吖啶橙染色法检测细胞凋亡- 陈俊鹏

吖啶橙染色法检测细胞凋亡- 陈俊鹏
吖啶橙染色法检测细胞凋亡- 陈俊鹏

吖啶橙染色法检测细胞凋亡

实验试剂、仪器:

吖啶橙,稀释液10×PBS(磷酸缓冲液pH7.0~7.2),吖啶橙贮存液,1%鸡血细胞悬液,载玻片,盖玻片,荧光显微镜。

吖啶橙:3,6-(二甲胺基)吖啶盐酸盐,分子式C17H19N3 · HCl · ZnCl2, 分子量438.12g/mol,是一种荧光色素,其检测激发滤光片波长488nm,阻断滤光片波长515nm。它与细胞中DNA和RNA结合量存在差别,可发出不同颜色的荧光,与DNA结合量少发绿色荧光,与RNA结合量多发桔黄色或桔红色荧光。该染料具有膜通透性,能透过细胞膜,使核DNA和RNA染色。因此,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吖啶橙可透过正常细胞膜,使细胞核呈绿色或黄绿色均匀荧光;而在凋亡细胞中,因染色质固缩或断裂为大小不等的片断,形成凋亡小体。吖啶橙使其染上致密浓染的黄绿色荧光,或黄绿色碎片颗粒;而坏死细胞黄荧光减弱甚至消失。吖啶橙染液有毒,操作时要戴手套,需避光。

稀释液10×PBS:氯化钠8.5g,磷酸二氢钾0.68g,氢氧化钠0.15g,上述成分溶于100ml蒸馏水后高压灭菌,于4℃保存,使用时作10倍稀释。

吖啶橙贮存液:10mg吖啶橙溶解于100mlPBS缓冲液中,滤过,4度避光保存。

实验步骤:染色时,取95微升的细胞悬液,加5微升的吖啶橙贮存液混匀,室温避光染色30min。吸一滴混合液点在载玻片上,直接用盖玻片封片,在荧光显微镜下选520nm的激发光观察。

实验结果:正常细胞核的DNA为黄色或黄绿色均匀荧光,细胞质和核仁的RNA为桔黄或桔红荧光。出现细胞凋亡时,细胞核或细胞质内可见致密浓染的黄绿色荧光,甚至见黄绿色碎片。细胞坏死时,细胞质内黄绿色或桔黄色荧光均减弱或消失。——(生技091 陈俊鹏)

吖啶橙荧光染色法

吖啶橙荧光染色法 【实验原理】 吖啶橙(acridine orange, A0)是最经典的极灵敏的荧光染料,它可对细胞中的DNA和RNA同时染 色而显示不同颜色的荧光。其激发峰为492nm,荧光发射峰为530nm (DNA )、640 ( RNA ),它与双链DNA 的结合方式是嵌入双链之间,而与单链DNA和RNA则由静电吸引堆积在其磷酸根上。在蓝光( 502nm) 激发下,细胞核发亮绿色荧光(约530nm),核仁和胞质RNA发橘红色荧光(>580nm)。吖啶橙的阳离子 也可以结合在蛋白质、多糖和膜上而发荧光,但细胞固定阻抑了这种结合,从而主要显示DNA、RNA两 种核酸。 【实验用品】 1、器材 荧光显微镜、牙签、载玻片、盖玻片、滴管、吸水纸。 2、试剂 (1)0.1mol/l pH7.0 PBS 液 A 液:NaH2PO4?H2O 2.76g,加蒸馏水至100ml; B 液:Na2HPO4 ? 7H2O 5.36g,加蒸馏水至100ml; 取A 液16.5ml + B 液33.5ml + NaCl 8.5g,用蒸馏水稀释至100ml。 (2)1%吖啶橙原液 取0.1g吖啶橙加蒸馏水稀释至100ml (临用时配制0.01%吖啶橙染液:将1%吖啶橙原液用pH7.0 PBS溶液稀释10倍)。 3、材料 口腔黏膜上皮细胞临时制片或人肝癌BEL-7402细胞爬片。 (1 )取口腔上皮细胞涂在干净载玻片上。 (2)95%乙醇溶液固定5min。 (3)滴加0.01%吖啶橙染液5min。 (4)盖上盖玻片,吸水纸吸去盖玻片周围多余液体,镜下观察。 【结果与观察】 荧光显微镜下(选用蓝色激发滤片),可见含DNA的细胞核显示黄绿色荧光,含RNA的细胞质及核仁显 示橘红色荧光 【注意事项】 (1 )制片后一定要晾干玻片,在进行后续步骤,否则会导致细胞脱落。 (2)每种荧光染料,均有自己的最适pH,此时荧光最强。当pH改变时,不仅荧光强度减弱,而且波长 将有所改变,因此荧光检测时要在一定的pH缓冲液中进行。

细胞凋亡试验常用的方法

细胞凋亡试验常用的方法(MTT法、荧光法、DNA琼脂糖凝胶电泳法与流式细胞仪检测法) (一)药物对肿瘤细胞的抑制效应的MTT法: 用培养基将肿瘤细胞调整至2 X108个/L,在96孔板中每孔加入100ul细胞悬液于37℃、5% CO2下培养过夜。 次日每孔加入不同浓度的药物100mg/L作为试验组,设加完全培养基不加药物的阴性对照,并用功能明确的药物为阳性对照和0.5%的乙醇溶剂对照,每组均设4-6个复孔(平行孔)、37℃、5% CO2继续培养。 培养至12h、24h、48h、实验终止前4-6h加入10ulMTT(5g/L),培养4-6h后,阴性对照孔中已形成明显的蓝紫色颗粒结晶时加100ul/孔SDS-HCl终止反应,于37℃存放过夜。 用酶标仪在A570波长下测吸光度值,按下式计算抑制率 抑制率(%)=(1-试验组平均吸光度值/阴性对照组平均吸光度值)x 100%。 (二)荧光法: 选用上述最佳浓度作用于肿瘤细胞,培养细胞48h后,收货细胞用PBS洗2-3次后用0.4%多聚甲醛室温下固定30min。 弃去固定液,并用PBS洗2次后,用1%Triton X-100作用4min加入适量的0.5mg/L DAPI 荧光染色60min,用PBS冲洗3次,取10ul滴片,干燥后于荧光显微镜下检测断裂的颗粒和片状荧光。 (三)DNA琼脂糖凝胶电泳法: 1、DNA提取: 用大方瓶培养肿瘤细胞,每瓶10ml,细胞浓度为3 x 108个/ml,每隔药物浓度、作用时间均设2瓶,共分3个时间段,4个药物浓度。共培养26瓶细胞。 分别于细胞中加入不同浓度的药物,于37℃、5% CO2中分别培养12h、24h、48h,收货细胞,用PBS洗2-3次。 于-20℃将细胞冷却处理10min后将细胞收集至离心管中,加1ml细胞裂解液,再加蛋白酶K,轻轻振摇使悬液混匀,成黏糊状,50℃过夜。 冷却后加入等体积的饱和酚溶液,混合后10000r/min离心10min,吸出上层水相,移至另一离心管中,再加入等体积饱和酚溶液重复抽提一次,直到无蛋白为止。 吸上清加入氯仿/异戊醇(24:1)按上述方法再抽提一次。 吸取水相层加入1/10体积的3mol/L的醋酸钠溶液,混匀。 再加入2.5倍体积冷无水乙醇,混合置-20℃处理30min后,10000r/min离心10min,沉淀部分为提供的DNA,弃去无水乙醇后用70%乙醇漂洗2次,将离心管倒扣在吸水纸上,吸干乙醇。 加入200ulTE缓冲液融解DNA,再加入25ul的RNA酶,置37℃作用30min,置4℃冰箱保存。 2、琼脂糖凝胶电泳: TBE缓冲液配制1.8%琼脂糖凝胶。在微波炉内煮沸至琼脂糖融解,待冷却至60℃时,加入溴化乙锭,使其终浓度为0.5mg/ml,混匀后灌胶。 待凝胶固定后放入含TBE电泳液的电泳槽内,使TBE电泳液盖过凝胶。 取10-15ul提取的各组DNA样品液与上样缓冲液按4:1比例混匀后点样。 60V电泳1h,用紫外透射仪观察梯形条带。

实验五荧光显微镜的使用和细胞的荧光染色

实验五荧光显微镜的使用和细胞的荧光染色 【实验目的】 掌握荧光显微镜的原理和使用; 掌握生物材料荧光染色的原理和应用。 【实验原理】 吖啶橙(acridine orange,AO)是最经典的极灵敏的荧光染料,它可对细胞中的DNA和RNA同时染色而显示不同颜色的荧光。其激发峰为492nm,荧光发射峰为530nm(DNA)、640(RNA),它与双链DNA的结合方式是嵌入双链之间,而与单链DNA和RNA则由静电吸引堆积在其磷酸根上。 在蓝光(502nm)激发下,细胞核发亮绿色荧光(约530nm),核仁和胞质RNA发橘红色荧光(>580nm)。吖啶橙的阳离子也可以结合在蛋白质、多糖和膜上而发荧光,但细胞固定阻抑了这种结合,从而主要显示DNA、RNA两种核酸。 【实验用品】 1、器材 荧光显微镜、牙签、载玻片、盖玻片、滴管、吸水纸。 2、试剂 (1)0.1mol/l pH7.0 PBS液 A液:NaH2PO4·H2O 2.76g,加蒸馏水至100ml; B液:Na2HPO4·7H2O 5.36g,加蒸馏水至100ml;

取A液16.5ml+B液33.5ml+NaCl 8.5g,用蒸馏水稀释至100ml。(2)1%吖啶橙原液 取0.1g吖啶橙加蒸馏水稀释至100ml(临用时配制0.01%吖啶橙染液:将1%吖啶橙原液用pH7.0 PBS溶液稀释10倍)。 3、材料 口腔黏膜上皮细胞临时制片或人肝癌BEL-7402细胞爬片。 【方法与步骤】 (1)取口腔上皮细胞涂在干净载玻片上。 (2)95%乙醇溶液固定5min。 (3)滴加0.01%吖啶橙染液5min。 (4)盖上盖玻片,吸水纸吸去盖玻片周围多余液体,镜下观察。 【结果与观察】 荧光显微镜下(选用蓝色激发滤片),可见含DNA的细胞核显示黄绿色荧光,含RNA的细胞质及核仁显示橘红色荧光 体外培养的肝癌细胞吖啶橙荧光染色

AOEB染色的讨论

吖啶橙/溴化乙锭双荧光染色 AO / EB原理与流程 zhongyisheng: 1 原理:吖啶橙(AO)能透过胞膜完整的细胞,嵌入细胞核DNA,使之发出明亮的绿色荧光。溴乙锭(E仅能透过胞膜受损的细胞,嵌入核DNA,发橘红色荧光。凋亡的细胞呈现为染色增强,荧光更为明亮,均匀一致的圆状或固缩状、团块状结构。非凋亡细胞核呈现荧光深浅不一的结构样特征。二者形态迥然相异,很易判别。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可见四种细胞形态:活细胞(VN),核染色质着绿色并呈正常结构;早期凋亡细胞(VA),核染色质着绿色呈固缩状或圆珠状;非凋亡的死亡细胞(NVN),核染色质着橘红色并呈正常结构;晚期凋亡细胞(NVA),核染色质为橘红色并呈固缩状或圆珠状。 2 AO/EB染色及观察结果:取20-100μl的1:100稀释的染色剂置于载玻片的贴壁细胞上室温下静置20min,PBS洗涤2-3遍,上覆盖玻片,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结果并计数20-200个细胞。ym1051: 1.能否提供具体实验步骤? 2.您在文中所说的"1:100稀释的染色剂"是怎样稀释的?如何在载玻片上种上贴壁细胞? zhongyisheng: 1 用1mlEP管稀释时,先取微量的染色剂,然后再取稀释剂(如BSA)加入EP管吹打即可。 2 消毒灭菌处理后的盖玻片平放入培养皿或中即可实验。 ym1051:我好像已明白具体过程了:首先要进行细胞爬片,然后将染色剂滴加在已爬有细胞的盖玻片上,温育后洗涤,再盖上盖玻片则可进行观察了.是这样吗?如果不经过爬片处理而将细胞进行消化,再将细胞和染色剂滴加在盖玻片上进行观察,行吗? zhongyisheng:的确,不经过爬片而是将贴壁细胞消化下来一样可以进行进一步的实验。这是悬浮细胞的典型方法。当然,由于进行免疫组化染色进行的形态学检查经常考虑到细胞的原貌,在国际上比较通用,尤其是在进行动态检查时。 医琳师妹:我将我所作的方法与大家共享: 吖啶橙/溴化乙锭双荧光染色测定PC12细胞凋亡(acridine orange/ethidium bromide, AO/EB):1)细胞爬片:在6孔培养板中预先置入玻璃盖玻片,接种细胞悬液,干预后,予95%乙醇固定15分钟,微干,然后准备荧光染色。将100mg/L溶于PBS的吖啶橙和100mg/L溶于PBS的溴 化乙锭各5μl(临用前混合加入,加样量宜小,有时各2μl-5μl足够,量太大容易形成细胞凋亡 的假阳性),在照相前混匀后加入,轻轻吹打,30秒后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照相。(有人用 15mg吖啶橙溶于100ml 的PBS中过滤,避光保存)计取5个视野,共100个细胞中凋亡细胞 百分数。 2)如制成细胞悬液:取100μl PBS稀释的细胞悬液,加2μl的染色液,其中AO/EB,各含100μg/ml,加入染料30秒后观察摄像。 (有人用PBS配制吖啶橙/溴化乙锭(AO/EB)混合液,各含100μg/ml。细胞离心,悬液于PBS 中,取100μl细胞悬液加4μl荧光染色液,轻轻吹打,滴至载玻片上,加盖玻片后立即置荧光显

细胞凋亡检测方法

细胞凋亡检测方法 一、细胞凋亡的形态学检测 1 光学显微镜和倒置显微镜 (1)未染色细胞:凋亡细胞的体积变小、变形,全面皱缩,细胞膜完整但出现发泡现象,细胞凋亡晚期可见凋亡小体,凋亡小体为数个圆形小体围绕在细胞周围。贴壁细胞出现皱缩、变圆、脱落。 (2)染色细胞: 姬姆萨(Giemsa)染色、瑞氏染色等:正常细胞核色泽均一;凋亡细胞染色质浓缩、边缘化,核膜裂解、染色质分割成块状和凋亡小体等典型的凋亡形态;坏死细胞染色浅或没染上颜色。 苏木素-伊红(HE)染色:细胞核固缩碎裂、呈蓝黑色、胞浆呈淡红色(凋亡细胞),正常细胞核呈均匀淡蓝色或蓝色,坏死细胞核呈很淡的蓝色或蓝色消失。 2 荧光显微镜和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镜 一般以细胞核染色质的形态学改变为指标来评判细胞凋亡的进展情况。 常用的DNA特异性染料有:Hoechst 33342,Hoechst 33258,DAPI。三种染料与DNA 的结合是非嵌入式的,主要结合在DNA的A-T碱基区。紫外光激发时发射明亮的蓝色荧光。 Hoechst是与DNA特异结合的活性染料,能进入正常细胞膜而对细胞没有太大细胞毒作用。Hoechst 33342在凋亡细胞中的荧光强度要比正常细胞中要高。 DAPI为半通透性,用于常规固定细胞的染色。 PI和Hoechst33342双标:PI、Hoechst33342均可与细胞核DNA(或RNA)结合。但PI不能通过正常细胞膜,Hoechst则为膜通透性荧光染料,故细胞在处于坏死或晚期调

亡时细胞膜被破坏,这时可为PI着红色。正常细胞和中早期调亡细胞均可被Hoechst着色,但是正常细胞核的Hoechst着色的形态呈圆形,淡兰色,内有较深的兰色颗粒;而调亡细胞的核由于浓集而呈亮兰色,或核呈分叶,碎片状,边集。故PI着色为坏死细胞;亮兰色,或核呈分叶状,边集的Hoechst着色的为调亡细胞。 凋亡细胞体积变小,细胞质浓缩。细胞凋亡过程中细胞核染色质的形态学改变分为三期:Ⅰ期的细胞核呈波纹状(rippled)或呈折缝样(creased),部分染色质出现浓缩状态;Ⅱa期细胞核的染色质高度凝聚、边缘化;Ⅱb期的细胞核裂解为碎块,产生凋亡小体(图1)。 3 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 凋亡细胞体积变小,细胞质浓缩。凋亡Ⅰ期(pro-apoptosis nuclei)的细胞核内染色质高度盘绕,出现许多称为气穴现象(cavitations)的空泡结构(图2);Ⅱa期细胞核的染色质高度凝聚、边缘化;细胞凋亡的晚期,细胞核裂解为碎块,产生凋亡小体。 二、磷脂酰丝氨酸外翻分析(Annexin V法) 磷脂酰丝氨酸(Phosphatidylserine, PS)正常位于细胞膜内侧,但在细胞凋亡早期,PS可从细胞膜内侧翻转到细胞膜表面,暴露在细胞外环境中。磷脂酰丝氨酸的转位发生在凋亡早期阶段,先于细胞核的改变、DNA断裂、细胞膜起泡。体内的吞噬细胞可通过识别

细胞凋亡实验步骤及注意事项

细胞凋亡实验步骤及注意事项 一、实验目的 1、掌屋凋亡细胞的形态特征 2、学会用荧光探针对细胞进行双标记来检测正常活细胞、凋亡细胞与坏死 细胞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 细胞死亡根据其性质、起源及生物学意义区分为凋亡与坏死两种不同类型。凋亡普遍存在于生命界,在生物个体与生存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就是细胞在一 定生理条件下一系列顺序发生事件的组合,就是细胞遵循一定规律自己结束生命 的自主控制过程。细胞凋亡具有可鉴别的形态学与生物化学特征。 在形态上可见凋亡细胞与周围细胞脱离接触,细胞变园,细胞膜向内皱缩、胞浆浓缩、内质网扩张、细胞核固缩破裂呈团块状或新月状分布、内质网与细胞膜进一步融合将细胞分成多个完整包裹的凋亡小体,凋亡小体最后被吞噬细胞吞噬消化。在凋亡过程中细胞内容物并不释放到细胞外,不会影响其它细胞,因而不引起炎症反应。 在生物化学上,多数细胞凋亡的过程中,内源性核酸内切酶活化,活性增加。核DNA 随机地在核小体的连接部位被酶切断,降解为180-200bp或它的整倍数的各种片断。如果对核DNA进行琼脂糖电泳,可显示以180-200bp为基数的DNA ladder(梯状带纹)的特征。 相比之下,坏死就是细胞处于剧烈损伤条件下发生的细胞死亡。细胞在坏死早期 即丧失质膜完整性,各种细胞器膨胀,进而质膜崩解释放出其中的内容物,引起炎症反应,坏死过程中细胞核DNA虽也降解,但由于存在各种长度不等的DNA片断,不能形成梯状带纹,而呈弥散状。 一些温与的损伤刺激及一些抗肿瘤药物可诱导细胞凋亡,通常这些因素在诱导凋亡的同时,也可产生细胞坏死,这取决于损伤的剧烈程度与细胞本身对刺激的敏感 程度。 三尖杉酯碱(HT)就是我国自行研制的一种对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急性单核白血病等有良好疗效的抗肿瘤药物。研究表明HT在0、02~5μg/ml范围内作用2小时,即可诱导HL-60细胞凋亡,并表现出典型的凋亡特征。本实验用1μg/ml HT在体外诱导培养的HL-60细胞发生凋亡,同时也有少数细胞发生坏死。用 Hoechst33342与碘化丙啶(propidium iodide,PI)对细胞进行双重染色,可以区别凋亡、坏死及正常细胞。 细胞膜就是一选择性的生物膜,一般的生物染料如PI等不能穿过质膜。当细胞坏死时,质膜不完整,PI就进入细胞内部,它可嵌入到DNA或RNA中,使坏死细胞着

细胞染色方法

DAPI (4',6-diamidino-2-phenylindole)的配制 贮存液:70%酒精溶解,浓度100 μg/ml,配好后用锡纸包起来,避光,可在4摄氏度下长期保存。 使用浓度:贮存液用1xPBS稀释1000倍,最终浓度100 ng/ml。 10x PBS的配制 80 g NaCl 2 g KCl g 无水Na2HPO4 2 g 无水KH2PO4 加水到1000ml 贮存液可根据需要用蒸馏水稀释 荧光封片液 mol/L碳酸盐缓冲液与甘油等体积混合, 染色与观察: 制好的玻片上滴加几滴DAPI染液,染色10分钟,流水冲去染液,滤纸吸除多余水分,加一滴荧光封片液,置于荧光显微镜下观察,激发波长360-400nm.

注意事项: DAPI可能具有致癌性,全部操作过程中必须带塑料或乳胶手套。 上:正常绍鸭成纤维细胞核,下:凋亡核 Lyso-Tracker Red是一种溶酶体(lysosome)红色荧光探针,可以用于活细胞溶酶体特异性荧光染色。 Lyso-Tracker Red为采用Molecular Probes公司的DND 99进行了荧光标记的带有弱碱性的荧光探针,可以选择性地滞留在偏酸性的溶酶体中,从而实现对于溶酶体的特异性荧光标记。中性红(Neutral Red)和吖啶橙(Acridine Orange)也都可以对溶酶体进行荧光染色,但中性红和吖啶橙的染色缺乏特异性。 Lyso-Tracker Red呈红色荧光,检测时的最大激发波长为577nm,最大发射波长为590nm。 按照1:20000的比例稀释,可以配制1000ml Lyso-Tracker Red工作液。 可用于家蚕脂肪体细胞autophage监测。见李胜文章。

实验14-细胞凋亡的诱导和检测

实验14 细胞凋亡的诱导和检测 20世纪60年代人们注意到细胞存在着两种不同形式的死亡方式:凋亡(apoptosis)和坏死(necrosis)。细胞坏死指病理情况下细胞的意外死亡,坏死过程细胞膜通透性增高,细胞肿胀,核碎裂,继而溶酶体、细胞膜破坏,细胞容物溢出,细胞坏死常引起炎症反应。 细胞凋亡apoptosis一词来源于古希腊语,意思是花瓣或树叶凋落,意味着生命走到了尽头,细胞到了一定时期会像树叶那样自然死亡。凋亡是细胞在一定生理或病理条件下遵守自身程序的主动死亡过程。凋亡时细胞皱缩,表面微绒毛消失,染色质凝集并呈新月形或块状靠近核膜边缘,继而核裂解,由细胞膜包裹着核碎片或其他细胞器形成小球状凋亡小体凸出于细胞表面,最后凋亡小体脱落被吞噬细胞或邻周细胞吞噬。凋亡过程中溶酶体及细胞膜保持完整,不引起炎症反应。细胞凋亡时的生化变化特征是核酸切酶被激活,染色体DNA被降解,断裂为50~300 kb长的DNA片段,再进一步断裂成180~200bp整倍数的寡核苷酸片断,在琼脂糖凝胶电泳上呈现“梯状”电泳图谱(DNA Ladder)。细胞凋亡在个体正常发育、紫稳态维持、免疫耐受形成、肿瘤监控和抵御各种外界因素干扰等方面都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1.细胞凋亡的检测方法 凋亡细胞具有一些列不同于坏死细胞的形态特征和生化特征,据此可以鉴别细胞的死亡形式。细胞凋亡的机制十分复杂,一般采用多种方法综合加以判断,同时不同类型细胞的凋亡分析方法有所不同,方法选择依赖于具体的研究体系和研究目的(表?)。

形态学观察方法:利用各种染色法可观察到凋亡细胞的各种形态学特征: (1)DAPI时常用的一种与DNA结合的荧光染料。借助于DAPI染色,可以观察细胞核的形态变化。 (2)Giemsa染色法可以观察到染色质固缩、趋边、凋亡小体形成等形态。 (3)吖啶橙(AO)染色,荧光显微镜观察,活细胞核呈黄绿色荧光,胞质呈红色荧光。凋亡细胞核染色质呈黄绿色浓聚在核膜侧,可见细胞膜呈泡状膨出及凋亡小体。 (4)吖啶橙(A())/溴化乙啶(EB)复染可以更可靠地确定凋亡细胞的变化,AO只进入活细胞,正常细胞及处于凋亡早期的细胞核呈现绿色;EB只进入死细胞,将死细胞及凋亡晚期的细胞的核染成橙红色。 (5)台盼蓝染色对反映细胞膜的完整性,区别坏死细胞有一定的帮助,如果细胞膜不完整、破裂,台盼蓝染料进入细胞,细胞变蓝,即为坏死。如果细胞膜完整,细胞不为台盼蓝染色,则为正常细胞或凋亡细胞。使用透射电镜观察,可见凋亡细胞表面微绒毛消失,核染色质固缩、边集,常呈新月形,核膜皱褶,胞质紧实,细胞器集中,胞膜起泡或出“芽”及凋亡小体和凋亡小体被临近巨噬细胞吞噬现象。 (6)木精-伊红(HE)染色是经典的显示细胞核、细胞质的染色方法,染色结果清晰。发生凋亡的细胞经HE染色后,其细胞大小的变化及特征性细胞核的变化:染色质凝集、呈新月形或块状靠近核膜边缘,晚期核裂解、细胞膜包裹着核碎片“出芽”凸出于细胞表面形成凋亡小体等均可明显显示出来。 DNA凝胶电泳:细胞发生凋亡或坏死,其细胞DNA均发生断裂,细胞小分子 质量DNA片段增加,高分子DNA减少,胞质出现DNA片段。但凋亡细胞DNA断裂点均有规律的发生在核小体之间,出现180~200 bp DNA片段,而坏死细胞的DNA断裂点为无特征的杂乱片段,利用此特征可以确定群体细胞的死亡,并可与坏死细胞区别。

常用细胞凋亡检测方法(图)

常用细胞凋亡检测方法(图) 转载请注明来自丁香园 发布日期:2012-02-16 13:41 文章来源:丁香通 关键词:丁香园生物专题义翘神州细胞培养点击次数:951 一、细胞凋亡的形态学检测 1、光学显微镜和倒置显微镜 ①未染色细胞:凋亡细胞的体积变小、变形,细胞膜完整但出现发泡现象,细胞凋亡晚期可见凋亡小体。贴壁细胞出现皱缩、变圆、脱落。 ②染色细胞:常用姬姆萨染色、瑞氏染色等。凋亡细胞的染色质浓缩、边缘化,核膜裂解、染色质分割成块状和凋亡小体等典型的凋亡形态。 2、荧光显微镜和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镜 一般以细胞核染色质的形态学改变为指标来评判细胞凋亡的进展情况。常用的DNA 特异性染料有:HO 33342 (Hoechst 33342),HO 33258 (Hoechst 33258), DAPI。三种种染料与DNA的结合是非嵌入式的,主要结合在DNA的A-T碱基区。紫外光激发时发射明亮的蓝色荧光。Hoechst是与DNA特异结合的活性染料,储存液用蒸馏水配成1mg/ml的浓度,使用时用PBS稀释,终浓度为10 ug/ml。DAPI为半通透性,用于常规固定细胞的染色。储存液用蒸馏水配成1mg/ml的浓度,使用终浓度一般为10 ug/ml。结果评判:细胞凋亡过程中细胞核染色质的形态学改变分为三期:Ⅰ期的细胞核呈波纹状(rippled)或呈折缝样(creased),部分染色质出现浓缩状态;Ⅱa期细胞核的染色质高度凝聚、边缘化;Ⅱb期的细胞核裂解为碎块,产生凋亡小体(图1)。 3、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 结果评判:凋亡细胞体积变小,细胞质浓缩。凋亡Ⅰ期(pro-apoptosis nuclei)的细胞核内染色质高度盘绕,出现许多称为气穴现象(cavitations)的空泡结构(图2);Ⅱa期细胞核的染色质高度凝聚、边缘化;细胞凋亡的晚期,细胞核裂解为碎块,产生凋亡小体。 二、磷脂酰丝氨酸外翻分析(Annexin V法) 磷脂酰丝氨酸(Phosphatidylserine, PS)正常位于细胞膜的内侧,但在细胞凋亡的早期,PS可从细胞膜的内侧翻转到细胞膜的表面,暴露在细胞外环境中(图3)。Annexin-V是一种分子量为35~36KD的Ca2+依赖性磷脂结合蛋白,能与PS高亲和力特异性结合。将Annexin-V进行荧光素(FITC、PE)或biotin标记,以标记了的Annexin-V作为荧光探针,利用流式细胞仪或荧光显微镜可检测细胞凋亡的发生。 碘化丙啶(propidine iodide, PI)是一种核酸染料,它不能透过完整的细胞膜,但在凋亡中晚期的细胞和死细胞,PI能够透过细胞膜而使细核红染。因此将Annexin-V 与PI匹配使用,就可以将凋亡早晚期的细胞以及死细胞区分开来。 方法

细胞凋亡的几种检测方法

细胞凋亡的几种检测方法 1、形态学观察方法 (1)HE(苏木精—伊红染色法)染色、光镜观察:凋亡细胞呈圆形,胞核深染,胞质浓缩,染色质成团块状,细胞表面有“出芽”现象。 (2)丫啶橙(AO)染色,荧光显微镜观察:活细胞核呈黄绿色荧光,胞质呈红色荧光。凋亡细胞核染色质呈黄绿色浓聚在核膜内侧,可见细胞膜呈泡状膨出及凋亡小体。 (3)台盼蓝染色:如果细胞膜不完整、破裂,台盼蓝染料进入细胞,细胞变蓝,即为坏死。如果细胞膜完整,细胞不为台盼蓝染色,则为正常细胞或凋亡细胞。此方法对反映细胞膜的完整性,区别坏死细胞有一定的帮助。 (4)透射电镜观察:可见凋亡细胞表面微绒毛消失,核染色质固缩、边集,常呈新月形,核膜皱褶,胞质紧实,细胞器集中,胞膜起泡或出“芽”及凋亡小体和凋亡小体被临近巨噬细胞吞噬现象。 2、DNA凝胶电泳 细胞发生凋亡或坏死,其细胞DNA均发生断裂,细胞内小分子量DNA片断增加,高分子DNA减少,胞质内出现DNA片断。但凋亡细胞DNA断裂点均有规律的发

生在核小体之间,出现180-200bpDNA片断,而坏死细胞的DNA断裂点为无特征的杂乱片断,利用此特征可以确定群体细胞的死亡,并可与坏死细胞区别。正常活细胞DNA 电泳出现阶梯状(LADDER)条带;坏死细胞DNA电泳类似血抹片时的连续性条带 3、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核小体测定 凋亡细胞的DNA断裂使细胞质内出现核小体。核小体由组蛋白及其伴随的DNA片断组成,可由ELISA法检测。 检测步骤 1、将凋亡细胞裂解后高速离心,其上清液中含有核小体; 2、在微定量板上吸附组蛋白体’ 3、加上清夜使抗组蛋白抗体与核小体上的组蛋白结合‘ 4、加辣过氧化物酶标记的抗DNA抗体使之与核小体上的DNA结合’ 4、加酶的底物,测光吸收制。 用途 该法敏感性高,可检测5*100/ml个凋亡细胞。可用于人、大鼠、小鼠的凋亡检测。该法不需要特殊仪器,

吖啶橙溴化乙锭双荧光染色试剂盒

吖啶橙/溴化乙锭双荧光染色试剂盒 简介: 吖啶橙(Acridine Orange, AO)属于三环杂芳香燃料,可以标记DNA 、RNA,属于异染性荧光染料, AO 常用于细胞内DNA 和RNA 进行检测。吖啶橙嵌合到双链DNA 分子中显绿色,与DNA 单链或RNA 结合时发橙红色荧光。溴化乙锭(Ethidium Bromide,EB)嵌合到双链DNA 或RNA 的碱基对中,无碱基特异性,发红色荧光。吖啶橙可透过活细胞膜,EB 不能通过与活细胞膜具有相同通透性的细胞膜。 组成: 操作步骤(仅供参考): 1、 AO/EB 工作液的配制:取试剂(A)、试剂(B)、试剂(C), 按照试剂(A):试剂(B):试剂 (C)=1:1:8的比例稀释成AO/EB 工作液。 2、 每份细胞样品中加入AO/EB 工作液2μl ,混合均匀。 3、 低速离心,弃上清。 4、 用AO/EB Dilution Buffer 重悬细胞,细胞计数,将细胞密度调整为0.5~5×106个/ml 。 5、 加入1μl AO/EB 工作液,充分混匀。 6、 取洁净载玻片,滴加上5μl 细胞悬液,轻轻盖上盖玻片。 7、 在荧光显微镜B 域进行观察。 染色结果: 注意事项: 1、用能通过活细胞膜与DNA 结合后发蓝色荧光的Hoechist 33342和只能通过死细胞与DNA 结合后发红色荧光的碘化吡啶( propidium iodide ,PI)对细胞进行双染的方法也比较常用。 编号 名称 DA0039 100T Storage 试剂(A): AO solution 200μl 4℃ 避光 试剂(B): EB solution 200μl RT 试剂(C): AO/EB Dilution Buffer 50ml 4℃ 避光 使用说明书 1份 活细胞 绿色荧光 死细胞 橙色荧光

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

细胞在发生凋亡时,会激活一些DNA内切酶,这些内切酶会切断核小体间的基因组DNA。基因组DNA 断裂时,暴露的3'-0H 可以在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Terminal Deox yn ucleotidyl Tran sferase,TdT)的催化下加上荧光素(FITC)标记的dUTP(fluorescein-dUTP),从而可以通过荧光显微镜或流式细胞仪进行检测,这就是TUNEL 法检测细胞凋亡的原理。 TUNEL法特异性检测细胞凋亡时产生的DNA断裂,但不会检测出射线等诱导的DNA断裂(和细胞凋亡时的断裂方式不同)。这样一方面可以把凋亡和坏死区分开,另一方面也不会把 射线等诱导发生DNA断裂的非凋亡细胞判断为凋亡细胞。 针对问题2(TUNEL法的实验原理是什么?): 基本原理:对不同组织切片先增加细胞膜通透性,然后让rTDT和bio标记的dUTP进入细 胞内,在rTDT的辅助下dUTP与核断裂的DNA 3 -0H结合,再用HRP标记的链霉亲和素与dUTP 上的biot in 结合(每个链霉亲和素至少可以再结合3个biot in 分子),最后用DAB 过氧化氢与SP上的辣根过氧化物酶HRP发生氧化、环化反应,形成苯乙肼聚合物而呈现棕褐色,最终通过计数每张切片上不同视野中TUNEL阳性细胞的比例来判断细胞凋亡发生情 况。■ 1. TUNEL工作原理:简单说就是一一TUNEL细胞凋亡检测试剂盒是用来检测细胞在凋亡过程中细胞核DNA的断裂情况。 其原理是;生物素(biot in )标记的dUTP在脱氧核糖核苷酸末端转移酶(TdT En zyme)的 作用下,可以连接到凋亡细胞中断裂的DNA的3' - 0H末端,并可与连接了的辣根过氧化酶的 链霉亲和素(Streptavidin-HRP )特异结合,在辣根过氧化酶底物二氨基联苯胺(DAB的存在下,产生很强的颜色反应(呈深棕色),特异准确地定位正在凋亡的细胞,因而在普通 显微镜下即可观察和计数凋亡细胞;由于正常的或正在增殖的细胞几乎没有DNA的断裂,因而没有3'-0H形成,很少能够被染色。 针对问题3 (TUNEL实验中几个关键步骤是什么?): 1. 充分脱蜡和水化。脱蜡可以先60度20min,再用二甲苯两次5~10min ;而水化用梯度乙 醇从高浓度到低浓度浸洗,这些以便后面的结合反应充分、均匀; 2. 把握好细胞通透的时间。一般根据切片的厚薄,选择蛋白酶k的孵育时间,常用10~30min, 几um切片用短时间;几十um切片用长时间,通过摸索达到既不脱片,有能够使后面的酶和 抗体进入胞内。 3. 适当延长TUNEL反应液的时间。一般是37度1h,你也可以根据你的凋亡损伤程度,选择更长的时间,可长至2h,但要结合你最终的背景着色。 4. DAB显色条件的选择。一般DAB反应10分钟左右,结合镜下控制背景颜色,最长不超过 30min;我不喜欢用promega公司提供的DAB液(桃红色),不利于辨认棕褐色。 5. PBS的充分清洗。我个人认为,在TUNEL反应后和酶标反应后的清洗应十分严格,可增加 次数达5次,因为这些清洗直接决定最后切片的非特异性着色。 6. 此外,内源性POD的封闭也十分关键。对于肝脏、肾脏等血细胞含量多的组织,我的经 验是适当延长封闭时间和升高过氧化氢的浓度,可以达到很好的封闭效果,且不影响最终的 特异性染色。 针对问题5.细胞通透的原理、通透剂的浓度、孵育时间及其配制方法? 1. 蛋白酶K是消化膜蛋白,从而起打孔作用,增加

吖啶橙染色液

吖啶橙染色液 吖啶橙染色液(1mg/ml) 产品简介: 吖啶橙(Acridine Orange, AO)属于三环杂芳香燃料,可以标记DNA、RNA,属于异染性荧光染料。该染料具有膜通透性,能透过细胞膜,使核DNA 和RNA 染色。因此AO 常用于细胞内DNA 和RNA 进行检测。AO 与核酸结合方式主要有:1、插入性结合,AO 嵌入核酸双链的碱基对之间,这种结合方式主要为AO 与DNA 的结合,其荧光发射峰为530nm,激发后呈绿色荧光;2、静电吸引,带正电荷的AO 与单链核酸的磷酸根(带负电荷)产生静电间的吸引结合,这种结合方式主要为AO 与RNA 的结合,其荧光发射峰为640nm,激发后呈红色荧光,少量结合会呈桔黄色或桔红色荧光。因此,吖啶橙嵌合到双链DNA 分子中显绿色,与DNA 单链或RNA 结合时发桔黄色或橙红色荧光。 (1mg/ml)为储存液,使用时应稀释到合适浓度后使用。染色 后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吖啶橙可透过正常细胞膜,使细胞核呈绿色或黄绿色均匀荧光;而在凋亡细胞中,因染色质固缩或断裂为大小不等的片断,形成凋亡小体。吖啶橙使其染上致密浓染的黄绿色荧光或黄绿色碎片颗粒;而坏死细胞黄荧光减弱甚至消失。吖啶橙染色常与EB 染色合用双染,因EB 只染死细胞使之产生桔黄色荧光,由此可区分出正常细胞、凋亡细胞及坏死细胞。 自备材料: 1、 荧光显微镜 2、 低速离心机 3、 PBS 4、 细胞计数板 5、 载玻片、盖玻片 操作步骤(仅供参考): 1、 收集细胞(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时,应先固定细胞),用PBS 清洗细胞1次,计数并调节

细胞浓度至106/ml。 2、取适量的细胞悬液,加入Acridine Orange Stain(1mg/ml),使AO终浓度为8.5~17 μg/ml,轻轻混匀。 3、室温避光染色15~20ml,滴加于载玻片上并加盖玻片或上流式细胞仪分析。 4、荧光显微镜下观察(激发滤光片波长488nm,阻断滤光片波长515nm),计数并拍照。 染色结果: 正常细胞细胞被均匀染成黄绿色荧光 凋亡细胞染色质浓缩,细胞核碎裂成点状,被 染成大小不一、致密浓染的绿色颗粒 注意事项: 1、Acridine Orange Stain(1mg/ml)不含破膜剂,较少单独使用。 2、吖啶橙染色常与EB染色合用,可区分出正常细胞、凋亡细胞及坏死细胞。 3、如有低温离心机进行离心效果更佳。 4、操作过程中应注意减少试剂暴露于强光下的时间。 5、试剂有一定毒性,请小心操作。 6、为了您的安全和健康,请穿实验服并戴一次性手套操作。 有效期:6个月有效。

细胞自噬预实验

细胞自噬预实验 化学染色法 1、试验目的 通过化学染料吖啶橙(acridine orange,AO)染色木犀草素处理后的HepG2细胞判断木犀草素是否诱导HepG2细胞发生自噬。 2、试验原理 3,6-(二甲胺基)吖啶盐酸盐,分子式C17H19N3 · HCl · ZnCl2, 分子量438.12g/mol,是一种荧光色素,其检测激发滤光片波长488nm,阻断滤光片波长515nm。它与细胞中DNA和RNA结合量存在差别,可发出不同颜色的荧光,与DNA 结合量少发绿色荧光,与RNA结合量多发桔黄色或桔红色荧光。该染料具有膜通透性,能透过细胞膜,使核DNA和RNA染色。AO也可以渗透进入酸性细胞器,例如自噬溶酶体,发生自噬的细胞经吖啶橙染色,在荧光显微镜下可观察到红黄色点状体,称为酸性小体,当PH值较低的时候,AO发出红色荧光,且强度与酸性程度相关。所以在AO标记的细胞中,酸性囊泡细胞器结构可以通过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到。 3、试验材料及试剂 HepG2细胞株、DMEM培养基(含10%FBS、100U青霉素和链霉素)、PBS、 0.25%胰蛋白酶、吖啶橙(AO)、木犀草素、6孔板、载玻片、盖玻片 AO储备液:准确称量10mg吖啶橙融入10ml三蒸水中,配置成储备液。实验前取5.0ml PBS溶解10ulAO储备液,配置成染色液。 4、试验方法 1)取对数期生长的细胞按1-5×105个/ml的浓度接种在六孔板中,24h后加入终浓度为50uM、100uM、200uM的木犀草素及100uM的5-Fu,药物

处理48h。 2)药物处理后,用PBS清洗2次,0.25%的胰酶消化细胞制成细胞悬液。3)将细胞悬液1000rpm离心3min,去掉上清,加入PBS把细胞浓度调节到1--10×105个/ml,吹打混匀。 4)取300ul细胞悬液,加入染色液至终浓度为1ug/ml,37℃避光孵育15-30min 5)染色结束后用PBS清洗3次,1000rpm离心3min,涡旋震荡混匀 6)最后一次离心后留下少量液体,取10ul染色后的细胞滴加在载玻片上,盖上盖玻片 7)把临时装片放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取对照组和药物组细胞数目相似的视野进行拍照。

(完整)常见细胞凋亡检测的方法与注意事项

(完整)常见细胞凋亡检测的方法与注意事项 编辑整理: 尊敬的读者朋友们: 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完整)常见细胞凋亡检测的方法与注意事项)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完整)常见细胞凋亡检测的方法与注意事项的全部内容。

常见细胞凋亡检测的方法与注意事项 大家常把细胞凋亡和细胞坏死混淆,其实两者是不同的细胞死亡形式,大家可以在死亡细胞的形态、生化和分子指标上将二者区分开来,细胞凋亡检测的方法不少,这里就总结下几种常用的检测方法. 细胞凋亡检测更多详情,点击查看不可不知的细胞检测方法——MTT 一、细胞凋亡的形态学检测 根据凋亡细胞固有的形态特征,人们已经设计了许多不同的细胞凋亡形态学检测方法。 1 光学显微镜和倒置显微镜 (1) 未染色细胞:凋亡细胞的体积变小、变形,细胞膜完整但出现发泡现象,细胞凋亡晚期可见凋亡小体。 贴壁细胞出现皱缩、变圆、脱落. (2)染色细胞:常用姬姆萨染色、瑞氏染色等.凋亡细胞的染色质浓缩、边缘化,核膜裂解、染色质分割 成块状和凋亡小体等典型的凋亡形态。 2 荧光显微镜和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镜 一般以细胞核染色质的形态学改变为指标来评判细胞凋亡的进展情况。 常用的DNA特异性染料有:HO 33342 (Hoechst 33342),HO 33258 (Hoechst 33258), DAPI。三种染料与DNA的结合是非嵌入式的,主要结合在DNA的A-T碱基区。紫外光激发时发射明亮的蓝色荧光。 Hoechst是与DNA特异结合的活性染料,储存液用蒸馏水配成1mg/ml的浓度,使用时用PBS稀释成终浓度为2~5mg/ml。 DAPI为半通透性,用于常规固定细胞的染色。储存液用蒸馏水配成1mg/ml的浓度,使用终浓度一般为0.5 ~1mg/ml。 结果评判:细胞凋亡过程中细胞核染色质的形态学改变分为三期:Ⅰ期的细胞核呈波纹状(rippled)或呈折缝样(creased),部分染色质出现浓缩状态;Ⅱa期细胞核的染色质高度凝聚、边缘化;Ⅱb期的细胞核裂解为碎块,产生凋亡小体(图1)。 3 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 结果评判:凋亡细胞体积变小,细胞质浓缩。凋亡Ⅰ期(pro—apoptosis nuclei)的细胞核内染色质高度盘绕,出现许多称为气穴现象(cavitations)的空泡结构(图2);Ⅱa期细胞核的染色质高度凝聚、边缘化;细胞凋亡的晚期,细胞核裂解为碎块,产生凋亡小体。 图2

吖啶橙荧光染色法

. ’. 吖啶橙荧光染色法 【实验原理】 吖啶橙(acridine orange ,AO )是最经典的极灵敏的荧光染料,它可对细胞中的DNA 和RNA 同时染色而显示不同颜色的荧光。其激发峰为492nm ,荧光发射峰为530nm (DNA )、640(RNA ),它与双链DNA 的结合方式是嵌入双链之间,而与单链DNA 和RNA 则由静电吸引堆积在其磷酸根上。在蓝光(502nm )激发下,细胞核发亮绿色荧光(约530nm ),核仁和胞质RNA 发橘红色荧光(>580nm )。吖啶橙的阳离子也可以结合在蛋白质、多糖和膜上而发荧光,但细胞固定阻抑了这种结合,从而主要显示DNA 、RNA 两种核酸。 【实验用品】 1、 器材 荧光显微镜、牙签、载玻片、盖玻片、滴管、吸水纸。 2、 试剂 (1)0.1mol/l pH7.0 PBS 液 A 液:NaH 2PO 4·H 2O 2.76g ,加蒸馏水至100ml ; B 液:Na 2HPO 4·7H 2O 5.36g ,加蒸馏水至100ml ; 取A 液16.5ml +B 液33.5ml +NaCl 8.5g ,用蒸馏水稀释至100ml 。 (2)1%吖啶橙原液 取0.1g 吖啶橙加蒸馏水稀释至100ml (临用时配制0.01%吖啶橙染液:将1%吖啶橙原液用pH7.0 PBS 溶液稀释10倍)。 3、 材料 口腔黏膜上皮细胞临时制片或人肝癌BEL-7402细胞爬片。 (1)取口腔上皮细胞涂在干净载玻片上。 (2)95%乙醇溶液固定5min 。 (3)滴加0.01%吖啶橙染液5min 。 (4)盖上盖玻片,吸水纸吸去盖玻片周围多余液体,镜下观察。 【结果与观察】 荧光显微镜下(选用蓝色激发滤片),可见含DNA 的细胞核显示黄绿色荧光,含RNA 的细胞质及核仁显示橘红色荧光 体外培养的肝癌细胞吖啶橙荧光染色 【注意事项】 (1)制片后一定要晾干玻片,在进行后续步骤,否则会导致细胞脱落。 (2)每种荧光染料,均有自己的最适pH ,此时荧光最强。当pH 改变时,不仅荧光强度减弱,而且波长将有所改变,因此荧光检测时要在一定的pH 缓冲液中进行。

吖啶橙

技名词定义 中文名称: 吖啶橙 英文名称: acridine orange 定义: 可与核酸亲和的荧光活体染料。荧光显微镜下核呈绿色,细胞质呈黄色。所属学科: 细胞生物学(一级学科);细胞生物学技术(二级学科) 本内容由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 3,6-(二甲胺基)吖啶盐酸盐,分子式C17H19N3 · HCl · ZnCl2, 分子量438.12g/mol,是一种荧光色素,其检测激发滤光片波长488nm,阻断滤光片波长515nm。它与细胞中DNA和RNA结合量存在差别,可发出不同颜色的荧光,与DNA结合量少发绿色荧光,与RNA结合量多发桔黄色或桔红色荧光。该染料具有膜通透性,能透过细胞膜,使核DNA和RNA染色。因此,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吖啶橙可透过正常细胞膜,使细胞核呈绿色或黄绿色均匀荧光;而在凋亡细胞中,因染色质固缩或断裂为大小不等的片断,形成凋亡小体。吖啶橙使其染上致密浓染的黄绿色荧光,或黄绿色碎片颗粒;而坏死细胞黄荧光减弱甚至消失。吖啶橙AO常与溴化乙啶EB合用双染,因EB只染死细胞使之产生桔黄色荧光,由此可区分出正常细胞、凋亡细胞及坏死细胞.它还可以用作移码突变的诱变剂,能镶嵌于两个相邻的碱基对之间,这样在DNA复制过程中,会使DNA链增加或缺失一个碱基,造成移码突变。吖啶橙染液有毒,操作时要戴手套,需避光。 简称:AO AO能与无机酸形成盐,具有绿色荧光。如果再稀释的话,便水解成游离的AO,而呈现紫色荧光。 吖啶橙/溴化乙锭双荧光染色测定PC12细胞凋亡(acridine orange/ethidium bromide, AO/EB): (1)细胞爬片:在6孔培养板中预先置入玻璃盖玻片,接种细胞悬液,干预后,予95%乙醇固定15分钟,微干,然后准备荧光染色。将100mg/L 溶于PBS的吖啶橙和100mg/L溶于PBS的溴化乙锭各5μl(临用前混合加入,加样量宜小,有时各2μl-5μl足够,量太大容易形成细胞凋亡的假阳性),在照相前混匀后加入,轻轻吹打,30秒后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照相。(有人用15mg吖啶橙溶于100ml pH6.8的PBS中过滤,避光保存)计取5个视野,共100个细胞中凋亡细胞百分数。 (2)如制成细胞悬液:取100μl PBS稀释的细胞悬液,加2μl的染色液,其中AO/EB,各含100μg/ml,加入染料30秒后观察摄像。

常用的细胞凋亡检测方法

细胞凋亡与坏死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细胞凋亡形式,根据死亡细胞在形态学、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上的差别,可以将二者区别开来。细胞凋亡的检测方法有很多,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测定方法。 一、细胞凋亡的形态学检测 根据凋亡细胞固有的形态特征,人们已经设计了许多不同的细胞凋亡形态学检测方法。 1 光学显微镜和倒置显微镜 (1)未染色细胞:凋亡细胞的体积变小、变形,细胞膜完整但出现发泡现象,细胞凋亡晚期可见凋亡小体。 贴壁细胞出现皱缩、变圆、脱落。 (2)染色细胞:常用姬姆萨染色、瑞氏染色等。凋亡细胞的染色质浓缩、边缘化,核膜裂解、染色质分割 成块状和凋亡小体等典型的凋亡形态。 2 荧光显微镜和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镜 一般以细胞核染色质的形态学改变为指标来评判细胞凋亡的进展情况。 常用的DNA特异性染料有:HO 33342 (Hoechst 33342),HO 33258 (Hoechst 33258), DAPI。三种染料与DNA的结合是非嵌入式的,主要结合在DNA的A-T碱基区。紫外光激发时发射明亮的蓝色荧光。 Hoechst是与DNA特异结合的活性染料,储存液用蒸馏水配成1mg/ml的浓度,使用时用PBS稀释成终浓度为2~5mg/ml。 DAPI为半通透性,用于常规固定细胞的染色。储存液用蒸馏水配成1mg/ml的浓度,使用终浓度一般为0.5 ~1mg/ml。 结果评判:细胞凋亡过程中细胞核染色质的形态学改变分为三期:Ⅰ期的细胞核呈波纹状(rippled)或呈折缝样(creased),部分染色质出现浓缩状态;Ⅱa期细胞核的染色质高度凝聚、边缘化;Ⅱb期的细胞核裂解为碎块,产生凋亡小体(图1)。 3 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 结果评判:凋亡细胞体积变小,细胞质浓缩。凋亡Ⅰ期(pro-apoptosis nuclei)的细胞核内染色质高度盘绕,出现许多称为气穴现象(cavitations)的空泡结构(图2);Ⅱa期细胞核的染色质高度凝聚、边缘化;细胞凋亡的晚期,细胞核裂解为碎块,产生凋亡小体 二、磷脂酰丝氨酸外翻分析(Annexin V法) 磷脂酰丝氨酸(Phosphatidylserine, PS)正常位于细胞膜的内侧,但在细胞凋亡的早期,PS可从细胞膜的内侧翻转到细胞膜的表面,暴露在细胞外环境中(图3)。Annexin-V是一种分子量为35~36KD的Ca2+依赖性磷脂结合蛋白,能与PS高亲和力特异性结合。将Annexin-V 进行荧光素(FITC、PE)或biotin标记,以标记了的Annexin-V作为荧光探针,利用流式细胞仪或荧光显微镜可检测细胞凋亡的发生。 碘化丙啶(propidine iodide, PI)是一种核酸染料,它不能透过完整的细胞膜,但在凋亡中晚期的细胞和死细胞,PI能够透过细胞膜而使细胞核红染。因此将Annexin-V与PI匹配使用,就可以将凋亡早晚期的细胞以及死细胞区分开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