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

第4章  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
第4章  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

第四章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

第一节教育目的概述

一、教育目的及其结构和意义

(一)教育目的的内涵

教育目的具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教育目的是指教育主体根据社会发展和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需要制定的教育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主要体现于教育在人的培养质量规格、身心素质和社会倾向性等方面的要求。狭义教育目的是一定社会所属的各级各类学校必须遵循的总要求,及各级各类学校在课程或教学方面对所培养的人的特殊要求。换言之,狭义的教育目的是指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它是广义教育目的的具体化。

(二)教育目的的结构

教育目的的结构,也就是教育目的的组成部分及其相互关系。

教育目的具有不同的层次结构,具体如下:

教育目的(国家统一制定的,或是教育家理想中的)

培养目标(各级各类学校根据教育目的和学校实际制定的)

学校教育目的的结构各育目标(根据培养目标制定的德、智、体等各育目标)

教学目的(根据各育目标制定的教学结果的总设想)

教学目标(教学目的在各门学科教学活动中的具体化)

课时目标(根据教学目标制定的不同课时的具体要求)

目的是制定目标的依据,是目标的具体化;而目标是目的实现的保证,具有可测定性和可操作性。

这不仅标示着一定社会对教育培养人的要求,也标示着教育活动的方向和目标,教育目的是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

(三)教育目的的意义

教育目的对一切教育活动都有指导意义,是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依据,也是教育工作期望的理想归宿,是落实教育任务、确定教育内容、选择教育方法和手段、检查和评价教育效果的根据。具体来说,教育目的的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育目的指明受教育者的发展方向,引导受教育者的发展过程,有效促进受教育者的发展。

(2)教育目的预定教育的理想结果,对教育活动起指导、支配作用。(3)教育目的是国家或阶级、政党人才利益的集中体现,能全方位地规范教育活动的方方面面,是教育行政机关和学校管理部门确定教育内容,指导、检查和评估学校教育教工作的依据。

(4)教育目的为教师的教育和教学工作提供了努力的方向(5)教育目的有利于教育行政机关、学校管理部门和教育工作者端正教育思

想,促进教育改革。

二、教育目的与教育方针、培养目标

教育目的是教育主体对受教育者成为什么样的人的总体发展规格的预期要求、设想或规定。

培养目标是指根据教育目的和学校的实际制定的,各级各类学校或专业的具体培养要求或培养人的具体质量规格,是教育目的的具体化。教育方针,在一些国家、政党或某些时期也称之为“教育大旨”(如日本)或“教育宗旨”(如我国清末至解放前国民党统治时期)。它是国家或政党在一定的历史时期根据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要求,为实现教育目的而规定的教育工作的总方向和行动指针。它是制定各项教育政策的根本依据。

从三者的区别来看,教育目的是基于对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认识而产生的教育结果预期,既具有客观性和现实性特点,又具有主观性和超前性(理想性)的特点,教育目的一般指包含“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而教育方针除此之外,还含有“怎样培养人”的问题和教育事业发展的基本原则,其内涵更加丰富,更具有明显的阶级性、政治性和政策规定性,在一定时期内具有必须贯彻的强制性。教育目的是理论术语、学术性概念,而教育方针是工作术语、政治性概念。此外,教育目的是各级各类教育培养人的总的质量标准和总的规格要求,具有一般性。培养目标则是不同级别、不同类型、不同层次、不同专业教育的具体目标,具有特殊性。

“三者相对来说,教育目的具有核心指导性、概括统一性;教育方针具有指令性、政治指向性;教育目标具有具体多样性、实践操作性。教育目的、教育方针、培养目标相互联系、结合,共同构成国家的完整的教育目标体系。”

三、教育目的的制定

(一)教育目的制定的依据

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生产、文化、科学技术发展的要求和受教育身心发展状况是确定教育目的的重要依据。

1.教育目的受一定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的制约

2.教育目的受一定社会生产关系、政治观点、政治制度等的制约

3.教育目的的确立要符合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需要

4.教育目的的确立受理论和研究水平的制约

(二)教育目的的预设

教育目的是在教育活动之前,人们对所要培养人才的质量及规格的总体规划和设想。它同样具有主观性、超前性、指向性、参照性和强制性等特征。

(三)教育目的的生成

杜威是最早否定教育目的预设的先驱。

他反对在教育过程之外预设好的目的,提出教育目的应是儿童的本能、冲动、兴趣所决定的具体的教育过程。皮亚杰也反对。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72年发表的《学会生存》一书中,以“教育即解放”为口号,对传统教育目的观进行了全面而深刻的透视与检讨。

该书认为更应关注教育的过程,尊重学生的内在需求和自主建构,向学生提供多样的可供选择的价值系统和信仰,培养他们对多元化的认识、开放与宽容的心态以及自主判断和选择的能力……这样的关注是传统教育目的较少涉及到的。

第二节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

所谓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是指教育目的的提出者或从事教育活动的主体依据自身的需要对教育价值作出选择时所持的一种倾向。

具有代表性的教育目的观重要有以下几种:

一、个人本位目的观和社会本位目的观

个人本位的教育目的观和社会本位的教育目的观,就是围绕如何看待个人发展和社会发展在教育中各自的地位及关系而形成的两种对立的教育目的观,它们是教育目的的两种截然不同的价值取向。

(一)个人本位论

教育目的的个人本位论坚信人生来就具有健全的本能,就是真善美的体现.主张教育目的应以个人需要为本,强调根据儿童的本性,以个人自身完善和发展的需求为出发点来制定教育目的和构建教育活动。这种教育目的观的源头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的智者学派。主要代表人物有法国的卢梭、瑞士的裴斯泰洛齐、德国的康德、福禄贝尔等。

其中,卢梭的“自然教育说”在近代教育目的观上开了“个人本位”的先河。

(二)社会本位论

社会本位论认为个人的发展有赖于社会、受社会的制约,主张教育目的应根据社会需要来确定,促使个人社会化,适应社会需要,培养符合国家根本精神的有用公民。

社会本位论否认个人的存在和价值,强调社会发展的需要,认为个人只是社会的组成部分,要适应社会的发展。这种理论看到了教育目的的社会制约性,但否认了教育目的同时也受个人兴趣、爱好等制约的可能性。

19世纪下半叶是社会本位论发展的鼎盛时期,主要代表人物有孔德、迪尔凯姆、纳托尔普、凯兴斯坦纳等。

“塑造‘社会我’,这就是教育的目的”。

个人本位教育目的观和社会本位教育目的观从理论上讲,都有其合理的一面,但同时也存在片面过激的一面。两者各执一端,孤立地、片面地看待个人发展要求与社会发展需要之间的关系,把他们机械地割裂并对立起来,是有失偏颇的。在现实生活中,纯粹和绝对的个人本位或社会本位都是不足取的。社会需要与人的自身发展是辩证统一的。一方面,人是社会的组成部分,人总是生活在社会中,受社会的影响,教育的目的是培养社会发展所需要发展,才能推动社会的发展。社会需要与个人自身兴趣、爱好、才能的发展是统一的,因此,只有将社会发展需要与人的发展需要结合起来才是科学的,制定教育目的应反映出社会需要和个体发展之间的辩证统一。

二、人文主义目的观与科学主义目的观

两大对立的哲学或社会文化思潮,一是人文主义思潮,二是科学主义思潮。在两种思潮的背后形成了两种教育目的观:人文主义教育目的观和科学主义教育目的观。

(一)人文主义目的观

人文主义目的观认为教育的本质和根本目的就是培育人性。在教育中强调尊重儿童,注意儿童身心的全面发展,要求自由平等和个性解放,始终把人的价值和人自身的完善放在教育价值的首要位置。

人文主义教育最早可追溯到古希腊社会,人们将这种教育称为“Liberal education”,意为“文科教育”,亦即自由教育或自由人教育,它的根本目的是培养自我完善的人。“亚里士多德是历史上第一个说出教育的终极目标是“自我实现”这一人文主义思想精髓的哲人,为人文主义教育思想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至20世纪下半叶,人本化教育认为,教育的目的就是人的自我实现、完美人性的形成以及人的潜能的充分发展。

(一)科学主义目的观

科学主义教育目的观是以社会的需要尤其是物质需要为出发点,以社会物质

生产和科技进步为中心的关于教育目的功利主义主张。弗兰西斯.培根无疑是科学功利主义的奠基人。

20世纪,科学主义的泛滥导致了教育过程的机械化和非人性化,不仅科学教育如此,还要把这种所谓“标准化”、“规范化”的模式强加到人文教育中去,结果致使人文学科、人文教育也过度“科学化”,从而迷失了本性。

当前,许多人开始转向追求二者的协调发展,主张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走向科学人道主义。

科学人道主义以科学为基础,以人文为取向,在科学人文的相互融合中促进人格的完善和发展。

第三节我国的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

一、我国的教育目的

(一)新中国教育目的的历史演变

1949年9月29日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规定:人民政府的文化教育工作,应以提高人民的文化水平,培养国家建设人才,肃清封建的、买办的、法西斯主义的思想,发展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为主要任务。

1949年12月,教育部召开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明确了新中国教育工作的目的,即“为人民服务,首先为工农服务,为当前的革命斗争与建设服务”。

《1954年文化教育工作的方针和任务》中提出:“中等教育和初等教育,应贯彻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为培养社会主义社会的建设者而奋斗。”

1957年2月,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指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这是新中

国成立以后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首次对教育方针作出的概括性表述。1958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的《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明确提出“党的教育工作方针,是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同时提出“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

1982年12月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的教育目的是:“国家培养青年、少年、儿童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1983年9月,邓小平给北京景山学校的题词:“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简称“三个面向”)。

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要为90年代至下世纪初叶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新的能够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的各级各类人才。” “所有这些人才,都应该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和社会主义事业,具有为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而艰苦奋斗的献身精神,都应该不断追求新知,具有实事求是、独立思考、勇于创造的科学精神。”

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义务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努力提高教育质量,使儿童、少年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为提高全民族素质,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奠定基础。”首次把“提高全民族素质”纳入教育目的。

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教育目的。

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也明确规定:“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强调“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重要途径”。从此,素质教育进入全面实施阶段。

2001年6月《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坚持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2002年11月,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中提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2004年2月,国务院颁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道德

教育的若干意见》提出:“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2007年10月,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上提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二)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特征

六十多年来,我国教育目的的表述的一些共同的基本特征:

(1)以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为指导思想

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为我国制定社会主义的教育目的提供了科学的价值观和正确认识、处理社会与个人发展关系的方法论。从各个时期我国教育目的的表述可以看出,我们始终坚持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方向,始终强调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2)坚持社会主义方向

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是我国教育的社会主义方向和所要培养的人的社会价值。

我国教育目的所规定的社会主义性质却始终没有变。这在各个时期所提出的教育目的中均有表现,如“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社会主义人才”、“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等等。

(3)培养“劳动者”、“社会主义建设人才”

我国各时期教育目的所要求培养的人才,都是服务于社会主义的“劳动者”、“建设者”、“接班人”。

(4)坚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这是我国人才培养的规格标准,是教育目的中对受教育者身心素质的要求。

(5)注重提高全民族素质

我国教育目的不仅包含对人的全面发展的要求,而且还含有对整个民族素质全面提高的要求。

二、全面发展教育与素质教育

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目的历来要求使教育者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全面发展教育是实现全面发展的手段,素质教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具体落实,是针对“应试教育”严格阻碍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的实现而提出的具体措施。

(一)我国社会主义的全面发展教育

全面发展即指人的体力和智力的充分发展,后扩展为包括人的道德意向和志趣、个性的发展,亦即人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充分发展。所以“全面发展”是指人的素质构成,或者说是教育所要培养的人的标准或规格,是教育要实现的目的。“全面发展教育”是为了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实现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而实施的教育,是实现教育目的的手段和途径。我国社会主义的全面发展教育,是指我们的教育目的所规定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

1.我国社会主义全面发展教育的构成

三育说是指:德育、智育、体育;四育说是指:德育、智育、体育、

美育;五育说是指: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还有在五育说的基础上加上心育(心理教育)、法制教育、等。但多数人认为我国中小学实施的全面发展教育包含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这“五育”。

德育即思想品德教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受教育者施加系统的影响,把一定社会的思想观点、政治准则、道德规范等转化为个体思想品质的教育。

智育是引导学生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训练和形成基本技能技巧、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发展智力的教育。智育的任务主要是向学生传授系统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培养基本技能技巧、发展学生的智力,形成学生智慧和科学的世界观。

体育是指引导学生掌握健身、卫生等方面的知识、训练和形成健身技能和运动能力、发展学生机体素质和体力,增强学生体质的教育。体育的任务是:增强学生体质,这是学校体育的根本任务;向学生传授体育和卫生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结合体育特点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向国家输送优秀体育运动员,促进我国体育运动技术水平的提高。

美育又称审美教育、美感教育等,是通过现实生活和艺术中的美来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发展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培养学生高尚情操和文明素养的教育。美育的任务是培养学生对自然、社会、艺术的正确的审美观点,使学生具有感受美、理解美、鉴赏美的知识和能力;训练和形成学生初步的绘画、唱歌、舞蹈、诗歌朗诵和文艺创作等基本技能,并能运用这些艺术形式创造性地表现美和创造美,形成表现美、创造美和追求美的能力。

劳动技术教育是引导学生掌握现代生产劳动的基础知识,训练和形成基本生产技能,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观点,养成学生良好的劳动习惯的教育,包括劳动教育和技术教育两方面。劳动技术教育的任务是引导学生初步掌握一些基本生产知识和劳动技能;培养学生的劳动观点,养成正确的劳动态度和习惯。

2.“五育”之间的关系

“五育”既各有其相对独立性,又具有内在联系,它们共同构成我国的全面发展教育。

首先,各育都针对人的身心素质发展的某一方面,都有自己独特的任务、作用和特殊的教育方法、手段,不能相互取代。教育实践中应坚持“五育并举”,任何一育都不能偏废。

其次,各育又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相互促进,共同构成一个整体,每一育都是全面发展教育中必不可少的构成部分。必须要树立整体观念、把各育作为整体的一部分来认识。只有综合设计教育活动,发挥教育的整体功能,才能真正提高教育的实效。

3.实施全面发展教育应注意的问题

(1)正确处理“五育”关系,科学设计教育活动

强调“五育并举”,但这并不意味着在教育实践中平均用力,应根据各育的特点和人的身心发展规律,进行科学设计、合理安排。

(2)正确认识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的关系,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教育。

(3)坚持以人为本,充分发挥师生潜能

(4)树立崇高理想,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5)确定合理的培养目标,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发展

(二)素质教育

1.素质教育的内涵

素质教育理解为一种教育理想,一种教育价值观。简言之,素质教育是根据社会时代发展和人的发展需求,以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目的,以充分发挥学生主体精神为引导,以不断开发学生潜能和个性为宗旨,注重培养创新和实践能力为特征,重视适应未来社会和回归学生生活的教育。

2.素质教育的实施

实施素质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重视和支持。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

就学校而言,应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1)更新教育观念,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定实施素质教育的信心;

(2)提升教师队伍素质,激发全体教师的责任心和工作积极性,创设实施素质教育的条件;

(3)加强素质教育宣传,使学校、家庭、社会的教育理念形成一致,创造实施素质教育氛围;

(4)融入经济社会发展潮流,面向全社会办学,广泛吸收实施素质教育的各种资源;

(5)改革课程设置,减轻学生负担,搭建实施素质教育的平台;(6)重视课堂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畅通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7)健全教育评价体系,改革评价方法,明确实施素质教育的导向;

(8)深化素质教育研究、不断创新素质教育方法,总结素质教育经验,提高素质教育水平。

(三)素质教育与全面发展教育的关系

对两者关系的认识上,大致有同一说、超越说、同异说、具体化说几种观点。

1.同一说

2.超越说

3.同异说

4.具体化说

三、我国中小学教育的培养目标

1.认识学校培养目标的内涵

广义的培养目标就是教育目的,从整个社会来讲,受教育者身心应具备什么品质,既是全社会的培养目标,又是这个社会的教育目的。狭义的培养目标是指教育目的在各级各类教育机构的具体化,是根据教育目的,结合各级各类教育的实际制定的培养人的具体规格和标准。

培养目标具体落实到学校,有着其独特的内涵。

首先,学校培养目标的价值取向是更自觉地在人、社会和学校教育关系层面上思考,这比教育目的从宏观上思考问题更为具体和细致。

其次,学校培养目标是与教育方针、教育目的相近的概念,属于教育目的概念体系中的一个下位概念,受到教育目的、教育方针的制约。教育目的与学校培养目标之间是普遍与特殊的关系或抽象与具体的关系。

最后,各级各类学校确定的对所培养人的特殊要求即学校培养目标,它是由特定的社会领域和特定的职业层次需要决定的。因此,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最终以不同类别不同层次的人才的培养目标体现出来。

2.了解学校培养目标的具体性

中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亦称国民基础教育,是提升全体国民基本素质的教育。它的基本任务是实施普通文化知识教育,培养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他们学习做人和进一步接受专业(职业)教育打好基础,为提高全民族素质打好基础。义务教育是指依据国家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青少年必须接受,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一定程度和年限的国民教育。所以义务教育是一种强制教育,或称强迫教育,是普及国民教育最强有力的手段。

(1)九年义务教育的总体培养目标

2001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规定,九年义务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治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知识基础、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2)小学阶段的培养目标

德育方面:初步具有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思想感情,初步养成关心他人、关心集体、认真负责、诚实、勤俭、勇敢、正真、合群、活泼向上等良好品德和个性品质,养成讲文明、讲礼貌、守纪律的行为习惯,初步具有自我管理以及分辨是非的能力。智育方面:具有阅读、书写、表达、计算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一些生活、自然和社会常识,初步具有基本的观察、思维、动手操作和自学的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体育方面:初步养成锻炼身体和讲究卫生的习惯,具有健康的身体。美育方面:具有较广泛的兴趣和健康的爱美的情趣。

劳动教育方面:初步学会生活自理,会使用简单的劳动工具,养成爱劳动的习惯。

(3)初中阶段的培养目标德育方面:具有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思想感情,初步了解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

主义的基本观点,初步具有为人民服务和集体主义的思想,具有守信、勤奋、自立、合作、乐观、进取等良好的品德和个性品质,遵纪守法,养成文明礼貌的行为习惯,具有分辨是非和自我教育的能力。

智育方面:使学生掌握必要的文化科学技术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一定的自学能力、动手操作能力,以及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初步具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掌握一些简单的科学方法。

体育方面:初步掌握锻炼身体的基础知识和正确方法,养成讲究卫生的习惯,具有健康的体魄。

美育方面:具有初步的审美能力,形成健康的志趣和爱好。

劳动技术教育方面:生活自理和参加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初步掌握一些生产劳动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一些择业的常识,具有正确的劳动态度和良好的劳动习惯。

(4)高中阶段的培养目标德育方面: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具有正确的政治方向;初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使学生具有社会主义责任感和事业心,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具有为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甘于奉献的精神;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文明礼貌行为;具有分辨是非和自主自律的能力。

智育方面:掌握现代化社会需要的普通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自觉的学习态度和自学的能力,掌握基本的学习方法;具有创新的精神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

体育方面:自觉锻炼身体的习惯;使他们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身心保健的能力。

美育方面:具有健康的审美观念和一定的审美能力。

个性心理品质教育方面:具有良好的意志品质和一定的应变能力。

劳动技术教育方面: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具有基本的技术意识和初步的择业能力;具有一定的劳动技能和现代生活技能。

学校办学理念及培养目标84366

办学理念及培养目标 为切实推进“科教兴县”战略,大力实施“三个转变”,我校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全面贯彻“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不断深化人事制度、分配制度改革。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我校实行了校级干部公开选拔、中层干部竞争上岗及教职工全员竞聘的人事制度改革试点。 学校始终坚持以德育为首,教学为中心,以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作为办学的基本原则;坚持“育人为本、全面发展、和谐发展、终身发展”的教育理念;努力创设科学、文明、团结、奋进的育人环境;将学科课、综合实践活动、课外活动三者有机结合起来,以艺体教育为重点,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全校教职工团结一致,齐心协力,顽强拼搏,爱校如家,强化了主人翁意识,树立了“校兴我荣、校衰我耻”的思想观点。 在小学教育飞速发展的阶段,如何抓住这难得的机遇,让学校再上台阶,实现“跨越式”发展,实现人才资源向人才资本转变的战略,让学校尽快争创国家级示范性高中,这是摆在我们面前严峻的课题,也是历史赋予我们的特殊使命。 (一)学校发展总体目标 校训:明德、求是、勤学、自强 教育理念:育人为本、全面发展、和谐发展、终身发展 工作策略:“一个目标、两种精神、三种管理、四个提高” 明确一个目标:保县内第一、争市内一流、创全国千所名校; 提倡两种精神:敬业奉献精神和开拓创新精神; 做好三种管理:层次管理、量化管理和全方位管理; 实现四个提高:教师素质提高、教育科研水平提高、课堂效益提

高、教学质量提高。 学校工作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依法治校、严谨治校、严格管理。做到管理育人,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活动育人,形成全校上下没有不育人的人,没有不育人的岗的良好风气。 牢固树立事业留人、感情留人、待遇留人观念,进一步深化人事制度和分配制度改革。实施名优教师评聘制,根据德、勤、能、绩考核,实行首席教师、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一般教师和试用教师岗位制,实行档案工资、岗位津贴、绩效工资的结构工资和年薪目标制。 牢固树立品牌就是生命,品牌就是效益观念。视教学质量为生命线,以教学为中心,注重教学过程管理,狠抓初、高中毕业班工作,加大对重点、名牌大学学生的培养。 (二)教师队伍建设 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这是学校争创“国重”软件建设的核心部分,也是我校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关键。我校在师资队伍建设中特别强调教师素质的提高: 1.政治素质;全体教职员工应积极响应县委、县政府的号召,努力实践“三个代表”,增强历史使命感,在各自的教育教学岗位上勤奋工作,努力拼搏。 2.人文素质:教师应注重自身思想素质,道德素质、文化品位的提高。多一些正气、少一些邪气;多一些雅气、少一些俗气。用自己正确的思想观念去教育学生,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影响学生,用自己的立身行事去感化学生。 3.师德素质:努力提高教师队伍的师德素质,继续加强《教师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学习,做到“依法执教、爱岗敬业、为人师表、严谨治学、热爱学生”。 4.育人水平与职业技能:学校不断提高教职工的专业素养和运

教育的目的与内容修订稿

教育的目的与内容 Document number【AA80KGB-AA98YT-AAT8CB-2A6UT-A18GG】

教育目的目的是指想要达到的地点或境地,也指想要得到的结果。所谓教育目的,就是人们在进行教育活动之前,在头脑中预先观念地存在着的教育活动过程结束时所要取得的结果,它指明教育要达到的是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它对教育任务的确定、教育制度的建立、教育内容的选择,以及全部教育活动过程的组织都起着指导的作用。教育不能没有目的,无目的的教育是不存在的。 在《教育科学的基本概念——分析、批判和建议》中,作者对于教育目的的概念作了两个角度的解释。从基本概念来说,“教育目的是一种设想的心理素质(或者一种设想的素质结构),人们欲求、尝试或者要求通过教育而在受教育者身上得以实现”。从规范概念来说,“教育目的是一种规范,它描述了一种作为理想而为受教育者所设定的心理素质(或一种素质结构),并且要求教育者应该如此行动,使得受教育者最大限度地获得实现该理想的能力”。① 人们提出的教育目的都会有一定的结构。所谓教育目的的结构,也就是教育目的的组成部分及其相互关系。教育目的一般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就教育所要培养出的人的身心素质作出规定,即指明受教育者在认知、社会性、情感等方面的发展,以期受教育者形成某种个性结构;二是就教育所要培养出的人的社会价值做出规定,即指明这种人符合什么社会的需要或为什么阶级的利益服务。其中,关于身心素质的规定是教育目的结构的核心部分。因为教育的专门职能在于培养人,教育目的必须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出发,对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方向、内容和所要达到的水平作出切实规定,才能有效地指导教育活动,形成受教育者的合理的素质结构,提高受教育者自身的价值。 在界定教育目的时,有的人认为教育目的与教育方针没有实质的区别,两者可以通用。事实上,两者是有着不同本质的概念。教育目的是一定社会对教育所培养人才的质量规格的总要求;而教育方针是一定阶级或政党在一定时期内确定的教育发展的基本指导思想。教育目的是针对受教育者个体,在个体发展以及社会发展之间做出的价值选择;而教育方针是针对整个教育事业整体而规定的教育发展总方向。教育目的是国家或政党指定教育方针的前提与依据,一定的教育方针又是为了实现一定的教育目的而制定的。 还有一个需要搞清楚的问题,就是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的关系问题。在早期,我国教育目的理论的研究成果中,对于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并未作严格区分。因为那时所说的教育目的就是指国家统一的教育目的,其核心就是国家对于人才培养规格和标准的规定。如果说

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在于培养德

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在于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独立个性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需要的各级各类人才。目前,我国的中小学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强调以“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正是这一教育目的的根本体现。 (1)中、小学在实现教育目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①教师的整体水平有待提高。目前,我国中小学教师整体素质水平还不够高。在教学中教师“满堂灌”、“填鸭式”、“注入式”的陈旧教学方法还没有得到彻底改变。同时,大多数教师已认识到了素质教育的重要性,但究竟应当如何成功地开展素质教育,可供借鉴的成熟经验还不多,缺乏对素质教育理论的系统把握。因此,素质教育在一些教育工作者心目中难以形成科学、准确、全面的理解。 ②应试教育仍有很大的生存空间。目前,素质教育在社会教育环境中,并未真正成为主流,应试教育的观念和“学而优则仕”的思想,仍严重影响着教育目的的实现。同时,在家庭教育中,“望子成龙”和功利思想仍然严重存在,考试成绩不仅仅是学校对学生的基本评价手段,而且更是成为许多家长评价孩子的惟一参照。 ③对教育目的的理解存在偏差。目前很多教师、家长甚至学校领导者对素质教育存在某些误解,以至于在实施过程中造成一些偏差。一些教师、家长认为搞素质教育让学生没法好好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只是发展学生的一些特长,学一些“旁门左道”的技艺;有的家长认为素质教育就是让学生各个方面一起发展,于是强迫孩子参加各种课外辅导班,使孩子不堪重负。 ④对知识、能力、素质的认识上存在偏差。在实现教育目的的过程中,目前存在着对知识、能力、素质之间的关系认识不清的问题,少数人甚至用能力代替素质,用素质否定知识,走到了另一个极端。 (2)解决中、小学在实现教育目的过程中存在问题的对策 ①全面提高教师素质,建设一支高水平的教师队伍。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取决于一支高素质教师队伍的建立。要全面顺利的实现素质教育的目的,必须加强师资培养,不断提高教师职业道德和业务能力,转换教师职能,真正完成教师由“教书匠”向“专家学者型”的转化,建设一支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具备现代化科学技术知识,能熟练掌握运用现代教育手段,大胆创新,充满生气和活力的教师队伍。 ②要真正改变旧的教学模式,采用有利于培养学生素质的教学模式。教学中要真正实现从“教师本位”向“以学生为主体”的转变;积极实行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激发学生独立思考的创新的意识;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使受教育者成为自己教育自己的主体,切实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素质,实现教育目的。 ③建立多元化的学生学业评价系统。要彻底动摇应试教育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就必须改革现有的单一化的学生学业评价系统,要改革以考试作为评价学生学业成绩为主要途径的评价方式,适当增加其他方面的评价指标,构建多元化的学生学业的评价系统。 ④加强对素质教育的宣传。要纠正人们对教育目的和对知识、能力、素质的认识上存在的偏差,必须加强对素质教育的宣传,要使广大的教育工作者和家长正确认识素质教育,厘清各种概念的区别,从而保证他们对素质教育的支持和落实,最终保证教育目的的实现。 总之,中、小学是实施素质教育、实现教育目的的基础教育阶段,全社会都要高度重视和支持中、小学生的素质教育工作。学校、社会和家庭要通过共同努力,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实现全面发展,进一步促进教育目的的实现。

第四章教育目的练习及答案

第四章教育目的练习及答案 一、选择题 1.国家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的人才的总的要求就是。 A.教育目的 B.培养目标 C.教学目标 D.教育理念 2.教育目的的作用有。 A.导向作用、激励作用、评价作用 B.导向作用、激励作用、指导作用 C.导向作用、推动作用、评价作用 D.推动作用、激励作用、评价作用 3.教育目的是衡量和评价教育实施效果的根本依据,体现了教育目的的。 A.导向作用 B.评价作用 C.激励作用 D.指导作用 4.目标即价值,假如目标有价值,并且人愿意获得它,那么它便能使学生孵出为达到该目的所需要的力量体现了教育目的的。 A.导向作用 B.评价作用 C.激励作用 D.指导作用 5.教育目的的层次包括。 A.国家教育目的、学校培养目标、家长的期望 B.国家教育目的、学校培养目标、学科要求 C.国家教育目的、各级各类学校培养目标、教师的教学目标 D.社会需求、学校培养目标、教师的学习目标 6.各级各类学校任务确定的对所培养的人的特殊要求,我们习惯上称为。 A.教学目的 B.培养目标 C.教学目标 D.教学任务 7.教育者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在完成某一阶段任务时,希望受教育者达到的要求或产生的变化结果是。 A.教学目的 B.培养目标 C.教学目标 D.教学任务 8.美国和前苏联两个政治制度不同的国家队教育目的有不同的表述,说明了。 A.不同发展阶段有不同的教育目的 B.不同社会制度有不同的教育目的 C.不同国家的文化背景也使教育培养的人各具特色 D.可同发展阶段有不同的发展目的 9.培养学生有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使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正确的政治观念,形成学生正确的思想方法的教育是。 A.德育 B.智育 C.美育 D.体育 10.养成适应不断改革开放形势的开放心态和应变能力是方面的要求。 A.德育 B.智育 C.美育 D.体育 11.养成实事求是、追求真理、独立思考、勇于开拓的思维方法和科学精神是方面的要求。 A.劳动技术要求 B.德育 C.智育 D.体育 12.授予学生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技能,发展他们的智力和与学习有关的非认知因素的教育是。 A.劳动技术要求 B.德育 C.智育 D.体育 13.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兴趣、情感、意志和积极的心理品质属于方面的要求。 A.德育 B.智育 C.美育 D.体育 14.授予学生健康的知识、技能,发展他们的体力,增强他们的自我保健知识和体质,培养参加体育活动的需要和习惯,增强其意志力的教育是。 A.德育 B.智育 C.劳动技术教育 D.体育

幼儿养成教育培养目标

幼儿行为习惯的培养目标 托班、小班 一、生活习惯总目标 1、培养幼儿良好的作息时间,睡眠习惯,排泄习惯,饮食习惯,进餐习惯,整理物品习惯等,形成健康,科学,文明的生活常规。 2、有独立做事的意识和较好的生活自理能力,能够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具体目标: 1、养成午睡习惯,能够独立安静入睡。 2、知道进餐时不挑食、不偏食、不大声讲话、不东张希望。 3、有良好的入厕习惯,知道及时入厕,不尿裤子。 4、能根据自己需求随渴随喝。 5、知道穿脱衣服的顺序,不穿反鞋。 二、卫生习惯总目标 1、帮助幼儿了解和掌握初步的卫生常识和技能,逐步提高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 2、帮助幼儿获得预防常见病的简单知识,初步培养幼儿不怕伤痛、乐于接受幼儿园体检、预防接种和疾病治疗的态度及行为。 具体目标: 1、培养饭前便后洗手的习惯。 2、让幼儿知道并掌握洗手、洗脸、漱口、擦嘴的基本方法。 3、让幼儿懂得要保持自身的清洁(勤剪指甲常理发,按时洗澡、洗

头、换洗衣裤等)。 4、初步懂得保持室内外环境卫生(不乱扔垃圾、不随地大小便)。 6、教育幼儿不随意捡东西或将脏东西放入口中,懂得讲卫生。 三、学习习惯总目标 1、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好问乐学。 2、培养幼儿的注意力,爱动脑筋勤于思考。 3、培养幼儿遵守学习纪律、具有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坚持性。 4、培养幼儿学习时能与同伴互助、合作和分享。 具体目标: 1、初步了解笔、纸等学习用品的用途。 2、学习上课坐姿端正,懂得举手发言。 3、认真倾听老师讲话,并学说完整话。 4、正确、安全使用美术用具。 5、了解书的结构,学会一页一页翻书。 6、培养幼儿看书兴趣、懂得珍惜书、爱护书。 四、礼仪习惯总目标 1、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与人交往习惯,与人交谈合乎情理,讲话礼貌。 2、注意倾听对方讲话,能主动参与各项活动,有自信心,乐意与人交往,学习互助、合作和分享。 3、理解遵守日常生活中的社会行为规划。 幼儿园礼仪:

基础教育的培养目标

基础教育的培养目标 (一)基础教育的培养目标 基础教育的培养目标在教育目标体系中属中间层次,它比较具体地规定了各级教育所应达到的人才培养的具体要求。 1.小学教育的培养目标 (1)德育方面:使学生初步具有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和爱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感情,初步具有关心他人、关心集体、诚实、勤俭、不怕困难等良好品德,以及初步分辨是非的能力,养成讲文明、懂礼貌、守纪律的行为习惯。 (2)智育方面:使学生具有阅读、书写、表达、计算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一些自然、社会和生活常识,培养观察、思维、动手操作和自学能力,以及有广泛的兴趣和爱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体育方面:培养学生锻炼身体和讲究卫生的习惯,具有健康的体魄。 (4)美育方面:培养学生爱美的情趣,具有初步的审美能力。 (5)劳动技术教育方面:培养学生良好的劳动习惯,会使用几种简单的劳动工具,具有初步的生活自理能力。 小学教育的培养目标是根据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的目的任务和学龄初期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提出来的。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基础,因此,在这个阶段为学生今后全面和谐充分发展打下“初步”基础,是小学教育培养目标的重要特征。 2.初中教育的培养目标 (1)德育方面:使学生具有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爱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感情,初步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初步具有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和集体主义观点,具有良好的品德,以及一定的分辨是非和抵制不良影响的能力,养成文明礼貌、遵纪守法的行为习惯。 (2)智育方面:掌握必需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一定的自学能力,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不断追求新知识的精神。 (3)体育方面:初步掌握锻炼身体的基础知识和正确方法,养成讲卫生的习惯,具有健康的体魄。 (4)美育方面:具有一定的审美能力,初步形成健康的志趣和爱好。 (5)劳动技术教育方面:掌握一定生产劳动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择业的一般常识,具有正确的劳动观点、劳动态度和良好的劳动习惯。 初中教育是小学教育的继续,又是为普通高中、职业高中和成人高中打基础的教育。初中教育阶段的学生处于学龄中期(少年期)。学龄中期是从儿童到少年又由少年走向青年的过渡时期,是人的成长、发展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转折时期,因而也是为学生全面发展、全面提高素质打基础最关键的时期。初中教育的培养目标,要在小学阶段使学生“初步”得到全面发展的基础上,为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和谐发展打好坚实的基础。初中教育最重要,但目前又是最薄弱的一环。因此,教育界和全社会都十分关注初中教育目标的全面实现。3.高中教育的培养目标 高中教育在义务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体心理素质,并且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健康的发展,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良好的基础。其主要目标如下: (1)德育方面:使学生具有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理想,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和社会主义事业,热爱中国共产党,具有为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而艰苦奋斗的献身精神,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具有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道德品质,使学生具有道德思维和道德

《教育学》教育目的教案

教育目的概述教案 一、教学时间安排:1学时; 二、教学目标: 1、识记教育目的、培养目标、课程目标、教学目标等概念; 2、理解教育目的的应然性与应然性的意义; 3、理解教育目的的结构及其对现实的指导意义。 三、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应然性教育目的与实然性教育目的 教育目的的结构层次的换分意义 四、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 五、教学过程 导入:人的活动都是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目的构成人的实践活动的一个基本要素,也是人的实践活动的一个基本特征。如蜜粉的活动与建筑师的活动之间的区别…… 六、教学内容: 一、教育目的的涵义 1、涵义:是教育主体对于其所希望达成的结果的设定,具体说来就是教育活动所要培养人才的总的质量标准和规格要求。反映了一种关于教育过程预期结果的价值取向。 2、教育目的的分类: (1)从内涵上讲,教育目的具有广义与狭义之分。 广义的教育目的指的是存在于人的头脑之中的对受教育者的期望与要求。这种教育目的是每个人对自身接受教育,或者教育能够给每个人带来什么的一种预设。狭义的教育目的指的是国家对培养什么样人才的总要求。这一教育目的是由国家提出的,对各级各类学校培养什么样的人才的总要求。 (2)从形态上分,教育目的可分为理论形态与实践形态。 理论形态的教育目的是人们根据现存的社会条件和教育目的的基本理论所提出的具有某种倾向性的教育目的。实践形态的教育目的是教育工作者或者与教育有直接联系的人,在自己的教育行为中所实际追求的教育目的。 教育目的的应然层面与实然层面之间,是一种普遍与特殊的关系,也是一种价值与事实的关系。 (3)教育目的概念辨析。 教育目的是“培养人的总目标。反映了一个国家整体的终极的教育意图,它要说明的是教育应满足什么样的社会需求和应培养人的哪些身心素质。也就是说要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什么样的社会角色和具有什么样素质的根本性问题,含有一定的方向性,是教育实践活动的出发点。根据一定社会生产力、生产关系的需要和人自身发展的需要来确定。”它具有历史性,不同的社会、不同的历史时期,需要不同的社会角色,就决定了具有不同的教育目的。 教育方针是指“国家为了发展教育事业,在一定阶段,根据社会和个人两方面的发展需要制定

我国中学教育的目标是什么

我国中学教育的目标是什么? (1)培养学生具有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思想感情,初步了解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初步具有为人民服务和集体主义的思想,具有守信、勤奋、自立、合作、乐观、进取等良好的品德和个性品质,遵纪守法,养成文明礼貌的行为习惯,具有分辨是非和自我教育的能力。 (2)培养学生掌握必要的文化科学技术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一定的自学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初步具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掌握一些简单的科学方法。 (3)培养学生掌握锻炼身体的基础知识和正确方法,养成讲究卫生的习惯,具有健康的体魄,具有初步的审美能力,形成健康的志趣和爱好。 (4)培养学生学会生活自理和参加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初步掌握一些生产劳动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一些择业的常识,具有正确的劳动态度和良好的劳动习惯。 1)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2)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自觉维护国家尊严和利益,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弘扬民族精神,有为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作贡献的志向与愿望; (3)具有民主与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维护社会正义,自觉行使公民的权利,履行公民的义务,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具有社会责任感; (4)具有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掌握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学会收集、判断和处理信息,具有初步的科学与人文素养、环境意识、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5)具有强健的体魄、顽强的意志,形成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审美情趣,初步具有独立生活的能力、职业意识、创业精神和人生规划能力; (6)正确认识自己,尊重他人,学会交流与合作,具有团队精神,理解文化的多样性,初步具有面向世界的开放意识。

基础教育的目标定位

基础教育的目标定位: 我们看到的实情是,知识的授受作为教育的中心已成为一个非常基本和普遍的现象。知识的授受占据了教育的绝大部分的时空,消耗着教师和学生的大量时间、精力。这种单纯的知识教学很容易发展成为灌输一记忆式的教学。而这是造成现行教育诸多问题的一个直接原因。基础教育的对象是儿童和青少年,是还未成年的学生。基础教育给予每个人最初的生活体验。在这个时期的学生大部分的时间是在学校里度过的,学校生活是他们一生中一个极为丰富、极为重要的时期。基础教育中比知识授受更重要的是让儿童和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让他们有健康的体质、正常的智力、正确的审美观以及丰富的情感,这是对生命最起码的尊重。我们有充分的理由确信,授受知识是有价值的,但我们有更多的理由确信,在基础教育中还有远比知识授受更值得关注的事。基础教育到底应该培养什么,是人才还是公民? 人才并不是基础教育的培养目标。但是在实践中这个问题却显得很模糊,少数尖子生的选拔与培养成了学校的全部工作,基础教育被办成了单纯的升学预备教育。为青少年儿童成为具有良好素质、健康人格的合格公民打下基础,它是教育的第一层次。而专业教育、职业教育则是教育的第二层次。培养具有良好素质、健康人格的合格公民,是基础教育的底线,以此为目标的教育评价,是基础教育的底线评价。首先,培养人才的倾向违背了基础教育的基础性和全面性。其次,培养人才的倾向违背了基础教育的公平性。人应该是先成人再成才,换言之,基础教育要先教会学生成人才切合基础教育中“基础”二字之义。基础教育应该教会学生怎么做人,做一个认同社会,又能被社会所认可的人。这实际上就是培养合格公民的过程。我们的学生就象是工厂流水线上生产出的标准产品,预先制定了产品的质量标准,然后按规格统一生产。于是我们的学生也就分为了两种:学业成绩好的和学业成绩差

教育目的与教育制度 (2)

教育目的 概念是指教育者要达到的目标,是根据一定社会发展和受教育者自身发展需要及规律,对受教育者提出的总的要求,规定了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的人,是培养人的质量规格标准,同时也反映了教育在人的努力方向和社会倾向性 等方面的要求。 广义的教育目的是人们对受教育者的期望,即人们希望受教育者通过教育在 身心诸方面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狭义的教育目的是各级各类学校必须遵循的总体要求,以及各级各类学校在 课程或教学方面对所培养的人的特殊要求,即各级各类学校的具体培养目标 和教学目标,它是广义的教育目的的具体化。 教育方针我国新时期的教育方针包括三个组成部分: 1.教育的性质和服务方向 2.教育目的核心和基本内容 3.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 我国当前的教育方针: 2010年7月29日党中央、国务院正式颁布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刚要(2010~2020年)》 指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两者联系联系教育方针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根据政治、经济要求,命令颁布实行的一定历史阶段教育工作的总的指导方针或总方向。 教育方针是教育目的的政策性表达,具有政策的规定性,在一定时期内具有必须贯彻的强制性,教育目的只是教育方针的若干组成要素之

一。 区别 1.教育目的是理论术语,是学术性概念,属于教育基本理论范畴,教育方针是工作术语,是政治性概念,属于教育政策学范畴。 2.教育目的着重于对人才培养规格作出规定,教育方针着重于对教育 事业发展方向提出要求。 3.教育方针有时是社会团体或个人提出的,对教育实践不具约束力, 教育方针是由政策或政党提出的,对教育实践具有强制性。 4.教育方针作为国家教育政策的概括,对于教育生产产生的影响大于 教育目的。 特点 1.教育目的对教育活动具有质的规定性 2.教育目的具有社会性和时代性 意义教育目的是教育工作的核心,是教育活动的依据和评价标准、出发点和归宿。 在教育活动中居于主导地位。是全部教育活动的主题和灵魂,是教育的最高 理想。贯穿于教育活动的全过程,对一切教育活动都有指导意义,也是确定 教育内容、选择教育方法和评价教育效果的根本依据。 作用 1.教育目的对教育工作具有导向作用; 2.教育目的对贯彻教育方针具有激励作用; 3.教育目的是对教育效果进行评价的重要标准; 也有说法认为,教育目的的功能包括导向功能、调控功能和评价功能。 总之,教育目的是衡量、评价教育效果的根本依据和标准 分类作用的特点价值性教育目的解决培养具有怎样社会情感和社会情 操的人(“心有所属”) 功用性教育目的解决人在各种活动中的实际能力和作 用效能的开发与提升,发展和增强人在

我国教育目的的历史演变

---------------------------------------------------------------最新资料推荐------------------------------------------------------ 我国教育目的的历史演变 我国教育目的的历史演变我国教育目的的历史演变及其发展规律提要从教育史的发展角度看,我国的教育目的经历了一个十分复杂的演变过程,具有三个鲜明的特点: 强调德育; 突出反映了社会本位论思想; 自然科学教育未被重视。 我们应充分把握教育目的的演变规律,认真贯彻教育方针,实现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 关键词中国教育发展史教育目的教育规律教育方针教育目的是贯穿教育的一条主线,无论是家庭教育、学校教育还是社会教育,都要围绕这一条主线进行,只要偏离这一条主线,将给教育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也必将影响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因此,了解教育目的的发展演变,认识其发展的规律性,对于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教育目的的历史演变关于教育目的的论述,是我国教育论著中比较丰富、比较深刻的一个部分。 孔子是我国伟大的教育家,中国教育思想之渊源,在他的论著中,就非常明确地论述过他的教育目的思想,他认为:教育就是要通过个人的修养,培养修己以安人,修己以治人的士成君子,即封建社会的统治人才,除此以外,教育无其它目的,所以,当他的学生樊迟请教他如何种庄稼,如何种菜时,他 1/ 15

很生气,甚至骂樊迟是小人,显然,樊迟请教的内容与他的教育目的的思想是相违背的。 孟子提出教育的目的在于明人伦教以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妻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这一教育目的思想的提出,也反映出了教育的目的是培养统治者,但作为统治阶级的一员来说,道德和政治修养是很重要的。 《大学》总结了春秋战国以来的儒家思想,把教育的目的概括为: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就是要求修己,通过修己来明人伦,最终达到个人在道德和政治修养上的至善至美,这也是培养统治者的标准。 宋代理学家朱熹发扬光大了孔孟思想,他在为白鹿洞书院拟定的教规中,将封建社会的教育目的条理化,系统化为明五教,这五教是: 父子有序,君巨有义,夫妻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在朱熹的教育目的的思想中,已经反映了封建社会最基本的道德教育准则三纲五常思想,这一教育目的的论述,是中国古代教育宗旨的最完整的概括和体现,朱熹被奉为圣贤,他的思想在明、清时代占有不可替代的位置,是封建社会统治阶级进行统治的思想依据,甚至科举考试都不得有违朱熹的四书集说,朱熹对教育的目的的论述,为中国古代教育目的的思想划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虽然一些非儒家正统思想的其它学派和教育家对教育目的提出

教育目的、教育目标、培养目标、课程目标、教学目标.doc

教育目的、教育目标、培养目标、课程目标、教学目标 教育目的是一定社会培养人的总要求。是根据不同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技术发展的要求和受教育者身心健康发展的状 况确定的。它反映了一定社会受教育者的要求,是教育工作的出发 点和最终目标,也是制定教育目标,确定教学内容,选择教育方法,评价教学效果的依据。教育目的带有方向的含义,表现普遍的、总 体的、终极的价值。 教育目标是表明教育内容的结构、组成、阶段及具体的价值, 是教育实践和评价活动的直接目标。教育目标带有里程碑的含义, 表现个别的、部分的、阶段的价值。 培养目标是指各级各类学校或各个学段具体应该达到的目标, 是根据国家的教育目的和自己学校的性质和任务,对培养对象提出 的特殊要求,是总的教育目标的具体化,培养目标必须通过课程目 标和教学目标才能实现。 课程目标是学校培养目标在教学过程中的具体化,是指导整个 课程编制过程最为关键的准则,它从课程的角度规定了人才培养的 具体规格和质量要求,是课程设置的直接目标,是课程计划的重要 组成部分,只有确定了课程目标才能确定课程方案,才能确定教学 目标。 什么是教学目标?克拉克认为,教学目标是“目前达不到的事物,是努力争取的、向前的、将要产生的事物”。教学目标是课程目标 的进一步具体化,是指导和评价教学的基本依据,它是具体的教学 过程和学生行为的准则,也是学科课程目标与具体教学内容的结合 与具体化。教学目标在每个单元或每节课的教学过程中得到体现。 综上可知,教育目的是培养人的总目标,是一个国家教育工作 的长期目标,而教育目标是教育目的的具体化,是可操作的。培养 目标是教育目标的具体化,它的实现要通过各级各类学校的具体操 作才能完成。要实现培养目标,必须靠课程目标的制定和教学目标 的制定才能完成,因此,课程目标与教学目标是实现培养目标的核心,教学目标是实现课程目标的具体手段。

中国本科教育培养目标研究

参考文献: [1][12]吴相湘.蒋梦麟振兴北大复兴农村[A].传记文 学丛刊之十八.民国百人传(第一册)[C].台北:传记 文学出版社,1982.51,86. [2]朱宗顺.蒋梦麟的高等教育思想与实践[J].高等教育 研究,1996,(4):88-93;朱宗顺.试析蒋梦麟的个性教 育思想[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6,(3):69-72;朱宗顺.蔡元培与蒋梦麟主政北大 之比较[J].北京大学高等教育论坛,1998,(3):21- 29. [3]萧超然.蔡元培[M].北京:昆仑出版社,1999.13. [4]许美德.中国大学(1985-1995)[M].北京:教育科学 出版社,2000.69;陈洪捷.德国古典大学观及其对中 国大学的影响[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163. [5][10][18][19][21][25][38][43][56][57][58][59]高 平叔.蔡元培教育论集[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1989.613,543,618,537,618,213,194,576,246,247, 247,541. [6][26][27][28][29][30][50][51][52][53][54][60]曲 士培.蒋梦麟教育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 社,1995.286,358,284-285,234,231,259,119,357, 47,254,223,473. [7]陆君.蒋梦麟致蔡元培函[J].民国档案,2004,(2):3. [8]陈布雷.陈布雷回忆录[M].台北:传记文学出版社, 1987.80. [9]高平叔.蔡元培长编年谱(上)[M].北京:人民教育出 版社,1996.613. [11]高平叔.蔡元培长编年谱(中)[M].北京:人民教育 出版社,1996.231. [13]傅国涌.叶公超传[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 2004.249. [14][55]蒋梦麟.西潮[M].台南:大夏出版社,1994.9, 210. [15]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中华民国史组.胡适往 来书信选(下)[C].北京:中华书局,1979.53. [16]唐德刚.胡适杂忆[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41. [17]蒋梦麟.新潮[M].台北:传记文学出版社,1967. 105. [20][22][32][33][34][35][36][37][40][41][42][45] 高平叔.蔡元培教育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 社,1991.5,205-206,72,136,137,24,627,73,163,79, 709,171. [23][24]高平叔.蔡元培全集(三)[M].北京:中华书局, 1984.130,98. [31][47][48]蒋梦麟.过渡时代之思想与教育[M].上 海:商务印书馆,1933.437,121,98. [39][44]马征.教育之梦)蔡元培传[M].成都:四川人 民出版社,1995.201,273. [46]罗家伦.蒋梦麟先生事略[J].民国人物传记史料汇 编(第四辑),1990,(6):390. [49]高平叔.蔡元培全集(五)[M].北京:中华书局, 1984.479. (本文责任编辑邓建生) #高等教育学科博士学位论文提要# 中国本科教育培养目标研究 北京大学博士生杨志坚导师喻岳青 研究方向高等教育学答辩时间2003年5月 本科教育培养目标是本科教育人才培养理论中最基本和核心的概念,也是本科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出发点与归宿。本论文以中国本科教育培养目标为对象,以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方法为指导,主要运用文献研究法,在充分占有资料的基础上,对1949年以来我国本科教育培养目标形成、历史演进、存在问题和面临的挑战等问题进行研究,并有针对性地提出改革调整基本思路和具体方案,为我国本科教育在21世纪的改革发展提供研究依据。 本论文共分七章,四大部分。第一部分是第一章,即本论文的导论。主要提出本科教育培养目标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以及研究的意义;对国内相关研究成果进行述评;限定研究的时间和空间范围;确定研究的重点问题、基本思路、逻辑框架和基本方法。第二部分是第二章。研究涉及的主要问题是本科教育培养目标的基本理论问题。具体内容包括本科教育定义,本科教育的历史发展和核心理念;本科教育培养目标的基本内涵、要素、结构和定位;本科教育培养目标的理论依据和现实依据等。第三部分是第三章、第四章和第五章。研究涉及的主要问题是中国本科教育培养目标是在什么样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背景中形成和演进的,主要特征是什么,存在着什么样的历史问题,又面临着什么样的现实挑战等。第四部分是第六章。研究涉及的主要问题是本科教育培养目标的战略调整问题。具体内容包括本科教育培养目标战略调整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以及战略调整目标等。第七章主要是总结、归纳研究成果,提出研究结论。 本论文认为,本科教育培养目标要素有三个,即知识、能力和素质,其逻辑结构为"倒品字"结构。新中国的本科教育培养目标形成于20世纪50年代,其后经历了四个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它适应计划经济发展的需要,但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应根据21世纪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进行战略调整。 # 104 # 蔡元培与蒋梦麟高等教育思想和实践之比较

教育目的 练习题含答案

第三章教育目的练习题含答案 一、选择题 1.国家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什么样人才的总要求,就是() A 教学目的 B 教育目的 C 培养目标 D 教学目标 2.衡量和评价教育实施效果的根本依据和标准是() A 教育目的 B 教育任务 C 教育规律 D 教育原则 3.教育目的是教育的根本性问题,对一切教育工作具有() A 控制作用 B 制约作用 C 促进作用 D 指导意义 4.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 A 主要方法 B 重要方法 C 唯一方法 D 特殊方法 5.根据各级各类学校任务确定的对所培养的人的特殊要求,我们习惯上称为() A 教育方针 B 教育目的 C 教学目标 D 培养目标 6.教育目的是社会需求的集中反映,它集中体现了() A 教育的性质 B 教育的任务 C 教育的内容 D 教育的规律 7.素质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 A 高水平的智力 B 实践能力 C 健康体魄 D 创新精神 8.现代教育与传统教育的根本区别在于重视() A 实践能力的培养 B 思维能力的培养 C 想象能力的培养 D 创新能力的培养 二、填空题 1.狭义的教育目的是国家对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什么样人才的____ 。 2.教育目的是一切教育工作的____ ,教育目的的实现则是教育活动的____ 3.培养目标是根据各级各类学校任务确定的对所培养的人的____ 。 4. ____ 是教育者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在完成某一阶段工作时,希望受教育者达到的要求或产生的变化结果。 5.教育目的具有历史性、时代性、____ ,在阶级社会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6.教育目的是____ 的集中反映,是教育性质的集中体现。 7.马克思主义关于____ 是确定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 8.人的全面发展是与人的____ 相对而言的。 9.全面发展的人是____ 、个体性和社会性得到普遍、充分而自由发展的人。 10. ____ 相结合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 11.智育是授予学生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技能,发展他们的智力和与学习有关的____ 的教育。 12.体育是授予学生健康的知识、技能,发展他们的体力,增强他们的____ ,培养参加体育活动的需要和习惯,增强其意志力的教育。 13.美育是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发展他们____ 的能力,培养他们高尚情操与文明素养的教育。 14.劳动技术教育是引导学生掌握劳动技术知识和技能,形成____ 的教育。 15.创新能力不仅是一种智力特征,更是一种____ ,是一种精神状态。 三、简答题 1.教育目的对教育工作的指导意义是通过哪些作用实现的? 2.简述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之间的关系。 3.什么是教学目标?教学目标与教育目的、培养目标之间的关系如何? 4.制定教育目的的基本依据是什么?

教育的目的与培养目标(二)

教育的目的与培养目标(二) 一、单项选择题 1. 制定我国教育目的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是( )。 A.社会本位价值取向 C.马克思主义的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B.个人本位价值取向 D.“三个代表” 答案:C 2. 马克思主义教育观认为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是( )。 A.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B.加强现代人文教育 C.开展素质教育 D.加强现代科学教育 答案:A 3. 在马克思主义看来,“人的全面发展”的真正实现只有在( )。 A.资本主义社会初期 B.社会主义社会 C.共产主义社会 D.资本主义社会高速发展期 答案:C 4. 18世纪末19世纪初,最早提出了“全面发展的人”的理想的是( )。 A.圣西门 B.傅立叶

C.欧文 D.马克思 答案:A 5. 提出“真正的教育应当建立在实际需求的基础上,为完满的生活做准备”的是( )。 A.裴斯泰洛齐 B.卢梭 C.斯宾塞 D.孔德 答案:C 6. 社会本位论的代表人物不包括( )。 A.纳托普 B.杜威 C.孔德 D.凯兴斯泰纳 答案:B 7. 美育的基本任务不包括( )。 A.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点,使他们具有感受美、理解美以及鉴赏美的知识和能力 B.培养学生艺术活动的技能,发展他们体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C.培养学生美好的心灵和行为,使他们在生活中体现内在美与外在美的统一 D.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智力才能,增强学生各方面能力 答案:D 8. 教育目的要回答的一个根本问题是( )。 A.教育为谁服务

B.教育的方向 C.如何培养人 D.培养什么样的人 答案:D 9. 将教育方针表述为“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B.《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 C.《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 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答案:A 10. 社会本位教育目的论的代表人物是( )。 A.卢梭 B.涂尔干 C.夸美纽斯 D.杜威 答案:B 11. 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 )。 A.教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 B.思想政治教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 C.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 D.道德教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 答案:C

中国近代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与教材建设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e011211360.html, 中国近代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与教材建设作者:李辉 来源:《高教探索》2019年第12期 摘要:纵观我国从鸦片战争到民国时期的高等教育,教材始终作为重要教学资源,支撑中国近代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教材建设同时也在推动和诠释着其时的教育教学改革。本文以我国近代不同时期人才培养目标的演变为主线,就支撑实现其时人才培养目标的教材建设特点进行梳理,以期把握其中的规律,为推进当代我国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提供历史借鉴。 关键词:教材建设;历史特征;培养目标;中国近代 我国近代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从宏观层面讲,是近代大学在不同的历史发展时期所要培养人才的规格和要求,从微观层面讲,是近代各类大学对所培养的学生提出的不同要求,即大学具体要“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剖析近代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演变轨迹,集中反映了人才培养满足其时社会政治、经济、科学、文化等发展需求的价值主张。而如何实现这些人才培养目标,教学实践客观地要求解决“如何保障人的培养”的问题,也就是需要研究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所应具有的师资队伍、教材、课程、实验室以及教学制度等教学资源。[1] 教材是体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知识载体,是进行教学的基本工具,是教学改革与教学研究成果的固化。教材建设是在一定时期、服务于一定教育机构教学、围绕实现人才培养目标而实施的有计划、有组织的社会行为。[2]从我国近代高等教育教材诞生起,教材建设始终 围绕“培养人才,传授知识”的主题。在不同的阶段,培养什么样的人才,传授什么样的知识,教材具有鲜明的时代印记。高等教育教材建设历来体现了社会发展和科学进步,高等教育教材在发展与变革中支撑着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一、鸦片战争至辛亥革命时期 (一)鸦片战争至辛亥革命时期的大学人才培养目标 中国近代的高等教育肇始于1861年清朝政府批准设立的京师同文馆。1898年,清朝政府创立的京师大学堂(1912年改名为北京大学)是中国近代最早的国立大学。当时规定学堂的 办学方针要“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中西并用,观其会通”。1902年诞生的“任寅学制”,其中所包括的《京师大学堂章程》第一章“全学纲领”中规定:“京师大学堂之设,所以激发忠爱,开通智慧,振兴实业;谨遵此次谕旨,端正趋向,造就通才,为全学之纲领。”1904年1月13 日,清朝政府颁布了《奏定大学章程》,在其第一节中规定:“大学堂以谨遵谕旨,端正趋向,造就通才为宗旨。大学堂以各项学术艺能之人才足供任用为成效。”[3]这个时期,不同派别的教育思想家们常常会就“人才观”来表明自己的教育思想,应该就是“大学培养什么样人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