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学生早恋现象的教育对策

浅谈中学生早恋现象的教育对策

中学时期正是学生学知识、长身体的关键时期,如果在这一时期出现“谈情

说爱”现象,势必会削弱精力,不仅会影响其在学业方面的进步,还会影响其身

体健康发展状态,一旦恋情遭受挫折,还会为其带来巨大烦恼与痛苦,对其一生

发展造成终身遗憾。经相关资料显示,当代青少年犯罪现象、暴力现象频频爆出,这些不良现象的起因均源于“早恋”。由此可见,早恋问题应该引起每一名教育

工作者的高度重视,下面就谈谈如何有效解决初中生“早恋”问题的对策。

一、正确看待早恋,重视青春期教育

伴随新课程改革,青春期教育问题饱受教育工作中高度重视。如今,已不再

是那个“谈性色变”的年代了,展开积极的、健康的青春期教育尤为关键。青春

期教育内容,主要包含“性生理”“性心理”“性道德”。围绕学生学习状态及

发展状况,适当引入青春期教育内容,既能促进学生正确认知自身身体变化,又

能促使其养成健康的心理意识及良好的心理素质、道德修养等,在日后生活与学

习中更加懂得自尊、自爱、自护。只有他们掌握了正确的青春期知识,才能揭开“性”的神秘面纱,削弱他们对异性、对性的渴望,从而有效抑制他们从其他渠

道了解“伪性科学”,严格杜绝畸形的“性认知”,从而在根源处防止早恋及性

犯错。

1.

加强指导工作,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观

在推进指导工作时,切记不要将出发点视为“教育者”地位。相关教师为了

能有效帮助学生解除早恋困扰、恢复健康的心理常态,一定要保持真诚的指导态度。只有真诚,才能促进自己与学生心理、思想上的“双向交流”。具体来说,

可以参照以下三个步骤:1、一定要“向外跳”,引导学生应用理智战胜感性,

从而自发地从“恋爱漩涡”中跳出来。所以教师就应助力学生形成健康的理想信

念与事业观念,只有一个人具有远大的理想抱负及高尚的生活目标,才能不被其

他“小情小意”影响,从而不再满足“安逸思淫欲”,励志追求美好生活。在这

个过程中,教师可以借助一些英雄人物先进的思想鞭策学生,通过伟人警句、名

人事迹或自己编造的经典语句达到鞭策目的。2、要善于“冷冻”。这就意味着,要指导学生保持理智,将早恋情感封藏起来,把所有的精力都用于学业上。这种

做法,实际上就是“快刀斩乱丝”。同时还可以通过“慢速冷冻”方式指导学生,发现学生有早恋倾向时,允许学生保持联络与通信,但前提是交往内容必须是健

康的、积极的,要相互鼓励,与对方一同进步。值得注意的一点,双方联络次数

不宜过多,在正确交往过程中,一旦遇到思想困惑,可以及时向老师或家长求助。这就意味着,需要相关教师保持与时俱进的思想观念,倡导男女同学正常交往,

共同经营真挚且美好的同学情谊。3、要学会“隔离”,这里所谓的“隔”,主

要就是指避免有早恋倾向的男女生单独接触,及时引导其参与集体性活动、文体

活动等,从多角度、多层次创建与收获其他同学友谊,从而冲淡早恋意识。

三、营造健康的班级文化环境

在中学时期,学生对异性产生朦胧一般的好感,可以被视为“单相思”,这

是一种极其正常的心理过程。这个过程,每一个人都会经历。为此,在处理这种

问题时,教师切记不要将这种行为贴上早恋标签。在很多情况下,这些学生仅仅

只是交往过多、互动过于频繁,但却被教师与家长视为不道德的男女关系,一位

地对学生展开严厉批评与责骂。如此一来,势必会令学生产生逆反情绪,致使其

在孤立无援的环境下开始逆向成长。鉴于此,相关教师应展开针对化、个性化的

小组活动、班级活动。通过建造优良的班级文化氛围,有效预防早恋。在班级文

化活动建设中,学生们普遍团结友爱、互相帮助,可以令彼此感受到班集体的温暖。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与异性同学良性互动,创建健康的交往模式。经相关研究显示,广泛的异性接触、带有距离的异性接触,可切实实满足中学生

对异性的好奇心理,从而揭开异性之间的神秘面纱,全面抑制早恋倾向。

四、及时发现早恋问题,加强教育引导

面对初中生早恋问题,教师及家长都应积极采取措施,首要任务就是完善自

身“异性观念”,在与异性交往过程中,要学会自我保护与尊重他人。在日常教

育之际,要为学生做出生活启蒙及人生启迪,促使其创建完善的两性道德标准,

在心灵深处有一把尺子衡量自己的道德观念与情感态度。这样一来,便能有效杜

绝早恋问题,确保早恋意识与心理不会真正诱导“越轨行为”。在具体预防过程中,可以发挥主题班会、团体活动及伦理辩论赛等方式的优势与力量,帮助学生

消除早恋烦恼,走出早恋沼泽地。总之,采取正确的预防措施,可以避免日后出

现被动局面,从而确保在解决学生早恋问题时,收获事半功倍的理想效果。

五、尊重学生,妥善处理早恋问题

在处理学生早恋问题时,相关教师一定要冷静对待这种现象,将它视为偶发

事件,为学生处理这种情感以及解决早恋问题指明方向。首先,教师应将早恋的

危害娓娓道来,将早恋的危害“以大化小”,落实到具体事件上,以此促进学生

认清早恋对自己的危害。其次,教师应引导学生养成写日记的好习惯,定期在日

记中宣泄早恋情感,以此逐步缓解内心存在的情感压力。此外,教师应理解学生

早恋行为,从多角度看待学生早恋言行、早恋情感并适当的进行换位思考。在指

导学生处理情感问题时,应适当联系个人经历与体验,以长者身份帮助学生排除

早恋困扰,用真诚态度打开学生心灵的大门,从而帮助学生摆明自身位置,重新

塑造追求理想的信念与决心。最后,教师应把握好自身语言分寸、行为分寸,万

万不可过度追求学生早恋细节,以免挫伤学生自尊心。在处理早恋问题时,应将

学生叫到办公室单独交流,全面尊重学者人格以及学生与学生间的纯洁感情。

综上所述,解决初中生早恋问题是一项极其复杂的工作。在处理这一问题时,能用到的方法多种多样。然而,在实际操作中,一定要将每一项工作都做到极致,用平等、理解与关怀的态度去关爱每一名学生,从而正确引导学生青春期的价值

观念、情感观念,促使其在欢乐、轻松的环境下健康成长,将内心蠢蠢欲动的火

苗熄灭,以待来日绽放漂亮之花。

浅谈中学生早恋问题的应对策略

浅谈中学生早恋问题的应对策略 摘要: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在这个时期由于学生们生理上迅速发展,以及 家庭社会等各种因素综合作用,导致很多中学生出现了早恋的行为。但是中学生 生理和心理发展上不平衡,让他们不知道如何正确处理异性之间的关系以及问题,进而影响到他们的学习以及心理健康。如何正确认识中学生早恋问题,以及如何 正确地对中学生进行引导,对中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中学生早恋心理特征成因对策 早恋是当今学校教育中一个相当敏感的问题,亦是时下学校管理中最为棘手 的问题之一。当前,中学生早恋现象呈上升趋势。早恋的案例中也存在一些学生 一起相互鼓励、相互学习、共同进步的,但是毕竟中学生心理发展并不成熟,很 多问题并不能很好解决,容易产生一系列问题。因此了解中学生早恋的心理特征 及成因,进而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应对早恋带来的负面影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中学生早恋的心理特征 1、好奇心理与模仿心理并存 中学生处于性成熟的高峰期,在生理的作用下,学生们有强烈的成人感,加 上对异性的好奇心,很多学生就希望尝试与异性建立一种区别与其他异性的特殊 的感情。在尝试的同时,因为他们还缺乏相应的经验,会经常在电视、网络上看 一些关于恋爱的影视作品,并从中模仿成人化的恋爱方式。 2、愉悦心理与矛盾心理并存 我国很多学校在校规中明确规定,不允许学生早恋。家长以及教师对此也是 非常敏感,几乎一致都采取否定态度。这让初尝恋爱滋味的学生们一边感受着恋 爱带来的甜蜜,同时又担心被家长或者教师发现,又或觉得此时的行为不符合传 统好学生的概念。这让学生们处于一种既想继续感受早恋带来的幸福愉悦感,同 时内心也处于矛盾、自责的一种状态。

中学生早恋问题分析及应对方法

中学生早恋问题分析及应对方法 摘要:本文分析了中学生早恋的原因和发展阶段,以及正确对待中学生早恋问题的方法。对待中学生早恋应该多进行正面教育、积极引导,绝不能进行粗暴的禁止。 关键词:早恋、动机、交往、性教育、尊重 早恋——老师、家长们眼中的“误区”,心中的雷池,近些年来早恋风靡校园,中学生“拍拖”已成为一种时尚。据有关调查:高中学生早恋占全体学生的39.2%,高三级早恋人数占全年级总人数的50%。 来自媒体的报导:有的学生情侣从偷偷摸摸的进行地下活动发展到公然在街上手牵手;因早恋而使成绩有所下降者比比皆是,“中学生妹六次怀孕”,“中学生生小孩”,甚至还有男生为女生打架,女生为男生殉情的现象发生等等,让人们不能不重视它的存在。它也随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因而早恋成为我们所必须关注的问题。那么,中学生早恋究竟给学校、家庭、社会带来了什么影响,我们该怎样正确看待中学生早恋问题呢? 早恋是指未成年学生把对异性的好感用恋爱的方式来表现的一种心理活动形式。据调查,一般中学生几乎不同程度上存在早恋现象,尽管中学生早恋者仍是少数,但对他们这一年龄而言,其比例还是让人感到吃惊而且目前有早恋人数逐年增多、年龄愈来愈小的势头。中学生早恋是现实的、无法回避的教育问题,我们务必认真分析中学生早恋的原因和特点,进行学校、家庭、社会的综合治理。 一、早恋的原因 中学生“恋爱”现象的发生既有当代青少年的生理、心理发育提前的原因,也有社会环境的各种刺激在起作用。学生早恋的三项主要动机为:(1)在感到心灵空虚时需要有人陪伴(2)优秀异性某方面的自然吸引力(3)为了更好地了解另一个人。较次要的动机包括“对异性的好奇心”、“学会如何与异性相处”。此外还有少数人有下列动机:“追求刺激”、“享受人生”、“表现自己能够吸引异性”、“希望摆脱父母的控制”。从少男少女们自身来看,他们投入“恋爱”的情感因素多数较为纯真,较为单纯,这种单纯性与他们自身的经历、知识、生活经验和社会经验有着极大的关系。他们不懂得什么是真正的爱情,多数只是把男女之间的异性吸引以及青春期特有的对异性的性冲动作为爱慕的因素,这时往往以兄妹相称开始。此后,他们很容易冲动,往往当异性传递过一个“多情”的眼神,一个纸条,一次网上聊天,一次偶然的接触等等都会为之动情,并产生“爱”的冲动,开始谈情说爱。不能否认,有少数比较早熟的青少年已经有了真正的恋爱意识。许多人在日常生活中提到交异性朋友的目的是想寻找精神寄托,寻求温暖,避免孤独,为了有个人诉说心中的苦恼等等。即使是这些真正有意识的人也极少考虑到结婚或寻找终身伴侣。界定早恋主要是看行为,如果没有表达,更没有恋爱行为,最多只能算暗恋。早恋应该是两个人互相表达并接受对方,有了类似成年人的恋爱行为,比如拥抱、接吻等等才能算作早恋。我个人认为:不要用早恋这个词,应该叫'来往过密'或早念或者称它为中学生男女情感的灰色地带。北京教科院德育研究中心主任闵乐夫认为:“说…早恋?就有批评倾向,有道德价值判断,不科学。正确的提法应该是…中学生恋爱?。”越来越多的教育心理学家认为从弗洛伊德的理论来看根本无法将人的恋爱情感用早或不早来区分。 不管你怎么想,怎么看待,中学生谈恋爱越来越多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尽管学校仍是明令不许,家长也不赞成,然而,处于青春期的学生对异性的好奇和爱慕行为,包括情欲,在心理专家眼里却是正常的。虽然正常,可对于这些尚不成熟的学生来说却实在不易把握和控制。 面对人数日趋渐多的中学生恋爱问题,禁止并非良策,默许是种失职,教学生把握成长才

浅谈解决中学生早恋问题的几点策略

浅谈解决中学生早恋问题的几点策略 一、讲述异性交往的好处,提倡广泛的异性交往 众多家长发现孩子早恋时,第一反应便是训斥与制止,对孩子与异性的联系、接触异常敏感,讲出一大堆早恋的坏处的大道理,理所当然受到孩子们的抵抗与反感。父母们对孩子早恋会导致的一系列后果的担忧与恐惧,令他们发现孩子有早恋迹象时苦口婆心讲出一大堆道理,本未出什么差错,但为什么会遭到孩子们如此的抵触呢?当然,这主要是由于父母们有些偏激,过于将异性交往一刀切化,否认了异性交往的好处。父母稍微了解心理学的相关知识,便会明白广泛的异性交往有众多好处:有利于智力上取长补短;有利于情感上互相交流;有利于个性上互相丰富;有利于活动中互相激励;有利于增进心理健康等。因此,作为家长应鼓励男女同学多交往,要破除“男女授受不亲”的封建陈腐观念。学生阶段,家长对于异性同学的电话,QQ聊天,微信联系等不必过分紧张,同时也应该尊重他们的隐私。当然,男女同学间的交往毕竟与同性同学间的交往有所不同,孩子进入青春期,应引导他们注意异性交往间的问题:不必过分拘谨、随便、冷淡、亲昵、违反习俗等,把握好异性交往的尺度。 二、寻找吸引异性的优点,激励孩子继续完善自己 当孩子出现早恋的迹象时,作为家长首先应该承认孩子长大了,开始吸引异性的目光了,其次分析孩子身上吸引异性的优势之处,让孩子发现自身拥有的闪光之处,然后再进一步进行引导。让孩子自己分析为什么会受到异性的青睐,自身的魅力是什么呢?男孩子们可能会说:长得帅、身

材高大、学习成绩好、会照顾人、能力强、擅长打球、幽默、人品好、性格开朗等等;女孩子们可能会列举出一大堆以下理由:相貌端庄漂亮、身材好、学习成绩好、人品好、性格好、有内涵富有气质等。对于外表的优势,应该继续保持干净、整洁、清爽、帅气的形象,继续锻炼身体,保持好身材;对于学习上的优势,应该再接再厉,在保持中不断进步;鉴于品德好,那以后更要继续发扬乐于助人、拾金不昧的良好作风,保持心地善良,拥有内在心灵美;至于气质好,则应该继续博览群书,提高自身修养;性格、脾气好,富有幽默感等,则需要进一步保持开朗的面貌,乐观的心态,用自己的笑容感染身边的人,不要像小孩子似的自私、任性,带给他们更多的正能量,拥有良好人缘。告诫孩子们,要做到这些其实并不难,关键是自己是否上心,一旦拥有了以上这些优点,那可谓是魅力四射,以后会吸引更多的异性的目光,不要为了一棵树而放弃一片森林,到时你可以从优中选优,选择一位更加优秀的伴侣,而不是现在的小男孩或小女孩。 三、采用自我披露技术,理解和接纳孩子 进入中学阶段后,生理发育十分迅速,心理发展处于从幼稚走向成熟的过渡时期,其身心发展极为不平衡,对事物的辨别能力较差,不能理性思考问题,易对异性产生肯定的早恋态度。作为家长的我们都经历过青春期,向孩子们分享自己或者身边的亲人、朋友在青春期也对身边的同学、同伴产生过好感的事例,但随着年龄的增长,经历的丰富慢慢明白好感并不是爱情,这样一方面有利于理解和接纳孩子,向孩子们肯定对异性产生好感是青春期的心理特征,属于正常现象;另一方面,告诉他们好感并不

浅谈中学生早恋现状及处理策略

浅谈中学生早恋现状及处理策略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水平的提高,中学生的涉世经验也越来越丰富。在情感方面, 早恋现象在中学生群体中愈加普遍。有些中学生因为早恋而影响到学习成绩或者人际关系,在这个问题上应当给予适当的关注和处理。 首先,需要明确中学生早恋的定义与特点。早恋是指中学生在学习的时间和学习环境下,因为年龄和生理的迅速发育,加上好奇心的刺激,长期处于浪漫而不稳定的恋爱关系中,产生了种种负面的情感和行为,破坏了人际关系、学习和性格的发展。因此,中学生 早恋的特点是在学习和生活场景中,行为不成熟、情感不稳定。 早恋还会对中学生产生多种负面影响,如影响学习和生活,增加心理压力,引发情感 问题,影响社会责任感等。因而,对于中学生早恋,学校及家长不应该采取轻描淡写、看 不见、管不来的态度。 对此,下面我提出了以下中学生早恋的处理策略: 第一,把握教育机会,加强早恋的宣传教育。学校应该加强对学生的自我教育,通过 各种途径让学生了解早恋的定义与特点、对身心的坏处,培养他们良好的道德观和法律意识。加强家庭教育,父母对孩子进行儒道家的思想引导,带他们逐渐形成平等、尊重和包 容的观念,并让他们了解社会的真实现象和民族文化。 第二,加强孩子的心理教育。中学生早恋心理特点表现为过分陶醉于感情世界,偏重 感性,缺乏责任感和理智。父母或教师应对孩子进行感性体验的教育,让他们明白生活不 仅仅只是浪漫和感性的,还需要理智和责任感。同时,还要根据孩子实际情况,帮助孩子 缓解心理压力,放松心情,加强他们对生活的认知和对于自己本质的分析。 第三,对早恋学生进行规范管理和教育。学校及家长采用相应的措施和方法,对早恋 学生进行积极有效的管理和教育。家长应该尽量多关心与陪伴孩子,与孩子平等交流,加 强家庭沟通。学校应该加强关于早恋学生的管理,在学校建立相应的早恋预防机制,及时 发现早恋问题出现,做好早恋学生与各个方面的沟通和联系,以达到最佳的问题解决与警 醒作用。 综上所述,面对中学生早恋现象,除了日常的宣传、心理辅导等学校和家长长期的教 育之外,还需要采取更加切实有效的对早恋学生的管理和教育,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 处理,以达到妥善解决早恋问题、培养学生健康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目的。

浅谈对中学生“早恋”问题的对策

浅谈对中学生“早恋”问题的对策 青春期是人类一生发育过程中突飞猛进的阶段,也是生长发育的最后阶段。在这个时期帮助学生形成优良的品质和健全的人格,有助于他们学业成功,就业成功。但由于各种媒体、网络和社会等环境的影响,学生成熟的时间普遍提前,所以进入初中,我们教师和家长就应该更加关心子女。下面是我的一点看法,和大家一起探讨。 一、抓好学生的青春期教育 1、学生青春期教育要注意做到不渲染、不描述、不庸俗。在学生了解青春期生理变化必要知识的同时,应根据青少年学生头脑兴奋强,记忆力好,容易接受新鲜事物,精力充沛等特点,进行青春理想前途教育,使他们认识到:“人生最要紧的只有几步,特别是年轻的时候。”学生应利用青春期这一有利时期,刻苦学习,努力掌握文化科学知识,为参加祖国四个现代化建设打好基础,作好准备。 2、消除“神秘感”,并认识“早恋”的危害。学校利用班会,团队活动,组织学生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将学生充沛的精力引导高尚志趣和对各种知识的探求上。要形成一种健康的环境和正确的舆论,使学生各种蒙胧的感情得到约束和自制,对抵制社会上的一些不良影响,如不健康小报、书画、录象等,也有很好的作用。 二、建立心理咨询 在我们班中有一位同学在日记里写到:“有一次心情不好哭了,他对我的关心使我产生了好感,产生了一种很微妙的感情。他好可爱的一双眼中贮满了快乐和憧憬。刹那间,温柔而甜蜜的遐想在我的脑海中荡漾开了。我被那一双清秀,给迷住了。每当见到他,我的心跳蓦地加快,眼睛象是被他栓住似的。那几天晚上,我久久无法入睡。因为他,我一直在想,回想着他……”我把他叫到办公室,想帮她分析产生这种感情的原因,非常婉转的表示为了了解她,想和她谈谈,结果她东拉西扯没谈出什么,我也不勉强。过了几天,我又把她找来,说想听听她对别的班“早恋”现象有什么看法。她说的头头是道,就是不谈自己。第三次我又把他叫到办公室。这个女孩很聪明,她先说:“考试您三番五次找我,准是想了解什么事,您直截了当说吧。”我说:“今天想了解你的事。”她的脸红了,半天才说:“可以。”她就吧对异性的爱好全部端了出来,我听了之后觉得孩子的感情挺纯真的,不能视为大逆不道,关键是需要正确的引导。我用成绩下降的事实说明初中阶段不宜谈恋爱,而应该把这种感情降降温。她表示同意。后来这个女孩一直发展很好,又恢复以前的朝气,充满活力,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了。 三、进行家长培训 随着社会的变革和文明进步,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地位与作用日益突显出来。对子女个性性格的培养,已成为家庭教育不可回避的主题。由于父母感情破裂、离婚、受继父继母虐待,或父母双亡寄人篱下得不到温暖,生活在一个冷漠、压抑,甚至受辱的环境里。于是,渴望得到他人的温暖。而异性的抚慰,正可以弥补这一点创伤,使他们尝到“爱情”的甘甜。而他们的父母呢?整天忙于生计奔波劳碌,又有多少时间关心他们看些什么,听些什么呢?也没有多少时间顾得上与他们交流思想感情,说说心里话,给予积极引导。许多父母往往是看一下成绩单,留下人民币若干,又匆匆出门去了。然而,对于辨别是非能力还不是那么强的中学生,其免疫力毕竟有限,很多时候又得不到家长的有效的保护和引导。面对着灯红酒绿的诱惑、影视的刺激、小说的渲染、成年人的不检点的行为的负面影响等不利因素,这就形成了新时期中学生“生理早熟,心理不早熟”这一特点,男女生出于座位相邻,或性格相近,或爱好相同、情趣相投等缘故,还有些是外貌的吸引,彼此间的接近,容易产生“早恋”行为。所以,学校和社会应该对家长进行培训,让他们多利用时间和自己的子女谈心。 四、强化教师素质

关于中学生早恋问题的应对策略

关于中学生早恋问题的应对策略 近年来,中学生“早恋”的事情越来越多了。前几年,他们往往还偷偷摸摸的,怕别人知道,可现在至少在同学中,男女生相恋已经是公开的秘密。随着社会开放度的提高,人们对身边一对对穿着校服的“学生恋人”也变得熟视无睹,大街上、地铁里,这样的“风景”随处可见。中学生“早恋”已经成为一种社会现象。 早恋一般有几种模式:一是同班同学,二是同校的高年级和低年级同学,三是学生和社会青年,近年还流行“网恋”,学生很沉溺于网络的虚拟世界,爱得死去活来。 尽管早恋也能带给极少部分学生上进的动力。但是,有更多的事实证明早恋会带给学生许多弊端。在17岁前便谈情说爱的少年人,由于无法应付初恋带来的情绪困扰,将为日后患上精神疾病埋下隐患。不论这些少年人真的有特定恋爱对象,还是自我陶醉地迷恋偶像明星,都有可能因为不懂得处理这段感情而导致日后出现忧郁症及酗酒型的精神病。女孩子比男孩子更容易被男女的感情关系所伤。感情纠葛使女孩子发展成忧郁症的机会增加了三分之一。女孩子容易受感情伤害,并不是因为女孩子对男女之事较感兴趣,事实上,女孩子对男女感情的兴趣比男孩子少。 一个有感情烦恼的青少年,注意力会不集中,学习成绩及跟家人的关系也会变差。具体危害方面表现为在学习上注意力涣散,上课走神,精神恍惚;在思想上:冲淡对理想的追求,胸无大志;在情感上:好冲动、易转移,早恋只开花,不结果;在意志上:自制能力差,易做出越轨的事。困惑方面表现为:担心影响学习,担心家长老师知道,单相思,不知如何把握双方的关系,少数人不知如何表达自己的情感,不知如何拒绝异性等。 由此可见,早恋既耽误学业,又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针对早恋,其实是中小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中的老问题了。老师年年讲,月月讲,家长们只要看出点苗头,就像防小偷似的监听电话,偷看日记,甚至跟踪,然而,在中学里早恋却有越来越普遍的趋势,有些早恋学生还为“爱”使自己的身体和精神受到了极大伤害,因为无知而怀孕、因为怀孕而偷偷采取极端行为。家庭教育其实是对小孩影响最大、最潜移默化的教育,但是面对孩子们的“情不自禁”,大多数家长或老师对于早恋问题一概封杀。一般地,如果学生“恋情”被发现,学校会把家长请来协助教育,但家长一般是两种反应,要不就是因为工作忙无暇理会,把所有责任往学校推,要不就是紧张得不得了,当众对孩子又打又骂。 专家认为孩子“早恋”现象不能轻视,这是一个非常严肃地社会问题,全社会都有责任来面对这个问题。 一、学生早恋发生的原因分析 1、生活越来越富裕,食物及保健品促使学生身体的早熟。尤其是女学生在生理上比以前成熟早。 2、学生的心理发育跟不上身体的发育速度,他们的心理上缺乏自控能力。他们开始对异性产生兴趣,要表现自己,想引起别人的注意,但又不知道掌握分寸,不懂得适可而止。 3、相互吸引,由于男生具有心豁达,刚健的一面,因此许多女生之间不愿讲话就会和个别男生谈心,而女性具有温柔体贴的一面,男生在遇到一些情况时也希望得到女生的安慰,长此以往,也可能引起中学生早恋。

浅议初中生早恋低龄化现象及对策

浅议初中生早恋低龄化现象及对策 江阴市峭岐中学仰汪锋 摘要:中学生的早恋问题已愈益成为学校教育及家庭教育不可回避的一个棘手问题,早恋从高中生扩展至初中生,并继续呈现低龄化趋势,如何解决学生的早恋问题已成为教师、家长和社会面临的共同问题。本文从初中生早恋低龄化的现状入手,分析其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预防措施和教育对策。 关键词:初中生;早恋;低龄化 一、初中早恋的界定及低龄化现状 初中生早恋是初中学生性生理、性心理发展到一定水平以后在特定人群中出现的一种自然现象,是性意识的一种正常反应,是青少年在性生理发育的基础上,性心理转化为性行为的初步实践。虽然在中学阶段没有发生过感情的人很少,但并非所有已发生的感情都构成恋情。初中生恋爱有两个不同的时期,不同的类型。绝大部分学生在初期是在对异性有着很大的好感,非常喜欢的基础上对成年人恋爱的一种模仿,这称之为“假恋”。随着时间的推移,有一部分学生有了类似成年人的拥抱、接吻等恋爱行为,重要的是并从心理上接受对方、依恋对方,应该才称得上真正意义上的恋爱。 随着社会的开放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初中生早恋现象已具有一定的普遍性。最近几年,全国很多地区的教育机构和教师学者等纷纷在不同地域就中学生恋爱状况展开过专门的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与过去相比,当前中学生恋爱呈现普遍化、低龄化、公开化的趋势。例如,山东省济南市近年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在青少年中,15 岁以下的学生谈恋爱比率为8.7%,中小学恋爱的年龄已提前至11岁。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中学生恋爱呈现普遍化、低龄化趋势。 二、初中生早恋低龄化的成因 初中生早恋呈普遍化、低龄化的趋势,是各种内因和外因、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一)独生子女所特有的人格特性及过分优越的物质条件

浅谈初中生早恋成因及对策

浅谈初中生早恋成因与对策 中学生的早恋现象是一个敏感的话题,又是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中一道不容回避的难题。面对中学生早恋现象学校头痛、家长担心,处理上也不尽人意。我认为应当正视中学生对美好情感的向往和追求,引导他们正确对待青春期萌动的情感,树立远大的人生目标和志向。 一、初中生早恋的原因: 1、从生理方面来说,我们知道,个体发展到思春期(女孩起于11~12岁,男孩始于13~14岁),性发育开始了,第二性征显露了。由于对自身的生理变化无思想准备,在一段较短时期,会产生对性的不安、害羞和恐惧情绪;过后,便会有另一种倾向,即对异性产生兴趣,对异性发生好奇和好感,性冲动也开始出现。伴随着性的发育,思春期孩子强烈地意识到自己不是小孩子了,已经长大成人,希望独立,产生摆脱家庭,奔向同龄友人圈的倾向,感到自己的心理谁都不理解,只有新结交的知己才理解,渐而渐之,形影不离,这时她们就会学着电影里的或黄片里的去接吻、拥抱抚摸等。 2、黄色影片、黄色书刊的影响最为严重。书刊都是从学校附近的书店租来的。一些学生租到书后先藏起来,晚上熄灯后躲到厕所偷偷地看,第二天上课时萎靡不振,神情恍惚。 3、现在的青少年普遍早熟,而相应的教育又跟不上。许多家长对自己的孩子进入青春期毫不知情,有的即使知道了也遮遮掩掩,神

神秘秘,反倒激起青少年的好奇心。 4、现在的青少年大多缺乏责任心,他们把恋爱甚至两性关系当做好玩,从没想过为对方负责。 5、是虚荣心作怪。初中学生盛行这样一种观念:有对象有能耐,没对象没能耐,被人瞧不起。因此,一些学生争相谈对象,而且换得越多越好。 二、初中生处于性逐渐成熟的时期,人生观正在形成,心理状态不够稳定,意志品质还很薄弱,对爱情还不真正理解。这一特殊的人生阶段,早恋行为有以下几个显著特点: 1、朦胧性 早恋的青少年对于早恋关系的发展结局并不明确。他们主要是渴望与异性单独接触,但是对未来组建家庭、如何处理恋爱关系和学业关系、如何区别友谊和爱情都缺乏明确的认识。 2、矛盾性 有早恋关系的青少年心也充满了矛盾,既想接触有怕被人发现,早恋的过程中愉快和痛苦并存。 3、短暂性 早恋关系是一种充满变化、极不稳定的感情关系。青少年之间一对一的早恋关系缺乏持久性,一般不会持续很长时间。 4、差异性 初中生的早恋行为具有明显的差异性。在行为方式上,有的初中生的早恋行为十分隐蔽,通过书信、等方式来传递感情,但也有的初

初中生早恋的危害及对策

初中生早恋的危害及对策 一、早恋的主要危害 (一)早恋危害学生的身心健康。首先,从身体健康方面来看,由于早恋,同学们往往会陷入情网之中不能自拔,中学阶段正是同学们长身体的时候,随着身体各器官的发育,要求有相应的体育锻炼,否则,很容易发生心音微弱、供血不足、头晕等疾病。另一方面,由于早恋的同学情绪不够稳定,好冲动,易动感情,自控力较差,常常会产生焦虑、烦躁、疑惑、嫉妒等不良情绪。在这些情绪的影响下,很容易产生食欲不振、浑身无力、头晕恶心等症状,久而久之,会出现消化道疾病、低血糖症状等疾患。 再从心理角度看,早恋的同学都有一个极其复杂的心理过程,这些同学的恋爱承受着家长、教师的压力和同学们的“白眼”,有时还会有恋人的挑剔和故意的非难,这一切使得心理承受力本来就差的同学无法保持正常稳定的情绪。此外,有极个别的学生在早恋中,由于抑制不住冲动而与异性朋友发生性关系,这对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的影响是很大的。有的同学跨越雷池之后,顿觉“爱情原来就是如此”,而萌发厌倦生活的念头;有的学生则将社会的

道德、责任抛到一边,疯狂地追求性刺激。这些极端的心境和不健康思想的存在,使得这些中学生的道德感、人生价值观和世界观受到严重扭曲。 (二)早恋对学生的学习干扰极大。早恋对中学生的学习影响极大。有些向往或陷入早恋的中学生认为只要热恋的两个人志同道合,就不会影响学习,他们甚至概括出一个所谓“男+女=两个人的合力”的公式来。大量事实表明,这种看法是幼稚、糊涂、错误的。恋爱对于涉世不深、意志薄弱、情感易于冲动的中学生本来就是一种“超负荷”运载。成千上万的实例告诉我们,沉湎于早恋的同学多数都是沿着“感情直线上升,成绩直线下降”的轨迹运动的。 (三)早恋容易使学生产生越轨行为。中学生激情占优势,容易冲动,自我控制能力差。热恋中的少男少女往往不能控制自己的感情而过早地发生两性关系。更严重的是有的男生让对方怀孕后,陷入到一种极端恐惧和痛苦的境地之中,既不敢让家长、老师知道,也不愿让同学知道,而去求助于一些江湖骗子、社会渣滓堕胎,使许多女生因此而再次失身,演出一幕幕堕落、出走、自杀的悲剧。 (四)早恋有可能导致犯罪。中学生过早涉及爱情,也会给社会带来不安定的因素。中学生气盛,特别是在女

中学生早恋的原因及对策

中学生早恋的原因及对策 青少年时期是一个半幼稚、半成熟的躁动期,其心理处于极不稳定的状态。尤其是中学生,其内部需求已接近成人,但因其身心发育尚未成熟,经济上尚不能独立,所以在需要的满足上往往要受到很多限制,于是便产生强烈的心理冲突,如若教育不当,就会与父母产生隔膜,甚至滋生逆反心理。随着年龄的增长,中学生的自我意识逐渐增强了,他们特别希望家长和老师把自己看成是平等的一员,理解他们,尊重他们,最讨厌“家长式”的喝斥,这方面的冲突如若得不到合理的调适,也往往会损伤其自尊心。当然无论是逆反心理的产生还是自尊心的丧失,都会使之丧失求知上进的动力和主动创新的精神,从而为早恋埋下祸根。 因为生活水平的普遍提升,青少年的体质也普遍增强了,与过去的同龄人相比,他们发育得更快,性成熟的时间也提前了,例如有的女孩十一二岁就来月经。因为器官的逐步发育,第二性征开始显露,加之体内大量性激素的分泌,促使其性机能逐步成熟。性机能的成熟自然就催化了他们对异性的注意,这种对异性的朦朦胧胧的亲近欲望,也增大了早恋的可能。再说,青少年大都具有强烈的好奇心,什么都想知道,什么都想试一试,因为是非观点不强,分不清什么是“友谊”,什么是“早恋”,在好奇心和神秘感的驱使下,

有的就想去探索隐秘,甚至偷食禁果。而屡禁不绝的黄色音相、淫秽书刊及网上黄色垃圾的侵蚀,也会让这些情窦初开却不辨良莠的孩子迷了眼。此外,现在普遍存有的性知识教育盲目区,致使中学生没有很好地接受正常渠道的科学的性知识教育,这也是中学生早恋不可忽视的重要原因之一。 那么,怎样才能尽量避免中学生早恋呢? 首先,要准确理解中学生早恋这种现象。“关关睢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诗经.周南.关睢》)。青春期男女对异性产生好奇和朦胧的倾慕,这是合乎情理的,这正如歌德所言:英俊少年哪个不钟情?妙龄少女谁个不怀春?这“钟情”和“怀春”,正是对风流多情的少男少女们爱情萌动特质的绝妙写照,所以,大可不必大惊小怪的。当然,对于正处于长身体长知识时期的青少年来说,因为其生理和心理发育尚不成熟,思想品格和对外界事物的看法都还未定型,还不具备完全行为的水平,他们自身的条件是绝不允许早恋的,所以,有的教师或家长一旦发现学生早恋,往往认为大逆不道,丢人显眼。或到处张杨,批评处分;或惊慌失措,妄加责难威吓;或粗暴干涉,棍棒加身……如此种种,不但不能解决问题,反而会使孩子产生强烈的逆反心理,将矛盾激化,甚至加剧错误做法的演变…… 其次,要对他们实行崇高理想和科学人生观的教育。刚步入青春期的青少年,正是生理和心理的剧变期,可塑性很

当前中学生早恋现象原因分析及其教育对策

当前中学生早恋现象原因分析及其教育对策 一、背景 早恋是指在未达到合法年龄的情况下,男女之间出现一系列恋爱行为,如亲吻、拥抱、两人单独相处等。在大部分国家中,未成年人的 法定年龄一般为18岁左右,因此中学生在未达到法定年龄时进行早恋 存在法律风险。而中学生早恋的问题已经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本 文将对中学生早恋现象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相应的教育对策。 二、中学生早恋现象分析 1.社会因素 社会环境对中学生产生了重要影响,其中包括了媒体、社交网络等 一系列广告宣传。如今,社交网络和手机应用程序的流行使得年轻人 更容易接触到浪漫情感的内容。很多时候,传媒会刻意制造小情侣的 浪漫形象,使得中学生误解爱情,认为从形象上走得近,就是爱情。 2.家庭因素 中学生早恋现象与不良家庭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家庭中,父母 的影响是难以避免的,而父母的离异等负面事件也往往会影响孩子。 那些经常给予孩子关爱、陪伴和积极支持的家庭,其孩子成长中便不 容易走向早恋这条路。注意到这个群体的亲属和舆论的引导对中学生 的健全成长至关重要。 3.学校因素 学校最直接的影响是学生与同龄人的接触。在学校,学生们不仅会 认识到跟自己年龄相仿的人,还会在同学之间接受各种价值观和社会 观念的教育。但是,学校的教育方式、教育内容以及学校的文化氛围 等都会影响学生的价值观形成,这也催生出了中学生早恋现象的出现。 4.个人因素 中学生早恋现象的产生,还与个人的成长和思想观念有关。除了受 家庭、学校、社会环境的影响之外,中学生自身的性格、生理和心理 状态、人格等也会影响是否早恋。在个人成长过程中所遭受到的苦楚

都是毫无意义的,因此,在这辈子之前的对自己抱有真爱和对未来有自己的规划应该是中学生的首要任务。 三、对策 1.推广性教育 推广针对青少年性生活的知识和科学性的性健康教育,强调了解性的真正含义和保持身体健康的重要性。性教育可以在学校、家庭和社会等各方面进行,提高青少年对性的了解和认知,从而达到减少中学生早恋现象的目的。 2.加强家庭沟通 家长在与孩子的沟通中应该尊重孩子的想法和意见,了解孩子的内心想法,把家庭变成孩子的精神依靠和温馨家庭,以此引导孩子驾驭情感、培养理智思考和自控等优点与能力。 3.加强学校教育 学校教育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更关注学生的性格、思想、精神和道德教育。学校应该注重细节、课程、服务、管理、环境等方面的整体工作,吸引学生参与其中。学校教育应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准、价值观等方面的学习。 四、结论 中学生早恋现象是当今社会中的一种热门话题。其原因可能包括社会、家庭、学校、个人等诸多方面的因素。针对这些原因,教育对策也应当尽可能全面:推广性教育、加强家庭沟通、加强学校教育。尽管不能完全解决青少年早恋的问题,但相信随着社会的规范和人们的教育水平的提高,中学生早恋现象有望减少,并给年轻人带来更好的健康和成长。

中学生早恋现象的心理分析及对策

中学生早恋现象的心理分析及对策 班上出现早恋现象,对班主任来说,是个非常棘手的问题,必须小心翼翼,谨慎对待才是。其实,“早恋”是个较模糊的概念,指的是青少年在生理、心理等各个方面还未成熟的时候,就开始恋爱。因此,中学生恋爱可认为是“早恋”。早恋的学生一般有学习成绩突然下降,上课时常走神,情绪起伏波动大,过分讲究穿着打扮,经常单独外出,与原来的伙伴疏远,对班级工作不热心,电话和信件增多等征兆。 早恋的心理因素主要有: 一、尝试心理 中学生早恋,社会大环境的影响是非常突出的。现实生活中成人恋爱的开放化,成人刊物、言情小说的泛滥,影视节目中的爱情甚至网络上黄色图片的渲染,都会使这些感情冲动、缺乏自控能力的中学生想入非非,进而产生尝试一下的心理。 二、愉悦心理 异性之间的交往接触会产生一种愉悦的心理,这是人类自身发展的自然现象。“哪个少年不善钟情,哪个妙龄女郎不善怀春。”但这种心理却也成为中学生早恋的一种诱因。 三、逆反心理 我们提倡男女同学之间的正常接触与交往,但旧的“男女授受不亲”的封建传统观念在部分师生、家长中仍有市场。这部分人常常将异性学生的接触与交往视作“谈朋友了”。有几名学生讲,我本来没有“谈”的意思,但同学们说起来了,老师也认为我谈了,而且家长也指责我,一气之下我们真的谈起恋爱来了。

四、从众心理 调查发现,部分早恋学生纯属这种心理:“别人都谈了,我为什么不能谈。”这种模仿、赶“时髦”的心理,暴露出了虚荣、攀比之风在部分学生中颇有市场。 五、早恋的几种模式 早恋一是同班同学,二是同校的高年级和低年级同学,三是学生和社会青年,近年还流行“网恋”,学生很可能沉溺于网络的虚拟世界,爱得死去活来。 从以上调查不难看出,早恋是由不良主客观因素结合造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学生在恋爱时所注意的只是表面的东西,他们大部分是被对方的长相、言谈和举止所吸引,并产生好感,因而是很肤浅,缺乏理性思考的。恋爱中的中学生不可能去深入考察一个人的人品、兴趣、个性等自己是否真心喜欢,因而是极不稳定、极易变化的。其次,初恋付出的是纯洁、美好的感情,但初恋的幼稚和冲动则可能造成不幸的后果。同时,如果因恋爱不成,无限美好的幻想破灭,对学生的打击可能是致命的。如果没有正确思想的引导和制约,处理不好,不仅影响学习,也影响今后的前途。早恋是幼稚、盲目的行为,一个中学生在对社会适应和交往能力还缺乏锻炼的情况下,轻易地坠入情网,是十分危险的。 那么,如何有效地进行中学生早恋的防范和教育呢? 1、对待“恋爱”话题不炒不凉 老师和家长一定要正视,不要把它视若洪水猛兽,要认识到这是学生在走向成熟过程中的正常的心理现象。不要如临大敌,制造紧张气氛;也不要恨铁不成钢,撒手不管;而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切勿张扬。早恋学生心理脆弱,如果处理过激,容易使其产生逆反心理。只有保持平常心,对

课题研究论文:当前中学生早恋现象原因分析及其教育对策

78785 教育理论论文 当前中学生早恋现象原因分析及其教育 对策 中学阶段是学生人生的重要阶段,对学生身心发展的变化具有重要作用,在此时期,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征日渐成熟,人生观和价值观相继形成,但随之而来的便是不容忽视的早恋问题。目前早恋现象日益呈现广泛化、低龄化、公开化,教师和家长整日忧心忡忡,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杜绝中学生早恋现象的呼声越来越高,只有正确认识中学生早恋现象产生的原因,对症下药,才能帮助学生解决早恋现象,使其健康快乐成长。 一、中学生早恋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分析 就主观方面来说,主要有生理和心理两种原因。毋庸置疑,中学生的生理发展日渐成熟,性生理和性机能的发展是促使学生早恋的直接因素,这一时期学生往往渴望与异性交往,对恋爱逐渐产生朦胧与美感。心理上,中学生处于青春期,其性格、思想和性格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逆反心理逐渐产生,对于学校明令禁止的早恋现象充满好奇,他们渴望在与彼此的交往中获得美好的恋爱关系,一些学生有极大的攀比和从众心理,再加之部分学生对学习的厌恶自然助长了早恋的势头。 就客观方面来讲,主要有学校因素、家庭因素和社会因素。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一些学校将升学率排在教育的第一位而忽视了对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关注与教育,对学生的思想教育不管不问,长期忽视学生恋爱观的培养,而且不善于通过开家长会的方式对学生心理发展进行讨论与沟通,这促使学校教育的严重失职。家庭长期忽视对学生爱的给予,致使学生缺乏关爱,家庭不和睦,也是促使学生性格乖张,引发学生早恋的重要因素。另外,社会上铺天盖地的恋爱影视给学生极大的恋爱冲动,还有一些色情资料给予学生很大的负面影响,促使学生陷入早恋的深渊。 二、改善中学生早恋现象的可行性对策 (一)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的优势 学校教育在抑制中学生早恋的过程中担当者至关重要的角色,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的优势是杜绝中学生早恋现象的有效途径,加强学校教育主要应该从以下做起:一是做

学生早恋的原因和对策精品文档5页

学生早恋的原因和对策 早恋,指的是未成年或者生理、心智未成熟的男女建立恋爱关系或对异性感兴趣、痴情或暗恋,一般指18岁以下的青少年之间发生的爱情,特别是在校的中小学生为多,人们还习惯上把早恋界定为“不到恋爱年龄而进行的恋爱”,目前,中学生早恋现象并不鲜见,令教师和家长头痛。因此,对中学生间早恋进行研究,析其原因,找出预防措施和教育的对策,具 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中学生早恋的原因。 中学生早恋,析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是多种主客观因素同作用的结果。 1、性早熟是内部生理原因。 生理因素对中学生思想情感和行为的影响较为显著。当代青少年性成熟的一个显著特点是早熟,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饮食和营养结构 发生了很大变化,性成熟的时间提前了,他们进入青春期后,性机能开始成熟,性机能的成熟加强了他们对性的要求,对异性的爱慕,如遇适当的条件,随时都可能发生早恋行为。 2、心理上的“断乳”期是早恋的心理原因。 随着青春期的来临,性的成熟。中学生的思想、性格、情感都在急剧变化,进入“第二次断乳期”。在这一时期,他们渴求友谊,希望交朋友以倾吐心中的烦恼和迷惑,而由于他们的心理是半幼稚半成熟的,是非观念 不太强,分不清什么是“友谊”,什么是“爱情”。其中认识模糊者则可能发展为早恋。 3、性信息的污染是外部社会原因。

近年来,一部分媒体忽视社会教育功能,单纯追求经济效益,迎合低级趣味要求。诸如接吻、拥抱、裸露的“床上戏”随时可见,青春期的中学生,对性信息十分敏感,这些都无疑对情窦初开、良莠难辩的中学生的早恋起了强烈的鼓动作用。 4、家庭和学校的教育不当和失误是客观原因。 来自家庭方面的因素主要有: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只关心孩子的分数,忽视他们生理心理的变化;对孩子的管理教育采取粗暴专制的态度,对子女的交往横加干涉,使他们产生逆反心理;对孩子的教育放任自流,缺乏必要的指导;这些,造成子女和家长缺乏良好的沟通和交流,孩子深层次的需要在家庭得不到满足,只好在家庭以外的异性朋友那里寻求慰籍。来自学校方面的因素主要有:学校重智轻德,片面追求升学率,任意削减活动课程,校园文化单调,校园生活枯燥,使中学生过剩的能量得不到正常的释放。对性教育的认识不足和保守,使性教育在大多数学校得不到正常开展,而中学生对性问题又是急于了解和渴求的,那么,电影、电视、报刊杂志等有关性场面的描述就来填补这一空白了。 二、中学生早恋的对策。 早恋虽然符合中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的规律,但并不是性成熟的必然产物,教育在这个问题上并不是“无为”的。所以,对中学生的早恋,要加强研究,掌握规律,寻求对策。 1、加强中学生的青春期教育。 中学生阶段是人生中很重要的时期,由于中学生心理的成熟滞后于生理的成熟,他们会遇到许多困惑和不解。他们认为自己长大了,有一种“成

中学生早恋教育

中学生早恋教育 篇一:如何进行初中生早恋教育 【初中生早恋怎么办】如何进行初中生性知识教育? 早恋,也有叫做青春期恋爱,指的是未成年男女建立恋爱关系或对异性感兴趣、痴情或暗恋。狭义定义:早恋,顾名思义,就是过早的恋爱。广义定义:一般人认为早恋会带来很多问题,如影响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和学业成绩等,尤其对女孩更为显著突出,但一般不会有太严重的影响。早恋经常以失败告终,很少出现性知识绝少能够终身厮守的;亦有人认为早恋是青少年对男女关系的和学习,为将来的一夜情恋爱与婚姻作准备,不宜过份禁制或压抑。 生活不能自立,而又比法定结婚年龄小许多的青少年过早恋爱的行为。这是一个尚有争议的概念。中国大多数教育工作者认为,中小学生中出现恋爱是符合其年龄特征的过早行为,应该加以制止。 早恋行为的特点可概括为:朦胧性、单纯性、差异性和局限性4个方面。由于青少年常常盲目地模仿成人的恋爱,而不能分清友谊与情爱的本质区别,所以,少数中学生认为“早恋无害”,只是长存一种感情,不以结婚为目的。近年来国外大量发生的彭雪芬性行为、少女怀孕和少女妈妈的现象,是提出早恋问题的根本原因。早恋产生的根源,主要与社会传闻和大众传媒对性自由倾向的宣扬造成的误导,家庭幼儿教育和学校缺乏正确的性德育,以及青春期提前等有关。性生理的发育引起性意识的觉醒,青少年对性的神秘感,激起探索和尝试的愿望;家长教师对早恋问题的过敏和一味制止,又会加强他们的逆反心理;在当前信息发达的时代,中学生从各种大众传播媒介接受了大量与性有关的信息,视野急剧扩大,使朦胧的性意识变为明媚自觉的追求。 青少年的早恋一般经过以下几个阶段:①确定目标。开始责难某一个异性,默默地思念,这一阶段可有眉目传情、暗送秋波的表示。

中学生早恋问题调查及其对策研究

中学生早恋问题调查及其对策研究 福建省连城一中徐金华罗艳芳 早恋是指青春期或青春期以前的少年出现过早恋情的现象。早恋习称牛犊恋,多与环境因素引起早熟性兴奋和性萌发有关;一部分也与孤独、空虚,心理上缺乏支持有关。青年初期是指心理学理论上对十四五岁至十七八岁这个年龄阶段的划分,而这个年龄阶段正好是中学阶段。在这个阶段学生的性心理发生了重要变化,因此早恋现象不可避免成为部分学生的生活内容。陷入早恋之中的少年男女因受到相互的吸引,互相爱慕、互相支持,情绪是欢愉的,情感是纯真的。但由于情感处于主导地位,通常缺乏理性,多数人有肉体和性接触的意向,但不一定都付诸实践。相当多的早恋少年满足于温馨的即景般的情感交流和卿卿我我的言语交流。当然,也有一部分人基于性冲动和欲望而发生性行为。学生的早恋不仅给学校带来了许多教育难题,也给许多家长造成了一些烦恼。因此了解学生早恋现状,正确分析学生早恋的原因,采取适当的教育对策,是高中阶段各类学校对学生进行思想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 一、早恋问题调查及结果分析 我校在2004年5月份对高一、高二两个年段学生进行了早恋方面的调查,旨在通过调查了解学生目前存在“早恋”问题的情况以及他们对待“早恋”问题的态度。本次调查问卷表如下: 早恋”问题调查表 年级____年龄____性别____本问卷旨在了解我校同学对“早恋”的态度和看法,不会影响大家的任何利益,答案也没有正误之分,请按你的实际情况和真实想法填写,谢谢

合作! 1、你怎样看待异性同学间的密切交往?() A、早恋 B、交往过密 C、正常交往 D、其它___ 2、你目前的状况是() A、正在恋爱 B、有过恋爱 C、单相思(暗恋) D、有较好的异性朋友 E、以上情形都没有 3、你属于下列哪种情形() A、公开恋爱 B、私下恋爱 C、不愿意恋爱 D、无所谓 4、你对“早恋”的态度是() A、支持 B、反对 C、无所谓 5、你认为早恋是否会影响学习() A、会影响 B、不会影响 C、影响不大 D、有利于学习 6、可能导致你恋爱的原因是() A、书籍、影视中描述爱情甜蜜,让你有想尝试的冲动。 B、看见别人恋爱,你也想 C、因有心事不合适向父母、同性说,只好找异性倾诉而变成男(女)朋友 D、确实喜欢对方,情不自禁 E、好奇、好玩 F、你觉得恋爱让你有面子,能提高你在同学中的影响力 G、为反叛师长对恋爱的态度 7、你觉得恋爱的目的是什么() A、交流感情 B、互相帮助 C、获取利益 D、追求时尚 E、觉得开心 F、为了结婚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