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悸中医辨证论治

心悸中医辨证论治
心悸中医辨证论治

四.心悸

心悸是指气血阴阳亏虚,或痰饮瘀血阻滞,致心失所养,心脉不畅,心神不宁,以患者自觉心中悸动,惊惕不安,甚则不能自主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病证。心悸包括惊悸和怔忡.惊悸是因惊恐而诱发的自觉心跳不安的病症,怔忡是不因惊恐而发的自觉心中悸动,惊惕不安,甚至不能自主的一种病证.心悸一般多成阵发性,每因情绪激动或过度劳累而诱发,发作时常伴有气短、胸闷,甚至眩晕、喘促、晕厥,脉象或数或迟,或节律不齐。

西医学中各种原因引起的心律失常、心功能不全、神经症等凡具有心悸临床表现者,可参考本病证辨证施护。

【病因病机】

心悸的形成常与体质虚弱、饮食劳倦、情志失调、感受外邪或药物中毒等有关。先天禀赋不足,素体虚弱,或脾胃虚弱,或久病失养,房劳过度,致气血阴阳亏虚,心失所养,而发心悸;嗜食肥甘厚腻,煎炸炙煿,蕴热化火生痰,或损伤脾胃,痰浊内生,痰火扰心而发心悸;或平素心虚胆怯,如突遇惊恐,或悲伤过级,忤犯心神,心神动摇,不能自主而心悸;或心气素虚,风寒湿杂至,合而为痹,痹病日久,内舍于心,痹阻血脉,心血运行不畅,而发心悸;或用药过量或毒性较大,损及于心,如乌头、附子,如西药洋地黄、阿托品、奎尼丁等,均能引发心悸。

心悸的病位主要在心,但其发病与脾、肾、肺、肝四脏功能失调有关。心悸有虚实之分,但一般是虚多实少,气血虚或心阳虚伪其本,

痰火瘀阻为其标。如及时治疗,多能好转或痊愈;若病久,气血阴阳严重亏虚,治疗颇为棘手,预后较差;病情继续发展,可见阴阳俱损、心阳暴脱等危重证候,若得不到及时抢救,可致猝死。

【辩证施护】

(一)辨证要点

1.辨虚实心悸多虚实相兼,虚指脏腑气血阴阳的亏虚,实

指痰饮、瘀血、火邪上扰.在正虚方面,即一脏虚损者重。在

邪实方面,一般而言,单见一种夹杂者重。

2.辨脉象变化一般认为,数脉主寒;脉有力为实,无力为虚。

阳盛则结。脉数滑有力为痰火,涩脉多提示有瘀血,迟而无力

为虚寒,脉象迟、结、代无力者,一般多属虚寒,结脉多提示

气血凝滞,代脉常见元气虚衰、脏气衰微。若脉虽数、促而沉

细,微细,伴有面浮肢肿,动则气短,形寒肢冷,舌淡者,为虚

寒之象。其中凡久病体虚而脉象弦滑搏指者为逆,病情重笃而

脉象散乱模糊者为病危之象。

3.辨心悸的轻重从引起心悸的原因、发作的频率、病程的

长短及伴随症状区分心悸的轻重。如因惊恐而发,时发时止,

伴有痰热内忧,胆气不舒者较轻;心悸频发,病程已久,脏气

虚损,痰瘀阻滞心脉者较重。即惊悸较轻,怔忡较重,发作急骤,

伴有亡阳者多危重。

(二)辨证分型

1.心虚胆怯

证候表现:心悸每因惊恐而发,坐卧不安,少寐多梦易惊,苔薄白,脉虚弦。

护治法则:镇惊定志,养心安神。(治疗代表方:安神定志丸)

2.心血不足

证候表现:心悸,头晕乏力,面色晄白,舌质淡,脉细弱.

护治法则:补血养心,益气安神.(治疗代表方:归脾汤)

3.心阳不振

症候表现:心悸不安,动则更甚,头晕,面色苍白,胸闷气短,形寒肢冷,舌淡苔白,脉虚弱或结代.

护治法则:温补心阳,安神定悸。(治疗代表方: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

4.阴虚火旺

症候表现:心悸不宁,头晕目眩,少寐多梦,心烦,耳鸣,腰膝酸软,手足心热,舌红,少苔或无苔,脉细数.

护治法则:养心安神,滋阴清火。(治疗代表方:天王补心丹或朱砂安神丸)

5.水饮凌心

症候表现:心悸怔忡不已,腕腹痞满,形寒肢冷,咳吐痰涎,眩晕伴面浮肢肿,渴不欲饮,小便短少,舌苔白腻或白滑,脉弦滑.

护治法则:振奋心阳,化气利水。(治疗代表方:苓桂术甘汤)

6.心血瘀阻

证候表现:心悸不安,胸闷或胸痛时作,或唇甲紫黯,舌紫黯或有

刘渡舟心悸的辨证与治疗

心悸的辨证与治疗 心悸指的是心律搏动失常而发生的心跳、心慌的一种病症。悸,《说文》训为“内动”,心悸,也就是心内动。有的医书也叫“心筑惕”,筑,形容心悸犹如物捣之状;惕,则指悸动而心神不安。心是一个有节律搏动的脏器,正常情况下,这种博动在是不知不觉中进行着。“心悸”是一种失常的搏动没有节律可言,它使人有明显的心跳、心慌的感觉,并往往伴有胸满、气短等等症,属于病态的反应。从中医角度来讲,心悸主要分为心虚失养,与心被邪扰两大类。(1)心虚失养的心悸 1)心阳虚类 阳虚心悸:《素问?六节藏象论》说:“心者,生之本,神之变也……为阳中之太阳,通于夏气。”这段话是说心为生命的根本,而主宰神明的变化。心有这种功能是其阳气的功能所决定的。心属火脏,而又上居于胸中;胸为阳位,火亦属阳,两阳相合,所以把心称作“阳中之太阳”。由于阳气主动,阴气主静,所以心脏能不息地博动,从生到死,莫不以阳气为先决条件。由此可见,心主血脉与神志,也与阳气的主导作用有关。如果离开了阳气,心就停止搏动,血脉不流、神志消灭。因此,凡是由于各种原因,伤伐心的阳气,如治疗上的发汗过多;或过服苦寒药物而内伤阳气;或因年老阳虚,以及禀赋虛弱等等,都可以导致心阳虚的心悸证。

心阳虚的心悸特点,反映于外的则是患者用两手交叉按其心上,往往伴有体疲无力,少气懒言等证象。脉缓弱无力,有时也可出现间歇,舌质淡嫩,舌苔薄白。治疗应当甘温扶虚,以补心胸阳气,可用桂枝甘草汤治疗。 桂枝甘草汤方 桂枝12克炙甘草6克 方中桂枝气味辛温,能上补心阳而温养血脉之寒;佐用炙甘草,复脉补虚,意在桂、甘相合,使其辛甘化阳,益气暖胸,温畅血脉,使心肌得养,则心悸自安。此方妙在药味单捷,要求一次服完,则药力专一,直达病所,发挥疗效。 医案一:《印机草》载马元仪治一妇,病已一月,而脉浮虚,自汗恶风,此卫虚而阳弱也,与黄芪建中汤一剂,汗遂止………越一月,病者叉手自冒心间,脉之虚濡特甚,此汗出过多而心阳受伤也。仲景云:发汗过多,病人又手自冒心,心下悸欲得按者,桂枝甘草汤主之。与一剂良已。 阳虚心悸烦躁:如果在上述阳虚心悸的基础上,又兼见烦躁不安等、说明了阳虚面心神不能潜敛。治疗应该补心敛阳、镇静安神,用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治疗 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方 桂枝6克炙甘草6克龙骨12克牡蛎12克 本方用桂校、甘草补心阳之虚;龙骨、牡蛎潜敛神气而镇静安神。

心悸中医辨证论治

四.心悸 心悸是指气血阴阳亏虚,或痰饮瘀血阻滞,致心失所养,心脉不畅,心神不宁,以患者自觉心中悸动,惊惕不安,甚则不能自主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病证。心悸包括惊悸和怔忡.惊悸是因惊恐而诱发的自觉心跳不安的病症,怔忡是不因惊恐而发的自觉心中悸动,惊惕不安,甚至不能自主的一种病证.心悸一般多成阵发性,每因情绪激动或过度劳累而诱发,发作时常伴有气短、胸闷,甚至眩晕、喘促、晕厥,脉象或数或迟,或节律不齐。 西医学中各种原因引起的心律失常、心功能不全、神经症等凡具有心悸临床表现者,可参考本病证辨证施护。 【病因病机】 心悸的形成常与体质虚弱、饮食劳倦、情志失调、感受外邪或药物中毒等有关。先天禀赋不足,素体虚弱,或脾胃虚弱,或久病失养,房劳过度,致气血阴阳亏虚,心失所养,而发心悸;嗜食肥甘厚腻,煎炸炙煿,蕴热化火生痰,或损伤脾胃,痰浊内生,痰火扰心而发心悸;或平素心虚胆怯,如突遇惊恐,或悲伤过级,忤犯心神,心神动摇,不能自主而心悸;或心气素虚,风寒湿杂至,合而为痹,痹病日久,内舍于心,痹阻血脉,心血运行不畅,而发心悸;或用药过量或毒性较大,损及于心,如乌头、附子,如西药洋地黄、阿托品、奎尼丁等,均能引发心悸。 心悸的病位主要在心,但其发病与脾、肾、肺、肝四脏功能失调有关。心悸有虚实之分,但一般是虚多实少,气血虚或心阳虚伪其本,

痰火瘀阻为其标。如及时治疗,多能好转或痊愈;若病久,气血阴阳严重亏虚,治疗颇为棘手,预后较差;病情继续发展,可见阴阳俱损、心阳暴脱等危重证候,若得不到及时抢救,可致猝死。 【辩证施护】 (一)辨证要点 1.辨虚实心悸多虚实相兼,虚指脏腑气血阴阳的亏虚,实 指痰饮、瘀血、火邪上扰.在正虚方面,即一脏虚损者重。在 邪实方面,一般而言,单见一种夹杂者重。 2.辨脉象变化一般认为,数脉主寒;脉有力为实,无力为虚。 阳盛则结。脉数滑有力为痰火,涩脉多提示有瘀血,迟而无力 为虚寒,脉象迟、结、代无力者,一般多属虚寒,结脉多提示 气血凝滞,代脉常见元气虚衰、脏气衰微。若脉虽数、促而沉 细,微细,伴有面浮肢肿,动则气短,形寒肢冷,舌淡者,为虚 寒之象。其中凡久病体虚而脉象弦滑搏指者为逆,病情重笃而 脉象散乱模糊者为病危之象。 3.辨心悸的轻重从引起心悸的原因、发作的频率、病程的 长短及伴随症状区分心悸的轻重。如因惊恐而发,时发时止, 伴有痰热内忧,胆气不舒者较轻;心悸频发,病程已久,脏气 虚损,痰瘀阻滞心脉者较重。即惊悸较轻,怔忡较重,发作急骤, 伴有亡阳者多危重。 (二)辨证分型 1.心虚胆怯

最新心悸的中医辨证治疗

心悸的中医辨证治疗 心悸是指自觉心跳,惊悸不安,甚则不能自主的一种病证,病位在心,其发生主要是阴阳失调,气血失和,心神失养所致。有虚实之分,其虚表现为气血阴阳亏损,其实表现为痰浊,血瘀,水饮,故治疗当辨别虚实,虚者当补益气血,调整阴阳,实者当化痰涤饮,同时配合重镇安神。本病如如脏腑虚损程度较轻者,预后较好,如脏腑虚损程度较重者,则治疗较难,不易治愈。 心悸发作时常伴有气短、胸闷、甚至眩晕、喘促、晕厥;脉象或数,或迟,或节律不齐。心悸包括惊悸和怔忡。病位主要在心,与肝、脾、肺、肾关系密切。因心为君主,“神明出焉”。如脾不生血,心血不足,心神则失养;脾失健运,痰湿内生,扰动心神,或肾阴不足,不能上制心火,肾阳亏虚,心阳失于温煦,均可发为心悸;肺气亏虚,不能助心以治节,心脉运行不畅则心悸不安;肝气郁滞,气滞血瘀,或气郁化火,均使心脉不畅,心神受扰,发生心悸。 常证:自觉心中悸动,惊惕不安,甚至不能自主,或一过性、阵发性,或持续时间较长,或一日数次发作,或数日一次发作。兼见胸闷,气短,神疲乏力,头晕喘促,甚至不能平卧,以至出现晕厥。脉象或数或迟,或乍疏乍数,并兼见结、代、促、涩脉。 重证:如心阳不振,则出现心痛胸闷,气短,眩晕欲吐,脉或迟或数,或乍疏乍数;如心肾虚,水饮凌心,则出现浮肿尿少,形寒肢冷,坐卧不安,动则气喘,脉疾数;如水饮凌心射肺,则出现突发心悸,喘促不得卧,咯吐泡沫痰,或为粉红色痰涎,或夜间阵发咳嗽,尿少浮肿,脉细数;如心阳欲脱,则出现面色苍白,大汗淋漓,四肢厥冷,喘促欲脱,神志淡漠;如阴阳离绝,则出现脉象散乱,极疾或极迟,面色苍白,口唇发绀,突发意识丧失,肢体抽搐。 病类病性 临床分虚实两类。虚者为气血阴阳亏损,心神失养而致;实者多由痰火扰心、水饮凌心及瘀血阻脉,气血运行不畅而引起。虚实之间可以相互夹杂或转化。本病多为本虚标实证,其本为气血不足,阴阳亏损,其标是气滞、血瘀、痰浊、水饮,临床表现多虚实夹杂。 病因病机 1.心阴心血不足,心失所养 心阴心血因久病失养,或劳欲过度,伤脾损肾,或各种原因的出血未复,或先天不足、禀赋衰弱等原因,久而久之,心阴心血乏源或亏虚,导致心之 气血两亏,不能奉养于心,致心失所养而发生心悸。正如《丹溪心法》所说“人之所主者心,心之所养者血,心血一虚,神气不守,此惊悸之所肇端。” 2.肝肾阴虚,虚火扰主 因年老体衰、久病失养、房劳过度等原因导致肝阴不足或肾阴亏虚,一则肝阴不足,肝火内炽;一则肾阴亏虚,水亏火旺,均可因虚火扰动而成心悸。如《石室秘录》说:“怔仲之证,躁扰不宁,心神恍惚,惊悸不宁,此肝肾之虚而心气之弱也。” 3.心血瘀阻,气滞络阻 因心气不足,心阳不振,不能鼓动血液运行,致心血瘀阻,或寒邪入侵心脉,血寒而凝滞不通;或因痹证日久,致心脉痹阻;或年老气血日衰,痰湿痹阻脉络;或外邪内侵于心,气滞络阻等原因,使心失主血脉功能而悸动不安。如姜春华所说:“临床上,某些器质性心脏病,如冠心病、风湿性心脏病、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等引起的心律失常,症见心悸、心痛、舌紫、脉迟涩或结代,不论寒热虚实,必有心血鼓动不畅,血脉运行障碍或瘀血搏击脉络的病理,此时为主要矛盾,治宜活血化瘀,舒心通脉”。 4.痰饮凌心,痰火扰心

中风病中医辩证论治

中风的中医辨证论治 脑血管病是临床常见病症之一,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合并症多及治愈率低的“四高一低”的特点。中西医结合是治疗该病的优势。 祖国医学对脑血管病(中风)的论述 祖国医学将脑血管疾病多称为“中风”。中风为内科常见急症之一。其起病急骤,变化迅速,证见多端,犹如自然界风性之善行数变,故前人以此类比,名日中风。对于中风病的治疗及预防,历代医家均极为重视。通过长期医疗实践积累,逐步形成了祖国医学对中风病独特的医疗优势。 一、中风病的发展源流 祖国医学对脑血管疾病的认识经过了长期的临床实践。多认为发生中风病,系指患者真阴素亏,正气不足,或五志过极,或高梁厚味。或尺牍思劳过度,以致心肝火炽,内风旋动,气逆血菀于上,痰浊蒙闭清窍,表现为猝然昏仆,不省人事,伴有口眼歪斜,半身不遂,言语蹇涩或失语;或不经昏仆,仅以歪僻不遂为主要症状的一种脑病。因本病起病急骤,变化迅速,与自然界

之风邪特性相似,故古人以此类比,名日中风。 历经几千年,经过无数医家的实践和钻研,对中风之病因病机病位的论述祖国医学认为中风之病的病机为本虚标实,下虚上实,以肝、脾、肾虚为本,风火痰瘀为标,病位在脑,但与五脏有关。形成了祖国医学独特的理论体系。 二、中风病的病因病机 祖国医学认为中风的发生,不外乎内因与外因两个方面。主要因素在于患者平素气血亏虚,心、肝、肾三脏阴阳失调,兼之忧思恼怒,或饮酒饱食,或房室劳累,或外邪侵袭等因素,以致气血运行受阻,经脉痹阻,失于濡养;或阴亏于下,肝阳暴涨,阳化风动,血随气逆,挟痰挟火,横窜经络,蒙闭清窍而卒然仆倒,半身不遂,而发中风。 (一)内因 内因在中风发病中起主要作用,已为临床实践所反复证实。 (1)情志失调 情志即七情,指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变化。情志是机体对外界事物的不同反映,在正常情况下,不会使人致病。只有长期情志变化刺激,使人体气机紊乱,脏腑阴阳气血失调才会导致中风的发病。 七情中,又惟忧思郁怒为最甚。

心悸的中医辨证

心 悸 心悸,是患者自觉心跳不安的一种症状。前人有惊悸与怔仲之分,认为悸是由外因所引起,怔仲则以内因为主,但二者常有密切联系,不过在症状上来看,惊悸病情较轻,怔仲较重而已。 【病因】 1. 心血不足:忧思劳心,和失血过多,以致血不养心,发为心悸。 2.阴虚火旺:肾阴亏耗,水不济火,心阳独亢,神不安宁,而成本症。 3.阳虚水逆:阳气不振,心力衰弱,或水饮停留,上凌于心,因而成悸。 4.突受外惊:平素心虚胆怯之人,突受外惊,心神不宁,逐成惊悸不安之症。 【辨证施治】 1. 心血不足:心悸不安,夜寐不宁,头昏眼花,面色少华,舌质淡红,脉多细弱,甚则汗出,治宜养血安神,方用归脾汤① ;症情较重的,方中可加龙齿、磁石之类。倘脉见结代,治宜益气养血,辛润通脉,用炙甘草汤②加减。 2. 阴虚火旺:心悸少寐,或兼头目昏眩,舌质红绛,脉象细数,治宜滋阴降火,用补心丹③。 3. 阳虚水逆:面白少气心悸,食减体倦,舌淡脉弱,属心阳衰弱,治宜温阳定悸,用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④;如见头眩心悸。胸脘痞满,小便短少,苔白,脉濡,为水饮上逆,治宜通阳化饮,用苓桂术甘汤

⑤ 加味。 4.突受外惊:证见惊悸烦乱,坐卧不安,饮食无味,常梦中惊醒, 脉象弦滑,治宜镇惊安神,用磁朱丸⑥ ;挟痰热上扰者合温胆汤 ⑦ 同 用。 【附方】 ①归脾汤:(《济生方》):人参,白术,伏神,枣仁,黄芪,当归,远志,木香,炙甘草,龙眼肉,生姜,大枣。 ②炙甘草汤(《伤寒论》):炙甘草,生姜,桂枝,人参,阿胶,生地黄,麦冬,麻仁,大枣。 ③补心丹(《摄生密剖》):生地,人参,元参,丹参,茯苓,桔梗,远志,酸枣仁,天冬,麦冬,当归,五味子,蜜丸,朱砂为衣。 ④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伤寒论》):桂枝,甘草,牡蛎,龙骨。 ⑤苓桂术甘汤(《金匮》):茯苓,桂枝,白术,甘草。 ⑥磁朱丸(《千金》):磁石,朱砂 ⑦温胆汤(《千金》):竹茹,枳实,半夏,橘红,茯苓,甘草。

中医内科指导:心悸的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 心悸者首应分辨虚实,虚者系指脏腑气血阴阳亏虚,实者多指痰饮、瘀血、火邪上扰。 心悸的病位在心,心脏病变可以导致其他脏腑功能失调或亏损,其他脏腑病变亦可以直接或间接影响及心。故临床亦应分清心脏与它脏的病变情况,有利于决定治疗的先后缓急。 二、治疗原则 心悸应分虚实论治。虚证分别予以补气、养血、滋阴、温阳;实证则应祛痰、化饮、清火、行瘀。但本病以虚实错杂为多见,且虚实的主次、缓急各有不同,故治当相应兼顾。同时,由于心悸均有心神不宁的病理特点,故应酌情配合安神宁心或镇心之法。 三、证治分类 1.心虚胆怯证 心悸不宁,善惊易恐,坐卧不安,不寐多梦而易惊醒,恶闻声响,食少纳呆,苔薄白,脉细略数或细弦。 证机概要:气血亏损,心虚胆怯,心神失养。 治法:镇惊定志,养心安神。 代表方:安神定志丸加减。本方益气养心,镇惊安神,用于心悸不宁,善惊易恐,少寐多梦,食少,纳呆者。 常用药:龙齿、琥珀镇惊安神;酸枣仁、远志、茯神养心安神;人参、茯苓、山药益气壮胆;天冬、生地、熟地滋养心血;配伍少许肉桂,有鼓舞气血生长之效;五味子收敛心气。 气短乏力,头晕目眩,动则为甚,静则悸缓,为心气虚损明显,重用人参,加黄芪以加强益气之功;兼见心阳不振,用肉桂易桂枝,加附子,以温通心阳;兼心血不足,加阿胶、首乌、龙眼肉以滋养心血;兼心气郁结,心悸烦闷,精神抑郁,加柴胡、郁金、合欢皮、绿萼梅以疏肝解郁;气虚夹湿,加泽泻,重用白术、茯苓;气虚夹瘀,加丹参、川芎、红花、郁金。 2.心血不足证 心悸气短,头晕目眩,失眠健忘,面色无华,倦怠乏力,纳呆食少,舌淡红,脉细弱。 证机概要:心血亏耗,心失所养,心神不宁。 治法:补血养心,益气安神。 代表方:归脾汤加减。本方有益气补血,健脾养心的作用,重在益气,意在生血,适用于心悸怔忡,健忘失眠,头晕目眩之症。 常用药:黄芪、人参、白术、炙甘草益气健脾,以资气血生化之源;熟地黄、当归、龙眼肉补养心血;茯神、远志、酸枣仁宁心安神;木香理气醒脾,使补而不滞。 五心烦热,自汗盗汗,胸闷心烦,舌淡红少津,苔少或无,脉细数或结代,为气阴两虚,治以益气养血,滋阴安神,用炙甘草汤加减以益气滋阴,补血复脉。兼阳虚而汗出肢冷,加附子、黄芪、煅龙骨、煅牡蛎;兼阴虚,重用麦冬、地黄、阿胶,加沙参、玉竹、石斛;纳呆腹胀,加陈皮、谷芽、麦芽、神曲、山楂、鸡内金、枳壳健脾助运;失眠多梦,加合欢皮、夜交藤、五味子、柏子仁、莲子心等养心安神。若热病后期损及心阴而心悸者,以生脉散加减,有益气养阴补心之功。 3.阴虚火旺证 心悸易惊,心烦失眠,五心烦热,口干,盗汗,思虑劳心则症状加重,伴耳鸣腰酸,头晕目眩,急躁易怒,舌红少津,苔少或无,脉象细数。 证机概要:肝肾阴虚,水不济火,心火内动,扰动心神。 治法:滋阴清火,养心安神。 代表方:天王补心丹合朱砂安神丸加减。前方滋阴养血,补心安神,适用于阴虚血少,心悸不安,虚烦神疲,手足心热之症;后方清心降火,重镇安神,适用于阴血不足,虚火亢

心悸中医辨证论治

四.心悸 心悸是指气血阴阳亏虚,或痰饮瘀血阻滞,致心失所养,心脉不畅,心神不宁,以患者自觉心中悸动,惊惕不安,甚则不能自主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病证。心悸包括惊悸和怔忡。惊悸是因惊恐而诱发的自觉心跳不安的病症,怔忡是不因惊恐而发的自觉心中悸动,惊惕不安,甚至不能自主的一种病证。心悸一般多成阵发性,每因情绪激动或过度劳累而诱发,发作时常伴有气短、胸闷,甚至眩晕、喘促、晕厥,脉象或数或迟,或节律不齐。 西医学中各种原因引起的心律失常、心功能不全、神经症等凡具有心悸临床表现者,可参考本病证辨证施护。 【病因病机】 心悸的形成常与体质虚弱、饮食劳倦、情志失调、感受外邪或药物中毒等有关。先天禀赋不足,素体虚弱,或脾胃虚弱,或久病失养,房劳过度,致气血阴阳亏虚,心失所养,而发心悸;嗜食肥甘厚腻,煎炸炙煿,蕴热化火生痰,或损伤脾胃,痰浊内生,痰火扰心而发心悸;或平素心虚胆怯,如突遇惊恐,或悲伤过级,忤犯心神,心神动摇,不能自主而心悸;或心气素虚,风寒湿杂至,合而为痹,痹病日久,内舍于心,痹阻血脉,心血运行不畅,而发心悸;或用药过量或毒性较大,损及于心,如乌头、附子,如西药洋地黄、阿托品、奎尼丁等,均能引发心悸。 心悸的病位主要在心,但其发病与脾、肾、肺、肝四脏功能失调

有关。心悸有虚实之分,但一般是虚多实少,气血虚或心阳虚伪其本,痰火瘀阻为其标。如及时治疗,多能好转或痊愈;若病久,气血阴阳严重亏虚,治疗颇为棘手,预后较差;病情继续发展,可见阴阳俱损、心阳暴脱等危重证候,若得不到及时抢救,可致猝死。 【辩证施护】 (一)辨证要点 1.辨虚实心悸多虚实相兼,虚指脏腑气血阴阳的亏虚,实 指痰饮、瘀血、火邪上扰。在正虚方面,即一脏虚损者重。在 邪实方面,一般而言,单见一种夹杂者重。 2.辨脉象变化一般认为,数脉主寒;脉有力为实,无力为 虚。阳盛则结。脉数滑有力为痰火,涩脉多提示有瘀血,迟而 无力为虚寒,脉象迟、结、代无力者,一般多属虚寒,结脉多 提示气血凝滞,代脉常见元气虚衰、脏气衰微。若脉虽数、促 而沉细,微细,伴有面浮肢肿,动则气短,形寒肢冷,舌淡者, 为虚寒之象。其中凡久病体虚而脉象弦滑搏指者为逆,病情重 笃而脉象散乱模糊者为病危之象。 3.辨心悸的轻重从引起心悸的原因、发作的频率、病程的 长短及伴随症状区分心悸的轻重。如因惊恐而发,时发时止, 伴有痰热内忧,胆气不舒者较轻;心悸频发,病程已久,脏气 虚损,痰瘀阻滞心脉者较重。即惊悸较轻,怔忡较重,发作急 骤,伴有亡阳者多危重。 (二)辨证分型

心悸(心律失常室性早搏)中医诊疗方案

心悸(心律失常一室性早搏)诊疗方案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的《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8年8月)与《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年5月)。 (1) 主要症状和脉象:自觉心搏异常,或快速,或缓慢,或跳动过重,或忽跳忽止。呈阵发性或持续不解,神情紧张,心慌不安,不能自主。脉象见数、促、结、代、缓、沉、迟等。 (2) 次要症状:胸闷不舒,易激动,心烦寐差,颤抖乏力,头晕等。中老年患者,可伴有心胸疼痛,甚则喘促,汗出肢冷,或见晕厥。 (3)常有情志刺激、惊恐、紧张、劳倦、烟酒等诱发因素。 2.西医诊断标准:(鉴于室性早搏多并发于冠心病、高血压病、心脏结构或功能异常、内分泌或电解质异常,所以本科室对于该类病人常选择血液化验、心脏彩超、Holter、冠脉造影等助诊。) (1)临床表现 症状:最常见的症状是心悸不适,部分病人还可以出现心前区重击感、头晕、乏力、胸闷,甚至晕厥;较轻的室性期前收缩常无临床症状。 体征:心脏听诊有提前出现的心搏,其后有较长的间歇,提前出现的室性期前搏动的第一心音增强,第二心音减弱或消失,有时仅能听到第一心音。桡动脉搏动有漏搏现象。 (2)心电图特征 ①提前出现的宽大畸形的QRS波群,时限>0.12s,其前无P波,其后常有完全性代偿间期,T波方向与QRS波群主波方向相反。 ②室性早搏的类型:室性早搏可孤立或规律出现。每1个窦性搏动后跟随一个室性早搏,并有规律出现两次以上者称为室性早搏二联律;每2个窦性搏动后出现一个室性早搏,并有规律出现两次以上者称为室性早搏三联律;连续发生2个室性早搏称成对室性早搏;连续3个以上室性早搏称短阵室性心动过速。位于两个窦性心律之间的室性早

中医对于心悸的解释

心悸 心悸包括惊悸和怔忡,是指病人自觉心中悸动、惊惕不安,甚则不能自主的一种病证,临床 一般多呈阵发性,每因情志波动或劳累过度而发作。且常与失眠、健忘眩晕、耳鸣等症同时 并见。 追溯《内经》虽无心悸(惊悸、怔忡)一类的病名,但已经有了类似的记载。《素问·举痛论篇》曾经指出:“惊则心无所倚,神无所归,虑无所定,故气乱矣”。《素问·至真要大论篇》 讲的“心澹澹大动”和《灵枢·本神》篇讲的“心怵惕”,也是类似心悸的描述。到了汉代,张仲 景在《金匮要略》和《伤寒论》两部名著中,才正式提出了悸与惊悸的病名,并对它的发病 原因,作了扼要的叙述,认为主要原因是由惊扰、水饮、虚劳及汗后受邪等因素引发的。 《金匮要略·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篇还对惊悸的发病原因以及审证求因的方法,作了专 门论述,指出:“寸口脉动而弱,动则为惊,弱则为悸”。后世医家系统地总结了临床实践的经验,对此进一步作了详细的说明,认为“惊自外至者也惊则气乱,故脉动而不宁;悸自内惕者也,悸因中虚,故脉弱而无力。 《医宗金鉴·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从脉象表现来分析和认识惊悸发生的原因,必外有惊扰,有所虚,内外相合,引发本证。《济生方》不仅对惊悸有所载述,还提出了怔忡的病名,“夫怔忡者,此心血不足也”。《济生方·怔仲论治》指出,怔忡发病的原因,在于“真血虚耗,心帝失辅,渐成怔忡”;另外“冒风寒暑湿,闭塞诸经”,“五饮停蓄,湮塞中脘”亦能令人怔忡。其后《丹溪心法》又提出了“责之虚与痰”的理论,认为血虚与痰火是怔忡致病的根本原因。 如《惊悸怔忡门》指出:“怔忡者血虚,怔忡无时,血少者多。有思虑便动,属虚。时作时止 者痰因火动”。《医林改错·心慌》则认为瘀血内阻亦能导致心悸怔忡。 病因病机 心悸的形成,常与心虚胆怯、心血不足、心阳衰弱、水饮内停、瘀血阻络等因素有关。《杂 病源流犀烛·怔忡源流》说:“怔忡,心血不足病也…心血消亡,神气失守,则心中空虚,快快 动摇不得安宁,无时不作,名曰怔忡;或由阳气内虚,或由阴血内耗,或由水饮停于心下, 水气乘心……或事故烦冗,用心太劳……或气郁不宣而致心动…以上皆怔忡所致之由也。”临床上常见的病因病机有如下几类: 动三(1)心虚胆怯平素心虚胆怯之人,由于突然惊恐,如耳闻巨响,目睹异物,或遇险临危,使心惊神慌不能自主,渐至稍惊则心悸不已如《济生方·惊悸论治》指出:“惊悸者,心虚 胆怯之所致也,且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心气安逸,胆气不,决断思虑,得其所矣。或因事有所大惊,或闻巨响,或见异相,登高涉险,惊忤心神,气与 涎郁,遂使惊悸。”此外,如大怒伤肝,大恐伤肾,怒则气逆,恐则精却,阴虚于下,火逆于上,亦可动撼心神,而发惊悸。如痰热内蕴,复加郁怒,胃失和降,痰火互结,上扰心神, 亦可导致心悸的发生,此即《丹溪心法·惊悸怔忡》篇所说的“痰因火动”之说。 (2)心血不足心主血,心血不足,常能导致心悸、怔忡。《丹溪心法·惊悸怔忡》篇指 出:“怔忡者血虚,怔忡无时,血少者多。”阴血亏损,心失所养,不能藏神故神不安而志不宁 发为本证。所以久病体虚,失血过多容易导致心悸。如果思虑过度,劳伤心脾,不但耗伤心血,又能影响脾胃生化之源,渐至气血两亏,不能上奉于心者,亦能发生心悸。 (3)阴虚火旺久病体虚,或房劳过度,或遗泄频繁,伤及肾阴;或肾水素亏,水不济火, 虚火妄动,上扰心神,亦能导致本病。如《问玄机原病式·火类》指出的“水衰火旺而扰火之 动也,故心胸躁动,谓之怔忡”。 (4)心阳不振大病久病之后,阳气衰弱,不能温养心脉,故心悸不安。此即《伤寒明理论·悸》篇所说:“其气虚者,由阳气内弱,心下空虚,正气内动而悸也”

心脾两虚中医辨证治疗

心脾两虚中医辨证治疗 别名中医: 虚劳,心悸,怔仲,不寐,健忘,血证,眩晕,西医:风心病,慢性肠炎,血小板减少 性紫癜,再生障碍性贫血,慢性肾炎,功能性子宫出血,出血性疾病 中医释名: 本证多因久病虚弱,或慢性失血,或思虑过度,劳倦太过,或饮食不节,损伤脾胃,导 致心血耗伤,脾气亏虚。 中医病机: 本证多因久病虚弱,或慢性失血,或思虑过度,劳倦太过,或饮食不节,损伤脾胃,导 致心血耗伤,脾气亏虚。本证病位主要在心脾,多为心血不足,脾气亏虚,病情发展严重时,可致气虚血脱的危急重证。 体征: 心悸怔忡,失眠健忘,面色萎黄,食少倦怠,腹胀便溏,气短神怯,或皮下出血;妇女 见月经不调,经量多色淡,甚至崩中漏下,或经少渐至经闭、舌质淡嫩。苔白,脉细弱。 中医治疗原则 补益心脾,益气生血。 施治方法: (一)内服方药 1. 基木方药:(1)归脾汤加减:炙党参15克、炙黄芪15克、白术10克、茯神10克、当归10克、龙眼肉12克、木香6克、酸枣仁10応生姜3片、大枣5枚,本方适用于心脾两虚偏于脾气虚弱者。(2)天于补心丹合四物汤加减:熟地10克、炙党参15克、玄参10 克、丹参15克、当归10克、白芍10克、柏子仁12克、枣仁10克、远志10克、石菖蒲10克、麦冬10克、炙甘草6克。本方适用于心脾两虚偏于心血不足者。以上方药浓煎取汁200?300毫升,每日1齐購温服,1日3次。 2 ?加减变化:若兼见脾胃虚,食少便溏者,于基本方(1)中加苡仁15克、芡实12克、砂仁6克以健脾止泻;若兼见大便干结者加郁李仁10克、麻仁12克以润肠通便;若兼见气 短、自汗甚者加浮小麦30克、瘪桃干10克以收涩止汗。兼见心惊不宁,夜梦易惊者于基本方⑵中加珍珠母24克、琥珀末6克以镇心安神;若兼见心悸忡、心胸疼痛隐隐,宜加丹参10克、赤芍10克、益母草15 克以活血宁心止痛。若兼见血虚及阴,致心脾气阴两虚,症见 心悸怔仲,神疲乏力外,还会出现口干咽痛,午后潮热,面红升火手足心热等症,于基本方

中医治疗心悸的现状及进展研究

综述 CHINESE COMMUNITY DOCTORS 近年来,高血压、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随着人们生活饮食习惯的改变而逐年增加,心悸的发病率亦随之升高[1]。心悸主要包括惊悸与怔忡,是因心失所养或者邪扰心神所致的心跳异常,患者在临床上主要表现出自觉心慌不安,不能自主,心率加快或减慢,心搏过重或者搏动频率不一,呈阵发性或者持续性搏动,还常伴有胸闷、乏力等症状,日常生活及生命安全形成威胁,故受到越来越多医疗研究人员的关注[2]。西药治疗虽然能够有效缓解患者心脏搏动不适等症状,但无法从根本上解决患者因心悸所产生的痛苦,越来越多患者希望通过中药的方式解决心悸的问题[3]。本研究将对中医治疗心悸的现状与研究进展进行简述,现综述如下。病因病机心悸的发病原因与患者体质虚弱禀赋不足、药食劳逸不当、内伤七情、感受外邪或者其他疾病引起或与失治误治有关[4]。其发病机制主要为本虚标实两个方面,但以虚证为主,虚者不外乎气血阴阳亏损,而实者则多为痰饮瘀血、心火炽盛,且大部分患者虚实掺杂,正虚、邪实、火热、水饮痰饮以及瘀血等均可以导致心悸;这是由于各种病因均能够引起患者气血阴阳不足或者失调, 或者感受外邪、病理产物阻于局部等,从而极容易引起患者心失所养,心脉不顺,终至心悸[5]。辨证论治第7版《中医内科学》教材在心悸的辨证论治中指出[6]:心虚胆怯型心悸者,需以安神定志丹加减治疗;心血不足型心悸者,需以归脾汤加减治疗;阴虚火旺型心悸者,应以天王补心丹联合朱砂安神丸或者黄连阿胶汤加减治疗;心阳不振型心悸者,需用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联合参附汤治疗;而对于水饮凌心型心悸者,则以苓桂术甘汤加减治疗;瘀阻心脉型心悸者,可用桃仁红花煎联合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进行治疗;痰火扰心型心悸者,则用黄连温胆汤进行加减治疗。概而言之,心悸在中医治疗上多以补益肝肾、活血潜阳为主,据患者个体特征给予加减治疗[7]。 治疗现状 现代人们工作、生活节奏不断加快,饮食结构改变,心悸的发病率逐年升高。在中医临床治疗工作中,不但需要古方今用,更要与时俱进,努力自裁新方,研制出新的中医治疗方式,为心悸患者的中医治疗提供更多便利。 汤剂治疗:顾祥凤参照胆虚寒论[8],在治疗心悸中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 刘伟爽等针对心悸的中医治疗[9],提出 从肝肾论治心悸,分别为疏肝理气定悸 法之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清肝泻火定悸法之龙胆泻肝汤加减治疗以及养肝滋阴定悸法之杞菊地黄汤加减治疗,并总 中医治疗心悸的现状及进展研究 王冬梅1张建平1李良2张珩(通讯作者)2 201815上海市嘉定工业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务科1 201800上海市嘉定区中医医院中医内科2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9.05.002 摘要心悸是指自觉心脏跳动的不适感或者心慌感,是由于患者心的气血阴阳亏损,并由虚产生的“黏、痰、瘀” 等病理产物,使患者心的气血阴阳进一步亏损,形成恶性循环。而随着近年来人们生活饮食方式的改变,工作压力的 增加,心悸发病率逐年升高,对患者形成诸多消极影响。因而,本文将简要分析心悸的病因病机,并结合中医辨证论 治,简述心悸的中医治疗现状及进展,为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关键词活血定悸汤;中医治疗;心悸;辨证论治 Current situation and progress of palpitation treated by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Wang Dongmei 1,Zhang Jianping 1,Li Liang 2,Zhang Heng(Corresponding author)2 Medical Department,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Center of Jiading Industrial Area,Shanghai City 2018151 Internal Medicin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al Hospital of Jiading District,Shanghai City 2018002 Abstract Palpitation is a feeling of discomfort or a sense of heartbeat,it is due to the deficiency of Qi Xue Yin Yang of the patient's heart,moreover,the pathological products such as "Nian,Tan,Yu"caused by deficiency will lead to further losses of Qi Xue Yin Yang of the patient's heart,forming a vicious circle.In recent years,with the change of people's lifestyle,the increase of work pressure,the incidence of palpitation increased year by year,it has many negative effects on patients.Therefore,this article briefly analyzes the etiology and pathogenesis of palpitations,combined with the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and treatmen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we briefly describe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progress of TCM treatment of palpitations,so as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clinical treatment of patients. Key words Huo Xue Ding Ji Tang;Chinese medicine treatment;Palpitation;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and treatment 7

心悸气短怎么回事看中医如何辨证施治

心悸气短怎么回事看中医如何辨证施治 你是否也会有心悸气短的时候,尤其是在面对、家 庭时,经常劳累,或者作息混乱时就更容易出现这个现象。引起心悸气短的原因很多,中医讲究辨证施治疗: 1、心血不足 主要表现为心慌不宁、面色发白或者萎黄、夜不能寐,失眠多梦,胆小容易受惊。 治疗原则:补益心脾、养血安神。因为心血不足, 主要是因为劳累过度,或者精神紧张,心脏疾病等引起的。而如果心血不足就要及时治疗,平时除了控制好热 量的摄入,控制自己的体重,还应该保持良好的心态, 这样对心血不足有一定的帮助。 2、心气虚弱 主要表现为时常感觉到心慌气短、以后就会狂出汗,面色苍白,疲倦物理,畏寒怕冷、四肢冰凉等, 治疗原则:补益心气为主。这是因为导致心气虚弱 的原因也是很多,比如先天不足,平时过度劳累,久病 不愈等等。而流汗过多也是导致心气虚的一个原因。因 此对于这类女性朋友,一定要避免引起心气虚的原因, 才能有效改善心气虚的症状。 3、阴虚火旺

主要表现为心慌且容易烦躁,咽喉肿痛,口干,手 脚发热,失眠且烦躁,盗汗等等。 治疗原则:滋阴降火安神。因为阴虚火旺是亚的表现。而现代的女性朋友,大多思虑多、营养充足,加上 性频繁,因此容易造成阴虚火旺。而治疗则以滋阴降火 为主,另外在睡前严禁吃夜宵,否则容易生火。 4、痰火上扰 主要表现为心慌,胸闷不安,烦躁,失眠,头晕, 口渴,痰多且恶心等 治疗原则:清热化痰、安神定志。痰火是无形之火 和有形之痰。这个症状平时可能没有明显的症状。但是 会因为外邪,等因素引起。痰火扰心大多因为精神刺激、思虑郁怒导致。因此需要清热化痰,并且安神定志。 5、气滞血瘀 主要表现为心慌、胸闷刺痛、舌苔暗紫或有瘀斑等 治疗原则:活血化瘀,宽心。气滞血瘀其实是因为 气血运行不畅导致的,这也是很多疾病的发病基础,俗 话说“久病必有淤”也是这个意思。如果人体长期处于 气滞血瘀的状态,是会加速衰老的。因此活血化瘀是非 常重要的。

心悸病中医论治概述

心悸是指病人自觉心中悸动,惊惕不安,甚则不能自主的一种病症,临床多呈发作性,每因情志波动或劳累过度而发作,且常伴胸闷、气短、失眠、健忘、眩晕、耳鸣等症。心悸病名首见于《金匮要略》和《伤寒论》,书中称其为“心动悸”“心下悸”,并认为其主要病因为惊扰、水饮、虚劳及汗后受邪等。宋代严用和在《济生方·惊悸怔忡健忘门》书中记载:“惊者,心卒动而不宁也,悸者,心跳动而怕惊也,怔忡者,心中躁动不安,惕惕然后人将捕之也。”此书提出怔忡病名,并指出怔忡的病因多为先天机体虚弱,心气不足,日久导致心脉气血运行不足而发。近年来本病发病率升高,笔者研究了近5年有关心悸的中医文献资料,并运用中医基础理论对其发病机制进行阐述,现归纳心悸病中医辨治大法如下。1 辛甘温补振心阳 心为阳脏主阳气,在五行中属火。如《素问·六节藏象论》言“心为阳中之阳”,心脏就如人身体内的太阳,温煦五脏六腑。《伤寒论》有条文曰:“发汗过多,其人叉手自冒心,心下悸,欲得按者,桂枝甘草主之。”此病机为汗出过多,汗为心之液,导致心阳暴虚,心脏缺乏阳气的养护,动力不足,患者发汗过多,汗多出于上部,上下体液骤然失调,故下部的气急剧上冲,使得心下悸欲按。临床可选择经方桂枝甘草汤治之。刘渡舟临床也常应用桂枝甘草汤治疗心阳不足型心悸,他认为此方药效精专,应用得当有奇效[1]。尾台榕堂[2]言:“心下悸而上冲急迫,以手亲覆压心胸,觉稍安,故又欲得人按之也。然比诸桂枝加桂汤,冲逆犹轻者也。”他认为临床中心悸较重,心悸有上冲感,以手覆盖在胸前症状可以稍微缓 解者,伴有胸闷、短气、乏力等心阳气不足之表现的患者,宜选择桂枝加桂汤。杨思进认为治疗心悸的关键在于益气温阳[3]。张伯礼教授在治疗心阳不振型心悸(心动过缓)时常用薤白、桂枝、瓜蒌、枳壳、麻黄等药物[4]。薤白性味辛、苦,温,可通阳散结、行气导滞;桂枝通心阳、散郁结;瓜蒌可宽胸降气、涤痰散结;枳壳与麻黄相配,?一升一降,行气发散。诸药配伍得当,治疗效果明显。对于心阳不振型的心悸治疗,主要是以振奋心阳为主,兼以治疗因心阳不足导致的痰、瘀等其他实证,虚实同治。2 疏肝调血畅心脉 肝属木,心属火,木火母子相关,相互制化胜复调节。肝与心在经络上密切联系。明·薛己《薛氏医案》曰:“肝气通则心气和,肝气滞则心气乏。”肝主藏血,疏泄气机,心主血脉,调畅气血,二者行血藏血互用,共调精神情志。国医大师朱良春在治疗心悸时尤其注意心肝同调,善用太子参、合欢皮,太子参善清热养阴补心,合欢皮善宁心解郁安神,二者同用肝心同治,临床效果确凿[5]。吕德治疗心悸病倡导肝心同治,治疗原则有疏肝化痰安心、柔肝健脾养心、清肝泄火安神、疏肝活血稳心、滋肝补肾宁心,肝心同调,心安肝和,心悸则平[6]。方和谦善用和法,治疗心悸重视调肝,提出调肝理气补脾肾,疏和养柔止心悸,临床中出现心悸不宁、情绪不畅,或有胸胁不适、舌淡、脉弦者,运用经验方和肝汤(当归12g、白芍12g、白术9g、柴胡9g、茯苓9g、生姜3g、薄荷3g、炙甘草6g、党参9g、苏梗9g、香附9g、大枣4枚治疗, 心悸病中医论治概述 客 蕊1 魏红玉2 (1.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40;2.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黑龙江哈尔滨150040) 摘 要 研究了近5年来有关心悸的中医文献资料,运用中医基础理论对其发病机制进行阐述,归纳心悸病中医辨治六大法:辛甘温补振心阳、疏肝调血畅心脉、补气健脾稳心悸、调肺振心缓悸动、南北通调和阴阳、息风稳心止悸动,并总结具体选方用药经验。 关键词?心悸;中医药疗法;综述 中图分类号 R 256.2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672-397X(2019)08-0007-03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科学基金项目(H 2017056);黑龙江中医药大学研究生创新基金项目(2018yjscx 022)。 doi :10.3969/j.issn.1672-397X.2019.08.002

心悸的中医诊疗方法

心悸的中医诊疗方案 心悸是指气血阴阳亏虚或痰饮瘀血阻滞,致心失所养,心脉不畅,心神不宁,引起心中急剧跳动,惊慌不安,不能自主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病症。心悸发作时常伴有气短胸闷,甚至眩晕、喘促、晕厥;脉象或数,或迟,或节律不齐。心悸包括惊悸和怔忡。西医学中由各种原因引起的心律失常,如心动过速,心动过缓,期前收缩,心房颤动或扑动,及心功能不全、神经官能症等,凡具有心悸临床表现的,均可参考本篇辨证论治。 病因病机 心悸的病因较复杂,既有体质因素、饮食劳倦或情感所伤,亦有因感受外邪或药物中毒所致。其虚证者,多因气血阴阳亏虚,引起心律失常;实证者常见痰浊、瘀血,而致心神不宁。 【诊断】 1、自觉心慌不安,心跳剧烈,不能自主,常伴有胸闷不适,气短,乏力,头晕,甚至喘促,肢冷汗出,或见晕厥。 2、听诊示心搏或快速,或缓慢,或忽跳忽止,或伴有心者强弱不等;脉象可有数、疾、促、结、代、沉、迟等变化。 3、发作常由情感刺激、惊恐、紧张、劳倦过度、饮酒饱食等因素而诱发。 4、测血压、X线胸部摄影及心电图等检查有助于明确诊断。 辨证论治 辨证要点 1、分清虚实虚当审脏腑气、血、阴、阳,何者偏虚,实当辨痰、饮、瘀、火,何邪为主。 2、详辨脉象变化脉搏的节律异常为本病的特征性脉象,如脉率快速型心悸,可有一息六至之数脉,一息七至之疾脉,一息八至之极脉,一息九至之脱脉,一息十至之浮合脉。脉率过缓型心悸,可见一息四至之缓脉,一息三至之迟脉,一息二至之损脉,一息一至之败脉,两息一至之夺精脉。脉律不整型心悸,脉象可见数对一止、止无定数之促脉,缓对一止、止无定数之结脉,脉来更代,几至一止之代脉,或见脉象乍疏乍数,忽强忽弱。临床应结合病史、症状,推断脉症从舍。 3、结合辨病辩证对心悸的临床辨证应结合引起心悸原发疾病的诊断,以提高辩证的准确性,如功能性心律失常引起的心悸,常表现为心率快速性心悸,多属心虚胆怯,心神动摇;冠心病心悸,多为阳虚血瘀,或由痰瘀交阻而致;病毒性心肌炎引起的心悸,初起多为风湿干犯肺卫,继之热毒逆犯于心,随后呈气阴两虚,瘀阻络脉证;风心病引起的心悸,多有风生热邪杂至,合而为痹,痹阻心脉所致。病态窦房结综合证多由心阳不振,心搏无力所致。慢性肺心病所引起的心悸,则虚实兼夹为患,多心肾阳虚为本、水饮内停为标。 4、辨明惊悸怔忡大凡惊悸犯病,多与情绪因素有关,可由骤遇惊恐、忧思恼怒、悲哀过极或过度紧张而诱发,多为阵发性,实证居多,但也存在内虚因素,病来虽速,病情较轻,可自行缓解,不发时如常人。怔忡多由久病体虚、心脏受损所致,无精神因素亦可发生,常持续心悸,心中惕惕,不能自控,活动后

心悸的中医辨证和治疗

心悸的中医辨证和治疗 心悸包括惊悸和怔忡,是指由气血阴阳亏虚,心失所养,或痰瘀阻滞心脉,邪扰心神所致,病人自觉心中悸动,惊惕不安,甚则不能自主的病证。常伴有气短,胸闷,甚则眩晕,喘促,脉象或迟或数,或节律不齐。其中因惊恐、劳累而发,时发时止,不发时如常人,其证较轻者,为惊悸;并无外惊,每由内因引起,自觉终日心中惕惕,稍劳即发,病来虽渐,但全身情况较差,病情较为深重者,为怔忡。惊悸日久不愈,可发展为怔忡。 【范围】 西医学中各种原因引起的心律失常,如心动过速、心动过缓、过早搏动、心房颤动或扑动、房室传导阻滞、病态窦房结综合征、预激综合征以及心功能不全、一部分神经官能症等,凡具有心悸表现者,均可参照本篇辨证论治。 【病因病机】 一、病因 1.感受外邪风寒湿邪,侵袭体表,痹阻经脉,内舍于心,发为心悸。 2.情志所伤恼怒伤肝,肝气郁滞,日久化火,气火扰心则心悸;若气滞不解,久则血瘀,心脉瘀阻,亦可心悸;忧思伤脾,阴血亏耗,心失所养则心悸;脾胃受损,运化失司,酿生痰湿,痰浊阻络亦可致心悸;突受惊恐,心神慌乱,不能自主亦可发为心悸。 3.饮食失调过食肥甘醇酒,损伤脾胃,运化失司,湿聚成痰,日久痰浊阻滞心脉,或气血生化乏源,心失所养,均可心悸。 4.劳欲过度房劳过度,损耗肾精,精血亏虚,心失所养;或烦劳不止,劳伤心

脾,心气受损,均可发生心悸。 5.它病失养咳喘日久,心肺气虚,或肺虚及肾,心肾虚衰可引发心悸;水肿日久,或中阳不运,水饮内停,继而水饮凌心而心悸;温热病邪,稽留不除,扰乱心神,可致心悸;急性大出血或长期慢性失血均可致心血亏虚,心失所养而引起心悸。 二、病机 1.发病因外感、惊恐、失血等引发者,一般发病较急,其它则发病较缓,遇诱因常反复发作。 2.病位主要病位在心,但涉及肝、脾、肺、肾诸脏。 3.病性以虚为主,本虚标实。本虚主要为气、血、阴、阳不足,心失所养;标实为气滞血瘀、痰浊水饮、火热毒邪等扰乱心神。 4.病势早期主要是心之气血阴阳亏虚,气滞、血瘀、痰浊、热毒等实邪阻滞心络,扰乱心神;日久心病可及脾、肺、肾等其它脏腑,病机复杂,病情加重。5.病机转化心悸以虚为主,其病机转化主要与脏腑气血阴阳亏虚的程度有关。如心气虚可进一步发展为心阳虚,心血虚可进一步发展为心阴虚,心阴虚El久致心肾阴虚,心阳虚日久可致肾阳虚等等;阴损及阳或阳损及阴,又可致气血不足,气阴两虚,阴阳俱损等。由于脏腑功能失调,水饮、痰浊、瘀血内生,阻滞脉络,或郁而化热,扰乱心神等,都可因虚致实,形成虚实夹杂之证。至晚期五脏俱损,心阳暴脱,可出现厥脱、抽搐等危候,甚至死亡。 【诊断与鉴别诊断】 一、诊断依据 1.自觉心搏异常,或快速或缓慢,或忽跳忽止,呈阵发性或持续不解,神情紧

心悸的中医辩证施治

心悸的中医辩证施治 发布: 2008-1-24 20:07 | 作者: zqs218 | 来源: | 查看: 2次 心悸是指气血阴阳亏虚,或痰饮瘀血阻滞,致心失所养,心脉不畅,心神不宁,引起心中急剧跳动,惊慌不安,不能自主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病症。心悸发作时常伴有气短、胸闷、甚至眩晕、喘促、晕厥;脉象或数,或迟,或节律不齐。心悸包括惊悸和怔忡。 〖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 1. 分清虚实虚者指脏腑气血阴阳亏虚,实者多指痰饮、瘀血、火邪之类。临床上一般心悸见有神疲、乏力、脉虚者,为心气虚;见有头晕、色淡、脉细者,为心血虚;气虚基础上出现畏寒肢冷、面白者为阳虚;血虚基础上出现少寐多梦、五心烦热、脉细数者为阴虚;舌紫斑、隐青,脉涩或结代者,多夹瘀;脘腹痞满,舌苔厚腻,脉滑者,多夹痰。临床常虚实夹杂,要仔细辨别。 2. 辨惊悸、怔忡惊悸多因外因所致,因惊而悸,怔忡多内因而成,外无所惊;惊悸发作有时,持续时间较短,病情较轻,为心之用病,治疗较易;怔忡自觉心中惕提,动悸不安,稍劳即发,发作无时,持续时间较长,病情较重,多为心之体病,治疗较难;二者之间可以相互转化,惊悸日久,可以导致怔忡,怔忡可以因惊而加重。 3. 详辨脉象变化脉搏的节律异常为本病的特征性征象,故尚虚辨脉象,如脉率快速型心悸,可有一息六至之数脉,一息七至之疾脉,一息八至之极脉,一息九至之脱脉,一息十至以上之浮合脉。脉率过缓型心悸,可见一息四至之缓脉,一息三至之迟脉,一息二至之损脉,一息一至之败脉,两息一至之夺精脉。脉率不整型心悸,脉象可见有数时一止,止无定数之促脉;缓时一止,止无定数之结脉;脉来更代,几至一止之代脉,或见脉象乍疏乍数,忽强忽弱。临床应结合病史、症状,推断脉症从舍。一般认为,若脉呈数、促而沉细、微细,伴有面浮肢肿,动则气短,形寒肢冷,舌淡者,为虚寒之象。脉见迟、结、代者,一般多属虚寒,其中结脉表示气血凝滞,代脉常由元气虚衰,脉气衰微所致。凡久病体虚而脉象见弦滑搏指者为逆,病情重笃而脉象见散乱模糊者为病危之象。 4. 结合辨病辨证对心悸的临床辨证应结合引起心悸原发疾病的诊断,以提高辨证准确性,如功能性心律失常所引起的心悸,常表现为心率快速型心悸,多属心虚胆怯,心神动摇;冠心病心悸,多为阳虚血瘀,或由痰瘀交阻而致;病毒性心肌炎引起的心悸,初起多为风温干犯肺卫,继之热毒逆犯于心,随后呈气阴两虚,瘀阻络脉证;风心病引起的心悸,多由风湿热邪杂至,合而为痹,痹阻心脉所致。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多由心阳不振,心搏无力所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所引起的心悸,则虚实兼夹为患,多心肾阳虚为本,水饮内停为标。 (二)治疗原则 心悸由脏腑气血阴阳亏虚、心神失养所致者,治当补益气血,调理阴阳,以求气血调畅,阴平阳秘,配合应用养心安神之品,促进脏腑功能的恢复。心悸因于痰浊、水饮、瘀血等实邪所致者,治当化痰,涤饮,活血化瘀,配合应用重镇安神之品,以求邪去正安,心神得宁。临床上心悸表现为虚实夹杂时,当根据虚实轻重之多少,灵活应用益气养血,滋阴温阳,化痰涤饮,行气化瘀,养心安神,重镇安神之法。 (三)分证论治 1.心虚胆怯 主症:心悸不宁,善惊易恐,稍惊即发,劳则加重。 兼次症:胸闷气短,自汗,坐卧不安,恶闻声响,少寐多梦而易惊醒。 舌象:舌质淡红,苔薄白 脉象:动数,或细弦。 分析:心为神舍,心气不足易致神浮不敛,心神动摇,少寐多梦;胆气怯弱则善惊易恐,恶闻声响。心胆俱虚则更易为惊恐所伤,稍惊即悸。心位胸中,心气不足,胸中宗气运转无力,故胸闷气短。气虚卫外不固则自汗,劳累耗气,心气益虚,故劳则加重。脉象动数或细弦为气血逆乱之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