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OFDI与三大产业就业关系的实证分析

广东省OFDI与三大产业就业关系的实证分析

广东省是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拥有强大的产业基础和吸引外资的优势。外商直接投资(OFDI)在广东省的发展不仅促进了经济增长,还对就业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将通过实证分析,探讨广东省OFDI与三大产业(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就业关系的情况。

广东省OFDI对第一产业就业的影响相对较小。第一产业主要包括农、林、牧、渔业等传统农业部门。由于广东省地处经济发达地区,农业的比重相对较低,且OFDI主要关注的是制造业和服务业领域,因此对第一产业的投资较少,对其就业的影响也较小。

广东省OFDI对第二产业就业的影响比较大。第二产业主要包括工业制造业和建筑业。广东省拥有丰富的工业基础和发达的制造业,吸引了大量的OFDI。外资企业在广东设立工厂、生产线等,为当地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OFDI的引入也提升了广东省制造业的竞争力和技术水平,进一步推动了产业结构的升级和转型。

广东省OFDI与三大产业就业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尽管对第一产业的影响较小,但对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就业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OFDI的引入不仅提高了广东省产业结构的优化,也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需要注意的是,OFDI对就业的影响还受到其他因素的制约,如技术水平、劳动力成本等,因此需要更全面地考虑OFDI对就业的影响。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集中分布于亚洲的原因分析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集中分布于亚洲的原因分析 ?一、对外直接投资概况 (一)、对外直接投资的定义 ?对外直接投资(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简称FDI,是指企业以跨国经营的方式所形成的国际间资本转移,是一国投资者为取得国外企业经营管理上的 有效控制权而输出资本、设备、技术和管理机能等无形资产的经济行为。跨国 公司是FDI的主要形式。 ?(二)、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发展的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1979年-1985年)由于政策限制,从事对外直接投资的企业仅限于拥有对外经营权的专业外贸公司和省、市国际经济技术公司。外贸公司 的投资区域以亚洲尤其是东南亚为主,省、市国际经济合作公司则以中东和非 洲为主要投资区域。 ?第二阶段(1986年-1991年)为了加速改革开放,对中国企业海外投资的管制有所放松,海外投资企业遍及90多个国家和地区,虽仍以亚洲各发展中 国家和港澳地区居多,但已经开始向发达国家延伸。 ?第三阶段(1992年-2001年)伴随着对外开放,中国经济获得了快速发展,一些产业的竞争力大大增强,截止2001年底,我国对外投资企业已遍布 世界160多个国家和地区,投资区域主要集中在北美、欧洲和亚洲等发达国家 和地区,对拉丁美洲和非洲等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投资比较少。 ?第四阶段(2002年至今) ?表一是中国1990-2003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目的国情况统计。从表中统计数据可以看出,现阶段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宏观分布上主要分布于发展中国 家,尤其是东南亚国家(地区)。从图中看出,1996年以前,中国对外直接投 资主要分布于发达国家,主要是分布在北美地区。从1996-1998年段以来,中 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分布转而重点集中在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到2002-2003年段,集中在发展中国家的中国FDI量占总的FDI的77.4%,而亚洲,尤其是东南亚 国家集中了中国对外投资的一半还要多。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对GMS东道国影响分析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对GMS东道国影响分析 摘要:随着中国对大湄公河次区域(GMS)国家直接投资的增加,了解中资对东道国经济的影响有着很重要的意义。本文选择了越南、柬埔寨和老挝三个国家中主要的中资投资行业,分析了投资对东道国的直接和间接影响, 并得出结论:中国投资对次区域三国具有积极的直接影响,但间接影响不显著。 关键词:中国;对外直接投资;GMS三国;直接间接影响 GMS有两个层面的含义,一是指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Great Mekong Subregion Coopereting),即指国家和地区间(泰国、越南、缅甸、老挝、柬埔寨以及中国的云南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的经济合作;同时也具有“大湄公河次区域”(Greater Mekong Sub-region)即国家和地区的含义。本文主要是从区域的角度来论述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对次区域东道国的影响。2009年我国实现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即FDI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478亿美元,位列世界第五,发展中国家之首。投资大部分流向了发展中国家。2009年底,中国在亚洲地区 的投资存量占到了总存量的755%。〔1〕GMS三国老挝、柬埔寨、越南等国,所吸引的中国直接投资增长迅速,了解中资对这些国家经济的影响,对研究中国的海外投资利益以及东道国的经济发展都有着很重要的意义。 [BT1]一、FDI对次区域国家经济影响的相关研究 [BT2](一)次区域国家具有吸引中国投资的优势 GMS国家与中国地理距离很近,又具有历史文化方面的渊源,许多学者都认为次区域国家在吸引中国的对外投资方面有独特的优势。次区域作为东盟自由贸易区的一部分,可以视为一个微型化的自由贸易区。中国对次区域国家投资的发展正是东盟区域经济一体化和区域经济加强的结果。杜群阳、宋玉华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FDI效应》中提出,资本流动表现为投资创造与投资转移,可在两个层面上展开:一是区内成员对区内成员的资本流动,二是区外成员对区内成员的资本流动,而中国对次区域国家的投资正是属于第一个层面。自由 贸易区内的FDI效应,将会使中国增加对次区域国家的投资。〔2〕但是 关于中国对次区域地区投资所产生的影响,目前的研究较少,而且缺乏系统的研究框架及深入的实证和理论研究,因此对东盟研究的理论成果对本文的分析具有

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历程

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历程、特点及经济效应分析 【摘要】:对外直接投资理论的研究对象是跨国公司的对外直接投资行为。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发达国家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迅速发展,西方学者开始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对发达国家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行为进行理论抽象和实证分析,阐述其对外直接投资的动机、决定因素和行为方式等,形成了一系列对外直接投资理论。传统对外直接投资理论强调跨国公司必须拥有垄断优势才能进行对外直接投资。在20世纪80年代之前,传统对外直接投资理论能够很好地解释跨国公司的对外直接投资行为。而在此之后,随着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的兴起,传统对外直接投资理论受到了极大的挑战。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与发达国家跨国公司相比,并没有所谓的垄断优势,但是他们依然在进行对外直接投资活动,而且投资同时分布于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而对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行为的研究成果在理论上发展了传统对外直接投资理论,使对外直接投资理论进一步得以完善。 【关键词】:对外直接投资发展历程发展特点经济效应 一、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利用外资(包括直接投资和间接投资)取得显著成效,并不断加速,外商直接投资比重不断扩大。实际利用外资达4000多亿元,其中利用外商直接投资2656亿美元。L.外商直接投资的发展速度我国吸收外商直接投资的增长率很高,是最高吸引力的地区。近年来,我国已成为利用外商直接投资金额最多,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在发展中国家位居第一,世界各国中仅次于美国,外商直接投资的增长表明,中国国际资本流人开始发生实质性的转变,并以政府信用为基础天花板始转向以企业信用为基础,从间接融资转向直接融资。 二、对外直接投资概念 对外直接投资(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简称FDI,是指企业以跨国经营跨国经营的方式所形成的国际间资本资本转移。一般认为,对外直接投资是一国

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模式分析

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模式分析 摘要:文章对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现行模式进行分析,提出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方向及应注意的原则,对企业的投资管理体系存在问题提出相应的建议,并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风险提供防范策略。 关键词:对外直接投资模式分析风险防范 一、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现行模式 1.扩大市场,在国外建厂或收购相关厂的模式。这种模式的投资追求的是其产品在国外相关市场份额的扩大。在国外,特别是在发达国家,建立自己产品的设计、生产和营销三位一体化网络,从而回避因国际市场波动造成的影响和风险。将工厂设在东道国,这种投资可以绕过关税,增加当地就业机会,产品可享受国民待遇,避免非关税壁垒。如海尔、TCL 等企业基本上都属于这种模式。海尔集团在全球已建立13个生产基地,在美国、巴基斯坦两国分别设立了工业园。TCL除在越南投资过亿,2002年,又以820万欧元的价格收购了德国的施耐得公司。 2.追求低成本,国内生产、国外销售模式。跨国企业利润增长主要靠提高劳动生产率和降低成本两种因素来实现。技术更新可以提高生产率,降低成本,追求利润最大化是企业的宗旨,因此,跨国公司在发展中国家的投资多是寻求低成本型的。而中国的优势在于丰富而廉价的劳动力资源,中国企业逐步出现一些来料加工或招商引资的合作形式。原材料来自国外,产品市场也在国外,如福耀玻璃其生产汽车玻璃的主要原料90%以上从印尼、泰国等国进口,产品60%以上销售国际市场。它的制造、研发等基地均在国内,海外直接投资均为贸易型公司;而格兰仕的战略是通过受让国际知名品牌生产线的方式实现扩张。即将国际知名品牌的生产线搬到中国交由格兰仕组织生产,所生产的产品再按照比这些名牌企业自己在本国生产的成本价更低的售价卖给对方,由对方利用自己的品牌、销售网络在国外销售。目前,格兰仕不但与200多家跨国公司建立了合作关系,而且自有品牌的产品外销的比例占总产量的70%以上。 3.战略资源型投资,以资本换资源的模式。这种海外投资的目的是在某种程度上控制被

我国OFDI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就业效应

我国OFDI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就业效应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中国的对外投资也越来越多地涌向沿线国家。这些投 资不仅为中国企业带来了更多的商机和利润,同时也为沿线国家带来了巨大的就业机会和 经济发展。 首先,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OFDI)为沿线国家创造了大量工作机会。中国企业在沿线 国家建设工业园区、开发能源资源、建设基础设施等领域投资,这些项目的建设和发展需 要大量的投入和人力,因此,这些企业为沿线国家带来了大量的工作机会。例如,在中亚 和东欧国家,中国企业在当地的矿业、建材等领域投资,每一项投资项目都是一个产业链,不论是投资建设还是后期运营,都需要人工来完成,并且会带动周边产业的发展,从而创 造大量的就业机会。 其次,中国企业的对外投资能够提高沿线国家的产业水平和竞争力。中国在对外投资 的同时,也会把自己的技术和管理经验带到沿线国家,从而帮助当地企业提高生产效率, 提高产业水平,增加产品质量和竞争力,从而促进当地产业的发展。例如,在工业园区建 设方面,中国企业会把自己的管理现代化和工艺技术应用到当地,提高当地企业的生产力。这不仅可以提高当地企业的竞争力,也为中国企业提供了更大的市场。 此外,中国的OFDI还可以促进沿线国家的经济发展。在中国企业投资的过程中,他们不仅仅是为了自己的利益,还会考虑到当地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举个例子,中国在非洲的 投资项目中,除了开采矿产资源,还帮助当地培训技术人才,兴建学校、医院和水电站等 公共设施。这不仅可以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还可以改善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当地民众的 获得感和幸福感。这些提供的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对当地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总而言之,中国的OFDI对沿线国家的就业水平、产业水平和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为中国企业创造更多的商机和利润的同时,也提高了当地的生产力和市场竞争力,帮助当地人民实现更好的生活和幸福感。

再议中国企业出口的就业效应

再议中国企业出口的就业效应 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其经济发展举世瞩目。其中,企业出口在推动经济增长、创造就业机会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将对中国企业出口的就业效应进行深入探讨,旨在全面了解其积极意义,并为相关政策制定提供理论支撑。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企业出口规模迅速扩大,成为全球贸易的重要力量。出口业务的蓬勃发展催生了大量企业的成长,不仅提高了国家的经济实力,还为劳动力市场带来了诸多就业机会。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深入,中国企业出口在未来仍将扮演重要角色。 中国企业出口的直接就业效应体现在各个环节,包括生产制造、物流运输、销售及服务等。随着出口业务的增长,企业数量增多、规模扩大,为劳动力市场提供了大量岗位。出口企业的国际化运营还促进了人才流动,为市场注入活力。 中国企业出口的间接就业效应主要体现在相关产业链上。出口企业的壮大使得供应链不断完善,带动了上下游产业的发展,如原材料供应商、生产设备制造商等。出口企业在海外市场的拓展还刺激了进口贸易的增长,为国内企业提供了更多的商机,进一步促进了就业。

中国企业出口对不同行业和地区的就业影响具有差异性。对于制造业而言,出口增长意味着产能扩张,进而带来更多的就业机会。然而,对于服务业而言,出口业务的增多可能更多的是促进服务外包、互联网营销等新型就业形态的发展。东部沿海地区作为出口的主要基地,其就业机会相应较多。但随着中西部地区的开发,内陆地区的出口业务逐渐崛起,为当地创造了更多就业机会。 以技术有限公司为例,作为中国通信行业的领军企业,积极拓展海外市场,其出口业务对就业产生了积极影响。在生产制造环节采用了自动化和智能化技术,提高了生产效率,稳定了供应链,进一步降低了成本,使得公司能够保持较高的竞争力并获得更多的订单,从而增加了生产制造环节的就业岗位。 在国际市场的拓展过程中,加大了对海外销售和售后服务的投入,为国内外销售人员、技术支持人员等提供了更多的工作机会。同时,在海外设立了研发中心和培训基地,为当地创造了更多的技术类和管理类岗位。这些举措不仅提高了在海外市场的竞争力,也拉动了国内相关产业的繁荣发展。 综合上述分析,中国企业出口在创造就业机会、促进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此,政府应继续鼓励企业走出去,拓展海外市场,

“一带一路”国家基础设施对中国OFDI的影响分析

“一带一路”国家基础设施对中国OFDI的影响分析 随着中国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和“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中国对外直接投资(OFDI)也逐渐成为全球投资者的焦点。在“一带一路”国家,中国不仅在制造业和资源 开发方面进行大规模投资,更重要的是在基础设施建设领域进行了大规模的投资,这对中 国OFDI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将从“一带一路”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对中国OFDI的影 响进行分析。 基础设施建设为中国OFDI提供了更多的投资机会。在“一带一路”国家,基础设施建设是一个巨大的市场。这些国家中大多数都是发展中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需求非常大。 中国有着丰富的基础设施建设经验和技术,可以在交通、能源、通讯、水利等多个领域提 供全方位的投资和合作。这为中国企业提供了丰富的投资机会,拓宽了中国OFDI的领域和渠道。 基础设施建设为中国企业提供了更多的合作伙伴。在“一带一路”国家,中国政府和 企业与当地政府和企业展开合作,共同推动各种基础设施项目的建设。通过基础设施建设,中国企业可以与当地政府和企业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获得更多的合作机会,扩大中国企 业在当地市场的份额。通过与当地企业的合作,中国企业可以更好地了解当地市场的需求 和情况,提高在当地市场的竞争力,更好地适应当地市场的发展。 基础设施建设为中国企业提供了更多的收益和回报。基础设施项目通常具有长期性、 稳定性和可预测性,投资收益较高。而且,基础设施建设是对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有着积 极意义的重大工程,可以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促进当地就业和产业升级。中国企业在 “一带一路”国家投资基础设施项目,在获得经济收益的也可以获得良好的社会声誉和政 治声誉,取得更好的政治和商业资源。 基础设施建设为中国OFDI提供了更多的挑战和风险。在“一带一路”国家投资基础设施项目,中国企业面临着诸多挑战和风险。包括政治和安全风险、政策法规风险、文化和 语言风险、商业道德风险等。特别是一些国家政治环境不稳定,安全形势不容乐观,中国 企业需要提高政治风险意识,做好政治风险防范和化解工作。基础设施项目往往涉及到政 府和公共利益,需要处理好政府和公共关系,确保项目的平稳进行和可持续发展。 基础设施建设对中国OFDI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基础设施建设拓宽了中国OFDI的领域 和渠道,提高了中国企业在“一带一路”国家的投资回报;基础设施建设也给中国企业带 来了更多的挑战和风险,需要做好风险防范和应对工作。中国企业在“一带一路”国家投 资基础设施项目,需要正确看待基础设施建设的市场机遇和挑战风险,做好项目的前期调 研和风险评估,灵活应对市场的变化和风险的挑战,确保项目的可持续发展和中国OFDI的合理布局。

对外直接投资对母国就业的影响.

对外直接投资对母国就业的影响. 关于对外直接投资对母国就业的影响 摘要: 本文旨在探讨对外直接投资(FDI)对母国就业的影响。根据 国际投资理论,FDI对于就业创造的作用非常重要。本文将从 五个方面探讨FDI对母国就业的影响:就业创造、技能培训、提高就业质量、促进薪资水平提升、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同时,我们还将列举五个案例,探究FDI对母国就业的实际影响。 一、就业创造 FDI直接投资的主要目的是在海外建立子公司、合资企业,创 造就业机会。如果FDI得到优质投资环境支持,就业创造的 效应可能是巨大的。通过直接投资,在母国各个行业都可以创造就业机会,包括制造业、服务业、信息技术、金融和零售等。更重要的是,FDI还能推动小企业生产和贸易发展,因此FDI 在本国就业市场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技能培训 将FDI引入本国的另一个好处是技能传递。因为外国公司通 常有更高的技术水平,这意味着当FDI在本国建立子公司和 合资企业时,技术和知识将会传递给当地员工,提高他们的技能和经验水平。这将有助于提高本国企业和员工的竞争力。

三、提高就业质量 FDI对于本国就业市场的质量也有很大的影响。许多FDI公司 的薪资水平比本国公司要高,因为外国公司的工资体系通常更加透明和公开。高收入就业机会的增加会使得本国市民的整体就业收入得到提高,而且往往还会带动本国其他公司提高自身薪资待遇以吸引更多的人才。 四、促进薪资水平提升 FDI不仅可以提高工资水平,还能拓宽就业市场范围,使得社 会上更多的人有机会获得更好的工作机会。此外,与外资企业建立联系,可以让本国企业和员工受到更多的国际经验和教育,这也有助于他们的职业生涯发展。这些领域的专业技能将帮助员工立足于当地职场,也将使本国企业更具吸引力。 五、促进地区经济发展 FDI对于地方经济的发展也是至关重要的。FDI对于公共设施 的改进和区域基础设施建设通常都有很好的贡献,这可以促进更快的自然增长,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更高的收入水平以及更广泛的社会福利。 案例一:戴尔中国公司 戴尔中国公司是一家总部位于上海的外资企业,自成立以来开在南京等地建有多家工厂,雇佣了数万名员工。据调查,在中国,超过60%的戴尔员工是从大学毕业的。公司提供的职业

中国对外投资的经济效应分析

中国对外投资的经济效应分析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崛起和全球化进程的加速推进,中国对外直接投资(FDI)也逐渐成为全球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将对中国对外投资的经济效应进行分析。 一、中国对外投资的动因 中国对外投资的动因多种多样,主要有以下几点: 首先,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中国自然资源有限,特别是一些战略性资源。通过对外投资,中国可以获取海外资源,满足国内经济发展的需求。 其次,实现市场扩张。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人口国家之一,拥有庞大的消费市场。通过对外投资,中国企业可以拓展国际市场,提高产品和服务的竞争力。 再次,推进产业升级与转型。中国在制造业领域有竞争优势,通过对外投资,中国企业可以学习和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促进本土产业的升级和转型。 最后,实现国际化战略目标。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的建设和改革,通过对外投资,中国可以扩大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力,增强国际话语权。 二、中国对外投资的经济效应 中国对外投资带来了诸多经济效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市场开拓和资源获取 通过对外投资,中国企业可以开拓国际市场,获取更广阔的销售渠道。与此同时,中国也可以获得海外资源,满足国内经济发展的需要。这对于中国的产业升级和转型具有重要意义。 2. 技术引进和人才培养 中国对外投资推动了技术的引进和创新能力的提升。中国企业通过 与国外企业的合作,可以学习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提升自身的技 术水平。同时,中国对外投资也为人才培养提供了机会,培养了一大 批具有国际视野和专业能力的人才。 3. 就业推动和消费拉动 中国对外投资带动了海外就业,为当地居民提供了就业机会。与此 同时,中国企业在海外市场的发展也刺激了消费需求,促进了当地经 济的增长。 4. 品牌建设和国际影响力提升 中国企业通过对外投资,提升了品牌形象和企业声誉。国际品牌的 建设对于提升中国企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至关重要。同时,中国对 外投资也带来了国际影响力的提升,扩大了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话语权。 三、挑战与对策

制造业对外直接投资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分析

制造业对外直接投资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分析 作者:潘素昆李梦旋窦得源 来源:《中国经贸导刊》2021年第31期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全国代表大会提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今后我国经济发展的重点要从数量、规模的扩张转向发展质量的提升。制造业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占主导地位,2018年制造业国内生产总值为 255937.2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7.8%,制造业就业人数占全国的比重为25.4%。当前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进程中,存在着创新能力不足、有效供给不足、生态环境与人类发展不平衡、产能过剩等问题。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有利于这些问题的解决。2019年末,中国制造业对外直接投资(OFDI)存量为2001.4 亿美元,占全国存量的9.1%,排名第5;制造业对外直接投资流量为202.4亿美元,占全国流量的14.8%,排名第2。制造业对外直接投资能够通过逆向技术溢出效应等渠道提高我国企业技术水平,推动我国经济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 一、制造业对外直接投资现状分析 作為一个制造业大国,自2000年“走出去”战略提出以来,我国制造业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规模快速增长。2015年“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加快了我国制造业企业开展国际合作、利用国际产能的步伐。 (一)制造业对外直接投资规模分析 2003年以来,中国制造业对外直接投资流量呈波动上升趋势。2011年首次突破50亿美元,2015年得益于“一带一路”倡议实施,制造业对外直接投资流量迅速突破100亿美元,增长率达到109%。受发达国家“再工业化”战略的影响,2013年我国制造业对外直接投资流量增长率为-17%。2018年我国制造业对外直接投资增长率大幅下降,是由于我国政府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加强了真实性和合规性审查,同时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更加成熟和理性。 中国制造业对外直接投资存量呈现指数增长模式。自2003年以来,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存量持续增加,年均增长率高达39.53%。2008年受金融危机影响,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增长率只有1%。之后,对外直接投资增长率迅速上升,2015年达50%。2016年以来,对外直接投资增长率呈下降趋势。这是因为我国政府加强了对外直接投资的管控。 2003—2008年期间为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发展的起步阶段,采矿业、批发零售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金融业对外直接投资获得了飞速发展,制造业对外直接投资所占比重呈下降趋势。受2008年金融危机的影响,世界各国经济遭受重创,对外贸易需求急速下降,批发零售

中国产业结构变化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统计分析

中国产业结构变化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统计分析 本文以统计学的角度来分析中国产业结构的变化来探究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选取了1978-2018年的GDP、三种产业增加值、1978-2018年的三种产业对GDP的贡献率和对GDP增长的拉动,最后得出结论产业结构的优化对经济增长有正向作用,同时经济增长又会对产业结构的变化起到促进作用,要促进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的比重。 标签:GDP 经济增长三种产业结构经济统计 一、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相关关系假设 (一)经济增长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产业结构升级属于经济结构变动的重要方面,表明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升级是衡量经济发展不同侧面的两个重要指标,经济增长体现在量的变化,而产业结构的变化则是体现在质的变化,根据社会现象,一个国家经济增长的同时会伴随居民消费的增加,消费与需要相关,这就会导致产业结构的变化。 (二)产业结构升级反作用于经济增长 由于劳动者素质技能不断提高,新的科技技术就会代替原有的效率低下的技术,劳动生产率也就会提高,科技进行的工作替代了原来的人工劳动力,而剩下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就可以增加新的产能,促进经济增长。 (三)GDP与各产业相关性分析 通过从中经网进行数据查询,将三种产业与GDP进行相关性检验,发现GDP 与各个产业之间、各个产业与GDP之间存在高度相关的关系,在统计学的角度上证明了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相互作用。 二、中国产业结构的变化及分析 (一)三种产业对GDP的贡献率 1978-1991经济处于极大的波动状态,从总体趋势上来看第一产业对GDP 的贡献率基本处于平稳状态,占比最低;第二产业处于波动式下降趋势,而第三产业处于波动式上升趋势,2014年第三产业对GDP的贡献率超过第二产业,排在三种产业的首位。 服务消费在居民消费总支出中的比重不断提高,我国消费结构正在不断调整和优化。这一结构性变化与我国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息息相关,互联网、移动终端等信息产业服务已经成为我国居民必不可少的生活必须品,我国内需消费

FDI对安徽省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效应分析

FDI对安徽省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效应分析 作者:李锦 来源:《山西农经》 2017年第15期 摘要:在中部崛起和承接皖江城市带产业转移的大好背景下,安徽省加大对外开放步伐, 积极引进外资。安徽省FDI规模越来越大,资金到位率也逐年上升,通过简单线性回归证实,FDI 对安徽省产业结构升级有促进作用,最后就如何更有效地发挥FDI 对安徽省产业结构的升 级作用提出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投资环境和合理引进外资,优化投资结构两点意见。 关键词:FDI;产业结构升级;安徽省 文章编号:1004-7026(2017)15-0037-02 中国图书分类号:F832.6;F121.3 文献标志码:A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深,外来资金的流入能够改善东道国的要素的分配和流动,外商 直接投资不仅仅带来资金,还有技术、管理经验等,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FDI 对产业结构升 级的影响渠道有3 种:第一,通过FDI 方式建立的企业一般能够提供质量更高的产品,那么前向企业可能会生产出更具有竞争力的产品,另一方面,FDI 为了能够使生产成本尽量最小化,会在当代采购原材料,而为了能够采购到合格的中间产品,外资企业会通过培训甚至是技术转 让的方式促进当地企业的发展,从而促进当地企业内部的产业升级,提高生产水平。第二,外 资企业带来了更高技术含量的产品,这会对当地企业产生产生示范效应,产品生命周期将会缩短,减少研发成本。而且,外资企业先进的管理技术与经营技术更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当地企 业若是能够接近这些技术,生产效率将大大提高。第三,外资企业必须与当地劳动者结合起来,才能创造效益。所以外资企业会培训出与他们工作需求相适应的人才,有利于当地的人力资本 积累。并且经过劳动力流动后,高素质的人才会进入当地其他企业,推进企业发展。总之, FDI 通过这三种途径促进企业内部的产业结构升级。 1 文献综述 理论方面,学者们研究FDI 对产业结构的影响路径,吴国琴[1]研究发现:FDI 通过产业 关联、模仿示范和人员流动三种方式来影响产业内部的升级,而周纪茜[2]认为FDI 通过资金 供给、技术溢出以及模仿示范三种途径优化产业结构。 实证研究方面,学者们以多以全国或者区域为落脚点,论证FDI 与产业结构升级优化之 间的关系,目前也有更多的学者以省域为研究对象,具体探究FDI的产业结构升级效应。刘灿 妍[3]基于钱纳里标准结构模型基础之上,通过面板模型从IFDI 和OFDI 相结合的角度剖析中国双向FDI 与产业结构升级之间的关系;秦宇[4]利用因子分析和VAR 模型,分别从横向和纵 向两个角度阐明中部地区产业结构与FDI 的关系;赵梓瑞[5]引进区域吸收能力指标,通过脉 冲响应产业结构对各冲击的反应,实证结果表明FDI 对天津市产业结构的促进作用较为明显。 在产业结构升级指标选取上,大多数学者直接利用三大产业增加值或者三大产业占比GDP 表示,简单易行,但是并没有真正表示出产业升级的含义。所以本文参照刘灿妍的做法,用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表示产业结构升级化。 2 安徽省FDI 利用现状 2.1 投资总量

外国直接投资对我国居民收入的阻碍

外国直接投资对我国居民收入的阻碍 外国——FDI(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是现代的的要紧形式之一,依照(IMF)的概念FDI是指一国的投资者将资本用于他国的生产或经营,并把握必然经营操纵权的投资行为。也能够说是一国(地域)的居民实体(者或母公司)在其本国(地域)之外的另一国的企业(企业、分支企业或国外分支机构)中成立长期关系,享有持久利益并对之进行操纵的投资,这种投资既涉及两个实体之间最初的交易,也涉及二者之间和不论是联合的仍是非联合的国外分支机构之间的所有后续交易。 与一样,是奇高,资本相当丰硕的国家,但中国在改革开放26年当中吸收的FDI不仅相当于日本战后50年的10倍,而且还在年度数字上超过储蓄率低得可怜的美国,这实在是一个相当让人惊讶的事实。这除证明中国存在惊人的资本浪费之外,证明的另外一个事实是:中国节节升高的FDI是一个政治选择,是一个非理性的体制做出的非理性的经济选择(尽管它对官僚体系的利益来讲是一种)。好笑的是,这种政治选择仅仅制造出了一些能够唬人,能够夸耀的FDI数据,而咱们为此付出的代价却是国民福利的净损失。既然是体制的选择,那么,只要那个体制不变,这种战略不走到不能经受的境界就很难转头。学者在研究了一些05年的经济打算以后发觉,引进外资被普遍提升到经济进展生命线的高度。在改革时期,向中央政府争取项目、投资,一直是地址政府官员进展经济首要的议事日程,90年代中期以后,FDI为这种传统思路开辟了另外一条捷径。若是说前一条路致使庞大的投资浪费的话,那么后者那么是洞开了财富的输出之门。国内吸收FDI最成功的是。 进出口情形 世界银行发布预测称,2020年流入中国的(FDI)将下降20%左右,为1300亿美元,约占全世界总量的1/10,占进展中国家吸收外资的1/3。世行预测今年全世界FDI总量大约将为万亿美元,其中3850亿美元将流向进展中国家。事实上,中国已持续17年维持为吸收外资最多的进展中国家。 世界银行进展预测局国际金融主管曼索尔·戴拉米以为,中国投资于其他国家的基础设施、资源等项目是一个踊跃的因素。同时,这也有利于中国减轻其的压力。商务部研究院外资研究部主任说,中国吸收外资在全世界FDI存量中只占2%,且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在全世界吸收外资的份额占比超过10%,下降至此刻约5%,其中大部份还来自华人投资。 依照商务部发布的数据,2020年1至5月,中国FDI%,2020年10月以来,中国FDI

出口商品结构优化因素透析

出口商品结构优化因素透析 文献述评 贸易结构既是一国经济技术水平、商品国际竞争力等指标的综合反映,也是其产业结构高级化驱动力的源泉之一。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人们越来越深刻认识到,对外贸易结构比贸易规模更能体现出一国经济发展的质量。于是,由此所引发的各种问题开始受到学者们的关注,相关研究也成为国际贸易研究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领域。针对外贸结构的影响因素,国外学者作了大量的实证研究。瑞典经济学家赫克歇尔和俄林在传统的比较优势理论基础上,从生产要素禀赋差异着手研究了各国对外贸易结构的形成原因。美国经济学家克鲁格曼强调国内市场规模对贸易结构的影响。弗农(1966)、马库森和斯文森(1985)将技术看作外生变量,认为技术差距和转移影响各国的对外贸易发展;巴拉萨(1963)、格鲁贝尔和劳埃德(1975)、赫尔普曼(1981)等人把技术作为内生变量,主要研究技术变动原因以及技术进步与国际贸易的互动关系。坎特维尔和托兰惕诺(1990)、小泽辉智(1992)、邓宁(1993)等从不同角度展开研究,结果均表明:对外直接投资对一国产业结构和贸易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具有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在多数研究指出对外直接投资可以促进母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同时,Ng、Slaughter等学者却对此提出了质疑,他们认为对外直接投资不一定优化母国的产业结构,甚至会有不利的影响。

FukaoKyoj、IshidoHikari、ItoKeiko(2003)等学者则把产业内贸易理论运用到对外贸易结构影响因素的研究中来,结果表明:国际直接投资对东亚区域内垂直产业内贸易迅速增加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从而改变了区域内的贸易结构。目前,国内学者对相关问题的研究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一是关于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出口商品结构升级的作用,该类研究普遍认为FDI不但有利于中国出口的总量增长,还对其结构变化有很大的优化作用。如江小娟(2002)研究表明,跨国投资作为各种要素跨国流动的重要载体,对出口增长与出口结构升级的影响显著;二是产业结构与贸易结构研究,如张亚斌(2000)、原毅军(2005)等人认为两者之间相辅相成、相互促进;胡秋阳(2005)、陈元(2007)则认为两者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三是汇率对我国贸易结构的影响,如胡均民(2006)、冯正强(2007)等,从“价格”机制角度寻求贸易结构的变化原因;四是关于技术进步与出口结构升级的研究,如易纲、樊纲、李岩(2003)、赖明勇、许和连、包群(2003)等人认为在要素禀赋不发生变动的情况下,技术进步可以通过改变要素生产率来影响一国生产函数变化,最终促使产品生产和出口结构发生转变。杜修立和王维国(2007)研究发现中国出口贸易结构整体技术结构在上升;五是关于对外直接投资与出口商品结构的研究,王英和刘思峰(2007)研究表明:对外直接投资不仅促进了出口增长,还促进了出口结构的优化。隋月红、赵振华(2008)研究发现:外国直接投资、贸易开放程度、产业结构、汇率变动对我国出口贸易结构的形成有正向作用,对外直接投资对我国出口贸易结构仍不能产生作用;俞毅、万炼(2009)

长三角FDI区位选择决定因素的实证分析【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 国际经济与贸易 长三角FDI区位选择决定因素的实证分析对外直接投资对东道国的经济增长、产业结构升级、就业及城市化水平方面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长江三角洲作为外商在中国直接投资的重要经济区域,解决如何有效地吸引外资成为经济发展的一个重大问题。因此,研究对外直接投资理论和直接投资区位选择的决定因素这两方面的理论成为本文的研究重点。 1直接投资理论 1.1对外直接投资理论的历史回顾 基于跨国公司全球扩张地加速,成为国际直接投资的主要投资主体,20世纪60年代以后,众多的经济学家提出了自己对国际直接投资的独到见解,逐渐形成了独立的国际直接投资理论体系。 1.1.1西方对外直接投资主流理论 S.Hymer(1960)通过对美国1914-1956年对外投资资料的实证分析,得出了市场的不完全性导致企业得到东道国所没有的垄断优势。这些垄断优势包括:技术优势、先进的管理经验、资金实力、全面灵通的信息、规模经济优势以及全球性的销售网络。垄断优势理论开创了对外直接投资理论的先河,但该理论却无法解释企业为何不通过出口产品和技术转让来获得利益,也无法解释部分不具备垄断优势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行为。 R.G.Vernon(1966)在厂商垄断竞争理论基础上,提出了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理论讲一种产品的生命周期分为:导入期、增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四个阶段,提出具有技术垄断优势的企业应根据产品的四个阶段,来选择是否对外投资。在不同生命周期阶段,发展程度不同的国家具备不同的比较优势,使得投资逐渐从发达国家,依次向其他发达国家、新兴工业化国家、发展中国家和其他国家转移,于是产生资本跨地区流动的现象。例如:在产品成熟阶段,企业应选择在发达国家进行直接投资;在产品标准化阶段,发展中国家进行直接投资更合理。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就业效应——基于扩展边际与集约边际视角的分析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就业效应——基于扩展边际与集约边际 视角的分析 陈培如;冼国明 【摘要】With the rising voice of anti-globalization recently, whether the effect of outward FDI on domestic employ-ment is a substitution effect or a promotion effect has become a focus of attention.The paper analyzes the impact mecha-nisms from the extensive investment margin to the intensive investment margin on domestic employment based on the per-spective of dual margin, and uses data from China's 30 provinces from 2004 to 2014 to carry out empirical tests.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intensive margin of China's outward FDI has no significantly positive impact on domestic employment, and this employment promotion effect does come from the extensive margin, the extensive investment margin plays a grea-ter role in promoting employment in manufacturing industry than in service industry, and such employment promotion effect is higher in medium-high skilled manufacturing and low-skilled service industry; analysis of influence channel by means of intermediary effect analysis, we can also find that labor productivity, export and investment are three important transmission paths for the extensive investment margin to influence employment, in particular, by raising domestic labor productivity, promoting exports and increasing investment, the extensive investment margin can create more job opportu-nities.The above conclusions have rich policy implications for path selection of enterprise to expand overseas.%

OFDI对中国就业影响的产业异质性研究--基于广义虚拟经济视角的系统GMM分析

OFDI对中国就业影响的产业异质性研究--基于广义虚拟经济 视角的系统GMM分析 朱金生;解青云 【摘要】将国民经济划分为广义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两大产业部类,结合我国2004-2013年18个行业的动态面板数据,运用系统GMM方法和联立方程模型实证分析两大产业部类的OFDI对就业的影响。研究发现,相较于实体经济,广义虚拟经济OFDI通过国内资本形成路径对就业的补充效应更为显著,通过逆向技术外溢对就业的替代效应更小;无论是直接、间接还是总效应,广义虚拟经济OFDI 的就业效应明显大于实体经济。%By dividing the national economy into two new economic sectors-generalized virtual economy and real econo-my, this paper estimates the direct , indirect and comprehensive employment effect of the two economic sectors′OFDI with system GMM method and simultaneo us equation model by using China′s 2004-2013 dynamic panel data model from 18 industries.The results show that in comparison with the real economy , the OFDI from generalized virtual economy has more significant complementary effects by means of the domestic capital formation and smaller substitution effects by means of the reverse technology spillover;both direct, indirect and total effect , the employment effect of generalized vir-tual economy OFDI is significantly greater than that of real economy . 【期刊名称】《商业研究》 【年(卷),期】2016(000)008

中国OFDI的制造业产业“空心化”效应研究

中国OFDI的制造业产业“空心化”效 应研究 关于《中国OFDI的制造业产业“空心化”效应研究》,是我们特意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国OFDI的制造业产业“空心化”效应研究 作者:未知 [摘要]基于我国现阶段OFDI“顺梯度”“逆梯度”二元结构投资的环境、背景下,对我国双向梯度OFDI 的制造业产业“空心化”效应机制进行分析,进而通过修改钱纳里“标准结构”模型,利用2003-2014年中国东部地区11个省市的省际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1)OFDI的产业“空心化”效应确实存在;(2)工业生产成本的攀升、资产价格的波动、人力成本的上涨都不同程度地加剧了OFDI的制造业产业“空心化”效应;(3)外商直接投资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正向调整OFDI 的制造业产业“空心化”效应;(4)OFDI并不是我国制造业产业“空心化”的主要影响因素,工业生产成本的攀升依然是我国制造业发展的主要障碍,其次是资产价格变动、OFDI和人力成本的上

升。 [关键词]OFDI;顺梯度;逆梯度;制造业产业“空心化” 一引言 产业“空心化”的理论最早是根据美国对外直接投资(OFDI)的实践而提出的。总结国内外学者对产业“空心化”的定义可以理解为,产业“空心化”是伴随产业海外转移出现的以制造业为主的国内基础产业的弱化从而对国内经济发展产生恶性冲击的现象。在“走出去”政策的推动下,中国制造业OF-DI增势却持续强劲,我国OFDI已经连续14年增长,而2016年更是呈现出了井喷的趋势。然而与之相对应的却是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增大、传统制造业大而不强、工业化进程远未结束、中等收入陷阱尚待破解以及全球价值链面临重构的不利局面,桑百川和杨立卓等(2016)通过将服务业增加值占比、对外直接投资额与货物贸易平衡情况与日本情况相比较发现,我国当前经济状况与日本20世纪70年代情况较为相似,日本经济后来出现的产业“空心化”应当引起我国对外直接投资(OFDI)发展的警惕。 随着美国量化宽松政策的再次启动、市场对人民币增值预期的重新升温,国内居民有效消费不足,国内要素成本不断攀升等因素,导致国外资本开始寻找降低成本而又不影响最终利润的海外投资方式,制造业外资开始大规模撤离中国。然而在全球直接投资低迷的状态下,中国OFDI却持续发展强势。与此同时,国内投资环境的恶化给国内制造企业利润也带来了严重的挤压,通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