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规律在少年儿童书法教育中运用初探论文

教育心理学规律在少年儿童书法教育中运用初探论文

一、书法教育的“萌芽期”(学前班年龄段)

这一年龄阶段为学前年龄心理学反应阶段。这时幼儿学习书法的态度取决于外界的因素较多,家庭影响、社会影响(书法的社会表演活动、电视节目中看到的书法活动等)都可能成为幼儿学习书法的发起点。因为幼儿阶段的孩子活泼好动,书法书写的运动节奏规律表演特征,正好符合了这个年龄阶段的生理特征和心理特点,天生的好动,与取悦于家长的表现特征是这一年龄阶段孩子的特点。这些表现是学书法的良好苗头,即书法教育的萌芽期。这时期“小芽”极其脆弱,家长和老师少许的教育失误即会使之“夭折”。所以这一阶段的教学原则,应该是以表扬鼓励为主,正确引导,多用适当的符合实际的激励性语言和运用带有情感色彩的动作语言(赞许的目光、肯定的微笑)或给与适当的奖励。因为这时期孩子的学习特征主要是希望与家长的感情交流,期待对教师的情感对话,表现了孩子寻找自我定位的最原初的状态。所以在这经不起风雨的艺术萌芽阶段,我们家长和教师的着眼点应该是细心地呵护与精心地培养。在这一时期教师和家长一定以鼓励表扬为主要教育形式。

二、书法教育“幼苗期”(一、二年级年龄阶段)

书法教育中,这一年龄阶段主要心理特征表现在8至10岁的学生身上,他们的学习兴趣已经初步建立,真正的学习目的尚且模糊,可理解为“幼苗期”心理状态。在这一时期各种矛盾已经开始出现,如学生的欣赏水平的提高和自己表现能力的滞后(即眼高手低)等。这一时期学生总是看自己所写的字“不顺眼”,这说明儿童的心理发展已经从以别人表扬为主,逐步地具有了自己的主体意识,因为他们更多地注意别人书法作业中的优点,而忽视自己的长处。在这一时期,教育者的做法应该是:正确分析作业中的优劣处,逐步去缩小“眼”与“手”之间的距离。在“幼苗期”阶段,教师的做法应该是真实的表扬,耐心的辅导,在心理上给孩子增强学习书法的自信心。逐步培养他们在书法学习中不断进取的顽强品格。

三、书法教育的中级阶段(三、四年级年龄阶段)

这一阶段的孩子在学习上已经获得了书写的最基本方法,如“中锋运笔”、“笔性知识”、汉字初步的结体能力等,有的儿童也可能在实践活动中获得“鼓励奖”。这一时期儿童在心理上容易产生“傲气”。具体表现为“反技法心理”:明知技法的要求却不去遵守,开始出现了许多自己的“发挥”。教师应该从挖掘笔法的美学原理和结体美学原理入手,深入浅出地比较“随意性”与“技法表现性”的截然不同的审美效果,为学生能够顺利进入高级阶段进行必须的心理准备与技能储备。这一阶段的教学应以防止浮躁、骄傲为立足点,进一步提高学生“笔法”、“结构”的审美能力和欣赏能力,少许渗透笔法意象、结体意象的知识与感受,为高级阶段的学习做好铺垫。

四、书法教育的高级阶段(五、六年级阶段)

在这阶段学习的少年儿童,学习心理已经相对成熟。具体表现是“技法”基本成熟,能根据临摹积累和想象写出一些书法作品,并自我感觉良好。这一阶段的孩子学习目的明确,学习态度稳定。在心理上对自己有客观的'自我评价,不会因为得奖而沾沾自喜,骄傲自满;也不会因为同学不恰当的评论而气馁。这一阶段的教学重点,应放在学生书法作品的创作上,着眼点放在作品整体意象的和谐统一和形式的丰富变化上。重视书法作品的整体气势的完整和表现形态的明朗,锤炼学生的书法艺术的审美感受。根据实际,适当参加社会书法艺术活动,拓宽眼界,提高书法欣赏水平。使学生在心理上具备不断进取的精神。通过自己的努力感受书法艺术的精深与博大。热爱中华民族所创造的优秀传统文化,为孩子今后的健康成长奠定人文精神基础。

从事书法教育三十多年,深感艺术教育从小抓起的重要性,特别是书法艺术教育。从小抓起就像一粒种子必将在孩子将来的人生书法艺术的沃土中生根、开花、结果。在这一阶段需

要老师、家长以及社会的三位一体的有力配合,才能顺利完成书法教育基础期的培养。才能为学生成年后书法艺术的长远发展,打下一个良好的坚实的基础。

我非常欣慰的看到,一个崭新教育改革的春天已经到来。一个以提升人的全面素质为核心即以人为本的大教育正在取代早已僵化的教育模式。作为实用与艺术融为一体的人文学科书

法艺术教育,必将迈进一个蓬勃发展的新天地。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艺术一定会发扬光大,成为炎黄子孙美好的精神家园。

书法与心理健康教育

书法与心理健康教育 长安中心小学郑明瑾 中国书法艺术可谓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它不但能给人们带来美的享受和传统文化的熏陶,而且对于陶冶人的性情,培养良好心理素质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我校进行书法教学同时更多关注书法练习与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作用。作为美育教育之一的书法教育与人的健康有着密切的联系,它对于人类健康的作用是非自觉地融入的,即通过练习和欣赏中的独特的调节功能,丰富人生体验,拓展人生潜力,使人在驱劳顿而怡精神的心绪调节中获得一种的鼓舞、情的感染和美的享受,从而改善和优化人的身心健康。具体表现如下: 1、培养良好的情绪状态 不良的情绪状态是威胁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而书法练习能起到调节情绪的作用。人在练习书法时,必须做到全神贯注、心平气和,并暂时忘记不愉快之事,这有助于消除一些消极情绪如烦躁,抑郁等,使人处于放松状态。书法练习本身也是一种审美的过程,通过欣赏书法艺术作品中包含的美,能带给人一种愉悦的感受。书法练习还为个体宣泄自身情绪提供了机会。此外,通过书法练习提高水平还能使人获得成就感和满足感。这一切对于个体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是非常有帮助的。例如:在书法课堂,每次练字之前我都要求学生先安静下来,闭目一分钟,并且做深呼吸。之后又进行线条的练习,目的调整学生心态。因为只有心安静才能进入写字状态,才能将书法写好。字写好了,自然心态也平和了。 2、培养集中注意的能力 练习书法要求个体专心致志,排除杂念,能有效地培养集中注意的能力。所以有一些心理治疗尝试在儿童多动症的心理治疗中运用书法练习作为辅助手段。例如:在我教学中有个三年级学生,家长和所有的任课老师都认为是个聪明的孩子,但就是上

心理学在少儿书法教学中的运用

《心理学在少儿书法教学中的运用》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要正确地、有效地塑造学生的“灵魂”,必须在教学中运用心理学,才能达到师生间教与学的紧密契合,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少儿书法教学也不例外。如何在少儿书法教学中运用心理学知识呢?以下谈谈我的浅见: 一、以少儿的好奇心诱发其学书动机。 好奇心是注意力之母。少儿学书伊始,基本掌握了硬笔书法的基础,但对软笔书法工具“文房四宝”的了解不多。所以,教师有必要为他们介绍代表中国古代优秀文化的“文房四宝”。(讲一些有关于笔、墨、纸、砚的故事、传说和历史;并演示如何磨墨、如何执笔、如何运笔和如何控制水份等等;以及让学生观赏一些古今书画名家的优秀作品。)这样做容易引发少儿强烈的好奇心,让其有意识地注意将所要学的新知识,以及如何使用的方法。从而让学生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形成摹仿意识,然后,让他们通过初步的亲身尝试,培养学生的直接的近景性动机。 二、创造良好的学书环境,培养少儿学书兴趣。 歌德说:“哪里没有兴趣,哪里就没有记忆。”所以为了在教学中取得好的效果,应该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书环境。所谓良好的学书环境:其一,需要有一间较宁静、宽敞的书法室,从而减少外来因素的干扰。使学生能够集中注意力,专心学书。其二,创造一种良好的学书氛围,在书法室的墙上张贴优秀学生书作,对学书态度认真、学书方法正确的学生,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学生学书在“环境浸化”的作用下,就会逐渐地形成竟争意识,从而让他们在学书过程中形成”你追我赶”的学习氛围,同时也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书浓厚的兴趣。此外,还要注意少儿正确学书习惯的养成。(如执笔、坐姿、爱护书写用具、注意室内清洁等习惯养成。) 三、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因才施教。 学生的个性特点,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到其学书的态度与方法。例如:文静的孩子,头脑清醒,善于思考,勇于质疑,专心致志,学习有较强的条理性;粗心的孩子,粗枝大叶,三心二意,不够持恒等。教师对于不同类型的孩子应施用不同的方法教导:对前者应及时加以肯定,并指出努力的目标。对于后者则要花更多的时间为他们讲明学书的意义和重要性,耐心地为其指出不足之处,并做示范讲解。 在教学中,教师还十分有必要及时地纠正一部分学生的学书不良心理倾向: A、有的少儿在学书过程中,心烦意乱,焦躁不安,原因是急于求成。 B、有的少儿在学书过程中,思想呆滞,动作迟缓,原因是学书没有明确的计划和目标,且又缺乏动力。 C、有的少儿在学书过程中,了了草草,马虎了事,原因是不明白学书的意义,学习态度不够端正,以为学书只是为了交作业。 D、还有的少儿在学书过程中,茫目抄帖,不求方法,原因是曲解了“用功”的含义。(殊不知:“用功”也要讲究方法,才可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此外对于有较好书法基础的学生还有以下五种不良的学习心态: (1)、急于求成,忽视基本功训练。 (2)、追求时尚、抛弃传统。 (3)、满足现状,不思进取 (4)、强调之客观因素,不讲主观努力。 (5)、见异思迁,不能专一。 上述种种不良心态,犹如学书道路上的块块绊脚石。所以教师就十分有必要及时的发现并有针对性给予指导,帮助他们走上练习书法的正轨。这样做,学生才可以在纠正自己学书缺点

关于幼儿书法教育的论文3篇

关于幼儿书法教育的论文3篇 幼儿学习书法的人数最近几年越来越多,呈现火爆势头,多数家长都希望孩子能从小把字练好,学习书法的孩子多为中小学生,而孩子学习书法又需要注意些什么细节?如何走对书法启蒙之路呢?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幼儿书法教育的论文,欢迎阅读! 关于幼儿书法教育的论文篇1 书法教学历代来都被重视,早在殷周时期,习字就被列为“六艺”之一,已作为儿童启蒙的重要手段。可谓源远流长。 在近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的一份调查报告中赫然指出,在世界上诸多艺术门类中,源自中国的书法艺术在儿童智力开发方面有着其他艺术门类所不具备的独特优势,是首屈一指的。 书法艺术是中国特有的,我国现代书法大师沈尹默先生:“世人公认中国书就是因为它能显出惊人奇迹,无色而具画图的灿烂,无声而有音乐的和谐,引人欣赏。”著名美学家宗白华先生更是明确提出:“书法艺术是一切艺术的核心。 在新兴的科学——人才学的研究中表明,一个人创造才能的初步显露,常常为表现在表露、技能等方面的活动即表露式的创造,书法正属于这种表露式创造范畴。而表露式的创造是其它各种创造的基础。所以,在人生的某个阶段这些方面才能的培养,的确是可以在某种程度上显示一个人的智商和前期教育的优劣,可以在某种程度上预示一个人的前程。 书法是,是用对比、变化的艺术思想去展示艺术的魅力,这对儿童逻辑思维的建立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再者,书法是通过手、脑、眼等系统的协调运动完成的,因此,写字的同时既刺激了大脑的感知区、运动区,从而使其得到开发,又使肢体的协调能力得到了锻炼与提高,使儿童越来越聪明。学过书法的儿童,在学习上、生活上均能体现出其智商高于未学习过书法的儿童。 总体上,书法能开发儿童以下几方面能力: 1.感知能力。能凭借感官感知字的形质,如对点画形状、结构比

关于中小学书法教育的几点看法

关于中小学书法教育的几点看法 书法艺术是中华文化的灿烂之花,也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瑰宝。中小学书法教育是培养中小 学生综合素质的组成部分,是帮助学生提高书写能力、感受中国汉字艺术的独特魅力、增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和理解的必修课程。正确认识中小学书法教育,积极开展中小学书法 教育,是当务之急,也是时代所需。 1 建立一支有实力的书法教师队伍师资的优势关系到书法教育的发展,教师的为人师表,言传身教的作用不容忽视。因此对书法教师的培训非常有必要。首先,从事中小学书法教育事业的老师,必须热爱青少年书法教育,精通书法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有较高的书法创作水平,熟悉教材,懂教育心理学,能准确把握儿童的心理活动,了解学生的差异,善于处理教与学的关系,充分发挥学生个体的主观能动作用,启发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认识和掌握书法艺术的学习、创作规律。教学过程中要灵活多变,因材施教,不断调整教学方式和训练方法。 其次教师不仅通过知识本身影响学生,而且也通过自己的各种活动,甚至一言一行、一举 一动直接影响学生,教学过程中渗透着老师的审美观念、价值观念、人生观念和精神风貌,教师必须人品高尚,才能教育学生“作字先做人”、“心正则笔正”。少年儿童模仿能力较强, 思维判断能力幼稚,教师的一言一行直接影响学生的成长。 另外教师必须有丰富的教学经验,书法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主导作用。最大限度地培 养儿童的学习兴趣、把握孩子的心理活动。同时还要尊重儿童在教学过程中的独立人格,激发儿童在初学时的好奇心、循循善诱,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逐渐踏入书法艺术殿堂。 2 引导学生正确选择书体、字帖少年儿童书法学习在入手方面,大抵有一个原则需要牢牢把握,此即是兴趣培养与技巧学习。只有选择易于掌握,同时具有一定技巧法则的范本,才得以使教学质量和水平有所提升。如汉代隶书《乙瑛碑》,其用笔的起伏变化较之唐楷要简单许多,结字规范,整体的大章法也非常秩序化,并且深具古雅气息,它极适合于少年儿童作为学书基础。 由上所述乃知,关于少年儿童的学书启蒙入手方面,唐楷,汉代的标准隶书、秦代小篆都 可以作为学书切入点,再辅之正确的诱导,少年儿童书友们在短时间内获得较大的进步当是可以预见的。 另外,学习书法必须从临摹古代经典碑帖开始,字帖是学生学习书法过程中最好的无言老师,选择极佳的字帖也是极为重要的,在学书的过程中会起到关键作用。在古今众多的碑帖中,选择一本终生受益的字帖,其标准和依据是什么呢?首先必须是古代名家的经典碑帖、公认的最佳习字范本。其次要版本佳、印刷好。还要符合学生的学习兴趣,适合初学。如楷书的传统教学,一般以颜、柳、欧、褚为主,学习颜体以学习《勤礼碑》、《麻姑仙坛记》为主。柳体以《神策军》、《玄秘塔》为主。欧体以《九成宫》为主,褚体以《雁塔圣教序》、《大字阴符经》为主。选择时要因人而易,一个性格内向,文静绢秀的女孩,硬要她去学习粗放厚重的颜体,她一定会因不喜欢而学不好。反过来一个性格直爽的男学生,让他去学习绢秀的欧、褚等风格的书体,可能很难进入角色。所以,选择字帖必须符合学生的兴趣、喜好、性格、气质,它是学生学习书法过程中持久的原动力。 3 充分发挥临摹教学的优势 学习书法,首先从临摹开始,这是书法教学不同于其他教学的独特方式,书法是视觉艺术,学生通过对字帖进行认真的观察研究,然后进行临摹,摹帖得其形骸,临帖得其神韵。临摹碑帖的初级阶段是形似,高级阶段是“神似”。形似是学习书法过程中的初级阶段,凡在书法 上有所成就的人,无不在临习碑帖上下功夫。而达到形似是其取得成功的第一步,所谓“形

教育心理学在小学教育中的运用

教育心理学在小学教育中的运用 教育心理学是指将心理学理论与实践应用于教育场景中的一门学科,因此它在小学教育中具有重要的应用。小学教育是孩子心理发展的重要阶段,它对孩子未来的成长与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以下是教育心理学在小学教育中的运用,包括:教学设计、学习策略、教育评估和关注学生的情感和心理健康。 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是指老师为了帮助学生学习和达到教学目标而进行的有组织的活动。教育心理学可以帮助老师更好地设计课程,改进课堂教学。在小学教育中,老师可以使用许多教学策略,如小组学习、角色扮演和游戏学习等方式,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并掌握所学知识。同时,在教学中,老师还应该注意到每个学生的学习差异,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特长,并针对每个学生的能力和兴趣规划学习任务。 学习策略 学习策略是指学生使用的方法和技巧,以更高效地学习知识。教育心理学可以帮助老师教授更好地学习策略,并且指导学生如何使用它们。例如,老师可以向学生介绍记忆技巧,并通过演示和模拟教学来在课堂上让学生体验这些技巧,让他们学会如何使用它们来记忆知识点。此外,老师还可以帮助学生从事积极学习,鼓励他们利用自己的学习时间来复习和巩固所学知识。 教育评估 教育评估是指对学生在知识、技能和态度方面的学习进行评估。教育心理学可以帮助老师重视教育评估,并使用多种方法来评估学生的表现。例如,老师可以采用周期性评估方式,通过科学而有机的方式跟踪学生的表现,以及在教育过程中提供一些反馈,使学生更容易理解自己的学习状况。这些发现可以帮助老师改进教学方法,并从中了解学生的需求,以便更好地指导学生。 关注学生的情感和心理健康 小学教育中情感和心理健康是关键因素,它们会对学生未来的发展产生影响。教育心理学可以帮助老师了解学生的情感和心理健康,从而更好地指导学生。例如,在学生遇到困难或挫折时,老师可以通过了解学生的情况,问询他们的想法,为他们提供理性和客观的建议,并向他们传达希望和勇气的力量。此外,在课堂上,老师还可以设置一些互动和团队活动,使学生更好地相互合作,建立更好的人际关系。 总之,教育心理学是教育工作者的有力工具,在小学教育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在教学中,教育心理学确保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并掌握概念和技能,并帮助老师更好地规划

心理学在儿童教育中的应用

心理学在儿童教育中的应用 心理学是研究人类心理和行为的科学,它对于儿童教育的应用具有 重要的意义。通过运用心理学原理和方法,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儿童 的思维、情感和行为特点,并提供相应的教育策略和措施。本文将介 绍心理学在儿童教育中的应用,并探讨其对儿童发展的积极影响。 一、认知发展 认知发展是指儿童在思维、语言、记忆等方面的能力和水平的提高 和发展过程。心理学通过研究儿童的认知发展规律,为儿童教育提供 了重要的指导。比如,Piaget的认知发展理论认为,儿童的认知可以分 为感知运动期、前运算期、具体运算期和形式运算期四个阶段,每个 阶段有着不同的认知特点和教育需求。教师可以根据儿童的认知水平,选择适合的教学策略和教学内容,帮助他们在认知发展上取得良好的 成果。 二、情绪管理 情绪管理是指儿童在面对各种情绪和情境时,能够正确、有效地处 理和表达自己的情绪。心理学的研究表明,情绪管理对儿童的学习和 社交能力有着重要的影响。通过教育幼儿正确管理情绪,可以帮助他 们控制情绪的表达,提高自我调节的能力。例如,教师可以引导儿童 使用适当的词语表达自己的情绪,同时教授他们一些情绪管理的技巧,比如深呼吸、转移注意力等。这样可以帮助儿童更好地面对困难和挫折,提高心理调适的能力。

三、社交能力 社交能力是指儿童与他人相处和交流的能力。良好的社交能力对于 儿童的发展和成长至关重要。心理学研究发现,社交技能的培养可以 通过许多方法,如角色扮演、建立合作关系等。教师可以组织各种团 体活动,让孩子们有机会与他人交往,培养他们的沟通、合作和分析 问题的能力。与此同时,教师还可以给予儿童积极的鼓励和支持,增 强他们的自信心和自尊心,促进他们与他人更好地合作和相处。 四、健康心理 儿童时期是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阶段。心理学在儿童教育中的应用 可以帮助儿童建立良好的心理健康状态。例如,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 和动机,培养他们的自我评价和自我激励能力,使他们能够更好地适 应学习和生活的需求。此外,心理学还可以通过儿童心理咨询和辅导,帮助儿童解决一些心理困扰和问题,提高他们的心理抗压能力和应对 能力。 总结起来,心理学在儿童教育中的应用对儿童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 促进作用。通过认知发展、情绪管理、社交能力和健康心理等方面的 应用,可以帮助儿童更好地成长和发展。教师和家长应该充分利用心 理学的理论和方法,为培养健康、快乐的儿童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和 教育方式。

运用儿童教育心理学指导儿童学书法

运用儿童教育心理学指导儿童学书法 作者:吴建华 来源:《新课程·小学》2013年第07期 摘要:书法教育在我国有着优良的传统,古人十分重视并把它作为一门主要学科。如今,很多个学校都把书法教育当作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大多数教师都从美育、德育或智育等多种不同的角度指导儿童练习书法。无论从什么角度指导儿童练习书法,必须结合儿童的心理特点。因此,运用儿童教育心理学指导学生学习书法是其最根本的也是最有效的途径。 关键词:心理学;书法学习;书法教育 如何运用儿童教育心理学指导学生学书法呢? 一、根据儿童大脑的记忆型号预测儿童学习书法的效果 书法,作为祖国的优秀传统艺术,自然有其巨大的生命力和广泛的社会基础,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社会上掀起了书法热潮,许多家长纷纷让孩子报名参加书法学习,这固然是件好事,但带有很大的盲目性,不懂得定向培养的科学性。 《儿童心理学》告诉我们,一个儿童将来其某方面的发展,往往取决他的大脑记忆型号。从记忆类型来分,有形象型、抽象型、情绪型和运动型四种。虽然每个人都有这四种记忆,但有明显的差异。平时,我们讲某个人某方面的记忆,其实就是指属于哪一种记忆类型。显然,属于形象记忆的有利于学习书法、美术等。其学习书法的效果就优于其他类型的学生。许多家长和教师不懂这些,逼孩子练字,并期望达到很高的要求,这是很不明智的,我在学校搞书法兴趣活动时,就发现,智力相当、同时认真学习的学生,有的进步很快,有的却寸步难行。其实,这就是大脑的记忆型号不同造成的差别。因此,家长和教师在教学生学习书法之前,先要了解学生大脑的记忆型号属于哪一类,然后再做合理的要求。 二、根据儿童的心理特点明确书法教学的主要矛盾 书法教学的主要矛盾是什么?是点画、结构还是用笔。有人认为:初学者当以笔画为重。认为字的笔画如同机器零件。零件不准确,则机器无法运转。我认为,字的笔画不同于机器零件,字的笔画有其灵活性和变通性。实践证明,许多教师过于强调字的笔画,并用形象比喻、反复练习等方法加强指导,结果使字的点画显得呆板、僵死、千篇一律,而失去儿童书法特有的质朴的情趣。有人则强调字的结构,其实也不妥,因为字的结构虽有规律可循,但不是唯一的,它千变万化,于细微处见差别。我认为,应基于儿童的心理特点,儿童写字的结体不可能像成人那样准确,若过分强调,必然顾此失彼,字往往显得过于老成,包含刻意装饰、人工斧凿的痕迹,失去了自然这一最朴素的形式美。

心理学在儿童教育上的应用

心理学在儿童教育上的应用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加强,关于儿童教育也渐渐引起了人们的重视。在儿童教育中,想要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如果只是仅仅依靠现有的教学方式很难达到相关的标准。那么我们就需要从心理学的角度进行出发,只有对儿童的心理有着充分了解,才能够在儿童教育中取得较好的效果。因此在本篇文章中,我们主要是简单的探讨心理学在儿童教育中的应用。 关键词:心理学;儿童教育;有效应用; 前言:从目前的儿童教育情况来看,只有通过对儿童心理学的深入研究和分析,进而制定一系列的教学方式,才能够使得儿童教育充分发挥出自身的优点。因此在当前,我们需要对儿童心理学进行深入化的研究,以儿童的心理作为契机开展儿童教育。 一、心理学在儿童教育中的必要性。 儿童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研究对象一般是从出生到幼年儿童的心理发生和发展。研究儿童和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以及发展过程或阶段的各种心理特征和规律是。它对学生的未来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教育的对象是儿童,他们的个性正处于发展和定型的关键时期。面对日益复杂的教育形势,老师应运用更多的心理知识和更灵活的教育手段,科学地处理学生的心理问题。在日常教学中,只有将听,说,读,写的能力与孩子的心理相结合,才能实现均衡协调的发展,抓好培训,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对此,老师应当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成长质量和习惯,并获得更好的指导和发展。 在开展幼儿的教育过程中,之所以想要应用心理学来开展教育,这主要是因为心理学能够按照教育目标以及儿童的成长特点来对教学计划进行安排,加强儿童对学习的兴趣。另外,据相关资料表明,通过长期的儿童教育中来看,想要在儿童教育中加强教学的质量和内容,进而起到提高整体教学效果,那么我们就需要从教学方式进行着手。只有当对幼儿有着充分了解之后,才能够保障教学目的

书法中的心理学

书法中的心理学

书法创作中的心理学 摘要:有关书法活动中心理现象和心理规律的论述也多有出现,涉及的问题也颇多,诸如书法创作的一般心态、想象与书法、动机与书法、灵感与书法、情绪与书法、个性与书法、品德与书法等方面,古人都有独到之思想。本文拟对这些思想给以总结,以期促进当代书法艺术理论与实践的发展。 关键词:书法心理创作灵感 【正文】 书法,自东汉时期跨入自觉的艺术时代以后,便逐渐成为我国古代一门极为普及的、雅俗共赏的艺术形式。于是,关于书法的论著也日趋丰富。可以说,在我国古代,有关各类艺术形式的论著中,书法论著是最为丰富的。在这众多的论著中,有关书法活动中心理现象和心理规律的论述也多有出现,涉及的问题也颇多,诸如书法创作的一般心态、想象与书法、动机与书法、灵感与书法、情绪与书法、个性与书法、品德与书法等方面,古人都有独到之思想。本文拟对这些思想给以总结,以期促进当代书法艺术理论与实践的发展。下面具体分析之: 一、书法创作的一般心态。在古人看来,书法创作一般包括两种心态:一种是虚静态,另一种是炽情态。虚静创作是收视反听、绝虑凝神、居敬持志、人书相对的创作心态。东汉的蔡邕在《笔论》中最早提出:“夫书,先默坐静思,沉密神采,如对至尊则无不善矣。”东晋的王羲之在《题卫夫人〈笔阵图〉中也说:“夫欲书者,先乾研墨,凝神静思……意在笔前,然后作字。”与此相对,炽情创作是情燃如炽、激情奔放、欲罢不能、一吐为快的创作心

心理学家和医生常常劝某些患者从事书法活动,以增进其心理健康水平。 四、想象与书法创作。 古人认为,书法创作就是塑造形象,从而表现书法家的个性,抒发其感情。书法之“象”是取象异类,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的一切事物均可作为书法之象的原型,如山川河流、鸟兽虫鱼、花草树木,风雨雷电等。古人认为,想象的作用,就是把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各种形象在大脑中所形成的表象材料进行转换、加工、改造、重新组合、进而创造出书法之象。还需指出的是古人将取象异类而形成的“象”分为抽象之“象”和具象之“象”。抽象之象是追求神似,具象之象是追求形似。前者如王羲之观鹅掌拨水而得笔法,张旭观公孙大娘舞剑器而得草书之法,黄庭坚观樵夫荡桨而得笔势,等等;后者如所谓点如怪石、龙爪、杏仁、梅核、蟹目、菱米等,竖如悬针、垂露、曲尺、铁柱等。前者是创造想象的功能,后者是再造想象的功能。 五、灵感与书法创作。 古人关于灵感在书法创作中的作用的论述很多,不过古代书论并没有“灵感”一词,而是用“神合”或“天人合一”表示。古人还认识到酒对灵感爆发的催化作用,古人关于酒能促进灵感爆发的观点是正确的,因为酒的作用有三:一是对大脑皮层有麻醉作用,使大脑减弱了对机体的控制,机体可以处于自由活动状态;二是大脑本身的焦虑和紧张被解除,进入自由联想状态,消除了“思路狭窄”现象;三是酒醉使书法家远离尘世的不平、烦恼、怨恨、欺诈,免受世俗的干扰,从而恢复自我,回归自然,倾听自己心灵的独白、体察大自然生命的气息,而这又是书法家创作的重要条件之一。

《教育功能视角下的小学书法教育的实践研究》课题开题报告

《教育功能视角下的小学书法教育的实践 研究》课题开题报告 一、选题缘由 我校从2016年起确定了学校的办学特色为:一文一武,和谐发展。“武”为我校的女足特色,现在已成为普陀区的品牌之一,“文”就是书法。学校从三至五年级开展书法练习,通过三年的练习使学生掌握书法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传承中华传统的艺术。在培养的过程中,我们感到:书法作为中华民族的国粹,是中华民族积累了上千年的艺术财富,是世界文化史上的一枝奇葩,独特的民族文化造就了独特的民族精神和气质。书法之所以成为国粹,根本原因是它除了技能的学习外,还在于它的“育人”性质上。书法不光是写字,它还要“写心”、“写志”,“书,如也。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总之曰如其人而已”。书法的载体虽然简单平常,可它负载的历史文化内涵却十分沉重,极为深渊。因而,我们觉得书法学习不仅仅是练习好毛笔字,更重要的是如何使这民族文化符号在学生身上薪火相传?学校教育作为文化传承最有生命力的载体,小学又是文化启蒙的开始,如何充分挖掘和利用书法艺术的教育因素,体悟书法文化的内涵,促进学生在知识、情感、价值观等方面的全面发展?如何让学生通过书法教育,在获得书法基本知识和能力的同时,充分体验书法艺术独特的形式美和精神美,从而形成对书法艺术的肯定态度,进而形成对民族传统文化的积极情感;形成从运用书法艺术丰富生活、提升生活质量的意识,到具备热爱生活,享

受生活的积极态度,进而吸取书法艺术中的道德力量,形成良好的道德品格?基于以上的认识和思考,我们确立了研究课题为《教育功能视角下的小学书法教育的实践研究》。 二、文献综述 (一)国内外书法教育的相关研究 1.我国书法教育的相关研究 文字的产生意味着书法的出现,文字书写活动即是书法活动,而文字书写教育,亦即是书法教育。殷商甲骨干支表“六甲”习辞,是现如今见到的最早的中国古代文字书写教育史料,是中国书法教育最早的范本和教育内容,标志着中国书法教育的开端。 《中国书法大辞典》“书学”条云:“书学”之一义同“书法”、“书道”。古人将学童启蒙时的文字和书写教育称为“书学”,把官学中的书法专门教育称为“书学”,把书法艺术也称为“书学”,等等。古代的书法教育实质是“书学教育”,它的涵盖面很广,大凡与文字书写教育相关的各个方面、各个层次的内容都包含在内。究其重点,在于文字的教育而非书法艺术的教育,书学课程的设置也关照了文字的教育、文化的教育和书法审美的教育,可谓全面的汉语的基础教育。远溯传统,这都与现在的语文教育有关,可见,语文教育中包含书法教育的因素。 在中国古代教育中,习字书写是蒙馆学童必不可少的功课。到民国时期,写字教育寓于语言教学中,主要从属于语文教学。1949年以后,也都有明确的写字教育要求,特别是1954年的计划中单独列有“关于写字教育的解释说明”,内容非常详尽。 汉字的书写教育是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内容。长期以来,

浅谈儿童教育心理学论文

浅谈儿童教育心理学论文 儿童教育心理学论文范文一:当代儿童家庭教育过度的心理学分析 摘要:家庭教育过度,是指家长在不适当的教育影响下而形成的、超出子女身心发展水平和实际需要的家庭教育方式,具体表现在让儿童过度地参加课外班、对儿童过度地保护、过度严苛或过度期望等等。 关键词:家庭;家庭教育过度;现状;心理学分析 儿童是国家和社会的希望,儿童的健康成长是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共同责任,家庭教育直接关系到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良好的家庭教育是一个孩子成才的关键性因素。我国自古就有重视家庭教育的传统,随着社会的发展,家庭教育也不断产生了新的问题,过度的教育会使儿童在成长的过程中产生很大的心理压力,容易使儿童产生强烈的焦虑感,长期的焦虑感会引发儿童各种不良的心理反映。 1 当代家庭教育过度的现状 家庭教育过度,是指家长在不适当的教育影响下而形成的、超出子女身心发展水平和实际需要的家庭教育方式,具体表现在让儿童过度地参加课外班、对儿童过度地保护、过度严

苛或过度期望等。它反映出的是其家长的虚荣心理、补偿心理、从众心理和焦虑心理。其中,让儿童过度地参加各种课外辅导班的现象最为普遍,使儿童成为我们这个社会中最忙碌的人群。 1.1 过度参加各种课外辅导班 参加各种课外辅导班,是当今一个普遍的现象,过度参加培训班,这样不仅使儿童学不好,反而给儿童造成了逆反的心理,产生厌学的心态。参加各种课外班目前主要表现在儿童的文化课的提高和特长培养两个方面。 在学习文化课方面,家长产生一种错误的心理,把儿童接受知识的数量视为儿童获得知识多少的一个标志;在特长能力培养方面,许多家长认为,有特长的人总能优先得到一些机会或优待。看见亲友的孩子们在学乐器、舞蹈、美术等等,自己也就让自己的孩子到兴趣班学习。因此,现在的小学生成为了社会上最忙碌的人,周末还要加班。 1.2 过度的腻爱 长对幼、上对下的关心和爱护,几乎可以说是人的本能,是人类的天性。事实上,父母对子女进行必要的关心和爱抚,并承担起相应适度的教育子女的责任,这是义不容辞的,也是父母的法定义务。但现实中经常可以看到父母对其子女关心过

2023年教育心理学论文1500字(精选5篇)

2023年教育心理学论文1500字(精选5篇)教育心理学论文1 一、教师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由于每个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学习能力、理解能力都存在着差异,教师仅仅依靠学科知识是远远不够的,需要更多更好的运用心理学知识,科学合理的去因材施教,提高工作效率。在大学的辅修课程里,有关心理学基本理论知识的课程,而作为教师,站在一个教书育人的知识传授者的角度上,我们学习教育心理学时,在准确了解受教育者的心理之前,首先要保证我们教师自身的心理健康。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试问一个心智不健康的教师,又怎么成为一名瘦学生爱戴的好老师呢?教师应该具备比普通人更良好地心理素质,健康的心理素质除了能促进生理健康以外,更与工作主动性、效率息息相关,只有处在良好地心理条件下,才能发挥工作最大潜能,取得积极地工作成果,教师的心理健康首先表现在有健全和高尚的品德,教师的言行对学生有很大的影响,在给学生传授学术知识的同时,也不能忽略了自身的品德修养。 二、教育心理学的学习对教师和学生起到的重要作用。 从心理学角度去看,高校教育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去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的过程,这其中包括知识学习的掌握,思想品德及人格的塑成等等,一个学生的心理情况、人际关系、朋友圈以及生活状况都会对学生本人的心理健康成长产生深刻影响,它往往会关系到学生的成才与前途,教师在施教过程中的一言一行也会影响到学生,试想一下,一名本性乐观开朗、积极向上的孩子可能由于老师对他性格片面批评而变得沉默寡言、悲观堕落。教师了解了学生心理的特点和个性发展,就可明智地结合教学内容、教学对象、教学材料、教学环境,将其转变为具体的教学程序或活动。例如,根据对学习动机的规律的研究,在课堂教学中可以采取创设问题情境、积极反馈、恰当控制动机水平等手段,来培养和激发学生的

小学低年级写字教学的现状及对策论文设计

小学低年级写字教学的现状及对策 摘要 在语文学科中写字教学占据主导地位,具有重要意义。写字是培养书面语 言能力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是人与人之间交流的一种工具,也是听、说、读、写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应该能够整洁地、规范地、端正地书写汉字,是终身学习的基础。同时,汉字具有丰富而深刻的文化内涵和人文关怀,对于 学生的品德、意志力、审美情趣上有着不容置疑的影响。然而,当前小学低年 级写字教学中没有认识到写字教学的重要性。本文以小学低年级写字教学的现 状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法、观察法和访谈法了解小学低年级写字教学基本情况。调查发现,目前小学第一学段写字教学,在教师的教学、学生的学习与学 校关注等方面仍然在问题。主要问题有学生往往以被动接受为主、教师缺少写 字环节的示范等问题。针对这种情况,对低年级写字教学的问题及问题的原因 进行分析,如教师方面的写字基本功薄弱,学生缺少写字兴趣等,从而提出解 决问题的对策,如加强对教师写字技能的训练、增强教师书写的示范性等。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写字教学;策略 目录 1 绪论 1 1.1 研究背景 1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 1.2.1 研究的目的 1 1.2.2 研究的意义 2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2 1.3.1 国外研究现状 2 1.3.2 国内研究现状 2

1.4 研究的内容及方法 3 1.4.1 研究的内容 3 1.4.2 研究的方法 4 2 相关概念概述 5 2.1 小学低年级 5 2.2 小学低年级写字教学 5 3 小学低年级写字教学存在的问题 6 3.1 学生学习往往以被动为主 6 3.2 教师缺少写字环节的示范 6 3.3 教师的写字基本功薄弱 6 3.4 学校忽略写字教学的重要性 7 4 小学低年级写字教学存在问题的原因 8 4.1 教师对课标理解不到位,写字教学目标不明确 8 4.2 学生课业负担较重 8 4.3 学校缺乏对教师写字教学的培训 8 4.4 学生缺乏写字的动机和兴趣 9 5 改进小学低年级写字教学的策略 10 5.1 多方面培养学生写字兴趣 10 5.2 增强教师书写的示范性 10 5.3 加强对教师写字技能的训练 11 5.4 学校增加写字课时 1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