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贸易壁垒(5篇)

绿色贸易壁垒(5篇)

绿色贸易壁垒(5篇)

绿色贸易壁垒范文第1篇

关键词:绿色贸易壁垒;环境贸易;WTO

在国际货物贸易中,从1947年的GATT到WTO,降低关税始终是国际社会的主题。时至今日,作为阻碍国际贸易的重要因素的关税壁垒已经在肯定程度上得到了掌握,而许可证制度、配额制度、原产地制度等非关税壁垒对国际贸易自由化的进程阻碍日益明显。同时,绿色壁垒作为新型的、重要的国际贸易障碍,应当引起我们的重视。绿色贸易壁垒是双刃剑,假如运用适当,对爱护自然资源、全球经济的可持续进展是有利的;假如滥用,就会阻碍全球经济的进展,形成新的贸易爱护主义。而目前由于种种缘由,绿色壁垒的多样化、环境标准的简单化、检疫措施的苛刻等,反映出绿色壁垒已经成为国际贸易的阻碍,反映出新的贸易爱护主义的抬头,可以说绿色壁垒的被滥用已是不争的事实。

一、绿色贸易壁垒的含义

绿色贸易壁垒也称环境贸易壁垒,是指那些以维护人类健康和环境平安为目的而实行的限制甚至禁止有关国际贸易活动的法律、法规、标准、政策及其相应的行政措施,以避开这些贸易活动可能导致的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实现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进展。从另一个角度讲,所谓绿色贸易壁垒,是以爱护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为名,通过制定一系列简单苛刻的环保标准,对来自其他国家的产品及服务设置障碍,以爱护本国产

业的一种新型的非关税壁垒。绿色贸易壁垒形式多样,包括绿色关税、环境配额、环境许可证、绿色补贴、绿色标签、绿色包装等,具有虚假性、广泛性、隐藏性等特点。

二、WTO规章中的绿色贸易壁垒

WTO法律框架之下,有关绿色贸易的条款主要见于《关税与贸易总协定》、《服务贸易总协定》、《技术性贸易壁垒协议》、《补贴与反补贴协议》、《卫生与动植物检疫措施协议》以及《建立世界贸易组织协议》、《农产品贸易协定》、《与贸易有关的学问产权协定》等规章中。

由此可见,环保浪潮对乌拉圭回合的谈判产生了肯定影响,在WTO的有关文件中均涉及环境问题。但是,WTO在此问题上的态度不明朗,条文不详细。一方面,WTO原则上承认各个成员为了爱护各自的公共秩序和防止环境污染,有权制定本国的环保政策并组织实施;另一方面,则要求这些政策和措施不能阻碍世界自由贸易体制的正常运行,使环保措施成为变相的贸易爱护手段。

就上述规章本身而言,绿色壁垒也对WTO的基本原则造成了冲击,主要体现为:首先,它背离了自由贸易原则。自由贸易是WTO要追求的目标,须建立在公平的基础上。发达国家制定高标准的环境标准,使进展中国家丢失比较优势,从而使WTO的自由贸易的目标也就失去了根基。其次,违反了普遍取消数量限制的规定,这是实现贸易自由的重要保证。虽然不像配额许可证那样明显,但绿色壁垒所起的作用无疑是相同的。再次,它违反了非卑视原则。在国际贸易中,国民待遇、最惠国待遇是WTO的最基本原则,依该原则,各成员国之间是公平的。但是,简单而苛刻的环保要求,

会使进展中国家望尘莫及,从而造成对进展中国家事实上的卑视。第四,为了实现实质上的贸易公平,WTO规定了进展中国家享有差别于发达国家的特别优待待遇原则。发达国家统一实施环保标准,使WTO主见的进展中国家的差别与特别待遇无法体现,更无法实现。此外,国际上缺乏有效的机制制裁与环境有关的贸易争端,发达国家就实行国内一整套环境法规来监管国际贸易,单边措施产生的溢出效应,使得绿色壁垒对WTO原则的背离更为严峻。

总之,WTO法律框架下,绿色壁垒规定的分散性、不确定性、不完善性,对国际贸易是极为不利的,会使新的贸易爱护主义得以消失、扩散。转贴于

三、“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的影响及对策

中国作为一个进展中国家,出口货物大多属劳动和资源密集型产品,因而这一技术性贸易措施对我国外贸与环境的波及是广泛和深化的。绿色贸易壁垒是一种非常简单的经济现象,它的历史和现实布满着悖论:它既有卑视性又有合法性;既有贸易限制的主观动机,又有促进各国环保进展的客观效用。因此,对我国经济与环境领域的影响是多重的和不确定的。

(一)“绿色贸易壁垒”将对我国产生的消极影响

从静态效应看: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外贸的负面作用特别明显,几乎波及到我国开展外贸出口的全部领域。随着绿色壁垒的不断扩展,我国出口产品本身及出口贸易的各个环节,都受到了发达地区和国家环保法规的不同程度的影响。这里发生作用的机理有两种:一是市场准入的限制,即发达国家通过立法或制定苛刻的环境技术标准,使我国不少产品难以进入他

们的市场开展公正竞争。在爱护环境的名义下,制定严格的强制性环保技术标准。这些标准都是依据发达国家生产和技术水平制定的,对于发达国家来说,是可以达到的,但对于进展中国家来说,是很难达到的。因而势必导致进展中国家的产品被排斥在发达国家市场之外。二是竞争力的影响,即发达国家虽然不对产品和服务的市场准入直接设限,但通过开展绿色认证、征收绿色关税及实施所谓的反补贴措施,使我国出口产品的成本大为增加。对中小企业特殊是进展中国家的中小企业来说,这部分生产成本的增加将导致他们在价格竞争中处于不利的地位,甚至被迫退出国际市场,客观上排斥了诸如我国等进展中国家的生产商。

从动态效应看:由于西方发达国家出于其政治、经济和社会多方面的目的,不断提高环境爱护的技术标准和认证要求,使得绿色壁垒呈现出不断拓宽和加高的趋势,造成国际贸易的总量缩减与结构扭曲。各国的环保法规更快出台,这样将会导致贸易不正常流淌。譬如,假如其他国家制定了环保法规,我国没有相应的法规,则有可能导致贸易转移,对我国国内产业造成冲击。同时,由于各国的相应法律不行能完全全都,我国生产商在产品出口时,可能面临多个制度的不同规定,这将给生产商造成极大的不便。

(二)突破绿色贸易壁垒的对策

面对国际上日益严峻的绿色爱护主义倾向,我们应当实行有效的应对措施。要以开放的视角、哲学的思维,对环境与贸易的关系问题重新端详和定位,充分利用中国经济在全球化框架内重新整合的历史性机遇,乐观参加环境与贸易领域的国际博弈,努力实现两者之间的良性互动。

1.在国内层面上,要建立、健全环境爱护法律、法规,强化贸易环境执法力度,提高环保意识。第一,在污染防治方面,应逐步完善各项环保法规,以预防为主,强化监督管理;其次,我国在扩大对外开放引进外资的同时,要着眼于长远利益,严格审批,禁止外资在我国兴建污染大、难治理的农药、化工、印染、造纸、电镀等企业;第三,对于现有外贸企业的污染问题要限期治理,必需达到我国现有的环境标准;第四,加强对外经济贸易与环境爱护方面的宣扬,使大家充分熟悉到环境在我国外经贸工作中的重要现实意义。在不断强化贸易环境执法力度的同时,大力提高国民的环保意识才能从源头上解决问题。

2.在国际层面上,首先,要在我国尽快推行国际环境标准制度,逐步与国际接轨。借鉴国际上先进的立法阅历,制定、完善我国环境爱护方面的法律法规。其次,要充分理解、把握WTO的相关法律文件,并逐步转化为我国国内的法律文件。国际上各种环保法规层出不穷,我国应准时把握信息,以便尽早实行对应措施。再次,对于国际公认的标准、制度更要乐观遵守,促进我国出口产品在环境标准方面达到国际要求,削减国际贸易摩擦,扩大产品出口,乐观参加国际市场竞争。

3.增加参加意识,变被动为主动。抵制贸易壁垒的有效途径之一,就是要乐观参加国际贸易规章的制定。有些规章包含爱护进展中国家在国际贸易中免受发达国家卑视的保障条款,我们可以利用这些相关条款,联合进展中国家,抵制发达国家利用绿色爱护而实行卑视政策,以爱护我国对外贸易的顺当进展。

4.妥当解决环境贸易纠纷。目前,我们应进一步加强与WTO贸易与环境

委员会的联系,充分利用WTO多边贸易体系的谈判机制、合理对抗机制、非卑视原则以及对进展中国家特别照看的规定,维护自身合理的经济权益。在发生环境贸易纠纷时,应主动依据上述规定和原则,向有关国家和国际机构提出交涉或申诉,力争通过磋商和谈判加以解决,从而更好地维护企业的利益。

5.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环境贸易壁垒。仔细讨论绿色贸易壁垒的内容、框架和运行机制,适度吸取其合理的内容,渐进地构造和完善我国自己的绿色贸易壁垒,利用其合理性、合法性、广泛性和隐藏性等特点来限制进口,爱护本国产品的国内价格和竞争力,同时,有效地规避全球化进程中消失的一些负面效应,最大程度上爱护我国的环境平安和经济稳定。

综上所述,面对绿色壁垒的进展势头,面对它对我国对外贸易的阻碍,我国必需实行一系列制度、措施来完善救济机制,消退外国贸易爱护主义对我国经济的冲击,促进我国经济乃至世界经济的健康有序地进展,最终达到贸易与环境均衡进展的双赢局面。

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农产品出口的影响及对策建议

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农产品出口的影响及对策建议 现在我国农产品出口的主要障碍就是绿色贸易壁垒,我国几乎所有的出口农产品都受到了绿色壁垒限制,从水产品禽肉等动物源性产品到水果、蔬菜等植物产品和加工产品无一幸免。2006年以后中国农产品出口技术的门槛大幅度提高,原因是欧盟,日本,实施了新的食品安全法律和标准检测农药残留,这不仅导致我国农产品出口量持续下降,而且直接影响农民的生产和生活,更重要的是影响我国农业的全面发展。 一、我国农产品出口遭遇绿色壁垒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一)我国农产品出口遭遇绿色贸易壁垒的现状 1.检测项目越来越多,标准越来越高 随着我国农产品出口的不断增长,发达国家为了保护本国产业,设置了大量的检测项目,而且制定了苛刻的技术标准,2008年,日本设定了严格的农药残留限量标准,由原来的280种增加到800种,到2011年更是增加到867种。并且规定必须定期对所有食品进行农药残留检测。对那些没有具体规定限量标准的农药,制定了统一标准:每公斤农产品的残留量一律不准超过0.01毫克。欧盟对我国茶叶的检查项目从原来的6种增加到60多种,部分农药残留标准较原来提高100多倍,2011年之后部分发达国家将农药和兽药的残留标准规定为不能超过0.11pph,就是说一万吨产品中农兽药残留不得超过1克。我国许多动物源性产品无法达到这一标准。 2.涉及的范围越来越广 发达国家实施绿色贸易壁垒不仅在苛刻的技术标准上下工夫,还不断扩大实施范围,现在已经包括蔬菜、水果、粮食、及畜产品和水产品等大部分的农产品。2008年日本几乎对所有的农业化学品在食品中的残留都做了规定,设置的限制数量广、检测项目多、限量标准严格,是以前从来没有过的。2010年欧盟制定并且实施了《关于食品污染最高限量的新法规》该条例对农产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涉及水产品、动物产品、蔬菜、水果及粮食食品,还包括调味品、罐头等几乎所有的农产品和食品。 3.实施的国家越来越多 绿色贸易壁垒有很强的连锁反应,往往一个国家实施,其他国家也纷纷效仿。现在,不仅仅是发达国家对我国实施绿色贸易壁垒,就连部分发展中国家也对我国实施绿色贸易壁垒。2010年,欧盟对我国的动物源性产品实施全面禁止,紧接着日本、韩国、瑞士等国家也采取类似措施,加强了对中国动物源性产品的检测力度,很快德国、荷兰等国也提出更加严密的检测标准,甚至沙特阿拉伯也暂停从我国进口动物源性产品。 (二)我国农产品出口遭遇绿色贸易壁垒的原因分析

绿色壁垒对我国农产品出口的影响分析

绿色壁垒对我国农产品出口的影响分析 目录 摘要............................................................................................................................................ I Abstract (Ⅱ) 一绿色壁垒概述 (1) (一)绿色壁垒的特征 (1) (二)国外对我国农产品出口所实施的绿色壁垒 (2) 二绿色壁垒的发展现状 (4) (一)绿色壁垒的表现形式 (4) (二)我国遭遇绿色贸易壁垒的原因 (5) 三绿色壁垒对我国农产品出口的影响 (5) (一)绿色壁垒对我国农产品出口的积极影响 (5) (二)绿色壁垒对我国农产品出口的消极影响 (6) 四我国农产品出口应对绿色贸易壁垒应采取的主要措施 (7) (一)政府战略措施 (7) (二)企业战略措施 (8) (三)行业战略措施 (9) 结论 (10) 参考文献 (11) 致谢 (11)

摘要 生态环境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当今人类社会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世界贸易组织将可持续发展原则与环境保护纳入其规则中,绿色壁垒日益成为中国农产品企业发展的障碍。本文从绿色贸易壁垒的概念、成因入手,对绿色贸易壁垒的作用和影响进行了研究分析,提出我国农产品企业应该采取的应对措施。 关键词:绿色贸易壁垒;农产品出口;对策

Abstract The continuing development of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nd the economic society is very important. The WTO included the continuing development and environment protection into its rules. he green products barrier has become the development barrier to Chinese agricultural products. This paper analyses the effects of green trade barriers from the concept and the cause of green trade barriers. Key Words:Green barriers to trade; agricultural products exportation; countermeasures

茂名荔枝出口现状、问题及对策

青岛农业大学 本科生课程论文 论文题目茂名荔枝出口现状、问题及对策学生专业班级电子商务专业2007级本科二班学生姓名(学号)彭敏丽(20074360) 指导教师陈晓明 完成时间 2010年11月7日 二○一○年十一月七日

目录 摘要 (1) 前言 (2) 一、茂名荔枝生产现状 (2) 二、世界荔枝的进出口贸易概况 (3) 三、影响茂名荔枝出口的主要因素 (4) (一)保鲜困难,长途运输障碍大 (4) (二)深加工发展不到位,难形成产业支撑 (4) (三)出口渠道窄,市场单一 (4) (四)管理成本高,价格低迷,农民种植热情下降 (5) (五)出口荔枝遭遇绿色贸易壁垒 (5) 四、发展茂名荔枝出口贸易的对策 (6) (一)科学调整品种结构 (6) (二)加强保鲜、加工、包装研究 (6) (三)提高标准化生产,健全市场准入制度 (6) (四)建立区域品牌,拓宽销售渠道 (7) 结论 (7) 参考文献 (8)

茂名荔枝出口现状、问题及对策 电子商务专业2007级本科二班彭敏丽 指导老师陈晓明 【摘要】茂名是中国荔枝的一大产区,同时是世界荔枝的主产区之一,在种植生产上具有地形、气候及历史文化等方面有利因素,在国际上具有广大市场。本文在阐述茂名荔枝生产现状、世界荔枝的进出口贸易概况的基础上,分析了影响茂名荔枝出口的主要因素,提出了发展茂名荔枝出口贸易的对策。 【关键词】茂名荔枝出口现状问题对策 前言 荔枝是茂名的特色水果,有岭南佳果之称,素来闻名。目前全球属于适宜种植荔枝的国家不足十个,茂名常年荔枝种植面积达到140万亩,相当于中国以外世界荔枝主产国的荔枝种植面积之和,每年荔枝产量约四十万吨,占全世界荔枝产量的五分之一。茂名如何保证荔枝这一岭南佳果的生命力,借助其优势畅销国际市场,给果农带来实惠,是目前所面临的一个难题。 一茂名荔枝生产现状 荔枝(Litchi chinensis Sonn)在植物分类上属无患子科(Sapindaceae)荔枝属(Litchi Sonn),属南热带常绿果树,原产中国和越南,经济价值高,果实营养丰富。茂名荔枝的栽培历史长达2000多年,目前每年的产量30—40万吨,约占世界荔枝产量的五分之一[1],是世界最大的荔枝生产基地。 茂名市的荔枝生产,在20世纪60年代开始发展,改革开放以后把荔枝作为作为振兴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建立了大连片荔枝生产基地。经过五十多年的发展,茂名市荔枝的种植面积从1961年的8536.5亩发展到历史最高峰2002年的177.22万亩,总产量从2696.9吨增加到37.43万吨,面积和产量分别是建市初期的207倍和138倍[1]。 表1 茂名市荔枝的种植面值及产量变化 年份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种植面值(公顷)11.27万11.16万10.91万9. 67万9.50万- 总产量(万吨)33.8337.8441.9438.7337.2041.05 产量变化-16.8%11.9%10.8%-5.2%-5.4%8.6% 数据来源:茂名市统计局 茂名地区,地形以山为主,气候条件适宜种植荔枝,荔枝种植历史悠久。荔枝已经成为当地部分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之一。以高州根子镇柏桥村为例,全村有5600多亩地,

绿色贸易壁垒(5篇)

绿色贸易壁垒(5篇) 绿色贸易壁垒(5篇) 绿色贸易壁垒范文第1篇 关键词:绿色贸易壁垒;环境贸易;WTO 在国际货物贸易中,从1947年的GATT到WTO,降低关税始终是国际社会的主题。时至今日,作为阻碍国际贸易的重要因素的关税壁垒已经在肯定程度上得到了掌握,而许可证制度、配额制度、原产地制度等非关税壁垒对国际贸易自由化的进程阻碍日益明显。同时,绿色壁垒作为新型的、重要的国际贸易障碍,应当引起我们的重视。绿色贸易壁垒是双刃剑,假如运用适当,对爱护自然资源、全球经济的可持续进展是有利的;假如滥用,就会阻碍全球经济的进展,形成新的贸易爱护主义。而目前由于种种缘由,绿色壁垒的多样化、环境标准的简单化、检疫措施的苛刻等,反映出绿色壁垒已经成为国际贸易的阻碍,反映出新的贸易爱护主义的抬头,可以说绿色壁垒的被滥用已是不争的事实。 一、绿色贸易壁垒的含义 绿色贸易壁垒也称环境贸易壁垒,是指那些以维护人类健康和环境平安为目的而实行的限制甚至禁止有关国际贸易活动的法律、法规、标准、政策及其相应的行政措施,以避开这些贸易活动可能导致的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实现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进展。从另一个角度讲,所谓绿色贸易壁垒,是以爱护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为名,通过制定一系列简单苛刻的环保标准,对来自其他国家的产品及服务设置障碍,以爱护本国产

业的一种新型的非关税壁垒。绿色贸易壁垒形式多样,包括绿色关税、环境配额、环境许可证、绿色补贴、绿色标签、绿色包装等,具有虚假性、广泛性、隐藏性等特点。 二、WTO规章中的绿色贸易壁垒 WTO法律框架之下,有关绿色贸易的条款主要见于《关税与贸易总协定》、《服务贸易总协定》、《技术性贸易壁垒协议》、《补贴与反补贴协议》、《卫生与动植物检疫措施协议》以及《建立世界贸易组织协议》、《农产品贸易协定》、《与贸易有关的学问产权协定》等规章中。 由此可见,环保浪潮对乌拉圭回合的谈判产生了肯定影响,在WTO的有关文件中均涉及环境问题。但是,WTO在此问题上的态度不明朗,条文不详细。一方面,WTO原则上承认各个成员为了爱护各自的公共秩序和防止环境污染,有权制定本国的环保政策并组织实施;另一方面,则要求这些政策和措施不能阻碍世界自由贸易体制的正常运行,使环保措施成为变相的贸易爱护手段。 就上述规章本身而言,绿色壁垒也对WTO的基本原则造成了冲击,主要体现为:首先,它背离了自由贸易原则。自由贸易是WTO要追求的目标,须建立在公平的基础上。发达国家制定高标准的环境标准,使进展中国家丢失比较优势,从而使WTO的自由贸易的目标也就失去了根基。其次,违反了普遍取消数量限制的规定,这是实现贸易自由的重要保证。虽然不像配额许可证那样明显,但绿色壁垒所起的作用无疑是相同的。再次,它违反了非卑视原则。在国际贸易中,国民待遇、最惠国待遇是WTO的最基本原则,依该原则,各成员国之间是公平的。但是,简单而苛刻的环保要求,

国际贸易地理概论

名词: 1、理想适度人口:按适度消费水平和可持续发展原则,本国国土资源可以承载的相对稳定 人口。 2、区域经济集团化:指地理位置相邻或相近的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地区),由于经济发 展水平具有一致性或互补性,政治文化背景具有相似性,通过政府间签订条约或协定,并建立相应的组织机构,按议定的规则和程序来管理彼此之间的贸易往来。 3、PPM标准:是指产品加工过程和加工方法必须符合特定的环境标准 4、环境标志:是一种印刷和张贴在产品包装上的图形,用以标明该产品不但质量合格,而 且在生产、消费处置过程中,也符合环境保护要求。 5、绿色贸易壁垒:是指一个国家以生态环境保护为借口,以限制进口保护本国市场为目的, 对外国商品进口设置的带有歧视性的与环保无关的贸易障碍 6、石油危机:当石油价格暴涨,引发了世界许多国家,尤其是发达国家经济衰退,称之为 “石油危机” 7、初级产品:泛指人类能够直接从自然界获得,或通过人工的培植和养殖,乃至自身的繁 殖,不经加工或只经简单加工的产品。 8、制成品:也称工业制成品,是指以农产品或矿产品为原料,运用现代的加工设备和技术, 采用严格的生产工艺程序和标准进行加工制造,与原材料相比无论是外观形态、性质和效用都发生了实质改变的产品 9、国际贸易货物运输:是指货物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地区)之间的移动。 10、国际海上运输:是指以海洋为通道,以船舶为运载工具,在国家与国家(地区与地区) 之间运送货物的人类活动 11、经济腹地:能给这个港口提供货源的地域范围。 12、国际陆上货物运输:是在两国领土相连,并有铁路、公路、管道相通的条件下进行的, 包括铁路运输、公路运输和管道运输三种运输方式,其中以铁路运输运量最大 13、大陆桥运输:是指以横贯大陆的铁路、公路为“桥梁”,把两端的海洋运输连接起来“海 -陆-海”的集装箱运输方式 14、自由经济区:一国的领土部分,在这份领土内运入的任何货物,就进口税及其他各税而 言,被认为在关境之外,并免于实施惯常的海关监管制度。 15、自由贸易区:签订自由贸易协议的成员方相互取消了在商品贸易中的关税和数量限制, 使商品在各个成员方之间可以自由流动。 16、知识经济:是指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基础上的经济,它是区别于以前 传统工业为产业支柱,以稀缺自然资源为依托的新型经济 简答 人口分布不均的因素:自然因素、交通因素、政治和历史因素、经济因素 人口老龄化:1)使政府负担加重,2)人口老龄化往往与一些发展中国家控制人口的政策发生矛盾,3)由于人口老龄化造成消费需求不足,使得发展中国家企图通过刺激内需矛盾以加快经济增长的目标难以实现。 地理大发现:所谓地理大发现主要是指以下事件:一是1487年至1488年葡萄牙人迪亚士沿非洲西海岸南下,到达非洲南端的好望角,寻找新航路的第一次重要突破。二是葡萄牙贵族达·伽马于1497年7月8日从里斯本出发,绕过非洲好望角,再沿非洲东海岸北上,穿越印度洋,于1498年5月50日到达印度。三是意大利人哥伦布于1492年8月3日出发,横渡大西洋,最终达到中美洲的圣萨尔瓦多岛、海地岛、古巴岛。四是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于1519年至1522年横渡大西洋,沿巴西东海岸南下,绕过南美洲大陆与火地岛之间的海峡,进入太平洋,抵达菲律宾群岛。

国际贸易复习资料

名词解释: 1、国际贸易 2、世界市场 3、贸易条件 4、国际分工 5、最惠国待遇 6、转口贸易 7、减价拍卖 8、关税 9、贸易政策 10、非关税壁垒11、对外贸易量 12、对外贸易额 13、经营租赁 14、绿色贸易壁垒 15、技术性贸易壁垒 16、对外贸易依存度 17、金融租赁 18、净贸易条件 19、普遍优惠制 20、外汇管制 简答: 1、对外贸易如何接受“经济”传递? 2、简述世界市场上的价格有哪几种? 3、简述外汇倾销与商品倾销的异同? 4、试述出口买方信贷的流程? 5、跨国公司迅速发展的原因? 6、非关税壁垒兴起的原因有哪些? 7、简述小岛清的协议分工理论的条件? 8、李嘉图比较成本说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9、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的主要内容? 10、简述二战后,国际服务贸易迅速发展的原因? 11、简述国外直接投资的种类? 12、影响进口的非关税壁垒有哪些? 13、简述国际贸易给国民带来的利益? 14、什么是“里昂惕夫之谜”? 15、国际上有哪些形式的绿色贸易壁垒? 16、简述出口卖方信贷的具体流程?

17、简述生产要素禀赋学说的具体内容。 18、简述对外贸易乘数理论的内容。 19、简述李斯特的保护贸易政策理论? 20、简述影响国际分工发展的因素? 名词解释: 1、国际贸易:指世界各国或地区之间所进行的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活动。 它既包含有形商品的交换又包含无形商品的交换。 2、世界市场:世界市场是世界各国之间进行商品和劳务交换的领域。它包括由 国际分工联系起来的各个国家商品和劳务交换的总和。 3、贸易条件:又称贸易比价或交换比价,指一国在对外贸易中出口1单位商品 所能换回进口商品数量之间的比率。 4、国际分工:指世界上各国之间的劳动分工,是社会分工发展到一定阶段国民 经济内部分工超越国家界线而形成的国家之间的分工。 5、最惠国待遇:是国际经济贸易关系中常用的一项制度,是国与国之间贸易条 约和协定的法律待遇条款,在进出口贸易、税收、通航等方面 互相给予优惠利益、提供必要的方便、享受某些特权等方面的 一项制度,又称“无歧视待遇”。它通常指的是缔约国双方在 通商、航海、关税、公民法律地位等方面相互给予的不低于现 时或将来给予任何第三国的优惠、特权或豁免待遇。 6、转口贸易:指商品生产国与商品消费国不直接买卖商品,而是通过第三国参 与进行的对此商品的买进专为销往商品消费国的的商品买卖行 为。 7、减价拍卖:是指拍卖标的的竞价由高到低依次递减直到第一个竞买人应价(达 到或超过底价)时击槌成交的一种拍卖。 8、关税:一国海关在进口商品经过关境时,向本国进出口商强制征收的一种税 种。 9、贸易政策:贸易政策是从世界范围考察,即国际贸易政策,它是世界各国贸易政策措施的总和,体现了世界贸易体制和贸易政策系统。贸易政策是从特定

绿色包装论文15篇

绿色包装论文15篇 绿色包装论文 摘要:我国的环境问题日趋严重,包装废弃物的回收率还很低,随处可见白色污染,因此,制定相关法律法规,提高包装废弃物的回收利用率,推行绿色包装的工作迫在眉睫。此外,实施绿色包装能让我们更顺利地进行国际经济往来,减少贸易摩擦,使我国产品达到国际化的绿色标准,实现与国际接轨的目标。而且,绿色包装也与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相呼应,在减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同时,还能节约资源,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关键词 绿色包装包装论文包装 绿色包装论文:绿色包装壁垒及包装业发展策略 摘要: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需求的多样化,消费者已经不单单满足于只关注商品的质量,商品包装也成了他们选购时的一个重要关注点。尤其是在我国加入国际贸易组织之后,世界的联系更加紧密,国家之间的贸易也日益频繁,商品包装在提升我国的出口商品竞争力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通过回顾包装的发展历史,探讨了绿色包装对我国对外贸易的积极和消极影响,分析了目前我国的包装业所存在的不足与弊端,并就其解决方法提出了一些可行的建议。 关键词:出口包装;绿色包装;可持续发展 近些年来,我国的包装业发展势头很足,一些新型、环保的材料正被用于包装上,包装设计也越来越人性化,照顾了顾客的消费心理。但在国际的大环境下,绿色贸易壁垒对商品包装有了更高的要求,每年我国的出口商品因为包装不合格而产生的损失不可忽视。因此,在绿色包装这一整体的要求下,我国的包装业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1绿色包装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

1.1绿色包装的含义 绿色包装指可循环利用的、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无害的包装,又称为无公害包装和环境之友包装,它具有用料生、废弃物少、无毒无害、易于回收利用等特点,即可以减轻环境污染,保持生态平衡,又顺应了国际环境保护的要求,是未来包装业发展的新趋势。 1.2绿色包装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 在国际贸易的大环境下,绿色包装对我国出口企业的影响具有双面性,既有积极影响也有消极影响。1.2.1绿色包装对我国出口贸易的积极影响(1)刺激创新,提高科技水平。与传统包装相比,绿色包装对产品包装的要求更加严格。企业为了提高自己的产品竞争力,获取更多利润,都会积极采用一些创新方法,开发出新型的环保材料和环保工艺来制作产品的包装,这样一来,不仅能获得可观的利润,还能提高我国的创新能力,培养出大量的创新型人才。(2)促进相关产业转型升级。任何产业都不是独立存在的,与其他产业是息息相关的,“牵一发而动全身”,包装行业的发展,必将带动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比如环保的包装材料可以用来制作其他的商品,带动手工业的发展;包装机械的发展完善可以带动机械制造业的发展等等。(3)合理利用绿色壁垒,优化产业结构。我国可以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利用绿色壁垒,提高相关行业的准入门槛,防止污染重、质量差的垃圾产品进入我国,寻找优质的合作伙伴,保护民族企业,优化我国的产业结构。(4)改善我国的环境问题。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人类的生活水平和消费水平不断提高,伴随而来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也越来越严重。绿色包装采用环保、无毒无害的原材料,易回收利用,废弃物易分解,对改善我国的环境问题有着重大的意义。1.2.2绿色包装对我国出口贸易的积极影响(1)出口贸易量减少。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经济和技术水平还很落后,很多出口商品的包装都达不到绿色包装的要求,据统计,每年我国因包装达不到国外发达国家的要求而造成的损失近240亿美元。在我国的出口商品中,花卉、新鲜水果、肉类和蔬菜占很大比例,而这些商品对包装保鲜水平的要求很高,由于包装粗糙,使运输成本增大,商品毁坏率增高,造成了极大的经济损失。另外我国的灯具、冰箱、电视机等一些机电产品主要出口到日本、欧美等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但在1996年,欧盟各国海关就制定了拒绝未贴CE标志的产品入境的政策,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我国机电产品的出口。(2)出口市场缩小。我国出口贸易主要是一些初级产品和制成品,技术含量较低,日本、韩国、欧盟、东南亚、美国等一些发达或较发达的国家是我国对外贸易的主要市场,这些国家对包装的要求都比较高,而且为了保护本国企业会设置一些绿色包装壁垒。由于我国的包装业发展在短时间内还达不到这些发达国家的要求,很多商品就很难进入这些国家销售,使我国出口市场占有率相对降低。(3)出口产品成本增加,削弱了国际竞争优势。为了达到绿色包装的要求,符合进口国的包装法规,我国必须加大在新型包装材料开发上的支出,革新包装制作工艺,引进创新型人才,并对包装重新进行定位、设计,以达到绿色包装的要求。而中国的出口商品中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

绿色贸易壁垒对农产品贸易影响及对策研究(DOC 60页)

绿色贸易壁垒对农产品贸易影响及对策研究(DOC 60页)

摘要 随着多边贸易谈判的不断深入,关税壁垒这一传统的贸易保护措施逐渐失去了效力,取而代之的是形形色色的各种非关税壁垒。其中,绿色贸易壁垒已成为我国农产品出口的最大障碍。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产品在我国的对外出口贸易中占有重要地位。美、日、欧盟等发达国家和地区是我国农产品出口的主要市场,而我国农产品出口屡屡遭受绿色贸易壁垒障碍。绿色贸易壁垒的设置加大了我国农产品出口的难度,削弱了我国劳动密集型农产品在国际上的优势,增加了农产品的生产成本。因此,在当前新的世界贸易形势下,研究和探讨如何跨越我国农产品出口所遭遇的绿色贸易壁垒,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已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现实而紧迫的课题。 本文首先阐述了选题的背景和意义,国内外的研究状况;并且对绿色贸易壁垒进行了限定。在研究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农产品贸易的影响之前,第三章分析了我国农产品出口遭遇绿色壁垒的现状及原因。第四章为本文的重点,着重分析了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的影响。本章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运用经济学理论机制对其影响进行分析;同时,结合案例和数据对我国农产品出口数量的变化量化测定,在消极影响和积极影响两方面进行了分析与阐述。结合我国农产品出口遭遇绿色贸易壁垒的原因,以及针对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第五章提出了我国农产品出口应对绿色壁垒的对策,从我国农产品自身因素和外身因素两大方面进行分析。在外身因素方面,又分为政府的对策与企业的对策,最终,比较详尽地提出了可行的对策。 关键词:绿色贸易壁垒,影响,对策

Research on the Influence of the Green Trade Barriers on China's Agricultural Products Trade and Countermeasures Abstract With the deepening of the multilateral trade negotiations, the tariff barriers as trade protective measures have gradually lost their potency and replaced by various kinds of non-tariff barriers. The Green Trade Barrier has become the biggest obstacle to China's Agricultural Products Exportation. As a large agricultural country, agricultural product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China’s exportation. United States, Japan, the European Union and other developed countries and regions are major export markets for Chinese agricultural products. While exporting of Chinese agricultural products are obstructed repeatedly by the Green Trade Barrier. The existence of Green Trade Barrier adds to difficult for exporting of Chinese agricultural products, weakens the advantage of Chinese labor-intensive agricultural products in world market , and increases the cost of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Therefore, under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world trade, it is an realistic and urgent subject to study and explore how to step over the green trade barriers to Chinese agricultural products and achiev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his article first expatiates on the background and significance of the research, and the research status at home and abroad, besides the Green Trade Barriers have been defined. Before the study of the impact of China’s agricultural trade which suffered from the Green Trade Barriers, Chapter III analyzes the causes and the status quos when our agricultural exports suffered from the Green Trade Barriers. Chapter IV as the focus of this paper will focus on analyzing the impact of the Green Trade B arriers on China’s agricultural export s trade. This chapter, combined with China’s actual conditions, use economic theory to analyze the impacts of the Green Trade Barriers on China’s agricultural exports; At the same time, combined with the cases and data on China’s agricultural exports to quantify changes in the number of Determination, and analyzed and explained it in the negative impacts and positive impacts. Combining with the causes of China’s agricultural exports which encountered the Green Trade Barriers, as well as aiming at the impacts

国际经济与贸易毕业论文范文(必备27篇)

国际经济与贸易毕业论文范文(必备27篇)摘要:本文通过对美国物流成本计算方法和我国企业物流成本现状的分析,提出了降低企业物流成本的几条路径,包括优化运输路线、提高仓库的利用率、合理控制库存水平、提高物流组织管理水平等方面。 关键词:物流成本美国中国途径 一、美国物流成本计算方法 美国的物流专家RobertV. Delaney先生认为,物流就是对处于运动和静止过程中的存货的管理,并据此提出,物流总成本由运输成本、存货持有成本和物流行政管理成本三部分组成,即: 物流总成本二运输成本十存货持有成本+物流行政管理成本 然而这一计算公式,是基于物流管理活动的基本功能来考虑的。它为美国及其他国家的企业进行物流成本管理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参照体系,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运输成本包含了几种常见的运输方式所产生的成本,同时还包含了货运代理成本和与发货人相关的成本。与发货人相关的成本包括货主企业运输管理部门的运营费用和货物装卸费用。公路运输费用占了运输成本的大部分。 存货持有成本不仅包括通常所说的仓储成本、残损、人力费用,同时也包含了存货的税费、保险费以及由于存货的过时和贬值所引起的机会成本。另一个重要的费用就是利息,它是由于存货占压的资金所产生的利息费用,其中: 利息=商业汇票贴现率x库存总金额

把库存占压的资金利息加人物流成本,这是现代物流与传统物流费用 计算的最大区别,只有这样降低物流成本和加速资金周转速度才能从根本 利益上统一起来。 物流行政管理成本,则是按照全部物流成本的4%来计算的,即: 物流行政管理成本二(存货持有成本十运输成本)4% 这个4%的比例,则是一个经验值,大体上符合美国现在的实际情况。 二、我国物流成本现状:物流成本居高不下,损失巨大 三、降低物流成本的途径 (一)降低运输成本的途径。 运用线性规划模型、网络模型等数学模型,对货物的运输路线进行优化,最大限度地减少重复运输、往返运输、迁回运输,在最短行驶里程内,将货物送达目的地,充分提高运输效率。在满足客户服务需要的前提下, 尽量运用运输管理系统(TMS)将小批量分次付运适当合并为较大批量一次 付运。同时,运用科学的方法和恰当的数学模型,对货物的码放方式、车 载货物的品种与数量进行合理决策,最大限度地减少货物的破损率,提高 运输效益。 (二)降低存货持有成本的途径。 1.提高仓库的利用率。目前,我国已有仓库面积3亿多平方米,而其 空置率却达到40%。有条件的企业可以使用第三方物流、实行作业标准化、采用直接从厂家到客户的付运方式、采用较高效率的仓管系统、无纸化办公、考虑采用托盘操作或租用托盘等措施提高效率,减少存货和仓储费用。

《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农产品出口的影响综述(4400字)》

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农产品出口的影 响综述 目录 一、相关概念阐释 (2) 1.1 绿色贸易壁垒的概念 (2) 1.2 绿色贸易壁垒的特点 (2) 二、中国农产品贸易的发展现状及绿色贸易壁垒对农产品贸易的影响 (3) 2.1 近年来中国农产品贸易的发展现状 (3) 2.2 绿色贸易壁垒对中国农产品出口贸易造成的影响 (3) 三、中国农产品出口贸易应对绿色贸易壁垒的对策 (4) 3.1 国家要加快健全相关环保法规和扶持制度 (5) 3.2 国家要注重完善质量安全检验检疫程序 (5) 3.3 政府要对我国农产品主要出口国及农作物提出具体政策措施 (5) 3.4 行业要建立完整的物料管理系统和供应链信息传递系统 (6) 3.5 我国企业要全面普及国际贸易相关规则 (6) 结语 (6)

一、相关概念阐释 1.1 绿色贸易壁垒的概念 绿色贸易壁垒是近几年形成的新型技术贸易壁垒,是一种通过直接或间接限制某些国家的产品进口来保护生态环境的手段。详细地说,就是指:当各国在参与对外贸易活动时,其中需要进口产品的一国为了保护本国的产品市场就会制定的各种严格的检验检疫制度或者苛刻的环境保护标准来抵挡外国产品进入其国家。随着全球环保意识的加强,绿色壁垒得到了越来越多的支持。 1.2 绿色贸易壁垒的特点 根据国际贸易领域达成的共识,绿色贸易壁垒的特点总的来说可以分为以下几点: 一是其名义上具有合理性。绿色贸易壁垒主要是根据人民以及社会的保护环境与健康的心理,使得环境保护壁垒在名义上和提出的角度上具有有了巧妙的合理性。 二是形式上具有合法性。发达国家为了能够名正言顺地利用制度实现贸易保护的初衷,为绿色壁垒找到合法的尽可能权威的立法理论作为其制度根据。根据这些立法依据,他们组织了大量国际环保组织,制定并通过了各种为绿色壁垒提供正当性的具有国际性的环保协议、规定及规则这一系列的理论依据与制度支持。 三是其有着非常广泛的保护内容。绿色壁垒不仅作用于环境资源保护和工业产品、农业产品生产、加工、销售的各个环节,而且对各种制成品、半制成品企业的环境、卫生等众多方面的标准也有很高的要求,对生产标准要求较高的工业制成品企业也造成不小压力。 四是绿色壁垒在国际贸易中具有很强的隐蔽性。绿色壁垒并没有施行传统的贸易保护措施,其行使过程带有表面上的客观性和合理性,运用起来不会受到太大诟病。除此之外,绿色壁垒的制度实施还有一系列严格的科学检验程序和先进的监测技术,为其赋予更多的权威性并且还会得到一定支持,从而让被抵制一方无力反击。

浅析中国农产品出口遭遇的绿色贸易壁垒

浅析中国农产品出口遭遇的绿色贸 易壁垒 中国的农产品是世界上数一数二的,其出口量巨大,但是近年来,绿色贸易壁垒给中国农产品的出口造成了很大的阻碍。下面,本文将从绿色贸易壁垒的概念、原因以及解决方法三方面来进行分析。 绿色贸易壁垒是指进口国要求进口的商品必须符合其对环境保护和公共安全等方面的要求,比如防止传染病,有害物质的含量不能超标等。这类壁垒对于中国农产品出口来说,从一开始便设置高了“门槛”。 首先,绿色贸易壁垒的原因之一是进口国为了保护自身的环境和公共利益而设置的。例如,2019年欧盟颁布了新的植 物健康法规,要求中国农产品出口必须符合更加严格的检验要求,以保证进口国的产品质量和安全性。这些标准对于中国出口农产品的企业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因为这些企业在生产和检测方面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成本,也打击了中国农产品出口的规模和市场份额。 其次,绿色贸易壁垒的另一个原因是进口国对于进口的商品提出了新要求。比如,最近海关总署规定农药、化肥、生长促进剂的残留检测和原产地证书必须齐全,对于无法符合要求的商品将进行退货处理,这一举措打击了中国农产品出口,同

时也暴露出中国农产品出口中存在的一些难以避免的“通病”, 如标准不高、监管严重不足等问题。 针对中国农产品出口遭遇的绿色贸易壁垒,可以采取以下解决方法。首先,加强中国的农产品安全监管,完善监管机制和标准体系,加强企业自主监管,进一步提升中国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其次,加强对于进口国贸易壁垒政策的研究,提高中国企业对于进口国市场的了解,培养具有市场洞察力的贸易人才,以及加强与相关国家的贸易往来,获得对于对方市场和法律的深入了解。 总之,绿色贸易壁垒对于中国农产品的出口构成了很大的阻碍,但是这些难以避免的问题也提醒我们要不断提高中国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加大监管力度,提高企业自主监管能力,寻求创新型的出口模式和多元化的市场策略,推动中国农产品出口实现从规模扩大到质量提升的转型升级。

绿色贸易壁垒案例3篇

绿色贸易壁垒案例3篇 篇一:绿色贸易壁垒案例 1、从1996年开始,我国对欧洲的服装出口开始趋缓,主要原因是相当一部分服装残留污染,不符合环保要求。我国苏南一家服装厂出口的服装因拉链用材“含铅过度,白白损失10万多美元,最终导致企业破产。仅1996年,欧盟国家禁止进口的非绿色产品价值就达220亿美元,其中发展中国家提供的产品占90,。值得注意的是目前一些国际组织在禁止生产和使用氟里昂之后,正着手对污染物控制采取新的行动,如联合国现已拟订《持久性有机污染物议定书》初步草案,一旦通过,必将对包括我国在内的企业生产和商品出口产生很大影响。欧盟一些国家实施纺织品环境标志对我国纺织品出口产生严重影响。如厦门丝绸进出口公司出口到欧盟的丝绸由于此标志的实施而出口量大大下降。各国对进口商品的环保技术标准日趋复杂和严格,其 中食品的环境技术标准是最高的,各国政府尤其是日本、欧盟、美国等发达国家对食品中的农药残留量和有毒物质含量标准规定到了近乎苛求的地步,过去我国大量出口冻猪肉和冻兔肉到欧洲,现在都被禁止。同样我国的很多纺织品由于环保原因不得不退出国际市场。产品包装方面,有些国家为强制实施再循环和再利用相关法律, 建立了绿色标签制度,无绿色标签包装的产品禁止进口。1998年,美、加、英、欧盟等相继以天牛虫问题为由,禁止我国所有未经熏蒸处理的木制包装进入其境内,这一规定使包装成本增加了20,,并影响我国对上述地区出口总额的三分之一强。2、在农产品和食品出口中,我国正是一些发达国家名目繁多的卫生和检疫措施的直接受害者。如我国出口日本的大米,日方规定的检验项目多达56个。其中有90,以上是卫生和检疫措施项目;又如我输日的家禽,其卫生标准要求竟高出

欧盟绿色贸易壁垒对中国茶叶出口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欧盟绿色贸易壁垒对中国茶叶出口的影响及对策研究,不 少于1000字 近年来,全球绿色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逐渐盛行,欧盟作 为世界上最大的贸易集团之一,更是发起了一系列在环保和可持续 发展方面的行动,其中之一就是推行绿色贸易壁垒。在这种背景下,中国茶叶出口将面临更多的限制和挑战。本文旨在探讨欧盟绿色贸 易壁垒对中国茶叶出口的影响及对策。 一、欧盟绿色贸易壁垒会对中国茶叶出口造成的影响 1. 贸易壁垒可能增加中国茶叶的出口成本。欧盟对绿色贸易的 要求意味着产品必须符合欧盟的环保和可持续发展标准,这也将带 来更多的检验和审批程序,增加出口成本。茶叶生产需要大量的用 水和煤炭等资源,如果茶叶生产过程中没有采用环保技术,那么就 很难进入欧洲市场。 2. 欧盟的贸易壁垒将增加贸易的难度。中国茶叶出口商需要花 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符合欧洲市场的标准,包括贸易壁垒所规定 的环保、安全和稳定性等方面。 3. 合规成本增加。欧洲市场的茶叶买家往往更注重环保和可持 续发展。为了使茶叶成为环保产品,可能需要使用复杂的技术或更 高质量的原料,这将增加茶叶生产和合规成本。 二、对策 1. 推广绿色茶叶生产。在欧盟市场中,绿色茶叶迅猛发展,因 此要在提高产品质量的同时,推动茶叶企业引入绿色生产理念,保

护环境,提高产品竞争力。多采用未加工、不遗传改变的有机茶, 如野生茶、乌龙茶、红茶、普洱茶等。 2. 优化国际贸易模式。积极发展多元化贸易模式,拓宽茶叶的 市场多样性,本土销售增加茶叶生产的附加值,降低风险,满足欧 洲市场需求。加强国内各产区之间的协作,积极响应欧洲市场的需求。 3. 加强技术创新。欧洲为了保护环境,注重茶叶生产过程的环 保安全及社会责任。中国茶业企业应积极探索符合绿色标准化要求 的新工艺,新技术和新材料,改进原有的茶叶生产方式,提升产品 高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4. 加强产品营销。欧洲茶市场需求多元化,茶叶企业可以通过 建设线上商城、参加国际茶叶展览等方式扩大茶叶销售渠道。通过 建立品牌效应、差异化竞争、精细化管理,拓展新的消费市场,提 高产品附加值。 总之,欧盟绿色贸易壁垒确实会对中国茶叶出口带来困难和限制,但只要吸取教训,积极推动绿色茶叶生产、优化国际贸易模式、加强技术创新和产品营销等方面,茶叶企业就能应对并克服一切挫折,开创美好的未来。

关于我国中小企业出口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我国中小企业出口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 中小企业的出口在我国出口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已经成为我国出口创汇的生力军,席卷全球资本市场的美国次贷危机不断蔓延,形成了影响实体经济的金融危机,已经严重影响我国中小企业的出口,文章分析了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中小企业出口面临的问题,及导致这些问题的原因,并从政府和企业自身的角度分别提出了相应对策,来帮助中小企业走出困境。 [关键词]中小企业金融危机出口

ABSTRACT Small and medium enterprises exports in China's exports account for a large proportion, has become a major force of China's export, the U.S. swept the global capital markets subprime mortgage crisis continue to spread, affecting the formation of the economic entity's financial crisis has seriously affected China's Small and medium enterprises exports, the article analyzes the background of financial crisis, China's export problems of small and medium enterprises, the reasons leading to such problems,and government and the enterprises themselv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countermeasures were put forward to help small and medium enterprises out of the woods. [Key Words] small and medium enterprise Financial crisis export

质量学习心得(10篇)

质量学习心得(10篇) 质量学习心得精选篇1 __酒业曾经名噪一时,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几年的时间,利润成倍增长,并且以亿元天价买断了标冠王的头衔,然而,秦池人在利润的驱使下麻木了、虚伪了,为了获取巨额的利润,他们将质量不合格的产品卖给消费者。秦池失掉了诚信,失掉了客户,失掉了曾经光彩夺目的光芒,秦池干枯了,永远的干枯了,是秦池人自己毁了秦池,秦池就象一颗流星划过天空,消失在远方的天际,那么秦池留给我们的是什么?难道仅仅是茶客们饭后的话柄吗? 日常生活中,我们在电视上或报刊上经常看到这样一些新闻,我们国家的某些农产品难以走向国际市场,被欧美、日、韩等国拒之门外,原因不外乎就是质量不过关。可是我们却自我解嘲曰:这是西方国家的绿色壁垒,这是不公平的贸易。我们为什么不能静下心来,好好想想呢?假如我国农产品质量合格,那还怕什么绿色贸易壁垒呢?产品质量的重要性,已经是显而易见的了。 那么如何才能提高产品质量呢?影响产品质量的因素,有这

样几个,原材料的质量因素、技术的成熟程度因素、设备的因素、人为因素等,除人为因素外,前几个因素,都是可以加以控制的,而人为因素是比较抽象的,影响人为因素的有工人技术熟练程度、情绪变化、责任心等,只有处理好各种因素,使其处于最佳的状态,发挥最大的功效,才能生产出高质量的产品。 作为一名员工,我感到非常自豪。几年的大发展,使我们日益强大,就象一轮光彩夺目的旭日,冉冉升起,照亮了我们足下这块祖祖辈辈赖以生存的贫脊的黄土地,给我们这一方土地带来了希望、曙光,但是市场竞争是非常残酷的,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自然法则是永远不会过时的,残酷的竞争不相信眼泪,不会同情弱者。我们应该居安思危,每时每刻都应有危机感,就象古人所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为此我们求取大的发展,扩大生产规模,努力提高产品质量,并且对质量的问题实行一票否决制,建立健全了质量事故追究制度,树立了产品不合格就是人品不合格,产品与人品共振的思想理念,将产品质量升华至人品质量,更加证明了我们真正把质量作为企业的立足之本。 质量学习心得精选篇2 学习是教学的基础、教育的基础,如何提高个体与社会的学习能力,显然应该成为教育学理论研究的最重大课题,然而在现行教育学的教科书中,不仅没有专门的章节研究和讨论学习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