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狂犬病病例分析.ppt

狂犬病个案

一例狂躁性狂犬病患者的急救护理 徐州市传染医院急诊科吴小玲 狂犬病也称恐水症,是一种由于狂犬病毒所导致的自然疫源性的人畜共患性传染病,发病急剧,具有广泛的流行性,死亡率较高,几乎100%,严重威胁着人民的生命健康,然而人获得的狂犬病主要由病兽咬伤等方式传播到人体的【1】。临床上将狂犬病分为前驱期、兴奋期、麻痹期。兴奋期的患者进入高度兴奋状态,突出表现为狂躁、恐水怕风、发作性咽肌痉挛、呼吸困难、高热、多汗、流涎等,此期间不能进食,意识清楚,所以异常痛苦,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帮助患者安详度过生命的最后时间非常重要【2】。现将我科2013年06月12日09时收治一例狂躁性狂犬病患者护理总结如下: 1 病例介绍 患者,李某,男, 41岁, 患者于三月前在家中睡觉时被一流浪狗咬伤,流浪狗逃窜,未处理伤口,未注射狂犬病疫苗,出现“呕吐,恐风,怕水1天”于2013年06月12日09时至我科就诊,诊断为狂犬病。迅速将患者送至抢救室隔离治疗,保持环境安静舒适,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呕吐,恐风,怕水,进水时喉头痉挛,流涎,胸闷恶心,恐惧不安,全身不适,阵发性肢体痉挛,极度兴奋,无呕血黑便,无呼吸困难,右手狗咬伤处留有伤口瘢痕,查体T:36.8℃ P:100次/分 R:28次/分 BP:118/85mmHg SpO2: 95% 神志清楚,精神恍惚,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灵敏,给予心电监护严密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保持呼吸道通畅并给予低流量氧气吸入。遵医嘱予镇静,抗感染并给与心理护理,经过积极的抢救治疗稳定后,遵医嘱与12时安全转运至ICU进一步住院治疗。 2 护理 2.1 急救措施接诊后迅速将患者推入单间抢救室进行隔离治疗,保持抢救室安静、温暖,悬挂深色窗帘,避免水声并关闭门窗,使用局部照明,减少光的刺激【3】避免因声、光、水的刺激而引起患者喉痉挛。抢救室内除必须设备,所有硬物均不放置,给予患者上心电监护,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同时密切观察患者的神志、呼吸、面色,监测血氧饱和度,做好护理记录。予低流量吸氧,保持

狂犬病相关知识

狂犬病相关知识 【概述】 狂犬病(rabies)又称恐水症(hydrophobia),为狂犬病病毒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的中枢神经系统急性传染病。多见于狗、狼、猫等食肉动物。人多因被病兽咬伤而感染。临床表现为特有的狂躁、恐惧不安、怕风恐水、流涎和咽肌痉挛,终至发生瘫痪而危及生命。 【诊断】 根据患者过去被病兽或可疑病兽咬伤、抓伤史及典型的临床症状,即可作出临床诊断。但在疾病早期,儿童及咬伤不明确者易误诊。确诊有赖于病原学检测或尸检发现脑组织内基小体。 【治疗措施】 (一)一般处理单间隔离病人,避免不必要的刺激。医护人员最好是经过免疫接种者,并应戴口罩和手套、以防感染。病人的分泌物和排泄物须严格消毒。 (二)加强监护患者常于出现症状后3~10日内死亡。致死原因主要为肺气体交换障碍、肺部继发感染;心肌损害及循环衰竭。因此,必须对呼吸、循环系统并发症加强监护。 (三)对症处理补充热量,注意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对烦燥、痉挛的病人予镇静剂,有脑水肿时给脱水剂。必要时作气管切开,间歇正压输氧。有心动过速、心律失常、血压升高时,可应用β受体阻滞剂或强心剂。

(四)高价免疫血清与狂犬病疫苗联合应用高价免疫血清10~20ml肌注,也可半量肌注,另半量在伤口周围浸润注射,同时行疫苗接种。 (五)干扰素可试用。 【病原学】 狂犬病病毒属核糖核酸型弹状病毒,通过唾液传播。狂犬病毒具有两种主要抗原。一种为病毒外膜上的糖蛋白抗原,能与乙酰胆碱受体结合使病毒具有神经毒性,并使体内产生中和抗体及血凝抑制抗体。中和抗体具有保护作用。另一种为内层的核蛋白抗原,可使体内产生补体结合抗体和沉淀素,无保护作用。从患者和病兽体内所分离的病毒,称自然病毒或街毒(stree virus),其特点是毒力强,但经多次通过兔脑后成为因定毒(fixed virus),毒力降低,可制做疫苗。 狂犬病毒易被紫外线、甲醛、50~70%乙醇、升汞和季胺类化合物(新洁尔灭)等灭活。其悬液经56℃30~60分钟或100℃2分钟即失去活力,对酚有高度抵抗力。在冰冻干燥下可保存数年。 【发病机理】 狂犬病病毒对神经组织有很强的亲和力,延末梢神经和神经周围间隙的体液,向心进入与咬伤部位相当的背根节和脊髓段,然后沿脊髓上行至脑,并在脑组织中繁殖,继而延传出神经进入唾液腺,使唾液具有传染性。发病原理分为三个阶段:①局部组织内小量繁殖期。病毒自咬伤部位入侵后,在伤口附近横纹细胞内缓慢繁

第八章 损伤病人的护理

第八章损伤病人的护理 病因分类 1.机械性损伤: 又称创伤,为损伤最常见的原因。 2.物理性损伤 3.化学性损伤 4.生物性损伤: 除可引起局部机械性损伤外,还可经伤口带入毒素和致病微生物。 伤口修复过程 ①炎症反应约3~5日 ②组织增生和肉芽形成1~2周 ③组织塑形约需1年 影响伤口愈合的因素 ①年龄②营养状况③慢性疾病④药物⑤伤口因素 伤口愈合的类型 ①一期愈合 ②二期愈合 治疗和护理创伤,应采取恰当措施,创造条件,争取达到一期愈合。第一节创伤病人的护理 分类 1.闭合性创伤:

损伤处皮肤或黏膜完整性保持良好,无开放性伤口。常伴有深部器官损伤。 (1)挫伤 (2)扭伤 (3)挤压伤: 挤压综合征 (4)爆震伤(冲击伤) 2.开放性创伤: 受伤部位皮肤或黏膜完整性遭到破坏,深部组织经伤口与外界相通。 (1)擦伤 (2)刺伤 (3)切割伤 (4)裂伤 (5)撕脱伤 (6)火器伤 护理评估: 健康史 应询问有无锐器、弹片、钝性暴力及高气浪等暴力作用于身体 了解受伤的时间、部位、所处姿势以及伤后处理经过 身体状况 1.局部表现

一般均有疼痛、肿胀、瘀斑和功能障碍 严重创伤并发休克时病人常不诉疼痛;内脏损伤所致的疼痛常定位不确切。为避免漏诊或误诊,创伤引发的体腔内疼痛,在确诊前慎用麻醉止痛剂。 严重肿胀可致局部组织或远端肢体血供障碍,出现远端肢体苍白、皮温降低。此时必须及时切开减压。 神经或运动系统创伤所致的功能障碍,对诊断有定位价值。 开放性创伤者还可见到伤口和出血 合并重要的神经、血管及内脏损伤表现 2.全身反应 轻者无明显全身表现 重者可有发热、脉快、血压升高、呼吸加快、乏力、食欲不振等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的表现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SIRS必须具有以下两项或两项以上的体征: ①体温>38℃或<36℃;②心率>90次/分;③呼吸>20次/分或PaCO2<32mmHg;④白细胞数> 12."0×109/L或< 4."0×109/L或幼稚细胞>10%。 SIRS不一定由致病菌引起,严重创伤等非感染因素也可诱发。 SIRS严重者可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 辅助检查 1.实验室检查

2015年疾病控制正(副)高级职称考试多项选择题及答案

2015年疾病控制正(副)高级职称考试多项选择题及答案 天宇考王卫生资格考试高级题库包含:章节练习、综合复习题、模拟试卷、考前冲刺、历年真题等。疾病控制试题量:4363道。 多项选择题(每题2个得分点):以下每道考题有五个备选答案,每题至少有两个正确答案,多选、少选、漏选均不得分。 1、2004年2月9日,某市某小学出现首例发热病人,至13日共出现发热病人累6例,且在同一个班级,经当地卫生部门调查和实验室检测,结果表明本起学生群体性发热主要为甲型流感病毒引起。有利于疫情的控制措施是 A、上报当地政府、卫生局和教委,建议对该班级停课一周 B、对班内其他同学进行药物预防 C、对公共场所用含氯消毒剂彻底消毒 D、落实学校食品卫生,消除有可能导致食源性疾病和呼吸道传染病传播的各种隐患 E、加强宣传教育,鼓励学生加强体育锻炼。 正确答案:ABCDE 2、IMViC试验包括 A、甲基红试验

B、糖发酵试验 C、吲哚试验 D、枸橼酸试验 E、VP试验 正确答案:ACDE 3、艾滋病病毒不会传染的情况有 A、社交活动传染 B、性接触传染 C、母婴传染 D、握手传染 E、公共设施 正确答案:ADE 4、艾滋病病毒可能通过哪些途径传播 A、血液制品及血液 B、美容纹身的针具等 C、同室学习、并肩工作、公用器皿如杯子等 D、拥抱、接吻、握手、触摸 E、胎儿期由孕妇传播 正确答案:ABE 5、艾滋病病毒主要存在于人的 A、血液 B、精液

C、阴道分泌物 D、乳汁 E、眼泪 F、伤口渗出液 正确答案:ABCDF 6、艾滋病的主要传播途径有 A、日常生活接触 B、性接触传播 C、体液传播 D、经血传播 E、母婴传播 正确答案:BCDE 7、被病兽咬伤后,狂犬病的易患因素包括 A、伤口处理情况 B、咬伤的部位 C、咬伤的严重性 D、被咬者的年龄 E、是否及时、全程、足量接种疫苗 正确答案:ABCE 8、丙型肝炎的传染源类型有 A、潜伏期患者 B、急性期患者

狂犬病

狂犬病 狂犬病(rabies)又称恐水症(hydrophobia),为狂犬病病毒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的中枢神经系统急性传染病。多见于狗、狼、猫等食肉动物。人多因被病兽咬伤而感染。临床表现为特有的狂躁、恐惧不安、怕风恐水、流涎和咽肌痉挛,终至发生瘫痪而危及生命。[病原学] 狂犬病病毒属核糖核酸型弹状病毒。狂犬病毒具有两种主要抗原。一种为病毒外膜上的糖蛋白抗原,能与乙酰胆碱受体结合使病毒具有神经毒性,并使体内产生中和抗体及血凝抑制抗体。中和抗体具有保护作用。另一种为内层的核蛋白抗原,可使体内产生补体结合抗体和沉淀素,无保护作用。从患者和病兽体内所分离的病毒,称自然病毒或街毒(stree virus),其特点是毒力强,但经多次通过兔脑后成为因定毒(fixed virus),毒力降低,可制做疫苗。 狂犬病毒易被紫外线、甲醛、50~70%乙醇、升汞和季胺类化合物(新洁尔灭)等灭活。其悬液经56℃30~60分钟或100℃2分钟即失去活力,对酚有高度抵抗力。在冰冻干燥下可保存数年。 [流行病学] 狂犬病在世界很多国家均有发生。我国解放后由于采取各种预防措施,发病率明显下降。近年因养狗逐渐增多,故发病率有上升的趋势。 (一)传染源发展中国家的狂犬病主要传染源是病犬,人狂犬病由病犬传播者约占80~90%,其次为猫和狼,发达国家由于狗狂犬病被

控制,野生动物如狐猩、食血蝙蝠、臭鼬和浣熊等逐渐成为重要传染源。患病动物唾液中含有多量的病毒,于发病前数日即具有传染性。隐性感染的犬、猫等兽类亦有传染性。 (二)传播途径主要通过被患病动物咬伤、抓伤,病毒自皮肤损伤处进入人体。粘膜也是病毒的重要侵入门户,如眼结合膜被病兽唾液沾污,肛门粘膜被狗触舔等,均可引起发病。此外,亦有经呼吸道及消化道感染的报道。 (三)传播途径人对狂犬病普遍易感,兽医、动物饲养者与猎手尤易遭感染。一般男性多于女性。冬季发病率低于其他季节。 [发病机理与病理变化] 狂犬病病毒对神经组织有很强的亲和力。发病原理分为三个阶段:①局部组织内小量繁殖期。病毒自咬伤部位入侵后,在伤口附近横纹细胞内缓慢繁殖,约4~6日内侵入周围神经,此时病人无任何自觉症状。②从周围神经侵入中枢神经期。病毒沿周围传入神经迅速上行到达背根神经节后,大量繁殖,然后侵入脊髓和中枢神经系统,主要侵犯脑干及小脑等处的神经元。但亦可在扩散过程中终止于某部位,形成特殊的临床表现。③向各器官扩散期。病毒自中枢神经系统再沿传出神经侵入各组织与器官,如眼、舌、唾液腺、皮肤、心脏、肾上腺髓质等。由于迷走神经核、舌咽神经核和舌下神经核受损,可以发生呼吸肌、吞咽肌痉挛。临床上出现恐水、呼吸困难、吞咽困难等症状。交感神经受刺激,使唾液分泌和出汗增多。迷走神经节、交感神经节和心脏神经节受损时,可发生心血管系统功能紊乱或猝死。

狂犬病治疗原则

狂犬病治疗原则 作者: 网络资源管理员来源: 网络资源管理员更新日期:2007-3-16 阅读次数:1297 狂犬病的治疗应在被咬伤(抓伤)后发病前立即开始。 (一)对被咬的人的处理 1.立即用肥皂和清水洗被咬部位伤口,然后用40-70%的酒精或氯胺苯(benzyl ammonium chloride)(zephiran)清洗,注意不要缝合伤口。 2.局部使用高价抗狂犬病毒免疫血清,最好应用人免疫血清,剂量为每公斤体重肌注20-40国际单位,如应用马抗狂犬免疫血清,则注射剂量是每公斤体重40国际单位,其中一半应注射于伤口周围。 3.应尽快开始疫苗的全程注射。 (二)对病人的治疗原则 1.将病人严格隔离于较安静、光线较暗的单人病房,避免不必要的刺激。 2.病人分泌物、排泄物严格消毒处理。 3.加强对呼吸、循环等系统并发症的监护。 4.对症处理:补充水电解质及热量,纠正酸碱平衡失调;对烦躁不安、痉挛者轮流使用各种镇静剂,如安定、苯巴比妥、水合氯醛及冬眠药物等。有脑水肿给脱水剂。防止呼吸肌痉挛导致窒息,必要时气管切开给氧。有心动过速、心律失常、血压升高时可用β受体阻滞剂或强心剂。 狂犬病诊断标准 作者: 网络资源管理员来源: 网络资源管理员更新日期:2007-3-16 阅读次数:1445 1.流行病学史 有被犬、猫或其他宿主动物舔、咬、抓伤史。 2.临床症状 2.1愈合的咬伤伤口或周围感觉异常、麻木发痒、剌痛或蚁走感。出现兴奋、烦躁、恐惧,对外界刺激如风、水、光、声等异常敏感。 2.2“恐水”症状,伴交感神经兴奋性亢进(流涎、多汗、心律快、血压增高),继而肌肉瘫痪或颅神经瘫痪(失音、失语、心律不齐)

XX区疾控中心关于加强狂犬病预防控制工作的紧急通知

XX省XX市XX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电子公文 XX疾控…2012?XX号 XX省XX市XX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关于加强狂犬病预防控制工作的紧急通知 区级医疗卫生单位、各中心卫生院、镇乡卫生院: 截至2012年9月9日,我区今年已报告狂犬病X例,均已死亡,还发生X起犬伤多人事件。目前我区狂犬病疫情防控形势严峻,为进一步加强狂犬病防控工作,现将有关事项紧急通知如下: 一、提高对狂犬病防控工作的重视程度 狂犬病又叫疯狗病或恐水症,是由狂犬病病毒导致的人兽共患急性传染病。狂犬病是一种完全可以预防的致死性疾病,目前尚没有有效的临床治疗方法,人一旦发病,100%死亡,病死率是所有传染病中最高的。 全区各级医疗卫生单位要清醒认识我区当前狂犬病疫情形势的严峻性,本着对人民群众生命高度负责的精神,把狂犬病防

控工作作为防治重大疾病工作的重要内容来抓,加强组织领导,强化责任意识,健全防控体系,完善管理制度,形成有效的群防群控格局,全力抓好各项防控工作。 二、严密监测疫情,及时报告发病情况 各级医疗卫生单位要切实加强辖区狂犬病疫情监测工作,及时掌握分析辖区疫情态势。一旦发现就诊病人出现兴奋、烦躁、恐惧,对外界刺激如风、水、光、声等异常敏感,“恐水”、流涎、多汗、心率快、血压增高等症状时要高度警惕,详细询问犬伤史情况,及时按规定程序及时向我中心报告。并对疫情立即进行规范处臵,及时控制和扑灭疫情。 三、规范处置狂犬病疫情 各级医疗卫生单位要高度关注犬伤人事件,特别是猫、犬连续伤人事件后,要及时报告当地政府及相关部门。同时,一旦发生狂犬病疫情的镇乡卫生院,要立即进行流行病学个案调查,搜索事件附近及周边是否还存在有犬伤的人员没有免疫的情况和病例,调查伤人的宿主动物是否得到合理处臵,开展疫点消毒处理,是否实施对患者隔离治疗。 四、规范处置狂犬病暴露者 人员一旦受到犬猫等动物咬伤、抓伤后,要动员被犬伤的人员要尽快到镇乡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区疾控中心的接种门诊接受预防处臵,包括正确处理伤口, 正确接种合格狂犬病疫苗。凡是分级达到Ⅲ级暴露者,应当立即处理伤口并注射狂犬病

狂犬病

狂犬病 狂犬病(Rabies)又名恐水症(hydrophobia),是由狂犬病毒(Rabies virus)侵犯中枢神经系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为人兽共患传染病。人狂犬病通常由病兽以咬伤方式传给人。临床表现为特有的狂躁、恐惧不安、恐水、怕风、怕声、流涎、咽肌痉挛、进行性瘫痪等。病死率几乎100 %。 【病原学】 狂犬病毒属弹状病毒科(Rhabdoviridae)拉沙病毒属(Lyssa virus),一端圆,另一端扁平,形似子弹,大小约75 nn×180nmm,病毒中心为单股负链RNA,外绕以核衣壳和含脂蛋白及糖蛋白的包膜。目前已明确狂犬病毒的蛋白质由5个主要蛋白和2个微小蛋白构成。5种主要蛋白是:转录酶大蛋白(Large Protein,LP),具有合成病毒RNA所必需的RNA转录酶活性;糖蛋白(Glycoprotein,GP),是病毒棘突成分,具有凝聚细胞能力,能与乙酰胆碱结合,决定了狂犬病毒的嗜神经性,能刺激机体产生中和抗体和诱导细胞免疫;核蛋白(Nuclear Protein,NP), 构成核酸的衣壳,是病毒颗粒的主要成分之一,它不仅保护基因在RNA免受核酸酶降解,也是狂犬病毒重要的抗原成分,不能刺激机体产生中和抗体;衣壳基质蛋白(Matrix protein 1,M1P),即磷蛋白,又称NS蛋白,它位于病毒核心壳和包膜之间,与核酸衣壳一起,是狂犬病毒属特异性抗原;包膜基质蛋白(Matrix protein 2,M2P),是狂犬病毒的包膜的重要成分。还有两个微小蛋白是非结构蛋白。 从世界各地分离的狂犬病毒抗原性均相同,但其毒力可有差异,从自然条件下感染的人或动物体内分离到的病毒称野毒株(wild virus)或街毒株(street virus),特点是接种动物潜伏期长,自脑外途径接种后容易侵入脑组织和唾液腺内,在感染的神经细胞内易发现内基小体(Negri Bodies).致病力强。街毒株在家兔连续脑内多次传代获得的毒株固定毒株(fixed strain),特点为毒力减弱,但仍保持其免疫原性,可供制备疫苗。 在组织细胞内的狂犬病毒室温或4°C其传染性可保持1-2周,若置于中性甘油室温可保持数周,4°C数月。狂犬病毒易为紫外线、季胺化合物、碘酒、高锰酸钾、酒精、甲醛等灭活,加热100°C 2min可灭活。乳鼠接种能分离病毒,也能用地鼠肾细胞、人二倍体细胞等细胞株增殖、传代。 【流行病学】 (一)传染源 带狂犬病毒的动物是本病的传染原,在我国主要以病犬为主,其次为猫、猪和牛、马等。发达国家按法规养犬,必须注射疫苗,传染源主要为野生动物,如编蝠、院熊、臭助、狼、狐狸等。 (二)传播途径 病毒主要通过咬伤传播,也可由带病毒犬的唾液,经各种伤口侵人,少数可在宰杀病犬、剥皮、切割等过程中被感染。偏蝠群居洞穴中的含病毒气溶胶也可经呼吸道传播。有报告角膜移植可传播狂犬病。 (三)易感人群 人群对狂犬病毒普遍易感。兽医、野生动物捕捉着、饲养员、农村青少年及儿童尤其易遭受感染。人被病犬咬伤后的发生率为15-30%,被病狼咬伤后为50-60%。被病兽咬伤后是否发病与下列因素有关:①咬伤部位:头、面、颈、手指处被咬伤后发病机会多。②咬伤的严重性:创口深而大者发病率高,未作预防接种的头面部深部伤者发病率达80%。③局部处理情况:咬伤后迅速彻底清洗者发病机会较少,未作及时、全程、足量注射狂犬疫苗者发病率高。⑥被咬者免疫功能低下或免疫缺陷者,发病机会多。 【发病机制与病理解剖】 狂犬病毒对神经组织有强大的亲和力,自皮肤或粘膜破损处入侵人体后,主要通过神

急救知识宣传

世界卫生组织提供的统计资料表明:全世界每年的创伤病人,20%因创伤后没有得到及时的现场救治而死亡。心肌梗死病人的死亡病例中,有40%—60%在发病最初几小时内死亡,而其中的70%是因为来不及到医院就诊而死于家中或者现场。在我国,冠心病、高血压病、糖尿病、脑血管病等的发病率正在逐年增高,高血压病患者已经达到1亿,糖尿病在某些地区发病率高达10%;据目前的死亡病例分析表明,有40%的冠心病病人死于发病后15分钟内,其死因大多是由于不能得到迅速及时的抢救,而并非是病情开始即发展到不可挽回的致命程度。现代医学科学告诉我们,严重创伤者抢救的黄金时间是在受伤后的一个小时内,猝死抢救的最佳时间则是最初的4分钟以内,成功率能达到80%,每延长1分钟,成功率就降低10%,如果超过10分钟,成功率就几乎为零。目前95%以上的居民缺乏正确的急救知识,使很多病人和伤员得不到及时正确的现场处理。因此,只要应用急救知识和急救技术对病人进行现场抢救,就可能维持病人最基本的生命体征,如呼吸、脉搏和血压等,提高危重病人的生存率。 因此,掌握一些家庭急救护理常识,对自己、对家人、对他人、对社会都是非常有益的。 一、急救的目的: 1、保存生命 2、防止情况恶化 3、改善预后 二、急救的处理 人的身体系统中,呼吸系统和循环系统是最重要的,如果这两个系统产生问题, 很快就会死亡,因此,急救也就是通过处理使这两个系统能正常运作。(一)、呼吸系统 1、正常成年人呼吸频率:8-20次每分钟,儿童越小,呼吸越快 2、成人正常呼吸状态:平静、表浅、有节律 3、快速评估病人呼吸功能是否正常:

(1)呼吸次数是否正常? (2)呼吸状态是否正常? (二)、循环系统 1、正常成年人每分钟心率:60-100次 2、脉动:可以在桡动脉(手腕处)、颈动脉(喉结左右两指处)、股动脉(大腿根中部,儿童常用),即使处于休克状态,颈动脉和股动脉也能摸到脉动 3、正常末梢循环:指甲红润,按压发白,松开之后,2秒可回复红润 4、快速评估病人循环功能是否正常: (1)脉搏次数正常吗? (2)末梢循环正常吗? 5、动脉出血:血喷出来;静脉出血:血从伤口流出;毛细血管出血:血从伤口渗出 三、急救优先原则 D(危险)、R(反映)、A(气道)、B(呼吸)、C(循环) 1、Danger危险 停、看、听、闻

1588例狂犬病暴露门诊病例分析

1588例狂犬病暴露门诊病例分析 发表时间:2015-01-14T15:24:11.907Z 来源:《医药界》2014年10月第10期供稿作者:刘秀华程连勤[导读] 夏秋季发生的机率高于冬春季,这可能与动物及人的活动有关,冬春季往往衣着较多,室外活动较少,夏秋季衣着较少,活动量较大,动物与人接触机会增加,容易被动物咬伤刘秀华程连勤(盐城市亭湖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江苏盐城224000)【中图分类号】R5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550-1868(2014)10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空巢老人的增加,独生子女对动物的喜爱,养宠物狗逐渐成为一种时尚和需求,居民饲养动物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为 掌握人被动物咬伤的发生规律,做好狂犬病的防治工作,现对我中心门诊近两年动物咬伤病例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资料来源于2012.10.1~2014.9.30我中心狂犬病处置门诊登记的病例。1.2方法门诊病例采用统一表格式病历进行登记,内容包括姓名、性别、年龄、住址、咬人动物种类、被咬时间及部位、动物有无狂犬疫苗接种史等,根据登记内容进行统计分析。2结果2.1动物咬伤人群分布1588例中,男652例,占41.1%(652/1588);女936例,占58.9%(936/1588)。男女咬伤比例有显著差异(P"0.01)。年龄最小1岁,最大82岁。从1岁~82岁各年龄组均有病例发生,但各年龄组,有一定差别,以学龄前儿童和小学生发生数最高,老年人其次,中学生和青壮年发生数相对较少。见表1。 2.3咬伤部位分析咬伤部位以四肢为主,占伤者总数的86.4%(1372/1588),而在四肢中,又以小腿和手部咬伤为多,占71.00%(1127/1588),其次分别为头面部、躯干部。2.4动物情况伤人动物绝大多数有饲养主,占92.5%(1469/1588),有饲养主动物中免疫接种率为41.9%(616/1469);伤人动物中犬占91.5%(1453/1588),猫占7.7%(123/1588),其它动物0.8%(12/1588)。3讨论根据我中心门诊1588例动物咬伤病例分析,动物伤人是目前常见的现象,男女老少均有发生,女性多于男性,女性是家庭主妇,照顾动物日常生活,与动物接触机会较多,因而被咬伤的机会也增加;学龄前儿童及小学生发生数较多,这可能与儿童好与动物玩耍有关,而60岁以上老人有增加的趋势,可能与老年人退休后没事做,养宠物人数增加并且反应有些迟钝有关。 分析动物伤人的季节分布不难看出,夏秋季发生的机率高于冬春季,这可能与动物及人的活动有关,冬春季往往衣着较多,室外活动较少,夏秋季衣着较少,活动量较大,动物与人接触机会增加,容易被动物咬伤。目前伤人的动物主要以犬为主,其次是猫、鼠等。近十年以来,我区虽未发生过狂犬病例,但是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住房条件改善,工作中机械化、自动化水平提高,居民将有更多空闲时间,把饲养动物作为业余生活的娱乐项目日趋增多,与动物接触机会增多,动物伤人的可能也随之增加。在周边地区仍然有狂犬病例发生,因此,做好狂犬病的预防仍不可忽视,必须采取综合措施,包括加强饲养动物的管理,宠物接种疫苗,人被咬伤后及时到疾控中心进行处置等。

狂犬病

狂犬病 狂犬病(rabies)是狂犬病毒所致的急性传染病,人兽共患,多见于犬、狼、猫等肉食动物,人多因被病兽咬伤而感染。临床表现为特有的恐水、怕风、咽肌痉挛、进行性瘫痪等。因恐水症状比较突出,故本病又名恐水症 (hydrophobia)。狂犬病病毒属于弹状病毒科狂犬病毒属,单股RNA病毒,动物通过互相间的撕咬而传播病毒。我国的狂犬病主要由犬传播,家犬可以成为无症状携带者,所以表面“健康”的犬对人的健康危害很大。对于狂犬病尚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人患狂犬病后的病死率几近100%,患者一般于3~6日内死于呼吸或循环衰竭,故应加强预防措施。 别称 恐水症 英文名称 rabies 英文别名 hydrophobia 就诊科室 传染科 专家解读 积极预防狂犬病 被流浪动物咬伤或抓伤后,应立即用肥皂水反复冲洗伤口,至少冲洗30分钟 目录 1. 1病因 2. 2临床表现 3. 3检查 1. 4诊断 2. 5鉴别诊断 3. 6并发症 1. 7治疗 2. 8预防 基本信息 别称

恐水症 英文名称 rabies 英文别名 hydrophobia 就诊科室 传染科 常见病因 由狂犬病毒通过动物传播给人而致 常见症状 恐水、怕风、发作性咽肌痉挛、呼吸困难等 传染性 有 传播途径 病犬、病猫、病狼等 病因 主要是由狂犬病毒通过动物传播给人而致。狂犬病毒含5种蛋白,即糖蛋白(G)、核蛋白(N)、聚合酶(L)、磷蛋白(NS)及基质(M)等。狂犬病病毒的糖蛋白能与乙酰胆碱结合,决定了狂犬病毒的噬神经性。传染源主要为病犬、其次为病猫及病狼等。人被患病动物咬伤后,动物唾液中的病毒通过伤口进入人体而引发疾病,少数患者也可因眼结膜被病兽唾液污染而患病。 人对狂犬病普遍易感,狩猎者、兽医、饲养动物者更易感。狂犬病病毒进入人体后首先感染肌细胞,于伤口附近肌细胞内小量增殖,再侵入近处的末梢神经。而后病毒沿周围神经的轴索向中枢神经作向心性扩散,并不延血液扩散,主要侵犯脑干和小脑等处的神经元。病毒在灰质内大量复制,沿神经下行到达唾液腺、角膜、鼻黏膜、肺、皮肤等部位。狂犬病病毒对宿主主要的损害来自内基小体,即为其废弃的蛋白质外壳在细胞内聚集形成的嗜酸性颗粒,内基小体广泛分布在患者的中枢神经细胞中,也是本疾病实验室诊断的一个指标。 人受感染后并非全部发病,被病犬咬伤而未作预防注射者约15%~20%发病,被病狼咬伤者约50%~60%发病,其发病因素与咬伤部位、创伤程度、伤口处理情况、衣着薄厚及注射疫苗与否有关。 临床表现 潜伏期长短不一,多数在3个月以内,潜伏期的长短与年龄(儿童较短)、伤口部位(头面部咬伤的发病较早)、伤口深浅(伤口深者潜伏期短)、入侵病毒的数量及毒力等因素有关。其他如清创不彻底、外伤、受寒、过度劳累等,均可能使疾病提前发生。典型临床表现过程可分为以下3期: 1.前驱期或侵袭期 在兴奋状态出现之前,大多数患者有低热、食欲不振、恶心、头痛、倦怠、周身不适等,酷似“感冒”;继而出现恐惧不安,对声、光、风、痛等较敏感,并有喉咙紧缩感。较有诊断意义的早期症状是伤口及其附近感觉异常,有麻、痒、痛及蚁走感等,此乃病毒繁殖时刺激神经元所致,持续2~4日。 2.兴奋期 患者逐渐进入高度兴奋状态,突出表现为极度恐怖、恐水、怕风、发作性咽肌痉挛、呼吸困难、排尿排便困难及多汗流涎等。本期持续1~3日。 恐水是狂犬病的特殊症状,典型者见水、饮水、听流水声甚至仅提及饮水时,均可引起严重咽喉肌痉挛。怕风也是常见症状之一,微风或其他刺激如光、声、触动等,均可引起咽肌痉挛,严重时尚可引起全身疼痛性抽搐。 3.麻痹期

狂犬病防治知识测试标准试题

狂犬病及暴露处置知识测试 暨犬伤门诊预防接种资质证测试 单位:姓名:成绩: 一.单选题(每题1分,共6分) ()1、 III类暴露及免疫功能低下者Ⅱ类以上的暴露,最正确的处理措施是 A.注射狂犬病毒免疫血清+抗病毒药物 B.注射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抗病毒药物 C.伤口清洗+抗生素 D.伤口清洗+注射狂犬病被动免疫制剂+接种疫苗 E.伤口清洗+注射狂犬病毒免疫血清 ()2、狂犬病病毒最不可能感染的动物是 A.狗 B.猫 C.蝙蝠 D.鸡 ()3、发展中国家的狂犬病主要传染源是

A.狼 B.猫 C.犬 D.鼠 ()4、下列哪项是发病主要的相关因素 A.咬伤部位 B.伤口的深浅 C.伤口清洗与否 D. 以上全是()5、狂犬病不可能通过下列哪种方式传染? A. 被狗惊吓 B.伤口接触患病动物的分泌物 C. 病犬抓伤 D.被狗舔舐 ()6、下列哪些情况属于预防接种的异常反应? A.因疫苗本身特性引起的接种后一般反应; B.因疫苗质量不合格给受种者造成的损害; C.过敏性休克; D.因心理因素发生的个体或者群体的心因性反应。 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 ()1、同一免疫程序中,不同厂家、批次的

狂犬病疫苗可以替用。 ()2、狂犬病一旦发病,其进展速度很快,多数在3-5天,很少有超过10天的,病死率为95%。 ()3、疯动物咬伤头、面和颈部等靠近中枢神经系统的部位或周围神经丰富的部位,较咬伤四肢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要高。

()4、被犬咬伤后,局部伤口原则上不缝合、不包扎。 ()5、人被狂犬病毒感染的动物咬伤后,潜伏期无任何症状,缓慢渐进,临床症状很少在20天内发生,多数病例在30天后甚至4-6个月后才发病。

狂犬病概述

1、什么是狂犬病? 狂犬病(Rabies)又称恐水症,是由狂犬病病毒(Rabies virus)导致的人兽共患急性传染病。狂犬病主要影响中枢神经系统,人患病后的特征性临床表现为恐水、恐风、畏光、吞咽困难、狂躁等,最后死于呼吸、循环和全身衰竭。人一旦发病,目前尚没有有效的临床治疗方法,几乎100%死亡,病死率是所有传染病中最高的。狂犬病在我国属于乙类法定报告传染病。 要强调的是,狂犬病是一种完全可以预防的致死性疾病。 2、什么动物可以传播狂犬病? 几乎所有的哺乳动物都对狂犬病病毒易感,但并非所有的哺乳动物对人都有相同的传播狂犬病的风险。目前认为,只有狂犬病病毒的储存宿主对人狂犬病的发生有意义。《狂犬病预防控制技术指南(2016版)》中指出狂犬病储存宿主动物主要为犬科、猫科及翼手目动物,禽类、鱼类、昆虫、蜥蜴、龟和蛇等不感染、不传播狂犬病病毒。 3、老鼠、兔子咬伤会传播狂犬病吗? 老鼠和兔子作为哺乳动物可以感染狂犬病,但其作为人狂犬病传染源的意义不大。《狂犬病预防控制技术指南(2016版)》中指出,对北美洲和欧洲狂犬病流行地区的野生和家栖啮齿类动物的大规模监测显示,此类动物并非狂犬病的储存宿主,也不参与该疾病的流行和传播;此外,兔形目(包括家兔和野兔)极少感染狂犬病,也未发现此类动物导致人间狂犬病的证据。因此对于几乎不与其它动物接触的宠物鼠或兔以及实验室动物,其感染狂犬病病毒的风险极低,若被其致伤可以不用进行狂犬病暴露后处置。 4、人与人接触能传播狂犬病吗? 通常情况下,人不携带狂犬病病毒,被非狂犬病病人咬伤不会感染狂犬病。狂犬病病人的体液和组织中能检出活病毒,因此理论上确实存在与病人接触而感染狂犬病的风险,因此建议高危人群在接触狂犬病病人分泌物或体液后仍建议进行暴露后免疫,包括医务人员、病人的家属和朋友等。 5、能检查是否感染了狂犬病病毒吗? 狂犬病病毒为噬神经性病毒,侵入人体后进入神经系统,目前潜伏期无有效的临床检测手段。出现临床症状后,可以通过唾液、血清、脑脊液等体液,或含毛囊的皮肤等标本进行实验室诊断。 6、什么是狂犬病暴露 狂犬病暴露是指被狂犬、疑似狂犬或者不能确定是否患有狂犬病的宿主动物咬伤、抓伤、舔舐粘膜或者破损皮肤处,或者开放性伤口、粘膜接触可能含有狂犬病病毒的唾液或者组织。罕见情况下,器官移植和气溶胶吸入也可作为暴露途径而感染狂犬病病毒。 1、伤口冲洗 用肥皂水(或其他弱碱性清洗剂) 和一定压力的流动清水交替清洗咬伤和抓伤的每 处伤口至少15分钟。如条件允许,建议使用狂犬病专业清洗设备和专用清洗剂对伤口内部进行冲洗。最后用生理盐水冲洗伤口,以避免肥皂液或其他清洗剂残留。 2、消毒处理 彻底冲洗后用稀碘伏(0.025%~0.05%)、苯扎氯铵(0.005%~0.01%)或其他具有病毒灭活效力的皮肤黏膜消毒剂消毒涂擦或消毒伤口内部。 3、外科处置: (1)在伤口清洗、消毒,使用狂犬病被动免疫制剂充分浸润后,根据情况进行后续外科处置。 (2)外科处置要考虑致伤动物种类、部位、伤口类型、伤者基础健康状况等诸多因素。

狂犬病疫情分析

5.方茴说:"那时候我们不说爱,爱是多么遥远、多么沉重的字眼啊。我们只说喜欢,就算喜欢也是偷 偷摸摸的。" 6.方茴说:"我觉得之所以说相见不如怀念,是因为相见只能让人在现实面前无奈地哀悼伤痛,而怀念 却可以把已经注定的谎言变成童话。" 7.在村头有一截巨大的雷击木,直径十几米,此时主干上唯一的柳条已经在朝霞中掩去了莹光,变得普普 通通了。狂犬病疫情分析 了解双流县2006-2007年狂犬病疫情状况。方法结合疫情调查报告和病例个案调查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6-2007年双流县狂犬病发病18例,病例分布在14个镇,18例患者均未及时到医院进行犬伤处理,伤人动物为17只犬和1只猫,且均未免疫接种疫苗。结论犬只免疫和管理不到位及受伤者未及时到医院就诊是狂犬病发生的主要原因。 狂犬病是人兽共患疾病,人一旦发病100%死亡[1]。双流县自1984年以来连续20多年无狂犬病例发生的历史在2006年被打破,狂犬病疫情不但死灰复燃,而且上升迅速。为了解双流县狂犬病疫情现况,为防控工作提供依据,现将双流县2006年及2007年狂犬病例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病例来自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报告系统,临床资料及流行病学资料来源于双流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狂犬病个案调查表。人口资料来源于统计年报。 1.2.方法收集所有病例的流行病学调查资料,应用流行病学方法进行三间分布描述,并进行疫情来源和防控措施分析。 2. 结果 2.1 发病情况2006年发病10例,2007年发病8例,平均年发病率为0.96/10万。潜伏期最短4d,最长300d。病程最短3d,最长6d。 2.2 病例地区分布病例分布在14个镇,呈散在发生。华阳2例、东升1例、万安1例、太平1例、三星1例、大林1例、中和2例、籍田1例,白沙3例、黄龙溪1例、新兴1例、黄水1例、金桥1例、九江1例。 2.3 病例人群分布男性14例(77.78%),女性4例(22.22%);年龄最小34岁,最大67岁;职业分布17例为农民(94.44%),1例为工人。 2.4 发病时间4~12月均有病例发生,以7、8月为发病高峰。其中4月、5月、11月各发生1例,6月、9月、10月、12月各发生2例,7月发生3例,8月发生4例。 2.5犬伤部位11例为上肢咬伤(61.11%),5例为下肢咬伤(27.78%),2例为复合伤(11.11%)。 2.6 临床表现18例患者中,恐水症状14例(77.78%),怕风症状13例(72.22%),怕光症状3例(16.67%),烦躁症状9例(50.00%),流涎症状2例(11.11%),出汗症状1例(5.56%)。 2.7 犬伤处理18例均未及时到医院进行伤口处理,未接种狂犬病人免疫球蛋白,17例(94.44%)未进行预防接种,另1例未完成全程接种(打完第4针即发病)。病例均知晓狂犬病的预防知识。 2.8 伤人动物流浪犬9只、家犬8只(均未免疫接种)、猫1只,家养犬只均未拴养。其中2006年伤人动物为流浪犬6只(60%)、家养犬4只(40);2007年伤人动物为流浪犬3只(37.5)、家养犬4只(50%)、猫1只(12.5%)。 1."噢,居然有土龙肉,给我一块!" 2.老人们都笑了,自巨石上起身。而那些身材健壮如虎的成年人则是一阵笑骂,数落着自己的孩子,拎着骨棒与阔剑也快步向自家中走去。

关于狂犬病的一些误传和十日观察法的由来

1,被狗咬了都要打疫苗? 错!有十日观察法为证(详情看下面)。还有,要是真的被疯狗咬了,光打疫苗不一定有用,请一定要迅速赶到当地疾控中心寻求帮助,别为了省钱还是怕麻烦拖延时间,要是真被疯狗疯猫抓咬伤,或者被野外的哺乳动物弄伤,就算你看着没破皮都要去,要不要命就看你的态度。 2,狂犬疫苗24小时内打才有效? 错!这个规定估计是大陆某些不明真相的人误传的,可以明确肯定,全球医学界都从来没有说过这种话,这句话也没有任何科学依据。倒是曾有医学家指出狂犬疫苗越早打越好,最好在XX小时内打。估计XX小时内不打就没用可能就是从这里谣传的。本人的另一种怀疑是中国人的思维受到武侠小说或者中医学影响较大,经常有什么解药几个时辰内不服就无效什么的,可能某些人会凭着臆想推出所谓的24小时后无效这一理论。事实上人体免疫系统并不会受时间影响,体内有抗体没病毒,狂犬病毒入侵CNS(中枢神经系统)前都能被清除。根据这三点就可以完全判断出这是错的。 3,健康犬也有可能带毒? 错!如果你用百度搜索健康犬带毒,就会发现有很多论文和报道声称健康犬也能携带狂犬病毒,或者狗打了狂犬疫苗只是保证狗不会发病,但是仍然有狂犬病毒什么的。明确告诉你,这是扯蛋!狂犬病毒作为一种危险的微生物,从来不会和平地与猫狗共存。如果猫狗感染了狂犬病毒,必死。至于网上的论文声称带毒率22.4%什么的是因为检测方法误差大,准确率低。事实上后来贵州CDC和美国一个什么机构来着在中国取样进行实验,发现用测出健康犬带毒的办法测出的所谓带毒犬,其脑内根本没有病毒。 4,狗天生携带狂犬病毒? 错!又是一个神扯蛋。狂犬病毒已经证实不会母婴传播,那天生带病毒是怎么来的?狗自己产出来的?开玩笑吧你,狗弄个狂犬病毒出来毒死自己啊。再说了,根据进化论,狗如果天生带毒,要么狗这个物种已经灭绝,要么进化到不被狂犬病毒伤害,哪有可能还像现在能得狂犬病?真相是狗天生不会带狂犬病毒,事实上那些发病的狗都是被携带狂犬病毒的动物弄伤导致的感染。也就是说如果你家养猫狗,猫狗和可能含有病毒的动物尸体和活动物隔离超过半年(狂犬病在猫狗体内潜伏期不超过六个月),就算被严重的咬伤你也不用打狂犬疫苗,因为根本不可能有病毒。你会为了和爱人进行了和谐的性生活后担心艾滋病吗?不会,因为你确信对方没有艾滋病。同理,如果你学会了判断自己的爱宠不可能携带狂犬病毒,就不要老是担心自己会不会发病什么的了。 5,狂犬病潜伏期可达19年甚至20,30年? 错!WHO认可的最长潜伏期是六年,为美国报告的一个菲律宾移民病例。详情请谷歌。至于19年的说法是来源于外国一本没有什么影响力的微生物学杂志。20年之类的就是中国大陆自己扯蛋了。试想,如果真有那么长潜伏期的病例,为什么中国大陆之外的地方就没有?难道我中华民族有顽强的精神,硬是把病毒拖到20年后再发作,外国佬们没有特色社会主义光辉旗帜的庇佑,没这个本事?而且最搞笑的是曾经有一个地方的媒体数天内集中报道了3例超长潜伏期案例,

狂犬病知识大全

狂犬病知识 主讲人:孙元海 世界卫生组织的说法 1. 健康狗(猫等动物)不带毒。(“带毒”是医学术语,意思是“有传染性”,这里“不带毒”指的是,即使猫狗携带了狂犬病病毒,在它们没有发病前,是不具备传染性的。) 2.被有疾病症状的或与健康猫(狗)行为有异常的犬(猫)等温血动物咬伤,在你被咬伤后,要尽快去注射狂犬病疫苗,同时观察咬你的猫(狗),如果10天内,这个猫或狗还没有因狂犬病发病死亡,你就可以终止狂犬病预苗注射,可以判定你根本没有被传染上狂犬病。 3. 狂犬病毒机理是病毒侵袭动物脑细胞引起狂犬病发作,这时动物一般都会出现非常明显的异常情况,很容易识别。这时动物的唾液才带毒(有病毒),具备传染性,如果被这样的动物咬伤一定要打狂犬病预苗。 4. 狗(猫),只有狂犬病发作才带毒。已经发作狂犬症的温血动物咬人,才有可能通过唾液将狂犬病毒传播到人身上,这时你需要打狂犬病预苗预防。 5. 鉴于狗、猫等温血动物狂犬病一旦发作,3到5天内100%死亡(有文献说有罕见的是发病后8天死亡)。所以,只有在它死亡前几天才是传染期,被咬才有危险。即使你被咬了,10天内这个犬(猫)没有因狂犬病发病死亡你也不用担心,因为咬你的时候并不在传染期。(10天是世界卫生组织特意延长的安全观察期限)(此期限最初为泰国博士提出,注意,泰国也是狂犬病高发地区,也是疫区) 6. 狂犬病有潜伏期,世界卫生组织通过翔实的研究,多数是20天到2月,最长期限是6年,至于我国某些例子,世界卫生组织表示怀疑,世界上并没有发现有证据的长期潜伏例子,传染病医学专家并认为有可能是误诊或二次暴露(医学术语,第二次被传播。) 7. 如果你养动物,或经常与动物接触,建议先打三针做暴露前预防,这样一旦你被咬了,在怀疑是患狂犬病的咬了,就可以直接打2针获得免疫。 关于狂犬病的一些虚假诈骗 不要相信某些中国狂犬病“专家”和医生,因为他们受利益驱使,往往夸大狂犬病和疫苗的作用,说出的许多话是根本不负责的。一盒几十元低廉成本的狂犬疫苗被骗到300多元,免疫蛋白竟然达到1700甚至更多。这其中有多少利润呢? 虚假言论 1、狂犬病潜伏期几十年(实际上超过1年就不可能发病了,99%在1年内。) 2、被健康的犬、猫等动物咬伤、抓伤、舔伤口也可被感染狂犬病 3、疫苗只能保护一次,咬一次就要打一次(疫苗的保护期通常为6个月,在确认接种有效的情况下,以注射末针时间为始,3个月内再被咬伤是没事的,一年内被咬伤可以注射两针加强针,时间再长即需全程注射) 4、被咬后应立即接种疫苗(首先要做的应该是清理伤口,要用流动的洁净的肥皂水清洗,有条件的可在清洗后使用消毒剂) 被犬咬伤后,伤口如何处理? 答:1.被咬后立即挤压伤口排去带毒液的污血,但绝不能用嘴去吸伤口处的污血。

2020传染病学病例分析题及答案2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人民医院 2020-2021第一学期八年制传染病学统考试题 病例分析题一 患者,男性,38岁,工人,江苏籍,曾在非洲援外1年,3周前归国,畏寒、寒战、高热1周,服“氯喹”治疗3天,病情没有好转,偶有体温骤降,伴大汗,自觉症状好转,持续6h又发热。 查体:脉搏90次/分,血压112/65mmHg,神志清,精神差,球结膜略苍白,双侧呼吸音清,心率90次/分,律齐,无杂音,腹软,无压痛、反跳痛,肝脏右肋下未及,脾脏左肋下1.5cm。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WBC 5.79*109/L,N 0.75,L 0.25,Hb 101g/L,PLt 99*109/L;尿常规:尿胆原(+),胆红素(±);血生化:谷丙转氨酶24U/L,总胆红素40.6μmmol/L,直接胆红素14.9μmmol/L。 问题: (1)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什么? (2)写出该病的诊断依据。 (3)该病确诊依据是什么? (4)该病的处理原则? 答案:(共10分) (1)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疟疾(耐氯喹)(2分)。 (2)诊断依据:有间歇性畏寒、寒战、高热、体温鄹降时伴大汗等典型的疟疾症状(1分),但氯喹治疗3天无效(1分);球结膜苍白,贫血貌;脾大;Hb101g/L (1分);有流行病学史,自非洲援外归国(1分)。 (3)血涂片镜检找见疟原虫,可行薄血涂片和厚血涂片检查(1分)。 (4)处理原则:改用青蒿素或其衍生物控制症状,如蒿甲醚或青蒿琥酯等(1分),加伯氨喹啉防止复发(1分),对症及支持治疗,退热及防治脑水肿(1分)。 病例分析题二 患儿,男性,2岁。8月20日14时因发热、嗜睡、头痛4天入院。查体:体温40.0℃,浅昏迷,颈硬,双侧瞳孔小,膝反射亢进,巴氏征阳性,脑脊液无色透 O,白细胞数90×106/L,多核0.65,单核0.35,葡萄糖3.0mmol/L,明,压力240mmH 2 氯化物120mmol/L,蛋白0.6g/L。外周血白细胞15×109/L,中性粒细胞0.75,淋巴细胞0.25。 问题:(1)本例最可能的诊断? (2)写出该病的诊断依据。 (3)本例的治疗方案。 答案:(共10分) ⑴诊断:流行性乙型脑炎(极期)。(2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