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医案——心悸(八)

此医案仅证明中医可以治疗此类疾病,但医案仅供参考,切勿个人盲目用药,建议到正规中医治疗机构详细辩证论治。

益气安神为主治愈心悸两例

病案一:肖某,女,36岁。

主诉及病史:心慌气短,有时心悸自汗;大便干,六七日1次;下肢肿。

诊查:脉见结代,舌质暗,舌有腻苔。

辨证、治法:心气心血不足,拟益心气养心血宁神法。

处方:生黄芪30g 茯苓30g 生苡仁30g 赤小豆30g 柏子仁15g 火麻仁15g 炒枣仁15g 当归15g 白芍10g 浮小麦30g 生牡蛎30g 炙远志10g

二诊:药进6剂后症减,原方药继服6剂。

按语本例心慌气短,心悸自汗,大便干,下肢肿,证属心气心血不足,故以黄芪、茯苓益心气,芍归养心血,柏子仁、枣仁、远志、浮小麦、生牡蛎养心敛汗,再以火麻仁、柏子仁、当归润肠通便,苡仁,赤小豆辅黄芪、茯苓以利尿退肿。药后有效,效不更方,原方药继服。

病案二:程某,男,52岁,

1

主诉及病史:犯病则心慌头晕,甚至跌倒,继则乏力畏寒肢冷;夜寐欠安,食欲较差,

诊查:脉沉细而数,舌质淡胖。

辨证:心气心阳皆虚。

治法:拟补心气,助心阳,宁心神为治。

处方:桂枝6g 炙甘草3g 小麦30g 炒枣仁20g 柏子仁10g茯神15g 党参10g 黄芪15g 炙远志10g 陈皮6g 生姜3片大枣10枚

二诊:服药6剂后诸症未减。原方加减继服药6剂。

处方:炙甘草3g 小麦30g 大枣6枚茯神20g 炒枣仁20g远志10g 桂枝5g 鸡内金10g 生牡蛎30g(先下)党参10g 黄芪15g 陈皮10g

三诊:纳食睡眠转佳,仍觉心慌肢软、气短乏力。脉象沉细而数,舌质淡胖。再拟原方加减。

处方:生黄芪20g 党参10g 炙甘草3g 五味子5g 茯神10g炒枣仁20g 炙远志10g 柏子仁10g 陈皮10g 龙眼肉10g

按语本例心慌头晕,乏力畏寒肢冷,舌质淡胖,一派心气虚、心阳不足之征,故选用益气助阳、养心安神之剂;因食欲不振,故添入健脾之品。

编者评注颜老先生是著名的中药学家,临床用药颜有独特之处。2

本例心悸患者发病时心悸头晕,畏寒肢冷,夜寐欠安,食欲欠佳,脉沉细而数,舌质淡胖,治以补心气、助心阳、安心神之法,治疗心悸,一般都是养心阴,补心血与安心神并举。颜老根据临床实际,创造性地运用补心气,助心阳与安心神之法,这是在心悸治疗上的一大发展。

本医案摘自《中国现代名中医医案精粹》第2集,P397,颜正华医案。

颜正华,1920年生,江苏省丹阳县人。中医教授。1934年8月起拜本县秀才出身的内科医生戴雨三

老先生为师,攻读中医书籍,为学医打下扎实的基础。1937年2月又正式拜武进县名老中医杨博良先生

为师,杨氏系清末名医马培之的再传弟子,精内外科,兼擅诗文。颜氏除在老师处临证外,还进一步

攻读古今医著。1940年7月完成学业后回乡开业行医。

1956年3月毕业于江苏省中医师资进修学校,留校任教,任针灸巡回教学组组长、中药教研组组长

等职。除为苏北培养了大批针灸人才外,还为南京中医学院编写了《中药学》教材,摸索了教学经验,为中药课的开设奠定了基础。1958年8月调北京中医学院工作,曾任中药教研组组长、中药系副主任、

主任等职,曾任北京中医学院中药研究所名誉所长。颜氏从事中医临床与教学工作40余年,为发展我

国的中医药事业作出一定的贡献。

主要著作有:《中药学》讲义、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用的《中药学》教材(副主编)、《临床实

用中药学》(主编)、《药性歌诀》、《柬埔寨验方集》、《柬中常用草药》等,此外还在全国中医

药杂志上发表过《药性理论》、《中药的合理使用》等论文多篇。

3

心阳虚,心阴虚,心气血两虚导致心悸,名医刘渡舟中医论治及医案

心阳虚,心阴虚,心气血两虚导致心悸,名医刘渡舟中医论治 及医案 心悸,指的心律失常发生的心跳,心慌的一种病症。悸,《说文》训为“内动”,心悸,也就是心内动。有的医书也叫“心筑惕”,筑、形容心悸犹如物檮之状,惕、则指悸动而心神不安。 心,是有节律搏动的一个脏器,而在人的不知不觉中进行,乃属于生理正常范围,而不以病论。“心悸”的搏动,乃是失常的,没有节律可言的,它使人有明显心跳、心慌的感觉,并往往伴有胸满、气短等证,所以,属于病态反应。 心悸的原因,西医说法很多,从中医角度来讲,主要分为心虚失养与心被邪干的两类。今不揣肤浅,分述如下,敬请同道们批评指正。 一、心虛失养心悸 (一)心阳虚类 1.阳虚作悸:《素问·六节脏象论》说:“心者,生之本,神之变也。……为阳中之太阳,通于夏气。”这段话是说心为生命的根本,而主宰神明的变化。心有这种功能也非偶然的,乃是它的阳气功能而决定的。大家知道,心属火脏,而又上居于胸;胸为阳,火亦阳,两阳相合,故心获“阳中之太阳”的称号。 由于阳气主动,阴气主静,故心脏能不息的搏动,从生到死,莫不以阳气而为先决条件。基于此,则心主血脉与神志,也无不与阳气的主导作用有关。如果离开了阳气,则心就停止了搏动,而血脉不流,神志消灭,也是不言而喻。 为此,凡是由于各种原因,而伤了心的阳气,例如:治疗上的发汗过多;或者过服苦寒之品,而内戕阳气;或因年老阳虚,以及禀赋素弱等等,皆可发生心阳虚的心悸证。 心阳虚的心悸的特点,则是患者两手交叉按其心上,就是仲景说的“心下悸,欲得按者”。 根据中医理论“喜按为虚,拒按为实”,今望其喜按之象,则心虚之证一目了然,而无复可疑。同时,此证还往往伴有呕吐,体疲无

心悸的中医诊疗要点详解

心悸的中医诊疗要点详解 定义 病人自觉心中悸动,惊惕不安,甚则不能自主的一种病证,临床一般多呈反复发作性每因情志波动或劳累而发作,且常伴胸闷、气短、失眠、健忘、眩晕、耳鸣等症。 病情较轻者—惊悸,病情较重者—怔忡,可呈持续性。 历史沿革 1.关于病名:《内经》有惊、惕、惊骇、惊惑、惊躁等名称,《金贵要略》和《伤寒论》中称“惊悸”、“心动悸”、“心中悸”、“心下悸”。宋·严用和《济生方》首次提出“怔忡”之病名 2.关于病因病机:《内经》认为病因为宗气外泄,心脉不通,突受惊恐,复感外邪等。《素问·平人气象论》:“……左乳之下,其动应衣,宗气泄也”。《素问·举痛论》:“惊则心无所依,神无所归,虑无所定,故气乱也”。《素问·痹论》:“脉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心”,“心痹者,脉不通,烦则心下鼓。” 《诸病源候论》:外感、情志失调:“风惊悸者,由体虚,心气不足,心之府为风邪所乘,或恐悸忧迫,令心气虚,亦受于风邪,风邪搏于心,则惊不自安,惊不已,则悸动不定”。 唐宋以后医家对心悸的认识,一般有以下几种: 认为心悸为水停于心下所致:宋·陈无择:“五饮停蓄,闭于中脘,使人惊悸,属饮家。” 认为心悸是水停于心下及心气虚所致:成无己:“心悸之由,不越二种,一者气虚也,二者停饮也。” 情志所致:宋·杨士赢:“夫惊悸者,心虚胆怯之所致也。” 张京岳《京岳全书·怔忡惊恐》认为怔忡由阴虚劳损所致。 心血不足加痰郁:清·李用粹:“心血一虚,神气失守,神去则舍空,舍空则郁而成痰,痰居心位,此惊悸之所肇端也。”《丹溪心法·惊悸怔忡》也责之虚与痰:“惊悸者血虚,惊悸有时,从朱砂安神丸”;“怔忡者血虚,怔忡无时,血少者多,有思虑便动属虚,时作时止,痰因火动。” 清·王清任《医林改错》强调瘀血内阻导致心悸怔忡。 3.关于治疗 《金贵要略》提出了基本治则,并以炙甘草汤治疗“心动悸,脉结代”,为后世医家所沿用。 《诸病源候论》强调应用气功治疗。 清·李用粹《证治汇补·惊悸怔忡》:“痰则豁痰定惊,饮则逐水蠲饮,血虚者调养心血,气虚者和平心气,痰结者降下之,气郁者舒畅之,阴火上炎者,治其肾则心悸自已,若外物卒惊,宜行镇重。” 王清任首倡活血化瘀治疗本病,以血府逐瘀汤治疗本病有殊效:“心跳心慌,用归脾、安神等方不效,用此方百发百中。” 范围

心悸中医辨证论治

四.心悸 心悸是指气血阴阳亏虚,或痰饮瘀血阻滞,致心失所养,心脉不畅,心神不宁,以患者自觉心中悸动,惊惕不安,甚则不能自主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病证。心悸包括惊悸和怔忡.惊悸是因惊恐而诱发的自觉心跳不安的病症,怔忡是不因惊恐而发的自觉心中悸动,惊惕不安,甚至不能自主的一种病证。心悸一般多成阵发性,每因情绪激动或过度劳累而诱发,发作时常伴有气短、胸闷,甚至眩晕、喘促、晕厥,脉象或数或迟,或节律不齐. 西医学中各种原因引起的心律失常、心功能不全、神经症等凡具有心悸临床表现者,可参考本病证辨证施护。 【病因病机】 心悸的形成常与体质虚弱、饮食劳倦、情志失调、感受外邪或药物中毒等有关。先天禀赋不足,素体虚弱,或脾胃虚弱,或久病失养,房劳过度,致气血阴阳亏虚,心失所养,而发心悸;嗜食肥甘厚腻,煎炸炙煿,蕴热化火生痰,或损伤脾胃,痰浊内生,痰火扰心而发心悸;或平素心虚胆怯,如突遇惊恐,或悲伤过级,忤犯心神,心神动摇,不能自主而心悸;或心气素虚,风寒湿杂至,合而为痹,痹病日久,内舍于心,痹阻血脉,心血运行不畅,而发心悸;或用药过量或毒性较大,损及于心,如乌头、附子,如西药洋地黄、阿托品、奎尼丁等,均能引发心悸. 心悸的病位主要在心,但其发病与脾、肾、肺、肝四脏功能失调

有关。心悸有虚实之分,但一般是虚多实少,气血虚或心阳虚伪其本,痰火瘀阻为其标.如及时治疗,多能好转或痊愈;若病久,气血阴阳严重亏虚,治疗颇为棘手,预后较差;病情继续发展,可见阴阳俱损、心阳暴脱等危重证候,若得不到及时抢救,可致猝死。 【辩证施护】 (一)辨证要点 1.辨虚实心悸多虚实相兼,虚指脏腑气血阴阳的亏虚,实指痰 饮、瘀血、火邪上扰。在正虚方面,即一脏虚损者重。在邪实 方面,一般而言,单见一种夹杂者重。 2.辨脉象变化一般认为,数脉主寒;脉有力为实,无力为虚。阳盛 则结。脉数滑有力为痰火,涩脉多提示有瘀血,迟而无力为虚 寒,脉象迟、结、代无力者,一般多属虚寒,结脉多提示气血凝 滞,代脉常见元气虚衰、脏气衰微。若脉虽数、促而沉细,微 细,伴有面浮肢肿,动则气短,形寒肢冷,舌淡者,为虚寒之 象。其中凡久病体虚而脉象弦滑搏指者为逆,病情重笃而脉象 散乱模糊者为病危之象. 3.辨心悸的轻重从引起心悸的原因、发作的频率、病程的长 短及伴随症状区分心悸的轻重。如因惊恐而发,时发时止,伴 有痰热内忧,胆气不舒者较轻;心悸频发,病程已久,脏气虚 损,痰瘀阻滞心脉者较重。即惊悸较轻,怔忡较重,发作急骤, 伴有亡阳者多危重。 (二)辨证分型

中医医案——心悸(八)

此医案仅证明中医可以治疗此类疾病,但医案仅供参考,切勿个人盲目用药,建议到正规中医治疗机构详细辩证论治。 益气安神为主治愈心悸两例 病案一:肖某,女,36岁。 主诉及病史:心慌气短,有时心悸自汗;大便干,六七日1次;下肢肿。 诊查:脉见结代,舌质暗,舌有腻苔。 辨证、治法:心气心血不足,拟益心气养心血宁神法。 处方:生黄芪30g 茯苓30g 生苡仁30g 赤小豆30g 柏子仁15g 火麻仁15g 炒枣仁15g 当归15g 白芍10g 浮小麦30g 生牡蛎30g 炙远志10g 二诊:药进6剂后症减,原方药继服6剂。 按语本例心慌气短,心悸自汗,大便干,下肢肿,证属心气心血不足,故以黄芪、茯苓益心气,芍归养心血,柏子仁、枣仁、远志、浮小麦、生牡蛎养心敛汗,再以火麻仁、柏子仁、当归润肠通便,苡仁,赤小豆辅黄芪、茯苓以利尿退肿。药后有效,效不更方,原方药继服。 病案二:程某,男,52岁, 1

主诉及病史:犯病则心慌头晕,甚至跌倒,继则乏力畏寒肢冷;夜寐欠安,食欲较差, 诊查:脉沉细而数,舌质淡胖。 辨证:心气心阳皆虚。 治法:拟补心气,助心阳,宁心神为治。 处方:桂枝6g 炙甘草3g 小麦30g 炒枣仁20g 柏子仁10g茯神15g 党参10g 黄芪15g 炙远志10g 陈皮6g 生姜3片大枣10枚 二诊:服药6剂后诸症未减。原方加减继服药6剂。 处方:炙甘草3g 小麦30g 大枣6枚茯神20g 炒枣仁20g远志10g 桂枝5g 鸡内金10g 生牡蛎30g(先下)党参10g 黄芪15g 陈皮10g 三诊:纳食睡眠转佳,仍觉心慌肢软、气短乏力。脉象沉细而数,舌质淡胖。再拟原方加减。 处方:生黄芪20g 党参10g 炙甘草3g 五味子5g 茯神10g炒枣仁20g 炙远志10g 柏子仁10g 陈皮10g 龙眼肉10g 按语本例心慌头晕,乏力畏寒肢冷,舌质淡胖,一派心气虚、心阳不足之征,故选用益气助阳、养心安神之剂;因食欲不振,故添入健脾之品。 编者评注颜老先生是著名的中药学家,临床用药颜有独特之处。2

心悸(心动过缓)医案

心悸(心动过缓)医案 女,54岁。患者诉1年前开始逐渐出现心慌气短,活动后加重,多次至心内科门诊就诊,数次查心电图、心肌心酶、pro-BNP未见异常,去年10月行动态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缓,夜间可低至41次/分,ST-T段未见明显抬高。经治疗后效果不佳(具体不详),遂来就诊。主诉:反复心慌1年。刻诊症见:患者精神疲倦,虚羸少气,面色无华,心悸、胸闷、气短,活动后加重,无胸痛,无头晕头痛,无腹泻腹痛,纳少,失眠多梦,二便尚调,舌淡,苔白有齿痕,脉细缓无力。 中医诊断:心悸(阴血不足,阳气不振)。 西医诊断:心动过缓。 拟炙甘草汤加减。 处方:炙甘草20g、生姜5g、桂枝10g、党参15g、生地黄20g、麦冬15g、黄芪25g、薤白10g。水煎服,共14剂。 二诊:患者精神尚可,诉心悸胸闷气短较前稍减轻,活动时仍自觉加重,失眠较前改善,纳可,二便调,舌淡苔白有齿痕,脉细缓无力。 处方:炙甘草20g、生姜5g、桂枝10g、党参15g、生地黄20g、麦冬15g、黄芪25g、薤白10g、丹参15g、桔梗10g、枳壳10g。水煎服,共14剂。 三诊:患者精神可,心悸胸闷气短明显改善,自觉活动时加重程度较前减弱,纳眠可,二便调,舌淡红,苔薄白,脉沉缓较前稍有力。 处方:炙甘草20g、生姜5g、桂枝10g、党参30g、生地黄20g、麦冬15g、黄芪25g、薤白10g、丹参15g、桔梗10g、枳壳10g。水煎服,共14剂。 共诊近三月,患者诉心悸气短胸闷明显改善,经治疗后心率较初诊时提高,疗效显著。 【按语】:患者表现以自觉心中动悸,动则加重为主,符合中医“心悸”范畴,《素问·痹论》言:“心痹者,脉不通,烦则心下鼓。”此辩证为阴血不足,阳气不振证,缘患者素体虚弱,劳倦伤脾,气血生化不足,脏腑失调,心神失养,故心悸怔忡,表现为心悸、失眠、

姜丽红教授运用五苓散治疗心悸验案

姜丽红教授运用五苓散治疗心悸验案 心悸是指心跳明显,伴有不适、恐惧等心理感受的症状。常常发生于胸闷、气短、晕 厥等症状之后,给人们带来极大的困扰。姜丽红教授通过临床实践发现,五苓散有一定的 治疗心悸的功效。本文将介绍其治疗心悸的验案。 病例一:李女士,女性,45岁,反复出现心悸、胸闷、气促等症状,多次在急诊科就诊,心电图无明显异常,经过一些镇静药物的治疗后,症状会暂时缓解,但又会反复。姜 教授了解病情后,认为李女士患的是肝气不舒的类似心悸的表现,建议服用五苓散加一些 明目草。李女士服用五苓散三剂(共21日),症状就得到了显著缓解。随访3个月无复发。 解析:五苓散是中医常用的清热化湿、和胃降逆药物。其主要成分为茯苓、白术、半夏、泽泻、桂枝。对于肝气不舒、心悸等情况,多数是因为湿热内盛,气机郁滞所致。五 苓散可以清热解毒、利湿降火,改善气机运行,从而有缓解心悸的疗效。 病例二:张先生,男性,56岁,反复出现心悸、乏力等症状,常常感到身体虚弱。姜教授了解病情后,认为张先生很可能是因为七情脾气过旺,导致心脏气血瘀滞,从而出现 心悸等症状。建议其服用五苓散加一些熟地、当归等补血益气的药物。张先生服用了五苓 散加中药调理三剂(共25日),症状得到了显著改善。 解析:五苓散清热化湿、和胃降逆的作用可以达到平抑肝气,舒缓七情的作用。而加 入一些补益气血的中药,可以收到改善心脏气血瘀滞的作用,从而对缓解心悸等症状非常 有效。 总结:姜丽红教授运用五苓散治疗心悸的验案证明五苓散能够舒缓肝气不舒、平抑七情,改善气机运行,同时加入一些补益气血的中药可以起到更好的疗效。但需要注意的是,五苓散并非适用于所有的心悸患者,因为病因可能多种多样,需要根据具体病情进行选择。建议患者在就医前咨询专业医生,采取科学、合理的治疗方案。

妙用炙甘草汤治疗?心悸医案经验

妙用炙甘草汤治疗心悸医案经验 陈某,男,62岁。1983年4且12日初诊。患者既往有心房纤颤病史,多发于春季。昨日复发,伴头晕,脉散乱不整、细而无力,舌苔薄白。心电图示:快速房颤。 仿仲景炙甘草汤法。 处方:生地黄30g,党参12g,桂枝10g,炙甘草12g,麻子仁10g,麦冬10g,阿胶9g(烊冲),生姜10g。上方加黄酒半斤,水适量浸煎3剂。 药后脉仍散乱不整,但较前有力,自觉症状好转,有惊恐感,舌苔薄白,前半有裂纹。 处方:生地黄45g,炙甘草15g,党参12g,麦冬12g,麻子仁12g,桂枝10g,阿胶9g(烊冲),生姜10g,生龙骨30g(先煎),大枣10枚。加黄酒半斤,水适量浸煎。 服4剂后,心电图示:房颤消失,低电压趋势。 予上方1/3量服3剂,续以益气活血、养阴宁心之品调理善后。 按语:柯氏指出,今人用炙甘草汤常略去清酒,很不妥当。酒是重要的通阳药,阴药补养阴血须得阳药相助,酒不仅能够通阳气,而且是较好的溶媒,以酒加水浸煎有利于药物有效成分的煎出,经过煎煮后酒精成分已经挥发,故于心脏病患者有利无弊。 《伤寒论》之炙甘草汤是药物用量很大的一个方剂,生地黄用一斤,折合现在250g;甘草4两,折合现在62.5g,是张仲景用生地黄、甘草的最大剂量,我们在应用时应根据病情的轻重增减。目前应用炙甘草汤剂量最大者生地黄210g,炙甘草75g,桂枝45g,以效为度。 炙甘草汤三见于仲景之书,又名复脉汤。顾其名思其义,可治脉结代可知。是一首治疗心律失常之方剂,临床上不论是功能性的或是器质性的均可用之。曹颖甫用本方深有体会,他说:“脉结代,心动悸,炙甘草汤主之。此仲景先师之法,不可更变也。”可谓一语中的。仲景有治悸多方,但脉结代而又心动者,此无可替代之方也。《经方实验录》中共载有三案,如唐君案:“素有心脏病,每年买舟到香港,

心悸的中医辨证论治

心悸的中医辨证论治 2012-05-14 10:37 [导读]心悸是指病人自觉心中悸动,惊惕不安,甚则不能自主的一种病证,临床一般多呈发作性,每因情志波动或劳累过度而发作,且常伴胸闷、气短、失眠、健忘、眩晕、耳鸣等症。病情较轻者为惊悸;病情较重者为怔忡,可呈持续性。 心悸是指病人自觉心中悸动,惊惕不安,甚则不能自主的一种病证,临床一般多呈发作性,每因情志波动或劳累过度而发作,且常伴胸闷、气短、失眠、健忘、眩晕、耳鸣等症。病情较轻者为惊悸;病情较重者为怔忡,可呈持续性。 【病因病机】 1.病因 (1)体虚劳倦:禀赋不足,素质虚弱,或久病伤正,耗损心之气阴,或劳倦太过伤脾,生化之源不足,气血阴阳亏乏,脏腑功能失调,致心神失养,发为心悸。 (2)七情所伤:平素心虚胆怯,突遇惊恐,忤犯心神,心神动摇,不能自主而心悸。长期忧思不解,心气郁结,阴血暗耗,不能养心而心悸;或化火生痰,痰火扰心,心神失宁而心悸。此外,大怒伤肝,大恐伤肾,怒则气逆,恐则精却,阴虚于下,火逆于上,动撼心神亦可发为惊悸。 (3)感受外邪: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痹证日久,复感外邪,内舍于心,痹阻心脉,心血运行受阻,发为心悸。或风寒湿热之邪,由血脉内侵于心,耗伤心气心阴,亦可引起心悸。温病、疫毒均可灼伤营阴,心失所养,或邪毒内扰心神,如春温、风温、暑温、

白喉、梅毒等病,往往伴见心悸。 (4)药食不当:嗜食醇酒厚味、煎炸炙煿,蕴热化火生痰,痰火上扰心神则为悸。或因药物过量或毒性较剧,耗伤心气,损伤心阴,引起心悸。如中药附子、乌头、雄黄、蟾酥、麻黄等,西药锑剂、洋地黄、奎尼丁、阿托品、肾上腺素等,或补液过快、过多等。 2.病机 心悸的病因虽有上述诸端,然病机不外乎气血阴阳亏虚,心失所养,或邪扰心神,心神不宁。其病位在心,而与肝、脾、肾、肺四脏密切相关。如心之气血不足,心失滋养,搏动紊乱;或心阳虚衰,血脉瘀滞,心神失养;或肾阴不足,不能上制心火,水火失济,心肾不交;或肾阳亏虚,心阳失于温煦,阴寒凝滞心脉;或肝失疏泄,气滞血瘀,心气失畅;或脾胃虚弱,气血乏源,宗气不行,血脉凝留;或脾失健运,痰湿内生,扰动心神;或热毒犯肺,肺失宣肃,内舍于心,血运失常;或肺气亏虚,不能助心以治节,心脉运行不畅,均可引发心悸。 心悸的病理性质主要有虚实两方面。虚者为气、血、阴、阳亏损,使心失滋养,而致心悸;实者多由痰火扰心,水饮上凌或心血瘀阻,气血运行不畅所致。虚实之间可以相互夹杂或转化。实证日久,病邪伤正,可分别兼见气、血、阴、阳之亏损,而虚证也可因虚致实,兼见实证表现。临床上阴虚者常兼火盛或痰热;阳虚者易夹水饮、痰湿;气血不足者,易兼气血瘀滞。 心悸初起以心气虚为常见,可表现为心气不足,心血不足,心脾两虚,心虚胆怯,气阴两虚等证。病久阳虚者则表现为心阳不振,脾肾阳虚,甚或水饮凌心之证;阴虚血亏者多表现为肝肾阴虚,心肾不交等证。若阴损及阳,或阳损及阴,可出现阴阳俱损之候。若病情恶

中医关于“心悸”的古医书论述摘抄

中医关于“心悸”的古医书论述摘抄 一、心悸 心悸是以心中悸动、惊惕不安甚则不能自主为主症的疾病。临床多呈发作性,每因体虚劳倦、七情所伤、感受外邪等发作,常伴胸闷、气短、失眠、健忘、眩晕、耳鸣等症。病情较轻者为惊悸,多为阵发性;病情较重者为,可呈持续性。西医学中各种原因引起的心律失常,或心功能不全、心肌炎、神经官能症等以心悸为主症者属于本病范畴,可参照本节辨证论治。 二、关于“心悸”的古医书论述摘抄 1.《黄帝内经》虽无心悸或惊悸、之病名,但已认识到宗气外泄、心脉不通、突受惊恐、复感外邪等原因可致本病相关表现。《素问·平人气象论》云:“乳之下,其动应衣,宗气泄也。《素问·举痛论》云:“惊则心无所倚,神无所归,虑无所定,故气乱矣。”《素问·痹论》亦云:“脉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心”,“心痹者,脉不通,烦则心下鼓”。对心悸脉象的变化有深刻认识,记载脉律不齐是本病的表现。《素问·平人气象论》曰:“脉绝不至日死,乍疏乍数曰死。”这是认识到严重脉律失常与疾病预后关系的最早记载 2.心悸的病名,首见于东汉·张仲景《金匮要略·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脉证治》和《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称为“心动”“心中”及“惊悸”等,认优、水饮、虚劳及汗后受邪等,并以炙甘草汤为主治疗心饮、虚劳及汗后受邪等,并以炙

甘草汤为主治疗 3.元·朱丹溪认为心悸的发病应责之虚与痰,《丹滚心法·惊属虚:时作时有时,以朱砂安神丸。”“怔忡者血虚,征无时,血少者多,有想虑使的正者,痰因火动。 4.明·虞抟《医学正传·惊悸证健忘证》云:“征者,心中对,无时而作者是也;惊悸者,然而跳跃惊动,而有欲之状,有时而作者是的证的区别与联系有详尽的描述。张景岳《景岳全书,征惊恐》谓:“此证唯阴虚分人有之,盖阴虚于下,则宗气无根,而气不归原,所以在上则浮撼于胸臆,在下则振微者动亦微,虚甚者动亦甚。”认为征由阴虚劳损所致。清·李用粹《证治证)将心悸分为肝胆心虚、郁痰、停饮、气虚、血虚、痰结、气郁、阴火八个住《医林改错·血府逐瘀汤所治症目》列有“心跳心忙”病证,用血府逐瘀汤治疗心。唐川《血证论分设“惊悸”“怔忡”专篇,将本病病因病机归于虚、痰、瘀、火四者,所列方约已较为完备。 5.《素问·三部九候论》:“参伍不调者病”,“中部乍疏乍数者死,其脉代而钩者,病在络脉”。《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伤寒,脉结代,心动悸,炙甘草汤主之。” 6.《金匮要略·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脉证治》:“寸口脉动而弱,动则为惊,弱者为悸”;“心下悸,半夏麻黄丸主之”。 7.《证治准绳·惊悸恐》:“人之所主者心,心之所养者血,心血一虚,神气失守矣,失守则舍空,舍空而痰入客之,此惊悸

中医内科心系病证~心悸

中医内科心系病证~心悸 心悸心悸是因外感或内伤,致气血阴阳亏虚,心失所养;或痰饮瘀血阻滞,心脉不畅,引起以心中急剧跳动,惊慌不安,甚则不能自主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病证。心悸因惊恐、劳累而发,时作时止,不发时如常人,病情较轻者为惊悸;若终日悸动,稍劳尤甚,全身情况差,病情较重者为怔忡。怔忡多伴惊悸,惊悸日久不愈者亦可转为怔.,冲。心悸是心脏常见病证,为临床多见,除可由心本身的病变引起外,也可由它脏病变波及于心而致。《内经》虽无心悸或惊悸、怔忡之病名,但有类似症状记载,如《素问·举痛论》:“惊则心无所依,神无所归,虑无所定,故气乱矣。”并认为其病因有宗气外泄,心脉不通,突受惊恐,复感外邪等,并对心悸脉象的变化有深刻认识。《素问·三部九候论》说:“参伍不调者病。”最早记载脉律不齐是疾病的表现。《素问,平人气象论》说:“脉绝不至曰死,乍疏乍数日死。”最早认识到心悸时严重脉律失常与疾病预后的关系。汉代张仲景在《伤寒论》及《金匮要略》中以惊悸、心动悸、心下悸等为病证名,认为其主要病因有惊扰、水饮、虚损及汗后受邪等,记载了心悸时表现的结、代、促脉及其区别,提出了基本治则及炙甘草汤等治疗心悸的常用方剂。宋代《济生方·惊悸怔仲健忘门》率先提出怔忡病名,对惊悸、怔仲的病因病机、

变证、治法作了较为详细的记述。《丹溪心法·惊悸怔忡》中提出心悸当“责之虚与痰”的理论。明代《医学正传·惊悸怔忡健忘证》对惊悸、怔忡的区别与联系有详尽的描述。《景岳全书·怔忡惊恐》认为怔忡由阴虚劳损所致,且“虚微动亦微,虚甚动亦甚”,·在治疗与护理上主张“速宜节欲节劳,切戒酒色”;“速宜养气养精,滋培根本”。清代《医林改错》论述了瘀血内阻导致心悸怔忡,记载了用血府逐瘀汤治疗心悸每多获效。心悸是临床常见病证之一,也可作为临床多种病证的症状表现之一,如胸痹心痛、失眠、健忘、眩晕、水肿、喘证等出现心悸时,应主要针对原发病进行辨证治疗。根据本病的临床表现,西医学的各种原因引起的心律失常,如心动过速、心动过缓、过早搏动、心房颤动或扑动、房室传导阻滞、病态窦房结综合征、预激综合征及心功能不全、神经官能症等,凡以心悸为主要临床表现时,均可参考本节辨证论治。[病因病机]1.体虚久病禀赋不足,素体虚弱,或久病失养,劳欲过度,气血阴阳亏虚,以致心失所养,发为心悸。2.饮食劳倦嗜食膏粱厚味,煎炸炙燸,蕴热化火生痰,或伤脾滋生痰浊,痰火扰心而致心悸。劳倦太过伤脾,或久坐卧伤气,引起生化之源不足,而致心血虚少,心失所养,神不潜藏,而发为心悸。3,七情所伤平素心虚胆怯,突遇惊恐或情怀不适,悲哀过极,忧思不解等七情扰动,忤犯心神,心神动摇,不能自主而心悸。4.感受外邪

心悸(心律失常—室性早搏)中医诊疗方案

心悸(心律失常—室性早搏)中医诊疗方案 一、概述:心脏在正常惰况下冲动起源于窦房结,以一定范围内的频率发生有规律的搏动并传布于心房与心室,引起收缩。心律失常是指心律起源部位、心搏频率与节律以及冲动传导等任何一项异常。心律失常有多种,包括心动过缓、心动过这、心律不齐及异位心律等。心律失常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十分复杂。本病常见症状有心悸、乏力、头晕、晕感等,亦可无症状。我国中医药学的古典著作中,类似心律失常证候的描述很多,散见于“心悸”、“怔仲”、“眩晕”、“晕厥”、“虚劳”以及有关脉律失常(数、疾、迟、缓、促、涩、结、代以各种怪脉)等病篇中。 二、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ZYYXH/T19—2008)与《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6年)。 (1)自觉心中跳动,惊慌不安,不能自主。 (2)可见结脉、代脉、促脉等脉象。 (3)常有情志刺激、惊恐、紧张、劳倦、烟酒等诱发因素。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室性心律失常的治疗指南》(ACC/AHA/ESC 制定,2006年)。 (1)临床表现 症状:最常见的症状是心悸不适,部分病人还可以出现心前区重击感、头晕、乏力、胸闷,甚至晕厥;较轻的室性期前收缩常无临床症状。 体征:心脏听诊有提前出现的心搏,其后有较长的间歇,提前出现的室性期前搏动的第一心音增强,第二心音减弱或消失,有时仅能听到第一心音。桡动脉搏动有漏搏现象。 (2)心电图特征 ①提前出现的宽大畸形的QRS波群,时限>O.12s,其前无P波,其后常

有完全性代偿间期,T波方向与QRS波群主波方向相反。 ②室性早搏的类型:室性早搏可孤立或规律出现。每个窦性搏动后跟随一个室性早搏,并有规律出现两次以上者称为室性早搏二联律:每2个窦性搏动后出现一个室性早搏,并有规律出现两次以上者称为室性早搏三联律;连续发生2个室性早搏称成对室性早搏;连续3个以上室性早搏称短阵室性心动过速。位于两个窦性心律之间的室性早搏称为间位性室性早搏。若室性早搏在同一导联内形态相同,且偶联问期固定者,称为单形性室性早搏。若同一导联中室性早搏的形态不同,但配对间期相等者称多形室性早搏。若室性早搏在同一导联内出现两种或两种以上形态,且偶联间期存在差异者,称为多源性室性早搏。 (3)病情分类 ①按发作频率分类 偶发室性期前收缩:ECG示<5次/min,DCG示<30次/h;频发室性期前收缩:ECG示>5次/min,DCG示>30次/h; ②按形态分类 单源(单灶):同一导联中室性早搏的形态及配对间期均相同; 多源(多灶):同一导联中室性早搏的形态及配对间期均不相同; 多形(联律间期相同,形态迥异):同一导联中室性早搏的形态不同,但配对间期相等。 (4)病情分级: Myerburg室性早搏危险程度分级 (二)证候诊断 1.气阴两虚证:心悸,气短,体倦乏力,少寐多梦,心烦,自汗盗汗,口

心悸的中医辨证治疗

心悸的中医辨证治疗

心悸的中医辨证治疗 心悸是指自觉心跳,惊悸不安,甚则不能自主的一种病证,病位在心,其发生主要是阴阳失调,气血失和,心神失养所致。有虚实之分,其虚表现为气血阴阳亏损,其实表现为痰浊,血瘀,水饮,故治疗当辨别虚实,虚者当补益气血,调整阴阳,实者当化痰涤饮,同时配合重镇安神。本病如如脏腑虚损程度较轻者,预后较好,如脏腑虚损程度较重者,则治疗较难,不易治愈。 心悸发作时常伴有气短、胸闷、甚至眩晕、喘促、晕厥;脉象或数,或迟,或节律不齐。心悸包括惊悸和怔忡。病位主要在心,与肝、脾、肺、肾关系密切。因心为君主,“神明出焉”。如脾不生血,心血不足,心神则失养;脾失健运,痰湿内生,扰动心神,或肾阴不足,不能上制心火,肾阳亏虚,心阳失于温煦,均可发为心悸;肺气亏虚,不能助心以治节,心脉运行不畅则心悸不安;肝气郁滞,气滞血瘀,或气郁化火,均使心脉不畅,心神受扰,发生心悸。 常证:自觉心中悸动,惊惕不安,甚至不能自主,或一过性、阵发性,或持续时间较长,或一日数次发作,或数日一次发作。兼见胸闷,气

短,神疲乏力,头晕喘促,甚至不能平卧,以至出现晕厥。脉象或数或迟,或乍疏乍数,并兼见结、代、促、涩脉。 重证:如心阳不振,则出现心痛胸闷,气短,眩晕欲吐,脉或迟或数,或乍疏乍数;如心肾虚,水饮凌心,则出现浮肿尿少,形寒肢冷,坐卧不安,动则气喘,脉疾数;如水饮凌心射肺,则出现突发心悸,喘促不得卧,咯吐泡沫痰,或为粉红色痰涎,或夜间阵发咳嗽,尿少浮肿,脉细数;如心阳欲脱,则出现面色苍白,大汗淋漓,四肢厥冷,喘促欲脱,神志淡漠;如阴阳离绝,则出现脉象散乱,极疾或极迟,面色苍白,口唇发绀,突发意识丧失,肢体抽搐。 病类病性 临床分虚实两类。虚者为气血阴阳亏损,心神失养而致;实者多由痰火扰心、水饮凌心及瘀血阻脉,气血运行不畅而引起。虚实之间可以相互夹杂或转化。本病多为本虚标实证,其本为气血不足,阴阳亏损,其标是气滞、血瘀、痰浊、水饮,临床表现多虚实夹杂。 病因病机 1.心阴心血不足,心失所养

典型病案-心悸

同仁堂系内师承 典型医案(跟师□独立□) 患者姓名:魏某某性别:男年龄:34岁 就诊日期: 2017年11月14日 主诉:心慌胸闷1个月 现病史:一月前发现心悸早搏,作EKG:窦性心律不齐;劳累后早搏频作,头晕,睡眠不实,多梦,晨起疲乏,腰酸,后背沉喜按,恶风寒,入夜盗汗,夜尿2次,纳食可,大便日行2次,成形,眼圈黑,BP:130/100mmHg,舌暗胖大苔白,脉沉尺弱。 既往史:体健 过敏史:无 中医诊断:心悸 证候诊断:心肾不足 西医诊断:心律不齐 治法:补肾阴,益心气 处方:参松养心丸加减 太子参15g 麦冬10g 五味子10g 煅龙骨20g 煅龙齿20g 甘松15g 黄连10g 炒枣仁15g 柏子仁15g 茯神15g 女贞子15g 墨旱莲15g

夏枯草15g 石决明20g 葛根15g 烫狗脊15g 桂枝10g 煅牡蛎20g 桑寄生15g 盐杜仲15g 巴戟天15g 14付 复诊: 复诊日期(第1次):2017年12月5日 服药后心律不齐、早搏均缓解,唯劳累后易作;睡眠增进,夜尿1次,颈部不适,午后头晕,纳食可,大便日行3-4次,溏便,BP:140/100mmHg,舌淡胖大苔薄白,脉沉。 处方: 太子参15g 麦冬10g 五味子10g 煅龙骨20g 煅龙齿20g 甘松15g 黄连10g 炒枣仁15g 柏子仁15g 茯神15g 女贞子15g 墨旱莲15g 夏枯草15g 石决明20g 葛根15g 烫狗脊15g 桂枝10g 煅瓦楞子15g 干姜10g 炒山药15g 炒白术15g 补骨脂10g 芡实10g 继服14付。 二诊处方减煅牡蛎、桑寄生、盐杜仲、巴戟天;加煅瓦楞子、干姜、炒山药、炒白术、补骨脂、芡实。 心得体会(要求:由本人独立完成,理论联系实际,能反映指导老师临床经验和专长,体现疾病诊疗全过程,不少于500字):

刘渡舟心悸的辨证与治疗

心悸的辨证与治疗 心悸指的是心律搏动失常而发生的心跳、心慌的一种病症。悸,"说文"训为"内动〞,心悸,也就是心内动。有的医书也叫"心筑惕〞,筑,形容心悸犹如物捣之状;惕,则指悸动而心神不安。心是一个有节律搏动的脏器,正常情况下,这种博动在是不知不觉中进展着。"心悸〞是一种失常的搏动没有节律可言,它使人有明显的心跳、心慌的感觉,并往往伴有胸满、气短等等症,属于病态的反响。从中医角度来讲,心悸主要分为心虚失养,与心被邪扰两大类。 (1)心虚失养的心悸 1)心阳虚类 阳虚心悸:"素问・六节藏象论"说:"心者,生之本,神之变也……为阳中之太阳,通于夏气。〞这段话是说心为生命的根本,而主宰神明的变化。心有这种功能是其阳气的功能所决定的。心属火脏,而又上居于胸中;胸为阳位,火亦属阳,两阳相合,所以把心称作"阳中之太阳〞。由于阳气主动,阴气主静,所以心脏能不息地博动,从生到死,莫不以阳气为先决条件。由此可见,心主血脉与神志,也与阳气的主导作用有关。如果离开了阳气,心就停顿搏动,血脉不流、神志消灭。因此,但凡由于各种原因,伤伐心的阳气,如治疗上的发汗过多;或过服苦寒药物而内伤阳气;或因年老阳虚,以及禀赋虛弱等等,都可以导致心阳虚的心悸证。

心阳虚的心悸特点,反映于外的则是患者用两手穿插按其心上,往往伴有体疲无力,少气懒言等证象。脉缓弱无力,有时也可出现间歇,舌质淡嫩,舌苔薄白。治疗应当甘温扶虚,以补心胸阳气,可用桂枝甘草汤治疗。 桂枝甘草汤方 桂枝12克炙甘草6克 方中桂枝气味辛温,能上补心阳而温养血脉之寒;佐用炙甘草,复脉补虚,意在桂、甘相合,使其辛甘化阳,益气暖胸,温畅血脉,使心肌得养,则心悸自安。此方妙在药味单捷,要求一次服完,则药力专一,直达病所,发挥疗效。 医案一:"印机草"载马元仪治一妇,病已一月,而脉浮虚,自汗恶风,此卫虚而阳弱也,与黄芪建中汤一剂,汗遂止………越一月,病者叉手自冒心间,脉之虚濡特甚,此汗出过多而心阳受伤也。仲景云:发汗过多,病人又手自冒心,心下悸欲得按者,桂枝甘草汤主之。与一剂良已。 阳虚心悸烦躁:如果在上述阳虚心悸的根底上,又兼见烦躁不安等、说明了阳虚面心神不能潜敛。治疗应该补心敛阳、镇静安神,用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治疗 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方 桂枝6克炙甘草6克龙骨12克牡蛎12克 本方用桂校、甘草补心阳之虚;龙骨、牡蛎潜敛神气而镇静安神。

明清名医心悸病案赏析

明清名医心悸病案赏析 【医案1】 肝胆气郁,心悸脉数,膈次不宽,久防失血。川连、郁金、枣仁、柏子仁、泽泻、麦冬、茯神、山栀、杏仁,加葛根。复,数脉和平,夜得安寝。可见君火交阴,宜用丸子调理。首乌、枣仁、茯神、泽泻、龟板、麦冬、莲须、女贞子、川黄柏。丸方:洋参、麦冬、枣仁、柏子仁、丹皮、生地、茯神、龟板、金樱子、北沙参、湘莲、川柏,蜜水法丸。(《壶春丹房医案·心悸》) 按:此案乃因素体肝郁,日久化热伤阴,热扰心神所致。其治之初郁热较为明显,宜以解郁清热、宁心安神为主,故用郁金疏肝解郁,黄连、栀子清心肝热,酸枣仁、柏子仁、茯神宁心安神,泽泻引热下行,麦冬、葛根养阴生津,杏仁化痰宽胸。经治疗后郁热得泄,症状减轻,改用滋补肝肾、清热宁心之法以善后。 【医案2】 某右。肝木不潜,痰湿遏阻,心中烦热,跳动不已,甚则泛恶,舌白口腻,目花头晕,防痉厥殊不可忽。瓜蒌皮三钱(切),旋覆花一钱半(绢包),陈皮一钱,煨天麻五分,薤白头一钱半(去苗后浸),煅瓦楞子一两,姜竹茹三钱,干菊瓣一钱半,半夏一钱半,白石英三钱,朱连翘三钱,桑枝四钱。(《吴门曹氏三代医验集》)按:此案乃因肝风内动,痰热中阻所致。故用瓜蒌薤白半夏汤去白酒,通阳化痰,宽胸散结,加天麻、菊花、白石英、桑枝平肝熄风通络,旋覆花、陈皮、竹茹理气宽胸,和胃降逆,瓦楞子制酸和胃,朱连翘清热宁心。 【医案3】 老僧悟庵。心悸善恐,遍服补心养血之药不应,天王补心丹服过数斤,惊悸转增,面目四肢微有浮肿之状,求张治。察其形,肥白不坚;诊其脉,濡弱而滑。此气虚痰饮浸渍于膈上也。以导痰汤稍加参、桂通其阳气,数服而悸恐悉除。更以六君子加桂,水泛作丸,调补中气而安。(《张氏医通·神志门》)

李介鸣医案(八)

李介鸣医案(八) 十二、益气、养血、滋阴法治愈心律不齐一例 李某,女,32岁。 初诊∶1986年11月4日。 主诉及病史∶患者于1986年6月因骑车过久而突发心悸,自测脉搏有间歇,休息4小时后自行消失。此后每遇劳累、气恼即出现心悸胸憋、气短不接等症,曾住当地县医院治疗月余未效,反而时有心前区疼痛。患者惶然,随即至京入某医院诊治。西医初步诊断为心律失常,频发交界性期前收缩,伴室内差传,应用异搏定、心得安等药物治疗三个月仍然无效,遂请中医会诊。 诊查∶心慌、惕惕不能安,心烦口干,胸憋偶痛,气短懒言,全身酸懒;早搏在活动后增多,时呈二联律、三联律。舌淡少苔,脉细结代。24小时心电监测;频发交界性期前收缩,伴室内差传,部分呈二联律。胸透及超声心动图均未见异常。 辨证∶劳累过度,气血两亏,心阴受损。 治法∶益气养血,滋阴复脉。 处方∶炙甘草15g茯苓30g炙黄芪20g玉竹15g当归15g五味子10g寸冬12g沙参18g苦参15g甘松12g桂枝10g肉苁蓉24g 6剂,水煎服。 二诊∶1986年11月11日。前法合度,诸恙均减,心悸虽轻,早搏仍见,但近3天未见二联律。舌苔薄,脉细。 原方加炒枣仁12g,继服药6剂。 三诊∶1986年11月21日。服药10剂,早搏近一周未见,身无不适,恢复正常活动。舌苔薄,脉细。心电图大致正常。 方法合度,效不更方,遂带方出院继续服药。 【按语】《杂病源流原烛)云:“怔忡,心血不足病也。人所主者心,心所主者血,心血消亡,神气失守,则心中空虚,快快动摇,不得安宁,无时不作。”本患者因劳不得安宁,无时不作。”本患者因劳累过度耗伤气血,心失所主,故而心动悸、脉结代。治拟复脉汤

(八)麻黄附子细辛汤——瘿病,胸痹心悸,冠心病,心动过缓,心肌炎

(八)麻黄附子细辛汤——瘿病,胸痹心悸,冠心病,心动过 缓,心肌炎 63瘿病——范中林医案 宋某某,女,36岁。成都市某厂工人。体质素弱,常患感冒。1977年5月,患外感咳嗽,服清热止咳中药数剂后,表证解。但越数日,忽发现颈部左侧有一包块,约2×3厘米,触之稍硬,随吞咽活动,无痛感。自觉心累,无其他明显症状。曾注射青霉素,服消炎药,后加服中药。同年6月,经某某医学院附院诊断为“甲状腺左叶囊肿”,建议手术治疗。患者未接受,同年7月初转来求诊。 初诊:左侧颈部出现包块已两月。神疲乏力,食欲不振,人夜难寐,手足清冷,恶寒,头昏。舌暗淡,苔淡黄而腻。此为瘿病,主证在少阴,兼太阳伤寒之表,法宜扶正驱邪,温经解表,以麻黄细辛附子汤加味主之。处方:麻黄10克,制附片60克(久煎),辽细辛6克,桂枝10克,姜30克,甘草30克。三剂。 二诊:上方服三剂后,包块开始变软,心累乏力略有好转。药证相符,重剂方能速效。上方姜、附、草三味加倍,再服三剂。包块明显变小,舌质稍转淡红,苔黄腻减。 又以初诊方续进十剂,包块逐渐消失。 1979年7月13日,患者来信说:服药十余剂颈下包块消失,食

欲睡眠大为好转。两年来未再复发。 按语:本例患者颈侧长包块,触之硬结,不与皮肤粘连,皮色如常,随吞咽而动,系瘿病之主要证候。《灵枢.寒热篇》谈及寒热痹疬、鼠瘘之类,病在颈腋者,其病理之本:“皆在于脏,其末上出于颈腋之间'。本例瘿病,正是如此。太阳与少阴相表里,风寒湿邪,日久深入少阴,表里同病。阳气渐衰,营卫不固,寒凝气滞,日益壅于颈侧而成结。故此案未泥于一般瘿肿多属痰气郁结,或火郁伤阴之常规。以太阳少阴证论治,温经解表,以畅气血;通阳散3寒,以开凝聚。同样可收软坚散结之效。《范中林六经辨证医案选》 论:体质素弱,外感病内传少阴的病机。常患感冒者,大多数不是虚,而是表不解。所以一有寒凉,即病外感。入夜难寐,此是卫阳,不能入阴,仍是表寒不解,卫阳不降。没有沉细之脉,也没有明显外感症,好象找不到辨证依据了。 64胸痛心悸——郭子光医案 胡某某,男,30岁,工人。1994年4月7日初诊。病史:1年前因乏力、头晕、眼花、心前区隐痛,住我校附属医院,经心电图、超声心动图、阿托品试验,以及其他有关检查,诊断为“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原因未查明。 常服用阿托品、舒喘宁等以缓解症状。近月来病情加重,有时心率35-40次/分,医院拟安置人工心脏起搏器治疗,患者因经济不便而来求治。 现证:头晕眼花,疲乏无力(曾昏倒一次),心悸动,心前区隐痛,不能坚持工作.察其形体尚壮实,面色苍暗,神差懒言,四肢欠温,舌质淡苔白润,脉迟涩结代尚有力,脉率45次/分。 辨治:脉迟结代尚有力,表明其寒凝血瘀是主要的,阳虚气弱在其次,治以祛寒活血,辅以益气之法,方用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味:麻黄10克制附片25克细辛5克当归20克丹参20克黄芪40克上方服5剂,脉率提升到50~55次分,头晕、心悸、乏力和心前区隐痛消失,但出现口咽干燥,口苦,舌苔白少津等症状,是方中麻、辛、附等辛燥伤阴之象,乃加麦冬、玉竹,又服15剂,脉率达到60次/分左右,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