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级检验士考试临床化学讲义第10章肝胆疾病实验室检查

初级检验士考试临床化学讲义第10章肝胆疾病实验室检查
初级检验士考试临床化学讲义第10章肝胆疾病实验室检查

肝胆疾病实验室检查

一、肝胆生化

(一)肝脏的代谢功能

1.糖代谢:糖原合成、分解,糖异生

2.蛋白质代谢:合成血浆蛋白质(清蛋白、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原等)、合成尿素

3.脂类代谢:合成胆固醇、甘油三酯、磷脂;合成LDL、HDL、LCAT;分解甘油三酯和脂肪酸,合成酮体

4.维生素代谢

储存多种维生素:如维生素A、B、D、E、K及B12等。

直接参与Vit的代谢转化:无活性形式→活性形式。如胡萝卜素转变成维生素A,维生素D3在C25位上羟化,维生素PP合成NAD+和NADP+,维生素B1合成TPP等过程均在肝内进行。

5.激素灭活:肝是激素降解的主要部位。

(二)肝脏的生物转化功能

1.概念:机体对内生及外来非营养物质进行代谢的过程,即为生物转化,主要在肝脏进行。

2.意义:使脂溶性极强的物质增加水溶性,有利于代谢产物、药物、毒物等从肾脏和胆道排出。

3.过程:两相反应。

第一相反应:氧化、还原、水解反应

第二相反应:结合反应(与葡萄糖醛酸等结合)

(三)胆汁酸代谢

胆汁酸由胆固醇转化生成,存在于胆汁中。

1.分类:

(1)初级胆汁酸:肝细胞内合成,主要成分有胆酸、鹅脱氧胆酸。

(2)次级胆汁酸:初级胆汁酸经肠内细菌分解作用而成,主要成分有脱氧胆酸、少量石胆酸及微量的熊脱氧胆酸。

2.胆汁酸功能:

在脂肪的吸收、转运、分泌和调节胆固醇代谢方面起重要作用。

3.胆汁酸的肠肝循环

(四)胆红素代谢与黄疸

1.胆红素代谢

血中运输:主要以胆红素-白蛋白复合物的形式存在和运输。(不能被肾小球滤过)

肝内代谢:肝对胆红素的摄取、转化及排泄(1)摄取:肝细胞内有Y蛋白和Z蛋白两种色素受体蛋白。Y蛋白是肝细胞主要的胆红素转运蛋白,Z蛋白对长链脂肪酸具有很强的亲和力。Y、Z蛋白与进入胞质的胆红素结合,并将它运至内质网。

(2)转化:水溶性↑,毒性↓。

在滑面内质网上进行,在葡萄糖醛酸转移酶的催化下,胆红素被转化为单、双葡萄糖醛酸结合胆红素,形成水溶性的结合胆红素(可通过肾脏)。

(3)排泄:结合胆红素随胆汁排泄至肠道。

肠内变化:胆红素在肠道菌的作用下大部分被水解而脱下葡萄糖醛酸,还原成尿胆原。在肠管下段接

触空气后被氧化成尿胆素,随粪便排出。一部分胆素原可被肠黏膜重吸收进入门静脉,其中大部分以原形再排入胆管,小部分经体循环随尿排出。

2.黄疸:

当各种原因导致血液中游离胆红素或结合胆红素升高时,可导致黄疸。根据机制分成三类:

(1)溶血性黄疸:来源增多。血中游离胆红素浓度明显升高,尿胆原升高,尿中胆红素阴性。

(2)阻塞性黄疸:排泄受阻。血中结合胆红素明显升高,尿胆原降低,尿胆红素阳性。

(3)肝细胞性黄疸:处理障碍。血中两种胆红素都升高,尿胆原正常或升高,尿胆红素阳性。

例题

有关生物转化叙述错误的是:

A.主要在肝脏进行

B.主要在肾脏进行

C.第一相反应包括氧化、还原、水解

D.第二相反应是结合反应

E.使脂溶性极强的物质增加水溶性有利于排出

[答疑编号700818100101]

正确答案:B

二、肝胆疾病的检查

(一)酶学检查方法学评价及临床意义

1.血清转氨酶及其同工酶测定:

用于检测肝细胞损伤程度的主要是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

(1)概况

①ALT:肝脏>肾脏>心脏>骨骼肌等。

肝细胞中ALT活性约比血清高2850倍,因此即使1%的肝细胞损伤,就足以使血液中ALT活性升高1倍。

②AST:心脏>肝脏>骨骼肌和肾脏等。

肝细胞中60%的AST位于线粒体,40%位于胞质。

AST有两种同工酶:即c-AST、m-AST。

(2)参考值:

ALT<40U/L(37℃)(酶速率法)

AST<45U/L(37℃)(酶速率法)

AST/ALT:1.15左右

(3)临床意义:ALT和AST均属于肝细胞内非特异性功能酶,生理情况下血清转氨酶活性很低。

1)急性病毒性肝炎:ALT虽不特异,但最敏感。

①急性病毒性肝炎,早期ALT升高,出现黄疸后ALT急剧升高,至黄疸极期,ALT迅速下降。

②部分无黄疸型肝炎患者早期ALT升高不明显,长期留于较高水平,持续数月或数年而转为慢性肝炎。

③轻型无黄疸型肝炎常常只有一过性ALT升高,很快恢复正常。

急性肝炎恢复期AST先于ALT恢复正常。

重症肝炎早期,ALT明显增高,随病情恶化,大量肝细胞坏死,致血中ALT下降,甚至在正常范围内,但此时胆红素却进行性升高,呈现“酶胆分离”现象,预后极差。

在急性肝炎时肝细胞轻度损害,血中ALT升高程度大于AST,AST/ALT比值降低;如损害严重,线粒体受到破坏,血清m-AST才升高,故m-AST升高是肝细胞坏死的指征。

2)慢性肝炎和脂肪肝:

慢性迁延型肝炎ALT、AST轻度上升,一般不超过参考值的3倍。当病变累及线粒体时AST升高程度可超过ALT。

慢性活动型肝炎,ALT多数升高至参考值3~5倍以上,且长期维持在较高水平。如伴有肝坏死时ALT 可升高到参考值10倍以上。

脂肪肝,ALT可持续轻度升高并伴有高脂血症。

3)肝硬化:肝硬化代偿期患者血清ALT可轻度增高或正常,失代偿期ALT可持续升高。

胆汁淤积性肝硬化ALT活性较高可与黄疸平行,AST升高不及ALT显著。

4)原发性肝癌:ALT可正常或轻中度升高,提示可能并发肝坏死,预后严重。

5)胆管疾病:胆管梗阻时,ALT中度升高,梗阻缓解后1~2周即可恢复正常。

6)其他疾病:ALT广泛存在于各组织中,机体器官有实质性损害时,ALT均可增高。若ALT单项增高,需要结合病情综合分析。

7)m-AST的意义:m-AST可协助判断肝实质损害的严重程度。当急性肝炎病变严重累及线粒体时,AST/ALT 比值升高,此时应注意是否发展为慢性肝炎。肝硬化时可达2.0。在Reye综合征、妊娠脂肪肝、心肌梗死、做导管肝动脉栓塞术后,m-AST也可升高。

2.碱性磷酸酶(ALP)及其同工酶:

血清中的ALP主要来源于肝脏、骨骼、少部分来自小肠和妊娠期胎盘组织,肾脏也有极少量。

等位基因型分为非组织特异型、胎盘型和肠型。非组织特异型ALP分布于肝脏、骨骼、肾脏等组织器官。琼脂糖凝胶电泳可将ALP分为6种同工酶(ALP1~ALP6):ALP1是细胞膜组分和ALP2的复合物;ALP2来自肝脏;ALP3来自骨骼;ALP4来自妊娠期胎盘;ALP5来自小肠;ALP6是IgG和ALP2的复合物。

参考值:成人40~150U/L(37℃)。(酶动力学法)

临床意义:

(1)ALP的生理性增高:与年龄、妊娠有关。

(2)肝胆管梗阻的疾患:血清ALP水平可增高。

(3)肝炎或肝硬化时:ALP可轻度增高。

(4)原发或继发肝癌:ALP明显升高。ALP持续轻度升高应考虑肝有无占位性病变。

(5)骨骼系统病变:血清ALP可有不同程度的升高。

(6)其他疾病:甲状旁腺功能亢进、高维生素D血症、肢端肥大症等,血中ALP均升高。

碱性磷酸酶同工酶的检测对肝外阻塞性黄疸及肝内胆汁淤积性黄疸,原发与继发性肝癌具有鉴别意义。ALP1升高可见于肝外胆管梗阻,如转移性肝癌、肝脓肿、肝淤血等并可伴有ALP2的升高。而肝内胆管梗阻所致胆汁淤积,如原发性肝癌及急性黄疸性肝炎患者则以ALP2的增高为主,ALP1相对减少。

3.γ-谷氨酰转肽酶(GGT)测定:

GGT在体内分布较广。血清中的GGT主要来自肝脏,少量来自肾脏、胰腺。

参考值:男:11~50U/L;女:7~32U/L(酶动力法)

临床意义:

(1)病毒性肝炎:血清GGT轻度升高。

(2)原发性或转移性肝癌:血中GGT明显增高,反映肝内占位性病变;还可观察乳腺癌、早期直肠癌、睾丸癌的患者是否有肝转移。

(3)梗阻性黄疸:GGT是胆汁淤积、胆管梗阻最敏感酶。GGT活性与阻塞的时间和程度相关。

(4)急、慢性酒精性肝炎。

(5)肝硬化:代偿期GGT多正常,失代偿期可升高。

(6)其他:系统性红斑狼疮、单核细胞增多症等患者血清GGT均可轻度增高。

(7)某些药物能使血中GGT活性升高,如:抗癫痫药(扑米酮)、镇静药(巴比妥)、对乙酰氨基酚或其他能诱导肝微粒体生物转化系统的药物均可致GGT升高。

4.假性胆碱酯酶测定(PCHE):

PCHE是一种糖蛋白,由肝脏合成,存在于血清或血浆中。此酶将胆碱酯水解为胆碱和有机酸,临床上即根据其水解产物多少测算出PCHE的活性。

参考值:成人:4250~12 250U/ml(37℃)

临床意义:

(1)肝脏疾病:在病情严重的肝炎患者中,其PCHE降低与肝病变程度成正比,与血清白蛋白平行。

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时如PCHE持续降低则提示预后不良;肝功能不全时PCHE明显降低。

(2)口服雌激素或避孕药时,血清PCHE可略降低。

(3)遗传性血清PCHE异常病、营养不良、有机磷中毒、血清PCHE均降低。

(4)肾脏疾病(排泄障碍)、肥胖、脂肪肝、甲亢和遗传性高PCHE血症者,血清PCHE水平均可升高(二)胆红素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1.胆红素的分类

(1)基于化学反应的分类:直接/间接胆红素。

(2)高效液相色谱法分类:

①α组分胆红素:即未结合胆红素。血中蛋白非结合型胆红素(MB)增加可发生胆红素脑病,即核黄疸;

②β组分胆红素:即单葡萄糖醛酸结合胆红素;

③γ组分胆红素:即双葡萄糖醛酸结合胆红素;

④δ组分胆红素:即结合胆红素和白蛋白以共价键结合者,这一部分可与重氮试剂呈直接反应。

总胆红素=未结合胆红素+单、双葡萄糖醛酸结合胆红素+δ组分胆红素

2.血清总胆红素测定:偶氮反应方法

(1)原理:血清胆红素可在加速剂(甲醇、咖啡因)作用下,与重氮试剂反应生成偶氮胆红素,出现颜色反应,颜色的深浅与胆红素的浓度成正比。

(2)参考值:1.7~20μmol/L(0.1~1.2mg/dL)。

(3)临床意义:

①判断有无黄疸。

②根据血清胆红素分类,判断黄疸类型。

3.血清结合胆红素与非结合胆红素测定:

(1)原理:血清与重氮试剂混合后,在规定时间所测定的胆红素,相当于直接胆红素含量,总胆红素减去直接胆红素的值即为间接胆红素。该方法反应时间不同,结果相差很大。

(2)参考值:

直接胆红素:0~6.8μmol/L(0~0.4mg/dL)

间接胆红素:1.7~13.2μmol/L(0.1~0.8mg/dL)

(3)临床意义:

①当血清总胆红素水平升高时,可根据结合胆红素/总胆红素来协助鉴别黄疸的类型。

肝细胞黄疸时结合胆红素/总胆红素的比值常为40%~60%;梗阻性黄疸时比值常>60%。

②δ-胆红素的半寿期约21d,在正常人血清中测不出来,在梗阻性黄疸、溶血性黄疸时,含量增高。在疾病的恢复期,总胆红素下降,δ-胆红素相对增高。

三种类型黄疸的实验室鉴别诊断

4.胆汁酸测定的方法学评价及临床意义:

血清总胆汁酸(TBA)测定是肝疾病的一个敏感指标。目前推荐检测血清总胆汁酸的方法是循环酶法。

(1)原理:

(2)参考值:4.9±2.38μmol/L,

餐后2h TBA为(8.22±2.91)μmol/L

(3)临床意义:

①急性肝炎:血清胆汁酸水平升高。

②慢性活动性肝炎:血清胆汁酸水平升高。

③胆汁淤积综合征:血中胆汁酸升高。胆酸/鹅脱氧胆酸比值可作为肝胆阻塞性疾病与肝实质细胞性疾病的鉴别指标。胆道阻塞时,CA/CDCA>1;肝实质细胞损伤时,CA/CDCA<1。

(三)肝纤维化标志物测定及临床意义

肝细胞和其间质细胞可分别分泌以下物质促进肝纤维化发生。

①肝细胞分泌Ⅰ、Ⅲ、Ⅳ、Ⅴ型胶原,蛋白多糖等;

②贮脂细胞分泌Ⅰ、Ⅲ、Ⅳ型胶原,蛋白多糖,层粘连蛋白;

③血窦内皮细胞分泌Ⅳ型胶原,纤维连接蛋白;

④Kupffer细胞分泌胶原酶。

1.Ⅲ型前胶原肽与Ⅳ型胶原:

(1)概况:正常肝脏胶原含量相对较少,主要是Ⅰ和Ⅲ型,占总胶原的72%,Ⅳ型胶原大约9%。

肝细胞及间质细胞产生的Ⅲ前胶原经肽酶切下两端的非螺旋球形伸展部即为前胶原肽而游离入血,测定血中Ⅲ型前胶原肽能反映肝细胞胶原合成量。

肝脏受损后Ⅳ型胶原合成增多,慢性活动性肝炎多伴有进行性肝纤维化。

(2)临床意义:

Ⅳ型胶原:临床主要用于观察肝硬化的指标,其浓度基本可以反映肝纤维化的程度。急性肝炎时,Ⅳ型胶原浓度无明显增加;慢性活动性肝炎、肝硬化、肝细胞癌患者血清Ⅳ型胶原浓度依次增加。

Ⅲ型前胶原肽:晚期肝硬化患者相对早期肝硬化患者血中Ⅲ型前胶原N末端肽反而低,提示肝硬化晚期Ⅲ型胶原合成率降低。

2.层粘连蛋白(LN):

(1)概况:层粘连蛋白又称板层素,它存在于各组织的基底膜,是非胶原性糖蛋白。肝纤维化时层粘连蛋白与Ⅳ型胶原一起构成基底膜的主要成分。

(2)临床意义:

①急性肝炎:LN浓度无明显变化。

②肝硬化、肝细胞癌患者血清LN浓度明显升高。故联合检测血清透明质酸、Ⅳ型胶原对判断肝纤维化程度具有重要的意义。

3.透明质酸(HA):

(1)概况:HA由成纤维细胞和间质细胞合成,经淋巴系统入血,主要在肝内代谢,所以HA变化指标可反映肝脏病变及肝纤维化的程度。

(2)临床意义:

①肝纤维化、肝硬化患者血清中HA含量明显升高。

②结缔组织疾病:全身性硬皮病、类风湿关节炎、自发性骨髓纤维化等患者血清透明质酸升高。

③某些遗传性疾病:如Werner综合征等。

(四)肝性脑病时的生化变化及血氨测定

氨是有毒的,正常情况下氨主要在肝脏生成尿素排出体外。

1.肝性脑病的生化机制:

(1)氨中毒学说:肝功能不全时,血氨的来源增多或去路减少,引起血氨升高。高浓度的血氨通过干扰脑组织的能量代谢,对神经细胞膜的抑制作用,以及对神经递质的影响从而出现脑功能障碍而导致昏迷。

(2)假神经递质学说:肝功能不全时,假性神经递质如苯乙醇胺、羟苯乙醇胺使神经突触部位的冲动传递发生障碍,引起神经系统功能障碍而导致昏迷。

(3)氨基酸不平衡与肝性脑病:在严重肝功能损伤和有门腔静脉短路条件下,血中支链氨基酸浓度明显降低,芳香族氨基酸明显增高,当大量芳香族氨基酸进入脑细胞,使假性神经递质生成增多,并抑制去

甲肾上腺素合成,最终导致肝性昏迷。

(4)γ-氨基丁酸(GABA)学说:肝功能衰竭时,肝不能清除肠源性GABA,使血中GABA浓度增高,造成中枢神经系统功能抑制。

2.血氨测定:

(1)干化学直接显色测定法:在床旁取静脉血2ml,用Berthelot试剂(酚-次氯酸盐)显色,参照标准,计算氨的含量。如果严格掌握实验条件,本法分析结果能满足临床要求。

(2)谷氨酸脱氢酶速率法:血浆中的氨在足量的α-酮戊二酸和NADPH存在时,经谷氨酸脱氢酶作用生成谷氨酸,并消耗NADPH,NADPH的下降速率与血浆氨浓度成正比。血氨酶法测定重复性差,多不采用。

(3)血氨的“真值”问题:血浆中氨含量很低;血浆中的谷氨酰胺和多肽易水解释放出氨;红细胞内氨较血浆高2.8倍,故血标本久置会使血浆氨含量急骤增高;分析过程受氨污染的机会也较多。

例题

临床上用于诊断肝脏疾病的酶,哪组检测最恰当:

A.CK,GGT,ALP,AMY

B.ALT,AST,ALP,GGT

C.AMY,LDH,GGT,CK

D.ACP,AST,ALT,LDH

E.ChE,AST,ACP,CK

[答疑编号700818100201]

正确答案:B

例题

关于溶血性黄疸的正确叙述是:

A.血中结合胆红素增多,尿中胆红素试验阳性

B.血中结合胆红素增多,尿中尿胆原增多

C.血中未结合胆红素增多,尿中尿胆原增多

D.血中未结合胆红素增多,尿中胆红素试验阳性

E.血中结合胆红素增多,尿中胆红素试验阴性

[答疑编号700818100202]

正确答案:C

例题

下列不属于肝脏纤维化的诊断指标的是:

A.Ⅲ型前胶原肽

B.Ⅳ型胶原

C.透明质酸

D.层粘连蛋白(LN)

E.干扰素

[答疑编号700818100203]

正确答案:E

三、肝细胞损伤时的其他有关检查及临床意义

1.蛋白质代谢异常的检查及临床意义:

(1)血清总蛋白(TP)和清蛋白、球蛋白比值测定:

TP的定量检测:双缩脲比色法;白蛋白定量检测:溴甲酚绿法,从TP中减白蛋白量,即为球蛋白含量。

参考值:

血清总蛋白:64~83g/L(直立行走);60~78g/L(卧床)

白蛋白:35~52g/L,球蛋白:20~30g/L,A/G:1.0~2.0:1

临床意义:

①急性肝损伤早期,清蛋白可正常或轻度下降、球蛋白轻度升高、TP和A/G均可正常。亚急性重症肝炎早期多数TP为明显下降,而γ-球蛋白增加;晚期发生肝坏死,TP明显下降。

②慢性肝病,如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等,常见清蛋白减少和球蛋白(主要是γ-球蛋白)增加,A/G 比值下降。随病情加重而出现A/G比值倒置,此时提示肝功能严重损害。

③肝外疾病

(2)血清蛋白电泳:

电泳后由正极到负极依次为:清蛋白、α1-球蛋白、α2-球蛋白β-球蛋白和γ-球蛋白五个区带。

参考值:琼脂糖法:白蛋白57%~68%,α1-球蛋白1.0%~5.7%,α2-球蛋白4.9%~11.2%,β-球蛋白7%~13%,γ-球蛋白9.8%~18.2%

临床意义:肝炎、肝硬化、肝癌、肝外疾患。

血清白蛋白减少与γ-球蛋白增加是肝病患者血清蛋白电泳的共同特征。

(3)血清前清蛋白测定(PA):PA可反映肝合成蛋白质的功能,因半寿期短,比清蛋白和转铁蛋白更为敏感。

参考值:200~400mg/L。

临床意义:PA是肝功能损害的敏感指标,早期肝炎患者的血清PA可降低;慢性活动性肝炎、肝硬化、肝癌、阻塞性黄疸患者、营养不良、慢性感染、晚期恶性肿瘤血清PA均降低。

2.糖代谢异常的检查:肝功能严重损伤时,血中葡萄糖浓度可出现一时性升高。

3.脂代谢异常的检查

4.各种急、慢性肝病时综合考虑应选择的试验及其临床意义。

肝脏疾病检查项目选择原则如下:

(1)怀疑急性肝炎:可选择ALT、AST、胆汁酸、前清蛋白、血清总胆红素和肝炎病毒标志物。

(2)怀疑慢性肝炎:可选择ALT、AST、ALP、GGT、胆汁酸、血清总胆红素和结合胆红素、血清总蛋白、A/G比值及肝炎病毒标志物。

(3)怀疑原发性肝癌:除检查一般肝功能外,应加查AFP、ALP、GGT、LDH。

(4)怀疑肝纤维化或肝硬化:除查ALT、AST、ALP、GGT、A/G、MAO等外,应查Ⅲ型前胶原、Ⅳ型胶原、层粘连蛋白、透明质酸。

化学实验安全知识2018春季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化学实验安全知识2018春季期末考试 1.单选(2分) 根据《火灾分类》,A类火灾是指 A.固体火灾 B.液体或可熔固体火灾 C.金属火灾 D.气体火灾 2.单选(2分) 下面哪种不属于灭火的基本方法 A.隔离法 B.窒息法 C.拆除法 D.冷却法 3.单选(2分) 进行照明设施的接电操作,应采取的防触电措施为 A.站在金属登子或梯子上 B.切断电源 C.戴上手套 D.湿手操作 4.单选(2分) 停电检修时,在一经合闸即可送电到工作地点的开关或刀闸的操作把手上,应悬挂如下哪种标示牌 A.“禁止合闸,有人工作” B.“今日休息” C.“在此工作” D.“止步,高压危险” 5.单选(2分) 操作液氮时,使用的手套应该是 A.PE手套 B.金属丝网手套 C.防冻手套 D.乳胶手套 6.单选(2分) 易燃类液体的特点是 A.以上都是 B.闪点在25℃以下的液体,闪点越低,越易燃烧 C.极易挥发成气体 D.遇明火即燃烧 7.单选(2分) 下列几种物质中的哪一种物质与乙醇混溶时易发生爆炸 A.水 B.乙醚 C.高氯酸

D.丙酮 8.单选(2分) 下面哪种常用气瓶的瓶体颜色为黄色 A.乙炔 B.氧气 C.氨气 D.氢气 9.单选(2分) 下列哪种气体钢瓶结构中装有易熔塞 A.二氧化碳 B.乙炔 C.氮气 D.氧气 10.单选(2分) 化学品的毒性可以通过皮肤吸收、消化道吸收及呼吸道吸收等三种方式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下列不正确的预防措施是 A.实验过程中移取强酸、强碱溶液应带防酸碱手套 B.称取粉末状的有毒药品时,要带口罩防止吸入 C.实验过程中使用三氯甲烷时戴防尘口罩 D.实验场所严禁携带食物;禁止用饮料瓶装化学药品,防止误食 11.单选(2分) 皮肤接触了高温(热的物体、火焰、蒸气)、低温(固体二氧化碳、液体氮)和腐蚀性物质,如强酸、强碱、溴等都会造成灼伤。如果发生意外,正确的处理方法是 A.金属钠溅入眼内,立即用大量水冲洗 B.被碱灼伤时先用水冲洗,然后用3%的硼酸或2%的醋酸清洗,严重时就医 C.浓硫酸沾到皮肤上,直接用水冲洗 D.不管什么情况,马上送医院就医 12.单选(2分) 下列哪种不在《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的管理范围内,另外有专门的“条例”来管理 A.腐蚀性物质 B.放射性物质 C.爆炸品 D.毒性物质 13.单选(2分) 回流和加热时,液体量不能超过烧瓶容量的 A.1/2 B.4/5 C.3/4 D.2/3 14.单选(2分) 学校对危险化学废物的处理的工作原则是 A.以上都不对 B.当作生活垃圾处理 C.自行处理

有机化学实验测验试题

有机化学实验测验试题 1、重氮盐与芳胺类化合物发生偶联反应,在什么条件下进行为宜(B ) A、强酸, B、弱酸性和中性, C、弱碱性和中性, D、强碱, 2、重氮化在(D )条件下进行 A、强碱, B、弱酸性和中性, C、弱碱性和中性, D、强酸 3、制备重氮盐的温度范围( A ) A、0-5℃, B、6-9℃, C、10-15℃, D、16-20℃ 4、检验重氮化反应终点用什么方法(A ) A 、淀粉试纸变色, B、刚果红试纸变色, C、石蕊试纸变色,

D、酚酞试剂。5.下列关于对氨基苯磺酸的说法错误的是(D ) A、它是两性化合物 A、它的酸性强于碱性,可成内盐, B、加碱下仍可成盐,且增加溶解度 D、它不能进行重氮化反应 1、无水氯化钙是一种广泛的干燥剂,它可以用来干燥下列哪种试剂-------( D )。(A)乙醇(B)苯酚(C)丙酮(D)苯6.甲基橙偶氮类化合物,是用对氨基苯磺酸重氮化以后,碱性条件下制得。在其制备过程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A.甲基橙在少量NaOH沸水中重结晶时,要操作缓慢;B.若反应物中仍含有未作用的N,N-二甲基苯胺乙酸盐,会产生不溶于水的N,N-二甲基苯胺而影响质量;C.在NaNO2/HCl进行重氮化时,用 KI-淀粉试纸检验,若显蓝色,不用补加NaNO2;D.湿的甲基橙在空气中受光,颜色会变深。1、久置的苯胺呈红棕色,用( )方法精制。答:C。A:过滤 B:活性炭脱色 C:蒸馏; D:水蒸气蒸馏12.蒸馏苯甲醇应当选用()答:D。 A、直形冷凝管 B、球形冷凝管 C、蛇形冷凝管 D、空气冷凝管13.蒸馏实验过程中,如果忘记加沸石,但溶液已经沸腾,应该()。A:立即向圆底烧瓶中加入沸石 B:先

化学实验室安全与防护试题

JSST实验室安全与防护试题 姓名日期得分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10题) 1、强酸、溴等触及皮肤而致灼伤时,应立即用大量自来水冲洗,再用洗涤。 A. 5%NaHCO3溶液 B. 2%乙酸溶液 C. 浓NaOH溶液 D. NaHCO3溶液 2、重金属盐中毒者的急救方法是。 A. 服催吐药 B. 喝一杯含有几克硫酸镁的水溶液 C. 喝牛奶 D. 喝10%硫酸铜水溶液 3、离心操作时,为防液体溢出,离心管中样品装量不能超过离心管体积的。 A. 2/3 B. 1/3 C. 1/2 D. 3/4 4、下列着火时不能使用泡沫或二氧化碳灭火器的是。 A. 苯胺 B. 丙酮 C. 导线 D. 氯乙胺 5、以下标志中表示腐蚀性药品的是。 A. B. C. D. 6、普通塑料、有机玻璃制品的加热温度不能超过。 A. 40℃ B. 60℃ C. 80℃ D. 100℃ 7、关于化学品的使用、管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打开塑料瓶的化学品时不要过于用力挤压,否则可能导致液体溢出或溅到身体上 B. 有机溶剂可以置于普通冰箱保存 C. 分清标签,认真阅读标签,按标签使用 D. 共用化学品从专用柜里取出,使用时注意保持标签的完整,用后放回专用柜 8、实验室冰箱和超低温冰箱使用注意事项错误的是。 A. 定期除霜、清理、清理后要对表面进行消毒 B. 储存后的所有容器,应当标明物品名称、储存日期和有效期 C. 除非有防爆措施,否则冰箱内不能放置易燃易爆化学品溶液 D. 可以在冰箱内冷冻食品和水 9、为了防止在开启或关闭玻璃容器时发生危险,下列不适宜作为盛放具有爆炸危险性物质的玻璃容器的瓶塞? A. 软木塞 B. 磨口玻璃塞 C. 胶皮塞 D. 橡胶塞 10、眼睛被化学品灼伤后,首先采取的正确方法是 A. 点眼药膏 B. 立即开大眼睑,用清水冲洗眼睛 C. 马上到医院看急诊

初三化学——走进化学实验室测验题

初三化学——走进化学实验室测验题 班级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 [单一知识点针对性训练] 常用仪器的使用 一、填空题 1.指出下列仪器的名称,并讲 明用途。 A:名称________。用途________。B:名称________。用途________。 C:名称________。用途________。D:名称________。用途________。 E:名称________。用途________。F:名称________。用途_ _______。 G:名称________。用途________。H:名称________。用途________。 M:名称________。用途________。N:名称________。用途________。 2.如图1-4所示,按照仪器图形回答下列咨询题。 ①用于洗涤玻璃仪器的用具是____ ____。 ②用作热源的仪器是________。 ③可盛放反应物作反应仪器的是________。 ④用于盛放和贮存液体试剂的仪器是________。 二、选择题 1.量取一定量的液体药品常用( ) A.量筒B、烧杯C.试管D、蒸发皿 2.下述滴管使用方法正确的是( ) A.取液后的滴管,倒放在试管架上,以免液体流出 B、把滴管放在洁净的实验台上 C.滴瓶上的滴管用过以后未经蒸馏水冲洗便连续使用 D、吸取了石灰水的滴管没经蒸馏水冲洗再吸取纯碱溶液 3.下列仪器能加热,但需要垫上石棉网的是( ) A.烧杯B、量筒C.广口瓶D、试管 药品的取用 一、填空题 1.固体药品通常储存在________里,取用固体药品一样用__ ______,块状药品用________夹取。液体药品通常盛放在_______ _里。在实验中应注意节约药品,如果没有讲明用量,一样按____ ____取用;液体通常取________mL,固体只需________ 即可。实

常用实验室检查

一、血液检查: (一)红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测定 红细胞:男(~)×1012/L 血红蛋白:男120~160g/L 女(~)×1012/L 女110~150g/L 新生儿(~)×1012/L 新生儿170~200/L 临床意义: 1.红细胞及血红蛋白减少:婴幼儿、15岁以前的儿童、部分老年人、妊娠中晚期;各种原因所致的贫血。 2.红细胞及血红蛋白增多:剧烈呕吐、大面积烧伤后;高原、剧烈运动;阻塞性肺气肿、发绀型先天心脏病及红细胞增多症等。 (二)白细胞计数及白细胞分类计数 白细胞:成人(4~10)×109/L;新生儿(15~20)×109/L;6个月~2岁(11~12)×109/L。 白细胞分类计数:类型/百分数/绝对值 1.中性粒细胞(N):①杆状核(st):0~5 ~ ②分叶核(sg):50~70 2~7 2.嗜酸性粒细胞(E):~5 ~ 3.嗜碱性粒细胞(B):0~1 0~ 4.淋巴细胞(L): 20~40 ~4

5.单核细胞(M): 3~8 ~ 临床意义: ①白细胞计数增多与减少主要受中性粒细胞数量的影响。 1.中性粒细胞增多:新生儿、妊娠、分娩、高温、严寒、饱餐、剧烈运动等;急性感染(主要原因)、严重组织损伤及血细胞破坏、急性大出血(可作为内出血诊断指标)、急性中毒、白血病、骨髓增生疾病及恶性肿瘤。 2.中性粒细胞减少:感染(革兰阴性菌、病毒、原虫等)、血液疾病、理化损伤、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功能亢进、自身免疫疾病。 3.核左移:常见于化脓性感染、急性失血/中毒/溶血反应及白血病。 4.核右移:主要见于造血功能减退。 ②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变态反应性疾病、寄生虫病、皮肤病、血液病、恶性肿瘤、传染病。 ③嗜碱性粒细胞增多:变态反应疾病、血液病、恶性肿瘤等。 ④淋巴细胞。 1.淋巴细胞增多:4~6天的婴儿至6~7岁儿童;病毒\杆菌感染、淋巴细胞性恶性组织病等。 2.淋巴细胞减少:主要见于接触放射线、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先天\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等。 ⑤单核细胞增多:感染、血液病等。

最新化学实验室员工入职安全考试试卷

中心安全知识培训试卷 姓名分数 一、选择题(25×2分) 1、化学危险药品对人身会有刺激眼睛、灼伤皮肤、损伤呼吸道、麻痹神经、燃烧爆炸等危险,一定要注意化 学药品的使用安全,以下不正确的做法是:() A.了解所使用的危险化学药品的特性,不盲目操作,不违章使用。 B.妥善保管身边的危险化学药品,做到:标签完整,密封保存;避热、避光、远离火种。 C.室内可存放大量危险化学药品。 D.严防室内积聚高浓度易燃易爆气体。 2、取用化学药品时,以下哪些事项操作是正确的?() A.取用腐蚀和刺激性药品时,尽可能带上橡皮手套和防护眼镜。 B.倾倒时,切勿直对容器口俯视;吸取时,应该使用橡皮球。 C.开启有毒气体容器时应带防毒用具。 D.以上都是。 3、取用试剂时,错误的说法是:() A.不能用手接触试剂,以免危害健康和沾污试剂。 B.瓶塞应倒置桌面上,以免弄脏,取用试剂后,立即盖严,将试剂瓶放回原处,标签朝外。 C.要用干净的药匙取固体试剂,用过的药匙要洗净擦干才能再用。 D.多取的试剂可倒回原瓶,避免浪费。 4、涉及有毒试剂的操作时,应采取的保护措施包括:() A.佩戴适当的个人防护器具。 B.了解试剂毒性,在通风橱中操作。 C.做好应急救援预案。 D.以上都是。 5、实验室内使用乙炔气时,说法正确的是:() A.室内不可有明火,不可有产生电火花的电器。 B.房间应密闭。 C.室内应有高湿度。 D.乙炔气可用铜管道输送。 6、实验中用到很多玻璃器皿,容易破碎,为避免造成割伤应该注意什么?() A.装配时不可用力过猛,用力处不可远离连接部位。 B.不能口径不合而勉强连接。 C.玻璃折断面需烧圆滑,不能有棱角。 D.以上都是。 7、稀硫酸溶液的正确制备方法是:() A.在搅拌下,加水于浓硫酸中。 B.在搅拌下,缓慢加浓硫酸于水中。 C.水加于浓硫酸,或浓硫酸加于水都无所谓。 D.水与浓硫酸两者一起倒入容器混合。 8、下列实验操作中,说法正确的是:() A.可以对容量瓶、量筒等容器加热。 B.在通风橱操作时, 可将头伸入通风柜内观察。 C.非一次性防护手套脱下前必须冲洗干净,而一次性手套脱下时须从后向前把里面翻出来脱下后再扔掉。 D.可以抓住塑料瓶子或玻璃瓶子的盖子搬运瓶子。

初级检验士考试临床化学讲义第10章肝胆疾病实验室检查

肝胆疾病实验室检查 一、肝胆生化 (一)肝脏的代谢功能 1.糖代谢:糖原合成、分解,糖异生 2.蛋白质代谢:合成血浆蛋白质(清蛋白、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原等)、合成尿素 3.脂类代谢:合成胆固醇、甘油三酯、磷脂;合成LDL、HDL、LCAT;分解甘油三酯和脂肪酸,合成酮体 4.维生素代谢 储存多种维生素:如维生素A、B、D、E、K及B12等。 直接参与Vit的代谢转化:无活性形式→活性形式。如胡萝卜素转变成维生素A,维生素D3在C25位上羟化,维生素PP合成NAD+和NADP+,维生素B1合成TPP等过程均在肝内进行。 5.激素灭活:肝是激素降解的主要部位。 (二)肝脏的生物转化功能 1.概念:机体对内生及外来非营养物质进行代谢的过程,即为生物转化,主要在肝脏进行。 2.意义:使脂溶性极强的物质增加水溶性,有利于代谢产物、药物、毒物等从肾脏和胆道排出。 3.过程:两相反应。 第一相反应:氧化、还原、水解反应 第二相反应:结合反应(与葡萄糖醛酸等结合) (三)胆汁酸代谢 胆汁酸由胆固醇转化生成,存在于胆汁中。 1.分类: (1)初级胆汁酸:肝细胞内合成,主要成分有胆酸、鹅脱氧胆酸。 (2)次级胆汁酸:初级胆汁酸经肠内细菌分解作用而成,主要成分有脱氧胆酸、少量石胆酸及微量的熊脱氧胆酸。 2.胆汁酸功能: 在脂肪的吸收、转运、分泌和调节胆固醇代谢方面起重要作用。 3.胆汁酸的肠肝循环 (四)胆红素代谢与黄疸 1.胆红素代谢 血中运输:主要以胆红素-白蛋白复合物的形式存在和运输。(不能被肾小球滤过) 肝内代谢:肝对胆红素的摄取、转化及排泄(1)摄取:肝细胞内有Y蛋白和Z蛋白两种色素受体蛋白。Y蛋白是肝细胞主要的胆红素转运蛋白,Z蛋白对长链脂肪酸具有很强的亲和力。Y、Z蛋白与进入胞质的胆红素结合,并将它运至内质网。 (2)转化:水溶性↑,毒性↓。 在滑面内质网上进行,在葡萄糖醛酸转移酶的催化下,胆红素被转化为单、双葡萄糖醛酸结合胆红素,形成水溶性的结合胆红素(可通过肾脏)。 (3)排泄:结合胆红素随胆汁排泄至肠道。 肠内变化:胆红素在肠道菌的作用下大部分被水解而脱下葡萄糖醛酸,还原成尿胆原。在肠管下段接

初中化学实验测试题

初中化学实验测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某K2CO3样品,一定含Na2CO3、KNO3和Ba(NO3)2杂质中的一种或两种,将13.8g样品加入足量水,样品全部溶解,再加入过量的CaCl2溶液,得到9g沉淀,对样品所含杂质的正确判断是 A.肯定有KNO3B.肯定有KNO3,还可能有Na2CO3 C.一定没有Ba(NO3)2,可能有KNO3 D.肯定没有Na2CO3和Ba(NO3)2 2.如右图所示,X溶液与AgNO3、Na2CO3、Na2SO4三种溶溶液发生反应均生成白色沉淀。则X可能是下列哪种物质的溶液 A.HNO3或KNO3 B.HCl或H2SO4 C.BaCl2或CaCl2 D.NaOH 或Ca(OH)2 3.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采用方法正确的是 5.下列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原料选择不正确的是() A.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 B.用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C.用稀盐酸和铜粉反应制取氢气 D.用双氧水催化分解制取氧气 6.欲鉴别氢气、氧气、二氧化碳、甲烷4种气体,现有一盒火柴,还需要用到下列实

验用品中的 A.装有蒸馏水的烧杯 B .装有无色酚酞的烧杯 C.冷而干燥的烧杯 D.内壁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 7.用托盘天平称量固体药品时,右边盘上放被称量物品,左边盘上砝码为10g ,游码在标尺上0.3g处,天平平衡,则称量物的实际质量是() A.10.3g B.10.7g C.9.7g D.9.3g 8.以下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9.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NaCl溶液100g,操作错误的图示是 10.下列图示的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中,正确的是 A.取粉末状固体药品 B.倾倒液体 C.过滤 D.加热液体 11.下列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A.给液体加热 B.滴加液体 C.熄灭酒精灯 D.检查装置气密性 12.如图是老师放置在实验桌上的三瓶无色气体,它们可能是H2、O2、CO2.下列关于这三种气体的鉴别方法中,不正确的是 A.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入①中,若复燃,则存放的是O2 B.用点燃的木条伸入②中,若火焰熄灭,则存放的是CO2 C.向②中加入少量蒸馏水,若变为红色,则存放的是CO2 D.根据瓶③倒置,可判断瓶③存放的是H2 13.下图所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5% NaCl 溶液装瓶贴签 D 量取蒸馏水 B 取用氯化钠固体 A 氯化钠溶解 C

常用实验室检查

常用实验室检查 [血液检查] 1.红细胞计数(RBC)正常值:成年男性为(4.0—5.5)×1012/L;女性为(3.5—5.0)×1012/L。 2.血红蛋白(Hb)正常值:成年男性为120—160g/L;女性为110—150g/L。 3.红细胞与血红蛋白病理性增多常见于慢性肺心病患者。 4.红细胞与血红蛋白降低均称为贫血,其中血红蛋白的降低值对贫血程度判断更重要。 5.红细胞生成减少见于缺铁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等患者。 6.红细胞破坏过多见于各种溶血性贫血,如遗传性球型红细胞增多症,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等。 7.白细胞计数(WBC)正常值:成人为(4.0—10.0)×1012/L。 8.白细胞分类计数(DC)中性粒细胞(包括杆状核、分叶核)占50%—75%。 9.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增多最常见于急性感染(尤其是化脓菌感染);急性失血、急性溶血、急性中毒、组织严重损伤或坏死、恶性肿瘤等疾病均可引起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增多。10.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减少多见于病毒感染和部分格兰阴性杆菌感染(如伤寒、流感);再生障碍性贫血、脾功能亢进、电离辐射、使用某些化学药物等均可引起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减少。 11.外周血液中中性粒细胞不分叶核粒细胞增多(>5%)即为核左移;核左移常见于急性化脓菌感染、急性失血、急性中毒及急性溶血反应等患者。 12.外周血液中中性粒细胞核分叶5叶以上者增多(>3%)即为核右移;核右移常见于巨幼细胞性贫血、恶性贫血、慢性感染、尿毒症等患者。 13.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见于变态反应性疾病,如支气管哮喘、药物过敏反应等。 14.淋巴细胞增多见于病毒感染、结核感染及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等。 15.血小板计数(PC或PLT)正常值:(100—300)×109/L。 16.女性月经期的第1日可引起血小板生理性减少。 17.血小板病理性减少常见于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白血病、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脾功能亢进、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等患者。 18.网织红细胞的增减可反映骨髓造血功能的盛衰;网织红细胞增多见于各种增生性贫血,网织红细胞减少见于再生障碍性贫血等患者。 19.测定红细胞沉降率(血沉)时,标本中应加入的抗凝剂为3.8%的枸橼酸钠0.4ml。 20.血沉病理性增快见于各种急慢性炎症、组织损伤、恶性肿瘤等患者。 [尿液、粪便检查] 21.做尿常规检查尿标本可随时留取新鲜尿液100ml左右,但以晨尿最好。 22.正常成人每天尿量为1000—2000ml;超过2500ml为多尿;少于400ml为少尿;少于100ml 为无尿。 23.每升尿内含有血量超过1ml即出现淡红色,称肉眼血尿;尿液离心沉淀后每高倍视野平均见到3个以上红细胞称为镜下血尿。 24.肉眼血尿或镜下血尿常见于泌尿系统炎症、肾结核、肾结石、肾肿瘤等。 25.新鲜尿液若呈白色或黄色混浊为脓尿或菌尿;尿液离心沉淀后每高倍视野平均见到5个以上白细胞为镜下脓尿。 26.脓尿或菌尿、镜下脓尿常见于泌尿系统感染,如肾盂肾炎、膀胱炎、尿道炎等。 27.尿液呈深黄色且震荡后出现黄色泡沫为胆红素尿;胆红素尿见于阻塞性黄疸和肝细胞性黄疸患者。 28.尿液呈酱油色多见于血红蛋白尿;血红蛋白尿见于各种原因引起溶血的患者。 29.尿液呈乳白色为乳糜尿;乳糜尿见于丝虫病、肾周围淋巴管阻塞的患者。

化学实验安全考试题库

化學實驗教學中心安全知識練習題(I) 時間:2016年09月18日訪問次數:19359 1、氣體鋼瓶使用後,可以不關閉閥門。(標準答案:錯誤) 2、冷凝冷卻系統上連接用的橡膠管必須用鐵絲等固定住,以防止因水壓過高 而造成管子脫落。 (標準答案:正確) 3、可以用烘箱乾燥有爆炸危險性的物質。(標準答案:錯誤) 4、金屬鋰、鈉、鉀及金屬氫化物要注意使用和保存,尤其不能與水直接接觸。 (標準答案:正確) 5、能相互反應產生有毒氣體的廢液,不得倒入同一收集桶中。若某種廢液倒 入收集桶會發生危險,則應單獨暫存於一容器中,並貼上標籤。(標準答案:正確) 6、在實驗室允許口嘗鑒定試劑和未知物。(標準答案:錯誤) 7、對於化學試劑或未知物,允許直接用鼻子嗅氣味,不用以手煽出少量氣體 來嗅覺。 (標準答案:錯誤) 8、在實驗室內一切有可能產生毒性蒸氣的工作必須在通風櫥中進行,並有良 好的排風設備。 (標準答案:正確) 9、在稀釋濃硫酸時,不能將水往濃硫酸裡倒,而應將濃硫酸緩緩倒入水中, 不斷攪拌均勻。 (標準答案:正確) 10、實驗室內的濃酸、濃堿處理,一般要先中和後傾倒,並用大量的水沖洗 管道。(標準答案:正確) 11、對於無機酸類廢液,實驗室可以收集後進行如下處理:將廢酸慢慢倒入 過量的含碳酸鈉或氫氧化鈣的水溶液中(或用廢堿)互相中和,再用大量水沖洗。(標準答案:正確) 12、對於氫氧化鈉、氨水等廢液可以進行如下處理:用6mol/L鹽酸水溶液中 和,再用大量水沖洗。 (標準答案:正確) 13、對於含汞、砷、銻、鉍等離子的廢液,實驗室可以先進行如下處理:控制 酸度0.3mol/L[H+],使其生成硫化物沉澱。(標準答案:正確) 14、對於含氰廢液可以進行處理:加入氫氧化鈉使pH值10以上,加入過量 的高錳酸鉀(3%)溶液,使CN根氧化分解。CN根含量高時,可加入過量的次氯酸鈣和氫氧化鈉溶液。(標準答案:正確) 15、對於含氟廢液可以進行如下處理:加入石灰使生成氟化鈣沉澱。(標準答 案:正確) 16、可以將氯氣與氨氣混放在一個房間。(標準答案:錯誤)

临床化学第十章 肝胆疾病的实验室检查讲义

第十章肝胆疾病的实验室检查 《考纲要求》 1.肝胆生化 (1)肝脏的代谢熟练掌握 (2)肝脏的生物转化功能熟练掌握 (3)胆汁酸代谢紊乱与疾病熟练掌握 (4)胆红素代谢与黄疸熟练掌握 2.肝胆疾病的检查 (1)酶学检查(ALT、AST、ALP、GGT、ChE)方法学评价、参考值及临床意义熟练掌握 (2)胆红素代谢产物(血浆总胆红素、结合与未结合胆红素,尿胆红素及尿胆原)和胆汁酸测定的方法学评价及临床意义熟练掌握 (3)肝纤维化标志物(Ⅲ、Ⅳ型胶原等)的测定及其临床意义熟悉 (4)肝昏迷时的生化变化及血氨测定掌握 3.肝细胞损伤时的其他有关检查及临床意义 (1)蛋白质代谢异常的检查了解 (2)糖代谢异常的检查了解 (3)脂代谢异常的检查了解 (4)各种急、慢性肝病时综合考虑应选择的试验及其临床意义熟练掌握 肝是人体重要的代谢器官,对维持机体内外环境的稳定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其主要功能有: 1.代谢功能:参与糖、脂类、蛋白质、维生素的合成、分解和储存;核酸代谢;激素的生物转化;胆红素和胆酸的代谢。 2.排泄功能:如胆红素、胆酸、药物、某些阴离子染料等的运输和排泄。 3.生物转化功能:参与对药物、毒物等化合物的氧化、还原、水解、结合等。 4.凝血和纤溶因子、纤溶抑制因子的生成及对活性凝血因子的清除等。 在正常情况下,肝脏各种功能有条不紊地进行,当肝脏受到各种致病因素侵袭时,其功能状态和组织结构必然受到影响。 肝的病理状态大致可分为肝细胞损伤、间质反应、胆汁淤积、局限性肝损害及肝血管系统损害五种。以上病理改变往往合并存在,但有所侧重,从而出现各种肝病的实验室检查特征,导致有关的试验结果异常。 一、肝胆生化 (一)肝脏的代谢功能 1.糖代谢: 肝脏是维持血糖浓度相对稳定的重要器官。肝脏通过肝糖原的合成分解及糖异生作用维持血糖浓度的恒定。 2.蛋白质代谢: (1)合成与分泌90%以上的血浆蛋白质,其中合成量最多的是白蛋白。 (2)肝脏合成的许多凝血因子和纤维蛋白原等,在血液凝固功能上起重要作用。 (3)转化和分解氨基酸 (4)经鸟氨酸循环合成尿素。 3.脂类代谢: 肝脏在脂类的消化、吸收、分解、合成及运输等代谢过程中均起重要作用。 (1)肝分解甘油三酯和脂肪酸的能力很强,参与脂肪酸的β氧化,并且进行酮体合成。(肝脏不利用

有机化学实验考试试题(含答案)

有机化学实验考试试题(含答案) 一、填空(1’×50) 1. 蒸馏时,如果馏出液易受潮分解,可以在接受器上连接一个干燥管,以防止空气中的水分的侵入。 2.减压过滤的优点有:(1) 过滤和洗涤速度快;(2) 固体和液体分离的比较完全;;(3)滤出的固体容易干燥。。 3. 液体有机物干燥前,应将被干燥液体中的水份尽可能分离净,不应见到有水层。 4.减压蒸馏装置通常由克氏蒸馏烧瓶;冷凝管;两尾或多尾真空接引管;接受器;水银压力计;温度计;毛细管(副弹簧夹);干燥塔;缓冲瓶;减压泵。等组成。 5. 减压蒸馏时,往往使用一毛细管插入蒸馏烧瓶底部,它能冒出气泡,成为液体的沸腾中心,同时又起到搅拌作用,防止液体暴沸。 6.减压蒸馏操作中使用磨口仪器,应该将磨口部位仔细涂油;操作时必须先调好压力后才能进行加热蒸馏,不允许边调整压力边加热;在蒸馏结束以后应该先停止加热,再使系统与大气相同,然后才能停泵。 7.在减压蒸馏装置中,氢氧化钠塔用来吸收酸性气体和水,活性炭塔和块状石蜡用来吸收有机气体,氯化钙塔用来吸收水。 8.减压蒸馏操作前,需估计在一定压力下蒸馏物的沸点,或在一定温度下蒸馏所需要的真空度。 9.减压蒸馏前,应该将混合物中的低沸点的物质在常压下首先蒸馏除去,防止大量有机蒸汽进入吸收塔,甚至进入泵油,降低油泵的效率。 10.蒸馏烧瓶的选择以液体体积占烧瓶容积的1/3-2/3 为标准,当被蒸馏物的沸点低于80℃时,用水浴加热,沸点在80-200℃时用油浴加热,不能用电热套直接加热。 11.安装减压蒸馏装置仪器顺序一般都是从下到上,从左到右。要准确端正,横看成面,竖看成线。 12.写四种破乳化的方法长时间静置、水平旋转摇动分液漏斗、用滤纸过滤、加乙醚、补加水或溶剂,再水平摇动、加乙醇、离心分离、超声波、加无机盐及减压(任意四个就可以了) 二、单选(1’×10) 1. 当混合物中含有大量的固体或焦油状物质,通常的蒸馏、过滤、萃取等方法都不适用时,可以采用(C)将难溶于水的液体有机物进行分离。 A.回流 B.分馏 C.水蒸气蒸馏 D.减压蒸馏 2.在使用分液漏斗进行分液时,下列操作中正确的做法是(C)。 A分离液体时,分液漏斗上的小孔未于大气相通就打开旋塞。 B分离液体时,将漏斗拿在手中进行分离。 C上层液体经漏斗的上口放出。 D没有将两层间存在的絮状物放出。 3. 使用和保养分液漏斗做法错误的是(D)。 A分液漏斗的磨口是非标准磨口,部件不能互换使用。 B使用前,旋塞应涂少量凡士林或油脂,并检查各磨口是否严密。

常用实验室检查正常值

临床常用实验室检查正常值 血液检查 红细胞成年男性(4.0~5.5)×1012/L 女性(3.5~5.5)×1012/L 新生儿(6.0~7.0)×1012/L 血红蛋白成年男性120~160g/L 女性110~150g/L 新生儿170~200g/L 白细胞成人(4~10)×109/L 新生儿(15~20)×109/L 6个月~2岁(11~12)×109/L 白细胞分类N 50~70% E 0.5~5% B0~1% L20~40% M3~8% 血小板(100~300 )×109/L 红细胞比容男0.4~0.5 女0.37~0.48 红细胞平均指数MCV82~92fl MCH27~31pg MCHC320~360g/L 出血时间Duke法 1~3min 凝血时间试管法 4~12min 凝血酶原时间11~13s 网织红细胞0.5%~1.5% 平均1%新生儿2%~6% 红细胞沉降率男0~15mm/h 末女0~20mm/h末 尿液检查 颜色淡黄色 尿量1000~2000ml/24h 平均1500ml/h 比重最大变动范围 1.003~1.030以上 一般变动范围 1.015~1.025 晨尿 1.020左右 尿沉渣检查 红细胞 0~偶见/HP 上皮细胞 0~少量/HP 白细胞<5/HP 透明管型 0~偶见/LP 12小时沉渣计数(Addis计数) 白细胞<1000000 /12h 红细胞<500000/12h 管型<5000/12h 1小时尿细胞计数 白细胞男<7×104/h女<14×104/h

红细胞男<3×104/h女<4×104/h 中段尿培养菌落形成单位(CFU) 杆菌:>105CFU肯定为感染 球菌:>103CFU肯定为感染 尿葡萄糖定性(—)定量斑氏法 0.1~0.9g/d 尿蛋白定性(—)定量<150mg/24h 尿蛋原 稀释试验<1∶20 定量 0~5.9mol/L(0~3.5mg/d) 尿酮体试验定性(—) 尿胆红素试验定性(—) 尿妊娠试验定性乳胶法(—) 粪便检查 颜色:黄褐色量100~300g/日细胞(上皮细胞或白细胞)0~偶见/HP,食物残渣、大量植物细胞、淀粉颗粒、肌纤维等。隐血试验阴性。 血清蛋白测定 总蛋白60~80g /L 白蛋白40~55g/L 球蛋白20~30g/L A/G比值 1.5:1~2.5:1 甲胎蛋白(α-FP,AFP)0~25μg/L (0~25ng/ml)血清C反应蛋白(CRP) 单向免疫扩散法〈8mg/L 尿素氮成人3.2~7.1 mmol/L 儿童1.8~6.5 mmol/L 尿酸119~238μmol/L 肌酐全血88.4~176μmol/L 血清男性53~106μmol/L 女性44~97μmol/L 血糖(空腹) 全血(Folin-吴法)4.4~6.7(80~120 血清(邻甲苯胺法)3.9~6.4 mmol/L(70~110 mg/dl) 血钾(K+)4.1~5.6 mmol/L(4.1~5.6 mEq/L) 血钠(Na+)135~144 mmol/L(135~144 mEq/L) 血钙(Ca2+) 2.2~2.7 mmol/L

九年级化学试题:走进化学实验室测验题

九年级化学试题:走进化学实验室测验题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2 走进化学实验室测验题 班级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 [单一知识点针对性训练] 常用仪器的使用 一、填空题 1.指出下列仪器的名称,并说明用途。 A :名称________。用途________。 B :名称________。用途________。 C :名称________。用途________。 D :名称________。用途________。 E :名称________。用途________。 F :名称________。用途________。 G :名称________。用途________。 H :名称________。用途________。 M :名称________。用途________。N :名称________。用途________。 2.如图1-4所示,根据仪器图形回答下列问题。 ①用于洗涤玻璃仪器的用具是________。 ②用作热源的仪器是________。 ③可盛放反应物作反应仪器的是________。 ④用于盛放和贮存液体试剂的仪器是________。 二、选择题 1.量取一定量的液体药品常用( ) A .量筒 B 、烧杯 C .试管 D 、蒸发皿 2.下述滴管使用方法正确的是( ) A .取液后的滴管,倒放在试管架上,以免液体流出 B 、把滴管放在洁净的实验台上 C .滴瓶上的滴管用过以后未经蒸馏水冲洗便继续使用 D 、吸取了石灰水的滴管没经蒸馏水冲洗再吸取纯碱溶液 3.下列仪器能加热,但需要垫上石棉网的是( ) A .烧杯 B 、量筒 C .广口瓶 D 、试管 药品的取用 一、填空题 1.固体药品通常保存在________里,取用固体药品一般用________,块状药品用________夹取。液体药品通常盛放在________里。在实验中应注意节约药品,如果没有说明用量,一般按________取用;液体通常取________mL ,固体只需________即可。实验剩余的药品不能放回________,也不能随意________,更不能拿出________,要放入________。 2.往试管里装入固体粉末时,应先使试管________,把盛药品的________(或________________)小心地送入________,然后使试管________,让药品________。 3.取用细口瓶里的药液,先拿出瓶塞________(填“正”或“倒”)放在桌上,倾倒时试剂瓶标签应________向着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取用一定量的液体药品,常用________量出液体的体积。量液时,量筒必须________________,视线要与________________,才能正确读出液体的体积数。如果采用仰视读数的方法,则读数比实际值(填“偏小”“偏大”或“相等”)________,如果采用俯视的方法,则读数比实际值________。 5、量筒的“零点”在________方。(填“上”或“下”) 6.如图1-5 10mL 量筒内液体体积是________mL 。 7.取用少量的液体时可用________,使用时应保持橡胶胶帽________,不要平放或倒放。 8.下列试剂中,应该用药匙取用的是______________,应该用镊子取用的是______________,应该用滴管取用的是________________。 ①氧化铜粉末 ②石灰石块 ③锌粒 ④试剂瓶中的盐酸 9.图1-6两个实验操作都是错误的,简要回答它们错在什么地方,指出可能造成的后果。 (1)图①中的错误之处:______________,造成后果_____________。 (2)图②中的错误之处:_____________,造成后果______________。 二、选择题 1.既能用来给液体加热,又能用来给固体加热的仪器是( ) A 、烧杯 B 、试管 C 、量筒 D 、集气瓶 2.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 ) A .将块状固体放入直立的试管内 B 、倾倒液体时标签向着手心 C 、用药匙取固体药品后,立刻用干净的纸擦拭干净 D 、用胶头滴管吸取并滴加试剂后,立即用清水冲洗干净

化学实验室安全知识考核试卷

化学实验室安全知识培训考核考核试卷 姓名:日期:得分……………………………………………………………………………………………………… 一、填空题 1、进行有危险性的工作时,如危险物料的现场取样、的处理、等,应有第二者陪伴,陪伴者应处于并观察操作过程。 2、玻璃管与胶管、胶塞等拆装时,应先手上,以防玻璃管时扎伤手。 3、打开浓盐酸、浓硝酸,浓氨水试剂瓶塞应在中进行。夏季打开容易挥发溶剂瓶塞前,应先用 ,瓶口。 4、通常应在实验台上备有。当有害溶液滴溅在手上或台面上时,以便立即。 5稀释浓硫酸的容器(如烧杯)通常要放在的盆中,以便稀释过程中溶液变热。 6、只能将浓硫酸慢慢倒入,不能相反。 7、不得私自拉接供电线路。不准使用不合格的电气设备。室内不得有的电线。保持电器及电线的干燥。 8、正确操作闸刀开关。应使闸刀处于的位置,不能若即若离,以防接触不良打火花。禁止将电线头插入插座内使用。 9、电源或电器的保险丝烧断时,应先,排除故障后再按原负荷换的保险丝,不得用铜丝代替。 10、使用高压电源工作时要穿,戴并站在绝缘垫上。 11、应建立用电安全检查制度。发现电器设备漏电要立即。绝缘损坏或线路老化要及时更换。 12、易发生爆炸的操作不得,必要时操作人员应。 13、严禁可燃物与一起研磨。工作中不要使用的物质,因为反应时可能形成危险的物品(包括易燃、易爆或有毒产物)。 14、易燃液体的废液应,不得倒入下水道,以免引起爆燃事故。 15、电路周围严谨有。电烘箱周围严禁放置、不能烘烤放出易燃蒸汽的物料。 16、气瓶是用于贮存、、的压力容器。贮存的气体分为剧毒气体、不燃气体等。 17、气瓶必须存放在、、的房间,并且要严禁明火,防暴晒。除不燃性气体外,一律不得进入实验楼内。使用中的气瓶要直立固定放置。 18气瓶应明确的,内装气体必须与一致。 19、高压气瓶的要专用,安装时螺扣要上紧(应旋进7圈螺纹,俗称“吃七牙”),不得

化学实验基础知识测试试题

化学实验基础知识试题

————————————————————————————————作者:————————————————————————————————日期:

化验基础知识 1.?铬酸洗液的主要成分是(重铬酸钾)(浓硫酸)和(水),用于去除器壁残留(油污),洗液可重复使用. 2.洗液用到出现(绿色)时就失去了去污能力,不能继续使用. 3.比色皿等光学仪器不能使用(去污粉),以免损伤光学表面. 4.电烘箱烘干玻璃仪器的适宜温度为(105-120℃),时间为(1小时) 5.干燥器底部最常用的是(变色硅胶)和无水(氯化钙)硅胶可以烘干重复使用. 6.?对于因结晶或碱金属盐沉积及强碱粘住的瓶塞,可把瓶口泡在(水)中或(稀盐酸)中,经过一段时间可能打开. 7.天平室的温度应保持在(18-26℃)内,湿度应保持在(55--75%) 8.化验室内有危险性的试剂可分为(易燃易爆危险品)(毒品)和(强腐蚀剂)三类. 9.?在分析实验过程中,?如找不出可疑值出现原因,不应随意(弃去)或(保留),而应经过数据处理来决定(取舍) 10.准确度的大小用(误差)来表示,精密度的大小用(偏差)来表示. 11.?化验室大量使用玻璃仪器,是因为玻璃具有很高的(化学稳定性)?(热稳定性)有很好的(透明度)一定的(机械强度)和良好绝缘性能. 12.带磨口的玻璃仪器,长期不用时磨口应(用纸垫上)以防止时间久后,塞子打不开. 13.滤纸分为(定性)滤纸和(定量)滤纸两种,重量分析中常用(定量). 14.放出有毒,有味气体的瓶子,在取完试剂后要(盖紧塞子),还应该用(蜡)封

口. 15.滴定管使用前准备工作应进行(洗涤)(涂油)(试漏)(装溶液和赶气泡)五步. 16.?玻璃仪器的干燥方式有(晾干)(烘干)(热或冷风吹干)三种. 17.?石英玻璃的化学成份是(二氧化硅),耐(酸)性能好,能透过(紫外线),在分析仪器中常用来作紫外范围应用的光学元件. 18.干燥器保持(烘干)或(灼烧)过的物质,也可干燥少量制备的产品. 19.物质的一般分析步骤,通常包括(采样),称样,(试样分解).分析方法的选择,干扰杂质的分离,(分析测定)和结果计算等几个环节 . 20.在进行超纯物质分析时,应当用(超纯)试剂处理试样若用一般分析试剂,则可能引入含有数十倍甚至数百倍的被测组分. 21.?分析结果必须能代表全部物料的(平均组成),因而,仔细而正确在采取具有(代表性)?的(平均试样),就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采样误差常常(大于)分析误差,因而,掌握采样和制样的一些基本知识是很重要的. 22.不同试样的分解要采用不同的方法,常用的分解方法大致可分为(溶解)和(熔融)两种. 23.?溶解试样时就是将试样溶解于(水)(酸)(碱)或其它溶剂中. 24.?熔融试样就是将试样与(固体熔剂)混合,在高温下加热,使欲测组分转变为可溶于(水)或(酸)的化合物. 25.酸溶法溶解试样就是利用酸的(酸)性(氧化还原)性和(络合)性使试样中被测组分溶入溶液. 26.?用盐酸分解金属试样时,主要产生(氢气)和(氯化物),反应式为(M+nHCl=MCL n +n/2H 2↑,M代表金属,n为金属离子价数)

化学实验室安全知识练习题2

化学实验教学中心安全知识练习题(II) 1、把玻璃管或温度计插入橡皮塞或软木塞时,常常会折断而使人受伤。下列不正确的操作方法是:(标准答案: C ) A. 可在玻璃管上沾些水或涂上甘油等作润滑剂,一手拿着塞子,一手拿着玻璃管一端(两只手尽量靠近), 边旋转边慢慢地把玻璃管插入塞子中 B. 橡皮塞等钻孔时,打出的孔比管径略小,可用圆锉把孔锉一下,适当扩大孔径 C. 无需润滑,且操作时与双手距离无关 2、不慎发生意外,下列哪个操作是正确的?(标准答案: D ) A. 如果不慎将化学品弄洒或污染,立即自行回收或者清理现场,以免对他人产生危险 B. 任何时候见到他人洒落的液体应及时用抹布抹去,以免发生危险 C. pH值中性即意味着液体是水,自行清理即可 D. 不慎将化学试剂弄到衣物和身体上,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10-15分钟 3、以下物质中,哪些应该在通风橱内操作?(标准答案: D ) A. 氢气 B. 氮气 C. 氦气 D. 氯化氢 4、超级恒温水浴使用时错误的操作是:(标准答案: C ) A. 超级恒温水浴内应使用去离子水(或纯净水), B. 恒温水浴内去离子水未加到“正常水位”严禁通电,防止干烧 C. 可以使用自来水 5、大量试剂应放在什么地方?(标准答案: D ) A. 试剂架上 B. 实验室内试剂柜中 C. 实验台下柜中 D. 试剂库内 6、高温实验装置使用注意事项错误的是:(标准答案: D ) A. 注意防护高温对人体的辐射 B. 熟悉高温装置的使用方法,并细心地进行操作 C. 如不得已非将高温炉之类高温装置置于耐热性差的实验台上进行实验时,装置与台面之间要保留一厘米 以上的间隙,并加垫隔热层,以防台面着火 D. 使用高温装置的实验,要求在防火建筑内或配备有防火设施的室内进行,并要求密闭,减少热量损失 7、过氧化酸、硝酸铵、硝酸钾、高氯酸及其盐、重铬酸及其盐、高锰酸及其盐、过氧化苯甲酸、五氧化二磷等是强氧化剂,使用时应注意:(标准答案: D ) A. 环境温度不要高于30℃ B. 通风要良好 C. 不要加热,不要与有机物或还原性物质共同使用 D. 以上都是 8、化学危险药品对人身会有刺激眼睛、灼伤皮肤、损伤呼吸道、麻痹神经、燃烧爆炸等危险,一定要注意化学药品的使用安全,以下不正确的做法是:(标准答案: C ) A. 了解所使用的危险化学药品的特性,不盲目操作,不违章使用 B.妥善保管身边的危险化学药品,做到:标签完整,密封保存;避热、避光、远离火种。 C.室内可存放大量危险化学药品 D.严防室内积聚高浓度易燃易爆气体 9、回流和加热时,液体量不能超过烧瓶容量的:(标准答案: B ) A. 1/2 B. 2/3 C. 3/4 D. 4/5 10、离心操作时,为防液体溢出,离心管中样品装量不能超过离心管体积的多少?(标准答案: A )A.2/3 B. 1/3 C. 1/2 D. 3/4 11、普通塑料、有机玻璃制品的加热温度不能超过:(标准答案: B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