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研究生实验设计方案模板

医学研究生实验设计方案

模板

篇一:提高医学研究生实验设计与动手能力

提高医学研究生实验设计与动手能力

目前全国各大学院校的教学和科研水平都在提高,由本科到研究生或博士生教育成为大学办学质量上台阶的核心标准,本科教育是基础,研究生教育是在基础上的提高。所以我们必须重视研究生的培养,为博士生的培养输送优秀的人才。

1 研究生在进入实验室前的培训

研究生在大学时期虽然做过一些与理论课有关的实验,实际进入实验室工作对科研实验却是比较陌生,工作起来也不顺手,有必要把他们集中起来进行实验室操作基础培训,使他们在短期内适应实验环节,有利于研究生在设计实验时有清晰的思路。在实验操作时可避免失误,对仪器设备的性能和用途有大概的了解,对药品和试剂的保管和注意事项有初步的认识,使他们懂得实验器材的使用和维护,实验用具的清洗步骤及一般实验步骤。有的实验材料可重复使用的道

理,避免浪费,提倡节约的优良品质。

2 研究生实验设计前的准备工作

研究生在本科时期侧重基础理论学习,现在独立构思实验设计期间因缺乏实验经验走过许多弯路。研究生应充分了解本校各学科的实验器材的性能,科学实验的探索需要耗费大量的实验耗材,科学的实验方法可以使课题顺利结题,缺乏科学依据的实验构思往往使实验难进行下去。研究生进入实验室后,应首先了解学校内与该课题有关的仪器设备的性能和操作方法,在设计课题时做到心中有数不浪费有限的资源。所以在实验设计前应针对课题有关实验技术问题与相关技术人员多沟通,充分利用本校现有的实验室仪器设备等物质资源,使有限的经费发挥更大的作用。研究生在实验构思时出发点要着手前人已做过的实验,一些实验也可通过创新或改进,但必须有理论依据和可行性。

3 了解动物实验切片标本制作过程

篇二:医学科研设计方案

实验设计的三要素和四原则

众所周知,科研工作者在进行医药方面的科学研究之前,需要制定完善的统计研究设计方案,那么什么样的设计方案才称得上是完善的呢?

完善的设计方案需具备六个条件

一般来说,应具备以下条件:人力、物力和时间满足设计

要求;实验设计的三要素和四原则均符合专业和统计学要求;重要的实验因素和观测指标没有遗漏,并做了合理安排;重要的非实验因素(包括对能产生的各种偏性)都得到了很有效的预防和控制;研究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都已考虑在内,并有相应的对策和严格的质量控抓对操作方法、实验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等均有一套规范的规定和正确的方法。而其中准确把握统计研究设计三要素和四原则,无疑是其设计方案科学严谨的象征。

实验设计的三要素

实验设计三要素应着重考虑:

一、受试对象的种类问题。这里面包含以下几种情形:1.一般医学科研-常用动物、离体标本或人体内取得的某些样品作为受试对象;2.新药的临床前试验-一般用动物作为受试对象;3.新药的临床试验阶段-一般用人作为受试对象。新药临床试验一般分为4期,在1期临床试验阶段,通常用健康志愿者作为受试对象;而在其他各期临床试验阶段,常用患特定疾病的患者作为受试对象。选择什么样的患者,应有严格的规定。

二、实验因素。实验研究的目的不同,对实验的要求也不同。若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影响观察结果的因素很多,就必须结合专业知识,对众多的因素做全面分析,必要时做一些预实验,区分哪些是重要的实验因素,哪些是重要的非实验因

素,以便选用合适的实验设计方法妥善安排这些因素。实验因素有数量因素与质量因素之分。所谓数量因素,就是因素水平的取值是定量的,如药物的剂量、药物作用的时间等,在实验中取哪些水平需要认真考虑,水平选取得过于密集,实验次数就会增多,许多相邻的水平对结果的影响十分接近,不仅不利于研究目的的实现,而且将会浪费人力、物力和时间;反之,该因素的不同水平时结果的影响规律不能真实地反映出来,易于得出错误的结论。在缺乏经验的前提下,应进行必要的预实验或借助他人的经验,选取较为合适的若干个水平。所谓质量因素,就是因素水平的取值是定性的,如药物的种类、处理方法的种类等。应结合实际情况和具体条件,选取质量因素的水平,千万不能不顾客观条件而盲目选取。

三、实验效应。实验效应是反映实验因素作用强弱的标志,它必须通过具体的指标来体现。要结合专业知识,尽可能多地选用客观性强的指标,在仪器和试剂允许的条件下,应尽可能多选用特异性强、灵敏度高的客观指标。对一些半客观(如读取病理切片或X光片上所获得的结果)或主观指标(如给某些定性实验结果人为打分或赋值),一定要按事先规定读取数值的严格标准,必要时还应进行统一的技术培训。实验设计的四原则

实验设计四原则的实施主要包括:

一、随机原则的实施:即运用随机数字表实现随机化;运用随机排列表实现随机化;运用计算机产生伪随机数实现随机化。

二、对照原则的实施:空白对照组的设立-此种对照一般用于动物实验中,在临床上只适用于慢性病的对比研究中,而且必须慎用;相互对照组的设立-有时要考察的某因素不能取零水平,如考察某化学实验中反应温度对实验结果的影响,此时,各实验组分别在不同的温度条件下做实验,各组在实验中起到相互对照的作用;标准对照组的设立- 为了比较某新药的疗效,往往以当前社会上被公认的、疗效比较好且比较稳定的同类药物作为标准对照;实验对照组的设立-当某些处理本身夹杂着重要的非处理同素时,还需设立仅含该非处理因素的实验组为实验对照组;历史或中外对照组的设立-这种对照形式应慎用,其对比的结果仅供参考,不能作为推理的依据;多种对照形式同时并存。

三、重复原则的实施:所谓重复原则,就是在相同实验条件下必须做多次独立重复试验。

四、均衡原则的实施:一个实验设计方案的均衡性好坏,关系到实验研究的成败。应充分发挥具有各种知识背景的人的作用,群策群力,方可有效地提高实验设计方案的均衡性。

对于医药科研工作来说,统计研究设计,特别是实验设计,好比是建造高楼大厦的地基,它是科学性与严谨性的见证,,

是医学科研工作的灵魂。一般来说,在医药科研的全体过程中(包括实验设计、资料表达与分析、撰写论文和申报成果)若不用或误用统计学,(包括统计研究设计),浪费人力,物力,时间且不说,其结论很难令人信服,有时甚至得出的结论是完全错误的。一切从事医药科研工作的人们,千万不可忽视统计研究设计和统计学的正确运用;全体从事医药科研的业务主管部门的领导,一定要将科研工作的科学性与严谨性提到议事日程上来,这是我国加入WTO后必须认真面对的一个非常严峻而又十分现实的问题。

小白鼠缺氧实验

一、几种类型的缺氧

【实验原理与目的】

组织的供氧不足或用氧障碍都可导致缺氧。供氧不足可因吸入气中氧分压过低或呼吸、血液、循环等多系统器官的功能障碍引起;用氧障碍可因组织中毒或损伤引起。

本实验目的在于通过复制乏氧性缺氧、血液性缺氧和组织中毒性缺氧,了解缺氧的分类。观察不同类型缺氧时,呼吸和血液颜色的变化。

【实验对象】

小白鼠。

【实验器材与药品】

1.器械小白鼠缺氧瓶(或100~125 ml带塞锥形瓶或广口

瓶),一氧化碳(CO)发生装置广口瓶,5 ml、2 ml刻度吸管、1 ml注射器,乙醇灯,剪刀,镊子。

2.药品钠石灰(Na0H·CaO)、甲酸(HCOOH)、浓硫酸(H2S04)、氢氧化钠、5%亚硝酸钠、1%亚甲蓝、生理盐水。

【实验步骤与观察指标】

观察动物一般情况,呼吸,存活时间,口唇(皮肤)和血液(肝颜色)。

1.乏氧性缺氧

(1)取钠石灰少许(约5 g)及小白鼠1只放人缺氧瓶内(图3-11—1-1)。观察动物的一般情

况,呼吸频率(次/10 s)、深度,皮肤和口唇的颜色,然后塞紧瓶塞,记录时间,以后每3 min重复观察上述指标1次(如有其他变化则随时记录)直到动物死亡为止。

(2)动物尸体留待一氧化碳中毒性缺氧、亚硝酸钠中毒性缺氧与氰化物中毒性缺氧实验做完后,再依次打开其腹腔,比较血液或肝脏颜色。

2.一氧化碳中毒性缺氧

(1)装好一氧化碳发生装置(图3-11-1-2)。

(2)将小白鼠一只放人广口瓶中。观察其正常表现,然后与一氧化碳发生装置连接。

(3)取甲酸3 ml放于试管内,加入浓硫酸1 ml,塞紧(可用乙醇灯加热,加速CO的产生,但不可过热以至液体沸腾,

因CO产生过多过快动物迅速死亡,血液颜色改变不明显)。

(4)观察指标与方法同上。

3.亚硝酸钠中毒性缺氧

(1)取小白鼠2只,观察正常表现后,腹腔注入5%亚硝酸钠0.3 ml,其中一只注入亚硝酸钠后,立即再向腹腔内注入1%亚甲蓝溶液0.3 ml,另一只再注入生理盐水0.3 ml。

(2)观察指标与方法同上。

【注意事项】

1.缺氧瓶一定要密封,可用凡士林涂在瓶外面。

2.小白鼠腹腔注射,应稍靠左下腹,勿损害肝脏,也应避免将药液注入肠腔或膀胱。

二、影响缺氧耐受性的因素

【实验原理与目的】

通过机体神经系统功能状态改变,外界环境温度变化,以及C02浓度增高对缺耐受性的影响,了解条件因素在缺氧发病中的重要性和临床应用冬眠和低温治疗的实用意义。

【实验对象】

小白鼠。

【实验器材与药品】

小白鼠缺氧瓶、粗天平、镊子、注射器;1%咖啡因、0.25%氯丙嗪、生理盐水、钠石灰、冰块。

【实验步骤与观察指标】

观察动物一般状态、呼吸、存活时间、耗氧量。

1.环境温度变化对缺氧耐受性的影响

(1)取小白鼠缺氧瓶3只,各放入钠石灰少许(约5 g)。

(2)取500 ml烧杯2只,1只加入冰块和冷水,将杯内水温调至0℃~4℃,另1只加入热水,将温度调至40~42℃。

(3)取体重相近的小白鼠3只,称重后分别装入缺氧瓶内,两只缺氧瓶分别放于盛有冰水或热水的烧杯内,另一只置室温中,塞紧瓶后开始计时。

(4)持续观察各鼠在瓶中的活动情况,待小鼠死亡后,计算存活时间。

2.机体状况不同对缺氧耐受性的影响

(1)取体重相近的小白鼠3只,分别作如下处理:

甲鼠:腹腔注射1%咖啡因0.1 ml/lO g;乙鼠:腹腔注射0.25%氯丙嗪0.1 ml/lOg(注:注射氯丙嗪后,将小白鼠放人冰水中游泳20 S);丙鼠:腹腔注射生理盐水0.1 ml/lOg。

(2)15~20 min后,将3只小白鼠分别放人有钠石灰的缺氧瓶内,密闭后计时。

(3)以下步骤同1的(4)。

3.C02增多对缺氧耐受性的影响

(1)取体重相近的小白鼠2只,称重后分别放人有钠石灰及无钠石灰的缺氧瓶内,密封后开始计时。

(2)以下步骤同1的(4)。

【注意事项】

必须保证缺氧瓶完全密闭。

三、种属、年龄、神经系统和代谢状况对缺氧耐受性的影响

【实验原理与目的】

了解某些因素对缺氧耐受性的影响。

【实验对象】

成年小白鼠、初生小白鼠、蟾蜍。

【实验器材与药品】

小白鼠缺氧瓶、粗天平、镊子、注射器;l%咖啡因、0.25%氯丙嗪、0.1%咖啡因、生

理盐水、钠石灰、冰块。

【实验步骤与观察指标】

观察一般状态,存活时间。

1.取成年小白鼠2只,腹腔注射0.1%咖啡因0.1 ml/lOg.

2.取成年小白鼠2只,腹腔注射0.25%氯丙嗪0.1 ml /lOg,待动物不大活动后,全身浸入冰水中5~10 min。

3.将正常成年小白鼠、初生小鼠、注射咖啡因小白鼠、注射氯丙嗪加冰冻小白鼠各2只,蟾蜍1只放于缺氧瓶中。 4.观察动物一般表现,比较死亡发生的早晚。

【思考题】

1.根据原因和发生机制可将缺氧分为那些类型?

2.临床上如何防治一氧化碳中毒?

3.何谓冬眠疗法?临床上如何应用冬眠疗法?

篇三:设计性实验设计方案模板

脉通胶囊质量控制研究设计方案

一、处方

人参大黄川芎葛根

二、制法

以上四味,取川芎粉碎成0.3-0.5cm的粗粉,加6倍量水,浸泡4小时,水蒸汽蒸馏法提取挥发油,分取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备用。另取人参、大黄、葛根粉碎成粗粉,与提取挥发油后的川芎药渣及水溶液合并,加乙醇使含醇量为75%,加热回流提取3次,每次1小时,滤过,合并滤液,减压回收乙醇并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05~1.10(50℃)的稠膏,再进行喷雾干燥,干燥物粉碎成细粉,上述药粉、川芎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物研磨混匀,制成1000粒胶囊,即得。

三、性状

本品为胶囊剂,内容物为黄棕色颗粒,气清香,味辛、凉、微苦。

三、定性鉴别研究

本品中人参、水蛭、川芎均是经过提取后装入胶囊,所以无法用显微鉴别进行成分的定性研究。根据每种药材中所含

的化学成分并结合提取方法,

采用理化鉴别,其主要质量研究工作如下。

1、人参

人参中主要含人参皂苷类有效成分,在制备工艺研究时,选择提取溶剂主要是用对人参皂苷类成分溶解度大的含水醇类进行提取,故在进行定性鉴别研究时,宜对皂苷类成分进行研究。据报道,人参中人参皂苷Rg1和人参皂苷Re相对含量较高,故以此二者成分为对照品,但人参皂苷Rg1和人参皂苷Re又不是人参中专属性成分,故还宜加入人参对照药材作为对照,将更具有现实意义。研究方法如下: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本品5粒,加温热蒸馏水30ml使溶解,加乙醚30ml洗涤并入分液漏斗中,弃去乙醚液,再加乙醚30mL萃取,弃去乙醚液,水溶液加水饱和正丁醇提取5次(20mL,20mL,15mL,15mL,15mL),合并正丁醇液,加1% NaOH溶液洗涤2次,每次30mL,弃去碱液,再加用正丁醇饱和的水溶液洗涤2次,每次20mL,收集正丁醇液,置蒸发皿中蒸干,残渣加甲醇溶解并转移至5mL 量瓶中,加甲醇至刻度,摇匀,即得。阴性对照溶液的制备:取阴性样品(缺人参药材的样品),按照供试品溶液制备的条件制备样品,得阴性对照溶液。

对照药材溶液的制备:取人参对照药材1g,加氯仿40mL,加热回流1小时,弃去氯仿液,药渣挥干溶剂,

加水0.5mL拌匀湿润后,加水饱和的正丁醇10mL,超声处理30分钟,吸取上清液,加3倍量氨试液,摇匀,放置分层,取上层液蒸干,残渣加甲醇2mL使溶解,作为对照药材溶液。

薄层层析及检识方法: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附录ⅥB)试验,吸取对照药材溶液,供试品溶液及阴性对照溶液,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氯仿-甲醇-水(13﹕7﹕2)10℃以下放置的下层溶液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在105℃烘至斑点显色清晰,并对结果进行分析。

2、川芎

川芎含有约1%的挥发油。主要成分有内酯类、酚类、有机酸类、生物碱类及有机酸酯类等。在制备工艺研究时,采用先提取挥发油,再用醇提,基本上能将川芎中所含大多有效成分提出。关于川芎的鉴别方法多采用TLC法,以对照药材为对照。进行研究: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方法1 取本品4粒,倾出内容物,置烧杯中,加30mL水使溶解,转入分液漏斗中,用乙醚提取3次,每次15mL,合并乙醚液,用2% Na2CO3提取3次,每次15mL,合并碱液,用盐酸调pH值2~3,再用乙醚提取3次,每次15mL,合并乙醚液,蒸干,残渣加甲醇2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

方法2 取本品4粒,倾出内容物,置烧杯中,加30mL 水使溶解,转入分液漏斗中,用正己烷萃取3次,每次15mL,合并正己烷

溶液,用甲醇萃取2次(20mL,15mL),合并甲醇液,回收甲醇至约5mL,作为供试品溶液。

阴性对照溶液的制备:取阴性对照样品(缺川芎的样品),按照供试品溶液的制备方法进行制备,即得。对照药材溶液的制备:取川芎对照药材1g,加醋酸乙酯20mL,浸渍过夜,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2mL甲醇使溶解,作为对照药材溶液。

薄层层析及检识方法: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附录ⅥB)试验,吸取对照药材溶液、供试品溶液及阴性对照液,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正己烷-醋酸乙酯(9﹕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

四、含量测定

人参为方中君药,故以人参为含量测定对象。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人参”[含量测定]规定,人参中含人参皂苷Rg1和人参皂苷Re不少于0.25%,含人参皂苷Rb1不少于0.20%,本品中仍以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e、人参皂苷Rb1为测定指标,并参考有关文献〔3-12〕进行研究。1.仪器与试药

高效液相色谱仪(日本岛津)

紫外检测器(日本岛津)

CLC-ODS C18柱

人参皂苷Rg1对照品、人参皂苷对照品、人参皂苷Rb1对照品

2.色谱条件选择

(1)色谱条件

参照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人参”项下含量测定的色谱条件。并经研究确定: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流动相:乙腈-水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03nm。

(2)理论塔板数(n)的计算

根据对照品色谱峰计算人参皂苷Re的理论塔板数(n)。 n=16(tR/w)2

(3) 分离度(R)

据公式R=2(tR2-tR1)/(w1+w2)计算分离度

(4)拖尾因子

据公式T=W0.05h/2d1计算拖尾因子

3.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取人参皂苷Rg1 对照品,人参皂苷Re 对照品(中国

医学科研设计方案

医学科研设计方案 1. 引言 医学科研是指在医学领域中开展系统性的研究,并旨在提升医学知识和改善人类健康的实践。在医学科研中,设计方案的制定是一个至关重要的步骤,它决定了研究的目标、方法以及数据收集与分析的方案。本文将介绍医学科研设计方案的重要性,并提供一个示例来说明如何制定一个完整的医学科研设计方案。 2. 医学科研设计方案的重要性 医学科研设计方案的制定对于保证研究的科学性、可靠性和可重复性具有重要作用。以下是医学科研设计方案的几个重要方面: 2.1 研究目标和问题陈述 在制定研究方案时,明确的研究目标和问题陈述是必要的。研究目标应该与研究背景和需要解决的问题相一致,而问题陈述则是对研究目标的具体描述。 2.2 研究设计和方法选择 根据研究目标和问题陈述,制定具体的研究设计和方法选择。研究设计包括研究类型(观察性研究或实验性研究)、研究对象(人类、动物还是细胞等)、研究时间和地点等。方法选择则包括数据采集方法、实验操作步骤和统计分析方法等。

2.3 数据收集与分析方案 数据收集与分析方案是保证研究结果可靠性的重要环节。在制定方案时,需要明确数据的采集方法、数据源、数据的处理和整理、统计分析方法以及结果的解释和呈现方式等。 2.4 有效的样本和实验设计 样本和实验设计的合理性直接影响研究结果的可靠性。因此,在设计方案中需要明确样本的选择标准、样本量的计算方法、随机分组的方法以及防止偏倚的措施等。 2.5 研究伦理与安全考虑 在医学科研中,伦理和安全问题是需要重视的。设计方案中应明确研究的伦理审查程序、知情同意的获得、隐私保护措施以及任何可能存在的风险和应对措施。 3. 医学科研设计方案示例 下面是一个假设的医学科研设计方案示例,仅供参考: 3.1 研究目标和问题陈述 研究目标:探讨A型流感疫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问题陈述:该研究旨在评估新开发的A型流感疫苗(药物X)在人群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以提供更好的预防和控制流感的方法。

医学实验设计范例

医学实验设计范例 篇一:实验设计范例 4~6岁儿童风险决策中的损失规避效应研究 (实验设计参考) 1 前言(1500字以上) 1.1 问题提出 1.2 相关理论基础 1.3 前人研究 2 实验设想 2.1 实验目的 采用赌博任务,测查幼儿在一次赌博完成以后继续赌博的可能性,探讨4~6岁儿童风险决策中的损失规避效应的发展水平、规律及其机制。 2.2 实验方法 2.2.1 设计 本研究采用3 × 2多因素设计。自变量1为年龄,分为4岁、5岁、6岁三个水平,被试间变量。自变量2为赌注价值,分为重要和不重要两个水平,被试间变量。因变量

为儿童继续进行赌博的可能性。 2.2.2 材料 糖果若干,卡通图片若干,玩具若干,一元钱的硬币1个。 2.2.3 被试 4~6岁儿童各60名,共180名,性别大致均衡。 2.2.4 程序 把幼儿平均分成2组,一组为赌注价值重要组(A组),另外一组为赌注价值不重要组(B组)。所有实验均为单独施测。主试作为赌博的另外一方参与游戏。每次正式实验之前都有一次预实验,直到幼儿完全明白规则以后才开始正式实验。正式实验持续两轮赌博,每轮赌博的赌注数量均由幼儿自行决定,主试记录幼儿每次的赌注数量。第一轮赌博结束后,清点幼儿的输赢情况,观察记录幼儿赌博后与赌博前表情变化,并询问幼儿是否想继续赌博。如果幼儿不想再继续,则询问为什么并记录其原因,然后结束实验;如果幼儿想继续,则询问为什么并记录其动机,然后继续下一轮赌博,最后记录幼儿的输赢情况。 预实验:

首先,拿出糖果、卡片和玩具各一件,问幼儿最喜欢哪样东西或者最不喜欢哪样东西(A组问最喜欢,B组问最不喜欢)。然后把幼儿选择的物品分发5件给幼儿。主试也拿出相应 数量的同样物品。这时,主试告诉幼儿游戏规则。指导语如下: 小朋友,今天我们来玩一个“抛硬币”的游戏好吗?现在你手里有5个X(X表示物品,单位随物品而变化,下同),它们都是你的了。老师也有5个X。接下来,老师要和你做一个游戏,看看游戏完了以后谁的X多。这个游戏就是“抛硬币”。看,这个硬币有两个面,一面是一朵花,另外一面是一个数字。当老师把这个硬币往上抛之后(主试示范),我们来猜猜它掉下来的时候会是哪面向上,花还是数字。如果你猜对了,老师就给你X;如果老师猜对了,你就给老师X。我们先拿几个X出来,随便你拿几个,你拿多少,老师就拿多少。谁猜对了,就可以把这些X全部拿走。明白了吗?好了,我们来试一下吧。你先拿X出来,多少个?好,老师也拿N个(N表示主试拿出与幼儿同样多的数量)。好,下面,老师开始抛硬币了,你猜猜它掉下来会是什么,花还是数字?嗯,老师猜它是F(F表示花或数字,主试让被试先猜,然后主试说与幼儿相反的一面)。看,小朋友真聪明,猜对了,

医学科研设计方案范文

医学科研设计方案范文 医学科研设计方案范文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医学科研在诊断、治疗和预防疾病方面取得了巨大的进展。然而,为了确保研究的可靠性和有效性,科研人员需要制定详细的设计方案。下面是一个医学科研设计方案的范文,旨在提供一个指导框架。 研究目的: 本研究旨在调查某种新型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为将来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研究背景: 该新型药物是一种创新的治疗方法,据报道在动物实验中表现出了显著的治疗效果。然而,至今尚未有详细的人体实验数据。因此,本研究旨在评估该药物在临床环境中的疗效和安全性。 研究设计: 本研究将采用随机对照实验设计,招募300名患有某种特定疾病的患者。实验组将接受该新型药物的治疗,对照组将接受传统治疗方法。研究将持续12个月,期间将收集患者的疾病进展情况、生活质量和不良事件等数据。

研究变量: 主要变量:疾病的进展情况(如症状缓解、疾病复发等) 次要变量:患者的生活质量(如身体功能、心理健康等) 不良事件:与药物治疗相关的不良反应(如恶心、头痛等) 研究方法: 1. 招募标准:患有特定疾病的患者,年龄在18-65岁之间。 2. 随机分组:将患者随机分配至实验组或对照组。 3. 治疗方案:实验组将按照特定剂量和频率接受新型药物治疗,对照组将接受传统治疗方法。 4. 数据收集:每个月对患者进行随访,记录疾病进展情况和生活质量,并记录不良事件。 5. 数据分析:使用适当的统计方法比较两组间的差异,并进行相关性分析。 研究伦理: 本研究将严格遵守医学伦理原则,确保患者的隐私和权益不受侵犯。研究人员将向患者提供详细的研究信息,并征得他们的知情同意。 预期结果: 我们预计该新型药物将显示出更好的疗效和较少的不良事件,相比传

医学研究生实验设计方案模板

医学研究生实验设计方案模板 篇一:提高医学研究生实验设计与动手能力 提高医学研究生实验设计与动手能力 目前全国各大学院校的教学和科研水平都在提高,由本科到研究生或博士生教育成为大学办学质量上台阶的核心标准,本科教育是基础,研究生教育是在基础上的提高。所以我们必须重视研究生的培养,为博士生的培养输送优秀的人才。 1 研究生在进入实验室前的培训 研究生在大学时期虽然做过一些与理论课有关的实验,实际进入实验室工作对科研实验却是比较陌生,工作起来也不顺手,有必要把他们集中起来进行实验室操作基础培训,使他们在短期内适应实验环节,有利于研究生在设计实验时有清晰的思路。在实验操作时可避免失误,对仪器设备的性能和用途有大概的了解,对药品和试剂的保管和注意事项有初步的认识,使他们懂得实验器材的使用和维护,实验用具的清洗步骤及一般实验步骤。有的实验材料可重复使用的道 1 理,避免浪费,提倡节约的优良品质。 2 研究生实验设计前的准备工作 研究生在本科时期侧重基础理论学习,现在独立构思实验设计期间因缺乏实验经验走过许多弯路。研究生应充分了解本校各学科的实验器材的性能,科学实验的探索需要耗费大量的实验耗材,科学的实验方法可以使课题顺利结题,缺乏科学依据的实验构思往往使实验难进行下去。研究生进入实验室后,应首先了解学校内与该课题有关的仪器设备的性能和操作方法,在设计课题时做到心中有数不浪费有限的资源。所以在实验设计前应针对课题有关实验技术问题与相关技术人员多沟通,充分利用本校现有的实验室仪器设备等物质资源,使有限的经费发挥更大的作用。

研究生在实验构思时出发点要着手前人已做过的实验,一些实验也可通过创新或改进,但必须有理论依据和可行性。 3 了解动物实验切片标本制作过程 篇二:医学科研设计方案 实验设计的三要素和四原则 众所周知,科研工作者在进行医药方面的科学研究之前,需要制定完善的统计研究设计方案,那么什么样的设计方案才称得上是完善的呢, 完善的设计方案需具备六个条件 一般来说,应具备以下条件:人力、物力和时间满足设计 2 要求;实验设计的三要素和四原则均符合专业和统计学要求;重要的实验因素和观测指标没有遗漏,并做了合理安排;重要的非实验因素(包括对能产生的各种偏性)都得到了很有效的预防和控制;研究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都已考虑在内,并有相应的对策和严格的质量控抓对操作方法、实验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等均有一套规范的规定和正确的方法。而其中准确把握统计研究设计三要素和四原则,无疑是其设计方案科学严谨的象征。 实验设计的三要素 实验设计三要素应着重考虑: 一、受试对象的种类问题。这里面包含以下几种情形:,(一般医学科研-常用 动物、离体标本或人体内取得的某些样品作为受试对象;,(新药的临床前试验-一般用动物作为受试对象;,(新药的临床试验阶段-一般用人作为受试对象。新药临床试验一般分为,期,在,期临床试验阶段,通常用健康志愿者作为受试对象;而在其他各期临床试验阶段,常用患特定疾病的患者作为受试对象。选择什么样的患者,应有严格的规定。

临床试验方案模板

临床批件号:XXXXXXXX XXXXXX用于镇痛的Ⅱ期临床试验方案 临床研究组长单位:XXXXXXXXXXXXXXX 临床研究负责人:XXXX 临床研究参加单位: XXXXXXXXXXXXXX XXXXXXXXXXXXXX XXXXXXXXXXXXXX 申报单位:XXXXXXXXXX 试验负责人:XXXX

1.研究题目 XXXX与XXXX对照治疗术后疼痛和癌性疼痛疗效和安全性的多中心、随机双盲、平行对照临床试验 2.研究背景 XXXX为全合成强效镇痛药,化学名为XXXXXXXXXXXXX。其结构和药理活性与XXX相似。由XXX公司研制,于1957年上市(商品名:XXXX)。国外临床前研究 认为,XX与XX同属于XX受体激动剂。其镇痛强度约为XX的4倍,XXXX12-50倍,用药后15-30分钟起效,1小时血药浓度达峰值。半衰期比XX长,因而作用时间也较长,长期用药后,体内有一定的蓄积作用。其毒副作用与XX相似,依赖性潜力与XX 相当。可能的不良反应有:XXXXXXXXXXXXXXXXX等,这些反应发生率均较低, 且随用药时间延长会逐渐减轻和消失,或于停药后消失。 本品由XXXXXXXXXX研制,现经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XXXXX)进行II 期临床试验研究,由XXXXXXXXXXXX(国家药品临床研究基地)为临床研究负责单位,XXXXXXXX、XXXXXXXX和XXXXXXXXX为参加单位。 3.研究目的 考察XXXXXXXXX临床镇痛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4.申报单位和研究单位 申报单位:XXXXXXXXXXXX 地址:XXXXXXXXXXXX 试验负责人:XXX:xxxxxxxxxxx E-mail:xxxxxxxxxxxxx 临床监查员:XXX:xxxxxxxxxxx E-mail:xxxxxxxxxxxxx XXX:xxxxxxxxxxx E-mail:xxxxxxxxxxx 临床研究组长单位:XXXXXXXXXXXXXX 地址:XXXXXXXXXXXX 试验负责人:XXXX:电话:xxxxxxxxx E-mail:xxxxxxxxxxx 参加单位: XXXXXXXXXXX试验负责人:XXXXXX XXXXXXXXXXX试验负责人:XXXXXX XXXXXXXXXXX试验负责人:XXXXXX 5.试验设计 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平行对照试验设计。 6.病例选择

临床研究方案模板

临床研究方案模板 临床研究方案模板:提升医学研究的质量与效率 引言 医学研究是促进医学领域发展和临床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临床 研究方案,作为一个重要的工具和规范,对于确保研究的质量与效率 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将探讨临床研究方案的含义、重要性以及 如何构建一个优秀的临床研究方案模板。 一、临床研究方案的含义 临床研究方案是指在医学研究中明确研究目标、方法、过程和结果 评价等关键要素的计划性文件。它类似于一张地图,指引着研究者在 医学领域中前行。一个完善的临床研究方案应当具备明确的研究问题、可行的研究设计、清晰的操作流程和合理的数据分析方法。 二、临床研究方案的重要性 1. 保证研究的科学性:临床研究方案是研究者在研究开始前制定的 指导性文件,其制定必须依据科学的研究设计与方法,以保证研究的 科学性以及研究结果的可靠性。 2. 提高研究效率:临床研究方案明确了研究的目标、方法和流程, 能够减少重复工作,降低研究过程中的错误和漏洞,从而提高研究的 效率和效果。

3. 促进学术交流与评估:临床研究方案不仅能够为研究者提供策划 与执行研究的指导,还能够为学术界提供评估学术价值与质量的基础,促进学术交流与发展。 三、构建优秀的临床研究方案模板 1. 准确定义研究问题:首先,需要明确研究的目标与问题,确保研 究定位明确,研究问题具有科学性和现实意义。在确定研究问题时, 可以结合实际临床需求和学术热点,确保研究的可行性。 2. 确立合理的研究设计:在确定研究设计时,需要考虑到研究问题 的特点和研究资源的限制。常见的研究设计包括前瞻性研究、回顾性 研究、对照研究等。此外,还需考虑样本量计算、随机化、盲法等研 究设计的要素,确保研究设计的可靠性与科学性。 3. 建立清晰的操作流程:在临床研究方案中,需要详细描述研究过 程中的操作步骤、数据采集方式、样本收集与保存等具体细节。操作 流程的清晰性可以提高研究的可重复性和可操作性,减少研究过程中 的错误和偏差。 4. 合理选择数据分析方法:数据分析是临床研究中一个至关重要的 环节。在临床研究方案中,需要根据研究问题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数据 分析方法,例如统计学中的假设检验、相关分析、多因素分析等。合 理的数据分析方法能够为研究提供客观的结果支撑。 结论

医学研究实验方案

医学研究实验方案 一、引言 医学研究的目的是为了探索和验证新的治疗方法、药物或者疾病机理等,以提高人类健康水平。为了保证研究的可靠性和科学性,制定一份完备的实验方案是必不可少的。本文将详细介绍医学研究实验方案的编写要点和内容。 二、研究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究某种新型药物对于治疗特定疾病的疗效和安全性,为临床实践提供科学依据。 三、研究设计 1. 实验对象的选择 本研究将选择符合特定标准的患者作为实验对象,包括年龄、性别、病程等方面的限制。 2. 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划分 将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接受新型药物治疗,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 3. 实验方案的执行 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治疗过程将在严格的监测下进行,包括药物的给予剂量、治疗时间等。 4. 数据采集与分析 对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患者进行相关数据的收集,包括症状改善情况、生理指标变化等,并进行统计学分析。

四、实验步骤 1. 患者入组 根据特定标准筛选符合条件的患者,并征得其知情同意。 2. 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划分 采用随机分组方法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3. 治疗过程 实验组患者接受新型药物的给予,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 4. 数据收集与分析 对患者的症状、生理指标等数据进行记录和收集,并进行统计学分析。 五、实验安全性与伦理考虑 1. 实验药物的安全性评估 在给予患者新型药物之前,进行必要的动物实验和临床前研究,评估药物的安全性。 2. 患者知情同意 在患者入组之前,向其详细解释实验的目的、过程、可能的风险和利益,并取得其知情同意。 3. 伦理委员会的审查与批准 将实验方案提交给相关伦理委员会进行审查,确保实验符合伦理要求。 六、预期结果与讨论

医学研究方案

医学研究方案 一、研究背景 医学领域的研究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尤其是针对一些疾病的治疗方法和预防措施的研究。本研究旨在探索一种新的医学研究方案,以进一步提高疾病的治疗效果和预防效果。 二、研究目的 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深入分析和实验研究,寻找一种创新的医学研究方案,以提高疾病的治疗效果和预防效果。通过该方案,我们希望能够为医学领域的发展和进步做出贡献。 三、研究方法 1. 文献综述:首先,我们将对相关的医学文献进行综述,了解目前已有的研究成果和方法。通过文献综述,我们可以了解到目前医学领域的研究状况,为我们的研究提供基础和参考。 2. 实验设计: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我们将设计一系列的实验来验证我们的研究方案的有效性和可行性。实验将包括动物实验和临床试验,以确保研究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 数据分析:通过实验获得的数据将进行统计分析和图表展示,以便更好地理解和解释实验结果。数据分析将采用适当的统计方法和软件工具,以确保数据的可靠性和可解释性。 四、预期结果

通过本研究,我们预期可以找到一种创新的医学研究方案,从而提高疾病的治疗效果和预防效果。我们希望通过实验证明该方案的有效性,并为医学领域的发展和进步做出贡献。 五、研究意义 本研究的意义在于提供一种新的医学研究方案,为疾病的治疗和预防提供更有效的方法。通过该方案,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疾病的发展机制,为疾病的治疗和预防提供更科学的依据。 六、研究计划 1. 第一阶段:文献综述和实验设计 在第一阶段,我们将进行文献综述,了解目前已有的研究成果和方法。同时,我们将设计一系列的实验来验证我们的研究方案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2. 第二阶段:实验实施和数据分析 在第二阶段,我们将进行实验实施,并收集相关的数据。然后,我们将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图表展示,以便更好地理解和解释实验结果。 3. 第三阶段:结果总结和论文撰写 在第三阶段,我们将对实验结果进行总结和分析,并撰写出一篇完整的研究论文。论文将包括研究背景、研究目的、研究方法、结果分析和研究意义等内容。 七、预期进展 我们预计在研究计划的三个阶段内,可以完成相关的实验和数据分析,并撰写出一篇完整的研究论文。我们相信通过我们的努力和研究,可以找到一种创新的医学研究方案,为医学领域的发展和进步做出贡献。 八、研究限制

临床试验方案范本

临床试验方案范本 一、背景及研究目的 近年来,随着医学科技的不断发展,临床试验在医学研究和治疗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本研究旨在探究新药对特定疾病的疗效以及其安全性,为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生活质量作出贡献。 二、研究设计 1. 研究类型:本研究采用随机对照试验设计。 2. 研究对象:纳入符合特定疾病诊断标准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3. 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划分:将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随机分配至实验组和对照组。 4. 研究过程和时间安排:详细描述研究过程以及每个阶段的时间安排,包括访视、数据采集和样本收集等。 三、样本和数据采集 1. 样本数量:根据统计学方法计算得出所需样本数量。 2. 样本来源:说明样本的来源途径和纳入标准。 3. 数据采集方法:详细描述数据的采集方式和采集工具。 4. 主要指标和次要指标:列出主要指标和次要指标,并详细说明测量方法。 四、实验方案和操作流程

1. 实验药物/治疗方案:详细描述实验组所使用的药物或治疗方案的剂量、使用频率和疗程等。 2. 对照组处理:描述对照组所接受的治疗方案或药物的剂量和使用 频率等。 3. 实验操作流程:在该部分描述实验过程中的操作流程,包括用药/治疗的方法、技术等。 五、数据分析和统计方法 1. 数据分析计划:具体描述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的分析内容和方法。 2. 统计学方法:介绍所使用的统计学方法及其理论依据。 六、伦理和安全问题 1. 伦理考虑:说明本研究已经获得伦理委员会的批准,并确保研究 过程中将保护受试者的权益和安全。 2. 安全监测:详细描述本研究将采取的安全监测措施,以确保患者 在实验过程中的安全性。 七、预期结果 介绍预期的研究结果,包括对新药的疗效评估、安全性评估以及对 特定疾病治疗的改善程度等。 八、项目管理和经费预算

医学实验设计方案

医学实验设计方案 1. 引言 医学实验是研究医学问题及验证医学假设的重要手段。一个合理和科学的医学 实验设计方案可以确保实验的可靠性和有效性。本文将介绍一种医学实验设计方案,以帮助研究人员设计并执行医学实验。 2. 研究目的 明确研究目的是一个成功实验的基础。研究目的应该明确且具体,能够回答研 究问题。在设计医学实验前,我们需要明确以下几个方面的目的: •主要研究问题是什么? •需要回答哪些次要问题? •研究结果会对医学实践产生什么影响? 3. 实验设计 在明确研究目的后,我们可以开始设计医学实验。医学实验设计包括以下几个 要素: 3.1 实验类型 根据研究目的和研究问题的性质,确定实验类型,常见的实验类型包括前瞻性 队列研究、回顾性队列研究、临床试验等。实验类型的选择应根据具体情况来决定。 3.2 样本选择 样本的选择在医学实验设计中至关重要。根据研究目的和研究问题,我们需要 确定样本的数量和特征。样本应该能够代表人群的整体特征,样本数量应充分满足统计学要求。 3.3 随机分组 如果实验涉及到不同的处理组或对照组,我们需要进行随机分组。随机分组可 以减少实验结果的偏差,提高实验的可靠性。在随机分组时,需要使用适当的随机化方法,如简单随机抽样、分层随机抽样等。 3.4 干预措施 在设计医学实验时,需要明确干预措施。干预措施是指实验组和对照组所接受 的不同处理或干预方法。干预措施应具体明确,以保证实验的可重复性。

3.5 结局指标 结局指标是衡量实验效果的指标。在设计医学实验时,需要根据研究目的和研究问题确定适当的结局指标。结局指标应具备客观性、可测量性和可靠性。 3.6 数据采集 数据采集是医学实验中重要的步骤。在设计医学实验时,需要明确数据采集的内容和方法。数据采集应遵循科学的原则和规范,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7 数据分析 数据分析是医学实验中的关键环节。在设计医学实验时,需要预先确定数据分析的方法和统计学指标。数据分析应基于先前的理论基础和研究目的,可采用合适的统计学方法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 4. 实验步骤 在设计医学实验后,我们需要明确实验的具体步骤,以便实施和控制实验的过程。 1.获取研究许可和伦理委员会批准。 2.确定样本选择方法,并进行样本招募。 3.进行随机分组和干预措施。 4.开展数据采集工作。 5.完成数据分析和结果解释。 6.撰写实验报告和发表研究成果。 5. 结论 本文介绍了一种医学实验设计方案,包括研究目的、实验设计要素、实验步骤等内容。一个合理和科学的医学实验设计方案可以确保实验的可靠性和有效性,为研究人员提供有价值的研究结果和证据。研究人员在设计和执行医学实验时,应根据具体问题和资源状况,灵活运用本文所介绍的设计方案,并充分参考相关研究方法和技术文献。

研究生实验方案

研究生实验方案 研究生实验方案:生物材料的合成与应用 一、实验目的: 通过合成生物材料,并探索其应用在生物医学领域的潜力,进一步拓展生物材料的研究领域。 二、实验内容: 1. 生物材料的合成: 选择合适的生物材料基质,如聚合物、陶瓷或金属,通过化学合成方法制备具有理想结构和性能的生物材料。合成方法包括溶液聚合、溶胶-凝胶法等。 2. 生物材料性能的表征: 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对合成的生物材料进行形貌和结构的表征。利用X射线衍射(XRD)、红外光谱(IR)等技术对生物材料的晶体结构和化学成分进行分析。利用动态力学分析仪(DMA)对生物材料的力学性能进行测试。 3. 生物材料的生物相容性评价: 通过细胞培养和体外实验评估生物材料的生物相容性,包括细胞黏附、增殖和分化的能力。常用的细胞包括骨骼肌细胞、成纤维细胞和造血干细胞等。 4. 生物材料在组织工程中的应用: 将生物材料应用于组织工程领域,通过材料的特性和生物学特

征,促进组织再生和修复。例如,将生物材料制备成支架,培养干细胞,通过细胞分化形成特定的组织。 三、实验步骤: 1. 选择合适的生物材料基质进行合成。 2. 通过化学合成方法制备生物材料,包括聚合、交联等反应。 3. 利用SEM、TEM等仪器对合成的生物材料进行形貌和结构的观察和分析。 4. 利用XRD、IR等技术对生物材料的晶体结构和化学成分进行分析。 5. 利用DMA测试生物材料的力学性能。 6. 进行细胞培养实验,评估生物材料的生物相容性。 7. 将生物材料应用于组织工程领域,观察其促进组织再生和修复的效果。 四、实验条件和设备: 1. 实验条件:实验室环境应保持洁净,温度和湿度适宜。 2. 实验设备:包括化学实验设备(如反应釜、热板、离心机等)、材料表征设备(如SEM、TEM、XRD等)、生物实验设备(如细胞培养箱、显微镜等)。

实验方案设计模板

实验方案设计模板实验方案设计模板一

3、纯种分离 在生产实践中,一般都应用纯种微生物进行生产。通过上述的增殖培养只能说我们要分离的微生物从数量上的劣势转变为优势,从而提高了筛选的效率,但是要得到纯种微生物就必须进行纯种分离。 纯种分离的方法很多,主要有:平板划线分离法、稀释分离法、单孢子或单细胞分离法、菌丝尖端切割法等。 三. 实验材料 1、器材: 小铁铲和无菌纸或袋、培养皿、载玻片、盖玻片、普通光学显微镜、量筒、滴管、吸水纸、无菌水试管(每支4.5mL水)、烧杯、三角瓶、电炉、玻璃棒、接种环、镊子、搪瓷杯、恒温培养箱、高温灭菌锅、移液枪(枪头)、天平、滤纸、pH试纸等。2、试剂: 配制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的原料(牛肉膏、NaCl、琼脂、蛋白月东)、Lugol 氏碘液、.2%可溶性淀粉液、结晶紫染液、番红染液、碘液、95%乙醇、.5%番红水染液、无菌水等。3、土样:取自桂林师专1栋宿舍楼后面土壤,地下1cm 左右。 四. 实验方法步骤 1、采集土样带上小铁铲和无菌袋到土豆地采集较细碎土壤 2、样品稀释在无菌纸上称取样品1g,放入1 mL无菌水的三角瓶中,手摇1 分钟使土和水充分混合。用1mL无菌吸管吸取.5mL注入4.5mL无菌水试管中,梯度稀释至1。 3、分离用稀释样品的同支吸管分别依次从1、1、1样品稀释液中,吸取lmL,注入无菌培养皿中,然后倒入灭菌并融化冷至5°C左右的固体培养基,小心摇动冷凝后,倒置于37C温箱中培养48小时。培养基的配制一称取蛋白东1.g; NaCl.5g;牛肉膏.3g;琼脂1.5g; pH6.4左右;1ml水定容。 4、初步鉴定对多种菌进行形态特征的观察、简单染色、革兰氏染色以及芽孢染色观察,记录结果。 5、a-淀粉酶鉴定 6、1)实验原理: 细菌能否产生a-淀粉酶主要依据是鉴定有能否分解淀粉°a-淀粉酶该酶

实验方案的格式【模板范本】

实验方案 一.【实验题目】: 土壤中细菌的分离纯化实验 二。【实验设计思想】: 细菌是具有很高实用价值的一类微生物, 世界各国对其研究与资源开发极为重视. 目前, 国内有关细菌的区系调查及资源开发虽然有一些报道,但对不同作物根际细菌的研究很少. 甘肃天水麦积山海拔1742m , 属黄土高原潮湿区,植物生长土壤区有机质含量丰富,本次实验将以该地区的落叶松、马尾松、白岩松、野豌豆等作物生长地区的土壤为材料,分离鉴定其中的细菌, 探讨不同作物根际土壤中细菌分布数量及种类的差异,并且分析每一种菌种在植物生长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最后以此为依据来推断麦积山大片地区内土壤中微生物的分布丰富情况和它们对植物生长作出的巨大贡献. 三。【实验目的】: 1.学会培养基最基本的制备方法. 2。学会最基本的微生物灭菌、接种等基本操作过程. 2。掌握最基本的分离、纯化微生物的一系列操作操作。 四。【试验方法】: 取天水麦积山不同植物根部的土壤作为土样,通过对其土壤中微生物的一系列培养、分离、筛选最终分离出细菌得菌株,并稀释平板菌落计数法进行数量测定四.实验原理: 1.菌种来源:由于各种细菌对营养物质需求不同,在不同地方采样对选取所要的细菌含量和其它杂菌含量的多少直接有关,所以选择微生物含量有可能丰富的土壤(天水麦积山植物根区)中采样。 2。培养基的选取:为了使所要的细菌能很好的生长,其它微生物生长受到一定的抑制,要用选择培养基.还要把细菌与其他微生物相区别,还要用鉴别培养基。为了达到既是选择培养基又是鉴别培养基,选取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 3。培养及分离纯化:通过涂布培养法、平板划线法等方法达到分离纯化的目的。 4.保藏:通过分离纯化得到的菌种,接种与斜面培养基上,到一定时间后进行传代培养保藏,使其不死亡、减少突变所引起的生物学性状的改变。

临床研究中横断面研究设计方案模板

临床研究中横断面研究设计方案模板 临床研究中横断面研究设计方案模板 近年来,随着医学科技的发展和人们对健康的关注增加,临床研究成为推动医学进步的重要手段之一。而作为临床研究的一种常用设计,横断面研究在很多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将从横断面研究设计方案的模板出发,深入探讨其在临床研究中的应用和优势,为读者提供一份有价值的参考。 一、前言 横断面研究,又称为横断面调查或跨截面研究,是一种观察性的研究方法,主要是通过一次性横断地观察多个变量来分析其相关性。相对于其他研究设计,横断面研究的特点是快速、简单且成本较低。它在临床研究中应用广泛,为研究领域提供了大量的数据。 二、横断面研究设计方案模板 1. 研究问题和目标 在设计横断面研究时,首先需要明确研究问题和目标。这些问题和目标应该明确、具体且与所研究的主题密切相关。我们想研究某种疾病的发生率和与之相关的风险因素。

2. 研究对象和样本选择 确定研究对象和样本选择是横断面研究的关键步骤。研究对象可以是 人群、患者或者特定疾病的患者群体。样本选择应该基于一定的原则,如随机抽样或代表性样本。确保样本的大小和组成能够对所研究的问 题给出有力的回答。 3. 数据收集和测量指标 横断面研究设计方案应包含数据收集和测量指标的具体方案。数据的 收集可以通过问卷调查、观察或医疗记录等方式进行,测量指标则应 选取与所研究问题相关且具有可靠性和准确性的指标。需要制定数据 的收集时间点和周期,以确保数据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4. 数据分析和统计方法 在横断面研究中,数据分析和统计方法是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解读和 分析的关键步骤。根据研究问题的不同,可以采用描述性统计、卡方 检验、t检验或回归分析等方法,在统计推断的基础上得出结论。还需要对结果进行可信度和有效性的评估,以保证研究结论的科学性。 5. 伦理考虑和研究风险控制 无论是哪种类型的研究,伦理问题都是需要重视的方面。在横断面研 究中,我们应该保护研究对象的权益,确保研究过程符合伦理要求, 并尽可能减少研究对研究对象的风险。还需要说明研究过程中可能出 现的限制和局限性。

临床研究方案模板

附件1:临床研究方案模板(仅供参考)项目来源与编号: ****临床研究方案 组长单位:**医院 项目负责 *** 人: 承担科室:**** 联系电话:**** **医院 参加单位: **医院 **医院 **医院 研究年限:****年**月-****年**月版本号:V1.0 版本日期:****年**月**日

方案摘要

一、研究背景 阐述本项目的国内外研究现状,选题的价值和意义 二、研究目的 1. 主要目的:**** 2. 次要目的:**** 三、研究设计类型、原则与试验步骤 1. 研究设计 说明研究设计的类型、随机化分组方法、设盲水平、研究中心、样本量的计算依据和公式。适应症的合理性及确定依据。 2. 研究步骤 建议绘制“临床研究流程图”。 四、病例选择 (阐述清楚研究对象的选择及相关标准的合理性、可行性) 1. 入选标准 2. 排除标准 3. 剔除标准 从治疗或评价的角度考虑,并说明理由 4. 终止研究标准 从受试者安全方面考虑。比如受试者出现了不宜继续进行研究的情况,包括:病情加重、严重不良事件、依从性差等

五、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 研究用药名称和规格(如涉及用药) 说明研究用药的名称、剂型、规格、来源、生产单位、批号、效期及保存条件等。如果对照药是安慰剂,应符合安慰剂制备要求。对照药选择的依据及合理性。 2. 治疗方案如涉及用药,说明药物名称、剂量、给药途径、给药方法、给药次数、疗程。 3. 合并用药说明可以合并使用的药物与不允许合并使用的药物。 六、观察项目与检测时点围绕研究主要疗效指标和次要疗效指标设计临床观察和实验室检查项目,还需考虑安全性评估指标的观察,并说明检测时点。 七、疗效评定标准说明疗效评定参数的方法、观察时间、记录与分析。包括有效性评价、安全性评价、综合疗效评价等。 八、不良事件的观察说明不良事件的定义、研究预期不良事件、不良事件与药物因果关系判断、不良事件的记录、处理与报告。严重不良事件的报告方法、处理措施、随访的方式、时间 九、研究的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根据项目的具体情况确定是否需要此部分内容) 从实验室指标检测、执行相关SOP、研究者培训、受试者依从性、研究的监查等 方面阐述研究的质量控制与监督。 十、数据安全监查 临床研究将根据风险大小制定相应的数据安全监察计划。所有不良事件均详细记录,恰当处理并追踪直到妥善解决或病情稳定,按照规定及时向伦理委员会、主管部门、申办者和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报告严重不良事件与非预期事件等;主要研究者定期对所有不良事件进行累积性回顾,必要时召开研究者会议评估研究的风险与受益;双盲试验必要时可以进行紧急揭盲,以确保受试者安全与权益;大于最小风险的研究将安排独立的数据监

实验方案设计模板

实验方案设计模板 实验方案设计模板一 实验名称:土壤中分离产生α-淀粉酶的菌种 一.实验目的` 1、学习从土壤中分离、纯化微生物的原理与方法。 2、学习、掌握微生物的鉴定方法。 3、对提取的土样进行微生物的分离、纯化培养,并进行简单的形态鉴定 4、对简单鉴定后的微生物进行生理生化鉴定并由鉴定结果查伯杰氏手册以确定分离出微生物的品种。 二.实验原理 α-淀粉酶是一种液化型淀粉酶,它的产生菌芽孢杆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尤其是在含有淀粉类物质的土壤等样品中。 从自然界筛选菌种的具体做法,大致可以分成以下四个步骤:采样、增殖培养、纯种分离和性能测定。 1、采样:即采集含菌的样品 采集含菌样品前应调查研究一下自己打算筛选的微生物在哪些地方分布最多,然后才可着手做各项具体工作。在土壤中几乎各种微生物都可以找到,因而土壤可说是微生物的大本营。在土壤中,数量最多的当推细菌,其次是放线菌,第三霉菌,酵母菌最少。除土壤以外,其他各类物体上都有相应的占优势生长的微生物。例如枯枝、烂叶、腐土和朽木中纤维素分解菌较多,厨房土壤、面粉加工厂和菜园土壤中淀粉的分解菌较多,果实、蜜饯表面酵母菌较多;蔬菜牛奶中乳酸菌较多,油田、炼油厂附近的土壤中石油分解菌较多等。 2、增殖培养(又称丰富培养) 增殖培养就是在所采集的土壤等含菌样品中加入某些物质,并创造一些有利于待分离微生物生长的其他条件,使能分解利用这类物质的微生物大量繁殖,从而便于我们从其中分离到这类微生物。因此,增殖培养事实上是选择性培养基的一种实际应用。

3、纯种分离 在生产实践中,一般都应用纯种微生物进行生产。通过上述的增殖培养只能说我们要分离的微生物从数量上的劣势转变为优势,从而提高了筛选的效率,但是要得到纯种微生物就必须进行纯种分离。 纯种分离的方法很多,主要有:平板划线分离法、稀释分离法、单孢子或单细胞分离法、菌丝尖端切割法等。 三.实验材料 1、器材: 小铁铲和无菌纸或袋、培养皿、载玻片、盖玻片、普通光学显微镜、量筒、滴管、吸水纸、无菌水试管(每支4.5mL水)、烧杯、三角瓶、电炉、玻璃棒、接种环、镊子、搪瓷杯、恒温培养箱、高温灭菌锅、移液枪(枪头)、天平、滤纸、pH试纸等。2、试剂: 配制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的原料(牛肉膏、NaCl、琼脂、蛋白胨)、Lugol 氏碘液、.2%可溶性淀粉液、结晶紫染液、番红染液、碘液、95%乙醇、.5%番红水染液、无菌水等。3、土样:取自桂林师专1栋宿舍楼后面土壤,地下1cm 左右。 四.实验方法步骤 1、采集土样带上小铁铲和无菌袋到土豆地采集较细碎土壤 2、样品稀释在无菌纸上称取样品1g,放入1mL无菌水的三角瓶中,手摇1分钟使土和水充分混合。用1mL无菌吸管吸取.5mL注入4.5mL无菌水试管中,梯度稀释至1。 3、分离用稀释样品的同支吸管分别依次从1、1、1样品稀释液中,吸取lmL,注入无菌培养皿中,然后倒入灭菌并融化冷至5℃左右的固体培养基,小心摇动冷凝后,倒置于37℃温箱中培养48小时。培养基的配制—称取蛋白胨1.g;NaCl.5g;牛肉膏.3g;琼脂1.5g;pH6.4左右;1ml水定容。 4、初步鉴定对多种菌进行形态特征的观察、简单染色、革兰氏染色以及芽孢染色观察,记录结果。 5、α-淀粉酶鉴定 6、1)实验原理: 细菌能否产生α-淀粉酶主要依据是鉴定有能否分解淀粉。α-淀粉酶该酶

临床研究方案模板

临床研究方案拟定指引 使用说明: 1.此“指引”仅为在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申请立项研究者发起临床研究的 方案撰写提供参考。使用时请注意涵盖黑体字中的主要方面;完成方案后,请删除此部分红字的说明。 2.此方案模板适用于药物等科研研究项目,必须设计版本和版本日期。不鼓 励照搬此模版中的原文,此模版中的内容并不是所有的方面都适用于您的研究。不同研究设计类型,在方案内容上会有所不同,研究者可根据自己研究的特点撰写研究方案。 3.以下凡斜体字括号的蓝色部分均为给研究者的提示语。制定完适合本研究 的方案后,请删去蓝色斜体字内容。 4.在排版时请注意将方案的封面单独列为一页。

研究方案 项目名称(中文):(请填写项目名称中文) 版本号:(一般初始版本为“第1.0版”或“V1.0”) 版本日期:(通常为定稿日期,XXXX年XX月XX日表示,如2020年08月01日) 研究单位:(请填写单位名称,如果多中心研究,则列出所有单位并注明组长单位和参加单位;如果仅在我院开展的则此项填写为“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研究负责人:(请填写本院负责人名字,在方案定稿后,研究负责人需在其打印名字后签署姓名和日期) 申办单位:(申办者的名字,若为本院医生自己发起的则写为“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若为厂家发起的则写为“厂家名称”)。 (以上为方案封面页)

方案摘要 (以下为方案正文)

一、研究背景 (简明扼要的叙述研究的背景,如该研究国内外现状,已知的对人体的可能不良反应、危险性和受益情况(是否有利于公众或受试者……)等。简明介绍我院开展此项研究是否有合适的基础设施或人员配备等。) 二、研究目的 (简明扼要的列出研究目的,可区分主要研究目的和次要研究目的) 三、研究概况 3.1研究总体设计 (简单明确该设计方案的类型(如平行组设计、交叉设计、析因设计、成组序贯设计等),随机化分组方法,盲法的形式(单盲、双盲、开放性)、多中心还是单中心等。例如:本研究为一项前瞻性、单盲、随机、对照、多中心研究。) 3.2 研究人群选择标准 3.2.1入选标准 ①…… ②…… (用清单的方式列出拟参加入选合格受试者的标准,包括疾病的诊断标准(尽可能能有定量检验指标的上、下限);入选前受试者的相关病史、病程和治疗情况要求;其他相关标准,如年龄、性别等。) 3.2.2排除标准 (用清单的方式列出影响研究疗效或安全性评估的情况,如与入选标准相反的其他治疗、合并疾病和妊娠等。) 3.2.3退出标准 (用清单的方式列出退出标准。如受试者要求撤回知情同意;失访;研究者从医学角度考虑受试者有必要中止研究等。)

临床实验设计模板

版本号: 医疗器械临床试验方案 产品名称: 型号规格: 实施者: 联系人及联系电话: 承担临床试验的医疗机构名称: 临床试验单位的通讯地址(含邮编):邮编:515041 临床试验管理部门负责人及联系电话: 临床试验类别:临床验证 临床试验负责人(打印及签字): 联系电话及手机: 年04月28日

说明 1、医疗器械产品在临床试验前,必须制定临床试验方案。 2、临床试验方案由医疗机构和实施者共同设计、制定。实施者与医疗机构签署双方同意的临床试验方案,并签订临床试验合同。 3、市场上未出现的第三类植入体内或借用中医理论制成的医疗器械,临床试验方案应当向医疗器械技术审评机构备案。 4、医疗机构和实施者应当共同制定每病种的临床试验例数及持续时间,以确保达到试验预期目的。 5、临床试验类别分为临床试用和临床验证。

一、临床试验的背景: 壳聚糖(chitosan),化学名称是β-(1→4)-2-乙酰氨基-2-脱氧-D-葡萄糖,壳聚糖是甲壳质脱乙酰衍生物(甲壳质是N-乙酰基-D-葡萄糖胺以β-1,4键结合而成的多糖,它是虾、蟹等甲壳类、甲虫等的外骨骼及蘑菇等菌类的细胞壁成分,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壳聚糖载体采取网状式结构,使壳聚糖分子分布均匀,是一种来源丰富、安全无毒、广谱抗菌、增强免疫、促进伤口愈合的天然聚氨基葡萄糖,同时又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降解性。它是少见的带正电荷的高分子化合物,又是自然界唯一存在的碱性多糖。 人体直肠末端粘膜下和肛管皮肤下静脉丛发生扩张和屈曲所形成的柔软静脉团,称为痔,又名痔疮、痔核、痔病、痔疾等。医学所指痔疮包括内痔、外痔、混合痔,是肛门直肠底部及肛门粘膜的静脉丛发生曲张而形成的一个或多个柔软的静脉团的一种慢性疾病。 痔疮分为内痔、外痔、混合痔,常见症状为出血、脱出、肿胀、疼痛,痔疮久拖不治,可以造成痔核脱出形成嵌顿,加重疼痛和病情,其次肛门感染,一旦形成痔疮出血症状,细菌、毒素、脓栓极易侵入血液引发脓毒败血症等。此外由于痔块脱出导致括约肌松弛,黏液流出肛门外长期刺激周围皮肤,易导致瘙痒及皮肤湿疹。 壳聚糖痔疮凝胶以壳聚糖为主要成份制成的抗菌医用产品。本品具有杀菌、消炎作用。对病源微生物的生长具有明显抑制作用。本品无致敏性,无刺激性,是一种非抗生素类杀菌剂,具有止血止痛,促进愈合和抗菌作用。 本项目的验证产品壳聚糖痔疮凝胶(下称试验产品),由XXXXX有限公司生产的一种新型凝胶剂,该公司于2012年7月开始进行该项目的研制,整个研制过程按照13485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和YY/T0287-2003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进行。试验产品以壳聚糖原料为原料,采用欧洲药典标准原料,脱乙酰度高、国际标准粘度、纯度高,运用低聚糖的提取程序,生产壳聚糖分子量低于1万的新型壳聚糖,低分子壳聚糖具有更好的溶解性、更高的生物活性、更多的生理功能,更利于人体的消化吸收。 初步测试表明:试验产品符合YZB XXXXXX标准要求,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容易操作,使用方便。2013年4月3日,试验产品通过了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广州医疗器械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的型式检验,并出具了合格报告,检验报告号:XXXX。 为了明确试验产品在临床应用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依据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5号令规定,XXXXX委托XXXX承担产品的临床验证。医院相关科室的临床医生和产品制造方研发人员以科学、认真的态度,共同制订了本临床试验方案。 二、产品的机理、特点与试验范围: 1. 试验产品的作用机理: 产品采用药典标准原料,脱乙酰度高、国际标准粘度、纯度高。运用低聚糖的提取程序,生产壳聚糖分子量低于1万的新型壳聚糖,低分子壳聚糖具有更好的溶解性、更高的生物活性、更多的生理功能,更利于人体的消化吸收。其杀菌、抑菌和促进组织再生、增强局部免疫力等功能是普通壳聚糖的数十倍。壳聚糖载体采取网状式结构,使壳聚糖分子分布均匀,有效的提高杀菌效果。 2. 试验产品的特点: ⑴无耐药性,抗菌稳定,抗菌谱广。试验产品的杀菌作用主要在于壳聚糖:一部分由这种特有的准阳离子反应带正电与带负电荷的细菌结合干扰细胞的合成,使细菌趋向溶解死亡;另一部分由壳聚糖进入细胞内与遗传物质结合干扰了细菌的繁殖从而达到抗菌效果,恢复到正常的生理内环境。而且,试验产品经过辐照灭菌,降低了壳聚糖的分子量,增强了其生物活性,杀菌效果得到了提高。 ⑵保护直肠粘膜屏障免受外来刺激而损伤。可吸附痔核破溃表面的脓性分泌物及渗出液,清除组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