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醉后寒战的原因及对策探究

麻醉后寒战的原因及对策探究
麻醉后寒战的原因及对策探究

麻醉后寒战的原因及对策探究

摘要:寒战作为机体的自然生理反应,是机体骨骼肌进行快速的节律性的伸缩。当正常情况下,发生寒战时,因为体温比下丘脑体温调定点低,因此会发生寒战。寒战的发生能够使得机体增加产热,另外利用收缩外周血管,使得散热降低,从而使得正常的体温平衡能够保持。对麻醉后寒战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且从药物治疗及预防措施两个方面对麻醉后寒战的治疗措施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麻醉;寒战;措施

引言

虽然寒战是机体的一种自然生理反应,然而,就麻醉手术后的患者来说,寒战是应激反应,会影响到患者的生理与心理。当患者发生寒战时,其代谢率会升高大约4倍~5倍,从而成倍的增加耗氧量,并且增加二氧化碳的生成,使得心肺负荷增加;与此同时,增加了血浆儿茶酚胺的浓度,使得血压升高,加快心率,增量心肌氧耗,对于心肌保护不利。另外,发生寒战造成肌肉发生伸缩,从而使得患者切口疼痛增加。发生寒战使得患者的心电图,脉搏血氧饱和度等受到影响,甚至会影响到手术的操作。因此,对于麻醉后寒战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的对策,对于患者的治疗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麻醉后寒战的影响因素分析

1.1全麻时寒战的影响因素分析

采用全麻后发生寒战的概率为3.5%-70%,但是全麻后寒战发生的机制还不是特别的清楚。通常情况下全麻醉患者在苏醒期发生寒战,这很有可能是因为全麻药物对于体温的调节具有抑制的作用,以及对肌肉具有松弛的药物作用。Leopold 等人利用对1340名的全麻醉患者的观察发现,麻醉后寒战的危险因素包括了患者的年龄,冗长手术的时间,进入到麻醉恢复室低体核的温度,骨科手术等。其

中,年龄的影响最大,相对于年老的患者,年轻患者反而更加容易出现寒战,造成这种现象可能是因为老年人神经系统功能在衰退,使得体温的调节系统反应比较迟钝。而对于骨科寒战发生的原因可能是由于在骨科的手术中,使用的骨粘合剂是致热源,从而使得调定点上移,造成了寒战的触发。另外,全麻醉时男性患者发生寒战比女性患者高,这可能因为男性患者的肌肉比女性发达,因此,轻度的寒战都可以被察觉。

1.2椎管内麻醉后寒战的影响因素分析

研究表明,采用椎管麻醉时,发生寒战的概率为25%~75%。发生寒战的机制为,阻滞区域中血管的收缩调节能力丧失,因为血管的扩张,使得机体的大量热量通过阻滞区的皮肤丧失,另外,手术室内的温度比较低,输注冷补液等都使得热量的丢失加剧,进而使得机体温度降低,从而使得寒战发生,最终造成了未阻滞区骨骼肌也出现了颤动。椎管内麻醉以后出现寒战要区分局麻药中毒造成的惊厥,也就是局麻药中毒造成寒战进行排除。吕明等人通过对25例利多卡因硬膜外麻以后出现的寒战患者进行了研究,发现当发生寒战时,利多卡因血液的浓μ/ml,但是当局部麻醉出现中毒时,利多卡因血液的浓度超过度低于 3.5g

5gμ/ml,当由于局麻中毒发生惊厥时,利多卡因血液的浓度超过7gμ/ml。这表明了利多卡因硬膜外麻醉的寒战不是因为局麻药物的中毒造成的。因为在脊髓内存在有温度的感受器,因此,注入到椎管内的药物的温度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寒战的触发。

二.麻醉后寒战的预防

因为对大部分的麻醉患者而言,其发生寒战的主要的原因是体温的降低,基于此,围手术期预防发生低体温现象,能够使得麻醉后寒战的发生率大大降低。麻醉后预防体温降低的原则是,一方面限制体热再分布;另外一方面,尽量的降低热量的散失,并且对散失热量进行弥补。

①预防体温降低时热量的重新的分布。麻醉开始以前对皮肤表面进行保温,对身体深部温度不会造成显著影响,然而,能够使得外周组织温度有明显升高,

使得因为外周和深部间的温度梯度造成的热量的再分布性体温降低问题得到预防;②呼吸道的加温与湿化。机体对于呼吸道中气体的湿化以及加湿,造成了大约10%的代谢热量经过呼吸道散失,因此,通过在食管近端放置食管热交换器,能够使得上述热量散失得到有效降低;③静脉输液。当有大量的冷的晶体液或者是血液输入时,机体的热量散失比较多,基于此,就需要通过静脉输入大量血液或者液体的患者而言,可以利用液体加温器的措施,把这类热量损失降低到最低;④皮肤保温。人的皮肤表面散失了大约90%的代谢热量,因此,为了预防体温降低,应该确保皮肤温暖。皮肤表面上放置隔热的物品无疑是最简单的降低皮肤热量散失的方式,棉垫,手术单等都是容易利用的隔热物品。临床上,隔热物品种类对于热量散失的影响效果不大。皮肤表面积和皮肤的散热量具有正比关系,基于此,和保温物品层数相比,保温部位大小更加重要。对于实行了比较大的患者而言,只是利用隔热物品并不能使得人的正常体温得到维持,需要和其他的保温措施相结合,常用的是利用压缩空气保暖器以及循环水垫。把循环水垫放置于患者的腹部的效果优于放置于患者背下的效果,同时能够对代谢热量的散失几乎起到完全抑制的作用。围手术期最有效的保温措施是压缩空气保暖器,能够使得机体的平均温度得到迅速提升,效果比循环水垫效果更加显著。⑤药物的预防。可乐定,曲马朵,昂丹司琼,右旋美托咪啶等用于寒战治疗的药物在预防寒战的发生方面效果也比较显著。同时,由于前列腺素PGEI,属于一种可以对产热有促进作用的激素,通过0.05mg/kg静脉注射PGEI,能够使得机体的产热增加,使得中枢低温得到减轻与避免,降低了寒战的发展。另外,静脉滴注复方氨基酸,通过代谢产热,对于寒战的预防与控制效果也较为显著。

三.麻醉后寒战的治疗对策

3.1药物治疗措施

①中枢兴奋药治疗麻醉后寒战。具有代表性药物是多沙普仑,对于中枢起到兴奋的作用,使得受到麻醉药物抑制的大脑能够快速恢复,从而可以建立对于脊髓反射的正常的控制,对麻醉后的寒战有非常有效的治疗效果。Fry等人通过1mg/kg的多沙普仑对14例麻醉后的寒战病人进行治疗,达到了100%的效果,

并且没有副作用;Singh等人通过1.5mg/kg的多沙普仑对20例麻醉后的寒战病人进行治疗,可以有寒战起到非常好的治疗作用。

②通过阿片类药物治疗麻醉后寒战。哌替啶是阿片类药物治疗麻醉后寒战的代表药物。利用兴奋μ与κ吗啡受体可以产生控制寒战的效果,其中最主要的是基于κ受体的作用。Claybon等人通过0.4mg/kg的哌替啶药物对麻醉后的寒战患者进行治疗,大约有75%的麻醉后患者可以在5分钟内寒战消失。

α-肾上腺等受体激动剂治疗麻醉后寒战。可乐定是其代表药物。可乐定③

2

能够利用对大脑体温调节中枢的抑制,使得寒战的阈值降低,通过脊髓水平对体

μ的可乐温传入信息进行抑制,从而能够有效抑制寒战。Joris等人,通过150g

μ的可乐定治疗麻醉后定治疗麻醉后寒战患者,寒战在2分钟内消失;通过75g

寒战患者,寒战在5分钟内消失,这表明了对于治疗麻醉后寒战,可乐定效果明显,同时和药量具有正相关性。

④通过激素治疗麻醉后的寒战。利用0.1mg/kg~0.2mg/kg的地塞米松通过静

μ/(kg.min)或者维库溴推的方式,可以优先治疗麻醉后寒战。利用卡肌宁10g

铵0.1mg/kg静滴,通过肌松药对全麻控制呼吸患者进行寒战的控制。

⑤大量研究表明,人的脑内的多种肽类物质参与到中枢的体温调控中。芬太尼,吗啡,阿芬太尼等对手术麻醉后的寒战有着治疗的作用。上述药物呈现出剂量依赖性的寒战反应阈值的降低。

⑥通过离子对寒战进行预防。对于体温的调节而言,钠离子与钙离子的作用相反。把过量钙离子注入到后下丘脑后部能够使得人体温度下降,反之,注入钠离子,则会使得体温升高。同时,离子的浓度对于反应的强度起到决定的作用,因此,对于体温调定点起着调节的作用。在病人的发热以及退热时期,通过不同的离子的输入,能够改变离子间的比例,进而改变体温。生理盐水对麻醉后的寒战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3.2非药物治疗措施

对麻醉后的患者重视围手术期间的保暖,确保吸氧的充分,对于麻醉患者吸

入的气体在麻醉时可以进行加热或者加湿,从而使得气管内的热蒸发降低,为了降低麻醉患者体热的丧失,进行腹腔的冲洗时,应该使用和体温相同的盐水。

3.3麻醉后寒战的治疗实证分析

1.临床资料。基于患者知情和同意的前提下,选取XX市中医院2012年6月到2014年1月120例实施腰硬联合麻醉手术患者,包括26例妊娠足月行剖宫产手术,34例阑尾切除手术,22例腹股沟斜疝手术和38例下肢开放性损伤手术,患者的年龄最小为18岁,最大为65岁,平均年龄是38±8.6岁。把全部患者基于随机数字进行分组,每组包括40例患者。每组患者的性别,身体状况,年龄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2.采用的麻醉方式。前30min钟对三组患者都通过肌肉进行0.1g苯巴比妥,0.5mg阿托品的注射,对患者进行安抚,消除其顾虑。患者采用侧卧位,穿刺点的选择是L2/3,当穿刺成功以后,给患者0.75%罗哌卡因2ml+10%葡萄糖1ml。硬膜外留置长度4cm的导管。基于患者的实际情况以及手术的需要,对硬膜外给以1.33%利多卡因,将麻醉的平面控制于T6-S5,实现肌肉松弛,手术无痛的

/kg;第要求。手术之后停用麻醉药,同时通过随机分组,给第一组芬太尼1g

二组给以杜冷丁0.5mg/kg;给以第三组0.9%生理盐水。以上三种都通过生理盐水进行稀释,稀释到10ml静脉注射对麻醉后的寒战进行预防。

3.实验观察指标。对实验的三组拔管后的血氧饱和度,心率,体温的变化,发生寒战的概率,程度进行观察。基于Wrench分级法对寒战的程度进行分级:无寒战用0级表示;无寒战然而外围血管出现收缩或者汗毛竖起,用1级表示;一个肌肉群发生颤抖用2级表示;多个肌肉群的颤抖用3级表示;整个躯体出现明显的抖动用4级表示。通过实验,第一组中只有10%的寒战发生,为4例;第二组有12例寒战,占到30%;第三组发生寒战的概率达到67.5%,有27例寒战发生。很明显,第一组发生寒战的概率比其他两组要低很多。而用药之后,三组的血氧饱和度,体温的变化以及心率的差异变化不明显。

表1 实验发生寒战比较

实验组别实验人数0级1级2级3级4级

第一组40 36 1 2 1 0

第二组40 28 5 2 4 1

第三组40 13 14 6 6 1

表2 实验指标比较

实验组别实验人数HR(bpm)SaO2(%)RR(次/min)第一组40 86±8 99±0.6 19±0.5

第二组40 88±8 98±0.5 18±0.5

第三组40 87±5 98±0.7 17±0.5

4.结果讨论

基于对麻醉以后寒战对患者造成不良影响,XX中医院针对120例手术麻醉患者进行了研究,对麻醉后寒战的治疗与预防,分别使用芬太尼,度冷丁以及生理盐水静脉注射的方式,通过本文的研究发现,对于麻醉后的寒战的发生,芬太尼以及度冷丁都有着良好的预防效果,并且,芬太尼的效果更加显著;另外,通过研究还表明,麻醉后使用芬太尼,度冷丁以及生理盐水静脉注射的方式,对患者的血氧饱和度,体温变化以及心率的影响差异不显著。

结束语

作为一种机体的自然生理反应,寒战是对于中线低体温的一种代偿反应。麻醉后的寒战通常的表现是中心体温下降以及外周血管的收缩。麻醉手术后患者出现寒战对于其心理以及生理都具有不良的影响,因此,对麻醉后寒战产生的原因以及治疗进行深入分析,对于麻醉手术后寒战的预防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吕明,徐建国,李德馨.硬膜外麻醉中寒战反应的研究[J].上海医学.2001.24(6):381,382

[2] Ponte J,Collett B J,Walmsley A.An-aesthetic temperature and shivering in epidural ana-esthesia[J].Acta Anaesthesiol Scand.2004.30(7):584-587

[3] 李振伟,李宪营,岳志香.局麻药温度影响硬膜外麻醉后寒战的临床研究[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5.15(1):96,97

[4] 鲁金钢.椎管内麻醉所致寒战的治疗方案对比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9.3(13):53-54

[5] 孙增勤.实用临床麻醉技术(第四版)[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6] 吴晓丹,陈彦青,邹聪华.右美托咪定与咪达挫仑复合舒芬太尼用于肝癌微波治疗术患者麻醉效果的比较[J].中华麻醉学杂志.2011.31(6):664-666

[7] 黄伟蓉.剖宫产术后寒战的处理[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13(30)169

[8] 沈社良,王文元.右美托咪定与哌替啶预防全麻患者术后寒战效果的比较[J].中华麻醉学杂志.2012.32(10):1211-1213

麻醉科影像管理与持续改进督导

麻醉科管理与持续改进督查表 被督查科室___________ 检查人员___________ 检查日期__________ 复查日期__________科主任签名__________ 督查要点存在问题原因分析及整改措施效果评价各级各类人员具有相应资质和职业资格。 1.有麻醉医师资格分级授权管理相关制度与程序。 2.麻醉分级授权管理落实到每一位麻醉医师,权限设置与其 资格、能力相符。 3.独立实施麻醉的医师须具备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 资格。 4.麻醉医师知晓率100%。 1.有患者麻醉前病情评估制度,内容包括: (1)明确患者麻醉前病情评估的重点范围。 (2)手术风险评估。 (3)术前麻醉准备。 (4)对临床诊断、拟施行的手术、麻醉方式与麻醉的风险、 利弊进行综合评估。 2.有术前讨论制度,对高风险择期手术、新开展手术或麻醉方 法,进行麻醉前讨论。 1.由具有资质和授权的麻醉医师为每一位手术患者制订麻 醉计划。

2.与麻醉相关的辅助检查结果、拟行麻醉方式、麻醉适应证及“麻醉中需注意的问题”应记录在“麻醉术前访视记录”中,保存在住院病历中。 3.根据麻醉计划进行麻醉前的各项准备。 4.按照计划实施麻醉,变更麻醉方法要有明确的理由,并获得上级医师的指导和同意,家属、授权委托人知情,记录于病历/麻醉单中。 5.科室对变更麻醉方案的病例进行定期回顾、总结、分析。 1.有麻醉前由麻醉医师向患者、近亲属或授权委托人进行知情同意的相关制度。 2.向患者、近亲属或授权委托人说明所选的麻醉方案及术后镇痛风险、益处和其他可供选择的方案。 3.签署麻醉知情同意书并存放在病历中。 1.按照规定,执行手术安全核查。 2.按规定内容书写麻醉单。 3.麻醉的全过程在病历/麻醉单上得到充分体现。 4.科室有专门质控人员负责定期检查、反馈。 5.麻醉师参加手术安全核查并签字达100%。 6.麻醉单及相关记录真实、准确、完整,符合规范,合格率100%。 1.有麻醉过程中的意外与并发症处理规范与流程。 (1)有及时报告的流程。(2)处理过程应该得到上级医师的指导。 (3)处理过程记录于病历/麻醉单中。 2.麻醉医师对规范和流程的知晓率100%。 3.各项麻醉意外与并发症的预防措施落实到位。 4.对麻醉意外和并发症专题讨论,定期自查、分析、整改。

医院麻醉恢复室(PACU)管理规定

文档序号:XXYY-ZWK-001 文档编号:ZWK-20XX-001 XXX医院 麻醉恢复室(PACU)管理规 定 编制科室:知丁 日期:年月日

麻醉恢复室(PACU)管理规定 一、麻醉后监护室是麻醉科实施全程管理的重要环节,其主要工作职责是保证麻醉后病人安全返回病房。 二、麻醉科主任负责PACU的组织领导工作,安排中级以上的麻醉医师和护师以上的护理人员共同承担PACU的日常医疗和管理工作(以下简称PACU医师和PACU护士)。PACU应配备专职护士,从事PACU病人的监测和护理。 三、全麻病人、硬膜外麻醉平面在T5以上及病情不稳定的病人,由施行麻醉的医师护送至PACU继续观察。隔离病人应参照“医院感染管理规范”执行。 四、施行麻醉医师应向PACU医师、护士交班下列内容: (一)麻醉方法、手术名称。 (二)麻醉药、肌松药、血管活性药物等术中用药情况。术中出入量(出血量、尿量、补液量、输血量)。 (三)术中病情特殊变化及术后可能发生的并发症、防范措施。 (四)交代麻醉、手术后即时医嘱。 五、PACU护士须常规检查药品、器械用具,要求药品齐全,器械功能完好。 六、病人进入PACU后PACU医师应即刻观察和施行各项监测并记录,与施行麻醉医师共同对出、入室病人(清醒度、循环、呼吸、肌力、肤色)评分,以后视病情记录监测内容,

病人发生变化或不稳定,须及时处理并记录。如遇重大变化,在进行初步处理的同时,通知施行麻醉的医师或科主任共同处理。 如有他科情况,即请有关医师会诊、处理。 七、严格掌握病人回病房标准,并护送病人返回病房和床头交班。 八、病情危重或特殊病例则直接进入ICU。 附注: 常备的急救药品包括升压药: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苯肾上腺素、麻黄素、多巴胺、间羟胺、甲氧胺、异丙肾上腺素等等。 降压药:酚妥拉明、硝酸甘油注射液、硝普钠、压宁定等等。 抗心律失常药:利多卡因、普罗帕酮(心律平)、氯化钾、维拉帕米(异搏定)、溴苄胺、硫酸镁、美托洛尔等等。 强心药:地高辛、去甲酰毛甙、多巴酚丁胺、安力农、米力农等等。抗胆碱药:阿托品、东莨菪碱、654-2等等。 抗胆碱酯酶药:新斯的明等等。利尿脱水药:呋塞米、甘露醇、等等。 中枢神经兴奋药及平喘药:尼可刹米(可拉明)、氨茶碱、舒喘灵、等等。

麻醉意外预防及处理

麻醉意外预防及处置预案 一、预防 1. 加强科室管理及质量监控 (1)组织全科认真学习《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等卫生行政法规。 (2)严格执行《麻醉科工作常规》。 (3)麻醉药品、麻醉机、监护仪及麻醉记录单由专人管理。 (4)建立科室奖罚制度。对于违反工作常规造成隐患者,给予公开批评及经济处罚;反之,对于及时发现并纠正隐患者,给予表扬及奖励。 (5)一旦发生医疗纠纷或事故,必须遵循当事人向科主任汇报,科主任向医务处汇报的逐级上报制度。 2. 加强科室人员的业务培训 (1)制定麻醉师阶段性培训计划,并由专人负责对其进行操作技能的阶段性考核。 (2)定期进行全科业务学习及新知识介绍。 (3)不定期地进行新技术、新设备操作演示。 (4)鼓励科室人员参加业务学习班、进修班,提高自身的职业素质及职业技能。 3. 各种麻醉操作的预防措施 (1)加强术前随访,制定适宜的麻醉方案,麻醉医师按照每日的手术麻醉排班表,进行术前随访工作。随访时医师根据病人的病史、手术方式,估计手术的难易程度和病人的耐受情况,并结合自己对各种麻醉方法的掌握和熟练程度,必要时征询上级医师的意见,制定适宜的麻

醉方案。 (2)要求:术前随访认真负责,详细了解病人的现病史、既往史、生化检查和影像学检查报告,如有疑问,及时与病房手术医师联系,包括手术方式及其术中可能对病人生理造成的影响。访视病人时进一步口头复习病史,告之病人围麻醉期注意事项,解除病人对麻醉的顾虑,为麻醉方案的最终决定提供依据。随后,签署麻醉知情同意书或麻醉前家属谈话记录。如果在访视过程中对麻醉方案的制定有困难,随访医师回麻醉科向上级医师汇报,共同解决。 (3)静吸复合麻醉在实施过程中,麻醉诱导期可能发生血压下降、通气困难、插管困难,甚至导致牙齿损伤等情况。术毕麻醉苏醒期可能发生自主呼吸恢复延迟或苏醒延迟、拔管困难等情况。预防措施:麻醉操作前检查麻醉机和监护仪等设备工作状况,准备好必要的气管插管器械,准备合适的麻醉诱导药物及其它相应的必备抢救药物。病人如有牙齿松动,要适当固定。诱导前适度补液,在上级医师带领下,诱导时注意注药速度和病人的通气状况,避免血压剧烈波动和通气不足的发生。气管插管时要有良好的肌松,操作要轻柔,避免不必要的损伤。如遇插管困难,可根据手术要求,选择喉罩通气道或纤支镜下气管插管。术中密切观察病人的生命体征变化,发现异常及时与手术医师联系,排除可能的手术操作干扰,运用所学的医学知识,维持病人生命体征平稳。当遇到难以处理的病情时,必须请示上级医师,严格执行上级医师负责制。 (4)椎管内麻醉在术前访视时即应排除病人有穿刺部位周围感染征象

复苏室管理制度及要求4.7.5.1

4.7.5.1 现在全身麻醉已广泛用于临床,而复苏期的观察与护理是一个重要的环节,是保证患者的安全,加快患者 的周转,平稳地渡过麻醉苏醒期及早康复的保证。 复苏室管理制度及要求 一、复苏室属于麻醉科领导,24小时开放,由麻醉医师继续负责他所操作的手术麻醉病人,直到完全恢复,再根据恢复情况转回原病房或外科监护病房。 二、复苏室应紧靠手术室,既方便麻醉医师和外科医师的抢救,也方便在必要时还可迅速返回手术室作抢救治疗。 三、复苏室的床位数,一般按与手术台数1:2设置,或按手术人次24小时内每4次手术设复苏病床1张。以每病室3~6张床为宜。 四、复苏室的建筑设计要求包括空间面积、空气调节、电源插座、中心供氧和吸引、通气采光、清洁卫生和预防感染等内容,与监护病房相同。 五、复苏室的监测设备、治疗用具、急救药物等都根据麻醉复苏要求配备,病床必须安有车轮,以便随意推动。 六、复苏室业务技术管理 1.必须配备有经验、有技术的高素质护士,具有扎实的临床护理基础,还要了解麻醉药、肌松药、麻醉性镇痛药的药效学,掌握各种监测方法,熟练地施行气管插管、心脏复苏、心律失常诊断和常规治疗,并能正确地使用呼吸器等特殊技术操作。 2.要配备1名护士长负责统一安排护理组织工作。 3.手术病人拔除气管导管送到复苏室后,麻醉医师必须向护士介绍病情,其内容要包括: (1)病人施行的是什么麻醉方法,手术操作过程情况如何; (2)病人在麻醉过程中应用过哪些麻醉药、肌松药和麻醉性镇痛药;

(3)手术过程中病人的变化情况如何,有否出现过险情; (4)手术过程中的失血量,以及输血、输液补充情况、尿量变化情况; (5)作过哪些药物处理; (6)术后估计可能会发生哪些并发症。 4.麻醉医师必须在开出医嘱后,向护士说明自己的去向。 七、复苏室管理主要内容 1.呼吸系统并发症,特别是通气量不足、气道阻塞、低氧血症、高二氧化碳血症、支气管痉挛、呼吸窘迫综合症、呕吐物误吸等; 2.循环系统并发症,特别是低血压、休克、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脏骤停、高血压等; 3.其他并发症,特别是继发性出血、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失调、凝血机制障碍、弥漫性血管内凝血、肝肾功能衰竭、颅内出血、应激性溃疡、多器官系统衰竭、胃肠功能紊乱、下肢静脉血栓形成、褥疮等。 英德市人民医院的配置是:呼吸机,吸引器,监护仪,麻醉车(常用麻醉器械),抢救 药品车,橱柜,办公桌,电话,可移动床,血气、电解质分析仪,移动紫外线消毒仪、 保温毯。 人员:护士和麻醉医生各一人. 收费每人一次300元,如果作血气、电解质分析再收费 麻醉后恢复室 一、概述 1、麻醉后恢复室(recovery room)又称为麻醉后监测治疗室(Postanesthesia car u nit,PACU),是对麻醉后病人进行严密观察和监测,直至病人的生命指征恢复稳定的单 位。 2、恢复室应紧邻手术室,以便于麻醉医师或外科医师对病人的观察及处理,如发生 紧急情况也便于送往手术室进一步治疗。 3、我国的综合医院,建议恢复室的床位数与手术台数的比例为1:1.5-2,或与全天手 术例数之比为1:4。一般仅白天开放,急诊及恢复时间延长者,可转ICU继续治疗。 4、必须配备常规及急救设备和药品,包括:氧、吸引器、多功能监测仪,口咽通气 道、喉镜、气管插管、呼吸器、除颤器、输液泵等。 5、恢复室在麻醉科主任的领导下工作。日常监测治疗工作由护士负责,护士人数与 病人数之比一般为1:2-3,重危病人应增加到1:1。麻醉医师应负责制定该病人的监 测和治疗计划,并决定转送普通病房或ICU。 二、工作常规和转出标准

麻醉意外和并发症预防及处置预案

麻醉意外和并发症预防及处置预案 一、预防 1. 加强科室管理及质量监控 (1)组织全科人员认真学习《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等卫生行政法规。 (2)严格执行《麻醉科工作常规》。 (3)麻醉药品、麻醉机、监护仪及麻醉记录单由专人管理。 (4)加强对进修医师的管理,定期业务及操作技能指导,在日常医疗工作中遵循本院医师负责制。 (5)建立科室奖罚制度。对于违反工作常规造成隐患者,给予公开批评及经济处罚;反之,对于及时发现并纠正隐患者,给予表扬及奖励。 (6)一旦发生医疗纠纷或事故,必须遵循当事人向科主任汇报,科主任向医务处汇报的逐级上报制度。 2. 加强科室人员的业务培训 (1)制定新职工阶段性培训计划,并由专人负责对其进行操作技能的阶段性考核。 (2)定期进行全科业务学习及新知识介绍。 (3)不定期地进行新技术、新设备操作演示。 (4)鼓励科室人员参加国内外业务学习班、进修班,提高自身的职业素质及职业技能。 3. 各种麻醉操作的预防措施 (1)加强术前随访,制定适宜的麻醉方案,麻醉医师按照每日的手术麻醉排班表,进行术前随访工作。随访时医师根据病人的病史、手术方式,估计手术的难易程度和病人的耐受情况,并结合自己对各种麻醉方法的掌握和熟练程度,必要时征询上级医师的意见,制定适宜的麻醉方案。 (2)要求:术前随访认真负责,详细了解病人的现病史、既往史、生化检查和影像学检查报告,如有疑问,及时与病房手术医师联系,包括手术方式及其术中可能对病人生理造成的影响。访视病人时进一步口头复习病史,告之病人围麻醉期注意事项,解除病人对麻醉的顾虑,为麻醉方案的最终决定提供依据。随后,签署麻醉知情同意书或麻醉前家属谈话记录。如果在访视过程中对麻醉方案的制定有困难,随访医师回麻醉科向上级医师汇报,共同解决。 (3)静吸复合麻醉在实施过程中,麻醉诱导期可能发生血压下降、通气困难、

麻醉意外与并发症处理规范

麻醉意外与并发症的预防 在日常的实际医疗工作当中,因为麻醉和手术操作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患者的机体生理,如果有的病情比较复杂,而且危重和疑难合并在一起的病患症,当这些患者需要进行手术麻醉的时候,那么就会使得麻醉意外很难得到预料,进而得以控制和防范,但是,麻醉意外如果发生了的话,那么后果一般是十分严重的,麻醉医师要承担的巨大风险也是不言自明的,那么怎样才能很好的防止麻醉意外及其并发症的出现,结合防范意识的提高,这就构成了临床麻醉工作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 1、麻醉意外原因和预防麻醉意外指的是,在进行麻醉期间因为麻醉操作和药物特殊的影响,还有手术的不良刺激和病患本身的病理、生理变化等因素的影响,造成了一些预料之外的严重情节的出现和发生,甚至非常的严重的会出现死亡现象。对麻醉意外产生的原因进行分类的话,着就需要说到各个医疗单位的硬件设备和软件方面的技术水平,当然还会涉及一些防范措施,这些都是必需的。 1.1 对其中常见的几种原因进行分析就可以分为以下几种,即临床操作的失误、组织工作的大意失误、器械等硬件设备的失误和难于避免的因素。 1.1.1 临床操作的失误。对于病情判断的有些错误,选择的麻醉方式有时不当,又或者是操作技术出现错误等。比如,气管导管由于意外进入食道或者气管插管导管失误进入一侧的支气管之内;没有进行 严密的观察,造成了病情出现了大的变化,从而延误了最佳的抢救时机。 1.1.2 组织工作的大意失误。比如,不适当的工作人员的安排,如果他们施行麻醉的话,在缺少严格训练的情况下,势必出现问题,所以训练有素的麻醉医师是必要的。 1.1.3 器械等硬件设备的失误。比如,在没有基本的麻醉设备的时候进行麻醉的话,麻醉器械部件出现失灵或者接头开关出现错误的话, 又或者是没有必须的监测设备的情况下都会出现异常状况。 1.1.4 难于避免的原因。病患出现恶性高热,或者药物过敏和肝肾等功能严重受害。 1.2 对于麻醉意外要做到首先在于预防 1.2.1 在进行麻醉之前要对病情有一个充分的估计和了解,足够的了解了病情,做好麻醉和手术适应程度,以及中间可能出现的一些变化的正确评估。不能只依据医生写的相关病历和体检报告,或者一些检查结果来判断,特别是对一些比较复杂的手术的时候,负责此麻醉任务的医生必须亲自检查和询问患者的相关情况。 1.2.2 询问的主要内容。主要包括患者所从事的职业,如果是女性的话,还需要问以下婚孕史状况,是否有过手术史和相关涉及麻醉的情况,有没有过药物的过敏史,输血史和并发症等等;有没有心慌和气促等细节现象等。利用询问和了解等手段,就能够掌握患者的基本情况,然后心中就有数了,进而就可以预测出未来发生的变化和需要采取的相应措施,来防止出现麻醉意外。

医院麻醉复苏室管理制度

辰溪县人民医院 麻醉复苏室管理制度 一、概述 麻醉后复苏室是对麻醉后病人进行严密观察和监测,直至病人完全清醒,生命体征恢复稳定的病室。全麻病人,硬膜外平面在T5以上以及 病情不稳定的病人,均需送麻醉复苏室观察治疗。一般白天开放,急 诊生命体征不稳定者可转外科重症监护室(SICU)继续治疗。复苏室 在麻醉科主任的领导下工作,日常监测治疗工作由麻醉科医师和护士 负责,麻醉科医师负责制定该病人的监测和治疗计划,并决定是否转 送普通病房或ICU的指征。 二、工作内容 1、定期进行药品和物资和监护仪设备的检查,严格执行医院感染管理 制度 2、病人在手术室护士和麻醉科医师护送由手术室转往复苏室的过程中,麻醉科医师负责维持病人呼吸及循环功能的稳定,共同交接。 3、病人安置稳定后,立即建立常规监测及治疗。包括心电图、血压、 脉搏、血氧饱合度;保持呼吸道通畅、吸氧、输液或输血;保留气管 插管及呼吸功能未恢复者,应以呼吸器扶助或控制呼吸。 4、麻醉科医师向PACU的麻醉医师和护士交班,包括如下内容: (1)病人姓名、年龄、现病史和既往史及治疗情况等术前相关情况、 麻醉方式及手术方法等等。 (2)麻醉用药。包括术前用药、麻醉诱导及维持药、麻醉性镇痛药物 和肌松药的用量及最后一次用药时间和剂量、拮抗药及其他药物。 (3)手术中生命体征(血压、脉搏、呼吸、尿量和体温等)情况,有 无险情或重大病情变化等等,术中失血量、输液、输血量、尿量。 (4)麻醉和手术的异常情况及其处理,如插管困难、支气管痉挛,ECG改变或血流动力不稳定、异常出血等。经过何种治疗性药物或措 施处理,效果如何。 (5)目前存在的问题和处理措施以及可能发生的并发症,转出计划。 6、PACU麻醉医师应全面检查病人并对麻醉后恢复情况作出评价,主 要集中在神志、呼吸道及肌力的恢复。并将患者妥善固定,以免摔伤 或擅自拔除各种导管。 7、复苏室病人管理内容

多沙普仑联合曲马多治疗剖宫产腰硬联合麻醉后寒战的临床研究

多沙普仑联合曲马多治疗剖宫产腰硬联合麻醉后寒战的临床研究 发表时间:2016-02-15T13:58:16.457Z 来源:《健康世界》2015年19期供稿作者:邓鹏程张建文 [导读] 南华大学附属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分析多沙普仑联合曲马多治疗剖宫产腰硬联合麻醉后寒战的临床效果 南华大学附属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湖南郴州 423000 摘要:目的分析多沙普仑联合曲马多治疗剖宫产腰硬联合麻醉后寒战的临床效果。方法本研究选取2013年8月至2015年3月90例剖宫产腰硬联合麻醉后寒战产妇为对象,将其随机分组。参照组产妇给予曲马多治疗,试验组产妇在此基础上辅以多沙普仑治疗。对比分析两组产妇寒战平均消失时间、用药不良反应、寒战复发率和心率、血氧饱和度、平均动脉压的差异。结果试验组产妇寒战平均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参照组,寒战复发率明显低于参照组,组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治疗前后心率、血氧饱和度、平均动脉压差异均无明显差异,组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沙普仑联合曲马多治疗剖宫产腰硬联合麻醉后寒战的临床效果显著,可在不影响患者生命体征的情况下,快速改善患者寒战症状,降低寒战复发率,且用药安全可靠,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 关键词:多沙普仑;曲马多;剖宫产;腰硬联合麻醉;寒战;临床效果 麻醉后寒战是临床腰硬联合麻醉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发生机制是麻醉期间患者肌肉无法自主收缩[1]。本研究分析了多沙普仑联合曲马多治疗剖宫产腰硬联合麻醉后寒战的临床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选取2013年8月至2015年3月90例剖宫产腰硬联合麻醉后寒战产妇为对象,排除合并严重的心脏、肝肾功能肌肉不全患者,排除神经肌肉传导疾病者。将其随机分组。参照组产妇45例,包括初产妇、经产妇28例和17例;岁数21岁~36岁,平均岁数(27.12±5.09)岁;怀孕周期34周~42周,平均怀孕周期(38.12±1.41)周;体质量63kg~85kg,平均体质量(73.47±6.90)kg;试验组产妇45例,包括初产妇、经产妇29例和16例;岁数22岁~36岁,平均岁数(27.69±5.19)岁;怀孕周期34周~41周,平均怀孕周期(38.91±1.46)周;体质量63kg~83kg,平均体质量(73.95±6.82)kg。 两组孕产次、岁数、怀孕周期、体质量等基线资料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治疗方法 产妇寒战反应出现并持续两分钟,取出胎儿后即刻给予治疗。其中,参照组产妇给予曲马多治疗(商品名:注射用盐酸曲马多;国药准字H20050486;国药集团国瑞药业有限公司)注射量为1mg/kg,用0.9%生理盐水稀释到5毫升,静脉注射,3分钟内缓慢注射完。试验组产妇在此基础上辅以多沙普仑(商品名:盐酸多沙普仑注射液;国药准字H20056609;扬子江药业集团南京海陵药业有限公司)治疗。注射量为0.5mg/kg,用0.9%生理盐水稀释到5毫升,静脉注射,3分钟内缓慢注射完。 1.3评价指标 对比分析两组产妇寒战平均消失时间、用药不良反应、寒战复发率和心率、血氧饱和度、平均动脉压的差异。 1.4数据处理 本研究所有数据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用药不良反应、寒战复发率均属于计数资料,对比分析采用卡方检验,以率(%)表示。寒战平均消失时间、心率、血氧饱和度、平均动脉压均属于计量资料,用t检验,并用x±s表示,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产妇寒战平均消失时间、心率、血氧饱和度、平均动脉压比较 试验组产妇寒战平均消失时间2.45±0.34min明显短于参照组5.12±0.25min,差异显著(P<0.05)。两组治疗前后心率、血氧饱和度、平均动脉压差异均无明显差异,组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数据。 注:与参照组对比,*表示P<0.05 3.讨论 腰硬联合麻醉剖宫产产妇寒战发病率较高[2],其可能跟以下因素相关:第一,麻醉下患者散热增加,导致阻滞区皮肤温度上升,非阻滞区和鼓膜温度则下降,下降幅度达到0.5摄氏度时会出现寒战;第二,室内环境过低,手术时间过长、产妇心理因素等均会导致产热增加,从而出现寒战。第三,也有一些特殊情况,如输血导致热源反应,或合并急性感染产妇体温较高等均会引发寒战[3]。

麻醉并发症的预防措施与控制指标

XX并发症的预防措施与控制指标 麻醉并发症的预防措施 一预防 1.加强科室管理及质量监控 (1)组织全科人员认真学习《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等卫生行政法规。 ⑵严格执行《麻醉科工作常规》。 (3)麻醉药品、麻醉机、监护仪及麻醉记录单由专人管理。 (4)加强对进修医师的管理,定期业务及操作技能指导,在日常医疗工作中遵循本院医师负责制。 (5)建立科室奖罚制度。对于违反工作常规造成隐患者,给予公开批评及经济处罚;反之,对于及时发现并纠正隐患者,给予表扬及奖励。[医学 (6)—旦发生医疗纠纷或事故,必须遵循当事人向科主任汇报,科主任向医务处汇报的逐级上报制度。 2.加强科室人员的业务培训 (1)制定新职工阶段性培训计划,并由专人负责对其进行操作技能的阶段性考核。 (2)定期进行全科业务学习及新知识介绍。 (3)不定期地进行新技术、新设备操作演示。 (4)鼓励科室人员参加国内外业务学习班、进修班,提高自身的职业素质及职业技能。 3.各种麻醉操作的预防措施 (1)加强术前随访,制定适宜的麻醉方案,麻醉医师按照每日的手术麻醉排班表,进行术前随访工作。随访时医师根据病人的病史、手术方式,估计手术的

难易程度和病人的耐受情况,并结合自己对各种麻醉方法的掌握和熟练程度, 必要时征询上级医师的意见,制定适宜的麻醉方案。 (2)要求:术前随访认真负责,详细了解病人的现病史、既往史、生化检查和影像学检查报告,如有疑问,及时与病房手术医师联系,包括手术方式及其术中可能对病人生理造成的影响。访视病人时进一步口头复习病史,告之病人围麻醉期注意事项,解除病人对麻醉的顾虑,为麻醉方案的最终决定提供依据。随后,签署麻醉知情同意书或麻醉前家属谈话记录。如果在访视过程中对麻醉方案的制定有困难,随访医师回麻醉科向上级医师汇报,共同解决。 (3)静吸复合麻醉在实施过程中,麻醉诱导期可能发生血压下降、通气困难、插管困难,甚至导致牙齿损伤等情况。术毕麻醉苏醒期可能发生自主呼吸恢复延迟或苏醒延迟、拔管困难等情况。 预防措施:麻醉操作前检查麻醉机和监护仪等设备工作状况,准备好必要的气管插管器械,准备合适的麻醉诱导药物及其它相应的必备抢救药物。病人如有牙齿松动,要适当固定。诱导前适度补液,在上级医师带领下,诱导时注意注药速度和病人的通气状况,避免血压剧烈波动和通气不足的发生。气管插管时要有良好的肌松,操作要轻柔,避免不必要的损伤。如遇插管困难,可根据手术要求,选择喉罩通气道或纤支镜下气管插管。术中密切观察病人的生命体征变化,发现异常及时与手术医师联系,排除可能的手术操作干扰,运用所学的医学知识,维持病人生命体征平稳。当遇到难以处理的病情时,必须请示上级医师,严格执行上级医师负责制。术毕拔管等可参见复苏室常规”。 (4)椎管内麻醉在术前访视时即应排除病人有穿刺部位周围感染征象之可能。术中常见异常为麻醉平面过高、恶心、呕吐和寒战等。术后较常见的并发症为穿刺部位疼痛、术后头痛、局部神经支配节段皮肤感觉异常甚至影响运动功能。 预防措施:穿刺时动作轻柔,注意局部解剖结构,助手配合帮助安放体位, 进针时注意速度和层次突破感。当发生病人下肢弹跳等情况时,应退出穿刺针重新操作,且术后随访时要询问患者是否有感觉或运动异常。当药物注入椎管后,即刻调控麻醉平面,使之合乎手术要求,又不影响病人的呼吸。适当补液, 必要时小剂量阿托品或麻黄素静脉内注射可防止低血压、心动过缓、恶心呕吐及寒战的发生。注意面罩供氧。术后发生腰背部疼痛时,可嘱咐病人腰下垫薄枕及热敷理疗。有部分病人会发生术后坐起头痛,建议多补液和饮水,多平卧, 必要时口服安定。对于发生局部皮肤节段感觉过敏或功能异常者,建议尽快协

曲马多与右美托咪定预防全身麻醉术后寒战的效果对比

曲马多与右美托咪定预防全身麻醉术后寒战的效果对比 发表时间:2019-07-01T10:10:59.810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19年第05期作者:刘威 [导读] 针对行全身麻醉术的患者,采取右美托咪定可有效预防术后寒战的发生,值得推广。 吉林市中心医院麻醉科吉林省吉林市 132011 【摘要】目的:比较采用曲马多与右美托咪定预防全身麻醉术后寒战的效果。方法:将本院2018年1月至2019年4月收治的100例行全身麻醉术的患者按所用预防药物使用的差异分成曲马多组与右美托咪定组,两组使用对应的药物预防麻醉术后寒战,观察并统计两组术后寒战发生情况。结果:右美托咪定组术后寒战总发生率为4.00%,明显低于曲马多组18.00%的总发生率(P<0.05)。结论:针对行全身麻醉术的患者,采取右美托咪定可有效预防术后寒战的发生,值得推广。 【关键词】曲马多;右美托咪定;全身麻醉;术后寒战;预防 全身麻醉是临床中行复杂及危重术常用的麻醉方式,采取该麻醉方式可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1]。然而全身麻醉术后患者极易出现寒战,这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康复预后造成巨大影响,因此在当前行全身麻醉术后,更加重视寒战的预防。本次研究中,对比了使用曲马多与右美托咪定对全身麻醉术后寒战预防的效果,旨在对行全身麻醉患者的康复预后改善提供有利帮助,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100例择期行全身麻醉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病例入选时间:2018年1月-2019年4月。纳入标准:(1)患者均无全身麻醉禁忌[2]。(2)本研究经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对本研究所用药物存在过敏的患者。(2)术前使用过安眠药的患者。按预防药物使用的不同分成以下两组:曲马多组50例,其中包括男性29例,女性21例;年龄最小23岁,最大65岁,平均(42.6±2.6)岁。右美托咪定组50例,男27例,女23例;年龄21~64岁,平均(42.9±2.8)岁。一般资料上对比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1.2方法 曲马多组:采取静脉注射曲马多(石药集团欧意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号H10800001,规格2ml:0.1g)的方式,注射剂量为1mg/kg,注射速度300ml/h,在10min内注射完成。 右美托咪定组:静脉注射右美托咪定(四川国瑞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号H20110097,规格2ml:0.2mg),药用剂量为 0.75μg/kg,控制注射速度为300ml/h,在10min注射完成。 1.3观察指标 统计两组患者术后寒战的发生率,同时使用Wrench法对寒战分级进行评价:无寒战为0级;外周血管收缩或者外周青紫为1级;仅存在一组肌群肌颤为2级;2组及2组以上肌群肌颤为3级;全身肌颤为4级。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软件做统计学结果分析,计数资料使用卡方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术后寒战的总发生率上,右美托咪定组明显低于曲马多组(P<0.05),见表1。 3 讨论 寒战是全身麻醉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寒战发生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在全身麻醉术中,受到低温、焦虑抑郁情绪就术中麻醉药使用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会导致机体产热,继而引起寒战发生。术后寒战的发生会影响患者的康复,增加围术期风险事件,因此全身麻醉术后寒战的预防也成为临床中关注的重点。 针对术后寒战的预防,常对使用曲马多与右美托咪定进行寒战预防。其中曲马多是一种常见的阿片类受体弱激动剂,主要成分为盐酸曲马多,该药物可作用中枢神经系统,且可同引起疼痛的受体进行特异性结合,如此达到有效镇痛的目的,且不会出现呼吸抑制[3]。此外曲马多还可以促进5-羟色胺的释放,使脊髓去甲肾上腺素的增加,抑制脊髓去甲肾上腺素重摄取,阻断寒战发生。然而虽说曲马多的预防寒战效果显著,但却容易引起恶心呕吐及心动过缓的不良反应。右美托咪定则是一种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该药物对肾上腺素α2受体有显著的抑制效果,在术后寒战的预防上,预防机制主要是通过激动突触前膜α2受体,抑制去甲肾腺素的释放,阻止疼痛信号传导,如此唤醒患者对机体的自主镇痛,减少术后寒战发生,右美托咪定用药后也可引起一些不良反应,但是不良反应发生较少,安全性更佳。本次研究中就对比了使用曲马多与右美托咪定对术后寒战预防的效果,结果显示在术后寒战的总发生率上,右美托咪定组明显低于曲马多组,该结果表明使用右美托咪定对预防全身麻醉术后寒战的效果显著。 综上所述,在全身麻醉术中,予以患者静脉注射右美托咪定,相较于使用曲马多可以更有效的预防术后寒战的发生,有效镇静镇痛,保证治疗效果及促进患者的康复,因此该方法值得在临床中大力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李红艳. 对比曲马多与右美托咪定对于缓解全身麻醉术后寒战的效果[J].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17,6(23):4378-4379. [2]梁万益, 梁金华, 陈伟志. 右美托咪定和曲马多对预防椎管内麻醉后寒颤的效果比较[J]. 临床医学工程, 2017,26(4):84-86. [3]颜成玉, 李冬冬. 右美托咪啶预防长时间全麻下腹部手术患者术后苏醒期寒战的临床效果[J]. 当代医学, 2017,6(13):115.

麻醉恢复室管理制度

麻醉恢复室管理制度 1. 为确保麻醉恢复期病人的安全性,设置麻醉恢复室。 2. 麻醉恢复室是临床麻醉工作的一部分,应由麻醉医师和麻醉护士进行管理。 3. 凡麻醉结束后尚未清醒,或虽已基本清醒但肌力恢复不满意的患者均应进入麻醉恢复室。 4. 待患者清醒,肌力及呼吸恢复的情况可参照Steward 苏醒评分,必须达到4 分才能离开麻醉恢复室。 5. 如遇到患者苏醒意外延长,或呼吸循环等功能不稳定者,应积极查找原因,及时处理,并考虑转ICU,以免延误病情。 6. 患者收入或转出麻醉恢复室,均应由麻醉医师决定,麻醉专业护士协助麻醉医师负责病情监测与诊治。

复苏室管理制度 一、复苏室属于麻醉科领导24小时开放由麻醉医师继续负责他所操作的手术麻醉病人直到完全恢复再根据恢复情况转回原病房或外科监护病房。 二、复苏室应紧靠手术室既方便麻醉医师和外科医师的抢救也方便在必要时还可迅速返回手术室作抢救治疗。 三、复苏室的床位数一般按与手术台数1:2设置或按手术人次24小时内每4次手术设复苏病床1张。以每病室36张床为宜。 四、复苏室的建筑设计要求包括空间面积、空气调节、电源插座、中心供氧和吸引、通气采光、清洁卫生和预防感染等内容与监护病房相同。 五、复苏室的监测设备、治疗用具、急救药物等都根据麻醉复苏要求配备病床必须安有车轮以便随意推动。

六、复苏室业务技术管理 1.必须配备有经验、有技术的高素质护士具有扎实的临床护理基础还要了解麻醉药、肌松药、麻醉性镇痛药的药效学掌握各种监测方法熟练地施行气管插管、心脏复苏、心律失常诊断和常规治疗并能正确地使用呼吸器等特殊技术操作。 2.要配备1名护士长负责统一安排护理组织工作。 3.手术病人拔除气管导管送到复苏室后麻醉医师必须向护士介绍病情其内容要包括 1)病人施行的是什么麻醉方法手术操作过程情况如何 2)病人在麻醉过程中应用过哪些麻醉药、肌松药和麻醉性镇痛药 3)手术过程中病人的变化情况如何有否出现过险情 4)手术过程中的失血量以及输血、输液补充情况、尿量变化情况 5)作过哪些药物处理 6)术后估计可能会发生哪些并发症。 4.麻醉医师必须在开出医嘱后向护士说明自己的去向。 七、复苏室管理主要内容 1.呼吸系统并发症特别是通气量不足、气道阻塞、低氧血症、高二氧化碳血症、支气管痉挛、呼吸窘迫综合症、呕吐物误吸等

麻醉后寒战的原因及对策探究

麻醉后寒战的原因及对策探究 摘要:寒战作为机体的自然生理反应,是机体骨骼肌进行快速的节律性的伸缩。当正常情况下,发生寒战时,因为体温比下丘脑体温调定点低,因此会发生寒战。寒战的发生能够使得机体增加产热,另外利用收缩外周血管,使得散热降低,从而使得正常的体温平衡能够保持。对麻醉后寒战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且从药物治疗及预防措施两个方面对麻醉后寒战的治疗措施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麻醉;寒战;措施 引言 虽然寒战是机体的一种自然生理反应,然而,就麻醉手术后的患者来说,寒战是应激反应,会影响到患者的生理与心理。当患者发生寒战时,其代谢率会升高大约4倍~5倍,从而成倍的增加耗氧量,并且增加二氧化碳的生成,使得心肺负荷增加;与此同时,增加了血浆儿茶酚胺的浓度,使得血压升高,加快心率,增量心肌氧耗,对于心肌保护不利。另外,发生寒战造成肌肉发生伸缩,从而使得患者切口疼痛增加。发生寒战使得患者的心电图,脉搏血氧饱和度等受到影响,甚至会影响到手术的操作。因此,对于麻醉后寒战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的对策,对于患者的治疗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麻醉后寒战的影响因素分析 1.1全麻时寒战的影响因素分析 采用全麻后发生寒战的概率为3.5%-70%,但是全麻后寒战发生的机制还不是特别的清楚。通常情况下全麻醉患者在苏醒期发生寒战,这很有可能是因为全麻药物对于体温的调节具有抑制的作用,以及对肌肉具有松弛的药物作用。Leopold 等人利用对1340名的全麻醉患者的观察发现,麻醉后寒战的危险因素包括了患者的年龄,冗长手术的时间,进入到麻醉恢复室低体核的温度,骨科手术等。其

中,年龄的影响最大,相对于年老的患者,年轻患者反而更加容易出现寒战,造成这种现象可能是因为老年人神经系统功能在衰退,使得体温的调节系统反应比较迟钝。而对于骨科寒战发生的原因可能是由于在骨科的手术中,使用的骨粘合剂是致热源,从而使得调定点上移,造成了寒战的触发。另外,全麻醉时男性患者发生寒战比女性患者高,这可能因为男性患者的肌肉比女性发达,因此,轻度的寒战都可以被察觉。 1.2椎管内麻醉后寒战的影响因素分析 研究表明,采用椎管麻醉时,发生寒战的概率为25%~75%。发生寒战的机制为,阻滞区域中血管的收缩调节能力丧失,因为血管的扩张,使得机体的大量热量通过阻滞区的皮肤丧失,另外,手术室内的温度比较低,输注冷补液等都使得热量的丢失加剧,进而使得机体温度降低,从而使得寒战发生,最终造成了未阻滞区骨骼肌也出现了颤动。椎管内麻醉以后出现寒战要区分局麻药中毒造成的惊厥,也就是局麻药中毒造成寒战进行排除。吕明等人通过对25例利多卡因硬膜外麻以后出现的寒战患者进行了研究,发现当发生寒战时,利多卡因血液的浓μ/ml,但是当局部麻醉出现中毒时,利多卡因血液的浓度超过度低于 3.5g 5gμ/ml,当由于局麻中毒发生惊厥时,利多卡因血液的浓度超过7gμ/ml。这表明了利多卡因硬膜外麻醉的寒战不是因为局麻药物的中毒造成的。因为在脊髓内存在有温度的感受器,因此,注入到椎管内的药物的温度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寒战的触发。 二.麻醉后寒战的预防 因为对大部分的麻醉患者而言,其发生寒战的主要的原因是体温的降低,基于此,围手术期预防发生低体温现象,能够使得麻醉后寒战的发生率大大降低。麻醉后预防体温降低的原则是,一方面限制体热再分布;另外一方面,尽量的降低热量的散失,并且对散失热量进行弥补。 ①预防体温降低时热量的重新的分布。麻醉开始以前对皮肤表面进行保温,对身体深部温度不会造成显著影响,然而,能够使得外周组织温度有明显升高,

麻醉后恢复室的工作规范

麻醉后恢复室的工作规范麻醉恢复室管理制度 复苏室管理制度 麻醉恢复室工作常规 麻醉复苏室转入、转出的标准与流程 转入的标准 转出的标准 手术麻醉后转送普通病房标准 手术麻醉后病人回普通病房交接班内容 手术麻醉后转送重症监护室标准 门诊病人手术/麻醉后离院标准 麻醉后复苏室紧急事件处理预案及措施

麻醉后恢复室的工作规范 一、概述 麻醉后恢复室是对麻醉后病人进行严密观察和监测,直至病人完全清醒,生命体征恢复稳定的病室。全麻病人,硬膜外平面在T5以上以及病情不稳定的病人,均需送麻醉恢复室观察治疗。一般白天开放,急诊生命体征不稳定者可转外科重症监护室(SICU)继续治疗。恢复室在麻醉科主任的领导下工作,日常监测治疗工作由麻醉科医师和护士负责,麻醉科医师负责制定该病人的监测和治疗计划,并决定是否转送普通病房或ICU的指征。 二、工作内容 1、定期进行药品和物资和监护仪设备的检查,严格执行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2、病人由手术室护士和麻醉师推入苏醒室,共同交接。 3、病人由手术室转往恢复室的过程中,麻醉科医师负责维持病人呼吸及循环功能的稳定。 4、病人安置稳定后,立即建立常规监测及治疗。包括心电图、血压、脉搏、血氧饱合度;保持呼吸道通畅、吸氧、输液或输血;保留气管插管及呼吸功能未恢复者,应以呼吸器扶助或控制呼吸。 5、麻醉科医师向值班医师和护士交班,包括如下内容。 (1)病人姓名、年龄、现病史和既往史及治疗情况等术前相关情况、麻醉方式及手术方法等等。 (2)麻醉用药。包括术前用药、麻醉诱导及维持药、麻醉性镇痛药物和肌松药的用量及最后一次用药时间和剂量、拮抗药及其他药物。 (3)手术中生命体征(血压、脉搏、呼吸、尿量和体温等)情况,有无险情或重大病情变化等等,术中失血量、输液、输血量、尿量。 (4)麻醉和手术的异常情况及其处理,如插管困难、支气管痉挛,ECG改变或血流动力不稳定、异常出血等。经过何种治疗性药物或措施处理,效果如何。 (5)目前存在的问题和处理措施以及可能发生的并发症,转出计划。 6、值班医师应全面检查病人并对麻醉后恢复情况作出评价,主要集中在神志、呼吸道及肌力的恢复。并将患者妥善固定,以免摔伤或擅自拔除各种导管。 7、恢复室病人管理内容

对硬膜外麻醉并发寒战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对硬膜外麻醉并发寒战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发表时间:2012-01-09T09:25:04.043Z 来源:《中国健康月刊》2011年12期供稿作者:熊英[导读]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对预防和减少硬膜外麻醉并发寒战的效果。 熊英(山东省烟台市福山区妇幼保健院 265500)【摘要】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对预防和减少硬膜外麻醉并发寒战的效果。方法将100 例剖宫产手术患者随机分成实验和对照两组,每组各50 例,实验组制定详细的护理措施进行干预,对照组按照常规的护理。结果实验组发生寒战4 例,对照组12 例,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术中及术后2 小时实施有效护理干预可以降低硬膜外麻醉后寒战的发生率。【关键词】创面冲洗;软组织损伤;护理人体正常的体温恒定在37 ℃左右,中心体温约降低10 ℃,机体就会出现寒战,整个机体耗氧量增加,使血管系统供血增加等改变。下腹部手术通常采用硬膜外阻滞麻醉,它是一种安全、有效和经济的麻醉方法。但是手术过程中患者易出现寒战,而寒战使机体代谢率增加,导致肺负荷增加,甚至影响手术的顺利进行及术后康复。我们选择对剖宫产患者在硬膜外阻滞麻醉后并发寒战的原因进行分析,并作出相应护理措施,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我院2011 年6~8 月100 例剖宫产手术患者,年龄24~48 岁,平均31.32岁。其中16 例出血量在500 mL以上,其余出血量均在400 ml左右。100 例患者均采用硬膜外阻滞麻醉,手术历时50分~70 分,随机将患者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50 例 1.2 方法 两组患者麻醉前监测体温均正常,术前15 分钟注射地西泮10 mg,阿托品0.5 mg,行留置尿管后进入手术室,开放静脉通路,给予氧气吸入后,选择持续硬膜外麻醉。术中根据病情输注胶体或复方氯化钠。实验组分析术中可能出现寒战的原因,采取预防措施,术中监测体温,对出现寒战的患者每l5 分钟监测体温1 次并给相应的治疗护理。对照组采取常规的护理。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寒战的发生率及寒战的程度,寒战程度分级标准按0~3 级评分(0 级:无寒战;1 级:面部或颈部的轻微纤维颤动、伴无上肢随意运动时的ECG干扰;2 级:一个以上肌群可见明显颤抖;3 级:全身大群肌肉抖动、床板抖动)。 2 结果 两组患者比较,实验组发生寒战4 例,占8%,对照组发生寒战l2 例,占24%,实验组寒战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而且寒战的程度也明显低于对照组。 3 护理干预 3.1 分析寒战发生的原因 3.1.1 麻醉的因素 硬膜外阻滞麻醉阻断了交感神经,使阻滞区皮肤血管扩张,而骨骼肌已丧失收缩能力,为了保持体温恒定则通过非阻滞区的骨骼肌收缩,即产生寒战:同时,硬膜外阻滞麻醉药量用足,。阻滞区血管扩张,增加了体表散热:另外,阻滞区血管的扩张,又使有效循环血量减少,血压有所下降,此时麻醉医生采用加速输液来补充血容量纠,由于大量的冷液体进入血液,直接刺激体温调节中枢出现寒战。 3.1.2 手术室的环境因素 手术室环境温度通常恒定在22~24 ℃。21 ℃的室温对全身裸露及麻醉状态下的手术患者已是冷环境。另外手术室为了增强消毒效果,常采用快速的空气对流,容易导致患者体温下降出现寒战。 3.1.3 皮肤保暖作用的散失 皮肤具有调节体温的作用,完整的皮肤是天然屏障。手术过程中,冷的消毒液直接刺激皮肤引起寒战:术中使用未加温的液体反复冲洗体腔或手术切口、长时间暴露等因素,引起外周血管收缩反应,致使热量丧失,体核温度可下降至33~35 C,这是手术导致体内热量丧失引起寒战的主要原因。 3.1.4 输血输液的原因 对于手术中大出血的患者,术中需由静脉输入大量与手术间等温的液体或血液,对机体中的体液造成“冷稀释”作用,从而导致患者体温下降,引起不同程度的寒战。 3.1.5 心理因素 对于手术,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紧张和焦虑,加上产妇担心新生儿是否有生理缺陷,有的产妇还担心万一孩子的性别与婆家人的期望不同,会遭婆家人的埋怨,所以情绪波动较大,不稳定的情绪会使血液重新分配。周围血管痉挛收缩,进而影响回心血量和微循环,术中更易致低温寒战。 3.2 护理措施 3.2.1 控制手术室温度手术室温度应恒定在24~26 ℃,相对湿度60~70%,环境温度决定体温下降的速度,合适的环境温度能降低机体与外界的温差,减少皮肤与外界热量的辐射和对流,减少体表散热。患者在等待麻醉和手术期间,应盖好小棉被。注意双肩和双足的保暖;在进行皮肤消毒时,注意覆盖非消毒区域躯体部位,提醒医生尽量缩短消毒时间。必要时暂停冷气输入,待手术巾盖好后再降室温。手术过程中,冲洗液应加至37 度左右,冲洗纱布的生理盐水也应加温,手术结束前后应将室温及时调高,对出血较多的患者使用变温毯、热水袋,热水袋温度不得超过50 ℃。热水带应用毛巾包裹,以免引起烫伤。 3.2.2 加温输液使用恒温水箱 将输注的液体加温至37 度,库存血复温至34 度左右再输人。对存在休克和低温的患者,可采用双通道快速输注37%的液体,以尽快恢复有效循环血量。 3.2.3 冲洗液的加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