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成油与半合成油的区别

合成油与半合成油的区别
合成油与半合成油的区别

合成油

我们习惯上将占机油90%比例的基础油分为矿物油和合成油两种。

矿物油是从原油中通过物理的方法得出的,炼制较简单,能满足大多数发动机的性能需求,如:捷达、富康、桑塔纳等车型。

合成油是通过化学合成或精炼加工的方法获得的,其工艺复杂,炼制成本高昂,拥有矿物油不可比拟的优势:合成油的黏度指数更高,所以黏温特性更好,高温时润滑更充足,低温下流动性好(室温条件下外观感觉比同级别矿物油稀)。同时用合成油调配的机油抗氧化性更强,大大地延长了换油周期,虽然在机油上增加了投入,但减少了更换机油和滤清器的次数。合成油因其蒸发损失小,所以机油消耗低,减少了添加机油的繁琐,并且能更好地保护三元催化器等昂贵的废气控制系统部件。此外,合成油适应更高负荷的发动机,还拥有更强的抗高温抗剪切能力,在发动机高速运转下,机油也不会损失黏度,对发动机的保护更全面。合成型基础油来自原油中的瓦斯气或天然气所分散出来的乙烯、丙烯,再经聚合、催化等繁复的化学反应(费托合成技术,即GTL 技术)才炼制成大分子组成的基础油。在本质上,它使用的是原油中较好的成分,加以化学反应并透过人为控制达到预期的分子形态,其分子排列整齐,抵抗外来变数的能力自然很强,因此合成油品质较好,其对热稳定、抗氧化反应、抗黏度变化的能力自然要比矿物油强得多。涡轮增压型发动机如:帕萨特、宝来的1.8T 发动机必须使用合成油,如壳牌超凡喜力或非凡喜力等。其他安装高性能发动机的车辆,如奥迪、本田等,可根据需要选择合成油或高性能的APISL级矿物油型机油(如特级喜力)。值得注意的是,并非所有合成油都能具有上述明显优势。许多合成机油因配方和基础油质量问题,其性能可能并不比矿物油强多少。拥有稳定的合成油炼制工艺和高水平的配方,其合成油才能有优异的性能。

[编辑本段]特殊贡献

二次世界大战时由德国人所发明合成油在本世纪开始大行其道,在欧美发达国家,汽车大部分用上了全合成机油,其换油周期最长达到了3年,在对发动机的保护以及在节能、环保方面显示出特别的优越性。全合成机油为什么有这种特性,它添加了什么?

同矿物油比,全合成机油的主要特性

矿物油纯粹从石油中提炼,合成油是用聚烯类(Poly-Alfa-Olefine)或酯类(Easter)的化合物所形成的基础油,这种基础油最大的特征是搞抗氧化能力强,并具有天然的清净剂,所以它能确保润滑油在使用很长时间,其性能都不容易衰退,发动机不容易产生油泥。

合成基础油再加添加剂,使合成油有了以下特性:

超凡的抗磨损性能,有效延长发动机使用寿命。

现代汽车发动机技术已经发生质的变化

上世纪末,汽车发动机已经全面进入了由微电脑控制的燃油电喷技术时代,再加上涡轮增压、可变汽门系统、可变压缩比、可变正时系统等等,使汽车发动机在动力的提升、节省燃油、废气排放、延长使用期限等方面发生了质的飞跃,这种机械和电子技术的变化要求有一个随之适应的润滑系统,因此,全合成机油的大量应用就成为了必然趋势。

通过高科技手段合成的基础油成份,即使车辆停放较长时间,在合成油分的作用下形成的润滑油膜紧贴在金属部件表面,从而使启动容易,并极大减低甚至是重负荷下的磨损。保证机油在发动机内高温环境下极低的挥发损失;

·独特的减摩剂保证油品极佳的润滑性能,合成基础油的低挥发性和热稳定性减低挥发性能能够显著降低油耗;

·全天候用油,在-40℃-50℃的环境温度下均可使用;

·独特的微磷含量配方,保护三元催化器;

·它在极低温下不会变稠,耐热性比矿物油高,而且换油间隔较矿物油长一倍以上。

·在超长时间行驶后仍能保持粘度和润滑,加上它独一无二的抗磨损性能,延长所有运动部件的使用寿命,实验室和路测都表明,它将粘度、润滑、挥发性和洁净性能做了理想的组合,使对发动机的保护达到最大,摩擦和油耗达到最小,极大减少发动机维修保养和大修的费用。

全合成机油添加了什么成份

1、中和酸的添加剂碳酸钙。汽油和空气燃烧生成氧化硫及氧化氮,它和水混合后生成硫酸和硝酸,磨损部件。此类磨损需要有中和剂来中和酸,让清洁分散剂附合在微小碳酸钙分子上,均匀分散在机油中,有更高功效中和酸的能力。

2、分散添加剂。汽柴油燃烧不完全形成灰烟,将造成机油粘度增加,形成沉淀物阻碍油路和过滤器。所以必须在机油中加入分散添加剂来防止灰烟凝结成块状,避免其危害引擎。

3、清洁添加剂和无灰分散剂。抑制活塞沉淀物和油泥的产生,和将发动机低温启动时曲轴箱和循环油路中生成的油泥分散于机油中。

4、抗氧化剂。减缓机油的氧化和老化变质,达到延长油品寿命和保护机器的目的。

5、粘度指数改进剂。可以做到低温启动时机油有较低的粘度,快速到达机件表面,保证发动机不受磨损;而高温时有良好的油膜,保证发动机的正常运转。

6、抗磨剂。使金属表面形成一层化学反应膜,能够防止金属表面擦伤和熔焊,从而保护发动机运转。

7、防锈剂。防锈剂的极性基因对金属表面有很强的吸附力,在金属表面形成紧密的单分子或多分子保护层,防止腐蚀介质与金属接触,起到防锈作用。

8、抗泡剂。机油在使用过程中会受到水的污染,水会乳化机油。因此加入抗乳化剂后,能改变油与水之间的接口张力,使水和油快速隔离。

全合成机油换油周期可达1-2万公里

在美国,轿车用全合成机油的换油周期是2-3年,在中国按1年算,我们计算一下矿物油与全成油的使用成本差别。矿物机油120元/4升,5000公里换一次,机油滤清器是30元,人工费是30元,则10万公里所需的费用是: (120+30+30)×20=3600 。而用全合成机油350元/4升,1万公里换一次,则10万公里所需的费用是: (350+30+30) ×10=4100元。使用矿物油跑10万公里后,费用仅比使用全合成少500元。按每月跑2000公里算,多出的500元摊到50个月仅仅是可怜的10元,这里面还未算节省下来的时间,以及因为发动机得到良好的保护而省下的维修费用。更重要的是全合成机油对节能和环保的贡献,经实验,使用全合成机油在经济时速时比矿物油节省5-10%的燃油,废气排放改善,废机油处理费减少1倍。

全合成机油的辨别

全合成油的基础油聚烯类(Poly-Alfa-Olefine)或酯类(Easter)因为能和矿物油相融,所以一般人用肉眼是很难区分是不是全合成油的,目前的主要分辨方法是从价钱上区分,因为合成油的基础油生产成本很高,所以全合成机油的市场零售价通常超过300元/4升,半合成机油的市场零售价也在250元/4升左右;另外,普通矿物油在使用至3000公里时性能开始衰减,行驶至5000公里时会明显觉得发动机的阻力增大,而全合成机油是在8000公里时,性能才开始下降。

矿物油与合成油的区别

矿物油与合成油的区别 一.矿物油; 1.什么是矿物油:以远古动物和植物的残骸为载体,经过长时间各种因素的改变而形成的原油,在经过普通的工艺流程提炼而形成的基础油被成为矿物油; 2.矿物油的品质和工艺:原油中具有大量各种各样不同的分子,其中很多分子的重量相同,但体积是不同的,而在物理提炼的过程中,是根据重量而不是分子结构进行区分的,矿物油中可能含有一些对发动机润滑不适合的分子,例如石蜡,它常见于原油中,在低温下会使机油变稠,降低机油的流动性,导致在发动机启动阶段不能得到良好的润滑效果。其它列子如氮和硫,则是一种污染物,会导致油泥的产生,氮随着发动机温度和载荷的上升。矿物油的其它难题又开始出现,发动机所产生的高温会将那些小的分子“烧掉”,而留下那些流动性较差的大分子,而且机油分子和添加剂燃烧形成的副产品会进一步的污染机油; 3.矿物油的缺点:低温时对车辆的润滑度降低,高温时粘度会降低不能够达到车件所需的润滑,沉淀物较多容易产生油泥等; 4.矿物油的优点:价格比较低,适合制造相对比较粗糙的车辆; 以上讲述了矿物油的相关知识,相信大家也能够对车用矿物油的有了一些了解。 下面我们在根据合成油进行一些相关的讲述。 二.合成油: 1.什么是合成油;合成油是来自原油中的瓦斯气或天然气所分散出来的乙烯、丙烯,再经聚合、催化等复杂的化学反应炼制成大分子组成的润滑液; 2. 合成油的品质和工艺:合成油是通过化学合成方法制备成叫高分子的化合物,再经过调配或进一步加工而成。 3. 合成油的优点:合成油与矿物油的主要区别就是生产工艺有很大的不同,其分子排列非常整齐,主要特性有以下几项: (1.)耐用性:普通发动机,一般转速在万转以下,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普通矿物油还可以使用。如果你是高速发动机,比如大排量的赛车,那转速可以达到2万转以上。这时,普通矿物油就不行了。由于高温及高速,它的润滑性大打折扣。这时就有可能拉缸,造成很严重的后果。所以,在比赛中,是使用高性能的全合成机油的。(2.)抗磨保护:发动机在激活时,特别是在低温下激活时会产相当大的磨损。普通矿物油由于它的特性,在天冷的时候,流动性差,冷车状态时,在机件表面的油膜很薄,启动的瞬间,由于润滑不足,磨损很大。而合成油可以在很低的温度下自由流动,能够迅速到达发动机和阀系传动机构的任何部位。合成油有很好的附着性,可以在机件上形成的很厚的油膜,故能大幅减少因摩擦所造成的损耗。 (3.)高温稳定性:发动机工作时的温度很高,高温会使润滑油氧化,导致粘度增加(机油变稠)。所以,普通矿物油在发动机长时间工作时,发动机的响声会变化,有时会产生“当当”的噪声,这就是机油在高温状态下的润滑变差的表现,磨损加大。而合成油添加了高性能流体和增强的抗氧化配方,即使是在高达204°C(400°F)的温度下,也有很好的抗氧化性能。 (4.)防止沉积形成,清洁发动机:发动机长时间使用后,会因汽油燃烧、机油劣解而形成油泥,会堵塞机油通路,妨碍机油流动,并造成活塞环卡死。这一点从放出来的废油时就可以看出。普通矿物油在放出来时,有半透明的,有的甚至是透明的。合成油的平衡添加剂组合能够有效防止沉积和油泥的产生。所以合成机油,放出来是很黑的。从以上几点可以看出,合成油不仅仅是比普通矿物油换油时间变长,还有更多优点;在延长发动机的使用寿命和确保其工作的可靠性方面更是颇有好处。 (5.)有良好的抗氧化安定性:抗氧化安定性是指润滑油抵抗氧化的能力。发动机工作时温度比较高,以汽油机为例,活塞头环处温度约为205℃,活塞裙部约为110℃,主轴承约为85℃,润滑油在这样高的温度下很容易氧化。此外,润滑油还会受到汽缸窜气的影响,即燃烧产生的气体容易窜入油底壳,并进入润滑油中加速润滑油氧化。润滑性在高温、有害气体及金属催化下易于氧化,生成腐蚀性的酸性化合物及缩合物,腐蚀金属,使油的粘度大大升高,甚至成为半流体,造成供油不足而产生故障。因此要有好的抗氧化性能,保证润滑,延长换油期。(6.)有良好的清净分散性:清净分散性是指内燃机油能够防止形成积炭、漆膜和油泥的能力。积炭是由于燃料燃烧不完全,或者润滑油窜入燃烧室后裂解而形成的炭状物质。燃烧室中的积炭会导致火花塞连桥、发动机敲缸等问题。积炭落入油底壳会加速润滑油变质,或者堵塞油滤。漆膜是由于润滑油氧化而在活塞环、活塞裙等部位形成的漆状薄膜。漆膜常温下很坚固,但在高温下会变得很粘,能够粘死活塞环,使活塞环密封性下降;还会使

矿物型导热油与合成高温导热油的区别

矿物型导热油与高温导热油合成型的区别 合成高温导热油与矿物型导热油区别矿物型导热油与合成高温导热油的区别 “合轩化工”润滑技术分析 矿物型导热油320、350与合成高温导热油烷基苯、氢化三联苯、芳烃类等的区别在哪里?为什么合成高温导热油安全性比矿物型导热油好,价格要贵?为什么超过290度都推荐用合成型导热油?下面小编就与大家一起来了解。序 号比较项目合成高温导热油 HEX TWD 矿物导热油HEX TWD 使用合成油好处 1 高温性≤360℃≤290℃更高温度需求,热量更足2 自燃点高380摄氏度低325-338℃泄露,遇空气不自燃更安全3 积碳无积碳0.01-0.02wt%长期使用不积碳,无油泥和沉积4 环保性不冒烟高温烟雾环保、健康5 使用寿命5-10年以上3-5年更长使用寿命,节省更多成本6 低温性非常低高保证低温下轻松启动,升温更快7 换油周期长短更少使用寿命,经济省钱8 氧化裂解度低高高温性好/蒸发损失小/节能更多9清洁性高低保证管路清洁,保护设备和系统 图一:合成导热油与矿物导热油区别图(2014-05-19) 【合轩解答】 1、从图一可以看出,合成导热油从高温、安全、环保、使用寿命、清洁性等多方面都占绝对优势,并且环保安全;这也是为什么大家推荐使用合成型传热产品的原因之一。那么矿物型导热油存在的意义是什么呢? 2、矿物型导热油价格更实惠、通常开式系统温度300度以内都建议使用矿物型产品,为什么?因为在开式系统中,矿物型有更好的抗氧化性。(闭式系统中则合成型抗氧化性更好) 【合轩建议】 随着导热油的安全性和环保性不断加强,选择的时候一定要充分考虑;对企业来说,选择对的产品永远比选择贵的产品来的实际靠谱。其中气相/液相加热方式不同,也需要特别注意。

谈谈合成机油的区分及全合成机油好处

全合成机油有什么好处?如何与矿物机油和半合成机油区分? 合成机油是通过化学合成方法制备成较高分子的化合物,再经过调配或进一步加工而成的润滑油。它包括合成酯类,聚α-烯烃、聚醚类、硅油等,其成分与石油烃类不同。半合成机油指的是合成机油与矿物油按一定比例混合制成的润滑油。由于合成机油的原材料贵,合成工艺复杂,投资高,因此合成机油及半合成机油的价格普遍比矿物油高。 合成机油与矿物型润滑油相比具有以下优良特性。1.极佳的粘温性和低温流动性2.高温抗氧化性强3.蒸发损失低。此外,与传统矿物油型机油相比,合成机油还具有优良的化学稳定性,抗辐射性好及油膜强度高和泡沫少的特点。因此,一般高档车都选择合成机油。 如何区分全合成机油、半合成机油及矿物机油 由于全合成机油、半合成机油较矿物油价高,有些不法商贩将矿物油标成合成油出售,蒙骗用户,以谋取高额利润。如何区分这些的油品,避免上当受骗呢?最好的方法是借助科学仪器,可通过红外光谱等仪器分析油品的结构,以区分是什么类型的润滑油。对于缺乏分析手段的普通用户,也可用以下方法鉴别: ①如果是酯类全合成油,可取一些油样与普通矿物油混合,由于它与矿物油不混溶,搅拌后呈现浑浊状态,静置一段时间后会分层,否则不是真正的酯类油。

②如果是聚α-烯烃合成油,它与矿物油可以混溶,但它的粘度指数很高,一般超过140,而且由于不含蜡,倾点极低,通常在-40℃以下,测定倾点时温度降至-30℃油还能保持清澈透明。如果是石蜡基矿物油,粘度指数也比较高,但倾点高,测定倾点时温度降至-30℃油呈不透明状态;如果是环烷基矿物油,粘度指数低,一般低于80,其他状态相同。 由于半合成油一般是由聚α-烯烃油与石蜡基矿物油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除了借助仪器分析外,没有更好的方法。 选自奥吉娜官网:https://www.360docs.net/doc/b53512255.html,

各种基础油润滑油的优缺点

各种基础油润滑油的优缺点 由于基础油的类型不同,润滑油通常包括矿物油、合成油、动植物油和水基润滑剂等四大类。每一类油都有其优点和缺点。 1、矿物油 普通矿物油:目前使用得最多的润滑油是以石油馏分为主要原料,成为矿物油,制取这类润滑油的原料充足,价格便宜,生产矿物油的原油一旦选定,就可利用各种组分存在沸点差的特性,通过蒸馏装置分离出各种石油组分。因此,矿物油都是某一沸点范围内的产物。 精制矿物油:经过蒸馏后的矿物油其中含有很多非理想组分,其粘温性能、抗氧化性能差,必须通过萃取方法从中除去非理想组分。通过脱脂处理,除去在常温下(15℃)就会变成固体的烃类,以免影响润滑油的低温流动性,再除去沥青和少量的溶剂,润滑油的质量就基本达到使用要求。 深度精制的矿物油:润滑油的深度精制是在精制的基础上通过催化剂的作用,使润滑油与氢气发生各种加氢反应,以除去其中的硫、氧、氮等杂质,以及将部分非理想组分转化为理想组分。硫、氧、氮的存在使润滑剂易于氧化生成酸、胶质、沥青从而腐蚀设备或沉积粘结于设备的工作表面。通过深度精制,可进一步提高润滑油的抗氧化性能、粘温性能、高低温性能。目前,世界上深度精制的矿物油只占润滑油总量的5~10%。 2、合成油

与矿物油相比,合成润滑油具有以下优点: ①、良好的耐高温性能:合成润滑油比矿物油的热氧化安定性好,热分解温度高,在高温下不易裂解,从而生成助燃小分子; ②、粘度指数高,粘温性能好。合成润滑油的粘温性能要比矿物油好,在温度变化条件下,粘度变化小,能使用于工作温度变化较大的场合; ③、耐低温性能好:与矿物油相比,合成润滑油具有更低的倾点,在极低的温度条件下,仍能保持良好的流动性而不结晶或凝结; ④、较低的挥发性:合成润滑油一般是一种纯化合物,起沸点范围窄,挥发性低,因此挥发损失小,可延长油品的使用寿命。而矿物油是某一沸点范围内的产物,容易挥发; ⑤、闪点和燃点高合成润滑油的闪点和自燃点高,相同的高温条件下,不容易发生燃烧,使用安全性好。 3、动、植物油 动、植物油中主要是植物油,如菜籽油、茶籽油、蓖麻油、花生油和葵花籽油等,它具有矿物油及大多数合成油所无法比拟的特点,就是油性好、生物降解性好、毒性低。缺点是氧化安定性和热稳定性较差,低温性能也不够好。另外,因产量少,所以价格比矿物油高。随着石油资源的逐渐短缺以及环保要求的日益苛刻,人们又重新重视动植物油脂作为润滑材料的开发应用,希望通过化学方法改善其热氧化稳定性和低温性能,作为未来代替矿物油的重要润滑材料正越来越受欢迎。 4、水基润滑剂

聚乙醇润滑油与矿物油和合成烃润滑油对比分析

聚乙二醇润滑油与矿物油和合成烃润滑油对比分析 三种润滑油的基础油的特性 由于基础油是润滑油的基础,添加剂只是改善润滑油的性能。因此,基础油的特性对润滑油的性能有很关键的影响。 1. 矿物油具有如下特性: 1) 可以有各种粘度; 2) 良好的润滑性能; 3) 高于80℃(最高100 ℃)时就无法使用; 4) 差的粘温特性; 5) 非常差的生物可降解性。 2. 合成烃具有如下特性: 1) 良好的抗氧化性能; 2) 较好的粘温特性; 3) 直到140℃一直保持很低的蒸发率(同时也有很低的粘度); 4) 良好的低温特性(可以在约 -40/-50 ℃的温度下使用); 5) 差的可生物降解性能; 6) 低粘度会影响密封(收缩); 7) 抗磨性能一般。 3. 聚乙二醇具有如下特性: 1) 良好的抗氧化性能; 2) 很好的粘温特性; 3) 工作温度可达 160 °C; 4) 优秀的承载能力; 5) 很好的抗磨性能,尤其当主要是滑动摩擦的情况下。

三种润滑油的特性可以归纳为表1: 表1 三种润滑油的性能对比 ++ = 很好0 = 一般 + = 好--- = 差 (*) = 检查兼容性 可见,矿物油、合成烃和聚乙二醇三种润滑油中,聚乙二醇润滑油的基础油特性最好。这为聚乙二醇润滑油在蜗轮蜗杆传动中优异的润滑效果提供了基础。 油膜厚度 弹流润滑理论是当今主要研究润滑状况的理论基础,它是Reynolds 的流体润滑理论与Hertz 的弹性接触理论相藕合来处理点线接触摩擦副的润滑问题从而建立起来的,称为弹性流体动压润滑理论,简称弹流润滑理论。从1949 年Dowson 等人提出完备数值解开始, 经过30 多年的研究, 理想模型的弹流润滑理论已基本成熟, 并应用于工程设计。70 年代中期以后, 向着建立工程模型弹流润滑理论的方向发展。弹流润滑理论的建立是润滑理论发展的一次重大突破。它不仅将润滑计算扩展到为数众多的高副机构的设计, 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它的建立改变了润滑理论中许多常规的假设, 为建立润滑油膜失效准则以及表面粗糙峰磨损的模化和量化研究开创了前景。研究表明,点线接触的机械零件在一定运转条件下可以实现弹流油膜润滑。同时,这类零件的表面损伤与润滑状况有着密切的关系。油膜形状和厚度、油膜中的压力分布、温度场以及摩擦力等都直接影响到表面胶合、擦伤和接触疲劳失效。因此,在衡量润滑油的所有指标中,油膜厚度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下面本文就利用弹流润滑理论,研究矿物油、合成烃和聚乙二醇三种润滑油在蜗轮蜗杆传动中的油膜厚度。

矿物油,合成油如何区别

矿物油,合成油如何区别 目前市场上销售的汽油机油类产品,我们可以看到有的标注的是全合成机油,有的标注的是合成机油,有的机油标注的只是汽油机油。很多的车主也经常在论坛里讨论、询问这些机油究竟有什么区别。 其实,最主要的区别还是体现在基础油的种类上面,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矿物油、合成和全合成。 我们先来说一下矿物油。通常把通过物理蒸馏方法从石油中提炼出的基础油成为矿物油。生产以物理过程为主,不改变烃类结构。基础油的质量取决于原料中理想组分的含量和性质。在提炼过程中,矿物油因无法将所含的杂质完全清除干净。因此矿物油类的基础油质量的提高收到了一定的限制。 合成油,是在矿物油中加入氢气,让氢气和矿物油在高压的情况下产生化学反应,让原子重新排列,把不饱和烃变成饱和烃,我们把经过深度加氢精制的基础油称成为合成油。 全合成油,根据化学结构的差异,又分为几大类如:聚α-烯烃、酯类油、聚醚、硅油等。本期油油主要说一下聚α烯烃合成油,聚α烯烃合成油也是一种碳氢类化合物,是由炭8-12的α烯烃催化齐聚而成,分子结构是链状,纯度高,几乎

不含其它烃类,所以它的化学稳定性很好,热及氧化安定性极高,使用寿命很长。聚α烯烃合成油还有另外一个巨大优势,就是它的低温性能非常好,调配0W40的机油非它莫属,低温性能好的油品摩擦系数也低,可以使发动机的动力输出得到提升,也可节省燃油。目前,大部分全合成油都是聚α烯烃类型。 分享 最后一起来学习一下基础油的分类,看了这个图,小伙伴们会更容易理解了。美国API根据基础油组成的主要特性把基础油分成5类: *I类为溶剂精制基础油,有较高的硫含量和不饱和烃(主要是芳烃)含量; *II类主要为加氢处理基础油,其硫氮含量和芳烃含量较低; *III类主要是加氢异构化基础油,不仅硫、芳烃含量低,而且粘度指数很高;*IV类为聚a-烯烃(PAO)合成油基础油; *V类则是除I-IV类以外的各种基础油。

矿物机油和合成机油到底哪个较好

矿物机油和合成机油到底哪个较好 全合成机油的分子大小和结构都相同,因此,可以在长在时间内保持稳定。 如果您认为生产合成机油的过程不需要原油,那么您就错了!因为严格讲,这是不准确的。合成机油是按照不同的制造方法从精炼原油中提取的,且可以在分子层面上对机油进行加工和处理。 其制造方法使得人们在制造全合成机油时就能够设定机油的特性,并在长时间内保持这种特性。 合成机油中不含杂质,而且所有分子的大小都相同。这使得机油自身的摩擦很小,同时,还带来许多其它好处,如可以提高发动机运转的经济性,降低燃油油耗,减少燃油对环境的影响等。 机油状况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发动机的性能和寿命,所以我们必须选用合适的机油并及时进行更换。这里我要给大家详细讲解机油的养护原理和有关的注意事项。 车辆的定期保养是现在各个厂家都统一强制要求车主进行的。而在定期保养项目中,对发动机保养最有效的莫过于检验和更换机油了,所以了解一些有关机油的基础知识。将有助于我们进行正确的保养。 矿物油与合成油之分 机油主要有合成机油与矿物机油两种。矿物油是在原油提炼过程中,分离出有用的轻物质(如航空油、汽油……)之后,利用残留在分流塔内的塔底油提炼而成的;合成油则由原油中的瓦斯气或天然气分散出来乙烯、丙烯后,再经聚合、催化等繁杂的化学反应炼制而成。 就油的本质而言。矿物油用的是原油中较差的成份,提炼技术再请进也无法将其中杂质清除完全;而合成油则是原油中较好的成份,加以化学反应并通过人为控制,可以达到预期的分子形态,分子排列整齐。抵抗外界变数的能力强,故合成油体质量较好,在热稳定性、抗氧化反应、抗粘度变化、冷车启动流动性、抗磨损保护性及节省燃油效能方面都较矿物油要强......

合成导热油与矿物导热油的区别以及优势

合成导热油与矿物导热油的区别以及优势 导热油是一种优良的传热介质,在几乎常压的条件下,可以获得很高的操作温度,提高了系统和设备的安全可靠性。因其具有传热均匀、温控精准、操作简便、节能环保、安全高效等优点,而逐渐被人们所认识,并越来越得以广泛应用。随着我国工业的不断发展,新技术新领域的不断开拓,导热油应用市场的前景也更加的广阔。 近年来导热油的需求量不断增长,品牌、型号繁杂,但按导热油的制取工艺和原料基本上可分为两大类,即合成型导热油和矿物型导热油: 合成型导热油是以化学或石油作为原料,经有机合成工艺生产的,具有一定化学结构和确定的化学名称的产品。 矿物型导热油是以石油为原料,经蒸馏和精制(包括溶剂精制和加氢精制)工艺得到的适当馏分生产的产品。其主要组分为烃类的混合物。 合成型导热油和矿物型导热油在使用过程中,具有以下优势,以供用户参考: 1、首先是使用温度的区别,矿物型导热油的最高允许使用温度一般不超过300℃,而合成型导热油液相最高使用温度在350℃(如氢化三联苯),汽相最高使用温度可达到400℃(如联苯/联苯醚)。 2、热稳定性的区别,目前市场上矿物型导热油的使用寿命一般在3~5年,而合成型导热油的使用寿命在5~10年以上。这是因为矿物油在高温状态下,氧化、裂解率较高,易产生结焦;合成型导热油抗氧化性高于矿物油,并且合成油在裂解时多产生低沸物,不易结焦。故合成型导热油使用10年以上的用户比比皆是。 3、安全环保性,矿物油在达到报废标准时,如不及时更换,可能会对加热系统造成损坏,甚至引发安全事故;合成型导热油使用周期长,即使达到报废标准,也不会产生过多结焦和积炭,在定期排放较组分并补充一定量的新油,可以更长时间运行于加热系统。使用合成型导热油可有效减少换油和清洗系统的次数,减少废油排放量。 4、综合经济性,近几年因受产能过剩和原油价格下调的影响,导热油价格也有所下降,矿物油与合成油的差价也降低很多,项目一次投入的成本矿物油会更低些,但计算综合成本,合成油则更具优势。比如,在相同温度条件下合成油的使用寿命是矿物油的三倍,选用合成油减少了两次换油、清洗的过程和废油处理费用,又可省去因换油而的造成的停产。不仅如此,当合成油达到报废标准时,其成分仍有部分可用,回收率一般可达到60%以上,在进行再生处理后补充一部分新油后可以继续使用。因此,选用合成型导热油,其经济性远超矿物型导热油。 舒尔茨化学中国公司不仅提供优质的合成导热油产品,同时推出“360°”全方位、全生命周期服务。舒尔茨所倡导的“360°全生命周期”的服务模式,承偌为客户的系统提供全方位解决方案和导热油全生命周期护理,具体包括导热油选型咨询、系统设计指导、开车调试、油品周期性诊断、导热油闪点修复快速响应故障服务、系统清洗和油品再生、定制化物流服务等,以使客户获益最大化。 舒尔茨化学承诺:若用户导热油系统运行过程中出现异常问题时,舒尔茨化学专家能及时上门服务,为用户排忧解难,做到从根本上彻底解决问题,从而保证导热油系统安全稳定运行。

润滑油牌号对照表

润滑油牌号对照表

有良好的抗老化性能,可有效地提高齿轮箱的机械效率。工作温度适用范围为-20℃止+90℃(瞬时可达110℃)。

2)矿物基齿轮油根据DIN51502标准定名为CLP。这类润滑油可达到DIN51517第3部分规定地最低要求。工作温度适用范围为-10℃至+90℃(瞬时可达100℃)。 美孚力富SHC 220、460、1500 Mobilith SHC 220、460、1500 美孚力富SHC 220、460、1500是工业用合成滑脂,由复合锂皂基、合成基础油,防锈及氧化遏止剂与高性能极压剂配制而成。其基础油为高粘度、稳定的合成油,配上抗高温的增稠剂及稳定的添加剂,令润滑性能优异及带来极长的使用寿命。 美孚高温滑脂SHC 32、100 Mobiltemp SHC 32、100 美孚高温滑脂SHC 32及100是非皂基及合成基础油配制而成,低温启动性良好,转动扭距低,能承受水冲洗,能在广阔温度范围下保持硬度。由于抗氧化性能优异及抗磨损特性良好,以致使用寿命极长。 美孚力富SHC PM 美孚力富SHC PM造纸机用合成滑脂是一种奶白色,结合了具独特性能的合成基础油及复合锂基增稠剂的特别高性能滑脂。它的NLGI等级是1.5,而基础油的ISO粘度等级是460。操作温度由-400C至1800C 美孚力士滑脂EP系统 Mobilux EP 023、004、0、1、2、3、460 美孚力士EP 023,004,0,1,2,3,460号分别为美国滑脂协会(NLGI)分类的000,00,0,1,2,3,号。采用羟基硬脂酸锂为皂基的析压滑脂。 美孚力士滑脂EP111 Mobilux EP 111 美孚力士滑脂EP111是由粘度特高的ISO VG100矿物油精配而成的极压锂基滑脂。它是NLGL 1号的滑脂,含有可溶性的二硫化钼添加剂。在高负荷的工作时提供额外的保护。 美孚滑脂HP 461 Mobilgrease HP 461 美孚滑脂HP 461是以复合锂为皂基,加以优质ISO VG 460基础油配制而成,不含铅分,氯及氮化物。适用于中速至低速的轴承。 美孚矿山滑脂 Mobil Mine Grease 美孚矿山滑脂是以高粘度矿物油,加上最新添加剂科技制成的优质极压高温滑脂,能在温度达到1800C的工作环境上应用。含有二硫化钼,但不含铅,氯及氮化物。本产品有优异的附着力、防磨及防锈能力。 美孚高温滑脂78 Mobiltemp 78 美孚高温滑脂78是以非皂基增稠剂制成之高温滑脂,含有二硫化钼。专用于工业上般滑脂无法抵受的长期高温或温度循环变化于常温至极高温之间的情况。

解读合成润滑油和普通矿物油的区别

解读合成润滑油和普通矿物油的区别 据相统计,目前国内润滑油市场发展势头逐渐与欧美国家接轨,当车友面临着众多合成润滑油和普通矿物油选择的时候,就有必要了解合成油跟矿物油相比有哪些差异? 首先,其实合成油跟矿物油相比,虽然他们最后看起来都叫润滑油,但是分子链方面已经发生了极大的改变。如果说它们有什么样的区别?矿物油的分子没有比合成油分子整齐。另外合成油的分子链是非常稳固的,不易受高温的影响变形。还有一点发动机在转动的过程中,里面发动机的转数是非常高的。像普通的矿物油它的分子链很容易被打散,一打散他就失去了润滑性,会非常稀。这种情况下,就已经基本丧失了对发动机的保护。 但是合成油第一它耐高温,第二它剪切能力,在发动机的高速运转的过程中,分子链不会被打散,他依然能保持一个很好的润滑性。所以从产品的本身的内在的结构而言,这已经可以称之为两个不同的产品。对消费者带来的好处,答案已经不容置疑了。 此外,合成油比普通矿物油的黏度保持性特别好。发动机需要由始至终保持这样的黏度。否则他低温的时候稠,那他对发动机的保护,可能会流到它该润滑的那个部位去。发动机是有很多地方是需要润滑的,黏度不好就流不过去,而且黏度很高的情况下,其实是很耗燃油的。如果温度太高,它一下子变得太稀,一旦太稀,它的黏度就很差,黏度一差,保护就会很差。合成油它的黏度保持性是非常好的,从0度到40度,到高温时的100多度,他能保持非常好的黏度性能,为发动机提供一个比较好的润滑性。这是从技术角度里说的一个非常大的不同。 再者,从实际的驾驶来看,体现的好多第一是省燃油,为什么省?它的黏度保持性好,它的润滑性能好。发动机无论是在启动还是在运行过程中,他能保持非常好的润滑。发动机从化学能转化成动能的过程中,它的损失会相对更少。一般来说,能节省3%左右。 最后,驾驶时体现非常安静,非常的顺畅,因为发动机油不会被氧化,里面不会产生太多的油泥,清洁性能也非常好,所以发动机里面也是非常干净的。在这种过程中的,它发动机的响应也是非常迅速的。一方面迅速,一方面安静,还有就是保护。这个保护不像前两者,你只要用心体会就能体会到。 总之,根据美钻润滑油专家分析,合成润滑油和普通矿物油对比,从汽车养护这块分析,可能不是那么容易体会到,但是当它使用时间够长,就会发现可能用合能,用两三年之后,他发动机的性能,跟几年前是非常接近的,发动机不会感觉有明显的老化。因为这里面发动机的每一个部件都保护的特别好。

矿物油和合成油的区别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什么是矿物油、半合成油和全合成油?它们之间有什么区别? 矿物油(Mineral Lubricant) 矿物油是从石油中提炼出来的润滑油,矿物油的基础油是原油提炼过程中在分馏出有用的轻物质(如航空用油、汽油等)之后剩下来残留的塔底油再经提炼而成的产物。就本质而言,它运用的是原油中较差的成份。矿物油是目前市场上最常见的润滑油类型。矿物油的价格虽然低廉,但其使用寿命、润滑性能等都较半合成油和合成油逊色,同时对环境也有较大的污染。另外,矿物油在提炼过程中因无法将所含的杂质完全除去,因此流动点较高,不适合寒带作业作用,随着半合成油和合成油生产成本的降低,矿物油将逐渐被淘汰出市场。目前我公司已经全面停止销售矿物油。 半合成油(Semi-Synthetic Lubricant) 半合成油是使用半合成基础油,即:国际三类基础油调制而成的润滑油,是在矿物油的基础上经过加氢裂变技术提纯后的产物,半合成油的纯度非常接近全合成油,但其成本较矿物油略高;是矿物油向合成油的理想过渡产品。 全合成油(Synthetic Lubricant) 全合成油是来自原油中的瓦斯气或天然气所分散出来的乙烯、丙烯,再经聚合、催化等复杂的化学反应炼制成大分子组成的润滑液。在本质上,它使用的是原油中较好的成份,加以化学反应并在人为的控制下达到预期的分子形态,全合成油分子排列整齐,抵抗外来变数的能力自然很强,因此体质较好,热稳定、抗氧化反应、抗粘度变化的能力自然要比矿物油和半合成油强得多。 选择适合您座驾的润滑油有助于延长发动机的寿命与性能。 机油标号的含义: 什么是API? API是最常见的机油国际认证规范标示,是American Petroleum lnstitute“美国石油工程学会”的缩写。通过APl测试认证的油品可以在机油瓶身标打上API的双环标志,它区分机油等级标准主要依据油品的低温流动性、高温清净性,扩散过滤性,氧化稳定性、耐磨耗性,防腐蚀及防锈性,触媒兼容

润滑剂与润滑油牌号详解

润滑剂与润滑油牌号详解 0前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机械设备对润滑剂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我国及世界各国为了满足机械设备的润滑要求,已经制订了一些润滑剂产品的新技术标准,生产出了一批润滑剂新产品。因此,及时掌握润滑剂的新技术标准及其应用范围,对设备的润滑管理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对润滑剂的新、旧国家标准作了系统的介绍,并对各类产品的技术指标及其应用作了必要的叙述,便于设备润滑管理人员了解润滑剂的基本知识,并能按照各类机械设备的特点和新旧情况,正确选择新、旧牌号的润滑材料,搞好设备的润滑管理,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进口设备日益增多,本文对目前比较通用的国外润滑剂产品标准及其与国内标准的对应关系也作了必要的介绍,有利于设备润滑管理人员选择所规定的油品或选择合适的代用油品,既能保证设备润滑的需要,又能节约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1润滑剂的分组、命名和代号 1987年,我国颁布了GB498—87《石油产品及润滑剂的总分类》,根据石油产品的主要特征对石油产品进行分类,其类别名称分为燃料、溶剂和化工原料、润滑剂和有关产品、蜡、沥青、焦等六大类。其类别名称的代号取自反映各类产品主要特征的英文名称的第一个字母,见表1。 表1石油产品的总分类 由表1可知,润滑剂和有关产品的代号为英文字母“L”。 1.1润滑剂的分组及组别代号 国家标准GB498—87颁布的同年,我国颁布了GB7631.1—87《润滑剂和有关产品(L)类的分类第一部分:总分组》。该标准根据尽可能地包括润滑剂和有关产品的应用场合这一原则,将润滑剂分为19个组。其组别名称和代号见表2。 GB7631.1—87根据GB498—87《石油产品及润滑剂的总分类》的规定而制定,系等效采用ISO6743/0—1981《润滑剂、工业润滑油和有关产品(L类)的分类—第0部分:总分组》,它代替了GB500—65。其组别代号见表2。表2润滑剂和有关产品的分组 压缩机油(包括冷冻机和齿轮泵) 主轴、轴承和离合器油 每组润滑剂根据其产品的主要特性、应用场合和使用对象再详细分类。产品的主要特性是指:润滑油的粘度、防锈、防腐、抗燃、抗磨等理化性能;润滑脂的滴点、锥入度、防水、防腐等理化性能。产品的应用场合主要指机械使用条件的苛刻程度,例如,齿轮油分为工业开式齿轮油、工业闭式齿轮油、车辆齿轮油。车辆齿轮油又分普通车辆齿轮油、中负荷车辆齿轮油和重负荷车辆齿轮油等。产品的使用对象主要是指机械的种类和结构特点。例如,内燃机油分为汽油机油、二冲程汽油机油和柴油机油等。 1.2润滑剂的命名 润滑剂的命名,一般形式如下: 润滑剂的牌号主要有润滑油的牌号和润滑脂的牌号两大类。 1.2.1润滑油的牌号及选用 润滑油的牌号大部分是以某一温度下运动粘度的中心值或范围来划分的。如工业齿轮油是以40℃时运动粘度的中心值划分,车辆齿轮油则以100℃时运动粘度范围划分。 粘度是润滑油运动时油液内部摩擦阻力大小的量度。粘度过大的润滑油不能流到配合间隙很小的两摩擦表面之间,因而不能起到润滑作用;若粘度过小,润滑油易从需润滑的部位挤出,同样起不到润滑作用。因此,机械所用润滑油的粘度必须适当。润滑油的粘度随温度而变化,温度升高则粘度变小,温度降低则粘度增大。因此,选用润滑油必须考虑机械设备工作环境的温度变化。夏季用的油,其粘度可比冬季大一些。 1.2.2润滑脂的牌号及选用 润滑脂的牌号是以某一温度(25℃)下其锥入度范围的系列号来表示的。锥入度系列号又称稠度等级。润滑脂的稠度等级(牌号)见表3。 润滑油的粘度等级、润滑脂的稠度等级按GB3141—82《工业用润滑油粘度分类》的规定进行分级。 表3润滑脂稠度等级 润滑脂的锥入度是鉴定润滑脂稠度常用的指标。锥入度值是在规定质量、规定温度(25℃)下标准圆锥体按自由落体垂直穿入装在标准脂杯内的润滑脂,经过5秒钟所达到的深度,其单位为1/10mm。锥入度值反映润滑脂的软硬程度。当圆锥体穿入润滑脂中越深,则锥入度越大,表示该润滑脂越稀;反之,锥入度越小,润滑脂就越硬。润滑脂锥入度值一般随温度而变化,温度升高,锥入度值变大;反之,则变小。

轴承油与机油、齿轮油等几种常见润滑油的区别

轴承油与机油、齿轮油等几种常见润滑油的区别 发动机油、压缩机油、齿轮油、透平油等可替代轴承润滑油使用,反之,轴承润滑油可以用在使用这些润滑油的地方吗? 当机械设备运转时,由于相互作用的摩擦副不用,据摩擦副的高低需选择不同的润滑油。由于用在高压力摩擦副上的润滑油需具备更加优良的性能,因此其可以用在要求相对较低的低摩擦副上,但反之不可。机械运动时高摩擦副间是点点或线线接触,能够承载的总压力有限,摩擦系数小,因此需润滑油具备极佳的极压抗磨性;而低摩擦副间由于是面面接触,因此可承载较大压力,摩擦系数大。 各种润滑油的特性: 一、轴承油, 是精密机床及类似设备主轴轴承的专用润滑油,它对保证主轴的工作精度和使用性能,延长其使用寿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其主要性能: 1.合适的粘度和良好的粘温特性 为使机床主轴温度不致过高而使机床发生热变型,影响加工精度或使轴承润滑不良,应根据主轴轴承结构、转速及轴承间隙等选用合适温度的润滑油并要求其有良好的粘温特性,防止因主轴工作温度及环境温度变化较大时,粘度的变化过大而影响其润滑性能。 2.良好的润滑性 为使主轴与轴承接触面之间保持有均匀的油膜,而且在主轴启动或停止运动产生冲击负荷时油膜也不致破坏,保持良好的润滑性能起着减少摩擦及摩擦热、降低主轴温升、保证加工精度的作用,要求具有良好的润滑性能。 3.良好的抗氧化性 机床主轴在采用循环润滑方式时,要求主轴轴承油长期使用而不变质所以要求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性。 4.良好的防锈性 由于油品在主轴润滑系统工作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混入空气中的凝聚水或机床冷却液,因此要求油品具有良好的防锈性。 二、发动机润滑油, 即机油,英文名称:Engine oil,密度约为0.91×103(kg/m3)。发动机是汽车的心脏,发动机内有许多相互摩擦运动的金属表面,这些部件运动速度快、环

机油全合成与半合成的不同点

机油全合成与半合成的不同点 什么是合成机油?合成机油是什么意思? 普通润滑油是由原油加工炼制的,主要成分为各种正构烷烃,异构烷烃,环烷烃的混合物,合成机油不是通过炼制,而是通过化学合成的方式生产的,用于润滑的合成润滑油主要有聚-阿尔法-烯烃油,各种酯类等。合成油比普通润滑油有更好的抗氧化安定性,更高的黏度指数,更好的低温润滑性。合成润滑油目前被广泛用于高档内燃机油和工业用油。纯合成润滑油会在产品包装上明确标示出合成润滑油的。 半合成机油和全合成机油是机油的两个分类。二者最大差别在于∶全合成油使用的温度更广,使用期限更长;同样的油膜要求,合成油可用较低的黏度就可达成,而半合成油就需用相对于合成油较浓的黏度才可达到如此要求。换句话说,在相同的工作环境里,全合成油用较低的黏度就可以达到保护引擎的目的。同样,在相同的工作环境里,全合成油因为使用期限比半合成油长很多,因此虽然成本较高,但是比较换油次数之后,并不比矿物油高很多。 所有的机油都是由基础油和添加剂组成,一般而言,全合成机油是非常规的、高性能液体,半合成机油(也被称为“混合机油”)通常使用少部分非常规的、高性能液体与常规机油混合而成。 全合成机油较之半合成机油具有以下特点:1、全合成机油有更好的高低温性能;2、有更长的换油周期;3、适合更恶劣的车况。 “全合成机油”和“矿物机油”的区别

1、生产流程不同 如果对合成机油和普通机油的生产流程一点都不了解,你很难将二者区分开来。普通机油来自于从地壳深处有机物采集而来的原油,原油中含有数百种碳氢化合物分子:有的短而轻,有的长而重,有的则介于其中,人们称之为原油或油基。在炼油厂,原油中的杂质(其中的蜡质成分)被分离出来。然后,再加入一些比较重要的添加剂(清洁剂、抗腐蚀剂等),这就形成了普通机油。 与普通机油不同,“全合成机油”来自于炼油厂从碳氢化合物提炼出来的汽油(乙烯);之后,汽油被送到化学工厂转化为一种轻的液体,再经过另一个化学过程变成聚烯烃——一种较重的液体,是“全合成机油”中的核心成份;最后,再加入各种酯类和一种添加剂,就生产出来消费者可以使用的产品了。注意“全合成机油”与普通机油的重要区别在于其成份中仅仅含有3—4种碳氢化合物分子,而且这几种分子在尺寸和长度上几乎是一致的。 2、性能的差别 合成机油的主要优点在于它克服了普通机油低温流动性差的弱点,并且加强了高温、高负荷时对发动机的保护作用。我们都知道发动机在启动时的磨损是最严重的,所以化学家们一直在努力提高机油的“易泵性”(使部件快速运转的能力)。普通机油这方面的特性通常很差,尤其在低温状态下。 “全合成机油”开发者之一,现为Mobil石油公司合成发动机润滑

矿物油、加氢油、合成油对比

矿物油、加氢油、合成油 > 润滑油是由不同等级黏度的基础油配以不同比例的几种添加剂调制而成。对于发动机油,基础油通常约占90%,剩下的是添加剂。基础油质量对于润滑油性能至关重要,它提供了润滑油最基础的润滑、冷却、抗氧化、抗腐蚀等性能。但为了提高润滑油的性能,在润滑油中还包含了提高其综合性能的添加剂。发动机油的添加剂包括抗氧化添加剂、防锈添加剂、防腐蚀添加剂、抗泡添加剂、黏度指数改进剂、降凝剂、清洁添加剂、分散剂及抗磨损添加剂等。上述添加剂并不是越多越好,多项性能需要综合平衡。因此,润滑油需要进行台架试验,通过其在发动机内的综合表现来评定添加剂配方的优劣。 > 但是润滑油的质量不仅仅取决于添加剂的配方,基础油质量也很重要。特别是性能要求比较高的润滑油,没有基础油的质量保证无法达到规定要求。 > 矿物油 > 依据习惯,业内把通过物理蒸馏方法从石油中提炼出的基础油称为矿物油。在原油提炼过程中,在分馏出有用的烃物质后,使用残留的塔底油提炼而成基础油,生产以物理过程为主,不改变烃类结构。其中两个主要步骤分别是使用溶剂精制去除芳烃等非理想组分和溶剂脱蜡以保证基础油的低温流动性。基础油的质量取决于原料中理想组分的含量与性质。在提炼过程中,矿物油因无法将所含的杂质清除干净,因此流动点较高,不适合寒带作业使用。因此,矿物油类基础油受到一定限制。 > 加氢油 > 为满足高档润滑油的高质量、节能、延长换油周期和低排放的需求,要求基础油具有低黏度、低挥发度、高黏度指数、良好的氧化安定性等特点。加氢基础油是通过加氢工艺(加氢处理、加氢裂化、加氢异构化、加氢精制、催化脱蜡),改变基础油化学组成。 > 这样带来很多优点,基础油的颜色、安定性和气味得到改善,粘温性能得到提高,对抗氧剂的感受性显著提高,挥发性低,毒性低,热稳定性和氧化安定性好。 > 合成油 > 合成型基础油来自原油中的瓦斯气或天然气所分散出来的乙烯、丙烯,再经聚合、催化等繁复的化学反应才炼制成大分子组成的基础油。在本质上,它使用的是原油中较好的成分,加以化学反应并透过人为的控制下达到预期的分子形态,其分子排列整齐,抵抗外来变数的能力自然很强,因此合成油品质较好,其对热稳定、抗氧化反应、抗黏度变化的能力自然要比矿物油强得多。目前由于受天然气价格与原油价格差异较大的限制,合成型基础油的价格太高,目前不能被普遍接受。 > 随着润滑油基础油向高品质方向发展,选用加氢基础油是大势所趋。在调配高档内燃机油时,加入加氢基础油可得到较好的经济性。统一润滑油具有最为全面的产品线,已经采用加氢类型基础油,生产高端产品,为用户提供最佳保护。

润滑油 新旧油牌号对照

新旧油品名称对照表 名称曾用名或地方俗名 重柴油(燃料油) 1号、2号重柴油 橡胶工业溶剂油120号橡胶溶剂油、溶解汽油、香汽油、溶剂汽油、卡洛纱油 CC柴油机油低增压柴油机油 CD柴油机油中增压柴油机油 车用机油、汽车机油、电机油、滑机油、内燃机油、引擎油、毛汽油机油 必鲁、阿夫多尔 柴油机油机油、迪赛尔机油、拖拉机机油 10号机械油、100度红车油、锭子油、缝纫机油、纺锤油、2号锭L-AN15号机械油(HL-15号液压油) 子油 L-AN32号机械油(HL-32液压油)20号机械油、3号锭子油、纺锤油 L-AN46号机械油(HL-46液压油)30机械油、30号工业油、300度红车油、轻质机械油 L-AN68号机械油(HL-68液压油)40号机械油、40号工业油、400度红车油、中质机械油 L-AN100号机械油(HL-100液压油)50号机械油、50号机械油、500度红车油 13号机械油13号特殊机械油、锭子油AY、枢轴油、专用锭子油 汽轮机油透平油、特尔滨油、涡轮机油、发电机油、减速透平油 变压器油绝缘油、方棚油、油开关油、电盒油、转司法马油 电容器油电容绝缘油 冰箱油、电冰箱油、制冰机油、氨冷冻机油、飞昂冷冻机油、冷冷冻机油 藏库机油 10号、13号、18号、19号压缩机油、鼓风机油、空压机油、风泵空气压缩机油回转式压缩机油 油、冷泵油 11号饱和汽缸油2号饱和汽缸油、蒸汽机油、锅驼机油

24号饱和汽缸油维字汽缸油、24号蒸汽机油、锅驼机油、维斯考金 38号饱和汽缸油6号过热汽缸油、蒸汽机油、锅驼机油 52号饱和汽缸油特种过热汽缸油、瓦波尔 齿轮油、齿轮传动油、闸箱油、黑机油、考帮油、600油、轧盒油、普通车辆齿轮油 重机油、齿轮箱油、黑油、牙齿油、尼古劳尔 双曲线齿轮油、海波齿轮油、复桥油、耐压齿轮油、螺旋伞齿轮中、重负荷车辆齿轮油 油 主轴油车轴油、轴承油、轮轴油、黑车油、地轴油 乳化质、调水油、金工油、溶解油、奶子油、切削油、切削油膏、乳化油 乳化切削油、肥皂油、大宝尔油 硫化切削油切割油、金工油 工业凡士林凡士林、防锈油膏 制动液涩带油、刹车油 黄油、软黄油、水泵脂、黄干油、油膏、凝结油、黄牛油、古利钙基脂 斯、索利多尔 钠基脂轴承脂、滚珠黄油、弹子盘牛油 石墨脂黑铅油、石墨膏油 1、轻中载荷滑动轴承润滑油的选择工作温度10-60℃,轴颈压力3MPa以下: 主轴轴颈线速度>9m/s,润滑油40℃粘度5-27mm2/s,适用的润滑油L-AN5、L-AN10、L-AN15全损耗系统用油; 主轴轴颈线速度9-5m/s,润滑油40℃粘度15-50mm2/s,适用的润滑油L-AN15、L-AN32全损耗系统用油或L-TSA46汽轮机油; 主轴轴颈线速度5-2.5m/s,润滑油40℃粘度32-60mm2/s,适用的润滑油L-AN32、L-AN46全损耗系统用油或L-TSA46汽轮机油; 主轴轴颈线速度2.5-1m/s,润滑油40℃粘度42-70mm2/s,适用的润滑油L-AN46、L-AN68全损耗系统用油或L-TSA46汽轮机油或20号汽油机油; 主轴轴颈线速度1-0.3m/s,润滑油40℃粘度42-80mm2/s,适用的润滑油L-AN46、L-AN68全损耗系统用油或L-TSA46汽轮机油或20号汽轮机油; 主轴轴颈线速度0.3-0.1,油40℃粘度70-150mm2/s,适用的润滑油L-AN68、L-AN100、

润滑剂基础油的区别

润滑剂的基础油性能区别 润滑剂的基础油的种类有矿物油、合成油和植物油。不同类型和牌号,所选用的基础油、添加剂和稠化剂类型以及添加量不同,其中基础油约占90%,甚至更大比例,发挥着最大、最重要作用,基础油性能决定润滑油产品指标和使用性能。目前,润滑剂的基础油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为以PAO为代表的合成基础油,另一种为传统的矿物型基础油。矿物型基础油是利用石油为原料通过老三套工艺(常减压蒸馏、酸洗碱洗、加氢)而得,来源广、价格低,极压抗磨性能、粘度稳定性、低温流动性和热稳定性较差;而合成油是利用化学合成的方法,通过控制预期达到的分子形态,而得的一种流体材料,因为生产过程为合成(Synthetic)工艺,所以称为合成油,合成油主要包括PAO(聚-α烯烃)、POE(聚酯)、PAG(聚醚)和硅油等。PAO(聚-α烯烃),其英文名称Poly Alpha Olefins的首字母缩写,是由在碳链端头有一个双键的长链烯烃在催化剂作用下聚合而成,其分子结构通式为:R1-[CH2-CHR2]。-R2,其中R1、2、3是碳数不等的烷基,是应用最广泛的合成油,随着PAO技术的发展及应用范围的扩展,如今各类工业用润滑油也开始使用合成油作为基础油,例如空压机油、工业齿轮油和液压油等。目前,合成油技术和市场逐渐成熟。POE(聚酯),具有良好的抗磨损、抗擦伤(积压)及摩擦特性。酯分子易吸附在摩擦表面上形成边界油膜;遇水或受潮后,酯类非常不稳定,所以轮船、乙醇燃料发动机没有使用酯类油;具有橡胶密封膨胀性。PAG 聚醚一般具有较低的凝点,低温流动性较好。但与其他合成油相比,

聚醚的热氧化稳定性并不优越,在氧化的作用下聚醚容易断链,生成低分子的羰基和羰基化合物,在高温下迅速挥发掉。PAO型合成润滑油良好的极压抗磨性能、粘度稳定性,能够确保有效油膜,最大限度地减少冲击性负荷造成的微点蚀;良好的油膜稳定强度和承载力防止齿轮和轴承的胶合,能够充分吸收振动能力,防止异常损坏;超群的低温流动性和稳定的高温粘度,且具有极高的水解安定性、抗乳化性和卓越的防腐蚀锈蚀能力以适应沿海地区潮湿的工作环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