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场常见鸟类知识简介

机场常见鸟类知识简介
机场常见鸟类知识简介

机场常见鸟类简介

八哥:全长约240-250毫米,通体黑色,额部有一簇长羽,嘴.腿及脚黄色;头.颈羽具绿色金属光泽,上体染褐;尾黑,外侧尾羽具白端。初级覆羽先端及初级飞羽基部具白色,构成显著翼斑。硒于平原至丘陵的阔叶林附近。成群生活。杂食性。

白头鹎:全长约180-190毫米。雄鸟头顶黑色,久金属光泽,枕部白色,上体灰褐,有不明显的黄绿色宗纹。雌鸟羽色似雄,但黑羽染褐,。栖于平原至丘陵的竹林.灌丛及疏林带。杂食性但以植物性食物为主。

黄鹂:全长230-240毫米。嘴长约等于头长,红色。雄鸟体羽辉黄色,仅眼先.翼及尾羽为黑色。具鲜黄色翼斑。中央尾羽全黑,外侧尾羽具黄色端斑。雌鸟羽色似雄鸟但染暗绿,眼先无黑羽.胸.肋具暗褐色纵纹。栖于平原至低山的阔业林内。以昆虫及浆果为主食。

喜鹊:全长约440-520毫米。上体为黑白两色,尾长呈楔形。头.颈.背至喂均黑。头.颈具紫色金属光泽,背带辉绿蓝色,尾带辉绿,端部有紫及蓝绿辉带。肩不黑色具大形白斑。翼羽黑具绿色金属光泽,初级飞羽内缘白色。下体自胸以上黑色.腹白,尾下腹羽黑。栖于平原至海拔1200米的村落附近的疏林地带。

灰背伯劳:全长约200-235毫米。雄鸟上体灰色,前额.过眼纹及耳羽为黑色,初级飞羽基部白色,构成显著的翼斑,中央2对尾羽黑色,外侧者有明显端斑,最外2对尾羽纯白。下体白色,在颏.胸.肋部染以锈色。雌鸟羽色似雄,但额基为淡黄色,前额黑褐色,上体灰羽染褐并具不清晰暗横纹,下体较雄鸟暗褐。栖于半荒漠地带的疏林至低山阔叶林内。以小型动物及昆虫为主食。

麻雀:全长约150毫米。雄鸟:头顶至后颈。腰的尾上覆羽黑褐色。背栗红色。尾上覆羽黑褐色。尾羽暗黑色。小覆羽栗色。中覆羽基部灰黑色,羽端白色。大

覆羽黑褐色,具栗红色羽缘。初级覆羽和次级飞羽暗褐色。初级飞羽暗褐而具狭形的淡棕色外缘。眼后有一栗色带。眼先,颏喉至上胸中央黑色。颊.耳.羽及下体余部白色。体侧沾淡灰褐色。雌鸟:头和腰灰褐色,具一淡土黄色眉纹。背.尾羽.翼上覆羽的羽缘淡红褐至红褐,背部纵纹,翼尾由褐至黑褐。喉.胸及体侧淡灰色或沾些黄褐,腹部较淡而近白。栖于海拔1300至5000米河边的小树上.谷尖的住宅旁.田间.耕地等。食物为草籽.麦粒.青稞大米等。

戴胜:全长约240毫米。头具显著羽,呈棕栗色,各羽先端黑色.头颈胸羽色和羽冠同,但教淡。上背.羽小覆羽棕褐色,下背.肩黑褐色。腰白尾上覆羽基白而端黑。尾羽黑色,中部横贯一宽白斑。两翼自小覆羽后为黑色,向内转为黑褐色,与下背相似。中.大覆羽具近端棕白横斑;次级飞羽贯以4列白色横斑;初级飞羽仅在与端具一白斑。上腹棕色较淡,下腹较白。栖于开阔的园地和郊野间的树木上。以昆虫为主食,兼食蚯蚓.蜘蛛.螺类等。

大山雀:全长约140毫米。头顶.枕部以至后颈上部呈金属发蓝的光辉黑色。眼下.颊.耳羽直至颈侧白色,呈三角形斑,上背黄绿色,下背至尾上覆羽灰蓝色。中央一对尾羽暗灰蓝色,次五对尾羽内甲黑色,外甲蓝灰色。最外侧尾羽白色。飞羽黑褐色,颏.喉和前胸黑色,略具金属反光。腹部白色,中央贯以黑色纵带,由前胸向后,与黑色尾下覆羽相接。栖于林中,庭园中亦能见到,但在针叶林中比较常见。食物主要为昆虫,有时兼吃少量植物性物质。

暗绿柳莺:全长99-123毫米。上体橄榄绿色:眉纹黄白色:贯眼纹按橄榄绿色:翼和尾羽黑褐色,外甲边缘黄绿色:大覆羽和中覆羽先端淡黄,形成两道翼斑;下体为沾黄的白色。栖于山坡.河谷或平原的针阔混交林.阔叶林以及竹丛.贯丛等地。成队或集小群活动。食昆虫。

金翅:全长约140毫米雄鸟,额.眉颊及颏黄绿色.眼先黑褐,耳羽.头顶.后颈灰色,

背.肩及内侧覆羽橄榄褐色,腰亮黄色.尾上覆羽灰色,尾羽基段亮黄色末端黑色,小.中覆羽金黄至橄榄褐色.外侧大覆羽黑色,内侧大覆羽橄榄绿色,初级覆羽黑色,内侧次级飞羽外甲橄榄绿色,内甲黑褐色.其于飞羽基部亮黄色,末端黑色。颏.喉.上胸亮黄色。下胸喝两肋沾棕。上腹及尾下覆羽亮黄色,下腹近白。雌鸟,头顶.颊.后颈浓橄榄绿色。颏.喉灰褐。胸及肋浅橄榄绿色。腹部中央近白。其于与雄鸟同。栖于平原和高山,高达海拔2400米的高山也有,但平原较普遍,在山上多见于矮的灌木丛,在平原多见于高树丛中。食物以植物为主,大部分是杂草子,也吃昆虫。小云雀:全长147-154毫米。上体棕褐色,具黑褐色纵纹及淡色羽缘。后头部有一簇羽稍长,构成不甚显著的羽冠;具淡棕色眉纹,耳羽棕褐。外侧尾羽具有淡缘和白端,最外有一对纯白。胸部有密集的黑褐色纹斑,其余下体白色。栖于草原及开阔农田地带,在具沙质土壤地区数量较多。杂食性但以植物种子为主食。

家燕:全长160-180毫米。上体黑色,具蓝色金属光泽;尾羽及飞羽黑褐,有蓝绿光泽;尾成黑叉状,外侧尾羽特长。额.颏.喉及前胸深栗色,胸具不完整的黑褐色胸带,腹以下白色。栖于自平原至低山的村落及城区内。在高空飞捕昆虫为食。草鸮:全长365-400毫米。面盘辉棕色,皱领棕色较深,上下各有黑褐边缘;眼先上方有一黑褐色斑。上体黑褐布一白色细点;肩棕具黑褐细点。下体淡棕白色,满布褐色细点。栖于山地灌草丛生林地。以鼠类为食。

纵纹小鸮:全长261-285毫米。上体浓棕褐色,头及上背等约较灰暗;尾淡褐色,横贯以5道黑褐色带斑,胸以下白色,满杂以褐斑。栖于较晃荒僻地区树林中,以昆虫为食。

云雀:全长175-185毫米,上体淡褐色,具黑褐色棕纹及淡色羽缘,各羽具淡色缘;中央尾羽色似背羽,外侧尾羽黑褐具白缘,最外侧尾羽几为白色,具淡棕色眉纹;后头有一簇黑褐色羽冠。下体淡棕,喉侧及胸部有黑褐色条斑。栖于草原

及开阔农田地带,在具沙质土壤地区数量较多。杂食性,以植物种子为主食。

白尾鹞:全长470-510毫米。上体大都灰色,尾上覆羽白色;下体白色。雌鸟上体暗褐色,下体棕黄褐色,杂以棕褐色纵纹。栖于沼泽,水域附近的开阔地,常见于农田.草原.湖沼.河谷.海滨褐林缘。以昆虫小动物为食。

灰头麦鸡:全长290-340毫米。头.颈与胸灰色,胸部沾褐,胸下部具与黑色环带与腹部白色截然分开;眼周具一狭窄裸出黄环和黄色肉垂;背.肩和翼上覆羽灰褐色,腰与尾上覆羽白色;尾羽白色,端部黑色;初级飞羽黑色,次级和三级飞羽白色;肋.腹及尾下覆羽白色。栖于沼泽.草原.农田。以昆虫,蠕虫为食。

毛脚鵟:全长535-660毫米。上体暗褐色下背和肩部常缀近白色不规则的横带,尾上覆羽长具有白色横斑,尾羽白,末端具宽的黑褐色次端斑;颏棕白色,有黑褐色羽干纹;喉.胸黄褐色,具轴纹和大块轴斑;腹部中央暗褐色。栖于稀疏的针,阔混交林或开旷荒野。以小动物为食。

环颈鸮:全长170-180毫米。雄鸟,头顶棕黄色;额白色于白色棕纹相连,贯眼纹黑色;额上两眼见具有黑色横斑,但不于贯眼纹相连;颏.喉.颊及颈后白色连成颈环;下颈侧具褐色横带,在中央两侧斑不闭合;背部灰褐色;飞羽褐色,基部白色。下体白色。雌鸟头顶沙褐色,贯眼纹褐色。栖于河湖岸边及海滨。常集小群活动。以昆虫.甲壳类.蠕虫及软体动物为食。

红隼:全长310-370毫米。头顶至后颈暗灰色。背及翼上覆羽砖红色具黑褐色斑点,飞羽黑色。腰至尾羽灰色,尾羽具宽的黑色次端斑,先端白色。下体皮黄色,胸.肋具黑褐色纵纹。雌鸟上体淡红棕色,杂以黑褐色纵斑;飞翼黑褐色,羽缘白色。下体皮黄,斑纹较多。栖于林缘开阔地。以鼠类为食。

短耳鸮:全长334-374毫米。面盘棕黄色,杂以黑褐色羽干纹;眼周黑色,眼先白色缀以黑羽;头顶两侧具黑褐色,两簇耳不甚显露,腹羽具纵纹。栖于林缘.沼

泽.草地。以昆虫鼠类为食。

普通鵟:全长480-530毫米。羽色变化较大。上体暗褐色,头顶.颈及颈侧具红棕色羽缘;下体暗褐或淡褐色,具深棕色横斑。栖于稀疏林中,亦鉴于丘陵地的农田上空。以昆虫,小动物为食。

赤腹鹰:全长265-303毫米。上体及两翼灰蓝色,后颈和肩羽基部白色,中央尾翼灰黑色,末端较淡,外侧尾羽暗褐色,具黑褐色横斑;下体胸腹和两肋赤棕色。第3枚初级羽最长。栖于山麓森林及村寨。以昆虫,小动物为食。

白鹡鸰:全长175-190毫米。本种在中国有9个品种,体色以及头,胸部的黑斑蚊变异较大。上体自黑色至深灰,尾羽黑色,外侧尾羽具显著白斑。前头,脸及颏,喉白色,有黑色过眼纹。翼上覆羽及飞羽具白斑使翅侧成黑白两色。下体白色,胸不具宽窄不等的黑色宽带。栖于自平原至山区的河溪附近尤以村落附近最多。以昆虫为主食。

鸟类知识简介

鸟类知识简介 三、行为生态 1鸟类的食性 鸟类的食性可分为肉食性、植食性杂食性三大类其中肉食性又可分为食肉类、食鱼类、食虫类和食腐类。 食肉鸟类:包括隼形目、鸮形目中的绝大多数以及少数其它鸟类如贼鸥等。这类鸟嘴呈钩状爪利两翅强健善飞其中多为捕食者食腐类严格地说也属于这类。 隼形目(猎隼) 鸮形目(猫头鹰) 蓝翡翠(佛法僧目) 鹬(鸻形目) 食鱼鸟类:种类极多主要为水鸟和海鸟捕猎方式也是千奇百怪。另外不少食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的涉禽也属于这类。

食虫鸟类:为鸟类中最多的一类又以雀形目为最这类鸟通常飞行迅速而敏捷眼尖嘴快我曾亲眼看到我养的白头鹎雏鸟原地吃到飞过它身旁的苍蝇的情况。一般来说哺雏期间这类鸟会大量捕食有害农林的昆虫所以这类鸟绝大多数为农林益鸟 植食性鸟类:这类鸟通常情况下吃植物种子、果肉和花蜜有些能储藏食物如松鸦等。左边这只乌鸫(雀形目)既食植物果子也食昆虫因此所谓植食性的鸟类多数并非严格的只吃植物食物。但象蜂鸟这样的鸟类则是终生以花蜜为食的某些硬嘴鸟也是终生以植物为食这类属于狭食性鸟类有的甚至是专食性的。一般地说广食性的鸟类种群优势比狭食性的要大。 杂食性鸟类:其实许多食虫鸟类和植食性鸟类都可列入到这类中这类中最典型的是乌鸦只要是人能吃的它们都吃。左边是一种分布很广的乌鸦(雀形目)右边是麻雀(雀形目)。严格地说上页的乌鸫属于杂食性鸟而麻雀由属于植食鸟。 2、鸣啭鸟类的鸣啭 一次在湖北安陆一处洪荒山中流连一周多听到黄鹂的鸣啭声让我激动不已当时就对它们的鸣声做了一些记录在短短几天里发现至少有五种不同的叫法。可惜的是我不懂鸟声学无法理解那些有什么意义。不过我知

鸟类飞行的形态结构特征

鸟类飞行的形态结构特征 厦门市林业局邱春荣 鸟类的运动方式有飞翔、攀缘、步行、奔跑、跳跃、游泳和潜水等,而飞翔运动使鸟类在自然选择中占了优势。飞翔可以避开陆地上的捕食者,也可以又快又广阔地迁飞到新的越冬区和繁殖区,春秋季节的南北迁徒,还能得到整年的有利气候条件。 为什么鸟类适于在空中飞行呢?因为鸟类的身体有与飞行相适应的各种形态结构: 1、外形与羽毛,鸟类的身体呈梭形,构成流线型的外廊,体表被覆着一种奇特的自然构造——羽毛,它重量极轻而结构甚精巧,在受到损坏时易于修理和更换,比蝙蝠的皮膜有更好适应飞行的能力。 2、翼,鸟类的飞羽着生于前肢,形成能够伸缩与折叠的两翼,翼的前缘厚,后缘薄,穿过空气时阻力小并能产生升力。而后缘上着生的飞羽(初级飞羽和次级飞羽)则扩大了翼的表面积,产生了强大的浮力和飞行动力。 3、骨骼和肌肉,鸟类的骨骼薄、空(骨腔大,腔内还充满了空气)、轻的特点,非常适于空中飞行,由脊柱和肋骨、胸骨构成的胸廊连同腰带是全身(包括两翼)的主要支持结构,并且鸟类的胸、腰、荐、尾各部脊椎适度愈合成块,支撑机体,使飞行时身体平稳,

生在胸骨上的龙骨突,附着有特别发达的飞行肌肉——胸肌,约占体重的1/5,它能发出强大的动力,牵引翼的扇动。 4、消化系统,鸟口中无牙,也无牙床,上下颌骨及其他与取食有关的骨骼退化,减轻头骨的重量,达到合理的身体配重。鸟类的嗉囊、腺胃、肌胃是鸟类快速取食与消化的另一种适应。鸟类飞行要消耗大量的能量,有的鸟一天消耗的食物约等于它的体重,有的鸟则超过本身体重的好几倍(人为财死,鸟为食亡)。这样大的取食量,若通过牙齿咀嚼吞咽,来从食物中获得营养就难以维持飞行时的能量消耗。因此鸟类在取食时,总是把食物直接快速吞咽,再由消化系统的各部分继续消化。 5、呼吸系统,鸟类有一个十分特别的呼吸系统,表现在具有非常发达气囊和气管。气囊广布于内脏、骨腔和肌肉之间,这些气囊使鸟类在吸气及呼气过程中,肺内均有富含氧气的空气流过,在吸气和呼气时肺叶都能进行气体交换,是谓双重呼吸,从而提高鸟类的呼吸效率。鸟类的新陈代谢快,又没有散热的汗腺,所以气囊又兼有调节体温、降低鸟体的比重、减小飞翔运动引起的内脏间及肌肉间的磨擦。 6、内脏特化,鸟类心脏的相对大小在所有脊椎动物中居首位,约占体重的0.4%-1.5%,心脏容量大,心跳频率快,一般为300-500次/分钟,血流速度快,有利于氧气、营养物质及代谢废物的交换与

有 关 鸟 类 的 知 识

有关鸟类的知识 简介 鸟类(Bird species)---农林卫士 鸟类通常是带羽、生蛋的动物,有极高的新陈代谢,所以大部分的鸟类都可以飞。鸟类最先出现在侏罗纪时期,爬虫类和鸟类的始祖究竟是什么生物,在古生物学家中仍很有争议。 数量 鸟纲(AVES)全世界现有鸟类8千7百余种,我国有1183种。绝大多数营树栖生活。少数营地栖生活。水禽类在水中寻食,部分种类有迁徙的习性。主要分布于热带、亚热带和温带。国内的种类多分布于西南、华南、中南、华东和华北地区。鸟类体表被羽毛覆盖,前肢边成翼,具有迅速飞翔的能力。身体内有气囊;体温高而恒定。 进化过程 鸟类是由古爬行类进化而来的一支适应飞翔生活的高等脊椎动物。它们的形态结构除许多同爬行类外,也有很多不同之处。这些不同之处一方面是在爬行类的基础上有了较大的发展,具一系列比爬行类高级的进步性特征。如有高而恒定的体温,完善的双循环体系,发达的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以及与此联系的各种复杂行为等;另一方面为适应飞翔生活而又有较多的特化,如体呈流线型,体表被羽毛,前肢特化成翼,骨骼坚固、轻便而多有合,具气囊和肺,气囊是供应鸟类在飞行时有足够氧气的构造。气囊的收缩和扩张跟翼的动作协调。两翼举起,气囊扩张,外界空气一部分进入肺里进行气体交换。另外大部分空气迅速地经过肺直接进入气囊,未进行气体交换,气囊就把大量含氧多的空气暂时贮存起来。两翼下垂,气囊收缩,气囊里的空气经过肺再一次进行气体交换,最后排出体外。这样,鸟类每呼吸一次,空气在肺里进行两次气体交换,可见,气囊没有气体交换的作用,它的功能是贮存空气,协助肺完成呼吸作用。气囊还有减轻身体比重,散发热量,调节体温等作用。这一系列的特化,使鸟类具有很强的飞翔能力,能进行特殊的飞行运动。由于鸟类在形态构造方面有上述一系列的高级特征,又有

“关爱生灵 保护鸟类”知识题

“关爱生灵保护鸟类”知识题 单项选择题(只有1个正确答案) 1.保护鸟类的最根本办法是 A.实现人工驯养繁殖 B.保护鸟类的自然栖息环境 2.野生鸟类最适宜的生存场所是 A.人工环境 B.自然栖息地 3.把野鸟关在笼子里喂养是一种爱护鸟类的行为吗? A.是 B.不是 4.常常被人们称为“树木医生”的鸟是哪种? A.啄木鸟 B.灰喜鹊 5.将卵产在其他鸟巢里而不抚育幼鸟的是哪种鸟? A.斑鸠 B.杜鹃 6.“猫头鹰是不吉利的鸟,喜鹊是吉祥鸟”这种说法科学吗? A.科学 B.不科学 7.人们在春.夏季节可以听到布谷鸟的鸣叫,它的另外称谓是什么? A.黄鹂 B.杜鹃 8.从维护生态平衡的角度,麻雀应该受到保护吗? A.应该保护 B.不必保护 9.地球上现存体形最大的鸟是 A.鸵鸟 B.鸸鹋 10.鸟类最大的价值是 A.生态价值 B.经济价值 11.燕子的主要食物是 A.飞虫 B.植物种子 12.从保护野生动物的角度看,买鸟放生的做法值得提倡吗? A.值得提倡 B.不应提倡 13.鸟类中的鹰和隼都是国家级重点保护动物吗? A.对 B.不对 14.“在天愿作比翼鸟”指的是传说中的什么鸟? A.鸳鸯 B.鹣鹣 15.国画《松鹤延年》中常常是丹顶鹤站在松树上,丹顶鹤在自然中真是在树上栖息吗? A.是 B.不是 16.被人们称为捕鼠能手的鸟是 A.老鹰 B.猫头鹰 17.鸟类的婚配形式是 A.一夫一妻 B.不一定 18.秃鹫的食物是自己捕杀得来的吗? A.是 B.不是 答案: 1.B

2.B 3.B 4.A 5.B 6.B 7.B 8.A 9.A 10.A 11.A 12.B 13.A 14.A 15.B 16.B 17.B 18.B 选自河北日报

鸟类相关知识

护林家族鸟类相关知识 一、鸟类知识简介 (一)生态习性 1鸟类的食性 鸟类的食性可分为肉食性、植食性杂食性三大类其中肉食性又可分为食肉类、食鱼类、食虫类和食腐类。 食肉鸟类:包括隼形目、鸮形目中的绝大多数以及少数其它鸟类如贼鸥等。这类鸟嘴呈钩状爪利两翅强健善飞其中多为捕食者食腐类严格地说也属于这类。 隼形目(猎隼) 鸮形目(猫头鹰) 蓝翡翠(佛法僧目) 鹬(鸻形目) 食鱼鸟类:种类极多主要为水鸟和海鸟捕猎方式也是千奇百怪。另外不少食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的涉禽也属于这类。 食虫鸟类:为鸟类中最多的一类又以雀形目为最这类鸟通常飞行迅速而敏捷眼尖嘴快我曾亲眼看到我养的白头鹎雏鸟原地吃到飞过它身旁的苍蝇的情况。一般来说哺雏期间这类鸟会大量捕食有害农林的昆虫所以这类鸟绝大多数为农林益鸟 植食性鸟类:这类鸟通常情况下吃植物种子、果肉和花蜜有些能储藏食物如松鸦等。左边这只乌鸫(雀形目)既食植物果子也食昆虫因此所谓植食性的鸟类多数并非严格的只吃植物食物。但象蜂鸟这样的鸟类则是终生以花蜜为食的某些硬嘴鸟也是终生以植物为食这类属于狭食性鸟类有的甚至是专食性的。一般地说广食性的鸟类种群优势比狭食性的要大。 杂食性鸟类:其实许多食虫鸟类和植食性鸟类都可列入到这类中这类中最典型的是乌鸦只要是人能吃的它们都吃。左边是一种分布很广的乌鸦(雀形目)右边是麻雀(雀形目)。严格地说上页的乌鸫属于杂食性鸟而麻雀由属于植食鸟。 2、鸣啭鸟类的鸣啭 一次在湖北安陆一处洪荒山中流连一周多听到黄鹂的鸣啭声让我激动不已当时就对它们的鸣声做了一些记录在短短几天里发现至少有五种不同的叫法。可惜的是我不懂鸟声学无法理解那些有什么意义。不过我知道了为什么有些人会誉黄鹂为单簧演奏家了那声音的确太美了。 鸟鸣声可谓丰富多采有的单调简单有的千回百啭或让人陶醉或使人恐怖......鸣管简单的自然弄不出好的声音鸣管完整的但管膜和鸣肌缺乏也不行而鸣禽类无论是鸣肌还是管膜都很发达所以就能发出千差万别的鸣声了。

《鸟》知识讲解

《鸟》知识讲解 责编:王军霞 梳理运用 作者与背景 梁实秋(1903~1987),原名治华,字实秋,浙江杭县(今杭州)人,生于北京,作家、文学评论家、翻译家。代表作有散文集《雅舍小品》、译著《莎士比亚全集》等。 本文选自《梁实秋散文》第一集(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89年版)。早期的梁实秋专注于文学批评,曾委婉地斥过冰心散文,坚持将描写与表达抽象的永恒的人性作为文学艺术的文学观,批评鲁迅翻译外国作品的“硬译”,不同意鲁迅翻译和主张的苏俄“文艺政策”,主张“文学无阶级”,不主张把文学当作政治的工具,反对思想统一,要求思想自由。梁实秋曾和鲁迅等左翼作家笔战不断。1936年10月19日鲁迅不幸逝世,对垒式论战也自然结束。但是,这场论战所产生的影响既深且远,它不因鲁梁论战的结束而结束。 知识积累 1.羽翮.(hé):指鸟羽。翮,鸟羽的茎状部分。 2.瞵.(lín)视:瞪眼注视。瞵,瞪着眼睛看。 3.昂藏:形容仪表雄伟。 4.饮啄:饮水啄食,引申为吃喝,生活。 5.抟.(tuán)扶摇而直上:语出《庄子·逍遥游》。意为凭借旋风直上高空。抟,盘旋而上。扶摇,自下而上的旋风。 6.啭.(zhuàn):鸟鸣声。 7.曳.(yè):拖。 8.喙.(huì):鸟兽的嘴。 9.斑斓.(1án):灿烂多彩。 10.丰腴.(yú):(身体)丰满。 11.秾.(nóng)纤.(xiān)合度:胖瘦合适。秾,丰满、肥胖。纤,瘦小、瘦弱。合度,适宜。 12.顾盼:向左右或周围看来看去。 13.倏.(shū)地:迅速地。 14.鸢.(yuān)鹰:老鹰。 15.客愁:旅人怀乡的愁思。 16.跼蹐 ..(jú jí)缩缩:因寒冷而四肢不能舒展的样子。跼蹐,局促、拘束。缩缩,畏缩的样子。 17.感喟.(kuì):感叹。喟,叹气。 18.戟.(jǐ)张:这里形容鸟的羽毛像戟一样张开。戟,古代兵器,在长柄的一端装有青铜或者铁制的枪尖,旁边附有月牙形锋刃。 19.褴褛 ..(1án lǚ):形容(衣服)破烂。 20.烟突:烟囱。 21.窗棂.(líng):窗户格子。 22.鸱枭 ..(chī xiāo):鸟名,俗称“猫头鹰”。枭,同“鸮”。 考题例析 1.(2016?浙江宁波中考)读下面这段文字,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爱,有一种神奇的魔力。困难的时候,它是kuī(1)甲;nì(2)水的时候,它是小

鸟类知识答题

中学组 姓名: 总分:100 得分:100 开始时间:2013/5/7 20:56:09 用时:2分钟 单项选择题部分(共40题每题2.5分共100分) 1 .在白河峡谷等山区河流中,能见到一种嘴形长而稍向下弯曲的鸟类,它是: A 戴胜 B 鹮嘴鹬 C 白琵鹭 D 白腰草鹬 你的答案是:B 正确答案是:B 2 .常见鸦科的鸟有10多种,其中有的体羽全黑色,也有的黑白两色。下列哪种是黑白两色的? A 大嘴乌鸦 B 小嘴乌鸦 C 达乌里寒鸦 D 红嘴山鸦 你的答案是:C正确答案是:C 3 .春天有许多种野鸭迁徙时在北京的湿地停歇,其中有一种野鸭长着又长又尖尾巴,它是: A 针尾鸭 B 长尾鸭 C 普通秋沙鸭 D 鹊鸭 你的答案是:A正确答案是:A 4 .长耳鴞(猫头鹰)的听觉非常敏锐,它的耳朵生长在: A 头的两侧 B 头顶两侧 C 头顶中央 D 头下方 你的答案是:A 正确答案是:A 5 .在春夏之间,我们常听到“割麦播谷” 的清晰嘹亮的鸟鸣声,是哪种杜鹃? A 大杜鹃 B 四声杜鹃 C 小杜鹃 D 中杜鹃 你的答案是:B正确答案是:B 6 .许多鹰都会在高空翱翔,有一种鹰的中央尾羽短于外侧尾羽,飞翔时尾略显分叉,它是: A 苍鹰 B 黑鸢

C 赤腹鹰 D 白尾鹞 你的答案是:B 正确答案是:B 7 .当在野外发现伤、病的珍稀鸟时,应该采取的措施是: A 立刻送到所在区县园林绿化局 B 通知野生动物救护中心 C 就近放在安全隐蔽处,让它自行恢复 D 带回家,细心喂养 你的答案是:B正确答案是:B 8 .有一种小鸟原来北京没有分布,而近二十年来多了起来,它们头至后颈黑色,自眼至枕部白色,耳羽后部具一白斑,体背面暗灰绿色,翼和尾羽橄榄绿黄色,胸、胁灰褐色,腹以下白色,你知道它是什么鸟吗? A 红耳鹎 B 白头鹎 C 丝光椋鸟 D 八哥 你的答案是:B 正确答案是:B 9 .在郊区甚至在天坛等公园里常见一种漂亮的鸦类鸟,体羽蓝紫色,它的尾明显的长,你知道它是哪种? A 红嘴蓝鹊 B 灰喜鹊 C 喜鹊 D 松鸦 你的答案是:A正确答案是:A 10 .在学校、在社区、在村庄,我们身边总能见到蹦蹦跳跳的小麻雀,你注意到它们头顶戴着什么颜色的“帽子”吗? A 黑色 B 灰色 C 栗色 D 黄色 你的答案是:C正确答案是:C 11 .莺歌燕舞的春天来了,莺一般都是身体较清秀的小鸟,主要啄食树枝叶间、草茎叶等处的小虫子,你知道它们的嘴长得什么样吗? A 三角形 B 尖而细 C 圆锥形 D 长而直 你的答案是:B正确答案是:B

广东常见鸟类

大山雀 不用过多介绍,生命力适应能力超强的小小麻雀,无论是僻静的山村亦或喧嚣的城市总能见到它们成群的身影。虽然没有靓丽的羽翼,但每当它们闪现在令人窒息近乎死寂的都市压力角落时,总让人内心掠过丝丝生气,是的,它们也在这里........... 大山雀,应该算是小麻雀的近亲吧,黑白配长得很酷很时尚,就像披着黑色包头围巾,围巾垂落胸前只漏出白皙的脸颊,呵呵。奇怪的是它们和麻雀亲戚喜欢成群出游不一样,而是喜欢跟着其他同类的大部队,比如暗绿绣眼鸟,它们天生一定是很要好的朋友。

1、长尾缝叶莺 乡下很常见的一种灰褐色小不点,歌声比较单调,尾巴喜欢上扬,飞动时翅膀拍打还会发出吧嗒吧嗒的声音,用什么词来形容一把好呢,活泼!想半天就这词放它身上最合适不过了。喜欢在菜地瓜棚钻上钻下觅食,然后在带刺的荆棘堆里筑巢,鸟巢非常漂亮,完全是编织业界的典范:外层用细草层层精细编织,并将周围生长的绿叶也缝贴在鸟巢表面,很是隐蔽,内部用棉絮羽毛铺垫,看着就安逸。选择在天然屏障里安居是智慧的表现,可惜的是它们却总喜欢选择在小路边相对容易暴露的荆棘堆所以每到繁殖季节,总能够看到拎着鸟巢兴奋飞奔的小孩,很是可惜。

2 暗绿绣眼鸟 绣眼儿看上去秀气,短尾巴,但一样是活泼喧闹,成群在树枝间敏捷地穿飞跳跃。在广州最常见到它们就是路边榕果成熟时,叽叽喳喳在上面扒的榕果满地都是,行人多有中招,当然鸿运当头时还不一定只是榕果哈哈,绣眼儿很会吃,除了小昆虫、小浆果等,它们还吃花蜜,最不厚道的是,还会到寻常百姓家偷吃腊肉,

3 鹊鸲 虽然也是黑白配,但鹊鸲在乡下名声并不好,原因吧可能有二,一为它总是神经兮兮的徘徊在乡下人工or天然的茅房周围,伺机而动,其二我想应该是其不受欢迎的主要原因吧,乡亲们留传下来鹊鸲的叫声是报忧不报喜的,每每听到它们乱起哄,上了年级的老者似乎都会面露菜色,好像马上马上就要有不幸的事情发生一般,可是在我们后辈耳中,圆润的鸣声还真是蛮赞的,欧洲的耶稣像上帝,中国的玉帝似如来,这应该都是思维意识创造的产物吧,你看为何相隔百里的广州街坊却视其为报喜鸟呢,还有就是鹊鸲喜欢在裂开的竹筒里面筑巢,很懂得利用资源很是聪明。

六年级科学《鸟类动物的特征》学案

六年级科学《鸟类动物的特征》学案 【授课时间】XX.9 【教材理解】本课教材分为四个层次。 层:让学生观察身边的鸟有哪些形态特征填写记录单,这是学习的导入。 第二层:在填写记录单之后归纳出只有鸟类具备的特征,这是整理信息,归纳结论的过程。 第三层:根据鸟类的特征判断哪些动物属于鸟类,检验他们是否能够根据鸟类特征进行判断.这里强调了思维能力的训练,是演义判断的过程。 第四层:根据模拟取食的实验现象,形成自己的结论;将模拟实验的情况与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并进行关于生物身体结构,功能与其生活方式和环境是如何适应的讨论。 【设计理念】本课在学生已有认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通过进一步的观察,归纳出鸟类的共同特征,通过对鸟喙与取食关系的趣味性研究,帮助学生初步了解鸟类喙的形态与其生活方式是如何相互适应的,从而进一步感悟到鸟类动物的丰富多彩。 【学情简介】六年级的学生已经经过了三年的科学课程的学习,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所以这节课把主动权交给了学生,让他们自由发挥。通过观看图片,

以及课下搜集一些资料,进而掌握鸟类的共同特征。 【教学目标】 .能说出常见鸟的名称。 .能从外在形态结构和行为等方面设计不同的观察项目,能根据各种资料客观地描述各种鸟类的特点,并能归纳出鸟类的共同特征,能科学地辨别某种动物是否属于鸟类。 能根据鸟喙的外形判定其与生活中的哪种工具的形状和功能相近,能说出各种不同形状的喙对鸟类的生活有什么好处。 能用自己的话说出科学家对鸟类起源的看法,能把自己的推测与其他同学交流,激发学生爱鸟的情感,懂得保护鸟的意义。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根据各种资料客观地描述各种鸟类的特点。 教学难点:能归纳出鸟类的共同特征。 【教学方法】小组合作、谈话法、讲授法 【教学准备】 学生:可下搜集一些有关鸟类的一些资料。 教师:自制多媒体,搜集一些鸟类的资料。 【课时安排】共1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学预设阶段目标课后反馈

大班社会教案:鸟类的灾难

大班社会教案:鸟类的灾难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认识几种常见的鸟,并且知道他们的习性。 2.培养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发展幼儿的想象力。 3.激发幼儿爱鸟、护鸟的热情,从小具有环保意识。 活动准备: 1.教室布置成“鸟类王国”的场景,会表演创作舞蹈“雀跃 晴林”。 2.教学图片,各种鸟的头饰若干,有关鸟的录象。 3.幼儿通过媒体初步认识这些鸟。 活动过程: 一、幼儿扮演各种鸟的形象,随欢快的《清晨曲》音乐(有各种鸟叫声)进场。 1.幼儿随鸟叫声飞进场,在“树”下围坐好。 2.教师简单介绍场景—“鸟类王国”和鸟王—孔雀(教师扮)。 二、介绍几种常见的鸟,并且知道他们的习性。 1.师:我是鸟王—孔雀,今天在着这春光明媚,鸟语花香的 时候,把你们召集起来举行“最佳鸟儿”的评选大赛。比一比谁 的本领最大,谁的贡献最多,愿意参加的鸟可以报名。 2.由幼儿扮演的各类鸟开始自我介绍。 鹰:我是老鹰,我有一双奇特的眼睛,长在头的两侧。我能

看见很小的东西,目光敏锐,我还有尖尖的爪子和带有弯钩的嘴巴,我还有一对大翅膀,会飞到云层之中,我最喜欢吃田鼠和野兔。 鹦鹉:我是语言学家鹦鹉,你们瞧我多漂亮,我有七彩的羽毛,长长的尾巴,我还有一张会模仿的嘴巴,我能学唱歌,还会吹口哨呢! 猫头鹰:我有一双大又亮的眼睛,深夜能看见细小的老鼠在活动,我接飞过去,一把抓住它,因此我是“捕鼠能手”。 燕子:我是春天的使者,每年春天我穿着黑色的礼服,在春姑娘的带领下来到南方,为大家报告春天来了。 3.由小朋友们相互进行讨论各种鸟的特点。 教师小结:刚才小鸟们都展示了自己的本领,看来你们的贡献可真不小,少了谁都不行,看来你们都是最佳小鸟,让我们再看看其他的小鸟有那些本领。 4.幼儿看有关鸟的录象,认识其他的鸟。 三、了解鸟类面临的灾难。 1.设置情景:一阵蕴涵危机的音乐响起声中,信鸽送来探测到的面临危难照片。大家一起商讨研究。 2.图一:小鸟正受农药的侵害。 提问:小鸟怎么了?为什么会死?飞机上喷洒的是什么? 小结:农药的大量使用,不但杀死了害虫,而且有毒的农药也把小鸟给毒死了。

上海常见鸟类资料

大山雀 属鸟纲、雀形目、山雀科,一般山雀科的鸟 体形都非常小,而大山雀体形较大,全长约 有14厘米长。头部、喉部成黑,与脸侧白斑 及颈背块斑成强对比;翼上有一道醒目的白 色条纹,一道黑色带沿胸中央而下,雄鸟胸 带较宽。雌鸟此纵纹较淡,易辨认。眼褐色, 嘴和脚均为黑色。中央一对尾羽深蓝色,羽干为黑色,其余尾羽蓝黑色,飞羽黑褐色。体大(14厘米)而结实的黑、灰及白色山雀。头及喉辉黑,与脸侧白斑及颈背块斑成强对比;翼上具一道醒目的白色条纹,一道黑色带沿胸中央而下。雄鸟胸带较宽,幼鸟胸带减为胸兜。6个亚种略有差别,见于中国极北地区的亚种 kapustini下体偏黄而背偏绿。此亚种易与绿背山雀混淆,但分布上无重叠且绿背山雀具两道白色翼纹。 成年大山雀头部整体为黑色,两颊各有一个椭圆形大白斑;头部的黑色在颌下汇聚成一条黑线,这条黑线沿着胸腹的中线一直延伸到下腹部的尾下覆羽,是辨识大山雀的一个重要特征;根据亚种的不同,大山雀上背的颜色也有很大变化,从纯灰色到橄榄绿色各自不同。飞羽呈蓝黑色,大覆羽蓝灰色,端部白色,形成一条白色翅斑,依靠这一特征可以将绿色型的大山雀与近似种绿背山雀相区分,后者具有两道白色翅斑。虹膜、喙、足均为黑色。 大山雀雄雌同形同色,体形大小与麻雀相似,属于山雀属中体形较大的种类。但本物种的形态与麻雀有较大差别,不似麻雀那般粗笨,显得更加灵秀。成年大山雀头部整体为黑色,两颊各有一个椭圆形大白斑;头部的黑色在颌下汇聚成一条黑线,这条黑线沿着胸腹的中线一直延伸到下腹部的尾下覆羽,在淡黄绿色胸腹的衬托下,这条黑色的“拉链”颇为抢眼,这也是辨识大山雀的一个重要特征;根据亚种的不同,大山雀上背的颜色也有很大变化,从纯灰色到橄榄绿色各自不同。飞羽蓝黑色,大覆羽蓝灰色,端部白色,形成一条白色翅斑,依靠这一特征可以将绿色型的大山雀与近似种绿背山雀相区分,后者具有两道白色翅斑。虹膜、喙、足均为黑色。 家燕 雌雄羽色相似。

鸟类知识简介

鸟类知识简介 1、鸟类属脊椎动物亚门(VERTEBRATA)鸟纲(AVES),为两大类温血动物之一,全世界有鸟类九千至一万种。按照传统的分类,现存鸟类分为古鸟亚纲和今鸟亚纲,今鸟亚纲中又有齿颌总目、古颌总目、楔翼总目、今颌总目四个总目。我国只有今颌总目23个目中的21目,1200种左右,占鸟类总数的13%。 鸟类诞生于中生代侏罗纪,由爬行动物进化而来或与爬行动物有着极亲密的关系。体均被羽,恒温,卵生;胚胎外被羊膜。前肢成翼,偶或退化。多营飞翔生活。心脏具两心耳、两心室。骨多空隙,内充气体。呼吸器官除肺外,并有肺壁而形成的气囊,用以助肺行双重呼吸。种类繁多,遍及全球,生态多样。鸟类在自然界生态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直接地关系到人类的生存质量,因此保护鸟类是每个地球人义不容辞的责任。 2、生理结构 为了在空中作业,鸟类的前肢进化为鸟翼(少数后来又退化)。鸟翼上覆盖着羽毛,这些羽毛质轻、结实且富于弹性,可分为飞羽和覆羽两大类,羽毛上有许多小钩,它们将羽毛粘在一起形成一组光滑的表面。尾羽也属飞羽,是用于飞翔的重要部分。蓬松的小覆羽和绒羽则可保温。许多种鸟类的羽根能分泌油脂,通过理毛能使这些油脂布于羽毛表面,可使羽毛显得很漂亮,也利于飞行。 3、骨骼结构 无牙、骨空、尾骨退化、无膀胱等,这极大减轻了鸟体的重量,更有利于它们的飞翔。从右图中我们能看到鸟类的头骨愈合得比较简洁,前肢骨细而长且有龙骨作支撑,整个鸟骨显得结实轻便。由于升力和翅膀的表面积成正比,这使得鸟类的体积一般不会很大,否则前肢过长会带来许多的麻烦。 大多数鸟类有四趾,拇指向后,便于抓握。颈椎较长且转动自由度很大,这是因为鸟类没有可干活的手,诸如取食、育雏、防御、理毛、建巢等许多工作均由嘴来完成之故。

七彩文鸟的详细养殖知识

七彩文鸟的详细养殖知识 七彩文鸟亦称胡锦鸟,五彩文鸟;【形态】;该鸟羽色艳丽,野生种头红色,后枕、颈基蓝色,背部;【生态】;野生的生活于林缘和村落、农田附近,成群活动,食物;【饲养管理】;饲养该鸟最好是用稍大的笼,使它能展翅飞跳,增加活;【繁殖】;七彩文鸟在生下来5-6个月龄就可以作为繁殖种鸟进;8月中旬开始加喂蛋小米以利*********,补;雏鸟分笼后应该放入大笼子里,让其充分 七彩文鸟亦称胡锦鸟,五彩文鸟。属雀形目,文鸟科,该鸟原产于澳大利亚的北部和西部(热带地区),现已成为人工饲养的观赏鸟,遍及世界各地。 【形态】 该鸟羽色艳丽,野生种头红色,后枕、颈基蓝色,背部、翅羽橄榄绿色,腹羽金黄色,尾羽黑色,腹部覆羽翠蓝色,胸蓝色。眼褐色,嘴肉色,脚桔红色。经人工饲养,出现很多变异品种。雌雄鉴别容易:雄鸟羽毛鲜艳,雌鸟相对黯淡,并且雄鸟发情的时候会“跳杠”。 【生态】 野生的生活于林缘和村落、农田附近,成群活动,食物主要是植物种子、果实和少量嫩芽,巢营于树上,呈壶状。 【饲养管理】 饲养该鸟最好是用稍大的笼,使它能展翅飞跳,增加活动,否则易肥胖。饲料与其他文鸟一样,在换羽期和繁殖期要调整营养,增加鸡蛋。青菜每日应多给一些。该鸟怕冷,冬季室温应不低于10℃。除7-8月换羽期外,只要环境许可,常年都可以产卵繁殖,但是,一般在秋季8月底,天气凉爽后开始繁殖为好。 【繁殖】

七彩文鸟在生下来5-6个月龄就可以作为繁殖种鸟进行选种配对,在配对时应选择同品种的雌雄鸟进行交配,以利于本品种的延续。但要注意不能近亲交配,以同品种、血缘远、体格壮为选种配对的原则。有条件的可按“老配小”的原则配对,以提高产卵的受精率。 8月中旬开始加喂蛋小米以利*********,补饲墨鱼骨等钙质,加喂少量蔬菜。笼内加设巢箱,放些干草在里面。由于交配在巢中进行,所以巢应该大一些。雌雄鸟共同营巢后,雄鸟经常在巢箱内鸣叫,雌鸟进离巢箱频繁。雌雄鸟交尾后1周左右产第一枚卵,每巢产白色卵4-8枚,孵化期为15-16天,由于气温的差异,可能会有一两天的误差。由于七彩文鸟的孵化和育雏的本能退化,一般用保姆鸟十姐妹(白腰文鸟)代孵,也有人用珍珠,而且据说比十姐妹效果还要好。这样一对种鸟一年可以产卵60枚以上。保姆鸟的产卵日期与七彩产卵的日期相差最好不要超过3天。方法是把七彩文鸟卵逐一放在干净的棉花或小米中,等全巢卵产齐后把十姐妹卵取出,换上七彩文鸟卵。七彩文鸟雏鸟的食量要比十姐妹大,所以一般一对十姐妹只能够养活3只左右的七彩。有网友用两公一母十姐妹搭配,可以养活6只七彩。另外还有人用七彩一雄两雌配对繁殖,据说如果能够保证营养,受精率也是很高的。十姐妹在代孵期要停止喂蛋小米,雏鸟出壳前2 -3天可以开始加喂蛋米。七彩文鸟雏鸟的嘴两侧有美丽的粒状纹两条,嘴边各三粒似钻石在黑暗的地方闪闪发光的“珠子”。这种珠子就是区别七彩文鸟和十姐妹的标志。对于亲鸟来说,能够很快地确定雏鸟的位置,便于喂食。育雏时应充分供给蛋小米和部分青菜和钙质。雏鸟经23-24天的孵育就能离巢,站在栖架上或笼底向假父母乞食。有的自己也学会吃食,但仍是假母喂的多。对于晚上不能自己回巢的雏鸟,应该注意将其放回巢内。再经过两周即可与亲鸟分离独立生活。但是,对于体格较弱的雏鸟,只要假母不赶,就应该让它继续跟假母生活一段时间,这样雏鸟会发育得更好。如果发现假父母中途发情弃雏不喂的话,就应该及时由人工喂养。有条件的,可以把被弃的雏鸟放入比其出壳晚的雏鸟巢里,由新的假母喂养,但雏鸟的数量不宜过多。 雏鸟分笼后应该放入大笼子里,让其充分运动以增强体质。此时应减少鸡蛋米的供应,饲料以谷子和稗子为主,适当喂些青菜,但是不可过多,否则可能引起拉

鸟类知识问答题

1,飞行速度最快的鸟 A、白头海雕 B、尖尾雨燕 C、大秃鹫 D、角蜂鸟2,寿命最长的环志海鸟 A、白头海雕 B、大天鹅 C、王信天翁 D、北极燕鸥3,学话最多的鸟 A、非洲灰鹦鹉 B、乌鸦 C、画眉 D、百灵鸟4,最大的鸟巢 A、大秃鹫 B、大天鹅 C、白头海雕 D、安第斯兀鹰5,最小的巢 A、黄莺 B、吸蜜蜂鸟 C、树麻雀 D、燕子 6,最凶猛的鸟 A、游隼 B、白头海雕 C、金雕 D、安第斯兀鹰7,翼膀展开最宽的鸟 A、大天鹅 B、信天翁 C、金雕 D、大秃鹫 8,一次飞行时间最长的鸟 A、大天鹅 B、大雁 C、北极燕鸥 D、信天翁 9,游水最快的鸟 A、绿头鸭 B、燕鸥 C、巴布亚企鹅 D、游隼

A、鸵鸟 B、尖尾雨燕 C、金雕 D、大鸨11,寿命最长的鸟 A、北极燕鸥 B、鸵鸟 C、大型鹦鹉 D、苍鹰12,最重的飞鸟 A、苍鹰 B、大鸨 C、金雕 D、大秃鹫13,飞行最高的鸟类 A、大天鹅 B、北极燕鸥 C、苍鹰 D、信天翁14,飞行最远的鸟类 A、燕鸥 B、白头海雕 C、金雕 D、北极燕鸥15,羽毛最少的鸟 A、鸵鸟 B、蜂鸟 C、鸵鸟 D、天鹅 16,冲刺速度最快的鸟 A、苍鹰 B、王信天翁 C、游隼 D、尖尾雨燕17,振翅最快的鸟 A、燕鸥 B、角蜂鸟 C、猫头鹰 D、啄木鸟18,振翅最慢的鸟 A、大秃鹫 B、大鸨 C、大型鹦鹉 D、天鹅

A、金雕 B、猫头鹰 C、啄木鸟 D、天鹅 20,一只大山雀1天可捕食害虫 A、200多条 B、20多条 C、50多条 D、500多条 21,1只喜鹊1年消灭松毛虫 A、1500条 B、15000条 C、30000条 D、150条 22,1对杜鹃1天可吃掉柳毒蛾幼虫 A、500条 B、50条 C、10条 D、180条 23,1只啄木鸟1天消灭蛀干害虫 A、50多条 B、20多条 C、300多条 D、500多条 24,1只燕子1个夏天可吞食蚊、蝇等害虫 A、500多万条 B、100多万条 C、20多万条 D、10多万条 25,1只猫头鹰1年可捕食老鼠 A、100多只 B、500多只 C、1000多只 D、2000多只 26,1只土燕子在育雏期,每月能消灭蝗虫 A、16000只 B、1600只 C、1000只 D、5000只 27、在7000万年前的新生代,地球上可能存在过160万种鸟类到现在,地球上剩下 A、16000多种 B、9000多种 C、160000多种 D、90000多种 28、请问下列哪种鸟不是候鸟? A.燕子 B.大雁 C.麻雀 D.天鹅

爱鸟周知识讲座材料

爱鸟周知识讲座材料 尊敬的各位领导、朋友、同学们 下午好! 今天我非常有幸参加益家埭社区和江阴市实验小学联合举办的“爱鸟、护鸟”活动。同时我也非常汗颜,我对鸟类的了解并不多,我只能把自己对鸟类的了解做一个简单的介绍。 4月20日至26日,是江苏省一年一度的爱鸟周,中国的爱鸟周活动也走过了26个年头。那你们知道“爱鸟周”是怎么来的吗?一、“爱鸟周”的由来 我国是世界上鸟类资源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现有鸟类1300多种(居世界第四位)且种类独具特色,有许多孑遗种或原始种。为了保护我国的鸟类资源,1981年国务院发文,决定于1982春天开始在每年的4月至5月初确定一个星期为“爱鸟周”(因气候不同,具体时间由省、市、自治区规定)。在爱鸟周中开展各种宣传教育和保护鸟类的活动,使人们树立“保护鸟类,人人有责”的思想,逐渐养成爱鸟护鸟的良好习惯。通过“爱鸟周”的活动,来普及鸟类知识和提高全体国民,特别是青少年对爱鸟、护鸟的认识,是我国的一个独特的创举,它充分体现了我国政府对保护野生资源的重视。 2008年全国“爱鸟周”活动的主题:繁荣生态文化,建设生态文明。 二、鸟类知识简介。

爱鸟首先要知鸟。 1、那什么是鸟? 它的特征是:体表长有羽毛。凡是长有羽毛的一定是鸟。卵生、恒温的高等脊椎动物 2、分类 ①根据鸟的栖息环境大概分为:湿地鸟类、林灌鸟类、山地鸟类、城镇鸟类、农田草地鸟类、高原荒漠鸟类等。 ②按照鸟的生活习性和形态特征大致可分为: 游禽:大多在水上生活。脚短,趾间有蹼,步行笨拙,善于游泳潜水。嘴一般阔而扁平,适合在水中索取食物。鸬鹚、雁、鸭、鸥、鸊鹈为其代表种类。 涉禽:一般在浅水、沼泽地带生活。腿和脚趾很长,适应涉水行走。嘴长,颈长。鹭、鹤为其代表种类。 陆禽:包括鸡形目和鸽形目鸟类。多在地上活动,主要从地面上啄取食物。雉鸡、灰胸竹鸡、斑鸠为主要代表。 猛禽:肉食性鸟,性凶猛。鹰。 攀禽:脚趾多两前、两后,适合在树上攀缘活动。有专吃树皮内害虫的啄木鸟。有消灭害虫的能手的杜鹃。还有捕鱼高手翠鸟等。 鸣禽:种类最多,几乎占了现生鸟类的一半以上。个体较小。鸣管发达,善于鸣叫。麻雀、喜鹊、山雀等属于鸣禽。 ③按照鸟类的居留类型主要分为:留鸟、候鸟、迷鸟。 留鸟:在当地全年出现并有繁殖行为。

鸟类趣味小知识

鸟类趣味小知识 水边有哪些鸟? 在河边或沼泽等水域的附近,因季节的不同而住着不同的鸟类。生活在水边的鸟儿,看起来都长得很象,其实仔细观察,不难看出它们的不同。除了小白鹭.白腹秧鸡.翠鸟.红冠水鸡等候鸟外,还有冬候鸟。这些冬候鸟每逢冬天来临时,会从遥远的北方飞到南方过冬。也有少数的鸟在夏天才会出现在南方,如鹤.秧鸡,此外反嘴鹬和小燕鸥只是飞过南方,居住生活在更远的国家。在我国最大的咸水湖青海湖上有一个小岛――――海西皮岛,每年初春时,斑头雁.鱼鸥.鸬鹚.棕头鹤等十几种水禽从遥远的南方飞来,在鸟岛上筑巢繁育后代。到了初夏,岛上到处是鸟巢.鸟蛋和鸟,铺天盖地,鸟声鼎沸,一直传到几千米外,真是个鸟儿的世界。 红鹤聚在一起做什么? 红鹤常出现在沼泽.河流和湖泊附近。它们是有名的长脚鸟类,常常聚在水中觅食和嬉戏,有时还可以看到母红鹤在水上筑巢孵卵呢!红鹤在觅食时,会伸长脖子,用它那略微弯曲的嘴在泥水中寻找食物。它爱吃一些残枝败叶和水中的小动物。小红鹤肚子饿时,会用嘴轻敲母红鹤的嘴,母红鹤就会衔着食物放进小红鹤的嘴里,这种情形在鹤群中是最常见的。 红喉雀在哪里筑巢 在欧洲某些国家的森林中,常常可以看到一种红喉雀的小鸟。寒冬来临时,别的鸟儿纷纷飞往气候暧和的地方时,红喉雀不但不走避,反而在森林里更活跃了。为了御寒,它们会鼓起全身像衣服似的羽毛,或在地上跳跃。它们通常在树根或树洞里筑巢,而不在树枝上筑巢此外,红喉雀也常常徘徊在房屋的四周,希望能够觅得一点食物,这是红喉雀与其它鸟类不太相同的地方。其实,我们经常所见的麻雀也是不怕冷的,它们常年居住在人们经常活动的地方,并不随季节迁飞。麻雀在屋壁.檐边或树洞里筑巢,平时主要吃谷类,生殖季节要捕食大量的昆虫,到了冬天,它们就寻找杂草种子充饥。有时你还可见到它在雪地里很活跃呢! 雉睡在哪里?

小学科学教案《鸟类动物的特征》

小学科学教案《鸟类动 物的特征》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六年级科学教案《鸟类动物的特征》教案 后白塔小学冯津 教学目标: 1、能分析各种鸟类特点的资料,并用科学的语言概括鸟类的共同特征。 2、能辨别某种动物是否属于鸟类。 3、能说出各种不同形状的鸟喙对鸟类生活有什么好处。 4、能将常见鸟的名称以及其喙与生活中的哪种工具的形状和功能相近说 出来和同学交流。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通过观察和阅读,归纳概括出鸟类动物的共同特征。 教学难点: 对于模拟鸟喙取食实验情况的分析。 教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常见几种鸟:猫头鹰、鹦鹉、鸽子等。 实验材料:一个托盘、五个小碗(第一个小碗中盛有用泡沫打的洞,洞中有很多米粒,第二个小碗中盛有土和葵花子、第三个小碗中盛有纸屑和橡皮泥“橡皮虫”,第四个小碗中盛有塑料板,塑料板上订有各种“小动物”、第五个小碗中盛有水,水中有一些“浮游生物”;五张白纸;1把工具(或尖嘴钳子、或勺子、或起钉器、或镊子));一只秒表。 教学过程: 一、创设故事情境,提出问题

今年鸟类动物运动会就要拉开序幕了,前来报名的鸟类动物可多了,让我们看一看都有谁呢?总裁判员对于前来报名的鸟类朋友一一进行了登统。突然间,报名处发生了争执声。“你们几个怎么也来凑热闹,你们不能报名。”“为什么呢。”“因为你们不是鸟类。”“什么样的动物属于鸟类,鸟类动物具有什么样的共同特征?” 是啊,这节课就让咱们班的同学一起来研究鸟类动物的共同特征。(板书:鸟类动物的共同特征) 二、小组合作,探究新知 (一)小组合作,探究鸟类的共同特征 1、观察、阅读获取信息 (1)介绍研究方法 师:要研究鸟类动物的共同特征,我们应该从哪些方面去研究鸟的特征呢? 生:…… 师:对了,我们不仅要研究它们的体表都长有什么,还应该关注它们的运动方式、繁殖后代的方式、以及如何取食和他们所吃的食物是什么等这些方面的特征。为了帮助我们研究,老师特意请来了几位特殊的朋友,我相信咱们班的同学在它们的帮助下,肯定会大有收获的。在它们和我们见面之前,老师有几点小小的提示。 小提示: ①它们的胆子很小,我们在观察时尽量要安静一些。 ②先整体观察每一种鸟的体表都长有什么,边观察边记录。

常见鸟类简介

麻雀又名家雀、琉麻雀。广布于我国南北各地,也广布于欧亚大陆,是一种最常见的雀类。麻雀多活动在有人类居住的地方,性极活泼,胆大易近人,但警惕却非常高,好奇较强。多营巢于人类的房屋处,如屋檐、墙洞,有时会占领家燕的窝巢,在野外,多筑巢于树洞中。除冬季外,麻雀几乎总处在繁殖期,每次产卵六枚左右,孵化期约14天,幼鸟一个月左右离巢。 2.鸽子 一种善于飞行的鸟,品种很多,羽毛的 颜色也多,主要以谷类为食。由于鸽子具有 本能的爱巢欲,归巢性强,同时鸽子又有野 外觅食的能力,久而久之被人类所认识,于 是人们就从无意识到有意识地把鸽子作为 家禽饲养。人们利用鸽子有较强的飞翔力和 归巢能力等特性,培养出不同品种的信鸽。 3.喜鹊 喜鹊体形很大,羽毛大部为黑色,肩腹 部为白色。喜鹊多生活在人类聚居地区,喜 食谷物、昆虫,一般3月筑巢,巢筑好后开 始产卵,每窝产卵5-8枚。喜鹊肉可入药。 喜鹊叫声婉转,在中国民间将喜鹊作为吉祥 的象征,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传说及画鹊兆 喜的风俗在民间都颇为流行。体形特点是 头、颈、背至尾均为黑色,并自前往后分别 呈现紫色、绿蓝色、绿色等光泽。双翅黑色 而在翼肩有一大形白斑。尾远较翅长,呈楔形;虹膜是褐色的;嘴是黑色;脚是黑色。腹面以胸为界,前黑后白。体长435~460毫米。雌雄羽色相似。幼鸟羽色似成鸟,但黑羽部分染有褐色,金属光泽也不显著。

家燕为燕科燕属的鸟类。喙短而 宽扁,基部宽大,呈倒三角形,上 喙近先端有一缺刻;口裂极深,嘴 须不发达。翅狭长而尖,尾呈叉状, 形成“燕尾”,脚短而细弱,趾三前 一后。主要特点是上体发蓝黑色, 还闪着金属光泽,腹面白色。体态 轻捷伶俐,两翅狭长,飞行时好象 镰刀,尾分叉象剪子。飞行迅速如 箭,忽上忽下,时东时西,能够急 速变换方向。常可见到它们成对地 停落在村落附近的田野和河岸的树 枝上,在电杆和电线上,也常结队 在田野、河滩飞行掠过。飞行时张着嘴捕食蝇、蚊等各种昆虫。鸣声尖锐而短促。 5.鹦鹉 鹦鹉大多色彩绚丽,音域高 亢,那独具特色的钩喙使人们很 容易识别这些美丽的鸟儿。它们 一般以配偶和家族形成小群,栖 息在林中树枝上,自筑巢或以树 洞为巢,食浆果、坚果、种子、 花蜜。也有特例:如深山鹦鹉, 这种生活在稀木灌丛中的鸟儿体 形大,羽毛丰厚,独具一付又长 又尖的嘴。除了具有其它鹦鹉的 食性外还喜食昆虫、螃蟹、腐肉。 6.画眉 画眉是中国常见的鸣禽。鸣声洪亮,婉 转动听,并能仿效多种鸟的叫声。还会学人 话,猫狗叫,笛声等各种声音。性机敏好斗。 是一种普遍性留鸟。主要生长在中国的江 苏、浙江、安徽、湖北、四川、云南、贵州、 陕西等地,台湾地区也有,但外表略有不同。 为广州市市鸟。该鸟为普遍性留鸟,主要栖 息于海拔1000公尺以下之山丘的浓密灌木 林中,喜欢在晨昏时于枝头上鸣唱。画眉性格隐匿、胆小,领域性极强,雄鸟性凶好斗。平时只有在秋季才会三五成群的出现,叫声明亮悦耳,为鸣鸟中之佼佼者,常被捕捉饲养而成为笼鸟。

鸟类知识的资料

鸟类知识的资料 下面介绍最著名的两个亚纲: 古鸟亚纲: 以始祖鸟(Archaeoteryx lithograhica)为代表它也可能是恐爪龙类那样该亚纲会被废除。 今鸟亚纲: 包括白垩纪以来的一些化石鸟类以及现存鸟类。 化石鸟类: 以黄昏鸟目和鱼鸟目为代表它们的骨骼近似现代鸟类但上、下颌具槽生齿。 目 现存今鸟亚纲鸟类可归为3个总目即: 一、平胸总目

为现存体型最大的鸟类(体重大者达135kg体高2.5m)适于奔走生活。具有一系列原始特征:翼退化、胸骨不具龙骨突起不具尾综骨及尾脂腺羽毛均匀分布(无羽区及裸区之分)、羽枝不具羽小钩(因而不形成羽片)雄鸟具发达的交配器官足趾适应奔走生活而趋于减少(2~3趾)。分布限在南半球(非洲、美洲和澳洲南部)。 平胸总目的著名代表为鸵鸟(Struthio camelus)或称非洲鸵鸟其他代表尚有美洲鸵鸟(Rhea americana)及鸸鹋(或称澳洲鸵鸟)(Dromaus nova-chollandeae)。此外在新西兰尚有几维鸟(Ateryx oweni)。 二、企鹅总目 潜水生活的中、大型鸟类具有一系列适应潜水生活的特征。前肢鳍状适于划水。具鳞片状羽毛(羽轴短而宽羽片狭窄)均匀分布于体表。尾短。腿短而移至躯体后方趾间具蹼适应游泳生活。在陆上行走时躯体近于直立左右摇摆。皮下脂肪发达有利于在寒冷地区及水中保持体温。骨骼沉重而不充气。胸骨具有发达的龙骨突起这与前肢划水有关。游泳快速有人称为“水下飞行”。分布限在南半球。 企鹅总目的代表为王企鹅(Atenodytes atagonicus)。

三、突胸总目 突胸总目包括现存鸟类的绝大多数分布遍及全球总计约35个目8500种以上。它们共同的特征是:翼发达善于飞翔胸骨具龙骨突起。最后4~6枚尾椎骨愈合成一块尾综骨。具充气性骨骼。正羽发达构成羽片体表有羽区、裸区之分。雄鸟绝大多数均不具交配器官。

12种鸟的部分特征

灰鹤 灰鹤图片欣赏(29张) 灰鹤是大型涉禽,成鸟两性相似,雌鹤略小。 灰鹤(图片1) 前额和眼先黑色,被有稀疏的黑色毛状短羽,冠部几乎无羽,裸出的皮肤为红色。眼后有一白色宽纹穿过耳羽至后枕,再沿颈部向下到上背,身体其余部分为石板灰色,在背、腰灰色较深,胸、翅灰色较淡,背常沾有褐色。喉、前颈和后颈灰黑色。初级飞羽、次级飞羽端部、尾羽端部和尾上覆羽为黑色;三级飞羽灰色,先端略黑,且延长弯曲成弓状,其羽端的羽枝分离成毛发状。幼鸟:体羽已呈灰色但羽毛端部为棕褐色,冠部被羽,无下垂的内侧飞羽;第二年头顶开始裸露,仅被有毛状短羽,上体仍留有棕褐色的旧羽。虹膜红褐色;嘴黑绿色,端部沾黄;腿和脚灰黑色。幼鸟虹膜浅灰色;嘴基肉色,尖端灰肉色;脚灰黑色。 黑颈鹤 黑颈鹤别名青庄、冲虫(藏语),全身灰白色,颈、腿比较长,头顶皮肤血红色,并布有稀疏发状羽。除眼后和眼下方具一小白色或灰白色斑外,头的其余部分和颈的上部约2/3为黑色,故称黑颈鹤 外形特征

黑颈鹤 黑颈鹤别名冲虫(藏语).是大型飞行涉禽,全长约120cm。全身灰白色,颈、腿比较长,头顶和眼先裸出部分呈暗红色,头顶布有稀疏发状羽。头顶的裸露的红色皮肤,阳光下看去非常鲜艳,到求偶期间更会膨胀起来,显得特别鲜红。除眼后和眼下方具一小白色或灰白色斑外,头的其余部分和颈的上部约2/3为黑色,故称黑颈鹤。飞羽黑褐色,成鸟两性相似,雌鹤略小。初级飞羽、次级飞羽和三级飞羽均黑褐色,三级飞羽延长并弯曲呈弓形,羽端分枝成丝状,覆盖在尾上。尾羽黑色,羽缘沾棕黄色。肩羽浅灰黑色,先端转为灰白色。其余上体及下体全为灰白色,各羽羽缘沾淡棕色。雌鹤上背有棕褐色的蓑羽伸出,雄鹤则不明显。 幼鸟:头顶棕黄色,颈杂有黑色和白色,背灰黄色,初级飞羽和次级飞羽为黑色,越冬后,颈上1/3灰黑色,背残留有黄褐色羽毛。虹膜黄色,嘴角灰色沾绿,至嘴尖黄色增多;腿和脚黑色。幼鸟虹膜黄褐色,嘴肉红色,尖端沾黄,腿和脚灰褐色。 红腹锦鸡 红腹锦鸡(学名:Chrysolophus pictus)又名金鸡,中型鸡类,体长59-110cm。尾特长,约38-42cm。雄鸟羽色华丽,头具金黄色丝状羽冠,上体除上背浓绿色外,其余为金黄色,后颈被有橙棕色而缀有黑边的扇状羽,形成披肩状。下体深红色,尾羽黑褐色,满缀以桂黄色斑点。雌鸟头顶和后颈黑褐色,其余体羽棕黄色,满缀以黑褐色虫蠢状斑和横斑。脚黄色。野外特征极明显,全身羽毛颜色互相衬托,赤橙黄绿青蓝紫具全,光彩夺目,是驰名中外的观赏鸟类。 特征 雌鸟头顶棕黄色而具黑褐色横斑;脸棕黄而缀黑色;耳羽暗银灰色,背棕黄至棕红色,具粗的黑褐色横斑;腰及尾上覆羽棕黄色,密布黑褐色 红腹锦鸡(图2) 虫蠹状斑。 红腹锦鸡雌(图3) 尾棕黄色,具不规则的黑褐色横斑及斑点。两翅与背同,但黑色横斑较宽,棕黄色羽端亦满杂以黑点。颏和喉白色而沾黄色;胸、两胁和尾下覆羽棕黄色,具黑色横斑。腹淡棕黄色,无斑。虹膜雄淡黄色或雌褐色,眼周皮肤雄淡黄色或雌黄色,嘴和脚角黄色。雄鸟跗蹠具一短距,眼下裸出部具一淡黄色小肉垂。体重雄570-751g;雌550-670g;体长雄8 61-1078mm,雌590-700mm;嘴峰雄20-30mm,雌20-25mm;翅雄173-223mm,雌177-188m m:尾雄526-778mm,雌306-415mm;跗蹠雄70-95mm,雌65-80mm。 蛇雕 蛇雕(学名:Spilornis cheela)全长约70cm。头顶及冠羽黑色,羽基白色,端缘浅棕色,使羽冠显出显著花斑。 蛇雕又叫大冠鹫、白腹蛇雕、凤头捕蛇雕等,形象十分威武,是体形中等的猛禽,体长55—73厘米,体重1150—1700克。上体暗褐色或灰褐色,具窄的白色羽缘。头顶黑色,具显著的黑色扇形冠羽,其上被有白色横斑,尾上覆羽具白色尖端,尾羽黑色,中间具有一个宽阔的灰白色横带和窄的白色端斑。喉部、胸部为灰褐色或黑色,具暗色虫蠢状斑,其余下体[1]皮黄色或棕褐色,具白色细斑点。飞翔时从下面看,通体为暗褐色,翼下具宽阔的白色横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