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提琴练习曲

小提琴练习曲
小提琴练习曲

小提琴练习曲

一、概括

这里说的练习曲,就是供练习教学使用的教程性作品,不是那些名字叫做练习曲但是实际上是为了演奏表演所写成的东西。(有很多练习曲自称为随想曲的)当然也有一些可以用来演奏的作品也有很高的练习曲价值,在这里我们也把它当成一种教程。注意,我胡乱写的这些教程说明大致是我学习的过程接触到的,很传统,现在新的形式和新的情况我并不太了解。写练习曲的人大多数是小提琴家或者小提琴教育家,为了达到联系某些技术的目的而没有考虑音乐性。练习曲多数是不好听的,令人感到枯燥痛苦甚至厌烦的。但是它确实演奏出美妙音乐的必经之路。有一些小提琴家,大概就是因为他留下的练习曲而闻名于世的。大概讲起来,这些练习曲按照难度的不同可以分为初级/中级/高级等等,但并不是初级的东西在达到一定程度以后就没有价值了。练习曲是经常需要有针对性地复习的。编辑练习曲的人也很多,不少小提琴家编辑练习曲以后还写了配套的练习说明。编辑练习曲的大牛有达维德/弗莱什/加拉米安/杨波尔斯基/莫斯特拉斯/奥尔/.../等等。用得较多的是达维德(尤其是一些初级练习曲)和加拉米安的。现在中国也有不少人重新编辑了练习曲,不过基本感觉创新的东西不多,也许价值并不是很大吧。

二、霍曼和铃木

这里说的两部教程有点违反上一片里面说的东西,不过作为刚拿起小提琴的人接触的东西来说,他们作为打开大门的练习曲还是很合适的。多数都是民歌或者简化了的经典作品,曲目数庞大,简短又好听。可以先唱会,然后再开始拉,并且一点一点的认识小提琴。铃木编辑这一套小提琴教程的目的......当初他的一句教学口号是:"每一个母亲的孩子都能演奏小提琴"(大概是这个意思吧)。因此这本有8册的教程还包括相当多初中级协奏曲和奏鸣曲。作为入门教材,它的第一二册就可以了。后面的可以配合进入更高程度练习曲学习的人做乐曲练习。那些协奏曲和奏鸣曲,指法和弓法更多地考虑了演奏者的技术水平(初中级)而没有考虑音乐表现本身,因此很多是简单但并不合理的,我们喜欢叫它"儿童"指法或者"儿童"弓法。但是用这些"儿童"法演奏下来一整部Bach的小提琴协奏曲还是能给学习者很大的鼓舞。

三、开塞

1815-1888 德国小提琴家、作曲家,生前居住在汉堡。他一方面在剧院里演奏,另一方面从事教学。由于他的生平事迹无从考证,因此其演奏和教学详情我们不得而知。然而,从他所写的许多小提琴练习曲和教材来看,尤其是这一本练习曲集,完全证明开塞是一位出色的演奏家和优秀的教师。也正是这一本练习曲,它的训练价值经过了一百多年的考验,早已深入到每一位提琴演奏者的学习进程中,开塞生前一定不会想到,他的名字连同他的练习曲将伴随着小提琴的发展永远流传。这本小提琴练习曲就是36 Elementary & Progressive Studies, Op. 20 对于刚从铃木第一第二册或者霍曼走出来的学生,会感到现在的每一行谱子都比以前的每一首曲子要难。而且面对的几乎全部是单一的练习要素,每一课的重点非常突出,而

且篇幅不小,重复的"机械动作"会使初学者不断的感受到体力和脑力的挑战。一般来说这部教程分为三部分,大约12课一部分。前12课尤其重要,因为他全部在第一把位,向学习者展示了几乎所有的小提琴基本技术。有些老师喜欢在初学完1-12课以后让学生复习一遍,这并不是对所有人都必要的。因为初学的记忆太深刻有可能成为后面学习的桎梏。不要指望在这个时期就能建立起所有"正确的"概念。因此进度好不要搞得太慢太仔细。中间12课有些特殊技术,比如换把/颤音/滑指八度,最后一部分还有某些复杂音程和和弦的练习,因此对乐理知识/视唱练耳提出了一定的要求。比较突出的重点的课:(这些课程在程度比较高了以后还是需要定时复习巩固的)No.1:弓法练习,右手基本控制No.4:弹指练习,尤其是带有伸展的那一个小节No.9: 顿弓/跳弓基础NO.10:快速右手手腕控制练习No.12:连音No.15:Trills No.17:异指换把No.24:滑指八度No.28:复杂音程与和弦No.30:左手手指灵活度和颗粒性,密集与伸展手型交错,同时包括右手配合问题。

四、马扎斯

法国小提琴家、音乐教育家及作曲家。1802年,他进入巴黎公立艺术学校,师从白洛特(Bellot)学习小提琴。1804年3月18日,他在学生音乐会上演奏了维奥蒂(Viotti)的协奏曲,并在1805年获得了一生中第一个小提琴演奏奖。1807年5月10日,当马扎斯为公立艺术学校首演奥贝(Auber)的新协奏曲时,其演奏引起了媒体的注意,评论家写道:"他那柔软而又敏捷的手指,在反复无常的把位转换中,完全覆盖了整个指板,令人无法确定它们如何在琴弦上运行,他的弓子不停地变换着运行速度和在琴弦上的接触点,在琴马附近弹奏出强壮而明亮的声音。他总是在靠近指板的地方演奏出无比甜美、柔软得如同天鹅绒一般的音色。" 从上面可以看出Mazas当年也还是很牛的。他也很牛的留下了一部72首练习曲。分三册,1-31:特殊练习曲,32-??:华丽练习曲,??-72:艺术练习曲。也许马扎斯在那个时候考虑还是很周到的,比较基础的练习,用于炫技的准备,以及演奏表现控制的综合。可惜,由于时代的发展,现在很少有人练习这部小提琴练习曲的后两册,因为艺术性并不是太强,技巧练习也有更好的替代品。而第一册特殊练习曲却被很多老师用来检验学生的基础。很多程度已经很高的学生在换老师的时候,往往会被要求演奏马扎斯练习曲前10课当中的内容,据说很暴露问题。特殊练习曲和开塞练习曲的衔接是比较好的,对于艺术表现中的综合能力也有一定的要求。学生从这里会接触到一些曲式,比如小夜曲/一些舞曲/进行曲等等。可能进行到7、8课的时候会遇到前所未有的障碍。对于我比较重要的课程:No.20:异指换把,把位概念的建立与过渡音基础No.21,22:弓尖速度与力度练习。

五、小顿特

Jacob Dont(1815-1888) 这个牛人写了不同难度的三部小提琴练习曲,Op.38,Op.37,Op.35(从难到简单),被俗称为小顿特的Op.37是初中级练习曲的过渡。尤其是最后几课主调和复调的双音练习先简单介绍一下顿特:十九世纪著名的奥地利小提琴家和小提琴教育家,其老爸是当时著名的大提琴演奏家。顿特在维也纳音乐学院随彪姆(约阿希姆)和黑尔梅斯柏格学习小提琴演奏。毕业后先后在布尔格剧院和宫庭管弦乐团演奏小提琴。从1873年起,顿特回到维也纳音乐学院担任小提琴教授。奥尔和格莱戈罗维奇都是他的学生。顿特的复杂音程更加多,对学生的耳朵提出了更加高的要求,左右手负担也更加重。基本上左手和右手的练习是交替的。通过了这一关,很多初级小提琴协奏曲和奏鸣曲都可以完成。对于强弱表现的左右手控制能力的训练比前面说的几种教程要求更多一些。对于特殊把位的要求也更加苛刻了。由于训练重点不同,老师可以选择苏联版本或者加拉米安版本,我当

初用的苏联版本。里面有很多比较BT的要求,我的老师认为更适合于我的练习情况。而加拉米安的版本也许科学性更强一些,但是需要补充另外的东西来弥补特殊练习的不足。

六、其他初级练习曲

这些其他基本和单独列出的练习曲功能差不多,甚至重复,因此并不需要仔仔细细的从头到尾的学习,倒是可以用视奏的方式来检查自己的水平。沃尔法特:和开塞差不多。小小顿特:顿特的Op.38,大概和马扎斯差不多。

七、克莱采尔

Rodolphe Kreutze 1766-1831 法国小提琴家,作曲家,法国小提琴派创始人之一。一生写过43部歌剧,19部小提琴协奏曲,十五首弦乐四重奏,十五首弦乐三重奏。当然还有这部和他的学生,同事在教学过程中总结出来的,据说被称为小提琴圣经??(夸张了些)的42首练习曲。一般来说,开始这部练习曲的学习标志着进入了中级程度。除了各种基本功的练习,对耳朵的考验,和一些综合能力考查,这部练习曲为颤音留了一大部分,还有双音。技术全面,复杂音程和和弦丰富,半音阶和全音阶也有出现,转调方式多种多样。当然复杂7和弦和其他特殊和弦还是比较少的。赋格和其他复调形式也已经出现,而表现这些曲式的技术手段也有各种配备的练习课程。另外一个重要的事情就是篇幅,学生从这里可以得到为大型乐曲作准备的体能。hehe 我的重点课程:No.2:弓法变换与各种变奏,共72种!!No.9:左手手指独立性及速度No.11:异指换把的经典练习,全曲只有一个空弦,曾经被迫数着练习了1k遍。后期加入了快速揉弦和右手力度变化控制的内容。No.12:分解和弦及换把No.14:大幅度换弦换把连弓弹指综合No.21:小指颤音,右手弓尖快速而尖锐有力的短顿弓No.26:复杂和弦,大跳换把,频繁无规律转调(转了大概好几十次)曾经的考音乐学院附中的指定曲目No.35:进行曲式双音的对比度、力度变化控制,一课为表现力准备的练习曲,所以表演能够打动人不是只有内心感受就可以的哦!!No.37:双音换弦力度保持与音色控制,这一课是学习小无伴奏的基础,练习起来非常痛苦。No.41:双音颤音No.42:赋格,复调处理基础。

八、罗德

Pierre Rode 1774-1830 法国小提琴家和作曲家,作品有13部小提琴协奏曲,5部四重奏,7首变奏曲,3册小提琴二重奏。而他的《二十四首随想曲》更多地被认为是中高级练习曲的过渡。这部练习曲的安排得很巧妙,12对关系大小调,先升后降。比Kreutze更加BT一些,体力消耗更大。曾经的业余十级考试曲目里就有其中的几首。由于这部作品我学得非常快,因此并没有特别的重点练习部分。

九、其他中级练习曲

费奥利洛的36首随想曲。和Kreutze差不多,稍微难一点,并没有太大的研究价值。

十、大顿特

就是那个写小顿特的人的Op.35。这部作品是每一个优秀的乐队小提琴演奏者必须学习的教材,各种联系非常全面和困难。在学习他的时候配合各种小提琴协奏曲来解决技术问题是比较有效的一种做法。同样,这部作品我学得飞快,中间夹杂了好多好多的乐曲作品。到了这个程度,学生一般已经不需要为了学习练习曲而学习练习曲了。复习它的时候应该更加有针对性,不需要整篇整篇的重复。对待它可能用一种对待辞典的态度更好。

十一、维尼亚夫斯基和加维涅

这两部作品是我学习生涯中的缺憾,因为当初实在找不到谱子。如果有这两部作品的练习,到了Paganini随想曲的时候就不会显得太脱节以至于遇到很多障碍。它们比大顿特更难,是独奏小提琴演奏者的营养。(所以偶营养不良)维尼亚夫斯基的24首随想曲是二重练习曲,第二小提琴很简单,一般是老师的部分。老奥父子曾经录过其中几首。加维涅的24首随想曲练习价值更大一些,比维尼亚夫斯基更难。

十二、巅峰

Bach的小无伴奏和Paganini的24首随想曲,虽然他们是可以用来演奏的作品,但是它们对于小提琴技术的训练价值也是非常高的。可以说是"练习曲"中的巅峰。Paganini的随想曲是一切高难度大型乐曲的基础,学习他以后才基本具备了自如表达和处理音乐的可能。Bach的小无伴奏由于历史的变迁和小提琴本身的发展,对于现代小提琴演奏者反而增加了难度,尤其是右手。其中的Chaconne舞曲更像是全部作品的一个技术上的总结归纳。这两部文献有专门书籍详细介绍和辅导,要在这里说清楚也太困难了些。

常用的小提琴练习曲新选

常用的小提琴练习曲 提琴之路 1、霍曼:《小提琴基本教程》。分为五册,第一册为空弦及E、A、D、G弦上的练习;第二册为简易的各调练习;第三册为有升绛号的各种较深练习;第四册为换把练习,较高把位的练习;第五册较高把位和较难的练习。各种练习多采用短小的乐曲,以二重奏形式进行。是一本初学小提琴的入门教材。 2、沃尔法特:《小提琴练习曲60首》。上半册程度较浅,可在拉完《霍曼》第二册后 开始练习;下半册程度加深,可结合《开塞》进行练习。 3、开塞:《小提琴练习曲36首》作品20号,俗称“克采莱尔的准备练习曲”。前12首为基本把位练习,第13-24首为基本把位与第三把位的混合练习,第25-36首为高把位练习。是一本中等程度的小提琴教材。 4、舍夫契克:《小提琴左手技巧练习》。共四册,着重训练左手技巧。 5、赫利美利:《小提琴音阶练习》。着重进行音附与琶音的练习。 6、顿特:《克莱采尔和罗德准备练习曲24首》作品37号(俗称“小顿特”),和《小提琴练习曲与随想曲24首》作品35号(俗称“大顿特”)。对锻炼现代指法技巧,增进左手的灵活程度,效果显著。 7、马扎斯:《75课旋律练习曲和深造练习曲》,作品36号。这是一本中、高程度的优秀教材,分为三集。第一集1-30集,又叫《特殊练习曲》,一般与“小顿特”穿插起来练习;第二集31-57课,叫《华丽练习曲》,一般与《克莱采尔练习曲》穿插起来练习;第三集58-75课,叫《为艺术家作的练习曲》一般与《帕格尼尼24首随想曲穿插起来练习》。 8、罗德:《24首随想曲》,用大,小24个调各写一首,是严格训练小提琴家的必修教材。 9、克莱采尔:《小提琴练习曲42首》。这是一本著名的高级程度的小提琴练习曲。 10、帕格尼尼:《24首随想曲》。这本教材极大地发展了小提琴的演奏技巧,在着高深,艰难的技术要求,是小提琴演奏家的必修课目,也在音乐会上演奏。 最新文件仅供参考已改成word文本。方便更改 1 / 1

小提琴入门教程:演奏的基本技巧

小提琴入门教程:演奏的基本技巧 小提琴家所追求的目标是能豪不费力地演奏出好听的声音,有成 就的小提家认为能演奏纯净、优美的声音是取得成就的标志之一。小 提琴演奏中的飞跳弓、滑音等一些高难度技巧确实为演奏者所向往, 但是小提琴演奏的基本技巧确是最重要的。下面谈谈小提琴演奏基本 技巧的几个环节,只有认真理解这几个环节的重要性和真正含义,这 将使一个演奏者从中受益。 一、提琴的方法 提琴是小提琴演奏中的一个环节,虽然看起来并不是重要环节, 往往正是演奏中很多毛病的来源。准确的姿势是把小提琴放在锁骨上,用左下鄂将它夹住,尾板对准喉咙中间,琴身与人的肩膀构成45度角,但是在演奏中,有些人对持琴不太重视,往往用下鄂夹琴,这样会使 演奏者感到不舒适,会产生僵硬的感觉。还有琴头过于偏低,琴头过 低就会给左手增加重量,弓子也容易滑向指板。关于演奏时琴头的高 度问题,高一点比低一点好。高的琴头能够把提琴的重量倒向脖子和 户膀,演奏高把位时还比较容易。就持琴来说,切记不要使用蛮劲和 任何强制性的力量来破坏自然环境、连续的平衡关系和平衡系统。对 于一些脖子长的人来讲,使用肩垫是解决问题的办法,但一定要注意 肩垫的形状,形状要准确,在演奏中不是所有的人都采用肩垫,对于 脖子短的人来说不用肩垫效果更好。 二、运弓的技巧 对一首乐曲是否演奏得优美动听以及能否恰当地表现乐曲内容, 是和运弓的好坏分不开的。运弓在小提琴演奏中起关键性作用,所以 要特别重视运弓的练习和掌握一些相关技巧。 运弓时,整个上肢都在运动,主要环节是下臂的伸曲运动,同时 上臂、腕与指要协调配合。有些初学者在运弓时,特别是在拉到下半 弓时,大臂夹着,这是一种毛病,拉G弦时,大臂应抬得于肩同高,

零基础自学小提琴自创,讲解

零基础自学小提琴自创 很多教程是大学老师编的专业书,不适合小提琴零基础的爱好者,本文通俗易懂,笔者经验之谈.觉得好好评 第一课 认识小提琴 请记住小提琴各部分的名称。其作用有二: 1.这对学习小提琴的人来说是必知的常识; 2.在以后的学习中讲到一些知识时会用到,便于更简明地操作。 小提琴是由大约70多块不同的木片组合而成的。漩涡状的琴头是提琴独有的特征,四根弦G、D、A、E的锥形调音弦轴是由积久耐用的青龙木或黄杨木制成的。弦轴箱的后倾斜面绷紧了跨过乌木弦枕的弦。弦枕上的四个勾槽,用于确定弦的位置,并把弦抬到指板的上方,让左手手指能在纸板上压弦控制音的高低。指板固定在琴颈上,整个琴颈及漩涡状的琴头和弦轴箱是由一块枫木所刻成的。指板成弧形从弦枕端开始增加宽度,使跨过琴桥的弦有渐渐增宽的间隔,以便运弓。 琴身的框架是由侧板构成的,由六块薄枫木侧板于加热后弯曲定型而制成,接合处的内部用木块加强。六块侧板构成小提琴主要的外廓,即上侧板、向内弯的中侧板(C侧板)、以及较宽的下侧板。 琴身背部为小提琴的背板。背版是由一至两块相配的枫木制成,可分为一块式及两块式的背板,一块式的背板可由"板状切割"或"沿径切割"获得,而两块式的背板则是由"沿径切割"获得,在二块式背板制作过程中央接缝及水平面上的图案对称是很重要的。在小提琴背板中间部分部分留下大约5公厘的精确厚度,边上大约减至2.5公厘。拱形的高度和形状以及精确的厚度是决定小提琴音质的基本因素。 琴面也是用同样的方法制造的,但用的却是云杉木(Picea Abies),精确的厚度为3公厘。在前后边缘有一狭窄的镶条,又叫饰缘,镶边既能作为装饰又能防止边缘发生裂变。琴面上开了两个音孔,以形状命名为 f 孔。琴桥只靠弦的压力架在琴面上,他的位置是影响音质的关键所在。 音柱是圆柱型的木头,紧贴着琴身,对于音色很重要。一个很小的移动都可能改变提琴的音色,而且不能太长或太短,这样都会影响提琴的音色。音柱太长很可能会使你的琴面产生裂缝,太短的话可能会在你弦松掉时音柱也一并松掉。如果你的提琴音质不好,可能需要调整一下音柱,或是换一个新的音柱。 以上内容可只作了解,下图的名称必记牢。

浅析《萨斯曼思豪斯小提琴入门教程》

浅析《萨斯曼思豪斯小提琴入门教程》 萨斯曼思豪斯小提琴教学体系是一套富有创新性的教学方法,本文通过对《萨斯曼斯豪斯小提琴入门教程》教学设计的阐释,分析该体系对我国小提琴教学研究的启示。 标签:萨斯曼斯豪斯小提琴教学体系;儿童小提琴入门教程 萨斯曼斯豪斯小提琴教学体系的创立者埃贡·萨斯曼斯豪斯(Egon Sassmannshaus)和科特·萨斯曼斯豪斯(Kurt Sassmannshaus)是一对父子,小提琴教育家埃贡·萨斯曼斯豪斯在几十年的教学中,摸索出一套系统而有效的教学方法,并于1976年在德国首次出版了《萨斯曼思豪斯小提琴教程》。 萨斯曼斯豪斯小提琴教学法与铃木小提琴教学法不同,它从学琴伊始便让孩子们学习识谱,通过有趣易懂的儿歌来教授儿童学习音高和节奏,并通过再次重复这些儿歌来让学生学习新的手指位置和把位。埃贡·萨斯曼斯豪斯在幼儿学琴伊始便教授换把技术的方法,被业界公认为先进的教学方法,该教学体系风靡德语国家三十年,至少五十万名学生通过这本教程学会了演奏小提琴。埃贡·萨斯曼斯豪斯的儿子,科特·萨斯曼斯豪斯教授将此教程带到美国,不久,它便畅销于英语国家,并被译成意大利文和中文出版。如今,这套教材已被许多国家的小提琴学校和小提琴教师作为标准教学用书之一。科特·萨斯曼斯豪斯教授任教于美国辛辛那提大学音乐学院,是美国著名的小提琴教育家。他自幼跟随父亲学习小提琴,本科阶段师从于著名小提琴教育家舍夫契克(Otakar Sevcik)的学生伊戈尔·奥齐姆(Igor Ozim),硕士期间进入美国茱莉亚音乐学院成为美国小提琴教母多罗西·迪蕾(Dorothy Delay)教授的学生,并与迪蕾教授在辛辛那提和阿斯本音乐夏令营密切合作过25年。科特·萨斯曼斯豪斯教授桃李天下,他的学生曾多次获得国际小提琴比赛的大奖,很多著名的独奏家、室内乐演奏家或世界各大音乐学院的教授、著名乐团的首席都出自他的门下。 《萨斯曼斯豪斯儿童小提琴入门教程》共四册,教程的教学设计具有如下特点: 一、技术安排循序渐进 作者选用孩子们已经熟练演奏过的乐曲作为学习新技术的材料,从而让他们轻松的达到目标,将学生已在第一把位练习过的乐曲通过移调的方法在新的把位上演奏,从而让儿童通过聆听一首他已经牢记在心的简单歌曲,来克服最初的挑战,将换把变成一种容易掌握的技巧。萨斯曼斯豪斯教授在设计第一把位乐曲时,独具匠心地以某根弦的某个音为主音创作乐曲,当学生学习该把位时,此练习便成为最好的读谱与练习材料:如将第一把位设计为以三指为中心的练习曲,此练习便可作为学生学习第三把位时的读谱与演奏的素材。又如第一把位以二指为主音的设计的乐曲,该曲亦可作为学习第二把位换把时的读谱和练习材料。

小提琴完全自学教程

李国民 前言 坊间有不少小提琴自学教程,但是名虽如此,实际要依照它来自学却根本不可能。因为那些无一例外地是从专业人士的水准来要求读者的,他们要么把读者想象成音乐专业的人士,要么以为读者的身边就站着一位音乐教师,这怎么还叫自学教程呢?真是欺世盗名!鉴于此,我将把读者想象成完全不懂音乐,身边又没有专业教师,而又要学习小提琴的学习处境,以此来写作我的教程。既然这样,可想而知教程不免显得“土”,显得烦琐。但我相信,这对真有上述处境的自学者是大有帮助的。 第一课 认识小提琴 请记住小提琴各部分的名称。其作用有二: 1.这对学习小提琴的人来说是必知的常识; 2.在以后的学习中讲到一些知识时会用到,便于更简明地操作。 小提琴是由大约70多块不同的木片组合而成的。漩涡状的琴头是提琴独有的特征,四根弦G、D、A、E的锥形调音弦轴是由积久耐用的青龙木或黄杨木制成的。弦轴箱的后倾斜面绷紧了跨过乌木弦枕的弦。弦枕上的四个勾槽,用于确定弦的位置,并把弦抬到指板的上方,让左手手指能在纸板上压弦控制音的高低。指板固定在琴颈上,整个琴颈及漩涡状的琴头和弦轴箱是由一块枫木所刻成的。指板成弧形从弦枕端开始增加宽度,使跨过琴桥的弦有渐渐增宽的间隔,以便运弓。 琴身的框架是由侧板构成的,由六块薄枫木侧板于加热后弯曲定型而制成,接合处的内部用木块加强。六块侧板构成小提琴主要的外廓,即上侧板、向内弯的中侧板(C侧板)、以及较宽的下侧板。 琴身背部为小提琴的背板。背版是由一至两块相配的枫木制成,可分为一块式及两块式的背板,一块式的背板可由"板状切割"或"沿径切割"获得,而两块式的背板则是由"沿

径切割"获得,在二块式背板制作过程中央接缝及水平面上的图案对称是很重要的。在小提琴背板中间部分部分留下大约5公厘的精确厚度,边上大约减至公厘。拱形的高度和形状以及精确的厚度是决定小提琴音质的基本因素。 琴面也是用同样的方法制造的,但用的却是云杉木(Picea Abies),精确的厚度为3公厘。在前后边缘有一狭窄的镶条,又叫饰缘,镶边既能作为装饰又能防止边缘发生裂变。琴面上开了两个音孔,以形状命名为 f 孔。琴桥只靠弦的压力架在琴面上,他的位置是影响音质的关键所在。 音柱是圆柱型的木头,紧贴着琴身,对于音色很重要。一个很小的移动都可能改变提琴的音色,而且不能太长或太短,这样都会影响提琴的音色。音柱太长很可能会使你的琴面产生裂缝,太短的话可能会在你弦松掉时音柱也一并松掉。如果你的提琴音质不好,可能需要调整一下音柱,或是换一个新的音柱。 以上内容可只作了解,下图的名称必记牢。 第二课乐理 认识五线谱 五线谱共5根线,由下到上分别叫做一线、二线、三线、四线、五线,线与线之间的位置则由下至上分别叫做一间、二间、三间、四间。线上和线间的音也是从下到上由低到高的顺序排列的。五根基本的线以外还可在其上面或下面瑞加线,那时就叫做上加一线、上加二线……下加一线、下加二线……从下加一线开始对应的音高如上图,下排的数字是简谱的音符。要特别说明的是最前面的那个像蜗牛样的符号,它是高音谱号,正因为有了它,所以我们才可以说五线谱上的音代表的音高如上所述,如果换成其它的谱号如低音或中音谱号,则五线谱上的音符的音高都不同了。那些且不管,因为小提琴是高音乐器,我们先把这个高音谱认熟悉。

2-3新版安规(线路部分)复习题3[1]

2009版安规复习题(三) 线路部分 单位:姓名:成绩: 一、单项选择题 1、在试验和推广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的同时,应制定相应的( C ),经本单位分管生产的领导(总工程师)批准后执行。 A、组织措施 B、技术措施 C、安全措施 D、应急措施 2、现场勘查由( B )组织。 A、分管生产的领导 B、工作票签发人 C、工作负责人 D、工作许可人 3、若专责监护人必须长时间离开工作现场时,应由( C )变更专责监护人,履行变更手续,并告知全体被监护人员。 A、分管生产的领导 B、工作票签发人 C、工作负责人 D、工作许可人 4、如只对同塔双回线路其中一回线路进行停电检修工作,应使用( A )。 A、电力线路第一种工作票 B、电力线路第二种工作票 C、电力线路带电作业工作票 D、电力线路工作任务单 5、在杆塔上作业时,应使用有后备绳或速差自锁器的双控背带式安全带,当后保护绳超过( D )时,应使用缓冲器。 A、2m B、4m C、5m D、3m 6、第二种工作票需办理延期手续,应在有效时间尚未结束以前由工作负责人向( B )提出申请,经同意后给予办理。 A、分管生产的领导 B、工作票签发人 C、专责监护人 D、工作许可人 7、在相分裂导线上工作时,安全带、绳应挂在同一根子导线上,后备保护绳应挂在( A )上。 A、整组相导线 B、同一根子导线 C、另一根子导线 D、另三根子导线 8、凡参加( B )的人员,应每年进行一次体检。 A、检修作业 B、高处作业 C、配电作业 D、地面作业 9、操作票应填写设备双重名称。设备双重名称即( B )。 A、电压等级和设备名称 B、设备名称和编号 C、电压等级和设备编号 D、设备名称和工作区段 10、工作任务单由( B )许可。 A、工作票签发人 B、工作负责人 C、工作票许可人 D、专责监护人 11、绝缘架空地线应视为带电体。作业人员与绝缘架空地线之间的距离不应小于( C )。 A、0.6m B、0.3m C、0.7m D、0.4m 12、当临时高处行走区域不能装设防护栏杆时,应设置( B )高的安全水平扶绳,且每隔2m应设一个固定支撑点。 A、500mm B、1050mm C、1500mm D、2000mm 13、非连续进行的事故修复工作,应使用( A )。 A、工作票 B、工作任务单 C、事故应急抢修单 D、派工单 14、不能按口头或电话命令执行的工作是( B )。 A、测量接地电阻和修剪树枝 B、杆塔横担上涂色标 C、接户、进户计量装置上的低压带电工作和单一电源低压分支线的停电工作。 D、杆塔底部和基础等地面检查、消缺工作。 15、第一、二种工作票的延期只能办理一次。带电作业工作票( D )。 A、只能办理一次延期 B、只能办理二次延期 C、可随时延期 D、不准延期 16、事故应急抢修工作是指电气设备发生故障被迫紧急停止运行,需( B )的抢修和排除故障的工作。 A、临时组织 B、短时间内恢复 C、按计划组织 D、领导批准 17、在没有脚手架或者在没有栏杆的脚手架上工作,高度超过( B )时,应使用安全带,或采取其他可靠的安全措施。 A、1m B、1.5m C、2m D、3m 18、巡线人员发现导线、电缆断落地面或是悬吊空中,应设法防止行人靠近断落线地点( C )以内,以免跨步电压伤人。 A、3m B、6m C、8m D、5m 19、断开耐张杆塔引线时,应先在其( C )装设接地线。 A、大号侧 B、中间 C、两侧 D小号侧 20、在超过( A )深的基坑内作业时,向坑外抛掷土石应防止土石回落坑内,并做好临边防护措施。

2019-2020年六年级下册第4课《查尔达斯舞曲》(小提琴独奏)教案

2019-2020年六年级下册第4课《查尔达斯舞曲》(小提琴独 奏)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意大利的风土人情,以及意大利音乐风格特点和意大利舞蹈特点。 2、能够对意大利音乐感兴趣,能积极参与相关音乐实践活动并认真探索其文化内涵。 教学重点: 感受意大利乐曲的音乐情绪,体验其丰富的音乐文化内涵。 教学难点: 能积极参与相关音乐实践活动并认真探索其文化内涵。提高对外国音乐文化多样性的认识。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课题。 1、同学们喜欢跳舞吗?能说说你知道的舞蹈吗? 2、今天老师带同学们去感受一曲意大利舞曲——查尔达斯舞曲。 二、新授。 1、完整欣赏小提琴独奏《查尔达斯舞曲》,感受意大利音乐风格与特点。 2、请学生说说听后的感受。 3、再次欣赏《查尔达斯舞曲》,引导学生感受整体音乐速度的变化并从作品中体会意大利舞曲“查尔达斯舞曲”由慢而快的速度特点。深入体会意大利音乐元素。 4、分主题聆听,体验各主题情绪之间的不同。 三、总结。 众多的国家都有灿烂的文化与艺术,体会到了意大利人民热情的舞曲与舞蹈,希望在今后的学习中,能够更多的了解体验各国家的音乐作品。 附送: 2019-2020年六年级下册第4课《龙腾虎跃》教案 教学内容: 《龙腾虎跃》。 教学目标: 1、过程与方法:通过聆听《龙腾虎跃》,让学生在综合感受中国民族乐器及打击乐器鼓的丰富表现力的同时,体会不同的节奏、节拍、速度在乐曲中表现的不同作用。

2、知识与技能:通过聆听,帮助学生理解乐曲的音乐形象,整体体会音乐情绪;指导学生能够利用打击乐器或手、脚为主旋律伴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乐曲题目中的“龙”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让学生在音乐课堂中学到更多方面的知识,体会更深层面的意义。 教学重点: 让学生在音乐中展开想象的翅膀,并体会乐曲欢快、热烈的节奏。 教学难点: 让学生模仿鼓乐演奏的节奏,为主题旋律伴奏。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出示实物(小堂鼓),指导学生认识乐器的名称及结构构成。设问:这些是什么?我们能用它们做什么?请你来演示一下。 2、引导学生感受鼓的使用方法并回答问题鼓能带给大家什么感受?什么场合会用到鼓?他有什么作用?并邀请学生学打一个鼓点节奏: 3、人们的生活中离不开鼓,鼓能给我们增添欢乐。出示图片(在2003年9月,香港举办了鼓乐节群英会,中外鼓王云集,这是演出时的盛况)。最引人注目的是李民雄创作并亲自演奏的一首民间器乐曲──鼓乐《龙腾虎跃》,这首乐曲荣获二十一世纪最受乐迷欢迎的中国音乐作品,今天老师就和大家一起来欣赏这首鼓乐曲《龙腾虎跃》。 二、讲授新课: 1、简介作曲家、作品: 作曲家:李民雄,浙江嵊州人。民族音乐理论家、鼓演奏家、作曲家、音乐教育家、硕士生导师、上海音乐学院教授等。 作品简介: 《龙腾虎跃》是以山西民间器乐曲牌《撩单子》的音调为主要素材进行改编创作的。是一首鼓乐曲,表现的是欢庆节日的场面,分为三大部分。 2、欣赏引子部分、第一部分,小组合作探讨,边聆听边思考问题:分段欣赏、思考并讲解。 3、学唱主题旋律: (1)通过多媒体展示乐谱、教师范唱。 (2)让学生自己轻声随琴演唱乐谱主题,让学生找出乐谱中不易演唱的地方,单独挑出演

初学小提琴的四大瓶颈问题

初学小提琴的四大瓶颈问题 丁芷诺 掌握一种乐器,比如学习小提琴演奏,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既是知识的积累过程,也是人体器官(主要是双手)动作适应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会遇到几个瓶颈问题,即几个重要的关口是必须经过的。每个学习者有着不同的起点,不同的条件,也有着个性差异,有的人对某些关口很容易就过去了,也有的遇到了瓶颈怎么也过不去。作为教师,应该针对具体的学生想各种办法帮助她尽快过关。 第一道关口:对乐器的支撑 这其中包括持琴、持弓、左手手型和弓弦关系。 常见的问题有:琴头低。弓子不能与琴弦形成直角关系,弓子歪来歪去,左手3、4指站不起来等等。 1、琴头低 演奏小提琴要求正确的两个支点的持琴,初学时左臂是有点累,但如果坚持每天五分钟的正确姿势锻炼(有时可以将琴顶在墙上)经过一个阶段养成了习惯,会发现找到了平衡感觉的持琴姿势,反而不累。琴头越低举不起其实会更累,有的小孩看谱,琴头总是越拉越低,可以让孩子自己提出琴头的位置大约在五线谱的第几行,经常用这个标准来提醒和检查自己。 2、发音不好,声音弱 把弓子放好在弦上要求勾住弦做一个重音,这个声音要有共

鸣,要能听到琴弦的振动。从分工开始。即使拉连弓的乐句,也可以拉一小句后停一下,特别是换弦时,要换到新的弦后在运弓,经常做“拉拉停停”的练习,会帮助改进声音。 第二道关口:左手熟悉指板 这其中包括手指排列,以及对于第一把位至第五把位内各个把位指法的掌握。 这个阶段是“搞脑筋”的阶段,要发展头脑的理解力、推算力、分析和记忆的能力等。 常见的问题有:分不清全音和半音、搞不清调号、该升不升该降不降、把位指法不熟、学会了一种又忘了前一种等。 1、学习乐理知识、学习各个把位的音阶、学习固定第二把位及第三把位的常用调音阶和琶音,直到熟练掌握。 2、手指排列搞不清,把常用的几种手指排列分成不同类型。如A、B、C、D等。有意识地说出当前练习的乐句是那种排列类型,强化对手指排列和几个常用音阶的记忆。 第三道关口:找动作平衡 这其中包括右手在弓根弓尖的平衡,掌握常用的基本功法,对四个琴弦换弦平面的平衡,左手四个手指按指的平衡,左手换把动作的平衡等等。 常见的问题有: 1、运弓不直 对弓根和弓尖的两点无概念,没有搞清手臂在这两点的位置

小提琴入门教程:专家谈小提琴的启蒙教育

小提琴入门教程:专家谈小提琴的启蒙教育 小提琴学习的启蒙阶段,相对于各种键盘乐器因为其音准和发音 的双重困难,被人形象的称为“杀鸡”或“拉大锯”的阶段。而正是 这个阶段为学习者日后可能的专业音乐学习打下了扎实的基础;更是 艺术普及和社会化的渠道之一。下面谈谈作者对这个问题的几点看法:一.为提升孩子的兴趣,教学曲目的选择很重要。 在音乐学习中,练习曲和其他乐曲应该是相辅相成的,但有时 (甚至是经常)又会发生矛盾。卡尔?弗莱什说得好:“塞夫契克练习 曲能够很恰当的比作药品,用量过多能致死,用量适当能治病”,即 使象塞夫契克那样较缺乏音乐性的练习曲并不多,但在启蒙阶段我们 决不能冒让枯燥的练习曲扼杀孩子和家长学琴兴趣的风险。基本上我 们能够在教授完左右手基本技术后就让他们拉一些符合儿童心理的小曲,这里有两本曲集较有名:《铃木小提琴教学曲选》和《未来小提 琴家》。当然,这些动听的乐曲能合理的分布着一些需要训练的技巧,在适当的时候要引导他们发现自己的技术不足以达到乐曲的要求,这 时便能够顺理成章的增强专门的技术训练了。 二.初学者的音准问题。 音准问题对于初学者是必经的一道高高的门槛。如果把音高感觉 非常不好的人比作音乐上的盲人,那么小提琴那乌黑的指板甚至不象 吉他或是琵琶有品格的凹凸不平,能好歹给这些人一条盲道勉强走上 几步…… 虽然我不太赞同在音乐普及教育上选材的过度严格,但对初 学者的测试从某种水准上还是必要的。当然,在一定范围内,听觉能 够通过视唱练耳等辅助课程提升。此外,在练习一首乐曲前,先哼唱 一遍是很有协助的,这样不但能改善音准,对于节奏,乐感和识谱都 有益处。 造成音不准除了听觉上的原因外,也有可能是因为错误的持琴。 具体地说是左手的位置和手型问题:左手食指第三节末端与琴颈接触,

(完整word版)小提琴自学入门到提高完全教程

第一章如何看谱 1. 看第一章的(五、基本音级,六、变音记号)。记住E-F,B-C(唱名3-4, 7-1)之间是半音,也就是钢琴上没被黑键隔开的两个白键。记住#号表示升高半个音,b号表示降低半个音。记住这两点就够了。 2. 看第二章(一、五线谱)。嘻嘻,至少要知道五线谱长什么样子,怎么用它来表示乐谱吧。了解五线谱每根线和间的名字,从下往上表示音从低到高。 3. 看第七章(三、调号)。只看例199中C调那张图,画的是C调12345671在五线谱上的位置,记住C调的1是在下加一线上的。C调是没有任何升降调的,其它调都以它为基础。 了解了以上这些以后,恭喜,你已经有了一些乐理基础了。接下来要学习一些跟小提琴有关的知识: 1. 记住提琴上的四根弦,琴头冲上时,从左到右分别叫做G, D, A, E弦。(就死记硬背吧,反正也容易记住) 2. 记住每个手指(对于大多数右撇子来说,就是左手)的编号,才能理解琴谱上标的指法。(规律:手掌冲自己时,不算拇指(拇指不是用来按弦的),从左到右的编号是1~4) 0: 手指不按弦,也就是平时说的空弦。 1: 食指按弦,同一根弦上的其余三指不接解琴弦。2: 中指按弦,食指也可以按弦,同一根弦上的无名指和小指决对不可以碰弦。 3: 无名指按弦,食指和中指也可以按,同一根弦上的小指不可碰弦。 4: 小指按弦,同一根弦上的其余三指可以按下。现在来看谱拉琴。先弄清楚手指与乐谱的对应关系,暂时不用管音准。不用管谱上是什么调,也不用管有几个#和b号,每个音符的位置与手指的对应关系是固定不变的。例如:看见第三线上的音符,就用1指按A弦;看见第五线上的音符,就用1指按E弦。下图是C大调第一把位的指法(自己画的,现丑了),G弦画不下了,可以自己推出来。每根弦上的4指和下一根弦的空弦音高是一样的,不想用4指就换到下一根弦上拉空弦。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知道哪个音符该用哪个手指、摆到哪根弦以后,就可以看把位图了。把位图说明了每个手指在每根弦上的正确位置,只有位置准确了,音才会准。只要记住C大调(五线谱上没有任何#和b号)的把位图,遇到有#号的五线谱时,看这个#号在哪根线上,就把对应的手指往自己这边移一格,遇到b号,向琴头方向移一格。 简明基本乐理知识

《查尔达什》小提琴与二胡版本的比较

《查尔达什》小提琴与二胡版本的比较 又 《查尔达什》小提琴与二胡版本的比较 宋婉忻(福建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福建福g,l1350000) 摘要:本文对《查尔达什》的乐曲进行了简要的分析,然后通 过对小提琴与二胡在调式与音域,音色以及演奏枝珐这三个方面进行的对比,指出=胡作为中国传统弓弦乐器与西方弓弦乐器小提琴十分类似的乐器,由于乐器的构造与拉奏方法的不同,在演奏同一首曲子上的异同点,以及两个乐器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关键词:《查尔达什》;小提琴;二胡;对比;调式与音域; 音色;演奏枝法 《查尔达什》(Cs6rd6s)是意人利小捉琴家,作曲家蒙蒂 (Vittorio,Monti)的小提琴代表作,已被改编成了其他乐器 演奏的作品,比较出名的有二胡,手风琴,大捉琴,簧管,长 笛,小号等,与小提琴的版本相比都各有自己的特色,其中二胡 作为rrl国传统弓弦乐器_卜西方弓弦乐器小提琴十分类似的乐器, 存演奏同~首曲子上,有许多相同点和异同点. 一 ,《查尔达什》小提琴与二胡版本的共同点 1.曲式结构不变

都采用的是复三部曲式. 小捉琴与二胡的作品《垒尔达什》一开始部是山略微深沉的 引子引入.引子部分节奏十分自由,并采用大量滑音,使乐曲听 起来富有味道.然后引子之后,由这一主题组成查尔达什舞曲 特有的”拉绍”段落.在这一小调色彩的抒情旋律发展之后,又 出现另一支流畅而华丽的小调旋律.这两支旋律都具有鲜明的匈牙利及吉普赛音乐的特点.接着延续之前引子部分滑音的应用, 使乐曲有种粘稠,深沉的特点.使这酋曲’了具有很浓烈的民族风文化教自水平十’分落后.郑珍善于甄别拔人才,因材施教.存他 所教的这批学生中,邡珍最喜欢的足胡长新.胡家贫好学,才思 敏捷,且学业根底深厚.郑认为”此了如不废学,必作黔尔冠呜”.当然,得意门生胡长新也没有辜负老帅的期望,十1845 年中举,中了进士.他先后担任过贵阳府学教授,思南府学教 授,黎阳书院Il1长等职,并有许多诗文传世. 另外,郑珍秉承”有教无类”的教学思想,不论地位,不讲贫 贵,都予以~视同仁.如有位姓刘的生员,家里特别穷,连贽金都 交不起,很久之后,才把四丁文铜元交给老师,然郑珍没有丝毫责备之意;还有一个叫刘之砺的学生,是个扎灯笼的匠人,特别爱写诗.郑珍便悉心指点,对其关爱有加,师生相处的_:常融洽. 然而,好景不长.在i845年十月份,郑珍接到檄文:他的职 位彼人取代,即行作交代准备.可这又有什么办法呢?郑珍存等 待交割之期,仍不忘教诲学牛,鼓励他仃J:

小提琴初学培训教学方案

小提琴初学教学计划 林耀基说过:“没有对美的想像和追求,就谈不到音乐,谈不到艺术表现。”小提琴如歌的音色、优美的旋律和丰富的技巧把人类生活中各种事物、现象和人类情感通过演奏者的联想、想像和情感、情绪共鸣化作声音的形象表达出来。内心听觉其实就是对音乐的想像能力。想像对内心听觉的培养至关重要。因此,我们应不断丰富自身的文化底蕴和生活体验,从而增加想像的广度和深度,并且把它创造性地运用于演奏之中,这是小提琴演奏生动感人的关键。现在进入小提琴初级教学。 第一篇,提琴练习时的演奏者姿态 第二篇,乐谱乐理培训 第三篇,小提琴基础教学涉及到左、右手姿势的基础技术第四篇,音阶与曲子教学

第五篇,音乐演奏时心理素质训练---获得“内心听觉” 第一,提琴练习时的演奏者姿态 站姿 小提琴演奏姿势一般分两种:一、双腿平分直立,双脚左右分开大约与肩同宽。全身放松。身体的重心由左右脚平均或交替分配。二、重心放在左腿,右腿稍向右后方站立。力求肩部放松,身体正对谱台。谱台高度应等于视平线高度。 持琴 持琴的角度可根据右臂的长短而定。通常,琴与身体中线的夹角为45度左右。头部如同平时站里一样,眼睛平视。琴头尽可能高一些,做到琴弦与地面保持平行为最好。这样会使左手在换把时得到最大的自由和放松。同时,还可保证弓子运行时自然地保持在指板和码子中间位置。 坐姿 应注意挺直腰板、端正、而且放松。仅坐在椅子的前1/2处。不能靠在椅子背上演奏或练习。左脚随琴方向平踩地面,右脚则在向右后方,仅用前脚掌着地,确保在演奏E 弦上半弓时弓尾不至于碰到右腿。其它要求与站姿大致相同。 左手持琴手型 不可以用虎口握住琴颈。用拇指的一、二关节连接处与食指指根相对夹住琴颈,其余四指以拱形为好,(1、2、3、4、指同时按在G弦时,每个手指的第三关节尽量站立于指板上)。这样可以保证指尖触弦,有利于手指的指根发力。从而,做到起落有弹性,是声音明亮、清脆。在学习双音演奏使这种正确手型会显得至关重要。确保整个左手放松。 右手持弓手型

小提琴入门教程:小提琴节奏训练

小提琴入门教程:小提琴节奏训练 1、选择自己音域范围内一个八度的大调音阶,如果实在唱不了就 只好同音念dadada了,是音阶。如果有乐器帮忙(当然得有能无负担 搞定一条音阶的技巧)也能够。选定一个速度A,能够用节拍器辅助, 不要太快,自己决定。练习一拍一个音,刚开始能够跟着节拍器,是 听节拍器拍几拍,然后关掉,自己唱音阶,循环5到10次或者更长, 打开节拍器,听一下差别,继续练习;练习一拍两个音,同上;一拍 四音,同上,自己唱的时候能够在每一组的第一个音加上节奏重音, 但要注意4个音均匀一拍八音,同上,自己唱时候能够每四个音加上 一个节奏重音,稍后能够改为八个音一个节奏重音。注意8个音时值 均匀连续重复音阶一拍一音->一拍二音->一拍四音->一拍八音再返回,要求是一圈以后速度与速度A相差相当小。开始能够用节奏重音辅助,慢慢去掉。要求保持速度变换时每一组音里面的音符时值均匀!!现 在开始加一点难度,一拍三音,练习方法同一拍四音;(123 456 717 654 321)一拍五音,同上(12345 67176 54321)一拍七音,同上。(1234567 1765432)连续重复音阶一拍一音->2音->3->4-..->8->7 (1) 要求和上面那一圈差不多。这个大圈练习下来需要很长的时间,不可 能一蹴而就,当然也别一开始就给自己提极大的要求。最后的那一圈 能够用来测试,看看那些能听出人家2转33转2不稳定的人自己能做 到什么水平,总之我不练我就不行。这个练习是以后两拍三个音等BT 节奏的基础,张少曾为我们表演过打三拍子唱7个均匀的音的本事, 偶们一干人是景仰得不行啊。 2、选定一个速度A,不用太快,能保证一拍唱平稳的8个音就行。这个练习能够用dadada来模唱或者击掌的方式。一样能够用节拍器辅助,当然最后要达到完全脱离节拍器是非常困难的。8个音,练习每8 个音或者每四个音第一个音为节奏重音,重复3-5分钟,比对节拍器;注意重音一定要肯定突出每一组,把重音移到第二个音上,注意,这 里可能不得不用个土方法,脚打拍子,以免造成心里面把起拍也移到 第二音上面的行为;每一组,第三个音为重音;...第四个....记住与

学习小提琴的23条心得与建议(面向初学者)doc

学习小提琴的23条心得与建议(面向初学者) 一、各位打算让自己孩子学习小提琴的家长,定尽早让小孩学习;最早可以从三岁学起,因为小孩可塑性强,易养成良好的习惯。在学习之初,枯燥无味,孩子大多厌学,家长切忌打骂以免孩子对其产生恐惧和厌恶,应注意培养孩子的兴趣。 二、正式学习之前,应先学习正规的音乐理论(低龄儿童可稍后再学)。 三、从学习之初养成好的习惯,如正确姿势,可对着镜子练习及时纠正错误。 四、初学者可找一个比较可靠的小提琴手作陪练,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 五、每天坚持练习基本功 1 右手运弓,以长弓(四拍音)为主ADGE依次。其他弓法,如跑马弓,断弓,顿弓等等。也可在曲目中一并练习。 2 左手专项练习,即各把位的手指练习,以一把位为主。辅以自然泛音及人工泛音。 六、多练习音阶,练习曲。应试考试教程中的音阶及练习曲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可以自备;书店中关于小提琴音阶的书籍不少,可视自身情况选择,其中各个调的大小调音阶(包括自然小调,和声小调,旋律小调 七、在练习考级曲目之余,可自备一些较短的曲目.如一些比较大众化而又不落俗套的的中外名曲,甚至可以练习流行歌曲.有助于提高自学能力和排挤练习考级曲目的枯燥无味. 八、多多练琴,抽出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来练习.并且练得要有效率.善于总结出适合自己的练习方法. 拿到新的曲子,先将曲子分解开,即.先练习音准,然后加入节奏.弓法以及表情记号.不要急于求成,用一个良好的心态来练习,遇到容易错的地方,用笔标出,起到提醒的作用.有条件的可以买到所练习曲目的录音带,一边听一边读谱,就像预习课文一样.练习的时候一定要打拍子,可辅以节拍器.但是最好要亲自打拍子,有助于更好的掌握乐曲的节奏. 九、六级以上的学员,模唱、视唱、练耳的专项练习是必不可少的。市场上有许多此类书籍。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的《音乐理论试题》的这部分专题比较科学和直观。视唱练习有助于耳朵的辨音准能力,又可以提高自己的读谱的能力。一个很好的耳力是很重要的,起码可以听出自己的音准不准。 十、调音定弦。先确定一准音A的高低,一般情况下,可以用四孔校音器或者音叉(a音)。音叉的音高是比较准确的,但是音叉定音难度较大。因为音叉反映的是一个音的高低,其余三根弦的音准调试要以A弦为基准,以纯五度和弦的协调程度来确定。而四孔调音器则简单一些,它有G D A E 四根弦的音准,可以逐一的去对准。但是。由于市场上的这一类产品大多数以吹奏发声为准,其本身的音准没有保证,所以,建议用音叉来调音。此外。市场上还有一种电子试音器,本人认为,这种产品的可信度不如物理发声的调音器。 无论用那一种机器调音,首先要确定一根弦的的准确音高,即,与调音器的声音是同度音高。这就需要一个过关的耳力,才真正辨得准。由于小提琴的弦轴活动的幅度较大,手动调音的力度很难把握,建议四根线都配有微调器。以便从细节上调整音高,培养起严谨的调音习惯。最好使用牵引式的微调,因为挤压式的微调对琴弦磨损的很严重,并且容易松动、在演奏过程中产生杂音,故不宜使用。选购微调的时候首先试其螺母的的灵活度,不一太紧,否则使用的时候由于琴弦的张力,给调音带来不便。 十一、小提琴的爱好者在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一定要及时的反映给指导教师,以免日久误入歧途。此外,六级以上的学员可在自己有把握的情况下指导低年级的学生。这样有利于培养和发挥自己的音乐素质并将自己对音乐的独到见解传播开来。 十二、学习过程一定要严谨,严格执行谱子中的每一个记号。尤其是表情记号比较抽象,一

小提琴学习各阶段教材选【参考目录】

小提琴学习各阶段教材选【参考目录】 小提琴教学中,教材的选用是非常重要的首选项目.尤其对于自学者来说,在众多的教材中选用哪些?这些教材如何先后排列?都需哪几类的教材?乃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为了众多的自学者.我将可选用的教材目录,按阶段排列如下; 一启蒙阶段1音节练习教程陈又新小提琴音阶练习 格里格良音节与笆音 赵惟俭小提琴音阶教程(上、下册) 赫利美利小提琴音阶练习 2练习曲初级小提琴练习曲(苏)第一册 沃尔法特小提琴练习曲作品35前边30课 开塞小提琴练习曲,作品20前12课 西特小提琴练习曲作品32第一册 顿特小提琴练习曲作品38第一把位 3协奏曲里丁b小调小提琴协奏曲 巴克拉诺瓦小提琴小协奏曲小提琴小奏鸣曲 塞兹第二小提琴小协奏曲 塞兹第五小提琴小协奏曲 4外国乐曲铃木小提琴教材123册 霍曼小提琴基本教程123册中的二重奏 小提琴外国乐曲新编陕西人民出版社 5中国乐曲少年儿童曲集. 二初级阶段1音节练习教程陈又新实用小提琴音阶练习 赵惟俭小提琴音阶教程 格里格良音阶与笆音 赫利美利小提琴音阶练习 舍夫契克作品1,29 施拉迪克基础练习第一册 2练习曲初级小提琴练习曲(苏)第二册

沃尔法特小提琴练习曲作品35,30课后 开塞小提琴练习曲,作品2012课后 西特小提琴练习曲作品32第2,3,5册 顿特小提琴练习曲作品38 马扎斯小提琴练习曲第一册 3协奏曲维瓦尔迪a小调g小调G大调小提琴协奏曲 胡贝尔(古柏)小提琴协奏曲 里丁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作品5 塞兹第134小提琴小协奏曲 4外国乐曲铃木小提琴教材45册 霍曼小提琴基本教程45册中的二重奏曲 马扎斯小提琴练习曲76首中的二重奏 维瓦尔迪双小提琴二重奏 小提琴外国乐曲新编第1,2,册 小提琴名曲集卡尔.海尔曼编 青少年小提琴曲集铃鼓舞.主题于变奏曲.莫扎 特小步舞曲克莱斯特小步舞曲.费奥柯快板5中国乐曲小提琴乐曲选 小提琴曲集新疆之春新春乐牧歌摇蓝曲苏北之春翻身 牧童 三中级阶段1基础练习陈又新实用小提琴音节练习 赵惟俭小提琴音节教程 格里格良音节于笆音 赫利美利小提琴音节练习 舍夫契克作品1,23(40首弓法练习) 施拉迪克基础练习 丁芷諾小提琴基本功强化训练教材 赵惟俭小提琴每日练习 2练习曲西特小提琴练习曲第4,5册 克仑克把位练习 马扎斯小提琴练习曲第23册 顿特小提琴练习曲作品37 克莱采尔小提琴练习曲42首 费奥里洛36首小提琴练习曲 3协奏曲巴赫a小调小提琴协奏曲E大调小提琴协奏曲

小提琴完全自学培训教材

小提琴完全自学教程 李国民 前言 坊间有不少小提琴自学教程,但是名虽如此,实际要依照它来自学却根本不可能。因为那些无一例外地是从专业人士的水准来要求读者的,他们要么把读者想象成音乐专业的人士,要么以为读者的身边就站着一位音乐教师,这怎么还叫自学教程呢?真是欺世盗名!鉴于此,我将把读者想象成完全不懂音乐,身边又没有专业教师,而又要学习小提琴的学习处境,以此来写作我的教程。既然这样,可想而知教程不免显得“土”,显得烦琐。但我相信,这对真有上述处境的自学者是大有帮助的。 第一课 认识小提琴 请记住小提琴各部分的名称。其作用有二: 1.这对学习小提琴的人来说是必知的常识; 2.在以后的学习中讲到一些知识时会用到,便于更简明地操作。 小提琴是由大约70多块不同的木片组合而成的。漩涡状的琴头是提琴独有的特征,四根弦G、D、A、E的锥形调音弦轴是由积久耐用的青龙木或黄杨木制成的。弦轴箱的后倾斜面绷紧了跨过乌木弦枕的弦。弦枕上的四个勾槽,用于确定弦的位置,并把弦抬到指板的上方,让左手手指能在纸板上压弦控制音的高低。指板固定在琴颈上,整个琴颈及漩涡状的琴头和弦轴箱是由一块枫木所刻成的。指板成弧形从弦枕端开始增加宽度,使跨过琴桥的弦有渐渐增宽的间隔,以便运弓。

琴身的框架是由侧板构成的,由六块薄枫木侧板于加热后弯曲定型而制成,接合处的内部用木块加强。六块侧板构成小提琴主要的外廓,即上侧板、向内弯的中侧板(C侧板)、以及较宽的下侧板。 琴身背部为小提琴的背板。背版是由一至两块相配的枫木制成,可分为一块式及两块式的背板,一块式的背板可由"板状切割"或"沿径切割"获得,而两块式的背板则是由"沿径切割"获得,在二块式背板制作过程中央接缝及水平面上的图案对称是很重要的。在小提琴背板中间部分部分留下大约5公厘的精确厚度,边上大约减至2.5公厘。拱形的高度和形状以及精确的厚度是决定小提琴音质的基本因素。 琴面也是用同样的方法制造的,但用的却是云杉木(Picea Abies),精确的厚度为3公厘。在前后边缘有一狭窄的镶条,又叫饰缘,镶边既能作为装饰又能防止边缘发生裂变。琴面上开了两个音孔,以形状命名为 f 孔。琴桥只靠弦的压力架在琴面上,他的位置是影响音质的关键所在。 音柱是圆柱型的木头,紧贴着琴身,对于音色很重要。一个很小的移动都可能改变提琴的音色,而且不能太长或太短,这样都会影响提琴的音色。音柱太长很可能会使你的琴面产生裂缝,太短的话可能会在你弦松掉时音柱也一并松掉。如果你的提琴音质不好,可能需要调整一下音柱,或是换一个新的音柱。 以上内容可只作了解,下图的名称必记牢。 第二课乐理 认识五线谱

欣赏 乐曲《查尔达斯舞曲》片段 教学设计

欣赏乐曲《查尔达斯舞曲》片段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查尔达斯舞曲》原是意大利作曲家维里奥?蒙蒂的一首带有吉普赛风格的小提琴曲,包括“慢—快—慢—快”4个主题,乐曲慢板主题悠扬而舒缓,快板主题急促欢快,从而形成鲜明的对比,后来该曲被改编成多种乐器的独奏曲目并广为流传。通过对这首歌曲的欣赏,学生进一步加深对大号、小号、长号、圆号这4种乐器的认识,提高聆听不同乐器音色、辨认乐器名称的能力。 2学情分析 孩子们对欣赏教材上的古典音乐不感兴趣,这是许多教中、高年级的音乐教师头疼的问题。如何让孩子乐于参与敢于表现是我们要思考的问题。本课教学设计以管弦乐队演奏为切入点,用激动人心的演奏会吸引孩子的眼球,从而知道乐曲的结构,四个主题段落分别用四种乐器演奏,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式去表现音乐,将他们不喜欢的古典音乐变成这么动感有魅力的。 本课通过聆听乐段找出演奏乐器、用舞蹈表现音乐来调动学生的主动学习性,让孩子在舞蹈中感受音乐旋律与节奏,从而熟悉音乐主题,进一步感受音乐与动作之间的联系,对音乐主题有更深层的理解。 通过本课学习,让学生能够关注古典音乐,辨认乐器,为进一步认识更多乐器打好基础。 3重点难点 辨认乐器,感受不同乐器演奏出不同的情绪、速度,能够主动参与律动,熟悉音乐主题,并能感受音乐与动作之间的联系。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一、热情导入 师用西洋乐器—萨克斯演奏所学歌曲《土风舞》,带领学生一起唱起来、跳起来,激起课堂气氛。 活动2【讲授】二、听赏视频 1、邀请学生欣赏管弦乐演奏会,提出疑问,引出课题《查尔达斯舞曲》。 (播放管弦乐队演奏视频《查尔达斯舞曲》(完整版)。) 2、提问:这段乐曲的速度有没有变化?根据速度的变化,你觉得乐曲可以分为几个部分?(学生自由回答后请几个学生来贴一贴速度术语) 3、师介绍曲名:这首乐曲是意大利作曲家蒙蒂所创作的——查尔达斯舞曲。 设计意图: 大部分学生对古典音乐不感兴趣,以学生感兴趣的音乐会版本《查尔达什舞曲》吸引住学生的眼球,让学生古感受古典+流行完美结合的新音乐模式带给人们的震撼,并让学生初步感受乐曲慢-快-慢-快的结构特点,为下面的欣赏学习做铺垫。 活动3【活动】三、走进乐曲 (一)1、听A部分主题,听辨乐器音色特点 ①提问:四位演奏家藏在了乐曲当中,聆听第一段,看是谁演奏的? (第一段音乐是大号演奏,大号的音色是低沉的,乐段速度慢,旋律有忧郁感。) ②提问:乐曲速度有什么变化? (慢—快—慢—快) 2、低沉的音乐可以用什么方式来表现? (学生聆听完自由发言:唱歌、跳舞的方式去表现乐曲。) A第一遍:老师用自己的方式表现乐段,引导学生从速度、情绪、节奏等方面来比较 B第二遍教师在聆听过程中用手势引导学生感受旋律的高低起伏,师生用双手握球的感觉向前拉伸体验吹长泡泡,提示学生感受乐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