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游基础》学习指南

《导游基础》学习指南

《导游基础》作为高职旅游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是导游、旅游管理、景区开发与管理、旅行社经营管理等专业学生学习旅游文化知识、培养从事旅游服务工作所需的基本技能和职业素质的必修课程。本课程与前接课程《旅游学基础》和后续课程《导游实务》有机地衔接,是提高学生职业能力、参加导游证考试和就业的支撑性课程。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导游基础》课程一般安排在第二学期开设,总学时为72学时,学分为3学分。

《导游基础》是全国初级导游资格证三门统考课程的必考科目之一,其学习范围涉及中国历史文化、民族民俗、旅游资源、宗教文化、古代建筑、古典园林、饮食文化、风物特产、旅游文学等,面广量大,各内容之间没有明显的逻辑联系,理解和记忆的难度很大。要熟练地掌握好这些知识,并将它们运用到今后的导游工作中去,在学习该课程时可注意以下几方面:

一、紧紧围绕“三大环节”进行学习。

要重视每一个教学项目的学习,在课程学习中要紧抓“课堂教学环节、能力训练环节、专业实践环节”,即认真听课,认真做好能力训练项目作业,有意识地将自己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导游讲解训练的实践中去。

二、要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

导游是个杂家,上知天文地理,下知鸡毛蒜皮。要培养出一个知识渊博的优秀导游员,《导游基础》只是起到师傅领进门的作用,它所涵盖的知识和内容是有限的,这就需要我们有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利用课外时间,多渠道、多方面取获取知识,提高能力。建议:

1.充分利用好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网络资源进行在线学习。

2.利用互联网,观看介绍各类旅游资源的视频和图片,以获得感性认识。

3.平时增加课外阅读,有助于巩固和掌握所学知识。

从有助于《导游基础》这门课程学习的角度出发,可参考阅读:

(1)徐可主编,傅昭、梁焰副主编. 浙江省“十一五”重点建设教材、国家精品课程教材:《导游基础》,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年10月版。

(2)浙江省旅游局编. 浙江省全国导游人员资格证考试教材:《导游文化基础知识》,中国旅游出版社,2010年4月版。

(3)浙江省旅游局编. 浙江省全国导游人员资格证考试教材:《浙江导游文化基础知识》,中国旅游出版社,2010年4月版。

(4)徐可、俞利芳编著. 国家精品课程教材:《导游基础——理论、实务、案例、实训》,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1年7月版。

(5)徐可、俞利芳编著. 国家精品课程教材:《导游基础——理论、实务、案例、实训〈学生手册〉》,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1年7月版。

(6)徐云松、汪亚明、张建融、江涛编著:《浙江省全国导游人员资格考试模拟试题集》,中国旅游出版社,2010年10月版。

(7)王昆欣:《旅游景观鉴赏》,旅游教育出版社。

(8)徐云松:《浙江省著名景点导游词》,浙江人民出版社。

(9)国家旅游局编:走遍中国——中国优秀导游词精选(系列丛书).中国旅游出版社。

(10)徐可等:《湖州文化概论——湖州文化与人文素养教程》,中华书局,2003年。

(11)徐可:《湖州民俗文化》,杭州出版社,2007年。

(12)李海平副主编:《浙江旅游文化》,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年。

(13)李海平:《南浔》,古吴轩出版社,2001年。

(14)沈健:《文化湖职院——校园文化导游手册》(自编校本教材),2005年。

4.多关注国内几个重要的旅游网站。

中国国家旅游局、中国旅游网、携程旅游网、指南针旅游网、中国导游网、中国导游信息网、导游吧。

《涉外导游英语》学习指南

《涉外导游英语》学习指南 《涉外导游英语》是旅游英语专业的核心课程,是融理论与实践为一体的专业必修课,是课程设计基于涉外导游员工作过程、工学交替紧密结合的教、学、做一体化课程。 本课程第三学期开设,每周2个学时,共72学时(含36学时的校外实训)。本课程的前导课程有《综合英语》、《听力》、《口语》、《导游基础知识》和《旅游政策法规与职业道德》,后续课程有《模拟导游讲解》、《旅行社经营管理》和《毕业实习》。 课程内容:

本课程的学习目标: 能力目标: 通过本课程教学,使学生掌握导游语言的技能,能用英语流利地介绍风景、名胜古迹、以及中国文化的欣赏,能胜任涉外导游的工作。主要需要掌握以下 两大模块的能力: 一、语言能力模块 1.熟练的能够用英语流畅表达与交流的能力; 2.熟练运用英语进行导游活动的能力; 3.现场解说、演讲、致辞的能力。 二、专业能力模块 1.良好的人际交往、组织协调、调动现场气氛的能力; 2.突发状况的处理能力,即应变能力; 3.旅游市场营销和策划能力; 4.食、住、行、游、购、娱等综合服务能力。 知识目标: 一、基础语言知识模块 1.熟练掌握听、说、读、写、译等基本英语语言知识; 2.掌握现场解说、演讲、致辞的基本知识。 二、专业知识模块 1.掌握旅游业和导游员的相关知识,了解导游员的职业素养和行为规范,熟悉旅游政策法规及导游服务的相关流程; 2.掌握扎实的英语知识和旅游英语的相关术语; 3.掌握旅行生活中的常识,主要包括出入境、交通及邮电知识;货币和保险及卫生救护常识;社交礼仪常识和选购商品的常识等; 4.熟悉我国和我国主要的旅游客源国、目的地的自然景观、人文景观的地理分布及主要景区景点和世界各地的民俗风情;重点掌握河南地区。 素质目标: 通过本课程教学,使学生有合作、沟通、细心、周密、热情、灵活、克制、

导游业务

导游:是以旅游者为工作对象,以知道参观游览、沟通思想为主要工作方式,以安排旅游者的食、住、行、游、购、娱为主要任务的旅游接待服务人员。导游的基本分类 1、按雇佣性质分:专业导游业务导游 2、按活动范围划分:全陪地陪游览点讲解员 3、按使用语言划分:外国语导游汉语普通话导游地方方言导游少数民族语导游 4、按登记分类划分:初级获得导游资格证书在旅行社见习一年 中级任初级导游两年 高级任中级导游四年 特级高级导游五年 5、按接待任务划分国际入境导游出境导游国内导游 托马斯库克的贡献体现在四个方面:①他是世界上第一名职业导游员。②创立了领队,全陪,地陪和定点导游员的导游分工体系③编写了世界上最早的旅游指南---利物浦之行手册和苏格兰之行手册④托马斯库克旅行社组织的旅游团的游客们必须为陪同他们旅游的导游员直接支付小费. 职业化导游服务的产生原因: 旅游者需要导游服务旅游经营者需要导游服务 大众化旅游的特点:一是旅游活动的参加者涉及世界各地的各个阶层, 二是旅游者的人数越来越多,三是结伴而行的旅游团占有较大份额,四是旅游者的出游频率较高. 现代导游时期的特点: 导游职业的自由化导游服务的商品化导游操作的规范化 导游学的研究意义:①提高导游服务专业化水平的需要②加速导游管理现代化进程③实现旅游导游业协调发展的需要④完善旅游导游学科体系的需要导游学科的性质特点: 综合性边缘性应用性 导游的服务对象:旅游者 基本服务形式:组织、指导、沟通、协调等旅游活动 服务的目标:赢得社会和经济的主要的双重效益 导游研究的两个领域:宏观的导游管理与微观的导游操作 导游研究的具体内容:导游发展的历史,导游服务的原理、主体、客体、规程,导游技能与艺术,旅游故障的处理,导游的科学管理 导游员的带团技能是导游学关于旅游心理研究的具体体系,是心理学原理应用于导游学研究中的目的所在。 社会角色:是指个体在特定的社会和团体中所占有的位置,并据此应具有的行为模式。 从业素质:是导游员胜任导游工作应具备的基本要求,包括道德素质、知识素质、能力素质、服务素质和身心素质。职业形象:指导游员在角色活动实践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从业形象,如仪态仪表、行为礼节、形象气质等。 导游员的道德素质:⑴热爱祖国⑵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⑶具有高尚的情操修养⑷具有强烈的事业动力⑸具有模范的法纪意识。 导游员的知识结构:导游基础导游业 务旅游政策法规 导游基础知识包括:旅游学的基本理 论、中外旅游业概况、中外历史文化、 中外旅游地理、世界宗教知识、中外民 俗风情、中外文学艺术、中国建筑园林、 饮食和风味特产、美学和心理学知识 导游的知识学养:1、目的明确,态度 端正2、勤奋好学,坚持不懈3、博览 群书,虚心求教4、循序渐进,善于总 结5、善于思考,融会贯通。 导游员的能力素质包括:1、竞争进取 得能力2、独立工作的能力3、组织领 导的能力4、人际交往的能力5、处理 事故的能力 导游员的服务素质:导游的语言素质 导游的服务素质 语言素质包括:1、表达方式(语言流 畅措词准确,形象生动富有激情,风趣 幽默轻松活泼,语言文雅彬彬有礼) 2、表达内容(有物,有理,有情,有 趣) 3、表达技能(充满热情,把握时机) 导游的服务素质:导游服务意识导游 服务情感导游服务技能 导游员的身心素质:身体健康心理健 康思想健康头脑冷静 导游员的仪态主要指仪态(站姿坐姿 走姿)和表情(目光微笑) 仪表主要包括服饰和容貌两个方面。 导游员的形象塑造:仪表美风度美 气质美心灵美 导游接待服务的原则:满足游客需要的 原则实现综合效益的原则坚持合理 可能的原则 为什么坚持满足游客需要的原则?怎 样满足游客需要? 旅游者是旅游业的生存之基,是旅行社 的发展之本。旅行社根据游客的需求进 行生产,其产品或服务的价值才能够得 到实现,因此,在导游接待服务中必须 坚持游客至上,始终将满足游客需求置 于首位。 1、导游员在接待服务过程中要认 真观察和分析游客的需要 2、保护旅游者的合法权益 3、将规范化服务与个性化服务相 结合 4、满足游客要求度的把握 旅游接待服务的特点:独立性强脑体 结合复杂多变关联度高 独立性强表现在:1、独立执行旅游接 待计划2、独立提供旅游讲解服务3、 独立开展旅游文化交流4、独立处理旅 游突发事件 复杂多变表现在:服务对象复杂游客 需求多样人际交往频繁诱惑影响众 多 旅游接待服务的基本行为规范:忠于伟 大祖国坚持内外有别,严格照章办事 自觉请示汇报,严格要求自己遵纪守 法,注重自尊自爱不失人格国格,做 事认真负责注意工作细节 旅游团:是通过旅行社或者其他旅游服 务中介机构,采取支付综合包价或部分 包价的方式,有组织地按预定行程计划 进行旅游消费活动的游客群体。包括国 内旅游团,国际旅游团,出境旅游团。 导游工作团队的合作基础主要表现在 五个方面: 1、有着共同的工作目标--执行旅游 接待计划 2、有共同的工作对象--同一团队的 游客 3、有共同的工作利益--发展中国旅 游业 4、有共同的工作准绳--相关法律 5、有共同的处事依据--旅游合作协 议 导游工作团队的合作方法: 1、主动争取各方配合 2、自觉尊重各方权益 3、积极建立各方友情 4、勇于承担应有责任 游活动阶段的角度 怎样建立良好的伙伴关系:1、首先要 客导致见建立起正常的情感关系2、导 游员要正确地把握与游客交往的心理 状态,要尊重他们与之保持平行性交 往。3、导游员还要多提供超常服务, 就是具有人情味的服务。 导游带团与领队的协作:1、尊重领队 权限,积极支持其工作2、多同领队协 商,主动争取其配合3、多给领队荣誉, 调动领队积极性4、有理有利有节,不 发生正面冲突 导游语言的艺术规律:语言流畅语句 和谐语言生动语言有韵语言幽默 导游游览艺术规律:1、注意点与面的 有机结合2、注重观景与游览相结合3、 注重历史与现实相结合4、注重传统与 创新相结合5、注重游览与购物相结合 6、注重游览与休息相结合 导游体态语言规律:微笑语言目光语 言手势语言姿态语言 导游艺术的原则:1、主动积极的原则 2、有的放矢的原则 3、内外有别的原 则4、计划安排的原则5、灵活机动的 原则6、含蓄无形的原则 导游技法分为:总体概述法简介陈述 法情景描绘法突出重点法分段讲解 法组织故事法 触景生情法情景交融法有问有答法 引而不发法比熟喻生法类比介绍法 制造悬念法引用名言法 突出重点发;1、突出景点中最具有代 表性的景观2、突出经典特征及其与众 不同之处3、突出旅游者感兴趣的内容 4、突出特点 导游审美的综合效应可以调节旅游者 的心境,净化旅游者的灵魂,提高旅游 者的审美能力。 导游审美过程包含审美知觉审美想 象审美理解审美情感四大要素 审美理解分三个层次:1、区分现实与 虚幻2、对审美对象进行了解3、是对 融合在形式中的意味的直观性把握。 到偶审美过程是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 从悦目悦耳--悦心悦意----------悦志悦 神 自然景观主要突出形态美、色彩美、动 态美、听觉美、嗅觉美、象征美 人文景观主要突出技术美、协和美、风 情美、意境美 人文景观的特质主要表现在:技术美、 协和美、风情美和意境美 导游审美的观赏艺术方法有:1、静态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旅游新业态简介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 旅游新业态简介 学习资料单 旅游新业态简介

近年来,我国旅游业发展迅猛,旅游新业态也不断涌现,本节撷取其中影响较大的几种加以简要介绍,包括智慧旅游、在线旅游(OTA)、乡村旅游、红色旅游、研学旅游、康养旅游等。 一、智慧旅游 1.智慧旅游的概念 智慧旅游,也叫智能旅游,就是利用云计算、物联网等新技术,通过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借助便携的终端上网设备,主动感知旅游资源、旅游经济、旅游活动、旅游者等方面的信息,及时发布,让人们能够及时了解这些信息,及时安排和调整工作与旅游计划,从而达到对各类旅游信息的智能感知、方便利用的效果。智慧旅游的建设与发展最终将体现在旅游体验、旅游管理、旅游服务和旅游营销的四个层面。 2.智慧旅游的主要功能 从使用者的角度出发,智慧旅游主要包括导航、导游、导览和导购(简称“四导”)四个基本功能。①导航,将位置服务(LBS)加入旅游信息中,让旅游者随时知道自己的位置。②导游,在确定了位置的同时,在网页上和地图上会主动显示周边的旅游信息,包括景点、酒店、餐馆、娱乐、车站、活动地点、旅游团友等的位置和大概信息。③导览,相当于一个自助导游员。④导购,可以直接在线预订(客房/票务)。 二、在线旅游(OTA) OTA,全称为Online Travel Agency,中文译为“在线旅行社”,是旅游电子商务行业的专业词语。指“旅游消费者通过网络向旅游服务提供商预订旅游产品或服务,并通过网上支付或者线下付费,即各旅游主体可以通过网络进行产品营销或产品销售"。 在线旅行社(OTA)是销售线下旅游服务的中介,行业具备“低频次、高单价”的特点。OTA企业为消费者提供了便利,为商家提供了客源,提升了产业链整体运营效率。OTA企业解决了消费者预订机票、酒店或者旅游门票分散耗时以及信息不对称的痛点,为使用者提供了比价、预订、在线支付等一站式服务,同时满足了商家提升上座率或入住率的需求。OTA企业优化了顾客的使用体验、降低了商家单独揽客成本,提升了预订环节的整体效率,完善了旅游产业的价值传递流程。 三、乡村旅游 乡村旅游是以具有乡村性的自然和人文客体为旅游吸引物,依托农村区或的目然环境、优美景观、特色建筑和文化习俗等资源,在传统农村休闲游和农业体

(完整版)导游业务教案

导游业务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 《导游业务》是普通高等学校导游专业、旅游管理专业的一门主干课程。课程内容共分三篇十章,依次是基础篇、实务篇、技能篇和常识篇,突出了导游知识的基础性、广博性和导游工作的程序性、艺术性。开设本课程的目的,在于使学生全面掌握导游服务的基本程序和技能,同时具备预防和处理一般导游服务事故的知识和能力。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1、全面、系统认识和掌握导游业务的相关知识、导游服务程序、导游服务技能 2、系统掌握导游服务过程中事故的预防及处理,及中国政策对待导游的相关政策法规。 3、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在实践中做到学以致用,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和业务素质。 ﹙三﹚课内实践教学要求 根据本课程的性质和特点,本课程的教学以学生学习理论知识为主,在具备相关条件情况下,可辅之以实务操作,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紧密结合,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并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作业量为16次。 ﹙四﹚学时分配及教学方法 教材是《导游业务知识》,云南省旅游局编。本教材认真总结了我国导游工作的经验,紧密联系导游工作实际,力求融科学性、知识性、实用性于一体。

﹙五﹚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联系 《导游业务知识》是一门知识性较全面,较系统的专业主干课程。学习本课程须先掌握旅游学概论、旅游地理、中国历史学、旅行社经营与管理等方面的知识,为导游业务知识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 1、先学课程:旅游学概论、旅游地理、中国历史学、旅行社经营与管理 2、并列课程:全国导游基础知识 3、后续课程:当地导游基础知识、现代饭店管理、旅游应用文写作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导游服务概述 [教学目的要求] 通过对导游服务的产生和发展、类型与范围及性质与特点的学习,使同学对导游服务有一个较为全面系统的认识,为后面知识的学习奠定基础。 [教学难点与重点] 本章的重点是掌握导游服务的概念、性质与特点,21世纪导游应具备的条件和发展方向。难点是21世纪导游应具备的条件和发展方向的理解。 [教学时数] 本章所需4课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导游服务的产生和发展 一、掌握 21世纪导游应具备的条件和发展方向;导游已成为当代社会生活中一种职业的意义及托马斯.库克对旅游业的贡献 二、熟悉 现代导游服务发展的主要特征 三、了解 导游服务的产生与发展是旅游活动发展的必然结果;21世纪旅游业发展的前景和主要特征。 一、古代的旅行与向导 A、帝王巡游(秦始皇为例) B、宗教朝拜(玄奘) C、士人漫游(李白) D、学术考察(徐霞客) 由于经济和交通工具的制约,古代参加旅行的人数少,旅行活动的规模不大,旅行的

《导游基础》学习指南

《导游基础》学习指南 《导游基础》作为高职旅游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是导游、旅游管理、景区开发与管理、旅行社经营管理等专业学生学习旅游文化知识、培养从事旅游服务工作所需的基本技能和职业素质的必修课程。本课程与前接课程《旅游学基础》和后续课程《导游实务》有机地衔接,是提高学生职业能力、参加导游证考试和就业的支撑性课程。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导游基础》课程一般安排在第二学期开设,总学时为72学时,学分为3学分。 《导游基础》是全国初级导游资格证三门统考课程的必考科目之一,其学习范围涉及中国历史文化、民族民俗、旅游资源、宗教文化、古代建筑、古典园林、饮食文化、风物特产、旅游文学等,面广量大,各内容之间没有明显的逻辑联系,理解和记忆的难度很大。要熟练地掌握好这些知识,并将它们运用到今后的导游工作中去,在学习该课程时可注意以下几方面: 一、紧紧围绕“三大环节”进行学习。 要重视每一个教学项目的学习,在课程学习中要紧抓“课堂教学环节、能力训练环节、专业实践环节”,即认真听课,认真做好能力训练项目作业,有意识地将自己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导游讲解训练的实践中去。 二、要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 导游是个杂家,上知天文地理,下知鸡毛蒜皮。要培养出一个知识渊博的优秀导游员,《导游基础》只是起到师傅领进门的作用,它所涵盖的知识和内容是有限的,这就需要我们有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利用课外时间,多渠道、多方面取获取知识,提高能力。建议: 1.充分利用好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网络资源进行在线学习。 2.利用互联网,观看介绍各类旅游资源的视频和图片,以获得感性认识。 3.平时增加课外阅读,有助于巩固和掌握所学知识。 从有助于《导游基础》这门课程学习的角度出发,可参考阅读: (1)徐可主编,傅昭、梁焰副主编. 浙江省“十一五”重点建设教材、国家精品课程教材:《导游基础》,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年10月版。 (2)浙江省旅游局编. 浙江省全国导游人员资格证考试教材:《导游文化基础知识》,中国旅游出版社,2010年4月版。

《导游实务》第一章导游服务-教案

《导游实务》理论课教案 第一章导游服务 课时:2学时 授课人: ⏹本章技能目标 1.掌握导游服务的概念。 2.了解导游服务的产生与发展历程。 3.了解导游资格证考试的制度有哪些? 4.了解导游服务的性质、特点和基本原则。 5.了解导游服务在旅游服务中的地位及作用。 ⏹本章重点 掌握导游服务的性质、特点和基本原则 ⏹本章难点 对导游服务的理解和认识 一、整章授课 [90分钟 ] (一)课程目标(3分钟) 1.导游服务的概念 2.导游服务的产生及发展历程 3.导游资格证考试的制度有哪些 4. 导游服务的性质、特点、基本原则 5. 导游服务在旅游接待中的地位及作用

(二)上课之前跟同学讨论的3个问题?(3分钟) 1.大家有没有出去旅游过? 2.大家在旅游的过程中有没有导游的陪同? 3.大家如何理解导游服务的? (三)导游服务的概念 PPT P6-11 (10分钟) 1.导游服务的含义:是导游人员代表被委派的旅行社,接待陪同游客旅行、游览,按照组团合同或约定的内容和标准向游客提供的旅游接待服务。 2.导游服务的概念: (1)接受旅行社的委派,可以是专职导游,也可以是兼职导游。未受旅行社委派的导游人员,不得私自接待游客。 (2)主要业务是从事游客的接待或陪同游客旅行、游览。值得注意的是,接待游客可以是旅途中接待服务,也可以是出行之前的咨询接待服务。 (3)按照旅游合同进行导游服务。旅游合同是对导游服务的约束,导游人员在提供导游服务时要严格按照约定进行服务。不得擅自增加或减少甚至取消旅游项目。 3.导游服务的类型: (1)图文声像导游方式; (2)实地口语导游方式。 4.图文声像导游方式包括: (1)图文导游,导游图、交通图、旅游指南、景点介绍册页、画册、旅游产品目录等。 (2)旅游宣传品,包括有关旅游产品、专项旅游活动的宣传品、广告、招贴以及旅游纪念品等。 (3)声像导游,包括有关国情介绍、景点介绍的录像带、录音带、电影片、幻灯片和CD、VCD光盘等。 (4)多媒体导游,各景区服务中心或公共场所的多媒体信息查询系统和景区内的电子导游。 5.实地口语导游方式包括: 包括导游人员在游客旅行、游览途中所做的介绍、交谈和问题解答等导游活动,以及在参观游览途中所做的介绍和讲解。 6.导游服务的范围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第6版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第6版 导游是旅游行业中非常重要的一环,他们是游客旅游路线的重要引导者和信息传递者。全国导游基础知识第6版是针对导游考试所编写的教材,旨在帮助导游学习和掌握旅游知识、服务技巧和专业知识,提高导游的整体素质和服务水平。 第一章:导游职责和素养 导游是旅游活动的主要参与者,他们需要具备一定的职业素养和道德水平。导游应该具备良好的服务态度、丰富的知识储备和较强的沟通能力,同时要遵守旅游法规,维护国家形象。 第二章:旅游景点知识 导游需要熟悉各大旅游景点的历史文化、地理特点和人文景观,能够向游客讲解景点相关知识并提供专业解说。此外,导游还要了解景点的开放时间、门票价格等实用信息,以便为游客提供更好的服务。 第三章:应急处理和安全知识 在旅游过程中,导游可能会遇到各种意外情况,如游客失散、突发疾病等。导游需要具备应急处理的能力,能够及时有效地处理各种突发情况,确保游客的安全和顺利旅程。 第四章:导游语言技巧 导游需要具备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能够流利地讲解景点知识、与游客交流并解答问题。此外,导游还要学会借助肢体语言和表情来增强交流效果,使游客更容易理解和接受导游的信息。 第五章:导游服务技巧 导游作为旅游服务的重要一环,需要具备良好的服务意识和服务技巧,能够主动帮助游客解决问题、提供咨询和建议,给游客营造良好的旅游体验,让他们在旅途中感受到温暖和关爱。 结语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第6版不仅是导游考试的必备参考资料,更是导游提升自身素质和服务水平的重要指南。导游应不断学习、提升自我,以更好地服务游客,展现国家形象,促进旅游业的发展。希望各位导游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有所收获,成为优秀的导游,为旅游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导游的基本常识

导游的基本常识 1.导游的基础知识 导游基础知识中国古代传说中的女娲、伏羲、神农、炎帝、黄帝以及尧、舜、禹,先后处于母系氏族公社向父系氏族过渡、父系氏族公社向阶级社会过渡的阶段。 浙江余姚河姆渡氏族是长江流域母系氏族分社的一个典型。建立夏王朝起,我国开始了奴隶社会。 商朝的司母戊大方鼎重875公斤,是迄今发现的世界上最大青铜器;商代有关于日食的记录;《诗经》有关于西周日食的记录即公元前776年9月6日的日食记录,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有确切日期的日食记录。《春秋》中留下了关于哈雷彗星的最早记录;甘德和石申的《甘石星经》是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学著作;《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 西汉初期已经出现纸,西汉编定的《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医书;东汉张衡发明了地动仪;东汉《神农本草经》是我国第一部完整的药物学著作;华佗发明了“麻沸散”;西汉历史学家司马迁写成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巨著《史记》;北魏农学家贾思勰的《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农书;李春设计的赵州桥(安济桥)是现存世界上最古老的石拱桥;唐 ... 组织编写的《唐本草》是世界上第一部由国家编写颁布的药典;宋时,我国是世界上造船技术最先进的国家,船上已经安装指南针;北宋著名建筑师李诫写的《营造法式》是世界上最早、早完备的建筑学著作;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是当时世界上内容最丰富、考订最详细的药物学著作。徐宏祖是著名的学者和旅行家,著有《徐霞客游记》,是世界上第一个研究岩溶地貌的人;明代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是我国最早的一部长篇历史小说;明代施耐庵的《水浒传》是我国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小说,明代吴承恩的《西游记》是我国最杰作的浪漫主义长篇神话小说;明代兰陵笑笑生的《金瓶梅》是我国第一部文人创作的长篇小说;清代的《古代图书集成》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的类书;

导游知识点总结

导游知识点总结 导游知识点总结 在现实学习生活中,说到知识点,大家是不是都习惯性的重视?知识点也不一定都是文字,数学的知识点除了定义,同样重要的公式也可以理解为知识点。哪些才是我们真正需要的知识点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导游知识点总结,欢迎阅读与收藏。 导游知识点总结 1 十大名茶 西湖龙井(浙江杭州西湖区)、碧螺春(江苏吴县太湖的洞庭山碧螺峰)、信阳毛尖(河南信阳车云山)、君山银针(湖南岳阳君山)、六安瓜片(安徽六安和金寨两县的齐云山)、黄山毛峰(安徽歙县黄山)、祁门红茶(安徽祁门县)、都匀毛尖(贵州都匀县)、铁观音(福建安溪县)、武夷岩茶(福建崇安县) 四大名绣 苏绣(苏州)、湘绣(湖南)、蜀绣(四川)、广绣(广东) 四大名扇 檀香扇(江苏)、火画扇(广东)、竹丝扇(四川)、绫绢扇(浙江) 四大名花 牡丹(河南洛阳)、水仙(福建漳州)、菊花(浙江杭州)、山茶(云南昆明) 四大发明 造纸(东汉.·蔡伦)、火药(唐朝.·古代炼丹家)、印刷术(北宋.·毕升)、指南针(北宋.·发明者无记载) 古代主要节日 元日:正月初一,一年开始。 人日:正月初七,主小孩。 上元:正月十五,张灯为戏,又叫“灯节”。 社日:春分前后,祭祀祈祷农事。

寒食:清明前两日,禁火三日(吴子胥)。 清明:四月初,扫墓、祭祀。 端午:五月初五,吃粽子,划龙(屈原)。 七夕:七月初七,妇女乞巧(牛郎织女)。 中元:七月十五,祭祀鬼神,又叫“鬼节”。 中秋:八月十五,赏月,思乡。 重阳:九月初九,登高,插茱萸免灾。 冬至:又叫“至日”,节气的起点。 腊日:腊月初八,喝“腊八粥”。 除夕:一年的最后一天的晚上,初旧迎新。 四书 《论语》、《中庸》、《大学》、《孟子》五经《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 八股文 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 六子全书 《老子》、《庄子》、《列子》、《荀子》、《扬子法言》、《文中子中说》 汉字六书 象形、指事、形声、会意、转注、假借 书法九势 落笔、转笔、藏峰、藏头、护尾、疾势、掠笔、涩势、横鳞竖勒竹林七贤 嵇康、刘伶、阮籍、山涛、阮咸、向秀、王戎 饮中八仙 李白、贺知章、李适之、李琎、崔宗之、苏晋、张旭、焦遂 蜀之八仙 容成公、李耳、董促舒、张道陵、严君平、李八百、范长生、尔朱先生 扬州八怪

《导游服务》基础知识要点

《导游服务》基础知识要点 第一章:导游服务 一、导游服务的概念 导游服务是导游人员代表被委派的旅行社,接待或陪同游客旅行、游览,按照组团合同或约定的内容和标准向其提供的旅游接待服务。 如何理解其概念 ①导游人员是旅行社委派的,可以是专职的,也可以是兼职的。 ②导游人员的主要业务是从事游客的接待。 ③导游人员向游客提供的接待服务,对于团体游客必须按组团合同的规定和导游服务质量标准实施,对于散客必须按事前约定的内容和标准实施。导游人员不得擅自增加或减少甚至取消旅游项目,不得降低导游服务的质量标准。 二、现代导游服务的类型 (一)图文声像导游方式 主要包括: ①导游图、交通图、旅游指南、景点介绍册页、画册、旅游产品目录等; ②有关旅游产品、专项旅游活动的宣传品、广告、招贴以及旅游纪念品等; ③有关国情介绍、景点介绍的录音带、录像带、电影片、幻灯片等。 (二)实地口语导游方式 提问:为什么说实地口语导游方式不仅不会被图文声像导游方式所替代,而且将永远在导游服务中处于主导地位? 1. 导游服务的对象是有思想和目的的游客。2.现场导游情况复杂多变3.旅游是一种人际交往和情感交流活动 三、导游服务的范畴 (一)导游讲解服务、旅行生活服务、市内交通服务 (二)导游讲解服务、旅行生活服务于旅游接待服务的关系 1.从导游讲解服务来说。游客到旅游目的地主要是为了增加对目的地社会文化等方面的了解,获得在目的地的旅游经历。 2.从旅行生活服务来说,它也是目的地旅游接待工作不可缺少的一环。 四、导游服务的工作特点 1.服务周期长,工作量大 2.工作独立性,即时性强 3.脑力与体力高度结合 4.事务繁杂,情况多变 〈1〉服务对象复杂〈2〉游客需求多种多样〈3〉人员交往关系复杂〈4〉需要对各种物质诱惑和不同文化的影响 5.关联度高,协调性强 五、导游的共同属性 1.社会性2.文化性3.服务性4.经济性 (1)直接创收(2)扩大客源,间接创收。(3)促销商品。(4)促进经济交流。 5.涉外性(1)发挥民间大使的作用(2)有利于开展对外交流促进相互学习

2023河南导游资格证考试大纲

2023河南导游资格证考试大纲 一、概述 河南导游资格证考试大纲是指导河南地区导游资格证考试的重要文件,它明确了考试的目的、范围、内容及要求,为考生提供了备考指南。本大纲根据国家旅游局发布的最新考试要求,结合河南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了详细的教学和考试大纲,旨在培养具备专业素质和技能的导游人才。 二、考试范围与内容 1. 考试范围 河南导游资格证考试大纲涵盖了导游服务基础、导游服务技能、旅游政策与法规、地方文化和旅游实务等多个领域。具体包括导游基础知识、历史文化知识、旅游地理知识、民俗文化知识、礼仪礼节知识等。此外,考生还需具备一定的沟通、协调和组织能力,以及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2. 考试内容 (1)导游基础知识:考察考生对河南地区历史、地理、文化、建筑等方面的了解程度,包括河南概况、历史文化、著名景点等。 (2)历史文化知识:考察考生对河南地区古代文明、民族文化、宗教信仰等方面的了解程度。 (3)旅游地理知识:考察考生对河南地区自然景观、人文景观、旅游资源等方面的了解程度。 (4)民俗文化知识:考察考生对河南地区民间艺术、民俗风情、传统手工艺等方面的了解程度。

(5)礼仪礼节知识:考察考生在导游服务中的礼仪规范、礼貌礼节、沟通技巧等方面的应用能力。 此外,考生还需熟悉并掌握旅游政策与法规,了解旅游行业的相关规定和要求,以及应对突发事件和特殊情况的处理方法。 三、备考策略 1. 制定学习计划:考生应根据大纲要求,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安排好每天的学习时间,确保有充足的时间来复习各个知识点。 2. 把握重点难点:考生应认真阅读大纲,把握重点难点,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对于重点知识点,应深入理解并灵活运用;对于难点知识点,应尝试多种方法进行突破,如请教老师、同学或查阅相关资料等。 3. 多角度学习:除了书本知识,考生还应关注相关新闻、政策、案例等,多角度学习和掌握知识点。 4. 模拟考试:通过模拟考试,熟悉考试流程和考试形式,提高自己的应试能力。 5. 勤加练习:练习是提高自己知识和技能的重要途径,考生应勤加练习各类试题和模拟题,巩固所学知识。 四、总结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河南导游资格证考试大纲涵盖了多个领域的知识点和技能要求,难度适中。考生应认真阅读大纲,把握重点难点,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多角度学习和练习,勤加练习,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和技能水平。相信只要努力付出,就一定能够取得优异的成绩,成为一名合格的导游人才。

1 导游基础知识教案

导游基础知识教案 教学时间: 教学课题:自然保护区和风景名胜区 教学目的:1、了解我国自然保护区的四大类型及每个类型下的保护区名称,熟悉纳入世界自然保护区网的我国九个自然保护区名 称 2、了解我国风景名胜区的类型及每个类型下的风景名胜区名 称 教学重点:被纳入世界自然保护区网的我国九个自然保护区名称 教学方法:讲授法、归纳法、欣赏法 教学时数:1课时 总课时:8节 板书设计: 第六节自然保护区和风景名胜区 一、自然保护区 二、风景名胜区 教学过程: [复习旧课] 提问:我国的“化石植物”有哪些? 我国主要的保护动物有几种? 上面说的这些受保护植物和动物都生活在一定的区域和范围内,我国把这些地区或范围理解为保护区,那么什么是自然保护区呢?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

[导入新课] 第六节自然保护区和风景名胜区 一、自然保护区 自然环境 1、自然保护区包括 自然资源 2、自然保护区的概念 国家把一些能揭示自然界内在规律的、具有典型意义和价值的森林、草原、水草、水域、湿地、荒漠等各种生态系统类型,以及自然历史遗迹地等,划出一定的面积,设定机构,管理和建设起来,作为保护自然资源和开展科研工作的基地。 3、我国自然保护区的类型及主要保护区 4、纳入世界自然保护区网的我国26个自然保护区 吉林长白山、四川卧龙、广东鼎湖山、贵州梵净山、福建武夷山、内蒙古锡林郭勒草原、湖北神农架、新疆博格达峰、江苏盐城滩涂、云南西双版纳、浙江天目山、贵州茂兰、四川九寨沟、黑龙江丰林、浙江

南麂岛、广西山口红树林、甘肃白水江、四川黄龙、云南高黎贡山、河南内乡宝天曼、内蒙古古赛罕乌拉、内蒙古达赉湖、黑龙江五大连池、四川亚丁、陕西佛坪、西藏珠穆朗玛峰,成为世界永久保护地。 二、风景名胜区 1、定义:是以具有美感的自然景观为基础,渗透着人文景观美的地域综合体。 2、我国风景名胜区类型及主要风景区 因为它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自然景观,又保留着珍贵的历史文化遗迹,因此它有很高的美学、生态学、历史学、文学艺术、科学以及旅游观赏和经济等价值,并且具有改善人类生存环境的功能。

《地方导游基础知识》[E][卷]

《地方导游基础知识》(E) 卷 ( 考试时间90 分钟,总分100 分) 一,判断题《正确的标注“A”,错误的标注“B”,每题0.5 分,30 题共15 分) 1、元朝时期,西藏成为中国元朝中央政府直接治理下的一个行政区城。( ) 2、藏族普遍信仰藏传佛教,少数信仰原始宗教苯教。( ) 3、藏族的立法,是五行、阴阳与十二生肖纪年法。( ) 4、西藏自治区南于缅甸、印度、不丹、尼泊尔等国家毗邻,西与克什米尔地区接壤,陆地国界线4000 多千 米,是中国西南边陲的重要门户。( ) 5、桑南地区的桑耶寺,是西藏第一座剃度僧人出家的寺庙。( ) 6、陕西省位于中国西北部,地域南北长,东西窄。( ) 7、陕西是国内邻接省区数量最多的省份,具有承东启西、连接西部的区位之便。( ) 8、陕西是远古文化的摇篮之一。( ) 9、陕西省黄河流域内主要河流有二级河流渭河,三级河流无定河、延河、洛河、泾河。( ) 10、陕西地方行政区划,始于春秋战国时期。( ) 11、甘肃,取甘州( 今张掖) 、肃州( 今酒泉) 二地的首字而成。( ) 12、甘肃花儿是一种全新的地方性的少数民族剧种。( ) 13、秦、汉、明三代修筑的长坡都以甘肃为起点。() 14、天水伏羲庙是我国目前规模最宏大、保存最完整的纪念伏羲庙的清代建筑群。( ) 15、兰州牛肉拉面是兰州最为著名的风味小吃,有一清、二白、三红、四绿、五黄五大特点。() 16、三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面积最大的湿地类型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 17、金银滩草原是中国第一个核武器研制基地。() 18、东乡族和撒拉族为青海所独有的民族。() 19、《格萨尔》史诗是世界上唯一一部至今还在不断创造的“活着的史诗”。( ) 20、青海的百里油菜花海是全球十大花海之一( ) 21、宁夏位于中国西部的黄河中游。( ) 22、宁夏北部引黄灌区地势平坦,土壤肥沃,素有“塞上江南”的美誉。( ) 23、贺兰石是一种很好的砚材,清末已有“一端二歙三贺兰”的说法。() 24、北宋宝元元年(1038 年,党项族首领李元昊以宁夏为中心,建立大夏国,史称西夏。( ) 25、宁夏构杞的原产地。() 26、新疆是中国面积最大、交界邻国最多、陆地边境线最长的省区,( ) 27、南疆的塔里木盆地是中国第二大的内陆盆地。() 28、“木卡姆”是大型套曲的意思,《十二木卡姆》就是指十二部大型套曲。( ) 29、喀什的艾提尕尔清真寺是新疆最大的礼拜寺。( ) 30、《突厥语词典》是一部用汉语注释突厥语的综合性知识辞书。( ) 二,单项选择题( 下列各题有且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请从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正确选项。单选题80 题,每题0.5 分,共40 分) l .土家族过赶年的习俗,相传起源于( ) 。 A.唐朝 B .宋朝 C .明朝 D .清朝 2.壮族最隆币的节日莫过于( ) 。 A.春节 B .歌节 C .中元节 D .牛魂节 3.() 年,我国把每年的重阳节定为老人节。 A.1989 B .1990 C .1991 D 。1992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重要知识点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重要知识点 第一章 1.旅游是指人们为休闲,商务或其他目的离开惯常环境,到其他地方访问,连续停留时间 不超过一年的活动。惯常环境是指很近的,常去的地方。 2.旅游开始于原始社会末期。 3.19世纪中期,英国人托马斯库克创办了世界上第一家旅行社。 4.内燃机的发明标志着“大众旅游”的新局面。 5.旅游活动的构成要素: 游客——旅游活动的主体,必须具备的三个条件:旅游动机,可自由支配收入和空闲时间。游客分为旅游者和一日游游客两类。 旅游吸引物——旅游活动的客体,旅游资源的本质特征是对游客具有吸引力,吸引力的大小取决与其质量和所处的地理位置。 旅游服务及其设施——旅游活动的媒介,是连接旅游活动主体和客体的纽带。 6.自然旅游资源:地文景观类,水域风光类,生物景观类,天象与气候景观类。 人文旅游资源:遗址遗迹类,建筑与设施类,旅游商品类,人文活动类。 7.旅游活动要素: 食:是首要。 住:是旅游的保障。是进行游览的必要条件。 行:是关键。 游:是核心。最根本的是游览。 购:是游中乐趣。 娱:游中消闲。是旅游派生物。 现代旅游具有享受型深化,娱乐性提高,教育性增强的特点。 8.旅游业的三大支柱:旅行社业,交通客运业,以饭店为代表的住宿业。 9.旅游业对目的地经济的积极作用:1)增加外汇,平衡国际收支。2)拓宽货币回笼渠道, 促进经济健康运行。3)有助于增加就业机会。4)带动相关经济部门或行业的发展。 5)增加政府税收。6)平衡地区经济发展,缩小地区差别。 10.1923年8月,中国第一家具有旅行社业务性质的组织——上海商业储蓄银行旅行部建立。 1927年6月,该旅行部改名为“中国旅行社”。商业性旅行社的出现标志着中国近代旅游业的诞生。 11.1949年10月,以接待海外华侨为主旨的厦门华侨服务社成立。这是新中国创办的第一 家旅行社。 1954年4月,中国国际旅行社在北京成立。 1957年4月,中国华侨旅行服务总社成立。 1964年,中国旅行游览事业管理局成立。 12.国家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之后,中国旅游业真正走上产业化发展道路。入境旅游工作从政 治接待性质转变为经济性产业。 13.1981年7月,国务院在北京首次召开全国旅游工作会议。 1983年10月,中国正式加入世界旅游组织,成为第106个成员国。 1985年12月,旅游业首次在国家计划中出现。 1992年起,中国旅游业以主题年的形式对外开展促销活动。

导游基础知识题库

个人整理精品文档,仅供个人学习使用 导游根底知识题库 一、单项选择题 1。历史上被称为“亚圣〞的是〔〕。 A。老子 B。庄子 C。孟子 D。朱熹 答案: C 2。法家的集大成者是〔〕。 A。鬼谷子 B。荀子 C。韩非子 D。孔子 答案: C 3。京剧脸谱表示“忠勇〞、“奸诈〞的象征颜色分别是〔〕。 A。黄色、黑色 B。红色、白色 C。褐色、银色 D。黑色、白色 答案: B 4。以下宗教中,最早传入中国的是〔〕。 A。佛教 B。伊斯兰教 C。天主教 D。东正教 答案: A 5。诗句“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形容的是〔〕。 A。苏轼 B。李白 C。杜甫 D。白居易 答案: B 6。藏传佛教的派系中,俗称为“黄教〞的是〔〕。 A。宁玛派 B。萨迦派 C。格鲁派 D。噶举派 答案: C 7。中国茶道〔艺〕形成于〔〕时期。 A。隋朝 B。唐朝 C。宋朝 D。元朝 答案: B 8。〔〕是将先秦儒家思想推上神学之路的人。 A。荀子 B。秦始皇 C。董仲舒 D。邹衍 答案: C 9。明十三陵中的定陵是〔〕的陵墓,现已开掘,并建有定陵博物馆。A。明成祖朱棣 B。明神宗朱翊钧 C。明思宗朱由检 D。明光宗朱常洛 答案: B 10。饮茶具有降低血压的成效,起主要作用的是茶叶中所含的〔〕。A。赖氨酸

B。茶多酚 C。草酸 D。茶叶皂甙 答案: B 11。长城干白葡萄酒选用优质〔〕葡萄为原料制成。 A。玫瑰香 B。解百纳 C。佳利酿 D。龙眼 答案: D 12。中国茶道〔艺〕开展的鼎盛时期是〔〕。 A。唐代 B。宋代 C。明代 D。清代 答案: B 13。中国武术萌芽于〔〕。 A。旧石器时代晚期 B。新石器时代 C。奴隶时期 D。秦汉时期 答案: A 14。在〔〕年北京亚运会上,武术第一次被定为正式比赛工程。 A。 1986 B。 1988 C。 1990 D。 1992 答案: C 15。河北省遵化市清东陵中的裕陵为〔〕皇帝的陵墓。 A。康熙 B。乾隆 C。咸丰 D。同治 答案: B 16。品赏〔〕有一套独特的茶具,讲究冲泡法,故称为“工夫茶〞。 A。乌龙茶 B。黑茶 C。黄茶 D。白茶 答案: A 17。主张“吾心即宇宙〞、“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的思想家是〔〕。A。周敦颐 B。王阳明 C。张载 D。陆九渊 答案: B 18。中国佛教宗派中最早创立的是〔〕。 A。净土宗 B。禅宗 C。天台宗 D。华严宗 答案: C 19。达摩创立了中国佛教宗派中的〔〕一派。 A。净土宗 B。禅宗 C。天台宗 D。华严宗 答案: B

《小导游》教案

《小导游》教案 《小导游》教案1 设计意图: 近几年来,我们家乡----宝应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为了使幼儿能了解我们家乡的变化,对我们家乡有一个全新的认识,因此通过以小导游的形式来向同伴介绍家乡的主要风景、建筑及有关特产,让幼儿在介绍中交流与分享,获取家乡发展变化的信息,进一步挖掘"本土"的资源和提升幼儿爱家乡的情感,让幼儿从了解家乡的土特产和名胜古迹基础上,自然过渡到产生爱家乡的情感。因此,我设计了这个活动,丰富幼儿对家乡的认识,加深对家乡的进一步了解,更好的激发幼儿爱家乡的情感。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运用语言大胆连贯地介绍家乡。 2、通过收集有关家乡的土特产、名胜古迹、人文景观的照片、图片等资料,能大胆表达自己的见解,进一步加深对家乡的了解和认识,激发爱家乡的情感。 3、尝试学做小导游 4、通过剪剪贴贴画画,提高幼儿动手制作能力。 活动准备: 1、课前请父母带孩子参观家乡的主要风景点、标志性建筑物,了解家乡的特产及名人 2、事先收集有关家乡土特产、名胜古迹、风俗景观的照片、图片等 3、家乡风光介绍ppt、家乡宣传画一张 4、剪刀、双面胶、油画棒、水彩笔

5、小旗、导游证若干、音乐《今日宝应》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出示小旗,导游证教师与幼儿谈话:"现在我们家乡的景色越来越美,引来了全国各地以及全世界游客到我们家乡来旅游,旅行社想增加一批小导游,介绍家乡出色者将颁发小导游证,你们愿意当导游吗?" 2、谈话引出家乡的话题:从不同的角度来介绍家乡--宝应,激发幼儿爱家乡的情感。 二、基本部分: 1、幼儿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说说家乡的土特产和名胜古迹。 (1)师:我们家乡物产丰富,有好多的土特产,你知道哪些?(慈姑、莲藕、大闸蟹、)老师可以用实物加以提示。 教师结合图片进行介绍。(演示文稿)师:小朋友!我们来看看老师找的土特产是否和你说的一样。 (2)师:宝应不仅物产丰富,名胜古迹更美。小朋友,让我们坐上巴士一起去游览一下好吗?坐稳了! 教师结合图片(演示文稿),引导幼儿回忆各名胜古迹:荷园、生态园、扬州宝应湖 2、制作"水乡宝应宣传画",帮助游客介绍宝应 (1)情境:(电话铃响),家乡旅游团叫小朋友去小导游帮忙向游客介绍宝应师:您好!你们刚到了一批外国小客人,想请我们班的孩子去当小导游,向他们介绍宝应。哦,好的好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