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管理论文读后感

供应链管理论文读后感
供应链管理论文读后感

供应链管理论文读后感

供应链管理论文怎么写?参考别人的优秀范文有什么感想?小编给大家提供了供应链管理论文读后感,欢迎阅读和参考!

供应链管理论文读后感一这段时间自己学习了第六章,发现有许多的东西都是自己不知道的,大部分知道的都是传统采购,很少知道这一章里提到的各种采购方法。

在传统管理下,采购重点是放在与供应商如何进行商业交易上,即在重视交易过程中供应商价格的比较,通过供应商的相互竞争选择价格最低的作为合作者为特点。在采购中,交货质量、交货时问是重要考虑的因素,但都是通过事后把关的办法来进行控制的,如到货验收等,交易过程的重点放在价格的谈判上。因此,供应商与采购部门经常要进行报价、问价、还价等来回谈判,最后从多个供应商中选择一个价格最低的供应商签订合同,订单才能决定下来。

所以在学习了这一章后我总结了传统采购的特点以及在供应链下采购的特点,最后还对比分析了他们的区别,因为我认为类比法对于我来说更容易让我记住知识点,所以我就采取了先分类再比较的方法来学习这一章,当然,我们组主要负责的就是JIT准时化采购,我对它的了解也比较深入,在小组里我也负责的是JIT准时化采购的特点,当然我也是从这里知道它和传统采购的比较,到底在哪里是优胜致胜的

关键。

以下这些理论就是我总结和借鉴来的对这章的总结。希望老师批评指正,当然还会在老师和各组的带领下深入了解这些内容。

一. 传统管理下的采购模式有以下几个特点:

1.传统采购过程是一个信息私有化的过程

选择供应商在传统的采购中是首要任务。在采购活动中,因为给供应商提供的信息越多,供应商的竞争筹码就越大,对采购方不利。因此,采购方为了能从众多竞争性的供应商中选择一个最佳的供应商,往往会保留私有信息。而供应商在与其他供应商竞争时,也会隐瞒自己的信息。这样一来,采购和供应双方都不能有效地进行信息共享互存,导致信息不对称,引发相互的不信任。

2. 采购部门对质量和交货期的检查都是事后把关

在传统管理的采购模式下,采购方基本无法参与到供应商的生产过程和相关的质量控制活动中来,双方的工作既不透明也无法做到有效沟通。因此,采购部门难以对采购品进行实时的跟踪查询。

3. 供需关系是临时的或短时期的合作关系

在传统管理下的采购模式中,供应与需求之间无法做到长期的战略伙伴关系,而是一种临时或短时的合作。由于缺

乏相互合作和沟通协调,在采购过程中就会出现相互推诿和抱怨,双方没有更多的精力来筹谋工作,可想而之,采购的质量和效率势必下降。

4. 缺乏快速响应用户需求的能力

由于供应与采购双方在信息沟通方面缺乏及时的信息反馈,导致采购方在生产需求减少时库存增加;生产需求增加时,出现供不应求的

现象。在市场需求骤变时,供需之间对用户的需求无法积极响应,从而缺乏应付市场变化的能力。

二. 供应链管理下采购的特点

供应链管理是一种现代的、集成的管理思想和方法,是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全面规划供应链中的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等,实行计划、组织,协调与控制,采用系统方法整合供应商、生产制造商、零售商的业务流程,提高成员企业的合作效率,使产品及服务以正确的数量、质量,在正确的时间、地点,以最佳的成本进行生产与销售。在供应链管理的环境下'企业的采购方式和传统管理下的采购方式有所不同,呈现出以下特点:

1. 从采购管理转变为外部资源管理

传统采购管理的不足之处在于与供应商缺乏交流合作,缺乏柔性地、对需求快速响应的能力。准时制采购和准时制生产的思想出现后,为企业的供应链管理带来了挑战和机

遇。将原来传统的单纯为库存而采购的管理模式,转变为提高采购的柔性和市场响应能力,增加和供应商的沟通联系,使原材料的库存为零,缺陷为零,建立新的供需合作模式。

由于传统的采购模式只单纯的重视企业内部资源的管理,即孤立地追求采购流程的优化、监控采购环节等,而没有与供应商进行有效的合作。而在供应链管理模式下,采购管理不但加强内部资源的管理,还转向对外部资源的管理,加强了与供应商在信息沟通、市场应变能力、产品设计、产品质量,交货期等方面的合作,真正实现零库存达到双赢的目的。

2.从为库存而采购转变为为订单而采购

在传统的采购中,其采购部门并不关心企业的生产过程,不能掌握生产的进度、用料规律、产品需求的变化,因而无法安排好进货周期。采购部门目的很简单,只要正在进行的生产不发生“停工待料”的现象就行了为此而储备的保险库存,就是我们常说的为库存而采购。在供应链管理的模式下采购活动是以订单拉动生产的方式进行的。即生产订单是在用户需求订单的拉动下产生,生产订单拉动采购订单,采购订单再拉动供应商。达种准时化的订单拉式控制策略,使物流系统得以快速响应用户的需求,从而提高了物流的速度和库存的周转率,降低了库存成本。

3.从一般买卖关系发展成战略协作伙伴关系

在传统的采购模式中,供应商与生产企业之闻是一般的买卖关系,不能解决全局性、战略性的供应链问题,企业与企业之间无法共享库存信息,企业间所获取的信息就会出现偏差,失真导致信用风险、产品质量风险、库存资金积压等风险;而在供应链环境下,供应商与生产企业从一般的短期买卖关系发展成长期合作伙伴关系直至战略协作伙伴关系,采购决策变得透明,双方为达成长远的战略性采购供应计划而共同协商,从而避免了因信息不对称造成的成本损失。

三. 供应链采购与传统采购的区别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知道,供应链管理下的采购与传统方式下的采购有很大的区别1:传统的采购仅代表以钱易货,主要目标是降低买进价格以降低成本。现代意义上的采购已成为一个专门学科,是物流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尤其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市场一体化、竞争国际化理念在企业经营中逐步深化,企业已经认识到采购在供应链管理中的重要性。

供应链采购与传统采购的区别2:由于制造业在供应链中的特殊地位,在调整资源并集中于自身的核心能力过程中,开始在某些特定的专业技术领域中更多地依靠供应商。企业与供应商之间的关系已经是今天产业竞争特征的表现,即不再是企业与企业、产品与产品之间的竞争,而是企业所处供应链与其他供应链之间的竞争,在供应链整个链条中的

某个节点出现质量、设计交货或成本问题,都可能造成终端产品制造商的损失,并带来相关连锁反应。因此,如果采购在供应链中是一个软弱无力的链接,则这一链接环节则很可能破坏主导企业整条供应链的竞争力。因为选择供应商、建立供应链结构和开发与供应商共有的利益关系是采购工作的基础,没有优秀的供应商,没有出色的采购管理,也就难以在当今市场中形成成功的供应链。

四.供应链下的采购管理对竞争优势的贡献

1. 成本控制

降低直接原料成本可直接导致企业净资产回报率的提高。以一个典型企业为例:采购成本占60%,人力成本占20%,管理费用占15%,利润5%。显然采购是成本控制中最有效的部分。许多管理者在削减成本时,常常把注意力过分集中在裁减员工福利、降低管理费用上,由此不得不承担人心浮动、管理下降等副作用。相对而言,在采购成本中下功夫,更容易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引进新的供应商参加竞标,寻求替代原料等是常用的降低原材料成本的方法。

2. 提高资金周转率

供应链管理的主要目标之一就是加快物料和信息的流动,缩短资金周转率。作为供应链的重要一环,优化的采购管理是保证供应链通畅必不可少的条件。举例来说,1000元的投资,经过采购、制造和销售过程可产生lO元的利润。

如果一个周转周期是4周,那么每年的利润是10x52/4=130元。如果这个周期缩短一倍,那么年利润也将翻番,达到260元。同时,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每个周期所需投资,也可达到提高资金周转率的效果。结合采购及供应管理来讲,企业可以依靠采购力量,选择适当的供应商,通过增强同供应商的协作来达到这个目的。企业可敦促供应商提高灵活性,可靠性,缩短交货周期,保证质量,增加发货次数,还可和供应商签订JIT协议。这些措施可以使企业缩短生产周期,提高生产效率,减少库存,同时增强市场应变能力。另外,顾客会因为企业及时快速地交货而对企业更加有信心。

3. 帮助企业改革经营模式

积极的、专业化的供应商管理会对公司的经营及生产模式产生重大影响。现代企业发展的一个趋势是把主要注意力和资源集中到可保持长期竞争优势的少数核心业务上,把不能达到行业领先水平的、非核心的活动转包给供应商,这样可降低企业成本,提高整体质量,缩短交货时间,提高相对竞争力。通用电气就曾提出。数一数二战略,即只保留在本行业数一数二的业务,其他或卖,或转型,或停产,最终造就了通用电气今天的巨大成功。另外,通过与供应商建立战略伙伴关系,企业还可在不直接投资的情况下,利用供应商的资源来开发产品。这样可节省资金,降低成本,并达到迅速形成规模生产,扩大生产能力的目的。当然,经理们在计

划和管理外购活动中,也要避免公司过分依赖合作伙伴,避免被供应商控制。可使用的手段包括:有意识地发展和联系多个供应商,控制过程中的关键步骤。

五.总结

用一句话来总结这节内容吧,“你知道的越多,你不知道的也就越多。”我想大千世界我不知道的事情还很多,我想去了解的事情还有很多,不是有一句流行语嘛,“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所以我想说的就是,当你对一件事情特别渴望的时候,你对他就会有特别浓厚的兴趣,而兴趣就是你最好的老师,因为你有了兴趣你就会主动研究他,思考他,发现他。当我没有学习这节内容的时候,我认为的采购就是传统意义上的采购,当学习了这章之后,我才发现原来采购还分这么多种,而且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分成不同的采购,在我学习了这么多的知识之后,我也发现,我想去了解的知识更多了,我想我不知道的内容也更多了。所以,当老师或者其他组在讲解这一章的时候,我会带着十二分的好奇心去听,去发现,去深入了解。在世界飞速发展的今天,我想我很庆幸,能拥有这么多的学习资源,感谢父母给了自己这么好的条件,我因该倍加珍惜。好好把握每一次的学习机会。

供应链管理论文读后感二经过为时16周的课时,来学习《物流与供应链管理》这门课程。从概念篇,战略篇,

运作篇和专题篇四个部分学习,从宏观系统上去认识物流与供应链管理方面的相关理论。

在学习本课程的过程,我带着解决以下五个问题尝试着学习。包括物流管理与供应链管理的关系处理,物流企业和生产制造企业物流的视角差异、物流管理战略与战术问题的区分与协调、反映物流领域的最新研究与实践成果及理论性与实用性相合共五个问题。学习的过程可以分为几个阶段,一从被动地听老师授课,起初就觉得本课程理论性太强,而可感性又不高,难以更好的理解书中的理论,没法更好地学习此课程;二对课本上所提到的案例加上老师的讲解后,案例具体的指出存在的相关问题,并提出的对映的解决措施,我对课程理论的学习进入了半知半解的状态,有了一定的认识、了解、感悟;三在参观企业的过程中,实实在在的接触到了几个物流企业,通过这些实践内容,我对书本的理论又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可感性有了进一步地提升;四对比自己本学期所学到的的知识及能力,感觉自己在具体提出相关解决措施的时候,没办法更好地调研、分析,得出解决的方案,理论与实践的两者结合不够,没办法列出更为具体切行的方式以解决问题,提出方案的可操作性都有待提升。

自己学习方面的转变由只是听老师讲解,转变到了自己主动去了解、学习。通过自己上网下载相关案例,学习更多的东西。这就是我

这学期有学习进步的地方。

不足之处:由于是第一次学习本课程,自己没办法去了解到哪些途径与方法能够更好地解决我们的问题。

通过本学期的学习,我明显地感觉地感觉到了,在看待问题,分析、解决具体问题方面的能力,明显不足,心态上有些急切,很想学习相关方面的具体解决问题的知识,进一步提升自己。

在进一步学习的方面,我希望老师能再强化学生在这方面的意识,指在合适的时候指出学生的不足及问题,让学生更好的意识到问题,有何途径去更好地解决问题,灌输树立学生们树立这方面的意识或习惯。

学生与老师的沟通不足,导致学生上课没办法更好地与老师所讲解的内容,能有知识、思想或思维上的碰撞,擦出思维碰撞的火花。在上课之前,老师能先提前跟下节课有关的案例,课后让学生更好地在课前思考提出相关的问题,课上引导学生广泛地参与到思考与讨论中出现了什么问题,为什么会出现问题,怎么去解决问题,为什么要这么去解决问题,如何具体的提出相关可行具体的方案去落实。这样子就能更好地让学生对理论与运用有更深地认识了。

关于物流供应链管理方法的学术论文

供应链管理下的物流管理(学术论文) 班级: 学号: :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以Internet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21世纪企业之间的竞争将比以往更加激烈,从而对企业的生存能力和应对变化的能力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供应链管理作为一种新的管理模式,自20世纪80年代末提出以来得到了企业界和学术界的广泛重视,包括IBM、DELL、WALMART、NIKE在的许多国际著名企业通过实施供应链管理都取得了巨大成功。目前,企业之间的竞争在某种程度上已经转变为供应链与供应链之间的竞争。 在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的今天,制造业、商业企业逐步接受着第三方物流服务。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物流企业外包是降低成本、提高服务水平的有效渠道。物流管理的特点是以客户为核心、构建面向客户的业务流程支持各种形式、各种需求的现在企业中的业务模式。

第三方物流的产生是社会分工的结果,是新型管理观念的要求它将物流强化竞争相结合。供应链、虚拟企业等一系列强调外部协调和合作的新型管理理念的出现,既增加了物流活动的复杂性,又对物流活动提出了准时制,快速反应、有效的客户反应等更高的要求。而一般的企业通常难以承担此类业务,由此产生了专业化物流服务的需求。 物流管理主要关注企业部的功能整合,而供应链管理则是把供应链中的所有节点企业看成一个整体,强调企业之间的一体化,关注企业之间的相互关联。物流管理是计划机制,而供应链管理是协商机制,是一个开放的系统,通过协调分享“需求与存货”的信息以减少或消除供应链成员之间的缓冲库存。供应链管理的概念不仅仅是物流的简单延伸。物流管理主要关注于组织部对“流”的优化,而对供应链管理仅仅认识到由其自身进行部整合是不够的。所以说,供应链应用于物流,不但优化了传统的物流系统,更使物流系统向更高一级发展,使物流的支链变大变广,使供应链管理发挥最佳效果。 物流管理是供应链管理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所以,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整体性。整个过程中的信息传递很重要,其信息传递是在企业间逐级进行,那么信息偏差也会沿着传递方向逐级变大,结果难免信息在传递过程中出现失真,信息的利用率随之降低;另外,一般环境下的物流管理缺乏从整体出发的观念来进行规划,链上的每个组织只关心自己的资源(如库存),相互之间很少有沟通和合作,经常出现的现象是一方面库存不断增加,另一方面当市场需求出现时又无法满足,因而企业库存成本很高,企业间因为物流系统不完善而错失市场机遇。 物流管理分类 (1)采购物流。将采购的原材料,零部件由供应商处运人厂,包括由销售点

供应链物流论文供应链管理毕业论文

供应链物流论文供应链管理毕业论文 中国跨境物流与供应链贸易市场分析 [摘要]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加速了全社会商品、信息和服务的流通,为国际货代及供应链服务行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宏观环境和广阔的市场空间。本文从市场现状,市场规模,竞争格局等方面对国际货代和供应链服务市场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国际货代;供应链服务;市场规模 1 中国跨境物流市场分析 中国跨境物流市场现状和市场规模 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加速了全社会商品、信息和服务的流通,为以国际货代为核心的跨境物流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随着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和外贸进出口总额的增长,中国跨境物流市场规模也将随之扩大。国内的巨大市场以及特有的比较成本优势决定了中国仍是世界的加工厂,这样中国就会逐渐变成世界的物流集散中心,中国跨境物流市场的巨大潜力不言而喻,跨境物流企业将获得更大的生存和发展空间。 1998年至2008年,中国跨境物流行业市场规模每年以10%以上的速度增长,高于GDP的增长速度。受本次金融危机影响,中国外贸出口行业遭受较大的打击,并且连带整个外贸产业链的整体衰退,跨境物流行业作为外贸产业链中重要的一环也受到沉重的打击,不少货代公司都在减员,有些规模小的公司甚至难以为继。但是随着经济复苏,外贸经济的逐渐恢复,跨境物流行业也出现恢复性增长,逐渐回到金融危机前的水准。而在中国政府4万亿元投资拉动内需的刺激下,市场出现新的机会,国内市场成为新的增长点。特别是在物流业振兴规划的适时推出,助推了行业发展。短期内行业企业受益于税费优惠,而长期政策引导将会

明确行业发展模式,有利于:①市场规范步伐加快;②信息平台整合,扩大规模优势;③可能的政策优惠为公司发展提供良好融资环境;④重视技术创新,有利于长远发展。 根据上海市国际货代行业协会的统计,2009年中国国际货代市场规模已达8000亿元。在未来5年内,都将以10%~15%的速度增长。其中海运国际货代市场占整体国际货代市场比重约为7成。 根据测算,中国海运国际货代的市场规模将从2010年的1.11亿标准集装箱增长到2013年的1.64亿标准集装箱,未来三年的增长率都将超过10%。 空运国际货代市场相比海运而言,占整体国际货代市场比重要小得多,大约为15%。 根据测算,中国空运国际货代的市场规模将从2010年的275万吨成长到2013年的380万吨,未来三年的增长率都将超过10%。 2 供应链贸易市场现状与市场规模 2.1 供应链管理概述 供应链管理诞生于经济日益全球化、服务外包的大背景下。在国际上,供应链管理行业是第三方物流行业发展的高级阶段,目前尚不是以独立行业形式存在,因此国外并无专门的供应链管理行业分类。但国外此类企业的管理思想、发展途径、赢利模式、未来发展趋势,是中国供应链管理企业普遍学习、借鉴的对象,对我国供应链管理行业的产生、发展、未来产业升级均有重要影响。在中国,供应链管理从属于“现代物流”的范畴,其发展已越来越趋于独立,表现出更多自身特色,专业的供应链管理企业亦不断出现。

供应链管理论文

西南财经大学天府学院 2016 级 物流与配送管理课程作业 题目:供应链平台建设 小组成员:王正超31602528 专业:市场营销 任课教师:潘玄 2018年6 月

关于供应链创业想法 供应链作为每个创业者常被忽视的痛点,成为令初创者们焦头烂额的“掉链子”部分,设计、创意都因此无法进行下去。这成了制约创业团队发展的“拦路虎”。 如何消灭这个“拦路虎”?对此,我想了一套针对于中小型企业的供应链平台。作为一个初始的团队,他们很少会配一个很有经验的供应链专员,一般都是做产品的,有产品经理,有研发工程师,但是配一个非常成熟的供应链部门,则少之又少。他们觉得做好产品就行了,供应链是后面的事。但实际上,包括很多资金很丰富的企业,都曾经在供应链上栽过跟头,我根据身边朋友家的工厂里面看到了这个问题,有这个需求,才切入进去做供应链的服务。 一是帮创业者寻找提供供应链的厂家。凭借平台资源、量产、批量大的效应,平台与国内知名的OEM工厂进行长期的战略合作,可以帮助初创者们找到适合的供应链厂家。 其中,一定要包含富士康、伟创力等知名的OEM企业,作为平台实力的证明。吸引更多的公司和初创者在设计、创意硬件环节之后,需要下工厂生产,这时,平台的帮助不可或缺。我们去找伟创力或者富士康等企业,相当于他们的大客户,他们赚不赚钱都是次要的,他们可以用一些战略投资的方式跟我们合作,但是初创者与小企业去找富士康,小量的订单根本无法引起这些企业的注意,这是实际情况。而平台供应链的服务,可以整合众多初创者或小企业的订单,与代工厂谈合作,有这个战略基础,就容易多了。

二是帮助初创者议价、签合同。这是利用供应链大平台固有的优势和专业优势,进行价格方面的谈判。平台将会有专门的供应链专家,熟知智能硬件行业生产代工价格,帮他们把价格谈下来,节省初创者的资金,更好地为他们服务。

物流管理专业论文答辩文档

物流管理专业论文答辩文档Thesis defense document of logistics management 编订:JinTai College

物流管理专业论文答辩文档 前言:论文格式就是指进行论文写作时的样式要求,以及写作标准,就是论文达到可公之于众的标准样式和内容要求,论文常用来进行科学研究和描述科研成果文章。本文档根据论文格式内容要求和特点展开说明,具有实践指导意义,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调整修改及打印。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我是来自xx专业xx级xx班的学生xx。我的毕业论文题目是《企业在采购管理中的问题及改进对策—以a公司为例》。论文是在xxx导师的悉心指点下完成的,在这里我向我的导师表示深深的谢意,向各位老师不辞辛苦参加我的论文答辩表示衷心的感谢,并对四年来我有机会聆听教诲的各位老师表示由衷的敬意。下面我将本论文的写作目的和主要内容向各位老师作一汇报,恳请各位老师批评指导。 我当时之所以选择研究本课题是因为近年来,受经济全球化、技术迅猛发展以及顾客需求多变等因素的影响,尤其是我国加入wto之后,企业将面临更加残酷激烈的竞争。而中小制造业由于采购、资本规模的限制,在直接面对欧、美、日等国先进企业的挑战面前,其竞争将更加残酷。在影响企业生产

成本的众多因素中,采购成本的比例一般在30%左右,有的高达60%~70%。另有研究表明,采购成本每降低1%,企业利润则相应增加5-10%左右。所以在当前经济发展迅猛的环境下,控制好采购成本是企业提升竞争力的关键环节,降低采购成本则是企业企业附加值最直接的方式。 在着手准备论文写作的时候,我针对企业采购管理这个命题,大量阅读相关方面的各种资料。对我国企业采购管理现状的概况有了大致了解,缕清思路的基础上确定研究方向,然后与老师商讨,确定论文大致思路和研究方向。然后,为了完成论文,本人收集了大量的文献资料,其中主要来自网上的论文期刊、图书馆的书目、学习教材的理论资料和物流网站和论坛的二手数据资料。在曹明兰导师的耐心指导和帮助下从中选取了主要的参考资料,经过阅读主要参考资料,拟定提纲,写开题报告初稿,毕业论文初稿,修改等一系列程序,于XX年5月正式定稿。 具体来说,我的论文分为以下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主要概述了论文研究背景,首先从采购管理在供应链管理中的地位开始切入,使论文更具有可研究性。之后,又从供应链环境下的企业采购进行了深入的阐释,既是对

供应链管理--论文

河北科技大学成人高等教育 毕业论文 学生姓名:学号: 院站: 学习形式:层次: 专业: 题目: 指导教师: 评阅教师: 年月日

供应链管理 摘要 英国著名经济学家克里斯多夫讲过这样的话:“市场上只有供应链而没有企业”,“真正的竞争不是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而是供应链与供应链之间的竞争。”世界权威的《财富》杂志将供应链管理能力列为企业的一种重要战略竞争资源。 本文就供应链&供应链管理的概述,供应链管理的构建,供应链的合作伙伴,从中看PC行业的供应链管理效应。了解SCM & P-SCM(采购-供应链),增强对P-SCM 的认识,从而做SCM下一名合格的采购。 [关键词] 供应链供应链管理(SCM)采购供应链管理(P-SCM)

目录 引言 (4) 一、供应链 & 供应链管理的概述 (4) (一) 供应链概念 (4) (二) 供应链管理概念 (5) (三) 供应链管理思想 (5) (四) 供应链管理理念与目标 (6) (五) 供应链管理的驱动要素 (6) (六) 供应链管理的运营机制 (7) (七) 供应链管理与传统管理模式的区别 (7) 二、供应链的构建 (7) (一) 供应链管理的战略 (8) (二) 供应链的设计 (9) 三、供应链合作伙伴 (10) (一) 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的涵义 (10) (二)建立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的驱动力 (11) (三)建立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的意义 (11) 四、采购供应链管理- P-SCM (11) (一) P-SCM 涵义 (12) (二) P-SCM中的采购内容 (12) (三) P-SCM系统目标 (12) (四) 建立P-SCM的效用 (12) [参考文献] (13)

一汽大众供应链管理分析

; 上海大学 本科生课程论文 论文题目:一汽大众供应链管理分析 课程名称:解读供应链管理 课程号:2400J004 ( 学生姓名:韩雨 学生学号: 所在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日期:【摘要】在全球一体化的今天,世界市场的竞争已经进入变热白热化阶段,竞争方

式也已经由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发展为供应链与供应链之间的竞争,供应链的管理越来越受到各行各业的重视,通过供应链管理水平的提高使企业和产品竞争力不断提升,其中汽车行业因其组织结构复杂、同时兼具资本密集、技术密集、劳动力密集的三大特征而成为最具代表的行业。供应链管理水平的提高成为一汽-大众在未来扩大国内市场份额,更快,更好地满足顾客的多样化需求,使企业迅速迈向国际市场、提高在国际市场上的生存和竞争能力都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 【关键词】供应链管理;成本控制;供应商管理 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是由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德国大众汽车股份公司和德国奥迪汽车股份公司合资经营的大型汽车生产企业,于 1991年成立,1996 年正式投产,1997 年8 月通过国家验收,1998 年 4 月通过德国莱茵技术监督顾问有限公司和中国汽车认证委员会质量体系认证中心 ISO9001 质量体系认证,并于 2002 年 12 月获得 ISO14001 环境管理体系认证证书。项目总投资亿元人民币,注册资本亿元人民币,其中一汽轿车占有 60%的股份,大众公司占 30%,奥迪占 10%。一汽大众公司位于长春市东南部,占地面积 116 万平方米。一汽大众公司含 2 个生产厂、12 个部、3 个直属科,员工 7000 人。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的成立,是我国轿车工业进入了大规模生产的新时代。2001 年、2002 年连续两年被美国著名杂志《财富》评为“中国最受赞赏的外资企业”,2002 年,公司获得“中国机械工业核心竞争力 100 强”之首的荣誉称号。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市场对资源配置的调节功能与时剧增,企业为增强自身的核心竞争力,选择把非核心业务外包(Outsourcing)给其他最佳的专业企业,从而,企业的整个业务流程由多个企业共同参与。上一业务流程为下一流程提供物料或服务,由此形成了一个环环相扣的链条。链条上参与不同业务流程的各企业,构成了链条上的节点。由多个节点构成的企业业务流程网络,就是企业的供应链。 一般认为供应链的概念是先从制造业发展出来的,早期观点认为供应链是制造企业中的一个内部过程,它是指将采购的原材料和收到的零部件,通过生产转换和销售等活动传递到用户的过程。传统的供应链概念局限于企业的内部操作,注重企业的自身利益目标,它忽略了外部供应链成员企业的联系,往往造成企业间的目标冲突。 供应链也被定义为:“有一条或者一条以上的从源头到顾客形成的产品、服务、资金和信息流直接相连而成的集合,该集合通常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的企业组织构成。”一般的认为供应链有三个主要的流程构成:源头与采购、发出订单与计划、预测与规划。到了后工业时代,供应商成了竞争成败的关键。以美国汽车工业为例,零部件的采购成本占整个制造和销售成本的45%。 可以看出,供应链由所有加盟的节点企业组成,其中一般有一个核心企业,节点企业在需求信息的驱动下,通过供应链的职能分工与合作(生产-分销-零售)等,以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为媒介,实现整个供应链的不断增值。它不仅是一条连接供应商到用户的物料链,而且是一条增值链,它要求各成员企业必须达成共同客户至上的目标,最大限度地发挥各成员企业合作关系所带来的整体竞争优势,相互信赖,共同服务于客户。 % 供应链展现了相互关联的部门之间,各业务环节之间的链型结构,涵盖了从产品(或服务)设计、原材料采购、产品制造、包装到交付给最终用户的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各环节之间发生着四种基本“流”,即商流、资金流、物流和信息流。供应链由所有加盟的节点企业组成,其中,一般有一个核心企业(它可以是产品制造企业,或零售商、分销商等),节

供应链管理论文范文

供应链管理论文范文 一、供应链管理环境下企业物流管理的功能 供应链环境下企业物流管理的功能主要有: 1、库存管理。通过实行合理的库存管理策略,可以缩短产品的 周转时间,避免缺货,同时也能减少库存资金占用,从而实现整个 供应链的高效运作。 2、订购管理。在供应链管理体系中,利用电子信息技术,实现 对供应商、订单、订购合同的高效管理,减少了供应链中订购环节 的失误。 3、配销管理。这部分功能主要是针对实物库存、运输车队、配 销需求等进入分销中心的物资,保证其准确性和高效性。 4、仓库管理。仓库管理是一项传统的物流管理活动,包括接收 货物环节的货物编码、验收、储存等活动和货物分拣、配送、发货 等活动。 二、供应链管理环境下企业物流管理的对策 1、建立一体化供应链管理。目前,物流行业仍然缺少高素质的 管理人才,通过高素质的、熟悉供应链管理和运作的人才,积极推 动物流行业的发展。其次,建立一体化供应链管理是对供应链的革新,必须彻底打破各企业之间存在的隔阂,从整体的目标出发,对 各个子系统实行一体化管理。将组织的物流职能部门和供应链中合 作伙伴使用的对等职能的物流部分进行合并或无缝连接,以便将企 业内部物流职能和外部供应商和顾客,或者第三方物流企业连接在 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集成化系统。 2、组织架构和业务流程调整。传统物流运作中存在着诸多问题,如运输管理混乱、运输成本高昂、客户满意度不高、市场灵活性差 等问题,这样的模式不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企业的收益微少。因此,物流企业必须调整组织架构和业务流程,取消多余的层次,实

现整个架构的简洁明晰,从而保证信息的高效传递,提高整个业务 流程的运作效率。 3、建立高效的供应链管理信息系统。在供应链环境下,对于企 业的数据采集、分析、传输有较高的要求,因此在这样一个物流信 息公共平台上,整个供应链中的企业都能及时获得自己需要的信息,同时,消费者也能及时查询业务的相关信息,方便企业与客户沟通,利用客户的反馈信息及时调整供应链的运作流程,使客户满意最终 的产品或服务。本文围绕供应链环境下企业物流管理的内涵,分析 了供应链环境下企业物流管理的特点及功能,并讨论了供应链环境 下企业物流管理的对策。通过建立一体化供应链管理,调整组织架 构和业务流程,建立高效的供应链管理信息系统等手段,保证供应 链的高效合理运作,降低企业的物流成本费用,提高客户的满意度。 1供应链管理下物流营销系统的构成 1.1配送系统 配送系统是快速提高企业利润的关键因素。在进行配送活动时,配送的精确性和稳定性可以降低物流企业的营销成本,确保供应;配 送的有效性和集中性可以将程序简单化,减少营销的渠道,提高营 销效率,从而吸引更多的顾客;配送的通畅性和科学性可以缩短物流 时间,降低营销过程中的成本。配送系统是一个综合性比较强的小 型物流系统,它涉及搜集、储存、分类、加工、装运、配送等各个 环节,在整个物流系统中发挥着纽带的作用,对降低物流企业成本、提高客户对商品的满意度等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在配送的过程 中要做到及时、准确、快速,只有这样企业才可以在激烈的竞争中 脱颖而出。 1.2信息系统 信息系统是物流企业营销过程的核心,当前各企业之间的竞争主要是现代信息技术的竞争。完善的信息系统不仅可以解决营销过程 中出现的问题,还可以加快物流企业目标的实现,保持企业的竞争 优势。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发挥信息系统的优势:第一,优化物 流程序,保证决策的科学性。信息系统在管理购买、销售、消费者

供应链管理相关论文

风险供应链条件下的供应商选择方法 司文静 摘要:企业面对着很多风险,采购风险是其中很重要的一部分。企业的采购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企业的效益,因此供应商的管理至关重要。本文讨论了选择什么样的供应商和选择多少供应商两个问题,介绍了供应商评价选择以及数量确定的方法模型,给出了基本的多目标规划模型以及非线性整数规划模型,并对于模型的改进进行了介绍。 关键词:供应商选择多目标规划模糊规划非线性整数规划 Abstract:Enterprises are facing many risks, purchase risk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m. Enterprises purchase influence the efficiency of enterprises in large extent, so supplier management is very important. This paper discussed two problems: the choice of suppliers and choose how many suppliers. At the same time this paper introduces supplier evaluation methods and model to determine the number of the supplier, and gives the basic multi-objective programming model and nonlinear integer programming model, and introduce the improvement of these models. Key words:supplier selection multi-objective programming fuzzy programming nonlinear integer programming 1.文献综述 在供应链管理中企业面临着各种风险,企业需要分析和规避各种风险,这样就需要在考虑风险的情况下做出各种决策以求降低自身成本增加盈利。对大多数企业来说,采购成本占产品总成本的70%以上,合理的选择供应商将直接影响到企业降低成本、增加企业柔性、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因此供应商的选择是企业供应链管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随着市场竞争的全球化和剧烈化,产品的生命周期越来越短,强调质量、交货可靠性、价格、提前期增加了供应商选择的复杂性和选择范围企业的供应商选择问题,应包括两个方面内容:一是选择什么样的供应商,二是选择多少个供应商。 1.1供应商的评价 在2002年马丽娟对供应商选定的问题进行了初探,分析了供应商管理对于企业的意义并建立评价指标体系,运用TOPSIS的方法进行了实证分析。周文坤与蒋文春在确定供应商选择的指标体系的基础上,以各指标作为评价的目标,建立评价供应商的改进TOPSIS法,求解各指标对应的客观权重,然后利用权重计算各供应商与理想解的距离,根据各供应商与理想解的距离大小确定优劣排序,实现主观信息与客观信息相结合的合理评价。

物流管理专业毕业论文参考文献范例

物流管理专业毕业论文参考文献范例 的引用应当实事求是、科学合理,不可以为了凑数随便引用,下面是搜集整理的物流管理参考文献,供大家阅读查看。 参考文献一: [1]陈兵兵.SCM供应链管理策略、技术与实务[M].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21-22 [2]邹文涛.经营性营运资金管理效率与公司绩效的相关性分析[D].江西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6) [3]刘文静.业务流程管理影响营运资金管理的机制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5) [4]刘作仪.我国供应链管理研究进展与分析-基于自然科学基金项目[J].中国管理科学.2009(4):185-192 [5]宋玉,杨长春.中国汽车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2 [6]李方峻.基于供应链管理的连锁零售物流模式研究[D].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 [7]苗亚娟.基于供应链的营运资金管理研究[D].燕山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12) [8]王凡.基于渠道理论的营运资金管理模式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6) [9]王兴河.渠道管理影响营运资金管理绩效的实证分析[D].中国海洋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5) [10]刘涛,李帮义,公彦德.商务信用下的供应链协调策略及其测度[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10(8):1345-1353 [11]杨桢,罗兵.一种价格折扣和延期支付条件下最优支付时间确定[J].中国管理学.2008(10):473-476 [12]王颐中.制造企业的物流信息化概况[J].物流技术与应用(京),2008,9:55-59

[13]王国文.2006-2007美国物流与供应链管理八大趋势[J].现代物流报(石家庄),2007,7:31.B [14]中国物流学会美洲物流研究交流合作部.美国物流发展特点[J].中国物流与采购(京),2008,6:51-55 [15]欧新黔.促进制造业与物流业有机融合联动发展[EB/OL].[2009.9.24]. [16]孙瑞初.中国汽车生产企业进口零部件物流供应模式的发展方向[J].物流技术(襄樊),2008,5:99-100,110 [117]王启山.从戴尔“直销模式”看企业物流管理[J].物流管理,2009,3:91-92 [8]唐步龙.企业第三方物流选择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经济问题(太原),2008,7:74-76 [19]王柏林,周筱莲.零售企业物流模式研究[J].江苏商论(南京),2008,4:44-46 [20]王佐.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的本源和创新[J].中国流通经济(京),2009,2:16-19 [21]宝胜集团.集团简介[EB/OL]. [22]施云峰、陶金亚、许仁峰、王学明.宝胜物流:定位“苏中最 大”[EB/OL].[2008.4.6]. [23]王健.现代物流网络系统的构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参考文献二: [1]Hotelling H. Stability in competition[J]. Economic Journal, 1929,39( 1 ):41 -57 [2]钟娜娜.竞争选址与非竞争选址比较研究[J].管理观察:2012(477):191-196. [3]Hakimi.L.,Onlocating new facilities in a competitive environment. 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 1983(12): 29-35. [4]张同全.具有距离限制的最大竞争能力选址问题[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2011,20(5):438-440.

物流毕业论文范文

物流毕业论文范文 第一篇:物流专业毕业论文题目第二篇:物流毕业论文第三篇:物流专业毕业论文题目第四篇:物流专业毕业论文第五篇:物流毕业论文范文更多相关范文 物流管理毕业论文题目(参考) 1.中国流通业现状分析及未来展望 2.浅析物流发展的大瓶颈 3.分析医约物流的发展现状及重要性 4.中国第三方物流的发展现状及重要性 5.中国流通企业出路何在? 6.中国物流发展的问题及对策 7.我国物流行业发展现状、趋势与对策 8.企业物流信息化建设的内容、现状与趋势 9.中国零售业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 10.“三农”问题与现代物流 11.为何“小农经济”导致物流成本居高不下 12.加入wto后,对我国物流业的影响 1 3.工业企业自营物流还是业务外包 14.供应链合作关系的形成及其制约因素 1 5.电子商务的发展瓶颈——物流 l 6.电子商务发展对物流模式的变革 1 7.供应链管理面临的风险与防范措施

1 8.准时制在物流中的应用 l 9.怎样实现供应链真正合作 20.供应链安全存货问题的分析与应对措施 21.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物流配送研究 22.供应链竞争的新利器——敏捷物流 23.jit生产制思想在库存中的应用 24.中国“第四方”物流的发展现状及重要性 25.我国低温物流的发展现状和重要性 26.面对国外的物流业的激烈竞争中国物流业何去何从 27.供应链体系下的物流管理策略分析 28.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的生产管理研究 29.从物流到供应链-美国物流发展趋势对中国物流的影响 30.面向敏捷供应链的电子商务平台开发与产业化 31.面向集成化供应链管理的知识管理方法研究 32.基于供应链管理的物流信息系统集成 33.基于敏捷供应链管理的企业物流管理信息化探讨 34.基于供应链管理集成的库存和物流管理 35.供应链企业组织结构与业务流程重构 36.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的企业业务外包策略研究 38.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在供应链管理中的应用 39.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的库存管理策略 40.供应链企业绩效评价与激励机制研究

供应链管理中供应商管理毕业论文

南京财经大学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中文题目:供应链管理中的供应商管理 ——以巴奥米特为例 英文题目: Supplier mangament of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base on biomet company 姓名: 温发科 准考证号: 040108102119 专业:采购与供应管理 指导教师:王亮 2010年 3 月

目录 摘要 (3) 一、引言 (4) (一)研究背景 (4) (二) 研究目的 (5) 二、供应链中供应商管理概述 (5) (一)供应商管理基本概念与特点 (5) (二)供应商管理的内容及七大指标的定义 (7) 三、巴奥米特供应商管理分析 (12) (一)巴奥米特公司简介 (12) (二)常州巴奥米特供应商管理现状 (13) (三)常州巴奥米特供应商管理存在的问题 (16) 四、巴奥米特供应商管理问题的解决方案 (18) (一)常州巴奥米特供应商的开发与集团ASL冲突的解决 (18) (二)常州巴奥米特供应商的绩效考核中的问题的应对措施 (20) 五、结束语 (23) 参考文献: (24)

供应链管理中供应商管理 摘要 未来的竞争是供应链的竞争。日趋激烈的竞争,日益受到关注的质量、总成本、长期合同、供应商基地的合理化及库存的减少、逐渐增加的外包,就是组织和企业目前所 面临的现实世界。传统意义上单纯的购买者和供应者之间的对抗性关系已经消亡,取而 代之的是正向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方向转换。这伙伴公司的基础是:相互间的信任和尊重,价值分析的使用,单一供应商来源的更多使用及更少的人做更多的工作。本文从巴奥米特公司的实际出发阐述了通过优化供应商管理机制,从而提高了供应商的整体素质,有效的降级了企业运营成本,达到企业利润的最大化。使自己始终位于全球骨科医疗器械三甲的位置。 关键词:竞争战略合作运营成本 Suppliers management of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Abstract The future of competition is the competition in the supply chain. The increasingly fierce competition, increasingly concerned about the quality, the total cost, long-term contracts, the supplier base rationalization and inventory reduction, gradually increasing outsourcing, that is, organizations and businesses now face the real world. The traditional sense of pure buyers and suppliers of the adversarial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dead, replaced by a positive strategic and cooperative partnership between the direction of conversion. This is the basis for partner companies are: mutual trust and respect of the use of value analysis, single-source supplier for more use and fewer people to do more work. In this paper, the reality of the company's Biomet expounded by optimizing supplier development and management mechanism, thereby enhancing the overall quality of suppliers, effectively downgrading the enterprise operating costs to achieve the maximization of corporate profits. Itself has always been a global orthopedic medical device is located in the top three positions.

供应链管理论文

供应链中牛鞭效应的认识与分析 摘要:进入21世纪以来,社会发生了快速的进步,同时经济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随着物流行业的飞速成长与前进,一种新兴的行业也得到了慢慢的成熟,那就是供应链,有人曾说过:“21世纪的竞争,不再是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而是供应链与供应链之间的竞争。”对供应链的研究中值得关注的是牛鞭效应,认清引起这一现象的原因及克服供应链中的不确定性能是目前比较热门的话题。关键词:供应链牛鞭效应 VMI 引言: 供应链作为新兴的行业,其发展前景是比较长远的,而牛鞭效应给供应链的运作水平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一位学者说过“如果你在供应链运作上不具备竞争优势,那么你干脆就不要竞争”,因此对供应链的研究与优化受到广泛的关注。 1.供应链和供应链管理的基本含义 供应链管理(SCM)这一新型生产组织模式,它把客户的需求和企业内部的经营活动以及供应商的资源融合在一起,体现了完全以用户为中心的经营思想。广义的供应链指由物料获取并加工成中间件或成品,再将成品送到消费者手中的一些企业和部门所构成的网络。在供应链中,企业内部以及企业与企业之间存在着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流动:物流是从供应商到顾客手中的实体流;信息流包括产品需求、订单传递、交货状态及库存信息等;资金流包括信用条件、支付方式以及委托与所有权契约等。 供应链管理指的是从供应商开始,经由制造商与各级分销商,直到最终用户的全过程的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集成化管理。其目的是将顾客所需的、正确的产品在正确的时间,按照正确的数量、正确的状态送到正确的地点,并使总成本量最小。它从整体的观点出发,寻求建立供、产、销企业间的战略伙伴关系,最大程度减少内耗与浪费,实现供应链整体效率的最优化。 在信息化、工业化、自动化的社会里,企业仅仅依靠自己的资源参与市场竞争往往处于被动,必须把同经营过程有关的多方面纳入一个整体的供应链中,这样每个企业内部的价值链就通过供应关系联系起来,成为更高层次、更大范围的供应链。供应链管理就是把这个供需的网络组织好。它覆盖了从供应商的供应商到客户的客户的全部过程,包括外购、制造分销、库存管理、运输、仓储、客户服务等。与传统的物流管理相比,供应链管理更强调供应链整体的集成与协调,要求各成员企业围绕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进行信息共享与经营协调。 2.牛鞭效应的分析 美国的Hau L.Lee教授对牛鞭效应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把牛鞭效应产生的原因归结为供应链的组织结构、需求预测的不准确性、理性选择和短缺博弈等。 2.1供应链的组织结构 牛鞭效应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供应链各个环节的信息不对称,导致信息最终的无限放大,从而产生牛鞭效应。一般地,供应链越长,参与的企业越多,供应商离消费者就越远,对需求的预测越不准。同时由于供应链的各个企业是独立的个体,存在各自的利益目标,经过各环节的传递及各企业安全库存的多层累加,需求资讯的扭曲程度越大,“牛鞭效应”越明显。 2.2需求预测的不准确性

供应链管理论文

对供应链风险的看法及应对策略 班级:13市场营销3班姓名:李梓峰 摘要: 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无国界化企业经营的趋势越来越明显,整个市场竞争呈现明显的国际化和一体化,在供应链与供应链之问的竞争,对企业的市场响应能力要求也越来越高,面对这样残酷的竞争环境,传统的生产和经营模式越来越显得捉襟见肘。在这样的环境下,为了提高市场竞争力,保持不败之地,企业积极寻求新的管理模式,供应链管理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应运而生。企业供应链实际上是个整体,其中的任何一个环节出了问题都会影响到供应链众多的生产、流通企业和用户正常工作。因此我们必须对供应链上的风险进行分析评估,并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尽量避免风险的发生,以保证供应链的安全、连续和效率。 关键字:供应链风险、风险评估、风险防范 一、什么是供应链风险? 所谓的供应链风险,就是供应链上存在的风险,是指在特定客观条件下,在特定期间内,由风险因素引起的风险事件的发生,影响了供应链预期的正常运行,是供应链面临损失的可能性。供应链风险极大影响和破坏了供应链安全运行,从而无法达到供应链管理的预期目标,造成供应链效率下降、成本增加,是导致供应链网络失败和解体的不确定因素和意外事件。 供应链结构具有独特性,供应链具有不同于普通企业风险的特性。供应链的诸多特性决定了供应链越长,中间非价值生产过程越多,,供应链效率就会越低下。

二、供应链风险包括哪些? 供应链的风险有很多,关于供应链的风险,我自己收集了一些资料,在此阐述一下我自己的观点,根据风险来源,我们可以将供应链风险分为内部风险和外部风险: 1、内部风险 (1)信息传递风险。供应链的规模日益扩大,结构也日趋复杂,从而导致了信息传递的准确性和效率逐渐降低,造成供应链行为主体决策的失误。 (2)信任危机风险。供应链中的企业数量众多,难免彼此猜忌,有时候不能充分的相信合作伙伴,更有甚者,因为某些原因,不遵守合同的规定,给合作伙伴带来损害,给供应链经营管理造成了极大的风险。 (3)道德风险。供应链上有的企业为了获得更有利的竞争地位,实现自己目标利益的最大化,可能做出一些不道德的举动损害其他个体的行为,可是供应链上的成员是一个整体,所有成员之间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这些不道德的行为会降低产品的质量,不仅最终损害了自身的利益,也必将影响整体供应链的信仰和消费者的利益。 (4)物流运作风险。供应链的发展离不开高效运作的物流系统。而在实际运行中企业很容易会在原料供应、原料运输、原料缓存、产品生产、产品缓存和产品销售等过程中可能出现衔接失误,这些衔接失误都可能导致供应链物流不畅通而产生风险。 (5)分销商的选择风险。在供应链中,分销商的选择正确与否是供应链凝聚力的关键,也是企业核心市场竞争的决定因素。 (6)企业差异风险。供应链的组成企业中,每个企业之间的核心价值观各不相同,而这些看法的不同,也决定了他们采取的措施不同,最后也会产生不

企业物流管理论文参考范文2篇

企业物流管理论文参考范文2篇 企业物流管理论文范文一:基于erp的企业物流管理探析 erp即企业资源计划系统,它是指基于信息技术的基础上,通过系统化管理理念,为企业管理者以及员工提供一个管理平台,便于他们进行有效管理和决策。erp系统集先进的信息技术和创新的管理理念为一体,已经成为现代企业的经营发展模式。 一、基于erp的企业物流管理现状分析 1.传统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机制影响着物流效率的提升 受到传统经济体制的影响,我国现在仍然有很多企业都沿用“大而全”“小而全”,“生产、供货、销售一体化”以及“仓储运输一体化”的经营模式,而物流组织活动主要是通过企业内部组织来实现的,这样就使得采购、仓储和配送职能无法进行充分融合,无法实行一体化的内部供应管理,同时也不利于社会化的分工。这种分散、低水平的管理活动必然会造成物流成本责任主体划分不清,物流管理效益也很难有所提升。 2.企业对物流服务的认识不到位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当前客户对物流服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逐渐呈现多元化的要求,而物流服务也已经成为企业销售差异化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但是我国很多企业在制定物流服务要求和标准时,将有限的物流服务资源平均分配给所有的客户,而没有顾忌到客户的实际需求,这样就会影响到具体的物流服务

质量以及由此带来的客户满意度。同时物流服务管理单由物流部门单独进行,并且对物流服务的实行情况没有及时检查,这些都会影响到物流服务的价值。 3.企业物流的管理手段比较落后 首先,我国企业物流的基础设施还不是很完善。有一些仓储设施,比较旧,功能也较单一,作业效率低,质量低,无法满足现代企业物流的需求。其次,物流基础设备没有统一的规范和管理,导致产品在物流的各个环节都无法实现一体化。同时我国物流领域的计算机技术普及率还较低,这样无法实现物流和客户之间的信息化管理。 4.企业物流人才比较匮乏 随着我国成功加入wto以及世界制造中心格局的逐渐形成,全球采购与全球销售的国际物流体系也慢慢出现,而当前企业需要的是精通熟悉进出口贸易、海关业务、电子商务、采购系统、供应链管理以及国际法的复合型物流人才。但是我国当前的物流发展水平还不是很高,同时也缺乏一些专业的物流人才,尤其是一些综合性的物流人才,这些也都会影响我国物流行业的健康发展。 二、erp系统中物流技术的改进措施 1.扩充现有的erp系统 基于计算机信息和gis/gps空间定位系统以及地理信息系统的即时订单和决策的物流管理可以有效提升企业物流供应链管理系统的功能。企业物流供应链通常采用b2b模式的物流管理方法,海尔企业的所有供应商的订单都是从网上直接下达,而海尔erp

供应链管理论文有关供应链的论文

供应链管理论文有关供应链的论文 供应链环境下联合采购管理的研究 摘要:在经济全球化、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新环境下,为扩大利润空间,提升核心竞争力,国内外企业纷纷转变传统的管理观念,深入挖掘采购和物资供应这个“第三利润源”的潜力,积极探索现代采购管理策略,强调“Win-Win”合作和战略联盟,全球采购、集中采购、准时采购、联合采购等采购模式成为新趋势。本文从联合采购的概念及实施动因分析入手,对这种新型的供应链协调管理模式的实施动因、步骤及具体模式进行研究。 关键词:物资供应联合采购动因模式 1.引言 随着世界范围内供应链管理理论和实践的飞速发展以及市场竞 争的日趋激烈,采购供应作为连接制造商和供应商的纽带,在企业战略运作中发挥着越来越为重要的作用,起着获取资源、保障生产经营运行、控制经营成本、提升企业竞争力的核心功能。 现代管理学大师彼德·德鲁克提出改进生产工艺、降低人工成本和材料消耗是企业的第一利润源,扩大市场销售量、提高销售利润率是企业的第二利润源。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企业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企业对上述两大利润源的开发余地越来越小。企业要在竞争中继续发展并保持优势,就必须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开发“第三利润资源”:即加强采购和物资供应管理、降低采购成本。

有效的采购与供应管理可以为现代化企业的成功做出显著的贡献,采购组织的绩效对企业的总成本控制和企业的战略成功都发挥着重要 作用[1]。据统计,在全球范围内企业的产品成本构成中,采购成本占企业总成本的比例在30~90%,平均在60%以上。据法国埃尔夫石化公司测算,节约5%的采购成本相当于增加25%的销售额所获得的利润[2]。因此,企业为寻求长远发展、增强竞争力,则必须重新审视传统的采购观念,将采购管理职能从原来交易性的运作方式转变为战略性的运作方式,采购策略从操作的低层次提升到企业战略的层次,采购职能的目标与企业的总体目标逐渐保持一致。 在这个紧密相连的经济全球化的竞争环境中,国内外企业纷纷转变传统的管理观念,深入挖掘采购和物资供应这个“第三利润源”的潜力,全球采购、集中采购、准时采购、联合采购等采购模式成为了采购发展的新趋势,其中联合采购作为一种新型的供应链协调模式,近年来在国内外各行各业蓬勃发展。 2.联合采购的概念及实施动因 2.1 概念 联合采购是指在同质性企业里,把需要购买同一产品的客户联合起来组成采购联盟,使其产品的数量达到可以取得价格折扣的规模,向供应商提出采购的行为[3],它是集中采购在外延上的进一步拓展。 采购联盟体大致可分为采购方横向联盟体和供应链纵向联盟体 两大类,采购方横向联盟是指由两家或多家企业联合起来共同采购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