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秦兵马俑

14秦兵马俑
14秦兵马俑

14秦兵马俑

教学目标:

1. 检查生字词,规范书写。

2. 朗读课文,理清课文脉络。

3.学习介绍秦兵马俑规模宏大的部分,了解运用所学的说明方法。

教学重点:

学习介绍秦兵马俑规模宏大的部分,了解运用所学的说明方法。

教学难点:

学习在说明文中运用联想的表现手法的作用。

一、谈话导入,检查预习。

1.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第14课《秦兵马俑》。(读题)

2.这篇课文是一篇介绍秦兵马俑的说明性文章。整篇课文语言优美凝练,结构非常清晰。

二、朗读课文、理清脉络

1. 请同学们打开书,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课文共有几个自然段?找三个同学读课文。1自然段、2自然段(找举手的),3~10自然段比较长,有一定的难度,请大家推荐一个班上读书棒的同学读,11自然段齐读。(相机指导点评)

2.动笔画:请3个同学的内容,都有一个中心句,请同学们边听边画出来。(生提前准备笔)

3.检查交流:全文围绕一个总起句来介绍秦兵马俑,这句话是:举世无双的秦兵马俑是我国享誉世界的珍贵历史文物。(齐读)板书:举世无双

4.“举世无双”、“享誉世界”。由此可见,秦兵马俑的地位和价值无与伦比,多么珍贵!

5.除此之外,课文还介绍了秦兵马俑的位置:她出土于————

6.开头交代位置,有些课文还介绍概貌,这是这一类文章通常的写法。拓展开去,各年级学过的课文,这种结构的在我们苏教版《西湖》《泉城》《黄山奇松》《莫高窟》等。

7.课文的最后一段是一个总结性的句子,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出示:“秦兵马俑,惟妙惟肖地模拟军阵的排列,生动地再现了秦军雄兵百万、战车千乘的宏

伟气势,形象地展示了中华民族的强大力量和英雄气概。这在古今中外的雕塑史上是绝无仅有的。”板书:绝无仅有

我们知道秦兵马俑是举世无双、绝无仅有的,我们还可以从这两段话中得到一个信息,秦兵马俑是文物,属于雕塑类的文物。板书:文物、雕塑

8.为什么说它是举世无双、绝无仅有的雕塑文物呢?课文从两个方面来具体介绍,指明答相机板书: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

9.在学生说的基础上,出示提纲。师引读,介绍文章总分总的结构及其好处:使文章结构更加紧凑,内容更加完整。这种结构,写起来既省力又新颖,写成的文章呢,既简练又清新。并板书“总分总”。

10.介绍提纲的作用:编列提纲,在我们读课文时,编列提纲,让我们对课文内容有个完整而清晰的印象,写作文时,先列提纲,再围绕提纲具体写作,胸有成竹,下笔如有神助。

三、直奔重点一,学习规模宏大,了解说明方法。

1.(引入课文第二小节)

2.师述说:提到秦兵马俑,首先让人感觉到的是它宏大的规模。这一段话是围绕那句话写的?“宏大”的意思?

下面的部分都是来描述兵马俑的规模宏大(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

读一读开头和结尾,体会总分总的结构的好处。总结:全文结构清晰,总分总的结构,具体段落也很清晰,也是总分的结构。

4.这一段介绍兵马俑规模宏大时在写法上也是别具一格、特点鲜明,我们来仔细研读它。

5.全班推荐一生朗读该部分。想一想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

6.相机点出:

列数字,(板书)解释说明问题的准确性,使说明更具体。以便读者面对陌生的事物有一个直观的认识。

举例子,(板书)说明的事物具体化,形象化,更真切。一号坑就是举一个典型的例子,很有代表性,在三个俑坑中,规模是最大的。

7作比较,(板书)人们比较陌生的事物,用具体的或者大家已经熟悉的事物和它比较,使读者通过比较得到具体而鲜明的印象。在这儿就是用俑坑和足球场进行比较,突出了说明俑坑的大的特点

8.读到这,我们已经知道了秦兵马俑的规模宏大,那后面这部分内容岂不是可以删去,请同学们默读,想一想这部分内容有何作用,你有什么发现,边读边做批注,把自己的想法写在书上空白的地方

交流:这样的联想,把静的兵马俑写动了,把没有生命的兵马俑写活了,能够让读者穿过时空的界限,真正感受到兵马俑的恢宏气势和高超的制作工艺。俗话说的好,看景不如听景就是这样的道理,这也是这篇说明文独特的地方。像这样的联想在后面的内容中还有很多处,下节课再去好好品读,去感受秦兵马俑的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特点。

四、小结

1.学到这儿,我们知道这是一篇非常典型的说明性文章,全文按总分总的结构,具体介绍时运用列数据、作比较和举例子的方法,再加上作者的联想让我们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这样我们不仅知道课文写了什么内容,更为重要的是,我们还要知道课文是怎么为我们说清楚的。这就是我们这节课的收获。

五、作业

模仿课文第二自然段的写法,运用列数据、作比较和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写一个片段介绍家乡的一处自然景物或名胜古迹。(若能加上联想就更好了)备用作业:习字册

板书:

举世无双

规模宏大总

14.秦兵马俑类型众多个性鲜明分

列数据绝无仅有

作比较

举例子总

课文《秦兵马俑》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课文《秦兵马俑》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课文《秦兵马俑》第二课时教学设计范文 一、师导入: 举世无双的秦兵马俑是我国享誉世界的珍贵历史文物。它出土于西安以东30千米的临潼。秦兵马俑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让我们一起去神奇的地下王国看一看吧! 二、生观看视频——全景 师问:你看到了什么? 三、学习第2节: 1、师:第2自然段写秦兵马俑规模宏大,认真读读这一段,找一找从哪些句子中可以体会到秦兵马俑规模的宏大。 2、生自己读 3、指名交流 (师补充:三个俑坑总面积达19120平方米,我们学校的占地面积大约13000平方米,三个俑坑大约有一个半我们学校这么大。) 师过渡:秦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让我们先来看看将军俑。 四、学习第4节: 1、生看图(将军俑) 请同学说说看了以后有什么感受? 2、指名读第4节 3、自己读课文,体会体会将军俑有什么鲜明的个性特点?

4、师:你可以说说你的体会。你也可以读课文,把你体会到的将军俑的个性特点通过朗读体现出来。 生交流:(师评价:威风凛凛、指挥若定) 5、男生齐读 五、学习第5~9节 1、师:除了将军俑外,课文中还介绍了哪几种兵马俑? 生:武士俑、骑兵俑、车兵俑、、马俑 师: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一种兵马俑,用刚才学习第4自然段的方法重点学习,看看图,读读课文,体会体会它们的个性特点。 2、生自学 (时间允许:两人交流) 3、第5节 (1)选择学习武士俑的举手 (2)谁来说说体会?还有吗?读出体会也可以。 (3)现在想介绍武士俑的.起立——齐读 (评价:英勇无畏、整装待发) 4、还有交流其他兵马俑的吗? 第6:骑兵俑(能骑善射、勇猛无比) 第7:车兵俑(忠心耿耿) 第8:(箭术高超) 第9:马俑(跃跃欲试) 过渡:每一件兵马俑都是极为精美的艺术珍品。仔细端详,你会发现它们神态各异。让我们近距离地再看一看。——生放视频(神态各异)

14、秦兵马俑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14、《秦兵马俑》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江苏省宝应县泾河中心小学孙二林 〔目标预设〕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7个生字,两条绿线中的3个字只识不写。认识1个多音字。重点理解“秦兵马俑”、“规模宏大”、“举世无双”、“战车千乘”等词语。 3、联系课文内容领会“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4、精读课文第二自然段,了解兵马俑规模宏大的特点,感受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民族文化和人民无穷无尽的智慧,激发民族自豪感。 〔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兵马俑规模宏大的特点,联系课文内容领会“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在文中的作用,理清全文的结构和内容。 难点:引导学生凭借课文中的语言材料,了解兵马俑规模宏大的特点,领悟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民族文化和人民无穷无尽的智慧,产生民族自豪感。 〔教学过程〕 一、课前热身,积淀素养 1、背诵古诗《石头城》。 2、诵读《气节篇》。 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战国)孟子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汉)司马迁 出淤泥而不染,濯(zhuó)清涟而不妖。——(宋)周敦颐 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宋)文天祥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明)于谦 二、预习反馈,生成问题 1、课前大家搜集了秦兵马俑的资料。让我们先资源共享。你们了解兵马俑的哪些知识? 2、课件出示:秦兵马俑知多少? 3、学生交流资料。 4、有谁搜集了世界各界对秦兵马俑的赞美? 5、出示课件:①新加坡总理李光耀赞美:“世界的奇迹、民族的骄傲。 ②法国总统希拉克说:“世界上有七大奇迹,秦俑的发现,可以说是八大奇迹了。不看金字塔不算真正到过埃及,不看秦俑不算真正到过中国。” ③美国总统里根赞扬:“兵马俑制造工艺真好”。 ④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更喜爱秦俑的服饰。 ⑤印度总理拉吉夫·甘地说:“我完全被感动了”。 ⑥泰国公主诗琳通认为秦陵兵马俑的“学问很深”。 三、揭示课题,理解秦兵马俑的意思

小学课文《秦兵马俑》教案

小学课文《秦兵马俑》教案 设计意图: 本篇课文以其紧凑鲜明的结构、生动形象的语言、细致 入微的描述,充满深情地展现了秦兵马俑光辉灿烂的形象, 表现了中华民族悠久深远的文化艺术。整篇课文涌动着一种 浓浓的真情——一种对于中华民族无穷智慧的赞叹之情。可 以说,它不仅是一篇状物类散文,更像是一首动人心魄的中 华历史文化的赞美诗。教学本篇课文,可在学生读熟课文、 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以“情”字为切入口,让学生在情 境中,在课文生动凝练、细腻传神的语言材料中,在师生、 生生间的情感交流与碰撞中,受到心灵的熏陶,使自身情感 脉搏与历史文化的脉搏、与文本语言的脉搏、与作者情感的 脉搏形成强烈共振,从而提升学生的思想境界和语文素养。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感受秦兵马俑的规模宏大。 1、上一节课,我们已初步领略了世界第八大奇迹秦兵 马俑,请你用一个词语说说它给你留下的印象。 生:规模宏大、气势磅礴、气势恢弘、举世无双…… 2、秦兵马俑之所以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是因为它—— 出示: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形象鲜明。 指导朗读。

3、同学们,在出土的近8000多个栩栩如生的兵马俑中,竟找不到两个一模一样的,真是太不可思议了,这节课,让 我们跟随作者的脚步,一起走近兵马俑。 二、品词析句,在文本语言中动情 1、学习4——9小节。 (1)请同学们快速默读第4——9小节,思考:课文向 我们介绍了哪些类型的兵马俑? 将军俑、武士俑、骑兵俑、车兵俑、弓弩手、马俑。 师:的确,大厅里的兵马俑类型众多,每一件都是极为 精湛的艺术珍品。板书:类型众多 (2)出示第4小节 出示:将军俑身材魁梧,头戴金冠,身披铠甲,手握宝剑,昂首挺胸,站在队伍前列,像是在指挥身后的军吏和士 兵行进。那神态自若的样子,一看就知道是久经沙场、肩负 重任的高级将领。 师:每一种类型的兵马俑都有不同的穿着打扮,也有着 不同的动作神态,而这些恰恰反映了他们不同的个性特点。 我们一起来看看描写将军俑的这段文字。 学生自由读,边读边想象将军俑的样子,并思考可以用 哪些词语来形容将军俑。。 学生交流: 威风凛凛、神态自若、沉着镇定、英姿飒爽、气宇轩

14秦兵马俑

14秦兵马俑 教学目标: 1. 检查生字词,规范书写。 2. 朗读课文,理清课文脉络。 3.学习介绍秦兵马俑规模宏大的部分,了解运用所学的说明方法。 教学重点: 学习介绍秦兵马俑规模宏大的部分,了解运用所学的说明方法。 教学难点: 学习在说明文中运用联想的表现手法的作用。 一、谈话导入,检查预习。 1.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第14课《秦兵马俑》。(读题) 2.这篇课文是一篇介绍秦兵马俑的说明性文章。整篇课文语言优美凝练,结构非常清晰。 二、朗读课文、理清脉络 1. 请同学们打开书,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课文共有几个自然段?找三个同学读课文。1自然段、2自然段(找举手的),3~10自然段比较长,有一定的难度,请大家推荐一个班上读书棒的同学读,11自然段齐读。(相机指导点评) 2.动笔画:请3个同学的内容,都有一个中心句,请同学们边听边画出来。(生提前准备笔) 3.检查交流:全文围绕一个总起句来介绍秦兵马俑,这句话是:举世无双的秦兵马俑是我国享誉世界的珍贵历史文物。(齐读)板书:举世无双 4.“举世无双”、“享誉世界”。由此可见,秦兵马俑的地位和价值无与伦比,多么珍贵! 5.除此之外,课文还介绍了秦兵马俑的位置:她出土于———— 6.开头交代位置,有些课文还介绍概貌,这是这一类文章通常的写法。拓展开去,各年级学过的课文,这种结构的在我们苏教版《西湖》《泉城》《黄山奇松》《莫高窟》等。 7.课文的最后一段是一个总结性的句子,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出示:“秦兵马俑,惟妙惟肖地模拟军阵的排列,生动地再现了秦军雄兵百万、战车千乘的宏

伟气势,形象地展示了中华民族的强大力量和英雄气概。这在古今中外的雕塑史上是绝无仅有的。”板书:绝无仅有 我们知道秦兵马俑是举世无双、绝无仅有的,我们还可以从这两段话中得到一个信息,秦兵马俑是文物,属于雕塑类的文物。板书:文物、雕塑 8.为什么说它是举世无双、绝无仅有的雕塑文物呢?课文从两个方面来具体介绍,指明答相机板书: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 9.在学生说的基础上,出示提纲。师引读,介绍文章总分总的结构及其好处:使文章结构更加紧凑,内容更加完整。这种结构,写起来既省力又新颖,写成的文章呢,既简练又清新。并板书“总分总”。 10.介绍提纲的作用:编列提纲,在我们读课文时,编列提纲,让我们对课文内容有个完整而清晰的印象,写作文时,先列提纲,再围绕提纲具体写作,胸有成竹,下笔如有神助。 三、直奔重点一,学习规模宏大,了解说明方法。 1.(引入课文第二小节) 2.师述说:提到秦兵马俑,首先让人感觉到的是它宏大的规模。这一段话是围绕那句话写的?“宏大”的意思? 下面的部分都是来描述兵马俑的规模宏大(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 读一读开头和结尾,体会总分总的结构的好处。总结:全文结构清晰,总分总的结构,具体段落也很清晰,也是总分的结构。 4.这一段介绍兵马俑规模宏大时在写法上也是别具一格、特点鲜明,我们来仔细研读它。 5.全班推荐一生朗读该部分。想一想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 6.相机点出: 列数字,(板书)解释说明问题的准确性,使说明更具体。以便读者面对陌生的事物有一个直观的认识。 举例子,(板书)说明的事物具体化,形象化,更真切。一号坑就是举一个典型的例子,很有代表性,在三个俑坑中,规模是最大的。

14秦兵马俑导学案

14秦兵马俑 五年级学生姓名 一、教材简析 《秦兵马俑》是一篇状物类的散文。本篇课文以其紧凑鲜明的结构、生动形象的语言、细致入微的描述,充满深情地展现了秦兵马俑光辉灿烂的形象,表现了中华民族悠久深远的文化艺术。整篇课文涌动着一种浓浓的真情——一种对于中华民族无穷智慧的赞叹、热爱之情。可以说,它不仅是一篇状物类散文,更像是一首动人心魄的中华历史文化的赞美诗。学生是意义的主动构建者,在朗读、欣赏、想象一系列的学习活动中,把秦兵马俑的美,雕塑艺术的美,传统文化的美的种子潜移默化地渗透进自己的血液里,达到文化的濡染作用。 二、学习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8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联系课文内容领会“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在文中的作用。学习在描写实景时展开联想的表达方法。 4、培养学生获取、处理信息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5、凭借课文的语言材料,感受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民族文化和人民无穷无尽的智慧,激发民族自豪感。 三、教学重、难点: 通过语言文字、网络资料探究秦兵马俑的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特点。 四、自学引导 (一)课前延伸 1、了解秦兵马俑。 。 3、借助生字读音把课文读三遍,把生字词学会认读。(家长签字) 拱手队伍军吏马靴铜戈擎着跪下模拟 举世无双所向披靡南征北战神态自若 跃跃欲试若有所思惟妙惟肖绝无仅有 4、解释下面词语的意思。(我能通过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词语) 举世无双 所向披靡 南征北战 神态自若 跃跃欲试 若有所思 惟妙惟肖 绝无仅有

(二)自主探究 句子:你认为重点的句子可以画一画,反复读一读,写一写感受。 (1)课文内容我知道,我能概括出课文的主要内容: (2)理解课文,我能通过读文来理解课文,把读书感受要质疑的问题记录下来。 A.朗读课文,想想秦兵马俑给你的最深印象是什么? B我通过以下词句体会到的 C我的读书感悟 D我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E我还有不理解的地方需请教。 五、合作探究 1、小组合作学习 (1)我学会了什么? (3)我需要质疑的问题是什么? 2、全班交流展示 (1)各小组归纳总结的内容在班内交流。 (2)各小组出示质疑的问题,分组讨论解决,师点拨引导。 (3)重点探究: 这篇课文是从哪两个方面具体介绍秦兵马俑的? 找出有关语句,读一读,谈谈自己的体会。 六、巩固检测 1、课文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请从课文中找出来,写在下面的横线上,并想一想这句话在全文中的作用。 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揣摩用词的精妙。 武士俑高1.8米左右,体格(),体态(),身上()战袍,()铠甲,脚上()前端向上翘起的战靴,头发大多挽成了偏向右侧的发髻。它们有的()铜戈,有的()利剑,有的()盾牌。个个目光炯炯,双唇紧闭,神态严峻,好像一场大战就在眼前。 七、拓展阅读 阅读主题阅读丛书第四本第2页《兵马俑是如何烧制的》,边读边思考:秦兵马俑的制造过程至今仍是世界之谜。你还知道哪些目前尚未解开的奇迹之谜?制作一张关于“世界之谜”的知识卡片吧! 教后反思:

人教版小学语文14-秦兵马俑(说课稿)

14.《秦兵马俑》说课稿 一、说教材 1.编者意图 学习《秦兵马俑》目的在于让学生了解祖国的历史和灿烂文化,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振兴中华的责任感。 2.教材分析: 《秦兵马俑》一课是一篇状物类散文,生动地描绘了秦兵马俑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特点,反映了中华民族的聪明才智,再现了中华民族一段强盛辉煌的历史,表达了作者对光辉灿烂的中华民族艺术的热爱。 整篇文章条理清楚,语言生动,而且展开了丰富而合理的想象,从而把秦兵马俑的特点栩栩如生的描绘出来。因此,作者是如何写出兵马俑的“规模宏大”,怎样表现兵马俑"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特点,便是本篇课文的教学重点。 3.设计理念: 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唤醒学生的主人翁意识,突出主体参与价值,体现语文学习实践性与独特体验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提出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以及合作与交流的能力,努力打造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 4.教学目标 以“三维”目标为依据,结合教材的类型特点,我确定了本课时的教学目标(本课共分两课时教学,我执教的是第二课时)。 (1)理解并体会秦兵马俑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特点。 认识冒号、分号、省略号的用法。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感受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文化和古代人民的智慧,激发民族自豪感。

5.教学重点 ⑴理解并体会秦兵马俑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特点。 ⑵认识冒号、分号、省略号的用法。 6.教学难点 五年级学生虽有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但秦兵马俑毕竟是两千多年前秦王朝的产物,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太远,学生对于它的理解与想象会有很大的难度。所以,本课时的教学难点是:感悟秦兵马俑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特点,感受秦兵马俑的精美,激发民族自豪感。 二、说教法 1.直观演示法: 2.启发式教学法: 三、说学法 1.读中感悟法。 2.合作学习法。 四、说教学流程 根据我校提出的"主动教育"模式思路:"质疑——学习——解疑——拓展——检测"。我将本节课设计为以下五个环节: 第一环节:引导质疑,形成期待 上课伊始,我准备开门见山,直奔主题: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感受到了秦兵马俑规模宏大的特点。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这篇课文。那么,根据上节课的学习方法,你们认为我们这节课的任务是什么呢?我想学生完全有能力一针见血地提出质疑:课文介绍了哪些类型的兵马俑?他们都是什么样子?兵马俑具有哪些个性?课文是怎样描写兵马俑的神态的?学生的质疑肯定是零碎的,或表达不到位,我再会把学生提出的问题归纳整理成以下四个问题出示。这是学生的阅读期

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14课《秦兵马俑》同步练习(I)卷

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14课《秦兵马俑》同步练习(I)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 一、基础题 (共17题;共85分) 1. (3分)按拼音写汉字。 lún kuòhén jìshì h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5分)写出下列景点所在地的省份名称。 平遥古城(山西) 武夷山——________ 丽江古城——________ 都江堰——________ 孔府——________ 兵马俑坑——________ 3. (3分)给划线字选择正确的义项。(只填序号) ①所向披靡________:A.顺风倒下;B.无、没有。 ②举世无双________:A.往上托;B.举动;C.推选;D.全。 ③绝无仅有________:A.断绝;B.完全没有了;C.独一无二的;D.绝对。 4. (3分)写出近义词 忽然—________ 景物—________ 洁白—________ 5. (4分)根据句子意思写词语。 ①绿漆的柱子,红漆的栏杆,一眼望不到头。________ ②一匹匹陶马好像要撒开四蹄,腾空而起,踏上征程。________

③万寿山上,一排排宫殿造型精致,色彩华丽耀眼。________ ④这么多小狮子,没有哪两只是相同的。________ 6. (13分)将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养________锐跃跃________ ________死________斗惟________惟________ ________首________胸________有神 ________无双所________靡 南________北________ 7. (5分)用上合适的关联词,把下面的句子合并成一句话。 ①兵马俑规模宏大。兵马俑类型众多,个性鲜明。 ②秦兵马俑是珍贵的历史文物。秦兵马俑吸引了不少的中外游客。 ③老师只说了一句简短的话。这句话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 8. (5分)读句子,用划线的词语造句。 ①至于书里的意思,先生从来不讲。 ②现在你们既然想听,我就讲讲吧! 9. (6分)一副对联的上句称为“出句”,下句称为“对句”。请你为下面的出句或对句选出合适的对句或出句。 A.学海 B.东海 C.画饼充饥 D.春兰 E.雪中送炭 F.良师 秋菊________ 望梅止渴________

《秦兵马俑》第二课时

秦兵马俑》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展开丰富想象,体会兵马俑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特点。 3.感受中华民族灿烂悠久的历史文化和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激发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 借助语言材料,展开丰富想象,感受兵马俑的特点。 【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设置悬念 1.在我国陕西省临潼县,有被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生齐:秦兵马俑) 2. 播放课件 3. 激情导入: 1979 年,前法国总理希拉克在参观秦兵马俑后,感叹道:“不看金字塔,不算到埃及;不看秦兵马俑,不算到中国。”秦兵马俑到底有着怎样的魅力,会让他产生这样的感受,发出这样的赞美呢? 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近秦兵马俑。 二、快速浏览,抓住特点 快速浏览全文,找出最能概括兵马俑特点的一句话。 (出示句子) 三、精读课文,体会特点,学习写法 (一)感受秦兵马俑“规模宏大” 1.默读第二自然段,勾画出表现秦兵马俑规模宏大的词句。 2.交流感受,指导朗读。 (1)你从哪些地方感受到了兵马俑规模宏大?(抓住数字) (2)能通过你的朗读把兵马俑这种的气势读出来吗?

(3)学生齐读,读出秦兵马俑的规模宏大,气势恢宏。 3. 小结 (二)感受秦兵马俑的“类型众多、个性鲜明” 1.快速浏览课文,看作者生动细致地向我们介绍了哪几种兵马俑。(出示课件) 2.重点学习将军俑 (出示图片) 这位将军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学生交流) 作者又是如何抓住特点来描写这位将军呢?(出示文字) 作者为什么能把这位将军描写得栩栩如生,你发现这段文字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吗?(体会作者把观察到的事物和自己的想象相结合的写法) 3.指导自学。 (1)请同学们四人小组合作学习其他的兵马俑。 (2)教师点拨:先确定学习内容,再感情朗读,抓住重点词语体会兵马俑的特点。 (3)小组同学合作学习。教师巡视指导。 (4)交流汇报。教师结合学生的汇报,展示相应的课件,指导感情朗读,体会兵马俑的特点。 4.感受“形态各异”,练习仿写人物形态 (1)(出示课件引读第十节) (2)感受兵马俑是“极为精美的艺术珍品” A.作者是如何把这群没有生命的兵马俑表现得栩栩如生呢? B.你能通过朗读,把你的体会和感受读出来吗? C.八千个兵马俑就有八千种不同的神态,在你的心中还浮现出了哪些神态各异的兵马俑呢?你能学习作者的写法,把它们描绘出来吗?(小组合作,展开想象,仿写句子,集体交流) 四、总结全文,升华感情 1. 过渡:看着这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秦兵马俑,前新加坡总理李光耀感叹道:“秦兵马俑的发现是世界的奇迹,民族的骄傲。”美国前国务卿

《秦兵马俑》第二课时教学实录

《秦兵马俑》第二课时教学实录 师:上一课,我们一起踏上了古都西安,来到了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课件出示一号坑全景图)还记得吗?这是一座拱形的巨大建筑物,里面是一个--生:(齐)宽敞明亮的大厅,足足有两个足球场那么大。屋顶是半圆形的,厅内没有一根柱子,极为壮观。 师:今天,让我们再一次走进兵马俑博物馆,领略它的独特神韵。 师:(切换到专题网站首页)点击课文,找到第三自然段,请大家看大屏幕,我们的专题网站为大家提供了学习导航,大家可以先读读方法指南上的要求,(师示范)再去看看友情推荐中的图片、文字资料,感受秦始皇兵马俑军阵的特点。最后还可以自我检测一下学习的效果。 生:学生上网学习第三自然段。 (教师巡回指导) 师:可以几个人一组交流交流你的感受。 (学生小组交流) 师:大家学得很认真,合作得也很好,体会到兵马俑军阵的特点了吗? 生:体会到了。 师:那谁来说说看? 生:我从网上,还有课文中体会到秦始皇兵马俑军阵的特点是威武雄壮。 师:板书:威武雄壮。 师:第三自然段主要向我们介绍了威武雄壮的军阵(指大屏幕),谁来读一读。 (生朗读第三自然段) 师:军阵威武雄壮在哪儿呢?能结合刚才阅读的资料、欣赏的画面具体谈谈自己的感受吗? 生:我是从“精锐的前锋,排成3列横队,210个武士俑,身穿战袍,手持弓弩,背负箭囊。”这句话体会到的,这儿的武士俑一个个都非常勇猛。 师:(出示武士俑图片)瞧,(指大屏幕)这就是武士俑,感觉怎么样? 生:威风。 生:高大。 师:知道武士俑有多高吗? 生:武士俑高1.8米。 师:看来你把补充资料读得非常仔细。谁来模仿一下威猛的武士? (一生主动上来) 师:同学们,1.8米是武士俑的平均身高,最高的近2米,这样高大的兵俑在世界上也是罕见的。 师:(问走上讲台的学生)你多高? 生:一米五几吧。 师:我想踩在凳子上差不多了吧。 (生站在凳子上,师仰起头看他。)

秦兵马俑课文原文范文.doc

【主持词大全】 大家知道《秦兵马俑》这篇课文吗?以下是整理的原文,一起来阅读吧。 秦兵马俑课文原文 秦兵马俑在我国西安的临潼出土,它举世无双,是享誉世界的珍贵历史文物。 兵马俑规模宏大。已发掘的三个俑坑,总面积近20000平方米,差不多有五十个篮球场那么大,坑内有兵马俑近八千个。在三个俑坑中,一号坑最大,东西长230米,南北宽62米,总面积14260平方米;坑里的兵马俑也最多,共有六千多个。一号坑上面,现在已盖起了一座巨大的拱形大厅。走进大厅,站在高处鸟瞰,坑里的兵马俑一行行、一列列,十分整齐,排成了一个巨大的长方形军阵,真像是秦始皇当年统率的一支南征北战、所向披靡的大军。 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 将军俑身材魁梧,头戴鹖冠,身披铠甲,手握宝剑,昂首挺胸。那神态自若的样子,一看就知道是久经沙场,重任在肩。 武士俑平均身高8米,体格健壮,体态匀称。它们身穿战袍,披挂铠甲,脚登前端向上翘起的战靴,手持兵器,整装待发。 骑兵俑上身着短甲,下身着紧口裤,足蹬长靴,右手执缰绳,左手持弓箭,好像随时准备上马冲杀。 陶马和真马一般大小,一匹匹形体健壮,肌肉丰满。那跃跃欲试的样子,好像一声令下,就会撒开四蹄,腾空而起,踏上征程。 每个兵马俑都是极为精美的艺术珍品。仔细端详,神态各异有的颔首低眉,若有所思,好像在考虑如何相互配合,战胜敌人;有的目光炯炯,神态庄重,好像在暗下决心,誓为秦国统一天下作殊死拼搏;有的紧握双拳,好像在听候号角,待命出征;有的凝视远方,好像在思念家乡的亲人……走近它们的身旁,似乎能感受到轻微的呼吸声。 秦兵马俑,在古今中外的雕塑史上是绝无仅有的。它惟妙惟肖地模拟军阵的排列,生动地再现了秦军雄兵百万、战车千乘的宏伟气势,形象地展示了中华民族的强大力量和英雄气概。 扩展阅读 秦兵马俑的教案 教学要求

五下14《秦兵马俑》

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 14秦兵马俑 一、教学目标: 1.认识课后7个生字,1个多音字“乘”,两条绿线中的4个字只识不写,积累“举世无双、享誉世界、规模宏大、南征北战、所向披靡、神态自若、跃跃欲试、若有所思、惟妙惟肖”等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领会"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在文中的作用,体会本文总分总的结构特点。 3.凭借课文的语言材料,感受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民族文化和人民无穷无尽的智慧,激发民族自豪感。 4.学习本文列数字、作比较、举例子等说明方法,并能用所学的说明方法介绍自己感兴趣的一处景物。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阅读课文,想象秦兵马俑宏伟的气势和鲜明而丰富多样的神态,激发民族自豪感。 难点:抓住过渡句统领全文的结构和内容。 三、教学评价设计: 1.通过检查学生预习、针对学情指导训练方式,落实字词、读书的教学目标。 2.在读书感悟中,采用默读、圈画、讨论、交流、有感情朗读等方式推进学生读懂课文内容,感受秦兵马俑的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让学生讨论交流,在讨论过程中解决问题,突破重点和难点。 3.在整个自读感悟的过程中,关注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效果,关注学生对课文内容朗读理解的情感变化,及时做出鼓励性评价。 四、教与学的准备: 学生:1.让学生预习课文,搜集秦兵马俑的资料。 2.做预习单。 教师:1.准备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资料,如秦兵马俑的资料等。 2.制作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课时:2课时 六、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环节一、整体感知——初读感知,整体把握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在我国陕西省临潼县,有被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生齐:秦兵马俑) 2.板书课题。 3.激情导入:1979年,前法国总理希拉克在参观秦兵马俑后,感叹道: 秦兵马俑到底有着怎样的魅力,为什么会让他产生这样的感受,发出这样的赞美呢?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近——,一起去感受——,一起去赞美——。 (二)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1.生自读 2.检查词语(认读,归类,多音字) (1)出示本课词语,认读。 举世无双享誉世界规模宏大南征北战 所向披靡昂首挺胸神态自若目光炯炯 久经沙场跃跃欲试若有所思神态各异 (2)分析字形,指导记忆。 3.指导书写。 (三)快速浏览,抓住特点 1.学生快速浏览全文,找出最能概括兵马俑特点的一句话。 2.反馈时,师问:这句话交代了兵马俑的哪几个特点?(板书特点: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 再读这句话,你还有什么发现?(过渡段,承上启下的作用) 环节二、部分理解——精读感悟,重点突破 (四)精读课文,体会特点,感受秦兵马俑“规模宏大” 1.默读第二自然段,边读边用笔勾画出最能体现秦兵马俑规模宏大的句子,在旁边写上自己的理解,想一想作者用了哪些好方法呢? (1)列数字:那么多的数字展现在你面前,有什么好处呢? (2)作比较。

秦兵马俑课文_秦兵马俑教学设计

秦兵马俑课文_秦兵马俑教学设计 课文《秦兵马俑》出自四年级上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 【原文】 秦兵马俑在我国西安的临潼出土,它举世无双,是享誉世界的珍贵历史文物。 兵马俑规模宏大。已发掘的三个俑坑,总面积近20000平方米,差不多有五十个篮球场那么大,坑内有兵马俑近八千个。在三个俑坑中,一号坑最大,东西长230米,南北宽62米,总面积有14260平方米;坑里的兵马俑也最多,有六千多个。一号坑上面,现在已经盖起了一座巨大的拱形大厅。走进大厅,站在高处鸟瞰,坑里的兵马俑一行行,一列列,十分整齐,排成了一个巨大的长方形军阵,真像是秦始皇当年统率的一支南征北战、所向披靡的大军。 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 将军俑身材魁梧,头戴鹖冠,身披铠甲,手握宝剑,昂首挺胸。那神态自若的样子,一看就知道是久经沙场,重任在肩。 武士俑平均身高约18米,体格健壮,体形匀称。它们身穿战袍,披挂铠甲,脚登前端向上翘起的战靴,手持兵器,整装待发。 骑兵俑上身着短甲,下身着紧口裤,足登长靴,右手执缰绳,左手持弓箭,好像随时准备上马冲杀。 马俑与真马一般大小,一匹匹形体健壮,肌肉丰满。那跃跃欲试的样子,好像一声令下,就会撒开四蹄,腾空而起,踏上征程。

每个兵马俑都是极为精美的艺术珍品。仔细端详,神态orG各异:有的颔首低眉,若有所思,好像在考虑如何相互配合,战胜敌手;有的目光炯炯,神态庄重,好像在暗下决心,誓为秦国统一天下作殊死拼搏;有的紧握双拳,好像在听候号角,待命出征;有的凝视远方,好像在思念家乡的亲人……走近它们的身旁,似乎能感受到轻微的呼吸声。 秦兵马俑,在古今中外的雕塑史上是绝无仅有的。它惟妙惟肖地模拟军阵的排列,生动地再现了秦军雄兵百万、战车千乘的宏伟气势,形象地展示了中华民族的强大力量和英雄气概。 【教材简说】 这篇精读课文是看图学文。它由两幅长城的图片和一篇短文组成,直观的图画和具体 形象的短文紧密结合,表现了长城的雄伟壮观和高大坚固,赞美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抒发了作者的民族自豪感和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这篇课文共有四个自然段,可依自然段分成四部分阅读。第一部分,配合第一幅图,概括地介绍长城,突出长城的“长”,这是远看 长城;第二部分,配合第二幅图,具体地介绍长城,突出长城的“高大坚固”,这是近看长城;第三部分,由长城展开联想,歌颂古代劳 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第四部分,总结全文,指出长城在世界历史上的地位,赞美长城是“伟大的奇迹”。 选编这篇课文,一是让学生认识长城,知道它是我国古代劳动人

《秦兵马俑》教学设计

《秦兵马俑》教学设计 1、语文教学具有审美性的特点,遵循这一特点,挖掘语文的审美因素,把学生带入意境,批文如情,是学生自主学习的有效策略。 2、语文教学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体。抓紧语言文字,感悟形象,体会感情,学习表达,塑造心灵,陶冶情操。 3、建构主义认为,学生学习的过程是学生主动建构的过程。课程资源对于转变课程功能和学习方式具有重要意义。 教学内容: 九年制义务教育六年制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第12册第19课《秦兵马俑》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A、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B、联系课文内容领会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在文中的作用。 C、理解兵马俑规模宏大、个性鲜明的特点。 2、情感目标: 从文章的语言文字中感受到祖国悠久灿烂的民族文化和人民无穷无尽的智慧,激发民族自豪感。

3、能力目标: A、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B、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想象能力。 C、培养学生通过网络搜索、处理信息的能力,质疑释疑的探究能力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秦兵马俑》是一篇状物类的散文,生动地描绘了秦兵马俑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特点,反映了中华民族的聪明才智,表达了作者对光辉灿烂的中华民族艺术的热爱。文章不仅采用了列数字、作比较、举例子等说明事物的方法,而且展开了丰富而合理的想象,从而把秦兵马俑的特点栩栩如生地描绘出来。因此,作者是如何

写兵马俑的恢弘气势和高超的制作技术,怎样表现兵马俑众多的类型和鲜明的个性,便是本篇文章的教学重点,当然类型和个性是重中之重。而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通过网络搜索、处理信息的能力,质疑释疑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讨论交流的合作学习能力,便是教学难点。 教学对象分析 对于六年级的学生来说,电脑、网络已不再陌生,反而更能激发他们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传统的教学模式压抑着他们个性的张扬、控制着他们自主学习的空间,他们期待的是开放性的课堂,充分发挥自我、大胆猜想、富于挑战的课堂。 数字化教学平台的设计和制作: 利用网络资源,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他们的信息素养和相互合作的学习能力。在《秦兵马俑》的数字化教学平台中设计了以下几个部分:背景资料让学生了解秦兵马俑,感知兵马俑的恢弘气势

第14课《秦兵马俑》教案设计

14、秦兵马俑 学习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8自然段。 2、学会本课的生字,会认10个字。积累精彩的词句。。 3、通过品读关键词句,想象、感受兵马佣的神态和气势,感受中国悠久灿烂的民族文化和人民无穷无尽的智慧,激发民族自豪感。 4、学习作者抓住特点观察、说明的方法,了解常用的、基本的说明方法,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教学重、难点:联系课文内容领会“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在文中的作用,凭借课文的语言材料,感受中国悠久灿烂的民族文化和人民无穷无尽的智慧,激发民族自豪感。 教学时数: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导入新课 1974年,在陕西临潼县东南秦始皇的骊山陵东侧,发现了三个兵马俑陪葬坑,从中出土了大量刻画精致、形态逼真的兵马俑。 这便是举世无双、享誉世界的秦兵马俑,被人们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今天我们所学的课文就是介绍秦兵马俑的一篇佳作。出示课题,齐读。 二、看录象,创设情景 1、仔细欣赏。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交流。 2、自读课文,了解大意。选择感兴趣的内容练读,读给同桌听。 3、说说兵马俑给你的印象。 三、学习生字词 1、读带有生字的词语,正音。 2、理解词义,可联系上下文,也可查字典。 3、指名试读课文,读准确,读通顺。四、精读秦兵马俑的“规模宏大” 四、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 1、默读课文第二自然段,思考:课文从哪些方面反映了秦兵马俑的规模宏大? 2、集体讨论。 (1)从三个俑坑的总面积和兵马俑的数量体会秦兵马俑的规模宏大。 (2)从一号坑的长、宽、面积和兵马俑数量体会秦兵马俑的规模宏大。 3、指导朗读前四句,感受兵马俑的规模宏大。了解列举数据的说明方法。 4、人们看到如此规模宏大的兵马俑会有什么感受?(人们无不为兵马俑的恢弘气势和高潮的制作工艺所折服) 5、读最后一个长句子,前半句讲了兵马俑的恢弘气势,“看上去真像……”讲兵马俑的高超制作工艺。 6、有感情朗读第二自然段 五、作业 1、朗读课文。 2、抄写词语 第二课时

秦兵马俑的教案

一、导入 导语: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沿着历史的长河来到“世界文化遗产”的另一站----古都西安,一起去感受那震撼人心的秦兵马俑。 生读课题。 二、检查预习,整体感知兵马俑。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受。 师:那好,今天就让我们跟随作者一起到那神奇的地下王国去探秘吧! 1、学生自由读书,边读边思考:课文介绍的兵马俑给你留下怎么样的印象呢?(板书: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 2、师问:刚才大家所说的内容在文章中有一句话都概括了,找一找。 (出示: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 3、师问:这句话在文章中起什么作用?(承上启下,是一个过渡段。)用哪个关联词连接起来的?(不仅……而且……) 4、师问:课文哪些自然段分别写出了这些特点?(学生找出相对应的段落) 四、品读课文,具体感知兵马俑。 ㈠规模宏大。 ⒈问:文章哪个自然段写兵马俑规模宏大? ⒉默读要求: ①划出这一自然段的中心句。 ②用笔勾出最能体现兵马俑规模宏大的句子,在旁边写上自己的体会,也可好好读读,读出自己的理解。 学生勾画,读书。 ⒊交流: ①兵马俑规模宏大。 这个句子是这一自然段的中心句。 ②已发掘的三个俑坑,总面积近20000平方米,差不多有五十个篮球场那么大,坑内有兵马俑近八千个。在三个俑坑中,一号坑最大,东西长230米,南北宽62米,总面积14260平方米;坑里的兵马俑也最多,有六千多个。 师:假如你就是秦始皇,带着这样一支军队南征北战,所向披靡,这是何等的气魄,一起读出这种气势吧!。 ㈡类型众多。 过渡: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课文哪几自然段写兵马俑类型众多。(4——7自然段) ⒈提出要求:自由读4——7自然段,看作者向我们介绍了哪几种兵马俑的类型,用笔勾出来。 ⒉生读书勾画:将军俑、武士俑、骑兵俑、陶马。 ⒌分大组读四种类型的俑,师相机点评。 将军俑:好一群威风凛凛的将军。 武士俑:有这样一群能冲锋陷阵的武士,何愁不能打胜仗。 骑兵俑:骑兵已作好了准备,那战马呢? 陶马俑:“跃跃欲试”什么意思?(急切地想要试试)好,全班再读读,读出这种跃跃欲试的样子。 ㈢个性鲜明, ⒈过渡:下面我们进一步走进兵马俑,再去感受一下它的个性鲜明。读第8自然段,看

14秦兵马俑教学设计

级组研讨课 《14、秦兵马俑》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九隆第七小学杨锦伟 教学目标 1、通过品读课文,理解秦兵马俑“规模宏大类型众多、形象鲜明”的特点。 2、能结合课文内容及对语言文字的品味、解读,感受中华民族的民族文化和人民的智慧。 教学重、难点 通读课文,理解秦兵马俑“规模宏大类型众多、形象鲜明”的特点,感受秦军雄兵百万、战车千乘的宏伟气势,激发民族自豪感。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一起踏上了古都西安,了解了举世无双的秦兵马俑,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14课(齐读课题),现在我们来回顾一下课文是从哪两个方面来介绍兵马俑的呢? 相机板书:规模宏大类型众多,形象鲜明 2、课文是通过哪句话把这两个方面连接起来的呢?(出示)

“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形象鲜明。” 3、请学生说说这句话在课文中的作用。(承上启下) 二、出示合作要求 合作要求: 1、读读第2自然段,划出描写秦兵马俑“规模宏大”的句子读一读,再说说你的感受? 2、认真读4—9自然段,说说课文介绍了哪几种类型的兵马俑?选一种介绍给同学们,并用一两个词概括他的个性特点。 三、小组合作学习,教师巡视指导 四、小组展示,教师点拨 预设(一):读第2自然段,划出描写秦兵马俑“规模宏大”的句子读一读,再说说你的感受? 1、小组展示 A、交流兵马俑的规模宏大。(课件出示第二自然段) B、交流写法 师点拨:作者用了列数字、作比较、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充分让我们感受到了兵马俑规模之大,为了让我们更准确地了解已发掘的三个俑坑的面积,用了我们熟悉的足球场作比较。 C、(齐读)走进大厅,人们无不为兵马俑的恢宏气势和高超的制作工艺所折服。

五年级语文下册第14课秦兵马俑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一课

五年级语文下册第14课秦兵马俑五年级下册 语文第一课 五年级语文下册第14课《秦兵马俑》课文中的秦兵马俑是我国享誉世界的珍贵历史文物,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WTT在此整理了五年级语文下册第14课《秦兵马俑》,供大家参阅,希望大家在阅读过程中有所收获! 五年级语文下册第14课《秦兵马俑》课文 举世无双的秦兵马俑是我国享誉世界的珍贵历史文物。它出土于西安以东30千米的临潼。 兵马俑规模宏大。已发掘的三个俑坑,总面积达19120平方米,足有50多个篮球场那么大,坑内有兵马俑近8000个。在三个俑坑中,一号坑最大,东西长230米,南北宽62米,总面积有14260平方米。坑里的兵马俑也最多,共有6000个左右。一号坑上面,现在已盖起了一座巨大的拱形大厅。走进大厅,人们无不为兵马俑的恢弘气势和高超的制作工艺所折服。站在高处鸟瞰,坑里的兵俑、马俑相间,一行行,一列列,十分整齐,排成了一个巨大的长方形军阵,看上去真像是秦始皇当年统率的一支南征北战、所向披靡的大军。 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形象鲜明。

将军俑身材魁梧,头戴金冠,身披铠甲,手握宝剑,昂首挺胸,站在队伍前列,像是在指挥身后的军吏和士兵行进。那神态自若的样子,一看就知道是久经沙场、肩负重任的高级将领。 武士俑高1.8米左右,体格健壮,体态匀称。身上穿着战袍,套着铠甲,脚上蹬着前端向上翘起的战靴,头发大多挽成了偏向右侧的发髻。它们有的握着铜戈,有的擎着利剑,有的拿着盾牌。个个目光炯炯,双唇紧闭,神态严峻,好像一场大战就在眼前。 骑兵俑上身着短甲,下身着紧口裤,足蹬长筒马靴,右手执缰绳,左手持弓箭,随时准备上马冲杀。 车兵俑则分为驭手和军士,驭手居中而立,驾驭着战车,军士分列在战车两侧,保护着驭手。 弓弩手个个张弓搭箭,两眼盯着前方,或立,或跪,随时准备将利箭射出去。 马俑与真马一般大小,一匹匹形体健壮,肌肉丰满。那跃跃欲试的样子,好像一声令下,就会撒开四蹄,腾空而起,踏上征程。 每一兵马俑都是极为精美的艺术珍品。仔细观察,它们神态各异:有的微微颔首,若有所思,好像在考虑相互配合,战胜敌手;有的眼如铜铃,神态庄重,好像在暗下决心,誓为秦国统一天下作殊死拼搏;有的紧握双拳,勇武干练,好像随时准备出征;有

《秦兵马俑》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材简说】《秦兵马俑》是一篇状物散文。课文详尽地介绍了秦兵马俑宏大的规模、众多的类型和他们各异的神态、特有的气势,发现了作者强烈的赞美之情和民族自豪感。 【课时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秦兵马俑的类型众多和个性鲜明的特点。 2、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中国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和人民 无穷无尽的智慧,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用课文中的词语说兵马俑给你留下的印象并读好这几个词语。 ⑴ 上节课我们随作者去了秦兵马俑,秦兵马俑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呢?请用文章中的词语来说说。 (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举世无双、享誉世界、绝无仅有) ⑵ 指导读这些词。 2、目标揭示,走近兵马俑,体会鲜明个性: ⑴ 齐读第三小节。 (出示第三小节幻灯片) ⑵ 明确第三小节是过渡句。 师:这是文中的一句(生接)过渡句。 ⑶ 揭示目标:

上节课老师和同学们已经研究了兵马俑的规模宏大,那这节课呢,老师要和大家一起来看一看作者是如何具体介绍兵马俑类型众多和个性鲜明的。就让我们一起走近兵马俑,跨越时空和他们对话。 二、学习4?8节,感受兵马俑种类众多、个性鲜明 1、浏览4?8小节,明白俑的类型: ⑴ 请大家快速浏览4?8自然段: 看看文中共写了几种兵马俑。 ⑵ 指名答: 一共有几种? 2、过渡: 课文又是怎么具体写它的鲜明个性的呢? 仔细读课文,用心观察一下,然后我们来交流交流: 对哪个俑的印象最深呢?他们鲜明的个性体现在什么地方呢? ⑴ 生自由读4?8自然段。 ⑵ 指名交流:对什么俑印象最深? 3、学习将军俑: ⑴ 看来有好多同学喜欢不同的俑,那么将军俑的鲜明个性体现在什么地方呢? (出示幻灯片) (服饰、神态、职责) ⑵ 你们觉得将军俑该是什么样的形象?摆个造型吧。

《秦兵马俑》教学设计

《秦兵马俑》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这是一篇略读课文,从两方面详尽介绍了秦兵马俑:一是用详实的数据说明了兵马俑宏大的规模;二是从身材体格、衣着披挂、动作神态等方面,准确、细腻地表现了兵马俑的类型众多、神态各异、个性鲜明。文中既有说明、描述的文字,也有作者丰富的联想与想象,使我们如临其境,而且深深地体会到字里行间洋溢着的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教材中配有三幅插图,一幅是一号坑的远景图,一幅是铠甲武士,另一幅是秦始皇陵彩绘铜车马图片,既能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又能激起学生搜集图片资料的兴趣。 选编这篇课文,目的在于让学生了解秦兵马俑,感受其宏伟气势,激发民族自豪感,培养探究中国的“世界遗产”的兴趣。通过阅读课文,想象秦兵马俑宏伟的气势和鲜明而丰富多样的神态,激发民族自豪感,是本课教学的重难点。 学情分析:感悟“规模宏大”,可以从画面直观感受,也可以联系课文中的数据,用学生熟悉的事物作比较,如与学校的运动场进行比较;感悟“类型众多,个性鲜明”,可以把朗读课文和想象动作神态结合起来。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学会本课生字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体会课文的思想内涵。

2、能力目标:研读课文,深入了解秦始皇兵马俑的阵容、神态和它的出土在考古史上的价值。培养学生自主探究与相互合作交流的能力 3、情感目标:凭借课文的语言材料和网络中的拓展阅读材料,感受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和古代人民的无穷智慧,感受古代劳动人民的伟大,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 1、通过语言文字、网络资料探究秦兵马俑的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特点。 2、认真朗读文本,细细品味,感受文章条理清楚,语言生动,描写细致。 教学过程: 一、提出学习目标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一)、导入揭题。 1、导入:几年前,比利时的《列日报》,登载了一则消息,用充满激情的语言,向读者呼吁:“亲爱的读者,快去美术宫看看,当我们还在漫长的黑夜里时,中国人在干什么?”这是指的什么呢?原来指的是秦始皇陵出土的兵马俑。 (设计意图:课文生动地描绘了秦兵马俑的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特点。激发学生学习、体会。) 2、今天,我们就一起去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走一遭,好吗?(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