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生土民居建筑调查——以甘肃连城镇为例

西北生土民居建筑调查——以甘肃连城镇为例
西北生土民居建筑调查——以甘肃连城镇为例

现代生土建筑研究及实践介绍

现代生土建造技术与我国农村房屋建设 穆 钧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 住建部村镇司现代生土建筑实验室 住建部村镇司农房建设技术西部研究中心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生土建筑、文化与可持续发展”中国分部 一、传统生土建筑及其现状 生土材料,指以原状生土为主要原料,无需焙烧仅需简单加工便可用于房屋建造的建筑材料,其传统形式包括夯土、土坯、泥砖、草泥、屋面覆土、灰土等。以生土作为主体结构材料的房屋通常被称为生土建筑。 从中国传统沿用的以‘土木之功’这一作为所有建造工程的概括,就可以看出生土与木材一样,在我国传统营造技术和建筑文化遗产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以生土为主要材料的建造传统,在我国拥有数千年的历史,分布也十分广泛。2010‐2011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在全国农村开展了建国后最大规模的农房现状抽样调查。与通常认为生土建造传统仅集中于西部黏土资源较丰富地区的观点不同,实际调查结果显示,传统生土材料在农房建设中的应用遍及各个省份。尤其在中西部12个省份,以生土作为房屋主体结构材料的既有农房比例平均超过20%,在甘肃、云南、西藏等省份部分地区,该比例甚至超过60%。 图 1 各地区生土农宅分布图

生土建造技术之所以应用广泛,主要源于生土材料所具有的一系列优点。与 农村常规的建筑材料相比,生土材料具有突出的蓄热性能,使房屋室内冬暖夏凉; 可就地取材,因地制宜;具有“呼吸”功能,可有效调节室内湿度与空气质量; 具有可再生性,房屋拆除后生土材料可反复利用,甚至可作为肥料回归农田;加 工过程低能耗、无污染,据测算其加工能耗和碳排放量分别为粘土砖和混凝土的3%和9%;基于生土材料的建筑施工简易,造价低廉。 当前生土材料应用最为集中的西部地区,恰恰是地震等自然灾害多发区,对 于房屋的安全性和耐久性能要求更高。根据2009年以来住建部村镇司组织的全 国农村危房调查数据,截止2011年年底,全国农村危房率仍然高达30%左右。 在西北和西南地区,这一危房率大多源于当地的生土农房。不可否认,传统生土 材料在力学和耐久性能方面的固有缺陷,是制约其现代化应用的核心因素。据统计,在西部地区,建国以来历次大地震中坏损或倒塌的农房半数以上为生土建筑。 而其耐久性差的问题,主要表现在生土墙体宜开裂,风蚀剥落、墙根碱蚀厉害, 蜂窝、鼠洞、虫蛀较多,房屋外观品质普遍较差。这些固有缺陷,使得传统生土 建筑难以满足农民居民改善居住质量和房屋安全性的迫切需求。如今,在许多农 户甚至地方政府的心目中,生土建筑即意味着农村危房,更是贫困落后的象征。 图 2 传统生土建筑优缺点对比图

山西民居建筑特点

山西民居建筑特点 广袤的黄土高原以其特有的自然环境,铸就了古老的三晋文明。山西民居是一种有地方特色的建筑群。当中大致可以分为窑洞、平房或两者混合的建筑。中国民居建筑,向有“北在山西,南在安徽”之说。皖南民居以朴实清新而闻名,晋中大院则以深邃富丽著称。环境要素也称作环境基质,是构成人类环境整体的各个独立的、性质不同的而又服从整体演化规律的基本物质组分。在科学技术与社会生产力极其有限的古代社会,自然环境对建筑型制和村落布局的形成往往起决定性作用。受特定环境因素长期的作用和影响,山西传统民居形成了极具地方特色的建筑型制与村落布局特点。 一. 山西的自然条件 山西是内陆省份,位于黄河中游东岸,华北平原西面的黄土高原上。省境四周山环水绕,与邻省的自然境界分明。东依太行山,西、南依吕梁山、黄河,北依古长城,与河北、河南、陕西、内蒙古等省区为界。山西是典型的为黄土广泛覆盖的山地高原,地势东北高西南低。境内大部分地区海拔在1500米以上,高原内部起伏不平,河谷纵横,地貌类型复杂多样,有山地、丘陵、台地、平原,山多川少,山地、丘陵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80.1%,平川、河谷面积占总面积的19.9%。 山西地处大陆东岸中纬度的内陆,东距海岸虽只有300~500千米,但由于省境东部山岭阻挡,气候受海洋影响较弱,在气候类型上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北部由于受内蒙古冬季冷气团的袭击,比

较寒冷;南部受到从河南黄淮海平原和豫北平原北上的夏季暖湿气团的滋润,比较温和;南北气候差异明显。气候特征是:冬季漫长,寒冷干燥;夏季南长北短,雨水集中;春季气候多变,风沙较多;秋季短暂,天气温和。全境日照充足,热量资源较丰富;灾害性天气较多,“十年九旱”;昼夜温差较大。 山西共有大小河流1000余条,主要特点是河流较多,以季节性河流为主,水量变化的季节性差异大。山西河流源于东西高原山地,向西向南流的属黄河水系,向东流的属海河水系。 二.山西民居建筑概况 山西民居是中华民居建筑艺术的杰出成就,作为中国民居建筑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山西传统民居其类型丰富,独具地方特色而引人注目。尤其以建筑布局、空间组成、造型艺术、雕刻艺术、等方面都有独到之处,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建筑风格与特色。现存的以明清两代为主的传统民居建筑数量较多、保存完好,成为我们研究传统民居建筑的宝贵财富。 山西“以山地为主”的地形地貌却很少能提供这样大面积的平川。所以,在实际修建村落的过程中,往往是平地、山坡、断崖相结合的地形比较多。环境空间的集合体是由每一个建筑单体构成,是人类凭借一定的物质材料按照一定的建筑方法构建而成的。山西省东部的太行山脉,大多数为石头山,按石质分有青石、红砂石、石灰石等。由于石料普遍,依照就地取材节省开支的原则,故砖石住宅较多。山西省西部的吕梁山脉,以黄土丘陵为主,土质粘结性好、强度高,加上

定西民居、文化

定西民居 居宅变迁定西市的民居可上溯至新石器时代,诸多史前居址中,有半地穴式房址。史前聚落一般选择向阳、临水的“二阶台地”。时至清代,由于贫富分化,住宅差异很大。富有之家及居官家大户,则墙高院深,屋舍纵横,穷困人家则房舍简陋,多有有用土墼子(土坯)箍窑,或者靠山挖窑作居室。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民普遍修建新房,居住条件改善。发展到1980年代,农民住宅发生了根本变化,窑洞基本绝迹,全区各地出现了“盖房热”,除土木结构、砖木结构的平房外,砖混结构的平顶房及小楼房在结构上也打破了传统格局。 宅基选择民间旧时人们把宅基地的选择视为大事。择基时要请风水先生勘舆,由罗盘定位叫做“下针”。根据主人的生辰八字及当地的山水地理实际确定住宅方位及座向。破土、立木、上梁、安门、砌灶、必择吉日。 庄堡筑造定西大多地方称住宅为“庄”,四周筑围墙,俗称“庄墙”。面积以“弓”(12~14尺为一弓)计算,有12弓、16弓、20弓、24弓不等。以16弓为标准庄,庄基面积约为250平方米,呈正方形。也有随意而不拘规格者。若因地形条件所限,则以主房为中心向左右延展为长方形,避忌前后延展或宽窄不等。庄墙竣工叫“合龙口”,必选良辰取佳位,先由主人摆放钱币数枚,(旧时为铜圆或银圆)方可“合龙”。庄成后,按选定的方位开门,开启大门时,主人先将钱币红包投向院内,众人拥入抢钱,俗称“开财门”。

民国以前,定西北部、中部地区筑堡的人较多,有一家筑堡,也有众家合筑者。堡一般不许出“角”,以别官府城廓。家堡多为富家住宅,内设套院几院或穿堂过廊,左右相通,形成东西或前后院;亦有独门独院。众家之堡内分几院,以一户一院。还有预防用途的村堡,多筑于村旁山头或高隘险要处,俗称“官堡”,环周开挖护堡壕。

中国十大特色民居

中国十大特色民居 1、福建土楼: 客家土楼,也称福建圆楼,是中华文明的一颗明珠,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神话般的山村民居建筑,是中国古建筑的一朵奇葩,它以历史悠久、风格独特、规模宏大、结构精巧等特点独立于世界民居建筑艺术之林。 土楼民居以种姓聚族而群居特点和它的建造特色都与客家人的历史有密切相关。客家人每到一处,本姓本家人总要聚居在一起。加之客家人居住的大多是偏僻的山区或深山密大之中,当时不但建筑材料蒉乏,豺狼虎豹、盗贼嘈杂,加上惧怕当地人的袭扰,客家人便营造“抵御性”的城堡式建筑住宅。 这样也就形成了客家民居独特的建筑形式——土楼。土楼主要分布在福建省的龙岩、漳州等地区。 福建土楼产生于宋元时期,经过明代早、中期的发展,明末、清代、民国时期逐渐成熟,并一直延续至今。 福建土楼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山区大型夯土民居建筑,创造性的生土建筑艺术杰作。福建土楼依山就势,布局合理,吸收了中国传统建筑规划的“风水”理念(参见董斌《现代风水精鉴》),适应聚族而居的生活和防御的要求,巧妙地利用了山间狭小的平地和当地的生土、木材、鹅卵石等建筑材料,是一种自成体系,具有节约、坚固、防御性强特点,又极富美感的生土高层建筑类型。 2、开平碉楼: 广东开平碉楼交错,形成中国绝无仅有的乡间景色。碉楼中西合璧,融会了各种建筑风格的精髓。开平境内最多的时候共有3000多座碉楼,目前尚存1800多座,分布在开平15个镇、办事处。这些碉楼是上世纪开平华侨与村民主动把外国建筑文化与当地建筑文化相结合的结晶。其数量之多,建筑之精美,风格之多样,堪称世界最大的“碉楼博物馆”。 建材上,有早期的泥墙楼(用灰沙、糖、盐、蚬壳、蚝壳等混合逐层锤打夯成),中期的青砖楼(用一般的青砖加厚建成),到最后的钢筋水泥楼(用钢筋混凝土按现代建筑用料建成)。 类型上,约分三大类:一是更楼或灯楼,这种楼一般建在村头或村尾,有些建在小山丘上,供民团及更夫使用,里面有探照灯及报警器,一旦发现匪贼立即报警,让村民准备。 二是众楼,由十多户或几户人家合资兴建,这种碉楼有3~6层,每层设有2~4间房,如有匪贼或洪涝,各户人家可住进众楼,以避灾难。 三是居楼,由华侨独资兴建,用于长久居住。开平碉楼中西合璧,碉楼的造型千姿百态。 最大特点是按照自己的意愿选取不同的外国建筑式样综合一起,自成一体,既有古希腊、罗马的风格,又有哥特、伊斯兰、巴洛克和洛可可风格的建筑要素,很难将开平碉楼具体归入国外某一个时期的

生土建筑报告

山东省生土建筑的应用与结构现状研究报告 引言 据估计,世界上超过30%的人口居住在泥土(主要是土坯)建筑中,我国农村目前仍有超过1亿人口居住在生土建筑中,且土坯墙、土筑墙等土墙承重建筑在我国村镇各式生土建筑中占一半以上。通过对山东省内(以滨州、青州、莒南、淄博等地村镇为例)生土建筑进行实地调研,总结山东省内生土建筑的应用与结构现状,汇报如下: 生土建筑具有如下优点: [1]、墙体、屋顶等尺寸较厚,热学性能较好,冬暖夏凉,保温隔声效果良好; [2]、就地取材,造价低廉; [3]、施工技术简单,施工工期短; [4]、环境友好,建筑垃圾可作为肥料,可回收利用等。 同时,生土建筑具有如下缺点: [1]、强度低,自重大,抗震性能差; [2]、受材料限制,建筑空间(开间、进深等)拓展受限,门窗洞口较小,通风采光性能差; [3]、防潮、防水性能差,墙基水冲蚀严重,耐久性差; [4]、卫生条件差,灰尘较多,夏季潮湿,生物活动较多等。 1、调研地区生土建筑结构形式分布 调研时间为2012年7月—8月、2013年1月—2月,对山东省滨州市沾化县、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山东省青州市高柳镇、山东省临沂市临港区团林镇等地的686处生土建筑民居开展了实地调研。生土建筑结构类型分布如表1: 表1 调研地区生土建筑结构形式分布 表1显示,山东省内生土建筑主要分为生土墙承重(如图1)、砖石柱-生土墙承重(如图2、3)、木柱-生土墙承重等几种形式,其中土墙又可分为土坯墙和土筑墙,且生土墙承

重形式所占比例超过生土建筑的50%。数据显示,生土建筑占调研区域房屋形式的15.6%,该建筑类型依然为村镇民居非常重要的建筑形式。所以,研究生土建筑现状,研究其结构问题仍然具有必要性。 2、生土建筑结构技术细节 <1> 地基与基础 村镇生土建筑地基多采用素土夯实、三七灰土夯实、部分地质较好区域直接采用天然地基,尺寸约为70×30cm 。基础多为条形基础,由毛石或砖砌筑,尺寸约为60×50cm 。部分地区采用在基础上部铺设20cm 厚的麦秸,来达到墙体防潮目的(如图4)。以上构件尺寸因地区不同而调整。 <2> 生土墙体 土墙分为土坯墙(如图5)和土筑墙(如图6)。土坯墙根据制作工艺不同分为两类,一类直接由生土夯打成型;另一类由生土、麦秸、土泥做成泥坯晾晒成型。土筑墙根据制作工艺不同也分为两类,一类由麦秸拌和土泥,将墙体分为半米左右一段堆砌成型的甩土墙;另一类由半干半湿(最优含水率)的粘性土,在木夹板中分段分层(每层30—50cm )夯实而成的板筑墙,又名夯土墙。土墙厚度因地域不同而异,常用40—60cm 。 图1土墙承重 图2砖柱-土墙承重 图3 石柱-土墙承重 图4 砖基础图 图5 土坯墙 图6 夯土墙

中国代表性古建筑及各地特色民居

中国代表性古代民居建筑 民俗文化,而民俗建筑又各具特色,欣赏起来也是别有一番风味。我们精选了 中国最美的十大民居建筑,让您一饱眼福。 1.王家大院 王家大院是清代民居建筑的集大成者,由历史上灵石县四大家族之一的太 原王氏后裔——静升王家于清康熙、雍正、乾隆、嘉庆年间先后建成。建筑规 模宏大,拥有“五巷”、“五堡”、“五祠堂”。 其中,五座古堡的院落布局分别被喻为“龙”、“凤”、“龟”、“麟”、“虎”五瑞兽 造型,总面积达25万平方米以上。现以“中国民居艺术馆”、“中华王氏博物馆” 和“力群美术馆”开放的红门堡(龙)、高家崖(凤)、崇宁堡(虎)三大建筑群和王氏 宗祠等,共有大小院落231座,房屋2078间,面积8万平方米。 王氏宗祠分上下两院,功能齐全,设计考究,祠前有精雕细刻的“孝义坊”。宗祠作为王氏先祖灵魂栖息的家园,1998年以来,已有数万名海外王氏后裔相 继到此观光并拜祖敬香。 2.乔家大院 乔家大院位于山西省祁县乔家堡村,北距太原54公里,南距东观镇仅2 公里。它又名在中堂,是清代中国著名的商业金融资本家乔致庸的宅第。始建 于清代乾隆年间,以后曾有两次增修,一次扩建,经过几代人的不断努力,于 民国初年建成一座宏伟的建筑群体,并集中体现了中国清代北方民居的独特风格。 大院为全封闭式的城堡式建筑群,占地10642(约十六亩)平方米,建筑面 积4175平方米,分6个大院,20个小院,313间房屋。大院三面临街,不与 周围民居相连。外围是封闭的砖墙,高10米有余,上层是女墙式的垛口,还有更楼,眺阁点缀其间,显得气势宏伟,威严高大。 大门坐西朝东,上有高大的顶楼,中间城门洞式的门道,大门对面是砖雕 百寿图照壁。大门以里,是一条石铺的东西走向的甬道,甬道两侧靠墙有护墙 围台,甬道尽头是祖先祠堂,与大门遥遥相对,为庙堂式结构。北面三个大院,都是芜廊出檐大门,暗棂暗柱,三大开间,车轿出入绰绰有余,门外侧有栓马 柱和上马石,从东往西数,依次为老院,西北院,书房院。

中国生土建筑

《中国生土建筑》, 中国建筑学会窑洞及生土建筑调研组天津大学建筑系主编, 1985出版 读书笔记,by Arch·S·J 这是一本简洁到几近粗糙的书。文字极少,图片较多,但很少有对图片的说明详解,内容多为简介,只有极少的关于做法的介绍。图片分三种,照片,手绘图,分析图。文字都翻译成英文,但很多图里的英文注释却忘了写中文。好在很多图片的利用价值很高。 中国生土建筑主要分三大类型: 1、窑洞 主要分布在中国西北黄土高原的山西,山西,河南,甘肃等省。 2、夯土建筑 分布在中国沿黄河以北的半干旱地区,如河北省、东北三省一些地区和内蒙古等地。 3、土坯建筑 中国北方的土坯技术是典型的构造方式,天然的、干燥的土坯砖是由粘土、草泥胶合在一起用手工在砖模中建造的。 窑洞民居按设计可分为三种: 1、带天井的下沉式窑洞(地坑式) 2、在山坡边上开出的窑洞(沿山式) 3、窑洞式建筑 材料及技术 夯土:用不高于4m的两个V行支撑,约2m长分段,从底到顶由80cm宽到30cm收分,每侧的棍模用绳子捆起来,也可以用木板代替木棍做侧模,把土填入侧模之间加以夯打,用木锤反复拍打坚实。常常按每块两米分段。 夯土墙模板和土坯砖构造

甘肃甘南藏区夯土墙施工 土坯砖:用粘土、草、水混合拌入些粉煤灰,放入砖模之中成型晒干。建房时需要分层垒砌的技术,土坯拱的建造技术和砖石的拱券做法近似。 烧制砖:手工的土坯砖要靠日晒干燥,烧制砖可以采用机器传送带生产。

艺术处理:1、窑脸,2、花池,3、地坑入口,4、门洞,5、门楼,6、影壁,7、屋顶平台,8、烟囱,9、室外踏步,菜窑,粮仓,10、室内设施,炕和灶火。 门脸 花池

中国民居建筑 (完美版)

课程论文 (2013—2014 学年第一学期)论文题目:中国民居建筑 课程名称:中国建筑史 任课教师:孙保燕 授课时间:2013年9月至2013年11月 学号:1201530124 姓名:丘尚超 专业名称:土木工程 所在学院:建筑与交通工程学院

摘要:通过学习中国建筑史之后,我对中国传统的建筑历史有了一定的了解。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历史悠久,风格各异,精彩纷呈,为世界所知。有代表性的建筑有:江南水乡、历代皇家宫廷建筑、王府建筑,还有徽派民居、北京四合院、云贵滇西吊脚楼、西北的窑洞等一些具有民族特色的建筑,文化之内涵博大精深,受到各国建筑大师的称赞及效仿。 正文:我是学习建筑类专业的,所以对建筑有独特的情感,就我所了解来看中式建筑,在建造上,工艺要求较高,难度较大,做好不容易,做不好就成了四不像。其中我以中国的民居建筑为代表,谈谈中国建筑给我们的赏心悦目。 一.民居建筑的历史根源 人类从母系社会而父系社会,从过去到现在,在漫长的社会发展中无不是以“家”为基本单位,依靠“家”作为社会细胞,聚合布置成为这种那种形式的人居环境——从早先的聚落到后来的乡村和城市,无不如此。 二.传统民居的文化背景 中国传统文化往往都含有着眼全局、追求和谐的特点。重视整体,讲求从整体出发的这种思维习惯,甚至地阔天高,可以联想到人与天地自然的沟通,进入那种亦虚亦实的神秘化的整体境界。非常明显,古代中国追求虚实结合的整体思维方式,无疑成了锻铸中国传统文化个性特色的哲理基础。同时深刻影响传统民居建筑个性特色的文化背景。最主要的就是:天人合一思想、宗法礼制观念、风水学说等非常重要的基本理念。 三.中华民居建筑的丰富多彩 1.北方院落居民 北方院落民居以北京四合院最为典型。四合院坐北朝南,大门开在东南角,称“坎宅巽门”认为是吉利的,实际上也有利于保持私密性和增加空间的变化。其基本特点是按南北轴线对称布置房屋和院落,坐北

甘肃天水民居建筑的地域特色

甘肃天水民居建筑的地域特色* Lo c a l Cha ra c te ris tic s of the Re s ide n tia l Buildings in Tia ns hui,G a ns u 高亚妮1魏成2 Ga o Y a ni We i C he ng 摘要 甘肃省天水市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拥有独特的自然环境和丰富的人文景观。明朝形成的“五城连珠”城市格局全国罕有,而构成这一独特城市布局的要素之一——明清民居在这片土地上已屹立四百多年。天水民居建筑大都是土木结构,设计精巧、布局严谨、古朴典雅。在中国南北两大古建筑流派中,天水民居建筑的风格兼有北方的粗犷和南方的秀美,有着重要的研究价值。本文通过对天水民居街巷、布局、结构、色彩、装饰、木楼等方面的研究,分析天水民居“北雄南秀”的特点及成因。 关键词 民居建筑;地域特色;天水市 A B S T R A C T Tia n s h ui C ity,in G a ns u P rovinc e is a na tiona l his toric a nd c ultur a l c ity.It ha s a uniq ue na tura l e nvironme nt a nd 甘肃省天水市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拥有独特的自然环境和丰富的人文景观。早在两千六百多年前,秦武公在此建置邽县和冀县,是史籍所见两个最早称县的地方。明清时期形成了“五城连珠”的格局,成为垅上最具特色的城市。“从东向西一字排开的五座城垣,巍然屹立在藉水河畔。南北两山夹峙,藉水一水中流;城内官署民居,鳞次栉比;市井店铺,排布有序;寺观庙宇,金碧辉煌;城南行行垂柳,城北松柏森森,满城古槐葱绿,城外河滩涂地,菜地磨房,一派田园风光”)。时至今日,随处可见的民居、ric hne s s of h um a n c iviliz a tio n.The urb a n f orm of"Five-c a stle c onne c te d"e sta blis he d fr o m th e Ming Dyn a s ty is v e r y ra r e in Chine s e history.Re s i d e ntia l building,one of the e le me nts of the c ity,ha s b e e n s ta nd ing in this la nd for f our hundre d ye a rs.Tia nshui a n c ie n t re s id e ntia l b u ild in g s a r e m os tly ma d e of c la y a nd wood,with sop histic a te d de sig n,re a so na b le s truc ture,c onc is e a nd e le g a nt s tyle.It c om bine s the a rc hite c tura l fe a tur e s o f the North a n d S outh in c hin a, whic h ha s imp orta n t re s e a rc h va lue.Ba s e d on the"stre e ts,s truc ture,c olor,d e c ora tion" a nd oth e r re s e a r c he s,this a rtic le trie s to a na lyze s the c ha ra c te ris tic s a nd c a us e s of Tia nshui a nc ie nt re sid e ntia l b uilding s. K EY WO R DS re sid e ntia l bu ilding s;loc a l c ha ra c te ris tic;Tia ns hui C ity. *“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项目编 号:2008B AJ08B02;亚热带建筑科学国家 重点实验室开放研究基金资助项目,项目编 号:2008KB30;华南理工大学中央高校基本 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编号:2009ZM0190)资助 项目。 中图分类号 TU241.5 文献标识码 A DOL:10.3969/j.iss n.1000-0232.2012.01.054 文章编号1000-0232(2012)01-0054-05 作者简介 1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工程师(深 圳,518055);2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亚 热带建筑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副教授(广 州,510640) 古槐点缀其中,诉说着城市悠远的历史。 这些民居大多建于明清时期,距今已有 四百多年的历史。由于受当地历史、文化的 影响及所处地域、环境的制约,在漫长的历 史演变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地域风格。 文史专家认为:在中国南北两大古建筑流派 中,天水民居建筑的风格兼有北方的粗犷和 南方的秀美,有着重要的研究价值。本文通 过对天水民居街巷、布局、结构、色彩、装 饰、木楼等方面的研究,理性分析天水民居 “北雄南秀”的特点及成因。 1街巷空间与布局 1.1街巷空间 天水古城内街衢大道以东西向为主干, 街衢两侧是南北向的巷道。这些巷道多在两 米左右,仅容三两人并肩行走,十分狭窄。 厚厚的檐墙是街巷的界面,土坯砖垒砌而 成,多高达6m,檐墙上不开窗或开高窗。大 门也不直接对着巷道,而是引入一段门道, 没条件的也会适当与街巷成一个角度,显得 极为封闭和内敛(图1a,1b)。 天水的街巷虽然狭窄幽深,但并不单 调。街巷内有土地庙或祠堂,这些建筑的对 54 历史建筑与民居Histrical Arch itectu re a nd Ver na cular/南方建筑/So uth Archite cture2012.1 1

现代生土建筑研究及实践介绍

现代生土建造技术与我国农村房屋建设 穆钧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 住建部村镇司现代生土建筑实验室 住建部村镇司农房建设技术西部研究中心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生土建筑、文化与可持续发展”中国分部 一、传统生土建筑及其现状 生土材料,指以原状生土为主要原料,无需焙烧仅需简单加工便可用于房屋建造的建筑材料,其传统形式包括夯土、土坯、泥砖、草泥、屋面覆土、灰土等。以生土作为主体结构材料的房屋通常被称为生土建筑。 从中国传统沿用的以‘土木之功’这一作为所有建造工程的概括,就可以看出生土与木材一样,在我国传统营造技术和建筑文化遗产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以生土为主要材料的建造传统,在我国拥有数千年的历史,分布也十分广泛。2010-2011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在全国农村开展了建国后最大规模的农房现状抽样调查。与通常认为生土建造传统仅集中于西部黏土资源较丰富地区的观点不同,实际调查结果显示,传统生土材料在农房建设中的应用遍及各个省份。尤其在中西部12个省份,以生土作为房屋主体结构材料的既有农房比例平均超过20%,在甘肃、云南、西藏等省份部分地区,该比例甚至超过60%。 图 1 各地区生土农宅分布图

生土建造技术之所以应用广泛,主要源于生土材料所具有的一系列优点。与农村常规的建筑材料相比,生土材料具有突出的蓄热性能,使房屋室内冬暖夏凉;可就地取材,因地制宜;具有“呼吸”功能,可有效调节室内湿度与空气质量;具有可再生性,房屋拆除后生土材料可反复利用,甚至可作为肥料回归农田;加工过程低能耗、无污染,据测算其加工能耗和碳排放量分别为粘土砖和混凝土的3%和9%;基于生土材料的建筑施工简易,造价低廉。 当前生土材料应用最为集中的西部地区,恰恰是地震等自然灾害多发区,对于房屋的安全性和耐久性能要求更高。根据2009年以来住建部村镇司组织的全国农村危房调查数据,截止2011年年底,全国农村危房率仍然高达30%左右。在西北和西南地区,这一危房率大多源于当地的生土农房。不可否认,传统生土材料在力学和耐久性能方面的固有缺陷,是制约其现代化应用的核心因素。据统计,在西部地区,建国以来历次大地震中坏损或倒塌的农房半数以上为生土建筑。而其耐久性差的问题,主要表现在生土墙体宜开裂,风蚀剥落、墙根碱蚀厉害,蜂窝、鼠洞、虫蛀较多,房屋外观品质普遍较差。这些固有缺陷,使得传统生土建筑难以满足农民居民改善居住质量和房屋安全性的迫切需求。如今,在许多农户甚至地方政府的心目中,生土建筑即意味着农村危房,更是贫困落后的象征。 图 2 传统生土建筑优缺点对比图

甘肃省天水市南北宅子简介

南宅子 南宅子位于天水市秦州区民主西路,是一组典型的明代古民居建 筑群。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南宅子是明嘉靖三十七(公元1558)年秦州举人、中宪大夫、 山西按察司副使胡来缙的私宅,始建于明万历十七(公元1589)年。 占地5050平方米,建筑面积3700平方米。由十二个四合院、78座 单体古建筑组合而成。各院由甬道相联,高低错落,排列有序。门 外有千年古槐两株,当地人称南宅子为“大槐树下”。垂花大门内, 以南北通道分为东西两区。西区由前院、后院、书房院、棋院和花 园组成,是南宅子的主体部分。主要建筑物均为明代建筑,梁柱硕 大,用料考究。其直棂隔扇门窗、栏板梁头、斗板雀替等雕刻技法 精湛,建筑布局精致,房屋种类繁多,尤以古代绣楼、木楼、地下 藏宝洞等建筑物在民居建筑中实属少见,蕴含着极其深厚的传统文 化和地域文化特色。现开辟有天水胡氏家族谱系、祝寿、祭祖、婚 庆等专题展览。东区由六个小四合院组成,现陈列有历史名人书画、 皮影、剪纸、根雕、刺绣、车杖等各类民俗展览,同时,举办天水 地方戏曲和曲艺等演唱活动。 南宅子是研究我国西北地区明清古民居建筑的重要实例,为研 究明清时期建筑格局和建筑等级制度提供了珍贵的历史资料。原国 家文物局局长孙轶青为天水民俗博物馆题写馆名。南宅子古建筑与 民俗文物相互映衬,相得益彰,既是天水民俗博物馆,又是天水古 民居建筑文化的展示中心,也是我们西北地区著名的民俗文化旅游 的场所。 胡来缙 胡来缙南宅子的主人。胡来缙,字仲章,又号东泉。祖籍安徽凤阳府五河县人,明代追随明太祖朱元璋打天下,公元1369年徐达率部攻克秦州,随部队驻防而落户天水,今麦积区马跑泉镇胡王村就多为胡氏后裔。明嘉靖戊午(公元1558年)中举人,被破格任命为大兴县县令,任职期间,为官清廉,不畏权贵,深受当地百姓爱戴。后加官至雁门兵备道,为正四品官员,兼任山西省按察司副使,按察使为一省的司法和监察长官,按察司副使相当于省级的监察部副部长。因而在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明王朝,才有可能修建这样规模的宅院。他的故居为“南宅子”。 胡忻 胡忻:北宅子的主人,胡来缙之子,万历乙丑科(公元1589年)进士,出任山西临汾知县,回京后,历任工部、礼部给事中、官至太常寺少卿。1596年被调京中选后为工科给事中(朝廷中稽查六部百司的官,正五品)参与了修建两宫(坤宁宫、乾清宫),三大殿(皇极殿、中级殿、建极殿)。在修建过程中功绩显著,后被连续提升,万历38年,已52岁的胡忻被任命为太常寺少卿署正卿,正四品官员,主管祭祀。他的故居称“北宅子”。

中国乡土建筑研究的脉络_问题及展望

第14卷第1期2014年2月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Kunm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Vol.14,No.1Feb.2014 收稿日期:2013-11-08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当代乡土民居形态演化的自生机制及介入控制理论研究”(5116801);国 家自然科学基金地区项目“作为方法论的乡土建筑自建体系综合研究”(51168017);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滇西北传统民居绿色更新理论及建筑设计策略研究”(2010ZC031) 作者简介:吴志宏(1977-),男,讲师,博士,主要从事地区建筑学/中国建筑的地区性与现代性研究。 中国乡土建筑研究的脉络、问题及展望 吴志宏 (昆明理工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云南昆明650093) 摘 要:针对目前乡土建筑研究和实践逐渐衰微的现实,文章通过简要回顾乡土建筑研究的发展和 脉络,反思当前乡土建筑研究存在的问题,认为其中价值错位、专业偏向、外部介入、主体空缺、城乡分离、偏离现实等问题给研究造成了局限。借鉴当前国外研究发展趋势,提出应该以“积极的实践为导向 ”“乡土建筑作为解决当代问题的模型系统”“着眼未来注重人居环境可持续性的研究”等几个方向来拓展乡土建筑研究。 关键词:乡土建筑;发展脉络;价值错位;民居更新;问题导向中图分类号:J5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1-1254(2014)01-0103-06 An Overview on Chinese Vernacular Architectural Research :Issues and Reorientation WU Zhi -hong (Faculty of Architecture and City Planning ,Kunm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Kunming 650500,Yunnan ,China ) Abstract :The research and practice related vernacular architecture has increasingly been pushed to a mar-ginal position.With the retrospection of the cause and effect and the introspection of the problem in professional research and practice ,this paper tries to illuminate the obstacles limiting the relevant research progress ,which includes value deviation ,professional preoccupation ,external intervention ,vacancy of the subject ,separation between the urban and the rural ,deviation of realistic situation and trend.The paper then proposes the following solutions to expanding and furthering the vernacular research :adopting active -practice -oriented research ,treating vernacular design as a model problem -solving system ,and focusing on the future sustainability and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research of the vernacular architecture in a living environment. Key words :vernacular architecture ;development ;value deviation ;restoration of vernacular buildings ;problem -orientation 乡土建筑研究起始于1964年,伯纳德·鲁道夫斯基(Bernard Rudofsky )举办了一个名为“没有建筑师的建筑”的展览并出版同名著作,此后,乡土建筑研究开始进入研究者和建筑师的视野。他曾试图赋予乡土性与建筑学同等的地位,但在国内外几次乡土热之后到21世纪,似乎乡土建筑研究又重新回到边缘,被看作代表着建筑的“过 去” ,即便不是建筑的某种落后状态,也是不可能再延续的建筑模式;过去那些经典的乡土建筑传 统,尽管在设计、功能及美学层面具有显而易见的高品质,但并不被人认为与当今的建筑现实有什么关系。通常乡土建筑被认为与发展中国家相关或者与少数民族地区相关。从现代主义建筑主流来看,它更多是为特定场合的建筑创作提供一些形式或空间语言的灵感和素材,或者为旅游区或主题公园创造一些异域情调。规划师、建筑师、政治家都对乡土建造者的成就、经验和技艺或者乡土建筑在环境、文化的品质不大感兴趣,因而

兰州榆中青城古镇之民居

青城古镇之民居 学院:设计艺术学院 专业:建筑学

兰州榆中青城古镇之民居 2011年12月27日一行六人乘车经榆中县城前往青城古镇,崎岖山路不知是多少个十八弯,两位同学大有呕吐之势;似悬崖峭壁旁行车,作为乘客我现在想起来都有些可怕,对此山路的修建者报以深深的敬意;路上来往的车辆行人星星点点,半个小时还碰不到一个;偶尔可见的几户人家是长在在光秃的山上似的,特有大漠孤烟的感觉, 像是有高人在此山修炼一样;名 副其实的窑洞就在眼前,生平第 一次所见,却只能匆匆几瞥;山 上残留的雪景与万里无云的蓝天 交相辉映,甚是漂亮。 青城古镇位于甘肃省兰州市榆中县最北端的黄河南岸,距离兰州市约50千米,和兰州一衣带水, 是兰州市唯一的省级历史文化名镇和全国民间艺术之乡,是甘肃省古民居保存较为完整、非常难得的 古镇,也是兰州城区以外又一块黄河穿 过的夹在两山之间比较大的冲击平原, 平原的地形选择有利于农业的耕作和子 孙的繁衍。景区内主要是古建筑、古民 居群,对研究西北民居、西北风情有一定 历史价值。先后有《老柿子树》、《黄河浪》等电视剧在此选景拍摄。

据史记载,青城古镇为宋仁宗年间 秦州刺史狄青巡边时所筑,为纪念他,后 来便叫做青城。如图,狄青的雕塑立于青城 古镇的重要位置。青城古镇有青城书院、 青城隍庙、高氏祠堂、罗家大院等一些规 模宏大、历史悠久、古朴典雅的文物。青 城书院始建于清道光十一年(公元 1831 年)。整个书院坐北朝南,面对崇兰山和普济阁,形如长条,共有三院,33间。主殿屋面形式采用大屋脊式歇山结构。青城城隍庙 坐南朝北,整个建筑南北 方向呈“王”字形,东 西两面相互对称。青城城 隍庙山门属歇山式结构, 戏楼、献殿等均属卷棚式 歇山结构,大殿属大屋脊 式歇山结构,寝宫属硬山 一坡水结构。整个建筑群中轴对称,布局合理,构造科学。条城高氏祠堂始建于清乾隆五十年(公元1785 年)。整个高氏祠堂基本采用的是悬山式建筑结构,一层一层,逐层增高,意味着子孙后辈步步高升。前过厅建筑风格则采用的是卷棚式歇山结构,后过厅建筑为大屋脊式歇山结构。高氏祠堂的门厅柱数为九,九为数字中最大。在青城,祠堂用九根柱子的只有高氏祠堂。罗家大院为四合院建筑,风格为典

华南广西传统客家民居建筑特点

中南大学 选修课论文设计 课程名称:应用美学 指导教师:陈国雄 院系班级:资生院矿物试验1302 学号:0308130207 姓名:区星

华南广西传统客家民居建筑特点 区星 (中南大学资源加工与生物工程学院,湖南长沙 410083) 摘要:“客家”一词称谓起源于两晋至唐宋时期之间,源远流长,由于喀斯特地貌的缘故,山峦奇多,岩洞不计其数,为防止当地盗贼及土匪的侵扰,客家人多群居以御之,由此形成了别具风格的建筑特点。所以客家传统民居是中原文化与南方山地文化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相互碰撞产生的特殊文化载体,是汉族客家文化中著名的特色民居建筑。研究广西传统客家民居建筑特点对了解客家风俗、人文、历史多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广西客家传统民居建筑类型 一、广西客家的由来及移居历史 在两晋至唐宋时期,因战乱饥荒等原因,黄河流域的中原汉人被迫南迁,历经五次大迁移,先后流落南方。由于平坦地区已有人居住,只好迁于山区或丘陵地带,故有“逢山必有客、无客不住山”之说。当地官员为这些移民登记户籍时,立为“客籍”,称为“客户”、“客家”,此为客家人称谓的由来。为防外敌及野兽侵扰,多数客家人聚族而居,形成了围屋、走马楼、五凤楼、士围楼、四角楼等,其中以围龙屋存世最多和最为著名,是客家建筑文化的集中体现。 客家是汉民族的一支重要民系。著名学者罗香林教授在其30年代发表的《客家研究导论》中说: “客家为汉族里头的一个支派。”“客家是`客而家焉’的意思,顾名思义, 当知其非中国南部固有的民系。客家原本生活在北方,因受边疆部族侵扰的影响,逐渐由北南移,从中原辗转迁入南方,处于新来的“客”位,故为“客家”。在漫长的岁月里,客家人历经无数风雨,从北到南不断迁徙。颠沛流离的生活和现实严酷的生存条件,使客家人形成一支具有独特民居特色文化的民系。 客家人的迁徙能反映出中国历史的变迁。第一次迁徙在西晋惠帝时发生的八王之乱以及永嘉五年发生的永嘉之乱,大量人口为避战乱从中原迁往长江中下游,史称“衣冠南渡”;第二次迁徙发生在唐朝末年,社会矛盾激化,王仙芝、黄巢领导的唐末农民战争爆发时;第三次迁徙发生在金军攻破汴京,北宋灭亡,宋高宗即位后,先将都城迁于扬州,后迁于南京,最后定都杭州时;第四次迁徙发生在明末清初,满族人人主中原时;第五次迁徙发生在清朝末年,广东西路事件后许多客家人向南迁徙,以客家人为主体的太平天国失败后,他们改名换姓,或逃亡外地。客家人迁桂并形成规模是在明清时期客家第四次大规模迁徙期,客家人入桂多数几经辗转流离而来到现居地。 二、广西客家传统民居类型及特点

北方民居建筑调查报告

北方民居建筑调查报告 在中国五千年的历史发展中,北方作为中国文化的发源地,一直承担着国家政治、文化中心的职能。其在历史演变过程中,民居建筑逐渐由原来的单纯居住实用性发展到了居住实用与艺术性并举的过程,北方民居由此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并迎来了发展的顶峰。 与南方地区相比,北方大地气候相对寒冷,用地相对宽松,地形相对平整,乡土材料相对单一,民间经济文化发展相对滞后,民风也比南方纯朴、憨厚、粗犷。正是自然风情、文化习俗和乡土建筑材料等诸多因素的综合制约,使得北方各地民居普遍呈现出质朴敦厚的建筑特色。 北方地大广袤,山河壮美,人口相对稀疏,故聚落选址常在平坦地段,大多数属于平原型的构成。地段的宽松和地形的平整为村落和宅院的规整布局提供了有利条件,同一地区的乡土建筑形式分外统一,加上气候寒冷,需要充足的日照,正房都力求坐北朝南。这使得北方单体建筑平房和合院住宅的总体布局多呈定型的格式,端正的方位,划一的标高,均匀的分布,整齐的排列。宅院的内部构成多为离散型,这是为取得充足的日照,宅第的宽松也为拉开距离准备了条件。气候越寒冷用地越宽松,这种离散式的程度愈明显。不难看出,毗连型的构成是在宅第上满铺成片的房屋,中庭和边角留出一口口尺度不大的、供通风采光的天井,结合不规则的地段因地制宜组合成灵活多变的空间和错落有致的外观。而离散型的布局,使各栋单体建筑相对独立,呈现一进进规则的庭院和一栋栋定型的宅屋。这里的空间比较

刻板、平淡,这里的房屋都是硬山、悬山的统一定式,既缺乏顺依地形的高低错落变化,也缺乏诸如南方的风火墙之类的建筑轮廓变化。宅院的临街立面也很朴实,通常显现的都是大片平素的院墙或倒座房的后檐墙,全靠大门和门楼不同规格的制式和不同程度的修饰,以取得宅舍不同风采的门面。 北方地区也并非都是平原型的聚落,广阔的黄土地带,梁峁起伏,沟壑纵横,地形变化万千。分布在这里的窑洞群落,或是顺着梁峁沟壑的等高线布置,或是潜隐在大片的土塬之下,他们依山沿沟,层层叠叠,自由参差的高低起伏。由于窑洞自身不显建筑的体量,他们都是最大限度地融入黄土大地,统一在黄土质感和黄土色彩之中。这里的高低起伏带来的不是南方特色的轻叠灵巧,仍然是北方风韵的古朴粗犷。 在建筑体型上,建筑空间被厚重的实体所枷锁,并受到构架性能和采暖设施的牵制,导致建筑单体体量规整,体态敦厚。 总的来说,北方民居体现了其对地理条件的适应性,这反映了物质对于意识的决定作用,但在交通、通信不发达的古代,人与人之间缺乏联系,这就形成了不同民族不同的建筑艺术风格。北方民居总体可分为3类,一种是以老北京四合院为代表的等级观念森严的建筑风格,另一种是黄土高原上依地理条件而出现的窑洞建筑,第三种是以华北平原地区由于特定历史条件而形成的大型宅院建筑。 一、四合院建筑艺术

兰州民居调研报告

兰州百年四合院“柳合山堂” ——兰州民居调研报告

兰州百年四合院“柳合山堂” 绿树掩映下,青砖高墙、朱漆大门、保护完好的琴桌、八仙桌……一座宽敞、高大、气派的百年四合院展现在世人面前,述说它的历史和传奇。这就是坐落于七里河区五星坪后街,目前兰州市保存完好、历史文化内涵丰富的百年四合院—“柳合山堂”。

历史文献记载的基础资料

始建于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的百年四合院“柳合山堂”现坐落在兰州市七里河区五星坪后街21号的百年四合院“柳合山堂”,是老兰州木材行历史悠久、实力雄厚、商誉显著、颇具影响的“祥泰公木厂”大掌柜柳兆甲(字鼎臣,陕西韩城人,以字行世)、及其子“德兴顺”金店(分店“三益兴”)东家柳思孝(字舜如,号龙门樵隐,斋号德福堂,以字行世)的最后一座私宅,“为目前兰州保 存完好的四合院之一,是兰州为数不 多的清末古建之一,是兰州仅存的‘山陕帮’儒商大宅院,是一个非常难得的文化遗迹”(兰州地方志专家邓明语),是兰州百年变迁史的缩影。

三堂五厦,砖雕、木雕、牌匾齐全,建筑形式具有富商之家的殷实,有官式建筑的气派,有文化之家的底蕴,总体风格简洁明朗而不失精巧,沉穆大气而不乏细腻,从整体到局部都体现 了传统文化,是“山陕巨商”在金城传奇商史的见证和缩影,对研究兰州百年发展史具有重要意义。当代著名学者、书法家欧阳中石为“柳合山堂”亲笔题写了“柳家大院”院匾。 历史沿革 柳氏家族最近的迁移约在清朝由山 西到陕西韩城苏东塬相里堡。清末,已 在韩城有相当基业和经营基础的柳鼎臣, 由陕西来兰州“安泰堂”药店、“祥泰公木厂”经商后,于公元1907年(光绪三十三年)在柏树巷梨园(今西藏驻兰办 事处后院处)修建了“柳合山堂”。据史料记载和陕西韩城、三原、华阴,山西太原,甘肃兰州、庆阳,宁夏银川等地本家、在世相公、有关系的77-95岁 的20多位老人回忆,原址坐南朝北,整体结构为三堂五厦(堂屋右侧耳房为两层楼),砖木结构,大门门楼、过厅、天井多处有砖雕、木雕吉祥图案、匾额等。院后有3亩(有的老人回忆是4、5亩,有的说10亩左右,暂按最小的计)梨园(旁边为张家园子)。大院对面的跨院还有佣人、马车房等附属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