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运用离子色谱法测定地表水中的无机阴离子

浅谈运用离子色谱法测定地表水中的无机阴离子
浅谈运用离子色谱法测定地表水中的无机阴离子

离子色谱法测定水中无机离子

实验一离子交换色谱法测定环境水样中的无机阴离子 一、实验目的 1. 掌握离子交换色谱法测定自来水中无机阴离子的原理和方法。 2. 熟悉ICS-90型离子色谱仪的构造和正确使用方法。 二、实验原理 1. 概述 离子交换色谱法是液相色谱的一种,其固定相是离子交换剂,主要用于测定无机和有机阴、阳离子,某些性能好的离子色谱仪还可以测定蛋白质、氨基酸和糖类等物质。 抑制型离子色谱仪的基本部件:包括淋洗液高压输送系统、进样阀(旋转六通阀)、分离柱、抑制器、检测器和显示器。抑制器串联在分离柱和检测器之间。 检测器,为电导检测器,或安培检测器、紫外-可见光检测器和荧光检测器等。 有些离子色谱仪还配有保护柱,以延长分离柱的寿命。其填料一般和分离柱相同,但价 。其作用是: 格便宜很多。有些离子色谱仪在测定中还使用N 2 (1)保护NaOH等淋洗液,以防因吸收空气中的CO2,使其浓度降低,影响分析结果的重现性。 (2)防止更换淋洗液时产生气泡,使泵运行更加稳定。 2. 实验原理 在高压泵的作用下,淋洗液将样品载带到离子交换分离柱中,样品中的离子与离子交换剂固定相上可交换的活性基团进行可逆交换,依据各组分离子对离子交换剂亲合力的不同,经过若干次连续可逆交换吸附和解吸而得到分离。 测定阳离子:固定相用阳离子交换剂,流动相用硫酸、甲基磺酸等。 测定阴离子:固定相用阴离子交换剂,流动相用NaOH,Na2CO3 - NaHCO3等。 组分离子的价态越高,水合离子半径越小,极化程度越大,则它与交换剂的亲和力越大,保留值也越大。 保留值还与固定相种类、淋洗液的组成、浓度和流速有关。在考察分离条件时要充分考虑这些因素的影响。 自来水经阴离子交换柱分离后,淋洗液和分离后的各组分进入抑制器。

离子色谱法测定土壤提取液中的无机阴离子

离子色谱法测定土壤提取液中的无机阴离子 谢春生a赵杰b徐新华a郝志伟c a浙江大学环境工程研究所,杭州,310027,xiechsh@https://www.360docs.net/doc/7513250772.html, b浙江理工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杭州 310018, c瑞士万通中国有限公司,上海,200335,sh.haozw@https://www.360docs.net/doc/7513250772.html, 摘要:离子色谱法是利用离子交换的分离原理,进行离子测定的液相色谱法。该方法灵敏度高,准确性高,稳定性好,检测限低,样品预处理简单,操作简单迅速,能多种离子同时测定。本文采用离子色谱法对土壤提取液中的F-,Cl-,NO2-, NO3-, HPO42-和SO42-等无机阴离子进行分析。样品经过IC-RP预处理小柱过滤后,通过万通的A Supp 4型阴离子分离柱进行测试,1.8mM碳酸钠/1.7mM碳酸氢钠淋洗液,流速为1.0ml/min,进样量40μl。实验结果令人满意。 关键词:离子色谱;土壤提取液;无机阴离子 1 前言 土壤农化分析工作在提高农业生产上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它为土壤分类、土地资源开发利用、土壤改良、合理施肥等提供依据。因此,使用先进科学的现代分析仪器,探讨新的测定手段,以加快分析工作速度,提高分析结果的精密度和准确度至关重要。土壤中可溶性无机阴离子以F- , Cl- , NO2-,NO3-, HPO42-和SO42-最为常见,其含量与土壤的性质和外来因素有关,其分析工作在农业生产上具有重要作用,能为土壤分类、土地资源开发利用、土壤污染分析、土壤改良和合理施肥等提供依据.传统的分析方法操作技术水平要求较高,操作步骤繁琐,药品和试剂消耗量大,不利于快速分析。离子色谱法操作简便、快速,可使多种离子同时分离测定,已广泛用于医学研究、常规化学分析检测等方面,但在土壤中无机阴离子的分析方面还较为少见。因此,本文采用离子色谱测试土壤提取液中6种常见阴离子的含量,以探索快速、准确地测定土壤中无机阴离子含量的方法。 2 实验部分 2.1 仪器及试剂 Metrohm-792 Basic 型离子色谱仪(瑞士万通)配有电导检测器、化学抑制器、低脉冲串联式双活塞往复泵、双通道蠕动泵、数据采集/处理软件等。标准样:F-,Cl-,NO2-, NO3-, HPO42-和SO42-均按标准方法配制成1000mg/L储备液备用。所有药剂均为分析纯,溶液均用电阻率大于18M?超纯水配制。 2.2 色谱条件 色谱柱:Metrosep A Supp 4 250 型阴离子分析柱(250×4mm),Metrosep A Supp 4/5 Guard 保护柱(50×4mm);流动相:1.8mmol/L碳酸钠+1.7mmol/L碳酸氢钠淋洗液,50mM 硫酸抑制器再生液,进样体积:40μL,流速:1.0 mL/min。 2.3 分析步骤 2.3.1 样品制备 称取通过20目筛子的风干土样5.0g(精确到0.001g)于100 mL离心管中,加入50ml 超纯水,塞紧瓶塞,在25℃恒温振荡器上振荡16h。振荡时间到后,在4000rmp下离心15分钟,取上清液。用0.45μm的滤膜过滤上清液,经此处理后的样品再进行下一步的测试。 2.3.2 样品前处理 测试前,须采样IC-RP预处理小柱对制备好的土壤提取液进行预处理。在使用 RP 柱前,需按以下步骤对其进行活化后方可处理样品: (1)用 5 mL 甲醇活化 RP 小柱,推动速度每分钟不超过 3 mL; (2)用 10 mL 去离子水冲洗 RP 小柱,推动速度每分钟不超过 3 mL; (3)将小柱平放 20 分钟; (4)将 5 mL 样品缓慢推入小柱,推动速度每分钟不超过 3 mL,弃去前 3 mL; 收集2 mL经IC-RP预处理后的样品直接进样。

氟化物测定方法

氟化物 氟化物(F﹣)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缺氟易患龋齿病,饮水中含氟的适宜浓度为0.5—1.0mg/L(F﹣)。当长期饮用含氟量高于1-1.5mg/L的水时,则易患斑齿病,如水中含氟量高于4mg/L时,则可导致氟骨病。 氟化物广泛存在于自然水体中。有色冶金、钢铁和铝加工、焦炭、玻璃、陶瓷、电子、电镀、化肥、农药厂的废水及含氟旷物的废水中常常都存在氟化物。 1.方法的选择 水中氟化物的测定方法主要有:氟离子选择电极法,氟试剂比色法,茜素磺酸锆比色法和硝酸钍滴定法。电极法选择性好,适用范围宽,水样浑浊,有颜色均可测定,测量范围为0.05-1900mg/L。比色法适用于含氟较低的样品,氟试剂法可以测定0.05-1.8mg/L(F﹣);茜素磺酸锆目视比色法可以测定0.1—2.5mg/L(F﹣),由于是目视比色,误差比较大。氟化物含量大于5mg/L时可以用硝酸钍滴定法。对于污染严重的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以及含氟硼酸盐的水样均要进行预蒸馏。 2.水样的采集和保存 应使用聚乙烯瓶采集和贮存水样。如果水样中氟化物含量不高、pH值在7以上,也可以用硬质玻璃瓶贮存。 预蒸馏

通常采用预蒸馏的方法,主要有水蒸气蒸馏和直接蒸馏两种。直接蒸馏法的蒸馏效率较高,但温度控制较难,排除干扰也较差,在蒸馏时易发生暴沸,不安全。水蒸气蒸馏法温度控制严格,排除干扰好,不易发生暴沸。 1.水蒸气蒸馏法 水中氟化物在含高氯酸(或硫酸)的溶液中,通入水蒸气,以氟硅酸或氢氟酸形式而被蒸出。 仪器 蒸馏装置 试剂 高氯酸:70—72%。 步骤 (1)取50ml水样(氟浓度高于2.5mg/L时,可分取少量样品,用水稀释至50ml)于蒸馏瓶中,加10ml高氯酸,摇匀。连接好 装置加热,待蒸馏瓶内溶液温度升到约130℃时,开始通入蒸 汽,并维持温度在130—140℃,蒸馏速度约为5—6ml/min。 待接收瓶中馏出液体积约为200ml时,停止蒸馏,并水稀释 至200ml,供测定用。 (2)当样品中有机物含量高时,为避免与高氯酸作用而发生爆炸,可用硫酸代替高氯酸(酸与样品的体积为1+1)进行蒸馏。控 制温度在145 5℃。 2.直接蒸馏法

离子色谱法测定水中四种阴离子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7513250772.html, 离子色谱法测定水中四种阴离子 作者:刘松欢林仰锋 来源:《南北桥》2017年第24期 【摘要】目的通过离子色谱法测定水中四种阴离子。方法 ICS-900型离子色谱仪(美国DIONEX),选用Ionpac AS19分离柱,Ionpac AG22保护柱,流速1.0mL/min,流速等度。结论该方法操作简单,省时省力,分离效果好,重现性好,符合国家标准要求。 【关键词】离子色谱法阴离子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24.204 前言 近年来饮用水标准不断提高,离子色谱法(Ion Chromatography )是美国人SMALL1972 年发明的,是高效液相色谱(HPLC)的一种,是主要用来分离极性和部分弱极性化合物的一种分离技术,是色谱技术在离子型物质检测领域的一种突破[1]。本文采用近年来发展起来的广泛应用于分析化学和生物医学领域的高效、快速新型分离技术离子色谱法,来测定GB5749-200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中的常规必检项目:氟化物,氯化物,硝酸盐,硫酸根这四种阴离子。 一、原理与材料 1.1 原理 根据分离柱对各种阴离子的亲和力不同,从而使样品中各种待测阴离子随淋洗液进入离子交换系统之后分离开来,已分离的阴离子流经阳离子交换柱或抑制器系统转换成具高电导度的强酸,淋洗液则转变为弱电导度的碳酸。电导检测器测量电导率之后以相对保留时間定性,峰面积定量[2]。 1.2 仪器 ICS-900型离子色谱仪(美国DIONEX); 淋洗液自动发生器(KOH); AERS 300 4mm阴离子抑制器; 分离柱:Ionpac Dionex AS19;

实验 4 水中氟化物的测定--离子选择电极法

实验四水中氟化物的测定—离子选择电极法水中氟化物的含量是衡量水质的重要指标之一,生活饮用水水质限值为 1.0mg·L-1 。测定氟化物的方法有氟离子选择电极法、离子色谱法、比色法和容量滴定法,前两种方法应用普遍。本实验采用氟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游离态氟离子浓度,当水样中含有化合态(如氟硼酸盐)、络合态的氟化物时,应预先蒸馏分离后测定。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1.掌握用离子活度计或pH计、晶体管毫伏计及离子选择电极测定氟化物的原理和测定方法,分析干扰测定的因素和消除方法。 2.复习教材第二章中的相关内容;在预习报告中列出被测原电池,简要说明测定方法原理和影响测定的因素。 二.仪器 1.氟离子选择电极(使用前在去离子水中充分浸泡)。 2.饱和甘汞电极。 3.精密pH计或离子活度计、晶体管毫伏计,精确到 0.1mV。 4.磁力搅拌器和塑料包裹的搅拌子。 5.100mL、50mL容量瓶。 6.10.00mL、 5.00mL移液管或吸液管。 7.100mL聚乙烯杯。

三.试剂 所用水为去离子水或无氟蒸馏水。 1.氟化物标准贮备液: 称取 0.2210g基准氟钠(NaF)(预先于105~110℃烘干2h或者于500~650℃烘干约40min,冷却),用水溶解后转入1000mL容量瓶中,稀释至标线,摇匀。贮存在聚乙烯瓶中。此溶液每毫升含氟离子100μg。 2.乙酸钠溶液: 称取15g乙酸钠(CH 3COONa)溶于水,并稀释至100mL。 3.盐酸溶液:2mol·L-1。 4.总离子强度调节缓冲溶液(TISAB): 称取 58.8g二水合柠檬酸钠和85g硝酸钠,加水溶解,用盐酸调节pH至5~6,转入1000mL容量瓶中,稀释至标线,摇匀。 5.水样①,②。 四.测定步骤 1.仪器准备和操作: 按照所用测量仪器和电极使用说明,首先接好线路,将个开关置于“关”的位置,开启电源开关,预热15min,以后操作按说明书要求进行。 2.氟化物标准溶液制备:

离子色谱法测定水中无机阴离子材料与方法

离子色谱法测定水中无机阴离子材料与方法 目的:应用离子色谱法同时检测黄河水中6种无机阴离子(F-,Cl-,NO2-,NO3-,HPO42-,SO42-)的含量,研究并优化检测条件。方法:采集流经兰州市西固区、安宁区、七里河区和城关区连续3天的黄河水样,利用瑞士万通882型离子色谱仪进行检测,观察兰州市四个不同行政区黄河水中6种无机阴离子含量。色谱条件为:分离柱为A Supp 4-250阴离子分析柱,保护柱为Metrosep A Supp 4/5 Guard,以0.0018mol/LNa2CO3和0.0017mol/LNaHCO3为淋洗液,以0.05mol/LH2SO4溶液为再生液,泵的流速为1.0ml/min。结果:每种离子的相关系数r均大于0.999,F-,Cl-,NO2-,NO3-,HPO42-和SO42-检出限分别为0.02 mg/L、0.02 mg/L、0.03 mg/L、0.08 mg/L、0.12 mg/L和0.09 mg/L,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5%,加标回收率在96.58%-103.00%之间,实验条件良好;经检测发现连续3天兰州不同区段黄河水中6种阴离子指标均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和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结论:离子色谱法检测黄河水中无机阴离子灵敏度高,准确度好,方便高效;黄河水兰州段水中6种无机阴离子含量安全稳定。 关键字;离子色谱、阴离子、黄河水、加标回收 黄河,起自青海,流经兰州,是兰州人民的“母亲河”。兰州的饮用水、生活用水、工业用水和农业灌溉都离不开黄河,因此黄河水的水质安全应得到足够的重视。天然水中含有一定量的氟化物、氯化物、硝酸盐、硫酸盐等无机物质,其含量主要受地质条件的影响,各地有所不同。同一区域水体内其含量是相对稳定的,然而,当水中这些物质含量突然增高时,表明水体有可能受到人畜粪便、生活污水、工业废水或农作物肥料等污染。 水中无机阴离子的含量是否正常与人类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1],F-、Cl-、NO2-、NO3-、HPO42-和SO42-6种离子含量的检测对水质安全意义重大。目前,上述离子常规的检测手段有分光光度法,电极法等,但这些方法一般不能同时检测多种离子,并且大多数运用了化学分析的方法[2]。自1977年离子色谱法应用于水处理领域以来,经过几十年来科学技术领域的进步,高效分离柱、温度补偿的电化学检测器等一系列辅助系统技术的融入,使得离子色谱法的稳定性和灵敏度均得到了迅速提高,应用领域也不断拓展,在环境监测方面得到普遍应用,对于无机

大气固定污染源氟化物的测定离子选择电极法方法确认

大气固定污染源氟化物的测定离子选择电极法 HJ/T67-2001方法确认 1.目的 通过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吸收液中氟离子的浓度,分析方法检出限、回收率及精密度,判断本实验室的检测方法是否合格 2.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大气固定污染源有组织排放中氟化物的测定。不能测定碳氟化物,如氟利昂。 3. 职责 3.1 检测人员负责按操作规程操作,确保测量过程正常进行,消除各种可能影响试验 结果的意外因素,掌握检出限、方法回收率与精密度的计算方法。 3.2 复核人员负责检查原始记录、检出限、方法回收率及精密度的计算方法。 3.3技术负责人负责审核检测结果及检出限、方法回收率、精密度分析结果 4.分析方法 4.1 测量方法简述 4.1.2 样品的采集和保存 污染源中尘氟和气态氟共存时,采样烟尘采样方法进行等速采样,在采样管的出口串联三个装有75ml吸收液的大型冲击式吸收瓶,分别捕集尘氟和气态氟。 若污染源中只存在气态氟时,可采用烟气采样方法,在采集管出口串联两个装有50ml吸收液的多孔玻板吸收瓶,以0.5~2.0L/min的流速采集5~20min。 采样管与吸收瓶之间的连接管,选用聚四氟乙烯管,并应尽量短。 注:连接管液可使用聚乙烯塑料管和橡胶管。 采样点数目,采样点位设置及操作步骤,按GB/T 16157-1996《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颗粒物的测定和气态污染物采样方法》有关规定进行。采样频次和时间,按GB 16297-1996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有关规定进行。 采样结束后,将滤筒取出,编号后放入干燥洁净的器皿中,并按照采样要求,做好记录。吸收瓶中的样品全部转移至聚乙烯瓶中,并用少量水洗涤三次吸收瓶,洗涤液并入聚乙烯瓶中。编号做好记录。采样管与连接管先用50ml吸收液洗涤,再用400ml 水冲洗,全部并入聚乙烯瓶中,编号做好记录。样品常温下可保存一周。 4.1.3 分析步骤 取6个50ml聚乙烯烧杯,按表1配制标准系列,也可根据实际样品浓度配制,

离子色谱法测水中阴离子

离子色谱法测水中阴离子 指导老师:郭文英 实验人:王壮 同组实验:余晓波 实验时间:2016.3.21 一. 实验目的 1. 掌握离子色谱法分析的基本原理。 2. 掌握常见阴离子的测定方法。 3. 掌握离子色谱的定性和定量分析方法 二.实验原理 离子色谱法中使用的固定相是离子交换树脂。离子交换树脂上分布有固定的带电荷的基团和能离解的离子。当样品加入离子交换树脂后,用适当的溶液洗脱,样品离子即与树脂上能离解的离子进行交换,并且连续进行可逆交换分配,最后达到 平衡。不同阴离子(32,,,F Cl NO NO ---- 等)与阴离子树脂之间亲和力不同,其在 交换柱上的保留时间不同,从而达到分离的目的。根据离子色谱峰的峰高或峰面积可对样品中的阴离子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离子色谱法应用电导检测器。 三.仪器与试剂 仪器:离子色谱仪;阴离子分析色谱柱;阴离子分析色谱保护柱;超声波发生器;真空过滤装置;注射器 试剂:20ppm 、30ppm 、40ppm 、50ppm Cl -和3NO -标准溶液、未知样。 五.实验内容 1. 打开电脑,打开power ,后打开IC 软件,等power 灯不闪后,就可以使用了。 2. 按下列条件设置仪器参数:淋洗液流量为0.8mL/min ;数据采集时间为10min ,设置完后扫基线。 3. 阴离子的定性分析:分别吸取0.5mL 各浓度的标准溶液,进样,记录保留时间 4. 测定未知水样。取0.5mL 未知样按同样实验进样,记录保留时间。

表1. 不同浓度F-保留时间和出峰面积 表2.不同浓度Cl-保留时间和出峰面积 表3. 不同浓度 NO-保留时间和出峰面积 3 对不同浓度的标准样品所测得的保留时间和出峰面积绘制标准工作曲线:

氟化物测定方法

精心整理 氟 化 物 氟化物(F ﹣)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缺氟易患龋齿病,饮水中含氟的适宜浓度为0.5—1.0mg/L (F ﹣)。当长期饮用含氟量高于1-1.5mg/L 的水时,则易患斑齿病,如水中含氟量高于4mg/L 时,则可导致氟骨病。 12以上,预 蒸 馏 通常采用预蒸馏的方法,主要有水蒸气蒸馏和直接蒸馏两种。直接蒸馏法的蒸馏效率较高,但温度控制较难,排除干扰也较差,在蒸馏时易发生暴沸,不安全。水蒸气蒸馏法温度控制严格,排除干扰好,不易发生暴沸。 1.水蒸气蒸馏法

水中氟化物在含高氯酸(或硫酸)的溶液中,通入水蒸气,以氟硅酸或氢氟酸形式而被蒸出。 仪器 蒸馏装置 试剂 50ml) 蒸馏装置 试剂 (1)硫酸:ρ=1.84g/ml. (2)硫酸银。 步骤

(1)取400 ml蒸馏水于蒸馏瓶中,在不断摇动下缓慢加入200 ml浓硫酸,混匀。 放入5—10粒玻璃球,连接装置。开始缓慢升温,然后逐渐加快升温速度,至温度达180℃时停止加热,弃去接收瓶中馏出液,此时蒸馏瓶中酸与水的比例为2+1,此操作的目的是除去蒸馏装置和酸液中氟化物的污染。待蒸馏瓶中的溶液冷至120℃以下,加入250ml样品混匀,按上述加热方式加热至180℃时止(不得超过180℃,以防带出硫酸盐)。此时接收瓶中馏出液的体积约为250 ˉ)。 干扰:Clˉ30; SO42ˉ 5.0; NO3ˉ 3.0; B4O72ˉ 2.0; Mg2+ 2.0; NH4+1.0; Ca2+0.5。下述离子含量(μg)亦不干扰测定: PO43ˉ200; SiO32ˉ100; Cr6+40; Cu2+10; Pb2+10; Mn2+10; Hg2+5; Ag+5; Zn2+5; Fe3+2.5; Al3+2.5; Co2+2.5; Ni2+2.5; Mo6+2.5。 当干扰离子超过上述含量时,可通过直接蒸馏或水蒸气蒸馏而消除。 3.方法的适用范围

污水中的污染物分类

污水中的污染物分类 1、污水中的污染物分类: 无机污染物 按化学性质分 可生物降解性污染物 有机污染物 难生物降解性污染物 悬浮固体,SS:粒径0.1,0.45μm以上, 按物理形态分胶体性物质,粒径0.001,0.1μm, 溶解性物质 2、水的物理处理法 处理方法利用的主要原理主要去处对象重力,离心,沉淀分离重力,离心,沉降比重大于1的颗粒 气浮浮力比重小于1的颗粒 过滤,沙滤等, 物理阻截悬浮物 过滤,筛网过滤, 物理阻截粗大颗粒、悬浮物 反渗透渗透压无机盐等 膜分离物理阻截大分子污染物 蒸发浓缩水与污染物的蒸发性差异非挥发性污染物 3、水的化学处理法 处理方法利用的主要原理主要去处对象 中和法酸碱反应酸性、碱性污染物化学沉淀法沉淀反应、固液分离无机污染物

还原性污染物、有害微生物,消毒, 氧化法氧化反应 还原法还原反应氧化性污染物 电解法电解反应氧化、还原性污染物 热分解、氧化还原、游离基反应超临界分解法有机污染物汽提、吹脱、萃取污染物在不同相间的分配有机污染物 吸附法界面吸附可吸附性污染物离子交换法离子交换离子性污染物 电渗析法离子迁移无机盐 混凝法中和、吸附架桥胶体性污染物、大分子污染物 4、水的生物处理法 处理方法主要原理主要去除原理 活性污泥法可降解性有机物、好氧处理法生物膜法生物吸附、生物降解还原性无机物+流化床法 ,NH, 4 氧化塘生物吸附、生物降解生态技术有机污染物、土地渗透生物降解、土壤吸附 氮、磷、重金属湿地系统生物降解、土壤吸附、 植物吸附 厌氧消化池可生物降解性 厌氧接触法有机污染物、厌氧处理法厌氧生物滤池生物吸附、生物降解氧化态无机污染物+2-高效厌氧反应器 ,NO、SO, 34 ,UASB等, 生物吸附、生物降解、有机污染物、氮 厌氧-好氧联合工艺硝化-反硝化、 ,硝化-反硝化,、 生物摄取与排出磷 5、空气净化与废气处理技术

离子色谱法测定水中常见阴离子教学要求(精)

项目三景观湖水质监测 任务8离子色谱法测定水中常见阴离子 单元教学要求 一、教学目标 该项目是环境监测工作的核心技能之一。通过实施该项目使得学习者进一步巩固前面所学知识,在进行校园景观湖水质监测中,增强对《环境监测》方面的基本方法和监测点位的选择设计,提高学习者调查和动手实验能力。同时根据监测结果,找出污染因子,了解水质现状及其变化趋势,为学院后勤管理部门提供可靠依据。 1. 知识目标 (1)理解离子交换色谱分析的基本原理; (2)掌握离子色谱仪的基本组成和操作方法; (3)掌握离子色谱法测定水中常见阴离子的测试方法。 2. 技能目标 (1)根据相关规范、标准,选择水中常见阴离子的测定方法; (2)能根据离子色谱分析方法,制订水中常见阴离子的监测方案; (3)能依据标准方法,完成常见阴离子等水样预处理及测定; (4)正确处理数据表达结果,并能进行初步质量评价工作; (5)能够根据分析情况,采取一定质量控制措施。 3. 素质目标 (1)培养学生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 (2)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3)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条件 (1)主讲教师:有相关专业的学历背景,有从事环境监测工作岗位的经历,最好有熟练的用离子色谱仪操作经验;并经过高职教育教学的培训,能胜任“教学练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 (2)教学材料:正式出版的高职类环境监测规划教材、离子色谱法测定水样中阴离子的国家标准测定方法及工学结合特色明显的案例。 (3)实验实训设备条件:学习场地、教学设施设备要适应“教、学、练、做”项目化的要求,配置一定的多媒体、仿真、实训场地。实验仪器及实验试剂符合国标规定。

水中氟离子的测定

离子选择性电极法测定水样中氟离子的含量 一、氟元素简介 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可以坚固骨骼和牙齿,预防龋齿。 轻度氟中毒症状:氟斑牙,牙齿变黄,变黑。 重度氟中毒症状:氟骨症,骨头变形,丧失劳动和生活自理能力。 二、预备知识 电分析化学(electroanalytical chemistry)是以溶液中物质的电化学性质及变化来进行分析的方法。电化学性质主要包括以电导、电位、电流、电量等电化学参数作为研究对象,从而找出其与被测物质含量间的关系。 电位分析是在零电流条件下测定两电极间的电位差来确定物质浓度或含量的一类方法,它是一种重要的电化学分析法。 三、测定目的 掌握离子选择电极法的测定原理及测定方法 学会正确使用氟离子选择性电极 四、测定原理 氟离子选择性电极是以氟化镧(LaF3)单晶片敏感膜的电位法指示电极,对溶液中的氟离子具有良好的选择性。晶体膜的响应机理一般用晶体离子传导原理及膜表面上相同离子见的扩散作用来解释。 离子在晶体中的导电过程,是借助于晶格缺陷而进行的。挨近缺陷空穴的导电离子,能够运动至空穴中:LaF3+空穴→LaF2++F-由于晶体膜表面不存在离子交换作用,所以电极在使用前不需浸

泡活化,其电位的产生,仅是由于溶液中的待测离子能扩散进入膜相的缺陷空穴,而膜相中的晶格缺陷上的离子也能进入溶液相,因而在两项界面上建立双电层结构而在敏感膜两侧形成膜电位所致。 五、消除干扰 对晶体膜电极的干扰,主要不是由于共存离子进入膜相参与响应,而是来自晶体表面的化学反应,即共存离子与晶格离子形成难溶盐或络合物,从而改变了膜表面的性质。对于氟电极而言,主要的干扰是OH-,这是由于在晶体表面存在下列化学反应: LaF3(固体)+3OH- LaOH(固体)+3 F- 实验表明,电极使用时最适宜的溶液pH范围为5-5.5。 六、定量依据 1. 氟电极与饱和甘汞电极组成的电池可以表示为: Hg, Hg2Cl2︱KCl(饱和)‖F-试液︱LaF3(10-3mol·L-1), NaF(10-1mol·L-1), NaCl(0.1 mol·L-1) ︱AgCl 2. 电池电动势E与氟离子活度的关系式为 E=K-2.303RT/F·lgaF-=K-0.059 lgaF-(25℃) 3. 其中0.059为25℃时电极的理论响应斜率,其他符号具有通常意义。用离子选择性电极测量的时溶液中离子活度,而通常定量分析需要测量的时离子的浓度,不是活度。所以必须控制试液的离子强度。如果测量试液的离子强度维持一定,则上述方程可表示为: E=K′-0.059lg[F-] (K′为常数) 4. 电动势E与lg[F-]成线性关系。因此作出E对lg[F-]的标准曲线,

3.2水中无机污染物的迁移转化(4)

第三章:水环境化学——污染物存在形态 第二节、水中无机污染物的迁移转化 一、颗粒物与水之间的迁移、二、水中胶体颗粒物聚集的基本原理和方式 三、溶解和沉淀 四、氧化—还原 五、配合作用 1、概述 ● 污染物特别是重金属污染物,大部分以配合物形态存在于水体,其迁移、转化及毒 性等均与配合作用有密切关系。重金属容易形成配合物的原因是重金属为过渡性元素,最外层为s 轨道电子数目为2或1,次外层为d 轨道或f 轨道电子,数目为1-9,为充满,则过渡金属元素失去外层s 轨道电子后,未充满的d 轨道仍旧可以接受外来电子,形成配合的络合物或者螯合物。 ● 天然水体中有许多阳离子,其中某些阳离子是良好的配合物中心体,某些阴离子则 可作为配位体。 ● 天然水体中重要的无机配位体有OH -、Cl -、CO 32-、HCO 3-、F -、S 2-。它们易与硬酸 进行配合。如OH -在水溶液中将优先与某些作为中心离子的硬酸结合(如Fe 3+、Mn 3+等),形成羧基配合离子或氢氧化物沉淀,而S 2-离子则更易和重金属如Hg 2+、Ag +等形成多硫配合离子或硫化物沉淀。 ● 有机配位体情况比较复杂,天然水体中包括动植物组织的天然降解产物,如氨基酸、 糖、腐殖酸,以及生活废水中的洗涤剂、清洁剂、EDTA 、农药和大分子环状化合物等。这些有机物相当一部分具有配合能力。 ● 举例:Cr(24):1S 22S 22P 63S 23P 63d 54S 1(3d 轨道填充10个电子才满) Cd(48):1S 22S 22P 63S 23P 63d 104S 24P 64d 104f 05S 2(4f 轨道填充14个电子才满) 水配合物 CL -络合物 H 2O H 2O H 2 Cl - Cl - Cl -

离子色谱法测定水中的阴离子

实验五离子色谱法测定水中的阴离子 环境工程李婷婷2110921109 一、实验目的 1、了解离子色谱分析的基本原理及操作方法; 2、掌握离子色谱法的定性和定量分析方法。 二、实验原理 离子色谱(Ion Chromatography,IC)是色谱法的一个分支,离子色谱法(IC)是利用被分离物质在离子交换树脂(固定相)上交换能力的不同,从而连续对共存多种阴离子或阳离子进行分离、定性和定量的方法。 阴阳离子的交换方程可以表示为: 阴离子交换:R+Y-+X-=R+X-+Y- 阳离子交换:R-Y++X+=R-X++Y+ 其中:R+,R-为固定相上的离子交换基团; Y+,Y-为可交换的平衡离子,例如H+,Na+或OH-,Cl-; X+ ,X-为组分离子。 如下图所示:

IC仪器主要测定流程:

测定步骤: (1)进样:水样待测离子首先与分离柱的离子交换树脂之间直接进行离子交换(即被保留在分离柱上); (2)淋洗:如用NaOH作淋洗液分析样品中的F-、Cl-和SO42-等,保留在分离柱上的阴离子即被淋洗液中的OH-基置换并从分离柱上被洗脱。对树脂亲和力弱的待分析离子(如F-)则先于对树脂亲和力强的待分析离子(如 SO42- )被依次洗脱; (3)阻留:淋出液经过抑制柱,将来自淋洗液的背景电导抑制到最小(即去除NaOH),这样当待测离子离开抑制柱进入电导池时就有较大的可准确测量的电导信号。 (4)测定:根据依次进入电导检测器的待测离子电导率差异,可进行定量测定。 三、实验步骤 1、过滤:用0.45μm过滤膜过滤。 目的是:去除样品中所包含的,有可能损坏仪器或者影响色谱柱/抑制器性能的成分——有机大分子;去除有可能干扰目标离子测定的成分。 2、进样: 手动进样。用针管吸取1mL水样推进进样口。 注意:水样不要交叉污染,清洗针管 3、分析水样: 自动分析水中的氟离子、氯离子、硝酸根离子、亚硝酸根离子、磷酸根离子、硫酸根离子。

氟离子选择电极测定饮用水中的氟

图5-1 氟离子电极示意图 1.0.1mol/LNaF,0.1mol/L,NaCl 内充液 2.Ag-AgCl 内参比电极 氟离子选择电极测定饮用水中的氟 一、实验目的 1、了解离子选择电极的主要特性,掌握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的原理、方法及实验操作。 2、了解总离子强度调节缓冲液的意义和作用。 3、掌握用标准曲线法、标准加入法和Gran 作图法测定未知物浓度。 二、方法原理 氟离子选择电极(简称氟电极)是晶体膜电极,见示意图5-1。它的敏感膜是由难溶盐LaF 3单晶(定向掺杂EuF 2)薄片制成,电极管内装有0.1mol ?L -1NaF 和0.1mol.L -1NaCl 组成的内充液,浸入一根Ag-AgCl 内参比电极。测定时,氟电极、饱和甘汞电极(外参比电极)和含氟试液组成下列电池: 氟离子选择电极 | F -试液(c =x )║饱和甘汞电极 一般离子计上氟电极接(-),饱和甘汞电极(SCE )接 (+),测得电池的电位差为: j a AgCl Ag SCE E ?????++--=-膜电池 (5.1) 在一定的实验条件下(如溶液的离子强度,温度等),外 参比电极电位?SCE 、活度系数 、内参比电极电位?Ag-AgCl 、氟电极的不对称电位?a 以及液接电位?j 等都可以作为常数处理。而氟电极的膜电位?膜与F -活度的关系符合Nernst 公式, 因此上述电池的电位差E 电池与试液中氟离子浓度的对数呈线 性关系,即 -+=F a F RT K E log 303.2电池 (5.2) 因此,可以用直接电位法测定F -的浓度。式(2)中K 为常数,R 为摩尔气体常数8.314J ·mol -1· K -1,T 为热力学温度,F 为法拉第常数96485C ·mol - 1。 当有共存离子时,可用电位选择性系数来表征共存离子对响应离子的干扰程度: )log(303.2/,m z j Pot j i i a K a zF RT k E ++=电池 (5.3) 本实验用标准工作曲线法、标准加入法测定水中氟离子的含量。测量的pH 值范围为5.5-9,加入含有柠檬酸钠、硝酸钠及HAc-NaAc 的总离子强度调节缓冲溶液(TISAB Total Ionic Strength Adjustment Buffer ;)来控制酸度、保持一定的离子强度和消除干扰离子对测定的影响。 三、仪器和试剂 仪器 PHS-3C 型pH 计或其他型号的离子计;电磁搅拌器;氟离子选择电极和饱和甘汞电极各一支;玻璃器皿一套。 试剂 TISAB 溶液:称取氯化钠58g ,柠檬酸钠10g ,溶于800mL 去离子水中,再加入1

实验 水中无机阴离子的测定-离子色谱法

水中无机阴离子的测定——离子色谱法 一、实验目的 (1)了解非抑制电导检测离子色谱仪的基本构造和原理,学习仪器的基本操作。(2)学习用阴离子交换色谱分析无机阴离子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 分析无机阴离子通常用阴离子交换柱。其填料通常为季胺盐交换基团,样品阴离子以静电相互作用进入固定相的交换位置,又被带负电荷的淋洗离子交换下来进入流动相,不同阴离子与交换基团的作用力大小不同,在固定相中的保留时间也就不同,从而彼此达到分离。 三、仪器与试剂 仪器:离子色谱仪(青岛盛瀚色谱技术有限公司) 试剂:(1)阴离子标准储备液:用优级纯那艳分别配制浓度为1000 mg/L的F-,Cl-,NO2-,NO3-,H2PO42-,SO42-的储备溶液。 (2)阴离子淋洗液储备液:0.24 mol/L Na2CO3和0.30 mol/L NaHCO3,用相关的分析纯或分析纯以上级试剂配制 四、色谱分析条件 分离柱:国产阴极柱,柱号NJ-3A-4A-324,250×4.6 mm 检测器:电导检测器 淋洗液:Na2CO3/NaHCO3(6 mL/4.5 mL,1000 mL) 泵流速:1.8 mL/min 进样量:1 mL 五、实验内容与步骤 1 样品预处理:取一定量水样通过0.45 μm滤膜过滤,除去水中悬浮颗粒物、微生物体。弃去初始50~100 mL样品滤液,收集其余的样品滤液并与淋洗贮备液按100:1体积比混合摇匀。 2 校准曲线的绘制:根据水样中各离子的相对含量,准确量取一定体积的标准贮备液到容量瓶中,用逐级稀释法制备各浓度水平的标准溶液(F-,Cl-,NO2-,NO3-,H2PO42-,SO42-的浓度分别为2.5,5,10,20,20,20 mg/L)。按前述色谱分析条件开动仪器,待基线稳定后注入标准样品,记录各被测离子的峰高或峰面积,根据标准溶液中各离子的浓度和相应的峰高或峰面积绘制校准曲线。 3 样品测定:取一定体积已处理好的水样注入离子色谱系统,以空白校正后的峰高或峰面积记录实验结果,如果峰的响应值超过系统的线性范围,须用适量的纯水稀释样品使其在校准曲线范围内,并重新分析。如果色谱结果未能很好地分离或某一离子的定性是不可靠的,应将适量的标准溶液加入样品并重新分析。

氟离子选择电极测定水中的氟(精)

图1-1 氟离子电极示意图 1:0.1 mol?dm -3NaF, 0.1 mol?dm -3,NaCl 内充液 2:Ag-AgCl 内参比电极 3:掺EuF 2的LaF 3单晶图1-1 氟离子电极示意图 1:0.1 mol?dm -3NaF, 0.1 mol?dm -3,NaCl 内充液 2:Ag-AgCl 内参比电极 3:掺EuF 2的LaF 3单晶 实验一氟离子选择电极测定饮用水中的氟 一、实验目的 1、了解离子选择电极的主要特性,掌握氟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的原理、方法及实验操作。 2、了解总离子强度调节缓冲液的意义和作用。 3、掌握用标准曲线法和标准加入法测定未知物浓度。 二、方法原理 氟离子选择电极(简称氟电极)是晶体膜电极,见示意图1-1。它的敏感膜是由难溶盐LaF 3单晶(定向掺杂EuF 2)薄片制成,电极管内装有0.1 mol?dm - 3NaF 和0.1mol ?dm -3NaCl 组成的内充液,浸入一根Ag-AgCl 内参比 电极。测定时,氟电极、饱和甘汞电极(外参比电极) 和含氟试液组成下列电池: 氟离子选择电极 | F -试液(c =x )║饱和甘汞电 极 一般离子计上氟电极接(-),饱和甘汞电极(SCE ) 接(+),测得电池的电位差为: j a AgCl Ag SCE E ?????++--=-膜电池(1-1)

在一定的实验条件下(如溶液的离子强度,温度 等),外参比电极电位?SCE 、活度系数γ、内参比电极 电位?Ag-AgCl 、氟电极的不对称电位?a 以及液接电位?j 等都可以作为常数处理。而氟电极的膜电位?膜与F -活度的关系符合Nernst 公式,因此 上述电池的电位差E 电池与试液中氟离子浓度的对数呈线性关系,即 -+=F a F RT K E log 303. 2电池 (1-2 因此,可以用直接电位法测定F -的浓度。式(1-2)中K 为常数,R 为摩尔气体常数 8.314J ·mol -1·K -1,T 为热力学温度,F 为法拉第常数96485C ·mol -1。 当有共存离子时,可用电位选择性系数来表征共存离子对响应离子的干扰程度: 1 1 log(303. 2/, m z j Pot j i i a K a zF RT k E ++=电池(1-3)本实验用标准工作曲线法、标准加入法测定水中氟离子的含量。测量的pH 值范围为5.0-6.0,加入含有柠檬酸钠、硝酸钠(或氯化钠)及HAc-NaAc 的总离子强度调节缓冲溶液(TISAB Total Ionic Strength Adjustment Buffer;)来控制酸度、保持一定的离子强度和消除干扰离子对测定的影响。 三、仪器和试剂 仪器:PHS-3C 型pH 计或其他型号的离子计;电磁搅拌器;氟离子选择电极和饱和甘汞电极各一支;塑料烧杯若干,玻璃器皿一套。

氟离子检测-氟电极法

TLT/QMO08-08- 氟离子检测—氟电极法 1 a.原理:利用氟离子选择电极测定水样,以氟离子选择电极作指示电极,以饱和甘汞电 极作参比电极,组成电池,电池的电度势与溶液中氟离子活度的对数成正比。 b.干扰:对于氟离子选择电极,常见阴离子NO3-,SO42-,PO43-,Ac-,Cl-,Br-,I-,HCO3- 等不干扰。主要干扰物是OH-,所以,最好保持pH=5~6之间,通常是加入缓冲溶液; 常见的阳离子干扰是Fe3+、AL3+、Sn4+,对于这几种阳离子是加入柠檬酸钠进行掩蔽。由 于用氟离子选择电极测定的是溶液中氟离子的活度,因此必须加入大量电解质控制溶液 中离子强度。 c.实验仪器:氟离子选择电极、饱和甘汞电极、电磁搅拌器、聚四氟容量瓶100ml的七 个。聚四氟乙烯烧杯7个。 d.试剂:1.氟标准溶液:称去0.221g氟化钠,溶于水,移入1000毫升容量瓶,稀释到 刻度,贮存于聚四氟乙烯瓶中。该溶液每毫升含氟100微克。 2.总离子强度调节缓冲液:分别称取5.844克氯化钠、15.01克冰乙酸、102.06 克乙酸钠和0.2941克柠檬酸钠溶于水中,移入1000毫升容量瓶,稀释到刻度。倒入塑 料瓶中。 实验步骤:1.绘制标线:首先确定待测液的氟含量大致范围,使该溶液的氟含量在所绘制 的标线上。这里所测水溶液一般在4ppm以下,所以分别从氟标准溶液中分别已取0.00ml、 1.00ml、 2.00ml、 3.00ml、 4.00ml到聚四氟容量瓶中,分别加入10ml的总离子强度调节缓冲 液。用去离子水稀释到刻度。然后按照浓度由小到大,分别用氟离子电极测定其电压。以电 压为横坐标,氟离子浓度的对数为纵坐标绘制曲线。 其中mV o为空白时的电压。 2.测量样品:移去样品50ml,用氨水和盐酸将pH调到7左右。移入100ml 聚四氟乙烯容量瓶中,加入10ml总离子强度调节缓冲液,用去离子水稀释到刻度。用 氟离子电极测定其电压。然后通过曲线,计算出相应的氟离子浓度值。 (注:该样品相当于稀释了一倍。最后的浓度值需要乘以2)

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氟离子

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氟离子 一、实验目的 1.了解氟离子选择电极的构造及测定自来水中氟离子的实验条件和方法。 2.掌握离子计的使用方法。 二、实验原理 氟离子选择电极是目前最成熟的一种离子选择电极。将氟化镧单晶(掺入微量氟化铕(Ⅱ)以增加导电性)封在塑料管的一端,管内装0.1 moL·L-1NaF和0.1 moL·L-1NaCl溶液,以Ag-AgCl电极为参比电极,构成氟离子选择电极。用氟离子选择测定水样时,以氟离子选择电极作指示电极,以饱和甘汞电极作参比电极,组成的测量电池为:氟离子选择电极︱试液‖SCE 如果忽略液接电位,电池的电动势为: 即电池的电动势与试液中氟离子活度的对数成正比,氟离子选择电极一般在1~10-6mol·L-1范围符合能斯特方程式。 氟离子选择电极性能: ①选择性 阴离子: OH- LaF 3 + 3OH-= La(OH) 3 + 3F- 阳离子: Fe3+、Al3+、Sn(Ⅳ) ( 易与F-形成稳定配位离子) ②支持电解质------控制试液的离子强度。 ③总离子强度调节缓冲液-----控制试液pH和离子强度以及消除干扰。 三、仪器与试剂 离子计或pH计,氟离子选择电极, 饱和甘汞电极,电磁搅拌器, 容量瓶(100 mL 7只),烧杯(100 mL 2个), 10 mL移液管 F-标准溶液(0.1000 mol·L-1); 离子强度调节缓冲液(TISAB) 四、基本操作 1. 氟离子选择电极的准备

使用前浸泡于10-4mol·L-1 F-或更低F-溶液中浸泡活化。使用时,先用去离子水吹洗电极,再在去离子水中洗至电极的纯水电位,一般在300 mV左右。 2. 线性范围及能斯特斜率的测量通常由稀至浓分别进行测量。 3. 自来水中氟含量的测定。 五、实验步骤 1. 氟离子选择电极的准备: 2. 线性范围及能斯特斜率的测量: 在5只100 mL容量瓶中,用10 mL移液管移取0.100 moL·L-1 F-标准溶液于第一只100 mL容量瓶中,加入TISAB 10 mL,去离子水稀释至标线,摇匀,配成1.00×10-2mol·L-1 F-溶液;在第二只100 mL容量瓶中,加入1.00×10-2 mol·L-1 F-溶液10.00 mL和TISAB 10 mL,去离子水稀释至标线,摇匀,配成1.00×10-3mol·L-1 F-溶液。按上述方法依次配制1.00×10-6~1.00×10-4 mol·L-1 F-标准溶液。将适量F-标准溶液(浸没电极即可)分别倒入5只塑料烧杯中,放入磁性搅拌子,插入氟离子选择电极和饱和甘汞电极,连接好离子计或酸度计,开启电磁搅拌器,由稀至浓分别进行测量,在仪器指针不再移动或数字显示在±1 mV内,读取电位值。再分别测定其他F-浓度溶液的电位值。 3. 氟含量的测定: (1) 试液的制备自来水样可在实验室直接取样。 (2) 标准曲线法准确吸取自来水样50.0 mL于100 mL容量瓶中,加入TISAB 10 mL,去离子水稀释至标线,摇匀。全部倒入一烘干的烧杯中,按上述实验方法测(此溶液继续做下一步实验),平行测定三份。 定电位值,记为E 1 (3) 标准加入法在实验②测量后,再分别加入1.00 mL 1.00×10-3mol·L-1 F- 。 溶液①后,再测定其电位值,记为E 2 (4) 空白试验以去离子水代替试样,重复测定。 六、数据处理 标准曲线,确定该氟离子选择电极的线性范围及实际能斯特响1. 绘制E~logC F- 应斜率。并从标准曲线,查出被测试液F-浓度(c ),计算出试样中氟含量。 x ①②③平均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