,把例1转成生活中的数学,让学生帮 小新解决这个问题。这富有挑战性的有趣味性问题,激起学生自 主探究的欲望。此时学生处于“口欲言而不能,心求通而末达” 的状态,为学习新课做好积极的心理准备。 二、自主探究,积极构建,解决问题。 知识不能靠传递,而要靠学习者在原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积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 分数乘整数(教案)含教学设计

第1课时分数乘整数 学习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借助示意图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能运用计算方法正确进行计算。 2.通过独立思考、小组合作、展示质疑,培养观察推理的能力。 学习重点: 分数乘整数的简便算法。 学习难点: 分数乘整数的算理。 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 1.自学课本第2、3页,用红笔勾画出疑惑点;独立思考完成复习和自主学习部分,并总结规律方法。 2.针对自主学习中找出的疑惑点,课上小组讨论交流,答疑解惑。带★的题可选做。 课前热身 1.(自学课本P2---P3页) 2.想一想,填一填 (1)5+5+5+5=()× ( ) 表示()个()相加。 (2)1.2+1.2+1.2+1.2+1.2=()×()表示()个()相加。

(3)13 + 13 + 13 +13 =( )×( )表示( )个( )相加。 自主学习 1.看图填空。(细心观察,认真思考,仔细推理并发现其中的规律性。) (1) ( )+ ( )+ ( )= ( )×( )=( ) (2) ( )+ ( )+ ( )+( )= ( )×( )=( ) 我发现: (1)以上两个加法算式的特点是( )。 (2)几个相同( )数的和,可以改写成( )算式。 合作探究(自学课本第2页后,仔细观察示义图,列出算式,认真思考,你认为哪种方法好,再尝试算一算,最后在组内讲解计算过程并探讨出计算的方法) 例1 小新、爸爸、妈妈一起吃一个蛋糕,每人吃 29 个,3人一共吃多少个?

我发现:分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意义相同,都是求()的简便运算 想一想:乘得的积是不是最简分数?怎样算才能使计算简便? 我发现: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例2 1桶水有12升。3桶共有多少升?1 2 是多少升? 1 4 是多少升? 想一想:整数乘分数与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相同吗?我发现一个数乘几分之几表示:()学以致用 1.填空 (1)4 15 ×4 表示()或表示() (2)4个1 5 的和是多少?用乘法计算可列式为 ()。2.计算 2 15×4= 3× 5 9 = 8 × 5 18 = 3.列式计算 (1)6个7 18相加的和是多少?(2) 3 7 的5倍是多少? 4.解决问题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分数乘整数》备课教案

分数乘整数

探究更加简便的计算方法,从而引出分数乘法。 你是怎么算的?怎么想的? 2.计算。 109103103103166636261=++==++ 二、自主探究新知,合 作交流学习成果。 1.探索分数乘整数的计算 方法。 (1)课件出示例1,引导学生理解92 的意义。 (2)组织学生画图帮助理解题意。 (3)组织学生结合图示列出算式,并比较两种不同 做法有什么区别和联系,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 (4)引导学生尝试计算9 2 ×3的结果,观察计算过程,明确92 ×3的计算方法。 (5)师生总结计算方法。 2.探究积化成最简分数的方法。 (1)引导学生讨论92 ×3的其他书写方法。 (2)汇报交流。 1.(1)小组讨论后汇报92 的意义:就是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9份,每人吃了其中的2份。 (2)尝试画图,并全班交流订正。 (3)列出算式:92+92+92或9 2 ×3阐述列式理由,理解分数 乘整数的意义。(分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 都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4)小组内交流、讨论计算方法:把乘法转化成同分母分数相加的形式进行计算。尝试计 算,观察计算过程,明确92 × 3=2×93=96=32。 (5)分小组讨论、交流后明确:分数乘整数,分母不变,分子 3.改写算式。 92+92+92+92=(92 )×(4) 65+65+61+64=(65 )×(3) 4.只列式不计算。 (1)5个143 是多少? 答案:143 ×5=1453?=1415 (2)3个233 是多少? 答案:233 ×3=23923 33=?

(3)总结积化成最简分数 的方法,对比优化算法。 和整数相乘的积作分子。 2.(1)讨论后尝试计算,并在小 组内交流各自不同的方法。 (2)汇报计算过程和结果。 计算过程一:9 2 × 3=9 3 2 =9 6 =3 2 三、巩固提 高 1.独立完成教材第2页的 第1.2题。(理解分数乘整 数的意义,巩固计算方法) 2.完成教材第6页第3题。 1.第1题:说出列式依据,计 算后汇报。第2题:计算后集 体订正。 2.理解题意,独立解答,汇报 做法:50年长高:100 7 ×50=2 7 (米) 100年长高:100 7 ×100=7(米) 四、课堂小 结,布置作 业。 1.说一说本节课的学习内 容。 2.布置作业 1.结合板书谈本节课的收获。 2.练习做作业 教学过程中老师的疑问:

分数乘法知识点归纳

分数乘法知识点归纳 (一)分数乘法的意义: (二)知识点1:分数与整数相乘: 分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知识点2.整数乘分数的意义: 整数乘分数的意义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知识点3.:分数乘分数的意义 分数乘分数的意义就是求一个分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二)、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知识点1. 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 分子相乘的积做分子,分母相乘的积做分母,能约分的可以先约分。(计算结果要求是最简分数。) 知识点3.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用分数的分子和整数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不变。计算时,应该先约分再计算。计算结果要约成最简分数。 因为整数可以看成分母是1的分数,所以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法则也适用于分数和整数相乘。 知识点4.含带分数的分数计算方法 带分数进行乘法计算时,要先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再进行计算。 知识点5.分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 分数乘小数,可把小数化成分数,统一成分数乘分数,按照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计算。 分数乘小数,也可把分数化成小数,统一成小数乘小数乘小数,按照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计算。 注意:当分数不能化成有限小数时,则最好统一成分数乘分数

(三)、乘法中乘数与积的大小关系的规律: 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真分数)(0除外)的数,积小于这个数。 一个数(0除外)乘1,积等于这个数。 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带分数)的数,积大于这个数。 (四)、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与整数的运算顺序相同: 知识点1:整数加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对分数乘法同样适用。 加法交换律:a+b=b+a 加法结合律:(a+b)+c=a+(b+c) 加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往往混合运用:三个或三个以上的数相加可以任意的交换加数的位置,可以任意的把其中两个加数结合在一起。 知识点2整数乘法的交换律、交换律和分配律,对分数乘法同样适用。 乘法交换律:a×b=b×a 乘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分配律:(a+b)×c=ac+bc 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往往混合运用:三个或三个以上的数相乘可以任意的交换因数的位置,也可以任意的把其中两个因数结合在一起 另附:倒数: 知识点1.倒数的意义: (1)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2)互为倒数,即倒数是两个数的关系,它们互相依存,倒数不能单独存在。也就是说如果两个数的乘积是1,那么我们称其中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倒数。倒数是对两个数来说的,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要说清谁是谁的倒数)。 知识点2.求倒数的方法: ①求分数的倒数:交换分子分母的位置。 ②求整数的倒数:把整数看作分母是1的分数,再交换分子分母的位置。 ③求带分数的倒数:把带分数化为假分数,再求倒数。 ④求小数的倒数:把小数化为分数,再求倒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