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概论大纲

附件1:

X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艺术概论课程〔课程代号:00504〕考试大纲

目录

Ⅰ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

II课程内容和考核目标

第一章艺术的形态

自学和考试根本要求

课程内容

考核知识点及要求

第二章艺术的发生、开展和社会功用

自学和考试根本要求

课程内容

考核知识点及要求

第三章艺术作品

自学和考试根本要求

课程内容

考核知识点及要求

第四章艺术家

自学和考试根本要求

课程内容

考核知识点及要求

第五章艺术创作

自学和考试根本要求

课程内容

考核知识点及要求

第六章艺术观赏

自学和考试根本要求

课程内容

考核知识点及要求

Ⅲ有关说明与实施要求

附录:题型举例

Ⅰ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

一、《艺术概论》课程是高等艺术院校艺术类专业学生必修的根底理论课程之一。它是以美术、音乐为主线,扩及文学、戏剧、舞蹈等多门类艺术,力求在中、西艺术比照中探究艺术新观念,并建立艺术理论教程新体系。《艺术概论》就是艺术理论,是人类艺术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它阐述艺术实践和艺术理论之间的根本问题。

二、本课程的设置目的与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深刻了解艺术的本质和规律性特征;掌握艺术形态的根本特点及内在联系;进一步了解艺术产生、开展与存在的规律和意义;健全学生的系统学科理论知识,提高学生对艺术的理解力,从而能在相对系统的理论

根底上进行实践。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从宏观上把握美的特点和规律,树立健康向上的审美理想,培养学生运用科学的美学观分析和解决艺术实践当中所遇到的问题,激发对艺术学习的历史责任感,使学生的艺术创作更有自觉性、思想性和创新性,为艺术教育专业的学子们奠定扎实的理论根底。

三、教材的第一、三、五、六章是考核重点。第一章内容要求学生理解艺术形态的种类、特点、构成关系及艺术形态与主体世界的关系,掌握艺术的本质及规律性特征。第三章要求学生把握什么是艺术作品,理解有关艺术作品的构成因素,并从本体论上把握艺术作品。第五章要求学生在了解艺术创作和理解相关理论的根底上,能结合自己的创作实践对艺术创作的过程做出理论分析和总结,并进一步掌握艺术创作理论及类型〔再现论及再现性艺术;表现论及表现性艺术;构成论及实验性艺术;自然论和中国的艺术精神〕。第六章要求学生掌握艺术观赏的涵义和特点,理解艺术观赏的条件、艺术观赏的心理层次和艺术观赏的方法及艺术观赏的复杂性等问题,并对艺术观赏有一个较为全面的理论把握。

II课程内容和考核目标

第一章艺术的形态

一、自学和考试根本要求

本章是艺术的形态。通过本章内容的学习,使学生把握艺术形态是什么,理解艺术形态的种类、特点、构成关系及艺术形态与主体世界的关系,在此根底上掌握艺术的本质及规律性特征。本章节重点有:艺术是意识形态,也是生产形态;艺术形态的特点;时空艺术;造型与造型综合艺术;内在世界与外在世界的整体性显现;艺术形态与主体世界的关系。本章难点是:时间艺术;空间艺术;造型艺术;非造型艺术;直接面向外在世界——通过外在世界展示内在世界;直接面向内在世界——通过内在世界折射外在世界。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艺术是意识形态,也是生产形态

〔一〕艺术形态要求强烈的主体性

〔二〕艺术形态是对象化的存在

〔三〕艺术形态是美的形式构成

第二节艺术形态的划分

〔一〕物化结构与艺术形态

〔二〕符号体系与艺术形态

第三节艺术形态的构成关系

〔一〕直接面向外在世界——通过外在世界展示内在世界

〔二〕直接面向内在世界——通过内在世界折射外在世界

〔三〕内在世界与外在世界的综合性显现

第四节艺术形态与主体世界

〔一〕指导思想的一元和艺术创新的多元

〔二〕艺术家心灵呈现的直接性和间接性

〔三〕感情与思想存在的方法

三、考核知识点及要求

〔一〕艺术是意识形态,也是生产形态

1. 领会:艺术是意识形态,也是生产形态。

2. 简单应用:艺术形态的特点。

〔二〕艺术形态的划分

l. 领会:名词解释“时间艺术〞、“空间艺术〞、“时空艺术〞。

2. 简单应用:造型艺术、非造型艺术、造型与造型综合艺术各自所包含的内容及符号

体系特征。

〔三〕艺术形态的构成关系

1. 识记:在贝多芬的九部交响曲中,《第五交响曲》被定名为《命运交响曲》;中国文

字的开展成熟分三期,纯图画期、图画佐文字期、纯文字期。

2. 领会:名词解释“第四堵墙〞。

3. 简单应用:艺术形态构成的三种方法。

4. 综合应用:中国书法为什么能够成为艺术品?〔书法艺术四要素〕

〔四〕艺术形态与主体世界

1. 识记:裴多菲诗句“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假设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柴

科夫斯基芭蕾舞曲《天鹅湖》;施特劳斯的圆舞曲《维也纳森林故事》;贝多芬

乐曲《献给遥远的爱人》;肖斯塔科维奇《第七交响曲》;莫扎特歌剧《费加罗

的婚礼》;比才歌剧《卡门》。

2. 领会:艺术形态与主体世界的关系——心灵思想的存在和异在。

第二章艺术的发生、开展和社会功用

一、自学和考试根本要求

本章是艺术的发生、开展和社会功用。通过本章内容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艺术是怎样产生的,理解艺术开展的各种规律,并从理论上掌握艺术起源的各种学说以及艺术的发生、开展和社会功用。同时期望学生能用自己的理论学习指导实践创作,到达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反过来加深自己的理论认识。本章节重点:原始艺术与生产劳动的紧密关系;模仿说;游戏说;巫术说;表现说;“潜意识〞说;艺术开展的客观规律;艺术开展的历史继承性;艺术的社会功用。本章难点:劳动作为艺术发生的主要动因。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艺术的发生

〔一〕原始“艺术〞

〔二〕劳动——艺术发生的主要动因

〔三〕促使艺术发生的其他因素

第二节艺术的开展

〔一〕艺术随时代而嬗变

〔二〕艺术开展中的继承和革新

第三节艺术的社会功用

〔一〕艺术在人类文化中的位置

〔二〕艺术的社会功用

三、考核知识点及要求

〔一〕艺术的发生

1. 了解:原始艺术与劳动生产的关系。

2. 理解:名词解释“劳动说〞、“模仿说〞、“游戏说〞、“巫术说〞、“表现说〞、“潜

意识〞说。

〔二〕艺术的开展

1. 识记:荷马《伊利亚特》《奥德赛》;埃斯库罗斯《普罗米修斯》三部曲;索福克勒

斯《俄狄普斯王》;欧里庇德斯《美狄亚》;歌德《浮世德》。

2. 领会:名词解释“三一律〞。

3. 简单应用:艺术开展的历史继承性。

〔三〕艺术的社会功用

1. 领会:艺术在人类文化中的位置——艺术与政治、哲学、ZJ、道德、科学的关系。

2. 领会:艺术的社会功用——审美功用、认识功用与社会组织功用。

第三章艺术作品

一、自学和考试根本要求

本章是艺术作品。通过本章内容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什么是艺术作品,理解有关艺术作品的构成因素,并从外部和内部对艺术作品进行本体论上的把握。期望通过本章内容的学习,学生们能掌握最根本的理论内容,同时建议他们能结合自己的创作体验完成这局部内容的学习。本章节重点有:艺术作品;艺术作品是独立存在的艺术实践的产品;艺术作品是“意象〞的物态化;艺术作品是审美对象;艺术言语的构成要素。本章难点“有意味的形式〞。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什么是艺术作品

〔一〕艺术作品是独立自在的艺术实践产品

〔二〕艺术作品是“意象〞的物态化

〔三〕艺术作品的内容和形式

第二节艺术言语

〔一〕艺术作品是艺术言语的具体形态

〔二〕各门类艺术言语的特征及相互作用

〔三〕艺术言语的功能

第三节艺术作品的属性

〔一〕艺术作品的审美属性

〔二〕艺术作品的商品属性

三、考核知识点及要求

〔一〕什么是艺术作品

1. 领会:名词解释“艺术作品〞、“意象〞;艺术作品是审美对象。

2. 简单应用:为什么说艺术作品是独立自在的艺术实践产品?

3. 综合应用:试析克莱夫·贝尔命题——艺术作品是“有意味的形式〞。

〔二〕艺术言语

1. 领会:名词解释“意念〞、“物象〞、“艺术形式〞、“艺术方法〞。

2. 简单应用:简析艺术是一种言语体系。

3. 综合应用:艺术言语体系的构成因素及相互间的关系。

〔三〕艺术作品的属性

1. 领会:“成教化助人伦〞“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搜尽奇峰打草稿〞。

2. 简单应用:艺术美;艺术作品的审美特性。

3. 综合应用:艺术作品的商品性质和艺术价值的关系是什么?尊重艺术作品与艺术生产有何关系?

第四章艺术家

一、自学和考试根本要求

本章是艺术家。通过本章内容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什么是艺术家,结合自身的体验理解作为一个艺术家应该具备的根本条件,并进一步掌握他对社会和人类生活应该起到的作用以及由此引起的人们对于他的评价问题。期望学生们能以自己的所得来标准和约束自己,做一个高素养的艺术制造者。本章节重点有:艺术家的构成要素;艺术家的作用和地位。本章难点:艺术家的价值。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艺术家的特点

〔一〕艺术家的主体性

〔二〕艺术家的制造性

〔三〕艺术家与社会生活

第二节艺术家与艺术创新

〔一〕创新是艺术家的使命

〔二〕艺术创新与艺术个性

〔三〕艺术创新与继承

第三节艺术家的作用、价值与地位

〔一〕艺术家的作用与价值

〔二〕艺术家的地位

三、考核知识点及要求

〔一〕艺术家的特点

1. 识记:艺术世界的构成;“竹林七贤〞;“元四家〞

2. 领会:艺术家的主体性。

3. 简单应用:艺术家的特征是什么?

〔二〕艺术家与艺术创新

1. 领会:艺术创新的含义。

2. 简单应用:为什么说艺术家的生命在于创新?艺术家怎样才能有所创新?〔三〕艺术家的作用、价值与地位

1. 领会:艺术家的作用。

2. 领会:艺术家的价值和地位。

第五章艺术创作

一、自学和考试根本要求

本章是艺术创作。通过本章内容的学习,使学生在了解艺术创作和理解相关理论的根底上,能结合自己的创作实践对艺术创作的过程做出理论分析和总结,在此根底上进一步掌握艺术创作理论及类型。而且,期望通过本章内容的学习,能促使学生进行自觉的理论学习和探究,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素养。本章节重点有:艺术的创作过程。本章难点:再现论及再现性艺术;表现论及表现性艺术;构成论及实验性艺术;自然论和中国的艺术精神。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创作理论及创作类型

〔一〕再现论及再现性艺术

〔二〕表现论及表现性艺术

〔三〕构成论及实验性艺术

〔四〕自然论及中国艺术的精神

第二节艺术创作的过程

〔一〕灵感思维

〔二〕构思原理

〔三〕艺术世界的诞生

第三节艺术创作的主体条件

〔一〕艺术的天赋和敏感

〔二〕才能和技巧,勤奋和修养

〔三〕艺术的独创性

三、考核知识点及要求

〔一〕创作理论及创作类型

1. 识记:西方阐述艺术再现自然的理论最早的代表;塞尚是站在西方艺术由古典转

向现代,由“再现〞转向“表现〞那条横平线上的第一个人;康定斯基被认

为是“热抽象〞的代表,蒙德里安被认为是“冷抽象〞的代表;米罗被认为

是“符号创作〞的先驱;克利被称为‘符号魔术师〞;源起于法国的立体主

义,以德国为中心的表现主义,各种形式的原始主义,分别从塞尚、凡高、

高更的艺术里找到了兴起的源头或踪迹;孔子被推祟为中国音乐艺术精神的

最早最伟大的发觉者;宗炳《画山水序》;张璪“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中

国现代艺术,从木刻运动、话剧、电影、摄影艺术发源,赋与创作以现实的

再现性内涵,由“五四〞运动开始到三十年代初,拉开了中国艺术由古典转

向现代的序幕。

2. 领会:再现论及再现性艺术;表现论及表现性艺术;构成论及实验性艺术;自然

论及中国艺术的精神。

3. 简单应用:举例说明中国艺术的美学特征——天人统一观、心物统一观、神形统

一观、文质统一观。

〔二〕艺术创作的过程

1. 领会:里普斯的“移情论〞;波特莱尔的“应和论〞;格式塔心理学的“异质同

构论〞。

2. 领会:名词解释“灵感〞。

3. 综合应用:什么是艺术的“气概〞?举例说明艺术世界的四种创作类型。〔三〕艺术创作的主体条件

1. 领会:才能和天才的区别。

2. 领会:艺术的程式、经验与艺术独创性的关系。

第六章艺术观赏

一、自学和考试根本要求

本章是设计师与设计群体。通过本章内容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艺术观赏的涵义和特点,理解艺术观赏的条件、艺术观赏的心理层次和艺术观赏的方法及艺术观赏的复杂性等问题,并对艺术观赏有一个较为全面的理论把握。本章重点:艺术观赏的涵义和特点;艺术观赏的条件;艺术观赏的方法及艺术观赏的复杂性。本章难点:艺术观赏的心理层次。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艺术观赏也是一种制造活动

第二节艺术观赏与审美经验

〔一〕再现因素召唤的审美经验

〔二〕表现因素召唤的审美经验

第三节艺术观赏的心理过程

〔一〕审美感觉

〔二〕审美理知

〔三〕审美心象

〔四〕审美共鸣

第四节艺术观赏与艺术批判

三、考核知识点及要求

〔一〕艺术观赏与审美经验

1. 了解:艺术观赏与艺术创作间的关系。

2. 理解:中国山水画以抽象性的表现因素区别于西方风景画。

〔二〕艺术观赏的心理过程

1. 领会:“画眼〞;“力的图式〞。

2. 识记:普罗科菲耶夫的交响童话《彼得与狼》;德彪西《雨中花园》;我们可以把

悲剧比喻为“酒神〞精神的艺术,把喜剧比喻为“日神〞精神的艺术。

3. 综合应用:试析艺术观赏的四个心理阶段——审美感觉、审美理知、审美心象、

审美共鸣。

〔三〕艺术观赏与艺术批判

1. 识记:艺术批判被称为“运动着的美学〞;“比拟ZJ学〞的创始人麦克斯·缪勒。

2. 领会:艺术批判的范围和性格。

Ⅲ有关说明与实施要求

为了使本大纲的规定在个人自学、社会助学和考试命题中得到贯彻落实,特对相关问题作如下说明,并提出具体实施要求:

一、本课程使用的教材与参考书

〔1〕指定使用教材:《艺术概论》〔第二版〕孙美兰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2X年1月第2版。

〔2〕参考书《艺术概论》王宏建主编文化艺术出版社202X年。

〔3〕参考书《艺术学概论》彭吉象著X大学出版社202X年。

二、本课程的考试要求

〔一〕考核考生对艺术理论根底知识的掌握程度;

〔二〕鼓励考生运用艺术理论于艺术实践活动,培养其艺术观赏与艺术批判的能力。

三、本课程自学方法指导

自学考试是一种放开性的教育形式,它主要是通过考生个人自学以及社会助学,来到达国家考试所规定的考核目标。从考试类型上看,自学考试又是一种“标准参照性考试〞,考生只要能够到达自学考试各科考试大纲所规定的要求,即可通过这一科目的考试。认真自学是考生能否顺利通过自学考试并取得学历资格的根底。考生如果期望以自学为主通过考试,应在自学中注意以下事项:

(1)应依据本课程考试大纲所规定的考核知识点、考核目标和具体要求,对大纲规定的考试内容进行全面系统地学习,在通读教材有关内容的根底上,按照考试大纲的规定,重点学习那些必须考核的内容。

(2)本课程以掌握根底知识、根本理论为主。本课程的学习力求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美术学科与音乐、文学、戏剧、美学、哲学等其他学科的结合,要广泛研究文史哲诸多方面的学问,不断丰富充实自己,激发学习兴趣,培养独立思考的习惯和能力以及实践的能力。

(3)多看一些相关的理论著作,多参加质量高的音乐会和美术作品展览会,多研究美术实物、文献、图片资料。尽力通过观摩原作或挂图、幻灯、录像、影片、多媒体等现代化手段来观赏艺术作品。

四、对考试的内容与考核目标的说明

这是本考试大纲的主要内容,它包含以下三个方面:

〔一〕根本要求:指考生对考试范围内的各章教材的根本概念、根本史料,应该熟记,到达牢固掌握的程度。为使考生更好地把握各章节的根本要求,本大纲在下面“考核目标和具体要求〞中,做出具体规定。

〔二〕考核知识点:指各章中需要考核的局部。在本大纲中,对于各章节的内容规定了假设干个知识点,具体的知识点又可分成假设干个知识细目。

〔三〕考核目标和具体要求:指考生应该把握知识点的程度,它是本课程进行命题时的根本依据。本大纲结合学校治理学这门课程的特点,在“考核目标和具体要求〞中,提出了4个不同认知层次的具体要求:

识记:能正确认识和表述科学事实、原理、术语和规律,了解该课程的根底知识,并能进行正确的选择和推断。

领会:能将所学知识加以解释、归纳,能领悟某一概念或原理与其他概念或原理之间的联系,理解其引申意义,并能做出正确的表述和解释。

简单应用:能用所学的概念、原理、方法正确分析和解决较简单问题,具有分析和解决一般问题的能力。

综合应用:能灵敏运用所学过的知识,分析和解决比拟复杂的问题,具有肯定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上述4个不同层次的认知能力是层级递进的关系,后一层次的认知能力,包含了前面所有层次的能力要求,都是考核必须注意的内容范围。

五、关于本课程考试命题的假设干规定

1、本门课程采纳闭卷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2、本大纲各章所规定的根本要求、知识点及知识点下的知识细目,都属于考核的内

容。考试命题既要覆盖到章,又要防止面面俱到。要注意突出课程的重点、章节重点,加大重点内容的覆盖度。命题依据本大纲规定的目标来确定,考核要求、考试命题要覆盖到各章,并突出重点章节。不出死题,着重学生识记能力、分析能力和综合能力的培养。

3、命题不应有超出大纲中考核知识点范围的题,考核目标不得高于大纲中所规定的相应的最高能力层次要求。命题应着重考核自学者对根本概念、根本知识和根本理论是否了解或掌握,对根本方法是否会用或熟练。不应出与根本要求不符的偏题或怪题。

4、本课程在卷子中对不同能力层次要求的分数比例大致为:识记占20%,领会占30%,简单应用占30%,综合应用占20%。

5、要合理安排真题的难易程度,真题的难度可分为:易、较易、较难和难四个等级。每份卷子中不同难度真题的分数比例一般为:2:3:3:2。

6、课程考试命题的主要题型一般有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推断改错题〔指出划线局部的表述是否正确,如不正确,请改正〕、名词解释题、简答题、论述题等题型。

【附录】题型举题

一、单项选择题

在“心物统一〞关系问题上,“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命题提出者是〔〕

A. 唐代张璪

B. 宋代郭熙

C. 明代王履

D. 清代石涛

二、多项选择题

1. 关于艺术起源的学说主要有〔〕

A. 劳动说

B. 游戏说

C. 巫术说

D. 模仿说

E. 表现说

2. 艺术家的价值是指艺术家存在的意义,它可分为〔〕

A. 生活价值

B. 社会价值

C. 经济价值

D. 本体价值

E. 附加值

三、推断改错题〔指出划线局部的表述是否正确,如不正确,请改正〕

1. 艺术个性是艺术家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是衡量艺术作品优劣的重要标准和尺度。〔〕

2. 艺术作品内容的抽象性,是它区别于其他意识形态的首要特征。〔〕

四、名词解释

1. 灵感

2. 三一律

五、简答题

1. 简述艺术创作的构思与意象的形成。

2. 简述艺术开展中的历史继承性。

六、论述题

论述艺术观赏的心理过程及特征。

《艺术概论》教学大纲

《艺术概论》教学大纲 一、总要求 1、深入理解并系统掌握关于艺术的本质、功能、构成、创作、 消费、源流等基本理论,对艺术学有一个总体的认识。 2、理论联系实际,加深对以艺术作品为核心的艺术现象的理 解与感悟能力,初步具备运用所学基本理论理性地观察、 分析、评价艺术现象的实践能力;为学生学习其它文学艺 术类课程及有关专业课程打好基础,为将来的工作实践提 供相应的知识平台。 二、课程大纲 绪论 【基本内容】 解析艺术、艺术活动、艺术概论的涵义,为本课程的学习提供基础的基础。 【教学目的】 1.了解并掌握艺术概念的不同涵义。 2.了解并掌握艺术活动的构成要素。 3.了解《艺术概论》这门课程的研究对象、主要内容、学习方法。【学习重点】 1.艺术的不同涵义。 2.艺术活动的构成要素。

第一章:艺术是什么 【基本内容】 重点从艺术与社会生活、创作者、接受者的关系出发,综合探讨“艺术是什么”的问题。本章是本教材或本课程的重中之重,其 余各章的内容都可以从本章中生发开来。 【教学要求】 1.深入理解并掌握为何说艺术是一种审美的意识形态:第一,了解 审美和意识形态观念的复杂涵义,掌握意识形态和审美的常用涵 义;第二,理解并掌握艺术真实性、艺术倾向性的复杂涵义,理 解并及艺术真实性与倾向性之间的组合关系,理解并掌握艺术倾 向性的隐性存在方式;第三,理解并掌握形式之美丑、内容之美 丑与艺术美之间的关系,了解审美与意识形态之间的关系;第四,理解并掌握艺术作为一种审美意识形态的特性所在。 2.能够联系艺术形式对艺术作品进行意识形态方面的分析. 3.了解为何有人反对把艺术视为一种美或意识形态。 【学习重点】 1.艺术的意识形态本质(艺术真实性的复杂涵义;艺术倾向性的隐 性存在方式;艺术真实性与倾向性的关系问题)。 2.艺术的审美本质(美的复杂涵义;生活丑与艺术美的关系;审美 与意识形态的关系)。 【学习难点】 1.意识形态的复杂涵义。 2.艺术真实的复杂涵义。 3.美(审美)的复杂涵义。 4.审美与意识形态的复杂关系。 5.为何有人不认同艺术是美或意识形态。

艺术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艺术概论》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编号10011018025 课程名称艺术概论 课程英文名称Art summary 总学时数32 讲课学时32 实验 学时 上机 学时 习题课 学时 周学 时 2 学分 2 开课单位大连艺术学院音乐系 适用专业音乐表演专业、音乐学专业 先修课程音乐基础理论、中西方音乐史 课程性质基础理论学科课程类型必修课选用教材《艺术概论》王宏建主编文化艺术出版社 主要教学参考书1 《艺术概论》孙美兰 2《艺术概论》王宏建 2 《音乐美学》张前王次昭 3 《美学十五讲》凌继尧 4 《西方音乐史略》于润洋 5 《中国音乐史》汪毓和 6《艺术理论教程》张同道 7《中外美术作品选》河北教育出版社

本课程地位(作用)和任务1 地位:研究艺术的基本理论的学科。要综合地研究、考察人类社会的艺术现象。 2 任务:主要是研究各种艺术现象的共性问题,探索和揭示各种艺术现象共有的普遍规律,艺术的基本原理和概念范畴问题。即艺术理论与艺术史,艺术批评的关系。艺术理论与部门艺术理论的关系。 二、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教学活动分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两部分,第一课堂侧重理论的讲解,第二课堂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在第一课堂中,在讲解各种艺术形式时,侧重于对音乐方面相关理论的讲解和分析。 (一)教学内容: 第一课堂教学内容: 绪论:艺术概论研究对象及方法 一,研究对象与主要内容 二,学习目的与研究方法 第一章:艺术门类论 第一节艺术的分类 第二节主要艺术门类 第三节各门艺术之间的关系 第二章:艺术本质论 第一节艺术的社会本质 第二节艺术的认识本质 第三节艺术的审美本质 第三章:艺术发展论 第一节艺术的发展 第二节艺术发展的客观规律 第三节艺术的世界性与民族性 第四章:艺术创作论 第一节创作主体----艺术家

艺术概论 教学大纲

艺术概论教学大纲 一、课程简介 本课程旨在引导学生深入探索艺术的世界,了解艺术的本质和作用,并培养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创造力和批判思维。通过学习本课程, 学生将获得对不同艺术形式的基本了解,包括绘画、雕塑、音乐、舞蹈、戏剧等。 二、教学目标 1. 帮助学生掌握艺术的定义和概念,了解艺术的基本要素和创作原理。 2. 培养学生的艺术欣赏能力,使其能够欣赏和评价不同艺术形式的 作品。 3. 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培养其通过艺术表达思想和情感的 能力。 4. 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和分析能力,使其能够辨别艺术中的真假与 优劣。 5.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通过合作完成艺术项目或表演。 三、教学内容 1. 艺术的定义与概念 - 艺术的定义与分类

- 艺术的主要表现形式与特点 2. 艺术的基本要素和创作原理 - 线条、色彩、形状、质感等艺术元素的运用 - 创作的过程和方法 3. 绘画艺术 - 不同绘画媒材和技法的介绍与实践 - 著名画家及其作品的欣赏与分析 4. 雕塑艺术 - 不同雕塑材料和技法的介绍与实践 - 著名雕塑家及其作品的欣赏与分析 5. 音乐艺术 - 音乐的基本元素和音乐理论的介绍 - 不同音乐形式和风格的欣赏与分析 6. 舞蹈艺术 - 舞蹈的基本动作和舞蹈元素的介绍 - 不同舞蹈风格和编舞作品的欣赏与分析 7. 戏剧艺术

- 戏剧的基本要素和戏剧结构的介绍 - 不同戏剧形式和剧作家的作品的欣赏与分析 8. 艺术项目或表演合作 - 学生分组完成艺术项目或表演的策划和实施 - 团队合作和个人表现的评价和总结 四、教学方法 1. 授课讲解:通过演示、示范和讲解艺术理论和技巧。 2. 实践操作:学生进行实际的艺术创作和表演,培养实践能力。 3.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著名艺术家的作品和艺术事件,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艺术背后的意义和价值。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和分享对艺术作品的观点和理解,促进思维碰撞和交流。 5. 视听欣赏:通过观看音乐、舞蹈、戏剧等艺术形式的视频和现场表演,培养学生的艺术欣赏力。 6. 参观考察: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画廊、音乐厅等艺术场所,拓宽视野。 五、教学评估 1. 课堂表现:对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表达和创作情况进行评估。

影视艺术概论教学大纲

影视艺术概论教学大纲 影视艺术概论教学大纲 影视艺术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涵盖了电影、电视剧、动画、纪录片等多种形式。通过学习影视艺术概论,学生可以了解影视艺术的起源、发展、技术和艺术表达等方面的知识,培养对影视作品的审美能力和批判思维,以及对影视产业的认识。下面是一份影视艺术概论教学大纲的简要内容。 一、课程简介 1.1 课程背景和意义 1.2 课程目标和要求 1.3 教学方法和评估方式 二、影视艺术的起源与发展 2.1 影视艺术的定义和分类 2.2 电影的起源和发展 2.3 电视剧的起源和发展 2.4 动画片的起源和发展 2.5 纪录片的起源和发展 三、影视艺术的技术与表达 3.1 摄影技术与构图 3.2 剪辑技术与节奏 3.3 音效技术与音乐 3.4 影像特效与视觉效果 3.5 导演语言与叙事结构

四、影视艺术的审美与批判 4.1 影视作品的艺术要素 4.2 影视作品的叙事结构 4.3 影视作品的意义与价值 4.4 影视作品的社会影响 4.5 影视作品的文化传承 五、影视艺术与社会文化 5.1 影视产业的发展与现状 5.2 影视作品的商业化与市场化 5.3 影视作品的文化交流与传播 5.4 影视作品的社会责任与道德伦理 5.5 影视艺术与文化创意产业 六、课程实践与案例分析 6.1 影视作品的分析与评论 6.2 影视作品的创作与实践 6.3 影视作品的策划与推广 6.4 影视作品的制作与发行 6.5 影视作品的观摩与讨论 七、课程总结与展望 7.1 影视艺术概论的意义与作用 7.2 学生对于影视艺术概论的收获与体会7.3 影视艺术概论课程的改进与发展

艺术概论教学大纲马工程

艺术概论教学大纲马工程 艺术概论教学大纲马工程 艺术概论是一门广泛涵盖艺术领域的学科,旨在帮助学生建立对艺术的基本认 识和理解。而艺术概论教学大纲则是为了规范和指导这门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方 法而制定的一份文件。本文将探讨艺术概论教学大纲的马工程,即目标、内容、方法、评估等方面的要素。 首先,艺术概论教学大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对艺术的兴趣和欣赏能力,提高他 们对不同艺术形式的理解和鉴赏水平。通过学习艺术概论,学生可以了解艺术 的历史背景、发展脉络以及不同流派和风格的特点,从而拓宽自己的艺术视野,培养审美情趣。 其次,艺术概论教学大纲的内容应该包括艺术的基本概念和要素,如形式、表 现手法、题材等。学生需要了解不同艺术形式的特点和表现方式,如绘画、音乐、戏剧、电影等。同时,艺术概论还应该涵盖不同历史时期和地区的艺术作品,以及相关的文化背景和社会背景。通过学习这些内容,学生可以逐渐形成 对艺术的整体认识,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艺术作品。 第三,艺术概论教学大纲的教学方法应该多样化,注重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能 力和创造性思维。除了传统的课堂讲授和学生阅读,还可以引入案例分析、实 地考察、小组讨论、艺术创作等教学方法。通过这些方法,学生可以更深入地 了解艺术作品和艺术家的创作背景,同时也可以培养自己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 性表达能力。 最后,艺术概论教学大纲的评估应该注重学生对艺术的理解和应用能力的考察。除了传统的笔试和口试,还可以采用作品展示、演讲、写作等方式进行评估。

通过这些评估方式,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学生对艺术的认识和掌握程度,同时也 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综上所述,艺术概论教学大纲的马工程是一个综合性的任务,需要考虑到目标、内容、方法、评估等方面的要素。通过合理设计和实施艺术概论教学大纲,可 以帮助学生建立对艺术的基本认识和理解,培养他们的艺术欣赏能力和创造性 思维,从而更好地面对和应用艺术在现实生活中的各种挑战。

《艺术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本科生课程大纲 一、课程介绍 1.课程描述: 《艺术概论》是一个基础性的艺术理论课程,也是一个大学教育阶段的普及性课程,更是文化产业专业的必修课程。它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了解和掌握艺术科学的特点、一般规律、基本原则、鉴赏要求和其他基础理论,为学生从事文化产业专业的相关设计、欣赏打下必备的美学基础。它与文学、艺术学、美学等相关学科关系紧密。 2.设计思路: 本课程从基础层面分三个层次分别介绍艺术的基础理论、艺术创作层次和艺术分类。艺术的基础理论包括对其概念的探讨和界定,艺术的内涵和外延,艺术的起源和本质的各种学说及讨论,艺术的特征和发展等,与艺术关系紧密的相关学科系统,以及艺术教育等。在了解艺术的基础理论的前提下,熟悉艺术创作心理、艺术创作过程和艺术创作实际。最后引导并分类讨论各种不同类型的艺术门类,内涵、形式及其基本特征,体现了本课程从理论到实践的设计思路。 二、课程目标 本课程作为文化产业专业的基础必修课程,学生应该能够达到: (1)了解并掌握艺术的基本原理和基础知识,了解和认识从艺术创作到艺术接受 - 1 -

的全过程,了解艺术学科发展前沿,能够对艺术的本质、起源、特点等有自己的理解和认识。 (2)通过学习,培养学生对艺术理论的认知与思考力,学会用基本的艺术理论欣赏艺术作品,从艺术理论的角度形成自己对艺术作品的认知、理解,提高艺术鉴赏力与艺术修养,增强人文素质。 (3)熟悉并掌握艺术规律,尝试把学习到的艺术理论运用到与本专业相关的艺术创作中来,如对于平面设计、三维设计与制作、动漫、微电影等 三、学习要求 1、最低学习要求: (1)按时上课,上课认真听讲,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本课程包含较多的课堂讨论活动;不能按时上课需取得任课老师的许可,并出示请假条。课堂表现和出勤率是成绩考核的组成部分。 (2)完成教师布置的阅读文献、背景资料(包括文字、图片和影像资料)等作业,其中大部分内容要求以小组合作形式完成。这些作业有助于课堂讨论的进行和深入,能加深对课程内容的理解、促进同学间的相互学习。 2、进一步学习指导: 本课程有一定拓展内容,如中国古代艺术作品,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艺术流派、特点及作品,主要艺术思潮,现代艺术前沿等,针对有余力、有兴趣的同学,为他们提供一定量的参考书、图文资料以及相关艺术网站,并指导他们参与讨论、撰写相关作品读后感或学术论文。 如果有时间,带领他们参观博物馆和美术馆,实地观摩、并指导学生鉴赏优秀的古代艺术品和中外美术作品,提高他们对优秀艺术品的感性认知。 - 2 -

《艺术概论》教学大纲

《艺术概论》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编码:0102105B 中文名称:艺术概论 英文名称:ArtIntroduction 课程类别:学科基础课程(必修) 总学时:45学时 总学分:3学分 适用专业:播音与主持艺术 先修课程:中外文学经典导读 二、课程的性质、目标和任务 《艺术概论》是为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学科基础课程,旨在向学生介绍基本的艺术理论知识,提升学生的审美修养的艺术鉴赏能力。本课程将学术性、知识性、趣味性熔于一炉,力求深入浅出,以生动直观的作品分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艺术学科的理解,系统掌握艺术学的基本原理,了解文化艺术系统及其艺术种类,同时提高学生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以及对艺术的理论分析能力。 三、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本课程为学科基础课程,在教学环节上要注重实例分析与理论讲解相结合,通过生动直观的实例使学生理解艺术理论。 四,课程教学内容及要求 绪论(2学时) 【教学目标与要求】 1、教学目标:通过对本章的学习,学生应当了解艺术学的研究对象与定位,了解学习艺术学理论的意义,了解研究艺术学的方法。 2、教学要求:本章理论性较强,需深入浅出,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使学生理解。 【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艺术学的研究对象与定位,学习艺术学理论的意义,研究艺术学的方 法。 2、教学难点:艺术学的研究对象与定位,研究艺术学的方法。 【教学内容】 一、艺术学的研究对象与定位 二、学习与掌握艺术学理论的意义 三、学习与研究艺术学的方法 (一)坚持以马克思文艺理论为指导 (二)继承中国优秀文化传统 (三)借鉴国内外艺术理论 课程思政:引导学生在学习艺术学理论时,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为指导,坚持从文艺为人民服务,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历史观与价值观。 第一章艺术观念(6学时) 【教学目标与要求】 1、教学目标:通过对本章的学习,学生应当了解中西方艺术观念的演变,了解马克思主义艺术观念,理解艺术的想象性、典型性和形式性,了解艺术生产与艺术消费的含义,理解物质生产的发展与艺术发展的不平衡关系,理解艺术的审美特性。 2、教学要求:艺术本质理论性较强,需深入浅出,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使学生理解;艺术特征较为抽象,需结合实例进行讲解。 【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中西方艺术观念的演变,艺术的想象性、典型性和形式性,艺术生产与艺术消费,艺术的审美特性。 2、教学难点:物质生产与艺术生产的不平衡关系,艺术生产与艺术消费。 【教学内容】 第一节艺术观念的演变 一、中国艺术观念演变 二、西方艺术观念演变

《艺术概论》教学大纲

专业必修课 《艺术概论》教学大纲 一、教学目的与任务 培养学生初步确立科学的艺术观,基本具备观察艺术文化现象、分析艺术发展规律、评论具体艺术作品的能力。 二、教学形式与方法 以课堂讲授为主。依据授课内容,适当采取主题讨论的方式,调动学生的主体性。某些课时,为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采用多媒体教学。 三、教学年限与学时 第一学年(第二学期)36学时学分:2分 四、教学内容与进度: 第一讲绪论 教学内容: 绪论的核心是对“艺术概论”课程的介绍。内容包括:“‘艺术’何为?”;“艺术概论”的性质与研究对象;对艺术活动问题的初步描述;作为科学的艺术学的建立、艺术学的基本内容、研究方法、目的与意义。 讲授重点: 1、指出之所以强调艺术“活动”,是由于“艺术”内涵本身是历史性的概念,反对生理主义、逻辑主义、神秘主义等认识艺术的形而上学倾向。 2、构成艺术活动的诸基本要素本身代表着分析艺术活动的不同维度的问题领域,既要把握各自理论特征又要懂得综合统一地来分析具体问题。 教学时数:2学时 第二讲艺术活动的发生与发展 教学内容: 1、关于艺术发生学的基本研究方法与途径。 2、关于艺术活动发生的诸种学说。 3、关于艺术发展的内外因素。 讲授重点: 1、如何看待关于艺术发生的差异迥然的种种学说?发生学研究的有效性及意义何在? 2、怎样正确理解经济基础是制约艺术发展的根本性原因? 教学时数:2学时

第三讲艺术活动的基本特征与性质 教学内容: 1、艺术作为审美的意识形态与其它意识形态形式的区别与联系。 2、艺术活动的基本特征。 讲授重点: 1、结合国内外学者的理论争鸣与具体艺术文化现象,解析艺术与道德、科 技、宗教等之间的关系。 2、面对古典艺术、现代艺术乃至后现代艺术之间的形态迥异,如何来把握 艺术活动的基本特征问题? 教学时数:2学时 第四讲艺术活动的功能与艺术教育 教学内容: 1、艺术活动的基本社会功能 2、艺术教育的传统、艺术教育的现代意义与目标方法等。 讲授重点: 1、结合具体理论论述与事例,强调“寓教于乐”——追求审美愉悦是实现 艺术社会功能的根本。 2、在当代社会如何实现艺术教育的意义。 教学时数:2学时 第五讲艺术形态种(分)类 教学内容: 1、艺术分类的美学原则 2、艺术诸形态的审美特性 讲授重点: 1、强调指出艺术形态分类的历史性与逻辑性相统一,分类在某种程度上只是出于理论探讨的方便,分类凝固化有悖艺术活动的开放性。 2、现代媒介带来的对传统艺术分类的整合,以及对艺术诸形态审美特性的冲击。 教学时数:2学时 第六讲艺术创作主体 教学内容: 1、艺术创作主体——艺术家 2、艺术创作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关系 讲授重点:

《艺术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艺术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适用专业:艺术类各专业 课程学时:48 课程学分:3 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艺术概论是高等院校艺术专业学生必修的基础理论课程之一,艺术概论就是艺术理论。它简明概括地讲述艺术的基础理论,概述人类社会的一切艺术现象,探索和揭示各种艺术的基本规律,研究各种艺术现象的共性问题,研究艺术基本原理和概念范畴问题。 通过对艺术概论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艺术概论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研究方法;明确学习艺术概论的意义,正确理解艺术活动的发生、发展的规律;初步培养学生运用艺术概论的基本原理分析和认识艺术活动的现象和对艺术作品进行赏析,并为进一步学习其它艺术课程打好基础。 二、课程的内容和基本要求 第一讲艺术的本质与特征 1、艺术的本质理解 2、艺术的特征:主体性、形象性、审美性掌握 第二讲艺术的起源 1、艺术发生学的基本研究方法与途径。了解 2、艺术起源诸种学说了解 3、生产劳动说理解 第三讲艺术活动的功能与艺术教育 1、艺术的社会功能。掌握

2、艺术教育理解 第四讲作为文化现象的艺术 1、艺术与哲学、宗教理解 2、艺术与科学、道德了解 3、艺术在人类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掌握第五讲实用艺术 1、实用艺术的定义与种类了解 2、实用艺术的特点和功能理解 第六讲造型艺术 1、造型艺术的定义与种类了解 2、造型艺术的特点和功能理解 第七讲表情艺术 1、表情艺术的定义与种类了解 2、表情艺术的特点与属性理解 第八讲综合艺术 1、综合艺术的定义与种类了解 2、综合艺术的特征和功能理解 第九讲语言艺术 1、综合艺术的定义与种类了解 2、综合艺术的特点与属性理解 第十讲艺术创作主体——艺术家

音乐表演《艺术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艺术概论 Introduction Art 【课程编号】ZB31601【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 【学分数】2.5【先修课程】无 【学时数】45【编写日期】2014.10.26 【适用专业】音乐表演 一、教学目的、任务(必备项) 《艺术概论》是以一切艺术对象为研究对象,从中阐明其性质、特征及基本规律的一门科学。它是音乐学专业学生的一门专业基础限选课程。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艺术学的基本原理,对艺术的共同本质及规律有一个较为全面、深刻的认识,增强文化艺术修养,具有一定的创造美和欣赏美的能力。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必备项) 1、运用跨学科结合的方法来分析鉴赏艺术作品与艺术现象,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着重培养大学生在艺术及相关领域发现、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具体、生动、形象的艺术实例与图片资料,对艺术的本质与构成、艺术创作与流派、艺术发生发展、艺术鉴赏与批评等方面进行深入浅出的阐析与探讨。 3、以课堂教学讲授为主,以课堂讨论交流为辅,以相应的课内外练习为补充。通过抓好预习、授课、作业、讲评、复习、考试等到环节,把艺术理论的学习与艺术作品分析结合起来。 三、教学内容和学时分配(必备项) 教学要求: 了解艺术的起源与发展的各种学说 教学内容: 第一章艺术的起源与发展(1学时) 通过讲解使学生理解艺术史上关于艺术起源的主要学说。(模仿说、游戏说、表现说、巫术说、劳动说、多元决定说);了解艺术发展的主客观规律。 第二章艺术的本质与特征(1学时) 教学要求:了解艺术的本质与特征 教学内容:

1、艺术的本质 了解艺术史上对艺术本质的几种主要看法。(模仿说、理念说、表现说、形式说) 2、艺术的特征 艺术的特征主要具有形象性、主体性、审美性等,从而加深对艺术的基本认识和了解。 第三章艺术与环境(1学时) 教学要求:讲解艺术与环境的关系 教学内容: 1、艺术与自然环境 了解艺术与物质材料、地理、生物之间的关系。 2、艺术与人文环境 理解艺术在人类文化中的地位与作用;理解艺术与哲学、宗教、道德、经济、科学之间的相互关联作用。 第四章艺术功能与作用(1课时) 教学要求: 分析艺术的功能与作用 教学内容: 理解艺术的主要功能。(审美功能、认识功能、教育功能、娱乐功能、组织功能) 认识艺术的其他功能。(心理功能、生理功能);了解艺术功能的特点。 第五章艺术创作与作品(4课时) 教学要求: 了解艺术创作与作品的关系 教学内容: 1、艺术创作 了解艺术创作的主体是艺术家,而艺术家具有许多自己的特点,艺术家与生活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掌握艺术创作的过程,了解艺创作的几个阶段。了解艺术创作心理,理解艺术风格、艺术流派和艺术思潮。 2、艺术作品 理解艺术作品的构成因素,了解艺术作品的社会传播。 第六章艺术鉴赏与评论(2课时)

艺术概论 教学大纲.doc

《艺术概论》教学大纲 第一部分课程性质与目的要求 (一)课程性质 艺术概论是高职高专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课程之一。本课程对于培养大学生全面的艺术常识、较高的艺术修养以及增强人文素质等,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课程目的要求 1、了解并掌握艺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 2、了解并熟悉16种艺术门类的基本知识,初步按照各门类艺术的特点与规律进入艺术欣赏。 3、从传统与当代两个文化角度,了解和认识艺术现象与艺术接受。 第二部分教学内容与要求 第一章艺术总论 本章学习目标: 1、了解关于艺术起源的五种传统观点。 2、理解并掌握艺术起源的多元决定论。 3、理解并掌握艺术的形象性、主体性、审美性三个主要特征。 4、理解并掌握艺术的三大功能。 5、理解并掌握艺术教育的任务和目标。 6、了解艺术与哲学、宗教、道德、科学之间的关系。 第一节艺术的起源 (一)教学要求 1、了解关于艺术起源的六种观点。 2、理解关于艺术起源问题的多元决定论。 (二)内容要点 第一节关于艺术起源的几种观点 关于艺术的起源与多种说法,其中影响较大的主要是“模仿说”、“游戏说”、“表现说”、“巫术说”、“生产劳动说”等五种,每种说法都有一定的道理,但又都不够全面。第六种说法是“多元决定论”。 人类实践与艺术起源的多元决定论。艺术的起源或艺术的发生,经历了一个由实用到审美,以巫术为中介,以劳动为前提的漫长历史发展过程,其中也渗透着人类表现的冲动和游戏的本能。艺术的发牛虽然是多兀决定的,但是巫术说与劳动说更为車要。从根本上讲,艺术的起源最终应归结为人

类的实践活动。 第二节艺术的特征 1、形象性艺术形象是客观与主观、内容与形式、个性与共性的统一。 2、主体性艺术创作、艺术作品与艺术鉴赏均具有主体性的特点。 3、审美性艺术的审美性是人类审美意识的集中体现,是真、善、美的结晶,艺术的审美性体现为内容美和形式美的统一。 (三)本章的重点和难点 本章重点是“形象性”与“审美性”;难点是“主体性”。 (四)教学建议 1、深入浅出地解释第一章的基本概念,并在讲解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尽量以形象(图片等)来辅助教学,帮助学生理解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进而在头脑中建立起艺术理论的基本框架。 第三节艺术的功能与艺术的教育 (一)教学要求 1、了解艺术具有多种多样的社会功能,而艺术的多种社会功能也只有在审美价值的基础上才能发挥作用。 2、理解艺术教育是美育的核心,艺术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在当代,艺术教育更是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3、掌握艺术教育的任务和目标。 (二)内容要点 1、艺术的功能 艺术的社会功能有许多种,但其中最主要的是审美认识作用、 审美教育作用、审美娱乐作用三种。 2、艺术教育 艺术教育是美育的核心,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根本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山西专升本艺术概论考试大纲

山西专升本艺术概论考试大纲 一、考试目的 艺术概论是一门考察学生对艺术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的课程,旨在通过考试,检验学生对艺术概论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以及艺术与社会生活的关系等方面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二、考试范围 1. 艺术概论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包括艺术的本质、特征、分类、功能等; 2. 艺术的历史发展,包括艺术起源、艺术发展规律、艺术流派和风格演变等; 3. 艺术的分类和表现形式,包括绘画、雕塑、建筑、音乐、舞蹈、戏剧、电影等; 4. 艺术与社会生活的关系,包括艺术与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的关系; 5. 艺术的基本技能和素养,包括审美能力、创新思维、表现能力等; 6. 艺术作品的分析和评价,包括对不同艺术作品的分析和评价。 三、考试形式和要求

1. 考试形式为闭卷考试,试卷采用客观题和主观题相结合的形式; 2. 考试时间为120分钟,试卷分值为100分; 3. 考生需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对试卷的作答,答题要求紧扣题意,条理清晰,逻辑严谨。 四、题型示例 1. 单选题: (1)艺术的本质是()。A. 一种社会现象B. 一种文化现象C. 一种精神产品D. 一种文化表达,答案:B (2)现代主义艺术的特征是()。A. 注重形式美B. 反传统C. 反理性D. 反现实,答案:C 2. 多选题: (1)下列哪些选项属于艺术的功能?()A. 教育功能B. 审美功能C. 娱乐功能D. 政治宣传功能,答案:ABC (2)下列哪些选项属于艺术作品的类型?()A. 绘画B. 雕塑C. 建筑 D. 电影剧本,答案:ABD 3. 简答题:简述艺术的本质特征。 4. 分析题:请对一部著名的现代主义艺术作品进行分析评价。 五、其他事项 本次考试为闭卷考试,禁止作弊、抄袭等不正当行为。试卷须按规定

2024专升本艺术概论考纲

2024专升本艺术概论考纲 一、艺术的定义和分类 1. 艺术的概念和特点 艺术是人类创造的一种表现形式,通过对美的追求和情感的表达,以及对人类生活和社会现象的思考,达到观众心灵共鸣的目的。艺术作品可以是绘画、音乐、舞蹈、戏剧等多种形式。 2. 艺术的分类 艺术可以按照创作方式分为传统艺术和当代艺术;按照表现形式分为视觉艺术、音乐艺术、舞蹈艺术和戏剧艺术等;按照艺术风格分为写实主义、抽象主义、表现主义等。 二、艺术史与艺术流派 1. 艺术史的发展与重要流派 艺术史是对人类艺术创作的历史发展进行研究和总结的学科。重要的艺术流派包括文艺复兴、印象派、象征主义、表现主义、抽象表现主义等。 2. 艺术史对现代艺术的影响 现代艺术在追求个性与创新的同时,也受到了历史艺术的影响。现代艺术家们对传统艺术进行了重新解构和创作,形成了各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和风格。 三、艺术欣赏与评价

1. 艺术欣赏的方法与技巧 艺术欣赏是通过对艺术作品的细致观察和思考,了解艺术家的创作意图和表达方式,从而获得审美体验的过程。要进行艺术欣赏,需要关注作品的形式、内容和情感表达等方面。 2. 艺术评价的标准与角度 艺术评价是对艺术作品进行客观评判和评价的过程。评价标准包括艺术作品的创新性、表现力、技巧、表达方式等。评价角度可以从美学、文化、社会等多个层面进行分析。 四、艺术与社会 1. 艺术的社会功能与作用 艺术在社会中具有重要的功能和作用。艺术可以传递思想和价值观,激发人们的情感和思考,促进社会的文化发展和进步。 2. 艺术对社会的影响与反响 艺术作品可以引起社会的关注和讨论,对社会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艺术家通过创作表达对社会现象的批判、思考和呼吁,引发观众的共鸣和思考。 五、艺术的创作与实践 1. 艺术创作的过程与方法 艺术创作是艺术家通过对自身内心感受和对外界观察的总结,运用各种艺术技巧和表现手法进行作品创作的过程。艺术创作的方法可

艺术概论 教学大纲

艺术概论教学大纲 艺术概论教学大纲 艺术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各种形式表达着人类的情感、思想和创 造力。艺术概论作为一门综合性课程,旨在引导学生了解艺术的本质、发展和 意义。本文将探讨艺术概论教学的内容和方法,以及对学生的培养目标。 一、艺术的本质 艺术是一种创造性的表达形式,通过各种媒介传递情感和观念。它可以是绘画、音乐、舞蹈、戏剧等形式,也可以是建筑、雕塑、摄影等实体作品。艺术的本 质在于它能够触动人的内心,唤起情感和思考。通过欣赏和理解艺术,人们可 以更好地了解自己和世界。 二、艺术的发展 艺术的发展与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变革密不可分。从史前时代的洞穴壁画到现代 的数字艺术,艺术一直在不断演变和创新。艺术的发展受到文化、历史和技术 等多种因素的影响。通过学习艺术的发展历程,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艺术的多 样性和变革。 三、艺术的意义 艺术对个人和社会都有着深远的意义。对于个人而言,艺术是一种情感宣泄和 心灵寄托的方式。它能够激发创造力和想象力,提升审美能力。对于社会而言,艺术是文化传承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够促进文化多样性和跨文化 交流,推动社会进步和人类精神的升华。 四、艺术概论教学内容 艺术概论教学内容应涵盖艺术的各个方面,包括绘画、音乐、舞蹈、戏剧、建

筑、雕塑、摄影等。教学内容可以从艺术的起源和发展、艺术家的作品和风格、艺术的审美标准和批评等方面展开。通过讲解和讨论,学生可以了解不同艺术 形式的特点和意义,培养对艺术的欣赏和理解能力。 五、艺术概论教学方法 艺术概论教学方法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除了传授相关知识和理论,教师 还可以组织学生参观艺术展览、观看音乐会或戏剧演出,进行实地考察和实践 活动。通过亲身体验和实际操作,学生可以更深入地理解艺术的魅力和技巧。六、培养目标 艺术概论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和审美情趣。通过学习艺术,学生 可以提升自己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培养审美意识和批判思维。同时,艺术概 论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跨学科能力,促进他们的综合素质发展。 总结 艺术概论教学是一项重要的教育任务,它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和欣赏艺术。通过学习艺术的本质、发展和意义,学生可以培养自己的创造力和审美情趣, 提升个人素养和社会价值。艺术概论教学内容和方法的设计应兼顾理论与实践,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跨学科思维。

海南省专升本招生考试《艺术概论》考试大纲

海南省专升本招生考试《艺术概论》考试大纲 一、考试性质 海南省普通高等学校专升本招生考试是普通高等学校普通专科层次应届毕业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高等院校根据考试的成绩,按照已确定的招生计划数,择优录取。因此考试应该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恰当的难度和必要的区分度。 二、考试内容与范围 《艺术概论》考试要求学生较全面地艺术基础理论知识和有关常识,能较熟练运用本学科理论和方法分析研究人类艺术生存、艺术活动、艺术生产、艺术审美等方面的现象和问题。考查艺术观念、艺术功能、艺术创作、艺术作品、艺术接受、艺术类型、艺术的发展、艺术的风格、流派与思潮、艺术批评以及艺术的当代嬉变等十部分内容。 (一)艺术观念 L艺术学的研究对象和定位; 2.学习和研究艺术学的方法; 3•中西方艺术观念演变的过程; 4.艺术生产与艺术消费的关系; 5.艺术的审美特性; 6.马克思主义艺术观念; 7.艺术内容与形式的辩证关系; 8.毛泽东文艺思想;

9.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理论; 10.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表述。 (一)艺术功能 1.艺术活动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的作用与功能; 2.艺术的四大主要功用:审美认识、审美教育、审美娱乐、审美体验; 3.艺术四大功用各自的特点及四者间的内在联系。 (三)艺术创作 L艺术创作的主体及其特点; 4.艺术创作心理; 5.艺术创作方式及特点; 6.艺术创作的过程及阶段; 7.形象思维与艺术创作; 8.灵感思维与艺术创作; 9.艺术构思。 (四)艺术作品 L艺术作品的主要构成、艺术媒介的类别与作用; 2.艺术作品的艺术美的特性; 3.艺术作品的题材与主题; 4.艺术作品的形象与情境; 5.艺术作品的意境与意蕴; 6.艺术形式的特征;

《艺术概论》教学大纲

《艺术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英文名称: An Introduction to Art 课程代码: 0700221616 学时数:理论 48 学分: 3 课程类别:必修 适用专业:环境设计 先修课程:设计概论 考核方式:考试 一、课程性质、地位和作用 《艺术概论》是研究艺术及艺术活动的基本性质和基本规律的一门科学。它是高等院校素质教育重点课程之一,更是影视文学系必修专业课程之一。本课程对于培养影视文学系学生具有全面的艺术常识,较深厚的艺术理论,较高的艺术修养以及增强人文素质等方面,尤其具有良好的作用。 《艺术概论》主要任务:通过教学,使学生从艺术的社会本质、认识本质、审美 本质等方面全面理解艺术的本质特征。了解艺术分类的原则和方法,熟悉主要艺术门 类的特征;对艺术的起源、艺术的发展规律、艺术发展的世界性和民族性有深刻的理 解;掌握艺术创作的主体和艺术创作活动的内涵、艺术作品的层次和构成、艺术的接 受与艺术的功能。努力提高学生的艺术理论修养,为学习本专业的其它课程奠定良好 的知识基础。 《艺术概论》的基本要求:力求全面、完整、准确地掌握艺术理论的基本概念、 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教学过程中注重将艺术理论与当前的艺术创作、艺术欣赏活动 联系起来,在实践中运用理论,印证理论,真正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 在教学过程中单纯的教师讲授会使这门功课显得理论深奥、枯燥、欠生动。结合影视文学专业的特点,多媒体教学手段的使用应会使这门课程能够克服以上缺点,也易于学生对理论的深入理解。 第一章艺术的本质 教学目的:理解艺术的认识本质、社会本质和审美本质;认识马克思“艺术生产”理论是解决艺术本质问题的科学理论基础;理解艺术的真实与生活的真实,人性与阶级性的关 系。 1

艺术概论大纲

《艺术概论》教学大纲 一课程简介 课程类型:专业课。 学时:30 学分:2 开课对象:音乐表演类本科生 先修课程:专业基础课 二课程的性质、任务和目的 《艺术概论》课程是高等学校音乐表演专业必修的基础理论课。《艺术概论》是以人本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以艺术现象为研究对象,科学地、系统地阐明艺术现象的基本发展规律的一门学科。本课程对于培养普通高校学生具有全面的艺术常识,较高的艺术修养,以及增强人文素质等方面,尤其具有重要的作用。通过学习艺术概论,使学生了解并掌握艺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了解并熟悉若干门主要艺术的基本知识,提高艺术鉴赏力与艺术修养,增强人文素质;从美学与文化学角度,了解和认识从艺术创作到艺术接受的全过程。 三教学课程基本内容和要求 1、该课程要求学生掌握艺术鉴赏的一般规律。 2、从学生音乐水平的实际状况出发,做到难易适度,深入浅出。 3、课堂教学以欣赏为主,结合适当理论讲解。着重培养学生对音乐作品的艺术感受、理解和审美体验。 4、指导学生结合艺术作品的具体鉴赏活动,分析与理解艺术鉴赏审美心理的基本要素。 5、指导学生结合自己的艺术欣赏实践,理解与认识艺术鉴赏的审美过程。 6、指导学生认识艺术批评的作用与特征,并尝试对具体文艺作品进行艺术批评。 7、充分利用各种现代化教学手段,最大限度地强化学生的听觉审美感受。

(注:教学要求:A-熟练掌握、B-掌握、C-了解) 五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课堂授课,多媒体教学,视频观摩等 六参考书目与教材 饶尚宽注:《老子》,北京:中华书局,2006. 孙通海注:《庄子》,北京:中华书局,2006. 宗白华:《美学散步》,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 叶朗:《胸中之竹》,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 叶朗:《中国美学史大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 叶朗:《现代美学体系》,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凌继尧:《西方美学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凌继尧:《美学十五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李泽厚:《美学三书》,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 朱良志:《中国美学十五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