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心理韧性过程

青少心理韧性过程
青少心理韧性过程

青少心理韧性过程

青少年心理韧性过程:人格概要,自我价值和抗压力

Maureen Davey

Dawn Goettler Eaker

Lynda Henley Walters

心理韧性研究趋势从那些困境中表现有韧性的孩子的爵士定义转向寻找那些普通情境中提升心理韧性的方法。作者调查了心理韧性(自我价值与抗压力)与第三者(人格概要)的两种相互作用。特别是,作者使用团簇分析来确认了3种互不相干的人格概要,数据来自于181位11年级学生48%男,78%白人。辨别功能分析被用来从自我价值与抗压力两种代表青年心理韧性的变量调查3种人格概要。与早先的调查结果相一致,外向性格、讨人喜欢、愉悦、易接受新鲜事物的组合与高自我价值有关。此外,乐观忍耐也与高度相关情感不稳的青少年的补偿机制有关。这些发现指出对不同人格概要的青少年身上或许存在不同的补偿机制。

关键词:韧性过程;青少年适应;青少年补偿机制;韧性相关因素

尽管心理韧性研究有一个长而充实的发展史,它包含了一个充满生机的调研领域。由于我们对此现象理解的发展,调查从最初焦点在对处于障碍和逆境威胁下的儿童(Masten, 2001,p. 227) 转向成功调整干预心理韧性被看做一直普遍现象,这导致大多数情况下从人类基本适应系统的运作入手。关于该系统和进程的充分理解,之后可能称谓成果丰硕的尝试。本文中,我们扩展了这几行想法以考虑是否某些人内在的韧性因素相对其他来说会对一些特殊青少年更重要。

心理韧性研究

心理韧性研究发展从关注屈从于亲属关风险、家庭环境问题、生理问题为特征的风险环境发展为关注亲属关系、环境及生理问题中促进心理韧性的因素与过程。早期的研究指出生理风险因素可以被环境中有价值的人或事改善,而且环境中存在的问题可由个人的品质如友善的性情(如:受欢迎、外向、乐观和勤勉认真)或从家庭以外的地方吸收社会支持的能力。尽管关于心理韧性影响深远的纵向研究已探索过包括个人内心、人际关系的、社会的许多环境背景,我们的研究探索那些相对少面临风险的青少年样本的促进心理韧性的内心品

质。

Petersen和她的同事指出,青少年向内外向的过度转变组成了对个人的挑战关于风险部分,这类似于Masten设涉及的标准环境提法。另外,关于青春期向内外向的转变与过渡,据Moffitt所说,超过80%的青少年喜欢反社会行为。大多数情况下,这样的行为仅限于青少年期对极少数(3%~5%)会持续一生;对另一些人来说,那将会是一个陷阱,使他们偏离成长道路,造成长远的消极影响与后果。似乎步入,活生生的穿过并走出青少年期都由通常的困境组成,所以我们选择研究那些一定程度上较少遇风险的青少年样本。

从一些心理韧性文献中看出,某些个体特征比另一些更坚韧,例如高自我价值感,更好的忍耐技巧,尤其是个人性格特征(例如:受欢迎、性格外向、乐于接受新鲜事物、勤勉认真),这三种人的内部品质是一系列个人性格的一部分,与心理韧性密切相关。尽管早先的研究已考虑每种因素对促进心理韧性的特殊作用。我们的方法考虑那些会在个人身上集中发生的心理因素的方式。这些因素可能与潜在的不同的心理韧性机制有关。接下来,我们逐个简短的评述回顾文献与每一种组成心理韧性的联系。

人格personality

人格在成年期从5个水平研究,即“大五人格”:外向的、神经质的(情绪不稳定的)、受欢迎的、诚实率真、勤勉认真(Costa & McCrae, 1992; John, 1990)。人格的不同方面除了这五个水平已被摄入青少年的毅力、乐观主义(Floyd, 1996)、控制中心(Finn & Rock, 1997)和适应耐劳(Parkes, 1994).等心理韧性领域。

关于儿童的研究,人格过去常与性格概念等同。一个关于青少年性格问卷的测查,一个基于托马斯-切斯成果的测量指出,测查青少年性格对发展来说是适应的。很多研究探索了成年人5个人格水平间的联系及儿童的性格,然而,他们很难从成人研究身上发现5个人格水平上了解青少年的性格。最近的研究试图使用一种发展自父母过去常用于评价他们孩子的自由描述符合的方法来测量儿童人格维度。Havill和她的同事已(1994)指出托马斯-切斯的性格模型(1977)有其局限,因为因子分析并不支持这一期望九维度结构,同时,父母被迫使用限定的词汇描述他们的孩子,即使那些词不能准确的描述他们。因此,他们的研究中,供给父母们的日常用语的描述用词被编码在一个通常在成人研

究中获得的五维度人格领域为基础的模型中(Havill, Halverson,& Allen, 1992)。

这些描述符号被用来发展一套自我支持量表,《儿童的不同点the Inventory of Children’s Differences (Havill & Halverson, 1996)》一文旨在帮助父母完善自己的孩子。Havill 和 Halverson (1996)5个维度中有四个(外向、神经质、受欢迎和乐于接受新事物)父母用来定位他们的孩子。还在9~12岁少女样本中极清晰随儿童成长发展渐表现出来。

一些研究指出,心理韧性与人格很相似,在奥尔波特之后,我们认为人格是“决定他独特的环境适应的个人精神肉体系统的组织综合”。如果一个人不过分敏感,有极易相处受欢迎的人格,并且外向勤奋,这就能吸引别人到他(她)身边,他也可能经受住紊乱的、虐待的、穷苦的环境。根据假设,一个相反的人格截屏图几乎不能为抵挡环境压力提供支持。因此,笔者提出人格是否是心理韧性相关的一个基本指标。

自我价值Self-worth

除性格外,自我价值也曾被多位学者和引研究者作为一个显著的个人内心品质,它对儿童将来是否坚韧影响很大,这显示自我价值可能是青少年期自我韧性的最重要特点(Garmezy & Devine, 1984;Rutter, 1985, 1986;Werner, 1984)。高自我价值的青少年对他们自己的社会环境、应对生活挑战以及控制他们境遇的能力有积极的感觉(Rutter, 1989;Werner, 1994)。很多研究者发展了他们对自我价值是评价评价Harter (1988, 1999),然而Hater发展了一套测量自我价值的方法,这一方法同时囊括了青少年怎样感受他们自己以及他们如何被他们和别人的人际关系影响着,这一自我评价(self-evaluation)(Harter, 1999)父母经常被用于青少年自我价值的研究。

抗压力coping

除拥有高自我价值感外,有韧性的儿童还被描述为那些学习有效方法以抵抗压力的人。抗压力有很多不同的使用方法。历史上关于抗压力的研究曾主要从探究经验主义理论上加强。另外,抗压力过去常被等同于心理韧性。然而心理韧性指的是应对危机或其他压力适应的结果,而抗压力指的在压力生活事件(其中一些可能是日常的麻烦)中减弱心理、情感和心理反应(或增强压力下积极应对结果的可能性)。因此,尽管抗压力和心理韧性的术语在一些作品中

几乎是可以替换的,我们认为在将来工作中区分这两个概念还是有用的。

那些研究过心理韧性和抗压力的人,如Caspi和Moffitt (1991), Compas (1998),Frydenberg和Lewis (1991), and Patterson和McCubbin (1987)。在最近的一份典型的研究中(Jew&Green, 1998),期待因素间的关系被调查是否可用于确认处于诸如退学、烟酒滥用等行为问题威胁中的青少年。Jew和Green的研究目的是查明青少年自我报告威胁和高低是否随他们的心理韧性与抗压力得分变化。他们假设报告更多威胁的青少年会有较低的抗压力得分以及高或低的心理韧性得分。这392名7~12年级的学生中,表明报告处在威胁中的有更强的心理韧性,但不比自言没有威胁的学生抗压力和。

像大多数青少年抗压性研究一样,这个研究结果不支持大多数现在和研究者做出的坚韧青少年比那些心理韧性较弱的表现更好抗压能力的理论主张。这些结果向我们证明了或许存在青少年的个体内部差异决定着抗压力是否是心理弹性的重要因素。例如,那些有积极的个性概要的青少年可能不需要依赖抗压力以达到心理韧性,因为他们有其他的个人内心资源。

我们认为抗压力由人格、自我价值及从家庭与他人那里获得的支持预测,但问题也是自我价值可能被抗压力、人格和设会支持预测,如果不是,他们怎会不同?我们通过定义青少年个性概要然后用一个线性方程试图分析他们,包括自我价值与抗压力。

问题提出

根据早先的文献报告,我们试图解决2个相互关联的研究问题以详细描述标准青少年样本中,个人内心品质与适应进程的关系。

1、青少年样本中是否存在明显不同的个性概要?如果有,青少年可否根据他们在人格的外向、受欢迎度、接受新鲜事物能力、情绪稳定性、难相处几方面的得分对其进行理论上有意义的分组?

2、如果可以,是否有证据证明这些人格概要有明显相关,显示人格、抗压力和自我价值在变化中的环境适应要求的不同职能?

方法

被试

样本有181位青少年(全部11年级)来自马赛诸塞州中低收入地球。与地区的人口结构变化相一致,被试主要是白人(78%)和亚裔(12%),一部分是非裔美人(6%)和拉丁族裔(4%)被试。大约一半男性,一半女性(48%);他们的年龄从16(41%)~18(8%)岁不等大多数学习成绩在B(56%)或是C(30%),一部分经常得A(14%)。样本中绝大多数学生信仰基督宗教(69%):天主教(55%),基督教(8%),新教(6%)。大多数青少年父母已婚(66%),但其中一些父母离异(26%),一小部分父母未婚(8%)。很多学生报告父母收入在10000~40000$之间(57%),大约10%在10000$以下12%在40000到55000$根据这些青少年的洞察力显示,这些学生大多数来自低收入或中低收入家庭,要求参加实验的307个学生,181人完成了问卷(有效比率59%);没参加的主要因为缺席,约10位父母不想让孩子参加这个研究。根据这一原则,这所高中有很高的缺席率(旷课率?)。它典型的明天会有一大批学生每天缺课。因此,尽管我们样本多变,它可能不能完全代表抽样的人口,然而,看来反应的是一个被抽样的过高缺席率的学生样本。

测量方法

本实验采用自我报告法。人口学统计项目包括的问题有青少年的年龄、人种、宗教、平均年级、父母的婚姻地位及社会经济地位。

人格的测量使用儿童异同量表the Inventory of Children’s Differences(Havill & Halverson, 1996)。该量表包括64个项目被设计以测量青少年5个方面的人格特征。这种人格看法评定过去常用来发展那些被认为是保护性因素的方面,这就是说他们使某个体受心理韧性影响的很大可能性。

因素分析(原则轴;最大变化结果(principal axis; varimax solution))产生了5个因素,外向性(8项目)指和气、有爱心、乐于助人、体贴他人和好的举止;信度估计在0.9。第三个因素是接受新事物的能力(15个项目)包含智力、创造力、想象力几个方面;信度约0.87。第四个因素是不友善指的是不尊重、偷偷摸摸的、小气、自私、固执;信度约0.86。最后一个因素是情绪稳定性(5个项目,在关于成人大五人格的文献中被称作神经质)指的是低自信和易懊恼、易受伤;信度约0.66。

自我价值使用青少年自我知觉概要量表(the Self-Perception Profile for

Adolescents(Harter, 1988))。首先,青少年被提问“那一种少年最像你”,然后问“是否这一种就真的完全符合你?”这是一个有47个项目的自我报告式测量。被试设计用于测量青少年在8个不同的领域的能力(学业、社会接受性、运动能力、心理全貌、工作、浪漫魅力、行为举止和亲密的朋友关系)的感受。在这项研究中,使用了全球自我价值模型Hater估计的信度约0.85,在这样本中,该模型信度约0.81。

抗压力使用青少年对问题经历的压力定向态度问卷(the Adolescent Coping Orientation for Problem Experiences (A-COPE) (Patterson & McCubbin, 1983))。这是一个有54个项目的自我报告压力量表,其设计用于确认青少年在设法解决问题与困难情境时寻找帮助、益处行为的。A-COPE中显示了12种抗压方式或因素,为契合我们的研究目的,我们只采用全球抗压力模型。Patterson and McCubbin (1983) 发现全球模型中0.75的内部一致性;在我们的研究中,我们估计有0.71。

步骤

1999年春天采集了数据,这所高中的校长向学校董事会呈报了研究以获得查阅数据的许可。给11年级所有学生(共计307人)父的母寄一封同意表、一份青少年同意表会从父母双方那里获得。问卷在学生40分钟的英语课上完成(全是11年级的英语课)。在使用测验前,告诉学生他们的回答是匿名的,他们的参与是自愿的,任何时候他们选择退出研究都不会有任何惩罚。校长、老师、学生都被告知研究结束后他们会得到一份结果概要。

结果

根据我们研究的问题,我们的结果被分为两部分。在第一部分里,我们确定未成年人的人格概要。然后我们使用区分功能分析,根据自我价值感遇抗压力变量预测个性概要的成分,以查明是否这些个性概要的不同可能与心理韧性促进因素有关以解决我们的第二个研究问题。

确认个性概要

使用团簇分析确认有相关同种类心理韧性特征青少年的区组,分数经过标

准化并用于spss团簇分析,这项分析的更多信息可以从Hartigan (1975),MacQueen (1967), 和Anderberg (1973)的论文中发现。研究者具体说明了组数,我们在此详述了2,3,4个组。只有分2组和分3组解决办法(处理手段)在理论上有意义。两组分析产生了单组,报告了低心理韧性(n=71)并且单组报告高心理韧性(n=86),具体说来,第一组,低心理韧性或低保护性,有高不友善(难相处)得分及情绪不稳定性得分,并且在性格外向度、受欢迎度,乐于接受新事物上得分低。第二组,高心理韧性或高保护性,在不友善(难相处)得分及情绪不稳定性得分低,并且在性格外向度、受欢迎度,乐于接受新事物上得分高。这两组所有变量除了不友善(难相处)得分及情绪不稳定性差异显著性为P<0.01,都有明显差异(P<0.001)。

三组分析产生的单组报告了低心理保护性或低心理韧性并且单组报告高保护性或高心理韧性。一个第三组更复杂。A third group was more complex.?第一组(n=56)低保护性,在性格外向度、受欢迎度,乐于接受新事物上得分低,在难相处、情绪不稳定得分高。第二组(n=51)高保护性,在外向、受欢迎,新事物开放性得分高,新事物开放性得分最低。这三组在所有变量是差异显著,P<0.001。

从三个组对五个人格维度的团簇分析确认青少年性格概要:难相处、情绪不稳定性、外向、受欢迎、对新事物开放性。这3个理论上有意义的分组被认定有低保护性(n=56),中等保护性(n=50)和高保护性(n=51)(见图一)。

人格

图一

图布局体现出低保护性因校级人格失衡(如在难相处、情绪不稳定得分高,在性格外向度、受欢迎度,乐于接受新事物上得分低)。该人格分析图呈现高保护性在积极人格特征上变化走势(如在难相处、情绪不稳定得分低和在性格外向度、受欢迎度,乐于接受新事物上得分高)。

中等保护性人格概要或许是最有趣的发现,并在青少年中更常见,这种人格概要依高情绪不稳定性和低新事物开放性被主要认定都是低心理韧性的重要的内部品质。同时,这些性格品质受到中等外向与受欢迎度的保护。同样值得注意的是难相处得分也中等。这些数据表示了韧性和非韧性青少年的一个清晰的个性概要,但青少年行为不总是简单直接反应这些个性概要,在“第三组”或中等保护性人格概要提供了一个更复杂群体的证明。

韧性—促进

相关的人格概要

接下来,分类分析被用来指导预测青少年为3组不同的人格概要其中一组的组成因素。具体说来,全球抗压力与全球自我价值被用来预测决定分配组员。

我们发现了两个断定性的方程式。Wilks的Lambda在第一个函数中显著(Lambda = .75, chi-square [4, n =181] = 42.41, p = .001)并且依照自我价值函数表征组间差别。正如预期,高保护性组在自我价值得分高,接下来是中等保护性组,低保护性组自我价值得分最低。第二个函数也显著(Lambda = .94, chi-square [1, n = 181] = 8.75, p = .003)表明高保护性组,低等保护性组与中等保护性组的不同。具体说来,前两组有类似的低抗压力得分,然而高抗压力得分属于中等保护性组的性格。总的说来,这些组表明了中等保护性与高保护性不同的韧性路径;同样的,他们显示了低等保护性组具有抵抗压力与低自我价值的特征。

考虑在分类变量中集中组内相关因素并将经典区分函数标准化,第一个函数主要用于说明自我价值。第一个函数,全球自我价值,占区分函数变幅的20%。第二个函数代表未成年人的全球抗压力,大约占方程式变幅的6%。全球自我价值量尺的标准化平均数在低保护组(M=-0.41)处最低,中等保护组(M= –.01)得分适中,高保护组(M=.6)得分最高。在抗压力这一维度平均得分低于低保护组(M= –.15)和高保护组(M = –.20)都很低,而在中保护组(M = .35)最高。

当图心(区分函数方程的平均数)被标记,它容易被看出第一个线性组合分成了三组,低保护组最低(-.62),中保护组居中(-0.005),高保护组最高(.60)。然而图心第二个线性组合的标记没有显示高保护组与低保护组可能有显著差异(–.20 and –.15),但两组呈现出与中保护组的不同(.35)。因为在两个区分函数中Lambdas值都显著,计算对比分析来确认组间差异的更准确的本质。根据对比分析,高保护组与低保护组被一个包括全球自我价值与全球抗压力函数式所区分。高保护性组全球自我价值平均得分高的表征,低保护组则由全球自我价值平均得分低的表征。高保护性组与中保护性组主要由对全球自我价值的见解相区分,正如预期,高保护性组平均得分高于中保护性组。低保护性组与中保护性组相区分主要依据抗压力:低保护性组的平均分低于中保护性组的。

当预测各组成员时,54%的样本个体被准确分类。个体准确分类百分比最高的在高保护性组在(62%),其次是低保护性组(52%),最后是中等保护性组(47%)。在没有被正确分类的高保护性组个体中,30%被放在了中等保护性组。

每一组的分类频率被转变成几个部分以测查几类的数目是因每组而不同而非因偶然因素为主。对每一组而言,观察的部分确比偶然部分高,表明全球自我价值和抗压力变量而非仅是偶然因素,预测被试是否被正确分组。

讨论

在这项研究中,我们确立了两个目标:查证一个未成年人群体的日常状态下的人格概要以及确认这些概要是否与其他内心韧性相关的变量有不同的关系。我们预计自我价值与资源——索求机制(包括外向、受欢迎,易接受新鲜事物)有最为紧密的联系。实际上,这既是我们的发现所在。然而,一个意料之外的发现出现了,特别是积极抗压力在那些外向受欢迎、易接受新鲜事物得分高的人身上最高外在难相处,情绪不稳定的人身上也最高,这些发现指出可能有不同的补偿机制为有不同人格概要的年轻人工作。

我们的研究在很多地方很独特,首先,本研究首次反映了一个关于不同青少年可能发生的心理韧性相关因素的考量。第二,相反于先前主要的心理韧性研究,我们发展了一个心理韧性的想法,作为韧性普遍适应过程的代表,通过使用这些原则到一个更普遍的青少年样本(与在危险下的某一特定结果相反)。最终,我们注意集中于研究中的这些性格可以告诉我们什么关于潜在的在韧性机制上的个体差异。

这些结果告诉我们很多青少年身上有用的东西。首先,韧性不是Garmezy 和Devine (1984), Rutter (1985, 1986), 还有Werner (1984)暗示的人格的同义词。如果我们已获得两个组并且他们反对个性概要,作者可能已倾向结论韧性只是人格的一方面。第三方面,或中等保护性,群体支持,然而,未成年人不能全被分类于相关样本人格概要中。因为未成年人是积极重构自我的时期,韧性可能被发现于人格概要重构中。

尽管在本研究中我们没有测量心理韧性本身,我们也能看出人格概要与高低韧性密切相关,被期望反应在自尊和抗压力上的得分。我们看到抗压力最大重要性的那个组是人格概要最复杂的(中等保护性)。这个概要可能是也可能不反映出一定水平的韧性。另外,它将在将来的考虑超越年龄界限,使用纵向设计和方法的样本中发挥重要作用,也考虑了缺席角色可能已在这幅目前研究

中我们发现的青少年韧性过程图中发挥作用。

根据本研究,我们认为个体差异的特定组合可能构成韧性的不同水平。当然,定义韧性的环境因素可能被组合自特点和经验。我们建议心理韧性应考虑风险和结果之间关系的中介物。我们也建议心理韧性不是一个单一的变量,如能力:恰恰相反,它是一种复杂的可以减少风险的组合变量。

一旦那样得结论,就可以推测,这个定义或心理韧性可能取决于不同的逆境中提高风险因素和/或结果。本研究把我们带到了这些命题的边缘。另外的研究将被要求必须确认相互依存的人格、自我价值和抗压力作为心理韧性的显示标志。这三个特点,虽并不多,但可能在许多其他的重要的在自我和经历上的个体差异构成心理弹性。

未来的研究可能包括多个监护人,例如老师,父母和同伴以展更充分的心理韧性图谱,它将综合考虑了内省和韧性的人际关系的元素。同样,研究限制在心理韧性如何发生。还有一个需要研究弹性发生或发展的过程。有证据表明,某些变量通常伴随着更好的结果,但是却很少有人知道他们如何操作。

同样,我们都只考虑青少年在相对稳定的环境。青少年的这个角色人格、自我价值、抗压力需要之间的互动关系需要被进行严重处理。例如长期贫穷;逆境的暴力;或者家庭功能障碍,其中包括虐待。它可能表面上是在常模逆境有非常不同的面对创伤。了解其中差异卷入了为青少年和干预的规划与青少年在创伤的环境。

参考文献

Ahadi, S. I., & Rothbart, M. K. (1994). Temperament, development, and the big five. In C. F.

Halverson, G. A.Kohnstamm,&R. P. Martin (Eds.), The developing structure of temperament

and personality frominfancy to adulthood (pp. 189-207). Hillsdale, NJ: Lawrence Erlbaum.

Allport, G. W. (1937). Personality: A psychological interpretation. New York: Holt.

Anderberg, M. R. (1973). Cluster analysis for applications. New York: Academic Press.

Bowlby, J. (1969). Attachment and loss. New York: Basic Books.

Caspi, A.,&Moffitt, T. E. (1991). Individual differences are accentuated during periods of social

change: The sample case of girls at puberty.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61, 157-168.

Compas, B. E. (1998). An agenda for coping research and theory: Basic and applied developmental

issue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ehavioral Development, 22, 231-237.

Costa, P. T., Jr., & McCrae, R. R. (1992). NEO-PI-R professional manual. Odessa, FL: Psychological

Assessment Resources.

Ebata, A. T., Petersen, A. C., & Conger, R. D. (1990). The development of psychopathology in

adolescence. In J. E. Rolf and A. S. Masten (Eds.), Risk and protective factors in the development

of psychopathology (pp. 308-333).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Finn, J. D., & Rock, D. A. (1997). Academic success among students at risk for school failure.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82, 221-234.

Floyd, C. (1996). Achieving despite the odds: A study of resilience among a group of African

American high school seniors. Journal of Negro Education, 65(2), 181-189.

Frydenberg, E., & Lewis, R. (1991). Adolescent coping: The different

ways in which boys and

girls cope. Journal of Adolescence, 14, 119-133.

Garmezy, N.,&Devine, V. (1984). Project Competence: The Minnesota studies of children vulnerable

to psychopathology. In N. F.Watt, E. J. Anthony, L. C.Wynne, & J.

E. Rolf (Eds.),

Children at risk for schizophrenia: A longitudinal perspective (pp. 289-303).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Harter, S. (1988). The self perception profile for adolescents. Unpublished manual, University of

Denver.

Harter, S. (1999).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self: A developmental perspective. New York:

Guilford.

Hartigan, J. A. (1975). Clustering algorithms. New York: John Wiley.

Havill, V. L., Allen, K., Halverson, C. F., & Kohnstamm, G. A. (1994). Parents’ use of big five

categories in their natural language descriptions of children. In C. F. Halverson, G. A.

Kohnstamm, & R. P. Martin (Eds.), The developing structure of temperament and personality

from infancy to adulthood (pp. 371-386). Hillsdale, NJ: Lawrence Erlbaum.

Havill, V. L., & Halverson, C. F. (1996, October). Development of the inventory of children’s

individual differences. Paper presented at the Eleventh Occasional Temperament Conference,

Eugene, Oregon.

Havill, V. L., Halverson, C. F.,&Allen, K. (1992). The coding manual for the English lexicon of

personality descriptions. Athens: Georgia Longitudinal Study, Department of Child and

Family Development, University of Georgia.

Honig, A. (1986). Risk factors in infancy. New York: Gordon and Breach.

Jew, C. L., & Green, K. E. (1998). Effects of risk factors on adolescents’ resiliency and coping.

Psychological Reports, 82, 675-678.

John, O. P. (1990). The “Big 5” factor taxonomy: Dimensions of personality in the natural language

and in questionnaires. In L. A. Pervin (Ed.), Handbook of personality: Theory and

research (pp. 66-100). New York: Guilford.

MacQueen, J. B. (1967). Some methods for classification and analysis of multivariate observations.

Proceedings of the Fifth Berkeley Symposium on Mathematical Statistics and Probability,

1, 281-297.

Martin, R. P.,Wisenbaker, J., & Huttunen, M. (1994). Review of factor analytic studies of temperament

measures based on the Thomas-Chess structural model: Implications for the big

five. In C. F. Halverson, G. A. Kohnstamm, & R. P. Martin (Eds.), The developing structure

of temperament and personality from infancy to adulthood (pp. 157-172). Hillsdale, NJ:

Lawrence Erlbaum.

Masten, A. S. (1994). Resilience in individual development: Successful adaptation despite risk

and adversity. In M. C. Wang & E. W. Gordon (Eds.), Educational resilience in inner-city

America: Challenges and prospects (pp. 3-25). Hillsdale, NJ: Lawrence Erlbaum.

Masten, A. S. (2001). Ordinary magic: Resilience processes development. American Psychologist,

56(3), 227-238.

Moffitt, T. E. (1993). Adolescence-limited and life-course-persistent antisocial behavior: A

developmental taxonomy. Psychological Review, 100, 674-701.

Parkes, K. R. (1994). Personality and coping as moderators of work stress processes: Models,

methods, and measures. Work and Stress, 8, 110-129.

Patterson, J. M., & McCubbin, H. I. (1983). Family stress and adaptation to crises: A double

ABCXmodel of family behavior. In D. Olson&B. Miller (Eds.), Family studies reviewyearbook

(pp. 125-135). Beverly Hills, CA: Sage.

Patterson, J. M.,&McCubbin, H. I. (1987). Adolescent coping style and behaviors: conceptualization

and measurement. Journal of Adolescence, 10, 163-186.

Pervin, L. A. (1990). Handbook of personality: Theory and research. New York: Guilford.

Rutter, M. (1985). Resilience in the face of adversity: Protective factors and resistance to psychiatric

disorders. British Journal of Psychiatry, 147, 598-611.

Rutter, M. (1986). Myerian psychobiology, personality, development,

and the role of life experiences.

American Journal of Psychiatry, 143, 1077-1087.

Rutter, M. (1989). Pathways from childhood to adult life. Journal of Child Psychology&Psychiatry

& Allied Disciplines, 30, 23-51.

Rutter, M. (1996). Transitions and turning points in developmental psychopathology: As applied

to the age span between childhood and mid-adulthood.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ehavioral

Development, 19, 603-626.

Scheier, L. M., Casten, R. J.,&Fullard,W. (1995). Latent-variable confirmatory factor analysis

of the Adolescent Temperament Questionnaire. Journal of Adolescent Research, 10, 246-

277.

Snyder, C. R. (1999). Coping where are you going? In C. R. Snyder (Ed.), Coping: The psychology

of what works (pp. 325-333).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Snyder, C. R., & Dinoff, B. L. (1999). Coping where have you been? In C.R. Snyder (Ed.),

Coping: The psychology of what works (pp. 3-19).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Thomas, A., & Chess, S. (1977). Temperament and development. New York: Brunner/Mazel.

Werner, E. E. (1984). Resilient children. Young Children, 40, 68-72.

Werner, E. E. (1994, April). Overcoming the odds. Journal of Developmental and Behavioral

Pediatrics, 15(2), 131-136.

Maureen Davey, Ph.D., is an assistant professor in the Department

of Child and Family

Development at the University of Georgia. Her research primarily focuses on adolescent

adaptation and factors that buffer children from severe stressors. Currently, she is part of

a longitudinal study that is exploring how ethnic identity develops in adolescents within

the context of their families. In addition to this longitudinal study, she is conducting a

pilot study in which families will be interviewed to explore the effects of parental cancer

on family functioning and adolescent development.

Dawn Goettler Eaker, Ph.D., completed her doctoral degree in the Department of Child

and Family Development at the University of Georgia. Her research interests include the

study of how family and individual personality characteristics relate to adolescent

psychosocial development. In her research, she has focused on the relation between adolescent

experiences in family rituals and psychosocial maturity in the context of family

boundaries and adolescent personality characteristics. She has held research-related

positions at the University of Georgia and has worked on projects in the areas of mediation,

conflict resolution, and program evaluation.

Lynda HenleyWalters, Ph.D., is a professor and the graduate coordinator in the Department

of Child and Family Development at the University of Georgia. She teaches in the

areas of adolescent development and research methodology. Her research interests include

developmental influences on adolescent attitudes and behavior, cross-national studies

of families, the nature of diversity in families, and family law. She is past president of

the National Council on Family Relations.

图心 centroids

人格概要 Personality profiles

团簇分析 cluster analysis?

一个第三组更复杂。A third group was more complex.?

Self-worth与self-evaluation?

心理弹性的研究现状及启示

2012年7月护理学报July,2012第19卷第7A期Journal of Nursing(China)Vol.19No.7A 【研究生园地·综述】 心理弹性的研究现状及启示 张丽娣1综述;李乐之2审校 (1.中南大学护理学院,湖南长沙410013;2.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护理部,湖南长沙410011) [关键词]心理弹性;护理教育;文献综述 [中图分类号]R39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9969(2012)07A-0017-03 心理弹性最早是由美国心理学家Anthony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经30余年发展,现已成为国际心理学界研究的热点问题,并在心理学、临床医学、教育学、护理学等各学科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心理弹性是从积极的角度看待个人的应激反应,个人在面临压力危机时,心理弹性是其能否成功复原的决定性因素。在护理行业,心理弹性已被看作是护理活动中协助护士良好地适应生理和心理损害的一个基本要素[1]。而护理专业学生是护理事业的后备军,其心理弹性水平是决定其今后能否胜任护理工作的关键性因素之一。笔者对心理弹性的定义、相关因素及测评工具进行综述,并就如何从教育学的角度将心理弹性的培养融入护理教育提出思考。 1心理弹性的定义 心理弹性(resilience)一词来源于拉丁词根“resilire”,意为“反弹”。因此,其有从创伤或痛苦事件中复原并获得良好适应之意。因不同研究者研究视角各异,国内外对心理弹性至今尚无统一而明确的定义。依据其内涵侧重点不同,归纳起来大致有3类定义:结果性定义、能力性定义和过程性定义。结果性定义侧重于即使在严重威胁下,个体仍能适应良好或积极发展这一结果[2];能力性定义将心理弹性看作是个体能够承受消极变化同时表现出良好适应行为的能力[3];过程性定义表示一系列能力和特征通过动态交互作用而使个体在遭受重大压力和危险时能迅速恢复和成功应对的过程[4]。目前,越来越多的学者主张把心理弹性看作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包括行为、思考、行动等各方面,是可通过学习和培养发展起来的。美国心理学会[5]将心理弹性定义为:个体面对逆境、创伤、悲剧、威胁或其他重大压力时的良好适应过程,即对困难经历的反弹能力。尽管心理弹性的概念未统一界定,但研究者普遍认为,构成心理弹性必须具备2个操作性定义要素:(1)面临逆境;(2)成功应对(或适应良好)。 2心理弹性相关因素 2.1 个体特征与心理弹性相关的个人能力包括乐观、信念、希望、自我效能感、控制能力、应对方式等。Gillespie等[6]对1430名澳大利亚手术室护士调查后得出,希望、自我效能、控制、应对、能力为心理弹性的保护性因素,且认为希望、自我效能和应对是心理弹性的定义属性,这些属性促使个体在一定的环境下有能力完成特定任务。后续的研究[7]还发现,工作年限、年龄及文化程度均与心理弹性水平呈正相关,但多元回归分析显示,只有工作年限可以预测手术室护士的心理弹性,且仅可以解释变量的 3.1%。Edward[8]通过对6名社区精神工作者进行访谈,发现自我感觉、信念、希望、洞察力及自我照顾与心理弹性有关,心理弹性水平高的个体在面临新的挑战时,对生活更乐观、更充满激情。Beardslee[9]对护生情绪智力与心理弹性的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情绪智力与心理弹性呈正相关(r=0.47,P<0.01)。提示在医疗卫生工作的高压力下,积极的个性特征有助于个体保持工作热情,从容应对挫折,获得良好适应。 2.2 社会支持社会支持是心理弹性的一个基本要素,包括家庭的支持及外部支持系统,如宗教信仰、朋友、同事、医护人员的精神与信息支持等。Yu 等[10]在2008年四川地震1个月后对2914名青少年心理弹性检测发现,心理弹性与社会支持呈正相关(r=0.44,P<0.01),与抑郁、焦虑呈负相关(分别r=-0.38, r=-0.25,P<0.01)。Kornhaber等[11]对烧伤科护士进行访谈,访谈对象认为多学科团队是其工作环境中最重要的资产,如果缺乏团队的支持,烧伤科护士无法 [收稿日期]2012-02-24 [作者简介]张丽娣(1986-),女,广西贵港人,本科学历,硕士研 究生在读。 [通讯作者]李乐之(1965-),女,湖南益阳人,博士,教授,护理 部主任。E-mial:llz6511@https://www.360docs.net/doc/e911119855.html, 17万方数据

B问卷-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 胡月琴,甘怡群编制

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及计分方式(the Resilience Scale for Chinese Adolescent,RSCA)胡月琴,甘怡群编制(2008) 亲爱的同学:你好! 感谢你抽出宝贵的时间参与此次问卷调查! 很多青少年在成长中都会遇到一些挫折和不顺利,下面的27个句子描述了与此相关的一些情况,请你根据自己在面临这些挫折和逆境时的实际情况和这些句子的符合程度,在相应的数字上画圈。你的答案没有对错之分,请根据实际情况填答。 题目完 全 不 符 合 比 较 不 符 合 说 不 清 比 较 符 合 完 全 符 合 1、失败总是让我感到气馁。 1 2 3 4 5 2、我很难控制自己的不愉快情绪。 1 2 3 4 5 3、我的生活有明确的目标。 1 2 3 4 5 4、经历挫折后我一般会更加成熟有经验。 1 2 3 4 5 5、失败和挫折会让我怀疑自己的能力。 1 2 3 4 5 6、当我遇到不愉快的事情时,总找不到合适的倾诉对象。 1 2 3 4 5 7、我有一个同龄朋友,可以把我的困难将给他/她听。 1 2 3 4 5 8、父母很尊重我的意见。 1 2 3 4 5 9、当我遇到困难需要帮助时,我不知道该去找谁。 1 2 3 4 5 10、我觉得与结果相比,事情的过程更能够帮助人成长。 1 2 3 4 5 11、面临困难,我一般会定一个计划和解决方案。 1 2 3 4 5 12、我习惯把事情憋在心里而不是向人倾诉。 1 2 3 4 5 13、我认为逆境对人有激励作用。 1 2 3 4 5 14、逆境有时候是对成长的一种帮助。 1 2 3 4 5 15、父母总是喜欢干涉我的想法。 1 2 3 4 5 16、在家里,我说什么总是没人听。 1 2 3 4 5 17、父母对我缺乏信心和精神上的支持。 1 2 3 4 5 18、我有困难的时候会主动找别人倾诉。 1 2 3 4 5 19、父母从来不苛责我。 1 2 3 4 5 20、面对困难时,我会集中自己的全部精力。 1 2 3 4 5 21、我一般要过很久才能忘记不愉快的事情。 1 2 3 4 5 22、父母总是鼓励我全力以赴。 1 2 3 4 5 23、我能够很好的在短时间内调整情绪。 1 2 3 4 5

如何增强中学生心理“韧性”的建议.doc

如何增强中学生心理“韧性”的建议 所谓韧性,就是认准一个目标,长期坚持,不虎头蛇尾,不见异思迁,不半途而废,不达目的决不罢休。一个中学生心理韧性强不强,对他将来的发展和事业的成功关系重大。一位奥运会十项全能金牌得主在回答记者询问时说:“奥林匹克水平的比赛,对运动员来说20%的身体方面的竟技,80%是心理上的挑战。”中学生正处在性格的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时期,心理韧性的培养与指导至关重要。如何增强中学生心理韧性呢?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让学生完成艰苦的项目。每学期,学校都要规定学生完成几个艰苦的项目,例如长跑比赛或越野跑等。这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心理韧性,而且也能培养学生团结友爱、助人为乐、集体主义精神。尤其是平时学习成绩上不见优的学生,给了他一个“英雄有用武之地”的机会。经受艰苦环境的锻炼,是增强心理韧性的好举措。只有吃苦,才能耐大劳。让学生经受“挫折”考验。现在的学生,生活在优越的家庭环境中,受到长辈的厚爱。但长辈对孩子们的“爱”,往往是停留在满足孩子吃、穿、用的需要上。而孩子们的道德思想教育,心理素质教育往往不重视或不懂得如何教育,所以应在学校教育中补上这一课。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安排适当难度的练习题,让他们付出一定的努力,在独立思考中解决问题,同时使学生体验到战胜困难以后的感受。有些好学生偶然一次考试失常,就灰心丧气,悲观失望,甚

至离家出走,这都是缺乏心理韧性、受挫能力差的表现。帮助学生创造成功的记录。中学生由于“决心大,行动斜的特点,他们为自己制定的计划在实施过程中往往被自己薄弱的意志所中断,所以帮助中学生创造成功的记录,为他们的成长鼓劲,是培养心理韧性的起点。对学生进行正确的价值导向。目前教师叹学生学习动力不足,家长叹子女要求不高,学生叹学得太累太苦。马克思说:“人的根本动力就是需要”。学生如果没有学习的需要,哪来学习的动力呢?现在不少学生不愿吃苦,贪图享受,逃避学习,得过且过,为“出路”、好工作而读书者有之。为“中华崛起而读书”者也有之,但比例越来越小了。相反的对社会的要求却越来越高了,他们要求别人尊重自己,但不懂得尊重别人,这些现象应该引起全社会的重视,特别是教育工作者的重视。我们一定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观,加强“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民族责任感教育。把认真学习和热爱祖国联系起来,把意志品质的培养和成就事业联系起来,把开发智力、提高能力和造福全人类联系起来,准备在竟争的风险、困难、挫拆中去品味人生的真谛。 所谓韧性,就是认准一个目标,长期坚持,不虎头蛇尾,不见异思迁,不半途而废,不达目的决不罢休。一个中学生心理韧性强不强,对他将来的发展和事业的成功关系重大。一位奥运会十项全能金牌得主在回答记者询问时说:“奥林匹克水平的比赛,对运动员来说20%的身体方面的竟技,80%是心理上的挑

心理韧性论文

摘要心理韧性研究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而国内的相关研究还刚刚处于起步阶段,为有利于国内心理韧性研究的开展,选定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HKRA)进行中文版修订。以初中二年级学生884人(男生468人,女生416人)为被试。采用探索性因子分析法,共提取11个因子,其中外部保护因子7个,心理韧性特质因子4个,各个题目在相应因子上的载荷在0.34~0.88之间,各个因子的同质性信度在0.62~0.84之间,累积方差解释率为55.77%。结果表明。量表符合测量学的信度和效度要求,可以作为测量心理韧性的工具在国内使用。 关键词心理韧性,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信度,效度。 分类号R395.6 心理韧性是个体从消极经历中恢复过来,并且灵活适应外界多变环境的能力。由于受流行病学和医学研究范式的影响,一些研究者传统上把处境不利儿童看作一个同质的、不分化的群体进行研究,认为处境不利儿童日后的成就水平、适应能力必定低于正常儿童.他们的发展遵循着“处境不利(高危)一压力一适应不良”的直线模型。20世纪70年代.一些心理学家和精神病学家开始关注处境不利儿童群体内部的发展结果变异性问题,从而开始了对心理韧性的研究。并逐渐成为一个广受各国心理学家关注的心理学领域。而在中国国内,心理韧性研究还处于刚刚起步阶段。公开发表的实证方面的文章也屈指可数。为促进国内心理韧性的研究。作者通过查阅国外相关文献,选定几个工具后与工具开发者联系,获得原版工具,并从中选定了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HKRA)进行了修订。选定-此工具主要基于以下几个方面的考虑:有坚实的理论模型基础:应用较为广泛;信度、效度指标较好;工具适用对象为在校初中生。2005年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进行的一项全州中学生健康状况调查中用来测量心理韧性的工具就是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并且此量表还被修订成了西班牙语版本。 1 量表内容简介 1.1理论模型 为了更好地进行心理韧性的实证研究和应用研究,从1998年开始,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一些科研机构联合一批心理学家专心致力于心理韧性模型的提出和测量工具的开发。并于2003年提出了量表开发所依据的心理韧性模型。 这个模型认为。青少年在发展过程中具有安全、爱、归属、尊敬、掌控、挑战、才能、价值等方面的心理需要。而这些需要的满足依赖于学校、家庭、社会和同伴群体的保护性因素或外部资源,也就是上图中所呈现的亲密关系、高期望值和积极参与。如果外部资源获得了满足,那么青少年的发展需要就得到了满足,进而。青少年就会很自然地发展起一些个体特征,也就是上图中的心理韧性特质。这些心理韧性特质会保护青少年免受危险因素的影响,并促进他们的健康发展。 1.2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的测量内容 原量表共有51个题目,采用“1~4”四点计分,1表示“完全不符合”,2表示“有点符合”,3表示“比较符合”,4表示“完全符合”。每三个题目测量一个维度,共测量11项外部保护因素和6项内部心理韧性特质,问卷结构如图2。 各项外部保护因素的含义如下:亲密关系指青少年与他人的支持性联系。青少年能从他人那里获得积极的关注,在遇到困难时能够向其倾诉并获得帮助、指导和安慰。如“我的父母或其他长辈在我遇到困难时能安慰和帮助我并倾听我的心里话”、“至少有一位老师非常关

青少年心理韧性研究

青少年心理韧性研究 1 问题提出 20世纪70年代以来,心理韧性成为积极心理学研究的一个热点课题,心理学家和精神病学家开始关注处境不利儿童群体内部的发展结果的变异性问题。心理韧性的研究始于Rutter对母爱剥夺的研究,它结合应激心理学与健康心理学的最新研究成果,以一种全新的视野来看待个人的应激反应。心理韧性是个人面对生活逆境、创伤、悲剧、威胁或其他生活重大压力时的良好适应。当生活变化对人们造成威胁时,这种自我保护的生物本能就会展现出来。 心理韧性的概念至今学术界还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主要存在三种看法:(1)从发展结果看,心理韧性是个体面对严重威胁时仍能良好适应的积极结果;(2)从发展过程看,心理韧性是个体在危险环境中良好适应的动态的发展变化过程;(3)从品质上看,心理韧性是个体能够承受环境的高破坏性变化并同时表现出尽可能少的不良行为的能力。这三种观点都反映了心理韧性的本质属性,只是切入心理韧性问题的角度不同。在大多数实证研究中,研究者一般把心理韧性看作是个体跨情境的一种稳定的心理品质。 目前我国的心理韧性的研究工作仍然处于引入和探索阶段。关于心理韧性的具体研究方法,可以分为质性研究和量化研究。总结已有的大量文献,质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个案研究、人种志研究、扎根理论研究等;量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问卷调查法和实验法。其中,问卷调查法的比较常用的方法。早期Wagnild和Y oung编制的Resilience Scale(RS)应用较广,该量表包括个人能力、对自我和生活的接纳两个因素。此外,Connor和Davidson编制的CD-Resilience Scales(CD-RISC)的影响也很广泛。CD-RISC来自于临床治疗,包括能力、忍受消极情感、接受变化、控制感、精神信仰等5个因素。本文将采用胡月琴和甘怡群编制的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对正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的心理韧性的状态进行调查,探索中学生面对挫折和压力时的态度及应对措施,为提高中学生的韧性水平提供实证数据。 2 研究方法 2.1 被试从广州市和增城市各选取一所中学,以班级为单位进行集体施测,发放问卷份,收回有效问卷份,共获得初一年级有效被试名,高一年级有效被试名,被试取样分布情况如表1。 2.2 研究工具采用胡月琴和甘怡群编制的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该量表共27个项目,分为个人力和支持力两个因素,采用5点评价。其中,个人力包括目标专注、情绪控制和积极认知三个因子,支持力包括家庭支持和人际协助两个个因子。目标专注指的是在困境中坚持目标、制定计划、集中精力解决问题,α=0.81;情绪控制指的是在困境中对情绪波动和悲观的控制和调整,α=0.74;积极认知指的是对逆境的辩证看法和乐观态度,α=0.71;家庭支持指的是家人的宽容、尊重和支持性态度,α=0.81;人际协助指的是个体可以通过有意义的人际关系获取帮助或宣泄情绪,α=0.73。五个维度反映了逆境情境下青少年的认知、情绪、行为及所处环境对帮助其抵御逆境、获得良好适应的有效性,总量表的α=0.85。 2.3 数据统计与分析数据处理运用spss1 3.0统计软件进行。 3 结果

心理弹性量表(CD-RISC)

心理弹性量表(CD-RISC) 信度:香港中文大学于肖楠(2007)对Connor-Davidson韧性量表(CD-RISC)进行了修订,量表共有25个项目构成,包括3个维度:坚韧、自强、乐观。全量表和三个分量表的信度较好,克朗巴赫α系数分别为0.91、0.88、0.88、0.60.英文版量表在美国的信度也很好,全量表的α系数为0.89,再测信度为0.87。问题均以1(从不)、2(很少)、3(有时)、4(经常)、5(几乎总是)五级评分。量表总分和各分量表得分均采用5分制,量表总分为全部25题得分的均分,分量表得分则为各分量表对应题目得分的均分。 指导语:下表是用于评估心理弹性水平的自我评定量表。请根据过去一个月您的情况,对下面每个阐述,选出最符合你的一项。注意回答这些问题没有对错之分。

心理弹性量表(Connor—Davidson resilience scale,CD—RISC),原问卷包含25个项目,采用里克特氏5点量表评定法,从0~4表示完全不是这样、很少这样、有时这样、经常这样、几乎总是这样。该量表包含3个因子,即坚韧性、力量和乐观性。通过在不同人群中施测,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CD—RISC量表对于心理弹性的预测效力已得到公认,应用较为广泛。 Connor和Davidson的5因素分法(2003): F1 个人能力的概念、高标准、坚韧性:10、11、12、16、17、23、24、25 F2相信本能、容忍消极影响、抗压力:6、7、14、15、18、19、20 F3积极接受改变、安全关系:1、2、4、5、8 F4 控制:13、21、22 F5 宗教影响:3、9 DEVELOPMENT OF A NEW RESILIENCE SCALE:THE CONNOR-DA VIDSON RESILIENCE SCALE (CD-RISC) 张建新,余肖楠的3维度分法(2007): 坚韧性: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 力量性:1、5、7、8、9、10、24、25 乐观性:2、3、4、6 FACTOR ANALYSIS AND PSYCHOMETRIC EV ALUATION OF THE CONNOR-DAVIDSON RESILIENCE SCALE (CD-RISC) WITH CHINESE PEOPLE 研究的研究对象在心理复原力的平均分及标准差及与常模比较,结果如表4-3所示。 心理复原力常模 常模 t p M SD 心理复原力65.4 13.9 -5.27 0.000

心理韧性 教案

[增强你的“心理韧性” 课程目标:了解心理韧性;体验、感受心理韧性的存在及其意义;帮助同学了解自己的心理韧性以及掌握增强心理韧性的方法和途径。 关键问题:心理韧性是什么、心理韧性的同义词有哪些、你都有心理韧性吗、具有心理韧性的人有哪些特征、心理韧性如何培养、压力事件是否可以避免、有了压力事件是否会出问题。 引导语(5min):塞利格曼习得性无助实验,狗、老鼠,甚至蟑螂,一旦经历过它们自己无法控制的打击,最终都会接受这种打击,而不再试图逃避。但奇怪的是,在经历过无法逃避的打击后,约有三分之一的人永远都不会陷入无助的境况。这是为什么?人的心理在受到挫折和打击时表现出了恢复的能力。受压——恢复,这个过程同学们想到了什么熟悉的东西?——弹簧、反弹、弹性、弹力。 同学们在物理课中都学习过弹簧在发生形变时,会产生什么力?-----弹力,为什么会产生弹力呢?--------由于要恢复原状。同学们还知不知道在我们身体骨关节中有一种非常重要的弹性结缔组织叫韧带,我们把它比喻为身体的弹簧,能赋予我们身体良好的弹性、灵活性、及协调性,在意外事故发生时有可能避免和减轻损伤。赛场上的运动员也会在赛前拉伸自己的韧带,提升自己韧带弹性来抵御运动时的较强的外力冲击。我们的心灵同样有弹力、有韧性,我们有的同学在成长中经历过一些挫折、困境,但是我们依然坚强的走过来,我们并没有为此而消沉、一蹶不振,我们依然内心充满阳光、积极向上。 一、理解和感受“心理韧性” 活动1:用一句话或一个成语描述一下你们所理解的“心理韧性” “不倒翁”精神;白折不挠、坚强不屈、越挫越勇、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老师总结:“心理韧性”要点: (1)是一种天生的心理潜能------每一个人都有,每一个人都可以通过一定的途径和方法培养。(2)心理韧性的保护性因素(个体内部因素:积极的品质;外部环境资源:家庭方面、社会关系方面) 积极品质:自尊、自我效能感、责任感、成就动机、计划能力、内控、高期望、自律、批判性思维、热情、乐观、问题解决能力、人际沟通能力等等个人积极品质。 外部环境资源: 家庭方面:温暖的家庭气氛、关爱和支持、良好的亲子关系、夫妻关系等。 社会关系方面:亲密的同伴友谊、成人导师式的指导、安全的校园氛围、和谐的社会环境等等。 活动2:感受“心理韧性”的力量”在你成长当中经历的一次挫折或者重大困难,回想一下你当时是怎样成功应对的,你的亲人、朋友给了你哪些帮助? 让同学们写在一张纸上,给4分钟,2分钟同学们自愿分享。允许1-2个同学公开分享自己的内容。 活动3:测测你的“心理韧性” 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 评分和讲解 二、如何提高“心理韧性” 艾尔?赛伯特(Al Siebert)认为发挥人韧性优势的步骤要遵循五个层次: 1:遇到压力和挫折,接受自己的情绪和状态,认识到这些反应都是正常的。

心理韧性量表

心理韧性问卷 请根据您过去一个月的情况,对下面每个阐述,选出最符合的一项。答案没有对错之分,您的所有信息我们都将保密,不会泄露给任何人,所以请放心填写。1=从不;2=很少;3=有时;4=经常;5=总是 下面请您逐条阅读并认真做出回答,不要漏选. 串行,谢谢您的参与! 序列及项目从 不 很 少 有 时 经 常 总 是 1. 我有能力去适应(情况. 环境等)变化。 1 2 3 4 5 2. 我拥有一些亲密稳固的关系(亲人. 朋友. 爱人等)。12345 3. 当我的问题无法清楚地获得解决时,有时命运或机缘能够帮助我。12345 4. 不管我的人生路途中发生什么事情,我都能处理。12345 5. 过去的成功让我有信心去处理新的挑战和困难。12345 6. 当面对问题时,我试着去看事情幽默的一面。12345 7. 由于经历过磨炼,我变得更坚强了。12345 8. 在生病. 受伤或苦难之后,我很容易就能调整过来。12345 9. 不管好坏,我相信事出必有因。12345 10. 不管结果如何,我都会尽最大的努力。12345 11. 纵然有障碍,我相信我能够实现我的目标。12345 12. 纵然看起来没有希望,我仍然不放弃。12345 13. 当压力或危机来到时,我知道在哪里可以获得帮助。12345 14. 在压力下,我能够精神集中地思考问题。12345 15. 我宁愿在解决问题时自己起带头作用,而不是让别人决定全局。12345 16. 我不会轻易地被失败打倒。12345 17. 当处理生活中的挑战和困难时,我想我是一个坚强的人。12345 18. 如果有必要,我会选择一个不受欢迎或困难的决定去影响别人。12345 19. 我能够处理一些不愉快或痛苦的感觉,例如悲伤. 害怕和生气。12345 20. 在处理生活难题时,有时我不得不按直觉办事。12345 21. 在我的生活中,我有明确的目标。12345 22. 我觉得可以控制自己的生活。12345 23. 我喜欢挑战。12345 24. 不管在人生路途上遇到什么障碍,我都会努力达到我的目标。12345 25. 我为自己的成就而感到自豪。12345坚韧11-23。乐观2、3、4、6。自强1、5、7、8、9、10、24、25.

青少年心理弹性量表

青少年心理弹性量表(HKRA) 所有问题的回答没有对错之分,你只要按自己的第一印象真实想法回答即 可,不需考虑是否适宜。数字各代表:1完全不符合,2有点符合,3比较符合, 4完全符合。请在每行的数字上打√,表示您的选择。 完全不有点比较 完全 1.至少有一位老师,非常关心我 1 2 3 4 2.至少有一位老师,当我表现良好时能表扬我 1 2 3 4 3.至少有一位老师,当我不在学校时能引起他 1 2 3 4 (她)的注意 4.至少有一位老师,一直希望我尽力做好每件事 1 2 3 4 5.至少有一位老师,愿意倾听我的心里话 1 2 3 4 6.至少有一位老师,相信我将会是一位成功者 1 2 3 4 7.在学校里我参加一些有趣的活动 1 2 3 4 8.我参与制定一些班规或者发起一些活动 1 2 3 4 9.我做的一些事情能对班级产生影响 1 2 3 4 10.我的父母或者其他长辈期望我能守规矩 1 2 3 4 11.我的父母或者其他长辈很关心我的学业 1 2 3 4 12.我的父母或者其他长辈相信我将会是一位 1 2 3 4 成功者 13.我的父母或者其他长辈会与我共同探讨我 1 2 3

的问题并给予指导 14.我的父母或者其他长辈一直希望我尽力做 1 2 3 4 好每件事 15.我的父母或者其他长辈在我遇到困难时能 1 2 3 4 安慰和帮助我,并倾听我的心里话 16.我做的一些事情能对家庭产生影响 1 2 3 4 17.我与父母或其他长辈共同做一些有趣的 1 2 3 4 事情,或去一些好玩的地方 18.我参与家庭的一些决策 1 2 3 4 19.我的朋友非常关心我 1 2 3 4 20.我的朋友会与我共同探讨关于我的问题 1 2 3 4 21.当我有困难时,我的朋友能够帮助我 1 2 3 4 22.我的朋友相信我将来会是一位成功者 1 2 3 4 23.我的朋友认为我有能力去面对困难 1 2 3 4 24.我的朋友希望我做好每件事 1 2 3 4 25.我有一位成年亲戚,非常关心我 1 2 3 4 26.我有一位成年亲戚,当我表现良好时能表扬我 1 2 3 4 27.我有一位成年亲戚,会注意到我心烦和不安 1 2 3 4 28.我有一位成年亲戚,相信我将来会是一位成功者 1 2 3

心理韧性测评工具的研究进展及其对我国护理研究的启示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心理韧性测评工具的研究进展及其对我国护理研究的启示 作者:杨芳, 黄维肖 作者单位:310036,杭州师范大学护理学院 刊名: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英文刊名:Chinese Journal of Modern Nursing 年,卷(期):2013,19(9) 参考文献(19条) 1.Hengudomsub P Resilience in Later Life 2007(01) 2.Steinhardt M A;Mamerow M M A Resilience Intervention in African American Adults With Type 2 Diabetes 2009(02) 3.Felten B S Resilience in a Multicultural Sample of CommunityDwelling Women Older Than Age 85 2000(02) 4.Hildon Z;Montgomery S M;Blane D Examining Resilience of Quality of Life in the Face of Health-Related and Psychosocial Adversity at Older Ages:What is " Right " About the Way We Age 2009(01) 5.Bartone,PT;Ursano R;Wright K The impact of military air disaster on the health of assistance workers 1989(06) 6.Wagnild GM;Young HM Development and psychometric validation of the Resilience Scale 1993(02) 7.Heilemann MV;Lee K;Kury F Psychometric Properties of the Spanish Version of the Resilience Scale 2003(01) 8.Lundman B;Strandberg G;Eisemann M Psychometric properties of the Swedish version of the Resilience Scale 2007 9.Wagnild G A rewiew of the Resilience Scale 2009(02) 10.Block J;Kremen AM IQ and ego-resilience:Conceptual and empirical connections and separateness 1996(02) 11.Connor KM;Davidson RT Development of a new resilience scale:the Connor-Davidson Resilience Scale(CD-RISC) 2003(02) 12.Oshio,A;Kaneko,H;Nagamine,S Construct validity of the Adolescent Resilience Scale 2003(02) 13.Hjemdal O;Friborg O;Martinussen M Preliminary results from the 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of a Norwegian scale for measuring adult resilience 2001 14.Sinclair VG;Wallston KA The development and psychometric evaluation of the Brief Resilient Coping Scale 2004 15.胡月琴;甘怡群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的编制和效度检验[期刊论文]-心理学报 2008(08) 16.于肖楠;张建新Connor-Davidson韧性量表(CD-RISC)在中国大陆的应用 2005 17.杨立状;吕兖周《成人心理弹性量表》的心理测量学分析 18.Constantine B;Benark B;Diaz M Measuring Protective factors and resilience traits in youth:the healthy kids resilience assessment 1999 19.李海垒;张文新;张金宝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HKRA)的修订[期刊论文]-心理与行为研究 2008(02) 本文链接:https://www.360docs.net/doc/e911119855.html,/Periodical_xdhl201309048.aspx

博士学位论文 心理弹性

博士学位论文胡寒春 青少年核心心理弹性的结构及其特征研究 第一章文献综述与问题提出 研究者逐渐发现儿童青少年在逆境(危险环境)下的发展并非预想中的确定性结果:如曾 经遭受过创伤经历的个体并没有出 现明显的心理和行为问题,甚至会出现“创伤后成长(postgrowtrauma)”迹象;一些 处于危险或高压力环境下的儿童仍然具有良好的适应功能。 儿童在逆境或压力下存在多样性发展可能:一些青少年在逆境和压力产生 了心理病症和行为问题;而一些青少年却没有受到高危经历的影响,在经历了严重不 幸后,甚至变得更坚强了[8]。暴露于危险因素下儿童发展的因果确定性在解释这类现 象显得苍白无力,高危环境中儿童和青少年发展结果的多样性和弹性儿童存在的普遍 性构成了儿童发展研究的新范式:心理弹性研究。。 wemer['7]认为弹性儿童有着其独特的特征:看待问题更加地积极;常具有良好性格,易于相处,并能与自身的重要他人有着密切联系,更好地利用自身的内外部资源,更富于技巧的应对,这将为他们获得了更多关注,并从中获得更有益于自身的自我观念;(3)不惧生活中的挑战,对自 身的目标始终坚持对生活的控制感,相信生活有意义并能控制自己的生活和这种对生活的掌控和对未来的清晰把握维持个体生活的秩序和结构。 “resilience”被引申为“(活力、精神的)恢复力,复原力”,“迅速恢复愉快心情” 等意义,这一引申意义更多与人类的情绪、精神、健康相联系。 1.3.1心理弹性的涵义 一个研究前提:个体面临某些具体(特殊)的危险或逆境中采取能力取向的研究 者多认为,弹性是克服逆境时个体本身具有的内在特质、能力或潜能[[28,48,49],是静 态的、恒定的。这些能力、潜能或特质均指个体的认知或情感的心理特质,包含人格 特质和自我观念。后来有的研究者从发展功能出发,强调弹性的结果是克服困境、恢 复良好适应的功能或行为结果,是朝向正向、积极追求美好幸福的目标。系统论的观 点引入后,弹性被视作一个连续变量而并非某种固定的心理结构(即分类变量)[4,50] 是一个相对变化的过程,弹性在这里是动态的、交互的。Rutter(1985)[53]和 Gilligan(2001)[541认为弹性不是一个混合的属性,而是一类过程,能使人们适应生活中无法规避的危险。儿童“心理弹性”的质和量更多与个体与环境的交互作用以及个体与 环境因素的累积效应有关。Masten, Best和Garmezy (1990)[”]定义了三类弹性概念: 第一类指的是“克服逆境”,心理弹性是个体内部的一种具体的个人力量;第二类指的 是面对急性或慢性生活压力个体并未受到消极的影响,而是成功地应付了这些压力; 第三类指的是在创伤后能有较好的恢复。台湾学者朱森楠对弹性的定义更趋向一种整 合,他认为复原力是“个体面对内外压力困境时,激发内在潜在认知、能力或心理特 质,运用内外资源积极修补、调适机制的过程,以获取朝向止向目标的能力、历程或

做一个有心理韧性的人

韧性或者遇到问题后的“反弹”能力是一个重要的特征。生活不可避免地会抛出一些明显的不利情况,并能够积极地、有创造性地来处理这种情况,而那往往是衡量一个人有多么幸福和成功的标志。 科学研究已经表明,坚韧不拔的人患抑郁症的几率较低,相比脆弱的人,更容易因逆境而提升自我。 有些人似乎天生就很坚韧,但就像其它的东西一样,韧性是可以开发的。以下是这样的几种方法。 1.建立积极的自我形象 一切始于脑海——坚强的人积极地认识自己,看待自己。 2.注重构建和维护人际关系 研究表明坚韧的人往往有强大的社会网——危机来临时,家人、朋友和同事们是巨大的支撑源泉。 3.表示感谢 能够专注于生活中美好的东西,而不是纠缠在问题上,这将使你保持积极的心态,有助于你的有效性。 4.往好的一面看 我们都听过“半杯满”的心态-——坚韧的人们往往认为压力事件或危机是临时的,甚至是学习和成长的机会,而不是无法承受的问题。 5.要积极主动 大屠杀幸存者ViktorFrankl认为,有些难民营中的人相信他们有方法以控制自身的境况,相比认为自己是被动的受害者的那些人来说,这些人更容易活下来。坚韧的人会承担责任,并采取有效的措施来改变状况。 6.接受无法改变的事情 有些东西根本无法改变,有韧性的人能接受这一点,不会浪费精力来做不可能的事。 7.制定目标,采取适当的行动以实现这些目标 要清楚自己的目标,这很重要。失败和挫折是难免的,但坚韧的人会把目标牢记于心。 8.心中要有一个长远和更广阔的蓝图 当从鸟瞰的角度看时,问题往往变得不那么重要。 9.持乐观态度 坚韧的人保持着充满希望的未来,期待着取得积极的成果。当然,这会推翻“盲目乐观”的心态。但是相比预期会最好来说,消极悲观是不现实的。 10.要不断学习 坚韧性的人有决心从挫折和困难中吸取有用经验教训。回首过去,我们可能会发现,我们从似乎是最困难的条件下学到了最有用的东西。 后记: 韧性常常是导致一些人克服巨大的障碍通向成功的因素。看看许多名人、成功者以及谦卑甚至被剥夺事业开端的富翁,你就会发现行动中的韧性。要在自己生活中制定步骤,开发韧性——它将竭诚为您服务。

如何增强中学生心理“韧性”的建议

如何增强中学生心理“韧性”的建议. 所谓韧性,就是认准一个目标,长期坚持,不虎头蛇尾,不见异思迁,不半途而废,不达目的决不罢休。一个中学生心理韧性强不强,对他将来的发展和事业的成功关系重大。一位奥运会十项全能金牌得主在回答记者询问时说:“奥林匹克水平的比赛,对运动员来说20%的身体方面的竟技,80%是心理上的挑战。”中学生正处在性格的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时期,心理韧性的培养与指导至关重要。如何增强中学生心理韧性呢?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每学期,学校都要规定学生完成几个艰苦的项目,例如长跑比赛或越野跑等。这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心理韧性,而且也能培养学生团结友爱、助人为乐、集体主义精神。尤其是平时学习成绩上不见优的学生,给了他一个“英雄有用武之地”的机会。经受艰苦环境的锻炼,是增强心理韧性的好举措。只有吃苦,才能耐大劳。 现在的学生,生活在优越的家庭环境中,受到长辈的厚爱。但长辈对孩子们的“爱”,往往是停留在满足孩子吃、穿、用的需要上。而孩子们的道德思想教育,心理素质教育往往不重视或不懂得如何教育,所以应在学校教育中补上这一课。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安排适当难度的练习题,让他们付出一定的努力,在独立思考中解决问题,同时使学生体验到战胜困难以后的感受。有些好学生偶然一次考试失常,就灰心丧气,悲观失望,甚至离家出走,这都是缺乏心理韧性、受挫能力差的表现。

中学生由于“决心大,行动斜的特点,他们为自己制定的计划在实施过程中往往被自己薄弱的意志所中断,所以帮助中学生创造成功的记录,为他们的成长鼓劲,是培养心理韧性的起点。 目前教师叹学生学习动力不足,家长叹子女要求不高,学生叹学得太累太苦。马克思说:“人的根本动力就是需要”。学生如果没有学习的需要,哪来学习的动力呢?现在不少学生不愿吃苦,贪图享受,逃避学习,得过且过,为“出路”、好工作而读书者有之。为“中华崛起而读书”者也有之,但比例越来越小了。相反的对社会的要求却越来越高了,他们要求别人尊重自己,但不懂得尊重别人,这些现象应该引起全社会的重视,特别是教育工作者的重视。我们一定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观,加强“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民族责任感教育。把认真学习和热爱祖国联系起来,把意志品质的培养和成就事业联系起来,把开发智力、提高能力和造福全人类联系起来,准备在竟争的风险、困难、挫拆中去品味人生的真谛。 分类精心精选精品文档,欢迎下载,所有文档经过整理后分类挑选加工,下载后可重新编辑,正文所有带XX或是空格类下载后可自行代入字词。

心理韧性量表

心理弹性量表(CD-RISC) 指导语:下表是用于评估心理弹性水平的自我评定量表。请根据过去一个月您的情况,对下面每个阐述,选出最符合你的一项。注意回答这些问题没有对错之分。 在选择完成以后请把你勾选的数值相加得出总分,并填写在后面的“总分”一栏。 题项 0从来不1 很少2有时3 经常4一直如此 1、我能适应变化。0 1 2 3 4 2、我有亲密、安全的关系。0 1 2 3 4 3、我对自己的成绩感到骄傲。0 1 2 3 4 4、我努力工作以达到目标。0 1 2 3 4 5、我感觉能掌控自己的生活。0 1 2 3 4 6、我有强烈的目的感。0 1 2 3 4 7、我能看到事情幽默的一面。0 1 2 3 4 8、事情发生总是有原因的。0 1 2 3 4 9、我不得不按照预感行事。0 1 2 3 4 10、我能处理不快乐的情绪。0 1 2 3 4 11、有时,命运或上帝能帮忙。0 1 2 3 4 12、无论发生什么我都能应付。0 1 2 3 4 13、过去的成功让我有信心面对挑战。0 1 2 3 4 14、应对压力使我感到有力量。0 1 2 3 4 15、我喜欢挑战。0 1 2 3 4 16、我能做出不寻常的或艰难的决定。0 1 2 3 4 17、我认为自己是个强有力的人。0 1 2 3 4 18、当事情看起来没什么希望时,我不会轻易放弃。0 1 2 3 4 19、无论结果怎样,我都会尽自己最大努力。0 1 2 3 4 20、我能实现自己的目标。0 1 2 3 4 21、我不会因失败而气馁。0 1 2 3 4 22、经历艰难或疾病后,我往往会很快恢复。0 1 2 3 4 23、我知道去哪里寻求帮助。0 1 2 3 4 24、在压力下,我能够集中注意力并清晰思考。0 1 2 3 4 25、我喜欢在解决问题时起带头作用。0 1 2 3 4 各列总计分数 总分数 评定人:时间:

国内护理人员心理韧性研究现状及思考

中国疗养医学2019年第28卷第9期Chin J Convalescent Med ,Sep.2019,Vol.28,No.9 文章编号:1005-619X (2019)09-0952-03 DOI 编码:10.13517/https://www.360docs.net/doc/e911119855.html,m.2019.09.019作者单位:266071海军青岛特勤疗养中心国内护理人员心理韧性研究现状及思考 索红梅 【摘要】本文通过对近几年来国内护理人员心理韧性研究的综述,分析了国内护理人员心理韧性研究现 状,并对如何提高护理人员心理韧性进行思考,提出应加强护理人员心理韧性管理, 积极探索护理人员心理韧性干预策略,提高护理人员心理韧性水平,增强护理人员心身健康, 促进护理事业发展。【关键词】护理人员;心理韧性;研究现状;思考 护理工作环境特殊任务繁重,是公认的高强度、高压力、高风险职业。护理人员普遍承受着较 大的身心压力,长期处于焦虑紧张状态, 对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影响,甚至在某种程度上还对护理事业发展造成影响[1]。研究表明,心理韧性与心理健康存在显著的正相关[2],是护理人员心理健康的保护性因素,护理人员心理韧性的高低直接影响到能否更好地应对各种压力和挫折,保持积极情绪和自我心身健康,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本文通过对近年来国内护理人员心理韧性研究的综述,分析了护理人员心理韧性研究现状及相关影响因 素,并对如何提高护理人员心理韧性进行思考, 旨在为提高护理人员心理韧性,增强护理人员心理健康,促进护理事业发展提供依据。1心理韧性概念及起源 1.1心理韧性概念及起源心理韧性(resilience) 又称为心理弹性、压弹、 复原力,是近年来积极心理学研究的热点。它是指人类面对逆境、 创伤或压力时良好的适应过程,也是个体的一种品质和能力[3]。其核心要件一是个体遭遇到压力或挫折,二是个体在压力或挫折中适应良好并健康成长[4]。心理韧性研究起源于美国。心理韧性最初研究的是那些深处负面环境的儿童没有像人们 预期的那样被逆境打倒,反而发展成为“有信心、 有能力、有爱心”的人的现象[5],后逐渐在不同领 域兴起研究。 1.2护理人员心理韧性的概念基于心理韧性在维护心理健康中的作用,1997年护理研究者Jacelon 提出有必要在护理领域开展心理韧性研究[6]。Jackson 等学者[7-9]纷纷从不同视角对护理人员心理韧性定义及内涵进行探讨,认为心理韧性是个体的一种潜能,可以帮助护理人员应对职场 逆境和工作需求,是动态变化和发展的, 并可以通过个人或职业经历及相关教育被不断提高[10]。因心理韧性的复杂性及多维性,目前仍无明确统一 的定义,且呈现多样化, 缺乏专业针对性。2国内护理人员心理韧性研究现状 2.1护理人员心理韧性研究群体不断扩展国内对护理人员心理韧性研究起步较晚,2010年后才逐渐在护理群体中进行心理韧性研究[11]。近年 来,随着对护理人员心理韧性的关注和重视, 研究的步伐在不断加快。以往对护理人员心理韧性的 研究多集中在手术室、急诊、ICU 等科室[12],目前研 究的群体已扩展到临床护士、 精神科护士、援外护士、非现役文职护士、实习护生、本科护生及野战医疗所护士等多个护理群体[13]。 2.2临床护理人员心理韧性水平普遍较低多项研究表明护理人员心理韧性水平不高。许珂等[14]在对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1560名临床护理人员进行调查,结果显示临床护理人员心理弹性水平较低。这与赵艳红[15]、田园等[16]研究结果基本一致;金艳艳等[17]认为急诊科护士的心理韧性水平较高,但与包英群等[18]研究结果有差异。 2.3护理人员心理韧性影响因素众多①不同 层次护理人员心理韧性不同。研究发现[19],不同年 资、学历、职称心理韧性存在差异,临床经验丰富、较高学历和职称护理人员心理韧性较高,其心 理韧性得分随着年资、学历、 职称的增高而增高;而新入职、较低学历护理人员心理韧性水平较低[15-20]。②援外护理人员心理韧性水平较高。援外护理人员心理韧性普遍较好,这得益于严格的选 拔标准,如专业技术精湛、 职称较高及过硬的军事素质等。除丰富的临床工作经验外, 过硬的业务素质使得她们拥有较好的心理韧性[21-22]。③心理韧 性影响因素具有复杂性、 多面性和可变性。研究发现,影响护理人员心理韧性的因素主要有人口统 计学因素、个人因素、组织因素等[23],如年龄、 学历、科室、职称和应对方式[16]、临床实践环境[24]及婚姻、生育情况等[22]。范晓英等[25]研究发现自我效 能、抑郁、焦虑、家庭所在地、 是否独生子女、是否学生干部、学历等均是影响实习护生心理韧性的主要因素,这与张振桐等[26]研究结果相一致。2.4护理人员心理韧性研究工具尚不统一目前尚无针对护理人员的专用心理韧性量表。虽然我国学者[27-30]修改制定了针对我国护理人员群体 95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