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原料药的分析方法验证转移与确认

化学原料药的分析方法验证转移与确认

摘要:分析方法的适用性取决于分析方法的验证、转移传递和确认,以确保

最终结果的一致性,提高可靠性。由于方法验证、转移和验证的概念和适用范围

不同,任何分析和验证的目标是获得稳定性和可靠的准确数据的方法,方法验证

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无论使用哪种方法,分析方法通常需要验证转移与确认。

在此基础上,有必要详细说明其联系方式和适用范围,化学原料药检验提供参考。

关键词:化学原料药;分析方法;验证;转移;确认分析

前言:对于中国的化工原料来说,欧美国家是重要的出口目的地。结合公司

实际情况,审查化学原料药的分析方法,提供相关证明文件和材料。分析方法的

验证转移与确认的目的是证明所采用的分析方法适合于相应的测试要求和目的,

获得准确的测试结果。通过化学分析法的验证,转移,确认,可以有效地证明质

量管理。

一、化学原料药的分析方法验证转移与确认概念分析

(一)方法验证

方法验证的核心是通过实验室设计和测试,验证方法对预期用途的适用性。

在医药品的研究开发中,有必要根据产品的变化调整品质管理方法。在决定质量

方法的时候,公司还必须对证明方法可以有效控制产品质量的方法进行全面检查。

1.

方法转移

方法转移的概念包括三个要素:方法设置实验室、方法验收实验室和比较测试。方法转移在实验室获得的结果和使用标本化方法的实验结果的关联性。测试

样本的数量与方法的重要性和复杂性有关,并且接收实验室是否具有实施该方法

的经验。在转移方法之前,应注意确保接受该方法的实验室工作人员详细了解该

方法涉及的关键参数。制定详细的动员程序也很重要,以确保双方实验室人员之

间的良好沟通。

(三)方法确认

在应用分析方法时,药品检验实验室不需要验证方法,但必须确认方法,以

证明实验室能够正确应用药典方法。待确定的具体内容没有明确有效的规定,只

能通过方法本身的特点和检查员的专业知识进行确认,并由实验室进行操作。以

下是决定需要做什么的有用参考:方法本身的复杂性、方法的关键步骤、操作和

影响结果的关键方法,以及验证方法复杂性的最重要方法的选择参数。

二、化学原料药的分析方法

(一)生物检定方法

ICH中定义的生物测定包括测定生物制品的生物反应、细胞水平的生物化学

或生理反应、免疫作用下酶的速率以及配体或受体的结合反应。随着新技术和新

生物制剂的连续出现,生物学检测领域也在扩大。“生物特征分析的设计和开发”和“生物特征分析的验证”中列出了生物特征数据分析,全面描述了生物特征方

法的建立和验证。

(二)化学分析方法

化学分析法是指使用分析仪器和器具对化学物质(包括传统中药)成分进行

定性和定量检测和分析。由于相对简单的化学组成和结构,存在影响测试结果的

相对较少的因素。

从分析方法和操作流程来看,生物分析方法和化学分析方法属于同一类。它

们都使用液相色谱、气相色谱、质谱等分析仪器)以及对被测对象进行定性和定

量分析的手段。然而,由于样品的特殊性,生物分析方法比化学分析方法更为复

杂和困难。这是因为生物样品含有许多复杂的生物基质,这极大地干扰了分析物

的准确测定,即所谓的基质效应。

三、化学原料药分析方法的验证转移与确认特性

(一)验证特性

1)系统的适用性是指对各种方法的综合分析,以及对系统整体的分析和可

靠性进行确定。2)排他性意味着在特定研究中提取在存在赋形剂、分解产物、

杂质等的情况下正确且可靠地分析的分析物的能力,并且还包括典型样本的分析,因此需要选择更高灵敏度地分析方法来准确地发现杂质。如果不能获得杂质,则

可以选择其他替代方案来交换相关研究的杂质。在层析成像条件下,可以适当地

检测相应的混合溶液。这包括研究报告准备过程中的不同方法、结论和综合识别。3)线性是指样品的测试对象与指定范围内的测试结果之间的正比例。为了对医

药品的特定杂质和主要成分进行线性定量,选择基准或基准。线性检查需要至少

使用5个浓度等级,并提供3个浓度等级的证明。准备不同浓度的解决方案时,

可以选择再次使用待机解决方案的准备方法。为了避免错误,选择与解决方案相

同的批号样本,计算所有测试结果和增益率。4)精度。精密度是指在规定的试

验条件下对同一样品多次取样后获得的不同试验结果的接近度。测试精度是指在

短时间间隔和相同工作条件下的精度。例如,在相同的实验条件下,从一个样品

中提取的多个样品在短时间内重复分析。方法准确度是指同一分析员使用同一样

品分别制备和检测六种样品溶液。中间精密度是指使用相同的样品,分析、准备

6个样本的解决方案。为了检测通常有效模拟的可能差异,必须使用不同的试剂

和器具,在不同的时间条件下进行适当的测试。5)定量分析方法验证。对于定

量分析,关键参数应取自方法的特点和矩形系列可测量样品的检测范围。6)定

性分析方法的验证。通过分析标准化样品来验证试验方法,适当的浓度可通过标

准加入法确定,也就是说,如果采用相同的方法进行试验,则将样品分为两部分

或更多部分。其中一些是常规分析,而另一些是准分析物的已知量。

(二)原料药化学分析方法的转移特性

分析转移是指由标准操作程序或实验室选择的分析程序方法的转移。通过化

学分析转换,可以有效地保证测试结果的质量,并且可以在实验室之间获得可靠

且一致的测试结果。其中,比较实验被证明是最简单的方法。将研究实验室质控

实验室的测量结果与同一样品的测量结果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结果,对于转移前

确定的验收标准,确保转移化学药物的分析方法是成功的。

(三)原料药化学分析方法的确认特性

根据分析方法的复杂性,合理确定影响分析方法测试结果的重要方法参数和

重要步骤,并选择一些非常重要的分析方法参数来进行适当的观察。

四、方法验证、转移和确认示例

藤泽申请注册进口用于治疗特应性皮炎的tachlimus软膏(两种规格:

30g:0.03%·脂肪’和30g:0.1%·脂肪’)。根据要求,藤泽提供了两种规格、

三批样品、相关资料、品质标准。3批样品的验证数据和配送检查结果。

1.

方法验证。考虑到软膏样品的种类和产品内容决定方法的复杂性,决定根据

质量标准制定进口登记的质量标准。因为方法分析是由公司制定的,所以该公司

不仅提供品质基准,还提供完整的方法验证数据和HPLC内容发现数据。监查室

对该公司的数据和方法验证数据进行了审查,发现方法验证结果表明产品质量可

以控制。2)方法转移。考虑到该方法的复杂性,测试批准局完成了制定由指定

的进口注册质量标准规定的内容的方法。

五、化学原料药的分析方法验证转移与确认指标

(一)方法确认和转移取决于方法验证

目前,国内方法确认和转移的指导原则通常是简单比较平均值和偏差(例如,中间精度计算)和评估参数,这取决于传输确认的成功方法。目前,中国药典对

准确度和精密度进行了单独的检查,从而中断了两者之间的关系,因此无法准确

评估该方法的性能是否符合预期用途。通过参数作为方法验证和传输评估标准,

可以更好地理解该方法的性能。首先,该方法需要根据改进的有效性验证计划和

统计计算方法,提供并公开报告这些参数。虽然这种方法现在看起来非常复杂,

但是随后的方法的验证和传输可以非常简单。

(二)实验设计对于获得稳健可靠的方法性能参数非常重要

无论是在方法验证还是方法验证中,在转移过程中,正确合理的测试方案对于获得稳健可靠的方法性能参数和最终实验结果都非常重要。方法评审和转移的设计方案可根据方法评审中提出的实验方案进行跟进。因此,严格可靠的测试方案涉及定义整个产品方法。目前,完整的实验设计方案是通过对准确度和精密度的单独研究来分离的,方法的变化不能作为一个整体来反映。因此,实验结果在统计学上具有显著性,但没有实际意义,导致评估依据不足,误算风险增加,结论不可靠。然而,因子变化的不同,评估方法使用色散多因子分析的原理,更全面地控制方法,得到更科学和可靠的结论。

结束语

药物分析方法的验证、转移、验证的目的是确保分析方法适用于适当的检查要求,确保检查结果的正确性和有效性。良好的分析方法对于获得准确可靠的测试结果非常重要。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帮助国内药品质量管理人员明确概念,理论联系实际,并将其应用于实际工作中。

参考文献

[1] 吴耿锋, 金泉泉, 龚珊. 化学原料药的分析方法验证,转移与确认[J]. 化工设计通讯, 2020, 46(3):2.

[2] 孙红, 梁毅. 化学原料药的分析方法验证,转移及确认[J]. 机电信息, 2016(5):5.

[3] 金鑫. 他达拉非原料药质量标准的建立与分析方法的验证[D]. 兰州大学, 2017.

[4] 张艳丽, 林玉梅, 晁现民,等. 分析方法验证、确认与转移在药企中的应用探讨[J]. 机电信息, 2018(8):3.

检验分析方法的验证和确认

检验分析方法的验证和确认 一、法规要求二、分析方法验证三、分析方法确认四、分析方法验证和确认总结一、法规要求:新版GMP(2010年修订)第二百二十三条物料和不同生产阶段产品的检验应当至少符合以下要求:(一)企业应当确保药品按照注册批准的方法进行全项检验。(二)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对检验方法进行验证。1. 采用新的检验方法;2. 检验方法需变更的;3. 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及其他法定标准未收载的检验方法;4. 法规规定的其他需要验证的检验方法。(三)对不需要进行验证的检验方法,企业应当对检验方法进行确认,以确保检验数据准确、可靠。法规要求:中国药典(2010年版)凡例1. 检验方法和限度。2. 二十三、本版药典正文收载的所有品种,均应按规定的方法进行检验。如采用其他方法,应将该方法与规定的方法做比较试验,根据试验结果掌握使用,但在仲裁时仍以本版药典规定的方法为准。法规要求:分析方法确认或验证相关指南二、分析方法验证 1. 分析方法验证的定义 2. 分析方法验证的目的 3. 分析方法验证范围 4. 分析方法验证的时机 5. 需验证的分析方法类型 6. 分析方法验证的具体内容 7. 验证检测项目小结 8. 分析方法验证的方式和步骤 9. 分析方法验证常见问题1. 分析

方法验证的定义是根据检测项目的要求,预先设置一定的验证内容,并通过设计合理的试验来验证所采用的分析方法能否符合检测项目的要求。 2. 分析方法验证的目的(1)证明采用的分析方法是科学、合理。(2)证明分析方法能有效控制药品的内在质量。? 验证过程和结果均应记载在标准起草或修订说明中。 3. 分析方法验证范围(1)适用范围:化学药品的理化分析方法和仪器分析方法的验证与确认;清洁验证方法的验证。(2)不适用:化学药品的微生物方法;生物制品分析方法验证。 4. 分析方法验证的时机(1)建立新的药品质量标准;(2)药品生产工艺变更;(3)制剂的组分变更;(4)对原分析方法进行修订时。方法验证理由、过程和结果均应记载在药品标准起草说明或修订说明中。 5. 需验证的分析方法类型(1)鉴别试验(2)杂质定量或限度检查(仪器或非仪器检测方法)(3)原料药或制剂中活性成分以及制剂中选定组分(如防腐剂等)的定量测定含量测定(4)化学药品/中药制剂中其他需控制成分(如残留物、添加剂等)的测定(5)制剂溶出度、释放度等检查(6)原料药粒度检测 6. 分析方法验证的具体内容(1)专属性(2)线性(3)范围(4)准确性(5)精密度(6)检测限(7)定量限(8)耐用性(9)系统适用性根据检测的类型,采用的技术检测方法,确定具体方法拟订验证的内容。专属性1. 鉴别、杂质和含量测定的方法学

方法转移与确认

分析方法转移和确认 一.分析方法转移概念:分析方法转移是一个文件记录和实验室记录的过程,目的是证明一个实验室(方法接收方实验室)在采用另外一个实验室(方法开发方实验室)建立并经过验证的非法定分析方法检测样品时,该实验室有能力成功操作该方法,检测结果与方法与建立实验室检测结果一致。 关键词: 文件记录:应当有经过流程化签批的方案、记录、报告。 经过验证:转移之前需经过方法验证。 非法定分析方法:药典等法定方法不适用方法转移。 有能力:需要评价方法接收实验室执行该方法的能力,包括资源,经验与对该方法的理解。 检测结果一致:可以通过检测结果对比的方式证明。 二.方法确认概念:分析方法确认是指首次使用法定分析方法时,由现有的分析人员或实验室对分析方法中关键的验证指标进行有选择性的考察,以证明方法对分析样品的适用性,同时证明分析人员有能力使用该法定分析方法。 关键词: 首次使用:在进行方法确认前,不得使用该方法进行检测。 法定分析方法:适用于药典方法、部颁标准、国标等,不适用于企业自议方法(即使批准后) 关键的验证指标:非全验证

三.对分析样品的适用性:由于处方、工艺、合成路线等方面的差异,可能导致杂质谱、晶型、溶解度等性质的不同,法定方法并不一定适用于某些分析样品。 有能力:只要是资质、经验。 方法确认与转移相关指导原则 1.2020年版中国药典四部9099 2.2020年版中国药典四部9100 https://www.360docs.net/doc/5819327679.html,P1224 https://www.360docs.net/doc/5819327679.html,P1226 5.FDA的Analytical procedures and method validation 对比试验:最常用的方式。转移方与接收方对同一批次样品进行分析。 共同验证:一般为方法的重现性验证。 在验证:一般为部分验证 转移豁免:样品类似,接收方有使用经验,一般为同品种不同规格、制剂与原料药等。 法定方法:适用于方法确认 方法相同或相似 转移方相关人员调到接收方。 管理文件:接收方应当有方法转移相关的管理文件,对方法转移相关活动作出规定,包括文件编号规则、方法转移流程、各方责任、培训与签批等。

实验室分析方法验证确认及转移管理规程

实验室理化分析方法验证确认及转移管理规程 (ISO13485-2016/YYT0287-2017) 1.0目的 规范实验室理化分析方法验证、确认、转移和文件管理的过程,使其管理符合GMP和ChP2015的要求。 2.0适用范围 适用于实验室理化分析方法验证、确认、转移和文件管理。 3.0引用/参考文件 ChP2015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实施指南 USP1225 ICHQ2 《验证与确认控制程序》 《文件与资料控制程序》 《记录控制程序》 4.0职责 4.1理化QC 负责实验室相关理化分析方法的验证、确认、转移方案和验证报告的编制与实施以及此过程中涉及到的文件记录的管理。 4.2QA 负责审核分析方法验证方案和报告并对验证的实施过程进行监督。 4.3质量部经理 负责审批分析方法验证方案和报告,并提供相关资源保证验证顺利实施。 5.0程序 5.1分析方法验证、确认及实施适用情况 项目适用范围目的发起时机 方法验 1.采用新的检验方法;证明采用的方法适 1.建立质量标准时;

证 2.检验方法需变更的; 3.采用药典及其他法定标准未收载 的; 4.法规规定的其他需要验证的方法用于相应的检测要 求 2.生产工艺变更、原 分析方法修订时 方法确认1.不需要进行验证的检验方法; 2.药典方法和其他法定方法 确认方法在本实验 室条件下的适用性 在实验室批准使用 该方法前 方法转移分析方法由A实验室转移至B实验室 确认采用的方法在 B实验室条件下的 适用性 在B实验室批准使用 该方法前 5.2方法验证 5.2.1方法验证的一般原则 通常情况下分下方法需要经过方法验证。但是对于实验室日常测试操作步骤即可测定的检验项目不需要进行验证,如外观、密度、重量、pH至、灰分、装量等。验证方案起草、执行、验证报告的编制相关要求参照《验证与确认控制程序》执行。 5.2.2需要验证的检验项目 鉴别试验、杂质的限度检查、杂质的定量检查、含量测定的分析方法需要进行方法验证,其它分析方法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评估。 5.2.3检验项目和验证内容 验证内容 检验项目 鉴别 杂质测定 含量测定校正因子定量限度 准确度- + - + + 精密度 重复性- + - + + 中间精密度- +①- +①+ 专属性②+ + + + + 检测限- -③+ - - 定量限- + - - + 线性- + - + + 范围- + - + +

化学原料药的分析方法验证转移与确认

化学原料药的分析方法验证转移与确认 摘要:分析方法的适用性取决于分析方法的验证、转移传递和确认,以确保 最终结果的一致性,提高可靠性。由于方法验证、转移和验证的概念和适用范围 不同,任何分析和验证的目标是获得稳定性和可靠的准确数据的方法,方法验证 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无论使用哪种方法,分析方法通常需要验证转移与确认。 在此基础上,有必要详细说明其联系方式和适用范围,化学原料药检验提供参考。 关键词:化学原料药;分析方法;验证;转移;确认分析 前言:对于中国的化工原料来说,欧美国家是重要的出口目的地。结合公司 实际情况,审查化学原料药的分析方法,提供相关证明文件和材料。分析方法的 验证转移与确认的目的是证明所采用的分析方法适合于相应的测试要求和目的, 获得准确的测试结果。通过化学分析法的验证,转移,确认,可以有效地证明质 量管理。 一、化学原料药的分析方法验证转移与确认概念分析 (一)方法验证 方法验证的核心是通过实验室设计和测试,验证方法对预期用途的适用性。 在医药品的研究开发中,有必要根据产品的变化调整品质管理方法。在决定质量 方法的时候,公司还必须对证明方法可以有效控制产品质量的方法进行全面检查。 1. 方法转移 方法转移的概念包括三个要素:方法设置实验室、方法验收实验室和比较测试。方法转移在实验室获得的结果和使用标本化方法的实验结果的关联性。测试 样本的数量与方法的重要性和复杂性有关,并且接收实验室是否具有实施该方法 的经验。在转移方法之前,应注意确保接受该方法的实验室工作人员详细了解该

方法涉及的关键参数。制定详细的动员程序也很重要,以确保双方实验室人员之 间的良好沟通。 (三)方法确认 在应用分析方法时,药品检验实验室不需要验证方法,但必须确认方法,以 证明实验室能够正确应用药典方法。待确定的具体内容没有明确有效的规定,只 能通过方法本身的特点和检查员的专业知识进行确认,并由实验室进行操作。以 下是决定需要做什么的有用参考:方法本身的复杂性、方法的关键步骤、操作和 影响结果的关键方法,以及验证方法复杂性的最重要方法的选择参数。 二、化学原料药的分析方法 (一)生物检定方法 ICH中定义的生物测定包括测定生物制品的生物反应、细胞水平的生物化学 或生理反应、免疫作用下酶的速率以及配体或受体的结合反应。随着新技术和新 生物制剂的连续出现,生物学检测领域也在扩大。“生物特征分析的设计和开发”和“生物特征分析的验证”中列出了生物特征数据分析,全面描述了生物特征方 法的建立和验证。 (二)化学分析方法 化学分析法是指使用分析仪器和器具对化学物质(包括传统中药)成分进行 定性和定量检测和分析。由于相对简单的化学组成和结构,存在影响测试结果的 相对较少的因素。 从分析方法和操作流程来看,生物分析方法和化学分析方法属于同一类。它 们都使用液相色谱、气相色谱、质谱等分析仪器)以及对被测对象进行定性和定 量分析的手段。然而,由于样品的特殊性,生物分析方法比化学分析方法更为复 杂和困难。这是因为生物样品含有许多复杂的生物基质,这极大地干扰了分析物 的准确测定,即所谓的基质效应。 三、化学原料药分析方法的验证转移与确认特性

化学原料药的分析方法验证、转移及确认

化学原料药的分析方法验证、转移及确认化学原料药的分析方法是指通过制药的相关步骤,对药品的生产流程进行全方位的分析, 它包括样品对比参照物以及药品的相应试剂。研究者需要通过一定的仪器和计算公式,对药 品的成分和药效进行科学合理的分析。通常情况下,分析方法有不同的种类,可以根据化学 原料药的成分进行含量测试,也可以对化学原料药的杂质进行分析,其中包括定量测试和限 度测试。另外还可以测试化学原料药的化学性能,例如,原料药的溶出度测试、效价测试、 含量均匀度测试,还可以进行化学原料药的鉴别测试。 二、分析方法验证 (一)分析方法验证的相关概念 根据《美国药典》中的相关内容,我们可以得知按照已经成立的实验室研究证明方法, 可以对化学原料药的生产流程和技术要求进行验证。ICHQ2中提到了分析方法验证的目标是 测验化学原料药的作用是否能够达到预期的目的,从而保证药品能够满足实验需求。在《工 业指南》中,根据定义分析法可以得知,化学原料药的阐述分析适用于化学原料药的使用目 的及过程。这种分析方法需要实验者明确药品的使用目的,从而进行深入分析和验证。CFDA 中提到的分析方法验证的定义是证明化学原料药的操作过程和使用规范,是否能够达到相应 的预期结果,从而保证实验者在实验过程中能够规范使用药品,保证实验效果。通常情况下,分析方法验证是根据实际的测验需要,设定一定的测验内容,实验者根据合理的测验方案来 验证分析方法是否能够满足药品检测的需求。在一些情况下,如果化学原料药的合成工艺发 生了改变,配料及配方有所调整,需要将分析方法也相应的进行修改,保证方法的可行性, 适用于调整后的药品检测。实验者一定要根据药品的配方情况,选择相应的分析方法验证。 保证验证结果的准确性和真实性。分析方法验证的目的是实验者通过一定的实验操作证明该 分析方法能够起到化学原料药检测的作用。 (二)分析方法验证的项目 实验者在应用要点分析方法对实验药品进行分析验证的过程中,应当查询该药品或原料 药的相关资料,明确相应的验证项目,从而有针对性的利用实验进行药品性质的测验。所需 验证的项目可以包含药品的准确性、精准度和专属性等几个方面。当已存在要点分析方法, 而采用非要点分析方法时,实验者应当说明该方法相对于要点分析方法所存在的优势和应用 的必要性,并且提供相应的证明依据。对药品的线性、范围、耐用性进行补充验证。分析方 法验证的内容主要包括系统适用性、范围、线性、精准度、测量限、耐用性、专属性、定量 限等多个方面。 (三)系统适用性研究 系统适用性研究是指研究者需要运用多种分析方法对化学原料药所涉及的仪器、设备、 实验操作流程进行全方位系统性的科学评估,从而确定整个分析系统是否具有可行性。系统 适应性测验根据实际需要通常分为拖尾因子、分离度、重复性、色谱理论、塔板数等几个参 数测试项目。 化学原料药分析方法验证还需要具有专属性,专属性是指化学原料药中存在的其他成分,例如降解产、杂质和辅料等物质。通过对其它成分物质进行精准的测定,可以验证化学原料 药的使用效果和性能。专属性研究应当根据其他认证项目的结果,采用相应的方式。根据所 获得物质的文字材料进行分析,其中文字材料通常包括色谱图、分析检验报告书、来源和参 考文献的。专属性研究还应当包括对化学原料药样品的分析,因此方法应当具有一定的灵敏性,如果在测试过程中不能获得样品中的杂质,实验者可以利用过期的样品、粗品进行一定 的操作。代替杂质进行研究。光谱条件下可以配置相应的混合溶液,进行化学原料药的性能 测验,报告中的内容应当包括识别程度、药品鉴别、操作方法等相应论述。色谱条件下的纯

2020版药典《分析方法转移指导原则》浅析

2020版药典《分析方法转移指导原则》 浅析 2020年版药典的《分析方法转移指导原则》是国内较早 提出方法转移概念和内容介绍的官方文章之一,该文章由 XXX等多位老师在XXX官网“学术交流”专栏发布。此外,《药品GMP指南·质量控制实验室与物料系统》和美国药典USPXXX以及XXX(ISPE)发布的 XXX也对分析方法转移 进行了规定。但这些指导原则并没有提供统计方法相关信息,也不包含微生物和生物分析方法的转移。因此,要对方法转移进行深刻理解,需要结合已有文献和实际案例进行理解。具体技术问题需要根据具体分析方法及其方法验证情况进行分析。 在方法转移中,分析方法转移是一个文件记录和试验确认的过程,目的是证明一个实验室(方法接收实验室)在采用另一个实验室(方法建立实验室)建立并经过验证的非法定分析方法检测样品时,该实验室有能力成功地操作该方法,检测结果与方法建立实验实验室检测结果一致。转出方是负责方法的建立、方法学验证的一方,而接收方需要证明其能够成功地在本实验室操作转出方所建立的分析方法,即有能力使用该方法。

方法转移适用于企业内部分析方法由研发部转移到质量控制部(QC)的情况,以及企业位于不同地点的生产工厂之间的方法转移。此外,企业还可以委托检验,如A企业委托B 公司检验,也需要进行方法转移。然而,当前的指导原则并未对方法转移中的具体实验设计、可接受标准等关键信息进行规定,因此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和处理。 验证指标 3、QC部门接收方法并进行比对试验 4、共同验证和数据分析 5、再验证或转移豁免 6、形成文件并落实到实际操作中 为了进行方法转移,企业需要明确流程和责任,制定相应的文件和标准,并严格按照流程进行操作,以确保转移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同时,企业也需要不断完善和更新方法转移的相关文件和标准,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和技术进步。 3、研发部和QC开会讨论方法验证报告,并起草方法转移方案。

分析方法的验证确认和转移

- - 1 目的 明确分析方法的验证、确认和转移的管理制度,确保所采用的分析方法适合于相应检测要求和目的,被测样品质量可控,保证得到一致、可靠和准确的测定结果,同时也证明检验人员有能力操作分析方法。 2 适用围 分析方法的验证:在建立药品质量标准时,分析方法需经历证;在药品生产工艺变更、制剂的组分变更、原分析方法进展修订时,质量标准分析方法也需进展验证。 分析方法确实认:在采用药典分析方法或法定分析方法进展检验时,不需要再对方法进展验证,但是需要进展方法确认,以证明承检实验室能够正确地操作药典方法。 分析方法的转移:分析方法由公司的研发实验室转移到质控实验室;由于生产线转移使分析方法从A生产地点转移到B生产地点;分析方法由*公司转移到合同公司;由于*公司购置了Y公司的产品,方法由Y公司转移到*公司。 3 职责及责任者 3.1分析方法验证及确认的职责及责任者 3.1.1 检验员负责方案的起草、工作具体实施以及完成记录、起草报告,负责报告验证/确认中发生的任何偏差。 3.1.2 化验室主任负责方案、记录、报告的审核,负责对发生的偏差组织调查,确保方案的正确实施。 3.1.3 质量部负责人负责方案、报告的审核,监视工作的实施,对验证/确认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提出改进意见并监视落实。 3.1.4 质量受权人负责方案及报告的批准。 3.2分析方法转移的职责及责任者 3.2.1 研发员或转移方人员负责方案的起草、工作具体实施以及完成记录、起草报告,负责报告验证/确认中发生的任何偏差。 3.2.2如需要可邀请转移方人员作为验证团队的一员,参加接收方的实验室方法转移。 3.2.2 化验室主任负责方案、记录、报告的审核,负责对发生的偏差组织调查,确保方案的正确实施。 3.2.3 质量部负责人负责方案、报告的审核,监视工作的实施,对验证/确认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提出改进意见并监视落实。 3.2.4 质量受权人负责方案及报告的批准。 4 定义 4.1 分析方法:分析方法是为完成检验工程而设定和建立的测试方法,它详细描述了完成分析检验的每一步骤。一般包括分析方法原理、仪器及仪器参数、试剂、系统适用性试验、供试品溶液与对照品溶液等的制备,测定,计算及测定结果的报告等。测试方法可采用化学分析方法和仪器分析方法。这些方法各有特点,同一测试方法可用于不同的检测工程,但验证容可不一样。

分析方法转移小结

分析方法转移小结 O1定义 分析方法转移(ana1ytica1methodtransfer),是一个文件记录和实验确认的过程,目的是证明一个实验室(接收实验室)在采用另一实验室(转出实验室)建立并经过验证的非法定分析方法检测样品时,该实验室有能力成功地操作该方法,检测结果与转出实验室检测结果一致。分析方法转移是保证不同实验室之间获得一致、可靠和准确检测结果的一个重要环节,同时也是对实验室检测能力的一个重要评估。 02适用范围 药品、原料药、辅料、包材、起始物料、中间体和清洁残留物的检测方法均适用于分析方法转移。在研发过程中使用而在正式生产时不经常使用的方法,如溶出曲线测定等,也需要进行分析方法的转移。 分析方法转移的情况包括: (1)从研发实验室(包括合同研究组织实验室)转到质控实验室; (2)实验室搬迁由A场所转移到B场所; (3)中间产品检测方法由QC实验室转到车间中控实验室; (4)购买产品后从A公司转到B公司; (5)企业位于不同地点的生产工厂之间的分析方法转移; (6)委托检验。 03转移时间点 分析方法转移需要在接收实验室批准使用该方法前完成,一般在产品工艺验证之前或者场地变更样品生产之前完成。 04样品要求 分析方法转移用样品的选择需要综合考虑转移的项目和转移的不同阶段。中国药典分析方法转移技术指导原则指出,因为转移目的与生产工艺无关,是为了评价接收方是否具备使用该方法的能力,方法转移可选择一个批次样品。在转移过程中,考虑到结果评估和统计计算的需要,可以选择1・3批样品。 为了保证不同实验室检测结果的一致性,要确保样品具有一定的稳定性,排除运送和检测时间差造成的产品差异。最好选用处方、工艺确定后的样品。稳定性指示方法(如有关物质)的转移可以选用杂质加标的样品或者强制降解样品。对于已上市产品不同生产场地间分析方法转移,最好不要选用己经出库销售的产品,防止分析方法转移过程中出现不合格检测项,对药品上市销售造成影响。如果被测样品有多个规格,原则上方法转移须涵盖样品的几个规格(如最高及最低规格)。样品的批次和规格的选择应由方法转出和接受实验室协商决定。 05转移类型 分析方法转移有四种类型,需要基于接收方的经验和知识水平、样品的复杂程度和特殊性以及对过程的风险评估结果选择合适的转移类型。

分析方法确认与验证管理规程

一、目的: 规范药品检验方法确认与验证的管理,证明采用的方法适合相应的检测要求及在实验室条件下的适用性,保证检验结果准确、可靠。 二、适用范围: 适用于中药和化学药品(包括物料和产品)的理化分析方法和仪器分析方法的确认与验证。不适用于中药和化学药品(包括物料和产品)微生物分析方法的确认与验证。 三、相关职责: QC班组长:QC班组长根据检验方法的来源确定开展方法确认或验证。由其本人或者其他有经验的检验人员起草方案;负责确认或验证方案的培训;安排有经验的人员参与方法确认或验证过程实施;对确认或验证过程中出现的偏差要严格按照相关管理规程的程序执行,如需要提出变更申请;对确认或验证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及时纠正并记录;总结确认或验证报告。 QC主管:负责审核检验方法确认或验证方案,并对方案的执行过程进行追踪;负责组织偏差的调查,变更的审核;负责总结报告的审核。 化验室QA:监督各项目按照已制定的方案进行;参与确认或验证过程中的偏差调查;对提出的变更进行评估,确认变更的是否成立,跟踪变更实施。 QA主管:负责审核检验方法确认或验证方案,确保其法规符合性;参与偏差的调查,变更的审核;负责总结报告的审核。 验证专员:审核检验方法确认或验证方案;审核总结报告;负责验证证书的发放;负责方法确认或验证方案、记录和报告的整理、存档。 质量管理负责人:批准检验方法确认或验证方案;批准方案实施过程中出现的偏差和变更;批准总结报告。 四、制定依据: 《药品GMP指南》(质量控制实验室与物料系统)、《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年修订)、《中国药典》(2020年版)、《化学药物质量控制分析方法验证技术指导原则》、ICH分析方法验证:正文和方法学Q2(R1 )、中国药品检验标准操作规范(2010年版)(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五、内容: 1、术语

化学药物分析方法验证的内容和评价

化学药物分析方法验证的内容和评价 化学药物分析方法验证的内容和评价 质量可控是活性化合物成药及进行药品安全有效性评价的前提。对药品的质量进行控制应该是多方面的,其中包括生产环境的控制、原辅料来源和质量的控制、生产工艺过程的控制,以及按照质量标准进行成品检验控制等。 但是,在药品研发过程中,揭示药品的品质、控制药品的质量,通常是要针对研制药品的特性(主药的理化性质及制剂的质量要求等)确定相应的研究测 试项目,再根据测试项目的需要,建立适宜的分析方法(包括方法的选择和方法的验证),最后是根据药品质量的要求及安全性研究结果确定各测试项目的限度,起草制订检验药品质量的质量标准。分析方法是揭示药品品质的工具和手段,方法验证是判断采用的分析方法是否科学、可行的过程。实际上,方法验证就是根据确定的检测项目的要求,预先设置一定的验证内容,并通过设计合理的试验来验证所采用的分析方法能否符合检测项目的要求。下面就根据《化学药物质量控制分析方法验证技术指导原则》解读分析方法验证的内容和评价要点,在对目前申报资料中分析方法验证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以高效液相色谱法为例,阐述方法验证的思路及验证要点,希望能对药物研发者有所帮助。 一、方法验证的内容 首先应该明确的是:方法验证的内容应根据检测项目的要求,同时结合所采用的分析方法的特点确定。相同的分析方法用于不同的检测项目时,其验证要求是不同的。例如,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用于制剂的鉴别和杂质定量检查时的验证要求是不同的;前者重点要验证方法的专属性,而后者重点要验证方法的专属性、准确度和定量限。通常需要验证的检测项目:鉴别、杂质检查(限度试验、定量试验)、定量测定 (含量测定、溶出度、释放度等 ),还有其他特定的检测项目 (粒径分布、分子量分布)等。方法验证的内容包括专属性、线性、范围、

【2020药典】分析方法确认、转移指导原则(新增)

【2020药典】分析方法确认、转移指导原则(新增) 盛会汇聚国内外质量领域最具经验的实践专家和法规专家,基于国内外最新法规指南理念和监管形势解读,聚焦质量保证关键点,深耕关键技术细节。 篇首语 《中国药典》2020版较2015版新增分析方法确认指导原则和分析方法验证指导原则。 在本版指导原则发布之前,国内还没有关于分析方法转移和确认的指导原则或法规。 9099 分析方法确认指导原则 分析方法确认(analytical method verification)是指首次使用法定分析方法时,由现有的分析人员对分析方法中关键的验证指标进行有选择性的考察,以证明方法对所分析样品的适用性,同时证明分析人员有能力使用该法定分析方法。《分析方法验证指导原则》中提供了建立分析方法需要验证的指标,分析方法的确认并不是重复验证过程。本指导原则不涉及微生物分析方法的确认。 一、确认过程(verification process) 分析方法的确认过程,是指应用法定方法对药物及其制剂进行测定时,评价该方法能否达到预期的分析目的。 分析人员应具备一定的药物分析经验和知识,经培训后能够理解和执行法定方法。分析方法确认应当由上述分析人员开展,以确保法定方法能够按预期顺利实施。 如果法定方法确认失败,并且相关工作人员(或起草人员)未能协助解决失败的问题,也可能是该方法不适用于在该实验室测定待分析的样品。 二、确认要求(verification requirements)

1. 确认原则 分析方法确认无需对法定方法进行完整的再验证,但是需要将《分析方法验证指导原则》表1 中列出的分析方法验证的指标用于方法的确认。分析方法确认的范围和需验证的指标取决于实验人员的培训和经验水平、分析方法种类、相关设备或仪器、具体的操作步骤和分析对象等。分析方法确认需验证的指标和检验项目(鉴别、杂质分析、含量测定等)有关,不同的检验项目,方法确认所需验证的指标也不同。 2. 考察指标 分析方法确认应包含对影响方法的必要因素的评估。对于化学药,方法确认应考虑原料药的合成路线和制剂的生产工艺等因素;对于中药,方法确认应考虑中药材种类、来源、饮片制法和制剂的生产工艺等因素,从而评价法定方法是否适用于原料药和制剂基质。在原料药和制剂含量测定时,方法专属性是确认法定分析方法是否适用的关键验证指标。如:在色谱法中,可以用系统适用性的分离度要求进行专属性确认,但是,不同来源的原料药可能含有不同的杂质谱,同时不同来源的制剂辅料的差异很大,可能会对分析方法产生干扰,也可能生成法定方法中尚未说明的杂质。此外,药物含有不同的辅料、容器组分,这些都可能会影响药物在基质中的回收率,对法定方法具有潜在的干扰。针对上述情况,可能需要更加全面的基质效应评估,以证明该法定方法对于特定药物及其制剂的适用性。其他分析方法确认的验证指标,如杂质分析的检测限、定量限、精密度也有助于说明法定方法在实际使用条件下的适用性。 3. 确认豁免 如果没有特别说明,药典收载的通用检测方法无需确认。这些通用检测方法包括但不仅限于干燥失重、炽灼残渣、多种化学湿法和简单的仪器测试(如 pH值测定法)。然而,首次将这些通用检测方法应用于各品种项下时,建议充分考虑不同的样品处理或溶液制备需求。 9100

药典分析方法确认与验证

分析方法的验证和确认 主要内容: 分析方法的验证 分析方法确实认 分析方法的转移 方法验证、方法确认和方法转移的文件管理 【背景介绍】 只有经过验证或确认的分析方法,才可以用于物料和产品的检验以及清洁验证。检验方法必须经过验证 或确认是物料和产品放行的前提之一。因为只有经过验证或确认的分析方法才可以可靠有效地用于控制 药品的内在质量。 分析方法:分析方法是为完成检验工程而设定和建立的测试方法,它详细描述了完成分析检验的每一步 骤。一般包括分析方法原理、仪器及仪器参数、试剂、供试品溶液与对照品溶液等的制备、测定、计算公式及限度要求等。 不同分析方法各有特点,同一分析方法可用于不同的检验工程,但验证内容会有不同。例如,采用高 效液相色谱法进行药品的鉴别和杂质定量检验,两检验工程在方法验证时要求不同。前者重点要求验证 专属性,而后者那么需要重点验证专属性、准确度和定量限。 【适用范围】 适用于:化学药品〔包括物料和产品〕的理化分析方法和仪器分析方法的验证与确认。清洁验证方法的 验证。 不适用于:化学药品的微生物方法,生物制品分析方法验证。 【方法验证】 方法验证就是根据检验工程的要求,预先设置一定的验证内容和验证标准要求,并通过设计合理的实验来验证所采用的分析方法是否符合检验工程的要求。 建立质量标准时,应对分析方法中的各检验工程进行完整的验证。 当药品生产工艺变更、制剂的组分变更、原分析方法修订时,可根据变更的内容决定对分析方法进行部分验证还是完整的验证。 当原料药合成工艺发生变更时,可能引入新的杂质,杂质检查方法和含量测定方法的专属性就需要进行验证,以证明有关物质检查方法能够检测新引入的杂质,且新引入的杂质对主成分的含量测定应无干扰。 当质量标准中某一工程分析方法发生局部改变时,如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含量时,检测波长发生改变,那么需要重新进行检测限、定量限、专属性、准确认、精密度、线性等内容的验证,证明修订后的分析方法的合理可行。 当变更到达一定程度时,那么需要完整的验证。如分析方法完全改变,那么应按新方法进行完整的验证。 方法验证的一般原那么: 通常情况下,分析方法需进行方法验证。对于仅需按照实验室日常测试操作步骤即可测定的检验工程不需要进行验证,如外观、崩解时限、密度、重量、pH值、灰分、装量等。 方法验证的内容应根据检验工程的要求,结合所采用分析方法的特点确定。 同一分析方法用于不同的检验工程会有不同的验证要求。 需要验证的检验工程 检验工程是为控制药品质量,保证药品平安有效而设定的测试工程。要所检验工程的设定目的和验证内 容的不同要求,本指南将需验证和检验工程分为四类: 鉴别试验 杂质的限度检查 杂质的定量测定 含量测定,包括原料药或制剂中有效成分的含量,制剂中其他成分〔如防腐剂等〕的含量,溶出度与释放度等检查中的溶出量,以及含量均匀度。

药典分析方法确认与验证

药典分析方法确认与验证

分析方法的验证和确认 主要内容: 分析方法的验证 分析方法的确认 分析方法的转移 方法验证、方法确认和方法转移的文件管理 【背景介绍】 只有经过验证或确认的分析方法,才可以用于物料和产品的检验以及清洁验证。检验方法必须经过验证或确认是物料和产品放行的前提之一。因为只有经过验证或确认的分析方法才可以可靠有效地用于控制药品的内在质量。 分析方法:分析方法是为完成检验项目而设定和建立的测试方法,它详细描述了完成分析检验的每一步骤。一般包括分析方法原理、仪器及仪器参数、试剂、供试品溶液与对照品溶液等的制备、测定、计算公式及限度要求等。 不同分析方法各有特点,同一分析方法可用于不同的检验项目,但验证内容会有不同。例如,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药品的鉴别和杂质定量检验,两检验项目在方法验证时要求不同。前者重点要求验证专属性,而后者则需要重点验证专属性、准确度和定量限。【适用范围】

适用于:化学药品(包括物料和产品)的理化分析方法和仪器分析方法的验证与确认。清洁验证方法的验证。 不适用于:化学药品的微生物方法,生物制品分析方法验证。 【方法验证】 方法验证就是根据检验项目的要求,预先设置一定的验证内容和验证标准要求,并通过设计合理的实验来验证所采用的分析方法是否符合检验项目的要求。 建立质量标准时,应对分析方法中的各检验项目进行完整的验证。 当药品生产工艺变更、制剂的组分变更、原分析方法修订时,可根据变更的内容决定对分析方法进行部分验证还是完整的验证。 当原料药合成工艺发生变更时,可能引入新的杂质,杂质检查方法和含量测定方法的专属性就需要进行验证,以证明有关物质检查方法能够检测新引入的杂质,且新引入的杂质对主成分的含量测定应无干扰。 当质量标准中某一项目分析方法发生部分改变时,如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含量时,检测波长发生改变,则需要重新进行检测限、定量限、专属性、准确认、精密度、线性等内容的验证,证明修订后的分析方法

分析方法转移方案(指南)

XXXX分析方法转移方案(指南) 转出方:XXXX公司XXXX实验室 起草人: 日期: 审核人: 日期: 批准人: 日期: 接收方:XXXX公司XXXX实验室 审核人: 日期: 批准人: 日期:

目录 1目的 1 2 文件编号 1 3 样品及标准品编号 1 4 转出和接收实验室基本信息 1 5 计划实施时间确认 2 6 转移文件确认 2 7 仪器确认 3 8 人员确认 4 9 分析方法检验项目及合格标准 4 10 分析方法描述 5 11 对比试验设计 5 12 可接收标准 6 13 数据异常及偏差调查 6 14 总结报告 6 1目的 XXXX公司XXXX实验室向XXXX公司XXXX实验室转移XXXX分析方法,方法包括:性状、鉴别、含量、有关物质、水分、干燥失重、熔点、炽灼残渣、重金属、残留溶剂、溶出度(此处仅为举例,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2文件编号 根据公司文件编号规定进行编号3样品及标准品信息 4 转出和接收实验室基本信息

5 计划实施时间确认 确认人:日期:复核人:日期: 6 转移文件确认 接收方对转移文件进行确认,确认转出方移交了相应的文件,所需转移文件及检查结果填写表1。 表1 转移文件确认

确认人:日期:复核人:日期: 7 仪器确认( 仅举例说明,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此内容编写) 接收方对实验室仪器进行确认,确认接收方实验室仪器性能能够满足方法转移的需要,所需仪器及其检查结果填写表2。 表2 仪器确认

确认人:日期:复核人:日期: 8 人员培训确认 对接收方实验室参与人员进行培训,确保其能根据转移的检测方法进行准确操作,同时对转移方案有充分的了解,接收方实验室对人员培训情况进行确认,填写表3。 表3 人员培训确认

分析方法验证与确认管理规程

分析方法验证与确认管理规程(总 10页) --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 --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

3 定义 检验方法验证:证明采用的方法适用于相应检测要求。 检验方法确认:证明使用法定方法在目前实验室条件下是否能获得可靠结果,是否适用于相应的检测工作。在本质上和验证一样,但不一定是验证项目的全部。 药典方法:经过国家药监部门批准的药典收载的质量标准和检验方法 法定方法:法定方法包括药典方法、国标方法等。 准确度:是指用该方法测定的结果与真实值或参考值接近的程度,一般用回收率表示。 精密度:是指在规定的测试条件下同一个均匀供试品经多次取样测定所得结果之间的接近程度。 重复性:在相同条件下,由同一个分析人员测定所得结果的精密度称为重复性。 中间精密度:在同一个试验室,不同时间由不同分析人员用不同设备测定结果之间的精密度称为中间精密度。 重现性:在不同实验室由不同分析人员测定结果之间的精密度称为重现性。 专属性:是指在其他成分(如杂质、降解产物、辅料等)可能存在下,采用的方法能正确测定出被测物质的特性。 检测限:是指供试品中被测物能被检出的最低量。 定量限:是指供试品中被测物能被定量测定的最低量。 线性:是指在设计范围内,测试结果与试样中被测物浓度直接成正比关系的程度。范围:是指能达到一定精密度、准确度和线性,测试方法适用的高低浓度或量的区间。 耐用性:是指在测定条件有小的变动时,测定结果不受影响的承受程度。 4 职责 标准验证岗 提升现行质量标准工作时,对研究后确定的标准草案进行检验方法验证工作,以确保检验方法的适用性、科学性。 对技术部移交的新品质量标准草案进行确认,以确保检验方法适用性、科学性。 对技术部移交的新品应研究建立设备清洁验证残留物检验方法,并进行方法学验证。理化检验岗

药典分析方法验证和确认usp37--1225-1226

药典分析方法验证和确认usp37 1225 1226 <1225>药典分析方法验证 用于评价药物质量的检验方法应符合一定要求。根据联邦食品、药品、化妆品第501条的规定,在美国药典(USP)和国家处方集(NF)的正文检验方法和规定为法定标准。按照现行药品生产管理规范有关条文[21 CFR 211.194(a)]要求,用于评价药品是否符合既定标准规定的分析方法应具有一定准确性和可靠性。按照该要求[21 CFR 211.194(a)(2)],USP和NF分析方法使用者不必验证方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但要确认在实际使用条件下的适用性。考虑到USP和NF标准法定地位这一基本情况,所以,药典品种新方法或修订方法得建议,应由充分实验室数据支持,以说明方法有效。 本指导通则内容尽可能与三方国际协调会(ICH)关于在欧盟、日本和美国注册申报资料要求中与分析方法部分有关的分析方法验证和方法学文本一致。 药典申报 新的或修订的分析方法得药典申报,应报送充分的资料,以便美国药典委员会专家理事会及其专家委员会建议的方法是否清晰完整,需要建立该方法的结论,以及方法验证文本。方法类型不同,申报要求可能不同,一般包括下列内容: 理由写明需要本方法的理由、用途以及与其他方法比较的优点。修订的方法应写明现行药典方法的局限性以及建议方法得优点。 建议的分析方法应完整详细地写明建议的分析方法,以便他人依法操作。文字应包括全部重要的操作参数和有关事项以及明确的试验结果计算公式。

数据元素本部分要求提供详细、完整的分析方法验证文件,文件应包括实验数据及各适用的分析方法运行特性计算结果。运行特性在下文中叙述。 验证 分析方法验证是通过实验室研究证明该分析方法的运行特性符合其分析应用要求的过程。表1中列出了本文分析方法验证需考虑的典型分析运行特性。由于对术语有不同的理解和用法,本通则以下部分包括各运行特性的定义以及衡量特性的方法描述。定义与“测定结果”有关。分析方法的叙述应写清该方法得测定结果是什么。ISO5725-1和3534-1指出,“测定结果是用特定测定方法得到的特性值。分析方法应规定进行一次还是数次单独测定,作为测定结果报告的平均值,或其他适宜函数(如,中位数或标准偏差)。可能要求做标准校正,如气体体积校正到标准温度和压力时的体积。所以测定结果可以是数个观察值的计算结果。简单试验时,测定结果就是观察值本身”。测定结果是用于与标准规定限度比较的最终报告值,但偶有例外。物理性质测定方法验证可能包括化学计量模型。方法验证中用到的典型分析特性可用于基于化学计量模型的方法。 表1 分析方法验证用典型分析特性 准确度 精密度 专属性 检测限 定量限 线性 范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