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刻字艺术作品欣赏

现代刻字艺术作品欣赏
现代刻字艺术作品欣赏

现代刻字艺术作品欣赏

时间:2014年12月学术月

班级:14级书法一、二班

地点:书法工作室

教师:付贵才

艺术家追求自然率真是一种美,大自然的残缺,也存在自然率真之美。历代碑碣刻石,经过长期的风化雨蚀,宇口出现了自然残蚀,碑面斑驳,“石花”残蚀部分书法线条。这种残破如果不伤其主要部分,不破坏字体的主要形质,仅是一定程度内的残缺,则使碑碣有一种特殊的欣赏效果,它使书法的神采、情态、韵律、虚实、疏密、轻重、粗细、厚薄、方圆发生了富于情趣的变化。残缺使得明确清晰、光洁直露的书法线条变得有些含混,似断若连,若隐若现。那种美丽、细巧、工致、圆转流动的点画,显得含蓄、苍古、朴拙自然,“残”进一步丰富了作品的感染力。它引起欣赏者的美感,有以下两个因素:

一是具有自然率真之美。刻字对书法的“再创造”,由原作意象变成立体的实象。在镌刻中,点画常常有峻利圭角、斧凿之痕,但经较长时间的自然驳蚀,雕琢的刻石平面,逐渐变成了类似自然之石的肌理,人工雕饰之形遗去,自然清真,犷率深远的意境即出。如果有人将碑拓的残缺部分,用墨勾填,书法的神采即失,这是不可取的做法。由此也证实了残缺的存在意义。古代一些碑碣刻石别具天然之妙,其中包含了残缺的因素。大自然的加工,增添了斑斓的石花,强化了书法线条的变化,使人感到点画中有“屋漏痕”,“显得含蓄、蕴藉,避免露筋突骨的流弊,而臻于刚柔相济的境界”。恰到好处的自然残蚀,显示丁物质本来的素朴之美,给人以任情、率真的审美情感。

其二具有含蓄之意境。一定程度的残蚀,使精雕细刻的点画增加模糊感,眉目朦胧,线条也就活了起来。这种自然残缺的模糊性,不会影响欣赏情趣,适当残缺造成了含混的悬念,线条富于变化,进一步调动欣赏者的智慧和丰富的想象力,并甘心情愿地接受残剥部分深沉地品味残缺的可贵之处。欣赏者在若隐若现、扑朔迷离中玩味、联想,有意无意地补充和再创造新的线条形象。老子所说:“道之为物,惟恍惟惚。”妙在含蓄无垠,引人于冥漠恍惚之境。

色彩构成,可以根据作品文字内容需要而施以某种相应色系,如“大海”这一文字内容可用蓝色系来表达,使人联想到广阔无垠、海天一色的画面感。我刻的“旭日东升”作品,则用了蓝色系作为海天一色、波涛景象作为联想;“东升”的太阳“日”字,则在暗红色的朝霞映衬中显出快要放亮的、柔和的金黄色来。色彩的渐变美是绘画手法中常用的,适当的处理运用到现代刻字艺术作品中,自然也彰显其画面感,增强可看性以及视觉冲击力。

平面构成,是要显示疏密对比关系,密处当密,疏处当疏,使原先规整的篆书字体进行结构重组、夸张变形,甚至借用偏旁部首,使人产生浪漫想象。

立体构成,在运用上则可将字与字按需要可以叠加,或字的本身笔画的叠加、参差,如此也扩大了读者更大的空间想象的美感,以及触发其再创造的愉悦思维。

美好想象是产生美好心境的种子,而这种子一旦在其心田播下,那么艺术家传播美的目的算是实现了。现代刻字是运用了诸多艺术种类的艺术方法,汇成了它自己独特的艺术语言。

多样艺术门类统合,在其艺术作品中的多样统一奠定了现代刻字艺术语言的丰富性。现代刻字艺术具有画面感、色彩感,刀刻印痕的刀味感,给人以健康向

上的力量感,甚至可以透过刀法见笔法的耐人寻味感,和抽象美感中的字形结构之大小夸张感,叠加参差、浪漫变形的美感,更加拉近读者与作者的距离——读者与作者的作品直接对话,从形成完整的艺术作品角度来说,艺术家创造的一件艺术作品,有读者才是真正意义上完整的艺术作品,现代刻字艺术,可谓当代艺术之花

现代刻字艺术:解读的空间无限

古人以黑和白来让读者感想自己心目中的五彩世界,所谓“墨分五彩”,但这不能满足当代人审美需求以及受众面。

传统刻字无法满足需要

现代刻字艺术是当代艺术之花,现代刻字艺术是以书法为主体,融传统刻字、篆刻、绘画、版画等相近艺术总类于一体,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

它不同于古代石碑刻字、钟鼎、礼器及石鼓上的刻字,也区别于印章篆刻,是一种新型视觉艺术样式。

现代刻字艺术已不再是传统刻字艺术形式的重复,而是全新的重构。传统刻字是平面的布白,以静默纯净体现美,以刀代笔表达书法的美,而篆刻在精制的石材上刻印,其刀味通过印泥色的呈现是美的。印泥色通常是耀眼的、令人愉悦的红色,印石亦可把玩。艺术作品有如此亲和力实属可贵,但这种传统艺术已被世人所普遍认知熟悉,已不能满足当代人新奇审美的心理需求。

传统书法是黑墨和白纸构成纯净的艺术作品,书家以丰富而高超的笔墨技法,使读者能在书法作品的墨线中找到书写的意味及其感染力。古人以黑和白来让读者感想自己心目中的五彩世界,所谓“墨分五彩”,但这不能满足当代人审美需求以及受众面。

现代刻字艺术是以崭新的样式呈现给观者的。它的材质是木板,在设计创作过程中,也要显示木板纹理的美。利用天然肌理美与作品内容美有机结合产生奇效,使之更趋完善,也使它的观赏者可以在作品前有余地想象,甚至它能吸引观赏者情不自禁地想要触摸该作品的视觉美感处。中国传统文化艺术是在视觉欣赏和触摸的把玩中流传至今,现代刻字艺术承续传统艺术信息,从而融入时代审美信息,发展空间还很广阔。

在具体创作中,如以汉字中“诚信”作为创作内容可以言字偏旁作为二字借用,能使观者产生有趣想象,其实这也可引发读者和作品直接交流的对话形式。作品生动构图的形式可以直接冲击或震撼更多受众的视觉,因为它具有画面感,及在大胆变形的汉字书法艺术线条上加上适当的色彩,来统合作品整体美的和谐效果,同时也凸显主题的作用。

现代刻字是当代艺术之花

可以说现代刻字艺术是个综合性艺术的反映。它以书法为母体,集传统刻字、篆刻、绘画、版画等于一件作品中,信息量大,创作过程较其它艺术门类更为复杂。它需要相关艺术种类的支撑,同时还涉及到设计构成艺术,融合色彩构成、平面构成、立体构成于一体。

色彩构成,可以根据作品文字内容需要而施以某种相应色系,如“大海”这一文字内容可用蓝色系来表达,使人联想到广阔无垠、海天一色的画面感。我刻的“旭日东升”作品,则用了蓝色系作为海天一色、波涛景象作为联想;“东升”的太阳“日”字,则在暗红色的朝霞映衬中显出快要放亮的、柔和的金黄色来。色彩的渐变美是绘画手法中常用的,适当的处理运用到现代刻字艺术作品中,自然也彰显其画面感,增强可看性以及视觉冲击力。

平面构成,是要显示疏密对比关系,密处当密,疏处当疏,使原先规整的篆书字体进行结构重组、夸张变形,甚至借用偏旁部首,使人产生浪漫想象。

立体构成,在运用上则可将字与字按需要可以叠加,或字的本身笔画的叠加、参差,如此也扩大了读者更大的空间想象的美感,以及触发其再创造的愉悦思维。

美好想象是产生美好心境的种子,而这种子一旦在其心田播下,那么艺术家传播美的目的算是实现了。现代刻字是运用了诸多艺术种类的艺术方法,汇成了它自己独特的艺术语言。

多样艺术门类统合,在其艺术作品中的多样统一奠定了现代刻字艺术语言的丰富性。现代刻字艺术具有画面感、色彩感,刀刻印痕的刀味感,给人以健康向上的力量感,甚至可以透过刀法见笔法的耐人寻味感,和抽象美感中的字形结构之大小夸张感,叠加参差、浪漫变形的美感,更加拉近读者与作者的距离——读者与作者的作品直接对话,从形成完整的艺术作品角度来说,艺术家创造的一件艺术作品,有读者才是真正意义上完整的艺术作品,现代刻字艺术,可谓当代艺术之花。

现代刻字艺术的空间是可持续的,因为它留给了读者无限的解读空间,这就是我从事现代刻字艺术创作的理由。

现代刻字刀法溯源

刻字艺术在我国艺术史上源远流长。远在八千六百多年前,河南舞阳贾湖裴李岗文化遗址就存在龟甲、石器上的刻画符号,之后的甲骨文、青铜器铭文、摩崖、瓦当、碑刻、汉画像石等又使刻字在不同材质上得以发展,刻字在具有实用性的同时,独立成为一种艺术门类。而今天的现代刻字艺术,从色彩、刀法、字法上都是对古代刻字的一种继承和发扬,正因为它从传统刻字中汲取养料,才能在艺术之林中大放异彩,具有生命力。

现代刻字艺术是以木质板材为主要材质,使用刻刀进行加工,以书法为本体,运用木材的肌理和刀法表现书法的线条。在完成“刻字”的步骤之后,还要依据刻字作品的主题和其书法本身,对刻字作品进行上色。

纵观历届全国刻字艺术展的获奖和入展作品,可以看出中国现代刻字艺术的成长。如果要分析现代刻字的表现语言,我们可以以王志安的刻字作品《历史遗迹》为例(见图1):

这件作品从字法上,精确地再现了《张迁碑》等古代法帖,并用隶书书写主题“历史遗迹”四字,苍茫、浑穆、大气。以不同的刀具和刀法体现了线条的书写感。布局上采用了立体分层,平面阴刻和减地阳刻相结合,层次分明。各个层面分别运用了不同的刀法表达了各异的质感,从而使作品更加生动。

现代刻字艺术中的刀法一方面从印章、瓦当、碑刻、汉画像石、摩崖中来,另一方面又集所有刊刻表现语言之大成,将各种元素成功糅合在一起,使现代刻字从传统中来,又区别于传统刻字。

从大的方面讲,不外有阴刻与阳刻两种。另外,现代刻字注重处理底子和字的肌理,这也是现代刻字刀法的一个重要组成。所以,本文从阴刻刀法、阳刻刀法、底子和字面肌理的处理三个方面找寻现代刻字刀法在古代传统刻字艺术中的存在。

一、阴刻刀法溯源

阴刻,是用刻刀在平面上向下刻出的低于平面表面凹下去的形状。阴刻在刀法上又分为单刀阴刻和双刀阴刻两种。阴刻是我国古代刻印、刻碑文、刻摩崖等时所使用的主要手法。

在新石器时代晚期,陶器上出现用于记事的刻划符号。之后,甲骨刻辞与青铜器铭文相继出现。可以说,刻字艺术是伴随着文字一起产生的。刻字在文字产生早期主要用于记事,在形式上也选择较为简单的单刀阴刻,如殷商武丁早期征讨卜辞(见图2)。在秦汉时期,单刀阴刻的形式也被广泛应用。山东曲阜境内的西汉时期的九龙山王陵塞石题刻、《五凤刻石》(见图3)、《莱子侯刻石》等刻石的刀法都属于单刀阴刻。

随着书体形态的演变,用笔的丰富性促使刊刻技法的提高。魏碑、四山摩崖等虽然也是阴刻,但是明显不是单刀阴刻(见图4、图5)。

阴刻在现代刻字中运用广泛,在第一届全国刻字艺术展的参展作品中,大多数作者思维受到传统刻碑刻匾局限,单纯的阴刻作品较多。在以后几届的全国刻字展中,现代刻字和主题性刻字的思维觉醒,阴刻趋向于阳刻相融合,成为表现现代刻字作品层次的一种手段,如吕如雄的刻字作品《不二法门》(见图6)。与僧安道一所书的摩崖巨刻“大空王佛”(参考图5的“大空王佛”摩崖石刻复制品)就有颇多契合之处。《不二法门》与“大空王佛”在刀法上都使用平地阴刻。在“大空王佛”中,“大”字的捺笔与其横画和撇画叠压,“王”中间一竖与其他三横叠压。这种刀法使摩崖“大空王佛”更生动,视觉上更加立体。吕如雄的刻字作品《不二法门》,“不”“二”“法”三字纵向穿插,“门”字右侧与“不”“二”“法”三字横向叠压,与“大空王佛”的异曲同工之妙,层次丰富而不杂乱。

二、阳刻刀法溯源

(一)阳刻基本刀法在传统刻字艺术和现代刻字艺术中的应用

阳刻在传统雕刻中被称为“减地起阳”,即把画笔留下,笔画以外的地方刻去,形成立体线条,即“阳文”。

随着时间的推移,刻字手法也逐渐丰富,并越来越具有装饰性。在一些碑刻中,出现碑额内容为阳刻,正文为阴刻的形式,如北齐天宝九年的《崔氏宗门宝塔之颂》碑。或者碑额与正文皆为阴刻,但在碑额处雕刻佛龛,双龙等图形,如《北齐天宝五年造像题记》(见图7)。

另外,在汉画像石当中,阳刻与阴刻的结合与现代刻字的表现手法更加相似。一些汉画像石,并不是单一的阳刻或阴刻,或者单纯的把阳刻与阴刻放在一起,而是在同一空间内将阴刻与阳刻有机融合在一起,将二维空间演变为三维空间,呈现多层次的美感(见图8、图9)

由于现代刻字运用木质板材,所以它在表现阴刻与阳刻相融合的技法上有更大的发挥空间。人们可以运用立体分层的手法来表现刻字作品的主题,例如王志安的刻字作品《历史遗迹》(见图1),用四个层次表现“历史遗迹”这一主题,并用隶书“历史遗迹”四字将四个块面贯穿,突出其整体性。

(二)阳刻刀法中穿插与叠压刀法在古代刻字艺术和现代刻字艺术中的应用

穿插与叠压是存在于阳刻基础上的一种刻字技法。通过阳文的笔画与笔画、字与字之间巧妙的穿插与叠压以增强整件作品的立体感。

穿插,即在单字的笔画交接处,将其中一笔的交接处两侧用平口刀铲出相向的斜坡,视觉上造成其中一个笔画从另一个笔画穿过的效果。

叠压,一是指单字中由于笔画穿插而造成的笔画叠压效果,二是指在刻字作品中借用不同的层次和颜色将不同的字叠压起来,或者借助不同字中相同的部首或笔画将字叠压起来,再用颜色和层次加以区分。

位于山东东平县洪顶山的北朝摩崖石刻佛名“大空王佛”,高达十五米,其中仅“佛”字就高4.8米。“佛”字的偏旁“亻”,运用笔画之间的断连使竖画的上部与撇画相叠压。“佛”字的右半部的两个竖画与每一笔横画都相穿插。在如此巨型摩崖石刻中运用穿插与叠压的手法,使其雄伟壮观而又不失灵动。

出土于燕下都遗址(位于今河北易县县城东南约2.5公里处)的燕国双龙饕餮纹瓦当,是我国古代运用穿插和叠压的杰出代表(见图10)。燕瓦当的最大特色,在于其构图不是单一平面的,而是立体分层的,其分层的方法是穿插和叠压,(最多可分出三层),图案神秘肃穆,庄严饱满,华美而流畅。双龙背向饕餮纹瓦当,当面下部正中是饕餮纹饰,而双龙头在当面上部中心倒垂,并左右相背回首,双龙前爪位于当面上弧沿中间,龙身则沿圆弧边沿分别向两下角蟠屈,从饕餮双角下穿入(即隐于饕餮双角下)后又穿出形成饕餮的

两外眼眶。并再次被饕餮巨口叠压龙尾和后爪蟠于瓦当两下角。该瓦当运用穿插和叠压相结合,将当面立体分层,使整个构图既独立又统一。

在上文提到过的北齐天宝九年的《崔氏宗门宝塔之颂》碑,该碑右侧碑额为大字阳刻(见图11),其中已经有单字之间笔画的叠压和单字与边框的叠压,例如其中的“颂”字右边部首“页”字每一笔都有叠压,“塔”字与其边框叠压(见图12、图13)。这些叠压使整个碑额部分整饬中不失灵动。

在新莽时期的汉画像石白虎图上,我们也可以看到穿插与叠压的完美结合(见图9)。这张白虎图,满饰连璧纹,虎与十字穿璧纹形成了两个层次,从整体上讲,穿璧纹与虎身形成了穿插和叠压的关系(见图14)。同时,在以圆形玉璧为中心的穿璧纹本身也存在穿插(见图15)。

在现代刻字作品中,穿插和叠压经常同时使用,这种手法使现代刻字艺术区别于传统篆刻艺术。传统刻字,无论是朱文还是白文,只可能有两个层次。而现代刻字作品,由于运用了穿插和叠压,从作品整体到单字都形成了一个三维的立体空间,给人以视觉上的提升。例如,王步强在第五届全国刻字艺术展获奖作品《天工开物》(见图16)中,每个字的点画都出现穿插,“物”字偏旁的“”叠压下面的部首,“工”字和“物”字叠压。

三、底子和字面肌理处理方法溯源

现代刻字中底子和字面肌理的处理手法非常多样,可以是完全镜面的,也可以是有纹路的。而有纹路的又分规则花纹和不规则花纹两种。规则花纹多用V型口刀或U型口刀按顺序平铲而出,如吕如雄的刻字作品《矛盾》(见图17),给人以平稳、肃穆的视觉感受。不规则花纹则多用平口刀凿出不规则纹理,如王步强的刻字作品《天工开物》(见图16),运用刀痕和颜色表现出岩石的坚硬质感,与主题“天工开物”相呼应。

相似的手法我们在汉画像石中也可以看到。汉画像石中,有时为了突出画面本身,底子完全没有纹路,但在画面周围加入一些纹饰,整个构图并不显单调(如图18)。有些则在底子上使用一些排列规整的花纹(如图19)。山东嘉祥武氏祠汉画博物馆藏汉画像石《孔子见老子》,采用平口刀铲出粗犷、峻朗、率性的刀痕,使图案的精工与底子的粗放形成强烈对比,画面更加生动(见图20、图21)。

图19、20的汉画像石中对底子的处理方法,在现代刻字中有时也直接运用到笔画表面。如陈洪的刻字作品《积善修德》。通过刀痕和色彩使笔画更加立体,书写感更加突出。

四、结语

现代刻字无论从形制还是表现语言上讲,都是与传统刻字、刻画艺术分不开的。我们所看到的现代刻字,与其说是一种新兴的艺术类型,不如说它是我国传统刻字、刻画艺术走向审美自觉的一种表现。所以,探讨现代刻字艺术的刀法与汉画、瓦当、碑刻等刀法的

契合点,让我们更加容易在现代刻字创作中找到定位,是现代刻字艺术传承和发扬传统,而非标新立异。

创作流程

1、确立创作主题;

(立意深刻、内容积极、以弘扬传统文化为主)

2、确定创作内容及文字;

(以文字或辅以简单的图形为内容主题,文字书写以大篆体为主,也可根据内容创作出自己的设计写法及其他字体)

3、确定设计形式及风格;

(画面设计形式及风格要配合内容的表达,做到设计风格和内容相结合)

4、画出设计草稿;

(如有条件也可使用电脑软件模拟出写实蓝图)

5、书法创作;

(根据设计稿书写文字内容)

6、文字上板;

(根据设计稿将书写好的文字用复写纸描摹上板,在描摹过程中完善书写效果并直接用曲折的硬直线把书写效果描摹改造为刀刻效果,如有飞白效果也不要忽略)

7、刻板;

(用刻刀直刃的一面对着保留的笔画部分或保留的底面积来刻凿,以保证保留面侧立面的垂直,并在保留笔画或底的外沿预留出一定宽度,以便后期修正)

8、收尾工作;

(在完成了基础刻凿后,无论阴阳的文字都已经达到了自己想要的深度,此时我们要进行收尾工作,一般会做笔画与笔画的叠加效果,即分出每个书写笔画的上下层次,并将过于完整的笔画有计划的做出一些局部残破效果,以便模拟出古拙、粗矿的金石味和厚重的沧桑感)

9、着色;

(一般先将完成后的木板浸湿,用较稀释的重色丙烯颜料布涂底色,注意涂满所有细微的笔划间隙和作品四边,待底色干燥后,如觉底色不够厚重、发飘或发灰,可以再次布涂,但不要涂的太厚,以免破坏了作品本质的材料机理,底色干燥并满意后,开始根据自己的创作草稿将阳刻部分适度提亮,或根据自己的创作风格涂染其他颜色,注意此环节一般将丙烯色干调,不要加水,保证板刷蘸取颜料时量少,干扫在画面上,这样出来的颜色效果即通透又能保持原木料的细节肌理变化)

创作原则

1、对比的原则;(粗细对比、大小对比、疏密对比等)

2、处理好空间疏朗与布白效果;

3、书法创作高度:作者必须有自己独立的书法创作高度,对古文字有较好的理解,避免错误的写法和使用错误的文字;

4、创作内容与设计形式相贴合;

创作禁忌

1、忌画面拥堵;

2、忌过于均衡无错落变化;

3、忌笔画瘫软无力;

4、忌笔画叠加错误;

5、忌内容过于流俗或过于晦涩难懂;

6、忌颜色过于饱和、艳丽;

木刻的基本技法和步骤

木材刻字技法主要有阴刻、阳刻、阴阳兼刻三种。镂雕、圆雕等是以上三种技法的变化。木板上运刀刻字,是将书法的点、线、面塑造成立体形象,最基本的是刻点的立体,由点的体积延加便成为线或块面的立体。用刀如用笔,木材最能表现“书刻”或“刻字”,书法是刻技之源。“奏刀之先,意征落墨”。不明字法,不得刻法;明书法之理,方取刻艺之妙。基于这种前提,一切复杂的技法,都是为塑造立体书法目的服务,论刀则大可不必繁复。简而言之,用刀主要有“凿法”和“刻法”两种。

(一)凿的方法

凿刀是中国远古时代就用作凿刻的工具,它的功能和使用方法,与刻刀有一定的区别。凿刀的使用为:左手执刀,右手持槌(木槌或槌棒),敲击刀柄,以暴发力,促使凿刀楔入木板进行雕刻。凿法适用于阳刻的大面积铲地,阴刻的粗线条的挖底,硬木材的深刻等技法。雕凿的步骤大体有凿边、凿粗型、精凿、修整。

1.凿边:用稍小的凿子沿笔画边缘,开切出一条线沟。阳刻的切边,凿刀向外稍离线缘,刀头向外方向进刀;阴刻的凿边,凿刀要向内稍离线缘,刀刃向内即点画中心进刀。切边开线沟要准确,防止线条边缘木纹崩裂。

2。凿粗型:用稍宽的平凿或圆凿刀(凿子楔角度20一30,大刀阔斧地凿切大面积的木屑。进刀要斜切顺纹,不得逆凿木纹,更不能用凿子逆挑木纹,否则会导致顺纹翘裂。

3.精凿:用锋利的凿刀(楔角小于20),或圆口刀,准确地凿切点画边缘。精细凿切线条横竖交叉处的底脚,笔画重心线,按作品的章法、字法、笔法、统调线条的厚度。

4.修整:再次对用笔的字势、方圆、粗细、轻重、飞白等协调修整,铲除残留木屑、木毛、斑痕,用砂纸或钢玉砂布作最后打磨,光洁处理。雕凿的线条要流畅而雄健,方圆转折灵动,与书

迹不爽毫,章法、字法、刀法,灿然俱在。

(二)刻的方法和步骤

汉许慎《说文?刀部》曰:“刻,镂也”。《说文?金部》:“镂,刚铁可以刻镂”。《尔雅?释器》说:“金谓之镂,木谓之刻”。段玉裁注:“统言之刻则亦镂”。这些论述指出刻法最适合于木材,刻法与凿法有区别。其执刀之法,右手握刀(正反手执刀均可),全身之力,由臂、腕、指传递于刀刃,左手作辅助刀头运动,与用笔书写类似,执笔有中锋、侧锋,用刀也有正锋、侧锋。此法运转自如,能充分表现笔趣风格。刻法适用于木材硬度适中、字形稍小的线条,刻精细作品更见所长。根据刻刀在木材上的运动情况,主要有四种进刀法。

1.冲刻法:刻刀依靠右手的促动冲力,左手拇指辅助刀头运转,刀刃向木板内推进契削,这

种用刀称之为冲刻。运刀灵活流畅,但不熟炼者易失刀,冲刻法受木材抗剪力、韧性的阻抗,一

般刻不太深。

2.切刻法:五指拳握刻刀,用暴发力直切木板,切削深度较大,但各刀之间有切痕,有不连贯点出现。

3.冲切法:将上述两法兼而用之,冲切配合运动,纯熟之至,必得用刀之真谛。

4.运刀的变法:

挑刀法:右手反握刻刀(用三棱刀或斜口刀或尖形刀),在木板上由内向外挑刻于刻飞白或极细的笔画。

旋切法:用圆口刀,作小弧形旋转摆动冲切,旋切适用高硬度木材的切刻。

铲刀法:铲刀(刀刃宽而锋利)用作清地(或清底)。常用的有乎口铲刀,并装上长柄,借助右胸上部顶力,平铲大面积效果最佳。

刮刀法:刮刀的刀头向内弯曲,右手正握刀,左手辅刀头,向刻者方向回拉切、清底,刮沟很

省力。

执刀之法无定法,上述凿刻方法,向初刻者提供的一般规律,熟知刻技者,只要会其意,而变化于手。如阴刻线条,则可以不必先凿边,有的可以从点画中心,向边缘镌刻,也是可行的。姚

士慎说得好:“镌法亦变化多端,不主常故。”以求自然运刀为上,“刀法元妙,然胸中先有书法,乃能迎刃而解也。”

木材经过挑选、锯切、刨光、造型加工后,成为刻字材料。

用粗砂纸打磨后,刮油灰处理。

用细砂和水砂纸精磨加工,并涂一层薄光漆。

书法作品粘贴在加工后的木板上。

执笔法握刀书刻技法。

反握刀书刻技法

涂漆加工

作品上色,最后喷涂清漆,保护木质和颜色。

中国现代文学作品欣赏

中国现代文学作品欣赏 五千年的文化发展与传承使得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其中文学作品的发展与影响日益加深,而现代的文学作品就如浩瀚文学天空的一颗巨星,烨烨生辉。 中国现代文学作品主要由小说、诗歌、散文、戏剧等组成,每个组成部分都有其闪光点,是文学作品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我看来,如果把文学作品看成一个人,那么小说就是他的灵魂,诗歌是他的眼睛,散文就是他的发肤,戏剧就是他的衣服。 小说是现代文学作品的代表,在原有的明清小说的基础上,加上国外长短篇小说的影响,以及现代的社会环境的熏染,现代小说已经具备了它完整的体型,走向成熟。为什么说小说是现代文学的灵魂,因为它最直观的反应了当时人的思想,社会的思想,表达了人类的某种或一些愿望,是人的思想的一种载体。 我读的现代经典文学作品不多,就简单的说说我对巴金《寒夜》的感悟。该故事篇幅短小,内涵却十分丰富,主要介绍了这个家庭悲剧的种种矛盾,以及对当时社会制度的一种讽刺,并以婆母和曾树生为代表的两种女性形象,反应了两种不同文化的冲突,本书那直指人心的艺术魅力值得深思。 通过参考,我将从时代背景、文化观念及女性意识三方面对该小说进行简单的介绍。 社会历史时代的思考 20世纪40年代国统区文学的一个重要倾向就是社会现实批判。巴金创作《寒夜》的一个巨大动力就是对黑暗的社会现实进行批判。《寒夜》寄寓着自己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及对新生活的热情向往。巴金在广阔的社会生活场景中来表现小人物的悲剧,重要的是揭示了旧制度灭亡的必然,表现了对新生活的渴望之情。从这个层面上来讲,“寒夜”就是国统区阴郁现实的象征。 《寒夜》是巴金于1944 年创作的,是一部充满着浓郁悲剧色彩的小说,叙述了主人公汪文宣一家的悲剧。小说中,丈夫汪文宣性格软弱,收入微薄,妻子曾树生漂亮、开放,而婆婆却守旧顽固。由于生存压力,本来就存在的矛盾日益激化,婆媳之间冲突不断升级,丈夫左右为难,精神极度痛苦,最后妻子离家出走,丈夫由于严重肺病,在抗战胜利的锣鼓声中痛苦死去。婆婆领着孩子离开了家。小说的结尾,妻子曾树生回到家里,但是,人去屋空。她一个人在寒冷的月夜下徘徊,作品写道:夜,的确太冷了。 可以说这既是中国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悲剧,更是时代的悲剧。巴金把小说中的家庭悲剧和社会现实联系在一起。在巴金看来,正是国统区黑暗、腐败的现实造成了小说中家破人亡的悲剧。后来,巴金为了解释这部小说的社会意义,一再强调成书的时代背景,明确表示作品的目的是揭露抗战前夕大后方政治黑暗和知识分子的痛苦处境。“那时社会上最活跃的是官僚资产阶级,是那种利用职权囤积居奇,做黄白黑生意的人,他们官商结合,权利结合,像蛀虫一样把中国在战争中所剩下的一点元气全部耗光。”还说,“我们没有发国难财,却倒了胜利霉。”在作品中,汪文宣的痛苦、失业以及家庭的破碎,都和这样的社会现实具有密切关系。 文化观念冲突的表现 美国思想家杰姆逊说:理解文学必须提高到文化的高度。实际上,小说中的家庭悲剧也可以在文化上找到原因。在这个家庭中,婆媳之间的冲突,是最重要的冲突。婆婆完全是旧式的,在她身上体现的是传统封建文化的家庭伦理观念,而曾树生却是受过现代教育的新青年。婆婆总是用旧的观念去衡量儿媳妇,媳妇由无法

现代艺术评论课程论文

南京审计学院课程论文 学院:法学院班级:10级法学一班姓名:张源歆学号:10060228 课程论文题目:电影《美国往事》赏析 课程名称:现代艺术评论 评阅成绩: 评阅意见: 成绩评定教师签名: 日期:年月日

电影《美国往事》赏析 张源歆 (法学院一班级,学号10060228) 【摘要】:影片《美国往事》是根据哈利·格雷的自传体小说《流氓》改编而成的。导演利用了镜子、钥匙、小刀、游泳、怀表等一系列事物展现了五个孩子间的友谊,又通过多出的细节,流露了人性的阴暗,最后用Noodles的笑体现了人生的无奈与选择。 【关键词】:《美国往事》游泳镜子小刀怀表钥匙 一、剧情介绍 1921年,美国正实行禁酒。在纽约犹太街布朗克斯区,有四个靠小偷小摸过日子的穷孩子,其中Noodles好打抱不平,深受同伴尊敬。Noodles则暗恋着同伴胖子的妹妹Deborah,可Deborah一心想当个舞蹈家,流浪在街头的小混混不是她的选择。不久,一位叫Max的穷孩子,因一块怀表和他们相识,利用他们自己的“独特发明”为酒商私运酒,赚来的钱存放在车站的一个贮物箱内,相约今生同享此福。流氓Bugsy知道他们的秘密后,企图侵吞他们的钱财,在混乱中杀害了年幼的Dominic,Noodles一怒之下,用刀捅死了Bugsy;为此被判了12年。 1933年,Noodles刑满释放,这时,原来的伙伴都已长大成人,仍然私运酒,不过他们的生意越做越大,生活也越来越好。一次,Max带Noodles 去抢劫珠宝店。心狠手辣的Max不仅掠取了大量的珠宝,还杀了年迈的老板。Noodles对Max的这种做法极为不满,归途中故意将车翻落河中,以示对Max的惩罚。事后,Noodles才知道Max之所以那么顺手地抢得了珠宝,是因为妓女Carol 假冒珠宝店的女秘书里应外合的结果,顿时负罪感油然而生。一天,Noodles邀请已成为歌舞明星的Deborah共进晚餐,并向她表示爱意,有着明星梦的Deborah 还是理智的选择离开,因爱生恨的Noodles施暴奸污了Deborah。事后,他又懊悔不已,去好友胖子那里喝得烂醉,并搭识了妓女Eve。这时官方透露了即将解除禁酒令的消息。Max见运酒不行,便想去抢劫银行。Noodles认为这样做太危险,竭力反对。Max置之不理。为了不让同伴去送死,Noodles把私运酒之事报告了警察,希望借助警方阻止这次抢劫。警方在搜捕时,与Noodles的朋友展开

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鉴赏

论鲁迅对文学的影响 寻常的人,都是在歌颂和期盼黎明的曙光驱赶走夜的黑暗,而鲁迅,却在深夜里思索,夜幕让他的思想有了惊人的穿透力。他用自己的心血和生命所创造的不朽的文学作品,是整个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他的思想精神和气节人格,使鲁迅成为现代文学史上的一位巨匠,不仅仅是在文学造诣方面,更是在他对革命,对整个中华民族文化与精神的不懈努力和奋进之心,鲁迅是属于整个中华民族的。他在中华民族新文学发展史上的地位和影响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说:“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可宝贵的性格。鲁迅是在文化战线上,代表全民族的大多数,向着敌人冲峰阵的最正确、最勇敢、最坚决、最忠实、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鲁迅先生的第一篇文章《狂人日记》,正是对那个封建专制,人吃人的社会的最强的反抗之音,他以自己的笔写下对那些,亦或明哲保身,委曲求全,亦或扮演吃人角色的人最有力的控诉。而在这样的社会中,只有疯子,才是最不受那些封建礼教束缚的人,因为他的疯,使他摆脱了封建礼教的对心灵的摧残和压迫,也只有疯子才有权利拥有纯净的灵魂,希望这社会都是疯子! 而让人印象最为深刻的一篇文章便是家喻户晓的《阿Q正传》,这篇文章之所以这么家喻户晓,是因为他写出了“一个现代我们国人的灵魂”,即表现国民性的弱点。阿Q性格极其复杂,充满矛盾。他质朴而又愚蠢,受尽剥削欺凌而又不敢正视现实,妄自尊大;对权势者有着本能的不满,而又受到封建传统观念和正统思想的严重影响。但作为他的主要性格特征的是他的“精神胜利法”(通称“阿Q精神”),即在接连不断的失效中随时幻想自己是胜利者,用以自宽自解,自欺欺人。这种精神胜利法使阿Q不能正视自己的悲惨地位并沉溺到更为屈辱的奴隶生活中去。

中国当代艺术欣赏论文

课程论文 学年学期2012~2013(一)课程名称中国当代艺术欣赏专业年级 学生姓名 学生学号 任课教师 提交时间 成绩

摘要:陈丹青,当代最具影响力艺术家,作家,文艺评论家,学者。《西藏组画》开创了一种风格,他,是一个大师;一张辞呈,无奈的离开清华,他,是一个先驱者。看他的朴实,看他的无奈,看他心中的忧郁——中国的当代艺术,该何去何从? 为期九周的当代艺术课,让我对艺术有了些许思考。我不懂艺术,写点东西,也许都是外行话。望老师多多包涵。 关键字:陈丹青西藏组画辞职清华一个外行者的话(——艺术艺术创作什么是艺术)

陈丹青:1953年生于上海。当代最具影响力艺术家,作家,文艺评论家,学者。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1970年—1978年辗转赣南、苏北农村插队落户,其间自习绘画,是当时颇有名气的“知青画家”。1980年以《西藏组画》轰动艺术界,成为颠覆教化模式,并向欧洲溯源的发轫,被公认为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经典之作。绘画之余,出版文学著作十余部。陈丹青无论画风与文风,都具有一种优雅而朴素;睿智而率真的气质,洋溢着独特的人格魅力人物概述 一路轰动 陈丹青1953年生于上海,祖籍广东台山市三合镇良村。自幼喜欢绘画,在初中毕业还是个16岁的孩子时,即被“文革”流放农村。1970年至1978年,陈丹青辗转赣南与苏北农村插队落户。远离亲人,在水深火热的生活、劳动中仍坚持自习绘画。期间创作连环画《边防线上》《维佳的操行》,油画《泪水洒满丰收田》等等,并入选“全军美展”“全国美展”。在当时产生了一定影响,已是颇有名气的“知青画家”。陈丹青属于初中文化,自学成才,在多个领域成就斐然。1978年考入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研究生班,使他获得了一纸文凭。 1980年,陈丹青以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油画——《西藏组画》而成为中国艺术界巅峰人物,引起极大轰动,至今余韵不绝。1980年毕业留校任教。1982年,陈丹青辞职移居美国。2000 年陈丹青回国并被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聘为教授、博士生导师。因对教育制度的教条、刻板难以认同,陈丹青遂于2004年10 月愤然辞职。再次轰动社会,并引起极大关注。陈丹青被推崇为“影响中国的五十位公共知识分子”“2005年度中国十大精英男士”“大时代锐仕”,并被浙江大学人文学院聘为荣誉教授。 人格魅力 陈丹青是位通才,作为画家,他的写作风格卓然;他的臧否深刻犀利痛快。他对中西艺术及社会现象等诸多问题都进行了颇有价值的思考。陈丹青做过很多演讲、访谈,他对教育、城市、影像、传媒等文化领域、社会诸多现象有独到见解。并以其率性与机智,给予公众心智与感受力的冲击,是目前中国

一、现代文学作品赏析

目录 一.《狂人日记》赏析 二.《阿Q正传》赏析 三.《凤凰涅槃》赏析 四.《荷塘月色》赏析 五.《子夜》赏析 六.《家》赏析 七.《雷雨》赏析 八.《骆驼祥子》赏析 九.《断魂枪》赏析 十.《再别康桥》赏析 十一.《死水》赏析 十二.《金锁记》赏析 十三.《雨巷》赏析 十四.《围城》赏析 十五.《边城》赏析 十六.《大堰河——我的保姆》赏析 十七.《小二黑结婚》赏析 十八.《王贵与李香香》赏析 一.《狂人日记》赏析 《狂人日记》是鲁迅的小说代表作之一。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早年曾留学日本,回国后曾任职教育部,辞职后曾在北京大学和北京女子师范大学任教。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主要作品有小说集《呐喊》、《彷徨》和《故事新编》。散文诗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杂文集《坟》、《热风》、《华盖集》、《二心集》、《伪自由书》和《且介亭杂文》等。 《狂人日记》最初发表于1918年5月《新青年》第4卷第5号,是鲁迅的第一篇白话小说,也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它以“表现的深切和格式的特别”(鲁迅语)而在中国文学发展的历史上揭开了新的一页。这篇小说受到俄国小说家果戈理的同名小说的影响。 这是一篇白话日记体小说,包括小序和正文两个部分。小序主要用文言介绍写作的背景和缘起;正文共有13则白话写就的“疯子”的日记。小说的主人公是日记的“作者”——狂人。狂人,从作品的叙述来看他确实是个疯子,他有种种疯子的病症: 狂人总是时时害怕着,提防着被人活生生地吃掉,作品具体写出了他的狂态:(1)变态的心理。他把平常人的交往如探视、抚摩都看作是吃人行为的一部分。如“一路上的人,都是如此。其中最凶的一个人,张着嘴,对我笑了一笑,我便从头直冷到脚跟,晓得他们布置,都已妥当了。”将别人善意的“笑”理解为暗藏杀机的吃人者的表面文章,完全背离了正常生活的心理轨道。(2)混乱的逻辑。狂人在这种变态的心理下,正常的逻辑必然会被打破,这就造成了逻辑的混乱。“我不见他,已是三十多年;今天见了,精神分外爽快。才知道以前的三十多年全是发昏;然而须十分小心。不然,那赵家的狗,何以看我两眼呢?”三十多年不见月光,从生活逻辑来说是不可能的,因此是荒唐的。“他”与“赵家的狗”没有必然的联系,那狗看“我”两眼更是与“我”不相干,但狂人却将他和“那狗”与“我怕”与“月光”的不见都联系了起来,组成一个三段论。这种将部分前提省略的做法,造成了三段论的不成立。(3)虚幻的幻觉。狂人即疯子,是生活在幻觉世界中的人。“我想:我同赵贵翁有什么仇,同路上的人又有什么仇;只有二十年以前,把古久先生的陈年流水簿子,踹了一脚,古久先生很不高

美术作品赏析

美术作品赏析——马拉之死 一、缘由 《马拉之死》是大卫的一幅名画,它因马拉的特殊身份和简洁有力的形式而为人们所熟知。马拉(Marat,1743-1793年)是雅各宾派的核心领导人之一。雅各宾派当政以后,他因为卓越的号召能力而成为该派的主席,但同时也是一位残忍嗜血的活动家,往往不经审判便将政敌送上断头台。他患有严重的皮肤病,每天只有泡在洒过药水的浴缸中才能缓解痛苦,于是,浴室就成了他最经常呆着的办公场所。1793年7月11日,一位反对暴政的女士借口商谈事宜,进入马拉的浴室,并在他毫无防备的情况下行刺,结束了这位暴戾政客的生命。 二、背景 马拉(Jean-Paul Marat, 1743–1793),是1789年法国大革命时期的资产阶级革命时期雅各宾党领导人之一,法国大革命期间,他撰写过很多抨击封建专制的文章,在当时人们心目中享有很高的威望。马拉为躲避反动分子的迫害,长期在地窖里工作,因此,染上了严重的湿病和皮肤病。为了减轻病痛,同时,不影响工作,他每天不得不泡在带有药液的浴缸里坚持工作。 1793年7月13曰,被当时的右翼吉伦特党派遣的保皇分子谋害,终年50岁。马拉被害时正在浴缸里边洗浴、边工作。这里,达维德满怀悲愤,描绘了马拉被刺的情景。凶手逃遁,匕首抛在地上,鲜血从胸口流出,左手紧握着凶手给他的留言便笺,右手无力地垂落下来……一年后,拿破仑发动雾月政变,达维德将此画转移。直到1893年,比利时皇家博物馆将此画正式收藏,成为世界艺术宝库中的无价之宝。 三、作品赏析 画家用写实的手法再现了当时的情形:马拉倒在浴缸里,鲜血正在从伤口中流出;带血的匕首滑落在地,而凶手已经逃离现场。画家将画中的主角设计在一个情节和场景之中,丰富了肖像画的表现内容,增强了它的感染力。画家有意将画面的上半部处理的单纯、深暗以突出下半部的客观写实表现,同时,加强死者身体的下垂感和这一令人震惊愤慨的事件给人们带来的压抑、憋闷即莫大的悲痛之感。

经典美术作品赏析期末论文

中西方绘画作品中的美 美术鉴赏主要是通过对美术作品的感受、认识、挖掘作品的内涵,来完善自己的品格,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科学的世界观并且开发智力、潜能,提高艺术修养和陶冶思想情操。从中西方经典绘画作品中,我们能对美有不同的感受。 首先谈一下西方绘画中的经典的作品:以"光为画面主角"的印象派最伟大的大师莫奈曾经画过二幅《撑阳伞的女人》,一幅作于1875年,一幅画于1886年。 印象派是19世纪中叶欧洲艺术从现实主义 向现代主义过渡的重要阶段,印象派画家 以创新的姿态登上法国画坛,其锋芒针对 陈陈相因的古典画派和矫揉造作的浪漫主 义。这幅画采用仰视的角度来表现画面的 人物,女人半侧着身子,衣褶因为她的转 动也在旋转,动态的呈现着这一微妙的动 作,而平衡女子动作的是她手持的阳伞。 阳伞的灰绿色调与天空融合在一起,把人 物既与画面结合又跳出背景澄明的天空。 画面中的远处的小男孩儿又拉深了画面的层次感,不仅突出了撑阳伞的女人也把远处的天空显得更加高远。在印象派中"光才是画面真正的主角"。在这幅画中,为了表现物体的动态变化和光色的斑斓绚丽、光怪陆离,画家采用小笔触和色调并列方法,使色彩在强烈视觉冲击中产生新的和谐。所以印象派的胜利在于它不仅仅是开拓了一条奇路使人们耳目一新更在于它可以把画家自身的感受记录下来传递给他人。这种心灵上的震撼是其他流派所无法比拟的。 蒙娜丽莎,自问世至今,将近五百年,后人不知做过多少品评和揣测,留下越来越多的迷局。当今,世上有研究《蒙娜丽莎》的专著数百部,而有近百名学者将此画作为终身课题。人们过分地喜爱 她无止境地探讨她那难以觉察的、转瞬即 逝然而亘古不变的微笑,那洞察一切而又 包容一切的眼神,那端庄沉稳的姿态,高 贵而朴素的装束,以及无懈可击的完美构 图。人们惊叹列奥纳多,上帝一样的智慧, 采集那么多美的元素,将众多美好合为一 个完美。于是,美、智慧、永恒,三位一 体,极致的搭配,再无超越的可能。人们

现代绘画鉴赏的方法

现代绘画的鉴赏方法 随着社会的进步,精神文明程度的提高,人们越来越多的将目光投向艺术领域,对于艺术的认知与理解成了一个人的修养标尺。中学生正处于审美意识培养阶段,更需要陶冶情操,提高修养。2000年以来,基础教育改革进一步纵深发展,美术教材呈显出多样化的趋势,不仅加入了贴近生活、美化生活的内容,如:《学习服装搭配》,同时也加入了提升学生审美及修养的内容,如:人美版13册的《格尔尼卡》,15册的《现代绘画的色彩搭配》等,进入了现代派绘画作品的欣赏范围。现代派绘画作品题材广泛、内容抽象,中学生如何欣赏分析现代派绘画作品值得教师商榷。作为一名基础教育工作者,现就中学生欣赏现代派绘画作品的方法与途径展开探讨。 欣赏现代派绘画作品,教师首先要讲清现代派绘画的传承。现代派绘画并非一派一系,而是对二十世纪以来涌现出的画派画家的统称。它历史渊源,是在继承积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西方美术经历了罗马时期、哥特时期、文艺复兴时期、巴洛克时期、洛可可时代……每一个时期都涌现出优秀的绘画大师,例如大家都熟悉的:达.芬奇、安格尔、米开朗基罗,他们把古典绘画推向了高峰时期。随着历史的进步、时代的发展,艺术家开始从不同的道路探索艺术的方向,从而迎来了流派纷呈、充满画家个人色彩的现代艺术时期。早在十九世纪中期就诞生了现代派绘画的启蒙者保尔.塞尚,他在表现自然物体时开始专注于结构,运用圆柱体、圆锥体、球体进行画面物体的布局安排。他的绘画直接影响了二十世纪初的立体主义、几何抽象艺术,因此,人们把他称之为"现代绘画之父"。还有荷兰画家凡高。他的作品不同于传统绘画的严谨,而是充满鲜艳的色彩和灵活的线条,画面充满强烈的感情色彩。同时,相继出现了探索光影的印象派画家莫奈、雷诺阿、德加、修拉;色彩强烈的野兽派画家马蒂斯;充满形式和技巧的立体主义画家毕加索;具有强烈情感的表现主义画家蒙克;抽象艺术画家康定斯基;诗与梦的巴黎画派画家夏加尔……以及二十世纪出现的种类繁多、异彩纷呈的各种派别。现代派绘画由具象走到抽象、从整体走到局部,由内容走到形式,现代派绘画更多的是"视觉艺术",更多的注重线条、色彩、结构、体积等。

全国统考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u试卷(最新)

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 总分:100 一、单选题(共30题,共30分) 1、小说《断魂枪》中,王三胜的性格特征是()(1分) A:争强好胜,目光短浅 B:豪爽磊落,与时俱进 C:固步自封,偏执狭隘 D:老成持重,处事周全 2、小说《莎菲女士的日记》中的莎菲形象是()(1分) A:20世纪20年代受“五四”个性解放思想影响成长起来的知识女性 B:20世纪30年代活跃于上海的东北女作家 C:20世纪40年代任职于重庆某银行的女职员 D:20世纪40年代任教于三间大学的女教师 3、散文《鹰之歌》表达对女友的怀念之情所采用的艺术手法是()(1分) A:反讽 B:对比 C:象征 D:排比 4、话剧《屈原》中虚构出来的道义美的化身是()(1分) A:南后 B:婵娟 C:郑詹尹 D:张仪 5、形象地表现了“旧社会把人逼成‘鬼’,新社会把‘鬼’变成人”这一主题的作品是()(1分) A:《北京人》 B:《升官图》 C:《上海屋檐下》 D:《白毛女》 6、小说《桃园》的艺术特色主要是()(1分) A:视角灵活多变 B:故事结构环环紧扣 C:明暗线索交织 D:散文化和诗化 7、下列表述中,对诗歌《纤夫》中“纤夫”形象理解正确的是()(1分) A:讥讽了追名逐利的生活方式 B:传达了人生悲凉的生命体验 C:象征着坚韧强劲的古老民族精神和顽强生命力 D:象征着英勇无畏、同仇敌忾的战斗精神

8、话剧《南归》精心选取的“桃花落了满地”的舞台背景是()(1分) A:华北农家小院 B:江南农家小院 C:天津周公馆 D:上海公寓 9、报告文学《包身工》着重刻画的三个被殴打、被侮辱的人物形象是()(1分) A:芦柴棒、小福子和不知名的小姑娘 B:芦柴棒、拿莫温和荡管 C:芦柴棒、拿莫温和不知名的小姑娘 D:拿莫温、荡管和小福子 10、20世纪40年代活跃于国统区的女作家陈敬容、郑敏是()(1分) A:七月派诗人 B:九叶派诗人 C:新月派诗人 D:现代派诗人 11、小说《绣枕》中,小姐精心绣制的“绣枕”最后的下落是()(1分) A:泥牛入海,去向不明 B:被人践踏而落入下人手中 C:高价售出,被人收藏 D:被人赏识而作为艺术品陈列 12、散文《本志罪案之答辩书》中引用并做了辩证分析的观点是()(1分) A:钱玄同“废汉文”的主张 B:郁达夫把小说当作作家自叙传的主张 C:林语堂生活艺术化的主张 D:鲁迅用文艺改造国民性的主张 13、小说《金锁记》用以引出全篇,贯穿始终,给小说涂上一层苍凉色调的意象是()(1分) A:枷锁 B:月亮 C:死水 D:风雪 14、散文《钓台的春昼》中,“我”游历的两个景点是()(1分) A:金燕村、雷峰塔 B:前庄、后庄 C:桐君山、严陵台 D:白洋淀、荷花淀 15、小说《潘先生在难中》所叙故事的历史背景是()(1分) A:20世纪10年代的张勋复辟 B:20世纪20年代的军阀混战

现代艺术与鉴赏结课论文

[键入公司名称] 现代设计发展与鉴赏结 课作业 [键入文档副标题] 法学1304班 贾蒙 [在此处键入文档摘要。摘要通常为文档内容的简短概括。在此处键入文档摘要。摘要通常为文档内容的简短概括。]

特征:波西米亚是从印度流浪到欧洲和北非的大篷 车,它是20世纪60、70年代“垮 波西米亚的长裙设计特点是:兼 收并蓄、崇尚自由个性。流苏, 印花,珠串等是其主要特征,比 较有淑女范儿,因此受到世界各 地女性的青睐。 2、花瓶 设计风格类似:唐三彩 以黄、褐、绿为基本釉色,后来人们 习惯地把这类陶器称为"唐三彩"。唐 三彩是一种低温釉陶器,在色釉中加 黄、赭黄、浅绿、深绿、天蓝、褐红、茄紫 等多种色彩,但多以黄、褐、绿三色为主。 其造型、釉色和胎质与一般陶器均有不同。

特点:波普风格代表着20世纪60 年代工业设计追求形式上的异化 及娱乐化的表现主义倾向。从设计 上来说,其并不是一种单纯的一致 性的风格,而是多种风格的混杂。 它追求大众化的、通俗的趣味,反 对现代主义自命不凡的清高。在设 计中强调新奇与奇特,并大胆采用 艳俗的色彩,给人眼前一亮耳目一新的感觉。 4、建筑 特点:20世纪60年代以来,在美国和 西欧出现的反对或修正现代主义建筑 的思潮。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现代主义建筑成为世界许多地 区占主导地位的建筑潮流。但是在现代主义建筑阵营内部很快就 点和风格提出怀疑和批评,因此,出现了 后现代主义风格,其特点具有象征性或隐 喻性;与现有环境融合。

5、建筑 设计风格类似:现代主义 特点:现代主义建筑是指二十世纪中叶, 在西方建筑界居主导地位的一种建筑 思想。这种建筑的代表人物主张:建筑 师要摆脱传统建筑形式的束缚,大胆创 造适应于工业化社会的条件、要求的崭 新建筑。因此具有鲜明的理性主义和激 进主义的色彩,又称为现代派建筑。其特点 是:强调建筑要随时代而发展;强调建筑师 要研究和解决建筑的实用功能和经济问题; 主张积极采用新材料、新结构;主张坚决摆 脱过时的建筑样式的束缚,放手创造新的建 筑风格;主张发展新的建筑美学,创造建筑 新风格。 6、盘子 设计风格类似:青花瓷 特点:又称白地青花瓷,常简称青花,是中国瓷器的主流品种之一,属釉下彩瓷。青花瓷是用含氧化钴的钴矿为原料,在陶瓷坯 体上描绘纹饰,再罩上一 层透明釉,经高温还原焰 一次烧成。钴料烧成后呈

《中国现代文学作品欣赏》课程教学大纲

《中国现代文学作品欣赏》课程教学大纲 教学大纲撰写人: 课程总体介绍:《中国现代文学作品欣赏》主要是通过对现当代文学经典名篇的解读,提高学生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的鉴赏能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教学过程以作品为纲,兼及诗歌、小说、散文、戏剧四种文体的发展脉络,对重要作家的代表作品进行详细解读。同时引入最新的学术成果,力求内容的新、准、精,让传统的作品选讲课焕发出新的活力。注意引进新的教学理念,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力求学以致用,切实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前修课程:无 学分及学时:4学分,48学时。 一、教学目的:本课程教学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其任务是熟悉各个历史时期、各主要文体的代表作家作品;大致了解中国现当代文学发生、发展的脉络和走向,提高学生文学阅读、鉴赏、表达的能力。本课程主要以教师讲授为主,辅之以相关的多媒体课件教学。 二、教学方法: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和现代哲学、美学眼光正确分析、评价作家作品。通过对作家作品的学习,认识中华民族特有的思想、感情和心理,所拥有的美好情操和人文传统。学习中国知识分子感应时代的变迁而激起的追求、奋斗、反思的精神历程,学习他们为追求国家和民族的现代化所持有的特殊的立场和方式,自觉承担起知识分子人文传统重铸的责任和使命。 三、教学内容: 理论讲授: 专题一现代小说。具体内容包括: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者——鲁迅;茅盾的小说;巴金、老舍、沈从文的小说;钱钟书的《围城》;“诗化”小说。 专题二现代诗歌。具体内容包括:郭沫若的《女神》;新月社的诗歌;戴望舒、艾青、田间、臧克家的诗歌。 专题三现代散文。具体内容包括:鲁迅杂文散文,朱自清、冰心、周作人、陆蠡等人的散文。 专题四现代戏剧。具体内容包括:曹禺的戏剧。 实践环节:无

(初中美术教案)中国现代美术作品欣赏

中国现代美术作品欣赏 初中美术教案 第一课中国现代美术作品欣赏 《开国大典》(1课时) 课型: 单一课 教学方法: 讲述、欣赏与思考。 教学目的 通过对油画《开国大典》的讲述与欣赏,使学生了解中国现代绘画艺术的伟大成就,提高学生对油画中国民族化特点的欣赏能力,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热情。 教学重点 作品的艺术处理及民族绘画与西洋绘画结合的特点。 教具与学具准备 1、教具:大幅《开国大典》印刷品一张,[富有民族特色的工笔画和年画各一幅。 2、学具:教材,笔记本。

教学步骤 组织教学:检查学生课前准备。 导入新课: 我们知道,中国的民族绘画-------中国画,是以线条、墨色来表现形体、质感,并与诗、书、画、石相结合,达到“形神兼备”、“气韵生动”的效果。(出示中国画、年画挂历)而西洋画中的主要画种----油画,却以丰富、能表现复杂的色调层次,能绘声绘色地表现人物形象。今天让我们来欣赏具有中国特色的油画------《开国大典》(出示油画《开国大典》) 作者介绍: 艺术欣赏: 主题思想:作品是一幅深为群众欢迎的革命历史画。它表现了新中国开国大典的宏伟壮阔的场面,再现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这一划时代的一刻。 作品欣赏: 1)《开国大典》概括:画宽4.05米,高2.3米,油画。____年至于953年作,现藏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 画面主体为##主席和其它中央领导人在天安门城楼上。代表着亿万中国人民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这庄严的声音,响彻天安门广场,回响在祖国大地,震撼着全世界。

画面上,国家领导人虽只在左侧占画面三分之一的部分,但在暖调子的红灯笼、红柱子、红地毯的衬托下,非常醒目。##主席健朗魁伟的身姿处于画面中心,也体 现了领导全中国的核心之核心,并与远方千千万万的群众遥相呼应,共同为中国历 史掀开新的一页而自豪。画家在构图、设色、人物等场面的处理上,体现出一个泱泱大国的气魄和风度。如果你到过天安门城楼上,会更加体会到作者构图的大胆与巧妙。画家在画面上加宽了左右两边红柱子的实际距离,并把右边的一组红柱子搬到画面之外;将栏杆、地毯、游行队伍平行舒展开去使宏大的群众场面得以充分表现。 天安门座北朝南,中央领导人本是面向南方站在##主席后面,处于逆光之中并 背向观众。画家大胆地将中央领导人的位置移至左侧一角,从而消除了逆光与背向观众的现象,使画面显得更加明丽而喜气洋洋。再细看,毛主席的集团也不是面向 正南方。另外,典礼当天是阴天有雨的天气,画家却把它改为秋高气爽的晴朗天气,使人有天随人愿、清爽欢快之感。所有这些大胆的改动,一般人看画时都并不会察觉,不会去分析这些情况给人的印象是,该画真实地、恰如其分地表现了开国大典 的盛况。非如此不可。这就是艺术家大胆而高超的构图技巧,从而体现了一个深刻的道理:艺术不是生活毫不走样的“复制”,艺术的真实,不是生活的真实。艺术的表现,是由主题的需要而决定的。 画家在此画中努力使西方的油画技法与我们民族的审美观相适应,特别在色 彩处理上,强调色彩的单纯,对比强烈。红地毯、红灯笼、红柱子及远处红旗的海 洋与蓝天、绿树形成对比基调,使画面热烈而明快的;金黄色的菊花与蓝天、白云 的对比。既点明了秋高气爽的季节,又与黄色的灯穗相呼应,增强了华贵灿烂、富 丽堂皇的欢庆气氛。总之,画中强调了物体的固有色,减弱了随光线、环境而异的

浅析现代艺术对现代艺术设计的影响

浅析现代艺术对现代艺术设计的影响 浅析现代艺术对现代艺术设计的影响 摘要:本文主要通过对现代艺术作品的欣赏与理解,从现代社会发展的趋势出发,节约、生态、在利用、可回收。。。。。。都是在提倡一种“减法”的观念。可以归成两个字“减”和“简”。简明清晰的线条,抽象的艺术形体,简单的几何图形等等,它们以各自的表现的形式共同体现着减法设计的思想。减法设计也体现在现代设计的方方面面,室内设计中的简约,绘画作品中的抽象,服装设计中线条的纹样,广告设计中的直白符号语言。 关键字:现代艺术设计减法设计抽象简约 中图分类号S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20世纪的发展是史无前例的,各种艺术表现形式在后现代的基础上,呈现出千姿百态的景象,它们几乎很难用一种风格和形式进行描述,也很难用传统的观念进行分类。现代高科技术的迅速发展,不但对社会结构和社会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同时也改变着设计师对美的重新认识,对设计风格看法,对各种混杂的元素的从新序列。生活在繁复社会中的人们也想抛开一切纷杂环境,放慢生活的脚步,力求寻找一种“回归”,释放内心最原始的呐喊,所以“减”以成“简”。 减法设计是一种设计风格,感官上简约整洁,品味和思想上更为优雅。本质纯净,形式平衡,内在含义仍然是一种理想的象征与追求,不算是信念的向往也算是对混乱的逃避,是人们想要“简单”生活的表现。 一、什么是“减”与“简” 电影被人们称作是造梦的艺术,空间设计对设计者来说同样如此,设计师则需担当起“造梦师”的使命,把一切人们眼中的缺陷变成设想中的完美。所以设计师要真正的了解要设计的风格,正如减法

设计。“减”原意是指由原有数量中去掉一部分,降低,节约,节俭。在设计中就是指原有物体的基础上进行消减,掏空。“简”古代是指用来写字的竹板,用在设计中是指不复杂,不繁琐。减法设计可以不拘泥于表面的装饰风格,追求一种且有建筑感的空间设计,简洁明快,剔除不必要的装饰,优化设计,用“最少”诠释“最多”。越简单越丰富,如果一套设计有太多的元素,欣赏者将迷惑于去看哪里或误解每个元素的优先级。一个极简主义设计将焦点正好放到正确的内容上。 二、减法设计无处不在 在绘画作品中的减法观念则是从艺术的角度,通过总结、减少、破坏等表现手法,从而形成简约的、抽象风格的作品。这就是所谓的“艺术中的减法。” 自古以来,人们就会利用概括的能力,用抽象、几何等方法来表现物体,为后来的抽象主义和立体主义等开了减法的先河。中石器时代,北欧岩画就出现了抽象的风格,他们把动物简化为抽象的图形,最后演变成几何形,反映出一定的抽象概括能力。在这里,概括成为几何图形就成了减法的一种方式。拉文特岩画就把人物、动物的运动和速度概括成形状,以剪影效果或带状样式来表现,构图虽然具有浓厚的情节性和生活气息,但忽略细节刻画,用色单纯,减法明显自然被表现出来。再例如蒙克的作品《呐喊》,也被称作“尖叫”,看那扭曲的桥上人,双手捂面,目光无着,脸和嘴巴都被拉长,继而融入天空暮色的大旋涡里,作品用了大量的线条勾勒出人物环境,抽象的表现手法极度的反映着作者的内心世界。 在室内设计作品中,简约风格。简约不是简单,更不是简陋,它是经过深思熟虑后经过创新得出的设计和思路的延展。有人说简约起源于现代派大师,德国包豪斯学校的第三任校长米斯.凡德罗.他有一句名言:少就是多。这句话现在看来真是影响深远。现代室内设计提倡重装饰轻装修,过多的装修不但会造成浪费,还有可能让室内设计更加繁琐,几十年不能改变、更换,造成视觉上的疲劳,更加没有了审美的能力。要从实际出发,千万不要跟风而不考虑其他的因素。例如面积小的室内空间,就没有必要为了显得“阔绰”而购置体积较大的物品,相反应该就生活所必需的东西才买,而且以不占面积、折叠、

《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201910真题(含解析)

2019年10月全国自学考试 《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考试试题 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已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1921年12月至1922年2月《晨报副刊》以连载的形式刊出的鲁迅小说是 A.《阿Q正传》 B.《铸剑》 C.《彷徨》 D.《狂人日记》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阿Q正传》以连载的形式发表于1921年12月至1922年2月的《晨报副刊》,小说成功塑造了阿Q这一艺术典型。P25 2.下列各项,关于小说《春风沉醉的晚上》表述正确的是 A.最早表现知识分子和产业工人具有共同命运的小说 B.最早表现女性冲出家庭,实现婚姻自由的小说 C.最早表现留学生活的小说 D.最早表现北京市民日常生活的小说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春风沉醉的晚上》写于1923年,是最早表现知识分子和产业工人具有共同命运的小说。小说里的“我”和女工人陈二妹同住在贫民窟里,两人由相识、猜疑最后走向相互了解相互同情。P34 3.小说《萧萧》描述的生活场景所在地城是 A.东北农村 B.江南农村 C.湘西农村 D.广州郊区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萧萧》写于1929年,表现的是湖南湘西农村的生活场景。小说塑造了萧萧这一悲剧的形象。P52 4.小说《春蚕》揭示造成农村经济崩溃的根本原因是 A.地主阶级对农民的压榨和盘剥 B.帝国主义的经济侵略压垮民族工业经济 C.民族资本家对农村自有经济的破坏 D.农民自身的懒惰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春蚕》反映了“一·二八”战争后江南农村经济凋敝、农民貧困化的现实,形象地揭示了帝国主义的经济侵略压垮民族工业经济,是造成农村经济崩渍的根本原因。P65 5.被茅盾称赞为“冷静地谛视人生,客观地,写实地,描写着灰色的卑琐人生”的作家是 A.废名 B.路翎 C.台静农 D.叶圣陶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茅盾曾称赞叶圣陶:“冷静地谛视人生,客观地,写实地,描写着灰色的卑琐人生。”借助人物自身动作和心理过程,在冷静的描写中寄寓着讽刺、批判的含义,这是小说的另一艺术特色。P44 6.小说《断魂枪》中,王三胜的性格特征是 A.固步自封,偏执狭隘 B.豪爽磊落,与时俱进 C.争强好胜,目光短浅 D.老成持重,处事周全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王三胜是沙子龙的大徒弟,性格外露,争强好胜,是其性格的主要特征。他对武艺没有超功利的追求,只是拿武艺混饭吃,当武艺“被狂风吹走了”之后,他便在土地庙拉开了场子,练起了武艺,但不白练。他对沙子龙由崇拜、吹嘘到后来的贬低、蔑视,目的都是为了自己。对沙子龙前后态度的变化中表现了他们肤浅短视的一面。P86 7.小说《小城三月》中翠姨的性格特征是

西方现代艺术赏析尔雅答案66291

1.现代艺术导论 1. [单选题]请问西方现代艺术的灵魂是什么? A.怀旧情结 B.新之崇拜 我的答案:B 2.[单选题]你认为西方现代艺术的本质是() A.再现性 B.表现性 我的答案:B 3.[单选题] 这幅艺术作品的名称是什么? A.《泉》 B.《欧米哀尔》 我的答案:A 4.[单选题]你认为西方现代艺术的重要特征是() A.创新精神 B.怀旧情结 我的答案:A 5.[多选题]以下作品中,属于现代艺术的有() A.罗丹的《欧米哀尔》 B.范安格尔的《泉》 C.毕加索的《格尔尼卡》 D.埃菲尔铁塔 我的答案:ACD

6.[多选题]“艺术模仿说”的代表人物是() A.德谟克利特 B.柏拉图 C.亚里士多德 D.康德 我的答案:AC 2.印象主义艺术:阳光下的诗篇 1.[单选题]被誉为“印象派之父”的艺术家是() A.爱德华·马奈 B.爱德华·德加 C.克洛德·莫奈 D.雷诺阿 我的答案:C 2.[单选题]若一物体不吸收任何光谱色,则该物体呈现出什么颜色? A.灰色 B.白色 C.黑色 D.七彩色 我的答案:B 3.[单选题] 这幅艺术作品的名称是什么? A.《奥林匹亚》 B.《阳光下的裸女》 C.《草地上的午餐》

我的答案:C 4.[单选题] 这幅艺术作品的名称是什么? 3.jpg A.《印象·日出》 B.《睡莲》 C.《威尼斯大运河》 我的答案:A 5.[单选题] 构图上被称之为“钥匙孔美学”的是哪位艺术家() A.爱德华·马奈 B.埃德加·德加 C.克劳德·莫奈 D.皮埃尔·奥古斯特·雷诺阿 我的答案:B 6.[单选题] 《阳光下的裸女》的作者是谁? A.爱德华·马奈 B.雷诺阿 C.克洛德·莫奈 D.爱德华·德加 我的答案:B 7.[多选题]以下作品中,属于莫奈的经典艺术有() A.《睡莲》 B.《鲁昂大教堂》

现代设计艺术鉴赏论文

弗兰克·盖里创造的美 作为一名建筑学的学生,我对一切美的东西都充满无限 的好奇,当我在上第一堂建筑专业课的时候,老师的幻灯片 上不断变换着的美,深深的吸引了我,从那一刻起,我对自 己说“将来的我一定要变成一名能给大家带来美的建筑师”, 可能我不会成为大师,但是我却急切地希望能给大家带来美。 在大一下学期的建筑模型课上,我与另外三名同学合力完成 了弗兰克·盖里的毕尔巴鄂古根海姆博物馆建模,当模型完 工的那一刻,我们都欢欣鼓舞,因为我们发现我们虽然还没有创造美的能力,但是我们将美的东西通过我们的双手表现了出来。 对于毕尔巴鄂古根海姆博物馆,我有着一种近乎痴迷的爱,我想通过我对她的理解,把这美的东西也分享给大家。首先我们来认识一下她的缔造者——弗兰克·盖里。 弗兰克·盖里1929年生于加拿大多伦多。在南加州大学取得建筑学士学位(1949-1951),并在哈佛大学设计研究所研习都市规划(1956-1957)。于1962年建立他自己的公司——Frank O.Gehry and Associates, Inc.之前,他随着洛杉矶的Victor Gruen (1953-1954)与Pereira & Luckman (1957-1958),及巴黎的Andre Re-mondet等建筑师见习。他曾在南加州大学(1972-1973)与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1988-1989)担任助理教授及哈佛大学(1983)、莱斯大学(Rice,1976)及加州大学(1977-1979)客座评论师。1982、1985、1987、1988及1989年,他拥有耶鲁大学建筑系之Charlotte Davenport 教授的职位。1984年,担任哈佛大学Eliot Noyes讲座。1986年10月,由沃克(Walker)艺术中心主办一场有关他的作品的重要回顾展,此展览由明尼阿波里斯巡回至亚特兰大、休士敦、多伦多及洛杉矶,闭幕于纽约的美洲艺术惠特尼(Whitney)博物馆。1974年,他被遴选为美国建筑师协会(AIA)的学院会员。他于1987年成为美国艺术与文学学会之一员,1991年成为美国艺术与科学学会的一员。1989年,他获得普利策(Pritzk-er)建筑奖,同年被提名为在罗马的美国建筑学会理事。1992年,他获得Wolf建筑艺术奖,并被提名为1992年建筑界最高荣誉奖的领奖 人,此荣誉奖由日本艺术协会颁发。1994年,他成为Lillian Gish Award 的终生贡献艺术奖项的第一位得奖人。同年,他被国家 设计学院授予院士头衔。他获得加州艺术技术学院、Nova Scotia 技术大学、罗德岛设计学校及Parsons设计学校Otis艺术学院的 荣誉博士学位。他同时也是美国艺术与文学学会Arnold W.Brunner建筑纪念奖的得奖人。 获得1989年的普里茨克建筑奖之后,60岁的盖里以大智大 勇的老年变法活跃在个人事业的巅峰。盖里后期的作品延续了物 质主义的建筑主体,但其创作的兴趣重点已经由材料性的物质表 现,物质的表达更多是通过建筑实体的运动感和可塑性得以体现。这种转变在西班牙尔巴鄂古根海姆博物馆设计中得以充分体现。 这座建筑是由一群不规则双曲面体量组合而成,建筑整体动态汹涌,仿佛活跃的水波在闪动。让人眼界豁然开朗,只为由33000块厚度为0.38毫米的钛板饰面在阳光的照耀下五彩斑斓,令人目眩神迷。出乎感觉的是盖里使用的是这种钛合金板的表面是凹凸不平的,拿这种随意性的粗糙来抵抗精美的庸俗,也让板材在使用中随心绽放不可预知的魅力。每一个角度每一次打量,光线反射的效果都是一场新鲜的感觉。它以奇美的造型、特异的结构和崭新的材料立刻博得举世瞩目,被报界惊呼为“一个奇迹”,称它是“世界上最有意义、最美丽的博物馆。”作为城市诗篇的建筑,能够将城市中疾走的人群从庸碌的时间中暂时解救片

美术欣赏论文——浅谈对波普艺术的看法以及

浅谈对波普艺术的看法以及 它对当代艺术的影响 波普艺术的看法以及它对当代艺术的影响 波普艺术是流行艺术的简称,又称新写实主义,因为波普艺术(Pop Art)的Pop通常被视为"流行的、时髦的"一词的缩写。它代表着一种流行文化。在美国现代文明的影响下而产生的一种国际性艺术运动,多以社会上流的形象或戏剧中的偶然事件作为表现内容。它反映了战后成长起来的青年一代的社会与文化价值观,力求表现自我,追求标新立异的心理。 20世纪50年代初萌发于英国,50年代中期鼎盛于美国。波普艺术一词最早出现于1952~1955年间,由伦敦当代艺术研究所一批青年艺术家举行的独立者社团讨论会上首创,批评家L.阿洛维酌定。他们认为公众创造的都市文化是现代艺术创作的绝好材料,面对消费社会商业文明的冲击,艺术家不仅要正视它,而且应该成为通俗文化的

歌手。在实践中有力地推动这一思潮发展的艺术家是R.汉密尔顿。1956年,他在首届“这是明天”的个人展览会上陈列出握有“POP”字母的网球运动员的拼集作品。这幅作品成了波普艺术的一面旗帜。英国波普艺术的代表人物还有:E.保罗齐、J.蒂尔森、D.霍克尼、R.B.基塔依、R.史密斯、A.琼斯。 波普艺术 美国波普艺术的出现略晚于英国,在艺术追求上继承了达达主义精神,作品中大量运用废弃物、商品招贴电影广告、各种报刊图片作拼帖组合,故又有新达达主义的称号。 美国波普艺术家声称他们所从事的大众化艺术与美洲的原始艺术和印第安人的艺术类似,是美国文化传统的延续和发展,1965年在密尔沃基艺术中心举办的一次波普艺术展览即以“波普艺术与美国传统”为题。美国波普艺术的开创者是:J.约翰斯和R.劳申伯格,影响最大的艺术家是:A.沃霍尔、J.戴恩、R.利希滕斯坦、C.奥尔登伯格、T.韦塞尔曼、J.罗森奎斯特和雕塑家G.西格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