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流通体制改革进程

农村流通体制改革进程
农村流通体制改革进程

农村流通体制改革进程

我国农村市场改革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随着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大政方针的调整而不断深化,经过30年的改革,我国农村流通主体、载体、客体、渠道、管理组织、管理手段等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农村流通经营体制具体包括农村流通经营主体(企业、个人等)、经营载体(市场)、经营客体(农产品、农资、日用消费品)、经营形式、经营渠道等。30年来,我国农村流通体制改革大体经历了以下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1978———1984年):调整统购统销制度,农村流通体制改革开始酝酿探索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拉开了农村改革的序幕,从1978年到1984年我国由计划调节向计划与市场调节相结合过渡,人民公社制度解体,从根本上确立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农村生产组织中的主体地位,形成了农户与集体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

一是农村市场得到恢复,新时期农村市场体系建设开始。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市场得到恢复和发展。1983年国务院颁布了“大中城市逐步建设农产品批发市场”的第21号文件,上海、深圳和北京等大中城市以及山东,河南等蔬菜主产地开设批发市场,允许长途贩运蔬菜,批发市场建设开始兴起。

二是国营商业和供销合作社独家经营的局面被打破,市场主体重新构造。1983年中共中央1号文件《当前农村经济政策的若干问题》首次规定了农民私人可以经营。供销合作社进行体制改革,基层供销社逐步恢复合作商业性质,并扩大经营范围和服务领域,逐步办成供销、加工、贮藏、运输、技术等综合服务中心。

三是国家减少了统购统销的农产品数量和范围,放开部分农产品价格,局部引进市场调节的因素。改革开放后,国家逐步减

少了统购统销的农产品数量和范围,1981年国家统派购农产品品种有141种,到1984年减少为38种,议购议销商品的范围为三类农副产品和完成收购任务以后允许上市的一、二类农副产品。开始放活鲜活产品价格;试行建立专门的生产基地或用平价生产资料换购;放开三类产品和统派购任务外的价格。这阶段引进了市场调节的因素,但仅仅是对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局部突破。

第二阶段(1985———1991年):推行“双轨制”,农村流通体制由计划向市场过渡

1985年,中共中央出台1号文件制定了十项经济政策,重点加快农产品收购制度改革,取消粮食、棉花统购,实行合同定购和市场收购相结合的“双轨制”,并逐步放开农产品、水果、茶叶等农产品的价格,鼓励调整农村产业结构,积极发展乡镇企业。

一是农产品批发市场蓬勃兴起,逐步确立在市场体系的中心地位。大部分批发市场在集市贸易基础上自发形成,有关部门对其逐步加以建设、引导、管理而不断发展起来,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发展,为大批农产品进城创造了条件,并带动开拓远郊和外埠蔬菜基地和其他副食品供应基地。

二是多种形式的经济联合成为市场主体,奠定农村流通主体多元化发展基础。这阶段全民所有制经济进行了初步改革,个体和私人企业有一定发展,农村经济形成了以公有制为主导,多种经济成分、多种经营形式并存的格局。农村除了以土地为中心的乡、村合作组织之外,为了发展多种经营,扩大商品生产,农民又自愿组成了多样化的专业性的经济联合。农民以及多种形式的经济联合作为独立的市场主体,在农产品市场流通中的地位日益重要。

三是统派购体制瓦解,从计划形成价格向市场形成价格转变,市场调节机制逐步建立。从1985年起,除个别品种外,国家不再向农民下达农产品统购派购任务,按照不同情况,分别实

行合同定购和市场收购,自由贸易体制形成。1987年中共中央5号文件提出:国家开始着重利用价格、税收、信贷、法规等手段调节农村经济的运行,使之符合国家计划指导要求。这标志着随着改革的深入,政府将由直接控制为主转到以间接控制为主,宏观经济的调节机制逐步建立和完善起来。1990年,国家筹建粮食储备局,建立粮食收购最低保护制度和粮食专向储备制度,这是农产品流通体制由计划向市场转变的标志。

第三阶段(1992———2000年):转入市场经济轨道,农村流通体制改革全面加速

199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要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市场经济体制,与之相适应,农产品流通体制的市场化改革进程大大加快了,农村流通体制进入一个全面向社会主义市场体制转轨的新时期。

一是农产品期货市场发育成长,农产品市场体系初建框架。1993年我国第一家试点的期货交易所郑州商品交易所成立,正式推出标准化期货合约交易;同年大连商品交易所成立,目前已成为我国最大的农产品期货交易所,并已发展成世界第二大大豆期货市场。农产品期货市场的发育标志着我国农产品市场体系已相互配套,正在步入成熟的发展阶段。

二是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挥作用,农民组织化程度有所提高。从事农产品加工和流通的国有和集体企业转变经营方式,采取多种形式与农民结成经济利益共同体,实现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的紧密结合,形成了贸工农一体化经济组织,在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上扩大规模,使我国农业向商品化、专业化和现代化转变。再者,供销合作社进行体制改革,筹划组建了全国供销合作总社。

三是相关法律法规相继出台,农村流通管理开始规范化。1993年,《农业法》出台,标志着农村市场建设步入法制轨道。1994年12月原国内贸易部发布了《批发市场管理办法》,首次

对批发市场进行定义,对批发市场的设立作了详细的规定。从1996年到2000年,《农作物种子生产经营管理办法》、《农药管理条例》、《中国农机产品质量认证管理办法》、《种子法》相继出台,促进了农产品生产和农资市场的稳定。1997-1998年,国务院颁发了《生猪屠宰管理条例》,《粮食收购条例》和《粮食购销违法行为处理办法》标志着我国粮食流通管理由此进入了依法行政的时代。

四是宏观市场调控体系全面引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显著增强。首先,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向市场化方向发展。1992—1993年,粮食朝自由贸易体制目标迈出较大步伐,价格随行就市,多数县宣布粮食实行“三放开”。从1994年起,国家订购的粮食实行“保量放价”,国家对粮食实行保护价制度,并建立相应的粮食风险基金和储备体系,投入巨资新建和改扩建了一批储备粮库。1998年4月,全国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工作会议推出了“四分开一完善”的改革方案。1998年6月,国务院又出台了“三项政策,一项改革”。其次,国家逐步运用经济手段调控棉花市场。1998年11月28日国务院出台了《关于深化棉花流通体制改革的决定》,《决定》提出主要依靠市场机制实现棉花资源合理配置的新体制。从1999年9月1日新的棉花年度起,棉花收购价格、销售价格主要由市场形成,政府不再做统一规定。第三,农资以市场形成价格为主,供销社农资经营主渠道时代宣告结束。

第四阶段(2001年至今):步入经济建设新时期,农村流通体制改革配套完善

2001年,国家进入“十五”经济建设新时期,世界贸易组织的多哈会议审议通过中国入世的决定。2003年,中共中央总书记签署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的若干政策的意见》,这是继“五个一号文件”17年后,中央再次把“三农”问题提到“一号文件”的位置。2006年在全国全部免征农

业税。我国农村流通体制步入配套完善时期。

一是加快现代化建设步伐,农村市场体系进一步完善。在全国大中城市和主要产区一批布局合理、交易方式先进、功能齐全、信息灵敏、安全卫生的骨干批发市场发展起来了,批发市场档次和功能得到相应的提高和完善,批发市场的建设逐渐从硬件的数量建设转向市场内部软件的质量建设阶段。

二是重视发展农村市场中介组织,农村流通主体多元化格局基本形成。2004——2007年连续四年的中共中央1号文件均提出要鼓励发展农民经纪人等农产品营销主体,搞活农产品流通政策建议。中国农产品市场协会、中国蔬菜市场协会、农村合作流通协会等相继成立,其在促进农村流通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三是加强政府服务功能,开放的流通管理机制逐步建立。国家只对粮食、棉花、化肥、烟草等极少数关系国计民生的商品实行合同订购和专营专卖,建立专项经营管理制度。供销合作社系统在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2000多个县都设立了联合社和基层社、村级综合服务及各种服务网点,开放的流通管理服务体系逐步建立。政府重点加强信息服务工作。2004年我国全面放开粮食收购市场和粮食价格,全面实行粮食流通市场化。2001年国务院提出了棉花流通体制改革的政策与措施:即一化———产业化经营;二分———供销社与棉花经营企业分开,棉花储备与经营分开;三加强———加强棉花国家宏观调控,加强棉花市场管理,加强棉花质量管理,国家宏观调控下主要依靠市场机制实现棉花资源合理配置的新机制逐步确立。

中国电力体制改革十年回顾和反思

一、回顾中国电力体制改革的进程 中国当前电力行业格局 97年以来,我国的电力体制经过一系列改革。除设立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外,原有大型电力企业通过资产重组和市场整合,构建成11 家集团公司,包括:两大电网公司———国家电网公司、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国家电网下设华北、东北、华东、华中和西北5个区域电网公司。南方电网则由广东、广西、云南、贵州及海南的电网资产重组而成。五大发电集团———中国华能集团公司、中国大唐集团公司、中国华电集团公司、中国国电集团公司、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两大辅业集团———中国电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和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形成当前中国电力行业格局。 回顾中国电力体制改革历程 如果从2002年开始计算,电改已经进行了10年,电力产业市场化改革的复杂性超出了最初设计者的想象,漫漫长路,不堪回首: 1) 1997 年开始对针对电力工业管理体制进行改革,成立了国家电力公司,原电力部行使的政府管理权移交给国家经贸委,电力体制政企分开。这算是预备。 2) 2002 年开始在电力市场引入竞争机制,打破电网的垂直一体化垄断模式,在发电端开放竞争。实行“厂网分开”,将国家电力公司管理的电力资产按照发电和电网两类业务进行划分。 3) 2003年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正式成立。国家电监会为国务院直属事业单位。 4) 2011年将进行电力“主辅分离”。两家电网公司的勘测设计企业,火电、水电施工企业和电力修造企业剥离,同时并入新成立的中国电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和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十年电改评价

改革的历程表明,电力产业市场化改革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改革既可能获得巨大收益,又潜伏着各种风险。十年过去,电力改革当初提出的改革方针“厂网分开、主辅分离、输配分开、竞价上网”只完成了前一半。即使对这一半的改革,业界也都一致认为不彻底。 1) 厂网虽分开,但原本分离的本意是在发电侧展开竞争,可是由于上网电价和发电额度仍然控制在发改委,初衷并没有实现。反而成了夹生饭。 2) 主辅分离不彻底。原目标是剥离电网的电站设计建设、电力装备制造、三产等辅业,只保留输配电主业。可是国网利用2008年冰灾,提出的辅业重新界定,并于2009年逆向收购许继平高两大领先电气制造集团。 改革的最大阻力来自于电网和其相关利益集团,步步为艰。一句话:不彻底、不坚决、没触动核心。一个被规制企业利用规制者的自利动机进行寻租活动,使规制者成为被规制者的“俘虏”,并共同分享垄断利润,从而导致规制的失败。在这样的大环境下,电改注定无法成功。 为完成国家2002年提出的“厂网分开、主辅分离、输配分开、竞价上网”的目标,显然当前这个格局还需要进一步拆分:剥离电网的配售职能,成立独立区域电网公司;剥离国网的电气设备制造的辅业;成立第三方的电力调度和交易中心。电改进入攻坚阶段。 二、中国当前的电力运营模式及存在的问题 电力产业自然垄断属性的由来 电力系统是由发电厂、输电网、配电网和电力用户组成的整体,是将一次能源转换成电能并输送和分配到用户的一个统一系统。 输电网是电力系统中最高电压等级的电网,是主网。配电网是将电能从枢纽变电站直接分配到用户区的电网,是辅网。 发电厂将一次能源转换成电能,经过电网将电能输送和分配到电力用户的用电设备,从而完成电能从生产到使用的整个过程。

我国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及现代流通体系建设

我国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及现代流通体系建设 李志萌 我国现有农产品流通体系是伴随着流通体制改革,由国家统购统销的流通体系经过市场化改革逐步演变形成的。目前,在农业发展由资源约束转变为资源和市场双重约束的形势下,市场流通对生产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加快现代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发展现代农产品物流业,是新时期深化流通体制改革的突破口。建立现代农产品流通体系的实质是保证农产品的市场实现和降低农产品交易成本。加强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发展现代流通方式,推进农产品流通方式的现代化,用优化的机制保证优质农产品的流通,是提高我国农产品竞争力和提高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 一、我国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历程 自1978年开始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体制方向改革。一是由计划调节向计划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过渡阶段(1979~1984年)。政府逐步减少统购统销和派购限售的品种和数量,缩小国家收购农产品范围。到1984年年底,国家对主要农产品量和播种面积下达的25种指令性计划指标已基本取消。逐步放开了三类农产品的购销价格,根据市场供求,实行议购议销。由于政策的放宽和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广泛实施,我国剩余农产品大量增加,曾被取缔、合并的农村集贸市场和传统农副产品专业市场得到了初步恢复和发展。 二是合同定购与市场收购并存时期(1985~1991年)。在家庭承包制与先行放开的农产品收购价格和集市贸易相配合下促成的农村经济超常规发展,一举改变了长期存在的农产品供应匮乏状况。在这样的背景下,1985年1月1日,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发布了《关于进一步活跃农村经济的十项政策》,文件的核心内容是改革计划经济时期的统购派购任务,按照不同情况分别实行合同定购和市场收购。1990年9月,国务院决定筹建国家粮食储备局,对粮食收购实行最低

新中国农村改革的历程及经验

新中国农村改革的历程及经验 论文关键词:改革历程;改革经验 论文摘要:中国的改革开放最早从农村开始,但农村改革的历程却并不是一帆风顺,从土地改革、农业合作化、人民公社、家庭承包经营一直到目前的税费改革。不管是哪次改革,既有其成功的经验,也有其不足的教训,对这些经验和教训进行总结和归纳,对于促进我们 以后的整个经济、社会又快又好的发展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 今年是改革开放30周年,我国改革开放是从农村始发的,总结农村改革开放的实践经验,从中获得的启示,有利于今后更好地推进改革 开放、促进整个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1 新中国农村改革的历程 中国的改革最早发端于农村,但是,在农村改革和发展中,我们走过的道路并不顺利。回顾历程,总结经验教训,必将对今后中国农村的改革和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对各行各业的改革和发展提供宝贵的历史经验。

1.1 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以前的改革 建国后,我国不论是在城市还是农村进行了一系列有利于社会主义建设的改革,其中,农村的改革尤其令人瞩目。而农村改革中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又以土地改革、农业合作化、人民公社最为典型。这三 项改革决定了我国农村改革的方向和基调。 首先是土地改革,1950年6月中央人民政府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土地改革法》的颁布,使农民“耕者有其田”。土地生产关系的变革,极大地释放出了制度潜能,充分调动了几亿中国 农民的政治觉悟和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生产的空前发展。 为了实现农业社会主义改造之路,1955年10月召开的党的七届六中全会上,通过了《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的决议》,要求加快农村合作化的速度。1956年11月,全国加入高级社的农户比重已达到96%。这时,我国农村基本上实现了由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初级社向完全社会主义性质的高级社的转变。 人民公社化是合作化的进一步升级和飞腾,1958年8月,北戴河会议讨论了在全国农村建立人民公社的问题,通过了《关于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问题的决议》。由此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人民公社化的浪潮。人民公社在“一大二公”的同时对农业的大破坏,并直接导致了国民经济进入极其严重的困境。也正因为如此,当国民经济已走向崩溃的边缘时,长期受压抑的农民在农村掀起了一场波澜壮阔、惊心动魄的 改革。(1)家庭承包经营。 十一届三中全会,揭开了全国改革的序幕。中国的改革是从农村打

当前我国粮食流通体制改革亟需解决的几个问题.

当前我国粮食流通体制改革 亟需解决的几个问题 我国粮食流通体制改革主要经历了统购统销、合同订购、国家订购与价格“双轨制”、购销市场化改革三个阶段。1998年国家实行储备与经营分开,对中央储备粮垂直管理,建立了比较完整的粮食储备体系。2004年国家加快粮食流通体制改革,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彻底解决了“老人、老粮、老账”问题,全面放开了粮食购销市场和价格,鼓励粮食经营主体实现多元化,对原国有粮食企业进行了重新组合,新组建企业轻装上阵,参与市场竞争。同年,国务院颁布实施《粮食流通管理条例》,要求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转变职能,加强粮食流通市场监管。2005年,为保护种粮农民利益,国家相继制订了稻谷、小麦、大豆、玉米等最低收购价收购预案,在保证国家粮食安全和宏观调控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作为在粮食部门基层工作多年的一名普通工作者,经历每次改革都感受很深,尤其是近几年国家在粮食流通体制改革上取得的显著成绩,总体效果良好,方向也十分正确,但从基层看,感到当前我国的粮食流通体制仍存在一些问题急需解决: 一、存在问题 1、大多数地方至今政企不分。由于主观与客观、内因 与外因的多重因素影响,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对粮食市场监管不够到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由于政企不分,粮食行政管理部门与改制后的国有粮食企业仍是一家人,粮食行政管理部门一方面负责对粮食流通市场的监管,另一面又要拿出相当一部分精力帮助企业搞好经营,难免对下属企业放松监管,不能与社会企业一视同仁;二是由于缺乏法律和政策方面的明确规定,中储粮不愿接受地方粮食行政管理部门的监管;加上国有粮食企业很大程度上要依靠中储粮,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出于顾及、底气不足,也未对中储粮进行有效监管。三是粮食行政执法起步较晚,需要得到社会认可;粮食行政管理部门本身在监管办法、执法人员素质等方面也存在不足,需要完善提高,对社会粮食经营者的监管也不到位。

中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思想研究文献综述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633320803.html, 中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思想研究文献综述 作者:明雅萍 来源:《中国集体经济》2020年第20期 摘要: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进一步缩小城乡之间的发展差距成为现实要求,解决“三农”问题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農业现代化建设艰巨而重要的任务。杜润生作为20世纪80年代初制定中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政策的核心人物,也被评为改革开放四十年最有影响力的人物,曾在中央农业经济政策制定和农村改革实践中提出一系列具有科学性、有效性和前瞻性的重要思想。其思想对当下“三农问题”的解决、城乡之间的协同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国内国际学者对杜润生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思想研究给予了一定关注,多以单一、孤立的视角零散、片面地整理和论述了杜润生某方面的改革思想,包括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土地规模经营、土地股份合作制等方面的改革思想及对杜润生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思想的整体评价。通过整理文献可以发现,对于杜润生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思想的研究存在欠缺和不足之处,大多研究只停留在表面,缺乏对杜润生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思想的系统和深入研究。 关键词:杜润生;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思想研究;文献综述 国内外对杜润生中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思想研究有所涉猎,但缺乏系统性和深入性,本文结合近年来国内外研究成果,进行文献综述。 一、国内文献综述 总的来说,关于杜润生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思想的研究文献数量较少,但类型多样,多以采访、传记、访谈、会议记录为主,以思想为主体进行系统研究的文献很少。通过研究得出,杜润生的改革思想在时间继承上包括两部分,其中一部分是在改革开放初期杜润生对于包产到户的施行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制定以及完善的一些思想,另一部分是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后杜润生对于农村经济体制深化改革和完善的一些思考。学界研究对两部分内容都有涉猎,但前者居多。国内学者对于杜润生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思想的研究大致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 (一)关于改革开放初期杜润生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思想的解读 国内学者关于改革开放初期杜润生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思想的解读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从内容角度出发,阐释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具体内涵。例如,张艳丽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研究30年回顾》一文按照时间顺序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性质、规模经营、土地流转及历史趋势等方面的阶段性理论成果进行了总结回顾。二是从制定和形成过程角度出发,梳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制定过程和逻辑顺序。例如,李斌的《改革开放后农村土地承包责任制变迁研究》一文从初步探索,持续完善,稳定发展三个方面论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形成发展

电力市场改革分析及应对

电力市场改革分析及应对 发表时间:2016-12-19T14:03:39.807Z 来源:《电力设备》2016年第20期作者:刘小飞 [导读] 认真分析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对发电企业(尤其是火力发电企业)经营发展带来的影响,显得尤为重要。 (大唐保定热电厂河北保定 071051) 摘要:随着我国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的深入开展,电力企业由计划电到市场电将全面放开,当前电力市场格局必将发生深刻变革。本文通过对新电力体制改革的方案及特征进行分析,探讨电力体制改革对火力发电企业的影响,改革对火电企业经营模式的改变,由传统的生产型向经营型转变,提出火电企业今后如何满足电力市场新形势的需求及应对措施。 关键词:电力体制改革火电企业经营模式 一、前言 2015年3月1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进一步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简称“9号文”),标志着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大幕正式开启。本轮电力体制改革总体思路是构建有效竞争的市场结构和市场体系,形成主要由市场决定能源价格的机制,转变政府对能源的监管方式,建立健全能源法治体系。改革的重点是,放开两头,监管中间。认真分析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对发电企业(尤其是火力发电企业)经营发展带来的影响,显得尤为重要。 二、电力体制改革特点 本次电力体制改革的特点:一是把电力商品化,形成由需求侧用户市场决定电价的机制,以电力市场价格引导资源有效开发和合理利用;二是建立健全能源法制体系,为建立现代能源体系、保障国家能源安全营造良好的制度环境,充分考虑各方面诉求和电力工业发展规律,兼顾改到位和保稳定;三是支持清洁能源发展,促进能源结构进一步优化;四是有序放开输配以外的竞争性环节电价,逐步打破垄断,有序向社会资本开放配售电业务,有序放开公益性和调节性以外的发用电计划,有序放开竞争性业务,调动社会投资特别是民间资本积极性,促进市场主体多元化;五是开放电网公平接入,建立分布式电源发展新机制;加强电力统筹规划和科学监管,提高电力安全可靠水平。 三、河北省南部电网电改进程 河北省南部电网(简称“河北南网”)地处华北东部,四季分明,天气多变。河北南网内有石家庄、保定、邯郸、邢台、沧州、衡水6个地区,主要以火力发电为主,近年来受国家节能减排政策和新技术发展影响,风力发电和太阳能发电得到快速发展,同时因国家节能减排、大气治理、经济结构调整等因素影响,河北南网第二产业用电量增速呈逐年下降趋势。随着经济面临严峻的下行压力,宏观经济、电力市场、电煤市场等形势错综复杂,新的电力体制改革大幕已启。 2016年2月份河北省发改委电力办印发了《关于大用户直购电政策》,随后河北电力交易中心有限公司挂牌成立。7月份河北省人民政府印发了《河北省深化电力体制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冀政字【2016】26号文),河北南网于9月份正式开展电力直接交易工作,此次交易是河北南网电力市场化改革后的首次大规模交易,交易采用自主协商的双边交易模式,共19家发电企业和123家电力用户共达成交易204笔、成交电量82.5亿千瓦时,平均直接交易电价为325.58元/兆瓦时,降低用户购电成本3.22亿元。 四、电改对火电企业生产经营影响分析及应对 新电改给火电企业带来一场革命,从传统意义上的计划电向市场电变革,按照有序缩减发用电计划的思路,在新电改进程中发电企业将逐步失去计划经济市场的庇护,只留下社会公益部分计划电,其余各类电源竞价上网,发电企业之间的竞争将前所未有的激烈,那些规模大、成本低、环保高效的发电企业将获得竞争优势,有望继续保持良好经营业绩。同时,如果电力企业所处区域的经济增长快,那么该公司业务增长就有保证,就能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火电企业作为电力市场的主力军,首当其冲将会受到新电改的冲击,未来的火电企业必将经历政策、环保和市场等的多重考验。因此,在新的形势下,机遇与挑战并存,火电企业要坚定信心、把握机遇,根据形势及时调整经营策略、创新发展思路,提升管理水平,不论改革如何实施,只有发电成本低、成本控制好的发电公司才能在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中立于不败之地,才能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保持优势。 1.降低成本,建立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的经营管理体系 新电改将重塑发电企业,对其经营理念、发展空间、商业模式将产生重大影响。如何提高现有火电机组效率及降低能耗水平,是火电行业应对新常态的落脚之处。火电企业必须建立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的经营管理体系。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深挖机组潜力,督促现场燃烧调整,合理配风,综合考虑燃烧对氨耗、飞灰等指标的影响,尽可能保证燃烧的安全性和经济性。一是积极开展深入推动“达设计值”工作,利用耗差系统动态展示指标与设计值偏差指导运行调试,加强指标对标管理,特别是厂用电率、供电煤耗、燃油单耗等主要能耗指标与周边同等级机组先进值对标,合理安排设备的运行方式,尽可能降低机组厂用电率,从而降低发电成本;二是以“业绩为导向”,继续认真落实综合业绩考核办法,严格考评,创造全员关心指标、为改善生产指标努力的氛围,进一步开好生产运营月度例会,使全面预算管理深入人心。另一方面是严控成本费用,成本控制对于发电企业提高经济效益,增加企业竞争力具有重大意义。搞好固定成本的测算;充分控制和运用好资金;资金管理是成本管理的重要基础,减少流动资金的占用量和加快周转期,同时适当的利用好负债经营,是火电厂资金管理的重点。全方位加强变动成本的管理;按照成本一票否决法建立成本责任考核制;搞好预算管理工作。只有完善的经营管理体系才能更好的适应且满足新电力体制改革带来的挑战。 2. 建立完善的电力市场营销体系 面对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对火力发电企业造成影响,发电企业应改变过去基于卖方市场、电网公司是单一用户的营销管理理念,树立大市场营销理念,把市场营销定位为企业经营的核心业务,企业要想在市场竞争中获得发展,就需要建立比较全面的经营激励机制。首先,发电企业应该积极开展国家、地方有关电力体制改革方案的研究,研究好、利用好国家、地方出台的电力改革政策,努力争取更加公平的电力营销环境,并将其转化为营销工作的优势,密切关注其它地区大用户直供电交易市场的动向;其次,要摸清发电机组家底,做好成本和电价之间的测算数学模型,积极参与电能直接交易;第三,要转变工作重心,发电企业必须改变传统的营销观念,加强市场营销队

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化流通体制改革加快流通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

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化流通体制改革加快流通产业发展的 实施意见 【法规类别】机关工作综合规定 【发文字号】云政发[2013]128号 【发布部门】云南省政府 【发布日期】2013.08.28 【实施日期】2013.08.28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地方规范性文件 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化流通体制改革加快流通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 (云政发〔2013〕128号) 各州、市人民政府,省直各委、办、厅、局: 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化流通体制改革加快流通产业发展的意见》(国发〔2012〕39号)精神,着力提高流通效率、方便群众生活、保障商品质量、引导生产发展和促进居民消费,加快转变流通产业发展方式,结合我省流通产业发展新形势,现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发展目标 (一)主要目标 到2020年,基本建立起统一开放、竞争有序、安全高效、城乡统筹的现代流通体系,

努力把我省打造成为辐射东南亚、南亚的重要区域性商贸物流中心和消费中心。 ——流通规模不断扩大。确保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速度高于GDP增速,“十二五”末力争突破6000亿元。 ——流通效率不断提高。批发零售企业流动资产周转速度明显加快,全社会物流总费用占GDP比重降至18%以下。 ——现代信息技术在流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电子商务、连锁经营和统一配送等成为主要流通方式,连锁化率达到22%左右,商品统一配送率达到75%左右,流通产业整合资源、优化配置的能力进一步增强。 ——流通业布局更加合理。实体市场建设步伐加快,滇中、滇东北、滇西北、滇西、滇西南、滇南流通网络布局不断优化,多区域、多中心、多层次的商贸枢纽逐步形成。 ——流通业发展环境更加优化。流通业发展的政策、市场和法制环境更加优化,市场运行、市场监管更加规范有序,居民消费更加便捷安全,全省流通业市场功能、服务水平、公平交易环境明显改善。 二、主要任务 (二)加快现代流通体系建设 构建连接国内外的现代流通网络。结合我省综合交通体系建设,依托交通枢纽、生产基地、中心城市、边境口岸和大型商品集散地,加快建设连接西南地区、东中部腹地、长三角、泛珠三角区域的骨干流通网络和面向东南亚、南亚的国际物流大通道。大力发展边境贸易,鼓励边民互市,推动邮政快递服务等稳步发展。加快建设物流配套设施,构建以大型物流基地为核心,各种物流配送中心为节点,布局合理、技术设施先进、信息畅达高效的现代流通体系。 优化城市流通网络布局。加强城市商业网点建设的统筹规划,有序发展城市商贸综合体、购物中心、超市、专业店、专卖店等商业网点和特色商业街区。在100户以上的住

为什么中国改革进程首先在农村取得突破

为什么中国改革进程首先在农村取得突破 答: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关系中国共产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农业是安天下、稳民心的战略产业,没有农业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现代化,没有农村繁荣稳定就没有全国的繁荣稳定,没有农民全面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全面小康。只有坚持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坚持农业基础地位,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坚持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坚持保障农民物质利益和民主权利,才能不断解放和发展农村社会生产力,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中国人口众多,如何满足13亿人的吃饭问题,如何解决农村6亿多农民的基本生存问题是我党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工作的重心。在此20年间,我党的第一代领导人已经开始了积极探索对其进行改革,并提出了不少很好的见解。但由于在国际国内多种复杂因素的作用,这种探索中的正确认识没有能够继续进行下去。随后发生的“文化大革命”使我们党和国家一度面临十分困难的局面,国民经济到了崩溃的边缘。“文化大革命”遗留下来的政治、思想、组织等方面的混乱现象变得极其严重。从粉碎“四人帮”到召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的两年间,党的指导思想上的是非并没有得到应有的澄清,拨乱反正呈现徘徊局面。1978年12月18日至22日,中国共产党召开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大会科学地分析了国内状况和世界大势,总结我国及其它社会主义国家建设的经验教训,毅然把全党全国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果断作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勇敢坚定地开辟建设社会主义的新路。农村改革的序幕也就此拉开。城乡一体化的发展,理顺了国家与农民的分配关系。而第三步改革则是农村综合改革。纵观30年的改革历程,农村改革的根本目的就是要保障中国广大农民的物质利益,维护农民的民主权利,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 2.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社会阶层结构发生了哪些新的变化 答:概括的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社会阶层结构发生了严重的分化。由原来完全的公有制下的人人平等分化为剥削阶级和被剥削阶级。剥削阶级又分为两类,一类是官僚资产阶级,一类是企业主资产阶级,企业主资产阶级又分为国内的民族资产阶级和国外的资产阶级,被剥削阶级主要还是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此外还有小商贩也属于被剥削阶级。 改革以来中国社会的变化,意义最大的、最为根本的变化,莫过于社会结构的变迁。社会结构变迁的核心是社会分层结构的变迁。所谓分层,是对于社会的一种特殊的观察角度,也就是说从人们社会地位垂直变化的角度观察社会。分层的本质是关于人们之间的利益或资源占有的关系。而改革的本质也是关于人们利益关系的变迁。 结构分化作为社会变迁的主要形式之一,其对现代化的影响主要通过两个机制,即由异质性所体现的社会分工和专业化组织对生产效率的促进作用,以及角色多元化和职业等级差异对阶层多元化、社会流动和教育普及的引发及促进作用,这两者都有助于消除封建的“先赋”特权,增加个人“自致”地位的比重。因此,许多社会学家将社会结构的分化程度作为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水平的主要指标之一,将结构分化的形态作为观察和描述现代化过程的一个重要方面。

2021年追忆农村信用社发展历程

追忆农村信用社发展历程 风雨六十载,今朝竞风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六十近年来,农村信用社走过了一条布满“坚持”与“执着”发展道路。以来,省联社招聘了众多大学生员工,当咱们跨入农信社大门时,当咱们为农村合伙金融事业奋斗时,咱们有必要理解农村信用社发展历程。 (一)1949年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赢来了崭新一页。在旧时代混乱政治时局下艰难生存信用合伙社,在1949年赢来了一种崭新发展时期。从在党七届二中全会上被提上议事日程,到被第一届政治协商会议共同大纲列入国家战略;从1954年拥有了统一名称,到最后确立了发展章程,农村信用社在新政治环境下获得了新生。在国家支持下,农村信用社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赢来了第一次大规模发展,不久成为新中华人民共和国打击高利贷、发展农村经历有力武器。 1951年5月,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银行组织召开了第一届全国农村金融工作会议,明确了农村信用社在组织性质、功能定位以及业务范畴等一系列困惑,为信用社发展指明了方向。 195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银行颁发了《农村信用合伙社章程》,对农村信用社性质和任务从规章制度上进行了更

加明确地规定。至此,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已经诞生近年农村信用合伙社,终于明确了自己身份,一场农村信用社发展热潮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大地上迅速蔓延开来。 (二)从1951年全国农村工作会议开始到1958年,农村信用社均由人民银行领导,从发呈现实效果来看,这段时间管理是成功。但是从这之后到1978年这20近年里,对农信社而言,称得上是一段恶梦般经历。1958年12月,中共中央颁发了《关于适应人民公仆化形势改进农村财政贸易管理体制决定》,实行“两放、三统、一包”。此后,国务院专门下发文献,将农信社与银行营业所合并,称为“信用部”,下放给人民公社管理。“所社合一”和“政社合一”浮现,严重影响了信用社发展。1959年5月,人民银行总行召开了全国分行行长会议,收回了下放给人民公社银行营业所,下放给生产大队,变为“信用分部”,这样安排使信用社完全丧失了自主权,开始沦为生产大队平调社员财物工具,严重损害了信用分部在社员中信誉。1962年,中央政府在总结经验教训基本上,将农信社领导权从生产大队收回,由人民银行进行全面、垂直领导,恢复信用社性质和任务,使农信社得到恢复和发展,重新走上了健康发展道路。 1966年,刚刚走上健康发展道路农信社又被“文化大革命”卷入了动荡漩涡。1968年8月,毛泽东刊登了关于教诲革命“最新批示”,在农村,应由贫下中农管理学校。这一

国务院关于印发当前推进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意见的通知

乐税智库文档 财税法规 策划 乐税网

国务院关于印发当前推进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意见的通知 【标 签】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意见 【颁布单位】国务院 【文 号】国发﹝1998﹞35号 【发文日期】1998-11-07 【实施时间】1998-11-07 【 有效性 】全文有效 【税 种】其他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当前推进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意见》已经中共中央*局常委会议讨论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一九九八年十一月七日 当前推进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意见 近几个月来,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认真贯彻执行,《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决定》(国发[1998]15号),围绕落实按保护价敞开收购农民余粮、粮食收储企业

实行顺价销售、粮食收购资金封闭运行“三项政策”和加快国有粮食企业自身改革,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基本上做到了按保护价敞开收购农民的余粮,有效地保护了农民的种粮积极性;一些粮食品种实现了顺价销售,国有粮食收储企业初步扭转了大量亏损的局面;制止了粮食收购资金的挤占挪用,实现了收购资金的封闭运行;加快国有粮食收储企业下岗分流、减人增效的改革步伐。但在改革进程中仍然存在一些突出的矛盾和问题,主要是:不少干部对粮食流通体制改革认识不足,工作不够主动、扎实,贯彻落实政策的具体措施不够得力;有些地方按保护价敞开收购余粮的政策没有完全到位;粮食收购市场还没有完全管住,私商粮贩违法收购粮食屡禁不止,国有粮食收储企业粮食销不出去;企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机制尚未真正建立起来,人员多、费用高、效益差的状况没有得到切实扭转,不少企业仍在发生亏损。这些问题如不尽快解决,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就难以取得预期的成效。当前,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已进入关键时刻,要把改革进一步推向深入,确保“三项政策、一项改革”的贯彻落实,必须从健全机制、完善配套政策。 政策和抓好组织落实三个方面采取有力措施,使国有粮食收储企业真正建立起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新机制,形成秩序井然的粮食收购市场,确立地方政府层层负责的粮食工作行政首长责任制。为此,必须切实做好以下工作: 一、 确立国有粮食收储企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新机制 加快国有粮食收储企业自身改革,完善经营机制,增强企业活力,是搞好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必要条件。 (一)国有粮食收储企业要在人财等方面与粮食行政管理机制彻底脱钩,实行政企分开,使企业真正成为独立核算、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经济实体。要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充分尊重和保护国有粮食企业的经营自主权,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得干预企业的正常经营活动。在这一前提下,国有粮食收储企业原则上以现有乡(镇)粮库(站)为单位,或者因此制宜,在几个乡(镇)或一个县(市)范围内组建粮食收储公司,实行独立核算、自负盈亏。无论采取何种形式,都必须实行政企分开。在企业自愿和经营自主权不受侵犯的前提下,粮食收储企业还可以根据市场需要,组建联合销售公司,以利面向市场,及时掌握市场信息,发挥联合优势。 (二)国有粮食收储企业要严格执行国家粮食购销政策,切实转变经营作风,提高报务质量。当市场粮价低于保护价时,要按保护价敞开收购农民余粮,保护价由各省、自治区、直

农村流通体制改革进程

农村流通体制改革进程 我国农村市场改革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随着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大政方针的调整而不断深化,经过30年的改革,我国农村流通主体、载体、客体、渠道、管理组织、管理手段等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农村流通经营体制具体包括农村流通经营主体(企业、个人等)、经营载体(市场)、经营客体(农产品、农资、日用消费品)、经营形式、经营渠道等。30年来,我国农村流通体制改革大体经历了以下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1978———1984年):调整统购统销制度,农村流通体制改革开始酝酿探索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拉开了农村改革的序幕,从1978年到1984年我国由计划调节向计划与市场调节相结合过渡,人民公社制度解体,从根本上确立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农村生产组织中的主体地位,形成了农户与集体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 一是农村市场得到恢复,新时期农村市场体系建设开始。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市场得到恢复和发展。1983年国务院颁布了“大中城市逐步建设农产品批发市场”的第21号文件,上海、深圳和北京等大中城市以及山东,河南等蔬菜主产地开设批发市场,允许长途贩运蔬菜,批发市场建设开始兴起。 二是国营商业和供销合作社独家经营的局面被打破,市场主体重新构造。1983年中共中央1号文件《当前农村经济政策的若干问题》首次规定了农民私人可以经营。供销合作社进行体制改革,基层供销社逐步恢复合作商业性质,并扩大经营范围和服务领域,逐步办成供销、加工、贮藏、运输、技术等综合服务中心。 三是国家减少了统购统销的农产品数量和范围,放开部分农产品价格,局部引进市场调节的因素。改革开放后,国家逐步减

少了统购统销的农产品数量和范围,1981年国家统派购农产品品种有141种,到1984年减少为38种,议购议销商品的范围为三类农副产品和完成收购任务以后允许上市的一、二类农副产品。开始放活鲜活产品价格;试行建立专门的生产基地或用平价生产资料换购;放开三类产品和统派购任务外的价格。这阶段引进了市场调节的因素,但仅仅是对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局部突破。 第二阶段(1985———1991年):推行“双轨制”,农村流通体制由计划向市场过渡 1985年,中共中央出台1号文件制定了十项经济政策,重点加快农产品收购制度改革,取消粮食、棉花统购,实行合同定购和市场收购相结合的“双轨制”,并逐步放开农产品、水果、茶叶等农产品的价格,鼓励调整农村产业结构,积极发展乡镇企业。 一是农产品批发市场蓬勃兴起,逐步确立在市场体系的中心地位。大部分批发市场在集市贸易基础上自发形成,有关部门对其逐步加以建设、引导、管理而不断发展起来,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发展,为大批农产品进城创造了条件,并带动开拓远郊和外埠蔬菜基地和其他副食品供应基地。 二是多种形式的经济联合成为市场主体,奠定农村流通主体多元化发展基础。这阶段全民所有制经济进行了初步改革,个体和私人企业有一定发展,农村经济形成了以公有制为主导,多种经济成分、多种经营形式并存的格局。农村除了以土地为中心的乡、村合作组织之外,为了发展多种经营,扩大商品生产,农民又自愿组成了多样化的专业性的经济联合。农民以及多种形式的经济联合作为独立的市场主体,在农产品市场流通中的地位日益重要。 三是统派购体制瓦解,从计划形成价格向市场形成价格转变,市场调节机制逐步建立。从1985年起,除个别品种外,国家不再向农民下达农产品统购派购任务,按照不同情况,分别实

最新新中国农村改革的历程及经验

新中国农村改革的历程及经验 " 论文关键词:改革历程;改革经验 论文摘要:中国的改革开放最早从农村开始,但农村改革的历程却并不是一帆风顺,从土地改革、农业合作化、人民公社、家庭承包经营一直到目前的税费改革。不管是哪次改革,既有其成功的经验,也有其不足的教训,对这些经验和教训进行总结和归纳,对于促进我们以后的整个经济、社会又快又好的发展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 今年是改革开放30周年,我国改革开放是从农村始发的,总结农村改革开放的实践经验,从中获得的启示,有利于今后更好地推进改革开放、促进整个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1 新中国农村改革的历程 中国的改革最早发端于农村,但是,在农村改革和发展中,我们走过的道路并不顺利。回顾历程,总结经验教训,必将对今后中国农村的改革和发展起到积极 的推动作用,对各行各业的改革和发展提供宝贵的历史经验。 1.1 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以前的改革

建国后,我国不论是在城市还是农村进行了一系列有利于社会主义建设的改革,其中,农村的改革尤其令人瞩目。而农村改革中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又以土地改革、农业合作化、人民公社最为典型。这三项改革决定了我国农村改革的方向和基调。 首先是土地改革,1950年6月中央人民政府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土地改革法》的颁布,使农民“耕者有其田”。土地生产关系的变革,极大地释放出了制度潜能,充分调动了几亿中国农民的政治觉悟和生产积极性,促 进了农业生产的空前发展。 为了实现农业社会主义改造之路,1955年10月召开的党的七届六中全会上,通过了《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的决议》,要求加快农村合作化的速度。1956年11月,全国加入高级社的农户比重已达到96%。这时,我国农村基本上实现了由半 社会主义性质的初级社向完全社会主义性质的高级社的转变。 人民公社化是合作化的进一步升级和飞腾,1958年8月,北戴河会议讨论了在全国农村建立人民公社的问题,通过了《关于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问题的决议》。由此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人民公社化的浪潮。人民公社在“一大二公”的同时对农业的大破坏,并直接导致了国民经济进入极其严重的困境。也正因为如此,当国民经济已走向崩溃的边缘时,长期受压抑的农民在农村掀起了一场波澜壮阔、 惊心动魄的改革。(1)家庭承包经营。 十一届三中全会,揭开了全国改革的序幕。中国的改革是从农村打开突破口的。农村改革的核心是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它是迄今为止中国农村一项最成功的制度变迁。(2)农村税费改革。(3)工业反哺农业。 2007年以后,中央对农村政策的实施日益和关系到农民切身利益的低保、医疗

信用社(银行)向县政府汇报改革情况材料

信用社(银行)向县政府汇报改革情况材料 ##年8月,国务院决定进一步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工作,这是直接关系到我县农业、农民和农村经济发展以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的一件大事。此次农村信用社改革工作政策性强,涉及面广,情况复杂,面临的矛盾和问题多,改革的难度较大,需要得到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和支持。现按上级部门工作要求,就我县农村信用社改革总体情况做如下汇报: 一、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的重大意义 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是继农村费税改革、粮食流通体制改革之后中央出台的又一项重大改革措施。##年,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印发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方案的通知》(国发[##]15号),吉林等8个省(市)率先进行了改革的探索。##年8月,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的意见》(国办发[##]66号),确定包括我省在内的21个省(市、区)为第二批深化改革试点省份。河北省政府及时召开了全省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工作会议,就农村信用社改革工作做了部署。会议指出,农村信用社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做好"三农"工作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河北是农业大省,搞好农村信用社改革工作尤为重要,要抓住国家把我省确定为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省的难得历史机遇,切实做好农村信用社改革工作。 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是党中央、国务院做出的重大决策,它不仅关系到农村信用社的稳定健康发展,而且事关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和

农村稳定的大局。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是加强其在农村金融体系中的基础地位,改革农村金融体系,促进农村金融健康发展的需要;是改善其经营管理水平,增强自我发展能力,明确为"三农"服务方向和提高服务功能的需要;是解决好"三农"问题,统筹城乡经济和社会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二、我县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工作的总体安排 我县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服务农业、农村和农民为宗旨,按照"明晰产权关系、强化约束机制、增强服务功能、国家适当支持、地方政府负责"的总体要求,加快信用社管理体制和产权制度改革,把信用社逐步办成由农民、农村工商户和各类经济组织入股,为农民、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服务的社区性地方金融机构,充分发挥信用社农村金融主力军和联系逐民的金融纽带作用,更好地支持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帮助农民增加收入,促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 我县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改革产权制度,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我县农村信用社产权制度仍实行合作制,组织形式继续实行县乡两级法人,待条件成熟后,再改革产权组织形式。在改革产权制度、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方面主要做好三项工作:一是搞好清产核资,明晰现有产权。这是整个农村信用社改革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清产核资的目的,在于实事求是地反映农村信用社的真实情况,摸清家底,为产权制度改革奠定基础。二是

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工作总结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的服务,优质的文档,谢谢阅读/双击去除 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工作总结 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工作总结 县粮食流通体制改革自1999年粮改全面启动以来,已经走过了近十年的艰难历程。在县委、县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粮食行政主管部门精心指导和各有关职能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经过粮食系统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全县粮改取得了明显成效。完成了附营企业改制,购销企业重组,人员安置,再就业,完善企业经营机制等工作。目前,粮食购销企业运转正常。现将粮改情况总结如下: 一、改革总体情况 截止目前止,全县国有粮食企业已经全部置换了职工身份,在岗职工实行返聘上岗(除军粮供应站)。 1、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改革情况。全县现有粮食购销企业1户,比1999年改革前13户减少了12户。企业在职人员减少287人(含退休人员),其中:职工163人;现设置粮站的有勐捧、勐伴、尚勇,人员实行返聘上岗。全县粮食购销企业已完成职工安置。安置率100%。 2、国有粮食附营企业改革情况。改革前,全县粮食附营企业有17户,有职工230人(退休人员),其中:职工185人。现全县粮食

附营企业已全部改制,人员已全部置换,安置率达100%。 3、军粮供应站情况。担负全县驻军警粮油供应工作,属事业单位企业管理(自收自支)。 4、企业富余职工分流安置和再就业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1999年全县改革试点从勐润乡粮贸公司开始,经济补偿参照省、州相关改革文件,补偿金每年工龄为540元。期间,解除劳动合同6人。 从至期间,根据西双版纳州人民政府《关于深化企业改的若干政策规定(西政发[]46号及县人政府《关于对县粮食企业改革实施方案的批复》(腊政复[]13号文件执行,置换职工的经济补偿以现金和资产两种方式安置,工龄补偿金每年为1000元及同等1000元资产,1986年9月30日以前参加工作的给予3000元安置费,其余为1500元安置费。截至底,全县国有粮食企业职工已全部安置,企业实行返聘上岗,返聘人员13人,全县设有3个收储站。粮改以来,全县共解除劳动合同517人(含退休人员)其中:职工348人;企业遗嘱40人。全县粮食企业完成安置总额1571.99万元,其中:资产安置564.7万元(评估价),现金安置160.75万元,失业金、养老金317.8万元,医疗保险金166万元,丧葬抚恤、遗嘱补助费98.74万元,偿还银行贷款和工程款264万元。全县累计安置国有粮食企业下岗职工再就业200人,占全部分流职工数的51%,其中粮食部门安置下岗职工再就业100人,占全部安置职工数的25.5%。没有出现大的群体事件,保证了改革平稳推进。 5、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政策性粮食财务挂账的清理、认定、剥离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意义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意义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村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是直接构成并影响国民经济重要指标的其中之一。自建国以来,政府就出台了各种政策来推进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深远意义 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第一步,就是废除人民公社制度,实行家庭承包经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党中央的积极支持和大力倡导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逐步在全国推开,到1983年初,全国农村已有93%的生产队实行了这种责任制。 家庭承包制是继土地改革、人民公社化之后具有重大意义的第三次的土地制度改革,是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最成功的一步。稳定以农户为基础的土地承包关系是我国土地制度的核心,是解决农村所有矛盾和问题的前提。要从根本上解决我国长期存在的人地之间的矛盾,就必须把着眼点放在加快农村生产力的发展上。真正地将土地使用权交给农民,激励农民增加对土地的投入,而其关键是稳定以农户为基础的土地承包关系。只有稳定土地承包关系,土地使用权的转让才有意义,购买、出租、抵押土地使用权才有积极性,土地使用权的流转才有可能。只有在稳定土地承包关系的基础上,建立起土地使用权流转机制,那些从事二、三产业的农户,才愿意把不便自己经营的土地转让出去,那些擅长经营农业的大户才能放心地接包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才有可能发展起来。应当说,我国人地矛盾还将会长期存在,但只有用市场经济的眼光,用改革发展的眼光,才能逐步地得到解决。 同时,只有实行家庭承包经营,农户才能成为独立的市场主体,自觉利用农业生产时间和劳动时间的显著差别,即劳动时间只是生产时间的一部分,还包括从事副业生产、发展多种经营、进城或就地务工经商办企业。在这个过程中,农民必然要积累属于自己所有的经营性资产,发展自营经济,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与联合,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格局就会逐渐形成起来。一旦农户成为独立的市场主体,强有力的激励机制与约束机制使农产品不断地丰富起来,当农户成为独立的市场主体,就会利用自己的经营性资产,积极参与农业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专业化、商品化、市场化、现代化才会成为可能。如果说我国农村是构建市场经济体制的发源地,那么家庭承包经营则是发育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引擎。 在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进程中,人们都把家庭承包制和乡镇企业的兴起,合称为中国农民的两项“伟大创造”。它们不仅使中国农村的面貌发生深刻变化,而且对中国的全面改革产生了深远影响。伴随着乡镇企业的大发展,解决了农村中大批剩余劳动力的出路,并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