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检验--肝胆疾病的实验室检查

医学检验--肝胆疾病的实验室检查
医学检验--肝胆疾病的实验室检查

肝胆疾病的实验室检查

一、肝胆生化

肝脏的代谢、肝脏的生物转化功能、胆汁酸代谢紊乱与疾病、胆红素代谢与黄疸

二、肝胆疾病的检查

酶学检查的方法学评价参考值及临床意义、胆红素代谢产物和胆汁酸测定的方法学评价及临床意义、肝纤维化标志物的测定及其临床意义、肝昏迷时的生化变化及血氨测定

三、肝细胞损伤时的其他有关检查及临床意义

肝是人体重要的代谢器官,对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定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其主要功能有:

在正常情况下,肝脏各种功能有条不紊地进行,当肝脏受到各种致病因素侵袭时,其功能状态和组织结构必然受到影响。

肝的病理状态大致可分为肝细胞损伤、间质反应、胆汁淤积、局限性肝损害及肝血管系统损害五种。以上病理改变往往合并存在,但有所侧重,从而出现各种肝病的实验室检查特征,导致有关的试验结果异常。

肝胆生化

(一)肝脏的代谢功能

1.糖代谢:

肝脏是维持血糖浓度相对稳定的重要器官。肝脏通过肝糖原的合成分解及糖异生作用维持血糖浓度的恒定。

2.蛋白质代谢:

(1)合成自身结构蛋白并合成多种血浆蛋白质,其中合成量最多的是白蛋白。

(2)肝脏合成的许多凝血因子和纤维蛋白原等,在血液凝固功能上起重要作用。

(3)有丰富的氨基酸代谢酶,转化和分解氨基酸。

(4)经鸟氨酸循环合成尿素(尿素是血中非蛋白含氮物质主要成分)。

3.脂类代谢:

肝脏在脂类的消化、吸收、分解、合成及运输等代谢过程中均起重要作用。

(1)肝分解甘油三酯和脂肪酸的能力很强,参与脂肪酸的β氧化,并且进行酮体合成。(肝脏不利用酮体)

(2)肝细胞是合成胆固醇、甘油三酯和磷脂的最重要的器官。

(3)合成某些脂蛋白和载脂蛋白及脂蛋白代谢的酶类,参与脂蛋白的代谢和脂类的运输。

4.维生素:

(1)肝脏能储存多种维生素,如维生素A、B、D、E、K及B12等。

(2)肝脏是维生素转化的场所。

胡萝卜素转变成维生素A,维生素D3在C25位上羟化,维生素PP合成NAD+和NADP+,维

生素B1合成TPP等过程均在肝内进行。

5.激素:

激素的灭活主要在肝脏进行。

血浆中的类固醇激素进入肝脏,被肝细胞摄取后,进行一系列转化反应,改变了活性,最后生成的代谢终末产物大部分随尿液排泄。

许多蛋白质及多肽激素的灭活和氨基酸衍生的激素(肾上腺素及甲状腺素等)分解代谢主要是在肝脏。

(二)肝脏的生物转化功能

1.概念:

机体对内源和外源非营养物质进行代谢的过程。

肝脏是生物转化最重要的器官,肝脏严重受损,生物转化作用减弱。

肺、肠、肾等组织也具有一定的生物转化能力。

2.意义:

肝脏的生物转化过程,常在肝细胞的微粒体、线粒体及胞质等处有关酶的催化下,使非极性化合物转化为极性基团,使脂溶性极强的物质增加水溶性,有利于代谢产物、药物、毒物等从肾脏和胆道排出。

3.反应:

生物转化分为两相反应。

第一相反应:氧化、还原、水解反应

这些反应直接改变物质的基团或使之分解。

第二相反应:结合反应

有些物质经过第一相反应即可充分代谢或迅速排出体外,但还有许多物质经过第一相反应后,极性的改变仍不大,必须与某些极性更强的物质(如葡萄糖醛酸、硫酸、氨基酸等)结合,增加溶解度,或者甲基化、乙酰化等改变了反应,才能最终排出体外。

(三)胆汁酸代谢

胆汁酸是胆汁的主要成分,在肝细胞内由胆固醇转化生成。成年人每日合成400~600mg,均存在胆汁中。

按组成可分成游离胆汁酸和结合胆汁酸。

2.胆汁酸的功能

胆汁酸在参与脂肪的吸收、转运、分泌;

调节胆固醇代谢。

胆汁酸是脂类消化吸收的乳化剂,也是脂肪酶的激活剂。

3.胆汁酸的肠肝循环

由肝至肠再至肝的过程,称为肠肝循环。

肠肝循环使有限的胆汁酸发挥最大的作用。

(四)胆红素代谢与黄疸

1.胆红素代谢

(1)生成:体内的胆红素主要来自衰老红细胞中血红蛋白分解产生的血红素。

(2)血中运输:主要以胆红素-白蛋白复合物的形式存在和运输。(不能被肾小球滤过)(3)肝内代谢:肝脏对胆红素有摄取、转化、排泄的功能。

1)摄取:

胆红素随血运输到肝后,在膜上与白蛋白解离,并被肝细胞摄取。

肝细胞内有Y蛋白和Z蛋白的两种色素受体蛋白。Y蛋白是肝细胞主要的胆红素转运蛋白,Z蛋白对长链脂肪酸具有很强的亲和力。Y、Z蛋白与进入胞质的胆红素结合,并将它运至内质网。

2)转化:

肝细胞对胆红素的转化在滑面内质网上进行,在胆红素-尿嘧啶核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转移酶的催化下,胆红素被转化为单、双葡萄糖醛酸结合胆红素,形成水溶性的结合胆红素(可通过肾脏)。

3)排泄:

结合胆红素随胆汁排泄至肠道。

(4)肠内变化:

在肠道菌的作用下大部分水解脱下葡萄糖醛酸,还原成无色的胆素原。

正常人每天从粪便排出40~280mg胆素原,它在肠管下段接触空气后被氧化成为棕黄色胆素,随粪便排出,成为粪便的主要色素。

一部分胆素原可被肠黏膜重吸收进入肝门静脉,其中大部分以原形再排入胆道,小部分(0.4~4mg)经体循环随尿排出。

肠梗阻时,尿胆素原减少。

2.黄疸

正常人血清总胆红素1.7~20μmol/L(0.1~1.2mg/dl)。

当各种原因导致血液中游离胆红素或结合胆红素升高时,可导致高胆红素血症。

原因:

胆红素生成过多。

肝处理胆红素能力下降。

胆红素的排泄受阻。

显性黄疸:血清中胆红素浓度超过34.2μmol/L时,含有较多弹性蛋白的巩膜、黏膜及皮肤与胆红素有较强的亲和力,最容易导致胆红素沉积,出现黄染现象,称为显性黄疸。

隐性或亚临床黄疸:血清中胆红素浓度超过正常值,但低于34.2μmol/L,则无肉眼可见黄疸。

血中大量的胆红素还可通过血脑屏障,与脑部基底核的脂类结合,将神经核染黄,导致核黄疸,影响神经组织功能,出现胆红素脑病。

肝胆疾病的检查

肝脏疾病的生化改变包括血清酶异常、胆红素代谢障碍、胆汁酸代谢障碍、血浆蛋白异常等。

(一)酶学检查方法学评价及临床意义

1.血清转氨酶及其同工酶测定

氨基转移酶是催化α-氨基酸和α-酮酸之间氨基转移的酶。用于检测肝细胞损伤程度的主要是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EC2.6.1.2)和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

两种酶的检测采用酶动力学方法,诊断酶学一章已作介绍。

ALT:按含量多少顺序为肝脏、肾脏、心脏、骨骼肌等。

肝细胞的ALT主要存在于细胞质中,只有少量在线粒体中。

肝细胞中ALT活性比血清高2850倍,有1%的肝细胞损伤,就足以使血液中ALT活性升高1倍。

AST:按含量多少顺序为心脏、肝脏、骨骼肌和肾脏等。

肝细胞中AST大部分(70%)存在于线粒体中,少部分存在于胞质中。

AST有两种同工酶,存在于胞质中的称为胞质AST(c-AST);存在于线粒体中的称为线粒体AST(m-AST)。正常血清中大部分为c-AST,m-AST仅占10%以下。

【参考值】

ALT:<40U/L(37℃)(酶速率法)

AST:<45U/L(37℃)(酶速率法)

AST/ALT:1.15左右

【临床意义】

ALT和AST均属于肝细胞内非特异性功能酶,生理情况下血清转氨酶活性很低。

(1)急性病毒性肝炎

ALT虽不特异,但是最敏感的指标。

在急性肝炎过程中,血清ALT活性高低多与临床病情轻重相平行。

肝炎患者血清ALT变化规律一般为三种:

1)急性病毒性肝炎

早期ALT升高,出现黄疸后ALT急剧升高,高峰可达正常人的10倍以上,黄疸极期,ALT迅速下降。

某些无黄疸患者早期ALT也可急剧升高,达高峰后迅速下降至100~200U/L时,常常持续一段时间后恢复正常。

2)部分无黄疸型肝炎

患者早期ALT升高不明显,长期留于较高水平,持续数月或数年而转为慢性肝炎。

3)轻型无黄疸型肝炎

一过性ALT升高,很快恢复正常。

ALT的半寿期为(47±10)h,AST的半寿期为(17±5)h,急性肝炎恢复期AST先于ALT恢复正常。

在急性肝炎时肝细胞轻度损害,线粒体未受破坏,血中ALT升高程度大于AST,AST/ALT 比值降低,而且血清中AST大部分为c-AST,如线粒体受到破坏,血清m-AST升高。

m-AST升高是肝细胞坏死的指征。

重症肝炎临终期的可出现“酶胆分离”现象,(大量肝细胞坏死,致血中ALT下降,甚至在正常范围内,与此同时胆红素却进行性升高)预后极差。

(2)慢性肝炎和脂肪肝

慢性迁延型肝炎

ALT、AST轻度上升,不超过参考值的3倍,有时可降至正常,其他肝功能试验正常。

当病变累及线粒体时AST升高程度可超过ALT。

慢性活动型肝炎

ALT多数升高至参考值3~5倍以上,长期维持在较高水平。伴有肝坏死时ALT可升高到参考值10倍以上。

脂肪肝,ALT可持续轻度升高并伴有高脂血症。

急性肝炎时AST/ALT比值小于1,慢性肝炎时、肝硬化时AST/ALT比值大于1。

(3)肝硬化

肝硬化代偿期患者血清ALT可轻度增高或正常,失代偿期ALT可持续升高。

胆汁淤积性肝硬化ALT活性较高可与黄疸平行。

肝硬化病变累及线粒体时,多数AST升高程度超过ALT。

(4)原发性肝癌

ALT可正常或轻中度升高,提示可能并发肝坏死,预后严重。

(5)胆道疾病

(6)其他疾病:

机体器官有实质性损害时,ALT和AST可增高。

如急性心肌梗死、急性肾盂肾炎、大叶性肺炎、外伤、手术等。

某些化学药物如异烟肼、氯丙嗪、利福平等和某些抗生素等也可引起血清ALT增高。

所以ALT单项增高,需要结合病情综合分析。

(7)m-AST的意义:

m-AST可协助判断肝实质损害的严重程度。

当急性肝炎病变严重累及线粒体时,AST/ALT比值升高,此时应注意是否发展为慢性肝炎。

AST/ALT(DeRitis)正常1.15;急性肝炎<1;肝硬化时≥2.0;肝癌≥3.0。

2.碱性磷酸酶(ALP)及其同工酶

碱性磷酸酶是一组在pH9~10.5的碱性环境中催化有机磷酸酯水解的酶。

血清中的ALP主要来源于肝脏、骨骼、少部分来自小肠和妊娠期胎盘组织,肾脏也有极少量,肝细胞产生的ALP一般从胆道排入小肠。

琼脂糖凝胶电泳可将ALP分为6种同工酶,其中ALP2来自肝脏。

检测方法见诊断酶学

【参考值】

男性:1~12岁<500U/L,13~15岁<750U/L,25岁以上40~150U/L;

女性:1~12岁<500U/L,15岁以上40~150U/L。

【临床意义】

(1)生理性增高:

妊娠期明显升高,可为同龄妇女的3~4倍,分娩后一个月左右恢复正常;

ALP水平受年龄影响。

新生儿、儿童、青少年骨骼生长期比成人要高,1~5岁有一个高峰,是成人的2~4倍;10~18岁再有一个高峰,是成人的4~5倍。

(2)肝胆管梗阻的疾患:

血清ALP水平增高。

肝中ALP经胆汁排入小肠。梗阻性黄疸时,由于肝内、外梗阻使胆汁排出不畅,再加上胆汁具有表面活性剂作用可洗脱ALP反流入血,使血中浓度增高。

毛细胆管内压亢进时,可诱发ALP生成增加,患者血中ALP浓度呈明显持续性升高,可达正常上限的10倍之多。

(3)肝炎或肝硬化

ALP可轻度增高,很少超过正常上限3倍。

(4)原发或继发肝癌

ALP明显升高。

ALP持续轻度升高应考虑肝有无占位性病变。

(5)骨骼系统病变时

血清ALP可有程度不同的升高。

如成骨细胞瘤、骨折恢复期、变形性骨炎、佝偻病、转移性骨肿瘤等。

(6)其他疾病:

营养不良、严重贫血、重金属中毒、十二指肠损伤、甲旁腺功能亢进、肢端肥大症等血中ALP均升高。

碱磷酶同工酶的检测具有鉴别意义。

ALP1升高:见于肝外胆管梗阻,如转移性肝癌、肝脓肿、肝淤血等并可伴有ALP2的升高。

ALP2的增高:肝内胆管梗阻所致胆汁淤积,如原发性肝癌及急性黄疸性肝炎,ALP1相对减少。

3.γ-谷氨酰转肽酶(GGT)测定:

γ-谷氨酰转肽酶(GGT)在体内分布较广,按其活性强度的顺序排列依次为:肾脏、前列腺、胰腺、肝脏、脾脏、肠、脑等。

血清中的GGT主要来自肝脏,少量来自肾脏、胰腺。

GGT在肝内由肝细胞线粒体产生,90%为膜结合型,分布在肝细胞膜及毛细胆管的上皮,在胆汁淤积时、肝内合成亢进(如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产生特异性的GGT同工酶等情况下可升高。

检测方法见诊断酶学。

参考值:

男 11~50U/L,女 7~32U/L(37℃)(IFCC 法)

男 11~50U/L,女 7~30U/L(欧洲常规 Szasz 法)

GGT在新生儿至6个月以内小婴儿明显高于成人3~5倍左右。

(1)病毒性肝炎:

急性肝炎肝细胞可合成和释放GGT增加,使血清GGT轻度升高。

若在恢复期其他肝功能指标都已正常,而GGT仍未复原,提示肝炎尚未痊愈,如反复波动或长期维持较高水平,则应考虑肝炎有慢性化趋势。

(2)原发性或转移性肝癌:

GGT和AFP同样具有癌胚蛋白的性质,反映肝内占位性病变。

95%的患者血清中GGT明显增高,为胎期肝细胞产生GGT增多(GGT-2)。可大于正常几倍或几十倍。

癌组织的大小及范围和GGT的升高有关,如肿瘤超过一叶者,100%GGT升高,如肿瘤切除后GGT可下降至正常,复发时则又升高。

监测血中GGT的浓度可观察肿瘤疗效和预后。

(3)梗阻性黄疸:

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肝内、外梗阻,GGT排泄受阻而反流入血,血中GGT明显升高,可高达正常上限的5~30倍。

GGT是胆汁淤积,胆道梗阻最敏感的酶。

GGT活性与阻塞的时间和程度相关,阻塞时间越长,程度越重,GGT上升幅度越大。一旦阻塞解除,GGT可恢复正常。

(4)急、慢性酒精性肝炎:

乙醇能诱导微粒体生物转化系统,使血清GGT升高。急性酒精性肝炎者GGT可达1000U/L 以上。

(5)肝硬化:

在代偿期GGT多正常,若失代偿期或伴有炎症、进行性纤维化则GGT可升高,其升高程度与纤维化成正比。

(6)其他:

系统性红斑狼疮、单核细胞增多症等患者血清GGT均可轻度增高。

测定ALP、GGT有助于鉴别ALP的来源:GGT与ALP同时增高,常源于肝脏疾患,GGT 正常,ALP升高,源于肝外疾患,如骨骼系统疾病等。

(7)某些药物能使血中GGT活性升高:

如:抗癫痫药、镇静药、三环类抗抑郁药、对乙酰氨基酚或其他能诱导肝微粒体生物转化系统的药物均可致GGT升高,停药后血中GGT水平降至正常。

4.假性胆碱酯酶测定(PCHE):

胆碱酯酶分为两大类:

真性胆碱酯酶也称乙酰胆碱酯酶(ACHE),存在于红细胞、肺、脑组织、交感神经节等处,主要作用是水解乙酰胆碱。

假性胆碱酯酶(PCHE)存在于血清或血浆中,除可作用于乙酰胆碱外,还可作用于其他胆碱类化合物。

PCHE是一种糖蛋白,由肝脏合成。

【检测方法】

CHE作用于硫代丁酰胆碱,最后生成的5,5’-二硫双2-硝基苯甲酸是黄色化合物,动态检测410nm处的最大吸收峰,即可得出血清胆碱酯酶的活性。

【参考值】

参考范围根据检测方法的不同而不同,婴儿血清PCHE水平较正常成人偏低。

成人:4250~12250U/ml(37℃)

(1)肝脏疾病:

在病情严重的肝炎患者中,其PCHE降低与肝病变程度成正比,与血清白蛋白平行;

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时如PCHE持续降低提示预后不良;

肝功能不全时PCHE明显降低。

(2)口服雌激素或避孕药时,血清PCHE可略降低。

(3)遗传性血清PCHE异常病、营养不良、有机磷中毒、血清PCHE均降低。

(4)肾脏疾病(排泄障碍)、肥胖、脂肪肝、甲亢和遗传性高PCHE血症者,血清PCHE 水平均可升高。

(二)胆红素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1.胆红素的分类

(1)基于化学反应的分类

(2)基于高效液相色谱法

1)α组分胆红素:

即未结合胆红素,通过与血清白蛋白结合运输到肝。

α-胆红素与白蛋白结合是可逆的。

血中可呈现未和白蛋白结合也未和葡萄糖醛酸结合的游离胆红素,称为蛋白非结合型胆红素(MB),这种胆红素有毒性,正常人血清含量甚微,如增加可发生胆红素脑病(核黄疸)。

2)β组分胆红素:

即单葡萄糖醛酸结合胆红素(mBc)。

3)γ组分胆红素:

即双葡萄糖醛酸结合胆红素(dBc)。

4)δ组分胆红素(Bd):

即结合胆红素和白蛋白以共价键结合者,这一部分可与重氮试剂呈直接反应,在血中滞留时间较长。

总胆红素=未结合胆红素+单、双葡萄糖醛酸结合胆红素+δ组分胆红素

2.血清总胆红素测定:

检测方法:重氮盐法、胆红素氧化酶法、高效液相色谱法、导数分光光度法、直接分光光度法及干片分光光度法。临床最常用的方法是重氮盐改良J-G法和胆红素氧化酶法。【参考值】

新生儿:0~1天为 34~103umol/L;1~2天为

103~171umol/L;3~5天为 68~137umol/L

成人:3.4~17.1umol/L

【临床意义】

(1)判断有无黄疸。

(2)根据血清胆红素分类,判断黄疸类型。

溶血性黄疸(如溶血性贫血,严重大面积烧伤等)

血清总胆红素和未结合胆红素增多。

梗阻性黄疸(胆石症、肿瘤压迫等)

血清总胆红素和结合胆红素增多(直接反应阳性)。尿胆原可呈间歇性减少或消失。

肝细胞性黄疸(如病毒性肝炎等)

总胆红素、结合胆红素及非结合胆红素皆增高。

小结:

得了溶血黄疸症,间接反应强阳性;

粪白尿黄梗阻性,直接反应强阳性;

直接间接都阳性,肝脏本身有毛病。

3.血清结合胆红素与非结合胆红素测定

血清与重氮试剂混合后,在规定时间所测定的胆红素,相当于结合胆红素含量,总胆红素减去结合胆红素的值即为非结合胆红素。

该方法反应时间不同,结果相差很大。

【参考值】

结合胆红素:0~6.8μmol/L(0~0.4mg/dl)

非结合胆红素:1.7~13.2μmol/L(0.1~0.8mg/dl)

【临床意义】

(1)当血清总胆红素水平升高时,可根据结合胆红素/总胆红素来协助鉴别黄疸的类型。

肝细胞黄疸:

结合胆红素/总胆红素的比值常为20%~50%

梗阻性黄疸比值常>50%

溶血性黄疸比值<20%

(2)δ-胆红素的意义:

δ-胆红素半寿期大约21d,正常人血清中测不出,临床意义不十分清楚,在梗阻性黄疸、溶血性黄疸时,含量增高。

在疾病的恢复期,总胆红素下降,此时由于δ-胆红素的半寿期较长,消失慢,因此相对百分比却反而增高,最后可能达到总胆红素的80%以上。可说明患者有时尿胆红素已呈阴性,而血清胆红素尚不恢复正常的原因。

4.胆汁酸测定的方法学评价及临床意义:

血清总胆汁酸的测定是肝疾病的一个敏感指标。

目前推荐检测血清总胆汁酸的方法是循环酶法。

【参考值】<10 μmol/L

测定Thio-NADH在405nm处吸光度的变化,求得总胆汁酸的含量。

【临床意义】

(1)急性肝炎

当肝细胞损伤时,不能有效摄取经肠道回收的胆汁酸,致使胆汁酸池变小,胆汁中胆汁酸浓度降低。

在肝实质细胞病变时,患者胆汁酸水平升高。

(2)慢性活动性肝炎

血清胆汁酸水平升高。

(3)胆汁淤积综合征:

肝内和肝外胆汁淤积,胆汁分泌障碍,不能有效地排出胆汁酸,使血中胆汁酸升高。

胆酸/鹅脱氧胆酸比值可作为肝胆阻塞性疾病与肝实质细胞性疾病的鉴别指标。

鹅脱氧胆酸(CDCA)主要作用是降低胆汁内胆固醇的饱和度,所以,当发生胆固醇结石时,鹅脱氧胆酸比例减低。

(三)肝纤维化标志物测定及临床意义

肝纤维化是肝硬化前期的必经阶段,肝纤维化和肝硬化就是各种病因所致慢性肝损伤导致的肝实质细胞及其所占空间的减少,间质细胞增多及细胞外间质(尤其是胶原)含量增加。

肝细胞和其间质细胞可分别分泌以下物质促进肝纤维化发生。

(1)肝细胞分泌Ⅰ、Ⅲ、Ⅳ、Ⅴ型胶原,蛋白多糖等;

(2)贮脂细胞分泌Ⅰ、Ⅲ、Ⅳ型胶原,蛋白多糖,层粘连蛋白;

(3)血窦内皮细胞分泌Ⅳ型胶原,纤维连接蛋白。

(4)Kupffer cell分泌胶原酶。

肝纤维化的标志物:

透明质酸、Ⅲ型前胶原N末端肽、Ⅳ型胶原、层粘连蛋白及脯氨酸羟化酶、单胺氧化酶(MAO)等。

1.Ⅲ型前胶原与Ⅳ型胶原:

正常肝脏胶原含量相对较少,主要是Ⅰ和Ⅲ型(占胶原总的72%),Ⅳ型胶原存在于肝门静脉血管区,中央静脉周围,沿着窦状隙分布。Ⅳ型胶原主要分布在肝血管、淋巴管、神经和胆管的基底膜。

Ⅲ型前胶原经肽酶剪切成前胶原肽而游离入血,测定血中Ⅲ型前胶原肽能反映肝细胞胶原合成量。

Ⅳ型胶原是肝基底膜的主要成分,在肝脏受损后Ⅳ型胶原合成增多,慢性活动性肝炎多伴有进行性肝纤维化。

【临床意义】

(1)晚期肝硬化患者Ⅲ型前胶原氨基末端肽反而低,提示肝硬化晚期Ⅲ型胶原合成率降低,因此,对肝脏损害的患者血中Ⅲ型前胶原氨基末端肽浓度的动态观察更具有临床意义。

(2)Ⅳ型胶原与肝纤维化及肝脏炎症坏死有关,是纤维形成的活动指标。

Ⅳ型胶原是目前临床主要用于观察肝硬化的指标,血清Ⅳ型胶原浓度基本可以反映肝纤

维化的程度。

急性肝炎时,虽然大量肝细胞损害,但无明显结缔组织增生,故血清Ⅳ型胶原浓度无显著增加。

慢性活动性肝炎、肝硬化、肝细胞癌患者血清Ⅳ型胶原浓度依次增加。

2.层粘连蛋白(LN):

层粘连蛋白又称板层素,它存在于各组织的基底膜,是非胶原性糖蛋白,主要由肝细胞、上皮细胞、贮脂细胞和内皮细胞合成。

LN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是细胞与基质粘着的介质。

肝纤维化时层粘连蛋白与Ⅳ型胶原一起构成基底膜的主要成分。

【临床意义】

(1)急性肝炎:

层粘连蛋白浓度与正常人没有明显变化。

(2)肝硬化、肝细胞癌:

血清LN浓度明显升高。

故联合检测血清透明质酸、Ⅳ型胶原对判断肝纤维化程度具有重要的意义。

3.透明质酸(HA):

透明质酸由成纤维细胞和间质细胞合成,经淋巴系统入血,在血中的半寿期为2~5min。多数由肝细胞摄取,并在溶酶体内被透明质酸酶水解为乙酸和乳酸。

由于HA主要在肝内代谢,所以HA变化指标可反映肝脏病变及肝纤维化的程度。

【临床意义】

(1)肝纤维化、肝硬化患者的血清中透明质酸的含量明显升高。

(2)肾胚细胞瘤、成纤维细胞和网状细胞肉瘤、间皮瘤等患者,血清透明质酸浓度升高。

(3)结缔组织疾病:全身性硬皮病、类风湿关节炎、自发性骨髓纤维化等患者血清透明质酸升高。

(4)遗传性疾病:如Werner综合征和Hutchinson-Gilford早衰综合征血和尿中的血清透明质酸水平达正常值10倍。

(四)肝昏迷时的生化变化及血氨测定

肝昏迷也称为肝性脑病,是继发于严重肝病的,以代谢紊乱为基础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调综合征。

主要临床表现是意识障碍、行为失常和昏迷。

肝昏迷时,血糖降低,蛋白降低,血氨增高,毒性增加。

1.肝性脑病的生化机制

(1)氨中毒学说:

(2)假神经递质学说:

肝功能不全时,导致一些与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胺极为相似的假性神经递质(生理效能较真性神经递质弱)如苯乙醇胺、羟苯乙醇胺在网状结构的神经突触部位堆积,使神经突触部位冲动的传递发生障碍,从而引起神经系统的功能障碍而导致昏迷。

(3)氨基酸不平衡与肝性脑病:

在严重肝功能损伤和有门腔静脉短路条件下,血中支链氨基酸(缬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浓度明显降低,芳香族氨基酸(苯丙氨酸、酪氨酸、色氨酸)明显增高,(支链氨基酸/芳香族氨基酸比值下降)当大量芳香族氨基酸进入脑细胞,使假性神经递质生成增多,并抑制去甲肾上腺素合成,最终导致肝性昏迷。

(4)γ-氨基酸(GABA)学说:

肝功能衰竭时,肝不能清除肠源性GABA,使血中GABA浓度增高,造成中枢神经系统功能抑制。

2.血氨测定

(1)干化学直接显色测定法:在床旁取静脉血2ml,用酚-次氯酸盐显色,参照标准,计算氨的含量。如果严格掌握实验条件,本法分析结果能满足临床要求。

(2)谷氨酸脱氢酶速率法:血氨酶法测定重复性差,多不采用。

(3)血氨的“真值”问题:

血浆中氨含量很低;

血浆中的谷氨酰胺和多肽易水解释放出氨;

红细胞内氨较血浆高2.8倍,故血标本久置会使血浆氨含量急骤增高;

分析过程受氨污染的机会也较多;

不同方法的分析结果有很大差异。

参考区间:18~72umol/L(酶法)

肝细胞损伤时的其他有关检查及临床意义

1.蛋白质代谢异常的检查及临床意义

肝是机体蛋白质代谢的主要器官,肝合成的蛋白质约占人体每天合成蛋白质总量的40%以上,如:白蛋白、糖蛋白、核蛋白、脂蛋白、凝血因子,抗凝因子、纤溶因子、酶蛋白及各种转运蛋白等。

(1)血清总蛋白和白蛋白、球蛋白比值测定:

血清总蛋白(TP)是血清白蛋白和球蛋白(G)的总和。

白蛋白是由肝实质细胞合成,占血浆TP的57%~68%,血清白蛋白的浓度也能反映肝损伤的程度、疗效的观察及预后的判断。

【参考值】

血清总蛋白:60~82g/L(主管)

64~83g/L(直立行走)60~78g/L(卧床)(师)

白蛋白:35~52g/L,球蛋白:20~30g/L

A/G:(1.0~2.0)/1

【临床意义】

1)急性肝炎早期或轻度肝损害时

清蛋白(A)可正常或轻度下降;

球蛋白(G)可轻度升高;

TP和A/G均可正常。

亚急性重症肝炎早期多数TP为明显下降,而γ-球蛋白增加;

晚期发生肝坏死,TP明显下降。

2)慢性肝病

如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等。

白蛋白减少。

球蛋白(主要是γ-球蛋白)增加。

A/G比值下降。

随病情加重而出现A/G比值倒置,此时提示肝功能严重损害。

白蛋白持续下降者多预后不良;

白蛋白减少到30g/L以下,易产生腹水。

3)肝外疾病:

①总蛋白或白蛋白减少

蛋白质丢失过多,如:肾病综合征、大面积烧伤等;

蛋白质分解过盛,如恶性肿瘤、甲状腺功能亢进等;

蛋白质摄入不足,如慢性营养障碍等。

②球蛋白增加:

可见于自身免疫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等;

γ-球蛋白单克隆增生,如多发性骨髓瘤;

慢性感染,如黑热病、血吸虫病等。

(2)血清蛋白电泳:

醋酸纤维薄膜和琼脂糖凝胶是目前最常采用的两大递质。

蛋白质在碱性条件下带不同量的负电荷,在电场中由阴极向阳极泳动。由于白蛋白等电点的差异,电泳后由正极到负极可分为五个区带。

白蛋白、α1-球蛋白、α2-球蛋白、β-球蛋白和γ-球蛋白。

【参考值】

琼脂糖法:

白蛋白48%~64%

α1-球蛋白2.5%~5.4%

α2-球蛋白8.3%~14%

β-球蛋白8.7%~15%

γ-球蛋白12%~15%

【临床意义】

血清白蛋白减少与γ-球蛋白增加是肝病患者血清蛋白电泳的共同特征,其减少与增加的程度与肝实质损伤程度相关。

1)肝炎:

急性肝炎早期或病变较轻时,电泳结果可无异常或前白蛋白减少。

病情加重和时间延长,白蛋白、α及β-球蛋白减少,γ-球蛋白增高。因为受损肝细胞作为自身抗原刺激淋巴系统,使γ-球蛋白增生。

A/G比值的倒置,提示肝功能损伤到一定程度。

2)肝硬化:

血清蛋白电泳可有明显的变化,白蛋白中度或高度减少,α1、α2和β-球蛋白百分比也有降低倾向,γ-球蛋白明显增加。并可出现β-γ桥,如同时有α1、α2-球蛋白减少,首先要考虑肝硬化。

3)肝癌:α1、α2-球蛋白明显增高,有时可见于白蛋白和α1-球蛋白的区带之间出现一条甲胎蛋白区带,具有诊断意义。

4)肝外疾患:

肾病综合征,由于尿中排出大量白蛋白而使血清中白蛋白明显下降,α2及β-球蛋白升高;

多发性骨髓瘤、巨球蛋白血症、良性单克隆免疫球蛋白增生症时血清β、γ区带处出现一特殊单克隆区带,称为M蛋白;

自身免疫性患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风湿性关节炎等可有不同程度的白蛋白下降及γ-球蛋白升高。

(3)血清前清蛋白测定(PA):

血清前白蛋白由肝合成,血清前白蛋白浓度可反映肝合成蛋白质的功能,因半寿期短,比白蛋白和转铁蛋白更为敏感。

【测定方法】琼脂糖电泳法、免疫扩散法、透射比浊法或散射比浊法等。

【参考值】280~350mg/L

【临床意义】

PA是肝功能损害的敏感指标,早期肝炎患者的血清PA可降低,其他蛋白质则在肝病的慢性期才出现改变,这与PA的半寿期很短有关;慢性活动性肝炎、肝硬化、肝癌、阻塞性黄疸患者、营养不良、慢性感染、晚期恶性肿瘤等,血清PA均降低。

2.糖代谢异常的检查

肝脏可以合成糖原也可以将肝糖原分解成葡萄糖,肝脏也是将非糖物质转变为葡萄糖及糖原(糖异生)的主要器官。因此肝脏在调节糖代谢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

当肝功能严重损伤时,血中葡萄糖浓度可出现一时性升高。

3.脂代谢异常的检查

血浆脂类来自肠道吸收的外源性脂类,肝合成的内源性脂类及脂肪组织贮存的脂肪。因此肝功能障碍,脂代谢出现异常。

4.各种急、慢性肝病时综合考虑应选择的试验及其临床意义

肝脏是人体重要器官之一,功能复杂,再生代偿能力很强,所以肝功能检查正常也不能排除肝脏疾病。

另外,当肝功能试验异常时,也要排除肝外影响因素。

肝脏疾病检查项目选择原则如下:

(1)怀疑急性肝炎:

可选择ALT、AST、胆汁酸、前白蛋白、血清总胆红素和肝炎病毒标志物。

(2)怀疑慢性肝炎:

可选择ALT、AST、ALP、GGT、胆汁酸、血清总胆红素和直接胆红素、血清总蛋白、A/G 比值及肝炎病毒标志物。

(3)怀疑原发性肝癌:

除检查一般肝功能外,应加查AFP、ALP、GGT(GGT-2)、LDH。

(4)怀疑肝纤维化或肝硬化:

除查ALT、AST、ALP、GGT、A/G、MAO等外,还应查Ⅲ型前胶原、Ⅳ型胶原、层粘连蛋白、透明质酸。

常用实验室检查

一、血液检查: (一)红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测定 红细胞:男(~)×1012/L 血红蛋白:男120~160g/L 女(~)×1012/L 女110~150g/L 新生儿(~)×1012/L 新生儿170~200/L 临床意义: 1.红细胞及血红蛋白减少:婴幼儿、15岁以前的儿童、部分老年人、妊娠中晚期;各种原因所致的贫血。 2.红细胞及血红蛋白增多:剧烈呕吐、大面积烧伤后;高原、剧烈运动;阻塞性肺气肿、发绀型先天心脏病及红细胞增多症等。 (二)白细胞计数及白细胞分类计数 白细胞:成人(4~10)×109/L;新生儿(15~20)×109/L;6个月~2岁(11~12)×109/L。 白细胞分类计数:类型/百分数/绝对值 1.中性粒细胞(N):①杆状核(st):0~5 ~ ②分叶核(sg):50~70 2~7 2.嗜酸性粒细胞(E):~5 ~ 3.嗜碱性粒细胞(B):0~1 0~ 4.淋巴细胞(L): 20~40 ~4

5.单核细胞(M): 3~8 ~ 临床意义: ①白细胞计数增多与减少主要受中性粒细胞数量的影响。 1.中性粒细胞增多:新生儿、妊娠、分娩、高温、严寒、饱餐、剧烈运动等;急性感染(主要原因)、严重组织损伤及血细胞破坏、急性大出血(可作为内出血诊断指标)、急性中毒、白血病、骨髓增生疾病及恶性肿瘤。 2.中性粒细胞减少:感染(革兰阴性菌、病毒、原虫等)、血液疾病、理化损伤、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功能亢进、自身免疫疾病。 3.核左移:常见于化脓性感染、急性失血/中毒/溶血反应及白血病。 4.核右移:主要见于造血功能减退。 ②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变态反应性疾病、寄生虫病、皮肤病、血液病、恶性肿瘤、传染病。 ③嗜碱性粒细胞增多:变态反应疾病、血液病、恶性肿瘤等。 ④淋巴细胞。 1.淋巴细胞增多:4~6天的婴儿至6~7岁儿童;病毒\杆菌感染、淋巴细胞性恶性组织病等。 2.淋巴细胞减少:主要见于接触放射线、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先天\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等。 ⑤单核细胞增多:感染、血液病等。

诊断学第一节肝脏病常用实验室检测项目

第一节肝脏病常用的实验室 检测项目 为发现肝脏损伤及了解、评估肝脏各种功能状态而设计的众多实验室检测方法,广义上可统称为肝功能试验(1iver function test,LFTs)。肝癌标志物、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及基因检测因不属基本肝功能范畴,在其他相关章节中讲述。 一、蛋白质代谢功能检测 除γ球蛋白以外的大部分血浆蛋白,如清蛋白、糖蛋白、脂蛋白、多种凝血因子、抗凝因子、纤溶因子及各种转运蛋白等均在肝脏合成,当肝细胞受损严重时这些血浆蛋白质合成减少,尤其是清蛋白减少,导致低清蛋白血症。临床上可出现水肿,甚至出现腹水与胸水。γ球蛋白为免疫球蛋白,由B淋巴细胞及浆细胞产生。当肝脏受损,尤其是慢性炎症时,刺激单核一吞噬细胞系统,γ球蛋白生成增加。当患严重肝病时血浆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原等凝血因子合成减少,临床上出现皮肤、黏膜出血倾向。体内氨基酸及核酸代谢产生的氨在肝脏内通过鸟氨酸循环合成尿素、经肾脏排出体外,从而维持血氨正常水平,当肝细胞严重损害时,尿素合成减少,血氨升高,临床上表现为肝性脑病。由于肝脏参与蛋白质的合成代谢与分解代谢,通过检测血浆蛋白含量及蛋白组分的相对含量(蛋白电泳)、凝血因子含量及血氨浓度,可了解肝细胞有无慢性损伤及其损害的严重程度。

(一)血清总蛋白和清蛋白、球蛋白比值测定 90%以上的血清总蛋白(serum total protein,STP)和全部的血清清蛋白(albumin,A)是由肝脏合成,因此血清总蛋白和清蛋白含量是反映肝脏合成功能的重要指标。清蛋白是正常人体血清中的主要蛋白质组分,肝脏每天大约合成120 mg/kg,半衰期19~21天,分子量为66 000,属于非急性时相蛋白,在维持血液胶体渗透压、体内代谢物质转运及营养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总蛋白含量减去清蛋白含量,即为球蛋白(globulin,G)含量。球蛋白是多种蛋白质的混合物,其中包括含量较多的免疫球蛋白和补体、多种糖蛋白、金属结合蛋白、多种脂蛋白及酶类。球蛋白与机体免疫功能与血浆黏度密切相关。根据清蛋白与球蛋白的量,可计算出清蛋白与球蛋白的比值(A/G)。 【参考值】 血清总蛋白及清蛋白含量与性别无关,但和年龄相关,新生儿及婴幼儿稍低,60岁以后约降低2 g/L,血清清蛋白占总蛋白量至少达60%,球蛋白不超过40%。在分析血清蛋白检测结果时。应考虑以下因素可影响测定结果:激烈运动后数小时内血清总蛋白可增高4~8g/L;卧位比直立位时总蛋白浓度约低3~5 g/L;溶血标本中每存在l g/L的血红蛋白可引起总蛋白测定值约增加3%;含脂类较多的乳糜标本影响检测准确性,需进行预处理,以消除测定干扰。

初级检验士考试临床化学讲义第10章肝胆疾病实验室检查

肝胆疾病实验室检查 一、肝胆生化 (一)肝脏的代谢功能 1.糖代谢:糖原合成、分解,糖异生 2.蛋白质代谢:合成血浆蛋白质(清蛋白、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原等)、合成尿素 3.脂类代谢:合成胆固醇、甘油三酯、磷脂;合成LDL、HDL、LCAT;分解甘油三酯和脂肪酸,合成酮体 4.维生素代谢 储存多种维生素:如维生素A、B、D、E、K及B12等。 直接参与Vit的代谢转化:无活性形式→活性形式。如胡萝卜素转变成维生素A,维生素D3在C25位上羟化,维生素PP合成NAD+和NADP+,维生素B1合成TPP等过程均在肝内进行。 5.激素灭活:肝是激素降解的主要部位。 (二)肝脏的生物转化功能 1.概念:机体对内生及外来非营养物质进行代谢的过程,即为生物转化,主要在肝脏进行。 2.意义:使脂溶性极强的物质增加水溶性,有利于代谢产物、药物、毒物等从肾脏和胆道排出。 3.过程:两相反应。 第一相反应:氧化、还原、水解反应 第二相反应:结合反应(与葡萄糖醛酸等结合) (三)胆汁酸代谢 胆汁酸由胆固醇转化生成,存在于胆汁中。 1.分类: (1)初级胆汁酸:肝细胞内合成,主要成分有胆酸、鹅脱氧胆酸。 (2)次级胆汁酸:初级胆汁酸经肠内细菌分解作用而成,主要成分有脱氧胆酸、少量石胆酸及微量的熊脱氧胆酸。 2.胆汁酸功能: 在脂肪的吸收、转运、分泌和调节胆固醇代谢方面起重要作用。 3.胆汁酸的肠肝循环 (四)胆红素代谢与黄疸 1.胆红素代谢 血中运输:主要以胆红素-白蛋白复合物的形式存在和运输。(不能被肾小球滤过) 肝内代谢:肝对胆红素的摄取、转化及排泄(1)摄取:肝细胞内有Y蛋白和Z蛋白两种色素受体蛋白。Y蛋白是肝细胞主要的胆红素转运蛋白,Z蛋白对长链脂肪酸具有很强的亲和力。Y、Z蛋白与进入胞质的胆红素结合,并将它运至内质网。 (2)转化:水溶性↑,毒性↓。 在滑面内质网上进行,在葡萄糖醛酸转移酶的催化下,胆红素被转化为单、双葡萄糖醛酸结合胆红素,形成水溶性的结合胆红素(可通过肾脏)。 (3)排泄:结合胆红素随胆汁排泄至肠道。 肠内变化:胆红素在肠道菌的作用下大部分被水解而脱下葡萄糖醛酸,还原成尿胆原。在肠管下段接

常用实验室检查

常用实验室检查 [血液检查] 1.红细胞计数(RBC)正常值:成年男性为(4.0—5.5)×1012/L;女性为(3.5—5.0)×1012/L。 2.血红蛋白(Hb)正常值:成年男性为120—160g/L;女性为110—150g/L。 3.红细胞与血红蛋白病理性增多常见于慢性肺心病患者。 4.红细胞与血红蛋白降低均称为贫血,其中血红蛋白的降低值对贫血程度判断更重要。 5.红细胞生成减少见于缺铁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等患者。 6.红细胞破坏过多见于各种溶血性贫血,如遗传性球型红细胞增多症,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等。 7.白细胞计数(WBC)正常值:成人为(4.0—10.0)×1012/L。 8.白细胞分类计数(DC)中性粒细胞(包括杆状核、分叶核)占50%—75%。 9.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增多最常见于急性感染(尤其是化脓菌感染);急性失血、急性溶血、急性中毒、组织严重损伤或坏死、恶性肿瘤等疾病均可引起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增多。10.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减少多见于病毒感染和部分格兰阴性杆菌感染(如伤寒、流感);再生障碍性贫血、脾功能亢进、电离辐射、使用某些化学药物等均可引起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减少。 11.外周血液中中性粒细胞不分叶核粒细胞增多(>5%)即为核左移;核左移常见于急性化脓菌感染、急性失血、急性中毒及急性溶血反应等患者。 12.外周血液中中性粒细胞核分叶5叶以上者增多(>3%)即为核右移;核右移常见于巨幼细胞性贫血、恶性贫血、慢性感染、尿毒症等患者。 13.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见于变态反应性疾病,如支气管哮喘、药物过敏反应等。 14.淋巴细胞增多见于病毒感染、结核感染及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等。 15.血小板计数(PC或PLT)正常值:(100—300)×109/L。 16.女性月经期的第1日可引起血小板生理性减少。 17.血小板病理性减少常见于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白血病、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脾功能亢进、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等患者。 18.网织红细胞的增减可反映骨髓造血功能的盛衰;网织红细胞增多见于各种增生性贫血,网织红细胞减少见于再生障碍性贫血等患者。 19.测定红细胞沉降率(血沉)时,标本中应加入的抗凝剂为3.8%的枸橼酸钠0.4ml。 20.血沉病理性增快见于各种急慢性炎症、组织损伤、恶性肿瘤等患者。 [尿液、粪便检查] 21.做尿常规检查尿标本可随时留取新鲜尿液100ml左右,但以晨尿最好。 22.正常成人每天尿量为1000—2000ml;超过2500ml为多尿;少于400ml为少尿;少于100ml 为无尿。 23.每升尿内含有血量超过1ml即出现淡红色,称肉眼血尿;尿液离心沉淀后每高倍视野平均见到3个以上红细胞称为镜下血尿。 24.肉眼血尿或镜下血尿常见于泌尿系统炎症、肾结核、肾结石、肾肿瘤等。 25.新鲜尿液若呈白色或黄色混浊为脓尿或菌尿;尿液离心沉淀后每高倍视野平均见到5个以上白细胞为镜下脓尿。 26.脓尿或菌尿、镜下脓尿常见于泌尿系统感染,如肾盂肾炎、膀胱炎、尿道炎等。 27.尿液呈深黄色且震荡后出现黄色泡沫为胆红素尿;胆红素尿见于阻塞性黄疸和肝细胞性黄疸患者。 28.尿液呈酱油色多见于血红蛋白尿;血红蛋白尿见于各种原因引起溶血的患者。 29.尿液呈乳白色为乳糜尿;乳糜尿见于丝虫病、肾周围淋巴管阻塞的患者。

肝脏病常用的实验室检查

肝脏病常用的实验室检查 一、填空题 1、健康体格检查时可选择()(),从而发现病毒性肝炎。 2、怀疑原发性肝癌时,除查一般肝功能外,应加查()()及其同工 酶,()及其同工酶。 3、、怀疑为肝纤维化或肝硬化时,ALT、AST、STB、A/G、蛋白电泳、ICG为筛选检查, 此外应查()()及()。 4、、肝细胞受损时,LCAT合成减少,胆固醇的酯化障碍,血中胆固醇酯()。 5、M蛋白血症,主要见于(),()。 二、是非题 1、90%以上的蛋白质及全部清蛋白由肝脏合成。( ) 2、清蛋白含量与有功能的肝细胞数量呈反比。( ) 3、A/G倒置可以是清蛋白降低亦可以因球蛋白增高引起,可见于严重肝功能损伤。( ) 4、凝血酶原是时间测定可以判断肝病预后。( ) 5、血氨增高可见于严重肝病、上消化道出血、尿毒症及肝外门脉系统分流等。( ) 6、梗阻性黄疸时CB轻度增加,VCB明显增加,尿胆红素阴性。( ) 三、名词解释 1、A/G倒置 2、血清结合胆红素 3、同工酶 4、“胆酶分离”现象 四、选择题 A型题 1—10 1、下列哪项是反映肝损害的最敏感的检查指标?( ) A、AFP(甲胎蛋白) B、AL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C、AST(天门冬氨基转移 酶) D、r-GT(r-谷氨酰转移) E、ALP(碱性磷酸酶) 2、当临床上怀疑急性肝炎时,应尽快做下列哪项检查?( ) A、血清胆红素 B、ALT C、ALP D、血清胆红素 E、血清胆固醇 3、血清铁降低见于: ( ) A、急性肝炎 B、慢性肝炎复发时 C、肝细胞性黄疸 D、肝硬变黄疸 E、阻塞性黄疸 4、天门冬酸氨基转移酶同I酶(ASTm)升高对下列那种疾病的诊断最有意义?( ) A肝硬变 B、慢性肝炎 C、重症肝炎、肝坏死 D、肝癌 E、阻塞性黄疸 5、下列哪项对诊断肝钎维化最有意义?( ) A、MAO(单胺氧化酶) B、GGT C、ALT D、AFP E、ALP 6、尿胆原减少或缺如见于:( ) A、慢性肝炎 B、溶血性贫血 C、顽固性便秘 D、碱性尿时 E、胆道梗阻 7、关于尿胆红素测定,下列叙述那项正确?( ) A、正常可出现阳性反应 B、肝细胞黄疸时,尿胆红素中度增加 C、阻塞性黄疸时,尿胆红素阴性 D、溶血性黄疸时,尿胆红素明显增加 E、严重肾损伤时,尿胆红素明显增加 8、下列那种疾病胆固醇降低: ( ) A、阻塞性黄疸 B、肝硬变 C、肾病综合征 D、冠心病 E、脑动脉硬化 9、下列那种器官是合成胆固醇的主要脏器?( ) A、肝脏 B、脾脏 C、肾脏 D、肌肉 E、脑 10、保证血氨正常的关键是:( ) A、氨转变成氨基酸分子上的氨基

临床化学第十章 肝胆疾病的实验室检查讲义

第十章肝胆疾病的实验室检查 《考纲要求》 1.肝胆生化 (1)肝脏的代谢熟练掌握 (2)肝脏的生物转化功能熟练掌握 (3)胆汁酸代谢紊乱与疾病熟练掌握 (4)胆红素代谢与黄疸熟练掌握 2.肝胆疾病的检查 (1)酶学检查(ALT、AST、ALP、GGT、ChE)方法学评价、参考值及临床意义熟练掌握 (2)胆红素代谢产物(血浆总胆红素、结合与未结合胆红素,尿胆红素及尿胆原)和胆汁酸测定的方法学评价及临床意义熟练掌握 (3)肝纤维化标志物(Ⅲ、Ⅳ型胶原等)的测定及其临床意义熟悉 (4)肝昏迷时的生化变化及血氨测定掌握 3.肝细胞损伤时的其他有关检查及临床意义 (1)蛋白质代谢异常的检查了解 (2)糖代谢异常的检查了解 (3)脂代谢异常的检查了解 (4)各种急、慢性肝病时综合考虑应选择的试验及其临床意义熟练掌握 肝是人体重要的代谢器官,对维持机体内外环境的稳定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其主要功能有: 1.代谢功能:参与糖、脂类、蛋白质、维生素的合成、分解和储存;核酸代谢;激素的生物转化;胆红素和胆酸的代谢。 2.排泄功能:如胆红素、胆酸、药物、某些阴离子染料等的运输和排泄。 3.生物转化功能:参与对药物、毒物等化合物的氧化、还原、水解、结合等。 4.凝血和纤溶因子、纤溶抑制因子的生成及对活性凝血因子的清除等。 在正常情况下,肝脏各种功能有条不紊地进行,当肝脏受到各种致病因素侵袭时,其功能状态和组织结构必然受到影响。 肝的病理状态大致可分为肝细胞损伤、间质反应、胆汁淤积、局限性肝损害及肝血管系统损害五种。以上病理改变往往合并存在,但有所侧重,从而出现各种肝病的实验室检查特征,导致有关的试验结果异常。 一、肝胆生化 (一)肝脏的代谢功能 1.糖代谢: 肝脏是维持血糖浓度相对稳定的重要器官。肝脏通过肝糖原的合成分解及糖异生作用维持血糖浓度的恒定。 2.蛋白质代谢: (1)合成与分泌90%以上的血浆蛋白质,其中合成量最多的是白蛋白。 (2)肝脏合成的许多凝血因子和纤维蛋白原等,在血液凝固功能上起重要作用。 (3)转化和分解氨基酸 (4)经鸟氨酸循环合成尿素。 3.脂类代谢: 肝脏在脂类的消化、吸收、分解、合成及运输等代谢过程中均起重要作用。 (1)肝分解甘油三酯和脂肪酸的能力很强,参与脂肪酸的β氧化,并且进行酮体合成。(肝脏不利用

常用实验室检查正常值

临床常用实验室检查正常值 血液检查 红细胞成年男性(4.0~5.5)×1012/L 女性(3.5~5.5)×1012/L 新生儿(6.0~7.0)×1012/L 血红蛋白成年男性120~160g/L 女性110~150g/L 新生儿170~200g/L 白细胞成人(4~10)×109/L 新生儿(15~20)×109/L 6个月~2岁(11~12)×109/L 白细胞分类N 50~70% E 0.5~5% B0~1% L20~40% M3~8% 血小板(100~300 )×109/L 红细胞比容男0.4~0.5 女0.37~0.48 红细胞平均指数MCV82~92fl MCH27~31pg MCHC320~360g/L 出血时间Duke法 1~3min 凝血时间试管法 4~12min 凝血酶原时间11~13s 网织红细胞0.5%~1.5% 平均1%新生儿2%~6% 红细胞沉降率男0~15mm/h 末女0~20mm/h末 尿液检查 颜色淡黄色 尿量1000~2000ml/24h 平均1500ml/h 比重最大变动范围 1.003~1.030以上 一般变动范围 1.015~1.025 晨尿 1.020左右 尿沉渣检查 红细胞 0~偶见/HP 上皮细胞 0~少量/HP 白细胞<5/HP 透明管型 0~偶见/LP 12小时沉渣计数(Addis计数) 白细胞<1000000 /12h 红细胞<500000/12h 管型<5000/12h 1小时尿细胞计数 白细胞男<7×104/h女<14×104/h

红细胞男<3×104/h女<4×104/h 中段尿培养菌落形成单位(CFU) 杆菌:>105CFU肯定为感染 球菌:>103CFU肯定为感染 尿葡萄糖定性(—)定量斑氏法 0.1~0.9g/d 尿蛋白定性(—)定量<150mg/24h 尿蛋原 稀释试验<1∶20 定量 0~5.9mol/L(0~3.5mg/d) 尿酮体试验定性(—) 尿胆红素试验定性(—) 尿妊娠试验定性乳胶法(—) 粪便检查 颜色:黄褐色量100~300g/日细胞(上皮细胞或白细胞)0~偶见/HP,食物残渣、大量植物细胞、淀粉颗粒、肌纤维等。隐血试验阴性。 血清蛋白测定 总蛋白60~80g /L 白蛋白40~55g/L 球蛋白20~30g/L A/G比值 1.5:1~2.5:1 甲胎蛋白(α-FP,AFP)0~25μg/L (0~25ng/ml)血清C反应蛋白(CRP) 单向免疫扩散法〈8mg/L 尿素氮成人3.2~7.1 mmol/L 儿童1.8~6.5 mmol/L 尿酸119~238μmol/L 肌酐全血88.4~176μmol/L 血清男性53~106μmol/L 女性44~97μmol/L 血糖(空腹) 全血(Folin-吴法)4.4~6.7(80~120 血清(邻甲苯胺法)3.9~6.4 mmol/L(70~110 mg/dl) 血钾(K+)4.1~5.6 mmol/L(4.1~5.6 mEq/L) 血钠(Na+)135~144 mmol/L(135~144 mEq/L) 血钙(Ca2+) 2.2~2.7 mmol/L

肾脏病常用实验室检查及其意义

肾脏病常用实验室检查及其意义 2011-11-08 18:50 发表者:韩呈武 一、尿液化验 包括尿常规化验、尿蛋白定量、尿红细胞形态及尿白细胞分类等检查。 (一)尿常规化验 现在尿常规检查,此法局限性很大,尿比重及pH值结果常不准,尿红、白细胞检测常呈假阳性,只有尿蛋白及糖检测结果可靠。对该检查法的上述局限性必须有清楚认识,而且,该法无法判断有无管型。尿红、白细胞及管型检查对肾内科极重要,所以,我们认为在做试纸浸尿机读检查同时,必须配合做尿沉渣及做尿沉渣镜检,而且尿标本一定要先离心再留沉渣,否则又易出现假阴性结果。观察沉渣时也应注意各种尿路上皮细胞,出现肾小管上皮细胞能提示肾小管坏死等疾病,女性病人尿白细胞增多同时伴随大量扁平上皮细胞,即应注意有无白带污染, 不要轻易下尿路感染诊断。 (二)尿蛋白定量 尿常规中的尿蛋白化验是半定量检查,其检查结果受尿量等因素影响,而且大量蛋白尿(尿蛋白定量>3.5g/d)时无论尿蛋白量增减,其结果均为4+,临床意义有限,因此肾内科必须做尿蛋白定量检查。 肾小管、肾间质及肾血管性疾病(主要指高血压肾病及老年缺血性肾病等)尿蛋白量仅呈轻、中度增加,而肾小球疾病却可出现大量蛋白尿,对疾病鉴别有意义。而且,对肾脏病(尤其肾小球疾病)进行治疗时,尿蛋白定量 增减也能帮助判断疗效。 (三)尿红细胞形态 用相差显微镜(有经验者完全可用普通光学显微镜代替)检查尿红细胞形态,可以鉴别变形红细胞性血尿及均一红细胞性血尿。内科性疾病的血尿均应为变形红细胞性血尿,而外科性疾病的血尿却为均一红细胞性血尿,可资 鉴别。 鉴别血尿性质除上叙红细胞形态检查外,还可作尿红细胞容积曲线检查及尿红细胞被覆Tamm-Horsfall蛋白检查。前者用容积微粒自动分析仪检测,内科性血尿呈非对称曲线,其峰值上的红细胞容积小于静脉血红细胞分布曲线峰值上的红细胞容积,而外科性血尿呈对称曲线,其峰值上的红细胞容积略大于静脉血红细胞分布曲线峰值上的红细胞容积。后者做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查,内科性血尿红细胞表面被覆Tamm-Horsfall蛋白,而外科性血尿红 细胞表面Tamm-Horsfall蛋白阴性。 (四)尿白细胞分类 离心后尿沉渣涂片做瑞特染色,用显微镜进行尿白细胞分类,可帮助肾脏病鉴别诊断。尿中多形核白细胞增多除泌尿系感染外,也可见于某些肾小球疾病(此时尿细菌培养阴性),如急性肾炎早期、急进性肾炎及活动性狼疮性肾炎等;尿中出现嗜酸性白细胞,提示过敏性间质性肾炎。 二、肾小球功能检查 肾小球的主要功能为滤过功能,下列化验均为肾小球滤过功能检查。 (一)肌酐清除率 肌酐(分子量113d )能自由地从肾小球滤过,不被肾小管重吸收,肾功能正常时也不从肾小管排泌,故临床常用肌酐清除率(CCr)来表示肾小球滤过率(GFR)。但是,在具体应用时应注意如下事项,肾小球功能损伤早期CCr变化最敏感,只有CCr下降超过正常值1/2时,SCr才上升,但是,严重肾衰竭时,CCr值的变化(下降)却不如SCr值变化(上升)敏感。所以,肾小球功能损伤时,早期应着重对CCr进行观察,而后期观察SCr变化更重要;肾小球功能恢复时,单化验SCr不行,必须追踪至CCr正常。另外,还要注意肾功能损害对CCr化验值的影响。肾小球功能正常时,肌酐并不从肾小管排泌,所以CCr值能很好反映ARF。可是肾小球功能严重损害时,部分血清肌酐即能从肾小管排泌至尿中,致使CCr值比实际ARF高,其值不能准确反映肾小球功能损害程度。此时若要准确测定ARF, 需用99m Tc-DTPA(99m锝-二乙三胺五醋酸)核素检查。

实验诊断学肾脏病常用的实验室检查

实验诊断学第四章肾脏病常用的实验室检查 【学习要求】 1、掌握肾小球功能和肾小管功能检查的各项正常值。 2、掌握肾小球及肾小管功能检查结果异常的临床意义。 3、熟悉肾小球和肾小管功能检查的原理和采样方法。 4、了解肾脏功能检查的方法和步骤。 5、了解肾活检病理检查与临床诊断的意义。 【内容精要】 一、基本概念 1、肾脏是一个重要的生命器官,主要功能是产生尿液。 2、肾脏病常用的实验室检查有三种:①尿液检查;②肾活检的病理检查;③肾功能检查。 二、肾小球功能检查 1、各种物质经肾排出的四种方式:①全部由肾小球滤出,肾小管基本不重吸收;②全部由肾小球滤出,又全部由肾小管重吸收;③全部由肾小球滤出,肾小管不吸收、不排泌;④除肾小球滤出外,大部由肾小管分泌后排出体外。 2、菊粉清除率测定。 3、内生肌酐清除率测定:评估肾功能损害程度。 4、血清肌酐、尿素氮和尿酸的测定:正常值及意义。 三、肾小管功能试验 1、肾脏浓缩和稀释功能试验又叫昼夜尿比重试验或莫氏试验。正常成人:24h尿量1000~2000mL;少尿<400mL/24h;无尿<100mL/24h;多尿>2500mL/24h;12h夜尿量<750mL;最高一次比重>1.020;最高比重与最低比重之差不少于0.009。 2、尿渗量(渗透压):正常人:600~1000mOsm(当血渗透压为275~305 mOsm时)。 3、肾小管功能试验的其他方法:①肾小管葡萄糖最大重吸收量试验;②尿液酸化功能测定等。 四、有效肾血流量测定

1、放射性核素法:SPECT。 2、对氨马尿酸盐清除试验。 五、肾小管性酸中毒诊断试验 1、氯化铵负荷试验。 2、碱负荷试验。 六、肾脏活检病理检查的诊断意义 1、肾脏活检病理检查包括:光镜、免疫荧光、电镜三种方法。2、肾活检10种病理类型的临床意义。

第十四章 肝脏病常用的实验室检查

第十四章肝脏病常用的实验室检查 习题 一、选择题 (一)A型题 1.造成血清白蛋白减少,球蛋白增加的疾病主要是() A.急性肝炎 B.急性肾小球肾炎 C.肾病综合症 D.胆囊炎 E.肝硬化 2.对肝硬化诊断最有意义的检查项目是() A.白∕球蛋白比值 B.碱性磷酸梅 C.甲胎蛋白 D.胆红素定量 E.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3.肝硬化病人常见的肝功能障碍,以下哪项正确() A.血胆固醇升高 B.血结合胆红素升高 C.血胆固醇酯升高 D.碱性磷酸酶升高 E.γ球蛋白升高 4.慢性肝实质损害最主要的是() A.甲胎蛋白增高 B.血清胆红素增加 C.胆固醇降低 D.白蛋白减少及凝血酶原时间延长 E.血氨增高 5.肝硬化病人,近期出现牙龈出血,最应做下列哪项检查() A.出血时间测定 B.血小板计数 C.血浆凝血因子测定 D.碱性磷酸梅测定 E.甲胎蛋白测定 6.血清前白蛋白能早期肝损害的原因是() A.由肝脏合成 B.是一种载体蛋白 C.半衰期较短 D.电泳时涌动速度较白蛋白慢 E.能运输维生素A 7.甲胎蛋白强阳性对下列哪种疾病诊断意义最大() A.慢性肝炎 B.原发性肝癌 C.转移性肝癌 D.原发性肝内胆管细胞癌 E.肝硬化 8.溶血性黄疸的特点是()

A.血清结合胆红素增高 B.尿胆红素阳性 C.尿内尿胆原减少 D.结合胆红素∕非结合胆红素>35% E.结合胆红素∕非结合胆红素<20% 9.在反映肝细胞损害的酶中,下列哪项最敏感() A.ALT B.AST C.ALP D.γ–GT E.LDH 10.怀疑急性病毒性肝炎时,首先检测的酶是() A.转氨酶 B.碱性磷酸酶 C.单胺氧化酶 D.乳酸脱氢酶 E.脯氨酸羟化酶 11.对肝硬化的诊断最有帮助的检查项目是() A.总胆红素及结合胆红素 B.转氨酶 C.碱性磷酸酶 D.血清总蛋白及白∕球蛋白比值 E.γ-谷氨酰转肽酶 12.HBsAg(+),HBeAg(+),说明此病人() A.具有传染性 B.具有免疫力 C.病情比较稳定 D.乙型肝炎恢复期 E.以上均不是 13.肝细胞合成的蛋白质不包括() A.白蛋白 B.γ球蛋白 C.糖蛋白 D.脂蛋白 E.凝血因子 14.不属于中和性抗体的是() A.抗—HAVIgG B.抗-HB s C.抗-HB c D.抗-HB e E.抗-HBVIgG 15.下列病症中,血氨不升高的是() A.重症肝炎 B.休克 C.肝性脑病 D.尿毒症 E.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医学检验--肝胆疾病的实验室检查

肝胆疾病的实验室检查 一、肝胆生化 肝脏的代谢、肝脏的生物转化功能、胆汁酸代谢紊乱与疾病、胆红素代谢与黄疸 二、肝胆疾病的检查 酶学检查的方法学评价参考值及临床意义、胆红素代谢产物和胆汁酸测定的方法学评价及临床意义、肝纤维化标志物的测定及其临床意义、肝昏迷时的生化变化及血氨测定 三、肝细胞损伤时的其他有关检查及临床意义 肝是人体重要的代谢器官,对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定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其主要功能有: 在正常情况下,肝脏各种功能有条不紊地进行,当肝脏受到各种致病因素侵袭时,其功能状态和组织结构必然受到影响。 肝的病理状态大致可分为肝细胞损伤、间质反应、胆汁淤积、局限性肝损害及肝血管系统损害五种。以上病理改变往往合并存在,但有所侧重,从而出现各种肝病的实验室检查特征,导致有关的试验结果异常。 肝胆生化 (一)肝脏的代谢功能 1.糖代谢: 肝脏是维持血糖浓度相对稳定的重要器官。肝脏通过肝糖原的合成分解及糖异生作用维持血糖浓度的恒定。 2.蛋白质代谢: (1)合成自身结构蛋白并合成多种血浆蛋白质,其中合成量最多的是白蛋白。 (2)肝脏合成的许多凝血因子和纤维蛋白原等,在血液凝固功能上起重要作用。 (3)有丰富的氨基酸代谢酶,转化和分解氨基酸。 (4)经鸟氨酸循环合成尿素(尿素是血中非蛋白含氮物质主要成分)。 3.脂类代谢: 肝脏在脂类的消化、吸收、分解、合成及运输等代谢过程中均起重要作用。 (1)肝分解甘油三酯和脂肪酸的能力很强,参与脂肪酸的β氧化,并且进行酮体合成。(肝脏不利用酮体) (2)肝细胞是合成胆固醇、甘油三酯和磷脂的最重要的器官。 (3)合成某些脂蛋白和载脂蛋白及脂蛋白代谢的酶类,参与脂蛋白的代谢和脂类的运输。

第十章 肝胆疾病的实验室检查

第十章 肝胆疾病的实验室检查   本章考点: 1.肝胆生化 (1)肝脏的代谢 (2)肝脏的生物转化功能 (3)胆汁酸代谢紊乱与疾病 (4)胆红素代谢与黄疸 2.肝胆疾病的检查 (1)酶学检查方法学评价、参考值及临床意义 (2)胆红素代谢产物和胆汁酸测定的方法学评价及临床意义 (3)肝纤维化标志物的测定及其临床意义 (4)肝昏迷时的生化变化及血氨测定 3.肝细胞损伤时的其他有关检查及临床意义 (1)蛋白质代谢异常的检查 (2)糖代谢异常的检查 (3)脂代谢异常的检查 (4)各种急、慢性肝病时综合考虑应选择的试验及其临床意义 肝是人体重要的代谢器官,对维持机体内外其环境的稳定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其主要功能有: 1.代谢功能,参与糖、脂类、蛋白质、维生素的合成、分解和储存;核酸代谢;激素的生物转化;胆红素和胆酸的代谢。 2.排泄功能,如胆红素、胆酸、药物、某些阴离子染料等的运输和排泄。 3.解毒功能,参与对药物、毒物等化合物的氧化、还原、水解、结合等。 4.凝血和纤溶因子、纤溶抑制因子的生成及对活性凝血因子的清除等。 在正常情况下,肝脏各种功能有条不紊地进行,当肝脏受到各种致病因素侵袭时,其功能状态和组织结构必然受到影响。 肝的病理状态大致可分为肝细胞损伤,间质反应,胆汁淤积,局限性肝损害及肝血管系统损害五种。以上病理改变往往合并存在,但有所侧重,从而出现各种肝病的实验室检查特征,导致有关的试验结果异常。

第一节 肝胆生化 一、肝脏的代谢功能 1.糖代谢: 肝脏是维持血糖浓度相对稳定的重要器官。 肝脏通过肝糖原的合成分解及糖异生作用维持血糖浓度的恒定。 2.蛋白质代谢: (1)合成与分泌90%以上的血浆蛋白质,其中合成量最多的是白蛋白。 (2)肝脏合成的许多凝血因子和纤维蛋白原等,在血液凝固功能上起重要作用。 (3)转化和分解氨基酸 (4)合成尿素。 3.脂类代谢: 肝脏在脂类的消化、吸收、分解、合成及运输等代谢过程中均起重要作用。 (1) 肝分解甘油三酯和脂肪酸的能力很强,参与脂肪酸的β氧化,并且进行酮体合成 (2)肝细胞是合成胆固醇、甘油三酯和磷脂的最重要的器官. (3)合成某些脂蛋白和载脂蛋白及脂蛋白代谢的酶类,参与脂蛋白的代谢和脂类的运输。 (二)维生素及激素代谢 1.维生素 (1)肝脏能储存多种维生素,如维生素A、B、D、E、K及B12等。 (2)肝脏是维生素转化的场所 胡萝卜素转变成维生素A,维生素D3在25位上羟化,维生素PP合成NAD+和NADP+,维生素B1合成TPP等过程均在肝内进行。 2.激素 激素的灭活主要在肝脏进行。 血浆中的类固醇激素进入肝脏,被肝细胞摄取后,进行一系列转化反应,改变了活性,最后生成易于排泄的代谢终末产物。 许多蛋白质及多肽激素的灭活和氨基酸衍生的激素(肾上腺素及甲状腺素等)分解代谢主要是在肝脏。

临床常用试验室检查

第五章临床常用试验室检查(各项医学指标) 第一节血常规检查 一、白细胞计数WBC 参考范围:成人末梢血(4.0—10.0)*109∕L,成人静脉血(3.5—10.0)*109∕L 新生儿(15.0—20.0)*109∕L,6个月—2岁儿童(5.0—12.0)*109∕L 新生儿和婴儿明显高于成人。 二、白细胞分类计数DC 参考范围:中性粒细胞0.50~~0.70(50%~~70%),嗜酸性细胞0.01~~0.05(1%~~5%)嗜碱性细胞0~~0.01(0%~~1%),淋巴细胞0.20~~0.40(20%~~40%) 单核细胞0.03~~0.08(3%~~8%) 三、红细胞计数RBC 参考范围:男性(4.09—5.74)*1012∕L ,女性(3.68—5.74)*1012∕L 新生儿(6.0—7.0)*1012∕L,儿童(4.0—4.5)*1012∕L 四、血红蛋白HB 参考范围:男性131—172g∕L,女性113—151g∕L 儿童120—140g∕L,新生儿180—190g∕L 五、血小板计数PLT 参考范围:儿童、新生儿、男性(100—300)*109∕L 女性(101—320)*109∕L 六、红细胞沉降率ESR 参考范围:Westergren 男0~~15mm∕h ,女0~~20mm∕h

第二节尿常规检查 一、尿液酸碱度Ph 参考范围:干化学试带法晨尿pH5.5~~6.5 ,随机尿pH4.5~~8.0 二、尿比重SG 参考范围:干化学试带法成人晨尿1.015~~1.025 成人随机尿1.003~~1.030(一般为1.010~~1.025) 三、尿蛋白PRO 参考范围:干化学试带法定性:阴性或弱阳性 定量:﹤100mg∕L;﹤150mg∕24h 四、尿葡萄糖GLU 人尿糖值:0.1~~0.3g∕24h 或 50~~150 mg∕L 五、尿胆红素BIL 参考范围:干化学试带法定性:阴性 六、尿隐血BLD 参考范围:尿血红蛋白(urine hemoglobin)试管法:阴性 尿肌红蛋白(urine hemoglobin)试管法:阴性 七、尿中白细胞LEU 参考范围:干化学试带法阴性 镜检法:正常人混匀一滴尿WBC 0~~3∕HP 离心尿:WBC 0~~5∕HP 混匀尿全自动尿有形成分分析仪法:男性WBC 0~~12∕ul, 女性WBC 0~~26∕ul 八、尿成渣管型参考范围:镜检法:0或偶见(0~~1∕HP) 九、尿成渣结晶 十、尿酮体KET 十一、尿肌酐参考范围:碱性苦味酸法男性8.8~~17.6mmol∕24h 女性7.0~~15.8mmol∕24h,新生儿8.8~~13.2mmol∕24h 十二、尿尿酸参考范围:磷钨酸还原法 2.4~~5.4 mmol∕24h 十三、尿淀粉酶参考范围:碘—淀粉比色法 100~~1200U

常见病实验室检查

常见病的辅助检查 一、呼吸系统: Lab辅检: 1、普通感冒: ⑴血常规:病毒性感染白细胞计数多为正常或偏低,淋巴细胞比例升高。细菌性感染有白细胞计数与中性粒细胞增多和核左移现象。 ⑵病原学检查:可用免疫荧光法、酶联免疫吸附检测法、血清学诊断和病毒分离鉴定等方法确定病毒德类型,区别病毒和细菌感染。细菌培养可判断细菌类型并做药物敏感试验以指导临床用药。 2、急性气管-支气管炎: ⑴血常规:白细胞计数和分类多无明显改变,细菌感染较重时,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增多。痰培养可发现致病菌。 ⑵X线胸片:多表现正常或仅有肺纹理增粗。 3、肺炎: 大叶性肺炎:X线显示节段性片状密度增高影。 小叶性肺炎:X线显示沿肺纹理分布的融合性斑点状阴影 间质性肺炎:X线显示为一侧或双侧肺下部的不规则条索状密度增高阴影。 ⑴血常规:WBC升高,N>80%,并有核左移或中毒颗粒; ⑵痰涂片:革兰染色阳性及荚膜染色阳性;痰培养及血培养:可以确定病原体;PCR和荧光标记抗体检测。 ⑶胸部X线检查:早期:肺纹理增粗或受累肺段,肺叶稍模糊;实变期:实变阴影中可见支气管气道征,肋膈角可有少量胸腔积液征;消散期:炎症逐渐吸收,可有片状区域吸收较快,呈现“假空洞”征;多数3~4周后才完全消散。 4、肺脓肿 ⑴血常规:白细胞计数升高,中性粒细胞比例在90%以上,慢性病人可稍增高或正常。 ⑵胸片:大片浓密模糊浸润阴影,边缘不清,可检圆形透亮区及液平面。 痰培养加药敏试验,需要做需氧菌和厌氧菌培养。 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有助于治疗和发现病因,还可行肺泡灌洗术,协助局部引流。 5、肺结核 ⑴胸片:可确定病灶部位、范围、性质,是否典型的浸润型病灶,纤维钙化病灶及空洞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