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MASTERCAM典型零件加工教案

_MASTERCAM典型零件加工教案
_MASTERCAM典型零件加工教案

河南省中等职业学校青年教师企业实践项目教学改革案例设计

姓名梁金晓

所在学校鹤壁市机电信息工程学校企业实践基地河南天海电器有限公司时间 2012年12月

数控课程MASTERCAM典型零件加工教案

课题:MASTERCAM典型零件加工课时:4学时

教学目标:

1通过本任务学习,使学生理解进行三维造型的基本方法和操作命令,掌握规划二维加工刀具路径的方法以及刀具参数和挖槽加工参数的设置方法。

2 通过拓展知识的学习了解铣刀的选择方法:

3通过本任务的完成,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的能力,以及社会交往能力。

教学重点:

完成 MASTERCAM二维典型零件加工仿真

1利用CAD模块完成图示典型零件的CAD造型。

2利用CAM制造模块,选择合适的加工方式产生刀具路径,生成刀具的运动轨迹数据。

3产生数控加工程序(后处理)。

教学难点:

利用CAD模块完成图示典型零件的CAD造型,并进行刀具路径的设置。

使用教具:

多媒体投影设备、网络机房、数控机床刀具等

复习旧课:

1.实体倒切角及倒圆角

实体倒切角和倒圆角是指对已经生成的实体边进行编辑倒角。

实体倒切角实体倒圆角

2.挤出实体(Extrude)

挤出命令是将若干共平面的串联曲线外形,沿着指定的挤出方向和距离,拉伸而生成实体。

挤出命令可以生成二种不同的架构的实体:挤出和薄壁。

挤出有三种:

1)建立实体 2)切割主体 3)增加凸体

讲授新课:

一、分析图纸,找出特征。

如下图所示分析得出:1零件主体呈长方体,内腔为长方形且边沿为倒切角。

二、依据零件特征,建立模型

该零件应采用长方体造型切割实体后,进行倒切角和倒圆角而成。

(1)主体CAD图形绘制。

在Z=0深度绘制25*30、15*18普通矩形,视角和构图面均为俯视图。

(2)利用挤出实体中“建立实体”实现主体造型:实体--挤出---选择25*30线框--执行--查看串连线框箭头是否正确,本图需向下挤出,故箭头应向下,如方向错误,则点击反向--执行--挤出距离为20---确定。

以“切割实体”的方式进行内腔造型:实体--挤出---选择15*18线框--执行--查看串连线框箭头是否正确,本图需向下挤出,故箭头应向下,如方向错误,则点击反向--执行--挤出距离为15,切割实体---确定。

以“倒切角”的方式进行内腔边沿的造型:实体--倒角--单一距离--选择要进行倒角的边--执行--输入2--执行

以“倒圆角”的方式完成腔体内和倒角沿的圆角造型:实体--倒圆角--输入半径R3.5--选择要倒圆角的边--执行。

造型完成后效果图如下所示:

三、合理选用加工方式,生成刀具轨迹

1、合理设置毛坯。

毛坯应该比加工的零件大,但不要过大,以免造成浪费及降低加工的效率。

图上选毛坯为27*32*25即可。

2、合理选用加工方法和步骤。(鉴于初次进行加工,不留精加工余量,直接加工至尺寸)

3、1)利用“平面铣削”加工平面

首先进行平面的加工,选择刀具¢10立铣刀,Z方向留精加工余量0。

操作方法:刀具路径--平面铣削--选择25*30平面线框--执行--选择刀具¢10立铣刀--更改进给率、Z轴进给率、提刀速率,主轴转速等--冷却液Flood(油冷却)--在面铣加工参数中,深度为0,Z方向预留量为0。完成后效果图如下:

2)利用“外形铣削”加工外轮廓

外形铣削,选择刀具¢10立铣刀,XY、Z方向留精加工余量均为0。

操作方法:刀具路径--外形铣削--选择25*30平面线框--执行--选择刀具¢10立铣刀--更改进给率、Z轴进给率、提刀速率,主轴转速等--冷却液Flood(油冷却)--在外形铣加工参数中,深度为-20,XY、Z方向预留量为0--Z轴分层铣削,最大粗切量为0.5--圆弧进退刀,长度为5圆弧为0.5。完成后效果图如下:

3)利用“外形铣削”加工内腔。

外形铣削,选择刀具¢7立铣刀,XY、Z方向留精加工余量均为0。

操作方法:刀具路径--外形铣削--选择15*18平面线框--执行--选择刀具¢7立铣刀--更改进给率、Z轴进给率、提刀速率,主轴转速等--冷却液Flood(油冷却)--在外形铣加工参数中,深度为-15,XY、Z方向预留量为0--Z轴分层铣削,最大粗切量为0.5--圆弧进退刀,长度为5圆弧为0.5。完成后效果图如下:

4)利用“曲面流线”加工内腔边沿倒切角C2*45o和内腔倒圆角R3.5。

曲面流线,选择刀具¢2球刀,留精加工余量0。

操作方法:刀具路径--曲面加工--精加工--曲面流线--选择曲面--选择¢2球刀--更改进给率、Z轴进给率、提刀速率,主轴转速等--冷却液Flood(油冷却)--预留量为0,球刀残脊高度为0.003。完成后效果图如下:

3)利用生成轨迹进行仿真加工。

操作方法:刀具路径--操作管理---全选---实体验证。完成后效果图如下:

四、根据数控系统,生成加工程序。 操作方法:操作管理--后处理。

本例选择FANUC 系统为例,选用后处理文件生成.NC 程序文件。

拓展知识:

铣刀的初步认识

数控铣床及加工中心上常用的刀具平底立铣刀、端面铣刀、铣槽铣刀以及模具类零件加工中经常使用的球头刀、环形刀、鼓形刀和锥形刀等,如图。选择刚性好、耐用度高的刀具。 1按铣刀结构和安装方法可分为带柄铣刀和带孔铣刀。 (1)带柄铣刀 带柄铣刀有直柄和锥柄之分。

(2)带孔铣刀 带孔铣刀适用于卧式铣床加工,能加工各种表面,应用范围较广。

2被加工零件的几何形状是选择刀具类型的主要依据。

铣小平面或台阶面,二维平面轮廓和沟槽时一般采用通用的立铣刀。结构有整体式和机夹式等,高速钢和硬质合金是铣刀工作部分的常用材料。

立铣刀名称习惯上以直径值来表示,如“10个的立铣刀”表示直径为10的立铣刀。立铣刀一般为整体式,直径较小的立铣刀根据刀柄形式可分直柄(ф2-ф12mm )、莫氏锥柄(ф13-ф63mm )和7:24锥度的锥柄(ф25-ф80mm )三种。

焊接立铣刀合金涂层立铣刀可转位立铣刀可转位螺旋立铣刀铣键槽时,为了保证槽的尺寸精度、一般用两刃键槽铣刀。

加工槽类铣刀

孔加工时,可采用钻头、镗刀等孔加工刀具。

不通孔刀具

通孔刀具

钻头

3铣刀直径的选择

铣刀直径的选用视产品及生产批量的不同差异较大,刀具直径的选用主要取决于设备的规格和工件的加工尺寸。

①平面铣刀

选择平面铣刀直径时主要需考虑刀具所需功率应在机床功率范围之内,也可将机床主轴直径作为选取的依据。平面铣刀直径可按D=1.5d(d为主轴直径)选取。在批量生产时,也可按工件切削宽度的1.6倍选择刀具直径。

②立铣刀

立铣刀直径的选择主要应考虑工件加工尺寸的要求,并保证刀具所需功率在机床额定功率范围以内。如系小直径立铣刀,则应主要考虑机床的最高转数能否达到刀具的最低切削速度(60m/min)。

③槽铣刀

槽铣刀的直径和宽度应根据加工工件尺寸选择,并保证其切削功率在机床允许的功率范围之内。

课堂练习:老师及小组长巡回指导

学生易出错误:线条重复绘制;挤出实体选择方向错误造成实体无法建立;加工参数设置不合理,造成加工轨迹错误。

教学感想

数控技能项目化教学强调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探索性,故而让学生“学会合作,学会学习、学会创新”。要求学生在数控技能 MsterCAM 项目化教学中积极主动参与,乐于合作探究,勤于动脑动手。从学习成绩、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过程、学习方法、学习心理、团队精神、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等方面进行评价,教学过程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发挥主导作用,小组成员协作的新模式,顺利完成本任务教学。

课后作业

其中外形高30,内孔深20

第三十一讲套类零件加工工艺样本

第三十一讲套类零件加工工艺 一、套筒类零件的结构特点及工艺分析 套筒类零件的加工工艺根据其功用、结构形状、材料和热处理以及尺寸大小的不同而异。就其结构形状来划分, 大致能够分为短套 筒和长套筒两大类。它们在加工中, 其装夹方法和加工方法都有很大的差别, 以下分别予以介绍。 ( 一) 轴承套加工工艺分析加工 如图31-1所示的轴承套, 材料为ZQSn6-6-3, 每批数量为200件。 1.轴承套的技术条件和工艺分析 该轴承套属于短套筒, 材料为锡青图31-67轴承套简图铜。其主要技术要求为: Φ34js7外圆对Φ22H7孔的径向圆跳动公差为0.01mm; 左端面对Φ22H7孔轴线的垂直度公差为0.01mm。轴承套外圆为IT7级精度, 采用精车能够满足要求; 内孔精度也为IT7级, 采用铰孔能够满足要求。内孔的加工顺序为: 钻孔-车孔-铰孔。 由于外圆对内孔的径向圆跳动要求在0.01mm内, 用软卡爪装夹无法保证。因此精车外圆时应以内孔为定位基准, 使轴承套在小锥度心轴上定位, 用两顶尖装夹。这样可使加工基准和测量基准一致, 容易达到图纸要求。 车铰内孔时, 应与端面在一次装夹中加工出, 以保证端面与内孔轴线的垂直度在0.01mm以内。

2.轴承套的加工工艺 表31-1为轴承套的加工工艺过程。粗车外圆时, 可采取同时加工五件的方法来提高生产率。 表31-1轴承套加工工艺过程 序号工序名称工序内容定位与夹紧1备料棒料, 按5件合一加工下料 2钻中心孔 1.车端面, 钻中心孔2.调头车另一端面, 钻中心孔三爪夹外圆 3粗车 车外圆Ф42长度为6.5mm, 车外圆Ф34Js7为Ф 35mm, 车空刀槽2×0.5mm, 取总长40.5mm, 车分割 槽Ф20×3mm, 两端倒角1.5×45°, 5件同加工, 尺 寸均相同 中心孔

套类零件加工习题

套类零件加工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若钻孔需要分两次进行,一般孔径应大于( ) A.10mm B.20mm C.30mm D.40mm 2.标准麻花钻切削部分切削刃共有( ) A.6 B.5 C.4 D.3 3.扩孔钻的刀齿一般有( ) A.2-3 个 B.3-4个 C.6-8个 D.8-12个 4.加工大中型工件的多个孔时,应选用的机床是() A. 卧式车床 B.台式钻床 C.立式钻床 D.摇臂钻床 5.铰刀的直径愈小,则选用每分钟转速() A.愈高 B.愈低 C.值一样 D.呈周期性递减 6. 钻套与工件间的排屑间隙h值 () A.越大越好 B.越小越好 C.可取任意值 D.一般为钻套内孔孔径的1/3—1 7.下列机床中,只有主运动而没有进给运动的是() A.车床 B.刨床 C.钻床 D.拉床 二、多项选择题 1.适宜铰削的孔有( ) A.通孔 B.盲孔 C.带内回转槽的孔 D.阶梯孔

2.钻-扩-铰方案适于加工( ) A.中小孔 B.精度要求较高的孔 C.大批大量的孔 D.有一定批量的孔 E.淬硬工件上的孔 3.下列加工方法中,适合有色金属精加工的方法有() A.磨削 B.金刚车 C.珩磨 D.金刚镗 4.下列材料的套筒类零件的内孔精密加工可采用珩磨的() A.铸铁 B.铜 C.淬硬的钢件 D.不淬硬的钢件 5.属于内圆磨削的特点有:() A.可用来磨削淬火钢套筒零件 B.磨削速度低,磨削效率低 C.排屑方便 D.砂轮轴受到工件孔径与长度的限制,轴的刚性差,容易弯曲变形与振动, 因而影响加工精度和表面粗糙度 1. 钻套的主要结构参数 ( ) A.钻套的外径尺寸 B.钻套的内径尺寸 C.钻套的导向高度 D.钻套与工件间的排屑间隙 三、判断题 1.拉削相当于多刀刨削,粗、半精和精加工一次完成,因而生产率高。 () 2.镗削适合加工复杂和大型工件上的孔,尤其是直径较大的孔及内成形表面或孔内回环槽。()

典型零件毛坯选择分析教案

金属工艺学电子教案( 36 ) 【课题编号】 36-16.2 【课题名称】 典型零件毛坯选择分析,零件毛坯生产方法的选用课堂讨论。 【教材版本】 郁兆昌主编.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金属工艺学(工程技术类).第2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教学目标与要求】 一、知识目标 熟悉典型零件材料、毛坯类别的选择原则和方法;了解各类毛坯的质量、经济性和应用范围。 二、能力目标 初步具有正确选择零件材料和毛坯生产方法的能力。 三、素质目标 熟悉典型零件材料、毛坯类别的选择原则和方法;了解各类毛坯的质量、经济性和应用范围。初步具有正确选择零件材料和毛坯生产方法的能力。 四、教学要求 熟悉典型零件毛坯选择的分析方法,初步具有正确选择毛坯的能力。通过课堂讨论,熟悉零件材料、毛坯类别、毛坯生产方法选择的一般原则、方法和依据;了解各类毛坯的质量、经济性和应用范围;学会选用零件材料和毛坯生产方法。 【教学重点】 典型零件的毛坯选择分析。 【难点分析】 零件毛坯选择的综合分析。 【分析学生】 1.具有学习的知识基础。 2.具有学习的能力基础。 3.本次课堂讨论选用零件毛坯,涉及零件材料的选用、涉及毛坯生产方法,需要本课程第一篇、第二篇的综合知识和经验。因此,讨论课前,学生预习有关内容,写出发言提纲,经教师检查;上讨论课时,引导学生积极发言,自由讨论;课后学生认真总结,按要求写出总结报告。以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设计思路】 教学方法:讲练法、讨论法、归纳法。 【教学资源】

1.郁兆昌,潘展,高楷模研编制作.金属工艺学网络课程.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郁兆昌主编.金属工艺学教学参考书(附助学光盘).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教学安排】 2学时(90分钟) 教学步骤:讲授中穿插练习与设问,开展讨论,最后进行归纳。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课(5 分钟) 简述毛坯生产方法的选择原则。 二、导入新课 正确选择零件材料和毛坯生产方法,是机械设计和制造中的重要问题。通过课堂讨论方式进行零件材料和毛坯选用练习,是理论联系实际,巩固学习成果,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实际能力的好方法。 三、新课教学(80分钟) 1.典型零件毛坯选择分析(35分钟) 教师讲授轴杆类零件,轮盘、套类零件,箱座、支架类零件的毛坯选择方法,介绍车床尾架结构主要零件的材料及毛坯生产方法选择实例。 学生课堂练习:题16-8。教师巡回指导、设问、提问;学生回答、讨论;教师讲评。 2.零件毛坯生产方法的选用课堂讨论(45分钟) 教师简述开关阀的原理与作用,零件工作条件及性能要求。主持讨论:开关阀零件推杆、导向套、阀体、钢珠、压簧、管接头、旋塞选用的材料、毛坯,并说明理由。学生在认真准备、写出发言提纲基础上自由发言、互相启发、补充修正,最后由教师进行小结。 四、小结( 5分钟) 教师小结本次课堂讨论收获、存在问题及改进意见。布置课堂讨论作业 五、作业布置 1.习题:写出开关阀7种零件的选材和毛坯生产方法;拟定推杆、阀体、钢珠、压簧的加工方法工艺路线,说明其中热处理工序的作用,写出总结报告,作为作业上交教师批阅。 2.思考题: 题16—7;16—9。 【板书设计】 参考相应的PPT文集。 【教学后记】

套类零件加工工艺

套类零件加工工艺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第三十一讲套类零件加工工艺 一、套筒类零件的结构特点及工艺分析 套筒类零件的加工工艺根据其功用、结构形状、材料和热处理以及尺寸大小的不同而异。就其结构形状来划分,大体可以分为短套 筒和长套筒两大类。它们在加工中,其装夹方法和加工方法都有很大的差别,以下分别予以介绍。 (一)轴承套加工工艺分析加工 如图31-1所示的轴承套,材料为ZQSn6-6-3,每批数量为200件。 1.轴承套的技术条件和工艺分析 该轴承套属于短套筒,材料为锡青图31-67轴承套简图铜。其主要技术要求为:Φ34js7外圆对Φ22H7孔的径向圆跳动公差为;左端面对Φ22H7孔轴线的垂直度公差为。轴承套外圆为IT7级精度,采用精车可以满足要求;内孔精度也为IT7级,采用铰孔可以满足要求。内孔的加工顺序为:钻孔-车孔-铰孔。 由于外圆对内孔的径向圆跳动要求在内,用软卡爪装夹无法保证。因此精车外圆时应以内孔为定位基准,使轴承套在小锥度心轴上定位,用两顶尖装夹。这样可使加工基准和测量基准一致,容易达到图纸要求。 车铰内孔时,应与端面在一次装夹中加工出,以保证端面与内孔轴线的垂直度在以内。 2.轴承套的加工工艺 表31-1为轴承套的加工工艺过程。粗车外圆时,可采取同时加工五件的方法来提高生产率。 表31-1轴承套加工工艺过程

1备料棒料,按5件合一加工下料 2钻中心孔 1.车端面,钻中心孔 2.调头车另一端面,钻中心 孔 三爪夹外圆 3粗车 车外圆Ф42长度为,车外圆Ф34Js7为Ф35mm,车 空刀槽2×,取总长,车分割槽Ф20×3mm,两端倒角 ×45°,5件同加工,尺寸均相同 中心孔 4钻钻孔Ф22H7至Ф22mm成单件软爪夹Ф42mm 外圆 5车、铰车端面,取总长40mm至尺寸 车内孔Ф22H7为Ф22mm 车内槽Ф24×16mm至尺寸 铰孔Ф22H7至尺寸 孔两端倒角 软爪夹Ф42mm 外圆 6精车车Ф34Js7(±mm至尺寸Ф22H7孔心轴 7钻钻径向油孔Ф4mmФ34mm外圆及 端面 8检查 (二)液压缸加工工艺分析 液压缸为典型的长套筒零件,与短套筒零件的加工方法和工件安装方式都有较大的差别。1.液压缸的技术条件和工艺分析

套类零件工艺规程编制

任务2套类零件工艺规程编制 套类零件由于功用、结构形状、材料、热处理以及尺寸不同,其工艺差别很大。按结构形状来分,大体上分为短套与长套2类。以下讨论典型套类零件加工的工艺规程编制和工艺特征。 2.1套类零件的工艺规程编制实例 1.汽缸套零件加工工艺 图3-15所示为A110型柴油机汽缸套零件图,其加工工艺过程见表3-5。 A110型柴油机汽缸套的长径之比L D≈2.5,属短套筒类。内孔G面φ110mm是重要的工作面, 需经粗加工、半精加工、精加工和精密加工等4个加工阶段才能完成。外圆面φ129mm,φ132mm和法兰凸台端面均与内孔φ110mm有位置精度要求,在工艺上采用互为基准的方法来实现。该件选用QT600-02材料,以保证其耐磨性和力学性能。 图3-15 A110型柴油机汽缸套零件图

对于汽缸套这样的短套零件,加工内孔时可直接夹紧外圆。为达到图样加工精度和表面粗糙度要求,金刚镗后,再进行珩磨加工,以进一步提高内孔精度和满足图样表面粗糙度要求,为减少孔的误差,粗珩后将汽缸套掉头再进行精珩。加工外圆时,为提高生产率,采用靠模加工,头部凸台部位采用法兰专用刀,既保证精度,又提高了生产率。工件定位夹紧采用高效气压胀胎夹具,不但定位精确,而且定位夹紧迅速、方便。汽缸套的这些工艺特点均为根据大批量生产条件考虑的。 2.某钻床主轴套零件加工工艺 图3-16所示为钻床主轴套零件图,其加工工艺过程见表3-6。

表3-6某钻床主轴套零件加工工艺过程 续表

3.油缸本体零件加工工艺 液压系统中的油缸本体(如图3-17所示)是比较典型的长套筒类零件。其结构简单,壁薄容易变形,加工面比较少,加工方法变化不多,加工工艺过程见表3-7。现对油缸本体零件加工工艺作一简单分析。 图3-17 油缸本体简图 表3-7 油缸本体加工工艺过程

MASTERCAM典型零件加工教案

河南省中等职业学校青年教师企业实践项目教学改革案例设计 姓名梁金晓 所在学校鹤壁市机电信息工程学校企业实践基地河南天海电器有限公司时间 20XX年12月

数控课程MASTERCAM典型零件加工教案 课题:MASTERCAM典型零件加工课时:4学时 教学目标: 1通过本任务学习,使学生理解进行三维造型的基本方法和操作命令,掌握规划二维加工刀具路径的方法以及刀具参数和挖槽加工参数的设置方法。 2 通过拓展知识的学习了解铣刀的选择方法: 3通过本任务的完成,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的能力,以及社会交往能力。 教学重点: 完成 MASTERCAM二维典型零件加工仿真 1利用CAD模块完成图示典型零件的CAD造型。 2利用CAM制造模块,选择合适的加工方式产生刀具路径,生成刀具的运动轨迹数据。 3产生数控加工程序(后处理)。 教学难点: 利用CAD模块完成图示典型零件的CAD造型,并进行刀具路径的设置。 使用教具: 多媒体投影设备、网络机房、数控机床刀具等 复习旧课: 1.实体倒切角及倒圆角 实体倒切角和倒圆角是指对已经生成的实体边进行编辑倒角。 实体倒切角实体倒圆角 2.挤出实体(Extrude) 挤出命令是将若干共平面的串联曲线外形,沿着指定的挤出方向和距离,拉伸而生成实体。 挤出命令可以生成二种不同的架构的实体:挤出和薄壁。

挤出有三种: 1)建立实体 2)切割主体 3)增加凸体 讲授新课: 一、分析图纸,找出特征。 如下图所示分析得出:1零件主体呈长方体,内腔为长方形且边沿为倒切角。 二、依据零件特征,建立模型 该零件应采用长方体造型切割实体后,进行倒切角和倒圆角而成。 (1)主体CAD图形绘制。 在Z=0深度绘制25*30、15*18普通矩形,视角和构图面均为俯视图。 (2)利用挤出实体中“建立实体”实现主体造型:实体--挤出---选择25*30线框--执行--查看串连线框箭头是否正确,本图需向下挤出,故箭头应向下,如方向错误,则点击反向--执行--挤出距离为20---确定。

套类零件加工工艺

唐山学院东校区 毕业设计(论文) 题目:套类零件的加工及工艺分析系 (部):专科教育部系 专业名称:机械制造与自动化 姓名: 准考证号: 班级名称: 提交时间:

摘要 随着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和经济竞争的日趋激烈,机械产品的更新速度越来越快,数控加工技术作为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在机械及相关行业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机械制造的竞争,其实质是数控技术的竞争。本次设计就是进行套类零件的数控加工工艺,对套类零件的加工工艺分析,并绘制零件图。其中零件工艺规程的分析是此次论文的重点和难点。 关键词:套类零件;加工;工艺分析

目录 一、套筒类零件的结构特点及工艺分析 (1) 1.1轴承套加工工艺分析加工 (1) 1.2液压缸加工工艺分析 (2) 二、套类零件的加工析 (4) 三、套类零件加工刀具的刃磨 (4) 3.1麻花钻 (5) 四、套筒类零件加工中的主要工艺问题 (5) 五、套类零件数控车削工艺分析 (6) 5.1零件图工艺分析 (6) 5.2选择设备 (7) 5.3确定零件的定位基准和装夹方式 (7) 5.4确定加工顺序及进给路线 (7) 5.5刀具选择 (7) 5.6切削用量选择 (8) 5.7数控加工工艺卡片拟订 (9) 六、套类零件加工编程 (9) 毕业总结 (13) 致谢 (14) 参考文献 (15)

套类零件的加工及工艺分析 一、套筒类零件的结构特点及工艺分析 套筒类零件的加工工艺根据其功用、结构形状、材料和热处理以及尺寸大小的不同而异。就其结构形状来划分,大体可以分为短套筒和长套筒两大类。它们在加工中,其装夹方法和加工方法都有很大的差别,以下分别予以介绍。 1.1 轴承套加工工艺分析加工 如图1-1所示的轴承套,材料为ZQSn6-6-3,每批数量为200件。 1.1 轴承套的技术条件和工艺分析 该轴承套属于短套筒,材料为锡青图1-1轴承套简图铜。其主要技术要求为:Φ34js7外圆对Φ22H7孔的径向圆跳动公差为0.01mm;左端面对Φ22H7孔轴线的垂直度公差为0.01mm。轴承套外圆为IT7级精度,采用精车可以满足要求;内孔精度也为IT7级,采用铰孔可以满足要求。内孔的加工顺序为:钻孔-车孔-铰孔。 由于外圆对内孔的径向圆跳动要求在0.01mm内,用软卡爪装夹无法保证。因此精车外圆时应以内孔为定位基准,使轴承套在小锥度心轴上定位,用两顶尖装夹。这样可使加工基准和测量基准一致,容易达到图纸要求。 车铰内孔时,应与端面在一次装夹中加工出,以保证端面与内孔轴线的垂直度在0.01mm以内。 图1-1

套类零件加工工艺

唐山学院东校区 毕业设计(论文) 题目:套类零件的加工及工艺分析系 (部): 专科教育部系 专业名称:机械制造与自动化 姓名: 准考证号: 班级名称: 提交时间:

?摘要 随着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和经济竞争的日趋激烈,机械产品的更新速度越来越快,数控加工技术作为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在机械及相关行业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机械制造的竞争,其实质是数控技术的竞争。本次设计就是进行套类零件的数控加工工艺,对套类零件的加工工艺分析,并绘制零件图.其中零件工艺规程的分析是此次论文的重点和难点. 关键词:套类零件; 加工;工艺分析

目录 一、套筒类零件的结构特点及工艺分析…………………………………………?1 1。1轴承套加工工艺分析加工…………………………………………………?1 1.2液压缸加工工艺分析………………………………………………………2 二、套类零件的加工析……………………………………………………………?4 三、套类零件加工刀具的刃磨……………………………………………………?4 3.1麻花钻………………………………………………………………………5 四、套筒类零件加工中的主要工艺问题…………………………………………?5 五、套类零件数控车削工艺分析…………………………………………………?6 5。1零件图工艺分析……………………………………………………………?65。2选择设备……………………………………………………………………7 5.3确定零件的定位基准和装夹方式 (7) 5.4确定加工顺序及进给路线 (7) 5.5刀具选择 (7) 5。6切削用量选择........................................................................?8 5.7数控加工工艺卡片拟订............................................................9六、套类零件加工编程 (9) 毕业总结 (13) 致谢..........................................................................................14参考文献 (15)

套筒类零件加工工艺及常用工艺装备试题

套筒类零件加工工艺及常用工艺装备试题 作者:佚名来源:本站原创发布时间: 2012年11月25日点击数:298 一、填空题 1.在钻床上钻孔,单件小批生产或加工要求低的工件常用____________法安装,大批量钻孔或工件位置精度要求较高时,宜用____________安装工件钻孔。 2.在车床上钻孔,工件常安装在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内,麻花钻安装在车床的____________内。钻孔前,首先进行____________,然后进行钻中心孔,再将孔钻出。 3.当孔径大于___________mm时,一般需要安排扩孔工序。与钻孔相比,扩孔钻的中心不切削,横刃____________,容屑槽浅,钻芯____________,切削深度也大大____________,改善了加工条件。故扩孔的进给量较钻孔____________ 。而切削深度较钻____________孔。 4.标准麻花钻切削刃上各点前角是变化的。从外缘到钻心,前角由____________逐渐变____________,直至____________。 5.铰刀的种类按使用方式可分为____________铰刀和____________铰刀;按铰孔形状分为____________铰刀和____________铰刀;按结构分为____________铰刀和____________铰刀。 6.零件内圆表面磨削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及__________三种,当磨削孔和孔内台肩面可使用__________砂轮。 7.孔常用的精加工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8.研磨实际上包含了__________和__________的综合作用。 9.圆孔拉刀结构由__________、颈部、过渡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后导部组成。 10.孔内键槽在单件小批生产时宜用__________方法加工。在大批大量生产时 __________方法加工可获得高的加工精度和生产率。 11.固定式钻模用于立式钻床上加工__________或在摇臂钻床上加工__________。 12.根据钻套导向孔直径d和钻套导向高度H间的比例,一般控制为H/d=______,而排屑间隙一般在加工铸铁时,h=_______d,加工钢件时,h=__________d。 13.当钻模板妨碍__________或钻孔后需__________等时,可采用铰链式钻模板。铰链销与钻模板的销孔采用__________配合,销与铰链座孔采用__________配合。钻模板与铰链座凹槽的配合一般采用__________配合,精度要求高时应配制并保证间隙在__________内。 14.盖板式钻模一般多用于加工_______工件上的________。因夹具在使用过程中要经常搬运,故其重量不宜超过________。 二、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X) 1.刃磨钻头两主后刀面后,应检查2ψ及φ。……………………………………………………………………………( )

机械制造工艺精品教案-零件结构工艺性

课时:2课时 教学课题:零件结构工艺性 教学目标:学生能够掌握典型零件结构上的工艺审查 能够基本完成对工艺的改进与优化。 教学重点:掌握典型零件结构上的工艺审查 教学难点:能够基本完成对工艺的改进与优化 教具仪器:多媒体 零件结构工艺性 概述 结构工艺性的概念 在机械设计中,不仅要保证所设计的机械设备具有良好的工作性能,而且还要考虑能否制造、便于制造和尽可能降低制造成本。这种在机械设计中综合考虑制造、装配工艺、维修及成本等方面的技术,称为机械设计工艺性。机器及其零部件的工艺性主要体现于结构设计当中,所以又称为结构设计工艺性。零件结构设计工艺性,简称零件结构工艺性,是指所设计的零件在满足使用要求的条件下制造的可行性和经济性。 零件结构工艺性存在于零部件生产和使用的全过程,包括:材料选择、毛坯生产、机械加工、热处理、机器装配、机器使用、维护,直至报废、回收和再利用等。 零件结构工艺性的基本要求 1)机器零部件是为整机工作性能服务的,零部件结构工艺性应服从整机的工艺性。 2)在满足工作性能的前提下,零件造型应尽量简单,同时应尽量减少零件的加工表面数量和加工面积;尽量采用标准件、通用件和外购件;增加相同形状和相同元素(如直径、圆角半径、配合、螺纹、键、齿轮模数等)的数量。

3)零件设计时在保证零件使用功能和充分考虑加工可能性、方便性、精确性的前提下应符合经济性要求,即应尽量降低零件的技术要求(加工精度和表面质量),以使零件便于制造。 4)尽量减少零件的机械加工余量,力求实现少或无切屑加工,以降低零件的生产成本。 5)合理选择零件材料,使其机械性能适应零件的工作条件,且成本较低。 6)符合环境保护要求,使零件制造和使用过程中无污染、省能源,便于报废、回收和再利用。 零件机械加工结构工艺性 对于零件机械加工结构工艺性,主要从零件加工的难易性和加工成本两方面考虑。在满足使用要求的前提下,一般对零件的技术要求应尽量降低,同时对零件每一个加工表面的设计,应充分考虑其可加工性和加工的经济性,使其加工工艺路线简单,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并尽可能使用标准刀具和通用工装等,以降低加工成本。此外零件机械加工结构工艺性还要考虑以下要求:1)设计的结构要有足够的加工空间,以保证刀具能够接近加工部位,留有必要的退刀槽和越程槽等; 2)设计的结构应便于加工,如应尽量避免使钻头在斜面上钻孔; 3)尽量减少加工面积,如对大平面或长孔合理加设空刀等; 4)从提高生产率的角度考虑,在结构设计中应尽量使零件上相似的结构要素(如退刀槽、键槽等)规格相同,并应使类似的加工面(如凸台面、键槽等)位于同一平面上或同一轴截面上,以减少换刀或安装次数及调整时间; 5)零件结构设计应便于加工时的安装与夹紧。 表2-17给出了部分零件切削加工结构工艺性改进前后的示例。

套类零件加工工艺

唐山学院 毕业设计(论文) 题目:套类零件的加工及工艺分析系 (部):专科教育部系 专业名称:机械制造与自动化 姓名: 准考证号: 班级名称: 提交时间:

摘要 随着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和经济竞争的日趋激烈,机械产品的更新速度越来越快,数控加工技术作为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在机械及相关行业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机械制造的竞争,其实质是数控技术的竞争。本次设计就是进行套类零件的数控加工工艺,对套类零件的加工工艺分析,并绘制零件图。其中零件工艺规程的分析是此次论文的重点和难点。 关键词:套类零件;加工;工艺分析

目录 一、套筒类零件的结构特点及工艺分析 (1) 1.1轴承套加工工艺分析加工 (1) 1.2液压缸加工工艺分析 (2) 二、套类零件的加工析 (4) 三、套类零件加工刀具的刃磨 (4) 3.1麻花钻 (5) 四、套筒类零件加工中的主要工艺问题 (5) 五、套类零件数控车削工艺分析 (6) 5.1零件图工艺分析 (6) 5.2选择设备 (7) 5.3确定零件的定位基准和装夹方式 (7) 5.4确定加工顺序及进给路线 (7) 5.5刀具选择 (7) 5.6切削用量选择 (8) 5.7数控加工工艺卡片拟订 (9) 六、套类零件加工编程 (9) 毕业总结 (13) 致谢 (14) 参考文献 (15)

套类零件的加工及工艺分析 一、套筒类零件的结构特点及工艺分析 套筒类零件的加工工艺根据其功用、结构形状、材料和热处理以及尺寸大小的不同而异。就其结构形状来划分,大体可以分为短套筒和长套筒两大类。它们在加工中,其装夹方法和加工方法都有很大的差别,以下分别予以介绍。 1.1 轴承套加工工艺分析加工 如图1-1所示的轴承套,材料为ZQSn6-6-3,每批数量为200件。 1.1 轴承套的技术条件和工艺分析 该轴承套属于短套筒,材料为锡青图1-1轴承套简图铜。其主要技术要求为:Φ34js7外圆对Φ22H7孔的径向圆跳动公差为0.01mm;左端面对Φ22H7孔轴线的垂直度公差为0.01mm。轴承套外圆为IT7级精度,采用精车可以满足要求;内孔精度也为IT7级,采用铰孔可以满足要求。内孔的加工顺序为:钻孔-车孔-铰孔。 由于外圆对内孔的径向圆跳动要求在0.01mm内,用软卡爪装夹无法保证。因此精车外圆时应以内孔为定位基准,使轴承套在小锥度心轴上定位,用两顶尖装夹。这样可使加工基准和测量基准一致,容易达到图纸要求。 车铰内孔时,应与端面在一次装夹中加工出,以保证端面与内孔轴线的垂直度在0.01mm以内。 图1-1

套类零件加工方法及工艺

学习情境3:套类零件机械加工工艺文件的制订 一、零件的工艺分析 图示液压缸是某液压系统中的执行元件,它是一种把液体的压力能转换成机械能以实现往复运动的能量转换装置。本零件生产类型为中批生产。下面对该零件进行精度分析,为保证活塞在液压缸内移动顺利,对该液压缸内孔有圆柱度要求,对内孔轴线有直线度要求,内孔轴线与两端面间有垂直度要求,内孔轴线对两端支承外圆(φ82h6)的轴线由同轴度要求。除此之外还特别要求:内孔必须光洁无纵向刻痕。 二、毛坯的选择 液压缸的毛坯一般根据压力选用相应尺寸和壁厚的无缝钢管。 三、定位基准的选择 1.精基准的选择选择基准思路的顺序是,首先考虑以什么表面为精基准定位加工工件的主要表面,然后考虑以什么面为粗基准定位加工出精基准表面,即先确定精基准,然后选出粗基准。 为了使加工表面间有较高的位置精度,又为了使其加工余量小而均匀,可采用反复加工、互为基准的原则。先以M88mm×1.5 mm螺纹和φ84mm外圆为基准加工φ70H11mm孔,再以φ70H11mm孔的中心线为基准加工外圆至终尺寸。由于这种方法所用夹具(心轴)的结构简单、定心精度高,可获得较高的位置精度,因此应用甚广。 2.粗基准的选择根据粗基准选择应合理分配加工余量的原则,应选φ90mm外圆的毛坯面为粗基准,以保证其加工余量均匀。

四、工艺路线的拟定 1.各表面加工方法的选择根据典型表面加工路线,φ70H11内孔采用半精镗-精镗-精铰-滚压的加工方法;φ82h6外圆采用“粗车-精车”,R7mm槽、内锥孔及端面也采用车削的方法加工。 2.加工顺序的确定由零件的工艺分析可以知道,液压缸零件内、外表面轴线的同轴度以及端面与孔轴线的垂直度要求较高,若能在一次装夹中完成内、外表面及端面的加工,则可获得很高的位置精度,但这种方法的工序比较集中,对于尺寸较大的,尤其是长径比达的液压缸,不便一次完成。于是,将液压缸内、外表面加工分在几次装夹中进行。一般可以先加工孔,然后以孔为精基准最后加工外圆。根据基准先行的原则,以及先加工主要表面(φ70mm内孔和φ82mm 外圆),后加工次要表面(R7mm槽、内锥孔及车端面)的原则,安排机械加工路线如下所示: ①备料无缝钢管切断。 ②以三爪定心卡盘夹一端,大头顶尖顶另一端定位,同时按φ90mm 毛坯外圆面找正,车φ82mm外圆到φ88mm及M88mm×1.5 mm螺纹;车端面及倒角;调头以三爪定心卡盘夹一端,大头顶尖顶另一端定位,同时按φ90mm毛坯外圆面找正,车φ82mm外圆到φ84mm;车端面及倒角,取总长1686mm(留加工余量1mm)。 ③一端用M88mm×1.5 mm螺纹固定在夹具中,另一端搭中心架,半精推镗孔到φ68mm;精推镗孔到φ69.85mm;精铰(浮动镗刀镗孔)到φ70±0.02mm,表面粗糙度Ra值为2.5μm。

车削加工教案详解

车削加工教案 【教学目的及要求】 1.了解车床型号、组成、运动和用途。 2.熟悉车刀、量具和主要附件的基本结构与使用方法。 3.掌握车削加工的基本技能,能加工轴类、盘套类零件。 4.熟悉车工安全操作规程。 【教学课时】7课时 车削加工讲授内容 一般机器制造中车床约占金属切削机床总台数的20%~35%,主要用于加工内外圆柱面、圆锥面、端面、成形回转表面以及内外螺纹面、蜗杆等。 车床种类很多,其中卧式车床是应用最广泛的一种。 一、车床组成 车床上由机床主轴带动工件旋转。由溜板箱上的大拖板及刀架带动刀具作纵横向直线移动。为了改变上述运动的大小,尚有主运动变速箱(主轴箱)和进给运动变速箱(进给箱)。上述各部分都由床身支承。 车床的组成部分有: 1.主轴箱:安装主轴及主轴变速机构; 2.进给箱:安装作进给运动的变速机构; 3.溜板箱:安装作纵横向运动的传动元件并联接拖板及刀架。 4.刀架:安装车刀,使其作纵向、横向(可自动)或斜向(手动)进给运动。 5.尾架:安装尾架套筒及顶尖; 6.床身:用来支承上述各部件,并保证其间相对位置。 二、卧式车床型号 车床型号按照国家标准规定,由汉语拼音和阿拉伯数字组成。 如:

C A 6 1 40 机床主参数代号表示最大车削直径的十分之一,即400mm 机床型别代号(卧式车床) 机床组别代号(卧式车床) 沈阳机床厂作了重大改进 机床类别代号(车床类) 三、车削运动及车削用量 1.车削运动及车削表面 1)车削运动 在车床上,切削运动是由刀具和工件作相对运动而实现的。 按其所起的作用,通常可分为以下两种。 (1)主运动。切除工件上多余金属,形成工件新表面必不可少的基本运动。其特征是速度最高,消耗功率最多。车削时工件的旋转为主运动,切削加工时主运动只能有一个。 (2)进给运动。使切削层间断或连续投入切削的一种附加运动。其特征是速度小,消耗功率少。车削时刀具的纵、横向移动为进给运动。切削加工时进给运动可能不只是一个。 2)车削表面 在车削外圆过程中,工件上存在着三个不断变化着的表面。 待加工表面、已加工表面和过渡表面。 2.车削用量 在车削时,车削用量是切削速度v c、进给量f和背吃刀量a p三个切削要素的总称。它们对加工质量、生产率及加工成本有很大影响。 (1)切削速度v c 车削时的切削速度是指车刀刀刃与工件接触点上主运动的最大线速度(m/s)。 (2)进给量f 车削时,进给量是指工件一转时刀具沿进给方向的位移量,又称走刀量(mm/r)。 (3)背吃刀量a p 车削时,背吃刀量是指待加工表面与已加工表面之间的垂直距离,单位为mm。它又称切削深度(mm)。 3.车削用量的选择 车削用量三要素中影响刀具耐用度最大的是切削速度,其次是进给量,最小是背吃刀量。所以在粗加工时应优先考虑用大的背吃刀量,其次考虑用大的进给量,最后选定合理的切削速度。半精加工和粗加工时首先要保证加工精度和表面质量,同时要兼顾必要的耐用度和生产效率,一般多选用较小的背吃刀量和进给量,在保证合理刀具耐用度前提下确定合理的切削速度。

套类零件的加工实训指导

套类零件的加工 (一)实训练习 实训课题一 (一)课题目的。 1.掌握套类零件的加工工艺分析方法及编程方法。 2、合理选择刀具及切削用量。 3.能采用一定的加工技巧来保证加工精度。 4.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做到安全操作、文明生产。 (二)加工图纸及分析。(图4-3-11) 图4-3-11 如图4-3-11所示,该套类零件工件的加工形面较多,外圆有柱面、圆弧面、外锥面、外槽等,而内孔有圆弧面和锥面。从该零件的形状考虑,可以一次装夹完成工件的加工。 (三)毛坯选择。 材料:45#圆钢 尺寸:Ф40×70 (四)数学处理。 由图可知,编程所需要的基点坐标均已给出,不需要计算。需要注意的是外槽的尺寸,选择切槽刀时应考虑好刀宽。 (五)确定加工路线。(见表4-3-17) 1、不能使用纱布和锉刀休整表面。 2、未注倒角:0.5×45°。 技术要求:

3、用ф16mm 钻头钻通该零件。 麻花钻 4、用镗孔刀粗加工内孔。 T0101 镗孔车刀 5、用镗孔刀精加工内孔。 T0101 镗孔车刀 1 1、用外圆刀粗加工各外圆。 T0202 外圆车刀 2、用外圆刀精加工各外圆。 T0202 外圆车刀 3、用切槽刀切外槽。 T0303 切槽刀 4、切断零件。 T0303 切槽刀 2 略 掉头包好铜皮,切削另一端 面,取总长度至要求。(手动) T0202 外圆车刀 (六)选择刀具及切削用量(见表4-3-18) 表4-3-18 (七)确定工件原点 工件原点设定在工件右端面中心处。 (八)工件的装夹方法 采用三爪卡盘装夹,工件伸出长度50mm 左右。调头装夹时,需垫铜皮,以防夹伤已加 工表面。 (九)程序编制(表4-3-19及表4-3-20) 刀具名称 车刀主要 几何参数 车刀 材料 车刀切削用量 外圆粗车刀 αo =6°~ 8° γo =25°~ 30° Kr=90°~ 93° Kr`=5°~ 8° λs=0°~ 5° YT15硬质合金 a p =2mm(单边) f= 80mm/min n=560r/min 切槽刀 前角γo =15°~ 20° 后角αo =6°~ 8° 副后角α1=1°~ 2° 副偏角Kr`=1°~ 2° YT15硬质合金 a p =3mm f=10mm/min n=360r/min 内孔车刀 αo =8°~ 10° γo =10°~ 15° Kr=90°~ 93° Kr`=3°~ 5° YT15硬质合金 a p =1mm(单边) f=60mm/min n=560r/min 中心钻 B 型中心钻 高速钢 n=560r/min 钻头 Ф16mm 高速钢 n=560r/min

数控加工--典型零件加工教学设计

典型零件的加工 【课题】典型零件的加工【选用教材】数控车床加工工艺与编程【课时】 2 【课型】实训课 【授课班级】级数控专业学生 【学情简析】 18级数控专业学生即将面临数车中级工考试,大部分学生掌握了数控车工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并能分析一般零件的加工工艺,学会了外圆加工、切槽加工、螺纹加工;小部分学生因学习态度不认真,在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上还有待提高。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掌握G71/G73外圆粗加工循环指令的灵活选用 2.提升学生寻找节点、编制程序能力 3.增强学生优化加工工艺的能力 4.达到数车中级水平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解决能力问题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培养学生虚心好学、能吃苦、会动脑的职业精神 2.提高学生安全文明操作意识;增强学生精益求精生产意识 【重点难点】 重点:工艺编排“去难化” 难点:加工工艺分析、程序编制、加工质量提升 【教学理念】 秉持“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胆大地去自我探究,然后再去针对性地解决问题。并以任务驱动法为主线,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提升职业素养,实践“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教学方法】 项目教学法、任务驱动法、实践操作法 【课前准备】备料φ40X92铝棒20段、工件图纸和工艺卡片20份、希沃一体机、PPT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师生活动 教师预设学生生成 课 前10 分钟学生提前穿好工作服,在任课教师指定位置等候,并按照2列纵队由教师带队前往实训场地。 课中【环节一】任务引入 1.教师讲解数车中级工证是毕业的基本条件,是中职 数控专业学生必须通过的考试 2.教师讲解外圆加工在数车中级工考试中,占举足轻 重的地位 3.检查工作服穿戴情况,安全文明生产教育 学生仔细听讲,对学业任务铭记于心, 对注意事项牢记在心 【设计意图】强调“安全文明生产”是数控加工的重中之重,并让学生充分认识考数车中级工证书的重要性和外圆加工在实际编程操作加工中的地位 【环节二】任务分析 1.分好组,分发图纸,让学生审图预习 2.教师提问加工此零件需要用哪些G指令、用到哪几 把刀、先加工哪一头等 3.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并回答问题 4.教师通过“造倒角”,使得加工此工件省一把槽刀, 并且通过加工刚性分析,先加工螺纹端外圆 5. 教师通过平时观察,发现学生在控制零件总长的时 候浪费太多不必要的时间,教授平端面程序 学生通过组内讨论并回答问题 学生通过教师的画龙点睛,得知“造倒角” 可以省去退刀槽切削,用G73外圆粗加工循 坏指令加工即可,使得加工此零件只需要外 圆刀和外螺纹刀,提高了加工效率; 通过老师对加工刚性的讲解,提升了学生 的工艺分析能力 学习平端面程序。教程见附件

5 典型零件图的识读

项目六典型零件图的识读 任务1 识读锥度轴零件图(见上一节内容) 任务2 识读轴零件图 【课题名称】 断面图 【教学目标与要求】 一、知识目标 掌握移出断面图、重合断面图的画法和标注方法。 二、能力目标 会画和标注移出断面图、重合断面图。 三、素质目标 掌握并会画和标注移出断面图、重合断面图。 四、教学要求 掌握移出断面图、重合断面图的画法和标注。 【教学重点】 移出断面图、重合断面图的画法和标注。 【难点分析】 移出断面图、重合断面图的画法。 【分析学生】 1)有剖视图的学习基础,掌握断面图不困难。 2)画断面图也不会有困难。 3)在学习困难不大的情况下,要多练习,多熟练。

【教学设计思路】 演示法、讲练法、归纳法。 【教学资源】 机械制图网络课程,圆规、三角板。 【教学安排】 2学时(90分钟) 教学步骤:讲授与演示交叉进行,讲授与练习交叉进行,最后进行归纳。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课 1)简述画剖视图的注意事项、剖视图的标注方法。 2)讲评作业批改情况。 二、导入新课 视图能表达物体外部的结构形状,剖视图能表达物体内部的结构形状,断面图用于表达物体断面的形状,熟练地运用这些图样画法,相互配合起来就能将零件各个方向的内、外部形状准确而简便地表达出来。 三、讲授新课 1.断面图的概念 教师教授断面图的概念,交叉演示网络课程中断面图的概念、断面图与剖视图的区别。 学生进行习题集相关习题练习。

2.断面图的分类及其画法 教师讲授移出断面图、重合断面图的画法和标注;交叉演示网络课程中移出断面图的画法、重合断面图的画法、移出断面图的标注、重合断面图的配置和标注。 学生进行习题集相关习题练习。 四、小结 简述断面图的概念、分类、画法与标注。 五、布置作业 习题集相关习题。 【课题名称】 其他表示法及表达方法的应用 【教学目标与要求】 一、知识目标 熟悉局部放大图及常用简化画法和图样表示方法的综合应用。 二、能力目标 会画局部放大图和常用简化画法,能理解图样表示方法的综合应用。 三、素质目标 熟悉局部放大图和常用简化画法,能理解图样表示方法的综合应用。 四、教学要求 熟悉并能画局部放大图和常用简化画法。

套类零件加工工艺

一、套筒类零件的结构特点及工艺分析 套筒类零件的加工工艺根据其功用、结构形状、材料和热处理以及尺寸大小的不同而异。就其结构形状来划分,大体可以分为短套筒和长套筒两大类。它们在加工中,其装夹方法和加工方法都有很大的差别,以下分别予以介绍。 (一)轴承套加工工艺分析加工 如图31-1所示的轴承套,材料为ZQSn6-6-3,每批数量为200件。 1.轴承套的技术条件和工艺分析 该轴承套属于短套筒,材料为锡青图31-67轴承套简图铜。其主要技术要求为:Φ34js7外圆对Φ22H7孔的径向圆跳动公差为0.01mm ;左端面对Φ22H7孔轴线的垂直度公差为0.01mm 。轴承套外圆为IT7级精度,采用精车可以满足要求;内孔精度也为IT7级,采用铰孔可以满足要求。内孔的加工顺序为:钻孔-车孔-铰孔。 由于外圆对内孔的径向圆跳动要求在0.01mm 内,用软卡爪装夹无法保证。因此精车外圆时应以内孔为定位基准,使轴承套在小锥度心轴上定位,用两顶尖装夹。这样可使加工基准和测量基准一致,容易达到图纸要求。 车铰内孔时,应与端面在一次装夹中加工出,以保证端面与内孔轴线的垂直度在0.01mm 以内。 2.轴承套的加工工艺 表31-1为轴承套的加工工艺过程。粗车外圆时,可采取同时加工五件的方法来提高生产率。 表31-1轴承套加工工艺过程 (二)液压缸加工工艺分析 液压缸为典型的长套筒零件,与短套筒零件的加工方法和工件安装方式都有较大的差别。 1.液压缸的技术条件和工艺分析 序号 工序名称 工序内容 定位与夹紧 1 备料 棒料,按5件合一加工下料 2 钻中心孔 车端面,钻中心孔,调头车另一端面,钻中心孔 三爪夹外圆 3 粗车 车外圆Ф42长度为6.5mm ,车外圆Ф34Js7为Ф35mm ,车空 刀槽2×0.5mm ,取总长40.5mm ,车分割槽Ф20×3mm ,两端倒角1.5×45°,5件同加工,尺寸均相同 中心孔 4 钻 钻孔Ф22H7至Ф22mm 成单件 软爪夹Ф42mm 外圆 5 车、铰 车端面,取总长40mm 至尺寸,车内孔Ф22H7为Ф22 mm , 车内槽Ф24×16mm 至尺寸,铰孔Ф22H7至尺寸,孔两端倒角 软爪夹Ф42mm 外圆 6 精车 车Ф34Js7(±0.012)mm 至尺寸 Ф22H7孔心轴 7 钻 钻径向油孔Ф4mm Ф34mm 外圆及端面 8 检查

典型齿轮零件加工工艺分析教案资料

典型齿轮零件加工工艺分析 圆柱齿轮加工工艺过程常因齿轮的结构形状、精度等级、生产批量及生产条件不同而采用不同的工艺方案。下面列出两个精度要求不同的齿轮典型工艺过程供分析比较。 一、普通精度齿轮加工工艺分析 (一)工艺过程分析 图示为一双联齿轮,材料为40Cr,精度为7-6-6级,其加工工艺过程见表1。 从表中可见,齿轮加工工艺过程大致要经过如下几个阶段:毛坯热处理、齿坯加工、齿形加工、齿端加工、齿面热处理、精基准修正及齿形精加工等。 双联齿轮加工工艺过程

加工的第一阶段是齿坯最初进入机械加工的阶段。由于齿轮的传动精度主要决定于齿形精度和齿距分布均匀性,而这与切齿时采用的定位基准(孔和端面)的精度有着直接的关系,所以,这个阶段主要是为下一阶段加工齿形准备精基准,使齿的内孔和端面的精度基本达到规定的技术要求。在这个阶段中除了加工出基准外,对于齿形以外的次要表面的加工,也应尽量在这一阶段的后期加以完成。 第二阶段是齿形的加工。对于不需要淬火的齿轮,一般来说这个阶段也就是齿轮的最后加工阶段,经过这个阶段就应当加工出完全符合图样要求的齿轮来。对于需要淬硬的齿轮,必须在这个阶段中加工出能满足齿形的最后精加工所要求的齿形精度,所以这个阶段的加工是保证齿轮加工精度的关键阶段。应予以特别注意。 加工的第三阶段是热处理阶段。在这个阶段中主要对齿面的淬火处理,使齿面达到规定的硬度要求。 加工的最后阶段是齿形的精加工阶段。这个阶段的目的,在于修正齿轮经过淬火后所引起的齿形变形,进一步提高齿形精度和降低表面粗糙度,使之达到最终的精度要求。在这个阶段中首先应对定位基准面(孔和端面)进行修整,因淬火以后齿轮的内孔和端面均会产生变形,如果在淬火后直接采用这样的孔和端面作为基准进行齿形精加工,是很难达到齿轮精度的要求的。以修整过的基准面定位进行齿形精加工,可以使定位准确可靠,余量分布也比较均匀,以便达到精加工的目的。 (二)定位基准的确定 定位基准的精度对齿形加工精度有直接的影响。轴类齿轮的齿形加工一般选择顶尖孔定位,某些大模数的轴类齿轮多选择齿轮轴颈和一端面定位。盘套类齿轮的齿形加工常采用两种定位基准。 1)内孔和端面定位选择既是设计基准又是测量和装配基准的内孔作为定位基准,既符合“基准重合”原则,又能使齿形加工等工序基准统一,只要严格控制内孔精度,在专用芯轴上定位时不需要找正。故生产率高,广泛用于成批生产中。 2)外圆和端面定位齿坯内孔在通用芯轴上安装,用找正外圆来决定孔中心位置,故要求齿坯外圆对内孔的径向跳动要小。因找正效率低,一般用于单件小批生产。 (三)齿端加工 如图所示,齿轮的齿端加工有倒圆、倒尖、倒棱,和去毛刺等。倒圆、倒尖后的齿轮,沿轴向滑动时容易进入啮合。倒棱可去除齿端的锐边,这些锐边经渗碳淬火后很脆,在齿轮传动中易崩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