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实验室定量测定室内质量控制工作指南

临床实验室定量测定室内质量控制工作指南
临床实验室定量测定室内质量控制工作指南

临床实验室定量测定室内质量控制工作指南

Guideline for Internal Quality Control in Clinical Laboratory Quantitative Measurement

(Draft 3)

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

目次

1前言

1.1 范围

1.2 术语

1.3 室内质控的目的

2 开展室内质控前的准备工作

2.1 人员培训

2.2 操作文件的建立

2.3 仪器的校准和保养

2.4 质控品的选择

2.5 质控品的正确使用与保存

3 室内质控方法的设计

3.1功效函数图法

3.2 简易质控法

3.3 操作过程规范(OPSpecs)图法

3.4 确定质控品浓度水平

4 室内质控的实际操作

4.1设定靶值

4.2设定控制限

4.3 特殊情况的处理

4.4更换质控品

4.5绘制质控图及记录质控结果

4.6质控规则的应用

4.7失控情况处理及原因分析

5 室内质控数据管理

5.1每月室内质控数据处理

5.2每月室内质控数据的保存

5.3每月上报的质控数据图表

5.4室内质控数据的周期性评价

6 参考文献

附录1. 美国CLIA'88能力比对检验的分析质量要求

附录2. 临床化学质控血清一般技术要求

附录3. 常用质控规则及意义

附录4. 用功效函数图对质量控制方法的设计实例

附录5. 简易质控法应用实例

附录6. 应用OPSpecs图设计室内质控方法的原理

附录7.临床实验室(定量测定)室内统计质控计算机模拟软件(QCCS)

附录8. 临床实验室(定量测定)室内统计质控规则设计、评价和应用软件(QC Easy)

1 前言

临床实验室要获得可靠的测定结果,需要建立一个全面的质量管理体系。在全面质量管理体系中,实验室内质量控制(以下简称室内质控)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它控制着自吸取样本至获得测定结果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的整个测定过程,是保证高质量操作的必要措施,所有临床实验室的向患者提供报告的所有定量测定项目必须开展室内质控。《临床实验室定量测定室内质量控制工作指南》是为帮助临床实验室做好室内质控工作而制订的操作规程性文件。

1.1 范围

本指南的内容包括建立室内质控的目的,开展质控前应进行的准备工作,质控方法的设计,开展室内质控的具体操作方法及质控数据的管理等。本指南可做为临床实验室对定量分析项目开展室内质控时的操作指南。

1.2 术语

质量控制(质控):为达到质量要求所采取的作业技术和活动。(1)质量控制包括作业技术和活动,其目的在于监视过程,并排除质量环中所有阶段中导致不满意的原因,以取得经济效益。(2)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的某些活动是相互联系的(GB/T 6583 1994)。

室内质控:实验室内为达到质量要求的操作技术和活动。(1)在医学实验室,室内质控的目的在于监测过程,以评价检验结果是否可靠,以及排除质量环节中所有阶段中导致不满意的的原因。(2)广义上室内质控适用于得出检验结果所有步骤的活动,从临床需要考虑,从收集标本,检测直至报告测定结果。

室间质量评价:由第三方机构采用一系列的办法连续地、客观地评价各实验室的试验结果,并发现实验室本身不易发现的不准确性,了解各实验室之间结果的差异,帮助其校正,使其结果在具有可比性。这种评价是一种回顾性评价,旨在建立实验室间结果的可比性。

校准物/校准品:准备用于建立一个或多个定量值的任何物质。

控制限:判断质控品测定的允许范围的上、下限,通常以标准差的倍数表示。

质控规则:从质控品的测定数据分析该批测定操作是否合格的判断标准。用符号AL(或A-L)表示, 其中A 是测定的标本数或超过控制限(L)的质控测定值的个数,L是控制限。当质控测定值满足规则要求的条件时,判断该分析批违背此规则。

操作过程规范(OPSpecs)图:显示测定方法的不精密度、不准确度和已知质量保证水平达到规定质量要求需要采用的质控方法之间的关系的一种线性图。

精密度:在一定条件下进行多次测定时,所得测定结果之间的符合程度,通常表示测量结果中随机误差的大小。

准确度:是测量结果中系统误差与随机误差的综合,表示测量结果与真值的一致程度。

偏倚:指测定结果与真值的偏离程度。

变异系数:测定结果的标准差与平均值的百分比值,通常用CV%表示。

溯源性:通过一条具有规定不确定度的不间断比较链,使测量结果或测量标准的值能够与规定的参考标准,通常是国家标准或国际标准联系起来的一种特性。

在控:质控结果在控制限之内。

失控:质控结果在控制限之外。

误差检出概率(Ped):对常规测定过程中分析误差的检出概率称为误差检出概率。

假失控概率(Pfr):当测定操作正确进行,除了方法的固有的误差外,在没有其它误差加入情况下如果质控过程中出现了失控信号,称为"假失控",假失控出现的概率称为假失控概率。

1.3 室内质控的目的

室内质控是由实验室的工作人员采用一系列统计学的方法,连续地评价本实验室测定工作的可靠程度,判断检验报告是否可发出的过程。室内质控的目的是检测、控制本实验室测定工作的精密度,并检测其准确度的改变,提高常规测定工作的批间、批内标本检测结果的一致性。

2 开展室内质控前的准备工作

2.1 培训实验室工作人员

在开展质控前,每个实验室工作人员都应对质控的重要性、基础知识、一般方法有较充分的了解,并在质控的实际过程中不断进行培训提高,在实际工作中培养一些质控工作的技术骨干。

2.2 建立标准操作规程

实施质控需要有一套完整的标准操作规程文件(SOP)做保障。例如仪器的使用、维护操作规程,试剂、质控品、校准品等的使用操作规程等。所有临床实验室都应建立一套较完整的SOP。

2.3 仪器的检定与校准

对所用分光光度计、量具要定期进行计量检定。对测定临床样本的仪器要按一定要求进行校准,校准时要选择合适的(配套的)标准品;如有可能,校准品应能溯源到参考方法或/和参考物质;对不同的分析项目要根据其特性确立各自的校准频度。

2.4 质控品的选择

质控品是保证质控工作的重要物质基础。根据质控品物理性状可有冻干质控品、液体质控品和混合血清等;根据有无测定值可有定值质控品和非定值质控品。实验室可根据各自的情况选用以上任何一种质控品作为室内质控品。但做为较理想的质控品至少应具备以下一些特性:

(1)人血清基质,分布均匀;

(2)无传染性;

(3)添加剂和调制物的数量少;

(4)瓶间变异小;

(5)冻干品其复溶后稳定,2-8℃时不少于24小时,-20℃时不少于20天;某些不稳定成分(如胆红素、ALP等)在复溶后前4小时的变异应小于2%;

(6) 到实验室后的有效期应在1年以上。

判断质控血清质量的详细技术指标可参见附录2。

2.5 质控品的正确使用与保存

在使用和保管质控品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严格按质控品说明书操作;

(2)冻干质控品的复溶要确保所用溶剂的质量;

(3)冻干质控品复溶时所加溶剂的量要准确,并尽量保持每次加入量的一致性;

(4)冻干质控品复溶时应轻轻摇匀,使内容物完全溶解,切忌剧烈振摇;

(5)质控品应严格按使用说明书规定的方法保存,不使用超过保质期的质控品;

(6)质控品要在与患者标本同样测定条件下进行测定。

3 室内质控方法的设计

各临床实验室可根据各自的情况及测定项目的不同选用不同的室内质控方法。

3.1 功效函数图法

功效函数图(Power function graph)为分析批失控概率(误差检出概率和假失控概率)与该批发生随机或系统误差大小关系的图,即表示统计功效与分析误差大小(临界随机误差△RE和临界系统误差△SE)的关系。在临床实验室难以进行这种特性的实验研究,因为必须控制许多变量。然而,计算机模拟研究就很容易地获得这种信息,所建立的研究模型包括所考虑的因素及变量。利用功效函数图可以评价不同质控方法的性能特征和设计质控方法,同时功效函数图也是建立OPSpecs图的基础。

3.1.1确定质量目标

这是设计质控方法的起点。质量目标可以用总允许误差(TEa)的形式表示。目前中国尚未确立各项目的总允许误差。美国和欧州分别提出了各项目的可接受的允许误差范围,如各实验室不能自行确定各项目的TEa时,可暂时参考美国临床实验室改进修改法案(CLIA'88 )能力比对检验(PT)的评价限(见附录1),将来有必要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制定出我国临床检验定量测定项目的TEa。

3.1.2评价分析方法

对本实验室定量测定的项目逐一进行评价,确定每一项目的不精密度(用CV%表示)和不准确度(用Bias表示)。

3.1.3计算临界系统误差

临界系统误差△SEc = [(TEa - |bias| ) / s ] - 1.65)

3.1.4绘制功效函数图

功效函数图描述了控制方法的统计"功效",其中Y轴为误差检出概率Ped, X轴为临界误差大小。在图中,Ped作为控制测定值个数N和检出分析误差大小的函数,Y轴的截距则为假失控概率Pfr。功效函数作为一种函数,可以认为其自变量为△SEc和N或△REc和N, 其中的N为控制值的测定个数( 同一控制物的重复测定次数或同一批内不同控制物测定结果的总数),而误差检出概率Ped则为其应变量。功效函数图就是该函数在笛卡尔坐标上的轨迹,Y轴上的截距则为其假失控概率Pfr。功效函数图的绘制比较复杂,可利用计算机模拟程序进行绘制。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开发的质量控制计算机模拟程序(QCCS)和QC Easy可绘制不同质控方法的功效函数图。

3.1.5 评价质控方法的性能特征

质控方法的性能特征包括误差检出概率和假失控概率评价。通常误差检出概率达90%以上,而假失控概率在5%以下就可满足一般临床实验室的要求。

3.1.6选择质控规则及测定质控结果个数

根据评价的结果,选择的质控方法既要有高的误差检出概率和低的假失控概率,又要简单、方便计算。

图1. 利用功效函数图设计室内质控方法流程图。

3.2 简易质控法

对采用上述设计方法比较困难的实验室也可采用简易法进行质控方法的设计。

3.2.1 确定质量目标

以TEa作为质量目标,确定TEa的方法同3.1.1。

3.2.2评价分析方法

对本实验室定量测定的项目逐一进行评价,确定每一项目的不精密度(用CV%表示)和不准确度(用Bias表示)。

3.2.3计算临界系统误差

临界系统误差△SEc = [(TEa - |bias| ) / s ] - 1.65)

3.2.4将"稳定性"分为"良好"、"中等"、"差"等级。使用你自己的最佳判断。如果是"良好"则认为方法几乎没有问题;"差"则认为方法经常出现问题,"中等"则是处于两者之间。

3.2.5决定使用哪一个质控选择表格用作选择质控方法(见表1和2)。

3.2.6 利用△SEc值作为表格的行。

3.2.7利用你判断的稳定性作为表格的列。

3.2.8查出表格的质控规则和质控结果个数。

3.2.9 使用功效函数图来验证其性能。

3.2.10 选择最终需要执行的质控规则和质控结果个数。

表1.单规则固定限控制方法设计表格

表2. Westgard多规则方法质控设计表格

3.3 OPSpecs图法

OPSpecs一词是Operational Process Specifications的缩写,指的是实验室测定工作的操作过程要求。此法为Westgard近年提出的一种图示法,是测定方法的不精密度、不准确度和已知质量保证水平达到规定质量要求需要采用的质控方法之间的一种线条图。应用OPSpecs图可简化设计质控方法的过程。只要将测定方法的不精密度和不准确度标记在OPSpecs图上,就能直接查出选择的质控方法保证质量水平的能力。

3.3.1确定质量目标(Quality Goals)

以TEa作为质量目标,确定TEa的方法同3.1.1。

3.3.2 评价分析方法

对本实验室定量测定的项目逐一进行评价,确定每一项目的不精密度(用CV%表示)和不准确度(用Bias表示)。

3.3.3绘制OPSpecs图

根据各项目的TEa、不精密度、不准确度,画出OPSpecs图。可使用"Westgard Validator"计算机软件

用计算机绘制。从OPSpecs图上可获得达到质量目标时所需采用的质控方法的信息(包括质控规则、测定质控结果的个数、质控方法的性能特征等)。

3.3.4评价质控方法的性能特征

质控方法的性能特征包括误差检出概率和假失控概率评价。通常误差检出概率达90%以上,而假失控概率在5%以下就可满足一般临床实验室的要求。

3.3.5选择质控规则

质控规则是解释质控数据和判断分析批控制状态的标准。以符号AL(或A-L)表示, 其中A是测定质控标本数或超过控制限(L)的质控测定值的个数,L是控制界限。当控制测定值满足规则要求的条件时,则判断该分析批违背此规则。可从OPSpecs图上得到适合的质控规则。常用的质控规则及意义见附录3。

3.3.6 确定测定质控结果个数

根据OPSpecs图给出的信息确定各项目测定质控结果的个数。

图2. 利用OPSpecs图设计室内质控方法流程图。有关OPSpecs图设计方法的原理参见附录4。

3.4室内质控品浓度水平

在选择质控品浓度水平这个数问题上,我们建议三级及三级以上医院的临床实验室,定量测定每批(不超过24小时)至少使用两个浓度水平的质控品。

二级、一级医院临床实验室,定量测定每批(不超过24小时)至少使用一个浓度水平(医学决定性水平)的质控品。

4 室内质控的实际操作

4.1设定靶值

4.1.1稳定性较长的质控品

在开始室内质控时,首先要设定质控品的靶值。各实验室应对新批号的质控品的各个测定项目自行确定靶值。靶值必须在实验室内使用自己现行的测定方法进行确定。定值质控品的标定值只能做为确定靶值的参考。

4.1.1.1 暂定靶值的设定

为了确定靶值,新批号的质控品应与当前使用的质控品一起进行测定。根据20或更多独立批获得的至少20次质控测定结果,计算出平均数,作为暂定靶值。

以此暂定靶值作为下一个月室内质控图的靶值进行室内质控;一个月结束后,将该月的在控结果与前20个质控测定结果汇集在一起,计算累积平均数(第一个月),以此累积的平均数做为下一个月质控图的靶值。

重复上述操作过程,连续三至五个月。

4.1.1.2 常用靶值的设立

以最初20个数据和三至五个月在控数据汇集的所有数据计算的累积平均数作为质控品有效期内的常用靶值,并以此作为以后室内质控图的平均数。对个别在有效期内浓度水平不断变化的项目,则需不断调整靶值。

4.1.2 稳定性较短的质控品

在3-4天内,每天分析每水平质控品3-4瓶,每瓶进行2-3次重复。收集数据后,计算平均数、标准差和变异系数。对数据进行异常值检验。如果发现异常值,需重新计算余下数据的平均数和标准差。以此均值作为质控图的靶值。

4.2设定控制限

对新批号质控品应确定控制限,控制限通常以标准差倍数表示。

4.2.1 稳定性较长的质控品

4.2.1.1 暂定标准差的设定

为了确定标准差,新批号的质控品应与当前使用的质控品一起进行测定。根据20或更多独立批获得的至少20次质控测定结果,计算出标准差,并作为暂定标准差。

以此暂定标准差作为下一个月室内质控图的标准差进行室内质控;一个月结束后,将该月的在控结果与前20次质控测定结果汇集在一起,计算累积标准差(第一个月),以此累积的标准差作为下一个月质控图的标准差。

重复上述操作过程,连续三至五个月。

4.2.1.2 常用标准差的设定

以最初20次质控测定结果和三至五个月在控质控结果汇集的所有数据计算的累积标准差作为质控品有效期内的常用标准差,并以此作为以后室内质控图的标准差。

4.2.2 稳定性较短的质控品

至于标准差,你使用的数据量越大,其标准差估计值将更好。由于这个原因,我们并未推荐使用4.2.1中的重复数据来建立新的标准差。而是采用以前变异系数(CV)来估计新的标准差。

以前的标准差是几个月数据的简单平均或甚至是累积的标准差。这就考虑了检测过程中更多的变异。标准差等于4. 2 .1的平均数乘以以前变异系数(CV)。

4.2.3 控制限的设定

控制限通常是以标准差的倍数表示。临床实验室不同项目(定量测定)的控制限的设定要根据其采用的控制规则来决定。

4.3 特殊情况的处理(Grubbs氏法)

对于某些不是每天开展的项目、有效期较短的试剂盒的项目,用上述方法计算获得平均数和标准差有很大的难度。采用Crubbs氏法,只需连续测定3次,即可对第3次检验结果进行检验和控制。

具体计算方法如下:

(1)计算出测定结果(至少3次)的平均值(x)和标准差(s)。

(2)计算SI上限值和SI下限值:

SI上限= (x 最大值- x )/s

SI下限= ( x - x最小值) / s

(3)查表3,将SI上限和SI下限与SI值表中的数值进行比较。

表3 SI值表

当SI上限和SI下限值〈n2s时,表示处于控制范围之内,可以继续进行测定,并重复以上计算;当SI上限和SI下限有一值处于n2s 和n3s 值之间时,说明该值在2s –3s范围,处于“警告”状态;当SI上限和SI

下限有一值〉n3s 时,说明该值已在3s范围之外,属“失控”。数字处于“警告”和“失控”状态应舍去,重新测定该项质控品和病人样本。舍去的只是失控的这次数值,其它次测定值仍可继续使用。

当检测的数字超过20次以后,可转入使用常规的质控方法进行质控。

4.4更换质控品

拟更换新批号的质控品时,应在"旧"批号质控品使用结束前与"旧"批号质控品一起测定,重复4.1和4.2的过程,设立新的靶值和控制限。

4.5绘制质控图及记录质控结果

根据质控品的靶值和控制限绘制Levey-Jennings控制图(单一浓度水平),或将不同浓度水平绘制在同一图上的Z-分数图,或Youden图。将原始质控结果记录在质控图表上。保留打印的原始质控记录。

4.6 质控方法(规则)的应用

将设计的质控规则应用于质控数据,判断每一分析批是在控还是失控。

4.7 失控情况处理及原因分析

4.7.1失控情况处理

操作者在测定质控时,如发现质控数据违背了控制规则,应填写失控报告单,上交专业室主管(组长),由专业室主管(组长)做出是否发出与测定质控品相关的那批患者标本检验报告的决定。

4.7.2失控原因分析

失控信号的出现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包括操作上的失误、试剂、校准物、质控品的失效,仪器维护不良以及采用的质控规则、控制限范围、一次测定的质控标本数等等。失控信号一旦出现就意味着与测定质控品相关的那批病人标本报告可能作废。此时,首先要尽量查明导致的原因,然后再随机挑选出一定比例(例如5%或10%)的患者标本进行重新测定,最后根据既定标准判断先前测定结果是否可接受,对失控做出恰当的判断。对判断为真失控的情况,应该在重做质控结果在控以后,对相应的所有失控患者标本进行重新测定。如失控信号被判断为假失控时,常规测定报告可以按原先测定结果发出,不必重做。

当得到失控信号时,可以采用如下步骤去寻找原因:

(1)立即重测定同一质控品。此步是主要是用以查明人为误差,每一步都认真仔细得操作,以查明质控的原因;另外,这一步还可以查出偶然误差,如是偶然误差,则重测的结果应在允许范围内(在控)。如果重测结果仍不在允许范围,则可以进行下一步操作。

(2)新开一瓶质控品,重测失控项目。如果新开的质控血清结果正常,那么原来那瓶质控血清可能过期或在室温放置时间过长而变质,或者被污染。如果结果仍不在允许范围,则进行下一步。

(3)进行仪器维护,重测失控项目。检查仪器状态,查明光源是否需要更换,比色杯是否需要清洗或更换?对仪器进行清洗等维护。另外还要检查试剂,此时可更换试剂以查明原因。如果结果仍不在允许范围,则进行下一步。

(4)重新校准,重测失控项目。用新的校准液校准仪器,排除校准液的原因。

(5)请专家帮助。如果前五步都未能得到在控结果,那可能是仪器或试剂的原因,只有和仪器或试剂厂家联系请求他们的技术支援了。

5 室内质控数据的管理

5.1每月室内质控数据统计处理

每个月的月末,应对当月的所有质控数据进行汇总和统计处理,计算的内容至少应包括:

(1)当月每个测定项目原始质控数据的平均数、标准差和变异系数。

(2)当月每个测定项目除外失控数据后的平均数、标准差和变异系数。

(3)当月及以前每个测定项目所有质控数据的累积平均数、标准差和变异系数。

5.2每月室内质控数据的保存

每个月的月末,应将当月的所有质控数据汇总整理后存档保存,存档的质控数据包括:

(1)当月所有项目原始质控数据。

(2)当月所有项目质控数据的质控图。

(3)4.1项内所有计算的数据(包括平均数、标准差、变异系数及累积的平均数、标准差、变异系数等)。

(4)当月的失控报告单(包括违背哪一项失控规则,失控原因,采取的纠正措施)。

5.3每月上报的质控数据图表

每个月的月末,将当月的所有质控数据汇总整理后,应将以下汇总表上报实验室负责人:

(1)当月所有测定项目质控数据汇总表。

(2)所有测定项目该月的失控情况汇总表。

5.4室内质控数据的周期性评价

每个月的月末,都要对当月室内质控数据的平均数、标准差、变异系数及累积平均数、标准差、变异系数进行评价,查看与以往各月的平均数之间、标准差之间、变异系数之间是否有明显不同。如果发现有显著性的变异,就要对质控图的均值、标准差进行修改,并要对质控方法重新进行设计。 6 参考文献:(1)IFCC Approved Recommendation on Quality Control in Clinical Chemistry. Part 4. Internal Quality Control. 1983.

(2)NCCLS C24-A Internal Quality Control Testing : Principles and Definitions; Approved Guideline. 1991 (3)Proposed Guidelines for the Internal Quality Control of Analytical Results in the Medical Laboratory, Discussion paper from the members of the External Quality Assessment(EQA) Working Group A.(Eur J Clin Chem Clin Biochem, 34: 983 - 999, 1996;)

附录1.

美国CLIA'88能力比对检验的分析质量要求

─────────────────────────────────────

分析物或试验可接受范围

─────────────────────────────────────

常规临床化学

谷丙转氨酶靶值±20%

白蛋白靶值±10%

碱性磷酸酶靶值±30%

淀粉酶靶值±30%

谷草转氨酶靶值±20%

胆红素靶值±6.84mmol/L(0.4mg/dL)或±20%(取大者)

血气PO2 靶值±3s

血气PCO2 靶值±5mmHg 或±8%(取大者)

血气PH 靶值±0.04

钙,总靶值±0.250mmol/L(1.0mg/dL)

氯靶值±5%

胆固醇靶值±10%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靶值±30%

肌酸激酶靶值±30%

肌酸激酶同功酶MB升高(存在或不存在)或靶值±3s

肌酐靶值±0.265umol/L(0.3mg/dL)或±15%(取大者) 葡萄糖靶值±0.33mmol/L(6mg/dL) 或±10%(取大者) 铁靶值±20%

乳酸脱氢酶靶值±20%

LD同功酶LD1/LD2(+或-)或靶值±30%

镁靶值±25%

钾靶值±0.5mmol/L

钠靶值±4mmol/L

总蛋白靶值±10%

甘油三酯靶值±25%

尿素氮靶值±0.71mmol/L尿素(2mg/dL尿素N)

或±9%(取大者)

尿酸靶值±17%

内分泌

皮质醇靶值±25%

游离的甲状腺素靶值±3s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 靶值±3s或(阳性或阴性)

T3 uptake 靶值±3s(方法)

三碘甲状腺素原氨酸靶值±3s

促甲状腺激素靶值±3s

甲状腺素靶值±20%或12.9%(1.0ug/dL)(取大者)

毒理学

酒精,血靶值±25%

血铅靶值±10%或±0.019ummol/L(4ug/dL)(取大者) 酰氨咪嗪(carbamazepine) 靶值±25%

地高辛(digoxin) 靶值±20%或0.2ug/L(更大)

乙琥胺(ethosuximide) 靶值±20%

庆大霉素靶值±25%

锂靶值±0.3mmol/L或±20%(更大)

苯巴比妥(phenobarbital) 靶值±20%

苯妥英(phenytoin) 靶值±25%

扑痫酮(primidone) 靶值±25%

普鲁卡因酰氨(procainamid)

(及代谢物) 靶值±25%

奎尼丁(quinidine) 靶值±25%

茶碱(theophylline) 靶值±25%

妥布霉素(tobramycin) 靶值±25%

丙戊酸靶值±25%

血液学

细胞识别在分类上90%或更大的一致

白细胞分类靶值±在不同类型白细胞百分数上的3s

红细胞计数靶值±6%

血细胞容积靶值±6%

血红蛋白靶值±7%

白细胞计数靶值±15%

血小板计数靶值±25%

纤维蛋白原靶值±20%

激活部分凝血酶时间靶值±15%

凝血酶原时间靶值±15%

一般免疫学

a1-抗胰蛋白酶靶值±3s

抗核抗体靶值±2个稀释或(阳或阴)

抗-HIV 反应或不反应

补体3 靶值±3s

补体4 靶值±3s

a-甲胎蛋白靶值±3s

肝炎(HBsAg,anti-HBc,HBeAg) 反应(阳性)或不反应(阴性)

IgA 靶值±3s

IgE 靶值±3s

IgG 靶值±25%

IgM 靶值±3s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靶值±2个稀释或(阳性或阴性)

类风湿因子靶值±2个稀释或(阳性或阴性)

风疹(Rubella) 靶值±2个稀释或(阳性或阴性)

附录2

常用质控规则及含义

质控规则是解释质控数据和判断分析批控制状态的标准。以符号AL(或A-L)表示, 其中A 是测定质控标本数或超过控制限(L)的质控测定值的个数,L是控制界限。当控制测定值满足规则要求的条件时,则判断该分析批违背此规则。

常用质控规则有:(: 平均数;s:标准差)

12s : 一个质控结果超过±2s,为违背此规则,提示警告。

12.5s : 一个质控结果超过±2.5s,为违背此规则,提示存在随机误差。

13s: 一个质控结果超过±3s,为违背此规则,提示存在随机误差。

R4s: 同批两个质控结果之差值超过4s, 即一个质控结果超过+ 2s,另一质控结果超过- 2s。也适用于

超过+ 2.5s及- 1.5s,为违背此规则,表示存在随机误差。

22s : 两个连续质控结果同时超过+ 2s 或- 2s,为违背此规则,表示存在系统误差。

41s : 一个质控品连续的四次测定结果都超过+ 1s或- 1s,两个质控品连续两次测定都超过+ 1s或

- 1s,为违背此规则,表示存在系统误差。

10x : 十个连续的质控结果在平均数一测,为违背此规则,表示存在系统误差。

附录3.

临床化学质控血清一般技术要求

1、总体要求

质控血清应能在不同方法之间获得其组分的可比较的标定值,质控血清应尽可能与人血清样本一致,减少基质效应, 调制物(如添加的代谢物及酶制品等)应尽可能的纯,反应速率尽量与人血清一致,并考虑合理的成本。

2、包装瓶

装质控血清的瓶子应坚固耐用,材料应为玻璃或惰性塑料,最好是棕色。须是平底瓶并有牢固的瓶塞,不需任何工具就能打开瓶塞。瓶塞应密封并有盖,要易于开启及盖上。在运输过程中不易被损坏。

3、技术规格

3.1 质控血清应满足质控基本要求,绝对不能含有变性的物质(如蛋白质、脂蛋白和酶),用湿化学分析方法没有或只有很小的基质效应。

3.2 制备质控血清的材料最好来源于人血。

3.3 保证质控血清中HIV I 、HIV II 抗体、乙肝表面抗原、丙型肝炎抗体或其它相应可能被感染因素应为阴性。

3.4 期望的成份、浓度、稳定性

质控血清须包含实验室室内质控所需项目。浓度应分别为参考值、病理值、医学决定性水平等。稳定性应在一年半以上。

3.5 添加剂及调制物

添加物和调制物的数量应尽可能的少。所有添加剂和调制物应有文件记录,尽管包含有类型、来源、含量和纯度;不能加入稳定剂和非生理性缓冲液;反作用剂和其他添加剂应在生理水平。

3.6 其他通用要求

●pH应为7.2 - 7.8(37℃时);

●瓶间变异:酶类项目CV < 2%,其余分析物CV < 1%;

●冻干物水分含量:< 1%;

●渗透压:< 350mosmol/kg;

●原始质控血清残留柠檬酸盐应小于100μmol/L;

●应说明质控血清中加入的其他物质,在质控血清中浓度与加入量应保持不变;

●从质控血清到货日期计还需应有18个月的有效期;

●最长复溶时间:≤30分钟;

●复溶后的稳定性:稳定时间在2-8℃时不少于24小时,-20℃时不少于30天;不稳定成分(如胆红素、ALP)在复溶后前4个小时的变异应小于2%;

●细菌记数:<100 cfu/ml。

●氨含量:< 50μmol/L。

●吸光度检测达到如下标准:

340nm: < 4.0;460nm: < 5.0;550nm: < 0.9;700nm: < 0.8

3.7 瓶间变异性的文件记录

提供瓶间变异记录,并对若干项目的抽查以核实瓶间变异的可靠性。瓶间变异系数理想情况下除了酶类项目小于2.0%, 其余项目均应小于1%。存放后的质控血清的瓶间变异应不变;但对一些不稳定的成份(如胆红素、血糖和酶类等),其CV不能超过原来值的1.5倍。

3.8 稳定性的文件记录

应附有质控血清稳定性文件记录,应有不同温度条件下的稳定性记录。

4、产品应附有产品使用说明书。

参考文献:

Adam Uldall. Elements of A Tender for Purchasing Costum-Made Control Serum. EQAnews 9: 10-11, 1998. 附录4. 用功效函数图对质量控制方法的设计实例

1.下表概括了在设计过程前三步所需要的资料。以允许总误差(TEa) 的形式规定临床质量要求。此处的允许总误差是根据美国CLIA'88能力比对检验评价限。在测定方法稳定性能的估计上, 我们采用长期室内质控数据来估计测定方法的固有不精密度或随机误差,方法的不准确度(偏倚)是根据参加澳大利亚病理化学质量保证计划确定(测定结果与靶值之间的偏差)。

表1.每一试验项目的允许总误差、分析的不精密度(变异系数)、不准确度(偏倚)、临界系统误差和临界随机误差

2.由计算机模拟程序(QCCS)确定候选控制方法的性能特征。通过图形插入法可估计假失控概率和误差检出概率。

图1.1-2s,1-2.5s,1-3s,1-3s/2-2s/R-4s控制规则检出系统误差的功效函数图(N=1)

图2. 1-2s,1-2.5s,1-3s,1-3s/2-2s/R-4s和Westgard多规则检出系统误差的功效函数图(N=2)

图3. 1-2s,1-2.5s,1-3s,1-3s/2-2s/R-4s和Westgard多规则检出系统误差的功效函数图(N=4)

3.选择控制方法检出系统误差概率90%为目标,同时维持尽可能低的假失控。随机误差高检出率是其次考虑的目标。不同项目推荐的质控规则和质控结果个数见表2。

表2 每一试验项目的控制规则及质控结果个数

检验科室内质量控制流程(转)

检验科室内质量控制流程 为保证每个样本测定结果的可靠性,提高常规测定工作的批间、批内标本检测结果的 一致性,科室特制定本程序,各实验室应当认真遵照执行! 室内质控流程如下: 选购质控品→设定质控图的均值→设定质控限→绘制质控图→失控判断规则→日常工作前质控测定→失控原因分析及处理→质控数据的管理 1) 各实验室必须将室内质控工作贯穿到日常检验中,质控方法可根据具体测定项目不同 自行选择,根据国内外质控技术发展趋势逐步完善。 2) 每天室内质控标本需与病人标本同时测定,只有当质控结果达到实验室设定的接受范围,才能签发当天的化验报告。 3) 当室内质控结果出现失控时,需仔细分析、查明原因,若是真失控,应该在重做的质 控结果在控后,对相应的所有失控的患者标本进行重新测定,方可发出报告;若是假失控,病人标本可以按原测定结果报告。 4) 质控品的订购由各实验室上报计划,科室统一安排。 5) 质控品的保存由各实验室指定专人负责。 6) 质控品检测的全过程需严格按照说明书要求执行,不能任意更改。 7) 更换质控品应在前一批号未使用完之前,以保证新、旧批号同时使用一段时间,不得 使用过期的质控品。 8) 各实验室每月末要对当月的室内质控结果进行分析评价并与以往各月的结果进行比较,制定下一个月的质控计划。将质控原始数据及质控图汇总整理后存档保存。

9) 各实验室工作人员每日需对冰箱、温箱、比色仪等常规设备的工作状况进行检查。 10) 科室所有使用的仪器必须定期按一定的要求进行校准和评估,同类仪器和同类项目的测定每年由科室组织两次比对试验,以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11) 科室对检验报告的质量每年进行两次抽查评估。 12) 各实验室都应备有室内质控登记本,登记内容包括:质控项目、质控品来源、质控品批号和有效期、测定结果、失控分析及处理措施、阶段小结。

2018年临床检验医疗质量控制指标

2018年临床检验医疗质量控制指标

附件二2018年临床检验医疗质量控制指标 室间质量评价上报表 一、医院和实验室基本信息 1.实验室所在机构性质? A 公立(继续第2题,跳过第3题) B 私立 (跳过第2题,继续第3题) 2.若选公立,则您实验室所在机构等级及类 型? A 三甲综合B三甲专科 C 三乙综合 D 三乙专科 E 二甲综合 F 二甲专科 G 二乙综合H 二乙专科I 二级以下医 院J 其他 3.若选私立,则您实验室所在机构等级及类 型? A民营医院B独立实验室C体检中心 D门诊部E其他 4.实验室所在医院床位数? A 0-500 B 501-1000 C 1001-1500 D 1501-2000 E 2000以上 5.实验室所在医院是否有LIS(实验室信息系

统)和HIS(医院信息系统)? A有LIS和HIS B有LIS,无HIS C无LIS,有HIS D无LIS和HIS LIS系统厂商为:,该厂商联 系人,联系电话 HIS系统厂商为: 6.实验室所在医院日均门诊量?()人次 7.实验室建筑面积?m2 8.实验室所有仪器设备总值? 万元 9.医院年业务额?万元/年;实验 室年业务额?万元/年 10.本实验室目前为止已开展检验项目总数 (不包括外送)项 其中:自动化仪器检测项目数? 项 手工检测项目数? 项 各专业检验项目数: 临检项,占总业务额百分比% 生化项,占总业务额百分

比% 免疫项,占总业务额百分比% 微生物项,占总业务额百分比% 基因扩增项,占总业务额百分比% 其他项,占总业务额百分比% 本实验室外送项目项 11.科室人员组成 实验室负责人:性别年龄学 位 学历职称已任职时间年 实验室总人数 人员数比例(%) 职称正高职称 副高职称 中级职称 初级及以下 学历博士 硕士 本科 大专及以下

检验科2017年质控计划

检验科2017年质控计划 本年度为了加强检验科的质量管理,坚持以“患者为中心”,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把持续改进医疗质量和保障医疗安全作为检验科管理的核心内容,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高效、安全、便捷和经济的医疗服务,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卫生要求。近年来,随着我科先进医疗设备的应用和技术人员素质的提高,检验科管理工作的进一步实施,本检验科将根据ISO15189质量管理体系的经验,从体系文件的编写、人员积极性的调动、人员素质的提高、检验全过程(检验前、中、后)的质量控制、室间质评及管理评审等方面,结合自身实际,求真务实,不断探索,持续改进,在检验科中建立行之有效的质量管理体系。 一. 严格执行标准操作规程 严格执行已编写的质量手册、程序文件和作业指导书。质控小组和科室负责人要定期督导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提出持续整改措施。 二. 管理层要高度重视 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绝不是短时间就能完成的工作,有效的运作必须是全体人员的积极参与和通力合作。因此,科内生物安全小组和质量控制小组,要充分调动全体人员的积极性。三. 提高人员素质 人员素质和能力是影响到实验室检验质量的关键环节之一。加强人员培训是有效的手段。检验科要根据发展的需要、工作的复杂性、转岗等不同情况进行生物安全培训和三基三严训练,提升检验人员的技术水平。培训形式灵活多变,可采取科内业务学习、科外培训、请专家授课的形式。为保证培训质量,建立完善的培训-考核-授权制度,变“要我培训”为“我要培训”的主动局面。 四. 对检验全过程进行有效控制 检验工作自检验申请单的开出、患者的准备、标本的采集和送检、标本的接收、标本的检测直至检验报告单送抵申请者(或患者)手中是一条相互关联的多环节的工作链,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差错,均直接影响到检测结果的可靠性。因此,必须对其全程控制。为保证有效性,将检验全过程划分为检验前、检验中、检验后三个独立环节进行管理,使其独立性得到强化、突出。 1 检验前的质量控制 检验前过程指从申请单的开出至标本送到检验科的过程。研究表明,检验前阶段所用时间占全部时间的57.3%。实际上许多关于检验结果不准确的抱怨和投诉与标本的质量有关,并不是检测过程的原因。因此,对检验前过程的控制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环节。但由于检验前过程大多发生在检验科外,容易被忽视且不易控制,这造成了该阶段成为三个过程中最薄弱的环节。检验科可利用全院的业务学习、邀请医护人员参加科内学习、检验通讯、印制发放原始标本采集手册等方式,对临床医护人员讲解宣传检验前过程的重要性和方法,使其了解不同检测项目对标本采集的不同要求、注意事项及检测结果的受影响因素等知识,严格按规定正确规范地采集标本或监督病人正确留取标本。此外,还应对标本运输人员进行必要的培训,避免送检不及时、不规范影响检验质量。 2 检验中的质量控制。 检验中指标本在实验室检测的过程,包括标本的接收过程。(1)重视标本的接收。 检验科要建立专门的标本接收和拒收登记,由检验人员对临床送检标本进行核查签收。核查内容应包括:申请单填写是否正确齐全、申请单与标本的唯一性标识是否一致、标本质量是否满足申请项目需要、标本是否及时送检等方面。对不合格标本拒收,并向送检者说明拒收原因,必要时可直接与临床医护人员联系,要求重送标本。对接收和拒收标本均应记录并保存。

检验科室内质量控制

检验科室内质量控制文件排版存档编号:[UYTR-OUPT28-KBNTL98-UYNN208]

检验科室内质量控制 韩骏飞 1、目的 检测、控制本实验室测定工作的精密度,并检测其准确度的改变,提高常规测定工作的批间、批内标本检测结果的一致性。 2、开展室内质控前的准备工作 、培训实验室工作人员 、建立标准操作规程 、仪器的检定与校 对测定临床样本的仪器要按一定要求进行校准,校准时要选择合适的(配套的)标准品;如有可能,校准品应能溯源到参考方法或/和参考物质;对不同的分析项目要根据其特性确立各自的校准频度。 、质控品的选择 选用与与仪器配套的质控物或商品质控物。 、质控品的正确使用与保存 质控品应严格按使用说明书规定的方法保存、操作,不使用超过保质期的质控品; 冻干血浆的复溶要确保所用溶剂的质量;复溶时所加溶剂的量要准确,并尽量保持每次加入量的一致性;复溶时应轻轻摇匀,使内容物完全溶解,切忌剧烈振摇; 质控品要在与患者标本同样测定条件下进行测定。

3、质量目标 不同的项目由于其检测原理、检测方法、仪器以及试剂等因素的不同,其变异系数的设定也不同,具体可参考美国临床实验室改进修改法案(CLIA'88 )能力比对检验(PT)的评价限(TEa)并结合科室内部实际情况而定。 4、室内质控的实际操作 、设定靶值,因全血质控品和凝血质控品稳定性和有效期较短,采用下述述方法设定靶值。 在3-4天内,每天分析每水平质控品3-4瓶,每瓶进行2-3次重复。收集数据后,计算平均数、标准差和变异系数。对数据进行异常值检验。如果发现异常值,需重新计算余下数据的平均数和标准差。以此均值作为质控图的靶值。 、设定控制限 标准差的设定:采用以前变异系数(CV)来估计新的标准差。以前的标准差是几个月数据的简单平均或甚至是累积的标准差。 控制限的设定:控制限通常是以标准差的2倍表示(均值±2s),但CV ≤1/2TEa。 、更换质控品 拟更换新批号的质控品时,应在"旧"批号质控品使用结束前与"旧"批号质控品一起测定,重复和的过程,设立新的靶值和控制限。 、绘制质控图及记录质控结果 根据质控品的靶值和控制限绘制Levey-Jennings控制图(单一浓度水平),或将不同浓度水平绘制在同一图上的Z-分数图,或Youden图。将原始质控结果记录在质控图表上。保留打印的原始质控记录。 、质控方法(规则)的应用

临床实验室定量测定室内质量控制工作指南

临床实验室定量测定室内质量控制工作指南 Guideline for Internal Quality Control in Clinical Laboratory Quantitative Measurement (Draft 3) 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 目次 1前言 1.1 范围 1.2 术语 1.3 室内质控的目的 2 开展室内质控前的准备工作 2.1 人员培训 2.2 操作文件的建立 2.3 仪器的校准和保养 2.4 质控品的选择 2.5 质控品的正确使用与保存 3 室内质控方法的设计 3.1功效函数图法 3.2 简易质控法 3.3 操作过程规范(OPSpecs)图法 3.4 确定质控品浓度水平 4 室内质控的实际操作 4.1设定靶值 4.2设定控制限 4.3 特殊情况的处理 4.4更换质控品 4.5绘制质控图及记录质控结果 4.6质控规则的应用 4.7失控情况处理及原因分析 5 室内质控数据管理 5.1每月室内质控数据处理 5.2每月室内质控数据的保存 5.3每月上报的质控数据图表 5.4室内质控数据的周期性评价 6 参考文献

附录1. 美国CLIA'88能力比对检验的分析质量要求 附录2. 临床化学质控血清一般技术要求 附录3. 常用质控规则及意义 附录4. 用功效函数图对质量控制方法的设计实例 附录5. 简易质控法应用实例 附录6. 应用OPSpecs图设计室内质控方法的原理 附录7.临床实验室(定量测定)室内统计质控计算机模拟软件(QCCS) 附录8. 临床实验室(定量测定)室内统计质控规则设计、评价和应用软件(QC Easy) 1 前言 临床实验室要获得可靠的测定结果,需要建立一个全面的质量管理体系。在全面质量管理体系中,实验室内质量控制(以下简称室内质控)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它控制着自吸取样本至获得测定结果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的整个测定过程,是保证高质量操作的必要措施,所有临床实验室的向患者提供报告的所有定量测定项目必须开展室内质控。《临床实验室定量测定室内质量控制工作指南》是为帮助临床实验室做好室内质控工作而制订的操作规程性文件。 1.1 范围 本指南的内容包括建立室内质控的目的,开展质控前应进行的准备工作,质控方法的设计,开展室内质控的具体操作方法及质控数据的管理等。本指南可做为临床实验室对定量分析项目开展室内质控时的操作指南。 1.2 术语 质量控制(质控):为达到质量要求所采取的作业技术和活动。(1)质量控制包括作业技术和活动,其目的在于监视过程,并排除质量环中所有阶段中导致不满意的原因,以取得经济效益。(2)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的某些活动是相互联系的(GB/T 6583 1994)。 室内质控:实验室内为达到质量要求的操作技术和活动。(1)在医学实验室,室内质控的目的在于监测过程,以评价检验结果是否可靠,以及排除质量环节中所有阶段中导致不满意的的原因。(2)广义上室内质控适用于得出检验结果所有步骤的活动,从临床需要考虑,从收集标本,检测直至报告测定结果。 室间质量评价:由第三方机构采用一系列的办法连续地、客观地评价各实验室的试验结果,并发现实验室本身不易发现的不准确性,了解各实验室之间结果的差异,帮助其校正,使其结果在具有可比性。这种评价是一种回顾性评价,旨在建立实验室间结果的可比性。 校准物/校准品:准备用于建立一个或多个定量值的任何物质。 控制限:判断质控品测定的允许范围的上、下限,通常以标准差的倍数表示。 质控规则:从质控品的测定数据分析该批测定操作是否合格的判断标准。用符号AL(或A-L)表示, 其中A 是测定的标本数或超过控制限(L)的质控测定值的个数,L是控制限。当质控测定值满足规则要求的条件时,判断该分析批违背此规则。 操作过程规范(OPSpecs)图:显示测定方法的不精密度、不准确度和已知质量保证水平达到规定质量要求需要采用的质控方法之间的关系的一种线性图。 精密度:在一定条件下进行多次测定时,所得测定结果之间的符合程度,通常表示测量结果中随机误差的大小。 准确度:是测量结果中系统误差与随机误差的综合,表示测量结果与真值的一致程度。 偏倚:指测定结果与真值的偏离程度。 变异系数:测定结果的标准差与平均值的百分比值,通常用CV%表示。 溯源性:通过一条具有规定不确定度的不间断比较链,使测量结果或测量标准的值能够与规定的参考标准,通常是国家标准或国际标准联系起来的一种特性。

临床检验室内质量控制数据实验室间比对

临床检验室内质量控制数据实验室间比对 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王治国 目前,在临床检验的质量控制上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每个临床实验室均开展了常规检测项目的室内质量控制,但室内质量控制效果如何,没有一个客观的评价。室间质量评价活动只能评价其准确度,但还无法对实验室内的精密度进行评价。我们能从室内质量控制数据实验室间比对计划中获取准确度和精密度这两个方面有价值的信息。 方法和原理 室内质控数据实验室间比对计划允许分析同一批号质控品的单个实验室向该计划的组织者提供每月原始的室内质控数据。数据提供可采用传真、普遍信件、电子传递方式或基于Web方式。 在回报的结果中,实验室可见到将自己实验室分析过程的准确度和精密度与使用相同方法的其他实验室的准确度和和精密度进行比较,也可见到与使用不同方法所有实验室的结果进行比较。这种信息是具有相当大的价值:可显示出本实验室相对于相同组的性能,以及当解决潜在的问题时具有很大的帮助作用。相同方法的均值是该质控物靶均值的最好来源。 组织者通常从汇总的数据或单个数据点来分析数据并剔除有显著性的离群值。计算机程序对每一批号质控物,每一项目,使用每一分析方法所有的实验室和所有实验室计算平均值、中位数、标准差和变异系数。我们通常按月份评价这一信息,并相对于相同组评价自己方法的准确度和精密度。 比对计划对每分析项目和每一批号质控物提供下列信息: (1)当前月份的均值、标准差(s)和结果个数(N); (2)计划开始至现在该质控物的累积的均值、标准差(s)和结果个数(N);

(3)相同方法组(使用同一方法的实验室)的方法均值、标准差(s)或变异系数(CV)和实验室个数; (4)每一分析项目所有实验室的所有实验室均值、标准差(s)或变异系数(CV)和实验室个数; (5)方法的标准差指数(SDI)—本室均值偏离相同方法组均值的变异,以方法相同组标准差(s)为单位的测量; (6)所有实验室的标准差指数(SDI)—本室均值偏离所有实验室均值的变异,以所有实验室的标准差为单位的测量; (7)方法变异系数指数(CVI)—本室报告的变异系数(CV)或标准差(s)与使用相同方法实验室报告的变异系数(CV)或标准差(s)的比值; (8)所有实验室的变异系数指数(CVI)—本室报告的变异系数(CV)或标准差(s)与所有实验室报告的变异系数或标准差的比值。 结果 表1显示钠单个水平质控物的实验室间比对报告实例。在本实例中,实验室的准确度和精密度接近于使用相同方法实验室和所有实验室的均值和标准差。标准差指(SDI)指示出相对于本方法组均值和所有实验室均值分别为-0.33和-0.75。变异系数指数(CVI)指示为相对于方法组的标准差和变异系数及所有方法的标准差和变异系数分别为67%和51%。 表1 钠实验室间比对的统计量实例(钠水平1当月数据) 你室本方法所有实验室 均值141.5142.0143.3 s 1.00 1.50 2.00

定量项目的室内质量控制程序设计思路

ISO 15189:2012版在“5.6检验结果质量的保证”章节中明确提出实验室应设计质量控制程序以验证达到预期的结果质量。那我们应如何设计合理的质控程序来提高误差检出率以及减小假失控概率,确保检测结果的质量呢? 一、规定质量目标 这是设计质控程序的起点。质量目标可以用总允许误差(TEa)的形式来表示。目前,我国有许多规范性文件均制定有检验项目的TEa,如:卫生行业标准WS/T 406-2012、国家标准GB/T2046-2006、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室间质评标准、制造商声明性文件等。 二、评价分析方法 实验室需对定量分析的项目逐一进行性能评价,评价的指标主要是不精密度(用CV%表示)和不准确度(用偏倚表示)。不精密度可通过长期的室内质控数据计算获得,偏倚(Bias)可通过测定有证的标准物质、室间质评计划、正确度验证计划以及方法学比对获得。 三、选择质控方法 室内质控方法的设计可使用简易质控法、功效函数图法、OPSpecs图法、6σ质量管理法等。实验室应根据自身的条件选择适合本实验室的质控方法。以6σ质量管理法为例:σ度量值的计算公式为σ=(Tea-Bias)/CV%。σ值越大,代表的检测分析性能越好,需要的质控方法就越简单;σ值越小,检测性能越差,需要的质控方法就越复杂。下表为不同σ值对应的检测性能和室内质控设计。 四、设定合理的靶值与控制限 质控的靶值和控制限的设定是整个质控过程中较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实验室必须使用现行的检测方法测定质控品,通过所测定的结果来确认靶值与控制限。对于稳定性较长的质控品,需在第一个月收集20个以上的控制值,计算其均值及SD,作为下一个月的暂定靶值

检验科生化室内质控办法

检验科生化室内质控办法 The latest revision on November 22, 2020

检验科生化室内质控方法 一、质控的概念。质量控制是为了监测和评估本实验室的工作质量,以此决定本实验各检验可否发出的检查、控制手段。 二、1、OCV:表示本实验室在目前最佳条件下某项目所能达到的最好精密度水平。其基本原则是,OCV测定需采用与常规工作相同的试剂、仪器及检测方法。一般来说,实验室都用OCV测定来确定本室新开展的一项新项目的精密度,如果数值偏大,则说明该测定方法可能不稳定,不成熟,应该尽量避免在本实验室使用该方法。 三、2、RCV:表示本实验室在目前条件下,常规工作中某项目检验的精密度水平,是室内质控中靶值和允许误差范围确定的依据。在第一次测定OCV后及每更换一次质控血清批号后,均应对新质控血清进行RCV测定。一般实验室的质控工作都是以RCV为标准的。 四、3、RCVK:表示常规条件下对定值血清测定的变异。在RCVK中,根据RCV数据所绘制的“空图”,对于同一批号的质控品是不变的。不得将当月的检测结果代替RCV测定中的数据来绘制质控图。 五、4、RCVU。常规条件下未定值血清测定的变异。 六、目前在国内外采用最多的质控方法是(均值)图法。我认为佳音内部开展的质控方法还是以其为最佳。在建立 图之前应做一些准备工作。 七、二、准备工作。 八、1、建立质控的规章制度及普及质控知识。质控工作的开展,是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与精力的,还需要掌握大量的质控知识。这就需要在平时的工作中下大力气规定出一些制度来实施质控的工作,并在检验科中多加强这方面的学习,使每个员工都掌握一定的质控知识,才能让员工在平时的工作中加以用心,把质控工作开展起来。 九、2、定期检校仪器。对使用的仪器定期进行检查和校正,并建立完善的资料数据,以便在质控工作开展起来后,分析数据时加以应用。 十、3、制备生化质控血清。质控工作的开展需要大量的质控血清,而假如全部从试剂公司购置的话,是笔不小的开支。可以采取多份血清标本,混合后分装冻存作为质控血清使用。自制质控血清最好一次性制备够半年甚至是一年的量。在检验过程中应注意防止肝炎感染。在使用冻存的质控血清时,必须使其完全融化并达到室温后方可测定。 十一、4、选择标准血清。每一项目都需要标准品来标定一些数据,标准品的品质直接关系到质控的准确性和精密度。因此要做好质控工作,就要选择稳定性较好而瓶间较小的标准品。 十二、三、质控的方法。 十三、1、OCV和RCV的测定和计算机分析。 十四、用制备好的同批质控血清本实验室的最佳条件下反复测定至少20份,计算全部结果的均值、标准差S和变异系数CV,此处的CV即OCV。 十五、取测过OCV或准备用于下阶段的质控血清,每天随病人标本测定一瓶(或一支)。20天后,计算各项目测定结果的、S、CV,此处的CV即为RCV。对于我们集团来说,可能不会每天都有生化测定,这时可以用每次常规测定时做的质控血清的值,连续20次结果计算、S、RCV。 十六、由于计算器及计算机的普及,这里只介绍结果的计算器的算法:按一下STA键,会出现一个统计框,点返回后,输一个结果按一下DAT键。输完结果后,点SUM即为结果的总和;AVE为均值;S即为标准差S;S/AVE即为CV值。2、OCV及RCV测定的注意事项:(1)RCV测定应尽可能保证最佳条件,一个数据尽量来自一瓶质控血清。最好在4-5天内每天测定 十七、4-5个结果,这样4-5天内就可以得到做分析所用的20个数据。综合表达了批间和天间的精密度水平。 十八、(2)RCV测定必须保证是和标本测定相同的处理条件,每次的RCV测定次序必须随机。且20个数据要来自于20次测定中的20瓶质控血清。一天内多个数据,一批内多个数据,或每天将同一瓶质控血清测定多次求平均值,均不符合RCV测定的要求。 十九、(3)、在OCV测定中,如有某个数据超过±3S的范围,应废除全部数据,重新测定OCV。如RCV测定中有一个数据超过±3S的范围,则删除该数据,用剩下的19个数据计算RCV;如果有一个以上的数据超过±3S,则应舍弃全部的数据,重新测定RCV。 二十、(4)当一批质控快要用完时,应提前制备下一批质控血清,并做RCV测定。 二十一、(5)RCV一般比OCV大,但不超过OCV的两倍。且两者的应十分接近。如果RCV值小于OCV值,说明OCV 没有在实验室的最佳条件下测定。

检验科微生物室室内质量控制流程

检验科微生物室室内质量控制流程 一、实验室仪器设备的性能维护 微生物室常用仪器设备主要包括:细菌培养箱、细菌鉴定及药敏测试仪、显微镜、高压灭菌器、冰箱、水浴箱等。这些仪器设备的质量维护对于检验结果的质量保证至关重要。性能维护方法及维护频率参照制造商提供的使用手册进行。如使用手册中未详细注明或实验室自身无法完成,由生产厂家协助解决,每年至少一次。 二、培养基的质量控制 要求对培养基进行两方面的质量控制:无菌试验以及已知菌生长试验。无菌试验一般为随机抽样3-5%,在35℃条件下培养48h,每批培养基至少进行一次无菌试验;已知菌生长试验的前提条件是实验室有足够的已知菌储备,其中包括标准菌株(如ATCC或NCTC标准菌株)及经过准确鉴定的临床分离菌。如果条件允许,提倡使用标准菌株。已知菌生长试验应明确预期结果。每批培养基至少进行一次已知菌生长试验。三、细菌染色的质量控制 在临床细菌学检查过程中,革兰染色和抗酸染色使用频率最高。 1.革兰染色IQC要求:利用标准菌株(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5923及大肠埃希菌ATCC25922)或其他已知的革兰阳性菌及革兰阴性菌至少每周进行一次质量验证。 2.抗酸染色:利用已知的抗酸杆菌(AFB)阳性涂片每周或在更新炭酸复红染液时至少进行一次质量验证。 四、细菌鉴定或鉴别常用试验的质量控制 细菌鉴定或鉴别试验的IQC就是利用已知菌或标准菌株(如ATCC或NCTC标准菌株)进行鉴定或鉴别试验相关影响因素的质量监控。应用频率较高的试验IQC每周至少一次,频率较低的试验IQC随标本一同进行。五、微生物药物敏感试验的质量控制 临床常用抗微生物药物敏感试验包括一般β-内酰胺酶测试、超广谱β-内酰胺酶(ELBLs)测试、纸片扩散法药敏试验以及定量药敏试验(即MICs测定法)。 1.一般β-内酰胺酶测试的质量控制:至少每周一次。质控菌株可使用临床分离的已知菌株,但最好使用标准菌株,如淋病奈瑟菌ATCC31426(β-内酰胺酶阳性绿脓杆菌ATCC27853)和淋病奈瑟菌ATCC43069(β-内酰胺酶阴性或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5923)。 2.ESBLs测试的质量控制: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原NCCLS)目前仅提供了肺炎克雷伯菌、产酸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和奇异变形杆菌ESBLs的测试标准。其测试标准参照最新的CLSI文件。质量控制随临床测试菌株一同进行。 3.纸片扩散法及MIC测定法药敏试验的质量控制:质控试验条件、质控菌株选择及质控允许范围参照最新的CLSI规定。频率为每周至少一次。 4.某些耐药菌检测的质量控制:一些耐药菌株如高水平氨基糖苷类耐药的肠球菌、苯唑西林耐药的金黄色葡萄球菌以及万古霉素耐药的肠球菌等的IQC具体方法、质

第06篇 美国CLIA’88临床检验各专业室内质量控制文件

美国CLIA’88临床检验各专业室内质量控制文件 (一)美国CLIA’88质量控制要求 美国临床实验室改进修正法案最终规则(CLIA final rule)于2003年1月24日通过,2003年4月24日实施。其中K-非豁免试验的质量体系,分析系统中493.1256标准:控制程序(control procedures)对各专业质量控制提出具体要求。 1、控制程序 根据美国CLIA’88最终规则Sec.493.1256标准:控制程序 (a)对于每一检测系统,实验室负责制定控制程序,监测整个分析过程的准确度和精密度。 (b)实验室必须建立检测控制物的数量、类型和频率,如果适合,实验室应按Sec.493.1256 (b)(3)规定验证或建立性能规范。 (c)控制程序必须 (1)立即检测出由于检测系统故障、不利的环境条件及操作者性能而产生的误差。 (2)长期监测由于检测系统性能和环境条件改变和操作者性能变化而可能影响到的准确度和精密度性能。 (d)除了CMS批准的程序,如国家操作手册附录C中规定(CMS Pub.7)的外,提供了等效质量检测,实验室必须 (1)执行本节规定的质量控制程序,除非在493.1261到493.1278部分其他专业和亚专业有其他的规定。 (2)对于每一检测系统,当他们满足或超出本节(d)(3)部分要求时,执行的质量控制程序使用厂家规定或实验室建立的个数和频率。 (3)每天检测患者标本时至少每天检测一次控制品,或执行如下的步骤 (i)每一定量检测程序,包括两个不同浓度水平的控制品; (ii)对每一定性的检测程序,包括一个阴性和一个阳性控制品; (iii)对于产生分级或滴度结果的检测程序,分别包括阴性控制品和具有分级或滴度反应性的控制品; (iV)对于具有提取阶段的每一检测系统,包括两个控制品,其中一种能够检出提取阶段的误差; (v)对于每一种分子扩增程序,包括两个控制品,如果反应抑制性是假阴性结果的显著性来源,一个控制品能够检出抑制性作用。 (4)对于薄层层析 (i)如果适当时,在每一板或卡上点上含有所有已知的物质或药物组的校准品,其经薄层层析识别,由实验室报告; (ii)适当时,在每板或卡上包括至少一个控制品,应与患者标本检测步骤一样处理,包括提取过程。 (5)对于每个电泳程序,和患者标本一样处理,至少有一个控制品,其含有确定或检测的物质。 (6)当引入完全改变的试剂,执行了主要的预防性维护;或更换影响试验性能的任何关键部件时,在恢复患者检测之前,应按照本节的规定进行控制品的检测。 (7)在整个检测时间内,所有进行试验的检验人员均使用相同的控制品进行检测。

检验科室内质控制度流程

检验科室内质控制度流 程 集团公司文件内部编码:(TTT-UUTT-MMYB-URTTY-ITTLTY-

检验科室内质控制度 一、定量检测项目的每日质控 1.所有实用的,技术上可行的分析步骤都应使用质控品,并且与病人标本以同样方式检测,非常规项目每周或每月进行测试。 2.质控包含于每批病人标本的检测或者是定时间隔内进行的检测(不超过24小时),一般将室内质控品放在第1号,LIS特批号:99.未上网的结果记录于登记本。失控判断规则执行Westgard多规则质控方案。 (1).如质控结果在阈限(2SD)范围内,可以报告分析结果。 (2)12s警告,质控中一个是大于±2SD但小于3SD,仅作警告,并启动其他规则判断质控数据,其他规则均符合,判断是随机错误,报告可发。 (3)13s失控:一个质控是大于±3SD,判断失控,对随机误差敏感。 (4)22s失控:如果两个连续的质控结果超过均值的+2s或-2s,判断失控,对系统误差敏感。 (5)R4s失控:两份质控物中,一个结果超过均值+2s另一个结果超过均值 -2s,判断失控,对随机误差敏感。 (6)41s失控:有4个连续的结果连续超过-1s或+1s,判断失控,对系统误差敏感。(7)10X失控:10个连续的质控同时大于均值,或小于均值,判断失控,对系统误差敏感。 (8)出现失控应通知组长,启动质控失控处理及原因分析程序处理。 3、急诊检测设备或替代设备的质控,按照设备比对计划进行试验,确保检测结果的误差在CLIA88能力验证计划的可接受范围内。

4、出现失控时,当日报告不能发放,由组长启动质控失控处理及原因分析程序进行处理,纠正后作出发出报告的决定,并将其记录在各组室内质控专用登记本上。 二、定性检测项目的每日质控 1、实用的且技术上可行的所有定性操作步骤中应使用质控品。 2、每批病人标本检测跟随阴阳性对照并将质控结果记录。 3、如果质控结果符合要求(如阴性或阳性),定性结果可以报告。 4、如果质控结果不符合要求,则要求组长讨论解决。 5、组长启动质控失控处理及原因分析程序处理,作出相应的决定,并将其记录在各组室内质控专用登记本上。 三、建立一个可接受的可信限RCV 1.每引进一种新的操作程序或一种新的质控,尽可能在一个多星期里作30次(至少20次)分析以建立一个±2SD范围,当检测频率低或花费大,检测时间的程序例外,在这种情况下,通过测试含有特定值的质控物来检测质量。 2.操作步骤: ⑴.对所有结果计算平均值和标准差; ⑵.去除大于一个平均标准差的结果,再计算定值和标准差,重复这一步骤直到资料中无"越线者"; ⑶.计算2SD范围; ⑷计算变异系数CV,优异CV值为1%,好的CV为4%,可接受CV值为12%,根据实验的用途和分析技术的状态来仔细检查CV值,在重新评估检测结果时可能通过使用双份标本,降低标准差或其他指标来降低CV值。 3.计算: (1)平均值:X=ΣX/N

-2018年临床检验医疗质量控制指标

附件二2018年临床检验医疗质量控制指标 室间质量评价上报表 一、医院和实验室基本信息 1.实验室所在机构性质? A 公立(继续第2题,跳过第3题) B 私立(跳过第2题,继续第3题) 2.若选公立,则您实验室所在机构等级及类型? A 三甲综合B三甲专科 C 三乙综合 D 三乙专科 E 二甲综合 F 二甲专科 G 二乙综合H 二乙专科I 二级以下医院J 其他 3.若选私立,则您实验室所在机构等级及类型? A民营医院B独立实验室C体检中心D门诊部E其他 4.实验室所在医院床位数? A 0-500 B 501-1000 C 1001-1500 D 1501-2000 E 2000以上 5.实验室所在医院是否有LIS(实验室信息系统)和HIS(医院信息系统)? A有LIS和HIS B有LIS,无HIS C无LIS,有HIS D无LIS和HIS LIS系统厂商为:,该厂商联系人,联系电话 HIS系统厂商为: 6.实验室所在医院日均门诊量?()人次 7.实验室建筑面积?m2 8.实验室所有仪器设备总值?万元 9.医院年业务额?万元/年;实验室年业务额?万元/年 10.本实验室目前为止已开展检验项目总数(不包括外送)项 其中:自动化仪器检测项目数?项 手工检测项目数?项 各专业检验项目数: 临检项,占总业务额百分比% 生化项,占总业务额百分比% 免疫项,占总业务额百分比% 微生物项,占总业务额百分比% 基因扩增项,占总业务额百分比% 其他项,占总业务额百分比% 本实验室外送项目项 11.科室人员组成 实验室负责人:性别年龄学位 学历职称已任职时间年

实验室总人数 二、检验全过程质量指标 您实验室LIS是否纳入质量指标相关数据采集与统计:□是□否 注意事项:如您实验室无某条目项目数据,请填写“未统计”,如数据为0,请填写数字“0” 1. 月度指标

检验科生化组六西格玛室内质量控制标准操作方法

生化室内质控的标准操作方法 1.目的:旨在检测和控制常规化学工作的精密度,提高常规化学工作中天内和天间标本检测的一致性。 2.范围:生化室临床化学项目及凝血项目。包括日立7600,XD683电解质分析仪,STAGO血凝分析仪 3.质控品的选择和保存:临床化学项目测量两个水平质控,分别为生理水平和病理水平,7600项目选用罗氏生化质控血清正常值(PNU)和异常值(PPU),凝血选用STAGO正常异常两水平值。血气选用伯乐的高中低水平。糖化血红蛋白选用伯乐的高低水平。临床化学质控品规格5ml/瓶,凝血质控品1ml/瓶。每年订购一次,数量为一年的用量(数量见年质控物计划)。保存:把两水平的质控品存放在4℃低温冰箱内,在有效期范围内使用。 4.操作方法: 4.1质控品以及标准品的复溶与分装: 4.1.1罗氏冻干质控品的复溶方法: 严格按说明书操作,两个水平一次各取20瓶,每瓶用校正后的吸管加5ml去离子水复溶,轻轻摇匀,切忌剧烈振摇,置室温约半小时,待内容物完全溶解后把20瓶质控品全部倒入20ml的烧杯内,混匀,接着用吸管边搅拌边分装于4ml的塑料试管内,每支约0.4ml,加盖,试管上写上批号,存贮于-70℃冰箱内,过24小时后取出15支存放于2号冰箱的冰格内,待用。每日在2号冰箱取二水平各一支, 置室温约半小时,待内容物完全溶解待用。 4.1.2凝血质控品的复溶方法: 严格按说明书操作,每日高低值各取1瓶,每瓶用校正后的吸管加1ml 去离子水复溶,轻轻摇匀,切忌剧烈振摇,置室温约半小时,待内容物完全溶解待用。 4.1.3血气质控品的准备: 取质控品一支,剧烈颠倒混匀40秒以上,后立即开瓶送检! 4.1.4糖化血红蛋白的复溶: 严格按说明书操作,首次取冰干品一瓶,用校正后的吸管加0.5ml去离子水复溶,轻轻摇匀,切忌剧烈振摇,置室温约半小时待用。 4.1.5罗氏定标品的复溶:

临床检验室内质量控制数据实验室间比对.

临床检验室内质量控制数据实验室间比对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近年来临床实验室均开展了常规检测项目的室内质量控制,但室内质量控制效果如何,长期以来没有找到一种精确的方法能对其进行全面评价。“室间质量评价”只能评价其不准确度,但还无法对实验室内的不精密度进行评价。现在我们 近年来临床实验室均开展了常规检测项目的室内质量控制,但室内质量控制效果如何,长期以来没有找到一种精确的方法能对其进行全面评价。“室间质量评价”只能评价其不准确度,但还无法对实验室内的不精密度进行评价。现在我们终于能从“室内质量控制数据实验室间比对计划”中获取不准确度和不精密度这两个方面有价值的信息。一、原理和方法“室内质控数据实验室间比对计划”要求检测同一批号质控物的不同实验室,向该计划的组织者提供每月原始的室内质控数据 [1] 。组织者会按时回报结果。在回报的结果中,各实验室可得到自己实验室分析过程的不准确度和不精密度与使用相同方法的其他实验室的不准确度和不精密度进行比较,也可得到与其他使用不同方法的实验室的结果进行比较。这些信息很有价值,尤其是解决潜在的问题时能够提供帮助。如相同方法组 ( 使用同一方法的实验室 ) 的均值是该质控物靶值的最好来源。该计划的组织者通过汇总的数据或单个数据点来分析数据并剔除有显著性的离群值。计算机对每一批号质控物、每一项目、使用每一分析方法的所有实验室计算平均值、中位数、标准差和变异系数。如果每月定期评价这一信息,相对于相同方法组可评价自己方法的不准确度和不精密度。比对计划对每一分析项目和每一批号质控物提供下列信息[2] : (1) 当前月份的均值、标准差 (s) 和结果个数 (N) ; (2) 计划开始至现在该质控物的累积的均值、标准差 (s) 和结果个数 (N) ; (3) 相同方法组的方法均值、标准差 (s) 或变异系数 (CV) 和实验室个数; (4) 每一分析项目所有实验室的所有实验室均值、标准差 (s) 或变异系数 (CV) 和实验室个数; (5) 方法的标准差指数 (SDI) ——本室均值偏离相同方法组均值的变异,以相同方法组标准差 (s) 为单位的度量; (6) 所有实验室的标准差指数(SDI) ——本室均值偏离所有实验室均值的变异,以所有实验室的标准差为单位的度量; (7) 方法变异系数指数 (CVI) ——本室报告的变异系数 (CV) 或标准差 (s) 与使用相同方法实验室报告的变异系数 (CV) 或标准差 (s) 的比值; (8) 所有实验室的变异系数指数 (CVI) ——本室报告的变异系数 (CV) 或标准差 (s) 与所有实验室报告的变异系数或标准差的比值。二、结果表 1 显示钠单个水平质控物的实验室间比对报告实例。在本实例中,实验室的不准确度和不精密度接近于使用相同方法实验室和所有实验室的均值和标准差。 SDI 表示相对于本方法组均值和所有实验室均值分别为 -0.33 和 -0.75 。 CVI 表示相对于本方法组的标准差或变异系数及所有方法的标准差或变异系数分别为 67% 和 51% 。 表 1 钠实验室间比对的统计量实例 项目 本室

室内质控的实际操作步骤

室内质控的实际操作步骤 1 设定靶值 1 设定靶值 1.1 稳定性较长的质控品 在开始室内质控时,首先要设定质控品的靶值。各实验室应对新批号的质控品的各个测定项目自行确定靶值。靶值必须在实验室内使用自己现行的测定方法进行确定。定值质控品的标定值只能做为确定靶值的参考。 1.1.1 暂定靶值的设定 为了确定靶值,新批号的质控品应与当前使用的质控品一起进行测定。根据20或更多独立批获得的至少20次质控测定结果,计算出平均数,作为暂定靶值。 以此暂定靶值作为下一个月室内质控图的靶值进行室内质控;一个月结束后,将该月的在控结果与前20个质控测定结果汇集在一起,计算累积平均数(第一个月),以此累积的平均数做为下一个月质控图的靶值。 重复上述操作过程,连续三至五个月。 1.1.2 常用靶值的设立 以最初20个数据和三至五个月在控数据汇集的所有数据计算的累积平均数作为质控品有效期内的常用靶值,并以此作为以后室内质控图的平均数。对个别在有效期内浓度水平不断变化的项目,则需不断调整靶值。 1.2 稳定性较短的质控品 在3-4天内,每天分析每水平质控品3-4瓶,每瓶进行2-3次重复。收集数据后,计算平均数、标准差和变异系数。对数据进行异常值检验。如果发现异常值,需重新计算余下数据的平均数和标准差。以此均值作为质控图的靶值。 2 设定控制限 对新批号质控品应确定控制限,控制限通常以标准差倍数表示。 2.1 稳定性较长的质控品 2.1.1 暂定标准差的设定

为了确定标准差,新批号的质控品应与当前使用的质控品一起进行测定。根据20或更多独立批获得的至少20次质控测定结果,计算出标准差,并作为暂定标准差。 以此暂定标准差作为下一个月室内质控图的标准差进行室内质控;一个月结束后,将该月的在控结果与前20次质控测定结果汇集在一起,计算累积标准差(第一个月),以此累积的标准差作为下一个月质控图的标准差。 重复上述操作过程,连续三至五个月。 2.1.2 常用标准差的设定 以最初20次质控测定结果和三至五个月在控质控结果汇集的所有数据计算的累积标准差作为质控品有效期内的常用标准差,并以此作为以后室内质控图的标准差。 2.2 稳定性较短的质控品 至于标准差,你使用的数据量越大,其标准差估计值将更好。由于这个原因,我们并未推荐使用4.2.1中的重复数据来建立新的标准差。而是采用以前变异系数(CV)来估计新的标准差。 以前的标准差是几个月数据的简单平均或甚至是累积的标准差。这就考虑了检测过程中更多的变异。标准差等于4. 2 .1的平均数乘以以前变异系数(CV)。 2.3 控制限的设定 控制限通常是以标准差的倍数表示。临床实验室不同项目(定量测定)的控制限的设定要根据其采用的控制规则来决定。 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

检验科生化室内质控办法

检验科生化室内质控办 法 集团公司文件内部编码:(TTT-UUTT-MMYB-URTTY-ITTLTY-

一、质控的概念。质量控制是为了监测和评估本实验室的工作质量,以此决定本实验各检验可否发出的检查、控制手段。 二、1、OCV:表示本实验室在目前最佳条件下某项目所能达到的最好精密度水平。其基本原则是,OCV测定需采用与常规工作相同的试剂、仪器及检测方法。一般来说,实验室都用OCV测定来确定本室新开展的一项新项目的精密度,如果数值偏大,则说明该测定方法可能不稳定,不成熟,应该尽量避免在本实验室使用该方法。 三、2、RCV:表示本实验室在目前条件下,常规工作中某项目检验的精密度水平,是室内质控中靶值和允许误差范围确定的依据。在第一次测定OCV后及每更换一次质控血清批号后,均应对新质控血清进行RCV测定。一般实验室的质控工作都是以RCV为标准的。四、3、RCVK:表示常规条件下对定值血清测定的变异。在RCVK中,根据RCV数据所绘制的“空图”,对于同一批号的质控品是不变的。不得将当月的检测结果代替RCV测定中的数据来绘制质控图。 五、4、RCVU。常规条件下未定值血清测定的变异。 六、目前在国内外采用最多的质控方法是(均值)图法。我认为佳音内部开展的质控方法还是以其为最佳。在建立图之前应做一些准备工作。 七、二、准备工作。 八、1、建立质控的规章制度及普及质控知识。质控工作的开展,是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与精力的,还需要掌握大量的质控知识。这就需要在平时的工作中下大力气规定出一些制度来实施质控的工作,并在检验科中多加强这方面的学习,使每个员工都掌握一定的质控知识,才能让员工在平时的工作中加以用心,把质控工作开展起来。 九、2、定期检校仪器。对使用的仪器定期进行检查和校正,并建立完善的资料数据,以便在质控工作开展起来后,分析数据时加以应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