铝压铸件的检测标准以及铸造相关标准

铝压铸件的检测标准以及铸造相关标准

一、铝压铸件的检测标准:

1.外观检测:检验表面光洁度、无裂痕、无气孔、无砂眼等缺陷。

2.尺寸检测:根据设计图纸,测量尺寸准确度,并与要求进行比对。

3.成分检测:通过化学分析仪器测试铝合金的成分,判断是否符合要求。

4.疲劳检测:通过模拟实际使用情况,进行疲劳试验,评估铝压铸件的疲劳寿命。

5.力学性能检测:对铝压铸件进行拉伸、弯曲、冲击等力学性能的测试,确保其强度、韧性等指标符合要求。

6.渗透检测:使用渗透液对铝压铸件进行检测,以识别隐性裂纹等缺陷。

7.X射线检测:通过X射线照射铝压铸件,检测内部缺陷,如气孔、夹杂、孔洞等。

8.磁粉检测:使用磁粉法检测表面和互漏缺陷,如裂纹、夹杂、疲劳裂纹等。

二、铝压铸件的铸造相关标准:

3.JG/T160-2024《电脑机箱铝型材工艺条件》:该标准规定了电脑机箱铝压铸件的生产工艺条件,包括铸造温度、压铸速度、铸型表面处理等要求。

4.JG/T161-2024《汽车发动机壳体铝压铸件工艺条件》:该标准针对汽车发动机壳体的铝压铸件,规定了铸造工艺条件,包括金属温度、注射速度、工艺参数等。

铝合金压铸件的标准

铝合金压铸件的标准 2010-01-25 10:08 铝合金压铸件 GB/T 15114-94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铝合金压铸件的技术要求,质量保证,试验方法及检验规则和交货条件等. 本标准适用于铝合金压铸件. 2.引用标准 GB1182 形状和位置公差代号及其标准 GB2828 逐批检查计数抽样程序及抽样表(适用于连续的检查) GB2829 周期检查计数抽样程序及抽样表(适用于生产过程稳定性的检查) GB6060.1 表面粗糙度比较样块铸造表面 GB6060.4 表面粗糙度比较样块抛光加工表面 GB6060.5 表面粗糙度比较样块抛(喷)丸,喷砂加工表面 GB6414 铸件尺寸公差 GB/T11350 铸件机械加工余量 GB/T15115 压铸铝合金 3.技术要求 3.1化学成分 合金的化学成分应符合GB/T15115的规定. 3.2力学性能 3.2.1当采用压铸试样检验时,其力学性能应符合GB/T15115的规定 3.2.2当采用压铸件本体试验时,其指定部位切取度样的力学性能不得低于单铸试样的75%,若有特殊要求,可由供需双方商定. 3.3压铸件尺寸

3.3.1压铸件的几何形状和尺寸应符合铸件图样的规定 3.3.2压铸件尺寸公差应按GB6414的规定执行,有特殊规定和要求时,须在图样上注明. 3.3.3压铸件有形位公差要求时,其标注方法按GB1182的规定. 3.3.4压铸件的尺寸公差不包括铸造斜度,其不加工表面:包容面以小端为基准,有特殊规定和要求时,须在图样上注明. 3.4压铸件需要机械加工时,其加工余量按GB/T11350的规定执行.若有特殊规定和要求时,其加工作量须在图样上注明. 3.5表面质量 3.5.1铸件表面粗糙度应符合GB6060.1的规定 3.5.2铸件不允许有裂纹,欠铸,疏松,气泡和任何穿透性缺陷. 3.5.3铸件不允许有擦伤,凹陷,缺肉和网状毛刺等腰三角形缺陷,但其缺陷的程度和数量应该与供需双方同意的标准相一致. 3.5.4铸件的浇口,飞边,溢流口,隔皮,顶杆痕迹等腰三角形应清理干净,但允许留有痕迹. 3.5.5若图样无特别规定,有关压铸工艺部分的设置,如顶杆位置,分型线的位置,浇口和溢流口的位置等由生产厂自行规定;否则图样上应注明或由供需双方商定. 3.5.6压铸件需要特殊加工的表面,如抛光,喷丸,镀铬,涂覆,阳极氧化,化学氧化等须在图样上注明或由供需双方商定. 3.6内部质量 3.6.1压铸件若能满足其使用要求,则压铸件本质缺陷不作为报废的依据. 3.6.2对压铸件的气压密封性,液压密封性,热处理,高温涂覆,内部缺陷(气孔,疏孔,冷隔,夹杂)及本标准未列项目有要求时,可由供需双方商定. 3.6.3在不影响压铸件使用的条件下,当征得需方同意,供方可以对压铸件进行浸渗和修补(如焊补,变形校整等)处理. 4质量保证 4.1当供需双方合同或协议中有规定时,供方对合同中规定的所有试验或检验负责.合同或协议中无规定时,经需方同意,供方可以用自已适宜的手段执

压铸件检验标准范文

压铸件检验标准范文 压铸件是一种常用的金属铸造工艺,广泛应用于制造各种零部件和产品。为了确保压铸件的质量,需要进行全面的检验。以下是压铸件检验的 一些常用标准。 1.尺寸和几何要求:压铸件的尺寸和几何要求是检验的重点。首先要 进行外观检查,确保外部表面没有明显的缺陷、裂缝或凹坑等问题。然后 测量压铸件的各个尺寸,包括长度、宽度、高度和孔径等。对于有特殊几 何要求的部件,还需要进行形状测量和各种角度测量。 2.材料和化学成分:压铸件的材料和化学成分也需要进行检验。这包 括材料的牌号、成分比例和热处理等。常见的检测方法有化学成分分析和 金相组织分析等。此外,还需要检测材料的力学性能,如硬度和拉伸强度等。 3.表面处理和镀层:压铸件在生产过程中常常需要进行表面处理和镀层,以提高其防腐性和装饰性能。因此,这些处理和镀层的质量也需要进 行检验。对于表面处理,需要检测其附着强度、耐蚀性和涂覆厚度等。对 于镀层,需要检测其镀层厚度和镀层的成分。 4.组装和连接要求:压铸件通常需要与其他部件进行组装和连接。因此,对于组装和连接方式也需要进行检验。检验的重点是强度和密封性能等。对于焊接连接,还需要对焊缝进行无损检测,以确保其质量。 5.功能和可靠性要求:最终,压铸件的功能和可靠性也需要进行检验。例如,对于汽车零部件,需要测试其在不同工况下的耐久性和使用寿命等。对于电子设备部件,需要进行电性能测试和耐热性能测试等。这些测试可 以使用各种设备和方法,如振动试验机、电子测试设备和环境测试设备等。

总之,压铸件检验的标准包括尺寸和几何要求、材料和化学成分、表面处理和镀层、组装和连接要求以及功能和可靠性要求等。通过严格的检验,可以确保压铸件的质量,提高其使用性能和可靠性。

铝压铸件检验及气孔标准

铝压铸件检验及气孔标准 铝压铸件是一种常见的铝合金铸件制造工艺,具有高强度、轻量化、 良好的工艺性能等优点,在航空、汽车、电子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为了 保证铝压铸件的质量和性能,需要进行严格的检验,其中气孔是铝压铸件 中常见的缺陷之一,因此有关铝压铸件检验及气孔标准的研究十分重要。一、铝压铸件检验 铝压铸件的检验是为了确保其质量和性能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主要 包括外观检查、尺寸检测、力学性能检验、化学成分分析和非破坏性检验。具体的检验项目如下: 1.外观检查:观察铸件的表面是否平整、无裂纹、气孔、砂眼等缺陷,以及是否满足图纸要求的形状和尺寸。 2.尺寸检测:测量铸件的各个尺寸,包括长度、宽度、高度、孔径、 螺纹等,与图纸要求进行比较,判断是否合格。 3.力学性能检验:对铝压铸件进行拉伸、弯曲、冲击等力学性能测试,以评估其强度、硬度、韧性等性能是否满足要求。 4.化学成分分析:采用光谱分析等方法检测铝压铸件的化学成分,确 保其合金成分符合规定的范围。 5.非破坏性检验:利用X射线探伤、超声波检测等方法对铝压铸件进 行无损检测,发现内部缺陷如气孔、夹杂物、裂纹等。 二、铝压铸件气孔标准 气孔是铝压铸件中常见的缺陷,对于外观要求较高的铝压铸件,气孔 的控制尤为重要。以下是铝压铸件气孔标准的一般要求:

1.外观性气孔:不允许有明显的孔洞、气孔、疤痕和破损等缺陷,对于表面精加工要求高的铝压铸件尤其重要。 2.内部气孔:用X射线或CT扫描等方法检测,按照GB/T6414-1999标准评定内部气孔的数量和尺寸。 3.气孔位置:气孔应尽量分布在铝压铸件边缘或结构薄弱部位,而不应位于重要的强度位置。 4. 气孔尺寸:气孔直径一般应小于5mm,深度应小于铝压铸件壁厚的1/2 5.气孔数量:气孔数量应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具体根据铝压铸件的几何形状和尺寸大小来确定,一般要求每平方厘米内的气孔数量不得超过3个。 综上所述,铝压铸件的检验工作是确保其质量和性能符合要求的重要环节,其中对气孔的控制是关键。通过外观检查、尺寸检测、力学性能检验、化学成分分析和非破坏性检验等方法,可以有效评估铝压铸件的质量状况。对于气孔的标准,要求铝压铸件表面无明显的孔洞和气孔,并要求内部气孔数量和尺寸符合规定范围,而且气孔位置应尽可能在边缘或薄弱部位。这些标准的制定和执行有助于提高铝压铸件的质量和性能,保证其在各个领域的应用效果。

铝合金压铸件质量检验标准

铝合金压铸件质量检验标准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铝合金压铸件的技术要求、质量保证、试验方法及检测规则和交货条件等。 本标准适合于铝合金压铸件。 2 引用标准 GB 1182形状和位置公差代号及其标准 GB 2828逐批检查计数抽样程序及抽样表(适用于连续批的检查) GB 2829用期检查计数抽样程序及抽样表(适用于生产过程稳定性的检查)GB 6060.1表面粗糙度比较样块铸造表面 GB 6060.4表面粗糙度比较样块抛(喷)妨丸,喷砂加工表面 GB6214铸件尺寸公差 GB/T 11.350铸件机械加工余量 GB/T 15115压铸铝合金 3 技术要求 3.1 化学成分。

合金的化学成分应符合GB/T 15115的规定。 3.2 力学性能。 3.2.1当采用压铸试样检验时,其力学性能应符合GB/T 15115的规定。 3.2.2当采用压铸件本体试验时,其指定部位切取试样的力学性能不得低于单铸试样的75%,,若有特殊要求,可由供需双方商定。 3.3 压铸件尺寸。 3.3.1压铸件的几何形状和尺寸应符合铸件图样的规定。 3.3.2压铸件尺寸公差应按GB 6414的规定执行,有特殊规定和要求时,须在图样上注明。 3.3.3压铸件有形位公差要求时,其标注方法按GB 1182的规定。 3.3.4压铸件的尺寸公差不包括铸造斜度,其不加工表面:包容面以小端为基准,被包容面以大端为基准;待加工表面:包容面以大端为基准,被包容面以小端为基准,有特殊规定和要求时,须在图样上注明。 3.4 压铸件需要机械加工时,其加工余量按GB/T 11350的规定执行。若有特殊规定和要求时,其加工余量须在图样上注明。 3.5 表面质量。

压铸件检验规范

文件制修订记录

1、目的: 为了对压铸车间生产之产品进行有效地控制,其品质符合国标,行业及客户要求,特制定 本规定; 2、适用范围:本公司压铸车间均属之; 3、职责:品质部负责压铸车间产品首件及巡检,压铸车间负责产品自检互检。 4、不合格品控制:按《不合格控制程序执行》。原因分析部门:压铸车间,品质部,技术部。 5、引用标准:国家标准,工程图纸;样板;MIL-STD-105E;不良图示。 6、定义: 致命缺陷(Critical):单件物料质量特性极严重不符合规定或影响到安全性能时,定义为致命缺陷; 严重缺陷(Major):单件物料质量特性严重不符合规定或单件物料重要质量特性不符合规定时,定义为严重缺陷; 轻微缺陷(Minor):单件物料质量特性轻微不符合规定或单件物料一般质量特性不符合规定时,定义为轻微缺陷; 7、检验内容: 一、铸件所需材料及化学成分应符合要求。 二、每批次铸件的机械性能应符合要求。 三、量检具测量铸件尺寸,尺寸公差符合GB/T 6414-1999《铸件尺寸公差与机械加工余量》及工程图纸要求。 四、齿轮类产品,必要时跳动测试仪检测跳动度,符合工程图纸要求。(双齿轮类产品可分别测试大小齿轮跳动度) 五、表面粗糙度可按GB/T 6060.1-1997《表面粗糙度比较样块铸造表面》评级。 六、外观质量:(不良图片见附件) 1. 铸件上不允许有冷隔、裂纹、穿透性缺陷及严重的残缺类缺陷(浇不到、未浇满、机械损伤等)的存在. 2. 在金属型铸件的非加工表面上,允许铸件有分型、顶杆及排气塞等痕迹。但凸出表面不大于0.3mm或凹下表面不超过0.4mm,且布局合理协调。

铝压铸件通用检验标准

铝压铸件通用检验标准 铝压铸件是一种常见的铝合金制品,被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为了确 保铝压铸件的质量,需要进行相应的检验。下面是铝压铸件通用检验标准,详细介绍了常见的检验项目和标准。 1.外观检验: 外观检验是铝压铸件检验的基础环节,主要目的是检查铸件是否有缺陷、变形、破裂、气孔、烧结等表面缺陷。外观检验应按照以下标准进行:-表面应光洁、无明显的毛刺、裂纹和皱纹; -表面不得有破损、变形、气孔等缺陷; -焊接部分应无焊渣、裂纹和气孔等缺陷; -铝压铸件应无明显的色差和色斑。 2.尺寸检验: 尺寸检验是铝压铸件质量检验的主要内容之一,通过检查铝压铸件的 尺寸是否符合要求,判断其产品的准确性和一致性。尺寸检验应按照以下 标准进行: -尺寸公差应符合设计要求,在允许范围内; -尺寸应正确,与产品图纸相符; -孔径直径、深度等尺寸应准确; -壁厚应满足设计要求。 3.材料检验:

材料检验是铝压铸件质量检验的重要环节,主要目的是检查铝合金材料的成分和性能是否符合要求。材料检验应按照以下标准进行:-铝合金成分应符合产品设计要求; -铝合金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铝合金的硬度和弯曲性能应满足要求。 4.物理性能检验: 物理性能检验是铝压铸件质量检验的重要环节之一,主要目的是检查铝压铸件的物理性能是否符合要求。物理性能检验应按照以下标准进行:-铝压铸件的硬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铝压铸件的强度和塑性应满足要求; -铝压铸件的热胀冷缩性能应符合要求。 5.化学性能检验: 化学性能检验是铝压铸件质量检验的重要环节之一,主要目的是检查铝压铸件的化学性能是否符合要求。化学性能检验应按照以下标准进行:-铝压铸件的化学成分应满足设计要求; -铝压铸件的金属元素含量应符合要求; -铝压铸件的强度和硬度应满足要求。 以上是铝压铸件通用检验标准的基本内容,这些标准可以确保铝压铸件的质量。当然,具体的检验标准还可能根据不同的产品要求和应用领域

铝压铸件的外观检测标准和压铸件的缺陷的防止方法

铝压铸件的外观检测标准和压铸件的缺陷的防止方法 刘遵建选编自互联网 一、铝压铸件的外观检测标准 由于铝压铸件不可避免的存在气孔和冷隔等铸造缺陷,所以对铝压铸件应当有合理的检测标准,当然不同功用的铸件要求的检测标准也会有所不同,一般对压铸件的检测标准为: 1)铸件的表面不允许有裂纹、欠铸、气泡、擦伤、凹陷、缺肉、网状毛刺等三角型缺陷,同时不允许有拉模现象。 2)铸件的浇口、飞边、溢流口、隔皮、顶杆痕迹等要清理干净,但允许留有痕迹。 3)铸件分型面的错型量不大于0.3mm,动定模两面的平面度不大于0.3mm。 4)压铸件的顶杆痕迹凹凸量为正负0.2mm。 5)压铸未通孔厚度不大于0.3mm。 6.加工面不允许有夹杂、冷隔、疏孔等缺陷。对于机加工后可以允许表面气孔直径不大于0.3mm,在3cm×3cm的单位面积上气孔总数不多于3个,孔边距不小于1cm。 二、压铸件常见缺陷的特征、产生原因、防止方法

1、流痕及花纹特征及检查方法 外观检查:铸件表面上有与金属液流动方向一致的条纹,有明显可见的与金属基体颜色不一样无方向性的纹路,无发展趋势。 产生原因:1,首先进入型腔的金属液形成一个极薄的而又不完全的金属层后,被后来的金属液所弥补而留下的痕迹。2,模温过低3,内浇道截面积过小及位置不当产生喷溅。4,作用于金属液上的压力不足花纹:涂料用量过多。 防止方法 1,提高模温2,调整内浇道截面积或位置3,调整内浇道速度及压力4,适当地选用涂料及调整用量。 2、网状毛翅 外观检查:压铸件表面上有网状发丝一样凸起或凹陷的痕迹,随压铸次数增加而不断扩大和延伸。 产生原因:1,压铸模型腔表面龟裂2,压铸模材质不当或热处理工艺不正确3,压铸模冷热温差变化太大4,浇注温度过高5,压铸模预热不足6,型腔表面粗糙7,压铸模壁薄或有尖角。 防止方法:1,正确选用压铸模材料及热处理工艺2,浇注温度不宜过高尤其是高熔点合金3,模具预热要充分4,压铸模要定期或压铸一定次数后退火,打磨成型部分表面。 3脆性 外观检查或金相检查:合金晶粒粗大或极小,使铸件易断裂或碰碎。

铝合金压铸件检验标准

铝合金压铸件检验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被引用,构成了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规定了铝合金压铸件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及检验规则等。除铝合金压铸件外,其他发动机及其附件支架也可以参照执行此标准。本标准适用的版本均为有效,但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的最新版本。 以下是被引用的标准: GB/T 1182形状和位置公差.通则.定义.符号.和图样表示法 GB 2828逐批检查计数抽样程序及抽样表(适用于连续批 的检查) GB 2829周期检查计数抽样程序及抽样表(适用于生产过 程稳定性的检查) GB/T 6060.1表面粗糙度比较样块铸造表面 GB/T 6060.4表面粗糙度比较样块抛光加工表面 GB/T 6060.5表面粗糙度比较样块抛(喷)丸,喷沙加工 表面 GB 6414铸件尺寸公差

GB/T 铸件机械加工余量 GB/T 铝合金压铸件 GB/T 压铸铝合金 本标准要求铝合金压铸件的化学成分符合GB/T的规定。 在采用压铸试样检验时,其力学性能也应符合GB/T的规定。 若采用压铸件本体检验,则指定部位切取试样的力学性能不得低于单铸试样的75%。 压铸件的几何形状和尺寸应符合零件图样的规定。其尺寸公差应按照GB6414的规定执行。若压铸件有形位公差要求, 则可参照GB/T;其标注方法应按GB/T1182的规定。压铸件 的尺寸公差不包括铸造斜度,其不加工表面的包容面以小端为基准,被包容面以大端为基准;待加工表面的包容面以大端为基准,被包容面以小端为基准。若压铸件需要机械加工,则其加工余量应按照GB/T的规定执行。 压铸件应符合零件图样的规定。其表面粗糙度应符合 GB/T6060.1的规定。压铸件表面不允许有裂纹、欠铸、疏松、

铝铸件企业标准

铝铸件企业标准 1.范围:本标准规定本厂所有铝铸件产品/零部件之设计/制造与检验标准. 如图纸中标注与本标准有对应项,以图纸标注为准,图纸标准未涉及项以本标准为准,余依图纸标注。 2.引用标准: GB 15115-1994 《压铸铝合金》 GB 1173-1986 《铸造铝合金》 ISO 3522-1984 《铸造铝合金》 GB 6414-1999 《铸件尺寸公差与机械加工余量》 GB 11351-1989 《铸件重量公差》 GB 1800-1979 《标准公差和极限偏差》 GB 1804-1979 《一般公差线性尺寸的未注公差》 GB 6060.5 《表面粗糙度比较样块抛(喷)丸,喷砂加工表面》 GB 15114-1994 《铝合金压铸件》 GB 9438-1999 《铝合金铸件》 GB6060.4 《表面粗糙度比较样块抛光加工表面》 GB15114-1994 《铝合金压铸件》 GB9438-1999 《铝合金铸件》 JB2702-80 《锌合金、铝合金、铜合金压铸件技术条件》 GB5611-1998 《铸造术语》 3.要求: 3.1材质 3.1.1金属型铸造铝合金化学成分,杂质,力学性能依GB15115-1994《压铸 铝合金》为准,参考GB1173-86《铸造铝合金》。 3.1.2国际标准铸造铝合金依 ISO3522-1984 3.2表面质量(粗糙度/针孔/刮伤) 3.2.1铝压铸件非加工面按JB2702-80执行,具体表面质量等级依零件图为 准,未注明时:不进行表面处理的表面按1级执行,此时要求铝压铸件外表面粗糙度相当于Ra1.6um;对需进行非烤漆或喷塑表面处理的表面按2级执行,此时要求铝压铸件外表面粗糙度相当于Ra3.2um;对需要有进行烤漆或

铝合金压铸件标准

铝合金压铸件标准 本标准规定了铝合金压铸件的各项技术要求和检验方法,包括材料标准、尺寸和公差标准、表面质量标准、化学成分标准、机械性能标准、耐腐蚀性能标准、可靠性标准、试验方法标准、质量控制标准和安全标准。 材料标准 铝合金压铸件应采用符合国家或行业标准的铝合金材 料制造。材料应具有稳定的化学成分和机械性能,并符合相关规定。 尺寸和公差标准 铝合金压铸件的尺寸和公差应符合相关标准或技术要求。在设计和制造过程中,应考虑到尺寸的精度、稳定性和易加工性。 表面质量标准 铝合金压铸件的表面质量应符合以下要求: (1)表面应平整、光滑,无明显的气孔、砂眼和夹杂物; (2)表面粗糙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3)表面处理质量应符合相关标准,如镀锌、喷塑等。 化学成分标准 铝合金压铸件的化学成分应符合相关标准或技术要求。在制造过程中,应控制材料中的有害元素含量,以确保产品质量。

机械性能标准 铝合金压铸件的机械性能应符合相关标准或技术要求,包括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延伸率和硬度等指标。在制造过程中,应采用合理的工艺参数和热处理制度,以确保产品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 耐腐蚀性能标准 铝合金压铸件应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能,以适应不同的使用环境。在制造过程中,应采用适当的表面处理方法,以提高产品的耐腐蚀性能。 可靠性标准 铝合金压铸件应具有较高的可靠性,以确保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出现故障或损坏。在制造过程中,应采用合理的工艺参数和材料,并进行严格的检验和控制,以确保产品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试验方法标准 铝合金压铸件的各项技术要求和检验方法应符合相关 标准或技术要求。在制造过程中,应按照规定的试验方法进行检验和测试,以确保产品质量符合要求。 质量控制标准 铝合金压铸件的质量控制应贯穿整个制造过程,包括材料采购、加工、热处理、表面处理等环节。在制造过程中,应建立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并进行严格的检验和控制,以

铝压铸件的检测标准以及铸造相关标准

大型铝压铸件的检测标准 由于铝压铸件不可避免的存在气孔和夹渣,所以对铝压铸件的检测标准就显的很重要当然不同功用的铸件要求也会有所不同,不知道各大厂商是如何加强对产品的检测我公司检测标准: 1)铸件的表面不允许有裂纹、欠铸、气泡、擦伤、凹陷、缺肉、网状毛刺等三角型缺陷,同时不允许有拉模现象。 2)铸件的浇口、飞边、溢流口、隔皮、顶杆痕迹等要清理干净,但允许留有痕迹。 3)铸件分型面的错型量不大于0.3mm,上下两面的平面度不大于0.3mm。 4)压铸件的顶杆痕迹凹凸量为正负0.2mm。 5)压铸未通孔厚度不大于0.3mm。 6.加工面不允许有夹杂、冷隔、疏孔等缺陷。对于机加工后可以允许表面气孔直径不大于0.3mm,在 3cm×3cm的单位面积上气孔总数不多于3个,孔边距不小于1cm。 1.熟练掌握工程制图标准和表示方法。掌握公差配合的选用和标注。 2.熟悉常用金属材料的性能、试验方法及其选用。掌握钢的热处理原理,熟悉常用金属材料的热处理方法及其选用。了解常用工程塑料、特种陶瓷、光纤和纳米材料的种类及应用。 3.掌握机械产品设计的基本知识与技能,能熟练进行零、部件的设计。熟悉机械产品的设计程序和基本技术要素,能用电子计算机进行零件的辅助设计,熟悉实用设计方法,了解现代设计方法。 4.掌握制订工艺过程的基本知识与技能,能熟练制订典型零件的加工工艺过程,并能分析解决现场出现的一般工艺问题。熟悉铸造、压力加工、焊接、切(磨)削加工、特种加工、表面涂盖处理、装配等机械制造工艺的基本技术内容、方法和特点并掌握某些重点。熟悉工艺方案和工艺装备的设计知识。了解生产线设计和车间平面布置原则和知识。 5.熟悉与职业相关的安全法规、道德规范和法律知识。熟悉经济和管理的基础知识。了解管理创新的理念及应用。 6.熟悉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体系,掌握过程控制的基本工具与方法,了解有关质量检测技术。 7.熟悉计算机应用的基本知识。熟悉计算机数控(CNC)系统的构成、作用和控制程序的编制。了解计算机仿真的基本概念和常用计算机软件的特点及应用。 8.了解机械制造自动化的有关知识。 Ⅱ.考试内容 一、工程制图与公差配合 1.工程制图的一般规定 (1)图框 (2)图线 (3)比例 (4)标题栏 (5)视图表示方法 (6)图面的布置 (7)剖面符号与画法 2.零、部件(系统)图样的规定画法 (1)机械系统零、部件图样的规定画法(螺纹及螺纹紧固件的画法齿轮、齿条、蜗杆、蜗轮及链轮的画法花键的画法及其尺寸标注弹簧的画法) (2)机械、液压、气动系统图的示意画法(机械零、部件的简化画法和符号管路、接口和接头简化画法及符号常用液压元件简化画法及符号) 3.原理图 (1)机械系统原理图的画法 (2)液压系统原理图的画法 (3)气动系统原理图的画法 4.示意图 5.尺寸、公差、配合与形位公差标注 (1)尺寸标注 (2)公差与配合标注(基本概念公差与配合的标注方法) (3)形位公差标注

压铸铝合金件标准

压铸铝合金件标准 压铸铝合金件是一种常见的零部件制造工艺,广泛应用于汽车、电子、机械工程和其他行业。为了确保压铸铝合金件的质量和可靠性,制定一份相关的标准是非常重要的。下面是一份关于压铸铝合金件标准的2000字的介绍。 一、标准的目的和范围 1.1 目的:本标准旨在规范压铸铝合金件的生产和检验要求,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可靠性和安全性。 1.2 范围:本标准适用于压铸铝合金件的设计、制造、检验和交付过程中的技术要求和规范。 二、术语和定义 2.1 压铸铝合金件:指通过将液态铝合金注入金属模具中,并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下凝固形成的零部件。 2.2 型腔:指用于形成压铸铝合金件的金属模具。 2.3 注射系统:指用于将液态铝合金注入型腔的组件,包括喷嘴、浇口系统和液态金属流动路径等。 2.4 凝固系统:指用于冷却和凝固铝合金的组件,包括冷却通道和冷却系统等。 三、材料和工艺要求 3.1 材料要求:压铸铝合金件的材料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技术要求,且具有良好的流动性、凝固性和机械性能。 3.2 工艺要求:压铸铝合金件的生产工艺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工艺规范,包括模具设计、注射系统设计、凝固系统设计和铸件结构设计等。 四、尺寸和形状公差 4.1 尺寸公差:压铸铝合金件的尺寸公差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设计要求,以确保产品的装配和使用要求。 4.2 形状公差:压铸铝合金件的形状公差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设计要求,以确保产品的功能和外观要求。 五、检验和测试方法

5.1 检验方法:对压铸铝合金件的检验应按照国家相关标准和检验规范进行,包括外观检验、尺寸检验、性能检验和可靠性检验等。 5.2 测试方法:对压铸铝合金件的性能和可靠性进行测试应按照国家相关标准和测试规范进行,包括机械性能测试、化学成分分析、金属组织分析和耐蚀性测试等。 六、包装和交付 6.1 包装要求:压铸铝合金件的包装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包装要求,以确保产品的安全和完整。 6.2 交付要求:压铸铝合金件的交付应按照国家相关标准和交付要求进行,包括交付时间、数量、质量和文件等。 七、质量控制和管理 7.1 质量控制:压铸铝合金件的生产应实施质量控制,包括过程控制、检验控制和纠正措施等,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和一致性。 7.2 质量管理:压铸铝合金件的生产企业应建立和实施质量管理体系,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质量管理要求。 八、术语和定义的修订 8.1 本标准的术语和定义可以根据技术进步和实际需求进行修订和补充。 以上是关于压铸铝合金件标准的2000字的介绍,主要包括标准的目的和范围、材料和工艺要求、尺寸和形状公差、检验和测试方法、包装和交付、质量控制和管理等内容,旨在规范压铸铝合金件的制造和质量管理,提升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

铸件质量检验标准

铸件质量检验标准 铸件质量检验标准主要是用于评估铸件产品的质量是否符合规定的要求,并且确保其能够在使用过程中达到预期的性能和寿命。铸件质量检验 标准的制定对于生产厂家和用户来说都非常重要,可以降低生产成本,提 高产品质量,减少质量问题和事故的发生。 1.铸件外观检验:铸件外观是指铸件表面的形状、大小、粗糙度等特征。外观检验是通过目视检查和测量来评估铸件的表面质量,包括检查铸 件是否存在缺陷、气孔、夹杂等问题。 2.尺寸检验:尺寸检验是针对铸件的尺寸要求进行的检验,包括长度、宽度、高度、直径等参数的测量。通过与图纸或规范要求进行对比,判断 铸件的尺寸是否符合要求。 3.化学成分检验:铸件的化学成分直接影响着其力学性能和耐腐蚀性能。化学成分检验包括对铸件材料中各元素含量的测定,通过分析结果来 判断材料的成分是否符合规定的要求。 4.力学性能检验:力学性能检验是评估铸件强度、硬度、韧性等力学 性能的检验。一般包括拉伸试验、弯曲试验、冲击试验等,通过检验结果 来评估铸件的力学性能是否符合要求。 5.金属log彗的检验:铸件中存在的气孔、夹杂等缺陷会严重影响其 力学性能和使用寿命。金属log彗的检验包括对铸件组织的显微观察和缺 陷检测。常用的方法有金相显微镜检验、超声波探伤、X射线检测等。 6.表面硬度测试:铸件的表面硬度直接影响其磨损性能和耐腐蚀性能。表面硬度测试可以通过Rockwell硬度试验、维氏硬度试验等方法进行。 通过测试结果可以评估铸件的表面硬度是否满足要求。

7.耐蚀性测试:铸件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接触到各种介质,耐蚀性是 评价铸件耐久性能的重要指标。耐蚀性测试可以通过浸泡试验、盐雾试验 等方法进行,通过测试结果来评估铸件的耐腐蚀性能是否符合要求。 8.热处理性能检验:铸件由于制造过程中会经历冷却和加热等工艺过程,热处理性能对于铸件的组织结构和力学性能有很大影响。热处理性能 检验包括热处理工艺参数的测定和热处理后的铸件组织结构的观察与检测。 以上是铸件质量检验标准的一些主要内容,根据具体的铸件产品和行 业要求,标准的制定和检验方案可能会有所不同。制定和遵守科学合理的 铸件质量检验标准对于确保产品质量、提高企业竞争力和满足用户需求具 有重要意义。

铝合金压铸件标准规范

铝合金压铸件标准规范 铝合金压铸件是一种常见的工业制造零部件,具有重量轻、强度高、耐腐蚀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汽车、航空航天、电子通讯等领域。为了确保铝合金压铸件的质量和安全性,制定了一系列的标准规范,以便指导生产和使用过程中的操作。本文将对铝合金压铸件的标准规范进行详细介绍,以期为相关行业提供参考和指导。 首先,铝合金压铸件的材料选择是至关重要的。根据不同的使用环境和要求,需要选择合适的铝合金材料,以确保其具有足够的强度和耐腐蚀性能。同时,在生产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原材料的质量,避免夹杂、气孔等缺陷的产生。 其次,铝合金压铸件的设计和模具制造也是至关重要的环节。在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到零部件的结构合理性、壁厚均匀性等因素,以避免在压铸过程中出现过大的应力集中和变形。同时,模具的制造质量直接影响着铝合金压铸件的表面质量和尺寸精度,因此需要严格按照相关标准进行制造和检验。 另外,铝合金压铸件的生产工艺和工艺控制也是非常重要的。在压铸过程中,需要控制好合金的熔化温度、注射速度、压力等参数,以确保铝合金液充分填充模腔,并且避免气孔和缩松的产生。同时,还需要对压铸件进行热处理和表面处理,以提高其强度和耐腐蚀性能。 最后,铝合金压铸件的质量检验和标识也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在生产完成后,需要对铝合金压铸件进行尺寸、外观、力学性能等多方面的检验,以确保其符合相关标准要求。同时,还需要对合格的铝合金压铸件进行标识和追溯,以便跟踪其在使用过程中的情况。 总之,铝合金压铸件的标准规范涵盖了材料选择、设计制造、生产工艺、质量检验等多个方面,对于确保铝合金压铸件的质量和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各相关行业应严格按照相关标准规范进行生产和使用,以提高铝合金压铸件的质量水平,推动行业的健康发展。

压铸件产品技术规范标准

压铸件产品技术规范标准 1. 引言 压铸件是一种具有高精度、高强度和高复杂性的金属铸件,广泛应用于汽车、 电子、航空航天等行业。为了确保压铸件产品质量的稳定和一致性,制定了一系列的技术规范标准,以规范压铸件的生产和质量控制过程。 本文将介绍压铸件产品技术规范标准的主要内容,包括材料要求、尺寸和形状 公差、表面处理、硬度要求、力学性能要求等方面。 2. 材料要求 压铸件的材料选择对产品的质量和性能具有重要影响。根据不同的应用领域和 要求,压铸件常用的材料包括铝合金、锌合金、镁合金等。 2.1 铝合金 铝合金是最常用的压铸件材料之一,具有良好的流动性、加工性能和机械性能。常用的铝合金包括ADC12、A380等,其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能应符合相应的标准。 2.2 锌合金 锌合金是另一种常用的压铸件材料,具有良好的液态流动性和冷却收缩性能。 常用的锌合金有Zamak 3、Zamak 5等,其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能应符合相应的标准。 2.3 镁合金 镁合金具有重量轻、比强度高等特点,适用于要求重量轻、高强度的产品。常 用的镁合金有AZ91D、AM60B等,其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能应符合相应的标准。 3. 尺寸和形状公差 为了保证压铸件的尺寸精度和形状一致性,对其尺寸和形状设定了公差要求。 公差的选择应根据产品的具体要求和应用领域来确定。 4. 表面处理 压铸件在生产过程中常常需要进行表面处理,以提高其耐腐蚀性、耐磨性和装 饰性。常见的表面处理方法包括喷漆、电镀、阳极氧化等。

5. 硬度要求 压铸件的硬度是其材料和工艺的重要指标之一,对产品的强度、耐磨性、耐腐 蚀性等性能有直接影响。硬度测试应按照相应的标准进行,测试结果应符合规定的要求。 6. 力学性能要求 压铸件的力学性能包括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延伸率等指标。根据产品的具体 要求和应用领域,制定了相应的力学性能要求。力学性能测试应按照相应的标准进行,测试结果应符合规定的要求。 7. 检验和质量控制 为了确保压铸件产品的质量稳定和一致性,需要进行严格的检验和质量控制。 常见的检验方法包括物理性能测试、化学成分分析、外观检查等。同时,还需建立合理的质量控制体系,包括原材料采购、生产工艺控制、成品检验等环节。 8. 结论 压铸件产品技术规范标准是确保产品质量和性能的重要保证。通过严格执行技 术规范标准,能够提高产品的质量稳定性和一致性,满足客户的需求和要求。同时,厂商还需不断改进和优化制造工艺和质量控制体系,提升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

铝压铸毛坯件检验规程

铝压铸毛坯件检验规程 1.范围 本规程适应于铝压铸毛坯件,目的是对分厂铝压铸毛坯件完工检验及外协外购铝压铸毛坯件的进货检验进行统一规范,内容包括表面质量、外形质量、壁厚及断面检查、尺寸、内部质量、文字图案符号规定、材质、模具变更或修复共八个检查项目,并且规定了各个项目的判定标准、抽样方案和检测方法。 2、表面质量: 2.1判定标准:铸件表面无鼠尾、沟槽、夹砂结疤、粘砂、表明粗糙、皱皮、缩 陷、桔皮面、斑点、印痕、拉伤、裂纹、隔皮、飞翅、毛刺、外渗物、大面积脱模剂及锉刀痕、表面处理不能消除的拉痕、冷隔、气孔、积炭、缺肉等缺陷;压铸件内有嵌件的周围无包铝、生锈现象;型腔内无易脱落或造成零部件干涉的飞边、毛刺现象;表面质量有特殊要求的产品,按协商的封样件对比检查。 2.1.1鼠尾:铸件表面出现较浅(≤5mm)的带有锐角的凹痕;表面粗糙:铸件 表明粗糙、凹凸不平,其微观几何特征超出铸造表明粗糙度测量上限,但未形成粘砂缺陷;缩陷:铸件的厚断面或断面交接处上平面的塌陷现象;印痕:因顶杆或镶块与型腔表面不平齐,而在压铸件表面相应部位产生的凸起或凹下的痕迹;皱皮:铸件上不规则的粗粒状或皱褶状的表皮,一般带有较深的网状沟槽;拉伤:压铸件表面由于与金属型啮合或粘结,顶出时顺出型方向出现的擦伤痕迹;冷隔:金属流相互对接或搭接未融合而出现的接痕;裂纹:合金基体被破坏或断开,形成细长的缝隙,呈不规则线状;隔皮:铸孔处应穿透而未穿透的金属层;飞翅:垂直铸件表面厚薄不均匀的薄片金属突起物; 毛刺:铸件表面上刺状金属突起物。 2.2抽样方案:按GB2828中的IL=Ⅰ进行抽检,不合格判定数AQL=2.5。 2.3检测方法:目测、手感检查(检验员的校正视力标准不低于1.0)。 3、外形质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