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理工大学材料力学期末考试A卷

昆明理工大学材料力学期末考试A卷
昆明理工大学材料力学期末考试A卷

1

昆 明 理 工 大 学 试 卷(A )

考试科目:材料力学 考试日期: 命题教师:曹 亮

一 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 杆件某截面上的内力是该截面上应力的代数和。 ( )

2. 根据材料力学的均匀性假设,可以认为构件的弹性模量在各点 处都相同。 ( )

3. 已知低碳钢的σp =200MPa ,E =200GPa ,现测得试件上的应变 ε=0.002,则其应力可用胡克定律计算为:σ=Eε=200×103×0.002=400MPa 。 ( )

4. 空心圆轴的外径为D 、内径为d ,其极惯性矩和扭转截面系 数分别为

16

16

,

32

32

3

34

4

d D W d D I t p ππππ-=

-

=

( )

5. 构件在交变应力下的疲劳破坏与静应力下的失效本质上是相同

的。 ( )

二 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 关于确定截面内力的截面法的适用范围,有下列四种说法: (A )适用于等截面直杆;

(B )适用于直杆承受基本变形;

(C )适用于不论基本变形还是组合变形,但限于直杆的横截面;

(D )适用于不论等截面或变截面、直杆或曲杆、基本变形或组合变形、横截面或任意截面的普遍情况。

正确答案是: 。

2. 已知平面图形的形心为C,面积为A,对z轴的惯性矩为Iz,则图形对z1轴的惯性矩为:

(A)

A

b

I

z

2 +;

(B)()A

b

a

I

z

2

+

+;

(C)()A

b

a

I

z

2

2-

+;

(D)()A

a

b

I

z

2

2-

+。

正确答案是:。

3. 满足平衡条件,但切应力超过比例极限时,下列说法

A B C D

切应力互等定理:成立不成立不成立成立

剪切胡克定律:成立不成立成立不成立

正确的是:。

4. 图示受自由落体冲击的两个立柱,其最大动应力

d

σ的关系有四种答案:

(A)()()b d

a

d

σ

σ=;

(B)()()b d

a

d

σ

σ>;

(C)()()b d

a

d

σ

σ<;

(D)无法比较。

正确答案是:。

5. 等直杆承受轴向压缩与弯曲的组合变形作用,则该杆危险点处的应力状态是:

(A)单向应力状态;(B)二向应力状态;

(C)纯剪切应力状态;(D)复杂应力状态。

正确答案是:。

(a)

F

(b)

2

,是指构件抵抗变形的能力。所谓,是低碳钢在拉伸过程中依次表现为、、

τ=,

销钉的最大挤压应力

bs

σ= 。

壁厚R

<<

δ

MPa。试求:

(2)在单元体上绘出主单元体

4

五 计算题(15分)

梁所受荷载如图所示,材料的[σ]=110 Mpa ,试对梁进行弯曲正应力强度校核。

5

六 计算题(20分)

图示托架中杆AB 的直径d=25mm ,长度l=1000mm 。两端可以视为铰链约束,材料为Q235钢,101,6.61==p s λλ,

MPa b MPa a 12.1,304==,GPa E 200=。求:

(1)求托架的临界载荷。

(2)若已知工作载荷F P =9kN ,并要求杆AB 的稳定安全因数??0.2=st n ,校核托架是否安全。

(3)当F P =9kN 时,若横梁CD 为直径d=40mm 的Q235钢,[σ]=210MPa ,则托架是否仍然安全?

七计算题(15分)

一平面刚架如图所示,已知EI为常数,B截面处作用有一个大小为M的外力偶。不计轴力和剪力对变形的影响。试用能量法求D点的水平位移ΔD。

6

材料力学期末试卷答案解析

一、一、填空题(每小题5分,共10分) 1、如图,若弹簧在Q作用下的静位移st20 = ? 冲击时的最大动位移 mm d 60 = ? 为:3Q。 2、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用内直径为d 实心轴,若要使轴的刚度不变 的外径D。 二、二、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10分) 1、 置有四种答案: (A)截面形心;(B)竖边中点A (C)横边中点B;(D)横截面的角点 正确答案是:C 2、 足的条件有四种答案: (A) ; z y I I=(A); z y I I>(A); z y I I<(A) y z λ λ= 。正确答案是: D 三、 1、(15 P=20KN, []σ 解:AB M n = AB max M= 危险点在A

2、图示矩形截面钢梁,A 端是固定铰支座,B 端为弹簧支承。在该梁的中点C 处受到的重 解:(1)求st δ、max st σ。 将重力P 按静载方式沿铅垂方向加在梁中心C 处,点C 的挠度为st δ、静应力为max st σ, 惯性矩 ) (12016.004.0124 33m bh I ?== 由挠度公式 ) 2(21483K P EI Pl st +=δ得, 8 3339 3 10365.112 )10(104010210488.040---???????= st δ mm m 1001.01032.25240213==???+ mm m 1001.0== 根据弯曲应力公式 z st W M =max σ得,其中4Pl M =, 62bh W z = 代入max st σ得, MPa bh Pl st 124 01.004.06 8.0406 42 2max =????== σ (2)动荷因数K d 12160 211211=?+ +=+ +=K st d h δ (3)梁内最大冲击应力 M P a st d d 1441212max =?=K =σσ 3、(10分)图中的1、2杆材料相同,均为园截面压杆,若使两杆在大柔度时的临界应力相等,试求两杆的直径之比d 1/d 2,以及临界力之比21)/()(cr cr P P 。并指出哪根杆的稳定性较好。 解:由 2 22212λπλπσE E cr == 即: 22 221111i l i l μλμλ===;

昆明理工大学理论力学第一章答案

第一章 静力学公理和物体的受力分析 一、是非判断题 1.1.1 在任何情况下,体内任意两点距离保持不变的物体称为刚体。 ( ∨ ) 1.1.2 物体在两个力作用下平衡的必要与充分条件是这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沿同一直线。 ( × ) 1.1.3 加减平衡力系公理不但适用于刚体,而且也适用于变形体。 ( × ) 1.1.4 力的可传性只适用于刚体,不适用于变形体。 ( ∨ ) 1.1.5 两点受力的构件都是二力杆。 ( × ) 1.1.6 只要作用于刚体上的三个力汇交于一点,该刚体一定平衡。 ( × ) 1.1.7 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只适用于刚体。 ( × ) 1.1.8 凡矢量都可以应用平行四边形法则合成。 ( ∨ ) 1.1.9 只要物体平衡,都能应用加减平衡力系公理。 ( × ) 1.1.10 凡是平衡力系,它的作用效果都等于零。 ( × ) 1.1.11 合力总是比分力大。 ( × ) 1.1.12 只要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同,则它们对物体的作用效果相同。 ( × ) 1.1.13 若物体相对于地面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则物体处于平衡。 ( ∨ ) 1.1.14 当软绳受两个等值反向的压力时,可以平衡。 ( × ) 1.1.15 静力学公理中,二力平衡公理和加减平衡力系公理适用于刚体。 ( ∨ ) 1.1.16 静力学公理中,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公理和力的平行四边形公理适用于任何物体。 ( ∨ ) 1.1.17 凡是两端用铰链连接的直杆都是二力杆。 ( × ) 1.1.18 如图所示三铰拱,受力F ,F 1作用,其中F 作用于铰C 的销子上,则AC 、BC 构件都不是二力构件。 ( × ) 二、填空题 1.2.1 力对物体的作用效应一般分为 外 效应和 内 效应。 1.2.2 对非自由体的运动所预加的限制条件称为 约束 ;约束力的方向总是与约束所能阻止的物体的运动趋势的方向 相反 ;约束力由 主动 力引起,且随 主动 力的改变而改变。

昆明理工大学材料力学试卷及答案

昆 明 理 工 大 学 试 卷 (A ) 考试科目:材料力学B 考试日期:2010年6月22日 命题教师:郭然 一、是非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正确用√,错误用×,填入括号中) 1 杆件某截面上的内力是该截面上应力的矢量和。 ( ) 2 轴向拉压杆的任意截面上都只有均匀分布的正应力。 ( ) 3 单元体上同时存在正应力和切应力时,切应力互等定理不成立。 ( ) 4 材料不同而截面和长度相同的二圆轴,在相同外力偶作用下,其扭矩图、切应力及相对扭转角都是相同的。 ( ) 5 若一对正交坐标轴中,其中有一轴为图形的对称轴,则图形对这对轴的惯性积一定为零。 ( ) 6 正弯矩产生正转角,负弯矩产生负转角。 ( ) 7 一点沿某方向的正应力为零,则该点在该方向上线应变也必为零。 ( ) 8 连接件产生的挤压应力与轴向压杆产生的压应力是不相同的。 ( ) 9 低碳钢经过冷作硬化能提高其屈服极限,因而用同样的方法也可以提高用低碳钢制成的细长压杆的临界压力。 ( ) 10 静不定结构的相当系统和补充方程不是唯一的,但其解答结果是唯一的。 ( ) 二、选择题(每题3分,共12分) 1、关于确定截面内力的截面法的适用范围,下列四种说法正确的是: (A )适用于等截面直杆; (B )适用于直杆承受基本变形; (C )适用于不论基本变形还是组合变形,但限于直杆的横截面; (D )适用于不论等截面或变截面、直杆或曲杆、基本变形或组合变形、横截面或任意截面的普遍情况。 2、低碳钢制成的零件受到三向等值拉伸应力作用,应按下例哪个强度理论建立破坏准则,正确的是: (A )第一强度理论; (B )第二强度理论; (C )第三强度理论; (D )第四强度理论。

材料力学期末考试试题A卷

材料力学期末考试试题(A卷) 一、单选或多选题(每小题3分,共8小题24分) 1.图中应力圆a、b、c表示的应力状态分别为 A 二向应力状态、纯剪切应力状态、三向应力状态; B 单向拉应力状态、单向压应力状态、三向应力状态; C 单向压应力状态、纯剪切应力状态、单向拉应力状态; D 单向拉应力状态、单向压应力状态、纯剪切应力状态。 正确答案是 C 2.一点的应力状态如右图所示,则其主应力1σ、2σ、3σ分别为 A 30MPa、100 MPa、50 MPa B 50 MPa、30MPa、-50MPa C 50 MPa、0、-50MPa D -50 MPa、30MPa、50MPa 正确答案是 B 3.下面有关强度理论知识的几个论述,正确的是 D 。 A 需模拟实际应力状态逐一进行试验,确定极限应力; B 无需进行试验,只需关于材料破坏原因的假说; C 需要进行某些简单试验,无需关于材料破坏原因的假说;

D 假设材料破坏的共同原因。同时,需要简单试验结果。 4.对于图示的应力状态,若测出x、y方向的线应变xε、yε,可以确定的材料弹性常数有: A 弹性模量E、横向变形系数ν; B 弹性模量E、剪切弹性模量G; C 剪切弹性模量G、横向变形系数ν; D 弹性模量E、横向变形系数ν、剪切弹性模量G。 正确答案是 D 5.关于斜弯曲变形的下述说法,正确的是 A B D 。 A 是在两个相互垂直平面内平面弯曲的组合变形; B 中性轴过横截面的形心; C 挠曲线在载荷作用面内; D 挠曲线不在载荷作用面内。 6.对莫尔积分 dx EI x M x M l? = ? ) ( ) ( 的下述讨论,正确的是 C 。 A 只适用于弯曲变形; B 等式两端具有不相同的量纲; C 对于基本变形、组合变形均适用; D 只适用于直杆。

昆明理工大学材料力学习题册概念答案

专业 学号 姓名 日期 评分 第一章 绪论 一、是非判断题 1.1 材料力学的研究方法与理论力学的研究方法完全相同。 ( × ) 1.2 内力只作用在杆件截面的形心处。 ( × ) 1.3 杆件某截面上的内力是该截面上应力的代数和。 ( × ) 1.4 确定截面内力的截面法,适用于不论等截面或变截面、直杆或曲杆、基本变形或组合变 形、横截面或任意截面的普遍情况。 ( ∨ ) 1.5 根据各向同性假设,可认为材料的弹性常数在各方向都相同。 ( ∨ ) 1.6 根据均匀性假设,可认为构件的弹性常数在各点处都相同。 ( ∨ ) 1.7 同一截面上正应力σ与切应力τ必相互垂直。 ( ∨ ) 1.8 同一截面上各点的正应力σ必定大小相等,方向相同。 ( × ) 1.9 同一截面上各点的切应力τ必相互平行。 ( × ) 1.10 应变分为正应变ε和切应变γ。 ( ∨ ) 1.11 应变为无量纲量。 ( ∨ ) 1.12 若物体各部分均无变形,则物体内各点的应变均为零。 ( ∨ ) 1.13 若物体内各点的应变均为零,则物体无位移。 ( × ) 1.14 平衡状态弹性体的任意部分的内力都与外力保持平衡。 ( ∨ ) 1.15 题1.15图所示结构中,AD 杆发生的变形为弯曲与压缩的组合变形。 ( ∨ ) 1.16 题1.16图所示结构中,AB 杆将发生弯曲与压缩的组合变形。 ( × ) 二、填空题 1.1 材料力学主要研究 受力后发生的 以及由此产生 1.2 拉伸或压缩的受力特征是 ,变形特征B 题1.15图 题1.16图 外力的合力作用线通过杆轴线 杆件

专业 学号 姓名 日期 评分 是 。 1.3 剪切的受力特征是 ,变形特征是 。 1.4 扭转的受力特征是 ,变形特征是 。 1.5 弯曲的受力特征是 ,变形特 征是 。 1.6 组合受力与变形是指 。 1.7 构件的承载能力包括 , 和 三个方面。 1.8 所谓 ,是指材料或构件抵抗破坏的能力。所谓 ,是指构件抵抗变形 的能力。所谓 ,是指材料或构件保持其原有平衡形式的能力。 1.9 根据固体材料的性能作如下三个基本假设 , , 。 1.10 认为固体在其整个几何空间内无间隙地充满了组成该物体的物质,这样的假设称 为 。根据这一假设构件的 、 和 就可以用坐标的连续函数来表示。 1.11 填题1.11图所示结构中,杆1发生 变形, 杆2发生 变形,杆3发生 变形。 1.12 下图 (a)、(b)、(c)分别为构件内某点处取出的单元体,变形 后情况如虚线所示,则单元体(a)的切应变γ= ;单元体 (b)的切应变γ= ;单元体(c)的切应变γ= 。 α>β α α α α α β (a) (b) (c) 填题1.11图 沿杆轴线伸长或缩短 受一对等值,反向,作用线距离很近的力的作用 沿剪切面发生相对错动 外力偶作用面垂直杆轴线 任意二横截面发生绕杆轴线的相对转动 外力作用线垂直杆轴线,外力偶作用面通过杆轴线 梁轴线由直线变为曲线 包含两种或两种以上基本变形的组合 强度 刚度 稳定性 强度 刚度 稳定性 连续性 均匀性 各向同性 连续性假设 应力 应变 变形等 拉伸 压缩 弯曲 2α α-β 0

材料力学期末试卷1(带答案)

第 1 页 共 4 页 三明学院 《材料力学》期末考试卷1答案 (考试时间:120分钟) 使用班级: 学生数: 任课教师: 考试类型 闭卷 一.填空题(22分) 1. (每空1分,共3分) 2(1分) 3 (每空1分,共2分) 4. (每空1分,共 4分) 5. 图示正方形边长为a ,圆孔直径为D ,若在该正方形中间位置挖去此圆孔,则剩 下部分图形的惯性矩y z I I = (2分) 6. 某材料的σε-曲线如图,则材料的 (1)屈服极限s σ (2)强度极限b σ (3)弹性模量E (4)强度计算时,若取安全系数为2,那么 塑性材 料的许用 应力 []σ,脆性材料的许用应力 []σ。(每空2分,共10分)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 C )1. 对于静不定问题,下列陈述中正确的是 。 A 未知力个数小于独立方程数; B 未知力个数等于独立方程数 ; C 未知力个数大于独立方程数。 ( B )2.求解温度应力和装配应力属于 。 A 静定问题; B 静不定问题; C 两者均不是。 ( B )3.圆轴受扭转变形时,最大剪应力发生在 。 A 圆轴心部; B 圆轴表面; C 心部和表面之间。 ( C )4. 在压杆稳定中,对于大柔度杆,为提高稳定性,下列办法中不能采用的是 。 A 选择合理的截面形状; B 改变压杆的约束条件; C 采用优质钢材。 ( C )5.弯曲内力中,剪力的一阶导数等于 。 A 弯矩; B 弯矩的平方; C 载荷集度 ( C )6.对构件既有强度要求,又有刚度要求时,设计构件尺寸需要 。 A 只需满足强度条件; B 只需满足刚度条件; C 需同时满足强度、刚度条件。 ( A )7.()21G E μ=+????适用于 A .各向同性材料 B. 各向异性材料 C. 各向同性材料和各向异性材料 D. 正交各向异性。 ( B )8.在连接件上,剪切面和挤压面分别 于外力方向 A.垂直、平行 B.平行、垂直 C.均平行 D.均垂直 ( C )9.下面两图中单元体的剪切应变分别等于 。虚线表示受力后的形状 A. 2γ,γ B. 2γ,0 C. 0,γ D. 0,2γ

昆明理工大学--2008年《理论力学》工程力学班试题A答案

昆明理工大学2007~2008学年第一学期《理 论力学》期末考试试卷(A 卷)答案 1. 是非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 1、×'; 2、×; 3、√; 4、×; 5、×; 6、×; 7、√; 8、√; 9、√;10、√ 二、选择题(每题3分,共12分) ACD;AAA;C;C; 三、填空题 (本题共13分) 1. (本题6分) 图(a )的 ω = 0 ,α =R a /; 图(b ) 的ω =R a /cos θ, α =R a /sin θ; 图(c ) 的ω =R a /,α = 0 。 2. (本题4分) L 2m ω(1分); ωω2 2 2224652322131mL L m L m mL = ??? ????????? ????? ??+??? ??+(1分); 画出方向(共2分) 3. (本题2分) PL/2 4. (本题2分) 5 四、计算题 1. (本题10分)如图4.1所示横梁,F 1= F 2= F 3=F 用虚位移原理求解系统B 和D 处反力。 解:(1)把B 点约束力视作为主动力。设给系统虚位移如图(图2分)。系统虚功方程为: 021=---δ?δδδM y F y F y F F E B B (2分) ==>56 7111M F F B += (1分) (2)把D 点约束力视作为主动力。设给系统虚位移如图(图2分)。系统虚功方程为: 032=++G F D D y F y F y F δδδ (2分) ==>F F B 28 27= (1分)

2. (本题15分) 3. 弯成直角的曲杆OAB 以角速度ω= 常数绕O 点作逆时针转动。在曲杆的AB 段装有滑筒C , 滑筒与在滑道内运动的铅直杆DC 铰接于C ,O 点与DC 位于同一铅垂线上。设曲杆的OA 段长为r ,求当φ=30°时DC 杆的速度和加速度。 (解):如图,在点O 建立参考基和曲杆连体基1e e 和。 对于曲杆OAB ,CD 杆上的C 点为动点。 C 点的速度为:r C e C e tC C v v v v ++=ω11 见图2 由于曲杆作定轴转动,01=e tC v r OC v C ωωω33 221= ?= 利用几何关系: ωωr tg v v e C C 3 2301= = 所求即CD 杆的绝对速度,方向向上。 同时可以求得:ωr v v v C C r C 3 4230cos /=== 下面进行加速度分析 由动点加速度:C e C e C e tC r C C a a a a a a ++++=αω 由于曲杆作匀角速度定轴转动,有: 0,0 ==e C e tC a a α 因此,C e C r C C a a a a ++=ω,如图3所示。 其中, 2 2 33 2ωωωr OC a e C == 2 3 82ωωr v a r C C = = 将加速度在科氏加速度方向上投影,有: 图3 30cos 30cos e C C C a a a ω-= 可得: 2 2 2 39 1033 233 23 8ωω ω r r r a C = - ? = 所求即杆CD 的加速度,方向向上。 解:(1)OA 杆做刚体定轴转动。 ()s m OA v A /4.03.060 240.ππω=??= = (3 分) (2)AB 杆做刚体平面运动。 由于刚体CB 做平动,因此,B v 与C v 同向,

《材料力学》期末考试试卷02

第二章 拉 压 一、判断题 1.变截面杆AD 受集中力作用,如图3所示。用N AB 、N B c 、N CD 分别表示该杆AB 段、BC 段、CD 段的轴力的大小,则N AB >N B c>N CD 。(错 ) 2.如图所示的两杆的轴力图相同。( 对) 3. 杆件所受到轴力F N 愈大,横截面上的正应力σ愈大。(错) 4. 作用于杆件上的两个外力等值、反向、共线,则杆件受轴向拉伸或压缩。(错 ) 5. 由平面假设可知,受轴向拉压杆件,横截面上的应力是均匀分布的。( 对 ) 6. 极限应力、屈服强度和许用应力三者是不相等的。( 对 ) 7. 材料的拉压弹性模量E 愈大,杆的变形l Δ愈小。( 对 ) 8. 由εσE =可知,应力与应变成正比,所以应变愈大,应力愈大。( 错 ) 9. 进入屈服阶段以后,材料发生塑性变形。( 对 ) 10. 为保证构件能正常工作,应尽量提高构件的强度。( 错 ) 11. 对于没有明显屈服阶段的韧性材料,通常以产生0.2%的塑性应变所对应的应力作为名义屈服强度,并记为2.0σ。( 对 ) 12. 轴向拉伸或压缩杆件的轴向线应变和横向线应变符号一定相反。( 对 ) 13. 若拉伸试件处于弹性阶段,则试件工作段的应力ε与应变σ必成正比关系。( 对 ) 14. 安全系数取得越大,经济性就越好,工程设计就越合理。( 错 ) 15. 轴向拉伸或压缩的杆件横截面上的应力一定正交于横截面。( 错 ) 16. 钢材经过冷作硬化处理后其弹性模量基本不变。( 对 ) 二、填空题 1.杆件受拉伸或压缩变形时的受力特点是:作用于杆件上的外力作用线和杆件的轴线 ; 杆件的变形是沿 方向的 或 。 2.轴力的正、负号规定为:杆受拉为 、杆受压为 。 3.应力是截面上 ,与截面垂直的应力称为 ,与截面相切的应力称为 。 4.作用于杆件上的外力 和杆的轴线重合,两个外力方向 为拉杆;两个外力 为压杆。 5.l Δ称为杆件的 ,ε称为杆件的 ,对拉杆,l Δ,ε均为 值。对压杆,l Δ,ε均为 值。 6. 虎克定律表达式εσE =,表明了 与 之间的关系,它的应用条件

昆明理工大学理论力学第一章答案

第一章 静力学公理与物体的受力分析 一、就是非判断题 1.1.1 在任何情况下,体内任意两点距离保持不变的物体称为刚体。 ( ∨ ) 1.1.2 物体在两个力作用下平衡的必要与充分条件就是这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沿同一直线。 ( × ) 1.1.3 加减平衡力系公理不但适用于刚体,而且也适用于变形体。 ( × ) 1.1.4 力的可传性只适用于刚体,不适用于变形体。 ( ∨ ) 1.1.5 两点受力的构件都就是二力杆。 ( × ) 1.1.6 只要作用于刚体上的三个力汇交于一点,该刚体一定平衡。 ( × ) 1.1.7 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只适用于刚体。 ( × ) 1.1.8 凡矢量都可以应用平行四边形法则合成。 ( ∨ ) 1.1.9 只要物体平衡,都能应用加减平衡力系公理。 ( × ) 1.1.10 凡就是平衡力系,它的作用效果都等于零。 ( × ) 1.1.11 合力总就是比分力大。 ( × ) 1.1.12 只要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同,则它们对物体的作用效果相同。 ( × ) 1.1.13 若物体相对于地面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则物体处于平衡。 ( ∨ ) 1.1.14 当软绳受两个等值反向的压力时,可以平衡。 ( × ) 1.1.15 静力学公理中,二力平衡公理与加减平衡力系公理适用于刚体。 ( ∨ ) 1.1.16 静力学公理中,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公理与力的平行四边形公理适用于任何物体。 ( ∨ ) 1.1.17 凡就是两端用铰链连接的直杆都就是二力杆。 ( × ) 1.1.18 如图1、1所示三铰拱,受力F ,F 1作用,其中F 作用于铰C 的销子上,则AC 、BC 构件都不就是二力构件。 ( × ) 二、填空题 1.2.1 力对物体的作用效应一般分为 外 效应与 内 效应。 1.2.2 对非自由体的运动所预加的限制条件称为 约束 ;约束力的方向总就是与约束所能阻止的物体的运动趋势的方向 相反 ;约束力由 主动 力引起,且随 主动 力的改变而改变。 1.2.3 如图1、2所示三铰拱架中,若将作用于构件AC 上的力偶M 搬移到构件BC 上,则A 、

华南理工材料力学期末试题

诚信应考,考试作弊将带来严重后果! 华南理工大学期末考试 《材料力学》试卷(2005级 B ) 1. 考前请将密封线内填写清楚; 所有答案请直接答在试卷上; .考试形式:闭卷; 30分) 1. 重量为Q 的重物自由下落冲击梁的B 点,梁的抗弯刚度EI 为常量,若Q 、 EI 、l 、h 均已知,试推出B 的转角θB 的表达式。 (6分) st d h K ?+ +=211 (2分) EI Ql st 33 =? (1分) EI Ql st 22 = θ (1分) EI Ql Ql EIh d 26112 3??? ? ??++=θ(顺时针) (2分) 2.试求图示交变应力的循环特征r 、应力幅值a σ。(4分) 分) (分)(2MPa 202 ) 10(302 231 min max max min =--= -=-== σσσσσa r

3.图示为某构件内危险点的应力状态(图中应力单位为MPa ),试分别求 其第二、第四强度理论的相当应力2r σ、4r σ(3.0=ν)。(6分) 601=σMPa , (1分) 06.562=σMPa ,(1分) 06.163-=σMPa (1分) 482=r σ MPa , (1分)17.744=r σ MPa (2分) 4. 直径为d 的圆柱放在直径为D =3d 、厚为t 的圆形基座上,地基对基座 的支反力为均匀分布,圆柱承受轴向压力P ,试求基座剪切面的剪力 F S 。(6分) 24 1D P q π=, (1分) 041 2=?--d q Q P π, (2分) P D P d P Q 98 4 14 122=-=ππ (2分) 作图1分 Q

昆明理工大学材料力学试卷及答案课件.doc

号 位 座 题昆明理工大学试卷(A) 试 考 考试科目:材料力学 B 考试日期:2010年6月22日命题教师:郭 然 号序课答 题号一二三四(1) 四(2) 四(3) 四(4) 总分 评分 阅卷人 得 名 姓师教课任 1 杆件某截面上的内力是该截面上应力的矢量和。( ) 2 轴向拉压杆的任意截面上都只有均匀分布的正应力。( ) 3 单元体上同时存在正应力和切应力时,切应力互等定理不成立。( ) 4材料不同而截面和长度相同的二圆轴,在相同外力偶作用下,其扭矩图、 一、是非判断题( 每题 2 分,共20 分。正确用√,错误用×,填入括号中) 不 切应力及相对扭转角都是相同的。( ) 5 若一对正交坐标轴中,其中有一轴为图形的对称轴,则图形对这对轴的惯 性积一定为零。( ) 6 正弯矩产生正转角,负弯矩产生负转角。( ) 号7 一点沿某方向的正应力为零,则该点在该方向上线应变也必为零。 学 ( ) 内 8 连接件产生的挤压应力与轴向压杆产生的压应力是不相同的。( ) 9 低碳钢经过冷作硬化能提高其屈服极限,因而用同样的方法也可以提高用 低碳钢制成的细长压杆的临界压力。( ) 10 静不定结构的相当系统和补充方程不是唯一的,但其解答结果是唯一的。 名 姓 线二、选择题(每题 3 分,共12分) () 1、关于确定截面内力的截面法的适用范围,下列四种说法正确的是: (A)适用于等截面直杆; 级班(B)适用于直杆承受基本变形; (C)适用于不论基本变形还是组合变形,但限于直杆的横截面; 业 专 封(D)适用于不论等截面或变截面、直杆或曲杆、基本变形或组合变形、横截面或任意截面的普遍情况。

《材料力学》期末考试试卷A、B卷及答案

***学院期末考试试卷 一、填空题(总分20分,每题2分) 1、杆件在外力作用下,其内部各部分间产生的,称为内力。 2、杆件在轴向拉压时强度条件的表达式是。 3、低碳钢拉伸时,其应力与应变曲线的四个特征阶段为阶段,阶段, 阶段,阶段。 4、线应变指的是的改变,而切应变指的是的改变。 5.梁截面上弯矩正负号规定,当截面上的弯矩使其所在的微段梁凹向下时为。 6.梁必须满足强度和刚度条件。在建筑中,起控制做用的一般是条件。 7、第一和第二强度理论适用于材料,第三和第四强度理论适用于材料。 8、求解组合变形的基本方法是。 9、力作用于杆端方式的不同,只会使与杆端距离在较小的范围内受到影响,该原理被称为 页脚内容1

。 10、欧拉公式是用来计算拉(压)杆的,它只适用于杆。 二、单项选择(总分20分,每题2分) 1、用截面法可求出图示轴向拉压杆a-a截面的内力 12 N P P =-,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 N其实是应力 B. N是拉力 C. N是压力 D. N的作用线与杆件轴线重合 2、构件的强度是指( ) A. 在外力作用下构件抵抗变形的能力 B. 在外力作用下构件保持原有平衡态的能力 C. 在外力作用下构件抵抗破坏的能力 D. 在外力作用下构件保持原有平稳态的能力 3、现有钢、铸铁两种杆材,其直径相同。从承载能力与经济效益两个方面考虑,图示结构中两种合理选择方案是( ) A. 1杆为钢,2杆为铸铁 B. 1杆为铸铁,2杆为钢 C. 2杆均为钢 D. 2杆均为铸铁 页脚内容2

页脚内容3 4、从拉压杆轴向伸长(缩短)量的计算公式EA Nl l = ?可以看出,E 和A 值越大,l ?越小,故( )。 A. E 为杆的抗拉(压)刚度。 B. 乘积EA 表示材料抵抗拉伸(压缩)变形的能力。 C. 乘积EA 为杆的抗拉(压)刚度 D. 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5、空心圆轴的外径为D ,内径为d ,α=d /D 。其抗扭截面系数为( )。 A )1(16 3 απ-=D W P B )1(16 23 απ-=D W P C )1(16 3 3 απ-= D W P D )1(16 43 απ-= D W P 6、在没有荷载作用的一段梁上,( ) A. 剪力图为一水平直线 B.剪力图为一斜直线 C .没有内力 D.内力不确定 7、在平行移轴公式21Z Z I I a A =+中,其中Z 轴和轴1Z 轴互相平行,则( )。 A. Z 轴通过形心 B. 1Z 轴通过形心 C . 都不一定要通过形心 D. a 是Z 轴与1Z 轴之间的距离。所以a>0 8、梁弯曲时,梁的中性层( )。 F

2016年云南昆明理工大学材料科学基础考研真题A卷

2016年云南昆明理工大学材料科学基础考研真题A卷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其中1-5小题任选3个,多答不得分。6-9小题为必答题) 1.晶体是原子呈且重复排列的固体物质。如将晶体结构抽象为空间点阵,则所有晶体可划分为大晶系,种布拉维(或布拉菲)点阵。(3分) 2.体心立方、面心立方和密排六方晶体的堆垛密度ξ分别是:、、。(3分) 3.影响合金相结构(形成固溶体相或化合物相)的因素包括:、、及其他因素。(3分) 4.晶体中的化学键可以分为、、、分子键和氢键五种。(3分) 5.金刚石晶体的空间群国际符号为Fd3m,其中F表示,d表示,根据其空间群符号可知金刚石属于晶系。(3分) -----------------------------------------以上1-5题中任选3题,将题号在答题卡上写清楚---------------------------------------- 6.刃型位错的运动形式有滑移和,而螺型位错特有的滑移方式是。(2分) 7.从热力学角度看,烧结的基本驱动力为;从动力学角度要通过各种复杂的过程;烧结后材料宏观上表现为;微观上表现为。(4分) 8.单晶体的塑性形变基本方式为和。多晶体的塑性形变的微观特点表现为:多方式、和,由于上述微观特点,使多晶体的塑性变形产生了如下现象:、、形成纤维组织和。(7分) 9. 按热力学观点,一级相变在相变点自由能的一阶偏导数不为零,相变过程中和(热力学参数)发生改变,相变(有、无)热效应;二级相变在相变点自由能的二阶偏导数不为零,相变过程、和发生不连续变化;按动力学机制,相变分为和。(8分) -------------------------------------------------6-9题为必答题,将题号在答题卡上写清楚------------------------------------------ 二、名词解释(从下面14个题目中选做10个,每题3分,共30分。答题不得多于10个) 1.配位数; 2.置换式固溶体; 3.弗兰克尔(或弗伦克尔)点缺陷; 4.分位错; 5.交滑移; 6.稳态扩散; 7.再结晶; 8.动态回复; 9.加工硬化;10.均匀形核;11.类质同像;12.尖晶石型结构;13.对称轴;14.对称型。 三、简答题(从下面7个小题中任选5个做答,每题6分,共30分。答题不得多于5个)

昆明理工大学理论力学练习册答案第七章后

第七章 点的合成运动 一、是非题 7.1.1动点的相对运动为直线运动,牵连运动为直线平动时,动点的绝对运动必为直线运动。 ( × ) 7.1.2无论牵连运动为何种运动,点的速度合成定理r e a v v v +=都成立。 ( ∨ ) 7.1.3某瞬时动点的绝对速度为零,则动点的相对速度和牵连速度也一定为零。 ( × ) 7.1.4当牵连运动为平动时,牵连加速度等于牵连速度关于时间的一阶导数。 ( ∨ ) 7.1.5动坐标系上任一点的速度和加速度就是动点的牵连速度和牵连加速度。 ( × ) 7.1.6 ( × ) 7.1.7只要动点的相对运动轨迹是曲线,就一定存在相对切向加速度。 ( × ) 7.1.8在点的合成运动中,判断下述说法是否正确: (1)若r v 为常量,则必有r a =0。 ( × ) (2)若e ω为常量,则必有e a =0. ( × ) (3)若e r ωv //则必有0=C a 。 ( ∨ ) 7.1.9在点的合成运动中,动点的绝对加速度总是等于牵连加速度与相对加速度的矢量和。 ( × ) 7.1.10当牵连运动为定轴转动时一定有科氏加速度。 ( × ) 二、 填空题 7.2.1 牵连点是某瞬时 动系 上与 动点 重合的那一点。 7.2.2e a v v =大小为,在一般情况下,若已知v e 、v r ,应按a 的大小。 三、选择题: 7.3.1 动点的牵连速度是指某瞬时牵连点的速度,它相对的坐标系是( A )。 A 、 定参考系 B 、 动参考系 C 、 任意参考系 7.3.2 在图示机构中,已知t b a s ωsin +=, 且t ω?=(其中a 、b 、 ω均为常数),杆长为L ,若取小球A 为动点,动系固结于物块B ,定系 固结于地面,则小球的牵连速度v e 的大小为( B )。 A 、 ωL B 、 t b ωωcos C 、 t L t b ωωωωcos cos + D 、ωωωL t b +cos 四、计算题 7.4.1 杆OA 长L ,由推杆BC 通过套筒B 推动而在图面内绕点O 转动,如图所示。假定推杆的速度为v ,其弯头高为b 。试求杆端A 的速度的大小(表示为由推杆至点O 的距离x 的函数)。

昆明理工大学材料力学习题册1-14概念答案

第一章 绪论 一、是非判断题 材料力学的研究方法与理论力学的研究方法完全相同。 ( × ) 内力只作用在杆件截面的形心处。 ( × ) 杆件某截面上的内力是该截面上应力的代数和。 ( × ) 确定截面内力的截面法,适用于不论等截面或变截面、直杆或曲杆、基本变形或组合变形、 横截面或任意截面的普遍情况。 ( ∨ ) 根据各向同性假设,可认为材料的弹性常数在各方向都相同。 ( ∨ ) 根据均匀性假设,可认为构件的弹性常数在各点处都相同。 ( ∨ ) 同一截面上正应力σ与切应力τ必相互垂直。 ( ∨ ) 同一截面上各点的正应力σ必定大小相等,方向相同。 ( × ) 同一截面上各点的切应力τ必相互平行。 ( × ) 应变分为正应变ε和切应变γ。 ( ∨ ) 应变为无量纲量。 ( ∨ ) 若物体各部分均无变形,则物体内各点的应变均为零。 ( ∨ ) 若物体内各点的应变均为零,则物体无位移。 ( × ) 平衡状态弹性体的任意部分的内力都与外力保持平衡。 ( ∨ ) 题图所示结构中,AD 杆发生的变形为弯曲与压缩的组合变形。 ( ∨ ) 题图所示结构中,AB 杆将发生弯曲与压缩的组合变形。 ( × ) 二、填空题 材料力学主要研究 受力后发生的 ,以及由此产生的 。 拉伸或压缩的受力特征是 ,变形特征是 。 剪切的受力特征是 ,变形特征是 。 B 题图 题图 外力的合力作用线通过杆轴线 杆件 变形 应力,应变 沿杆轴线伸长或缩短 受一对等值,反向,作用线距离很近的力的作用 沿剪切面发生相对错动

扭转的受力特征是 ,变形特征是 。 弯曲的受力特征是 ,变形特征是 。 组合受力与变形是指 。 构件的承载能力包括 , 和 三个方面。 所谓 ,是指材料或构件抵抗破坏的能力。所谓 ,是指构件抵抗变形的能力。所谓 ,是指材料或构件保持其原有平衡形式的能力。 根据固体材料的性能作如下三个基本假设 , , 。 认为固体在其整个几何空间内无间隙地充满了组成该物体的物质,这样的假设称 为 。根据这一假设构件的 、 和 就可以用坐标的连续函数来表示。 填题图所示结构中,杆1发生 变形, 杆2发生 变形,杆3发生 变形。 下图 (a)、(b)、(c)分别为构件内某点处取出的单元体,变形后 情况如虚线所示,则单元体(a)的切应变γ= ;单元体(b)的切应变γ= ;单元体(c)的切应变γ= 。 三、选择题 选题图所示直杆初始位置为ABC ,作用力P 后移至AB ’C ’,但右半段BCDE 的形状不发生变 化。试分析哪一种答案正确。 1、AB 、BC 两段都产生位移。 α> α α α α α β (a) (b) (c) 填题图 ’ 外力偶作用面垂直杆轴线 任意二横截面发生绕杆轴线的相对转动 外力作用线垂直杆轴线,外力偶作用面通过杆轴线 梁轴线由直线变为曲线 包含两种或两种以上基本变形的组合 强度 刚度 稳定性 强度 刚度 稳定性 连续性 均匀性 各向同性 连续性假设 应力 应变 变形等 拉伸 压缩 弯曲 2α α-β 0

西北工业大学历年材料力学期末考试试题

2010年 一、作图示结构的内力图,其中P=2qa,m=qa 2/2。(10分) 二、已知某构件的应力状态如图,材料的弹性模量E=200GPa,泊松比μ=0.25。试求主应力,最大剪应力,最大线应变,并 画出该点的应力圆草图。(10分) 三、重为G 的重物自高为h 处自由落下,冲击到AB 梁的中点C ,材料的弹性模量为E ,试求梁内最大动挠度。(8分) 四、钢制平面直角曲拐ABC ,受力如图。q=2.5πKN/m ,AB 段为圆截面, [σ]=160MPa ,设L=10d ,P x =qL,试设计AB 段的直径d 。(15分) 五、图示钢架,EI 为常数,试求铰链C 左右两截面的相对转角(不计轴力及剪力对变形的影响)。(12分)

六、图示梁由三块等厚木板胶合而成,载荷P 可以在ABC 梁上移动。已知板的许用弯曲正应力为[σ]=10Mpa ,许用剪应力[τ]=1Mpa ,胶合面上的许用剪应力[τ]胶=0.34Mpa ,a=1m ,b=10cm ,h=5cm ,试求许可荷载[P]。(10分) 七、图示一转臂起重机架ABC ,其中AB 为空心圆截面杆D=76mm ,d=68mm ,BC 为实心圆截面杆D 1=20mm ,两杆材料相同,σp =200Mpa ,σs =235Mpa ,E=206Gpa 。取强度安全系数n=1.5,稳定安全系数n st =4。最大起重量G=20KN ,临界应力经验公式为σcr =304-1.12λ(Mpa )。试校核此结构。(15分) 八、水平曲拐ABC 为圆截面杆,在C 段上方有一铅垂杆DK ,制造时DK 杆短了△。曲拐AB 和BC 段的抗扭刚度和抗弯刚度皆为GI P 和EI 。且GI P =4 5 EI 。杆DK 抗拉刚度为EA ,且EA=225EI a 。试求: (1)在AB 段杆的B 端加多大扭矩,才可使C 点刚好与D 点相接触? (2)若C 、D 两点相接触后,用铰链将C 、D 两点连在一起,在逐渐撤除所加扭矩,求DK 杆内的轴力和固定端处A 截面上的内力。(15分)

昆明理工大学材料力学2006~2007学年第二学期 带答案

昆明理工大学2006~2007学年第二学期《材料力学》期末考试试卷 (A 卷) 一、是非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正确用√,错误用×,填入括号中) 1 根据各向同性假设,可认为材料的弹性常数在各方向都相同。 ( ) 2甲、乙两杆几何尺寸相同,轴向拉力相同,材料不同,则它们的应力和变形均相同。 ( ) 3 单元体上同时存在正应力和切应力时,切应力互等定理不成立。 ( ) 4 正弯矩产生正转角,负弯矩产生负转角。 ( ) 5 单元体最大正应力面上的切应力恒等于零。 ( ) 6 在近乎等值的三向拉应力作用下,钢等塑性材料只可能发生断裂。 ( ) 7 空心圆轴的外径为D 、内径为d ,其极惯性矩和扭转截面系数分别为 16 16 , 32 32 3 34 4 d D W d D I t p ππππ-= - = ( ) 8 应变为无量纲量。 ( ) 9 构件在交变应力下的疲劳破坏与静应力下的失效本质是相同的。 ( ) 10 若一对正交坐标轴中,其中有一轴为图形的对称轴,则图形对这对轴的惯性积一定为零。 ( ) 二、选择题(每题3分,共12分) 1、 满足平衡条件,但切应力超过比例极限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B C D 切应力互等定理: 成立 不成立 不成立 成立 剪切虎克定律: 成立 不成立 成立 不成立 2、长度和横截面面积均相同的两杆,一为钢杆,另一为铝杆,在相同的轴向拉力作用下,两杆的应力与变形有四种情况;正确答案是 (A )铝杆的应力和钢杆相同,变形大于钢杆; (B) 铝杆的应力和钢杆相同,变形小于钢杆; (C )铝杆的应力和变形均大于钢杆; (D) 铝杆的应力和变形均小于钢杆。

材料力学期末试卷(带答案)

第 1 页 共 4 页 《材料力学》期末考试卷1答案 (考试时间:120分钟) 使用班级: 学生数: 任课教师: 考试类型 闭卷 一.填空题(22分) 1. (每空1分,共3分) 2(1分) 3 (每空1分,共2分) 4. (每空1 分,共4分) 5. 图示正方形边长为a ,圆孔直径为D ,若在该正方形中间位置挖去此圆孔,则剩 下部分图形的惯性矩y z I I = (2 分) 6. 某材料的σε-曲线如图,则材料的 (1)屈服极限s σ (2)强度极限b σ (3)弹性模量E (4)强度计算时,若取安全系数为2,那么 塑性材 料的许用 应力 []σ,脆性材料的许用应力 []σ。(每空2分,共10分)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 C )1. 对于静不定问题,下列陈述中正确的是 。 A 未知力个数小于独立方程数; B 未知力个数等于独立方程数 ; C 未知力个数大于独立方程数。 ( B )2.求解温度应力和装配应力属于 。 A 静定问题; B 静不定问题; C 两者均不是。 ( B )3.圆轴受扭转变形时,最大剪应力发生在 。 A 圆轴心部; B 圆轴表面; C 心部和表面之间。 ( C )4. 在压杆稳定中,对于大柔度杆,为提高稳定性,下列办法中不能采用的是 。 A 选择合理的截面形状; B 改变压杆的约束条件; C 采用优质钢材。 ( C )5.弯曲内力中,剪力的一阶导数等于 。 A 弯矩; B 弯矩的平方; C 载荷集度 ( C )6.对构件既有强度要求,又有刚度要求时,设计构件尺寸需要 。 A 只需满足强度条件; B 只需满足刚度条件; C 需同时满足强度、刚度条件。 ( A )7.()21G E μ=+????适用于 A .各向同性材料 B. 各向异性材料 C. 各向同性材料和各向异性材料 D. 正交各向异性。 ( B )8.在连接件上,剪切面和挤压面分别 于外力方向 A.垂直、平行 B.平行、垂直 C.均平行 D.均垂直 ( C )9.下面两图中单元体的剪切应变分别等于 。虚线表示受力后的形状 A. 2γ,γ B. 2γ,0 C. 0,γ D. 0,2γ

昆明理工大学材料力知识学习题册14概念标准答案

^` 第一章 绪论 一、是非判断题 1.1 材料力学的研究方法与理论力学的研究方法完全相同。 ( × ) 1.2 内力只作用在杆件截面的形心处。 ( × ) 1.3 杆件某截面上的内力是该截面上应力的代数和。 ( × ) 1.4 确定截面内力的截面法,适用于不论等截面或变截面、直杆或曲杆、基本变形或组合变 形、横截面或任意截面的普遍情况。 ( ∨ ) 1.5 根据各向同性假设,可认为材料的弹性常数在各方向都相同。 ( ∨ ) 1.6 根据均匀性假设,可认为构件的弹性常数在各点处都相同。 ( ∨ ) 1.7 同一截面上正应力σ与切应力τ必相互垂直。 ( ∨ ) 1.8 同一截面上各点的正应力σ必定大小相等,方向相同。 ( × ) 1.9 同一截面上各点的切应力τ必相互平行。 ( × ) 1.10 应变分为正应变ε和切应变γ。 ( ∨ ) 1.11 应变为无量纲量。 ( ∨ ) 1.12 若物体各部分均无变形,则物体内各点的应变均为零。 ( ∨ ) 1.13 若物体内各点的应变均为零,则物体无位移。 ( × ) 1.14 平衡状态弹性体的任意部分的内力都与外力保持平衡。 ( ∨ ) 1.15 题1.15图所示结构中,AD 杆发生的变形为弯曲与压缩的组合变形。 ( ∨ ) 1.16 题1.16图所示结构中,AB 杆将发生弯曲与压缩的组合变形。 ( × ) 二、填空题 1.1 材料力学主要研究 受力后发生的 以及由此产生 1.2 拉伸或压缩的受力特征是 ,变形特征是 。 B 题1.15图 题1.16图 外力的合力作用线通过杆轴线 杆件

^` 1.3 剪切的受力特征是 ,变形特征是 。 1.4 扭转的受力特征是 ,变形特征是 。 1.5 弯曲的受力特征是 ,变形特征是 。 1.6 组合受力与变形是指 。 1.7 构件的承载能力包括 , 和 三个方面。 1.8 所谓 ,是指材料或构件抵抗破坏的能力。所谓 ,是指构件抵抗变形 的能力。所谓 ,是指材料或构件保持其原有平衡形式的能力。 1.9 根据固体材料的性能作如下三个基本假设 , , 。 1.10 认为固体在其整个几何空间内无间隙地充满了组成该物体的物质,这样的假设称 为 。根据这一假设构件的 、 和 就可以用坐标的连续函数来表示。 1.11 填题1.11图所示结构中,杆1发生 变形, 杆2发生 变形,杆3发生 变形。 1.12 下图 (a)、(b)、(c)分别为构件内某点处取出的单元体,变形 后情况如虚线所示,则单元体(a)的切应变γ= ;单元体(b)的切应变γ= ;单元体(c)的切应变γ= 。 三、选择题 1.1 选题1.1图所示直杆初始位置为ABC , α>β α α α α α β (a) (b) (c) 填题1.11图 ’ 沿杆轴线伸长或缩短 受一对等值,反向,作用线距离很近的力的作用 沿剪切面发生相对错动 外力偶作用面垂直杆轴线 任意二横截面发生绕杆轴线的相对转动 外力作用线垂直杆轴线,外力偶作用面通过杆轴线 梁轴线由直线变为曲线 包含两种或两种以上基本变形的组合 强度 刚度 稳定性 强度 刚度 稳定性 连续性 均匀性 各向同性 连续性假设应力应变 变形等 拉伸 压缩 弯曲 2α α-β 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