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化学讲义+笔记

普通化学讲义+笔记
普通化学讲义+笔记

专题一

化学,就是研究物质化学运动和变化规律的科学,亦即研究那些具有一定质量、占有一定空间的实物的组成、结构、性质和变化规律,以及伴随这些变化过程的能量关系的科学。

物质有4种不同的物理聚集状态,即气态、液态、固态和等离子态。

气体的基本特征是其具有无限的可膨胀性、无限的掺合性和外界条件(温度、压力)对其体积影响的敏感性。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对含有物质的量为n的理想气体,在密闭的容器中其体积(V )、压力(p )和热力学温度(T )之间服从以下关系式: PV = nRT

此式称为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式中R 叫做摩尔气体常数,其值等于1 mol 任何理想气体的pV/T 值,其数

值可根据阿伏加德罗定律来求得。R =8.314J ?mol -1·K -1 。

在使用理想气体状态方程时,要注意各物理量的量纲与R 数值及其单位的一致,即R =8.314J ?mol -1·K

-1时,式中n 、p 、V 、T 等物理量只能用它们的基本单位mol 、Pa 、m 3和K 。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可表示为另外一些形式,如:RT M

m pV = 或RT M p =ρ 二、混合气体分压定律(道尔顿分压定律、阿马格分容定律)

在恒温下,把混合气体分离成各个单独组分,并使其与混合气体具有相同的压力,此时该组分气体所占有的体积称为该组分的分体积。

n

i n V i V i x )()()(== ∑=)()(i V i V 气—液平衡

在临界温度以下,气体转化为液体,但分子的热运动并未停止,处于液体表面的少数分子能克服分子间力,重新飞逸出液面变成气体,此过程称为液体的蒸发(或气化)。如果把液体放置于密闭的容器中,蒸气分子则不致逃走,已形成的蒸气分子又可能重新撞到液面上而凝聚为液态。蒸发与凝聚两个过程同时进行,但开始时前者居优势,所以气相中分子逐渐增多,随后分子返回液相的机会增大,到了一定程度,

单位时间内分子的出入数目相等,此时两个过程达到平衡: 气体凝聚

蒸发液体,此时,液体的蒸发和气体的凝聚似乎已经停止,但实际上这两个过程仍在不断进行,只是它们的速度相等而已,因此,这是一种动态平衡。处于动态平衡的气体叫做饱和蒸气,饱和蒸气对密闭容器的器壁所施加的压力称为饱和蒸气压,简称蒸气压。

蒸气压

蒸气压是液体的重要特性之一,它是温度的函数。液体蒸气压随温度有明显的变化,当温度升高时,分子的动能增加,表面层分子逸出液面的机会增加,随之气体分子返回液面的数目也逐渐增多,直到建立起一个新平衡状态,这个过程的总结果是蒸气压增大。若将蒸气压对温度作图,则可得到一条曲线,叫做蒸气压曲线。

液体的表面张力

液体内部的分子与表层分子所受的作用力是不相同的。在液休内部,分子受周围其它分子的吸引力是对称的,而表层分子受周围其它分子的吸引力是不对称的。因为表面层分子是处在气体与液体的界面上,气相分子对它吸引力较小,而液体内部分子对它的吸引力较大,因此,表层分子有朝液体内部迁移的趋势,所以液体表面常显示出自动收缩的现象。

若在一金属环中有一液膜,如欲保持液膜不收缩,就必须加一与液膜相切的力F ,边长l 越长,则F 就越大。F 与l 的关系为F=σlx2(由于膜有两个表面,故乘以2)},式中比例系数σ相当于单位长度上与液面相切的收缩表面的力,简称为表面张力。

液体的表面张力是液体的基本物理性质之一。它与温度、压力等因素有关。一般来说,液体表面张力随温度升高而降低。而不同种液体的表面张力差异很大,说明表面张力是液体分子间作用力的结果。

气、液表面存在表面张力,同样,液—液、液—固、固—固的两种不同物质接触时,也存在界面,在界面上的分子同样受到不对称的吸引力,也存在使界面缩小的趋势,即界面张力。

表面张力或界面张力的存在产生了许多界面现象:把液态农药喷在固态的植物叶面上时,农药常呈球状而滴落,失去其作用;玻璃管中的水显凹月形;防雨布上不沾雨水;再光滑的固体表面总是布满尘埃;活性炭可以吸附脱色等等。人们可以利用对表面现象的研究成果,为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服务。如降低表面张力可以增强农药的药效、增强洗涤效果,而增强表面张力可以使防雨布真正地防水,增大活性炭脱色能力。

固体

固体不仅具有一定的体积和形状,而且不能流动。固体可由分子、离子或原子等粒子组成,这些粒子靠得很近,彼此间有着相当强的作用力,致使固体表现出一定程度的刚性和很小的可压缩性。固体内部的粒子不能自由移动,只能在一定位置上做热振动。固体物质可分为晶体和非晶体(或无定形体)两大类。通常所说的固体是指晶体而言,无定形体可看作是一种不流动的“过冷液体”。

晶体与非晶体有些相似之处,但有更多的不同特征:

(1) 晶体具有规则的儿何形状,非晶体则没有。

(2) 晶体具有固定的熔点,这些物质在熔点以上呈流体,熔点以下是固态,在熔点时液态和固态共存。非晶体无固定的熔点,如玻璃受热时只是慢慢软化而成液体,没有固定的熔点。

(3)晶体显各向异性,非晶体显各向同性。

在容器中加热晶体,温度的升高使晶体中的粒子能量增大,振动加剧。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下,粒子的动能增大到足以克服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粒子能够自由移动时,固体开始变成液体,达到液、固态动态平衡。这时温度不再升高,一直到全部固体变成液体,这一过程叫做固体的熔化,而相反的过程则称为凝固。在一定条件下,固体与其气体也可达到动态平衡。例如把冰放入密闭容器中,可测得一定温度下的冰与水蒸气平衡时的蒸气压。温度升高,冰的蒸气压增大。在一定条件下,固体越过熔化阶段直接变成气体的现象叫做升华,如寒冬的冰雪可也接变成水蒸气,而气体不经过液化阶段直接变为固体的过程叫做凝华,如晚秋初冬时的降霜即为一例。固体的性质与其晶

体结构密切相关。

某此物质因其具有很大的有序排列特征,以致其结晶受热变成液体的过程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只失去晶体的周期性,但仍保持其各向异性,这个中间状态叫做液态晶体(简称液晶);第二阶段失去各向异性后变成各向同性的真正液体。液晶在外观上看是半透明或混浊的流体,它的力学性质像液体,可以自由流动,但其光学性质却像晶体有各向异性。液晶有一些奇特性质,如向列型液晶随电压变化透明性不同,加电压后变成透明,液晶数码显示器就是利用了它的这种性质。现在已发现几千种有机化合物能呈液态晶体,它们多为芳香族化合物。

物质聚集状态的相互转化

物质的聚集状态有时称它为相(相与态似乎可以通用,但用相更为严密)。三种物相之间相互转化也存在共同的规律。在讨论相变规律之前先介绍几个专业术语。

当研究物质变化规律时,实际上只能研究物质的有限部分,这种被人为划分出来作为研究对象的一部分物质或空间,称为体系(或系统)。体系以外的其它部分称为环境。例如,一只密闭烧瓶中一半盛水与冰的混合物,空余部分假定空气已全被除去,仅余水蒸气。我们要研究的冰、水、水蒸气的共存体就是一个体系,瓶和瓶外的部分就是体系的环境。体系中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完全均匀的部分称为相。例如,上述的体系中,冰、水、水蒸气三者在化学上虽然同属一种物质H20,但三者的物理性质并不相同,所以体系中分为冰、水、水蒸气三个相。这种有二个或二个以上相组成的体系叫做多相体系或不均匀体系。食盐的水溶液是混合物体系,但它各处的组成和性质是一样的,所以,食盐溶液是一个单相体系或均匀体系。如果是饱和食盐溶液,下面还沉有未溶解的盐粒,则盐粒和盐水各成一相就成多相体系了。在同一体系中不同的相之间通常有界面分开,但有界面分开的不一定是不同的相。例如,上述沉在底下的盐粒不论有多少粒都是盐的一个相,尽管各粒子之间有界面分开,但它们的组成和性质是一样的。

气、液、固三者之间的物态变化不是原物质转变成新物质,而是相变化。物质存在的状态一方面由物

质的本性决定,另一方面与温度和压力有关。人们通常用相图来表明温度、压力与各种相变之间的关系,这种表达方法比用数据列表解释更加一目了然。各种物质都有一定的相图,这里以水为例对相图作一些简单介绍。

为了表示水的三种状态之间的平衡关系,以压力作纵坐标,温度作横坐标,可以画出体系的状态与温度、压力之间关系的平面图,这种图称为相图(或状态图)。可以看出,水的相图是由相交于一点O的3根线OA、OB、OC将全图划分成3个面(或区)AOB、BOC、AOC来组成的。

3个单相区:每个面代表只有1个相存在的区域,称为单相区。AOB为气相区,当温度和压力落在此面内时,只能以气相(水蒸气)存在;BOC为液相区,当温度、压力落在此面内时,只能以液相(水)存在;AOC为固相区,当温度、压力落在此面内时,只能以固相(冰)存在。面内温度、压力均可自由变化。

3条两相平衡线:图中每一条线表示在平衡时两相可以共存的压力和温度,称之为两相平衡线。OB为液—气平衡线,当温度和压力处在OB线上时,液体水和它的蒸气处于平衡状态。B点的温度是374℃,称为临界温度(高于此温度时,不论施加多大的压力也不能使水蒸气液化);B点的压力是2.21×104 kPa,称临界压力(临界温度时,使水蒸气液化所需要的压力);物质处于临界温度和临界压力的这一点称为临界点。OC为固—液平衡线,当温度和压力落在此线上时,冰和水成平衡的两相并存。这条线最好理解为凝固点随压力而变动的曲线,由于凝固点受压力的影响很小,曲线陡峭上升,这种曲线向左倾斜的情况不常见,水是少数儿种随压力升高而凝固点降低的物质之一。OA为固—气平衡线,当温度和压力落在此线上时,则有冰和水蒸气成平衡的两相并存。每一根线上温度和压力只能自由选定其中的一个,另一个则随已选定的一个而定,不能再自由变动,否则就不复有两相并存。例如,在含有

一个三相点:图中3条两相平衡线的交点O代表有3个相,即冰、水与水蒸气成平衡共存,此点称为三相点。此时温度和压力二者都不能自由选定,否则就不能有三相共存了。水的三相点的精确值由我国已故化学家黄子卿教授在1938年测定,其数值是0.0098℃(约为0.01℃),0.610 kPa。水的三相点不同于水的正常凝固点(即冰点0℃),水的正常凝固点是指在101.325 kPa空气压力下固、液两相达平衡时的温度。这时与冰成平衡状态的水不是纯水,而是溶有空气的水溶液。

利用相图可以判断出在任一温度和压力下可能有哪个相存在,怎样的变化条件可以使某相消失或出现。例如,图中的f、g、h是分别位于三个单相区内的点,以h点来说,它代表101.325 kPa压力下温度处于超过373.15K处。在这种条件下放置冰或水,它们是不能稳定存在的,必然会全部变成水蒸气。h点位于气相区正说明这一点。如果把处于h点的水蒸气在恒压下逐渐冷却,当温度达到373.15K时到达E点,此时出现水和水蒸气的两相并存、互成平衡的情况;再冷却下去,则体系离开E点继续向左进入液相区,说明此时仅有水一个相能存在,而水蒸气相就会消失。不是说水在101.325kPa压力下和低于373.15 K时也能蒸发吗?为什么这时水蒸气相又不能存在呢?因为在这里考虑的是与空气隔开的封闭体系,它受到外压的作用,但体系内的物质不会跑到环境中去。可设想此种体系处在一个有活塞将它与环境隔开的圆筒中,活塞可以白由上下,活塞连同上面的大气压加在一起共同构成101.325 kPa的压力,此时如果体系温度为373.15K,水的蒸气压恰为101.325 kPa,正好与活塞及其以上压力相抗衡,所以,体系中允许有水、气两相共存。如果温度略低于373.15 K,相当于线上E点稍向左移进入液相区,此时圆筒中水产生的蒸气压低101.325 kPa,顶不住活塞上的压力,活塞将压缩气相使它全部凝结成水,结果消灭了气相。

相变和相平衡是自然界和生产中经常出现的现象。物质都有各自的相图,认识相图有助于观察和了解物质状态的变化规律。

专题二

分散系及其分类

分散系

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在另一种物质里所形成的系统称为分散系统,简称分散系。例如粘土分散在水中成为泥浆,水滴分散在空气中成为云雾,奶油、蛋白质和乳糖分散在水中成为牛奶等都是分散系。在分散系中,被分散的物质叫做分散质(或分散相),而容纳分散质的物质称为分散剂(或分散介质)。在上述例子中,粘土、水滴、奶油、蛋白质、乳糖等是分散质,水、空气就是分散剂。分散质和分散剂的聚集状态不同,分散质粒子大小不同,分散系的性质也不同。我们可以按照物质的聚集状态或分散质颗粒的大小将分散系进行分类。

分散系的分类

物质一般有气态、液态、固态三种聚集状态,若按分散质和分散剂的聚集状态进行分类,可以把分散系分为九类,见表2-1。

若按分散质粒子直径大小进行分类,则可以将分散系分为三类,见表2-2。

均匀、无界面,是高度分散、高度稳定的单相系统。这种分散系统即通常所说的溶液,如蔗糖溶液、食盐溶液。

胶体分散系中,分散质粒子直径为1~100nm,它包括溶胶和高分子化合物溶液两种类型。一类是溶胶,其分散质粒子是由许多一般的分子组成的聚集体,这类难溶于分散剂的固体分散质高度分散在液体分散剂中,所形成的胶体分散系称为溶胶。例如氢氧化铁溶胶、硫化砷溶胶、碘化银溶胶、金溶胶等。溶胶中,分散质和分散剂的亲和力不强,不均匀,有界面。故溶胶是高度分散,不稳定的多相系统。由于亲和力不强,故又称为疏液溶胶(或憎液溶胶)。另一类是高分子化合物溶液,如淀粉溶液、纤维素溶液、蛋白质溶液等。高分子溶液中,分散质粒子是单个的高分子,与分散剂的亲和力强,故高分子溶液是高度分散、稳定的单相系统。高分子溶液在某些性质上与溶胶相似。由于高分子粒子与溶剂的亲和力强,故又称为亲

液溶胶。

粗分散系中,分散质粒子直径>100nm ,用普通显微镜甚至肉眼也能分辩出,是一个多相系统。按分散质的聚集状态不同,粗分散系又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液体分散质分散在液体分散剂中,称为乳状液,如牛奶。另一类是固体分散质分散在液体分散剂中,称为悬浊液,如泥浆。由于粒子大,容易聚沉,分散质也容易从分散剂中分离出来,故粗分散系统是极不稳定的多相系统。

以上三类分散系之间虽然有明显的区别,但没有明显的界线,三者之间的过渡是渐变的,某些系统可以同时表现出两种或者三种分散系的性质,因此以分散质粒子直径大小作为分散系分类的依据是相对的。

溶液的浓度

溶液的浓度是指一定量溶液或溶剂中所含溶质的量。由于“溶质的量”可取物质的量、质量、体积,溶液的量可取体积,溶剂的量常可取质量、体积等,所以在实际生活中我们所遇到的浓度的表示方法是多

种多样的[1]。下面重点介绍几种常用的浓度表示方法。

物质的量及物质的量浓度

物质的量是国际单位制SI 规定的一个基本物理量,用来表示系统中所含基本单元的量,用符号“n ”表示,其单位为摩尔(简称摩),符号mol 。摩尔是一系统物质的物质的量,该系统中所包含的基本单元数

与0.012kg 12C 的原子数目相等时,其物质的量为1mol 。1mol 12C 所含的原子数,叫阿佛加德罗常数,用

“N A ”表示,其数值为6.02×1023。因此,1摩尔任何物质,均含有N A 个基本单元。在使用物质的量时,

基本单元应予指明,它可以是分子、原子、离子、电子及其他粒子,也可以是这些微粒的特定组合。基本单元要求用加圆括号的化学式(或化学式的组合)表示,而不宜用中文名称。例如“1摩尔氢” 的质量多大?这句话的含义较模糊。这里所指的氢到底是氢气(H 2)还是氢原子(H )?前者的质量比后者大一倍,因此,1molH 2相当于2molH 。当基本单元为微粒特定组合时,通常用加号连接,例如4mol (H 2+0.5O 2)就是4molH 2和2molO 2的特定组合。再如,求

KMnO 4的物质的量时,若分别用KMnO 4 和451KMnO

作基本单元,则相同质量的KMnO 4 其物质的量之间有如下关系:

n (KMnO 4)=)KMnO (51451

n =5n (5KMnO 4)

可见,基本单元的选择是任意的,它既可以是实际存在的,也可以根据需要而人为设定。

1mol 物质的质量称为该物质的 “摩尔质量”,符号为M ,单位为kg ·mol -1,常用单位为g ·mol -1。

例如1mol 12C 的质量是0.012kg ,则12C 的摩尔质量M (C)=12 g ·mol -1。

任何分子、原子或离子的摩尔质量,当单位为g ·mol -1时,数值上等于其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

量或离子式量。若用m 表示B 物质的质量,则该物质的物质的量为:

B B M m

n = (2-1)

物质的量浓度,是指单位体积溶液中所含溶质B 的物质的量,以符号c B 表示。 V

n c B B = (2-2) 式中,B n 表示溶液中溶质B 的物质的量,V 表示溶液的体积,B 是溶质的基本单元。c B 的SI 单位为摩

尔每立方米(mol ·m -3),法定单位为摩尔每升(mol ·L -1)。

例2-1 将36g 的HCl 溶于64gH 2O 中,配成溶液,所得溶液的密度为1.19g ·mL -1求c (HCl)为多少?

解:已知 m (HCl)= 36g m (H 2O) = 64g d = 1.19g ·mL -1

M (HCl)= 36.46 g ·mol -1,

m (HCl)=g

64g 36g 36mL 1000mL g 19.11+?

??-= 428.4g 由V

M m c V n c M m n ?B B B B B B B B === 则 11L mol 76.11L 0.1moL g 46.364.428)HCl ()HCl ()HCl (--==???=?g V M m c 例2-2 用分析天平称取1.2346g K 2Cr 2O 7基准物质,溶解后转移至100.0mL 容量瓶中定容,试计算

c (K 2Cr 2O 7)和)O Cr K (72261

c

解:已知 g 2346.1)O Cr K (722=m 1722mol g 18.294)O Cr K (-=?M

1172261mol g 03.49mol g 18.2946

1)O Cr K (--==???M

1

31722722722L mol 04197.010mL 0.100mol g 18.294g 2346.1)O Cr K ()O Cr K ()O Cr K (---===?????V M m c 1317226172272261L mol 2518.010mL 0.100mol g 03.49g 2346.1)O Cr K ()O Cr K ()O Cr K (---===?????V

M m c

)O Cr K (6)O Cr K (72272261

c c = )O Cr K (6)O Cr K (72272261n n = 由于溶液的体积随温度而变,导致“物质的量浓度”也随温度而变。为避免温度对数据的影响,常

使用不受温度影响的浓度表示方法,如质量摩尔浓度,质量分数等。

质量摩尔浓度

1000g 溶剂中所含溶质B 的物质的量,称为溶质B 的质量摩尔浓度,用符号b B 表示,单位为mol ·kg -1。表达式为:

A

B B m n b = (2—3) 例1-3 50g 水中溶解0.585gNaCl ,求此溶液的质量摩尔浓度。

解:NaCl 的摩尔质量M (NaCl)=58.44g ·mol -1 1

3122kg mol 2.010g 50mol g 44.58g 585.0)

O H ()NaCl ()NaCl ()O H ()NaCl ()NaCl (---====

?????m M m m n b

质量摩尔浓度与体积无关,故不受温度变化的影响,常用于稀溶液依数性的研究。对于较稀的水溶液来说,质量摩尔浓度近似地等于其物质的量浓度。

摩尔分数

在一物系中,某物质i 的物质的量n i 占整个物系的物质的量n 的分数称为该物质i 的摩尔分数,符号为x i ,其量纲为1,表达式为:

n

n x i i = (2—4) 对于双组分系统的溶液来说,若溶质的物质的量为n B ,溶剂的物质的量为n A ,则其摩尔分数分别为: A

B B B n n n x += (2—5) A

B A A n n n x += 显然,x A +x B =1

对于多组分系统来说,则有∑x i =1

质量分数

混合系统中,某组分B 的质量(m B )与混合物总质量(m )之比,称为组分B 的质量分数,用符号ωB 表示,其量纲为1,表达式为:

m

m B B =ω (2—6) 质量分数,以前常称质量百分浓度(用百分率表达则再乘以100%)。

质量浓度

每升溶液中所含溶质B 的质量(g ),用符号ρ表示,单位为g ·L -1,计算公式为: V

m B =ρ (2—7) 例2-4 在常温下取NaCl 饱和溶液10.00cm 3,测得其质量为12.003g ,将溶液蒸干,得NaCl 固体

3.173g 。求:(1)物质的量浓度,(2)质量摩尔浓度,(3)饱和溶液中NaCl 和H 2O 的摩尔分数,(4)NaCl 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5)质量浓度。

解:

(1) NaCl 饱和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131

L mol 42.5L

1000.10mol g 44.58/173.3)NaCl ()NaCl (---==???=g V n c (2) NaCl 饱和溶液的质量摩尔浓度为:

131

2kg mol 14.6kg

103.173)(12.003mol g 44.58/g 173.3)O H ()NaCl ()NaCl (---=-==???m n b (3)NaCl 饱和溶液中

mol

491.0mol g 18/g )173.3003.12()O H (mol

0542.0mol g 44.58/g 173.3)NaCl (121=-===--??n n 90

.010.01)NaCl (1)O H (10.0mol 491.0mol 0542.0mol 0542.0)O H ()NaCl ()NaCl ()NaCl (22=-=-==+=+=x x n n n x

(4)NaCl 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为:

%44.262644.0g

003.12g 173.3)O H ()NaCl ()NaCl ()NaCl (2===+=m m m ω (5)NaCl 饱和溶液的质量浓度为: L g 3.317L

1000.10g 173.3--=??==V m ρ 稀溶液的依数性

溶质的溶解过程是个物理化学过程。溶解的结果是溶质和溶剂的某些性质相应地发生了变化,这些性质变化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溶质本性不同所引起的,如溶液的密度、体积、导电性、酸碱性和颜色等的变化,溶质不同则性质各异。另一类是溶液的浓度不同而引起溶液的性质变化,如蒸气压下降、沸点上升、凝固点下降、渗透压等,是一般溶液的共性。这些性质只与溶质的粒子数目有关,而与溶质的本性无关,如不同种类的难挥发的非电解质葡萄糖、甘油等配成相同浓度的水溶液,它们的沸点上升、凝固点下降、渗透压等几乎都相同,所以称为溶液的依数性。溶液的依数性只有在溶液的浓度很稀时才有规律,而且溶液越稀,其依数性的规律性越强。

稀溶液的依数性与溶剂的相平衡有关,因此先介绍溶剂水的相平衡及其相图。

水的相图

被人为划定作为研究对象的物质叫系统。在一个系统中,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完全相同并且组成均匀的部分称为相。如果系统中只有一个相叫做单相系统,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相的系统则称为多相系统。系统里的气体,无论是纯气体还是混合气体,总是单相的。系统中若只有一种液体,无论是纯液体(如水)还是真溶液(如NaCl 水溶液)也总是单相的。若系统里有两种液体,则情况较复杂:酒精和水这两种液体能以任意比例混合,则是单相系统,而乙醚与水其中间有液—液界面隔开,为互不相溶的油和水在一起构成两相系统。不同固体的混合物,是多相系统,如花岗岩是由石英、云母、长石等多种矿物组成的多相系统。不同相之间具有明显的光学界面,光由一相进入另一相会发生反射和折射,光在不同相里行进的速度不同。

相和态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态是指物质的聚集状态,如上述由乙醚和水所构成的系统,只有一个状态——液态,却包含有两个相。

相和组分也不是一个概念。例如同时存在水蒸气、液态水和冰的系统是三相系统,但这个系统中只有一个组分——水。冰、水、水蒸气的化学组成相同,三者之间的转化没有发生化学变化,却发生了相的变化。固、液、气三相之间的转化称为相变,相变达到平衡状态时称为相平衡。为了表示水的固、液、气三态之间在不同温度和压力下的平衡关系,以压力为纵坐标,温度为横坐标,表达系统状态及温度和压力间关系的图称为相图或状态图。

水的相图由三条线、三个区和一个点组成。OA 线是水的蒸气压曲线,它代表了水和蒸气两相平衡关系随温度和压力的变化。OA 线上的各点表示在某一温度下所对应的水的蒸气压,或达到水的某一蒸气压时,所需的对应温度。所以OA 线上的各点表示的是水和其蒸气长久共存的温度和压力条件。A 点为临界点,该

点的温度是374℃,称临界温度(高于此温度时,不论多大的压力也不能使水蒸气液化);此点的压力是

2.21×104kPa ,称临界压力(临界温度时使水蒸气液化所需要的压力)。

OB 线是冰的蒸气压曲线(又称为冰的升华曲线),线上各点表示冰与其蒸气长期共存的温度和压力条件。OC 线是水的凝固曲线,线上各点表示水与冰达成平衡时对应的温度和压力条件。OC 线几乎与纵坐标平行,说明压力变化对水的凝固点变化影响不大。

三条曲线的交点O 点表示冰、水、水蒸气三相共存时的温度和压力,所以O 点称为三相点。三相点是纯水在它自己饱和蒸气压力下的凝固点。三相点的蒸气压为0.611kPa ,温度为0.00981℃,要维持三相平衡,须保持此温度和压力,改变任何一个条件则会使三相平衡遭到破坏,而冰点是在101.325kPa 下被空气饱和的水和冰的平衡温度,冰点的温度为0℃。纯水三相点的温度和压力是由我国物理化学家黄子卿教授首先精确测定的。

三条曲线将图分为三个区,AOB 是气相区,AOC 是液相区,BOC 为固相区。每个区内只存在水的一种状态,称单相区。如在AOB 区域内,在每一点相应的温度和压力下,水都呈气态。在单相区中,温度和压力可以在一定范围内同时改变而不引起状态变化即相变,因此,只有同时指明温度和压力,系统的状态才能完全确定。

溶液的蒸气压下降

物质分子在不断地运动着。如果将液体置于密闭的容器中,液体中一部分能量较高的分子会克服其它分子对它的吸引而逸出,成为蒸气分子,这个过程叫蒸发,又称为气化。液面附近的蒸气分子又可能被吸引或受外界压力的作用重新回到液体中,这个过程叫做凝聚。开始时,因空间没有蒸气分子,蒸发速度较快,随着蒸发的进行,液面上方的蒸气分子逐渐增多,凝聚速度随之加快。一定时间后,当蒸发速度和凝聚速度相等时,该液体和它的蒸气处于动态平衡状态,即在单位时间内,由液面蒸发的分子数和由气相返回液体的分子数相等。此时的蒸气称为饱和蒸气,饱和蒸气所产生的压力称为饱和蒸气压,简称蒸气压。蒸气压的单位为Pa 或kPa 。

相同温度下,不同的液体有不同的蒸气压,如表1-3,它与液体的本性有关。

通常把常温下蒸气压较高的物质称为易挥发性物质,如苯、碘、乙醚等,蒸气压较低的

物质称为难挥发性物质,如甘油、食盐等。

纯液体在一定温度下具有一定的蒸气压。由于蒸发是吸热过程,所以同一液体的蒸气压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例如:20℃时水的蒸气压为2.34 kPa,而100℃时则有101.325 kPa 。

与液体相似,固体也可以蒸发,因而也有一定的蒸气压,但一般都很小。

如往密闭容器的纯溶剂水中加入少量难挥发非电解质,在同一温度下,稀溶液的蒸气压总是低于纯溶剂水的蒸气压,这种现象称为溶液的蒸气压下降。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由于在溶剂中加入难挥发非电解质后,每个溶质分子与若干个溶剂分子相结合,形成了溶剂化分子,溶剂化分子一方面束缚了一些能量较高的溶剂分子,另一方面又占据了溶液的一部分表面,结果使得在单位时间内逸出液面的溶剂分子相应地减少,达到平衡状态时,溶液的蒸气压必定比纯溶剂的蒸气压低,显然溶液浓度越大,蒸气压下降得越多。如图1-2。

1887年法国物理学家拉乌尔(Raoult )研究了溶质对纯溶剂的凝固点和蒸气压的下降,得出如下结论:在一定温度下,难挥发非电解质稀溶液的蒸气压(p ),等于纯溶剂的蒸气压(p *)乘以溶剂在溶液中的摩尔分数(x A ),这种定量关系称为拉乌尔定律。其数学表达式为:

p =p * x A (2-8)

式中p 表示溶液的蒸气压,p *表示纯溶剂的蒸气压,因为x A +x B =1 则

p = p *(1- x B )=p *-p *x B Δp =p *-p =p* x B

拉乌尔定律的另一种表述是:在一定温度下,难挥发非电解质稀溶液的蒸气压下降(Δp ),与溶质的摩尔分数(x B )成正比。

因为 x B =B A B n n n + 当溶液很稀时,n A >>n B 则 x B ≈A

B n n 如果溶剂是水,且质量为100 0g ,则溶质B 的物质的量n B 就等于溶液的质量摩尔浓度b B 。

因为 n A =

mol 51.55mol g 016.18g 10001

=?- 所以Δp =p* x B ≈ p* A B n n =p* 51.55b

一定温度下,纯溶剂的蒸气压(p*

)是一定值,所以51.55*

p 为一常数,用K 表示,则有 Δp =K ·b (2-9)

由此,拉乌尔定律又可表述为:在一定的温度下,难挥发非电解质稀溶液的蒸气压下降,近似地与溶液的质量摩尔浓度成正比,而与溶质的种类无关。

溶液的蒸气压下降,对植物的抗旱抗寒具有重要意义。经研究表明,当外界气温升高或降低时,在有机体的细胞中,可溶物(主要是可溶性糖类等小分子物质)强烈地溶解,增大了细胞液的浓度,从而降低了细胞液的蒸气压,使植物的水分蒸发过程减慢。因此,植物在较高温度下仍能保持必要的水分而表现出抗旱性。 溶液的沸点上升和凝固点下降

在一定压力下,液体的表面和内部同时进行汽化的过程称为沸腾,此时的温度称为沸点。因此,沸点与压力有关。当液体的蒸气压等于外界大气压时的温度,便是该液体的正常沸点。如水的正常沸点是373.15K (100℃),此时水的饱和蒸气压等于外界大气压101.325kPa 。

根据拉乌尔定律,难挥发非电解质稀溶液沸点上升与溶液质量摩尔浓度近似成正比,与溶质本性无关,其数学表达式为:

Δt b =K b ·b (2-10)

式中K b 为溶剂的沸点上升常数,该常数取决于溶剂的性质,与溶质的性质无关。K b 值通过实验测得,也

可以由理论推算,单位为℃·kg ·mol -1或K ·kg ·mol -1。常见的几种溶剂的沸点上升常数见表1-5。

物质的凝固点是指在一定的外界压力下该物质的液相和固相蒸气压相等、固液两相能够平衡共存时的温度。外压是标准大气压时的凝固点称为正常凝固点。如水的正常凝固点(亦称冰点)在标准大气压(101.325kPa )下是273.15K (0℃)。此时,液相水和固相冰的蒸气压相等,冰和水能够平衡共存。当溶液中两相的蒸气压不相等时,两相不能共存。如在273.15K 以下时,水的蒸气压高于冰的蒸气压,水将转化为冰;在273.15K 以上时,冰的蒸气压高于水的蒸气压,冰将融化为水。

溶液的凝固点是指溶液中的溶剂和它的固相平衡共存时的温度。当在0℃的冰水平衡系统中加入难挥发的非电解质后,势必引起液相水的蒸气压下降,而对于溶剂的固态物质冰的蒸气压则不会改变。因此,两相不能平衡共存,由于溶液的蒸气压下降,致使冰的蒸气压高于水的蒸气压,冰会融化成水。由于冰的蒸气压下降速度比水溶液的蒸气压下降速度要大,当温度降低到t f 时,冰和溶液的蒸气压重新相等(图1-3中O ′点对应的温度),溶液开始结冰。0′点的温度是溶液在低蒸气压下的凝固点t f ,可见溶液的凝固点总是低于纯溶

剂的凝固点t*f , t f 与t*f 之差即为溶液的凝固点下降Δt f =t f -t*f 。根据拉乌尔定律有:

Δt f =K f ·b (2-11)

式中K f 称为溶剂的凝固点下降常数,单位为℃·kg ·mol -1或K ·kg ·mol -1。它也随溶剂不同而异,与

溶质的性质无关。

应用溶液的蒸气压下降、沸点上升和凝固点下降可以测定溶质的摩尔质量,但在实际应用中常用溶液的凝固点下降来进行测定。因为同一溶剂的凝固点下降常数比沸点上升常数要大,而且晶体析出现象较易观察,测定结果的准确度高。所以凝固点下降法测定摩尔质量比用沸点上升法应用更为广泛。

例2-5 取2.67g 萘溶于100g 苯中,测得该溶液的凝固点下降了1.07K ,求萘的摩尔质量。

解 苯的凝固点下降常数为5.12 K ·kg ·mol -1

Δt f =K f ·b

1.07K = 5.12 K ·kg ·mol -1×

kg

10100g 67.23-??M M =127.8 g ·mol -1

渗透压

图1-4所示是一个连通器,中间装有半透膜,半透膜是只允许溶剂分子透过而不允许溶质透过的物质(如动物的膀胱膜、肠膜、植物细胞原生质膜或人造羊皮纸等)。在膜两边分别放入蔗糖水和纯水,并使两边液面高度相等。经过一段时间以后,可以观察到纯水液面下降,而糖水的液面上升,这似乎说明纯水中有一部分水分子通过半透膜进入了溶液,产生了渗透。其实水分子不但从纯水透过半透膜向糖水扩散,同时也有水分子从糖水侧向纯水侧扩散,只是由于糖水中水分子浓度较纯水低,溶液的蒸气压小于纯溶剂的蒸气压,致使单位时间内纯水中水分子透过半透膜进入溶液的速率大于溶液中水分子透过半透膜进入纯水的速率,故使糖水体积增大,液面升高。当糖水液面上升了某一高度h 时,水

分子向两个方向的渗透速度相等,此时水柱高度不再改变,渗透处于平衡状态。换句话说,水柱所产生的静水压阻止了纯水向溶液的渗透。

若在糖水液面上加一活塞并施加恰好阻止水分子渗透的压力,这个压力就是该溶液的渗透压。因此,为了阻止渗透作用的进行而施加于溶液的最小压力称为渗透压,用符号π表示。

1886年,荷兰物理学家范特霍夫(Van ’t Hoff )总结大量实验结果后指出,稀溶液的渗透压与溶液浓度及温度的关系与理想气体方程相似:

πV =nRT (2-12)

或 π=V

n RT = cRT (2-13) 当溶液浓度很稀时,c ≈ b π = bRT

渗透不仅可以在纯溶剂与溶液之间进行,同时也可以在两种不同浓度的溶液之间进行。因此,产生渗透作用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有半透膜存在;二是半透膜两侧单位体积内溶剂的分子数目不同(如水和水溶液之间或稀溶液和浓溶液之间)。如果半透膜两侧溶液的浓度相等,则渗透压相等,这种溶液称为等渗溶液。如果半透膜两侧溶液的浓度不等,则渗透压就不相等,渗透压高的溶液称为高渗溶液,渗透压低的溶液称为低渗溶液,渗透是从稀溶液向浓溶液方向扩散。

如果外加在溶液上的压力超过了溶液的渗透压,则溶液中的溶剂分子可以通过半透膜向纯溶剂方向扩散,纯溶剂的液面上升,这一过程称为反渗透。反渗透原理广泛应用于海水淡化,工业废水处理和溶液的浓缩等方面。

与凝固点下降、沸点上升实验一样,溶液的渗透压下降也是测定溶质的摩尔质量的经典方法之一,而且特别适用于摩尔质量大的分子。

例2-6 在1L 溶液中含有5.0g 血红素,298K 时测得该溶液的渗透压为182Pa ,求血红素的平均摩尔质量。

解:由 π = cRT

1511L mol 103.7K

298K mol L kPa 314.8Pa 182----=??????=∏=RT c 平均摩尔质量=141

51

mol g 108.6L mol 107.3L g 0.5----=????? 强电解质理论

难挥发非电解质稀溶液的蒸气压下降、凝固点下降、沸点上升和渗透压,都与溶液中所含的溶质的种类无关,而与溶液的浓度有关,总称为稀溶液的依数性,也叫做稀溶液的通性。对于浓溶液、电解质溶液而言也有蒸气压下降、凝固点下降、沸点升高以及渗透压,但是各项依数性数值比根据拉乌尔定律计算的数值要大得多,这种现象称为电解质溶液的反常现象。表1-7列出了几种无机盐水溶液的凝固点下降数值。

由表可见,同浓度的电解质稀溶液凝固点下降Δt ′f 皆比非电解质稀溶液的凝固点下降Δt f 数值要大,两者之比用 i 表示:

i =f

'f t t ?? 对于同种电解质稀溶液,不仅凝固点下降Δt ′f ,而且蒸气压下降Δp ′、沸点上升Δt ′b 、渗透压π′等均比同浓度的非电解质稀溶液的相应数值要大,且存在着下列关系:

i =∏

∏=??=????'

'b f 'f p p t t t t b ‘= i 称为范特霍夫校正系数。在运用电解质稀溶液的依数性时,必须乘以范特霍夫系数i ,才符合实验结果。

为了定量描述电解质溶液中离子间的牵制作用,引入了活度的概念。活度是单位体积溶液在表观上所含的离子浓度,即有效浓度。活度a 与实际浓度c 的关系为:

a =γc (1-13)

式中γ 为活度系数。它反映了电解质溶液中离子间相互牵制作用的大小,溶液越浓,离子电荷越高,离子间的牵制作用越强烈。当溶液稀释时,离子间相互作用极弱,γ→1,这时,活度与浓度基本趋于一致了。

电解质溶液的浓度和活度之间一般是有差别的,严格说来,都应该用活度来计算,但对于稀溶液、弱电解质溶液、难溶强电解质溶液作近似计算时,通常就用浓度进行计算。这是因为在这些情况下溶液中的离子浓度很低,离子强度很小,γ值十分接近1的缘故。

胶体溶液

颗粒直径在1~100nm 的分散质分散到分散介质中,构成的多相系统称为胶体。通常制备胶体的方法有分散法和凝聚法两种。

溶胶的性质

溶胶所具有的特性是与胶体粒子的大小分不开的。

光学性质

将一束聚光光束照射到胶体时,在与光束垂直的方向上可以观察到一个发光的圆锥体,这种现象称为丁铎尔(Tyndall)现象或丁铎尔效应(见图1—5)。

当光束照射到大小不同的分散相粒子上时,除了光的吸收之外,还可能产生两种情况:一种是如果分散质粒子大于入射光波长,光在粒子表面按一定的角度反射,粗分散系属于这种情况;另一种是如果粒子小于入射光波长,就产生光的散射。这时粒子本身就好像是一个光源,光波绕过粒子向各个方向散射出去,散射出的光就称为乳光。

由于溶胶粒子的直径在1~100nm之间,小于入射光的波长(400~760nm),因此发生了光的散射作用而产生丁铎尔现象。分子或离子分散系中,由于分散质粒子太小(<1nm),散射现象很弱,基本上发生的是光的透射作用,故丁铎尔效应是溶胶所特有的光学性质。

2.动力学性质

在超显微镜下观察溶胶,可以看到代表溶胶粒子的发光点在不断地作无规则的运动,这种现象称为布朗(Brown )运动

布朗运动是分散介质的分子由于热运动不断地由各个方向同时撞击胶粒时,其合力未被相互抵消引起的,因此在不同时间,指向不同的方向,形成了曲折的运动(图1-7)。当然,溶胶粒子本身也有热运动,我们所观察到的布朗运动,实际上是溶胶粒子本身热运动和分散介质对它撞击的总结果。

溶胶粒子的布朗运动导致其扩散作用,它可以自发地从粒子浓度大的区域向粒子浓度小的区域扩散。但由于溶胶粒子比一般的分子或离子大得多,故它们的扩散速度比一般的分子或离子要慢得多。

在溶胶中,溶胶粒子由于本身的重力作用而会沉降,沉降过程导致粒子浓度不均匀,即下部较浓上部较稀。布朗运动会使溶胶粒子由下部向上部扩散,因而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由于溶胶粒子的重力作用而引起的沉降,使溶胶具有一定的稳定性,这种稳定性称为动力学稳定性。

3.电学性质

⑴电泳在U型电泳仪内装入红棕色的Fe(OH)3溶胶,溶胶上方加少量的无色NaCl溶液,使溶液和溶胶有明显的界面(图1-8)。插入电极,接通电源后,可看到红棕色的Fe(OH)3溶胶的界面向负极上升,而正极界面下降。这表明Fe(OH)3溶胶粒子在电场作用下向负极移动,说明Fe(OH)3溶胶胶粒是带正电的,称之为正溶胶。如果在电泳仪中装入黄色的As2S3溶胶,通电后,发现黄色界面向正极上升,这表明As2S3胶粒带负电荷,为负溶胶。溶胶粒子在外电场作用下定向移动的现象称为电泳。通过电泳实验,可以判断溶胶粒子所带的电性。

⑵电渗与电泳现象相反,使溶胶粒子固定不动而分散介质在外电场作用下作定向移动的现象称为电渗。电渗在特制的电渗管中进行(图1-9),电渗管中的隔膜可由素瓷

片、凝胶、玻璃纤维等多孔性物质制成。溶胶放入隔膜中间,在A、B两室中充满水,并使左右两侧细管水位相等,然后接通电源,液体就会透过多孔性隔膜向某一极移动,移动

的方向可由侧管中水面的升降来观察。如将Fe(OH)3溶胶装入中间的隔膜,通电一段时间后,发现A 室侧管液面比B室侧管液面要高。这说明Fe(OH)3溶胶中分散介质带负电,向正极移动。电渗实验通过测定分散介质所带电荷的电性判断溶胶粒子所带电荷的电性,因为溶胶粒子所带电荷的电性与分散介质所带电荷的电性是相反的。

溶胶粒子带电的原因

溶胶的电泳和电渗现象统称为电动现象。电动现象表明,溶胶粒子是带电的。带电的原因有吸附带电和电离带电两种。

一种物质自动聚集到另一种物质表面上的过程称为吸附。能够将它种物质聚集到自己表面上的物质称为吸附剂,被聚集的物质称为吸附质。实验室用硅胶吸附空气中的水蒸气,制糖工业中用活性炭吸附糖液中的色素,其中硅胶和活性炭是吸附剂,水蒸气和色素是吸附质。吸附可以在固体和气体的界面上进行,也可以在固体和液体的界面上发生。

固体对气体的吸附是一个吸附和解吸的可逆过程。而固体在溶液中的吸附则比较复杂,它既可能吸附溶质分子或离子,也可能吸附溶剂分子。固体在溶液中的吸附分为分子吸附和离子吸附两类。

胶团结构

胶团结构也可以用胶团结构式表示。Fe(OH)3溶胶的胶团结构式为

{ [ Fe (OH) 3 ] m·n FeO+·(n-x) Cl-}x+·x Cl-

电位离子反离子反离子

吸附层扩散层

m——形成胶核物质的分子数,通常m是一个很大的数值,在103左右。

n——吸附在胶核表面的电位离子数,n 比m要小得多。

x——扩散层的反离子数,也是胶核所带的电荷数。

(n-x)——吸附层的反离子数。

同理,也可写出其它物质形成的溶胶的胶团结构式。

如硫化砷溶胶:[(As2S3)m·n HS-· (n-x)H+]x-·x H+

硅酸溶胶:[(H2SiO3)m·n HSiO3-· (n-x)H+]x-·x H+

又如用AgNO3溶液与过量KI溶液反应制备的AgI溶胶,其胶团结构式为:

[(AgI)m·n I-· (n-x)K+]x-·x K+

相反,用KI溶液与过量AgNO3溶液反应制备的AgI溶胶,其胶团结构式为:

[(AgI)m·n Ag+· (n-x)NO3-]x+·x NO3-

溶胶的稳定性和聚沉

1.溶胶的稳定性

溶胶的稳定性可以从动力学稳定性和聚结稳定性两方面来考虑。

动力学方面,由于溶胶粒子具有强烈的布朗运动,所以在重力场内,溶胶粒子会抵抗重力的作用而不下沉,不会从分散剂中分离出来。

溶胶的聚结稳定性决定于溶胶的胶团结构。在溶胶系统中,一方面由于溶胶粒子都带有相同的电荷,同号电荷之间的相互排斥作用阻止了它们的靠近。另一方面,胶团中的电位离子和反离子都能发生溶剂化作用,在其表面形成具有一定强度和弹性的溶剂化膜(在水中就称为水化膜),这层溶剂化膜阻止了溶胶粒子之间的直接接触。溶胶粒子的电荷量越多,溶剂化膜越厚,溶胶就越稳定。由于这两个因素的存在,使溶胶能放置一定的时间而不聚沉。溶胶的聚结稳定性也是使溶胶稳定的根本性原因。

2.溶胶的聚沉

溶胶的稳定是暂时的、有条件的、相对的。热力学不稳定性才是溶胶的基本性质。从溶胶的稳定性来看,只要破坏了溶胶稳定性的因素,溶胶粒子就会聚结变大,最后从分散剂中分离而沉降,这个过程称为溶胶的聚沉。

⑴电解质对溶胶的聚沉作用往溶胶中加入少量强电解质就会使溶胶出现很明显的聚沉现象。这是由于加入电解质后,离子浓度增大,反离子浓度也增大,被电位离子吸引进入吸附层的反离子数目就会增多,使得吸附层变厚,扩散层变薄,其结果是使胶粒间的电荷排斥力减小,胶粒失去了带电的保护作用。同时,加入的电解质有很强的溶剂化作用,它可以夺取胶粒表面溶剂化膜中的溶剂分子,破坏胶粒的溶剂化膜,使其失去溶剂化膜的保护,因而溶胶在碰撞过程中会相互结合成大颗粒而聚沉。

电解质对溶胶的聚沉作用不仅与电解质的性质、浓度有关,还与胶粒所带电荷的电性有关。通常用聚沉值来比较各种电解质对溶胶的聚沉能力的大小。使一定量的溶胶在一定时间内完全聚沉所需的电解质的最低浓度(mmol·L-1)称为聚沉值。显然,某一电解质对溶胶的聚沉值越小,其聚沉能力就越大;反之,聚沉值越大,聚沉能力就越小。电解质负离子对正溶胶的聚沉起主要作用,正离子对负溶胶的聚沉起主要作用,聚沉能力则随着离子价数的升高而显著增加,这一规律称为叔尔采——哈迪(Schulze—Hardy)规则。

⑵温度对溶胶稳定性的影响加热可使很多溶胶发生聚沉。这是由于加热能加快胶粒的运动速度,从而增加了胶粒相互碰撞的机会,同时也降低了胶核对电位离子的吸附能力,减少了胶粒所带的电荷,即减弱了使溶胶稳定的主要因素,使胶粒间碰撞聚结的可能性大大增加。

⑶溶胶的相互聚沉当把电性相反的两种溶胶以适当比例相互混合时,溶胶也会发生聚沉,这种聚沉称为溶胶的相互聚沉。溶胶的相互聚沉是胶粒间吸引力作用的结果,因此聚沉的程度与溶胶的量有关,只有当溶胶粒子所带的电荷量相等时,这两种溶胶的电荷才能完全中和而发生完全聚沉,否则只有部分聚沉,甚至不聚沉。

3.高分子对溶胶的作用。

高分子化合物是指具有较大相对分子质量的大分子化合物,如蛋白质、纤维素、淀粉、动植物胶、人工合成的各种树脂等。高分子化合物在适当的溶剂中能强烈的溶剂化,形成很厚的溶剂化膜而溶解,构成了均匀、稳定的单相分散系,称为高分子溶液。

表面活性物质和乳浊液

1.表面活性物质

凡是溶于水后能显著降低水的表面自由能的物质,称为表面活性物质或表面活性剂。例如肥皂就是一

人工合成的,如C18H37—SO3Na、C17H35—COONa、C17H35—COO——SO3Na等。

表面活性物质所具有的特性取决于其分子结构。它们的分子都是由极性基团和非极性基团两部分组成。极性基团如-OH、-CHO、-COOH、-NH2、-SO3H,它们对水的亲和力强,称为亲水基;非极性基团如烷基R-、芳基Ar-,它们与水的亲和力弱而与油的亲和力强,故称疏水基或亲油基。为了便于说明,常用符号“—○”表示表面活性剂分子,其中“—”表示亲油基,“○”表示亲水基。例如,钠肥皂分子中,亲水基是-COO-Na+,亲油剂是C17H35—,如图1-12所示。当把表面活性物质溶于水后,分子中的亲水基伸入水中,而疏水基则力图逃离水面,结果是表面活性剂分子在水面上聚集。当浓度极小时疏水基可以平躺在水的表面上,如图1-12(a)。浓度增大时,分子互相挤压,疏水基就斜向空间,如图1-12(b)。达到饱和时,就形成疏水基露出水面伸向空间的定向排列,如图2-12(c)。由于这种定向排列,使得表面活性剂分子占据两相界面,使界面上的分子的受力不均匀情况得到了改善,从而降低了水的表面能。表面活性剂分子的碳链越长,疏水基就越强,就越容易聚集在两相界面,因而它的表面活性就越强。

2.乳状液

一种液体以细小液滴分散在另一种互不相溶的液体中所形成的系统,称为乳状液。牛奶、豆浆、原油、胶乳、乳化农药等都是乳状液,其中分散相液滴的直径在100~1000nm,用普通显微镜就能看见,因此乳状液属于粗分散系。

专题三

化学反应速率(υ)是指在一定条件下,某化学反应的反应物转变为生成物的速率。

化学反应速率

化学反应速率的表示方法

1.平均速率

化学反应的平均速率()是在定容条件下,用单位时间内某一反应物浓度的减少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来表示。

t c t t c c v i

??±=--=1212 (3—1)

由于反应速率只能是正值,式(3—1)中“+”表示用生成物浓度的变化表示反应速率,“-”表示

用反应物浓度的变化表示反应速率;△c i 表示某物质在△t 时间内浓度的变化量,单位常用mol ·L -1;△

t 表示时间的变化量,根据实际需要,单位常用秒(s)、分(min) 或时(h)等;v 是用某物质浓度变化表示的平均速率。如反应:

2N 2O 5 (g) === 4NO 2 (g) + O 2 (g)

反应起始时N 2O 5 (g)浓度为1.15mol ·L —1, 100s 后测得N 2O 5 (g)浓度为1.0 mol ·L -1,则反应在100s

内的平均速率为: 1131

152s L mol 105.1s 100L mol 15.1L mol 0.1)O N (-----???=?-?-=??-=t c v

如果用生成物NO 2(g)或O 2(g)浓度的变化来表示平均速率,则为:

11312s L mol 100.3s

1000L mol )2/415.0()NO (----???=-??=??=t c v 11412s L mol 105.7s

1000L mol )2/115.0()O (----???=-??=??=t c v 由计算可知,分别用三种物质浓度的变化表示该反应速率的数值各不相等,这是因为它们的计量系数不相等而引起的。至于用哪一种物质浓度的变化来表示反应速率,其实没有关系。因为一种物质浓度变化必然引起其它物质的浓度发生相应的变化,通常用容易测定的那一种物质浓度的变化来表示。 参加同一反应的各物质的反应速率表达式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如上述三种物质表示的反应速率之间有下列关系:

t

c t c t c ??=??=??-)O ()NO (41)O N (212252 若推广到一般化学反应:

m A + n B === p C + q D

也可得出如下关系:

t

c q t c p t c n t c m ??=??=??-=??-)D (1)C (1)B (1)A (1 因此,表示反应速率时,必须注明用哪一种物质浓度的变化来表示的。互相换算时,要注意反应式中计量系数之间的关系。

2.瞬时速率

化学反应过程中,反应物的浓度在不断变化,每时每刻的反应速率是不同的,所以用瞬时速率表示反应速率更能说明反应进行的真实情况。在定容条件下,化学反应的瞬时速率v 应为△t 趋近于零时反应物浓度的减少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

dt dc t

c v i i t ±=??±=→?lim 0 (3—2) 式(3—2)表示瞬时速率是某物质浓度随时间的变化率,即浓度对时间的一阶导数。

如合成氨反应: N 2(g) + 3H 2(g) === 2NH 3(g)

若dt 时间内N 2浓度减少为dx ,根据方程式中各计量系数关系,用三种不同物质浓度变化表示的瞬时

速率为:

dt

dx dt dc v dt dx dt dc v dt dx dt dc v 2)NH ()NH (;3)H ()H (;)N ()N (332222==-=-=-=-

= 则 2)NH (3)H ()N (322v v v v === 可见用不同物质浓度变化表示同一反应速率时,其反应速率之比就等于方程式中计量系数之比。 对于一般化学反应: m A + n B ==== p C +q D

瞬时速率同样有下列关系:

dt

D dc q dt C dc p dt B dc n dt A dc m v )(1)(1)(1)(1==-=-= 有效碰撞理论

碰撞理论是1918年路易斯(Lewis W C M)在气体分子运动论的基础上建立的,主要适用于气相双分子反应,其主要论点是:

(1)反应物分子间相互碰撞是反应进行的必要条件。只有反应物分子间相互碰撞才有可能发生反应,反应物分子碰撞的频率越高,反应速率越快,即反应速率的大小与反应物分子碰撞的频率成正比。在一定的温度下,反应物分子碰撞的频率又与反应物浓度成正比。如气相双分子反应:

m A + n B === p C +q D

反应速率与A 、B 分子的碰撞频率成正比,即Z 与Z 0c m (A)c n (B)成正比。Z 为单位时间单位体积内反应

物分子的总碰撞次数;Z 0为单位浓度时的碰撞频率(与温度有关,与浓度无关)。

(2) 有效碰撞、活化分子、活化能。反应物分子不是每一次碰撞都能发生反应,其中绝大多数碰撞都是无效碰撞,只有少数碰撞才能发生反应,这种能发生反应的碰撞称为有效碰撞。

根据气体分子运动论,在常温常压下气体分子之间的碰撞频率极高。如2HI(g)—→ H 2(g) +I 2(g),浓

度为1.0×10-1mo1·L -1的HI 气体,单位体积(1L)内分子碰撞次数每秒高达3.5×1028次,若每次碰撞都能

发生反应,则其反应速率大约为5.8×104mo1·L -1·s -1,但实验测得反应速率仅为1.2×10—8mol ·L —1·s

—1。由此可见,绝大多数分子相互碰撞后又彼此分开,有效碰撞的频率很低。

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原来化学键的断裂和新化学键的形成过程。由于化学键的断裂需要一定的能量(由分子的动能提供),因此,只有那些具有较高能量的分子才能实现这一过程。我们把具有较高能量的、能发生有效碰撞的反应物分子称为活化分子。活化分子占总分子的百分数越大,有效碰撞频率越高,反应速率越快。按照气体能量分布规律,活化分子占总分子的百分数( f )为:

RT

E a e f -= 式中e 为自然对数的底(2.718),R 为摩尔气体常数(R = 8.314J ·mol —1·K —1),T 为热力学温度,E a 为

反应的活化能。

根据气体分子运动论的能量分布,在一定的温度下,气体分子所具有的能量是各不相同的。有些分子的能量较低,有些分子能量较高,但能量特别低或特别高的分子都比较少,大多数分子的能量接近于平均能量(E ),它们服从麦克斯威—— 玻尔兹曼(Maxwell —Boltzmann )统计分布,可用图3-1的能量分布曲线来表示。图中横坐标表示分子的能量,纵坐标表示具有一定能量的分子分数。E E 线的高度代表具有平均能量的分子百分数。

由图可见,只有少数分子的能量比平均能量高,这些分子就是活化分子,即划斜线的面积代表活化分子所占的百分数( f )。对给定的反应,在一定的温度下,曲线的形状一定,所以活化分子的百分数也是一定的。通常把活化分子所具有的最低能量(E c )与反应物分子的平均能量(E )之差称为反应的活化能,用E a 表示,单位为kJ ·mol -1。

E a = E c –E

图3—1 分子的能量分布曲线

活化能是1mol 具有平均能量的分子变为活化分子所需的最低能量。一个反应的活化能大小,主要由反应的本性决定,与反应物浓度无关,受温度影响较小,当温度变化幅度不大时,一般不考虑其影响。加入催化剂可大大降低反应的活化能,大幅度的加快反应速率。由活化分子百分数的公式e f =RT Ea -可看出,活化能越小,活化分子所占的百分数越大,反应速率就越大;反之,活化能越大的反应,其反应速率就越

小。一般化学反应的活化能大约在40~400 kJ ·mol -1之间,多数在60~250 kJ ·mol -1之间。活化能小于

40kJ ·mol -1的反应,其反应速率很大,如酸碱中和反应的活化能只有13~25 kJ ·mol -1,反应在瞬间即可

完成;活化能大于400 kJ ·mol -1的反应,其反应速率非常小,几乎觉察不到反应的发生。

(3) 方位因子(p )。碰撞理论认为,不是活化分子的每次碰撞都能发生反应,因为分子有一定的几何形状,有特有的空间结构。要使活化分子的碰撞能发生化学反应,除了分子必须具有足够高的能量之外,还必须考虑碰撞时分子的空间方位,即活化分子只有在一定取向方位上的碰撞才能发生反应。两分子取向有利于发生反应的碰撞机会占总碰撞机会的百分数称为方位因子(p )。

碰撞理论认为: v= pf Z=pf Z 0c m (A)c n (B)

RT

E a e pZ pfZ k -==00 (3—3)

式中p 为方位因子;k 为速率常数。可见方位因子越大,有效碰撞机会越多,反应速率越快。

碰撞理论比较直观,用于解释简单反应比较成功,但是对于分子结构比较复杂的反应就无能为力了。这是因为碰撞理论把复杂的分子看作简单的刚性球体,反应物分子发生碰撞时,要么一碰撞立即发生反应,要么碰撞后立即分开,而不考虑分子的内部结构和运动规律。

2. 过渡状态理论

过渡状态理论(又称活化配合物理论)是在量子力学和统计力学发展的基础上,1935年由艾林(Eyring)、波兰比(Polanyi)等人提出来的,它是从分子的内部结构与运动来研究反应速率问题。其基本内容是:

(1)反应物分子首先要形成一个中间状态的化合物——活化配合物(又称过渡状态)。化学反应不只是通过分子间的简单碰撞就能完成的,而是要经过一个中间过渡状态即分子互相接近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原有的化学键尚未完全断开,新的化学键又未完全形成。如反应:

CO(g)+NO 2(g) ==== CO 2(g) +NO(g)

其反应过程为CO(g) + NO 2(g)O —N …O …C —O —→ CO 2(g) + NO(g)

(反应物) (活化配合物) (生成物)

(2) 活化配合物具有极高的势能,极不稳定,一方面很快与反应物建立热力学平衡,另一方面又能分解为生成物。图3—2表示反应CO(g)+NO 2(g) === CO 2(g) +NO(g)的能量变化过程。由图可见,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能量都较低,由于反应过程中分子之间相互碰撞,分子的动能大部分转化为势能,因而活化配合物处于极不稳定的较高势能状态。

图3—2 反应过程的势能图

(3) 活化配合物分解生成产物的趋势大于重新变为反应物的趋势。活化配合物既可分解生成产物,也可分解重新生成反应物。

(4)活化能。在过渡状态理论中,正反应的活化能(E a 正)是活化配合物的势能(E c )与反应物平均势

能(E A)之差:E a正= E c -E A。逆反应的活化能(E a逆)是活化配合物的势能(E c)与生成物平均势能(E B)之差:E a逆= E c-E B。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Q是生成物具有的能量与反应物具有的能量之差:

Q=E B-E A =( E c- E a逆)-( E c- E a正)= E a正-E a逆

当E a正>E a逆时,正反应为吸热反应,当E a正

过渡状态理论从分子的结构特点和化学键的特征研究反应速率问题,较好地揭示了活化能的本质,比碰撞理论前进了一步。然而由于活化配合物极不稳定,不易分离,无法通过实验证实,致使这一理论的

应用受到限制。反应速率理论至今还很不完善,有待进一步研究发展。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1.反应机理

一个化学反应方程式通常只能代表反应物和生成物及它们之间的数量关系,并不代表反应进行的实际过程。实际上一个化学反应,往往是经过多个步骤完成的。我们把从反应物转变成生成物实际所经历的途径(步骤)称为反应机理(或反应历程)。

化学动力学中把从反应物一步就能转变为生成物的反应称为基元反应。由一个基元反应构成的化学反应称为简单反应。例如:

CO(g)+NO2(g) ==== CO2(g) +NO(g)

2NO2(g) === 2NO(g) + O2(g)

N2O4(g) ===2NO2(g)

大多数化学反应是经过多步才完成的。凡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基元反应构成的化学反应称为复杂反应。如反应: H2 (g) + I2 (g) ===2 HI(g)

实际上是由两个基元反应组成的复杂反应:

I2 (g) ===2I(g) (快反应)①

H2(g)+2I(g) === 2HI(g) (慢反应)②

实验证明,该反应的第一步很快,而第二步进行得较慢,该复杂反应的速率由最慢的一步决定。所

以我们把在复杂反应历程中,反应速率最慢的基元反应称为复杂反应的定速步骤(或控制步骤)。该复杂

反应的②就是定速步骤。

反应机理是实验所证实的,绝不能主观猜测。由于反应过程中很多中间产物极不稳定,不易测定,因

此真正弄清楚反应机理的化学反应至今并不多。

2.质量作用定律

在一定温度下,增大反应物浓度反应速率会加快,而且反应物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快。例如,木炭在纯氧中燃烧比在空气中燃烧更剧烈。这是因为当温度一定时,对某一反应来说,活化分子的百分数是一定的,当增加反应物浓度时,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的总数增加,单位时间内分子之间的有效碰撞次数增大,从而使反应速率加快。

挪威科学家古德堡(Guldberg)和魏格(Waage)在大量实验的基础上,总结出反应物浓度对反应速

率影响的规律:在一定温度下,基元反应的速率与反应物浓度(以反应方程式中的计量系数为指数)的乘

积成正比,该规律称为质量作用定律。化学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之间关系的数学表达式叫反应速率方程式,简称速率方程。例如对于基元反应:

CO(g)+NO2(g) ==== CO2(g) +NO(g) ①

2NO2(g) === 2NO(g) + O2(g) ②

速率方程分别为:v1 = kc(CO)c(NO2) v2 = kc2(NO2)

对于任意基元反应:m A + n B === p C + q D

其速率方程为:v=kcm(A) cn(B) (3—4)

式(3—4)中m是反应物A的级数;n是反应物B的级数。即该基元反应对反应物A是m级,对反应物

B是n级,m与n之和为该反应的总级数。通常不特别指明时,所说的反应级数是指反应的总级数。如基

元反应:

2NO(g) + O 2(g) === 2NO 2(g)

该反应对于反应物NO(g) 来说是二级,对反应物O 2(g)是一级,该反应的总级数是三(2+1=3)级。一个化学反应的级数可以是正整数,也可以是分数或零。零级反应说明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无关,反应速

率为一常数v =k 。式(2—4)中k 为反应速率常数,当反应物浓度均为1mol ·L -1时,v=k ,所以k 是各反应

物浓度均为单位浓度时的反应速率。k 值的大小主要由反应物的本性决定,不同反应的k 值不同;对同一反应k 值只与温度和催化剂有关,不随反应物浓度而变。当温度、反应物浓度一定时,k 值越大,反应速

率越快。 速率常数k 的单位可根据反应级数进行计算。若时间的单位为s ,一级反应, k 的单位为:s -1,

二级反应为L·mol -1·s -1,三级反应为L 2·mol —2 ·s -1,零级反应为mol·L -1·s -1。

3. 应用反应速率方程时应注意的问题

(1) 质量作用定律只适用于基元反应。对于复杂反应,速率方程应通过实验确定,不能根据方程式的计量关系来书写。若反应机理已知,则根据定速步骤写出速率方程。

例如,在1073K 时发生如下反应: 2H 2(g) +2NO(g) === N 2(g) + 2H 2O(g)

为了确定反应的速率方程,通过配制一系列NO(g)与H 2(g)浓度不同的混合物,测定反应速率,有关实验数据如表3—1。

2速率也增加到原来的2倍;H 2(g)浓度增大到原来的3倍时,反应速率也增加到原来的3倍;这表明反应速率与H 2(g)浓度的一次方成正比。由表中4~6组实验数据可见,当反应物H 2 (g)的浓度保持不变, NO (g)浓度增大到原来的2倍时,反应速率增加到原来的4倍;NO (g)浓度增大到原来的3倍时,反应速率增加到原来的9倍,这表明反应速率与 NO (g)浓度的平方成正比。根据以上实验结果分析,得出该反应的速率方程为:

v = kc (H 2) c 2(NO)

将实验数据表中的任一组数据代入反应速率方程中,即可求出速率常数k 值:

1

224213131

1322s L mol 1086.8)L mol 1000.6(L mol 1000.1s L mol 1019.3)NO ()H (---------???=????????==c c v

k

根据所得出的速率方程,可求出任一给定浓度下的反应速率。如已知c (H 2)=4.00×10-3mol ·L -1

,c (N O)=5.00×10-3mol ·L -1,则在1073K 温度下给定浓度时的反应速率为:

v =kc (H 2) c 2(N O)

=8.86×104mol —2·L 2·s -1×(5.00×10—3mol ·L -1)2×4.00×10—3mol ·L -1

=8.86×10—3 mol ·L -1·s -1

此外,有的反应,虽然通过实验数据而确定的速率方程中,反应物浓度的指数恰好等于方程式中该物质的化学计量系数,但是该反应仍不能确定一定是基元反应。

(2)有纯固体、纯液体参加的化学反应,若它们不溶于其反应介质,可将其浓度视为常数,在速率方程式中不表示。

如: C(s)+ O 2(g)==CO 2(g) v = kc (O 2)

反应在固体表面进行,随着反应的进行固体物质的质量减少,其体积也减小,而密度不变,浓度保持恒定。

(3)稀溶液中溶剂参加的反应,其速率方程中不必列出溶剂的浓度。因为在稀溶液中,溶剂的量很多而溶质的量很少,在整个反应过程中,溶剂的量变化甚微,溶剂的浓度可近似地看作常数而并入速率常数中。例如反应:

2Na(s) + 2H 2O(l) === 2Na +(aq)+2OH -(aq) +H 2(g)

水是大量的,反应过程中水的浓度变化很小,可视为常数,因此反应速率方程不列出水的浓度。在此反应中,Na 又为纯固体,所以该反应的速率方程为:v =k 。

(4)对气体反应,因p = nRT/ V=cRT ,所以其速率方程通常也用气体分压来表示。

如: C(s)+ O 2(g)==CO 2(g) v=k p p (O 2)

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1.范特霍夫规则

对一般反应,在反应物浓度相同的情况下,温度每升高10度,反应速率增加到原来的2~4倍。这个倍数称为反应的温度系数。

γ=+t t k k )

10( (3—5)

k (t +10)和k t 分别表示温度为(t +10)℃和t ℃时的反应速率常数,γ为温度系数,γ值在2~4范围内。

当温度从t ℃升高到(t +n ×10 )℃时,则反应速率为原来的γn 倍。

n t

n t k k γ=?+)10( 例如某一反应的温度系数γ为2,在反应物浓度不变时,当温度从10℃升高到100℃,反应速率就是原来的512倍。因此利用范特霍夫规则可粗略的估计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2. 阿仑尼乌斯公式

瑞典化学家阿仑尼乌斯(Arrhenius),在1889年总结出一个较为精确地描述反应速率常数与温度关系的经验公式: RT

E a e A k -?= (3—6)

式中A 为给定反应的特征常数,A=pZ ,它与碰撞的频率和碰撞时的取向有关,称为指前因子或频率因子,单位与k 相同。

从式(3—6)可见,温度增加,k 值变大,由于k 与温度T 成指数关系,因此温度的微小变化,将导致k 值的较大变化。 将式(3—6)两边取自然对数得: A RT E k a ln ln +-

=

或 A RT E k a lg 303.2lg +-= (3—7) 阿仑尼乌斯公式适用于均相和多相系统,但并不是所有反应都符合这个公式。

例3-1对于下列反应:

C 2H 5Cl(g) === C 2H 4(g) + HCl(g)

其指前因子A =1.6×1014s —1,E a =246.9kJ ·mol —1,求700K 、710K 和800K 时的速率常数k 。

解:根据阿仑尼乌斯公式,当T=700K 时: A RT E k a lg 303.2lg +-==114111s 106.1lg K 700K mol J 314.8303.2mol J 10009.246----?+??????-

k =6.0×10—5s —1

用同样的方法可求出温度为710K 和800K 时的速率常数k 。

k 710=1.1×10—4s —1 k 800=1.2×10—2s —1

由计算表明,温度升高10度时,反应速率约增大到原来的2倍;温度升高100度时,反应速率约增大到原来的200倍。

阿仑尼乌斯公式不仅说明k 与T 的关系,而且还说明E a 、 T 与k 的关系,E a 越大,k 值越小,反应速率越慢。这些关系可用作图法加以说明:

由式(3—7)可见,lg k 与1/T 呈线性关系,如果以lg k 为纵坐标,1/T 为横坐标作图,可得一条直线,该直线的斜率为

R E a 303.2-,截距为lg A 。通过实验测得几组k 与T 的相应数据,绘制lg k 对1/T 的

直线,从而可求得反应的活化能E a 和指前因子A 。图3—4中有两条斜率不同的直线,分别代表活化能不同的两个化学反应。斜率较小的直线Ⅰ代表活化能较小的反应,斜率较大的Ⅱ代表活化能较大的反应。

图3—4

从图3—4可见,活化能较大的反应,其反应速率随温度增加较快,即具有较大的温度系数,所以温度升高对活化能较大的反应更有利。利用作图法可求出反应的活化能。

斜率=R E a 303.2-

E

a = -(斜率)×2.303R

此外,活化能也可利用阿仑尼乌斯公式计算而得。对于给定的化学反应,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E a 与A 变化不大,可视为定值。假如在T 1、T 2时的速率常数分别为k 1、 k 2,将它们代入(3—7)式得:

A RT E k a lg 303.2lg 11+-

= ①

A RT E k a lg 303.2lg 22+-= ②

②-①得: ???? ???-=211212303.2lg

T T T T R E k k a (3—8) 应用式(2—8),可以看出:(1)由实验测得两个不同温度下的速率常数,可计算E a ;反之,若已知E a 及某一温度下的速率常数k ,也可计算出另一温度下的k 值。(2)温度变化相同时,活化能较大的反应,速率常数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的倍数较大,故升高温度有利于活化能较大的反应。(3)对同一反应,温度变化相同时,因E a 基本不变,故在低温区速率常数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的倍数较大,因此,在低温区改变温度对速率的影响比高温区内要大。

例3—2 对于反应:2NOCl(g) ==== 2NO(g) + Cl 2(g) 经实验测得300K 时,k 1=2.8×10—5L ·mol —1·s

—1,400K 时,k 2=7.0×10—1L ·mol —1·s —1,求反应的活化能。

解:根据公式(2—8)并整理得:

1

1511511111121221mol kJ 101mol J 1001.1K mol J 108.2K mol J 100.7lg K 300K 400K

400K 300K mol J 314.8303.2lg 303.2----------?=??=????????? ??-????=???

? ??-=k k T T T T R E a 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1. 催化剂和催化作用

对于反应: 2H 2(g) + O 2(g)===H 2O(l)

在298K ,标准状态下,可能较长时间看不出反应发生。若在反应系统中加入微量的Pt 粉,反应

立即发生,而且反应相当完全。但Pt 粉在反应前后几乎毫无改变,Pt 粉在该反应中就是催化剂。

催化剂是在反应系统中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在反应前后质量、组成和化学性质都不发生变

化的一类物质。催化剂改变反应速率的作用称为催化作用。

4.0

3.0

2.0

1.00.5 1.0 1.5

2.0lg k

大学本科无机化学笔记

第四章配合物 (一)配合物AYZ的价层电子对数计算: 中心原子价层电子数配位原子数n电荷数 2 注:(1)配位原子为H或卤素原子,则n1;配位原子为O,S,则n0;配位原子为N,则n1。价层电子对数 (2)电荷数:带正电时减去,带负电时加上。 (二)配合物的命名: (1)系统命名时,配体与中心原子名称间要加“合”字,简称时“合”字可以省略;系统命名时,要给出配体的个数,简称时可省略;配合物为阴离子或与之配对的阳离子为H时,需加“酸”结尾,若单独存在,称“酸根”。(2)当配合物形成体与多种配体配合时,有顺序: ①先无机后有机,如[Pt(en)Cl2] [Co(en)2Cl2]ClK[Co(en)Cl4] ②先阴离子后中性分子,如[Pt(NH3)2Cl2] K[Pt(NH3)Cl3] 二氯一(乙二胺)合铂氯化二氯二(乙二胺)合钴四氯一(乙二胺)合钴酸钾二氯二氨合铂三氯一氨合铂酸钾 (三)磁矩的计算:n(n2)BM,其中n为配合物中未成对电子数。 适用条件:不适用于第四周期后元素的磁矩计算。 第五章化学热力学基础 (一)化学热力学基本公式: ①溶解度 m溶质 100g/100g(溶剂)m溶剂 n溶质m溶剂 ②质量摩尔浓度③质量分数 m溶质m溶液 ④物质的量分数 n1 ,(其中n1n2n总)n总 ⑤溶液的蒸气压P PB*B,(PB*为纯溶剂的蒸气压,B为溶剂摩尔分数) (二)等温等容:QV rUm 等温等压:QP rHm 而W nRT,rHm rUm nRT rUm W

(三)吉布斯亥姆霍兹方程:rGm rHm T rSm 对于任意温度T下,均有rGm(T)rHm(298K)T rSm(298K)范特霍夫等温方程:rGm(T)rGm(T)RTlnK (四)物质在热力学标态下达到分解温度时,rGm0,而rGm0。 求分解温度的最低温度: ①隐藏已知条件rG(mT)0,则有rGm(T)RTlnK. ②情况一:反应后,系统内的各组分气体分压均与大气压P相等(达到平衡),则K1,rGm(T)0. 情况二:反应后,系统内的各组分气体分压不等于大气压P,则有rGm(T)RTlnKp. ③再有rGm(T)rHm(298K)T rSm(298K),联合②中的式,即可求出温度T. (五)rSm[BSm(B)]Sm(生成物)Sm(反应物) rHm[B fHm(B)]fHm(生成物)fHm(反应物)同理rGm也可以这样计算。 注:对于稳定单质,fH(T)0kJ/mol.m 第六章化学平衡常数 (一)平衡状态时,rGm RTlnK (二)平衡常数的注意点: ①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温度不变,平衡常数不变。 ②平衡常数是与化学方程式一一对应的。同一反应,方程式写法不同平衡常数 的数值不同。 (三)浓度平衡常数Kc与分压平衡常数Kp的关系: Kp K(RT)cK K(pp 1 )Kp (四)偶联反应的平衡常数:若rG(1)rG(2)rG(3),则 K1K2K3mmm (298K)11lnK1rHm (五)() lnK2RT2T1

无机化学读书笔记

无机化学读书笔记 【篇一:无机化学学习心得】 《普通化学》培训总结 本人作为化学专业的一名普通老师,有幸参加了高等学校教师网络 在线培训课程,同济大学吴庆生教授主讲的《普通化学》生动形象,他渊博的知识、严谨的态度、丰富的经验以及独特的教学艺术,给 我留下深刻的印象,使我受益良多。 本门课程的培训视频以在校的普通化学及其相关课程的授课老师为 对象,主要介绍了普通化学的课程定位、课时安排、教学理念、难 重点教学设计、主要的教学方法、示范教学、考核与评价、教学前 沿等内容。通过主讲教师对其多年课程教学经验的分享,经过面对 面交流,为我们指点迷津,提高了我们对本门课程教学能力。 我作为一名老师队伍当中的新人,需要从学生的学习思维模式和立 场迅速切换到老师的授课思维状态,经过本门课程的学习,使我有 了一定的感悟。我初步明白,作为一名老师,要竭尽所能的将知识 传授给学生,但用何种教学方式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与 潜能,这是我目前以至于以后都要不断思考、总结的问题。经过此 次的培训,给我提供了一些思路,我打算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第一,丰富教学形式。以丰富多样的课堂教学模式,充分结合当代 学生的性格特点,不拘泥于枯燥的理论教学,而要采用富有激情、 生动形象、理论结合实际的教学方式,把理论化学与生活中的化学 结合在一起,使学生能更好地运用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做到理论与 实践完美结合。当然,除了课堂教学之外,还要适当增加实践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第二,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与板书教学相结合的方式。对一些无机 化学当中抽象的内容,要采用动画的方式,具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以便于他们更好地理解。 第三,教学要详略得当,对于重难点问题,要深入解析,以具体的 教学案例深入分析问题,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内容和解决问题的 方法,同时,要将所学内容完美结合,前后串起来,在学习新知识 的同时,复习旧知识,而且便于更好地理解所学内容。 以上就是我本次学习的心得体会,我非常感谢吴教授的精彩授课, 同时非常荣幸有这次机会可以跟吴教授面对面交流学习,使我我受 益匪浅,希望以后还有更多的交流、学习和提升的机会。

初三化学下册知识点

一、金属材料 1、金属材料 纯金属(90多种) 合金(几千种) 2、金属的物理性质:(1)常温下一般为固态(汞为液态),有金属光泽。 (2)大多数呈银白色(铜为紫红色,金为黄色) (3)有良好的导热性、导电性、延展性 3、金属之最: (1)铝: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2)钙: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3)铁:目前世界年产量最多的金属(铁>铝>铜) (4)银:导电、导热性最好的金属(银>铜>金>铝) (5)铬:硬度最高的金属(6)钨:熔点最高的金属 (7)汞:熔点最低的金属(8)锇:密度最大的金属 (9)锂:密度最小的金属 4、金属分类: 黑色金属:通常指铁、锰、铬及它们的合金。 重金属:如铜、锌、铅等 有色金属轻金属:如钠、镁、铝 等; 有色金属:通常是指除黑色金属以外的其他金属。 5、合金:由一种金属跟其他一种或几种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一起熔合而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 ★:一般说来,合金的熔点比各成分低,硬度比各成分大,抗腐蚀性能更好

注:钛和钛合金:被认为是21世纪的重要金属材料,钛合金与人体有很好的“相容性”, 因此可用来制造人造骨等。 (1)熔点高、密度小 优点(2)可塑性好、易于加工、机械性能好 (3)抗腐蚀性能好 二、金属的化学性质 1、大多数金属可与氧气的反应 2、金属 + 酸→ 盐 + H2↑ 3、金属 + 盐→ 另一金属 + 另一盐(条件:“前换后,盐可溶”) Fe + CuSO4 == Cu + FeSO4 (“湿法冶金”原理) 三、常见金属活动性顺序: 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H)Cu Hg Ag Pt Au 金属活动性由强逐渐减弱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 (1)金属的位置越靠前,它的活动性就越强 (2)位于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盐酸、稀硫酸中的氢(不可用浓硫酸、硝酸)

大连理工大学无机化学教研室《无机化学》(第5版)(复习笔记 f区元素)

18.1 复习笔记 一、f区元素概述 f区元素包括镧系元素和锕系元素。近年来人们根据光谱实验结果,认为镧系元素应是57号元素La至70号元素Yb,锕系元素应是89号元素Ac至102号元素No。71号元素Lu和103号元素Lr则应分别是第5周期和第6周期的第一个d区元素,即ⅢB族元素。f区元素又称内过渡元素。 二、镧系元素 1.镧系元素的通性 (1)镧系元素基态原子的价层电子构型可以表示为4f0~145d0-16s2。镧系元素的特征氧化值是+3。 (2)镧系元素的原子半径和离子半径总的递变趋势是,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缓慢地减小(镧系收缩)。 (3)镧系元素的水合离子大多是有颜色的,这是由于产生f-f跃迁而引起的。几乎所有镧系元素的原子或离子都有顺磁性。 (4)镧系元素都是活泼金属,是较强的还原剂。由于镧系元素的离子半径很相近,其化合物的性质非常相似,所以它们在自然界中总是共生在一起,因此分离比较困难。 2.镧系元素的重要化合物 Ln的氧化物多数是白色的。Ln(OH)3大多是难溶的碱,碱性随Ln3+半径的减小逐渐减弱,胶状的Ln(OH)3能在空气中吸收二氧化碳生成碳酸盐。镧系元素的草酸盐

Ln2(C2O4),溶解度小。镧系元素的氢氧化物、草酸盐或硝酸盐受热分解可以得到 Ln2O3,镧系元素的配合物种类和数量比d区元素少,稳定性较差。 镧系元素氟化物难溶于水,其溶度积由LaF3到YbF3逐渐增大。 镧系元素与硫酸、硝酸、盐酸形成的盐都易溶解于水,结晶盐含有结晶水。硫酸盐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 3.镧系元素的配合物 与d区元素相比,镧系元素形成的配合物种类和数量较少,且稳定性较差。 三、锕系元素 1.锕系元素的通性 (1)锕系元素 锕系元素都是放射性元素,其中铀后面的元素是以人工核反应合成的,称为超铀元素。 (2)锕系元素基态原子的价层电子构型 锕系元素基态原子的价层电子构型中,89~93号和96号元素有6d电子。锕系元素中,从Ac到Am具有多种氧化值并达到高氧化值,Cm以后的元素易呈低氧化值,稳定的氧化值多为+3,唯有No在水溶液中最稳定的氧化态为+2。 (3)锕系元素离子半径的变化规律 锕系元素相同氧化值的离子半径随原子序数的增加而逐渐缓慢地减小,称为锕系收缩。 (4)锕系元素的离子和单质

江南大学有机化学期末考试复习笔记

第一章绪论 1.价键的形成是原子轨道的重叠(从电子云的角度讲也可以说是电子云相互交盖的结果)或电子配对的结果,如果两个原子都有未成键电子,并且自旋方向相反,就能配对形成共价键。 1.1)共价键形成的基本要点1.成键电子自旋方向必需相反; 2.) 共价键的饱和性,形成八隅体稳定结构;3.)共价键的方向性——成键时,两个电子的原子的轨道发生重叠,而P电子的原子轨道具有一定的空间取向,只有当它从某一方向互相接近时才能使原子轨道得到最大的重叠,生成的分子的能量得到最大程度的降低,才能形成稳定的分子。 2.由于电子云不完全对称而呈极性的共价键叫做极性共价键,可 用箭头表示这种极性键,也可以用δ+、δ-标出极性共价键的带电情况。例 3.★诱导效应产生的原因:成键原子的电负性不同。 4.★诱导效应的传递:逐渐减弱,传递不超过五个原子。 5.★诱导效应的相对强度:一般以电负性的大小作比较 同族元素来说 F > Cl > Br > I 同周期元素来说 - F > -OR > -NR2 不同杂化状态的碳原子来说 –C≡CR >–CR=CR2 > -CR2-CR3

(CH3) 3C– > (CH3)2CH– > CH3CH2– > CH3– 7.以I表示诱导效应, -I吸电子诱导效应,+I推电子诱导效应(具有+I效应的原子团主要是烷基,其相对强度如下: 第二章饱和烃烷烃和环烷烃 1.构造异构体(Constitutional isomerism):分子式相同,分子中原子互相连接的方式和次序不同的异构体。这种构造异构体是由于碳架不同引起的,故又称碳架异构。P25表2-1 构象异构体:分子组成相同,构造式相同,因构象不同而产生的异构体。(构象:指分子中原子或原子团由于围绕s单键的旋转而产生的分子中原子在空间的不同排列. ) 2.普通命名法:用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数目表示碳原子数目,正/异/新来区别, 甲烷 衍生命名法: 以甲烷为母体,把其他烷烃都看作甲烷的烷基衍生物,一般选择连接烷基最多的碳原子作为母体甲烷 系统命名法;支链烷烃的命名与普通命名法相同,支链看作是直链烷烃的烷基衍生物 3.★系统命名法:若主链上有几种取代基时,应按“次序规则”,较优基团后列出。

初中化学课听课记录中学化学评课笔记学习资料

初中化学课听课记录中学化学评课笔记

初中化学课听课记录中学化学评课笔记 听课时间:2010年9月24日,第二节。 听课地点:C159教室 听课年级:九年级 听课班级:C159 听课学科:化学 上课教师:廖建红 上课内容:课题3 制取氧气(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记录: 教师:提出问题 1、请同学们描述一下氧气的物理性质。 2、氧气有哪些化学性质? 3、根据氧气的性质说明氧气有何重要用途。 师生归纳引入:氧气有很多重要用途,那你们想知道氧气是如何制得的吗?教师:你认为有哪些方法可以获得氧气? 学生:讨论交流 教师演示:展示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药品:过氧化氢溶液、高锰酸钾、氯酸钾、二氧化锰,学生观察颜色和状态。 学生演示,教师指导: 1、在试管中加入约5ml5%的过氧化氢溶液,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 观察:木条没有燃烧。 师生分析原因:

①无氧气放出②有氧气放出,但是量太少,不足以让木条复燃。 2、向上述试管加入少量二氧化锰,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 观察:木条复燃 师生分析原因: ①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发生反应,有氧气生成。 ②二氧化锰没有参与反应,但它是过氧化氢发生化学变化的条件,也可能是促进者。 重新加入过氧化氢溶液: 观察:①木条复燃②试管底部二氧化锰的量好象没有变化 师生分析原因:二氧化锰没有参与反应,它不是反应物,它的量如果用精密仪器称量,我们会发现并没有发生变化,且还可继续使用,说明二氧化锰的质量、化学性质并没有改变。 学生活动:学生阅读教材,进行小结。 催化剂:在化学反应里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变化的物质,也叫触媒。例:汽车排气管有一个尾气处理装置,里面加入了一种催化剂,使会污染空气的一氧化碳和一氧化氮反应生成了无污染的氮气和二氧化碳。 催化作用: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所起的作用。 催化剂用途: 老师强调: 1、改变(加快或减慢)速率,不能片面说是加快。

普通化学笔记

普通化学 1、化学反应的半衰期 A A kc dt dc u =- = 注意积分计算。 2、关于化学反应的吉布斯自由能的计算 (1)、计算公式:G=H-TS (2)、关于H 的计算:所有稳定单质在标准状态下的焓变为0。系统吸热焓变0>?H ;放热反应0?G ,反应向逆方向自发进行。0=?G ,表示反应达到平衡。 (5)、f y w s c w RT G G m r m r ln +?=?Θ (注意:生成物用标准状态,压强100KPA )。 3、关于化学平衡 (1)、压力对化学平衡的影响:用平衡常数计算。 (2)、温度:注意吸热及放热。 4、关于缓冲溶液的计算: -++=Ac H HAc B 0 A B-Ba Ba A+Ba -++=Ac K KAc A A A [A+Ba][Ba]/[B-Ba]=Ka 5、关于氧化还原反应和电化学 (1)、失去电子的反应:氧化反应;充当电池的负极。 (2)、得到电子的反应:还原反应;充当电池的正极。 记住:还原剂被氧化,氧化剂被还原。 (3)、原电池负极写在左边,(-)Zn|Zn 2+(CZn 2+)|| Cu 2+(Ccu 2+)|Cu(+)。 (4)、标准电极:氢电极为0V 。 (5)、能特斯方程:氧化态(1)+ne=还原态(2) )21lg(0.059 -1/21/2-+ =n E E 应用能特斯方程应注意的情况:若电极中有气体,则用相对压力解决。若有难容固体及液体,则不用写进方程。关于有氢离子的反应,写在氧化态一边,就作为氧化态处理,写在还原态一边就作为还原态处理。 关于用电动势的大小表示可以判断氧化剂的强弱:电动势越高,高价氧化性越强,低价还原性越强。

九年级下册化学笔记

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 课题1 金属材料 金属材料 1. 纯金属:纯净物;K Ca Na Mg Al 金属材料 合金:混合物;生铁、钢、黄铜等。 金属材料利用的早晚: ⑴早晚顺序:Cu(商)、Fe(春秋战国)、Al(100多年前) ⑵影响因素: ①金属的活动性②冶炼的难易程度 ☆注意:与地壳中金属含量无关。 金属的物理性质 共性 ⑴常温下,大多是,固体 ⑵有金属光泽,大多是,银白色 ⑶导电性、导热性 ⑷延展性 ⑸密度、熔、沸点较高 特性 ⑴常温下,汞是液体。 ⑵铜:(紫)红色;金:黄色;铁粉:黑色。 ⑶P3表8-1 ⑷P4 资料卡片金属之最 三、性质与用途的关系(P4 讨论) 决定用途的因素(熟读) 性质决定决定用途例子 ⑴导电性制电线、电缆 ⑵导热性做炊具⑶延展性拉丝、压片、制成箔。 ⑷有金属光泽做装饰品 生活中的金属 ⑴温度计:汞 Hg ⑵壶胆:银Ag ⑶照明弹:镁 Mg ⑷暖气片:铝 Al ⑸干电池负极:锌 Zn 合金(P4) 定义:在金属中加热熔合某些金属或非金属,制得的具有金属特征的合金。 注意: ⑴所有的合金都是混合物。 ⑵①金+金②金+非加热熔合 ⑶两种金属形成合金的条件: 一种金属的熔点不能高于另一种金属的沸点(在某一温度范围内,两种金属都处于液态)。 合金的性能: ⑴硬度大 ⑵熔点低 ⑶抗腐蚀性能好 常见合金 生铁:2%-4.3% ⑴ 钢:0.03%-2% ⑵P6 表8-2 ⑶钛和钛合金 P6 图8-6

课题2 金属的化学性质(第1课时) 与氧气反应 1. 2Mg+O2=2MgO 3Fe+2O2 Fe3O4 4Al+3O2=2Al2O3 2Cu+O2 2CuO “真金不怕火炼”:金即使在高温时,也不与氧气反应。 结论:不同金属与氧气反应难易和剧烈程度不同。 铝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的原因:铝在空气中与氧气反应,其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从而阻止铝进一步氧化。 与稀盐酸、稀硫酸的反应 P10探究(注意读图、做表的能力) 结论:不同金属与酸反应难易和剧烈程度不同 2.注意: ⑴实验室制H2用的是:锌和稀硫酸 ①不用Mg 的原因:反应速率太快,不易控制 ②不用Fe 的原因:反应太慢 ③不用盐酸的原因:盐酸具有挥发性,是收集的气体不纯。 ⑵Fe 与盐酸(或稀硫酸)反应,生成+2价的亚铁。 ⑶Fe2+:浅绿色;Fe3+:(棕)黄色;Cu2+:蓝色 与某些金属化合物溶液的反应 P11探究 实验 现象 化学方程式 Al +CuSO4 ①铝丝表面有红色物质生成 ②溶液由蓝色变为无色 2Al+3CuSO4=Al2(SO4)3+ 3Cu Cu+AgNO3 ①铜丝表面有银白色物质生成 ②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 Cu+2AgNO3=Cu(NO3)2+2A g Cu+Al2(SO 4)3 无明显现象 无 ☆Fe +CuSO4=FeSO4+Cu 现象:①铁钉表面有红色物质生成②溶液由蓝色变成浅绿色 置换反应 ⑴定义:P11(A+BC=AC+B ) ⑵特征: ①反应物和生成物都是两种。 ②反应物和生成物中都一定有单质。 ③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必定改变。(置换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⑶总结,你学过的所有置换反应。 金 属 现象 化学方程式 稀盐酸 稀硫酸 稀盐酸 稀硫酸 镁 ①剧烈反应,产生大量气泡 ②生成的气体可以燃烧,产 生淡蓝色火焰 Mg+2HCl=MgCl2+H2↑ Mg+H2SO4=MgSO4+H2↑ 锌 ①反应较剧烈,产生大量气泡 ②同上 Zn+2HCl=ZnCl2+H2↑ Zn+H2SO4=ZnSO4+H2↑ 铁 ①反应缓慢,有气泡产生 ②同上 ③溶液有无色变成浅绿色 Fe+2HCl=FeCl2+H2↑ Fe+H2SO4=FeSO4+H2↑ 铜 无明显现象 不反应 △ 点燃

高中化学课堂笔记化学选修笔记完整版

高中化学课堂笔记化学 选修笔记 HUA system office room 【HUA16H-TTMS2A-HUAS8Q8-HUAH1688】

化学选修4 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 一、焓变反应热 1.反应热:一定条件下,一定物质的量的反应物之间完全反应所放出或吸收的热量2.焓变(ΔH)的意义:在恒压条件下进行的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1).符号:△H (2).单位:kJ/mol 3.产生原因:化学键断裂——吸热化学键形成——放热 放出热量的化学反应。(放热>吸热) △H 为“-”或△H <0 吸收热量的化学反应。(吸热>放热)△H 为“+”或△H >0 ☆常见的放热反应:①所有的燃烧反应②酸碱中和反应③大多数的化合反应④金属与酸的反应⑤生石灰和水反应⑥浓硫酸稀释、氢氧化钠固体溶解等 ☆常见的吸热反应:①晶体Ba(OH) 2·8H 2 O与NH 4 Cl②大多数的分解反应 ③以H 2 、CO、C为还原剂的氧化还原反应④铵盐溶解等 小结: 1、化学键断裂,吸收能量; 化学键生成,放出能量 2、反应物总能量大于生成物总能量,放热反应,体系能量降低,△H为“-”或小于0反应物总能量小于生成物总能量,吸热反应,体系能量升高,△H为“+”或大于0 3、反应热数值上等于生成物分子形成时所释放的总能量与反应物分子断裂时所吸收的总能量之差

二、热化学方程式 1.概念:表示化学反应中放出或吸收的热量的化学方程式. 2.意义:既能表示化学反应中的物质变化,又能表示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书写化学方程式注意要点: ①热化学方程式必须标出能量变化。 ②热化学方程式中必须标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聚集状态(g,l,s分别表示固态,液态,气态,水溶液中溶质用aq表示) ③热化学反应方程式要指明反应时的温度和压强。 ④热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分数 ⑤各物质系数加倍,△H加倍;反应逆向进行,△H改变符号,数值不变 三、燃烧热 1.概念:25 ℃,101 kPa时,1 mol纯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化合物时所放出的热量。燃烧热的单位用kJ/mol表示。 ※注意以下几点: ①研究条件:101 kPa ②反应程度:完全燃烧,产物是稳定的氧化物。C元素转化为CO2,而不是CO;H元素转化为H2O(l),而不是H2O(g), N元素转化为N2。如:H2(g)+ 1/2 O2(g) = H2O(l); △H =-285.8 kJ/mol ③燃烧物的物质的量:燃料是以1mol作为标准,因此书写热化学方程式时,其它物质的化学计量数可用分数表示; ④研究内容:放出的热量。(ΔH<0,单位kJ/mol)

北京大学普通化学原理考试题目

说明:仅供参考! 北京大学化学学院考试专用纸 《普通化学》___级期终考试 姓名:学号:院系:班级: 考试时间:2007年1月9日14:00-16:00 命题教师:王颖霞

一、简要回答并填写(可能多选): 1.下列说法中确切的是: (1) 吸热反应都无法自发进行(2) ?Gθ < 0反应能自发进行 (3) 吸热熵增型反应高温有利(4) ?G < 0反应能自发进行 2.下列变化中熵增的过程有: (1) 一定量的气体所受压强增大(2) NaCl溶于水 (3) 水结成冰(4) 氧气变为臭氧 (5) 某一定物质受热温度升高(6) 晶体中产生缺陷 3.根据右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2) Na和Ca是很好的还原剂,可以 还原其他金属氯化物 (3) Cu与氯气反应时,温度越高,越 有利于CuCl的生成 (4) 温度高于500K, 金属Al总是可以 还原ZnCl2 (5) 温度在600-1600K区间,Zn既可 以还原CuCl2, 也可以还原CuCl 4.(在括号给出判断)元素的电负性差值越大,所形成的化学键离子性越强();所以,所形成的化学键的强度也越大() 5. 在下列卤化物中,键的共价性最强的是,最弱的是 1) 氟化锂2) 氟化钠3) 氯化锂4) 氯化铍 6. 下列物质中,分子间存在取向力的是 (1) BF3 (2) PF3(3) SiF4(4) PF5 (5) SF6(6) SF4 7.第81号元素是, 其核外价层电子排布为, 它位于第周期第族, 该元素的离子在水中较稳定的氧化态为,原因是 8. 金属中,熔点最高的是,最低的是 9. Fe(H2O)63+显淡紫色,说明它吸收颜色的光,相应的跃迁类型是 10. HBrO4与HBrO3相比,酸性更强的是;HBr与HI相比,酸性更强的是

无机化学重点笔记

第一章 物质的状态 理想气体:是设定气体分子本身不占空间、分子间也没有相互作用力的假想情况下的气体。 实际气体:处于高温(高于273 K )、低压(低于数百千帕)的条件下,由于气体分子间距离相当大,使得气体分子自身的体积与气体体积相比可以忽略不计,且分子间作用力非常小,可近似地将实际气体看成是理想气体。 pV = nRT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式) R 称为比例常数,也称为摩尔气体常数。 R = Pa·m3·mol-1·K-1 = kPa·L·mol-1·K-1 = ·mol-1·K-1(Pa·m3=N·m-2·m3=N·m = J ) 道尔顿理想气体分压定律 式中 xi 为某组分气体的摩尔分数。理想气体混合物中某组分气体的分压等于该组分气体的摩尔分数与总压力的乘积。 分体积定律 当几种气体混合时,起初每一种气体在各处的密度是不同的,气体总是从密度大的地方向密度小的地方迁移,直至密度达到完全相同的状态,这种现象称为扩散。 相同温度、相同压力下,某种气体的扩散速度与其密度的平方根成反比,这就是气体扩散定律。用u i 表示扩散速度,ρi 表示密度,则有: 或 式中u A 、u B 分别表示A 、B 两种气体的扩散速度,ρA 、ρB 分别表示A 、B 两种气体的密度。 同温同压下,气体的密度(ρ)与其摩尔质量(M )成正比,据此可以表示为: 对理想气体状态方程进行修正 对n = 1 mol 实际气体,其状态方程为: 气体分子运动论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假设: (1)气体由不停地作无规则运动的分子所组成; (2)气体分子本身不占体积,视为数学上的一个质点; i i RT RT p p n n V V =∑=∑=i i i i i p n n p p x p p n n === 或1212= = +++ i i i i n RT n RT n RT nRT V V V V p p p p =???=+???=∑ ∑ i u A B u u A B u u 2 2()()an p V nb nRT V +-=2()()m m a p V b RT V +-=

美国普通化学笔记5

Chemistry Chapter 8 ?In 1864, English chemists john newlands noticed that when the known elements were arranged in order of atomic mass, every eighth element had similar properties. Newlands referred to this peculiar relationship as the law of octaves. Howe ver, this “law” turned out to be inadequate for elements beyond calcium, and newland’s work was not accepted by the scientific community. ?Representative elements are the elements in groups 1A through 7A, all of which have incompletely filled s or p subshells of the highest principal quantum number. With the exception of helium, the noble gases (the group 8A elements) all have a completely filled p subshell. The transition metals are the elements in groups 1B and 3B through 8B, which have incompletely filled d subshells or readily produce cations with incompletely filled d subshells (these metals are sometimes referred to as the d-blok transition elements). The group 2B elements are Zn, Cd, and Hg, which are neither representative elements nor transition metals. The lanthanides and actinides are sometimes called f-block transition elements because they have incompletely filled f subshells ?The outer electrons of an atom, which are those involved in chemical bonding are often called the valence electrons. Having the same number of valence electrons accounts for similarities in chemical behavior among the elements within each of these groups. ?Ions, or atoms and ions, that have the same number of electrons and hence the same ground-state electron configuration are said to be isoelectronic. ?Atomic radius of a metal is one-half the distance between the two-nuclei in two adjacent atoms. For elements that exist as diatomic molecules, the atomic radius is one-half the distance between the nuclei of the two atoms in a particular molecule. ?When looking at a periodic table: o The elements are increasing as in atomic radius as you go from right to left, and from up to down. **** ?Ionic radius is the radius of a cation or an anion. Ionic radius affects the physical and chemical properties of an ionic compound. ?When a neutral atom is converted to an ion, we expect a change in size. If the atoms forms an anion, its size increases, because the nuclear charge remains the same but the repulsion resulting from the additional electron enlarges the domain of the electron cloud. On the other hand, a cation is smaller than the neutral atom, because removing one or more electrons reduces electron-electron repulsion but the nuclear charge remains the same, so the electron cloud shrinks. ?Focusing on isoelectronic cations, we see that the radii of tripostive ions (that is, ions that bear three positive charges) are smaller than those of dipositive ions (that is, ions that bear two positive charges) which in turn are smaller than unipositve ions (that is, ions that bear one positive charge).

2020最新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知识点汇总

人教版初三化学下册知识点总汇 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 考点一、金属材料: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和合金 1. 金属的物理性质及用途: (1)物理性质:①大多数的金属呈__银白_色,(但是铜呈_黄_色,金呈_金_色);②常温下为_固体(但是汞为_液体_体);③具有良好的_导电_性、_导热_性和_延展_性。 决定金属用途的因素有:是否经济、是否有害、是否美观、使用是否便利,以及是否污染环境和是否便于废物回收 2. 合金:(1)概念:在金属中加热熔合某些__金属_和_非金属__而形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例如:生铁和钢是含__碳量_不同的铁的两种合金,其中生铁的含碳量约为_2%~4.3%,钢的含碳量为_0.03%~2%_。 (2)合金的性质与金属相比具有的优点是硬度大、耐腐蚀性好、熔点低。 1、通过观察上面的表格,你对金属的物理性质又有哪些新的认识? 一般情况下,金属的密度比较大、熔点比较高、硬度比较大 2、为什么菜刀、镰刀、锤子等用铁制而不用铅制? 答:铅的硬度小,而铁的硬度大 3.为什么灯泡里的灯丝用钨制而不用锡制?如果用锡制的话,可能会出现什么情况? 钨的熔点高,锡的熔点低;如果用锡,则锡丝易烧断。 4.为什么有的铁制品如水龙头等要镀铬?如果镀金怎么样? 铬硬度大, 耐磨、美观,又防锈;金的价格高、硬度小如果镀金则会增加成本且不耐用。 5、银的导电性比铜好,为什么电线一般用铜制而不用银制? 银的价格比铜高许多 6、考虑物质的用途时,首先要考虑物质的__性质___,还需要考虑那些因素? 是否美观、使用是否便利、资源、废料是否易于回收、价格、对环境的影响 7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铝 8人体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钙

8大高考状元化学复习笔记分享

8大高考状元化学复习笔记分享 王龙(北京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系学生,江西省高考理科状元): 化学被称为理科中的文科。题目量较多,单题分较少,因此波动性不大,比之数、理较为稳定。它需要识记许多内容,包括基本知识、元素及其单质、化合物性质、基本解题方法等,皆具有某些文科的特点。但它也具有相当的灵活性,如物质推断题中,你好像看到一个摩术师在向你展示其技艺而你不知其所以然。我的化学老师说,学习化学要首先对各物质性质非常熟悉,因为一些题(如物质推断题)并不能用逻辑推理方式,由果推因,只能由一些特征现象“猜”出物质或元素,这就需要对知识很熟悉。在熟悉的基础上要分门别类,列出知识框表,当然这就要求能深刻理解各个概念,否则分类就没有明确标准。就这样一个框套一个框,许多小体系组成若干中体系,再结合,直至整个体系。如我通常用元素周期表来形成最基本框架,下面细分,哪些族氧化能力强,哪些物质可作半导体……同时记住一些特殊现象,如CuSO4 和H2S可生成H2SO4,用弱酸H2S产生强酸。这方面内 容一般老师都会讲,而且比我清楚得多,最好能向老师讲教。胡湛智(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学生,贵州省高考理科状元):

化学大概是大家感觉比较好的科目,它和数学、物理一样,页 1 第 要把听课、钻研课本、做习题有机地结合起来。化学中有几个板块:基本理论、元素化合物、电化学、有机化学等。我认为学好化学要注意多记、多用、多理解,化学题重复出现的概率比较大,重要题型最好能在理解的基础上记住,许多化学反应的特征比较明显,记牢之对于解推断题将会有很大帮助。在平时多做题时要注意总结很多有用的小结论,并经常用一用,这在高考时对提高速度有很大帮助。高考化学试题中选择题占87分之多,因此多解、快解选择题是取得好分数的致胜因素。如何才能做得快呢?这就需要你从大量解题的训练中找出一些小窍门来。举一个简单的例子:45克水蒸气和4.4克二氧化碳混合后气体的平均分子量为多少?①45.1,②17.2,③9,④19。如果拿到题马上开始算,大约要2~3分钟,如果你用上自己的小窍门,注意到该混和气体的平均分子量只能在18~44之间,那你可只用二秒钟时间就选出正确答案。类似这样的小窍门还很多,希望大家多留心,注意寻找用熟,迅速提高模考分数。 另外,学好复习好化学并在考试中取胜的一个经验是学会“猜”。这种“猜”实际上是一种层次较高的推断,要有一定的基础,做的题多了熟能生巧,自然会获得一种“灵感”,自己可以创造“猜”法,因为它是你勤劳学习的结晶,不是

第三章化学课堂笔记

第三章物质构成的奥秘 第一节用微粒的观点看物质 一、物质是由微粒构成的 1、物质都有可分性。物质都是由许许多多肉眼看不见的微粒构成的。 2、构成物质的微粒有三种:分子、原子、离子 3、分割 物质(宏观)=============微粒(微观) 聚集 二、微粒的基本性质 1、微粒很小 2、微粒是不断运动的 实验: 现象:无色酚酞试液变红 结论:氨分子不断运动 3、微粒之间有空隙 ①不同物质微粒间的空隙大小不同。 ②固体、液体中微粒间的空隙较小,固体、液体不易被压缩;气体中微粒间的空隙较大,气体易被压缩。 ③物质的状态是由微粒之间的空隙大小决定的 例:用微粒的观点解释下列现象: ⑴湿衣服在太阳底下干得快 答:水分子是不断运动着的,水分子获得太阳的能量,运动加快。 ⑵糖放到水中不见了 答:糖分子运动到水分子之间的空隙里去了。 ⑶物体的热胀冷缩 答:受热,微粒之间的空隙变大;遇冷,微粒之间的空隙变小。 ⑷100mL水与100mL酒精混合后体积小于200mL 答:水分子之间有空隙。 第二节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 分子:大多数物质由分子构成 构成物质的微粒原子:金属、稀有气体、金刚石由原子直接构成 离子:有金属元素的化合物一般由阴、阳离子构成 一、分子

1、概念: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例如: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水分子。 2、分子相同,化学性质相同 例如:工业上用分离液态空气制得的氧气与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分解制得的氧气化学性质相同,是因为它们都是由氧分子构成的;一氧化碳(CO)和二氧化碳(CO2)的化学性质有很大差异,是因为它们的分子不同。 二、原子 1、概念:原子是构成物质的又一种基本微粒(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2、化学变化的微观过程(实质) 分解结合 ————→————→ 水分子氢原子氧原子氢分子氧分子 化学变化的过程,实质是原分子被破坏,分出原子,原子重新组合 ......成新分子的过程。 3、分子和原子的根本区别:在化学变化中 ......,分子可分成原子,而原子不能再分。 MnO2 例1:在2H2O2 ===== 2H2O + O2↑反应中,发生改变的微粒是过氧化氢分子(H2O2),没有改变的微粒是氢原子和氧原子,生成的新微粒是水分子和氧分子。 例2:用微粒的观点解释“水的蒸发”和“水的分解”的不同。 答:水的蒸发是水分子之间的空隙变大,水分子本身没有变,是物理变化;水的分解是水分子在通电的条件下,分出氢原子和氧原子,氢原子和氧原子重新组合成氢分子和氧分子,分子变了,是化学变化。 构成构成 5、原子————→分子————→物质 直接构成 6、人类对原子的认识 ①英国科学家道而顿提出了原子学说

大连理工大学无机化学教研室《无机化学》(第5版)(复习笔记 p区元素(三))

15.1 复习笔记 一、卤素的概述 卤素包括氟、氯、溴、碘和砹五种元素,均为非金属元素,其中氟的非金属性最强,碘有微弱的金属性,砹是放射性元素。 1.卤素的性质 卤素的许多性质有规律的递变。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卤素原子的半径依次增大,电离能依次减小,电负性依次减小。其单质的氧化性按F 2,Cl 2,Br 2,I 2的次序减弱,卤素负离子的还原性按F -,Cl -,Br -,I -的次序增强。 2.卤素原子的价层电子结构 卤素原子的价层电子构型为n s 2n p 5,除氟只形成-1氧化值的化合物外,氯、溴、碘都能形成多种氧化值(-1,+1,+3,+5,+7)的化合物。 3.卤素形成的单质 氯水,溴水,碘水的主要成分是单质,在碱存在下,促进X 2在H 2O 中的溶解、歧化。 2222X 2H O 4HX O +??→+,激烈程度:222F Cl Br >>>I 2 22X H O HXO HX ???→++←??? ,激烈程度:222Cl Br I >>二、卤化物 1.卤化物

金属卤化物;根据卤化物的键型,又可分为离子型卤化物和共价型卤化物。 (1)活泼金属和较活泼金属的低氧化态卤化物是离子型的。它们的熔点、沸点、溶解度等性质与晶格能大小有密切联系。金属卤化物大多易溶于水,对应氢氧化物不是强碱的都易水解,产物通常为氢氧化物或碱式盐。 (2)非金属卤化物和p 区元素的多数金属卤化物都是共价型的。p 区元素中的一些卤化物也属于共价型卤化物。非金属卤化物为共价型卤化物,易水解,产物通常为两种酸。 3233BX 3H O H BO 3HX (X Cl,Br,I) +??→+=4223SiCl 3H O H SiO 4HCl +→+(3)卤化物的键型及性质的递变规律: 同一周期:从左到右,阳离子电荷数增大,离子半径减小,离子型向共价型过渡,熔沸点下降。 同一金属不同卤素: ①AlX 3随着X 半径的增大,极化率增大,共价成分增多; Na 的卤化物均为离子键型,随着离子半径的减小,晶格能增大,熔沸点增大。 ②同一金属不同氧化值:高氧化值的卤化物共价性显著,熔沸点相对较低。 2.卤化氢 常温下,卤化氢都是无色、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氢卤酸的酸性按 HFHCl>HBr>HI 的次序递减。卤化氢或氢卤酸的还原性强弱的次序为:

大学有机化学2笔记整理

Chap 11 醛、酮、醌 一、命名 ● 普通命名法:醛:烷基命名+醛 酮:按羰基所连接 两个羟基命名 Eg : ● 系统命名法: 醛酮:以醛为母体,将酮的羰基氧原子作为取代基,用“氧代”表示。也 可以醛酮为母体,但要注明酮的位次。 二、结构:C :sp 2 三、醛酮制法: ● 伯醇及仲醇氧化脱氢:(P382) RCH 2OH RCHO RCOOH 及时蒸出 1 醇 酸 。[O]:KMnO 4K 2Cr 2O 7+H 2SO 4CrO 3+吡啶CrO 3+醋酐 丙酮-异丙醇铝等 、 、、、。2 醇 酮 R --?OH R -C -R'? O 氧化到醛、酮,不破坏双键 氧化到醛、酮 通用,氧化性强, 须将生成的醛及时蒸出 ● 羰基合成:合成多一个碳的醛 ● 同碳二卤化物水解:制备芳香族醛、酮 CH 2=CH 2 + CO CH 3CH 2CHO ]CH 2-CH 2 C O 2 ?ù?? 甲乙酮 CH 3CCH 2CH 3O CH 3CH 2CH 2CHO CH 3CHCH 2CHO CH 3 CH 3-C-CH=CH 2O 正丁醛异戊醛甲基乙烯基酮 CHO 苯甲醛C-CH 3 O 苯乙酮C-O 二苯甲酮 CH 3CHCH 2CHO CH 3 CH 3CH 2-C-CH-CH 3 O CH 34 3-甲基丁醛2-甲基-3-戊酮β-甲基丁醛 1 2 3 4 5 苯基丙烯醛3-CH=CH-CHO (肉桂醛)3 2 1 32 1 CH 3CH=CHCHO CH-CHO CH 32-丁烯醛苯基丙醛2-CH 3C-CH 2-CCH 3O O β-戊二酮 戊二酮 2,4-(巴豆醛) 1234苯基丙醛 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