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感技术在洪涝监测中的应用

遥感技术在洪涝监测中的应用

摘要:卫星遥感技术可以应用于洪涝灾情的监测和评估,其主要优势表现在其

对灾害发生区域进行大范围扫描,有利于第一时间对灾害事件进行响应,特别是

灾害发生范围大、交通不便的情况下,卫星遥感几乎是唯一的手段。通过遥感手

段可以获取洪涝水体范围、淹没范围、淹没水量水深、受灾体影响评估等多种要素,这些要素丰富了应急指挥决策的信息资源,也填补了地面监测无法获取的空

白信息。

关键词:遥感技术;洪涝监测;应用

1洪涝灾害遥感监测技术研究进展

1.11980年代的防洪遥感试验

早在1983年,中心就用地球资源卫星的TM影像调查了发生在三江平原挠力

河的洪水,成功地获取了受淹面积和河道变化的信息。1984年和1985年,用极

轨气象卫星分别调查了发生在淮河和辽河的洪水。1987—1990年,在国家科委组

织下,水利部、中国科学院、国家测绘局、国家气象局和国家遥感中心航空遥感

一部等众多部门和单位合作,先后在永定河下游、黄河下游、长江荆江河段和洞

庭湖区以及淮河干流,开展了大规模的防洪遥感应用试验。基于该试验,在我国

首次建立了全天候和准实时监测洪水的遥感系统,使国家防汛指挥部门在远离洪

水几百公里甚至几千公里之外的指挥部里就可及时了解洪水的现场情况。

1.21990年代全天候实时航空遥感系统的研制

继防汛遥感应用试验之后,国家“八五”重大科技攻关和“863高技术”计划又共同支持了全天候实时航空遥感系统的研制。该项目由国家科委、水利部、中科院

和国家遥感中心航空遥感一部等4个部门共同组织,1991年4月启动,1996年4月通过国家验收和鉴定。

该系统的总体设计采用机—星—地模式,由航空遥感平台分系统、雷达实时

成像分系统、航空卫星通信分系统以及地面图像信息处理分系统几部分组成,实

现了全天候工作、图像实时(秒级)传输、应用机动灵活、覆盖面积大以及灾情

评估等5大功能。

1.3重大自然灾害监测评估业务运行系统的建立

“九五”期间,科技部在16个国家重中之重科技攻关项目之一的“遥感、地理

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综合应用研究”中,列入“重大自然灾害监测与评估业务

运行系统的建立”课题,将“水、旱灾害监测与评估业务运行系统的建立与试运行”作为一个专题。该专题按业务化和实用化的要求,对水旱灾害监测与评估中仍未

解决的关键技术继续进行科技攻关,主要目标为建立一套的洪涝灾害监测与评估

技术规程,使决策指挥调度、监测与评估的技术流程、数据管理、以及产品与成

果的编制、输出和传输等更加标准,令决策、指挥、管理和运行更加科学和规范。 2遥感技术在洪涝监测中的应用

2.1卫星遥感数据资源及业务需求

(1)卫星数据资源

目前我国已经基本形成由低、中、高分辨率,光学和雷达多种类型载荷组成

的卫星体系,可用于洪涝遥感监测应用。其中静止轨道卫星高分四号,一天数次

对地进行观测,空间分辨率达50米,主要对水体动态以及地表植被状况进行观测。中等分辨率的陆地资源卫星,几天到十几天对关注地区观测一次,空间分辨

率从几米到几十米,主要解决对资源的普查和地表要素的观测与反演问题。通过

高分辨率观测卫星,需要数十天重复观测一次,可完成对地表对象的详查和大尺

度的地表要素观测。

(2)洪涝监测业务需求

卫星遥感具有覆盖面广、时效性强等特点,与地面监测站网数据的融合使用,能有效提升防汛工作的科学决策能力,提升突发水事件应急处置能力,支撑水利

常规业务工作。通过遥感技术手段快速定位灾害发生位置,提取洪涝范围,分析

淹没水量和水深,评估和预测洪涝对耕地、居民地、城镇、公路、铁路和工矿企

业的影响,估计受灾人口、受淹房屋数量等。通过水利遥感数据处理与服务平台,完成多源数据的采集、快速处理、信息快速提取、融合分析和专题产品快速生产。实现对洪涝事件的快速响应、持续监测、及时上报和深入分析。

2.2洪涝水体快速提取

(1)洪涝水体提取

遥感影像是卫星上装载的传感器对地表扫描采集的电磁波数据,在洪涝灾监

测业务中需要将这些影像数据快速转换为水体范围等业务信息。处理过程应尽量

减少人的干预,在确保精度的前提下提高处理速度,降低误提错提概率。在天气

晴好的条件下,主要应用光学影像,在阴雨有云覆盖条件下,主要采用可穿透云

雨的雷达影像数据。

光学影像中水体的影像特征明确,边界清晰,精度高。光学影像提取的方法

很多,如单波段阈值法、比值法、植被指数法、水体指数法和面向对象法等。经

过实际应用,采用自适应的水体指数阈值分割方法进行水体快速提取效果较好。

雷达数据具有穿透云雨,可以全天候工作的特点,但是雷达数据会受地形影响,

对于山区会将阴影误判为水体。应用雷达数据进行水体提取,一般同时需要同时

加载地形数据作为辅助数据。

(2)洪水淹没区和退水区的区分

对于洪涝监测中还会遇到水势涨落,即涨水和退水的区分问题。在连续监测

过程中,涨水形成淹没范围扩大是单方向的,而在退水期,洪水回退,地表水面

面积减少,但是在地表经常还会存留一部分不连续的浅水和饱和土壤,而实际工

作中需要将二者区分开来。

2.3洪涝范围识别和要素提取

(1)洪涝范围识别

针对遥感影像获取的水体范围,下一步需要做的就是洪涝范围的识别。这方

面主要解决的就是哪些是被水淹没的,哪些原来就是水体范围。处理方式主要有

两种:一种是将发生洪涝灾害后的影像提取的水体,与洪涝灾害前的遥感影像提

取的水体做减法,获取水体的变化部分。另一种,根据用水防护设施,如堤防,

以及事先划定的本底水体做对比。这两种方法对比,第二种方法在业务上更准确,但是需要事先做好基础数据的准备。

(2)洪涝要素提取

应用遥感影像的空间信息,可以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工具的测量功能,量取水

面宽度、水面长度等数量,这些数据对于抢险救灾和洪水预测预报具有意义。结

合地形数据,可以估算淹没水量、淹没水深等数据,如果堤防发生溃决还可以量

算溃口宽度等重要数据。

影响评估主要估计淹没范围内的居民地(县城、乡镇、村庄)、房屋、人口、耕地、交通线等受灾体的数量及空间分布状况。受灾程度评估则计算不同损失程

度受灾体的数量及空间分布状况。而经济损失评估则以货币形式来表达损失值的

大小。不同评估层次的选择主要依赖于资料状况和评估时间要求。

针对洪涝遥感监测特点,开展影响评估速度快,可以为决策支持部分快速提

供信息的洪涝遥感监测,是洪涝发生过程中的最主要的工作。进一步可以运用空

间模型对洪涝期间的基于河道断面的洪水预报结果进行拓展,根据水位预报,预

报对应的淹没区,基于精细地形数据对超大水体和河道外洪水水量估算,根据预

报的淹没范围,预报村庄、房屋、交通线、耕地等淹没标的物,运用叠置分析方法,实时统计洪水范围内承灾体的信息统计。

结束语

我国地域广阔、自然条件复杂、洪涝灾害发生频度高,损失严重。虽然我国

已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地面监测和灾情统计体系,建立了上下联通的信息传输网络,但由于地面监测网络的覆盖程度不够,不能很好地满足应急指挥调度和精细化管

理要求,因而卫星遥感技术的应用成为对常规手段的必要补充。通过卫星遥感手

段可填补无地面监测站点的空白区的覆盖,并且通过遥感卫星对地面的扫描式全

面地表信息采集,实现监测站点无法实现的对洪水范围、淹没面积、淹没水深和

影响评价等要素的监测,补充地面监测站的信息种类和范围。

参考文献:

[1]朱育红.淮河流域洪涝灾害及遥感技术的应用[A].中国气象学会.第32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18气象卫星遥感新资料——新方法——新应用[C].中国气象学会:

中国气象学会,2015:2.

[2]曹罗丹.基于遥感与GIS的浙江省洪涝灾害风险评估研究[D].宁波大学,2014.

[3]黄诗峰.遥感技术在我国洪涝灾害监测评估中的应用[J].中国减灾,2013(24):36-37.

卫星遥感技术在自然灾害监测中的应用研究

卫星遥感技术在自然灾害监测中的应用研究 一、绪论 近年来,由于全球气候变化及人类活动等原因使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严重影响,如何准确、及时的监测和预警自然灾害成为了人们极为关注的问题。而卫星遥感技术的应用,为自然灾害的监测和预警提供了有力的支持。本文将探讨卫星遥感技术在自然灾害监测中的应用。 二、卫星遥感技术的概述 卫星遥感技术是指利用卫星上的多光谱传感器,采集地球表面反射、辐射能、散射、吸收等信息的一种遥感手段。卫星遥感技术具有多光谱、高时空分辨率、遥测遥控、及时更新等优点。通过遥感技术可以获得地球表面的各类信息,包括陆地、海洋、大气等等,而这些信息对于自然灾害的监测和预警非常重要。 三、卫星遥感技术在洪涝灾害监测中的应用 洪涝灾害是自然灾害的一种,对于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严重的影响。利用卫星遥感技术,可以获得地表水的信息,对淹水范围进行快速准确的监测。例如,在2018年的长江中下游地区洪涝灾害中,卫星遥感技术能够实时监测洪水的扩散与变化,为救援和转移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持。 四、卫星遥感技术在地震灾害监测中的应用

地震是自然灾害中最为严重、危害性最大的一种。利用卫星遥 感技术,可以获得地表形变和地下应力变化的数据,对地震预警、预测和风险评估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持。例如,在2013年四川雅安 地震中,卫星遥感技术能够实时监测地震影响范围及灾害的程度,为救援和重建提供了重要的决策依据。 五、卫星遥感技术在气象灾害监测中的应用 气象灾害包括台风、龙卷风、暴雨、大风等。利用卫星遥感技 术可以获取气象数据,对各种天气灾害进行快速准确的监测和预警。例如,在2019年山东台风“利奇马”影响期间,卫星遥感技术 能够实时监测风暴云团、预测风向、风速和降雨量等信息,为相 关单位提供了重要的决策依据。 六、卫星遥感技术在森林火灾监测中的应用 森林火灾具有极大的破坏力,对环境和生态造成的损害难以计量。利用卫星遥感技术,可以实时监测森林着火的情况及着火面 积的大小,为灾害救援人员提供实时有效的数据支持。例如,在2018年加州野火灾害中,利用卫星遥感技术进行了多次监测和预警。 七、结论 卫星遥感技术在自然灾害的监测与预警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在自然灾害的发生和应对过程中,卫星遥感技术的优越性能,

利用遥感技术对洪泛灾害进行风险评估

利用遥感技术对洪泛灾害进行风险评估 洪泛灾害是极具破坏力和危险性的自然灾害,常常会给人民生命、财产等带来 巨大的损失。因此,对于这种灾害的防治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遥感技术在其防治中发挥着很大的作用,更是进行洪灾风险评估的重要手段之一。 一、洪灾风险评估 所谓洪灾风险评估,指对于洪涝灾害可能带来的风险进行预测和评估。其中, 风险是指在一定区域和一定时期内发生洪灾的可能性和灾害造成的损失。洪灾风险评估是根据地理信息系统、遥感技术和数学模型等方法对洪灾的各种因素进行评估,包括土地利用、流域地形、气象条件、水文地质条件等,从而对洪灾风险做出预测和评估。 二、遥感技术在洪灾风险评估中的应用 遥感技术在各个科学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对于洪灾风险评估而言,其应用 显得尤为重要。遥感技术具有高时空分辨率、大覆盖面积、实时性等优点,能够获取大量的及时信息,快速准确地提供流域中各项因素数据,为洪灾风险评估提供重要支持。 在洪灾风险评估中,遥感技术主要应用于以下几方面: 1、洪涝灾害面积识别 通过遥感技术获取洪涝灾害的信息和数据,采用人工分类和自然分类,对洪水 淹没的范围进行了解和分析,确定洪涝灾害的面积。通过这种方法可以实现对洪灾数码影像、航空照片、卫星图像等遥感数据的获取、图像处理、分析、分类和解译。 2、洪涝灾害强度评估

利用遥感技术,通过分析获取到的洪灾数码影像、航空照片、卫星图像等遥感数据,可以对洪涝灾害的强度进行评估。对于洪涝灾害的强度评估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洪涝灾害的危害性程度及可能造成的人民生命、财产等方面的损失。同时,可以对洪涝灾害灾后的重建提供支持性的数据和信息。 3、洪泛灾害的深度测绘 利用遥感技术,通过卫星数据获取到的地表信息和地形图像,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洪泛区的地形,进而通过数据和信息的辅助,预测洪泛灾害的深度。同时,借助数字地形模型可以掌握蓄水区、冲洗区、渗漏区的信息,重点关注汇水面积、汇流方向和渗透性差异等地质信息,更好的评估洪泛灾害风险。 4、流域土地利用研究 利用遥感技术可以获取流域的土地利用数据,对流域内各种地形、植被、水文地质条件等进行综合分析,得出洪涝灾害易发区域的范围,并通过图像分类技术,对遥感影像进行污染物的变化进行监测和测量,在环境保护中发挥重要作用。三、结语 遥感技术在洪灾防治方面的应用不仅能够提高防御措施的有效性,使工作更加科学、精细化,更为重要的是,能够对洪泛灾害进行风险评估,并给出一定程度上的预报,大家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援措施,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遥感技术的广泛应用,不仅提高了对于洪涝灾害的监测、预警和预报能力,同时也大大提高了应对洪涝灾害的应急管理能力,为灾害预防和抢救工作提供了重要支撑。

利用遥感技术监测和预测洪涝灾害

利用遥感技术监测和预测洪涝灾害 近年来,全球各地频繁发生的洪涝灾害给人类造成巨大的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面对这种情况,除了看天象、听民间神卜之外,许多专家、学者和政府部门开始意识到利用遥感技术作为灾害预测和监测的手段。那么,究竟什么是遥感?它是怎样为洪涝灾害预测和监测提供帮助的? 一、什么是遥感 遥感技术是指通过对地球表面的气象、水文、植被、地形等要素以及人工设施 等信息进行数据采集、处理和分析,以达到对地球表面特征的感知、监测和评估的一种技术手段。 遥感技术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主动遥感和被动遥感。主动遥感是指获取对象自 身发射的电磁波或粒子,例如雷达卫星;而被动遥感则是利用对象反射、辐射电磁波的能量进行观测,例如气象卫星。 二、遥感在洪涝灾害监测中的作用 1.提供遥感影像图像 遥感技术可以通过拍摄遥感影像图像,实现对地表物理量空间分布的高精度监测。例如洪水淹没范围、河流水位、道路积水深度等数据的提取和分析。这种方法不仅节省人力,同时因其覆盖范围广、分辨率高,同时实时性也得到了显著提高,能够极大地帮助人们进行洪涝灾害的预警和紧急响应。 2. 地理信息系统的运用 通过遥感技术获取到的数据可以通过地理信息系统(GIS)进行数据处理、分析、管理,以实现对时空变化的监测和对各种危险源的定量评估。基于GIS的洪 涝建模和分析,能够更精确地确定洪灾的影响范围和预测洪灾的概率。

3.测算地表流量 遥感技术也有助于测算洪水的地表流量。研究者可以通过遥感技术对水流的速度、方向、深度、流量等数据进行计算和预测,以应对洪涝灾害的各种情况。例如,有了这些数据,政府部门可以提前规划防洪堤的建设,预警洪水迅速到达城市的时间点。 4.对流量数据的验证 除了提供高精度的地表流量数据以外,遥感技术还可以帮助验证水流模型和预 测模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通过对比遥感数据提取的洪涝信息和数值模型结果数据的差异,研究者可以进行模型的不断修改、完善和验证进而提高数据分析的准确性,帮助政府决策者做出更加科学的决策。 三、结语 总之,遥感技术可以帮助我们更加全面深入地了解洪涝灾害的情况,从而提高 政府的决策水平和应对能力,尽最大努力来减少洪涝灾害对人们生命财产的伤害。随着遥感技术的不断发展,相信它将会对防范和应对洪涝灾害发挥越来越积极、有效的作用。

卫星遥感技术在自然灾害中的应用

卫星遥感技术在自然灾害中的应用自然灾害是发生在人类生活和生产活动过程中的不可避免的因素,如地震、洪涝、台风等等。发生自然灾害对人们的生命财产造成了严重的威胁,同时,自然灾害的损失也影响到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为了及时进行应急响应,保障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科技和技术的应用是非常重要的。卫星遥感技术在自然灾害中的应用已经成为了当前最为热门的话题之一。本文将介绍卫星遥感技术在自然灾害中的应用及其发展现状。 卫星遥感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分类 卫星遥感技术是以人造卫星为载体,通过接收、记录、处理和解译卫星传送的各种信息来获取地表和大气的各种信息。卫星遥感技术最基本的工作原理就是卫星向被观测地表发射电磁波,在地表反射和散射后,卫星再次接收到反射波,通过解析这些波可以得到地表的信息。卫星遥感的分类主要有关于波段,如可见光波段和红外波段,也可以根据卫星的载荷成像系统来分类。 卫星遥感技术在自然灾害中的应用主要有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灾害监测和预警,这个方面主要是通过卫星遥感技术实现全球范围内的监测灾害信息,比如地震、台风、洪涝等灾害。这些

数据可以汇总到一个中心交由专家进行分析,生成灾害预警信息。第二个方面是救援和抢险工作的支持。在灾难发生后,卫星遥感 技术可以连续监测和及时反馈有关灾害的场景信息,包括损失的 范围和程度、毁坏的建筑物和道路的类型和数量、人们的生命和 财产安全状况等等。这些信息可以帮助救援队伍更好地实施救援 工作,尽可能地降低灾难带来的严重后果。 卫星遥感技术在不同自然灾害中的应用 1. 地震监测和预警 卫星遥感技术对于地震监测和预警的应用最为突出,主要是通 过记录和观测地表的形变和应变来实现对地震的预警。此外,卫 星遥感技术也可以用来探测地震后地表的变化,比如地震引起的 河流的变迁、城市化进程的加速等等。 2. 台风和暴雨监测预警 卫星遥感技术在台风和暴雨等气象灾害中的应用也十分重要。 卫星遥感可以监测云层运动轨迹、降雨情况以及风向风速等各种

洪涝灾害遥感监测方法

洪涝灾害遥感监测方法 简介: 洪涝灾害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灾害,给人们的生活和财产带来巨大损失。为了及时准确地监测和预警洪涝灾害,遥感技术被广泛应用。本 文将介绍洪涝灾害遥感监测的方法和技术。 一、遥感图像获取 1. 卫星遥感 卫星遥感是一种常用的遥感手段,它可以获取大范围的图像数据。 通过卫星遥感,可以得到整个洪涝灾害区域的影像数据,覆盖范围广。卫星遥感可以利用可见光、红外线等不同波段的传感器来获取图像, 进而分析洪涝灾害的形成和发展情况。 2. 航空遥感 航空遥感是指利用飞机或无人机等载具进行观测的遥感方法。相比 卫星遥感,航空遥感的分辨率更高,可以显示更细节的信息。通过航 空遥感,可以获取洪涝灾害区域的高分辨率图像,对灾害的范围和程 度有更准确的了解。 二、图像处理与分析 1. 影像预处理

在利用遥感图像进行洪涝灾害监测之前,需要进行一些预处理工作,例如去除云层、大气校正、辐射定标等,以确保图像质量和准确性。 这些预处理步骤可以提高图像的可用性和可操作性。 2. 洪涝灾害指标提取 利用遥感图像,可以提取出一些与洪涝灾害相关的指标,如水体面积、水深、变化检测等。这些指标可以反映出洪涝灾害的程度和范围。常用的指标提取方法包括阈值分割、特征提取、纹理分析等。 三、监测和预警系统 1. 模型构建和监测 利用遥感图像和指标数据,可以建立洪涝灾害的监测模型。监测模 型可以利用机器学习算法,如支持向量机、随机森林等,对图像进行 分类和分析,实现洪涝灾害的自动监测。 2. 预警系统 基于洪涝灾害监测模型,可以建立灾害预警系统。预警系统可以根 据监测结果,及时向相关部门或居民发送预警信息,从而提高灾害防 范和救援的效果。预警系统还可以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将 监测结果可视化展示,并提供决策支持。 四、应用案例 1. 洪涝灾害监测与评估

卫星遥感技术在洪涝灾害监测中的应用研究

卫星遥感技术在洪涝灾害监测中的应用研究 卫星遥感技术在洪涝灾害监测中的应用研究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洪涝灾害成为了全球面临的主要自然灾害之一。洪涝灾害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了极大威胁。传统的洪涝灾害监测手段比如基于站点观测和人工调查方法都存在着成本高、监测信息不全面、监测精度低等问题,因此需要运用卫星遥感技术提高洪涝灾害的监测效能和减灾能力。本文将探讨卫星遥感技术在洪涝灾害监测中的应用研究。 一、卫星遥感技术 卫星遥感技术是利用卫星地球观测仪器对地表自然资源和环境进行无接触、实时、连续的信息监测和数据获取的一种现代科技。目前,卫星遥感技术已经是全球环境研究和灾害监测预警的主要手段和方法,其具有覆盖范围广、多时段、高分辨率、连续监测等优点,可以更好地实现对地表信息的获取和分析。卫星遥感技术可应用于气象、水文、地貌、生态、环境等领域,可以更好地解决环境和资源管理中的一些关键问题。 二、洪涝灾害监测 洪涝灾害是由大雨、暴雨、龙卷风、风暴潮和河流泛滥等造成的一种自然灾害。洪涝灾害的出现会对人类的经济和生活造成很大的破坏,尤其大规模的洪涝灾害更是会导致严重的生命和财产损失。因此,对于洪涝灾害的及时监测和预警具有重要的

意义。目前,传统的监测方式包括站点监测、空中观察、人工调查等。但这种传统方法存在监测范围小、监测精度低等问题。应对这些问题,运用卫星遥感技术进行灾害监测已成为一种可行的途径。 三、卫星遥感技术在洪涝灾害监测中的应用研究 1、卫星遥感监测洪水演变过程 利用卫星遥感技术监测洪水演变过程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方法。卫星遥感技术可以获取到高质量的卫星数据,包括合成孔径雷达(SAR)、可见光、红外、微波等多个波段,可以实现快速、 高效、准确的监测信息获取。典型地,洪水漫灌过程中的水体通常被卫星图像所探测到。通过卫星遥感技术所获取的卫星图像,可以多时段、快速、海量的获取地表水文信息,包括洪水范围、洪水深度、洪水水位等,从而实现洪涝灾害的快速监测和预警。 2、地表水动态监测 地表水动态变化对洪涝灾害的监测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卫星遥感技术可以获取到地表水体面积和周长等变化信息,从而可以监测到洪涝灾害影响范围的扩散情况。同时,卫星遥感技术可以获取到高质量的数据,不会受到人类和天气的影响,保证了洪涝灾害监测信息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3、地表覆盖变化监测

基于遥感数据的自然灾害监测与预警

基于遥感数据的自然灾害监测与预警自然灾害是一种不可预测的灾难,能够给人类带来严重的影响和损失。因此,为了防止和控制自然灾害,我们需要进行科学的监测与预警。而遥感技术作为一种高效可靠的技术手段,已经被广泛应用于自然灾害监测与预警中。因此,本篇文章将着重介绍基于遥感数据的自然灾害监测与预警的相关内容。 一、遥感技术的基本原理 遥感技术指的是通过利用机载、卫星等具有高分辨率观测能力的设备对地表环境进行非接触式的“光学探测”和“分析处理”,并以此获得地球表面各种物理、化学、生态数据的技术。遥感技术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卫星或飞机等设备发出电磁波,然后对其反射或发射的信号进行接收和分析,从而获取地球表面的信息。 二、遥感技术在自然灾害监测中的应用 1. 遥感技术在洪涝灾害监测中的应用

洪涝灾害是自然灾害中最常见的一种,而应用遥感技术进行洪 涝灾害监测已经成为一种非常有效的手段。在洪涝灾害监测过程中,遥感技术能够及时获取洪水灾害范围、深度、形态、进退方 向等信息,从而进行准确的灾情评估和决策制定。比如,在2008 年汶川地震中,遥感技术就被广泛应用于灾民安置选址、道路和 桥梁的恢复等重建工作中,为救援和恢复工作提供了重要的技术 支持。 2. 遥感技术在地震灾害监测中的应用 地震是一种突发性很强的自然灾害,能够对社会生活造成极大 的影响。因此,应用遥感技术进行地震灾害监测也显得尤为重要。在地震灾害监测过程中,遥感技术能够获取地表形变、地表变形、地表水文水文变化等信息,从而对地震的发生和灾后情况进行评 估和监测。比如,2013年四川雅安地震中,遥感技术的应用就为 地震救援和后期重建工作提供了重要的帮助。 3. 遥感技术在干旱灾害监测中的应用 干旱灾害是一种常年累月的灾害形式,对农业和生态系统等造 成的影响很大。而利用遥感技术进行干旱灾害监测,则能够及时

遥感技术在洪涝监测中的应用

遥感技术在洪涝监测中的应用 摘要:卫星遥感技术可以应用于洪涝灾情的监测和评估,其主要优势表现在其 对灾害发生区域进行大范围扫描,有利于第一时间对灾害事件进行响应,特别是 灾害发生范围大、交通不便的情况下,卫星遥感几乎是唯一的手段。通过遥感手 段可以获取洪涝水体范围、淹没范围、淹没水量水深、受灾体影响评估等多种要素,这些要素丰富了应急指挥决策的信息资源,也填补了地面监测无法获取的空 白信息。 关键词:遥感技术;洪涝监测;应用 1洪涝灾害遥感监测技术研究进展 1.11980年代的防洪遥感试验 早在1983年,中心就用地球资源卫星的TM影像调查了发生在三江平原挠力 河的洪水,成功地获取了受淹面积和河道变化的信息。1984年和1985年,用极 轨气象卫星分别调查了发生在淮河和辽河的洪水。1987—1990年,在国家科委组 织下,水利部、中国科学院、国家测绘局、国家气象局和国家遥感中心航空遥感 一部等众多部门和单位合作,先后在永定河下游、黄河下游、长江荆江河段和洞 庭湖区以及淮河干流,开展了大规模的防洪遥感应用试验。基于该试验,在我国 首次建立了全天候和准实时监测洪水的遥感系统,使国家防汛指挥部门在远离洪 水几百公里甚至几千公里之外的指挥部里就可及时了解洪水的现场情况。 1.21990年代全天候实时航空遥感系统的研制 继防汛遥感应用试验之后,国家“八五”重大科技攻关和“863高技术”计划又共同支持了全天候实时航空遥感系统的研制。该项目由国家科委、水利部、中科院 和国家遥感中心航空遥感一部等4个部门共同组织,1991年4月启动,1996年4月通过国家验收和鉴定。 该系统的总体设计采用机—星—地模式,由航空遥感平台分系统、雷达实时 成像分系统、航空卫星通信分系统以及地面图像信息处理分系统几部分组成,实 现了全天候工作、图像实时(秒级)传输、应用机动灵活、覆盖面积大以及灾情 评估等5大功能。 1.3重大自然灾害监测评估业务运行系统的建立 “九五”期间,科技部在16个国家重中之重科技攻关项目之一的“遥感、地理 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综合应用研究”中,列入“重大自然灾害监测与评估业务 运行系统的建立”课题,将“水、旱灾害监测与评估业务运行系统的建立与试运行”作为一个专题。该专题按业务化和实用化的要求,对水旱灾害监测与评估中仍未 解决的关键技术继续进行科技攻关,主要目标为建立一套的洪涝灾害监测与评估 技术规程,使决策指挥调度、监测与评估的技术流程、数据管理、以及产品与成 果的编制、输出和传输等更加标准,令决策、指挥、管理和运行更加科学和规范。 2遥感技术在洪涝监测中的应用 2.1卫星遥感数据资源及业务需求 (1)卫星数据资源 目前我国已经基本形成由低、中、高分辨率,光学和雷达多种类型载荷组成 的卫星体系,可用于洪涝遥感监测应用。其中静止轨道卫星高分四号,一天数次 对地进行观测,空间分辨率达50米,主要对水体动态以及地表植被状况进行观测。中等分辨率的陆地资源卫星,几天到十几天对关注地区观测一次,空间分辨 率从几米到几十米,主要解决对资源的普查和地表要素的观测与反演问题。通过

环境遥感技术在自然灾害监测中的应用

环境遥感技术在自然灾害监测中的应用 自然灾害是人类社会面临的一种普遍问题,它严重影响着人们 的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经济发展。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环境遥感技术已成为了自然灾害监测、预警和应对的重要工具。 本文将重点介绍环境遥感技术在自然灾害监测中的应用,以及未 来可能存在的发展方向。 一、遥感技术在洪灾监测中的应用 洪灾是自然灾害中最常见的一种灾害类型,致灾面广,影响深远。在洪灾发生的过程中,河流水位的变化是判断洪灾发生、进展、威胁程度和预测洪峰流量的关键指标。而遥感技术的优势在 于它可以快速获取大规模、高精度的地表水情信息,实现对洪水 的快速测算和实时监测。通过对遥感图像的处理分析,可以提取 出河流水位面积、洪水淹没面积等信息,准确监测洪水泛滥的范 围和程度,并及时出具洪水预警信息,为灾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二、遥感技术在干旱监测中的应用

干旱是一个长时间持续的自然灾害,对农业、畜牧业、水资源以及生态环境等方面造成极大的影响。遥感技术可以通过对地表温度、土壤水分、植物生长情况等指标进行定量分析,提供干旱区域的监测与评估手段。利用遥感数据,可以实时获取干旱区域的植被覆盖状况、植被生长情况等数据,评估植被覆盖率的变化及其对地表水分、温度等因素的影响,从而更好地预测干旱发生的时间、范围和程度,及时开展抢险救援和应急保障措施。 三、遥感技术在地震监测中的应用 地震是最为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具有突发性、不可预测性和危害性等特点。遥感技术可以通过遥感卫星对地震前后地球表面的变化情况进行观测和研究,探测地震的震源位置和震级大小,提供监测和预测灾情的数据支持。例如,对中国境内地震灾害进行遥感监测,可以通过对地表热红外图像、地形地貌等各项指标进行定量分析,实现对地震时地球表面的变化监测和灾情评估,为地震救援提供科学参考。 四、环境遥感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

卫星遥感技术在自然灾害监测中的应用

卫星遥感技术在自然灾害监测中的应用 在我们的生活中,经常能听到自然灾害给人们造成的巨大伤害。自然灾害的发生是很难避免的,但是我们可以通过技术手段来减 少其带来的损失。卫星遥感技术就是一种最新的技术手段,它在 自然灾害监测中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卫 星遥感技术在自然灾害监测中的应用。 一、卫星遥感技术概述 卫星遥感技术是利用卫星搭载的观测设备对地球表面进行观测 并采集数据的技术。通过卫星遥感技术,可以获得大范围、高精度、实时的地球表面信息,这对于自然灾害的监测具有重要的意义。 卫星遥感技术主要包括光学遥感、微波遥感和地形遥感。光学 遥感技术主要是通过可见光、红外线等电磁波对地球表面进行拍 摄并进行图像处理。微波遥感技术则利用雷达等设备,对地球表 面进行微波信号的发射和接收。地形遥感则主要是利用激光雷达 对地球表面进行高精度的测量。这些卫星遥感技术的发展,为自 然灾害监测和预警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手段。

二、卫星遥感技术在洪涝灾害监测中的应用 洪涝灾害是指由于大量降雨或河水泛滥等因素引起的灾害。在 我们国家,由于地形地貌复杂,气候湿润,洪涝灾害频发。而卫 星遥感技术在洪涝灾害监测中的应用已经越来越成熟。 通过卫星遥感技术,可以获取洪涝灾害区域的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分析该区域的发展历程,识别数据异常,进行灾害监测分析。例如,通过对江苏无锡市的卫星遥感监测,检测出了有30个风景 名胜区存在洪涝灾害隐患,及时采取措施,有效避免灾情发生。 三、卫星遥感技术在地震灾害监测中的应用 地震灾害是指地球内部因为地壳运动而引起的严重灾害。地震 的发生对人类社会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对于地震的监测、预警 具有重要的意义。卫星遥感技术在地震监测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遥感技术在灾害监测中的作用

遥感技术在灾害监测中的作用 自古以来,人类就面临着各种自然灾害的威胁。地震、洪水、火灾等灾害事件 频繁发生,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巨大的威胁。为了及时准确地监测灾害事件以及灾害后的情况,科学家们利用遥感技术开发了一系列高效且精准的监测方法。本文将探讨遥感技术在灾害监测中的作用。 首先,遥感技术可以提供灾害前期的预警信息。地震是一种破坏力极强的自然 灾害,但是其发生前的预警一直是科学家们研究的课题。利用遥感技术,可以监测地表的变形情况,通过地表的变化来预测地震的发生。例如,通过卫星遥感技术可以检测到地壳的微小变形,从而提前警示可能发生地震的地区。这种预警信息的提供对于人们及时躲避地震区域,减少地震灾害的损失具有极大意义。 其次,遥感技术可以用于火灾的监测和防控。火灾是一种迅猛且具有毁灭性的 灾害,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严重威胁。利用遥感技术,可以监测火灾的蔓延情况和火点的位置,及时发现火灾的发生并通知相关部门进行扑救。卫星遥感技术可以提供高分辨率的火点图像,通过对火点图像的分析和处理,可以得出火灾面积、火势等信息,为灾后的救援提供科学依据。 另外,遥感技术在洪水监测中发挥重要作用。洪水是一种常见且危险的自然灾害,给沿岸居民和农田带来巨大影响。利用遥感技术,可以实时监测河流水位以及降雨情况,提早预警洪水的发生。此外,通过卫星遥感技术可以获取洪水范围、深度以及波动情况等关键信息,有助于相关部门制定防洪应对措施,并提供洪水灾后的救援和恢复建设工作。 遥感技术还可以应用于地质灾害的监测中。山体滑坡、泥石流、崩塌等地质灾 害给山区人民的生命安全和生产生活带来了严重威胁。遥感技术可以通过对地质灾害的监测和分析,实时提供地质灾害风险区域和前兆信号。例如,通过遥感卫星对地表的变形和植被的变化进行监测,可以预测地质灾害的潜在发生地区以及可能的规模。

遥感技术在灾害预警中的重要性

遥感技术在灾害预警中的重要性近年来,天灾人祸频繁,社会对灾害应对的重视日益提高。然而,灾害的突发性和不可预知性给灾害预警工作带来了巨大挑战。因此,对于灾害预警技术的探索和研究显得尤为重要。其中,遥 感技术的应用在灾害预警中具有重要意义,下面将从应用场景、 优势和前景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应用场景 遥感技术通常是通过卫星、航空器等远距离获取地球表面的各 种信息,例如,图像、地形、气象、水文等。在灾害预警中,遥 感技术也可以对已经发生的灾害进行监测和评估,同时也能收集 预警所需的数据。 1.监测灾害 遥感技术能够实时获取灾害区域的卫星和气象数据,了解灾害 影响范围、影响程度以及灾情发展趋势,对灾害的监测起到重要 的作用。例如,洪涝灾害监测可以通过卫星影像传感器获取灾害

区域洪水的重心、分布情况和水位变化等数据,将这些数据反馈 给预警和应急部门,以便制定准确的救援计划。 2.评估灾害后果 遥感技术能够获得灾害影响范围、影响程度以及影响人群数量 等信息。通常,这些数据需要通过遥感图像等技术来获取。例如,在地震和洪涝灾害中,遥感技术可以获取到受灾区域的实际情况,包括受灾群众人数、失踪人数和死亡人数等数据,这些数据可以 为政府的灾害救助工作提供重要依据。 3.灾害预警 遥感技术能够获得灾害预警所需的各种数据,包括气候情况、 土壤湿度、植被覆盖等诸多因子。这些数据能够为灾害预警部门 提供精确的灾害预测和预警信息。例如,在洪涝灾害中,遥感技 术能够实时监测到降雨量和江河湖泊水位的变化;在地震灾害中,遥感技术能够实时获得地震信息并进一步预测可能存在的次生灾害。

二、优势 遥感技术在灾害预警中具有较大的优势,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灵敏性 遥感技术能够及时获取和处理信息,在灾害发生后能够在较短 时间内监测、评估灾害的影响范围和程度。 2.准确性 遥感技术可以将大量地球表面的信息以数字化形式传输和处理,相比传统的现场勘查方法,更加客观、准确和全面。 3.成本效益 遥感技术能够通过卫星、无人机等设备对较大范围的区域进行 监测,可以有效地降低人力和物力成本。

遥感卫星用于防灾减灾的实例

遥感卫星用于防灾减灾的实例 遥感卫星是一种高科技的技术手段,可以通过卫星对地球表面进行高 分辨率的观测和监测,为防灾减灾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持。下面将介 绍几个遥感卫星在防灾减灾方面的实例。 一、洪涝灾害监测 洪涝灾害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灾害,对人类社会造成了巨大的损失。遥 感卫星可以通过对地表水体的监测,及时发现洪涝灾害的发生和演变 趋势,为防灾减灾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持。例如,2010年巴基斯坦洪灾期间,卫星图像显示出洪水泛滥的情况,帮助救援人员及时制定救援 方案。 二、地震灾害监测 地震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灾害,对人类社会造成了巨大的损失。遥感卫 星可以通过对地表形变的监测,及时发现地震的发生和演变趋势,为 防灾减灾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持。例如,2010年中国青海玉树地震期间,卫星图像显示出地震破坏的情况,帮助救援人员及时制定救援方案。 三、森林火灾监测

森林火灾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灾害,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遥感卫星可以通过对地表温度的监测,及时发现森林火灾的发生和演变趋势,为防灾减灾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持。例如,2019年澳大利亚森林火灾期间,卫星图像显示出火灾的范围和强度,帮助救援人员及时制定救援方案。 四、气象灾害监测 气象灾害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灾害,对人类社会造成了巨大的损失。遥感卫星可以通过对大气温度、湿度、风速等参数的监测,及时发现气象灾害的发生和演变趋势,为防灾减灾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持。例如,2017年美国飓风哈维期间,卫星图像显示出飓风的路径和强度,帮助救援人员及时制定救援方案。 总之,遥感卫星在防灾减灾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为人类社会的安全和稳定做出了贡献。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遥感卫星将会在防灾减灾方面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卫星遥感技术在灾害监测中的应用

卫星遥感技术在灾害监测中的应用卫星遥感技术是一种利用卫星获取地球表面信息的方法,具有 全球覆盖、无害无污染、实时反馈、非接触式、高效快捷等特点。卫星遥感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灾害监测和预警领域,成为减轻 灾害损失和提高灾害应对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 一般而言,卫星遥感系统可以分为三个部分:卫星、地面站以 及用户终端。卫星负责捕捉地球表面的信息,地面站负责接收、 处理、存储和传输遥感数据,用户终端则解析和应用数据、生成 相应产品,用于科学研究、灾害监测、资源管理等方面。 在灾害监测中,卫星遥感技术主要应用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气象灾害监测和预警: 气象灾害是指天气异常或极端天气对人类和自然环境产生的不 利影响,例如台风、暴雨、干旱、沙尘暴等。卫星遥感技术可以 通过获取大气、水文、生态等相关信息,提供更加全面、实时、 准确的灾害监测和预警服务。例如,利用卫星数据可以对气象要

素进行监测,包括温度、降雨、风速、云量、雾霾等,从而实现 对气象灾害的监测和预警。 二、地质灾害监测和预警: 地质灾害是指地壳变动、地质作用等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等人 为因素诱发的地球表面不稳定和破坏现象,包括地震、滑坡、泥 石流、崩塌等。卫星遥感技术可以通过对地表变形、地面沉降等 相关信息的监测,提供地质灾害监测和预警服务。例如,利用卫 星数据可以对地表形变进行监测,判断可能发生地震的区域,对 可能出现的地震进行预警。 三、洪涝灾害监测和预警: 洪涝灾害是指由于强降雨、暴雨、台风等天气变化导致的河道 水位上涨、山洪暴发、水库泄洪等原因引发的灾害。卫星遥感技 术可以通过对水文、水资源、土地利用等相关信息的监测,提供 洪涝灾害监测和预警服务。例如,利用卫星数据可以对洪水范围、洪水深度、洪水速度等进行监测,预测洪水发生的趋势,提供预 警服务。

遥感技术在自然灾害预警中的应用

遥感技术在自然灾害预警中的应用 一、引言 自然灾害对人类社会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如何有效地预防和减少灾害对人民生命和财产的危害是刻不容缓的问题。遥感技术具有遥感数据采集和信息提取方面的优势,为自然灾害预警提供了新的技术支撑,而科学合理地利用遥感技术对自然灾害进行预测和预警,将大大提高自然灾害应对的能力。 二、遥感技术在自然灾害预警中的应用 1. 遥感图像获取 遥感技术可以通过遥感卫星对地面进行高分辨率图像的获取,可以发现灾害预警中很多的特征。例如,在飓风预警中,使用遥感卫星可以观察到巨大的风暴眼和旋转云系,从而提前或及时预测飓风的路径和强度。 2. 遥感数据处理 利用遥感技术针对石、土、林区和河流等灾害易发区的遥感数据进行处理,对洪水、泥石流等自然灾害进行分类、监测、预警和预报。在地震预警中,使用低频震动波形与遥感技术结合,可以有效地进行地表变形及地震前发生的物理等异常现象监测。 3. 遥感图像分析

遥感技术可以通过对遥感图像的分析来推测各种自然灾害的发生,以及其可能的损失和影响。例如,在干旱预警中,遥感技术 可以根据作物叶片颜色、相对温度、土壤湿度等数据进行分析, 从而预测干旱的范围和可能的程度。 4. 遥感一体化平台 将遥感技术、地理信息技术、数学统计学等相关技术集成为一体,形成一种全新的综合性遥感一体化平台,可以对不同种类的 自然灾害进行综合分析和判定。例如,在森林火灾预测中,遥感 一体化平台可以实时监测火灾过程中温度的变化和热辐射的强度,然后基于数据的反馈与调整,预测火灾的扩散规模和方向。 三、遥感技术在现实问题中的应用案例 1. 2017年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山火 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山火爆发后,利用遥感技术对火灾范围进 行分析,发现该地区一些山谷的植被覆盖率低,当火势迅速蔓延时,遥感技术及时提供了关于天气、土壤、植被、地形等方面的 灾变数据,以支持大规模的灾害性情报收集和打击部署。 2. 2015年尼泊尔大地震 在2015年尼泊尔大地震中,遥感技术在地震后的人道主义援 助和抗震救灾方面起到了巨大的作用。通过分析地震灾区的遥感

遥感技术在自然灾害监测中的应用

遥感技术在自然灾害监测中的应用自然灾害是人类不可避免面临的问题,对个人、社会、经济等方面造成的影响不容忽视。如何及时有效地监测、预警和应对自然灾害已成为社会各界的共同关注。遥感技术作为一种高效的监测手段,其应用也越来越广泛。本文将重点介绍遥感技术在自然灾害监测中的应用方向和优势。 一、遥感技术在火山与地震监测中的应用 火山喷发和地震是自然灾害中比较常见的类型,对人类生命财产都有重要影响。利用遥感技术可以在地面不易靠近的火山活动区进行监测,以获取有效信息。通过对多时相影像数据、热红外遥感数据等进行图像处理,可以识别出火山口喷出的烟雾、火山喷发热点等信息,从而进行火山喷发活动的预测。 同时,地震活动也可以通过遥感技术进行监测。利用高分辨率卫星影像和合成孔径雷达(SAR)等遥感观测技术,可以察觉到地震引起的地表裂缝、地面变形和地域地貌的异常变化等现象。通过对变形数据的数学模型和计算分析,可以预测发震概率和危险程度。此外,地震的遥感监测还可以用于地震后灾害的调查、监测和救灾, 为灾后处置和重建提供数据支撑。

二、遥感技术在洪涝灾害监测中的应用 洪涝灾害是一种广泛影响人类的自然灾害,发生后会对社会、 经济和环境带来巨大破坏。遥感技术在洪涝调查和监测中具有优势,其数据可以有效测量和监测水体涨落和洪水泛滥的情况。高 分辨率卫星影像可以精确定位洪涝灾害的受灾区域,综合利用多 时相影像资料,可以得到洪水分布、水深、水面面积等综合信息。此外,遥感技术还可以通过地形和地貌因素对洪灾灾害的潜在危 险区域进行监测和分析,以预测可能出现的灾情。 三、遥感技术在台风和风暴潮灾害监测中的应用 台风和风暴潮灾害给沿海地区造成了很大的影响,遥感技术在 这些灾害的监测和预警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利用遥感技术可以 实现对风暴潮和海浪的实时监测,捕捉风暴前期信息,帮助相关 部门及时采取措施。此外,高分辨率卫星影像可以对海岸线进行 边界检测,并可以监测海岸进退变迁,对区域性海岸多年趋势变 化进行深度分析,以保证海防工作的有效展开。

遥感技术在交通气象灾害监测中的应用进展

遥感技术在交通气象灾害监测中的应用进展 遥感技术在交通气象灾害监测中的应用进展 随着现代交通系统的不断发展壮大,交通气象灾害对交通运输的影响也日益凸显。交通气象灾害包括暴雨洪涝、雾霾、冰雪天气等,在这些灾害发生时,航空、航天、铁路、公路等交通系统会受到严重影响,交通堵塞、延误、事故频发成为常见现象,严重影响了交通安全和效率。为了提高对交通气象灾害的监测和预警能力,遥感技术逐渐应用于交通气象灾害的监测中,并取得了不小的进展。 一、遥感技术概述 遥感技术是指利用遥感仪器获取地球表面信息的方法,通过传感器获取地球表面大气、植被、土壤等信息,并通过图像解译技术进行分析和处理。遥感技术具有快速获取大范围、长时间序列地表信息的优势,成为交通气象灾害监测中的重要手段。 二、遥感技术在暴雨洪涝监测中的应用 暴雨洪涝是常见的交通气象灾害之一,它不仅会造成道路积水、路面塌陷等交通安全隐患,还会导致交通中断和路网分布不平衡。利用遥感技术对暴雨洪涝进行监测,可以及时了解洪水灾害发生的范围和程度,有助于交通管理部门调配资源,避免交通系统中断。 通过遥感技术获取的卫星图像可以反映洪涝地区的表面水情,分析水面扩展的范围和速度,进而预测可能发生的洪水等级和程度。此外,遥感数据还可用于区域内的水体监测和洪涝灾害评估,并与地下水位监测数据进行对比分析,以了解水情的动态变化。

三、遥感技术在雾霾监测中的应用 雾霾天气会降低空气质量,对交通运输带来诸多不利影响。雾霾天气中,能见度下降严重,导致车辆行驶困难,交通事故频发。因此,准确监测雾霾天气对交通运输安全至关重要。 遥感技术通过遥感卫星和气象雷达来获取雾霾的空间分布和浓度。遥感卫星可以监测雾霾物质的输送路径和扩散范围,为交通管理部门提供及时的预警信息。气象雷达则可以探测雾霾中的微粒物质的浓度和颗粒大小,进一步了解雾霾的形成与发展过程。此外,遥感技术还可通过大气成分遥感来监测类似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雾霾的成分,为及时采取措施提供数据支持。 四、遥感技术在冰雪天气监测中的应用 冰雪天气是交通气象灾害中的重要部分,对交通运输安全和效率造成重大影响。通过遥感技术对冰雪天气进行监测,可以及时评估交通道路的冰雪情况,提前采取应对措施,减少交通事故和堵塞现象。 利用遥感卫星数据,可以获取冰雪面积的空间分布和覆盖程度,进而评估冰雪对交通道路的影响范围。此外,通过红外遥感技术可以监测地面温度变化,预测交通道路结冰的可能性。此外,遥感技术还可以获取冰雪的密度和厚度等信息,为交通管理部门提供更精确的交通路况判断依据。 五、遥感技术在交通气象灾害应急响应中的应用 在交通气象灾害发生后,及时采取应急响应措施是非常重要的。遥感技术可以通过实时监测和分析,提供快速而准确的交通气象灾害信息,为制定应急响应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遥感技术可以及时获取交通气象灾害的实时影像图像,分析火灾爆炸的范围和程度,评估交通道路的通行能力或中断情

遥感技术在防汛抗旱中的具体应用

遥感技术在防汛抗旱中的具体应用 摘要:遥感技术是水利信息化和水利现代化中必不可少的一种技术,也是空间 信息中最主要的一种获取手段,遥感技术本身也能够在行业内部有非常广泛的运用。在防汛抗旱的过程中,90%以上的数据都属于空间数据,能够有效地提供空 间信息和技术的支持,从而最终在防汛抗旱中发挥着很重大的作用。本文主要从 遥感技术在防汛抗旱中的具体应用进行全面透彻的分析,希望能够给大家更好的 参考性意见。 关键词:遥感技术;防汛抗旱;应用技术;具体方法 引言 自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遥感技术就已经很早开始运用于洪涝灾害的调查。中国科学院、测绘局和其他单位进行合作,之后再在我国包括黄河、洞庭湖和其他地区进行全面的防 洪试验。并在这个过程中建立了准时的全天候防洪系统。国家的遥感中心早就利用卫星进行 信息的获取,之后再连续、及时和准确地将洪灾的情况上报给中央和地方的防汛部门[1]。并 通过对不同的卫星数据进行融合,再通过综合利用能够各自的优势,清晰地反映出洪灾的态势,而这对我国的防汛抗旱工作有着相当大的意义。 1.遥感技术的概念 作为现代地球空间信息探测的重要手段,遥感技术一直都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水 利行业一直都发挥着很重要的前景,特别能够为防汛抗旱减灾提供有效的空间信息和技术支持。与传统的信息获取手段相比,遥感技术拥有更大的监测范围和更短的监测周期,能够方 便我们在不受天气和其他因素影响的条件下进行全方位的工作。并且在用遥感技术监测的过 程中,尤其能够在有能力的情况下进行不断地发展。目前,遥感技术已经进入全新的飞速发 展时代,而且本身也已经能够全方位地为防汛抗旱提供更加全面的动态,本身这种技术也是 一种快速、多取向和高分辨率的监测平台。 2.遥感技术在防洪减灾中的应用 2.1洪涝灾害监测评估 对水体面积的监测和当灾害时水体面积和水体本底的面积之差就被称之为受淹面积。在 水体提取的过程中,可以基于水体在可见光波段的反射率随着波长的增大而不断下降,之后 再将红外波段的反射率更好地降到最低。而微波段则主要是由水面镜面的反射而引起的向后 反射少的电磁波的最主要的特征,这是遥感影像在进行水体中物质提取过程中最主要的一种 依据。当灾害发生的时候,水体的提取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最好的方式就是可以依靠对 全天候和全天时监测中的微波影像进行提取[2]。目前,一共有多种遥感卫星可以用作水体的 提取,整个空间分辨的概率甚至可以跨越几百米到几千米,之后再根据视觉的需要进行选择。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航空遥感已经成为了实时监测的最重要的手段。 在光学影像和水体信息识别的过程中,主要采用的方法包括差值法、比值法、光谱主成 分分析法和其他几种方法。随着科技的发展,现在色度判别法已经成为了运用最为广泛的方法,它可以通过目视等直接判断的方法来更好地熟知水体内部的主要成分。此外,利用雷达 遥感技术在获取水体的过程中,尤其可以更好地突破黑夜和云雾的限制,以便使得其更好地 被运用于洪水灾害的监测中。 2.2对水利工程的安全进行监测 当遥感技术被运用于水利工程监测的过程中时,遥感技术通常能够在包括周期管理、规划、设计和施工等多个环节来更好地全方位发挥作用。而因为水利工程本身就跟防洪减灾有 着很密切的关系。最典型的安全监测主要包括五个方面。第一,通过侧视合成孔径雷达来观 测坝体的水平和垂直方向的位移和变形;第二,通过对多时相的不同水位下的遥感影像提取 出来的水面的面积来更好地配合实测水位,这样就可以得到库容曲线;第三,可以通过多种 因素分析和确定 第一,合成孔径的雷达可以很方便地帮助我们观测坝体的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的位移, 并更好地确定其有没有发生变形。第二,不同时段的遥感影像会呈现不一样的图像,而这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