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茶籽油生产工艺介绍

油茶籽油生产工艺介绍
油茶籽油生产工艺介绍

油茶籽油生产工艺介绍

油茶籽油生产工艺介绍

采收卜贮藏十烘干二清理除杂二剥壳二压扁”轧胚+蒸炒一压榨 | 制油卜毛油除杂弓脱酸^水洗^脱色^脱臭^脱脂4精滤—充氮匚包装卜产品贮歹一、采收

油茶树是我国特有的重要木本油料之一,在南方各地均有种植。

收摘油茶籽的季节性很强,一般从充分成熟到油茶果开裂只有10天左右的时间,必须抓紧这一时间收摘,采收油茶籽应在油茶果成熟期的前3天开始,到成熟后7天采收完,即“霜降前三后七”原则。如收摘过早茶籽未充分成熟,而且含水分高,含油低,影响出油率。如收摘过晚,茶籽果开裂,果实散落,收时费工费时,还会霉烂造成浪费。

普通油茶中的霜降种群,一般在10月20日前后成熟,寒露种群则在10 月上旬成熟。

油茶的采摘一般在生理成熟和种子成熟之间,即种子已经成熟而果实未开裂之前进行。生理成熟是9月上旬至10月上旬,种壳坚硬,乌黑

有光泽或呈深棕色,种仁呈乳黄色,胚已发育成熟,但种仁含油率只有30%-35%此时油茶果基本成熟;种子成熟是10月上旬以后,种仁含油率达到最高峰,即40%-60%果实自然落地,种子完全成熟。

从油茶树上直接采摘的果实是油茶果。油茶果由油茶蒲(俗称茶

包)与油茶籽构成。油茶籽由茶籽壳与茶籽仁组成,油茶籽占油茶果的38-40% 茶籽仁占油茶籽的66-72%。油茶籽全籽含油25%-40%油分主要集中在茶籽仁中,壳中含油量在0.5%左右。通常说的油茶籽便是除去了茶蒲这一外壳之后的带硬壳的籽粒。

二、贮藏

油茶果采收回来后,需要堆放5-6天,以促进油茶果后熟和果壳开裂,能提高油茶果的含油率。然后把油茶果摊到土晒坪上,经常翻动,风晒脱粒,除净杂物。再将油茶籽晒到种仁和种壳分离后,油茶籽晒后,用手抓起来摇晃,能发出清脆的响声,说明油茶籽基本晒干了,便可收藏室内,以备榨油。

油料的贮藏特性:1、容易发热生霉,脂肪易氧化发热,蛋白质易吸湿发霉变质;2、不耐高温,易发生油料出现“走油”现象;3、安全水分低,油料安全水分(临界水分)二油料中非脂肪部分X 15%

油茶籽的安全水分为8% 4、组织柔软容易破损,脂肪密度小,占据容积大;5、吸湿性强,容易软化;6、孔隙度小,堆内湿热不易散发。

油茶籽的贮藏方法:1、干燥降水,含水量为8%及以下的油茶籽可贮藏60-90天,含水量为10%勺油茶籽可存放40天,含水量在12%以上的,必须干燥后贮存;2、低温入库,堆垛内温度控制在25C以下;

3、合理堆放,散装不超过1m高,袋装不超过6包高度,且堆成通风垛;

4、及时通风,经常翻动垛表面,以散发湿热;

5、加强巡查。

三、烘干

收获后的商品油茶籽如果含水量过高,籽壳疲软不易破碎,塑性大,压榨容易泻料。因此,应对含水量过高的油茶籽进行烘干,使其水分不超过5%以便脱壳和轧胚。茶籽烘干在榨油加工中很重要,茶籽烘干的好坏,对出油率有直接影响。油茶籽的烘干过程分为三个阶

段:1、预热阶段,热空气供给油茶籽的热量用来提高油茶籽的温度,少部分热量用于油茶籽的自由水分的汽化,随着油茶籽温度的提高,其表面的蒸汽分压也不断提高,水分汽化速度也迅速提高;2、恒速

干燥阶段,油茶籽表面的水蒸气压处于与此时油茶籽温度相对应的饱和状态,干燥速度不变,等于油茶籽表面水分向周围介质扩散的速度,水分含量直线下降;3、降速干燥阶段,为油茶籽内部水分向表面转移并被蒸发的过程(即湿热传导过程),直到油茶籽含有的水分与热空气的湿度平衡为止,物料温度也上升到和介质温度一样。

油茶籽的干燥一般采用低温烘焙干燥法,因为茶籽仁外部包有一层组织比较密实的呈分离状态的茶籽壳,对于茶籽仁的热量传递和水分蒸发过程阻碍较大,且油茶籽水分大部分集中于茶籽仁中。常用设施设备有烘焙房、平板烘干机、卧式旋转烘干机。烘焙后的油茶籽的壳、仁呈分离状态,具有壳脆、仁软的特点。一般将油茶籽烘至5%-8% 的水分含量,即可下焙床。

四、清理除杂

清理的目的有:提高出油率;提高茶油质量和饼粕利用价值;提高设备处理能力;减少设备磨损程度;增大设备的处理量。清理的方法有:筛选、风选、磁选、去除并肩泥、干法比重分选等方法。

油料清理的工艺要求为:净油茶籽最大含杂量小于0.2%,使用26-28孔/25.4毫米筛检验(孔径为0.7mn左右);边脚料中含油茶籽量小于

0.5 %。烘干后的油茶籽要清理其中的空壳、泥土等杂物。

五、剥壳

剥壳及仁壳分离的要求是:破壳率高,不漏籽,粉末度小;仁中含壳率在5%-10%之间,使用10 目/英寸检验筛检验(孔径为2mrj n ;壳

中含仁率不超过0.5% (手拣法检查),如有整籽,按剥壳后计入。

剥壳方法有:撞击法(撞击式剥壳机)、搓碾法(圆盘剥壳机)、

剪切法(刀笼剥壳机)等。主要剥壳机有BKY-45型圆盘剥壳机,BKL-25 型卧式离心式剥壳机等,一般采用油茶籽剥壳机剥壳。要求油茶籽的水分控制在12%-18.5%之间,剥壳后的整仁率在99灿上。当油茶籽料的水分含量为10%-22谢,油茶仁能保持坚韧而富有弹性,不容易破碎,壳与仁之间间隙为1-3mm便于破壳。

在壳仁分离时,要控制壳仁比例,对于一次性压榨取油的油茶籽原料,要求在榨料中含有10%-15%勺残余含壳量。其原因是在轧胚或碾粉时增加相互摩擦,避免成糊状,起到松散的作用;蒸炒时起透气传热作用,使料容易蒸熟、蒸透;压榨取油时起毛细孔作用。

油茶籽壳层薄而坚脆、不易吸油。壳厚1mr左右,每粒籽壳层重约1克,壳仁比重差别大,易于分开。破壳后的油茶籽的仁和壳,可采用风选

或筛选除壳,亦可采用专用风选机去壳。

六、压扁

压扁的目的是:使油料具有一定的粒度,更易于进入轧胚机内轧棍的缝隙;在进行后续油料蒸炒工序时,增加油籽仁加热时的接触面,便于水分和料温的调节。

压扁的要求是:油茶仁呈龟裂状,多数料在经过斗式提升机输送或炒锅中的搅叶翻动后,成为粒度不规则的颗粒。在实际生产中,要求将整粒油茶籽仁压扁为6-8瓣,为保证压扁破碎的效果,要控制油茶籽仁的水分要小于8%压扁破碎后的油茶仁经振动筛分级,将细仁粒筛分出来,以方便下一步的分批炒料。

七、轧胚

轧胚的目的是:1、尽量破坏油茶籽细胞的细胞壁,使油脂能容易地从油茶籽细胞内制取出来。在轧胚时,轧棍产生的强大挤压和剪切作用,在轧薄片的同时,会将油茶籽细胞挤破;2、增加料胚的表

面积,使油脂取出的路径大大缩短;3、油料从颗粒状变成片状,表面积增加,使料胚在蒸炒工序中易于吸水、吸热,从而有利于细胞的热破坏和蛋白质变性,以及油脂的制取并汇集起来。

轧胚的要求是:轧片薄而均匀,少成粉,不露油,手握薄片发松,

松手发散。要严格控制轧胚后的粉末度指标,测定时用筛孔1mr的筛

检验,筛下物为10%-15%为宜。为了控制粉末度,可适当增加轧胚料的水分,并控制胚片的厚度。

轧胚机主要有弹簧紧辊式对辊轧胚机,液压紧辊式对辊轧胚机,

三辊轧胚机等。

八、蒸炒

将轧胚所制得的油料生胚,经过加水湿润、加热、蒸胚、炒胚等处理,使料胚由生胚转变成为熟胚的过程,称为蒸炒。

蒸炒的作用主要是:让油脂较充分地制取出来;降低取油的动力消耗;调整料胚结构适应入榨要求;便于制取品质更好的油脂。

蒸炒的方法有:1、湿润蒸炒法,主要用于大中型动力螺旋榨油机作一次压榨制油;2、加热蒸炒法;3、直接火炒籽法(焙炒),主要设备是平底炒锅和圆筒蒸炒锅。

湿润蒸炒法共分两个阶段,即蒸胚与炒胚。第一阶段加水湿润与蒸胚的作用主要是让蛋白质吸水膨胀,使细胞破坏,油脂凝聚和料胚变软等。常用高水分蒸炒工艺,即湿润水分达到16%-20%此法可以提高出油率。第二阶段加热炒胚,其主要目的是升温去水,使料胚达到入榨之前合适的低水分及足够高的温度,以满足适宜的榨料结构性能。现代生产一般将操作分成在两台设备中进行,前端湿润蒸胚在立式蒸炒锅中,后段炒胚主要在附装在榨油机上的调整蒸炒锅中进行。

油茶籽一般采用直接火炒籽法(俗称焙炒)。可并用两台平底炒

锅,每锅投料35-50千克,共炒40分钟。炒料中要满灶平火,火力均匀,炒至终点时冒青烟,炒出的料胚,颗粒表面呈谷黄色,内外生熟均匀。出锅时温度高至130C-135 C,油茶仁的粉末料可于锅内料快炒好前酌量加入,以免其被炒焦。

九、压榨制油

压榨取油的必要条件:1、榨料里面的通道中油脂的液压愈大愈好;

2、压榨过程中流油毛细管直径愈大、数量愈多愈好(即多孔性愈大愈好);

3、流油毛细管的长度愈短愈好;

4、压榨时间在一定限度内要尽量长些;

5、受压油脂的粘度愈低愈好。

油茶籽中蛋白质含量低(9%,油路畅通,在较小的压力下即可压榨出油,且压榨后的茶饼中残油较低,但油茶籽中富含淀粉(25%、皂素(8%-16%等胶黏性物质,在用螺旋榨油机进行压榨时,易出现出油段靠前、不吃料、榨膛抱死等问题。在油茶籽榨油生产中,主要使用的是ZX-10型(原95型)和ZX-18型(原200A-3型)螺旋榨油机。

ZX-10型榨油机的工艺参数为:压榨时,要求熟料入榨温度为120C 左右,入榨水分在2鸠下,榨机转速为28转/分,出饼厚度为 1.5-

1.8mm。如果熟料入榨水分过低,料温又过高(即料炒老了),则表现为出饼处“冒烟”,榨机吃料少,出油也少。如果入榨熟料水分过高(即料炒嫩了),则条排(即直榨条)部分出油不旺,有油从放料口流出,榨机因吃料少而难以下料。

ZX-18型榨油机的工艺参数为:出饼厚度为5-8mm工作电流为25-28A,榨机转速为8转/分。装笼板的第二、第三档处大量出油,第四、第五档处大量出渣,第六、第七档处少量出渣。十、毛油除杂

对油茶籽毛油进行预处理,即尽量分离出毛油中的不溶性机械杂

质。有沉降、过滤和离心分离三种方法,设备有刮板澄油箱、板框压滤机、叶片过滤机、管式压滤机等。板框压滤机的一个操作周期是由装合、过滤、卸载和清洗滤布四个阶段组成。操作中,当过滤油相的压力达到0.35兆帕时,即停止过滤。再通入压缩空气,将滤渣内的残留油脂尽量

制油工艺对油茶籽油品质的影响_李志晓

收稿日期:2014-07-07;修回日期:2014-12-24基金项目:国家粮食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01313006)作者简介:李志晓(1988),女,在读硕士,主要从事油茶籽油加工过程中品质变化的研究(E-mail )a476438069@163.com 。通信作者:金青哲,教授,博士生导师(E-mail )jqzwuxi @163.com 。 油脂安全 制油工艺对油茶籽油品质的影响 李志晓1,金青哲1,叶小飞2, 黄健花1,刘睿杰1,王兴国1 (1.江南大学食品学院,江苏无锡214122;2.江西春源绿色食品有限公司,江西上饶334700) 摘要:以脱壳油茶籽为原料,对比研究了冷榨法、浸出法、水酶法和热榨法(100、130?)4种工艺对油茶籽油酸值、过氧化值、氧化稳定指数、脂肪酸组成、微量营养成分、DPPH 自由基清除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水酶法制得的油茶籽油酸值(KOH )最低(0.51mg /g ),过氧化值最高(5.89mmol /kg ),氧化稳定指数最低(0.77h );130?热榨油茶籽油中多酚、角鲨烯和总甾醇含量最高, 分别为25.5、151.89、3297.26mg /kg ;浸出油茶籽油中β-胡萝卜素和生育酚含量最高,分别为10.33、524.90mg /kg ;水酶法油茶籽油清除DPPH 自由基的能力最低,抗氧化性最差。关键词:制油工艺;油茶籽油;微量营养成分;抗氧化性中图分类号:TS224;TS20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3-7969(2015)04-0047-05 Impact of extraction process on quality of oil -tea camellia seed oil LI Zhixiao 1,JIN Qingzhe 1,YE Xiaofei 2,HUANG Jianhua 1, LIU Ruijie 1,WANG Xingguo 1 (1.College of 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Jiangnan University ,Wuxi 214122,Jiangsu ,China ; 2.Jiangxi Chunyuan Green Food Co.,Ltd.,Shangrao 334700,Jiangxi ,China ) Abstract :With shelled oil -tea camellia seed as raw material ,the effects of four kinds of extraction processes (cold pressing ,solvent extraction ,aqueous enzymatic extraction ,hot pressing at 100?and 130?)on acid value ,peroxide value ,oxidative stability index ,fatty acid composition ,trace nutrients and scavenging activity on DPPH free radical of oil -tea camellia seed oil were comparatively studied.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acid value of oil -tea camellia seed oil extracted by aqueous enzymatic extrac-tion process was the lowest (0.51mgKOH /g ),while its peroxide value was the highest (5.89mmol /kg )and its oxidative stability index was the smallest (0.77h );the contents of polyphenols ,squalene and to-tal sterols in oil -tea camellia seed oil extracted by hot pressing (130?)process were the highest (25.5,151.89,3297.26mg /kg ,respectively );whereas the contents of β-carotene and tocopherols in oil -tea camellia seed oil extracted by solvent extraction process were the highest (10.33,524.90mg /kg ,respectively );the scavenging activity on DPPH free radical of oil -tea camellia seed oil extracted by aqueous enzymatic extraction process was the lowest ,which exhibited the weakest antioxidant activity.Key words :extraction process ;oil -tea camellia seed oil ;trace nutrient ;antioxidant activity 油茶为山茶科山茶属植物, 与油橄榄、油棕、椰子并称为世界四大木本油料树种,油茶籽油脂肪酸 组成与橄榄油十分类似,素有“东方橄榄油”的美称 [1] 。油茶籽油富含多种生物活性成分,长期食用 可以降低胆固醇、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等。 制取油茶籽油常用的方法主要有压榨法、浸出法 [2] 和水酶法等。压榨法分为热榨法和冷榨法。 冷榨法能更好地保存油中的营养成分及天然风味。尹先益等 [3] 通过微波技术辅助冷榨工艺制取油茶 籽油,提高了油茶籽油的品质,避免过氧化值增高。

我国油茶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

我国油茶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 摘要:发展油茶产业对于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促进农民增收、维护国家粮油安全、推动山区综合开发有着重要意义。近年来随着国家政策的不断出台和资金投入的不断加大,我国油茶产业快速发展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通过对我国油茶资源分布、种质资源、经营模式、加工利用、经济效益等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我国油茶产业发展的对策措施,研究结果可为指导我国油荼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一定的思路。 关键词:油茶产业;现状;问题;对策 油茶(Camellia oleifera)为常绿小乔木或灌木,是我国特有的木本食用油料树种,有2000多年的栽培和利用历史,与油橄榄、油棕、椰子并称为世界四大木本油料植物,与乌桕、油桐和核桃并称为我国四大木本油料植物,主要分布在我国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油茶产业是个古老而新兴的产业,一直处于起伏不定的发展过程,近年来,随着我国食用油供需矛盾的日益突出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油茶的价值得到了重新认识,带来了油茶产业发展的一个新机遇。2006年,国家林业局专文下发了《国家林业局关于发展油茶产业的意见》,鼓励扶持发展油茶产业。2009年国务院批准的《全国油茶产业发展规划 (2009--2020)》(以下简称《规划》)出台后,油茶产业步入快速发展的轨道。 1油茶产业发展的背景及意义 改革开放后,通过科技进步和大力发展生产力, 中国已在很大程

度上实现并保障了粮食安全,但反差很大的是,食用油供需矛盾突出,始终无法实现自给自足。中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食用植物油进口国, 每年需从国外进口占国内总需求60%多的食用油以弥补缺口。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粮油供求面临一系列制约因素:人口越来越多,城镇人口快速增加,直接推动了粮油需求总量的刚性增长;耕地越来越少,到2007年底已降为1.2亿hm2,遏制耕地减少趋势的压力十分巨大;消费结构不断升级,人们由过去主要吃粮向吃更多的肉蛋奶、由吃普通油向吃高档油的方向转变;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农业受自然灾害影响很大;农业生产成本不断提高、比较效益不断降低,提高农民发展粮油生产的积极性面临新的困难。从国际上看,随着石油价格的变动和粮食需求的增长,粮食危机的困局在持续演化,粮食安全面临的不确定性在增加。这对人类社会的健康发展构成极大威胁,维护粮食安全已成为世界各国高度关注的重大战略问题。 自我国加入WTO后,国内许多食用油品不同程度地受到市场冲击,但茶油产业却迎来一个极好的发展机遇,出现了恢复性的增长。中国耕地资源刚性短缺,扩大草本油料植物种植必然会与粮争地,进而危及我国粮食安全。发展木本粮油则不存在这个问题,不仅不占用耕地,还可以腾出更多的耕地资源来种植其他农作物,从而大大缓解耕地的压力。同时, 发展油茶生产,对于改善我国生态环境、分流农村剩余劳力、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农村群众脱贫致富步伐, 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都具有积极的作用。 2油茶产业现状

一棵油茶树,长成一串产业链

5.方茴说:“那时候我们不说爱,爱是多么遥远、多么沉重的字眼啊。我们只说喜欢,就算喜欢也是偷偷摸摸的。” 6.方茴说:“我觉得之所以说相见不如怀念,是因为相见只能让人在现实面前无奈地哀悼伤痛,而怀念却可以把已经注定的谎言变成童话。” 7.在村头有一截巨大的雷击木,直径十几米,此时主干上唯一的柳条已经在朝霞中掩去了莹光,变得普普通通了。 8.这些孩子都很活泼与好动,即便吃饭时也都不太老实,不少人抱着陶碗从自家出来,凑到了一起。 9.石村周围草木丰茂,猛兽众多,可守着大山,村人的食物相对来说却算不上丰盛,只是一些粗麦饼、野果以及孩子们碗中少量的肉食。 一棵油茶树,长成一串产业链 □本报记者项裕兴通讯员张德遴邱慧敏 油茶果榨油后的剩余物,民间称“茶枯”。尤溪农妇爱用煮过的茶枯水洗头,可使头发黑亮柔顺。近日,以天然茶枯为原料生产洗护用品的生产线试产,每年可产茶枯洗发水等洗护用品200吨。据此,沈郎生物科技集团可新增产值1500万元。这是尤溪县延伸油茶产业链迈出的新步子。 “油茶浑身都是宝,通过政策引导、科技引领,尤溪挖掘油茶的综合利用潜力,致力油茶业宝中淘宝,增加了业主和农民的收益。”尤溪县油茶管理站站长李生文说。 科技化让老茶树焕发新生命 油茶被称为“东方液体黄金”,尤溪种植油茶历史较早。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尤溪各乡镇大量种植油茶,相当部分保留至今,不少油茶林还是当年“上山下乡”知青种植的。不过,由于品种老化、管理粗放,老油茶树产量低、效益上不去。 对此,近年来,尤溪实施油茶产业发展规划,全面强化政策扶持,通过向上争取项目和县财政整合资金的办法,每年投入近千万元,推进油茶产业规模化、设施化、精品化、科技化发展。同时,在全省率先成立油茶管理站,建立县乡村三级油茶科技推广网络,常年指导全县油茶农科学种油茶。 西滨镇雍口村农民王光权承包村里即将荒弃的老油茶林,在列入县油茶林低产改造示范片后,平均每株油茶果产量提高20公斤。2010年1月,王光权牵头成立雍富油茶专业合作社,目前已发展油茶基地4000多亩。下转第2版 (上接第1版) 该县还积极引进新品种、扩大种植规模,现有油茶面积24.5万亩,成为我省油茶第一大县。2009年1月,尤溪获得“中国油茶之乡”称号,被列入全国油茶林基地建设试点县;2012年3月,“尤溪茶籽油”获得国家地理标志集体商标使用权。 2009年1月,新阳镇农户陈振财牵头成立全省首家油茶专业合作社。几年来,他们实行规模化经营、统一打品牌,油茶基地从2000多亩发展至5000多亩。在陈振财看来,油茶的宝中淘宝大有可为。 县林业局初步测算,全县每年脱籽后的油茶壳多达5000多吨,有些当柴烧,有些作为废料倒掉。在专家的指导下,陈振财掌握用油茶壳为原料生产香菇的成套技术,今年共种植茶籽壳香菇26万袋,每公斤价格比普通香菇高4元钱,可实现产值160万元。去年,陈振财的益康山油茶专业合作社实现产值1000多万元,其中茶枯和茶籽壳产值占三成以上。今年,他们还在西城和联合的油茶林套种西瓜200亩,不仅让社员增加收入,还起到防止水土流失的作用。

山茶油的生产工艺

山茶油的生产工艺 山茶油的生产工艺主要有冷榨法、热榨法和浸出法。其中冷榨法在低于60℃的环境下进行加工,营养成分保留最为完整。由于冷榨法出油率只有热榨法的一半,因此大部分冷榨油的价格要高出热榨油五成左右。压榨法和浸出法是山茶油提取的两种方法。压榨法是用物理压榨方式,从油茶籽中榨取山茶油,是一种传统的提取工艺;浸出法则是用物理化学原理,用食用级溶剂从油茶籽中抽提出山茶油的一种方法,是目前国际上公认的最先进的提取工艺。现在很多企业比较普遍采用上述两种方法互补的做法,即将油茶籽经过压榨获得“压榨原茶油”后,“油饼”内残存茶油,再用浸出法充分地抽提出来,获得“浸出原茶油”。 道克客巴巴网;具体操作流程山茶油的工艺流程 使用螺旋榨油机榨茶籽油的具体步骤是怎样的? 茶油的生产技术及设备 (一)山茶油的制取工艺: 1、浸出法制油工艺 (1)山茶油浸出取油成套设备主要包括: 进料刮板输送机、存料箱、料封绞龙、平转式浸出器等油料浸泡系统设备;湿粕输送机、封闭绞龙、脱溶剂机等料粕脱溶设备系统;混合油暂存罐,一、二蒸发器、汽提器等混合油蒸发分离设备系统;冷凝器组、分水箱、平衡罐、尾气吸收器、溶剂周转罐等溶剂回收设备系统; 2、压榨法制油工艺 (1)茶籽仁冷榨制油技术 油茶籽→清理除杂→脱壳及壳仁分离→冷榨→冷榨毛油→粗滤→清滤→优质冷榨油→优质茶籽饼 油茶籽冷榨制油工艺具有工艺简单,毛油质量好,节省能源,运行成本低和设备投资少,占地面积小等优点。 (2)茶籽仁高温压榨制油技术

油茶籽→清理除杂→脱壳及壳仁分离→茶仁→蒸炒→压榨出油→沉淀→过滤→茶油 (3)超临界萃取制油技术 油茶籽→清理除杂→脱壳及壳仁分离→茶仁→CO2萃取→分离1→分离2→精馏→茶油 (二)山茶油的精炼工艺 1、茶油的化学精炼工艺 原料毛油→脱胶→脱酸→水洗→脱色→脱臭→冬化脱脂→成品山茶油 2、茶油的物理精炼工艺 原料毛油→过滤→脱胶→脱色→脱酸→成品山茶油 (三)山茶油的冬化脱脂工艺及设备 (1)冬化生产工艺流程 茶油→热交换器→结晶槽→加热槽→过滤器→冬化油 (2)冬化工作原理: 冬化系统主要为以低温结晶方式将油中之腊质分离出来 (3)冬化处理范围: (4)冬化处理之油种主要为葵花油,棉籽油及葡萄籽油等等 (5)冬化可分为湿式及干式两种 (一)湿式冬化 原理为食用油经过脱色阶段之后,以皂脚颗粒为晶种,快速结晶之后,将腊结晶以水洗水一起分离,但因为快速结晶仍有部份腊会残留,故结晶后达到之标准为5.5小时0℃仍无腊结晶析出,如果需要更少造成低温雾化之条件,可在脱臭之后增加另一慢速晶将微量之腊、糖类以精细过滤除去。 优点为减少使用过滤助剂,如木质纤维素及矽藻土等之成本,操作上亦可降低过滤机换槽之频率。 (二)干式冬化 原理为脱色或脱臭之后,将食用油降温,以慢速结晶,使腊结晶能培养成为大结晶,且使用过滤助剂如木质纤维素及矽藻土将大、小颗粒之腊结晶除去,以达到几乎完全除去油中之腊质。 优点为按冬化油之要求达到12HR,0℃或24HR,0℃不会雾化之条件,可由结晶时间及过滤条件来控制

金萧油茶籽油

【大龙三宝】之一的金萧油茶籽油是由大龙开发区健康油脂有限公司精选本地优质茶籽精制而成,含有多种生理活性物质,单不饱和脂肪酸平均含量高达79%,产品远销欧美、日本以及东南亚,是贵州知名品牌,是孝敬长辈、馈赠亲友的佳品。 (大龙金萧油茶籽油) 油茶籽油俗称山茶油、茶油,油茶籽油是从山茶科油茶树种子中获得的,是我国古老的木本食用油之一,中国是世界上山茶科植物分布较广的国家,是世界上知名的油茶籽油生产基地。大龙是传统的油茶产区,有近500年的栽培历史,为明洪武年随开发西南进驻玉屏屯垦

而栽;油茶成林均在100年以上,且大多为第一代、三代萌生树种;主要为红皮桃形、黄皮桃形、红皮橄榄、黄皮橄榄等含油丰富的品种。油茶总面积2万余亩,年产油茶1000多吨。 金萧油茶籽油的九大特点 1.油茶树果初秋开始孕蕾,11月初开花,第二年10月底采摘,历经冬、春、夏、秋四季,承四季雨露,营养丰富。 2.油茶籽油品质纯净,色清味美,不含胆固醇,不含芥酸。 3.含单不饱和脂肪酸。 4.易于人体消化吸收,无任何毒副作用。 5.易被人体皮肤、毛发等吸收,可直接做润肤、润发之用。 6.营养成分与橄榄油相似。 7.油茶籽油还含有橄榄油所没有的特定生理活性物质茶多酚和山茶甙(即茶皂素)。 8.油茶籽油中含有一种生理活性成分角鲨烯。角鲨烯具有香气,有很好的富氧能力。 9.经专家研究,油茶籽油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达90%。 [tips]油茶籽油的食用方法 凉拌:普通的食用油在不加热至熟的情况下,大多不能直接用于凉拌,而油茶籽油在不需加热的情况下,可直接用于凉拌各种荤、素菜,同时还可以调制色拉酱,具有色泽鲜亮、口味爽滑,清淡、不油腻等特色。 热炒:营养专家指出“热锅冷油”的烹调方式是可以保证菜品

油茶籽油精炼设备工艺流程

油茶籽油精炼设备工艺流程 郑州宏日机械设备有限公司专业从事各种植物油、动物油制油设备,精油和色素提取设备的生产制造,对各类油脂设备加工具有丰富的经验,今天宏日机械为大家详细介绍油茶籽油精炼设备工艺流程! 油茶籽油是高档食用油,能否将油菜籽脱皮冷榨生产工艺移植到油茶籽生产上来,还有较多的不确定因素。其中核心的问题是油菜籽仁和油茶籽仁化学组成不一样,油菜籽仁含粗蛋白较高,为 30%左右,含碳水化合物较少,约为17%,这与大多数油料籽仁的化学组成特点是一致的,即油和蛋白质含量较高,而碳水化合物含量较低。但油茶籽不同,其粗蛋白含量较低,在仁的水分平均为8.7%时粗蛋白含量平均约为 9 4%,而碳水化合物含量平均为35.5%。采用脱壳、加水调质、冷榨工艺生产纯天然油茶籽油是否可行有待实践检验。 宏日机械油茶籽油加工成套设备工艺:

主要工序设备和工艺参数: 清理采用两层振动筛,去除油茶籽中的大小杂质。大杂主要是未裂开的油茶蒲(或称茶包 )。 低温干燥采用平板烘干机,控制夹层加热蒸汽压力0.2M Pa左右,对含水分8%左右的油茶籽干燥至水分含量4%左右。尽量减少仁中的游离水分,以利于加水调质。仁中水分高,使榨料塑性增大,当榨料压力增大时,将使流油通道变窄,影响出油。 分级由于单粒油茶籽体积从 0.3 ~2.5 cm 不等,重量从0.461 ~1.4 6 3 g 不等,相差较大,决定采用分级将大小差不多的油茶籽汇集起来,为脱壳创造条件,分级采用振动筛。 脱壳采用撞击式粉碎机将油茶籽打碎,油茶籽壳较薄,且经干燥后水分较低,易于破碎。 仁壳分离仁壳分离主要有两个主要指标,即壳中含仁和仁中含壳。显然,壳中含仁越低越好,有利于原料的充分利用,提高出油率和出饼率。我们将壳中含仁率定为0.3%,由于前道采用了分级工序,要达到这一指标并不困难。生产稳定后,壳中含仁几乎检测不出。仁中含壳希望越低越好,但有两点需要考虑,其一是含壳率低了,榨油机榨膛容易被入榨料抱死,造成滑膛,压榨难于进行,即使是双螺杆榨油机也如此,实践已证明了这一点。其二是应考虑饼的溶剂法浸出取油,当饼中含壳量少了,没有骨架,料层易被压实,溶剂渗透困难,导致粕中残油高,湿粕含溶高,影响浸出效率和溶剂消耗。

油茶市场分析与需求预测

油茶市场分析与需求预测 1 市场分析 1.1国内市场分析 1.1.1 国内油料生产分析 我国地域广大,地理和气候条件多样,适合多种油料作物生长,草本作物有菜籽油、大豆油、花生油、芝麻油、葵花籽油、棉籽油,还有新开发出来的米糠油和玉米胚油等;木本植物有油棕、油茶和核桃油等。食用油产品极为丰富。2007年,我国国内油料年生产量约5417万t,以油菜籽与大豆为主,两者占73.75%,但大豆绝大部分还是作为粮食,用于榨取食用油的不足一半。据2008年统计,我国现有油茶栽培面积4531.2万亩,年产油茶籽约97.55万t,折合年产茶油约26.65万t,从总产量上看,根本无法与大豆、花生、油菜籽等油料植物直接竞争。从表2-1中可见,国内生产的木本油料以油茶为主,但所占的比重还很低,仅2.49%,属于小油料种类。 2007年国内主要植物油料生产结构

1.1.2 国内市场经营分析 近年来,我国油脂市场日趋兴旺,油茶产业迎来了蓬勃发展的春天。2007年我国油茶较大的生产加工企业达1667家,各地通过对茶油龙头生产企业的重组和改造,企业的效益和活力日趋显现。茶油产品不断换代升级,国内国际贸易市场进一步开拓。油茶生产与加工向品牌化、特色化方向发展初显,目前已形成江西的润心、绿海、得而乐、今世本香;湖南的金浩、苏仙;福建的沈郎、老知青、寿山、九利;广西的巴马;浙江的旺盛、金勺等几十个茶油品牌。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推进,对优质保健食用油的需求量将逐渐扩大,茶油在食用油高端市场中所占的份额也将相应增加。 油茶综合利用的副产品茶皂素是很重要的工业原材料。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国内从事植物提取的生产、科研机构已发展到300多家,其中较大的茶皂素提取厂家、研究机构有20多家,形成了约5万t/年的制备提取能力。市场消费约有一半在欧美发达国家,国内消费量基本平衡。东南亚国家每年从我国大量进口茶壳和茶籽壳,用以生产茶皂素。此外,茶壳和茶籽壳生产食品用高级活性碳也是具有较好市场潜力的新产品。 虽然油茶产业在近年来得到较快发展,但从市场所反馈的情况看,并非十分乐观。在每年2000万t的食用油市场中,茶油所占的市场份额不足1%。油茶产业市场经营还存在一些问题:

山茶油市场分析报告

山茶油市场分析报告 茶油是品质媲美橄榄油的高端食用油品,具有极佳的营养、药用和保健功效,但由于种植、工艺、宣传等客观因素的限制,消费者认知度较低,在国内外的产销量均大幅小于橄榄油。 世界食用油品的未来趋势是向着木本植物油方向发展的,茶油在产销上的突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茶油市场供给分析 (一)茶油简介 山茶油(又名野山茶油,茶籽油,油茶籽油)取自油茶树的种籽,不含芥酸,胆固醇、黄曲霉素和其它添加剂,是真正的纯天然绿色食用油,在世界享有“东方橄榄油”的美称。 山茶油营养丰富,含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93%,其中油酸82%,亚油酸11%)、山茶甙、茶多酚、皂甙、鞣质,及富含抗氧化剂和具有消炎功效的角鲨烯,具有明显的预防心血管硬化、降血压、降血脂、防癌抗癌有特殊功效。山茶油还富含维生素E和钙、铁、锌等微量元素,被医学家和营养学家誉为“生命之花”的锌元素,含量是大豆油的10倍,茶油中所含氨基酸的种类是所有食用油中最多的。 图表1:茶油的营养成分列表 (每100克中含) 成分名称含量成分名称含量成分名称含量 可食部100 水分(克) 0.1 能量(千卡) 899 能量(千焦) 3761 蛋白质(克) 0 脂肪(克) 99.9 碳水化合物(克) 0 膳食纤维(克) 0 胆固醇(毫克) 0 灰份(克) 0 维生素A(毫克) 0 胡萝卜素(毫克) 0 视黄醇(毫克) 0 硫胺素(微克) 0 核黄素(毫克) 0 尼克酸(毫克) 0 维生素C(毫克) 0 维生素E(T)(毫克) 7.9 a-E 1.45 (β-γ)-E 10.3 δ-E 16.15 钙(毫克) 5 磷(毫克) 8 钾(毫克) 2 钠(毫克) 0.7 镁(毫克) 2 铁(毫克) 1.1 锌(毫克) 0.34 硒(微克) 0 铜(毫克) 0.03 锰(毫克) 1.17 碘(毫克) 0

中国油茶十大品牌介绍

中国油茶十大品牌介绍 第一名:金浩牌茶油 湖南金浩茶油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科研、种植、生产、销售茶籽系列高档食用植物油于一体的现代化民营企业。公司注册资本1.5亿元,总资产7.5亿元,公司现有员工600人,年产值超11亿元。自1993年成立以来,公司一直以湖南丰富的油茶资源为本,坚持走“公司+基地+农户”的农业产业化发展道路,先后在省内祁阳、益阳、衡阳、常德及江西省萍乡建设了五大生产工厂,直接或间接带动近2000万农民增收致富,公司先后被评为“全国经济林产业化龙头企业”、“国家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湖南省食品工业千亿产业突出贡献企业”等。 公司目前建有工艺先进的预榨、浸出、精炼、灌装自动化生产线,购置了配套齐全的精密实验、检测与检验设备,引进了国际先进的油脂精炼和茶油产品开发技术,公司主打产品“金浩茶油”系列高档食用植物油,已先后获得了“中国驰名商标”、“绿色食品”、“有机食品”、“放心粮油”、“全国油茶籽油知名品牌”等荣誉称号,深受大中城市及沿海发达地区消费者的青睐,茶油产销量稳居全国第一。 公司已相继在湖南、湖北、北京、上海、广东、江西等六地成立了销售分公司,在广西、福建、山东、浙江、江苏、海南、河南等7个省区及深圳市成立了营销办事处,建立了由经销商、连锁专卖店、KA卖场、BC店和团购销售队伍等组成的多层次密集分销网络,形成了一个以“湖南为大本营,京广线为轴心,京沪为战略制高点,辐射周边城市,带动全国市场”的市场营销布局。 第二名:绿海牌茶油 绿海纯正茶籽油是从山茶树的油茶果中提取而成,是世界四大木本植物油之一。茶油的平均组成特性与地中海沿岸所产橄榄油极为相似,是我国唯一一种能与橄榄油相媲美的高级食用植物油,所以茶油被誉为“东方橄榄油”。江西绿海油脂有限公司,始建于1987年,地处风景如画的江南生态名县—江西省永丰县。是一家只生产“绿海”牌纯正茶油的油脂专业公司。坚持专业性是公司的长期战略。公司占地50000余平方米,总建筑面积28000平方米。公司是我国茶油的重点生产企业,是我国最早实行油茶综合利用加工的现代化生产企业之一,公司是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公司“绿海”牌纯正茶油先后获“原产地标记认证”、“中华老字号”、“有机食品”、“江西名牌产品”、“江西省同行业地产最畅销产品”、“江西林产知名品牌”和“绿色食品”等重大荣誉称号。 第三名:润心牌茶油 青龙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座落在素有“江南佳丽之地,文物昌盛之帮”的中国“油茶之乡”“生态名城”——宜春市。是宜春市首家以绿色食品、医药、生物制品、保健品等的研发、生产、销售为核心业务的民营高科技股份制企业。公司是在2001年11月16日购并原国有大型油茶生产企业”江西海天实业总公司”基础上进行改制后组建的股份制企业。公司前身”江西青龙集团高新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是一家研发型高科技企业,由大型民营高科技企业集团青龙集团有限公司投资控股公司。开发公司借助青龙集团整体发展优势,瞄准21世纪三大经济技术产业之一的生物工程技术,以生化下游提取技术为突破口,不断加强与国内外各高校科研机构和科技企业的横向技术合作,规模和经济效益逐步提高。公司在张绍良总经理的带领下,积极致力于生物工程技术的开发和产业化,开发成绩斐然,多项科研成果填补了国内、省内技术空白。 青龙高科以自身研制的先进的冷榨法替代传统的热榨提炼茶油,彻底提升了传统茶油的外观和内在品质。公司主导产品“润心”野茶油获得了我国首张有机食品认证,并且先后通过了ISO9001:2000质量体系认证、HACCP 认证(江西省首家)、AA级绿色食品标志认证和国家原产地标志保护注册,成为继“茅台”酒之后第二个通过系统五项质量认证的产品。 第四名:得尔乐牌茶油 江西春源绿色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主导产品”得尔乐”有机山茶油和营养调和油,是100%纯天然有机食品。以国家AAAAA级风景区三清山周边62万亩有机农场中的优质野生山茶籽为原料,经科学制取精炼而成,不

建设油茶加工厂的流程

建设油茶加工厂的流程 工厂建设项目主要细分为以下阶段和步骤,需要说明的是,其中不少步骤往往是同步进行的,项目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就是项目管理和协调。 1.前期相关审批 主要包括:工厂项目立项备案、用地、选址及环境评审、获取土地使用证及规划审批等这几项内容其中部分是可以同步进行的。 建厂投资流程:工商注册(工商行政管理局)、企业名称预先核准申请表、公司具体名称、股东名称、出资总额、出资比例(如股东

是法人,需带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验资证明、环保证明、房产证明项目备案(计划局、发改委):编制项目简介、填写项目申请备案表、项目备案请示、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正副本复印件、组织机构代码证复印件相关手续办理(环保局、建设局、土地局):环保评审∕审批、选址意见书、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地质灾害评估报告、土地评估、建设用地勘测定界报告、建设用地预审办理土地证(土地局):地籍调查表、用地申请及法人身份证复印件、公司章程及营业执照、国土资源局规划股出图意见、建设部门一证一书、环保证明、一书四方案、土地评估。 2.厂房整体及配套设计 设计通常包括设计前期工作、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3个阶段。 ① 设计前期工作:包括可行性研究、厂址选择和设计任务书的编制。② 初步设计:根据批准的设计任务书进行编制。初步设计包括:确定主要原材料、燃料、水、动力的来源和用量;规定工艺过程、物料储运、环境保护等设计的主要原则;明确设备、建筑物和公用系统的构成和要求;进行工厂布置,设计全厂和车间的平面布置图;提出生产组织、管理信息系统和生活福利设施的方案;计算主要设备材料的数量、各项技术经济指标和工程概算。批准后的初步设计是建设投资的拨款、成套设备订购和施工图设计的依据。③ 施工图的设计:绘制各种建筑物的建筑结构详图、设备和管线的安装详图、各项室外工程的施工详图、编制全部设备材料明细表和施工预算。 需要特别提出的是关于消防审批和验收

在中国(衡阳)油茶产业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

在中国(衡阳)油茶产业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 尊敬的治邦主任,新闻界的朋友们,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衡阳举办油茶产业发展座谈会,再次推动油茶产业健康发展。在此,我对长期以来关心支持湖南油茶产业发展的治邦老部长、新闻界的朋友以及各位嘉宾表示衷心的感谢! 我国新时期的油茶产业在2008年时任国家林业局局长贾治邦先生的强力推动下,迎来了发展的春天。2008年以来,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加快木本油料产业发展的意见》,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国家林业局联合制定了《全国油茶产业发展规划(2009—2020)》,国家林业局则先后8次召开全国油茶现场会。这些务实的举措,推动我国油茶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以湖南为例,全省油茶面积从2008年的1778万亩增至2016年的2113.7万亩,产值、产量接近全国总量的50%。可以说,正是贾治邦主任等一批有识之士的敢为人先,与橄榄油媲美的食用油——茶油才会走向千家万户,湖南油茶才会迎来发展的春天。 我今天想说的是,油茶产业发展虽然好,但还必须尽快完成“三转”: 一是从礼品向商品转变。所谓礼品,是指从整体上看,纯茶油由于产量小、品质高,用于请客送礼的多、作为商品买卖的少,就算近年来开始走向市场,市场占有率也还很低。如2016年,全国茶油总产量虽有53万吨,但同期全国食

用油总销量为3500万吨,茶油所占的比重仅1.5‰左右。由此让我联想到我国食用油市场的两大隐忧:首先是安全隐忧,我国食用油60%依赖进口,低于国际安全警戒线。科技、能源、矿产等进口可以理解,食用油也依赖于进口的话,国家粮油安全将受制于人。其次是健康隐忧,我国居民多食用动物油或大豆油、花生油等植物油,这些油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低,导致脂肪堆积、血管硬化,容易产生心血管疾病。而西方人多食用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的橄榄油,得心血管疾病的就很少。面对这两大隐忧,作为林业人,我们深感责任重大,因为茶油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达90%,可以有效降血压血脂、控血糖尿酸,是缓解甚至破解这两大隐忧的首选,但却多多少少“养在深闺人未识”。为此,这次论坛,我认为不仅是对油茶产业发展的宣传,更是对人民健康、对国家粮油安全的回应。通过这种回应,让茶油从南方走向北方、从中国走向世界,实现从礼品到商品的跨越。 二是从商品向名品转化。商品只有成为名品,才能赢得可持续的市场占有率。目前,油茶品牌多、散、小、弱,缺乏龙头企业和旗舰名牌。以湖南为例,全省共有300多家油茶企业,但没有一家在主板上市;有31个湖南著名商标和11个湖南名牌产品,但没有一个能叫响全国或全世界。为此,要统筹发挥政府之手和市场之手的作用,推动茶油从商品成为名品。一个是政府之手。政府要搭建各类平台,如融资、宣传、制定标准等。另一个是市场之手。油茶企业要主动适应市场规律组建产业联盟,以规模化经营去开辟高端食用油

关于油茶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关于油茶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一、油茶产业发展的现状 XX区位于江西省会XX市的西北郊,属丘陵低山区,四季分明,温和湿润,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年均气温为—℃,年均日照时数为1500-1950小时,年均降雨量为1730—1950毫米,地理条件和气候条件都非常适宜油茶的生长。目前,全区有油茶林面积亩,茶油年产量58000公斤,油茶主要分布在梅岭镇、招贤镇、罗亭镇、太平镇等乡镇、国有林场内。 我区油茶品种单一,且长期处于自然生长状态,经营粗放,整体上处于低水平经营管理状态, 产业发展依然滞后, 经济效益不显著。 据调查,各乡镇基本上都有规模不大的成品油料小作坊榨油坊。目前全区范围内还没有能称得上油料加工产业的龙头企业。

二、油茶发展的潜力 茶油作为一种极富营养价值的“绿色食品”,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青睐,食用茶油成为一种消费时尚。可以预见,茶油的价格一定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走高,国内外消费市场开发的前景十分广阔。从我区调查的总体情况看,已经具有了十分优越的深度开发条件和潜在的巨大商机,具备了能在较短时期内做大做强、做成产业的条件。 1、有潜在原料优势。我区油茶面积占全区国土面积的10%,而且当地农民有种植的积极性,只要发展到一定规模,只要有龙头企业带动,能给农民带来可观的收益,就能成为农民增收的渠道。通过对现有油茶的低改,原料不成问题。 2、有市场空间。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食品安全要求越来越高,茶油作为“绿色食品”,具有广阔的国内消费市场。 三、存在的问题。 我区油茶发展还存在不少问题,比

如栽培管理粗放,油茶发展技术力量薄弱,资金投入不足,加工企业规模小,缺乏加工龙头企业等。 1、经营管理粗放,科技含量低。我区油茶种植分散在千家万户,传统种植生产方式原始,技术含量低,还处于粗放型管理种植阶段,没有形成规范化、规模化、科学化种植。大部份群众受传统观念影响,不重视油茶的修剪、施肥、病虫害防治等,大部分的油茶林未进行林地清理和抚育垦复,有些油茶林处于荒芜状态,导致茶籽产量低、质量差,影响茶油质量,达不到预期的经济效益。 2、加工技术落后,综合利用率低。目前,我区油茶加工还处于半原始状态,油茶资源综合利用不够。由于加工技术落后,既降低的出油率,又影响了茶油品质。同时大量的油茶副产品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整体优势得不到发挥,综合效益得不到提高。 四、几点建设 1、加大资金扶持力度,打破资金瓶

油茶籽

椰子油、橄榄油、茶油、棕榈油 油茶籽油介绍 俗称山茶油、茶油,油茶籽油是从山茶科油茶树种子中获得的,是我国古老的木本食用油之一,中国是世界上山茶科植物分布最广的国家,是世界上最大的油茶籽油生产基地,除此之外只有东南亚、日本等国家和地区有少量的分布。油茶的中心产地则分布在我国的西南及湘、赣南部,其栽培历史有2300年以上,是我国特有的油料树种,中国是油茶的原产地。 油茶籽油是我国特有的传统的食用植物油,其生产和发展的历史源远流长。据公元前三世纪的《山海经》绪书记载:“员木,南方油食也”。这里所说的“员木”即油茶,可见我国民间当时就开始取油茶果榨油以供食用。历史上,油茶籽油曾经是“皇封御膳”用油,据史料记载,用小米面为原料,配以杏仁、花生米、海带丝、豆腐丁和调味品、油茶籽油,是宫廷的御膳食谱,足可显示享用油茶籽油是一种身份的象征。 九大特点 1.油茶树果初秋开始孕蕾,11月初开花,第二年10月底采摘,历经冬、春、夏、秋四季,承四季雨露,营养丰富。 2.油茶籽油品质纯净,色清味美,不含胆固醇,不含芥酸。 3.所含单不饱和脂肪酸为诸多植物油之冠,长期食用,有利于降低血脂,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预防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等心脑血管疾病。 4.易于人体消化吸收,无任何毒副作用,是最好的药用油之一。 5.易被人体皮肤、毛发等吸收,可直接做护肤、护发之用。 6.营养成分与橄榄油相似,是紫外线的天然过滤器,可用做防晒油,减少皮肤癌的发生。 7.油茶籽油还含有橄榄油所没有的特定生理活性物质茶多酚和山茶甙(即茶皂素)。根据美国国家医药中心实验证实,油茶籽油中的茶多酚和山茶甙对降低胆固醇和抗癌有明显的功效。 8.油茶籽油中含有一种生理活性成分角鲨烯。角鲨烯具有香气,有很好的富氧能力,因而可抗缺氧和抗疲劳,并且具有提高人体免疫力及增进胃肠道的功能。

油茶的制作方法

油茶 油茶在我国是一种较为普遍的大众化小吃,一般采用面粉制作。但是四川的油菜却是采用糯米和大米为主要原料制作。由于成品为茶色胶着液体,故称为油茶。 从营养的角度看,油茶算不得高级,但它具有经济、实惠的特点,因而多年来受到人们的喜爱,成为四川传统风味小吃。 油茶在成都的乡场上,县区集镇上多有销售,成都市红光甜食店、南方甜食店、郫县酥肉豆花店等,也常常供应这款小吃。 油茶的制作方法 配料:(制40碗)糯米 200克籼米 800克 馓子 20克酥黄豆 100克 盐大头菜 100克红油 200克 芝麻面 60克花椒面 140克 姜块 100克葱 100克 精盐 40克 制作程序: 1、制米糊。将糯米、籼米洗净,晾干,混合后磨成米粉,用1000克清水调成糊状。将锅置中火上,加入清水9000克烧沸。姜块拍破,葱挽成结投入沸水中,熬出味后捞去不用。去掉水中浮沫,将米浆缓缓投入锅中,并不断用勺搅动,待调成稀稠状液体后,用旺火烧沸,再改用小火熬熟即成米糊。 2、制辅料。将大头菜切成4毫米左右的方颗粒,葱节切成葱花,姜块切成细末,馓子掰成3厘米左右长,待用。 3、定碗。将油菜舀入40个碗内,按比例加入精盐、红油、芝麻面、大头菜、葱花、姜末、酥黄豆、馓子即成。 容易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成品内有坨状物。要避免这个问题的出现,要注意解决好两方面问题:一是不能钭干米粉直接下入沸水锅内,应首先将米粉用冷水调成米浆再投入锅内;二是米浆下锅后,应不断用长勺搅动。做到这两点,成品就不会出现坨状物了。因此,一旦将米浆熬至沸腾后,就要用小火了,只要能保持其温度即可。米浆调制太稠,以致搅动困难,也是致煳的原因之一,所以米浆必须调解得稀稠适度。这样不但不易致煳,而且也保持了它应有的风味。另外,油菜如果生锅,不要用铲子把它铲下来。如果这样,煳味就会混入油茶之中。有一点生锅的情况,减点火,让生锅部份在锅底,糊味对油菜的影响就不会太大。

油茶精深加工科技产业化开发建设项目(1)

油茶精深加工科技产业化开发建设项目 项目单位:湖南怡源油茶科技有限公司 所在地:湘潭天易示范区玉龙路1号(农产品精深加工园)

目录 一、企业简介 二、项目简介 三、项目背景与发展前景 四、项目建设情况 五、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六、能源及保护 七、结论 八、附件

湖南怡源油茶科技有限公司 油茶精深加工科技产业化开发建设项目 一企业简介 一、企业简介 湖南怡源油茶科技有限公司位于湘潭天易示范区农产品精深加工园----玉龙路1号,总投资约2亿元,公司占地面积94.2亩,总建筑面 积90827.71 ㎡,含有产品 科研展示中 心、办公大 楼,多层厂 房、食堂、宿 舍、职工活动 中心及配套设施齐全的现代化厂区;企业设计用工100余人,公司是一家以油茶及副产品研发、加工、销售的产学研高新技术型企业;与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南昌大学食品科学与技术学院、陕西科技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建立了深度的技术合作关系,聘请了著名的功能性食品专家籍保平博士和营养食品专家涂宗财博士、化学与化工研究专家李祥博士等国家级科研

人员为公司的研发专家和顾问,对油茶的功能性、营养学、保健护肤、日化类产品进入深度研发,已研发了茶油口服液、角鲨保健胶囊产品、茶粕提取植物蛋白产品、茶壳提取茶籽多糖产品、美容护肤产品、天然茶籽洗手液、天然茶籽洗洁粉、养生足浴粉、生物农药等绿色原生态食品和护肤保健类产品;且和南昌大学合作研发获得国家发明专利: 茶粕提取植物蛋白.茶壳提取多糖产品专利号:201210482754.8 ;申请的原生茶油商标注册名称有“世纪全福”、“福满盘”、“健点”、“味美吉”,精深加工系类商标有:“养心源”、“青膳”、“俏姿源”等;2013年获得了国家科技部项目立项----《超声波辅助工艺提取茶饼中多糖及蛋白质》。 二、生产经营情况及“十二五”发展目标规划 公司建成后,年加工油茶籽282000吨,油茶饼36000吨。年产原生高档系列油茶籽油10000吨。茶油美容护肤产品,茶油营养口服液、角鲨烯保健胶囊产品110000瓶。茶粕提取植物蛋白产品,茶壳提取茶籽多糖产品550吨。天然茶籽洗手液、天然茶籽洗洁粉、养生足浴粉、生物农药1500多吨。 本项目将形成县域特色经济优势产业,延伸产业链条,壮大湘潭农业经济。项目建成投产后,年销售总额将达3.5亿元(茶油部分)以上,创利税1.2亿元以上。项目将组建形成“公司+基地+农户”集约化走向市场的茶油精深产业链加工格局,带动林业增效和农民增收。 项目建成投产后,在全国同行业处于领先地位。在省内市场

山茶油国内市场分析

一、山茶油市场分析 山茶油谋局高端中国食用油市场"异军突起" 自7月以来,普通食用油价格大幅"跳水",再次引发大众对中国食用植物油发展的深思。近几年中国食用植物油的对外高依存度已经成为政府和企业的心头之痛,在短短数年间,中国由大豆出口国变成了进口国。 国家发改委产业协调司副司长贺燕丽表示,中国将考虑出台政策扶持国内植物油加工企业壮大,尽力降低食用植物油的对外依存度。 在政策利好与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趋势下,多年潜伏在密林深处的山茶油携"天然,营养,稀缺"等特性开始突破大众食用油壁垒,向高端食用油市场发起了进攻。"我们公司今年已经展开了全国性的招商,目前已经在江苏、浙江、河南、海南、福建、广西、天津等地均已经有经销商加盟,并开始了市场的全面拓展,今年预计广告投入达5000多元。"湖南金浩茶油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办公室主任郭玉龙在接受《中国联合商报》记者采访时如此表示。 ▲现状: 油茶多年"养在深闺人未识" 山茶油高端市场难进 山茶油又名野山茶油,茶籽油,油茶籽油,从山茶科油茶树种子中获得,是我国最古老的木本食用植物油之一。 所谓油茶(Camelliaoleifera),又叫茶子树,泛指山茶科山茶属植物中种子油脂含量较高且具有经济栽培价值的植物总称,与油棕、油橄榄、椰子并称世界四大木本油料植物,在我国南方14个省区的山地、丘陵地区,当地农民有多年的种植油茶与食用茶油的习惯。由于其适生范围广、经济价值高、生态功能强,是我国特有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俱佳的优良乡土树种。在主产区经济林产业中占有十分重要的社会经济地位。 尽管发展油茶产业,既有利于国家粮油安全,也有利于节约耕地,还有利于水土保持,可谓是一举多得,但多年来油茶产业一直未发展壮大起来,始终处于"养在深闺人未识"状态。 一份来自国家林业局产业发展规划的资料显示,30年前,全球茶油与橄榄油含量基本相当,都约为30万吨。但遗憾的是,几十年的发展,橄榄油已经发展为每年600万吨的产量,可是品质优于橄榄油的茶油,其产量不升反降,产量只有25万吨左右。 茶油作为全球油类的一种,目前所占市场比例仅为1%左右。《中国联合商报》记者通过走访部分超市了解到目前高端茶油销量非常慢,目前许多超市里在食用油的货架上高端食用油都是被橄榄油占据着,只有零星的几个品牌山茶油,而提到高端食用油,更多的消费者会首先想到橄榄油,并不了解山茶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