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比较文学的历史与现状

2、比较文学的历史与现状
2、比较文学的历史与现状

第二章比较文学的历史与现状

第一节国外比较文学的诞生与确立

比较文学创建于19C末的欧洲,它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两段。作为一门正式地学科建立之前,即史前史,可以追溯到古代。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它的历史一下述三个标志为开端:

1、逐渐形成基本的理论和方法;

2、建立学术团体,创办学科杂志;

3、进入高等学校的课堂。

史前史和学科史之间的实际性的区别在于:在史前史阶段,研究者的比较意识是自发的,其比较多半是零散的、肤浅的,并没有理论和方法的自觉;学科建立之后,研究者是在一定理论指导下的、目的明确的、系统的研究了。

一、史前史

比较文学的史前史可以追溯到古罗马时代。当时著名的文艺理论家贺拉斯在接受了亚里士多德模仿自然的理论的同时,强调罗马作家要模仿古希腊人。许多罗马作家也确实这样在各个方面师法希腊作家。最典型的例子即是大诗人维吉尔对荷马的模仿。(维吉尔《阿涅阿斯记》,是对希腊《伊里亚特》和《奥德修记》的模仿)生活在罗马时代的希腊传记家普卢塔克,写过一本《希腊罗马名人传》,搜集了50位希腊、罗马名人的生平传记,除四章独立外,其余46位两两对照,排成23对。如马其顿亚历山大和罗马名将凯撒。虽然作者原意在于进行道德说教、劝世警示,但全书比较的框架是分明的,也是独特的。

中世纪的欧洲处在基督教全面控制下,各民族有着共同的信仰和文字(拉丁文),各民族文化交流频繁,同一性大于差异性。当时文人学者一般把欧洲看做一个统一的拉丁化世界,但也有学者意识到民族文化之间的差异。意大利诗人拉丁在《论俗语》中,就按方言的不同把欧洲文学分成北、南、东三个部分,并把南部的意大利俗语文学、普罗旺斯俗语文学、西班牙俗语文学加以对照。

文艺复兴时期,遍及全欧的文艺复兴运动,标志着各族文化的相互借鉴、启发,许多作家都是在对中世纪文学和古典文学比较的基础上继承古代传统的。Eg.贝洛于1687年在法国学士院宣读的诗《路易十四时代》就把路易十四时代和罗马奥古时代的“黄金时代”做了比较。在随后的《古今对比》中,他将当时的作家与古代的作家做了比较,以期说服以布瓦洛为首的保守派,说明今人比古人强。(17C法国的古今之争)

18C的启蒙运动,像文艺复兴一样,也是一场遍及欧洲各国的思想文化运动。在这场轰轰烈烈的思想解放运动中,欧洲各民族之间的文化联系进一步加强。法国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等启蒙思想家的作品已经问世,便不胫而走,被翻译成各种文字,为各国人民传颂。此外,英国对欧洲大陆的影响也进一步扩大,莎士比亚的歌作开始被翻译介绍给法、德、意、俄诸国,占据了异国的舞台。英国小说家理查逊受到了狄德罗的高度赞赏,其书信体小说《克拉丽莎》对卢梭的《新爱洛伊斯》有巨大影响,并通过他影响了歌德。《少年维特之烦恼》在体裁和结构上留下了模仿这种书信体的明显痕迹。启蒙思想家们不仅在欧洲范围内为自己的理论寻求支持,而且也对东方哲学、文化产生了兴趣。在这一时期,中、印、阿拉伯的文化传入了欧洲,开始形成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汇。

在这样的背景下,比较文学的理论和方法逐渐萌芽。有些学者提出的看法,对下一世纪比较文学发展成为一门学科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下面做一些简评。

1、伏尔泰:

他是杰出的启蒙思想家和作家,也是比较文学理论和实践的远祖之一。他在《论史诗》和其他著作中,首先提出用比较文学的方法来研究欧洲各民族史诗的意见。他还讨论了荷马、维吉尔、塔索、弥尔顿等重要的史诗诗人,希望通过对不同时代/民族/风格的诗人的比较研究,探寻“共同的法则”,发展共同的鉴赏趣味,同时又维持并增强不同民族的独特个性。另外lingw,伏尔泰还对东方文学感兴趣,中国元杂剧《赵氏孤儿》,他将其与欧洲同类剧本作对比,认为中国杂剧更富于美好的理性,并按照自己的启蒙原则将其改编为《中国孤儿》,在欧洲文学界引起了强烈反响。可见,伏尔泰不愧为比较文学的始祖之一。

2、莱辛

德国莱辛也对比较文学的诞生做出了贡献。他的《汉堡剧评》是用比较的方法讨论欧洲戏剧的一部杰作。其中,他比较了亚里士多德和法国古典主义的理论,认为德国戏剧家应该师法莎士比亚,向这位伟大的英国剧作家学习,把他的现实主义戏剧思想发扬光大,德国才能建立起自己的民族戏剧。莱辛还比较了《哈姆雷特》中的鬼魂和伏尔泰五幕悲剧《塞密拉密斯》中的鬼魂,启示了后来所谓的平行研究。更为可贵的是,莱辛还探索了文学和艺术的关系这样跨学科的问题,通过诗与画的比较为比较文学中研究文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树立了榜样。

3、歌德

歌德对比较文学的贡献是不言而喻的。他在同艾克曼的谈话中就做了许多具体的比较研究。他曾读到一部中国传奇《好逑传》,认为“中国人在思想上、行为和情感方面几乎和我

国一样,使我们很快就感到他们是我们的同类人,只是他们那里一切都比我们这里更明朗、更纯洁,也更合乎道德。”更重要的是,他由此提出了“世界文学”的概念,表达了各民族互相接近、交流的愿望,憧憬有朝一日各民族文学会结合为一个统一的、互相联系的整体。“世界文学”的观念对早期比较文学的萌芽具有启示作用。

另外,施莱格尔兄弟和斯达尔夫人同样以自己深刻的文学观和比较的方法推动了比较文学的建立,不再赘述。到了19C中叶以后,比较文学作为一个学科产生的时机已经成熟。

二、学科史

A.(法国学派阶段)

比较文学首先在19C末期的欧洲兴起,然后传播到世界的其他地区。其诞生的标志是:

1、比较文学杂志的出现;P18

2、比较文学理论著作的问世;

1886年,英国学者波斯奈特出版了世界上第一部比较文学理论专著《比较文学》。

3、比较文学作为一门正式的课程进入高等学校的课堂。

4、比较文学学位论文、学术专著与工具书的出现。(戴克斯特和贝茨)

由此可见,19C末的欧洲,到处绽开比较文学的新花,但它并没有得到普遍的支持和理解,常受到误解和冷落,只有在法国,得到扶植并开始走向兴旺。于是,在比较文学发展的第一阶段,法国成了它的中心,法国学者对它的兴起与确立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1、布吕纳介

他法国最早的比较文学学者。他将达尔文的进化论引入了文学史研究,力图运用这种理论来解释国际间的文学联系,主张跨民族的文学研究。他的学生戴克斯特和贝茨,也是法国比较文学的诞生期两位重要的学者。

2、巴尔登斯伯格

他堪称法国学派的第一位代表人物,从小就熟悉了德、法两种语言和文化。他一生孜孜不倦地从事研究实践,着重研究法国文学中的外国影响。他主张严格的实证方法,主张言必有据,反对牵强附会,治学非常严谨。其学术观点与研究方法深深地影响了当时法国学术界。法国比较文学也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理论体系和研究特色,并取得了国际学术界的承认,后来才有了“法国学派”的称谓。

3、梵第根

是第一个系统地、全面地阐释法国学派观点的学者,是法国学派的宗师,他的名字永远与他那本《比较文学论》联系在一起,这本书对比较文学的历史、方法和成果做了系统的探

讨,全面地总结了法国文学的成就。

他第一次把文学研究分为国别文学、比较文学、总体文学(不严密之处,后来被美国学派所攻击)。明确地把比较文学的研究范围划定为两国文学之间的相互关系,刻划“经过路线”,进行“影响研究”。在研究方法上,强调实证和考据而忽视审美批评和鉴赏。P21

4、卡雷和基亚

卡雷是巴尔登斯伯格的学生,集成前辈观点,把研究国际间文学上的事实联系作为比较文学研究的目标。但他更重视不同民族作家之间的精神联系。当然这种精神联系必须是事实上存在的。另外,他还开拓了一个全新的研究视角:“形象学”。

基亚是卡雷的弟子,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了法国学派的理论,明确地把比较文学规定为文学史的一支,强调研究国际文学与精神的联系,研究不同作家和作品中的各种“事实联系”,探索文学的渊源、媒介、影响等方面。

就这样,在比较文学发展的第一个阶段,以影响研究研究为主要特征的法国比较文学以其丰硕的成果证明了比较文学的科学价值,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使它真正成为了一门独立的学科,确立了它在学术界的地位。

B.新领域的开拓:美国学派的崛起

美国的比较文学特别引人关注的是其包容性,即包容诸多要素:人种的多样性、自由的想象、各种学派的外籍教授等。(日:渡边洋《比较文学研究导论》P9)

1958年9月国际比较文学学会在美国北卡莱罗纳大学所在地教堂山举行了第二次大会。会上,耶鲁大学教授韦勒克宣读了题为《比较文学的危机》的论文,对法国学派进行了言辞颇为尖锐的批评。

1、他首先批评了法国学者的影响研究的狭隘性。

2、他批评了法国学者的实证主义方法。

3、最后,他不赞成梵第根把比较文学与总体文学隔开,把美学评价排除在比较文学之外的

做法。

他呼吁:比较文学面临危机,必须对它的方向“彻底加以调整”。他的发言震惊了西方比较文学界,引起了法美学者长达十年的争论。在争论中,美国学者更明确地提出了自己的主张,把比较文学理论大大向前推进了一步。

追溯:美国比较文学在19C末20C初兴起,40年代后有了长足的发展,二战后发展迅猛。1960年,美国比较文学学会正式成立,在这过程中,耶鲁大学和印第安那大学成为美国比较文学的重镇。韦勒克、列文、雷马克、维斯坦因等主要学者都集中在这两所学校。

挑战法国学派的原因:(提问)

1、改变自己在学术上的被动地位。美国是一个新兴的多民族国家,没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民族文化。来自世界各地的移民带来了各种民族文化融合在一起,成为新文化的基础。到了19C,美国文学突飞猛进,逐步形成了自己的民族特色。二战后,它的文坛地位越来越重要,这种情况使他们倾向于开展各国文学间无事实联系的平行研究。

2、“新批评”思潮的影响。

这一思潮30年代后再美国兴起并占据文坛主导地位。它反对19C的传统,强调文学作品本身的独立价值,主张对文本进行细读和审美评价,而把传统批评中最重视的作者传记、社会背景、文学传统对文学创作的意义排除在外。美国一些重要理论家、批评家都是这一派的人物,他们的基本观点也源于新批评理论。

总之,美国的社会与学术界的现状使美国学者更敏锐地看到了时代变迁对于比较文学发展的需要,从而形成了他们的学术观点。(雷马克语,P25)

教堂山会议上,韦勒克的发言不无偏激之处,但是他对法国学派的批评却是切中要害的。会后,美国学者更致力于理论建树,更明确地、系统地阐明了自己的比较文学观。

1、雷马克《比较文学的定义与功用》

文中提出了一个关于比较文学的定义(P5),既比较文学包括两方面,其一是超出国界的文学研究,其二是关于文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的关系的研究。在第一方面,他们的看法并不相同:美国学者主张超越事实联系的平行研究,法国学者则是提倡影响研究,强调事实联系。至于后一方面,法国学者不赞成把跨学科研究划入比较文学范围,雷马克却认为这样可以更好地、更全面把文学作为一个整体来理解。另外remark还对梵第根民族文学、世界文学、比较文学、总体文学的概念进行了分析。

2、列文《比较的基点》(书)

在美法两派的论争中,他发表了很多真知灼见。在批评方法上,他主张博采众多,搞多元的复式批评。他的另一个重要建树是“主题学研究”。他首先提出了这一术语并且形成了自己的理论体系,发表了具有典范性的论著,因此他在这方面的研究具有开创性的意义。

3、奥尔德里奇《比较文学:内容与方法》

他把对于彼此没有直接联系的作家作品的比较研究称为“纯粹比较”,还把这样的比较研究分为“类同”和“对比”两个方面。类同:异中求同;对比:求同存异。

综上所述,美国学者的优点在于在学术上具有宽容的态度和开阔的胸怀。他们提倡的“平行研究”和“跨学科研究”,开拓了比较文学研究的新领域。缺点也很明显,对于比较文学

研究范围的界定过于宽泛、模糊,理论阐发也不够周密、完善,这也导致了他们在研究实践上的一些弊病。

教堂山会议是比较文学发展史中的转折点。美法两国学者的论证促使他们各自检讨和修正自己的观点,从而出现了双方互相吸收、取长补短的局面,也促进了他们之间的靠拢和融合。法国巴黎教授巴达庸就表示,自己对于历史主义观点和美学分析这两个方面都有兴趣;艾田伯也主张“将历史方法与批评精神结合起来,将案卷研究与’文本阐释’结合起来,将社会学家的审慎与美学家的大胆结合起来。”

美国学者也在争论之余冷静地检讨自己的观点。布洛克在《比较文学的新动向》中,句坦承如果没有法国比较文学大师长达半个世纪的努力,就不大可能有比较文学研究在美国和其它地方的蓬勃发展。与其强调它的研究内容or学科之间的界限,不如强调比较文学家的精神倾向。可见,60年代末期以后,学派之争已不存在,各国的比较文学研究虽然有自己的特点,但是再来区分什么学派已经没有必要了。在各国出版的比较文学著作中,也看不到那种偏狭的对立的概念了。

苏联学派

20C50年代末,教堂山会议前后,前苏联比较文学开始“复苏”。

19C70年代,维谢洛夫斯基等一批学者已经在彼得堡大学开设了总体文学课程,并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比较文艺学研究,旨在揭示文学历史发展的规律性,阐明文学的发展如何受到社会历史发展的制约。

日尔蒙斯基是维谢洛夫斯基的继承人,他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发展了前辈的学说,提出了比较文学的“历史类型学”研究的观点和方法。认为文学的发展与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具有一致性,影响与接受都不是随意的主观的,而是受到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规律的支配。

30年代,在苏联当局极左政策下,比较文学受到批判,学科萧条。

50年代末的苏联,随着政治上的“解冻”,文艺政策也相对宽松,比较文学被误解的状况得到改变,并开始复苏。到了1917年在莫斯科召开“斯拉夫文学比较研究学术会议”上,已经旗帜鲜明地鼓吹比较文学了。此后,前苏联学者发表了不少有分量的专著,研究俄苏文学与他国文学的关系、苏联各民族文学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等。特别是,他们坚持用历史类型学的传统,侧重在文学现象与社会发展的内在联系的研究;也较早注意到了东方文学与东西方文学比较研究。但他们不认为比较文学是一门独立的学科(名为“比较文艺学”)。

国际比较文学不仅在研究领域上有了新的重大的开拓,而且在地理领域上也有了新的开拓。像东欧各国和埃及、印度、日本等东方各国的比较文学都在此时先后进入了自己的大发

展时期(了解即可)。

第二节中国比较文学

比较文学作为一个学科在中国的建立是近30年内的事,大陆学者致力于建立这一学科是从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开始的,港台地区略早于大陆。正如西方的情形一样,中国的比较文学在形成学科之前,也有过一段漫长的历史可以考察。

一、史前史

产生的了两个必要条件:

a.必须与外来文化相接触;

b.必须具备通识的眼光,即国际角度从是文学研究的立场。

比较文学的萌生和成长离不开中外不同民族之间文化交流这样一个大背景。历史告诉我们,往往在中外文化交流达到高潮时,才产生比较研究的需要和兴趣。从中外关系史看,中外交流约有四次高潮:

a.以张骞通西域和佛教传入为起点,到唐太宗执政时期达到极盛;

b.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激起了中华民族仁人志士救亡图存、

向西方学习的热潮;

c.以五四新文化运动为开端,到20C二三十年代达到顶点;

d.打倒“四人帮”后。

对中国比较文学做历史的探讨,和上述四次大的中外交流不可分开。

1、中国比较文学的渊源。

第一阶段及萌生阶段,是在佛教传入中土之后的西晋时期。当时佛教界产生的一种称为“格义”的研究法,是中国比较文学的渊源。

为了翻译、传播佛理,佛教徒们做了多方面的努力。一是译者在翻译中为了理解的圆通和译文的流畅,借古代典籍如庄老诸子来附会佛理;而是僧徒之间为研习佛理、宣讲经典,也往往借汉学来比附理学。当时学界称之为“格义”,说的更明确一点,“格义”的方法是以汉学来解释比附外来之学,是比较文学中“阐发研究”的最初形态。北宋以后形成的援儒入释的理学,以及历代以儒道诸家阐释佛理的研究,都可以说是“格义”这一方法的支脉。

唐代段成式的《酉阳杂俎zu》主要以记载古今中外的奇闻异事、神话传说而脍炙人口,但其中个别地方已出现了比较文学中“渊源学”的因素,虽然没有深入研究,但其方法无疑是后来“影响研究”中探源溯流的早期形态。概述还对中印两个民族关于“月中蟾桂”这一

不同民间传说作了对照,显然包含了比较文学中平行研究的萌芽。

另外,在佛典翻译的实践中,译者对翻译理论作了不同程度的探讨,焦点始终是直译好还是意译好的问题,这开创了后世对翻译理论的研究,也是今天比较文学“媒介学”中的翻译研究的渊源。

总之,自魏晋至唐宋,即中外文化开始较大规模交流的时期内,比较文学中探讨了不同文学之间的渊源、影响、媒介乃至平行类比、互相阐发的各种类型的研究都有了萌生的痕迹,然而这些痕迹毕竟是零散的、微弱的、不易觉察的。

2、中国比较文学的进一步发展——鸦片战争至“五四”前夜

这一时期,翻译理论的探讨较前一阶段有了较大的发展;在中西学孰优孰劣的讨论热潮中,平行研究的文章增加;比较研究的范围也较前扩大,出现了像王国维、梁启超等博古通今、融汇中西的学者以及一些颇有见地的论文。

鸦片战争之后,围绕着如何拯救中国,在军事、经济、文化等方面都出现了一个向西方学习的热潮。一方面在物质上大量引进,另一方面也在思想文化领域里大量译介西方的各种著述,造成了译介西方的繁荣局面,ep林译小说风靡一时,林纾对中国比较文学的萌芽有着特殊的贡献。翻译的盛行引发了有关翻译理论的研究,提出了一些颇有价值的观念,其中以严复的“信达雅”三标准最具代表性。翻译的盛行还带来了文学观念的变化,人们认识到了文学对于变革社会、启迪人心的作用,特别是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改良派,把中国文人从来看不起的小说第一次提到了极高的地位。

这一阶段有两个重要人物——王国维和鲁迅。

a. 王国维

对阐发研究做出了贡献。他对《红楼梦》的评论由于立论高超和采用“阐发法”达到了相当高的境界。他把《红》作为一出“彻头彻尾的悲剧”,放在与歌德的《浮士德》同等地位来考察,比较了两部著作。另外,他还引证了叔本华关于悲剧的理论,认为《红》是“悲剧中之悲剧”。

b. 鲁迅

是中国比较文学萌芽时期的一个重要人物。他曾东渡日本留学,广泛阅读了西方哲学、政治、社会、文学方面的书籍,接受了西方的民主思想。1907年他发表了《摩罗诗力说》,是中国比较文学史上的一篇重要文章。这篇文章说明鲁迅已具有明确的比较意识,更可贵的是,他将这种比较意识与他对中国出路有中国文学发展道路的探索仅仅结合在一起。他比较了古今不同国家文学的发展与它们在政治上的兴衰之间的关系,指出要在比较之中认识自己

民族的优秀,要在比较之中寻找自己的道路,以发扬民族精神。他还比较了中国诗人和外国的摩罗诗派(即19C初欧洲各国的浪漫主义作家),赞扬了那些“立意在反抗,指归在行动”的诗人们,发出“别求新生于异邦”的呼唤,呼唤反封建的“精神界之战士”的出现。可以肯定,鲁迅对比较文学研究的意义和力量已有深刻的认识,他的研究也涉及比较文学的一些基本类型,他对这一学科的发展状况是十分关心的。1912年,他在日本见到了洛里哀的《比较文学史》日译本,立即写信告诉好友许寿堂。这也许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次提到比较文学。后来,他在译介外国文学、研究中外文学关系、探讨翻译理论等各个方面的努力,都对中国比较文学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3、中国比较文学趋向成熟期——“五四”前夜至1949年

这一时期,随着国内政治、经济形式的变化,关于中西学孰优孰劣的讨论发展为一场关于东西方文化的深入、持久的论战。这场关于文化的论战对于中国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中国比较文学的成熟也必然与这一思想运动息息相关。另外,这一时期的文学研究者百分之八九十都曾游学欧美和东洋,有的人曾接受过法国比较文学的熏陶,甚至接受过法国著名的比较学者的训练,他们已经完全具备了比较学者的自觉和能力。从比较研究的规模、内容和方法等方面来看,较前一阶段都有了长足的进步,出现了许多以明确的比较为题的论文和专著,而且在质量上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取得了十分卓越的成绩。

“五四”前后展开的东西方文化论战,规模之大、时间之久,在中国文化史上是空前的。其核心是对本土文化和外来文化关系的讨论,这也是这次文化论战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即一个民族的文化是在封闭状态下演化呢?还是必然要不断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争论的得出的结论是,中国的传统文化固然自成体系,是一种独立的、具有特色的文化形态,但从历史看,它却是在不断吸收外来营养的情况下发展起来的。既然世界不同文化必然在相互交融、相互借鉴中发展,那么,相互比较、发现差别、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也就成了顺理成章的事。可以说,“五四”以来比较文学的日渐成熟,是在东西方文化的比较研究中孕育的。

当时有一些学者,不仅有对中外文学比较研究的强烈意识,还有进行这种比较研究的能力,其中一些在学成归国之后在高校开设了有关比较文学的课程。如吴宓在美国留学时,师从白璧德,接受了比较文学的影响。他在东南大学所讲的“中西诗之比较”,是中国第一个比较文学讲座。另外,他讲过“世界文学史”及“希腊罗马文化”、“基督教文明”、“印度佛学哲理”、“中国儒学说”,涉及四大文化传统,引导学生用比较的眼光来认识中国古典文化。处吴宓外,清华大学还开过陈寅恪主讲的《佛经翻译文学》,朱光潜主讲的《文艺心理学》和《诗论》。

除授课外,许多人还组织了文学社团,创办了文学期刊,积极开展这方面的研究。另外,这一时期一些西方比较文学的论著被译介了进来。像洛里哀的《比较文学史》(傅东华译)、梵第根的《比较文学论》(戴望舒译)。这些西方比较文学理论的译介,系统地介绍了比较文学的理论、方法和历史,对当时中外文学的比较研究起到了理论上的引导作用。

这一时期比较研究中外文学的规模相当可观:

A.从研究方法看,一些学者明确地提出了一些包括比较研究在内的新途径。

茅盾在西方文学方面的知识十分丰富,对民俗学中的人类学派理论也很熟悉,他在五四时期写过不少外国文学研究的文章,如《托尔斯泰与今日之俄罗斯》、《俄国近代文学杂谈》等。对“西方民族之三大代表——英、法、俄”的文学进行了比较研究,对托尔斯泰与易卜生也进行了比较研究。尤其值得称道的是茅盾在神话方面的比较研究。

另外还有不少学者引用西方的理论来阐述中国的文学问题,这就使他们的研究获得了新的角度,呈现出了新的风貌。如胡梦华在讨论李渔的戏剧理论时,不时提出亚里士多德和西方的戏剧理论作为参照。

B.从研究的内容和范围看,出现了不少比较文学角度立论的论文,基本上涵盖了我们今天比较文学所要探讨的领域。

*有关影响研究的专著和文章居多,探讨的重点是中印、中德、中英之间的文学关系。

许地山以其对佛教和梵语文学的深厚造诣闻名海内外。他曾致力于佛教和印度文学对中国文学影响的探讨,写出了一些颇有影响的论文,对后人研究中印文学关系颇具启迪作用。*在平行研究方面,这一阶段比前一阶段也有十分明显的进步。不似先前那样零碎、肤浅,而是比较全面和深入。

尧子《读<西厢记>与Romeo and Juliet之一——中西戏剧基本观念之不同》便是突出的例子。他从两剧的对照中,引出中西戏剧观的差异,深入分析了西方以悲剧为主,中国则喜剧多于悲剧的根本原因,是西方戏剧以娱神为目的,而中国戏剧以娱人为目的。

*另外,还出现了跨学科研究的文章,内容集中在文学与艺术、文学与宗教两方面。

如丰子恺的《绘画与文学》、《音乐与文学的握手》,讨论文学和艺术的关系;周作人的《圣书和中国文学》、老舍的《灵的文学和佛教》讨论文学和宗教的关系。

综上所述,中国比较文学在从五四前后到建国之前的二三十年间,获得了多大的进步,取得了多大的成绩。但由于当时政治大动荡的时局,像比较文学这样学术性强的学科不可能有大的发展,以至流于涣散。

1949年之后,从50年代到60年代初,由于比较文学这门学科受到排斥,很少有人自

觉从事这类研究。从60年代到80年代这20年间,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比较文学研究的文章几乎绝迹。直到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才有呈现出蓬蓬勃勃的复兴之势。

综观史前史,两个明显的特点:

a.内容较丰富,尤其跨学科研究;

b.专业意识极为淡薄。

二、学科史——复兴

比较文学的复兴是从台港地区开始的。大陆建立这一学科是在70年代末80年代初,台港地区比大陆早10年左右。台湾学术界从70年代开始注意比较文学研究以来,一直把东西文学、尤其是中西文学的比较研究放在中心位置,而且多次举办国际性的学术会议来讨论这一课题。1976年,古添洪和陈慧桦主编的台湾第一本比较文学论文集《比较文学的垦拓在台湾》出版。书中主要是关于中西文学的比较研究,更确切地说是援用西方的文学理论与方法来阐释中国文学,这可以说是当时中西文学比较研究的主要方法。后来古添洪把这类研究称之为“阐发研究”。差不多同时,香港中文大学的李达三发表了《比较文学研究之新方向》一书,他还同古、陈等人先后提出建立“中国学派”的设想。

在大陆,改革开放给中国比较文学带来了复苏的新春。1978年始不断有学者呼吁开展比较文学研究,1979年钱钟书《管锥编》出版,成为中国比较文学复苏的标志。此后,比较文学的论文与专著如雨后春笋般大量涌现,比较文学课程走进了高等院校,《中国比较文学》杂志正式创刊,全国第一本比较文学理论专著——卢康华、孙景尧的《比较文学导论》正式出版。1985年,中国比较文学学会正式成立,标志着中国比较文学的全面复兴。从此,中国比较文学作为一个独立的学科走上了轨道,而且汇入国际比较文学的洪流。

第三节当前发展趋势P35

70年代以来,国际比较文学进入它发展的新阶段,各国比较文学空前活跃、成绩卓著,也在经受着三股世界性潮流的冲击,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A.第一股潮流是所谓理论大潮。

B.第二股潮流是东西方比较文学的兴起。(打破欧洲中心论、西方中心论)

C.第三股潮流是所谓“文化研究”的热潮

对其反对意见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

a.学科建设和发展的可行性;

b.如何坚持比较文学的“文学性”。

比较文学的名词解释

一、名词解释 1、a 比较文学:是一门运用比较方法研究民族与民族、国家与国家之间的文学以及文学和其他艺术形式、其他意识形态之间关系的独立学科,它是文学研究的一支。 b比较文学是一种开放式的文学研究,它具有宏观的视野和国际的角度,以跨民族、跨语言、跨文化、跨学科界线的各种文学关系为研究对象,在理论方法上,具有比较的自觉意识和兼容并包的特色。——陈惇刘象愚 c比较文学的定义:比较文学是以世界性眼光和胸怀来从事不同国家、不同文明和不同学科之间的跨越式文学比较研究。它主要研究各种跨越中文学的同源性、类同性、变异性、异质性和互补性,以实证性影响研究、文学变异研究、平行研究和总体文学研究为基本方法论,其目的在于以世界性眼光来总结文学规律和文学审美特性,加强世界文学的相互了解与整合,推动世界文学的发展。 2、平行研究:就是将那些相似、类似的、卓然可比但是没有直接关系的两个或几个民族的文学,两个或几个民族的作家作品加以比较,研究其同异,并找出有益的结论。 3、影响研究:主要研究民族与民族文学之间的直接影响和实是联系,既要研究实施以影响的民族的作家、作品,又要研究接受影响的民族作家、作品,还要研究产生影响的过程、途径、媒介的手段。 4、渊源学:从接受者(终点)出发,溯源而上,去寻找影响源,确认放送点。注重资料证据的搜集、整理和考核,是一种以考据为主的实证研究。誉舆学:以研究放送效果为主的研究。流传学:以研究放送起点(放送者)和终点(接受者)的内在联系,以寻找终点为目的的研究。 5、可比性:是指比较对象间具有某种可作比较的基础,即文学现象的同与异,只有那些同时具备相同或相异两重关系的文学现象才具有可比的价值,才可能探索出文学的共同规律和美学本质。 6、平行研究回现论:(俄比较文学家维谢洛夫斯基提出),它认为在社会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在他们的历史文化环境,不同民族的文学会出现重合和类似现象,这种重合或类似自成系统,不必考虑年代、地域或环境、影响等。 7、媒介::那些在文学发流过程中起着传递作用的人或物,把一个民族的文学(作家作品、文论、文学思潮、文学运动)介绍传播到另一个民族,使文学的流传或影响得以实现。8、创造性叛逆:将外国名著的内容和形式改编得完全适合本国国情和读者的接受习惯。创造性叛逆经过两次变异即译者、读者及环境。 9、比较诗学:诗学:就是文艺理论,因为每个民族最早产生的文学形式一般都是诗,因而对文学理论的研究也就是对诗歌的研究;另一方面,亚里士多德的《诗学》不仅探讨诗歌理论,而且探讨叙事理论和戏剧理论。 比较诗学:就是不同民族文学理论的比较。 10、母题:母题是指最小的主题性的单位,是主题的基础,它还没有形成完整的情节和故事线索。母题具有客观性。 11、主题学:主题学作为比较文学的分支领域,它力图打破时空界限,综合各民族文化,研究同一题材、主题、母题在国际文学间的流传演变及其成因。以及它们在不同作家笔下所获得的不同处理,从而深刻理解不同作家的不同风格和成就,不同民族文学的不同特点,以及民族文学之间的交往和联想。 12、文化转型:文化转型指在某一特定时期内,文化发展明显产生危机和断裂,同时又进行急遽的重组与更新。如西方的文艺复兴、中国的魏晋六朝和五四时期。

比较文学相关的论文例文

比较文学相关论文参考例文 比较文学大致可分为法国的影响比较文学、美国的平行比较文学、俄苏的类比比较文学和中国的阐发比较文学等四大派别。下文是学习啦小编给大家整理收集的比较文学相关论文参考例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比较文学相关论文参考例文篇1 浅析比较文学的源流 摘要:1829年,法国学者阿?福?维尔曼首次提出了“比较文学”这一术语,自此,开始了比较文学的研究。比较文学学科理论发展的第一阶段是法国学派,法国学派以一整套理论、方法和操作模式为比较文学学科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相当坚实的基础。由于其局限性,法国学派的弊端日益凸显,由此美国学派登场。美国学派以平行研究的方式对作品、现象加以比较分析,探讨并发现其内在联系、共同规律和民族独特性等。 关键词:比较文学 ;研究;源流 一、引言 1829年,法国学者阿?福?维尔曼首次提出了“比较文学”这一术语。1886年英国学者波斯奈特出版《比较文学》一书,该书对文学的本质、相对性、发展的原理、比较研究等许多问题作了精辟的阐述,并从氏族文学、城市文学、世界文学、

国家文学等角度出发,对文学与社会的关系作了比较考察,堪称比较文学的先驱。标志着比较文学已真正成为一门学科。 二、比较文学发展的源流 比较文学是一门研究跨越国界和超越同一文化背景的文学思潮、流派、运动、作家、作品以及和文学发展有关的各种现象的学问。作为一门学科,它和文学史、文学理论、文学批评一样,都是文学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必然产物。纵观全世界比较文学发展史,我们可以追溯当今比较文学发展的源流。 1、法国学派 按照学者们通常的看法,比较文学学科理论发展的第一阶段是由法国学派所奠定的“影响研究”。法国学派是形成最早、影响较大的一个学派。法国学派的先驱者,如基内、维尔曼和安培等人的讲座和课程,戴克斯特(J.Texte)的第一本专著《让-雅克?卢梭和文学世界主义之起源》为比较文学作为学科的发展并成为大学体制性的课程作出了很好的铺垫。 这一阶段是法国学派的形成初期,它以个体的、创造性的思考和写作为特点,学派、学科意识和学术方向并不是十分明确的。巴登斯贝格曾在《比较文学杂志》中撰写了著名发刊词“比较文学的名与实”。他批判性地总结了学界的观

比较文学_期末整理

一、名词解释: 渊源学: 渊源学又称为源流学,属于影响研究的畴。从接受者的角度,即从作为“终点”的接受者出发,往往是在起点不明确或不清楚之时,由终点出发去探求作为“出发点”的放送者,细密地考察一个作家或一部作品所曾吸取和改造的外来因素,揭示出接收者和放送者之间的某种因果关系,是一种典型的影响研究的方法,是一种对跨国影响渊源的实证和研究。在西方被普遍使用,且成就很大。例: 悟空、十四行诗、西来东去的“志怪”和“加帆车”。影响研究: 影响是指一国文学在另一国文学中的传播,接收并产生某种结果(积极或消极) 朗松《试论影响的概念》中关于“影响”的定义:真正的影响是当一国文学的突变无法用该国以往的文学传统和各个作家的独创性来加以解释时,在该国文学中所呈现的情状。 (北大资料版)影响研究是比较文学学科中最早的研究方法。它奠定了比较文学的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理论与研究的基础,主要采用历时性的考证法考察国际文学之间文学交流中的事实。在追根溯源的过程中,不仅要发现文学联系的事实,更重要的是分析这些联系,并将分析的结果上升到理论的高度,以便得出更为普遍的具有文化意义的结论。它把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民族文学,包括作品、作家、文学思潮等的相互作用、相互联系作为研究的中心。它是法国学派主要采用的研究方法。它以实证主义的方法,作为主要的研究手段,探究文学现象之间事实上的联系。 (ppt版)影响研究的定义:比较文学的基本研究类型之一,早期实践中的唯一类型,以一种强烈的历时意识通过广泛搜集材料,对事实和进行严密考据、分析、归纳,来研究各民族文学之间建立在事实基础上的、超越国界的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包含着对艺术创作活动本质的理解。例:元杂剧《氏孤儿》与伏尔泰的《中国孤儿》、中国古典诗歌对美国意象派诗歌的影响、美国意象派诗歌对中国新诗的影响、拜伦在中国、村上春树在中国、西方“现代派”文学与中国新时期文学。 文类学: 文类学就是研究文学的种类和类型,也就是研究文学的题材,它可以研究没有事实联系的同一题材在不同民族文学中的发展过程及其共同规律和特点,也可以研究某些文学类型,产生于一个民族文学之中,又流传到其他民族文学的历史背景以及变化发展过程。它以跨越性的宏阔视野研究如何按照文学本身的特点来对文学进行分类,研究各种文类的特征及其在发展中的相互影响与演变。 文类是对文学作品的表现形式进行分类的结果;文类学(Genology)是专门针对文学的类别及其风格、体式与形制等进行的研究。而在比较文学畴,文学类型学则是针对时空不一的文学现象在诗学品格上的类似、遥契、相近和相合进行的研究。 文类学是对于文学形式的各个种类和类型以及文学风格的比较研究,通过历时的和共识的方法,了解文类发展的历史和基本特征,认识作家的独创和文学的民族传统、民族特征。文类学的研究围和对象大致可以分为五个方面:一是文学的分类研究;二是文学体裁研究;三是文类理论批评;四是文类实用批评;五是文学风格的研究。 套话: 美国学者瓦尔特·利普曼在《公众舆论》分析套话是“是我们头脑中存在的形象”在形象学中,套话是指一个民族在长时间反复使用、用来描写异国或异国人的约定俗成的词组。也由学者译为“滞定型”,或把套话描述为“我们头脑中已有的先入之见”。“套话”也是自我关于“他者”的社会集体想象物,是他者形象在文本中的最小单位,是在民族心理定势推动下一种不由分说的表述,标志着对“他者”的凝固看法。 套话,又称惯用语,是不同民族文学中经常出现的习惯性的称谓、表述等等。如西方文

中外文学比较论文参考文献范例

https://www.360docs.net/doc/8b16278700.html, 中外文学比较论文参考文献 一、中外文学比较论文期刊参考文献 [1].论外国文学研究与中外文学比较的关系. 《安康学院学报》.2014年6期.朱云. [2].19492000中外文学比较史. 《江苏社会科学》.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07年6期. [8].湖南外国文学研究三十五年.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6期.吴正锋. [9].苏曼殊的比较文学研究及其特点.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05年4期.袁荻涌. [10].中外文学作品比较中的"文化"问题. 《海外英语(上)》.2015年8期.邱佳. 二、中外文学比较论文参考文献学位论文类 [1].梦想在泥泞中放飞:自由·自觉·自卑·自毁——老舍与曹禺比较研究. 作者:王俊虎.中国现当代文学兰州大学2008(学位年度) [2].中外网络文学比较分析.被引次数:11 作者:张雨.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陕西师范大学2006(学位年度) [3]“撒种在荆棘”——中国现代文学与基督教文化关系研究. 作者:杨世海.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湖南师范大学2013(学位年度) [4].中小学语文中外同题材文本比较教学研究.被引次数:2 作者:李军飒.学科教学(语文)河南大学2011(学位年度) [5].中外“小城”文学的审美特征及叙事模式初探.被引次数:1 作者:王骁勇.中国现当代文学兰州大学2009(学位年度) [6]现代主义文学思潮和80年代小说研究.被引次数:2 作者:方贤绪.中国现当代文学苏州大学2003(学位年度)

比较文学概论讲义

比较文学概论讲义 孙丹 第一章发展论 第一节全球化与比较文学多元化语境 1、广为流行的全球化概念着重描述的是一个历史过程,在些过程中各种社会因素和关系在空间上不断扩展,人的行为方式、思想观念以及社会力量的作用表现出洲际(或区域之间)的特点。全球化的特征在于其共时性,具体而言就是空间上的世界压缩和地域联结。 2、比较文学将从一种国际的视域研究所有的文学,在研究中有意识地把一切文学创作与经验作为一个整体。在这种观念中,这种文学就与独立于语言学、人种学和政治范围之外的文学研究完全相等(雷纳·韦勒克)。 3、文化全球化的论题涉及到文化帝国主义与民族主义(即全球化与本土化),文化身份与文化认同、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文化同质与文化多元等关切到文化自身的讨论。 4、大众文化:特指进入到后工业社会时兴起于城市的,以全球化的现代(电子)传媒为介质,大批量生产的,能复制的,以市场消费为导向的,引导大众潜藏的思想意识的当代文化形态。 5、多元文化主义强调的是种族上、文化上有差异的族群的独特品质,其观点的基础是文化相对主义和历史主义。全球地方化:即所有全球范围的思想和产品都必须适应当地环境的方式,而那种洞悉全球与本土的辩证关系的思想遂被称作全球地方主义。 第二节西方比较文学发展史的渊源 1、比较文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诞生于19世纪70年代的欧洲,其标志是学科理论和方法的逐渐确立,学术团体和一批专业研究队伍的涌现,以及专业学术著作和专业刊物的出版。

线索:古罗马文学模仿古希腊文学——中世纪欧洲的文化共同体以及后期各民族文学差异的对比,晚期文艺复兴运动——近代法国启蒙运动使各民族之间的接触更加活跃:伏尔泰、莱辛——格林兄弟(童话、神话)——斯达尔夫人《论德国》——歌德“世界文学”——1866英波斯奈特《比较文学》;1877德科赫《比较文学杂志》;1895法戴克斯特《让·雅克·卢梭和文学世界主义之起源》;1897比较文学常设讲座“文艺复兴以来法国文学对日耳曼文学的影响”等。 2、学科发展历程:早期,法巴尔登斯伯格、梵·第根(《比较文学论》)、伽列,注重影响研究。 1954年“国际比较文学协会”(ICIA)诞生。 1955年第一届国际比较文学大会在威尼斯召开。 1958年第二届国际比较文学大会在美国教堂山召开。标志比较文学的研究中心从欧洲转移到美国。 耶鲁大学教授雷纳·韦勒克《比较文学的危机》,指出未明确课题与方法。 (法)艾田伯《比较不是理由》;(美)勃洛克《比较文学的新动向》,强调“人文主义”。 (美)亨利·雷马克《比较文学的定义和功能》(1961),确立了平行研究和跨学科研究在比较文学中的地位。 (荷)佛克马《比较文学和新范式》(1981),反驳雷马克,强调方法论。 ()韦斯坦因《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我们向哪里去?》 (美)伯恩海默《跨世纪的比较文学》:一是放弃欧洲中心论,二是研究重心由文学转向其他话语形式。 (法)艾田伯《比较不是理由》、《中国之欧洲》。

比较文学资料整理

比较文学资料整理: 1.比较文学的兴起与代表人物: 1816年在法国首次出现比较文学一词,1827-1830年法国学者维尔曼 (A.Villeman)在巴黎大学开设第一个比较文学性质的讲座:《十八世纪法国作家对外国文学和欧洲思想的影响》。后出版《比较文学研究》一书。被尊为“比较文学之父”。 19世纪30年代安贝尔、基内等人在巴黎大学、里昂大学开设比较文学讲座。60年代作为术语被广泛接受。 学科正式确立的标志: 第一本理论专著出现,1866年英国学者波斯奈特《比较文学》; 第一份学术杂志出现,1877年德国学者科赫创办《比较文学杂志》 第一个常设讲座(体制化)出现,1897年法国戴克斯特在里昂大学创办“文艺复兴以来日耳曼文学对法国文学的影响”。 比较文学杰出著作,丹麦文学史家勃兰兑斯六卷本《十九世纪文学主流》于1872至1890年出版。 2.中国的比较文学: 中国的比较文学:1917年,吴宓留学哈佛,获比较文学硕士,与陈寅恪、汤用彤并称“哈佛三杰”,1921年回国被聘东南大学,1924年开设中国第一个比较文学讲座:“中西诗之比较”,被称为“中国比较文学之父”。 3.比较文学的定义: “比较文学”一词是十九世纪英国诗人马修?阿诺德根据法语仿造。 定义:比较文学是以跨民族、跨语言、跨文化与跨学科为比较视域而展开的文学研究。—杨乃乔 两种(或多种)民族文学或国别文学之间的交互客体或平行客体,或阐发关系,研究视域与语境的双向度与二元性,没有总体文学共时性的限定。 五个学科概念的区分(首师大杨乃乔): 民族文学:研究客体、视域与语境的单向度一元性 国别文学:同上 总体文学(一般文学):波及多民族多国家的思潮流派等共时性研究 比较文学:研究两种(或多种)民族文学或国别文学之间的交互客体或平行客体,或阐发关系,研究视域与语境的双向度与二元性,没有总体文学共时性的限定世界文学:总量上的,或欧洲中心的(如我们的外国文学史),或作为世界名著的世界文学,或歌德的理想的共融的世界文学(关于后三者的关系众说纷纭,交叉关系为主). 美国学派代表亨利·雷马克的定义: 比较文学是超越一国范围之外的文学研究,并且研究文学和其他知识领域及信仰领域——例如艺术、哲学、历史、社会科学(如政治、经济、社会学)、自然科学、宗教等——之间的关系。质言之,比较文学史一国文学与另一国文学或多国文学的比较,是文学与人类其他表现领域的比较。

比较文学情境母题研究

比较文学情境母题研究 ——中国古代文学和古希腊神话中的 死而复生情境母题研究 一、情境母题 德国学者弗伦泽尔认为:“母题这个字所指明的意思是较小的主题性的(题材性)单元,它还未能形成一个完整的情节和故事线索,但它本身却构成了属于内容和形式的成分,在内容比较简单的文学作品中,其内容可以通过中心母题概况为一种浓缩的形式。一般来说,在实际的文学体裁中,几个母题可以组成内容。”我国学者乐黛云做了更为具体的阐释:“主题学研究中的母题,指的是在文学作品中反复出现的人类的基本行为、精神现象以及人类关于周围世界的概念,诸如生、死、离别、爱、时间、空间、季节、海洋、山脉、黑夜,等等”。 “情境”有时也可译作处境、形式、局面。情境主要包含三个因素:特定的环境——人物活动的具体时空;特定的情况——事件;特定的人物关系。在比较文学中,情境就是特定个人、群体和诸多环境因素共同组合而成的某种典型的人生境遇。每个特定的情境都展示出人物间的某种关系,同时又交织着作家以及作品中人物的观点和感情。 母题依赖于情境,它的产生离不开情境,其本身是情境的模式化和概括。相同情境可以产生不同母题,同时,不同情境也可产生相同母题。所以情境母题是对情境的模式化概括。 二、中国古代文学和古希腊神话中的死而复生情境母题的异同 “死而复生”顾名思义就是人在死亡之后灵魂或精神回归物质世界,并在新躯体中获得新生。在中国古代文学和古希腊神话中存在大量死而复生的故事,在产生原因和蕴含的文化内涵方面既有相同点又有不同点。

(一)相同点 1、死而复生的基本类型相同 (1)为情复生 中国古代文学中上演了一幕幕死而复生的爱情故事。如《聊斋志异.连城》就是因为爱情起死回生的故事,贫穷的豪侠之士乔生因其杰出的才能受到富有的孝廉之女连城的爱慕,连城身染疾病,乔生不惜以心头肉救之。孝廉将连城许以富商之子王化成,连城含恨而死,乔生悲痛而绝。二人阴间相会,爱情使他们复活,复活之前他们唯恐在发生变故,便结为夫妻,二人得以返魂。蒲松龄在《聊斋志异》中塑造了众多为情死又为情生的至情男女,如《连城》篇,中为爱魂魄相从、死而复生的连城与乔生。还有干宝在《搜神记》也描写了贾文合与弋阳令之女死而复生后结为夫妻的故事。 古希腊神话中同样也有因爱情复生的神话最著名的莫过于俄尔普斯和欧律狄刻的故事。欧律狄刻被毒蛇咬伤而死,俄尔普斯赴冥府寻妻,冥后怜悯允许其妻返回阳世,但是返回途中俄尔普斯回头观望妻子,从此两人阴阳两隔。阿尔刻提斯代夫受死的刻骨铭心的爱情亦为人熟知,阿波罗为报答阿德墨托斯之恩,许诺若有人代死,其可免地狱之苦,国王之妻阿尔刻提斯愿为夫替死。赫拉克勒斯被其爱情所感动,下冥府救出阿尔刻提斯。为爱情从地府复活在希腊神话故事中还有阿多尼斯与阿芙洛狄忒,阿多尼斯被野猪杀死,阿芙洛狄忒痛不欲生,直入地府要人,宙斯特准阿多尼斯每年返回阳世六个月。 (2)、变形复生 中国古代文学中的《梁山伯与祝英台》中的男女主人公彼此相爱,但因家世地位的不同遭到父母反对,在为爱死去后魂魄化为蝴蝶获得重生。 古希腊神话中变形复生故事如高傲自大的阿拉克涅与雅典娜比赛纺织的故事。雅典娜嫉妒其纺织技术,便撕碎织布,阿拉克涅上吊而亡,雅典娜心生怜悯,用毒液洒在她身上,从此她变成了蜘蛛。还有刻宇克斯和哈克西翁的故事,刻宇克斯和哈克西翁非常恩爱。刻宇克斯出海受到海浪袭击而遇难,哈克西翁闻讯悲

比较文学概论复习资料 c

第三章平行研究 第一节类型学 本节常见问题 1.请谈谈俄苏学派历史类型学研究的特色与局限。 查看答案: 俄国比较文艺学之父、“历史诗学”奠基人亚历山大·维谢洛夫斯基认为,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人类生活方式、社会模式和文化心理在一定历史阶段存在着结构相似性,文学发展规律与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相一致,应当运用历史的比较的观点去研究各民族文学在世界文学发展过程中相同或相似的东西,维谢洛夫斯基的这种历史诗学理论对日后以日尔蒙斯基、康拉德、赫拉普钦科等为代表的独树一帜的俄苏比较文学历史类型学研究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关于俄苏学派历史类型学研究的对象和范围,康拉德做出了全面和细致的说明,认为其大体可以包括两方面的内容:1、由某种历史共同性的因素而产生的一些现象,如十九世纪法国、英国、俄国、欧洲其他国家以及亚洲某些国家的古典现实主义文学的类型学相似;2、各国文学在没有任何历史共同性甚至产生于不同历史时代、彼此缺乏任何联系的条件下所产生的相似性现象。俄苏学派的历史类型学研究旗帜鲜明地反对“欧洲中心论”,重视东西方文学之间的比较研究,认为真正的总体文学必须把整个人类文明的文学全都纳入研究的轨道,其学术视野远比美国学派弘通。俄苏学派在联系中国、日本、波斯等东方文学与西方文学进行比较研究方面做出了许多有益的工作,不过,以维谢洛夫斯基、日尔蒙斯基等为代表的俄苏学者一般都将东西方文学比较研究的重心放在了类型学的相似上面,而相对忽略了对于其内在差异性的考察。 2.跨文明语境下的类型学研究遇到了哪些新问题、产生了哪些新变化?请举例说明。 查看答案: 随着比较文学研究发展进程中欧洲中心论的步步失势和瓦解,已经有越来越多的西方学者意识到突破单一欧洲文化体系局限的重要性,在打通类型学相似的前提下强调研究对象的“异质性”——这是跨文明语境下类型学研究的新特色。如果我们不能清醒地认识并处理中西文学中的异质性问题,就很可能使异质性相互遮蔽,而最终导致其中一种异质性的失落。这种“异质性的失落”的危机在中国的东西比较文学类型学研究中大致有两方面的体现。一是一度颇为流行的被称为“X+Y式”的东西方文学的浅度比附,把西方文学思潮流派或文学理论中一些特定的类型学术语牵强生硬地套用来阐发中国文

比较文学通论笔记(孟昭毅版)

比较文学》复习笔记(仅供参考) 第一章:比较文学的名与实:“比较文学”作为专用术语,并具有了现代的文学研究意义上的内涵,是1827年法国著名批评家魏尔曼在巴黎大学讲学时开始使用的。英文中的“比较文学一词是英国著名文学教授波斯奈特在《比较文学》一书中给予确定并使用的。荷兰唯物主义哲学家斯宾诺莎的名言:任何规定都同时是否定一样,比较文学不可能因为定义的束缚而停止发展。 第一节:比较文学ABC 第二节:定义的多重建构 法国学者率先提出过比较文学的定义,法国法。基亚提出“比较文学并非比较。比较文学实际只是一种被误称了的科学方法,正确的定义是:国际文学关系史。” 卡雷大力倡导研究文学间的“事实联系”,他指出:比较文学是文学史的一支,它研究不同国家和民族的作品之间的关联,它格外注重被研究对象之间的事实联系。 梵。第根总结说:真正的比较文学的特质是把尽可能多的来源不同的事实采纳在一起,以便充分地把每一个事实加以解释,是扩大认识的基础,以便找到尽可能多的种种结果的原因。起点,放送者:作家、著作、思想;到达点,接受者;经过的媒介者:传递者。 美国: 亨利。雷马克:比较文学是一国文学与另一国或多国文学的比较,是文学与人类其他表现领域的比较。持有这种观点的学者称为“美国学派”。 奥尔德里奇:比较文学是从超越一国民族文学的角度或者从与其他一门或几门知识学科的相互关联中,对文学现象进行研究。 俄苏:比较文学被称为历史——比较文艺学,代表维谢洛夫斯基。 日尔蒙斯基:历史——比较文艺学是文学史的一个分支,它研究国际联系和国际关系,研究世界各国文艺现象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中国:杨周翰:主张对文学的主题、文学类型、文学潮流、批评和审美标准或诗学进行比较研究,研究相互影响;把文学与其他文艺领域进行比较,研究其关系;在相互比较中发现一些文学发展的共同规律。钱钟书、季羡林、现任比较文学学会会长乐黛云。当前中国学者较为认同的另一种定义为:比较文学是一种跨语言、跨文化、跨学科的文学研究 第三节:学科的一般性质 与比较文学相关的概念主要有民族文学、国别文学、总体文学、世界文学。

比较文学论文范文精选范文2篇

比较文学论文范文精选范文2篇 比较文学论文范文一:瑶族文学植入比较文学教学思路 [摘要]比较文学课程的教学,离不开丰富的跨文化、跨语言、跨区域的实例。将当代广东瑶族文学植入比较文学的教学中,既能形成较有岭南特色的少数民族比较文学教学,又能彰显教学改革实践中比较文学课程的民族文化资源整合特色。本文就此展开教学实例研究,以期实现比较文学特色教学的目标。 [关键词]比较文学教学;瑶族文学;实例研究 比较文学课程是当代高校中文系课程中较为重要的一环。比较文学相对其他分门别类的文学课程而言,其最鲜明的课程特色是跨文化、跨语言、跨国别、跨区域,这一课程特色决定了在教学过程中的通识指向,区域特色资源整合利用到比较文学的教学之中,有着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广东高校的比较文学教学中,将瑶族文学植入比较文学的课程实践,有着广泛的学科基础和地缘优势。从教学对象来看,学生中的少数民族学生群体,大多来自广东省连南、乳源等瑶族自治县的瑶族学生,其对民族文学加入教学内容的接受也更为清晰。因此在比较文学课程中,结合少数民族文学、尤其是当代瑶族文学与文化的内容,是可行而且必要的。本文试图从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三个方面全方位展示比较文学教学与当代广东瑶族文学相结合的教学实例研究。 一、教学目标

无论在以文学文科为主的高等院校,还是师范类高等院校,以及综合类普通本科院校,比较文学课程的教学目的始终有着通识教育的帽子。因此教学目的并非功利,也并不明确具体。本人在教授比较文学的课程中,既经历过作为选修课的比较文学教学,也经历过作为必修课的比较文学教学。中文专业本科和中文师范专业本科的课程设置有所不同,虽然都有比较文学的课程,但前者是作为必修课程设置,而后者是作为选修课程设置,因此教学目标也因课程设置的差异而有所不同。本人曾经参考了部分高校比较文学教学的实例,力图克服学生因教学目标不甚明确而产生的学习难题。比较文学是一门新兴学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常常反馈该如何看待这门学科的意见。不仅是教材五花八门,而且类似于古代文学教学纲要的材料也良莠不齐。由于没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学生的疑虑随比较文学课程设置之初就存在。本人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力求培养学生对于文学的比较意识,对于不同文化的宽容接受,以及在日后科研过程中较为敏感的思维方式。相对于集中讲解枯燥理论和单纯灌输西方文化的单调性,本人发现,从区域特色出发,加入少数民族文学文化的内容,显然更能提高学生对于比较文学的兴趣和学习的效率。在参考其他民族类院校比较文学的课程中,本人发现,以罗庆春教授为主导的西南民族大学的比较文学课程研究较有特色。西南民族大学在比较文学教学中,将“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置于全球化的文化语境中与外国文学进行比较研究,特别是与境外少数族裔文学如拉美文学、印第安文学、黑人文学、亚洲各国文学等的比较研究,致力于通过对民族文学作品和文学理论的挖掘、整理和研究,推动中外文化的平等对

中国比较文学发展简史

中国比较文学发展简史 第一章史前期(先秦——十九世纪末) ——翻译肇端 一史前期特点 史前期的比较文学有着迥异于其后阶段的特点: 1 时间跨度长:如果以西汉为史,则有约两千年时间,如果包括西汉之前的先秦,则已超过两千年; 2 发展极其缓慢:从开始的片段、零星记载,到十九世纪末,基本上以翻译为主,即使是跨国界、跨学科,也大多是混杂于文论或者是散见于各类文献中,没有严格意义上的比较,而多“比附”,更谈不上系统完整的理论与方法; 3 综合的非纯文学比较:和西方相比,中国的比较文学从一开始起,便局限于同一文化圈内做系统比较。 二史前期概述 A 早期翻译 史前期最早阶段的西汉时期(包括之前的先秦时期),显露比较文学端倪的史料记载,主要有两个方面: a 《史记》、《汉书》及《后汉书》中涉及西域的记载,有关于汉朝与西域诸国神话传说流传与真伪的比较,这几乎可以说是涉及了比较文学最原始的记载; b 西汉刘向《说苑.善说》中记载了鄂君子请人翻译《越人歌》的传说,从时代上看,这是中国比较文学史上有记载的跨民族的最早翻译。 B 佛经翻译的三个时期 第一时期:东汉至西晋

1 安世南:安息太子,译有《安般守意经》等三十多种佛经,人称其“为群译首”; 2 支娄迦谶:月支人,翻译了《般若道行》《般舟三味》等经三十多卷,其译文“审得本旨,了不加饰”; 特点:译经不少,但多零品断简,尚不成系统;译文体尚不确立;译者多为外国人,致使译文质量大多粗糙。这一时期的译事,只能属早期启蒙时代,但是,在整个翻译史上筚路蓝缕的功绩不可抹杀; 第二时期:东晋至南北朝 前期:东晋和二秦 1 道安及弟子慧远:有南北倡和之功; 2 鸠摩罗什:指正旧译纰缪,影响相当一批僧人; 后期:南北朝至隋代 出现一种名为“格义”的早期中外比较方法,以儒家的概念来解释佛家概念,并进行类比研究,只是它主要用于哲学与宗教方面,还不能算严格意义上的比较文学。 特点:西行求法之风盛行,带回许多译本;出现很多重要译家;佛经中的许多重要法典都已全部或者部分译出,成绩可观;建立了大规模译场,分工严密,译文质量也大有提高,标志着整个译业进入了兴盛时期; 第三时期:唐贞观至贞元年间 玄奘:开创中国译经史的新局面、新风格,其译文被称为“新译”,且自著佛论,提倡因明,“逻辑”亦出自玄奘。 C 明清时的中西文化接触 史前期的比较文学研究,在唐代是一个高潮,到了明清又出现一个小高潮。明清两代,随着来华传教士的增多,大批有关欧洲文化的著作在中国出现。同时,中国学者也出现了一些比较中西文化、主张西学东渐的有识之士: 1 徐光启:主张比较中西之异同,提出“理相符合,参互考稽”; 2 利玛窦:《畸人十篇》,涉及比较宗教、比较哲学与比较文学成分。

比较文学__整理doc

比较文学 1、比较文学是文学研究的一个分支。名称源于法国 2、1816年,法国人诺埃尔和拉普拉斯在《比较文学教程》中第一次使用“比较文学”一词; 3、傅东华于1931年在翻译法国学者洛里哀的《比较文学史》一书时,第一次把法语的“Littérature comparée”翻译成“比较文学”,于是,汉语语境中的这门学科名称也就这样确定下来。 4、比较文学的特点:跨越性开放性 5、在比较文学的四个跨越:跨民族、跨语言、跨文化、跨学科中,跨民族和跨学科最为重要 6、卢康华、孙景尧合作撰写的我国第一部比较文学学科理论著作《比较文学导论》 7、民族文学或国别文学研究是以一种民族文学或一种国家文学作为研究客体的,它们的研究视域或语境是单项度的、一元的,而比较文学是以两种以上的民族或国别文学的关系作为研究客体的,其研究视域是双项度或多项度的、二元或多元的。彼此的区别是明显的。世界文学指称的是总量上人类共同创造的文学,也容易区分。比较容易混淆的是总体文学与比较文学。 8、总体文学也研究三种以上的民族文学或国别文学,但它并不强调彼此之间的关系,而是把它们作为一个整体加以研究的,同时,总体文学强调共时性,即在同一个历史时期的横断面上展开研究,其研究内容仅限于诗学。 9、1877年匈牙利的梅茨尔创办《总体文学比较报》;同年,德国学者马克斯·科赫创办《比较文学杂志》,1901年又创办《比较文学史研究》。这两份杂志,对比较文学学科的确立具有开创性的意义。 10、1866年,英国学者波斯奈特出版了世界上第一部比较文学理论专著《比较文学》,标志了比较文学的时代已经正式开始。 11、1895年,戴克斯完成了法国第一部科学的比较文学专著,也是第一篇比较文学学位论文《卢梭与文学世界主义的起源》。 12、巴尔登斯贝格在巴黎大学创立现代比较文学研究所,还创办了法国最重要的比较文学杂志《比较文学评论》。他主张严格的实证方法,主张言必有据,反对牵强附会。他的理论影响了整个“法国学派”。 13、1931年,巴黎大学梵第根出版《比较文学论》,明确地把比较文学的研究范围划定为两国文学之间的相互关系,把研究的目的规定为发现作品之间的影响和假借及其“经过路线”,这也就是后来人们所说的“影响研究”。 14、丹麦的文学批评家勃兰兑斯完成了著名的比较文学巨著《十九世纪文学主流》。 15、卡雷在理论上继承了前辈的观点,把研究国际间文学上的事实联系作为比较文学研究的目标,但是他更重视不同民族作家之间的精神联系,他还认为,影响研究往往不可靠,相比之下最可靠的是作品的成就、作家的景遇、“各民族之间的、各种游记、想象间的相互诠释”,并在以后开创了一个全新的研究视角——“形象学”。 16、基亚,1951年出版《比较文学》,是一本影响颇大的教科书,代表了法国学派的观点。他认为比较文学的研究对象首先是国际关系的媒介(书和人),然后是体裁、主题、作家、渊源、思想动向和国与国之间的固有看法等。 17、1958年9月,国际比较文学学会在美国北卡罗莱纳大学所在地教堂山举行第二次大会。 在会上,耶鲁大学的教授雷纳·韦勒克(英美“新批评”的代表理论家,注重文本审美),宣读了一篇题为《比较文学的危机》的论文,对法国学派进行了尖锐的批评。 18、雷马克在《比较文学的定义与功用》中,提出了一个比较文学的定义,主张比较文学应该“跨国界研究”;还主张应该把文学与人类的知识与活动的其他领域联系起来,开展“跨学科研究”。 19、哈瑞·列文,在1972年出版的《比较的基点》中阐述了他的观点。他首先提出“主题学”这一术语,开创了“主题学研究”——研究“为什么某一主题为某一时期某一地或某一作家所采纳”,研究主题如何借助形象、意象将观念表达出来,便触及人类创作思维的规律。 20、法国学者艾田伯(又译金伯勒),1963年发表《比较不是理由》,反思法国学派的某些狭隘认识,提出“比较文学是人文主义”的观点;主张“将历史方法与批评精神结合起来,将案卷研究与‘文本阐释’结合起来,将社会学家的审慎与美学家的大胆结合起来”。 21、1982年出版的由布吕奈尔、毕修瓦和卢梭合著的《何谓比较文学?》一书,更明确地接纳和融合了各家的观点,形成了一种相当宽泛的比较文学观 22、1969年,布洛克发表《比较文学新动向》,指出“任何适当的比较文学研究都要求同时应用分析方法和关系方法”; 23、20世纪中期,日尔蒙斯基提出了比较文学的“历史类型学”研究的观点与方法。他认为:文学的发展与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具有一致性。随着政治上的解冻,比较文学开始复苏。 24、20世纪70年代以后,比较文学的发展进入第三阶段。与此同时,比较文学经受了三股世界性潮流的冲击,面临着新的

曾国藩文学研究综述

曾国藩文学研究综述 周圣煌 (赣南师范学院文学院,江西赣州341000) 摘要:曾国藩散文师承桐城,却又不乏创新。曾氏以自己鲜明的艺术特色,为湘乡派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曾国藩;文论;古文 中图分类号:I206.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111(2011)05-0103-02 到目前为止,学界对湘乡派的领军人物—— —曾国藩的研究是比较全面深入的,取得了丰富的成果。 1整体研究状况 在全国第一次曾国藩学术研讨会[1]上,有10余篇论文对曾氏文学的文论、诗论、美学三方面做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取得了比较一致的看法。但对曾氏古文理论与桐城派的关系和在桐城派中的地位,论者多有分歧;本次学术研讨会存在重文论轻诗论,重文学理论轻文学实践的问题,对《经史百家杂钞》《十八家诗钞》的评估以及对湘乡派和宋诗运动的探讨涉及甚少。[2] 2006年,张静在《曾国藩文学研究》的第四章专门论述了曾氏散文创作的背景、成就、影响,第六章专门论述了湘乡派与桐城派的关系,资料翔实,论述完备。 2006年,苏州大学胡影怡撰写了题为《曾国藩文学思想研究》的硕士论文。论文分三章,其中湖湘文化与曾国藩之关系部分比较有新意,开拓了新的研究空间。作者认为湖湘文化对曾国藩的影响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第一,以“经世致用”为治学著文之重心;第二,文风硬朗,气象峥嵘;第三,兼收并蓄,吐故纳新。 2007年,安微师大汪磊从批评史角度撰写了《曾国藩文学思想研究》的硕士论文,论文分上下篇,论文以咸丰二年为界,将其文学思想划分为前后两个时期。论文从社会文艺思潮、义理心性之学为核心的哲学观、古文理论等方面对曾氏文学思想进行了系统研究,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在第二篇第四节,作者用了大量篇幅从创作军歌、戏曲小说等方面研究了“曾国藩的俗文学观”。这是一个新的领域,具有重要的开创意义。 复旦大学翔云发表《曾国藩文学研究意义之探析》一文。文章回顾了曾国藩研究从重政治、军事、经济思想到重文学研究的历程,给出了比较明朗的线索,可资参考。 2与桐城派关系研究 探讨曾国藩与桐城派关系的论文共13篇,博士论文1部。 2008年,上海大学邰红红以《曾国藩与桐城中兴》为题撰写博士论文。论文从五个方面对曾国藩与桐城派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论述,第三章“中兴时期曾国藩的文学思想”从横向和纵向两个方面进行了研究,有比较文学研究的意义。 曾光光的《曾国藩兴桐城与倡洋务之间的联系》,该文从洋务运动的视角对曾氏的文论思想进行了阐述。 潘志和的《从“古文辞类纂”到“经史百家杂钞”—— —论曾国藩与桐城派的承传关系》,该文从创作实践角度考察两者之间的关系。 3与湘乡派关系之论文 此类论文只有2篇,分别为万陆的《曾国藩与湘乡派》和翔云的《曾国藩与湘乡派之论析》。前者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对曾氏进行了论述,有很明显的时代特色;后者从社会发展、文学发展的规律的角度对此进行解读,更加客观。 4曾国藩文论思想研究 此类论文共有19篇,以下论文比较有价值: 娄底师专胡志泽的《曾国藩文论的纲、目、质》一文把曾氏文论本身作为一个有机的学科体系来考察,探寻得其文论的总纲—— —文道一统、明体达用,分目—— —兼收并蓄、博大圆通,和本质—— —实事求是、识时达变,从而为之归纳总结起一个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 南通大学黄伟的论文《曾国藩古文理论平议》从“文化品格与治学胸襟”、“古文理论的承祧与追求”等方面对曾氏文论进行了解读,力图挖掘其隐藏的文化涵义,进而达到认识曾氏古文理念的目的。 湖南社科院周颂喜的《曾国藩古文理论评述》一文从“义理、词章、经济、考据四者缺一不可”、“汉宋调和,骈散相兼,道文俱至”等四个方面总结曾氏古文理论。目前文论研究大概也是在这个范围之内,只是研究的更深入更具体。 湘潭大学冯霞的《曾国藩文论与书论的互通》一文,从书法角度研究文论,很有新意。 5曾国藩文论之创作论研究 此类论文共9篇,较有代表性的论文为: 首都师大刘可的《瑰玮奇丽,气象峥嵘—— —曾国藩论文章风格》,该文从作者个性、文气、形式、内容等方面探讨了曾氏古文风格形成的原因。 湖南师大燕良轼的《曾国藩的文艺创作心理思想》从文艺心理学角度对创作论进行了研究,开辟了一个崭新的视角。 复旦大学翔云的《曾国藩的振世诗文》从内忧、外患、求索三个方面揭示曾氏古文创作的原因及其影响。(下转第105页) 作者简介:周圣煌(1984-)男,汉族,江西赣州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宋元明清文艺思潮与文学

比较文学的起源和发展与比较文学的跨学科研究

比较文学的起源和发展与比较文学的跨学科研究 【美】亨利·雷马克 【译者按】1962年,雷马克在《比较文学的定义与功能》一文中提出了比较文学跨学科研究的观点;而在新近发表的一篇文章中,这位比较文学大师却对美国比较文学界跨学科研究的发展与现状进行了反思。雷马克还是坚持自己当年的观点,并在多种场合反复强调比较文学跨语言的重要性。这对一味地追风赶时髦、进而在不断进行文字虚构和制造理论泡沫的不少中国比较学者来说,不无警示作用。 考虑到这门学科对一般研究者的兴趣,这篇论文将寻找文化上的一些共同特点,以供讨论。今天的美国学者另辟蹊径,从特定文本的外部而非内部的角度,趋向当下流行的非美学学科(与政治、民族、性别和性欲等等相关)来图解他们宽泛意义上“文化”文学研究。从不同的文化角度来比较整个文学作品,恰是比较文学的关键所在,现在则成了奇事了。语境不再是用来阐释文本的整个意思,而是相反,文本被用来解释语境、证实理论;采用的方法是演绎的而非归纳的。以往纵向的“文学-文化”模式发生了大转向,成了横向的“文学-非文学”间的研究。在美国比较文学研究中的文学中心论,如果没有被踢出局的话,也已经退居其次。正面来讲,真正的跨学科研究,尤其是在史学、哲学、人类学、自然科学学科和工艺领域,还有同宗同源的文科群体方面,已经丰富了比较文学这门学问。从反面来看,这种跨学科的驱动力,伴随着专业训练方面的缺陷,已经迫使比较文学的跨国界、跨语言的中心后退,而比较文学的跨国界、跨语言的中心是要求对至少一种非英语文化的语言、文学和历史知识的脚踏实地的学习和全面掌握的。不幸的是,当今美国大多数的跨学科研究都是在单一语言和单一文化体系里进行的。40-50年前,在跨学科研究者所构想的两个主要目标中,比较文学跨学科研究以契合性与交互性为导向这一目标如果说已被证实成功了的话,但在对差异进行提取、并对之予以重新定义的另一个同样重要的目标,已经淹没在文化理论与文化批评大潮里面了。 与跨国界相比,跨学科的比较文学研究,在美国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一直宣称在日益发展。开始时采用的是与“新批评”的“文学-艺术”优先论相宜的跨艺术研究方法,进而发展到人文学科别的领域,如哲学、宗教研究、文化人类学和史学,后来,特别是在60年代后期,又离题到社会科学领域1[1]。跨学科、跨国界和近来跨文化研究的基本前提是一致的:那就是寻找、分析和概括彼此的差异、姻亲关系和相互交混。我这里所说的“学科”是指人类活动、经验以及所反应出来的好奇的不同类型和模式在理论上的划分。在我们的文学研究中,首先

比较文学复习资料(考试归纳版)

1.比较文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在19世纪70年代末至90年代得以诞生。比较文学作为一个学科成立的一个标志是法国学派强调影响研究的国际文学关系史理论的提出。 2.比较文学的代表性人物及其著作: ●最早使用比较文学这一术语的是英国批评家马修阿诺德。 ●最早使比较文学一词进入比较文学学科理论的是波斯奈特,1886年,他出版世界上第一部比较文学理论专著《比较文学》。 ●在意大利,1871年,桑克蒂斯开始主持比较文学的讲座。 ●1827年,最早提出“世界文学”观念的是歌德。 ●1877年,世界上第一本比较文学杂志创刊于匈牙利的克劳森堡,名为《世界比较文学报》。 ●1887年,德国学者马克斯·科赫创办《比较文学杂志》,1901年创办《比较文学史研究》。 ●意大利学者克罗齐对比较文学的学科和理性发起挑战。 ●1937年,戴望舒译梵?第根《比较文学论》。 ●我国第一部比较文学理论专著——卢康华、孙景尧的《比较文学导论》,也是内地第一部比较文学概论性著作。 ●在西方著名的比较文学学者中,巴斯奈特是宣判比较文学夭折的第一人。 ●翻译文本研究:勒菲弗尔“操控理论” 3. 法国学派的四大代表人物:巴尔登斯伯格、梵.第根、卡雷、基亚,他们提出了要去掉比较文学的随意性,加强实证性;放弃无影响关系的平行比较,而集中研究各国的关系史;摆脱不确定的美学意义,而取得一个科学的含义(关键所在) 4.法国文学批评家布吕奈尔最早把实证主义用于文学研究,强调把一部作品对另一部作品的影响提到首位。 5.影响研究的本质特性实证性。法国比较文学影响研究的本质特性实证性的文学关系研究。6.基亚在《比较文学》一书中专设形象学研究——“人们眼中的异国”一章,这是对形象学研究进行确认的最早的一部概论性专著。 7.1960年美国比较文学学会成立,标志着美国学派的正式登场。代表人物有雷马克、艾德礼、勃洛克。 8.美国学派将影响研究与平行研究相结合,典型代表——韦斯坦因的专著《比较文学与文学理论》。 9.比较文学的可比性:同源性、变异性、类同性、异质性与互补性。 10.比较文学的基本特征:跨越性(跨国、跨学科、跨文明);四大研究领域:实证性的文学影响研究、文学变异研究、平行研究、总体文学研究。 11.文学变异研究的四个层面:语言层面变异研究、民族国家形象变异研究、文学文本变异研究、文化变异研究。 12.平行研究包括直接比较和间接比较。平行研究主要有类比与对比两种方法构成。。 13. 渊源学的研究对象和方式:印象的渊源、口传的渊源、笔述的渊源、孤立的渊源和集体的渊源。 14.媒介学的理论与方法包括:个体媒介、团体媒介、文字资料媒介。 15.翻译领域的常见现象有直译、转译;常见形式有直译、意译。 16.引起文学变异的第一大要素是文化过滤。 17.译介学的研究范畴:翻译理论研究、翻译文本研究、翻译文学史研究 18.平行研究的种类:类型学、主题学、文体学、跨学科研究 19.类型学的基本研究范畴:内容题材的类型学相似、人物形象的类型学相似、思潮流派的类型学相似 20.用西方文论阐发中国文学的做法被台湾学者总结为中国比较文学研究的“阐发研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