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形》重难点突破

《三角形》重难点突破
《三角形》重难点突破

《三角形》重难点突破

学生通过第一学段以及四年级上册对空间与图形内容的学习,对三角形已经有了直观的认识,能够从平面图形中分辨出三角形。在此基础上本单元安排了三小节内容:三角形的特性、三角形的分类和三角形的内角和。使学生认识三角形的特性;会根据三角形角的特点给三角形分类,认识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知道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在边数增加变化中,感悟数学研究方法,发现多边形的内角和规律,渗透合情推理。通过教学使学生获得有关三角形的系统知识,促进空间观念的发展。

一、概括三角形的含义,认识三角形各部分名称,会画三角形的高

突破建议:

1.在画三角形、说画法、辨析交流的过程中,理解“围成”的含义,概括三角形的含义,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在说一说、指一指、写一写三角形各部分名称的活动中,认识三角形的基本特征,建立三角形表象。

3.在动作操作尝试画高、辨析交流、学生演示和再尝试的过程中,学会画三角形的高。画三角形的高,实际上与学生已学过的过直线外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段一样。因此,在学习画高前应先使学生清楚什么是三角形的底,什么是三角形的高。这些可以由学生阅读教材自主学习。在此基础上可以安排两次画高的活动。

第一次:学生尝试画高后,展示出他们的作品,并引导学生辨析,在辨析交流中,与已学过的旧知建立联系,掌握画高的方法。

第二次:画出三角形所有的高,使学生认识到任意三角形都有3条高。

在尝试中,学生可以画出锐角三角形的三条高,而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部分学生可能只能画出在三角形内的那一条高,可以通过教师的讲解和演示,使学生知道到这两种三角形也有三条高,进而总结出任意三角形都有3条高。

二、发现三角形稳定性,了解三角形稳定性的本质

突破建议:

1.从学生生活常见的物品引入,引到学生自己提出问题:为什么有些地方要用三角形,而有些地方要用四边形?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

2.在用小棒摆三角形、四边形的过程中,使学生体会到三角形的3条边确定了,其相

应的形状也就唯一确定了,了解三角形稳定性的数学本质。

3.在摆小棒后,安排学生拉动三角形框架和四边形框架,学生发现:用三根小棒摆三角形时,只能摆出一种,做成三角形框架后,拉动框架,也没有改变形状,还是原来的三角形,说明三角形具有稳定性;而当用四根小棒摆四边形时,两条邻边的夹角稍有变化,就是一个新的四边形,做成框架后,拉动框架,也会出现不同的四边形,说明四边形具有不稳定性。在操作中,引导学生将摆出的三角形、四边形分别与三角形框架和四边形框架建立联系,并在三角形与四边形的对比中,进一步感受三角形具有稳定性。

4.应用三角形稳定性的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在巩固所学知识的同时体会数学的价值。

三、体会两点间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知道两点间的距离,知道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突破建议:

1.创设学生熟悉的情境,引导学生用自己的生活经验解决问题,并顺势介绍“两点间的距离”这一概念,便于学生理解。再引导学生观察图,使学生发现图的上半部分是一个三角形,引发学生思考:直走这条路明明是三角形中最长的一条边,为什么反而是最近的路呢?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

2.在操作、观察、交流等活动中,掌握三边关系。引入后,安排了操作活动:从5根小棒(2 cm、3 cm、5 cm、5cm、6 cm)中任取3根围三角形,看能不能围成。做好记录。

在汇报操作结果后,分三次进行交流:

第一次,什么情况下三根小棒肯定不能围成三角形。学生通过操作都认可2 cm、3 cm、6 cm这组不能围成三角形,而且会说:2 cm和3 cm这两根小棒接在一起都没有6 cm的长。由此可引导学生小结:当两边之和小于第三边时,不能围成三角形。

第二次,不确定。通过操作,大部分学生会认为2 cm、3 cm、5 cm这组能围成三角形(因为小棒比较粗,造成了误差),也许只有个别学生通过前面的分析,能够分析出这三根小棒不能围成三角形,但这又和操作的结果不符,会引起学生的争论。这也是本节课学生比较难理解的一点。可以用几何画板进行操作演示,在数与形的紧密结合中理解。在演示中,学生可以看到当AB+AC=BC时,AB、AC已与BC完全重合。由此,使学生认识到:当两边之和等于第三边时,这三条线段也不能围成三角形。

第三次,学生知道了什么情况下三根小棒不能围成三角形,那什么时候能围成呢?是不是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就一定能摆成三角形?引导学生举例说明。学生发现,2 cm、3 cm、

6 cm这组中,虽然2+3<6,但是2+6>3,3+6>2。所以不是只要有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就能围成三角形。“那需要几组呢?”继续引导学生思考,学生继续举例,3 cm、5 cm、6 cm这一组中,3+5>6、3+6>5、5+6>3;5 cm、5 cm、6 cm这一组中,5+5>6、5+6>5;通过举例,学生总结出: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自此理解了三角形的三边关系。

四、认识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和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掌握它们的特征

突破建议:

1.引导学生先按角分类,学生可能会有不同的分类结果,只要学生的分类标准统一,就是正确的。

2.在画各类三角形,描述它们的特征的过程中,认识各种三角形。

3.用集合圈表示三种三角形的关系,学生可能会感到比较困难。在教学时,可以给出几种情况,让学生选择,降低难度。

五、通过画、量、折、分等操作活动,发现三角形内角和是180°

突破建议:

1.用学生熟悉的两个特殊的直角三角形,引出内角、内角和的概念,让学生初步感知三角形内角和,通过计算学生很容易发现直角三角形内角和是180°,为学生进一步猜想做好准备。

2.在学生动手操作前,先引导学生思考“我想用什么方法验证”,使学生相互启发,便于指导自己的操作活动。学生能够想到的方法有:测量、剪拼、折分这三种方法。在操作中,注意引导学生用不同种类的三角形进行验证,同时要有科学严谨的态度。

六、把多边形转化成三角形来探究多边形内角和

突破建议:

1.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利用探究“三角形内角和”的方法求“四边形内角和”,并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清楚地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提高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特别是“将四边形转化成三角形求内角和”的方法,先让学生指指四边形的内角,连接对角线后,再指指两个三角形的内角,引导学生观察发现:四边形的内角和就是两个三角形的内角和,进而把求四边形内角和的问题转化成求两个三角形内角和的问题,用旧知识解决新问题。引导学生在操作、观察、分析中理解这种方法,渗透转化思想,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推理能力。

2.探究“六边形内角和”是对转化思想方法的巩固。可能还有部分学生使用剪拼法,但这时很快发现拼的过程中出现了重叠,再次经历转化的过程,体会转化方法的优势。在此过程中,加深对转化思想方法的理解。在探索的过程中,学生会出现不同的转化成三角形的方法,引导学生在观察、分析、比较的过程中,理解这些方法,并发现利用从同一顶点引出对角线的方法将六边形转化成三角形比较简单,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推理能力和表达能力。在此基础上,求五边形、七边形……的内角和,并发现规律:多边形内角和=(边数-2)×180°。

小学数学重难点突破方法

小学数学重难点突破方 法 Document number【SA80SAB-SAA9SYT-SAATC-SA6UT-SA18】

小学数学重难点突破方法每堂课都有它自己的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那么,如何在数学教学过程中突破重点和难点呢这是我们每位数学教师天天都面临的实际问题。解决好这个问题,需要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学习、摸索、总结。 一、抓住教材,认真备课,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教学大纲指出:“小学数学教学要使学生既长知识,又长智慧。”因此,我们在加强基础知识教学的同时,要着眼于学生智力的发展和能力的培养上,教给他们学习的方法。为此,教师在上课之前要充分钻研教材,抓住教材中每一课的重点和难点,认真备课,根据数学本身的知识特点,结合学生的知识基础、年龄特征以及认知规律的实际,精心设计教学过程。有了充分合理的教学准备,才能为教学重点的突出和难点的突破提供有利的条件。 二、以旧知识为生长点,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小学数学是一门系统性很强的学科,每项新知识往往是旧知识的延伸和发展,又是后继知识的基础。这些新知识和旧知识节节相连,环环相扣,纵横交错,形成知识网络。学生只有认识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才能深刻理解,融会贯通。教学时,要引导学生以旧知识为生长点,从旧知识的复习中发现新问题。新知识总是在旧知识的参与下获取的,脱离旧知识去进行教学,会给学生在理解上带来很大的困难。因此,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找准知识的生长点,帮助学生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从而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

三、以板书设计为突破口,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板书是教师根据课堂教学的需要,提纲挈领地在黑板上写或画出来的文字、表格、图画。小学数学不仅比较抽象,而且逻辑严密,光靠老师的讲解是很难收到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的。合理的板书不仅能高度地概括出教学内容,弥补口头语言的不足,而且,由于它具有具体性和形象性的特点,还可以起到帮助学生进一步深入理解和牢固掌握教材的重点,突破教学难点的作用。因此,教师如何根据教材特点选择板书内容,合理设计板书格局是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的有效途径之一。 四、动手操作,强化感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动手操作作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是以学生“亲身经历”的方式来完成教学任务的。它主要运用形象直观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实验,从而加强对所学知识的感知,达到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小学数学教材中有一些学生难于理解的概念、算理、公式、法则等知识,适当地安排学生动手操作,能取得明显的教学效果。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动脑分析,直观教学,所以,学生对所学内容记忆深刻,理解正确,突破了教学重点和难点。 五、精心设计课堂练习,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精心设计课堂练习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教师通过课堂练习能及时了解当堂教学效果,使教与学的信息得到立即反馈,避免“亡羊补牢”。学生通过课堂练习,能进一步理解和巩固所学知识,把知识转化为技能技巧,从而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课堂练习的设计关键在于“精”,即在新课上设计的练习要突出新知识点,围绕这个知识点让学生多形式、多层次地练习,在练习中理解、巩固,在练

何老师教辅资料——初二数学重难点专题突破-等腰三角形

初二数学重难点专题突破-等腰三角形 ----“等边对等角”与“等角对等边”在同一三角形中:“欲证边相等,先证角相等”,“欲证角相等,先证边相等” 例1.如图,点D在AC上,点E在AB上,且AB=AC,BC=BD=BE,AE=DE,求∠A的度数。 例2.如图,AB=AD=AC,∠CAD=36°,求∠DBC的度数。 例3.如图,DE∥BC,BG=CG,∠1=∠2。求证:ΔDGE是等腰三角形。 【 例4.如图,AD平分∠BAC,DE⊥AB于点E,DF⊥AC于点F, 连结EF。求证:AD垂直平分EF

1.如图,已知AB=AC,AD=AE。求证:BD=CE。 2.已知:如图,在等边三角形ABC的AC边上取中点D,BC的延长线上取一点E,使CE =CD。求证:BD =DE。 | 3.如图,点E,F在BC上,BE=CF,∠A=∠D,∠B=∠C,AF与DE交于点O。试判断△OEF的形状,并说明理 4.如图,在△ABC中,点D、E分别在边AC、AB上,BD=CE,∠DBC=∠ECB。求证:AB=AC。

5.如图,△ACB和ΔECD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CB=∠ECD=90°,D为AB边上一点。 求证:△ACE≌△BCD。 初二数学重难点专题突破-等腰三角形 ----等腰三角形中常用解题方法、 求角的方法,求边的方法,利用角平分线与平行线的关系,构造倍半关系角 例1.如图,在ΔABC中,AB=AC,D在BC上,且AD=BD,AC=CD,求∠B。 例2.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30cm,一边长是12cm,求另两边的长。

例3.如图,在ΔABC中,BF平分∠ABC,CF平分∠ACB,DE∥BC,求证:DE=BD+CE。 * 例4.如图,已知∠B=2∠C,∠CAD=∠BAD。求证:AC=AB+BD。 1.如图,已知BC⊥AC,DE⊥AC,点D是AB的中点,∠A=30o,DE=,求AB的长。 2.求证等腰三角形底边上任一点到两腰的距离之和等于一腰上的高。 3.如图,在△ABC中BD⊥AC于D,∠BAC=2∠DBC。求证:∠ABC=∠ACB。

三角形面积教学重难点及突破方法策略

三角形面积教学重难点及突破方法策略 教学重点:探索并掌握三角形面积公式,能利用公式计算三角形面积,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把三角形转化为已经学过的图形面积进行探索三角形的面积公式 突破重难点的策略: 一、动手操作,发现规律 在课堂开始我就以游戏的方式展开,让学生在准备好的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上折一条折痕,使得分成的两个图形完全一样。这样学生有的分成了两个长方形,有的是梯形,最后我把分成三角形的贴在了黑板上,并且告诉学生一些数据,让学生求出长方形或正方形或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再进一步除以2得出三角形的面积。即做到复习旧知,又让学生初步理解三角形的面积与平行四边形之间的联系,为新知的探索做好铺垫。在接下来的教学中,我又让学生动手操作,分别将三组中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并比较每个三角形与拼成的平行四边形各部分间的关系,同时在操作中向学生渗透旋转、平移的方法,让学生体验和感知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个个都很积极、很投入地动手操作,极大调动了学生思维活动。学生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体。但课堂上学生活动的时间不够多,再就是学生观察对比三角

形和拼成的平行四边形底和高的关系时,表达的不够完善,这是本课中的缺憾。 二、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培养合作精神 在这节课中,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与三角形面积公式有何不同,是值得引导学生去发现的问题,只有发现了不同之处,才能进一步去思考、去探索研究三角形面积公式中的“除以2”是怎么来的?也才能在今后的计算中省去不必要的麻烦。在探讨这个问题时,也可以采用小组讨论的方式,在讨论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决不能包办代替。小组讨论既可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又可活跃课堂气氛。 三、应用公式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新课程非常重视学生在活动中的体验,学会运用学过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是新课改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尤其强调学生身临其境的体验。为了让学生运用所学三角形面积公式解决实际问题,我补充了一些生活中的实例,比如:求红领巾的面积,求三角形交通标志牌的面积等等,学生尝到了应用知识的快乐,课堂气氛很活跃。 此外,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发现了自己平时教学方式上的不足。例如学生在回答问题时,我有时操之过急,没给足够的时间,就自己说出来了。还有就是对于重难点的突破有点儿急于求成,没有抓住课堂生成的资源给学生及时的引导,课堂逊色不少,同时使学生在后面的练习题中解决问题显得吃力

(完整版)负数教材分析即重难点突破法

《负数》教材分析 本单元内容是在学生认识了自然数、分数和小数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初步认识负数。以往负数的教学安排在中学阶段,现在安排在本单元主要是考虑到负数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接触了一些负数,有了初步认识负数的基础。在此基础上,初步认识负数,能进一步丰富学生对数的概念的认识,有利于中小学数学的衔接,为第三学段理解有理数的意义和运算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与实验教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下同)的主要区别 本次修订的例1情境更加丰富,增加了学生理解正负数意义的机会;删除了实验教材例4的教学,不再使用“数轴”这一名词。即删除了借助数轴初步学会比较正数、0和负数之间的大小;改编了实验教材的例3教学侧重点,将“教学在直线上表示正数、0、负数,初步渗透数轴的概念,初步体会数轴上正负数的排列规律等”改编为“不出现数轴概念,教学如何用有正数和负数的直线表示距离和相反方向的数量”,从内容安排上,更加强调结合具体的量认识正负数的现实含义。 二、教材例题分析 例1:温度中的负数 教材通过每天都接触的气温引入负数,呈现了我国北部、中部、南部六个著名城市在某一天的气温情况,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各个城市

的天气情况,并提出问题:“你能发现什么”,激发学生结合生活经验,感受不同地区城市的天气情况。北京、哈尔滨地处我国北方地区,冰雪覆盖大地,寒冷至极;而海南海口地处我国南部地区,树木生长郁郁葱葱,温高热不可待,相对而言,地处我国中、东部的上海、武汉、长沙,则温度适宜,不“冷”不“热”。这种强烈的不同的身体感受,自然引发学生对温度零上、零下初步表述。接下来随着对小精灵提出的“0℃表示什么意思”的讨论,明确0℃表示淡水开始结冰的温度。进而理解“比0℃低的温度叫零下温度”“比0℃高的温度叫零上温度”,初步感知0℃是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的分界点,引出负号“-”与正号“+”,并能正确表达具体的零上温度(如零上3摄氏度用+3℃表示,)与零下温度(如零下3摄氏度用-3℃表示)。紧接着教材组织讨论“-3℃和3℃各表示什么意思?”,在明确+3℃表示零上3摄氏度,-3℃表示零下3摄氏度的基础上,初步感知正负数是表示两种相反意义的量。 最后,教材安排练习:“根据上图中的信息填写下表,并说一说各数表示的意思。”进一步帮助学生能正确用正负数表示温度,以及用正负数表示的温度所表示的实际意义。 例2:收支中的负数 教材通过呈现存折上的明细,让学生体会负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进一步体会负数的含义。明细中分别用正负数表示存入和支出,

地理教学重难点的突破方法

地理教学重难点的突破方法 教学难点是指学生不易理解和掌握,教师难以讲清的教学点,是学生认知矛盾的焦点。其实质是学生与教材之间较为突出的矛盾。它犹如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绊脚石,往往成为教学活动的严重障碍,使学生在学习中“知难而退”,丧失信心,阻碍着学生进一步获取新知识。教学难点是一个相对的教学概念,同一教学内容,因学生的知识基础、认识水平、思维能力的状况不同,有的易于接受,有的则感到难以理解和掌握。教学难点的“难”处不同,突破的方法也不同。 一、抽象性的教学难点及其突破方法 中学地理教学中,抽象性难点主要是地理概念、地理事象的成因和地理原理等内容,这些知识的高度抽象性、或对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和空间联系能力的高要求,以及说明事实的材料过于简单是导致学生理解困难的关键。为了帮助学生理解难点,使感性知识理性化,实现知识的长久记忆和灵活运用,教师在突破抽象性难点时,要讲究教法的直观、形象和具体,要讲究新旧知识之间的前后联系,要补充相关的感性素材。 抽象性难点的化解方法有: (1)例证法。20世纪80年级以来,科学工作者在这里开始了整治低湿地的研究。他们“因洼制宜”,采用鱼塘一台田模式:挖鱼塘,在水中养鱼养鸭,栽种水生经济作物;筑台田,在田地里种粮、果、棉和饲料植物等,饲养禽畜。这种模式,使鱼塘一台田相互促进,主体开发,综合利用,达到生态、经济的良性循环。 (2)实验法。演示实验可化无形为有形、化平面为立体、化静止为活动、变抽象为具体,可调动学生手、眼、耳、脑等多种感官协同活动,使教学难点可感易解。例如,背斜、向斜的根本区别,既是教学重点,也是教学难点。如果教师用课本当教具,让学生把书本想象成地层,用两手挤压课本两侧,分别使课本向上隆起和向下凹陷直至对折,请学生观察课本一端中心和两翼书页的构成,学生即能自行得出背(向)斜构造的能力。 (3)联系法。生活经验是学生经过自己的实践检验过的感性认识,是学生最为可信、也是最能从浅显中见深奥、最能说明问题的事实材料。经验是人生的财富,更是学习进程中的加油站,建构主义学说认为:学习是学生借助已有经验理解和接纳新知识的过程。《地理课程标准》中也明确提出:学生的生活经验是极其重要的地理课程资源。在地理教学中如果能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对他们理解一些抽象的地理事物或者现象,大有好处。 例如在学习“空气受热时,作上升运动,我先让学生回想在家是烧水,当水开了,我们一揭锅盖,会看到什么情况。学生不加思索地说,热气腾腾,直向上冒。我

等腰三角形 学案及习题

12.3.1 等腰三角形 学习目标:1.理解并掌握等腰三角形的概念、性质、及判定。 2.运用性质及判定进行证明和计算。 重点:等腰三角形性质和判定的运用。 难点:等腰三角形性质、判定的证明和灵活运用。 学习过程: 一、知识频道(交流与发现) 1、 想一想: ①重合图形的边是什么关系? ②如图:把一张长方形的纸对折,沿虚线剪开,再把它展开,得到的ΔABC 有 什么特点? 2、 总一总: 上述过程中,剪过的两边是相等的,即AB=AC 。像这样有_______的三角形,叫等腰三角形。相等的两边叫____,如上图中的边___和____,另一边叫____,如边____,两腰所夹的角叫______,如_____,底边与腰所夹的角叫_____,如____和_____. 3、思考? 上面剪出的等腰ΔABC 是轴对称图形吗?图形中重合的线段和重合的角分别是哪些? 3、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性质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以简写成______________. 性质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可以理解为“三线合一”。 4、验证一下吧! ①如图:在ΔABC 中,AB=AC ,作底边BC 的中线AD. 在ΔABD 和ΔACD 中 ∵ AB=_____ BD=_____ AD=_____ ∴_____≌_______(_____) ∴ ∠B=∠C 如果把作中线该为作底边的高线可以吗?作顶角的平分线呢? ②自己证明性质2 (相信你一定行) 6、ΔABC 中 ∠B=∠C,作AD ⊥BC ∵AD ⊥BC ∴_____=_____=90o 在ΔABD 和ΔACD 中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 ∴AB=AC 7、新发现! 经过上面的推证,我们得到等腰三角形的判定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可以简写为________. 二、知识频道:(由解题理解知识) 1、例题在ΔABC 中AB=AC, ∠B=80°,∠C=____. (根据等边对等角得∠C= 80°) 试一试: 在ΔABC 中,AB=AC ∠A=50°则∠B=____,∠C=____. 2、例题 在ΔABC 中,AB=AC ,周长为30,AB=12,求BC 的长。 解:∵AB=AC AB=12∴AC=12 ∵周长为30∴BC=30-12-12=6 试一试: 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30,一边长是12,求另两边的长。 A C D C D C D

专题1-2解三角形重难点、易错点突破(含答案)

专题1-2 解三角形重难点、易错点突破 (建议用时:60分钟) 三角形定“形”记 根据边角关系判断三角形的形状是一类热点问题.解答此类问题,一般需先运用正弦、余弦定理转化已知的边角关系,再进一步判断三角形的形状,这种转化一般有两个通道,即化角为边或化边为角.下面例析这两个通道的应用. 1.通过角之间的关系定“形” 例1 在△ABC 中,已知2sin A cos B =sin C ,那么△ABC 一定是( ) A .直角三角形 B .等腰三角形 C .等腰直角三角形 D .正三角形 2.通过边之间的关系定“形” 例2 在△ABC 中,若sin A +sin C sin B =b +c a ,则△ABC 是( ) A .锐角三角形 B .直角三角形 C .等腰三角形 D .等腰三角形或直角三角形 细说三角形中解的个数 解三角形时,处理“已知两边及其一边的对角,求第三边和其他两角”问题需判断解的个数,这是一个比较棘手的问题.下面对这一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1.出现问题的根源 我们作图来直观地观察一下.不妨设已知△ABC 的两边a ,b 和角A ,作图步骤如下:①先做出已知角A ,

把未知边c 画为水平的,角A 的另一条边为已知边b ;②以边b 的不是A 点的另外一个端点为圆心,边a 为半径作圆C ;③观察圆C 与边c 交点的个数,便可得此三角形解的个数. 显然,当A 为锐角时,有如图所示的四种情 况: 当A 为钝角或直角时,有如图所示的两种情况: 根据上面的分析可知,由于a ,b 长度关系的不同,导致了问题有不同个数的解.若A 为锐角,只有当 a 不小于 b sin A 时才有解,随着a 的增大得到的解的个数也是不相同的.当A 为钝角时,只有当a 大于b 时才有解. 2.解决问题的策略 (1)正弦定理法 已知△ABC 的两边a ,b 和角A ,求B . 根据正弦定理a sin A =b sin B ,可得sin B = b sin A a . 若sin B >1,三角形无解;若sin B =1,三角形有且只有一解;若0

教学中如何突破重点解决难点

教学中如何突破重点解决难点 每节课我们都要围绕一个知识点进行教学,并进行有效的挖掘与延伸,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对知识中难以理解接受的知识进行有效的突破。衡量数学教学是否有效的基本标准之一,就是看教师在教学中能否突出重点,根据学生实际,突破难点。本文提出了确定教学重点和难点应注意的几个要点,并尝试找出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实践策略。我以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中“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例,就教学中如何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谈一些体悟 一、确定教学重点和难点应注意的几个要点 1.根据教材的知识结构,从知识点中梳理出重点 理解知识点,首先是要理解这部分内容整体的知识结构和内容间的逻辑关系,再把相应的教学内容放到知识的结构链中去理解。其次是理解整个单元的知识点,特别是要详细地知道每节课的知识点,在教学中做到不遗漏、不添加。如果知识点是某单元或某内容的核心,是后继学习的基石或有广泛应用等,那么它就是教学重点。教学重点一般由教材决定,对每个学生是一致的。一节课的知识点可能有多个,但重点一般只有一两个。以六年级上册“解决问题的策略——替换”为例,本课的知识点有:(1)掌握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能按步骤解决问题;(2)会用“替换”的策略理解题意、分析数量关系;(3)学会检验,掌握检验的方法;(4)明白替换问题的特点:在和一定的数量关系下,将一种数量替换成另一种数量;(5)理解用“替换”策略解决倍数关系和相差关系问题的同和异;(6)感受“替换”策略解决特定问题

的价值。梳理这些知识点后,本课的教学重点有两个:一是让学生学会用“替换”的策略理解题意、分析数量关系,二是让学生明白替换问题的特点:在和一定的数量关系下,将一种数量替换成另一种数量。 2.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从重点中确定好难点。 数学教学重点和难点与学生的认知结构有关,是由于学生原有数学认知结构与学习新内容之间的矛盾而产生的。把新知识纳入原有的数学认知结构,从而扩大原有数学认知结构的过程是同化。当新知识不能同化于原有的数学认知结构,要改造数学认知结构,使新知识能适应这种结构的过程是顺应。从学生的认知水平来分析,通过同化掌握的知识点是教学重点,通过顺应掌握的知识点既是教学重点,又是教学难点。当然,在实际教学中,由于学生个体认知水平的差异,同化的知识对有的学生而言,也是学习难点,顺应的知识对有的学生而言,不一定是学习难点。总之,要根据学生实际,在把握重点的基础上,确定好难点。仍以六年级上册“解决问题的策略——替换”为例,“替换”是一种应用于特定问题情境下的解题策略,从学生的认知结构上看,掌握这一解题策略的过程是顺应的过程。因此,这节课的教学重点就是教学难点,即会用“替换”的策略理解题意、分析数量关系。除此以外,这节课的另一个教学难点是在用“替换”的策略解决相差关系的问题时,要找准总数与份数的对应数量,理解总数的变化。 3.把握教材与学生的实际,区分教学重点和难点。 分析教材,我们认为教学重点指的是“在整个知识体系中处于重要地位或发挥突出作用的内容”。因此,教学重点是基于数学知识的

2013年高考地理难点突破

2013年高考地理难点突破——逆温现象及其应用 一. 逆温现象 1.一般情况——离地面越远,气温越低,即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递减,平均垂直递减率为0.6℃/100米。 2.一定条件下,对流层的某一高度有时也会出现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递增的现象,这种气温逆转的现象就是逆温。若由地面到高空气温垂直递减率每100米下降温度低于0.6℃,也属于逆温现象。 产生逆温的条件:设理论温度(按温度的直减率变化)为T ,实际温度为T S (1)当T S ≥T 时,开始出现逆温现象 (2)当T S <T 时,逆温现象消失 二. 成因类型 1. 辐射逆温:由于地面强烈辐射冷却而形成的逆温。 2. 平流逆温: 3. 地形逆温: 4. 锋面逆温:三. 逆温的利与弊 1. 利:由于逆温的出现会阻碍空气垂直对流的发展,所以逆温的好处有: ①可以抑制沙尘暴的发生, ②逆温出现在高空, ③逆温是一种气候资源, 2.弊:阻碍了空气的垂直对流运动,不利烟尘、污染物、水汽凝结物的扩散,有利于雾的形成并使能见度变差,使大气污染更为严重。 四.专题练习 1.下图是某地气温垂直分布图,甲、乙、丙、丁四图中最有利于大气污染物扩散的是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2、在风速大致相同,而气温垂直分布的A 、B 、C 、D 四种情况中,最有利于某工厂68米高的烟囱灰尘扩散的是( ) 3.下列四种气温垂直变化状况最有利于非典型肺炎扩散的是 ( )

[ 2006年·江苏] 上图是某地气温垂直分布图,读图回答4~6题。 4. 甲、乙、丙、丁四图中最有利于大气污染物扩散的是 ( ) A. 甲 B. 乙 . 丙 D. 丁 5. 若该地气温由甲逐渐演变到丁,则造成气温垂直变化的原因可能是 ( ) ①台风过境 ②晴朗无云的夜晚 ③冷空气南下 ④热带海洋气团影响 ⑤暖锋过境 ⑥连续阴雨 A. ①④ B. ③⑥ C. ②③ D. ⑤⑥ 6. 下列哪种地形易造成该地气温由甲到丁的演变 ( ) A. 山地 B. 谷地 C. 平原 D. 丘陵 1781年,西班牙航海者在图示地区创建洛杉矶镇。这里每年有200多天出现逆温现象,在人口不太多时,是宁静、环境优美的小城镇。据此回答7—9题: 7.图中两座山峰之间的实际距离约为 A .90千米 B .150千米 C .115千米 D .230千米 8.这里经常出现逆温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 .盆(谷)地地形 B .大气层上冷下热 C .人为释放的废热多 D .大气逆辐射作用强 9.1952年,洛杉矶有近400名老人因光化学烟雾的污染造成心肺衰竭而死亡。光化学烟雾是指汽车尾气中的碳氢化合物和氮氧化合物在阳光(紫外线)作用下,发生光化学反应而产生的混合物。下列时间最容易产生光化学烟雾的是 A .春季早晨 B .夏天中午 C .秋天傍晚 D .冬天晚上 参考下列材料,完成10—12题。 34o 35o

等腰三角形重难点教学设计

等腰三角形 本周重点、难点分析: 一、等腰三角形的分类讨论 等腰三角形是一种特殊而又重要的三角形。它的边、角的特殊性在处理许多几何问题中起着关键作用,因为等腰三角形的特殊性。我们在处理问题时很多时候需要分类讨论。(1)由于题目条件的不确定性导致结果的不唯一 1.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一个角为75度,则其顶角为_____________。 分析:等腰三角形的一个角是750这个角可能是顶角,也可能是底角。因此需要分类讨论 当等腰三角形的底角是750时,则顶角为300 当等腰三角形的顶角是750 时,也符合题意。 评点对于等腰三角形,若条件中没有确定顶角或底角时,应注意分情况讨论,再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求解。 2.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一边等于5,另一边等于6,则它的周长等于_____________。 分析:等腰三角形的一边等于5,另一边等于6,没有指明哪个是腰长,哪个是底边的长, 因此要分类讨论 当5是等腰三角形的腰长时那么底边长就是6 则它的周长等于16 当6是等腰三角形的腰长时那么底边长就是5 则它的周长等于17 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等于16 或17. 评点对于底和腰不等的等腰三角形若条件中没有明确底和腰时应在符合三角形三边关系的前提下分类讨论 3.若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中线分周长为9cm 和12cm 两部分,求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底和腰的长。 分析:如图,由于中线分周长为两部分并没有指明哪一部分是9cm 哪一部分是12cm 因此应有两种情形 设这个等腰三角形的腰长为x cm底边长为y cm 当腰长是6cm时底边长是9cm 当腰长是8cm时底边长是5cm 评点求出来的长不一定能构成三角形三条边应满足三角形三边关系定理 (2)由于题目条件的画出图形的不确定性导致结果的不唯一

《三角形》重难点突破

《三角形》重难点突破 学生通过第一学段以及四年级上册对空间与图形内容的学习,对三角形已经有了直观的认识,能够从平面图形中分辨出三角形。在此基础上本单元安排了三小节内容:三角形的特性、三角形的分类和三角形的内角和。使学生认识三角形的特性;会根据三角形角的特点给三角形分类,认识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知道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在边数增加变化中,感悟数学研究方法,发现多边形的内角和规律,渗透合情推理。通过教学使学生获得有关三角形的系统知识,促进空间观念的发展。 一、概括三角形的含义,认识三角形各部分名称,会画三角形的高 突破建议: 1.在画三角形、说画法、辨析交流的过程中,理解“围成”的含义,概括三角形的含义,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在说一说、指一指、写一写三角形各部分名称的活动中,认识三角形的基本特征,建立三角形表象。 3.在动作操作尝试画高、辨析交流、学生演示和再尝试的过程中,学会画三角形的高。画三角形的高,实际上与学生已学过的过直线外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段一样。因此,在学习画高前应先使学生清楚什么是三角形的底,什么是三角形的高。这些可以由学生阅读教材自主学习。在此基础上可以安排两次画高的活动。 第一次:学生尝试画高后,展示出他们的作品,并引导学生辨析,在辨析交流中,与已学过的旧知建立联系,掌握画高的方法。 第二次:画出三角形所有的高,使学生认识到任意三角形都有3条高。 在尝试中,学生可以画出锐角三角形的三条高,而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部分学生可能只能画出在三角形内的那一条高,可以通过教师的讲解和演示,使学生知道到这两种三角形也有三条高,进而总结出任意三角形都有3条高。 二、发现三角形稳定性,了解三角形稳定性的本质 突破建议: 1.从学生生活常见的物品引入,引到学生自己提出问题:为什么有些地方要用三角形,而有些地方要用四边形?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 2.在用小棒摆三角形、四边形的过程中,使学生体会到三角形的3条边确定了,其相应的形状也就唯一确定了,了解三角形稳定性的数学本质。 3.在摆小棒后,安排学生拉动三角形框架和四边形框架,学生发现:用三根小棒摆三角形时,只能摆出一种,做成三角形框架后,拉动框架,也没有改变形状,还是原来的三角形,说明三角形具有稳定性;而当用四根小棒摆四边形时,两条邻边的夹角稍有变化,就是一个新的四边形,做成框架后,拉动框架,也会出现不同的四边形,说明四边形具有不稳定性。在操作中,引导学生将摆出的三角形、四边形分别与三角形框架和四边形框架建立联系,并在三角形与四边形的对比中,进一步感受三角形具有稳定性。 4.应用三角形稳定性的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在巩固所学知识的同时体会数学的价值。 三、体会两点间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知道两点间的距离,知道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突破建议:

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数学[等腰三角形(提高)知识点整理及重点题型梳理]

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数学 重难点突破 知识点梳理及重点题型巩固练习 等腰三角形(提高)知识讲解 【学习目标】 1. 了解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的有关概念, 掌握等腰三角形的轴对称性; 2. 掌握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的性质,会利用这些性质进行简单的推理、证明、计算和作图. 3. 理解并掌握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及其证明过程. 通过定理的证明和应用,初步了解转化思想,并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理解反证法并能用反证法推理证明简单几何题. 【要点梳理】 要点一、等腰三角形的定义 1.等腰三角形 有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腰三角形,其中相等的两条边叫做腰,另一边叫做底,两腰所夹的角叫做顶角,底边与腰的夹角叫做底角. 如图所示,在△ABC中,AB=AC,△ABC是等腰三角形,其中AB、AC为腰,BC为底边,∠A是顶角,∠B、∠C是底角. 2.等腰三角形的作法 已知线段a,b(如图).用直尺和圆规作等腰三角形ABC,使AB=AC=b,BC=a. 作法:1.作线段BC=a; 2.分别以B,C为圆心,以b为半径画弧,两弧 相交于点A; 3.连接AB,AC. △ABC为所求作的等腰三角形 3.等腰三角形的对称性 (1)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 (2)∠B=∠C;

(3)BD=CD,AD为底边上的中线. (4)∠ADB=∠ADC=90°,AD为底边上的高线. 结论: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高线或中线)所在的直线是它的对称轴. 4.等边三角形 三条边都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边三角形.也称为正三角形.等边三角形是一类特殊的等腰三角形,有三条对称轴,每个角的平分线(底边上的高线或中线)所在的直线就是它的对称轴. 要点诠释:(1)等腰三角形的底角只能为锐角,不能为钝角(或直角),但顶角可为钝 角(或直角).∠A=180°-2∠B,∠B=∠C=180 2 A ?-∠ . (2)等边三角形与等腰三角形的关系:等边三角形是特殊的等腰三角形,等腰三角形不一定是等边三角形. 要点二、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1.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性质1: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简称“在同一个三角形中,等边对等角”. 推论:等边三角形的三个内角都相等,并且每个内角都等于60°. 性质2: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中线和高线互相重合.简称“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 2.等腰三角形中重要线段的性质 等腰三角形的两底角的平分线(两腰上的高、两腰上的中线)相等. 要点诠释:这条性质,还可以推广到以下结论: (1)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高上任一点到两腰的距离相等。 (2)等腰三角形两底边上的中点到两腰的距离相等. (3)等腰三角形两底角平分线,两腰上的中线,两腰上的高的交点到两腰的距离相等,到底边两端上的距离相等. (4)等腰三角形顶点到两腰上的高、中线、角平分线的距离相等. 要点三、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 1.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 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可以简单的说成:在一个三角形中,等角对等边. 要点诠释:(1)要弄清判定定理的条件和结论,不要与性质定理混淆.判定定理得到的结论是等腰三角形,性质定理是已知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得到边和角关系. (2)不能说“一个三角形两底角相等,那么两腰边相等”,因为还未判定它是一个等腰三角形. 2.等边三角形的判定定理 三个角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简易方程--重难点突破

《简易方程》重难点突破 一、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作用,掌握用字母表示数的一般方法 突破建议: 1.关注由具体到一般的抽象概括过程。本单元的知识大多数都比较抽象,教学时要充分利用学生原有的认知经验和基础,关注到由具体实例到一般意义的抽象概括过程。如爸爸比小红大30岁,当小红是1岁、2岁、3岁……时,学生会用“1+30,2+30,3+30…”这样的式子表示爸爸的年龄,然后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用一个式子来表示任何一年爸爸的年龄 即“”。之后教师可以继续追问:这里的表示什么?又表示什么?让学生明白“”既表示爸爸的年龄,还能反映出爸爸和小红年龄之间的关系,这样表示既简明又高度概括了爸爸和小红的年龄情况。使学生体会由特殊到一般的认识需要,初步感知抽象的作用。 2.注意突显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作用。在教学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和计算公式时,教师可以用对比的方法让学生深切体会用字母表示简明易记、便于运用。以乘法分配律为例,先让学生用语言表述: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把两个加数分别与这个数相乘,再把所得的积相加。再让学生用字母表示为,这样形成鲜明、强烈的对比,使学生感悟到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作用。 3.适当加强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的训练。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的训练,也就是写代数式的训练。如:“一本书有页,张华每天看8页,看了天,用式子表示还没有看的页数”“商店原有120 kg苹果,又运来10箱,每箱重 kg。用式子表示出商店一共有多少箱苹果”等,这是列方程的基础。加强这方面的训练可以是书面作业的形式,也可以采用口答方式(个别口答、集体口答、小组互说、同桌互说均可),以提高练习的效率。 4.注意渗透函数思想。在归纳数量关系用字母表示时,可适当渗透变量间的对应关系、依存关系。如爸爸的年龄随小红的年龄变化而变化,两个量之间具有一一对应的关系。在说明字母取值范围时,可适当渗透函数的定义域思想。可以追问:式子中的字母还可以表示哪些数?可不可以是200?为什么?使学生初步认识到式子中的字母还可以是许多其他的数,但是在这里是有一定的范围的,这个范围要根据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的,不可一概而论。 二、初步理解方程的意义和作用,掌握列方程的一般方法 突破建议:

高考地理难点突破——逆温现象及其应用(讲解)

高考地理难点突破——逆温现象及其应用(讲解与练习) 一. 逆温现象 1.一般情况——离地面越远,气温越低,即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递减,平均垂直递减率为0.6℃/100米。 2.一定条件下,对流层的某一高度有时也会出现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递增的现象,这种气温逆转的现象就是逆温。若由地面到高空气温垂直递减率每100米下降温度低于0.6℃,也属于逆温现象。 产生逆温的条件:设理论温度(按温度的直减率变化)为T,实际温度为T S (1)当T S≥T时,开始出现逆温现象(2)当T S<T时,逆温现象消失 二. 成因类型 1. 辐射逆温:由于地面强烈辐射冷却而形成的逆温。在晴朗无风或微风的夜晚,地面很快辐射冷却。贴近地面的大气层也随之降温。由于空气愈靠近地面,受地面的影响愈大,所以,离地面愈近,降温愈多;离地面愈远,降温愈少,因而形成了自地面开始的逆温。随着地面辐射冷却的加剧,逆温逐渐向上扩展,黎明时达最强。一般日出后,太阳辐射逐渐增强,地面很快增温,逆温便逐渐自下而上消失。夏季夜短,逆温层较薄,消失也快,冬季夜长,逆温层较厚,消失较慢。这种逆温在中高纬地区大陆上都能发生,特别是在沙漠地区经常出现。 2. 平流逆温:当暖空气水平移动到冷却的地面、水面或气层之上时,底层空气因受下垫面的影响迅速降温,上层空气因距离较远,降温较少,于是产生逆温。逆温的强弱,主要由暖空气和冷地表面的温差决定。温差大,逆温越强。冬半年,在中纬度的沿海地区,因为那里

海陆的温差显著,当海上暖空气流到大陆上时,常常出现逆温。 3. 地形逆温:常发生在山地、盆地和谷地中。由于山坡散热快,山坡上的冷空气沿山坡下沉到谷底,谷底原来较暖的空气被冷空气抬挤上升,从而出现温度的倒置现象。这样的逆温主要是在一定的地形条件下形成的,所以称为地形逆温。如美国的洛杉矶因周围三面环山,每年有两百多天出现逆温现象。天山北坡的逆温层厚度至少有1500米,在南坡只有700米。这种冬季逆温层在青藏高原东部和北部边缘是普遍存在的。 4. 锋面逆温:对流层中,冷暖空气相遇,暖空气密度小,爬升到冷 空气的上面,两者之间形成一个倾斜的过渡区锋面。在锋面上,如 果冷暖空气的温度差比较显著,也可出现逆温,由于锋是从地面向 冷空气上方倾斜的,逆温层也随锋面的倾斜而呈倾斜状态。因此逆 温只能在冷空气所控制的地区内观察到而且,逆温的高度与观测点相对于地面锋线的位置有关.观测点距地面锋线愈近,逆温高度愈低。 三. 逆温的利与弊 1.利:由于逆温的出现会阻碍空气垂直对流的发展,所以逆温的好处有: ①可以抑制沙尘暴的发生,因为沙尘暴发生的条件是大风、沙尘、强对流运动。 ②逆温出现在高空,对飞机的飞行极为有利。因为飞机在飞行中不会有大的颠簸,飞行平稳。同时,万里晴空提高了能见度,使飞行更加安全。 ③逆温是一种气候资源,逆温现象看成是一种气候资源而加以利用主要是在一些山坡或河谷地区。如我国新疆伊梨谷地,逆温从10月至翌年3月,长达半年之久。1月份的坡地逆温层厚达400米,逆温强度达5℃。逆温带有效地提高了谷地在冬季的温度水平,多年生果树越冬可不必埋土,冻害得以避免或减轻,而且果实硬度高,品质好;在这里发展蔬菜,可减少热能投入,提高经济效益;逆温层坡地还是当地牲畜避寒、越冬的理想场所。从该地逆

“等腰三角形”重难点剖析

“12.3等腰三角形”重难点剖析 丁浩勇(安徽省无为县刘渡中心学校 238341) 等腰三角形有着广泛的应用,一定要熟练掌握它的相关知识. 知识点一: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例1】如图1,已知AB AC AD AE ==,.求证:BD CE =. 分析:由于△ABC 和△ADC 是等腰三角形,且它们底边上的高重合,添加辅助线根据“三线合一”容易得出BD CE =. 证明:过点A 作BC AM ⊥,垂足为M . ∵AB AC AD AE ==,,BC AM ⊥,∴EM DM CM BM ==,(三线合一).∴BD CE =. 点拨:等腰三角形的“三线合一”性质是证明线段(或角)相等的一种容易被忽视的方法.本题也可以根据全等三角形来证,但用“三线合一”要简便. 知识点二:等腰三角形的判定 【例2】如图2,在△ABC 中,AC AB =,BC AD ⊥于点D ,DE ∥AB . 求证:△EAD 是等腰三角形. 分析:由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可知21∠=∠,又由DE ∥AB 得32∠=∠,所以31∠=∠,由“等角对等边”得△EAD 是等腰三角形. 证明:∵AC AB =,BC AD ⊥,∴21∠=∠(三线合一). ∵DE ∥AB ,∴32∠=∠.∴31∠=∠. ∴ED EA =,即△EAD 是等腰三角形. 点拨:判定一个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的方法有 (1)等腰三角形的定义; (2)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 (3)在一个三角形中,如果①一边上的高、②一边上的中线、③一边所对的角平分线,这三个条件中的任意两条线段重合,就可以推出此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知识点三:等边三角形的性质 【例3】已知:如图3,△ABC 是等边三角形,过顶点B 作边AC 的垂线,垂足为D ,E 是BC 延长线上一点,且CDE E ∠=∠.求证: DE DB =. 分析:要证DE DB =,只要E DBC ∠=∠即可. 证明:∵△ABC 是等边三角形,且BD ⊥AC , ∴?=∠?=∠30,60DBC ACB . 又∵CDE E ∠=∠,∴?=∠=∠=∠302 1ACB CDE E .∴E DBC ∠=∠.∴DE DB =. M B D C E A 图1 图2 B C A D E 2 3 1 A B C D 图3 E

如何突破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难点共3页文档

如何突破小学数学教学中重难点 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是小学数学教学成功关键。往往我们为如何解决重难点而绞尽脑汁,然而效果并不理想。那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是每位教师必须研究解决问题。下面浅述自己在教学中点滴体会。 一、课前预设,找准重难点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强调要在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突出主体学习地位。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每天预设中,要结合学生认知规律,认真研究教材,找准各章节重难点。例如分数乘除法应用题是分数应用题教学重点与难点。教材中引入了列方程来解决分数除法应用题,将除法归结于乘法。所以这一章节重点与难点就集中在分数乘法应用题教学之中,而分数乘法应用题关键就是教学好“一个数乘分数意义”,只有这样才利于分数应用题教学。 二、课堂教学,紧抓重难点 1.在自主剖析中,突破重难点 随着年龄增长,到小学高年级时,学生已经积累了一定数学素养,阅读能力与自学能力都有所发展。当学生初步具备剖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时,教师应当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在预习过程,学生对一些简单问题自己就会解决,无需在课堂上进行集中交流展示,如此不仅节约时间,又提高了学生自学能力。而对于有疑惑地方,记录下来,以便于课堂交流解决。例如在《小数读法与写法》一课中,重难点是正确读写小数、理解小数数位顺序表。在教学本课时,我先让学生独立学习课本52—54页内容。然后完成自学记录卡。 (1)0.20读作()。 12.387读作()。 (2)一点四写作()。 零点零九写作()。 (3)小数点左边是()部分,小数点右边是()部分。12.387中8在()位上,表示()个()。2在()位上,表示()个()。 在自学过程中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小数读法与写法,但是个别学生可能还没有准确掌握与理解,这就要教师进行耐心引导。接着我给学生出示了交流提纲,组织学生在组内进行交流展示、整理学习内容。 (1)浅述一个小数怎样读? (2)浅述一个小数怎样写? (3)小数数位与计数单位相同吗?请举例说明。 通过交流展示,学生熟练地掌握了小数读法与写法,正确理解了小数数位顺学表,纠正了数位与计数单位这两个常混淆数学概念。 2.以旧知识为铺垫,突破重难点 数学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在教学中要从学生经验与已有知识结构作为出发点,通过新旧知识联系,使学生获得基本数学技能。因此我们要在学生已有知识基础上,紧密联系实际,运用具体事例,引导学生以旧引新,层层递进,来实现重难点突破。例如《分数乘法应用题》教学中我主要是抓住一下两个层次进行教学。 (1)求一个数几分之一 一桶油重100千克,2桶油重多少千克? ①100×2=200(千克),就是求1002倍是多少。 ②一桶油重100千克,半桶(桶)油重多少千克? 100×=50(千克),就是求100一半是多少,也就是100是多少。 ③一桶油重100千克,桶油重多少千克?

语文教学中教学重难点的突破方法

语文教学中教学重难点的突破方法 课堂是教师教学的主阵地,要想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优化教学过程,就要想办法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 教学中的重点与难点,一般是因为教学中的某个知识点比较抽象,不易理解,使知识面广而深的问题;有的则是知识内容相近、相似而容易引起学生学习过程中出现混淆的问题;或者是由于学生年龄、生活阅历、思维能力与模式、知识水平等内外因素的局限,以及客观事物的发展尚不充分而导致使所学内容难以理解的问题。在这里,我以四年级语文上册中的一篇精读课文《倔强的小红军》一文的教学为例,将我认识到的关于突破语文教学中重难点的策略在这里浅谈几点:一、直奔重点,辐射全文,整体升华。 直奔重点,辐射全文这样教学设计的有效性,主要是使学生有了读书、思维的自由和空间,便于长文短教,中心突出。在学生初读课文,了解大意以后,就要引导学生直奔重点,明确主旨,牵一发而动全身,由整体感知出发,再联系上下文读书。培养学生养成读书时善于抓住重点词句的良好习惯,掌握阅读方法。 《倔强的小红军》这篇课文记叙了陈赓同志回忆的一件往事:在二万五千里长征过草地时,一位掉队的小红军倔强地拒绝陈赓同志的帮助,最后牺牲的故事。本课的教学重难点是:通过理解小红军和陈赓的动作、神情、语言的描写,了解小红军和陈赓的品质及其情感。教学时,我在学生从整体上了解了课文内容,并质疑问难以后,引导学生由“从哪里可以看出小红军倔强?小红军为何如此倔强?”这两个问题出发,辐射全文,联系上下文去读书,去品味,成功地变填鸭式、灌输式、注入式为启发式、探究式、发现式的有效的教学设计。 二、合理利用多媒体教学,高效解决重难点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语文教学需要更更丰富的学习资源。在传统的的教学中,教师往往通过口授来反复说明文章的重难点,但常常事倍功半。而多媒体课件比语言更有说明力和真切感,它能将事物很形象地表现出来。因此,运用恰当就可以轻而易举地突破教学的重难点,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果。 《倔强的小红军》这篇课文所讲述的故事发生在红军两万五千里长征时期,距离学生的现实生活比较遥远,学生缺乏直观感受。于是,我通过多媒体出示长征相关的资料,播放红军过草地的视频,让学生通过真切的画面感受长征的艰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