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民主建设的意义与途径

基层民主建设的意义与途径
基层民主建设的意义与途径

基层民主建设的意义与途径

摘要:本文将从基层民主的相关概念入手,探索基层民主建设所存在的巨大意义,并通过对现阶段我国基层民主建设中存在问题的发掘,来探索基层民主建设的更好途径。

关键字:基层民主建设意义途径

引言

基层民主作为我国民主建设的一个重要形式,在对基层人民进行自我管理、直接参与集体事务和间接参与国家事务的过程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可以说,他是一种最为直接的民主,最细化的民主。

一、相关概念要述

民主一词最早源于希腊,是相对于专治存在的。民主的本质就是一种人民权力至上的体制,它讲求在一定的阶级范围内,按照平等的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来实现国家的管理。具体到我国来讲,就是指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它保障着我国人民的自由;而基层民主则是民主的一种派生物,其实质上也是民主。但是与我们通常所说的民主不同的是,基层民主的范围,只限定在基层。目前,在我国有两种形式的基层民主存在:一种是村民自制的民主,一种是城市居民自制的民主。其中村民自制的民主形式主要是以村民委员会的形式存在;而城市居民自制的民主形式则是以居民委员会的形式存在。但是,不论是村民委员会还是居民委员会,它与政府实行的民主是有区别的,它们都属于基层人民进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服务的民间自治组织,而非一级政府。

二、基层民主建设的意义

(一)基层民主的建设,有利于保障人民权利并推动我国民主政治建设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它与资本主义国家的一个本质区别就在于,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在国家的建设和发展中,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处于至高无上的地位。我国是个人口大国,拥有13亿多的人口,且地域广博,地区差异明显,不利于全国性直接民主的开展,只能通过选举人民代表和举行人民代表大会的形式来表达人们的意愿。基层民主的建设,以村民委员会和居民委员会的实体形式存在,是广大基层民众直接参与与自己切身利益相关的事务的一种有效形式,这种形式的基层民主的建设极大程度的弥补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下直接民主不完善的缺陷,最大程度的推动了我国民主政治的建设;另外,村民委员会和居民委员会的组成人员由各自区域内的村民或居民直接选举产生,代表各自区域内村民或居民的利益,为这些村民或居民办事。基层民众则可以通过村民委员会或居民委员会来管理医疗、户籍、入学、入党等一系列自身事务,还可以将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各种困难反映到这些自治委员会,并要求其解决困难。这样,就能将人民的民主权利细化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并使得人民的权利有了最为现实的保障。

(二)基层民主的建设,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将基层民主事业建设好,切实保障人民的各方面利益,可以有效的降低社会

矛盾,并降低政府的社会管理成本,进而维护社会稳定,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我国的人口如此之多,每天所产生的各类矛盾也是如此之多,如果基层民主建设不得力并且没有有效的基层自治组织的存在,就不能将如此多的矛盾运转消化,日积月累,小的社会矛盾就会变成大的社会矛盾,久而久之甚至会酝酿成难以化解的社会群体性事件,危及国家的建设和发展。基层民主建设,使得民众有了自己的基层自治组织,在遇到任何问题时,都可以向这些组织求助,这也更有利于民众良好心理态势的形成,对于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颇有裨益。另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表示要构建民主法治,安定有序的社会。其中的民主,就是要求要充分发扬社会主义民主;而安定有序则是要实现社会组织机制健全,社会管理完善,社会秩序良好,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保持安定团结。由此可见,基层民主的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有效途径。

(三)基层民主的建设,有利于社会主义经济事业的发展

经济发展的前提之一,就是良好的社会基础和安定有序的社会环境。基层民主的建设,保证了全国人民能在稳定的社会大背景下以市场为导向,自觉依法进行自主生产经营。以各地区的村民委员会为例,改革开放以后,各种有文化、有知识、有能力的能人脱颖而出并被选举为村民委员会的组成人员,并在国家“先富带动后富”的政策倡导下,在带领本村人民致富的同时为国家创造了财富。以号称“天下第一村”的华西村为例,以吴协恩为村党委书记、村党委正副书记4位、总支书记5位支部书记50位,还有村党委的常委、委员、候补委员以及后备委员会的政治体制构成均由村民选举产生,与村民切身利益有关的重要事务都要通过召开村民委员会会议决定,并通过村务公开、对村干部进行民主测评和村委会定期作报告等形式公开管理本村事务。其全村村民在村党委的带领下,走出了一条独特的经营管理之路,具有效统计,早于2004年华西村村民的收入就已经超过了全国农民平均水平的40倍,并超过全国城市居民平均水平的13倍。其产业涉及钢铁、纺织、印染、建筑、旅游等多个领域。可以说,华西村村委会和其党支部是全国基层自治组织学习的典范和楷模。基层民主建设的良好态势也确实能带动地方经济的迅猛发展。

三、我国基层民主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基层民众缺乏相关民主意识

几千年的封建统治使得我国的底层民众习惯了被统治,被驱使,亦步亦趋,逆来顺受。他们还不习惯于争取自身权利,再加上农村地区和偏远山区人民的文化水平普遍偏低,对民主的了解程度有限,就更加不能将其具有的民主权利利用好发挥好。另外,民主制度在我国的发展时间较短,人们接触民主的时间,民主建设还没有发展到人人皆知的地步。可以说,对于民众文化层次有限且民主发展历程较短的中国来说,民众的民主意识是极其淡薄的,尤其是对基层民众而言。(二)基层民众的民主参与程度低

基层民众民主参与程度的决定因素是多方面的,民主意识的强弱、民众个人素质的高低、经济水平的高低都会影响到民主的参与程度。在我国,基层民众的民主意识淡薄是民主参与程度程度较低的首要原因,民众对民主不了解、不支持的情况时有发生,尤其是在农村地区,小农意识的存在让其对外部世界漠不关心,就更不愿意参与集体事务,他们对于村委会成员的选举模棱两可,不愿参加或昭然找人代替,甚至不能意识到村委会成员的选举会关系到自身的利益,严重影响着民主的参与程度;个人素质的不高是制约基层民主参与程度的又一原因,在参

与村委会会议时起哄,在村委布置任务时进行阻扰,都会影响到民主参与的效果;最后,由于某些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在基层民主建设时的投入很难达到理想水平,再加之大量年轻劳动力的外流,基层民主建设的水平也跟着受到制约。(三)基层民主建设的相关法律制度还不完善

1、基层民主建设的法制化不强

民主也是需要由法律来制约的,不是绝对自由的,绝对自由的民主是不存在的。没有法制保障的民主,最终无法实现。目前,我国法律对基层民主的相关规定并不明确,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其一,乡、村关系和社、区关系在法律上没有明确的规定,这就导致了乡与村,社与区功能划分上的不清晰、不明了;其二,乡镇党委与乡镇政府的界限在法律上没有明确的划分,我国法律在对村委会与村党支部的职能划分方面存在着模糊的规定。大多数规定都是纲领性的或者是原则性的,而具体操作性的规定却少之又少,难以对相关人员的具体行为进行有效制约;其三,针对农村基层民主中的违法行为,很难做到违法必究,导致违法者肆无忌惮,违法行为不断发生。

2、基层民主建设的制度化不强

基层民主建设缺乏相应的制度化规范,也会影响基层民主的参与程度。现阶段,国家或地方政府对各基层民主的选举流程、选举规范等内容还没有做出完全制度化的规定,尤其是关于基层民主的决策、管理与监督等方面的相关制度规定少之甚少,这就导致了基层民众参与需求的不能满足和基层管理人员任免方面的问题层出不穷,没有对选举出的基层干部进行有效的制约机制,就不能保证基层民主的有效运行。

四、基层民主建设的有效途径

针对基层民主建设中所存在的以上缺陷,现可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加强民主制度的普及教育,增强基层民众民主意识

我们都知道,基层民主建设的一项重要制约因素就是民众民主意识的淡薄,那么怎样才能提高广大基层人民的民主意识呢?民主意识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可操之过急,在加强中小学民主政治教育的同时,可以在社区或各乡村开展普及民主的相关教育。可以定期请专人到乡村或各社区进行民主教育宣讲,或在每届村委会或居委会进行选举时提前开展民主知识系列讲座等活动。切实将基层民主建设的工作做在事前,而非事后,这样才能起到更好的作用并产生更好的效果。

(二)大力发展经济、尤其是加强对农村地区的经济建设

由于我国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有限,没有足够的能力来吸纳所有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致使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外流,越来越多的乡村成了空心村,没有了人口,农村基层民主的建设的基本因素也就没有了;另外,经济发展水平的落后,直接导致了基层民主建设的物质基础不牢,没有良好的物质基础做后盾,基层民主步履维艰。针对这一情况,我国必须加大对农村的经济投入并促进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具体来说,可以加大对乡镇企业的扶持力度,并努力推进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现代化建设,加强城镇化建设和农村新型社区的建设,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为基层民主建设奠定良好的物质基础[1]。

(三)完善基层民主建设的相关法律和制度建设

1、构建基层民主建设的法律体系

[1] 夏周青.农村城镇化与社区建设:统筹城乡发展的两大路径.理论学刊[J]2010(6).

我国是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法律高于一切,民主建设必须在法律的框架下进行,不能随意为之。具体到基层民主建设方面,要将基层民主建设的相关内容做出明确的法律规定:其一,以法律规定的形式明确乡、村和社、区的关系,以清晰乡与村,社与区的功能划分上;其二,以法律规定的形式明确乡镇党委与乡镇政府的界限,并制定出村委会成员和村党支部成员的具体行为准则,使其的权力义务,均纳入法律范围之内;其三,针对农村基层民主中的违法行为制定专门法律,以规范基层干部的各方面行为,并在其违法时,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

2、构建基层民主建设的制度体系

加强基层民主的制度化建设,首先要对基层民主的选举流程、选举规范做出制度化的规定,并将基层民众在参与各方面事业时的民主决策,民主管理与民主监督纳入规范的体制之中,以确保基层人员在开展工作时有章可依并照章办事。以满足基层民众的参与需求,对基层干部进行有效的制约并避免基层管理人员任免时可能发生的问题,保证基层民主的有效运行。

结语

综上,希望我国基层民主事业的建设越来越好,并取得辉煌成绩。

参考文献:

[1]陈万松.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民主建设探析[M].2007年四川师范大学硕士论文65页.

[2]殷永贵.论构建和谐社会的法治保障[M].2007年华中师范大学硕士论文45页.

[3]毛善智.构筑好国土管理的前沿阵地——加强基层国土所管理的体会.中国土地[J].2013(7).

[4]夏周青.农村城镇化与社区建设:统筹城乡发展的两大路径.理论学刊[J]2010(6).

[5]桑玉成、刘春荣.拓展民主的制度空间:构建一种新的基层民主发展观.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J]2008(5).

[6]迟风辉.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层民主建设对策研究[M].中国石油大学2011年硕士论文第50页.

[7]王湘琳.对新时期农村基层民主建设的再认识.湖南行政学院学报[J].2010(3).

[8]卢娅静.对推进军队基层民主建设的路径思考.学理论[J].2011(8).

[9]裴泽庆.农村基层党内民主理论初探--以村民自治为宏观背景.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学报[J].2004(4).

[10]祖金玉.新时期我们党推进农村基层民主建设的思想轨迹.思想理论教育导刊[J].2011(2).

[11]王永庆.江泽民农村基层民主建设思想探析.绥化学院学报[J].2005(5).

[12]秦朝明.关于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思考.企业导报[J].2014(4).

[13]张小华.试论我国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进程及实现途径.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2008(4)

[14]曲春杰.党内基层民主建设的主要成绩与基本经验.党史文苑(学术版)[J].2010(4).

农村基层民主建设

浅谈当前农村基层民主建设 农村基层民主建设,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亿万农民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可靠保障。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要求,要发展农村基层民主,加强基层政权建设,扩大村民自治范围,保障农民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民主权利。这对于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推进和完善基层民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笔者根据对某县部分行政村调查的情况,就当前农村基层民主建设的现状及其对策作一初步探讨。 一、当前农村基层民主建设的现状和问题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有关规定,建立村级规范化管理制度为主的民主制度以来,该县农村基层民主建设收到了显著成效,民主选举逐步规范,民主管理基本成为村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利的自觉行动。但是,在该县农村基层民主建设中也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 一是侵权事件时有发生。如有的村换届选举后,原班子不交帐,新班子履行不了职责。有的乡镇干部随便以“停职”、“晾在一边”等形式,不是通过村民会议决定,而是用行政手段变相撤换村委会干部,这些做法明显地违反了法律规定,侵犯了村民民主选举和民主决策的权利; 二是不按规定召开村民会议。20%的村以难以召开村民会议为由,长期不开村民会议。法律规定必须由村民会议决定的事项,未经村民会议授权就由村民代表会议作出决定。更有个别村干脆由村干部和驻村公务员商量拍板。这些村自觉不自觉地以间接民主代替了直接民主或者丢弃了民主,严重违背了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立法宗旨,村民意见极大; 三是村务公开欠真实。25%的村村务管理混乱,既不让村民参与管理财务,也不向村民公布财务收支情况。公开的是无关紧要的内容,村民想知道的和村干部不想公开的部分仍然不公开,随意性大,没有达到村务公开的目的。这些做法使村民对村委会和村干部失去了信心,挫伤了村民民主管理村级事务的热情; 四是村委会和村内事务得不到有效监督。28%的村委会及村委会干部长时间内既不向村民会议报告工作,也不接受村民评议。对村民提出的有关产业结构调整、村办公益福利事业的处理及村务公开中的意见和建议,村委会办得了的拖着不力,办不了的也不向村民作出解释说明,特别是实行村财乡(镇)管后,使村民失去了直接管理和监督村级财务的权利,村委会得不到有效监督,这些村的民

农村基层民主选举制度的简要评析

农村基层民主选举制度的简要评析 08青少(1)班200810111136 孙静 中国13 亿人口中有9 亿多在农村。如何扩大和发展农村基层民主,使农民在所在村庄真正当家作主,充分行使自己的民主权利,是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重大问题。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中国亿万农民找到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推进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途径,这就是实行村民自治。然而,检视近年来村民自治的实践,却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1.村级选举遭遇“贿选”现象的严重冲击。 本来,人们都以为通过村民自治选举的村党支部和村委会能够真正为村民服务,促进乡村民主的快速发展。可是,近年来反映出来的事实却是,许多地方的村民自 治徒有虚名,村支书和村委会依然是由乡镇常委决定或是由乡镇党委左右着选举的 结果;还有许多村庄的选举被所谓“富人”、“能人”操纵,存在着普遍的贿选的现 象;即使是通过选举产生的村干部,由于缺乏配套的制约和监督机制,许多民选村 干部很快就变了质,堕落为贪污腐败分子。2009 年4 月,最高人民检察院对外公 布,2008年全国有1739 名村党支部书记、1111 名村委会主任成为涉农职务犯罪 案件犯罪嫌疑人。在沿海和内地一些发达地区富裕农村,村干部腐败案件涉案金额 更是惊人。今年被查处的广东佛山市禅城区南庄镇紫洞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 刘子荣,涉嫌挪用村集体资金近2400 万元。近期又爆出安徽合肥市庐阳区一社区 党总支书记———被“安徽村官第一贪”的刘怀寅,在2001~2008 年期间,利用 征地、土地补偿、提供工程等先后收受11家开发商、承包商的“好处费”、“咨询 费”近千万元。从刘子荣到刘怀寅,再到许多不知名的村官巨贪,让人们一次又一 次地震撼于小小“村官”的强大的“腐败潜能”,那么,究竟是什么导致如此多的 小“村官”变身为大“贪官”的呢?显然,这不只是刘子荣、刘怀寅等的个人品质 问题,而是村级权力体制中存在着难以自我解决的问题。 为了制止村级选举中“贿选”现象的蔓延,2006 年,中央纪委、中央组织部、民政部联合发出《关于认真解决村级组织换届选举中“贿选”问题的通知》。为了 加强对村级选举的指导,2009 年5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 于加强和改进村民委员会选举工作的通知》。通知公开承认“有的地方村民委员会 选举竞争行为不规范,贿选现象严重,影响了选举的公正性;有的地方没有严格执 行村民委员会选举的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影响了村民的参与热情;有的地方对村 民委员会选举中产生的矛盾化解不及时,影响了农村社会稳定。”原本被人们所看 好的村民自治为何在实行若干年后,反而越来越搞不下去了呢? 2.村级选举问题背后潜藏的体制性难题 表面上看,村级选举中的问题只是选举实践中的问题,但往深层看,则是村民自治中体制性原因造成的,其中两委关系、乡村关系和乡镇内部关系就是问题的症 结所在。完全可以说,两委关系、乡村关系、乡镇内部关系已成为中国基层民主重 要部分的乡村民主所遇到的体制性难题。 1)“两委关系”问题是指农村村委会与村党支部之间存在冲突性的二元权力 结构。

基层民主建设的意义与途径

基层民主建设的意义与途径 摘要:本文将从基层民主的相关概念入手,探索基层民主建设所存在的巨大意义,并通过对现阶段我国基层民主建设中存在问题的发掘,来探索基层民主建设的更好途径。 关键字:基层民主建设意义途径 引言 基层民主作为我国民主建设的一个重要形式,在对基层人民进行自我管理、直接参与集体事务和间接参与国家事务的过程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可以说,他是一种最为直接的民主,最细化的民主。 一、相关概念要述 民主一词最早源于希腊,是相对于专治存在的。民主的本质就是一种人民权力至上的体制,它讲求在一定的阶级范围内,按照平等的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来实现国家的管理。具体到我国来讲,就是指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它保障着我国人民的自由;而基层民主则是民主的一种派生物,其实质上也是民主。但是与我们通常所说的民主不同的是,基层民主的范围,只限定在基层。目前,在我国有两种形式的基层民主存在:一种是村民自制的民主,一种是城市居民自制的民主。其中村民自制的民主形式主要是以村民委员会的形式存在;而城市居民自制的民主形式则是以居民委员会的形式存在。但是,不论是村民委员会还是居民委员会,它与政府实行的民主是有区别的,它们都属于基层人民进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服务的民间自治组织,而非一级政府。 二、基层民主建设的意义 (一)基层民主的建设,有利于保障人民权利并推动我国民主政治建设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它与资本主义国家的一个本质区别就在于,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在国家的建设和发展中,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处于至高无上的地位。我国是个人口大国,拥有13亿多的人口,且地域广博,地区差异明显,不利于全国性直接民主的开展,只能通过选举人民代表和举行人民代表大会的形式来表达人们的意愿。基层民主的建设,以村民委员会和居民委员会的实体形式存在,是广大基层民众直接参与与自己切身利益相关的事务的一种有效形式,这种形式的基层民主的建设极大程度的弥补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下直接民主不完善的缺陷,最大程度的推动了我国民主政治的建设;另外,村民委员会和居民委员会的组成人员由各自区域内的村民或居民直接选举产生,代表各自区域内村民或居民的利益,为这些村民或居民办事。基层民众则可以通过村民委员会或居民委员会来管理医疗、户籍、入学、入党等一系列自身事务,还可以将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各种困难反映到这些自治委员会,并要求其解决困难。这样,就能将人民的民主权利细化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并使得人民的权利有了最为现实的保障。 (二)基层民主的建设,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将基层民主事业建设好,切实保障人民的各方面利益,可以有效的降低社会

社区党内基层民主建设工作总结

社区党内基层民主建设工作总结 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加强党内基层民主建设,对于推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具有重要意义。201X年以来,我社区党内基层民主工作在街道党工委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十七届六中、七中全会精神,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以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为重点,以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为关键,以加强基层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为基础,全面推进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和制度建设,为"全域建设中国幸福家园"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为推动了经济社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一、加强组织领导,集中学习 党内民主是增强党的创新活力、巩固党的团结统一的重要保证。我社区在党内基层民主建设工作上始终坚持以增进党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 (一)积极组织领导党内基层民主建设。尊重党员主体地位,保障党员民主权利,推进党务公开,营造党内民主讨论环境。时刻牢记坚决维护党的集中统一,自觉遵守党的政治纪律,切实保证政令畅通。始终坚持党管干部原则,扩大干部工作民主,增强民主推荐、民主测评的科学性和真实性。 (二)切实改进党的作风,着力加强反腐倡廉建设。坚持群众路线,真情关心群众疾苦,做到了多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做到了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以求真务实作风推进各项工作,多干打基础、利长远的事,积极推进党内民主建设,着力增强党的团结统一。 (三)积极开展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

用的原则。坚持社区干部集中学习与党员干部个人自学、网络学习相结合,利用每月例会和业余时间,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等所必需的知识、推进"两个加快"所必需的各方面知识为主要学习内容,继续加强了业务知识的学习,坚持中心组学习制度。在加强自我学习的同时,局机关还按时参加县委、县政府组织的各种培训、讲坛等,按季度进行学习。学习采取集中学习和自学的方式进行,确保了学习内容的完整和学习质量的全面提高。 二、注重宣传,营造氛围 在强力推进党内基层民主制度完善的同时,还进一步做好了宣传工作,深入推进党务公开。按照"只要不涉及党内秘密,都最大限度地予以公开"的原则,进一步扩大党务公开的范围,提高了党务公开的质量。 通过标语、宣传栏、黑板报、工作简报,专栏等各种宣传手段,大张旗鼓地宣传推进党内基层民主建设工作的目的意义和内容要求。 三、创新工作机制,丰富活动载体 (一)注重领导带头,切实转变政风。一是社区党员带头参加学习;二是带头深入基层。注重以民为本,切实转变行风。积极引导党员干部树立以民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并贯彻落实到各自的工作实践中。 (二)创新党建工作,做好党内民主。按照街道党工委在基层党组织和党员中广泛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部署和要求,我社区党建工作以"坚持科学发展,建设幸福家园"为主题,以创建"党员先锋号"为抓手,以建设"五好四强"党组织为目标,在党员干部中努力营造"学先进、争先进、创一流、作示范"的浓厚氛围。 四、取得成效

农村基层民主建设

农村基层民主建设在我国民主政治建设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我国民主政治实践的关键所在。目前,我国农村基层民主建设面临着大量的制约因素,发展基层民主的唯一途径就是要找到克服这些制约因素的办法,这是一个渐进的历史发展过程。 我国农村基层民主建设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推进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既是关系我国农村改革和发展的重大现实问题,也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关键所在。但从现实基层民主建设实践来看,我国农村基层民主建设及村民自治还存在不少的问题,大量制约民主发展的因素依然存在,分析研究现实存在的制约因素、探讨农村基层民主发展途径是现今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1 当前农村基层民主建设的主要制约因素分析 1.1 来自农村经济发展问题的制约因素 民主的发展水平是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民主化的程度、方式,往往要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美国学者科恩曾说:“使公民体力情况恶化并迫使他们主要或完全关心自己或家庭生存问题的经济条件是不可能产生有生气的民主的”。经过改革开放20年来的发展,我国城乡总体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民收入不断增加,生活不断得到改善。但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极不平衡,大多数地方经济发展相对落后,有的农民尚未脱贫,解决温饱仍是他们的头等大事。迫于无奈,大多数人选择外出打工挣钱,成为流动的劳动力。这些农民所关心的首先是生计问题,他们既没有时间也没有精力参与政治活动。我国农村经济相对落后,且发展极不平衡的现状是农村基层民主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 1.2 来自农村文化水平低的制约因素 我们这里讲的知识文化是指受过学校教育或其他专门教育才具备的文化修养。我国农村人口中文盲、半文盲和小学文化程度者占相当大的比重。列宁指出:“文盲是处在政治之外的”,弱智者是没有民主能力的,无知者的民主能力要大打折扣。我国农村现阶段较低的知识文化水平是基层民主建设的一个极其不利的因素。以村民自治为主要形式的农村基层民主要求农民具有相应的科学知识文化水平。在行使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等权利时,村民要独立思考、独力判断、独立发表意见;要参与讨论,提出建性的批评与建议;要审查账目、审核问题、阅读讨论材料。文盲是无法做到这些的。文化程度低的人往往目光短浅,思维狭隘,思考方法简单,遇事蛮干,不讲科学。由于缺乏科学文化知识,农民的民主意识淡薄,不能理解民主的意义和作用,也无法正确履行自己的民主权利。 1.3 来自守旧的思想观念的制约因素 这里讲的守旧思想观念来自三个方面:一是指基层党政机关领导及其工作人员没有更新思想。部分领导在基层民主实践中怎么省事就怎么搞,选举时,代填、代投选票、草草了事就属“正常”之事了;二是村党支部和村委会思想守旧。“权大于法”、“人治大于法治”的观念根深蒂固。在当选之后,他们认为自己已经是“官”了,官本位思想日益突出。民主意识不强,未形成民主作风;三是广大群众仍受传统思想制约。封建的皇权主义、忠君思想还影响着人们。面对“我的话就是法”、“个人说了算”的现象,基层群众虽然强烈不满,但多采取“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息事宁人的态度或者干脆忍气吞声。 1.4 来自政治体系运作的制约因素 政治体系运作的弊端主要是其公开性、透明度不够。列宁曾指出完全的公开性是广泛民主的必要条件之一,“没有公开性而谈民主是可笑的”。现阶段我国农村大多数地方基层民主实践中政治体系运作的公开性是不够的。就选举来说,按有关法律法规,地方政府及人大代表在提名和选举过程中都应充分让选民知情,应公开投票,公开唱票,当场公布选举结果。有些地方甚至不公开唱票,只由所谓的主要负责人宣布一下确定的结果。这就使选举列于形式,到关键时候采取“暗箱操作”。正因为这种违犯选举法的“暗箱操作”才使背地里跑官要官、行贿受贿有了可乘之机。再者,地方政府及其村委会的活动情况不够公开,导致群众

加强基层民主建设

改进工作机制推动基层民主 --鄂尔多斯杭锦旗伊和乌素苏木党委书记敖特更吉日嘎拉 党的十五大指出,扩大基层民主,保证人民群众直接行使民主权利,依法管理自己的事情,创造自己的幸福生活,是社会主义民主最广泛的实践。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建设和依法治国方略的实施,对农村牧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必须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勇于探索,大胆实践,创造性的做好工作,努力开创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新局面。“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这二十个字表明,我们要建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是一个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各个方面和谐发展的新的农村牧区社会。其中,“管理民主”体现了对农村牧区民主政治建设的新要求。加强基层民主建设,是增强基层政权和自治组织凝聚力、战斗力的重要手段。必须全面推进村民自治,把村民自治事业不断推向深入,从而推动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不断取得实效。 下面我结合我旗、我苏木实际情况,就嘎查村民主政治建设谈点个人看法,不妥之处请导师和领导们批评指正。 一、当前嘎查村民主政治建设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1、嘎查村干部素质偏低,年龄偏大,工作方法落后,领导能力不强。一是工作方法不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部分村干部由于年龄偏大,文化水平偏低,对相关的政策、规章制度学习不够,平时也不注重学习新知识、新方法、新技能,习惯凭经验、凭威信做工作,致使

遇到新问题、新情况时,没有新办法可用。二是履职所需知识不足。多数村干部只有初中以下文化程度,岗位需要的政策、法律、经济等知识欠缺,部分政策掌握不准,法律意识淡薄,缺乏领导能力。 2、政策宣传不到位,缺少村民对话平台。目前对涉及到农民自身利益的政策、文件在农村基层贯彻的面不广,普遍存在着不具体、不透明的现象,出台的政策不能通过村级组织深入宣传到户,村民知之甚少。由于群众对政策的不了解,加之有些村干部对政策一知半解,使有关政策得不到很好的贯彻落实。 3、制度不完善,缺乏村民参与基础。村级制度建设中存在两个缺陷:一是缺乏针对性。村里按照政府相关部门制定的制度不加区别直接套用,而不是根据本村实际或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制定制度。二是缺乏群众性。制定的村民自治章程与村规民约缺少村民的参与,缺乏群众基础,所以它在贯彻实施中就得不到村民的认同,执行不力,约束力极差。 4、公开重形式,欠缺村民关注之事。虽然各村公开的内容、格式、时间、要求,都按照统一布置的表式进行了公布,但在公开的内容上还缺少三个方面:一是涉及村民切身利益的政策文件;二是涉及农民利益的重大问题以及群众关心的事项;三是经村民代表会议讨论决定的事项。 二、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几点思考 1、切实建立健全村务公开制度,切实保障群众的知情权,把村务管理纳入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轨道。村务公开的实质,就是增强村务管理的透明度,让农牧民群众对村级事务真正享有知情权、决

农村基层推行民主议政日制度

农村基层推行“民主议政日”制度 浏阳市委宣传部 农民群众是新农村建设的受益者和参与者。如果忽视民意,轻视民智而以行政意志代替群众呼声,基层工作就很容易陷于被动。而规定每月5日或10日在村、社区或居委会统一开展“民主议政日”活动,充分了解民情,集中民智,体现民意,实行民主议政,既能有效地避免和减少决策失误,又能充分调动群众参与的积极性,从根本上维护群众的切身利益。为此,部分农村基层干部群众提出如下建议: 一、充分认识“民主议政日”的现实意义。发展需要更加和谐,和谐需要更加民主。实行村民民主议政,其特征是群众说了算。以前是乡镇治村,现在是村民自治;以前是能人治村,现在是制度治村;以前讲民主,只限民主选举,现在讲民主,还意味着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和民主决策。但民主议政不是削弱基层党组织的领导,而是加强和改善党在农村的领导,它使基层民主建设和基层党的建设互动融合,从根本上保障了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是进一步提高基层执政水平的有效途径,也是最大限度地激发群众积极性和主动性的有效平台,它能增强基层党组织面对新形势的责任意识,使基层党组织的威信进一步提高。 二、务必明确“民主议政日”的主要内容。“民主议政日”是加强干部作风建设,推进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进程的一个关键环节。“民主议政日”活动内容主要有三项:一是党员集中活动,由村级支部组织召开党员会议,审议村务、财务公开内容,审议提交村民(代表)会议讨论的重大事项;二是村民(代表)议事,由村党支部和村委会

共同组织召开村民(代表)议事会,讨论村内重大事项以及村民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同时接受村民代表的质询;三是村务、财务公开,凡涉及群众切身利益和群众普遍关注的问题,通过村务公开栏向村民公开,公开包括重大决策、决议、工作计划、工作重点、承诺服务的范围、标准、结果、时限等内容。“民主议政日”以各村党支部为主体组织,所有党员、预备党员都应参加党员集中活动,并视活动内容,吸收入党积极分子和党外人士参加。 三、坚持以点带面稳步推进“民主议政日”活动。要结合当地实际进行调查研究和广泛宣传、收集意见,使“民主议政日”活动深入人心,得到群众认同。“民主议政日”活动要以点带面,逐步推开,建议先抓好县处级领导的联系点,乡镇党政一把手的联系点;就是在一个乡镇、在一个村里也要视具体情况从实际出发,可先每季度开展一次“民主议政”,条件成熟的也可以改为每月一次“民主议政”;总之,以点带面,分步推进。 四、切实加强组织领导。要把推行“民主议政日”制度作为淳化民风,推进党的先进性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内容,列入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议事日程。建议由纪委部门牵头,会同组织、宣传、民政、文化、妇联、信访和司法等单位建立联席会议制度,成立领导小组和办公室,负责协调、综合和指导“民主议政”工作。对各点上的“民主议政”活动开展情况要有总结汇报,每季通报“民主议政”工作情况,推介经验,使示范村的“民主议政日”活动由点

(心得体会范文)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实践与思考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是党在基层执政地位的基础。近几年来,____(省、市、区、县)顺应基层民主政治发展方向,勇于实践,大胆创新,在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上探索出了切合实际、符合发展要求的新路子,效果十分显著。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探索和研究解决。 一、我县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现状及特点 (一)现状: 第一,深化选举的民主程度,更加深入地落实广大党员和群众的选择权。一是在群众性自治组织中全面推行“海推直选”。坚持把村委会、社区居委会等群众性自治组织的选举,作为基层民主政治改革的突破口来抓。早在____年,我县就在全省率先在宋河镇鲍河村村委会换届时推行“海推直选”,正式候选人由全体选民直接推荐产生,村委会成员由全体选民直接、差额选举产生。XX 年、XX年两次村委会换届,全面推行了“海推直选”。XX年,我县将村委会换届模式由农村向城镇社区进行延伸,在新市镇云杜社区进行了社区居委会成员“海推直选”试点。在____年2月份启动的第三届社区居委会换届选举中,又全面推行了这一选举模式,顺利产生全县30个社区居委会新一届班子。“海推直选”这一选举模式的全面广泛深入的推进,使广大群众的选举权得到了充分的落实。二是在基层党组织中普遍进行“两推一选”。XX年8月,我县又在在杨集镇进行了以“两推一选”镇党委书记和镇党委其他成员为主要内容的“杨集选举”,在省内外产生了广泛的反响。以“杨集选举”为契机,乘势而上,分别在村党支

部、社区党组织及乡镇党委换届选举中全面推行“两推一选”,广大党员群众参与民主选举的权利得到了有效保障。三是在县直事业单位中试行领导班子成员“直选”。借鉴村、镇民主选举的成功经验,将民主选举向县直事业单位拓展。XX年4月,在县人民医院直接差额选举产生了院长、副院长。XX年年12月,又分别在县中医院、县实验中学进行行政领导“直选”。县直事业单位直选行政领导班子成员,实行了事业单位干部由委任制向选任制的突破,将我县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提升到了一个新的层次。 第二,创新民主管理和民主决策制度,更加规范地落实广大党员和群众的知情权和参与权。一是健全县委议事决策制度。制定出台了《中共____(省、市、区、县)委议事规则(试行)》,建立和完善了党内情况通报制度、情况反映制度、重大决策征求意见及公示制度,重新确定了县委全委会、常委会的职责,对议事范围、议事程序、议事纪律等进行了规范。明确规定在干部任免、重点项目工程建设等方面的内容时要进行票决。特别是在干部选拔任用中,试行县委常委会、全委会差额票决制。二是推行镇党委议事决策“两票制”。积极探索并推行了乡镇党委决策“两票制”,即在乡镇党委政府讨论决定重大事项时,先组织群众代表对决策事项投建议票,再根据建议票得票情况由乡镇党政班子成员实行无记名投票表决。“两票制”决策的实施,提高了乡镇党委政府科学决策的水平,有力地推动了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发展。XX年年以来,全县各乡镇先后对432项重大事项进行了“两票制”决策,仅基础设施项目就有80多次,解决困扰群众生产生活的问题260多件。三是试行镇党代表大会常任制。制定了《____(省、市、区、县)镇党代表大会常任制试行办法》,在杨集、永隆进行了党代表大会常任制试点。试点镇根据《办法》,对党代表定期进行培

我国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发展历程

我国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发展历程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农村率先发起了革命性变革,以“大包干”为主要形式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迅速席卷全国。农民获得了生产经营自主权,农户成为相对独立的经营主体和利益主体。亿万农民以前所未有的热情关注自己的切身利益,关注村中事务的管理,迫切希望用政治上的民主权利来保障经济上的自主权利。在这种历史背景下,广西罗城县、宜山县(现已改为宜州市)的一些乡村,村民群众自发选举建立了村民委员会。这一新生事物立即得到当地党委和政府的支持,也受到党中央、国务院和全国人大常委会的高度重视与充分肯定。 1981年6月,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明确提出,要把“在基层政权和基层社会生活中逐步实现人民的直接民主”,作为逐步建设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内容之一。 1982年9月,党的十二大对发展基层民主的选择给予了进一步肯定,指出:“社会主义民主要扩展到政治生活、经济生活、文化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发展各个企业事业单位的民主管理,发展基层社会生活的群众自治。” 1982年12月修改《宪法》时,全国人大第一次把农民创造的“村

民委员会”和城市居民委员会这种组织形式写进了宪法,并明确规定:城市和农村按居民居住地区设立的居民委员会或者村民委员会是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的主任、副主任和委员由居民选举。 此后,党的历次全国代表大会都对我国的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尤其是城乡基层群众自治给予了高度重视和深刻阐述,逐步明确了推进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发展路径和优先发展基层群众自治的要求。 党的十三大提出,要促进“基层民主生活的制度化”。 党的十四大提出,要“加强基层民主建设,切实发挥职工代表大会、居民委员会和村民委员会的作用”。 党的十五大提出,要健全基层民主选举制度,实行政务和财务公开,让群众参与讨论和决定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 党的十六大提出,扩大基层民主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基础性工作,并明确把基层民主概括为农村村民自治、城市居民自治和企事业单位的民主管理三个方面。 党的十七大第一次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作为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四项重要制度之一,进一步提出要把发展基层民主作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础性工程重点推进,保障人民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民主权利。

谈如何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

谈如何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 加强基层民主建设,是增强基层政权和自治组织凝聚力、战斗力的重要手段。必须全面推进村民自治,把村民自治事业不断推向深入,从而推动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不断取得实效。 一、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1.政策不透明,缺少村民对话平台。目前对涉及到农民自身利益的政策、文件在农村基层贯彻的面不广,普遍存在着不具体、不透明的现象,出台的政策不能通过村级组织深入宣传到户,村民知之甚少。由于群众对政策的不了解,加之有些村干部对政策一知半解,使有关政策得不到很好的贯彻落实。 2.制度"不贴肉",缺乏村民参与基础。村级制度建设中存在两个缺陷:一是缺乏针对性。村里按照政府相关部门制定的制度不加区别直接套用,而不是根据本村实际或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制定制度。二是缺乏群众性。制定的村民自治章程与村规民约缺少村民的参与,缺乏群众基础,所以它在贯彻实施中就得不到村民的认同,执行不力,约束力极差。 3.公开重形式,欠缺村民关注之事。虽然各村公开的内容、格式、时间、要求,都按照统一布置的表式进行了公布,但在公开的内容上还缺少三个方面:一是涉及村民切身利益的政策文件;二是涉及农民利益的重大问题以及群众关心的事项;三是经村民(社员)代表会议讨论决定的事项。 二、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几点思考 1、依法推进基层事务公开,切实保障群众的知情权。要突出人、财、物等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重点内容,逐项逐笔公布。公开做到“实打实”。公开要“硬碰硬”。不避重就轻、避实就虚。公开要“及时”。涉及群众利益的重大事项做到随时公开。不仅要公开结果,还要公开事情的原因和过程。 2、依法规范民主决策,切实保障基层群众的决策权。村、社区的重要事项,要实行民主决策,依法办事,把过去的“为民作主”变成“由民作主”。社区和村的民主决策基本组织形式是居民、村民会议和居民、村民代表会议;要完善议事规则。涉及群众利益的重大事项,必须按照决策程序讨论决定。未经法定程序,任何组织或个人擅自在重大事项方面做出的决定,均为无效;造成损失的,由责任人自行承担。

健全和完善推进农村基层民主选举制度

健全和完善推进农村基层民主选举制度 在推进农村基层民主选举进程中还存在哪些不足?应 如何健全和完善? 村民自治是通过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来实现的,其中,民主选举又是第一位的。 (一)农村基层民主选举面临的现实困境 1、村两委班子的领导核心作用不能真正发挥。有的村领导班子没能履行好“领导和推进村级民主选举”的职能,有的村领导班子在选举过程中成为帮忙的服务机构,有的放松对选举过程的监督和管理,对一些歪风邪气不敢管,不会管,也管不了,削弱了村支两委的号召力和凝聚力。 2、候选人提名不规范。一般情况下,村委会的候选人主要从三个渠道产生:上届村干部为当然人选、上级领导直接提名和各村民小组推荐。这些不同渠道产生的候选人的竞争能力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上级指定候选人和原村干部人选可以充分利用现有组织或手中的权力控制选举过程。村民小组推荐的候选人则明显不具有竞争力。 3、村民代表参与意识不强烈,村民代表队伍素质较低。一是科技知识、文化水平却往往相对较低,不符合主流要求。二是政治思想觉悟低。村民代表的产生没有年龄、文化等方面的条件限制,加之农村较落后的经济条件和长期封建思想的影响,村民代表的思想觉悟和法制观念与依法治国的要求

存在着落差。三是参政议政能力差。一些代表由于政治意识淡薄,在决定村里重大事项、制定经济发展规划等问题时,往往是盲目地举举手、表表态、投投票,人云亦云,没有自己的思想和主见。 4、家族势力影响较大。农民自身的民主意识十分有限,往往都在区分“自家人”和“局外人”这两个概念,因而在选举中,一般的村民都会把选票投向同族候选人。在选举过程中,各个家族之间的竞争取代了个人的竞争。有些人利用地痞、职业游民势力贿选、拉选票,操纵选举,败坏了社会的道德秩序。有些先富起来或掌握更多经济资源的人通过贿赂、送礼、请客等方式“买”选票,这种“钱权交易”现象的出现,严重损害了民主选举的神圣和庄严。 (二)措施与对策 1、加强对选举工作的领导和指引。村民委员会是在党的领导下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自治组织。要不断加强对村党支部和村委会成员的教育,引导和帮助村两委班子改进领导方式,加大对《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宣传力度。增强民主法制观念,依法行使职权。依照有关法律和条例,明确村党支部和村委会的职责,规范村级重大事务决策和管理程序,建立健全村党支部领导下的村民自治运行机制。

强化基层民主法制建设

强化基层民主法制建设 江泽民同志指出:基础不牢,地动山摇。而我国的基本国情是地大物博,人口众多,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80%以上,因此,强化农村基层的民主与法制建设,促进基层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推进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具有十分重要意义。近年来,大田县各级各部门在基层民主法制建设中从实际出发,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探索和积累了一系列成功的经验和做法,初步形成了农村基层民主法制建设的模式和路子。使我县农村基层民主法制建设找到了切入点和突破口。都贯穿着“系统工程”观念、“以人为本”原则和“关键在党”的思想,使我县农村基层民主法制建设逐步走上制度化、规范化轨道。 当前,广大农村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税费改革稳步推进,基层党的建设不断加强,治安局势比较平稳,总的形势是好的。这为我们加强农村基层民主法制建设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但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特别是我国加入WTO之后,农村面临着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比如在经济方面,农民收入增长减缓,有的地方农民负担还比较重,有些地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压力还比较大;一些地方的盗窃、抢劫、杀人、放火、伤害等刑事案件比较突出,不安定的因素仍然存在,由土地延包、园林承包、农民负担、基金会、村委会直选,以及婚恋、家庭、债务、宅基地纠纷等引发的人民内部矛盾时有发生,邪教、非法宗教活动也不容忽视。这对农村基层民主法制建设提出了挑战,我们一定要从实践“三个代表”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强农村基层民主法制建设的重要性、迫切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归根到底就是要实现、维护、发展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目前,农民群众有“四盼”,即盼富裕、盼稳定、盼公正、盼尊重。这“四盼”就是群众根本利益的一种反映。每一“盼”都与基层民主法制建设密切相关。今后,全县农村基层民主法制建设就是要以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和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紧紧抓住“村”这个环节,全面落实民主法制建设的各项措施,维护农村社会稳定,促进农村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现就如何强化基层民主法制建设谈几点粗浅认识。 一、农村社会稳定是基层民主法制建设的首要任务和重要目标 扩大基层民主、完善基层法制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创造安定和谐的社会环境,保障经济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平稳运行,为百姓谋利益。总结实践经验,我们发现,一个区域的民主法制建设工作往往与其经济发展水平是成正比的。因此,

关于加强基层民主建设的思考

关于加强基层民主建设的思考 黄元成 三大民主制度是我军克敌制胜的法宝,是我军的优良传统,是我军区别于其它军队的本质特征之一。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细致分析我军基层民主建设存在的矛盾,认真思考加强基层民主建设的对策,是履行我军根本职能,增强部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的迫切需要。 一、当前基层民主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民主愿望与民主素质的矛盾 社会的开放和发展必然会带来民主意识的增强。军队是社会的一部分,虽然具有某种特殊性和一定的封闭性,但官兵民主意识的逐步增强是不争的事实。当前,基层官兵思想活跃,民主愿望愈来愈强烈,他们希望参与部队的管理和建设,要求切实履行自己的民主权利,增强竞争的透明度,特别希望在涉及自身前途和利益的问题上扩大公开性,但在实际行动中表现出民主素质低,参与民主生活能力弱,突出反映在: 一是缺乏对民主含义的科学理解。有些同志认为:“民主的决定权在上级,让你搞民主才可以搞”;有的对民主片面理解,认为“民主是最大限度地追求个人自由”;有的把开展民主的形式当成民主的内容,对民主的功能、实施过程、保障手段等内容缺乏正确认识和理解,“民主简单化”的倾向普遍存在。 二是忽视军队民主特点。在基层部队,入党、考学、选改士官等涉及战士根本利益的敏感问题,一般都要经过民主推荐。一些同志往往就把推荐结果作为最终结果,一旦经过组织把关,决定与推荐结果稍有不同,就认为是“不民主”、“否定民主”,甚至说是“假民主”;有的同志认为,地方干部搞选举、招聘,部队也应该采用这种形式使用干部和骨干;有同志认为,既然官兵平等,管理中我认为对了就应照办,错了就不听,甚至不分时间、地点、场合,当面顶撞管理者,还认为自己是在行使民主权利。 三是民主实践能力弱。基层部队开展民主生活时有种普遍现象,就是主持会议者再三鼓励,就是没人发言,但会下却议论纷纷。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很多,部分官兵会前没准备、没思考是表象,他们的民主实践能力低才是根本原因所在。有的官兵对经济民主很重视,但看不懂简单的财务帐目;有些同志不通过正常的民主渠道维护自己的权利,采取极端手段去达到目的,如写告状信、搞小动作。 (二)民主范围广泛与民主内容窄小的矛盾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官兵要求民主的范围广泛,特别是在政治民主方面和经济民主方面,但现实况状是基层民主实践的内容少,形式单调,主要反映在: 一是政治民主存在明显的局限性。有些单位搞选举让官兵划划钩,候选人的情况也不介绍,走走形式而已,有的单位甚至连形式也不搞,使部分官兵对本单位当选的人大代表名字也不知晓。有些连队党支部对士兵的建议置之一边,不相信士兵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许多同志认为在基层实践民主,主要是经济民主,对实现政治民主的形式和内容知之不多,了解不深。 二是经济民主缺乏全面性。在一些基层单位,开展经济民主仅限于“伙食民主”,军人委员会的作用也成了“开开经委会,订订食谱”,连队大的经费使用不讨论,不公布使用情况,经济民主流于形式,让士兵群众无从监督,无法监督。 三是军事民主内容单一,形式单调。召开军事民主会往往成为领导说、群众听,民主会变成布置任务会;在形式上主要沿用写挑战书、应战书,空话套话多,缺乏对训练方式、训练过程的探讨,战士们觉到是在被动应付。

农村基层民主制度建设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农村基层民主制度建设 篇一:浅谈我国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浅谈我国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 第一作者:谢安妮 班级:木工13-1 学号:130514119 摘要: 近年来,党和国家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就要求把农村基层民主政治的发展摆在一个重要突出位置上。完善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制度,有利于充分调动农民参与政治的积极性,提高农民的政治素质,有力地促进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更能巩固我党在农村的执政地位。通过对农村基层治理现状的分析,我们可以认识到在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中存在着一系列的难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只有充分调动各方面的力量才能达到既有序完成各项公共事务又充分发扬民主的理想基层治理状态。 关键词:

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民主意识;监督惩治机制;社会主义新农村 十七大报告指出基层民主必须作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 政治的基础性工程重点推进,这为我国今后基层民主建设提出了新要求。而农村基层民主则是基层民主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基层民主建设的水平如何将直接影响我国社会主义民 主政治的进程、影响农村社会的和谐、影响我国的现代化进程。 一、目前,我国农村基层治理存在的一些问题。 (1),村民民主意识淡薄,参政能力不高 在村民自治的体制下,村民是基层民主权利的主体,他们有权选村官、有权决定村中的大事、有权对村委会的工作进行监督、有权撤换不称职的村官村委会,所以村民选出的代言人的权力来源于村民。但是,许多的村干部在当选后,官本位思想日益突出觉得自己凌驾于村民之上,村民自治变成了村干部自治,村干部不能够反应村民的意志与要求而是利用自己手中由村民所赋予的权力为自己谋福利,在一些农村甚至出现了“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现象,家族里的一个人担任村干部,其他人利用裙带关系占用公共资源,甚至欺压村民。村干部民主意识淡薄村,农民的参政意识不强就很大程度地延滞了基层民主建设的进度。认识不到位,不懂如何享受自己手中的民主权利,同时,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

如何推进我国社区基层民主建设

新时期如何推进我国社区基层 民主政治建设 【摘要】: 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亿万农民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可靠保障。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人民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管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对干部实行民主监督,是人民当家作主最有效,最广泛的途径”。基层民主建设,历来我们党就十分重视,在革命战争年代,我们党发扬民主精神,民主作风,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取得了中国革命的伟大胜利。现阶段,我国的经济建设飞速发展,但也出现了很多基层矛盾。矛盾解决不好,就有可能发展成大问题,影响中国的经济发展。要从根源上减少矛盾的发生,就要加强基层民主建设。着重分析了当前我国民主政治建设中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 并提出了一些应对措施。 关键词:社区基层民主居民自治 民主是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结果。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作为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在新农村建设过程起着极其关键的作用,抓好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不仅对巩固党在基层的执政基础,保持基层稳定,加速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而且能够充分的调动人民群众开展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能充分调动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能有力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是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的制度保障。实践

证明, 村民自治是在我国扩大基层民主的有效方式, 如何完善村民自治, 推动基层民主政治建设, 对于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城乡一体化建设, 具有深远的意义。 (一)社区、社区民主的功能、定义、特征 1.社区的基本功能 社区以满足居民的多元化需要为核心,通过发挥社区的功能将城市社区所辖资源最大化的利用,促进社区内居民的和谐发展和社会发展。社区功能主要包括经济功能、政治功能、教育医疗功能、社会管理、文化娱乐等。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概括: 第一、社区的管理控制功能。这方面的功能主要体现在社区通过现有的管理机构和控制体系,对社区范围内的公共性事务进行合理有效的管理,并建立健全法规,规范个人的行为,使规范和行为模式涵盖到社区成员活动的各个方面,同社区的保持高度一致,防止出现无序、混乱的秩序。强化的管理可以维护社区治安的、调解邻里矛盾纠纷、协调人们之间的利益关系。 第二、社区的社会化功能。社区不但有管理控制的功能,同时还具有对社区成员社会化的功能。社区内的人们进行经常性的社会活动,积极参与组织机构提供文化娱乐和体育活动,这些丰富的社会实践活动加强了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人们在不断的交往实践中形成会不断渗透各自的世界观,并且一些行为意识、价值观念也会互相影响和传承,这些社会活动和世界观的促成,很好地把人们融入社会,实现了社会化的过程。

农村基层民主建设方面的调查报告

农村基层民主建设方面的调查 对青海省西宁市大通县衙门庄村的民主建设的调查 院系:农牧学院动物科学系 班级:2014级动科班 姓名: 一前言 1.1调查的起因或目的 扎实推进农村基层民主建设,有利于维护改革、发展和稳定大局,有利于促进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和谐发展,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此次通过我们对农村基层民主建设方面的调查,将得到的结果进行细致分析,最终给出对于推进农村基层民主建设方面的意见或建议,这具有实际意义! 1.2时间和地点 首先我们利用随机选择器软件随机选择位于青海省的一个村庄即:青海省大通县衙门庄村。 自2016年3月22日至3月23日,我们在青海省大通县衙门庄村进行了为期两天的实践调查。 1.3对象或范围、经过与方法 为了避免偶然性本次调查采用随机抽样问卷调查的方式在青海省大通县衙门庄村村民当中进行,问卷一共有15道题,一共随机采访236人。这次选择的课题是调查农村基层民主建设的情况。调查对象为随机选择的大通县衙门庄村的村民。具体流程如下:

1.4人员组成 我是本调查项目的负责人,在同学的帮助下完成了本次调查。 二主体 2.1总体介绍 经过多年的发展,农村的基层民主建设也取得了一些进步,主要表现在:一是民主决策村务基本形成,这既体现了群众当家作主,又防止了决策失误。二是民主监督有较大进步,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打下了较好的基础。三是民主管理基本成为村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利的自觉行动。但是,当前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中也还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因此为了进一步推进农村基层民主的建设,我们在大通县衙门庄村进行了实地问卷调查。大通县地处青海省东部农业区北部,属省会西宁市辖县。物产资源丰富,交通便利是青海省重要的旅游风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