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减值损失的计量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减值损失的计量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减值损失的计量

(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减值损失的计量

1.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发生减值时,即使该金融资产没有终止确认,原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因公允价值下降形成的累计损失,也应当予以转出,计入当期损益。该转出的累计损失,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初始取得成本扣除已收回本金和已摊销金额、当前公允价值和原已计入损益的减值损失后的余额。会计分录为:

借:资产减值损失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从所有者权益中转出原计入资本公积的累计损失金额)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减值预备

【例题19·计算分析题】 2012年12月1日,A公司从证券市场上购入B公司的股票作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实际支付款项100万元(含相关税费5万元)。2012年12月31日,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为95万元。2013年3月31日,其公允

价值为60万元,而且还会下跌。

要求:编制上述有关业务的会计分录。(答案中的金额单位用万元表示)

【答案】

(1)2012年12月1日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成本100

贷:银行存款100

(2)2012年12月31日

借: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5

贷: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5

(3)2013年3月31日

借:资产减值损失40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5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减值预备35

2.关于已确认减值损失的可供出售债务工具,在随后的会计期间公允价值已上升且客观上与原减值损失确认后发生的事项有关的,应在原确认的减值损失范围内应当予以转回,计入当期损益(资产减值损失)。会计分录为: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减值预备

贷:资产减值损失

可供出售权益工具投资发生的减值损失,不得通过损益转回,转回时记入“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科目。

会计分录为: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减值预备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然而,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且其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权益工具投资,或与该权益工具挂钩并须通过交付该权益工具结算的衍生金融资产发生的减值损失,不得转回。

【例题20·多选题】在已确认减值损失的金融资产价值恢复时,下列金融资产的减值损失能够通过损益转回的有()。

A.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减值损失

B.应收款项的减值损失

C.可供出售权益工具投资的减值损失

D.贷款的减值损失

【答案】ABD

【解析】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可供出售权益工具投资发生的减值损失,不得通过损益转回,应该通过资本公积转回。

3.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发生减值后,利息收入应当按照确定减值损失时对以后现金流量进行折现采纳的折现率作为利率计算确认。

【教材例9-10】20×9年1月1日,甲公司支付价款1 000 000元(含交易费用)从上海证券交易所购入A公司同日发行的5年期公司债券12 500份,债券票面价值总额为1 250 000元,票面年利率为4.72%,于年末支付本年度债券利息(即每年利息为59 000元),本金在债券到期时一次性偿还。甲公司没有意图将该债券持有至到期,划分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其他资料如下:

(1)20×9年12月31日,A公司债券的公允价值为900 000元(不含利息),A公司仍可支付债券当年的利息。

(2)2×10年,由于产品缺乏竞争力、内部治理松懈,A公司财务状况恶化,但仍可支付债券当年的利息;2×10年12月31日,A公司债券的公允价值为750 000元(不含利息)。甲公

司可能假如A公司不采取有效措施,该债券的公允价值会持续下

跌。

(3)2×11年12月31日,A公司债券的公允价值下跌为700

000元(不含利息),A公司仍可支付债券当年的利息。

(4)2×12年,A公司通过加强治理、技术创新和产品结构

调整,财务状况有了显著改善,2×12年12月31日,A公司债

券的公允价值上升为1 200 000元(不含利息),A公司仍可支

付债券当年的利息。

(5)2×13年1月20日,通过上海证券交易所出售了A公

司债券12 500份,取得价款1 260 000元。

假定不考虑所得税等因素。

计算该债券的实际利率r:

59 000×(1+r)-1+59 000×(1+r)-2+59 000×(1+r)-3+59

000×(1+r)-4+(59 000+1 250 000)×(1+r)-5=1 000 000

采纳插值法,计算得出r=10%

表9-6

单位:元

*尾数调整1 260 000+0-1 190 281=69 719(元),

**尾数调整1 250 000+59 000-1 190 281=118 719(元),

***尾数调整1 260 000-1 260 000-9 719=-9 719(元)

注:表中斜体数据表示计提减值预备后及恢复减值后应存在的数

资产减值会计计量属性问题研究

资产减值会计计量属性问题研究 摘要 资产是企业最重要的资源,会计计量又是会计的基本职能,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也会直接的影响企业的当期利润,并且同样的资产在不同企业中的盈利能力是不同的,所以其反映出来的减值也应不同,但资产价值的计价实际上会影响社会多方面的利益,所以应当找到真正适用的计提减值方法加以规范,对其确认依据予以标准化,防止被企业用以进行盈余管理甚至提供虚假信息等情况发生,保证各方利益的相对平衡。目前,我国新准则在资产减值计量属性上多采用公允价值和现值两种属性,但由于我国的资本市场不够健全,所以在实践操作中仍然存在不可操作性。 【关键词】资产减值可回收金额公允价值计量现值计量

目录 一、相关概念分析 (01) (一)资产 (01) (二)资产减值 (01) (三)会计计量属性 (03) 二、资产减值会计计量属性 (03) (一)资产减值计量属性种类 (03) (二)资产减值计量属性比较 (05) (三)资产减值计量属性选择 (05) 三、我国资产减值计量属性 (06) (一)发展概况 (06) (二)可回收金额 (08) 四、我国资产减值计量属性应用的不足和及建议 (10) (一)我国资产减值计量属性应用的不足 (10) (二)我国资产减值计量属性应用的建议 (11) 参考文献 (13)

一、相关概念分析 (一)资产 1.资产定义 资产是企业最重要的经济资源。没有资产,企业就没有营运的物质基础,也将难以持续和发展。在会计上,资产是最重要的一个会计要素。由于负债可以认为是负资产所有者权益可以认为是净资产,全面收益及其组成要素收入、费用、利得和损失可以看作是所有者权益的变动。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各种会计要素的定义都直接或间接来自资产的定义。定义是认识和理解事物的开始,对资产定义的分析有助于理解资产减值的本质。 目前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第二十条对资产的定义,资产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 2.资产的内涵 在这个定义中可以看出,我国对资产的定义强调的是预期未来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属性,及遵从未来经济利益观,这种观点也是目前存续时间最长、最具影响力的一种观点。在资产定义发展的各个时期,都有持这种观点的学者和组织。从未来经济利益的角度来定义资产,它强调的是资产的价值而不是为取得该资产所实际耗费的支出,它关注的是资产未来的服务潜能,或者在未来为企业创造现金净流量的能力。它是从企业周转中的动态表现和经营活动中所发挥的效用层面去考察资产,因此,它抓住了资产的经济本质。任何一项资产,它必须具备产生经济利益的能力,能够独立或者与其他资源结合在一起,通过有效使用,直接或间接为企业带来净现金流入。 以未来经济利益来定义资产虽然能反映出资产的本质,但过于抽象,难以量化,缺乏可验证性。认可了如此定义的资产,就会通过公允价值等计量,随时评估资产的真正价值,即真正在未来会给企业带来的经济利益,因此就需要通过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等方法来随时使企业的资产名实相副。 (二)资产减值 1.资产减值定义 在准则中定义资产减值,是指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 因为资产是指预期会给企业带来未来经济利益的资源,所以企业对于预期未来不能使其收益的费用性支出应当直接计入当期成本,而不再作为资产处理,对于待处理财产损失等会计调整项目也应在期末编制会计报表前转销,不再作为资产核算。同样,对各项资产预期带来经济利益的金额小于原资产账面成本

金融资产的分类与计量(

第九章金融资产 一、金融资产的分类金融资产主要包括:库存现金、应收账款、应收票据、贷款、垫款、其他应收款、应收利息、债权投资、股权投资、基金投资、衍生金融资产等。 企业应当在初始确认金融资产时,将其划分为下列四类:(1)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 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2)持有至到期投资;(3)贷款和应收款项;(4)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金融资产的分类一旦确定,不得随意改变,具体讲: 企业在初始确认时,①将某金融资产划分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后,不能重分类为其他类金融资产;②其他类金融资产也不能重分类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③持有至到期投资、贷款和应收款项、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等三类金融资产之间,也不得随意重分类。 提醒注意:上述四类金融资产初始计量均按“公允价值”计量。但是后续计量却分为两类:一类是以公允价值后续计量的金融资产,包括“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两种;另一类是以摊余成本后续计量的金融资产,包括“持有至到期投资”、“贷款和应收款项”两种。 二、金融资产的计量 (一)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可以进一步划分为:交易性金融资产和直接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重点掌握交易性金融资产。 所谓“交易性金融资产”,主要是指企业为了近期内出售的金融资产。例如,企业以赚取差价为目的从二级市场购入的股票、债券、基金等,就属于交易性金融资产。 交易性金融资产的会计处理:账户设置:“交易性金融资产” 本科目设置“成本”、“公允价值变动”两个明细户。 (1)企业取得交易性金融资产(包括购入的股票、债券、基金等)借: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公允价值、买价) 应收股利(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应收利息(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利息)投资收 益(相关的交易费用) 贷:银行存款等 注意两点: 一是交易性金融资产取得时发生的“相关交易费用”,要记入当期损益(借记:投资收益),不能记入成本。但是,其他类金融资产取得时所发生的交易费用要计入初始成本。 二是企业取得各类金融资产(包括长期股权投资)支付的价款中包含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或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债券利息,应当单独确认为应收项目(应收股利/ 应收利息),不构成金融资产的初始入账金额。 (2)持有期间获得的现金股利或利息借:应收股利(或应收利息) 贷:投资收益 收到时: 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股利(或应收利息) (3)持有期间,在资产负债表日,应确认公允价值变动 ①如果公允价值上升,按高于其账面余额的差额:

金融资产的计量核算方法

第六章投资金融行业--金融资产讲义【大纲要求】 (一)掌握金融资产的分类 (二)掌握金融资产初始计量的核算 (三)掌握采用实际利率确定金融资产摊余成本的方法 (四)掌握各类金融资产后续计量的核算 (五)掌握不同类金融资产转换的核算 (六)掌握金融资产减值损失的核算 【最近三年本章考试统计】 【考试内容】 前期知识准备:几个重要概念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市场(包括资本市场)的健康、可持续发展离不开金融工具的广泛运用和不断创新。近年来,我国的金融工具交易,尤其是衍生工具交易有了较快发展。 金融工具是指形成一个企业的金融资产,并形成其他单位的金融负债或权益工具的合同。金融工具包括金融资产、金融负债和权益工具。

金融资产通常指企业的下列资产:现金、银行存款、应收账款、应收票据、贷款、股权投资、债权投资等;金融负债通常指企业的下列负债:应付账款、应付票据、应付债券等;从发行方看,权益工具通常指企业发行的普通股、在资本公积下核算的认股权等。 金融工具可分为基础金融工具和衍生工具。 基础金融工具包括企业持有的现金、存放于金融机构的款项、普通股,以及代表在未来期间收取或支付金融资产的合同权利或义务等,如应收账款、应付账款、其他应收款、其他应付款、存出保证金、存入保证金、客户贷款、客户存款、债券投资、应付债券等 衍生工具是指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准则涉及的、具有下列特征的金融工具或其他合同: (1)其价值随着特定利率、金融价格、商品价格、汇率、价格指数、费率指数、信用等级、信用指数或其他类似变量的变动而变动,变量为非金融变量的,该变量与合同的任何一方不存在特定关系。 (2)不要求初始净投资,或与对市场情况变动有类似反映的其他类型合同相比,要求很少的初始净投资。 (3)在未来某一日期结算。 衍生工具包括远期合同、期货合同、互换和期权,以及具有远期合同、期货合同、互换和期权中一种或一种以上特征的工具。 举例:期货:标准化的合约,具有套期保值和价格发现两大功能。市场预期不同:保值或投机套利。 某企业2007年有关期货业务发生的经济事项如下: 1、支付10万元以取得某期货交易所会员资格,另支付年会费3万元。 2、为进行期货交易交存保证金60万元。 3、该企业2月1日买入10手绿豆期货合约(每手10吨),每吨价格2400元;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核算的几点思考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核算的几点思考 目前,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核算主要是依据20XX年我国财政部发布的《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的基本规定来进行的。经过五年的实际操作,发现仍有一些核算问题没有得到实质性解决,或者是核算方法不够明确,或者是处理思路与计量属性不吻合等等。这些问题的存在,需要研究者在理论上进一步探讨,以更好地指导实践工作。 一、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核算中尚存在的问题 (一)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是否应该计提减值准备 按照目前准则的规定,可供出售金融资产需要与绝大多数以成本计量的资产一样,在会计期末估计减值情况,计提减值准备。笔者认为这一做法不妥,因为这将导致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核算思路在计量属性上前后不一致。现行准则规定,可供出售金融资产需要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所有者权益账户“其他综合收益”。故而在对其核算时需要设置“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明细账户。该账户用来反映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期末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的差额,既包含公允价值上升的部分,也包含公允价值下降的部分。依照上述原则进行账务处理时,非常鲜明地体现了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特色。但是,准则同时又规定,当持有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发生大幅的、趋势性的价格下跌时,需要认定其为减值,计提减值准备,单独设置“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减值准备”账户加以反映,或者不设置“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减值准备”账户,而直接借用“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明细账户反映。在这种处理模式下,又将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等同于应收账款、存货、持有至到期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以成本或摊余成本为计量属性的资产来考虑,相当于间接确认了其成本计量的属性。一种资产,在会计核算上同时使用两种计量属性很容易给实务工作者造成较大的困惑和误解。 (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减值转回是否应有上限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在核算时首先要区分股权型和债权型两种。股权型在发生减值后价值恢复的,可通过“其他综合收益”账户转回,转回金额为原减值部分。债权型在发生减值后价值恢复的,可通过“资产减值损失”账户转回,但转回金额受到限制,即“转回后的账面价值不得超过假定不计提减值准备情况下该债券在转回日的摊余成本。”从目前的通常做法不难看出,准则对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减值损失的计量

(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减值损失的计量 1.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发生减值时,即使该金融资产没有终止确认,原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因公允价值下降形成的累计损失,也应当予以转出,计入当期损益。该转出的累计损失,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初始取得成本扣除已收回本金和已摊销金额、当前公允价值和原已计入损益的减值损失后的余额。会计分录为: 借:资产减值损失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从所有者权益中转出原计入资本公积的累计损失金额)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减值预备 【例题19·计算分析题】 2012年12月1日,A公司从证券市场上购入B公司的股票作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实际支付款项100万元(含相关税费5万元)。2012年12月31日,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为95万元。2013年3月31日,其公允

价值为60万元,而且还会下跌。 要求:编制上述有关业务的会计分录。(答案中的金额单位用万元表示) 【答案】 (1)2012年12月1日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成本100 贷:银行存款100 (2)2012年12月31日 借: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5 贷: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5 (3)2013年3月31日 借:资产减值损失40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5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减值预备35 2.关于已确认减值损失的可供出售债务工具,在随后的会计期间公允价值已上升且客观上与原减值损失确认后发生的事项有关的,应在原确认的减值损失范围内应当予以转回,计入当期损益(资产减值损失)。会计分录为: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减值预备 贷:资产减值损失 可供出售权益工具投资发生的减值损失,不得通过损益转回,转回时记入“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科目。 会计分录为: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减值预备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然而,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且其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权益工具投资,或与该权益工具挂钩并须通过交付该权益工具结算的衍生金融资产发生的减值损失,不得转回。

新会计准则下企业各项资产减值核算的比较与分析.doc

新会计准则下企业各项资产减值核算的比 较与分析 【摘要】本文根据新准则对资产要素的重新分类及对资产减值的重新规范,就新准则下各项资产减值核算的适用准则、资产减值损失的确认、列支与可否转回等方面进行了比较。 我国新的会计准则体系对企业资产进行了重新分类。除保留原有的按流动性、非流动性分类外,取消了短期投资和长期债权投资项目,并将原在表外披露的衍生工具(如期货投资等)改在表内反映,同时增加了资产、投资性房地产、油气资产(石油天然气开采企业)、生产性生物资产(农业企业)等。新准则对资产要素的重新分类及对资产减值会计的重新规范,使人们对各项资产减值的核算犹如雾里看花。 一、适用准则不同 流动资产与非流动资产、金融资产与非金融资产的不同特点,决定了企业各项资产减值的核算存在差异,不可能对各项资产减值的确认、计量和相关信息披露在同一项会计准则中进行规范。在我国新的会计准则体系中,虽有专门的资产减值准则(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但该准则主要规范投资性房地产、长期股权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商誉等长期资产减值的处理,

其他资产的减值则由其他相应准则规范。这种做法也与国际惯例相一致。具体如后面附表所示。 二、是否需要核算减值视资产的期末计价不同而定 资产的期末计价是指资产负债表中以何种计量属性反映资产的价值,这与资产的后续计量相关。中外会计中,资产的计量历来有成本与公允价值两种模式。采用成本模式时,资产按成本(实际成本)反映,客观、可靠,数据容易取得,而且可避免由于采用其他计量属性而引起的会计信息的差异,确保会计信息的一致性和可比性,因而是传统会计中常用的一种计量属性。在原有的损益表重心观下,由于企业持有资产的目的是自用而非销售变现,因而无须考虑其市价的变化,会计一般采用历史成本的计量模式;但在资产负债表重心观下,资产代表企业未来利益的流入,在计量资产时,就不应以反映“过去”的成本为基础,而应以反映“未来”的价值为基础。此外,在物价明显变动的情况下,采用成本模式提供的会计信息的相关、可靠、可比性比较差,由此产生了公允价值等其他计量属性。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时,信息相关性强,符合决策有用的会计目标,在成熟的资本市场中,公允价值又比较容易确定,因而受到推崇并广泛使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也在全面推广使用公允价值。 从资产的性质来看,流动资产、非流动资产对公允价值变动的敏感性存在差异。流动资产可以随时变现,对公允价值的变动非常敏感,相关性强;非流动资产则不然,公允价值的正常变动对其并不大。从公允价值在我国的情况来看,经历了禁止使用(1992年前)、大量使用(1998年起)、限制使用(2001年至今)的多次反复。考虑到会计标准国际趋同的需要,针对我国市场欠发达的现状,本次会计制度改革,我国适度、谨慎地引入了公允价值,目的是使会

新会计准则下金融工具的分类及计量定稿版

新会计准则下金融工具 的分类及计量 HUA system office room 【HUA16H-TTMS2A-HUAS8Q8-HUAH1688】

新会计准则下金融工具的分类和计量 2008年的国际金融危机给全球经济、金融市场带来巨大的破坏,危机后金融工具会计准则的复杂性和公允价值计量、金融资产减值模型的顺周期性备受指责,金融危机也使人们意识到高质量会计准则对全球金融体系和资本市场的稳定至关重要,客观上加速了金融工具准则的修订进程。2009年4月G20国领导人举行峰会,敦促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对金融工具会计准则进行全方位改革,主要目的是降低会计准则的复杂性,缓解顺周期效应。自2009年起,经历了多次修订,终于在2014年7月,IASB发布了《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9号—金融工具》(IFRS9)终稿,拟于2018年1月1日生效并取代现行《国际会计准则第39号—金融工具》(IAS39)。 为了更好实现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持续全面趋同,并结合我国企业会计的相关实务,财政部于2016年08月修订起草了《企业会计准则第 22 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征求意见稿)》、《企业会计准则第 23号—金融资产转移(征求意见稿)》和《企业会计准则第 24 号—套期会计(征求意见稿)》,(下文简称为新准则),新准则主要变更了对金融工具分类和计量,对金融资产转移的处理做了更明确的阐释,同时引进了预期信用损失法的金融工具减值模型。在整个金融资产核算体系中,金融工具的分类和计量的顺周期性受指责最多,也是本次改革的重点;同时,分类和计量也是整个核算体系的基础,后续的金融资产减值、金融资产转移、套期会计都将基于上述分类和计量,因此本文着重对金融工具的分类和计量、重分类展开讨论。 一、金融工具的分类和计量 1.1 金融资产的分类和计量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取得和收益

第三部分企业财务会计——第三章非流动资产(一) 【考试要求】 一、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1.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取得和收益 2.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期末计价 3.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处置 二、持有至到期投资 1.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取得和收益 2.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到期 3.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减值 三、长期股权投资 1.长期股权投资的取得 2.长期股权投资核算的成本法 3.长期股权投资核算的权益法 4.长期股权投资的减值 5.长期股权投资的处置 四、投资性房地产(中级) 1.投资性房地产的含义 2.投资性房地产的取得 3.投资性房地产的后续计量 4.投资性房地产的处置 本章内容中,“投资性房地产”对初级资格未做要求;以下知识点存在要求层次上的差别: 第一节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一、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概述 1.内容 1)初始确认时即被指定为可供出售的非衍生金融资产 2)除下列各资产以外的金融资产 ①贷款和应收款项 ②持有至到期投资 ③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 2.性质 介于短期持有、随时变现(交易性金融资产)和长期持有(长期股权投资、持有至到期投资)之间,取决于管理层意图。

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取得 1.入账价值:公允价值+相关交易费用 【注意】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意图在未来出售而不准备随时变现,其取得时的相关交易费用应视为产生预期经济利益的资产,计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取得成本,不能直接计入当期损益。——与“交易性金融资产”不同(计入当期损益即借记“投资收益”) 2.已宣告未发放的现金股利或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债券利息(不属于证券价值的组成部分)计入应收股利(利息)。——与“交易性金融资产”相同 3.会计处理 【例题1·单项选择题】 某企业从二级市场购入200万股股票并将其划定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每股价格4元(含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0.5元),计800万元;另支付交易费用0.48万元。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初始入账金额是: A.700万元 B.700.48万元 C.800万元 D.800.48万元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200×(4-0.5)+ 0.48=700.48(万元) 【例题2·单项选择题】(2014中) 企业取得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时,账务处理中不可能涉及的会计科目是: A.应收利息 B.应收股利 C.银行存款 D.投资收益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取得时的相关交易费用,不能直接计入当期损益(投资收益),而应计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取得成本,与交易性金融资产不同,选项D是答案。 三、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股利和利息收入——与“交易性金融资产”相同 1.收到支付价款中包含的已宣告发放的现金股利或利息 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股利(应收利息) 2.持有期内收到现金股利或利息——直接计入“投资收益” 借:银行存款/应收股利(应收利息) 贷:投资收益 四、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期末计价 1.资产负债表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以公允价值计量——与“交易性金融资产”相同

2021年新资产减值会计的现状及策略

2021年新资产减值会计的现状及策略 一、新资产减值会计存在的问题 新会计准则是与我国国情相适应同时又充分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随着新资产减值会计的实施,大量的理论研究的深入,它所存在的问题逐步显示出来。目前,从我国新会计准则中对于资产减值准备的具体规定来看,资产减值会计面临着如下问题: (一)资产减值准备的确认基础难以确定 资产减值准则针对会计实务中,部分企业以单项资产为基础而估计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十分困难的实际情况,而引入“资产组”的概念。就我国的企业管理现状和上市公司的监管机制看,资产组属于全新概念,引入资产组的概念将面临一系列困难。一是资产组概念的运用,需要有与之相适应的现金流量预算管理水平。我国的大部分上市公司没有编制长期现金流量的惯例,管理人员和会计人员对现金流量的测算普遍缺乏经验。二是我国企业规模普遍不大,中小企业居多,在辨认资产组时仍然会面临诸多实际困难。从我国企业的实际管理水平来看,新准则对于资产组的规定要在企业中得到很好的施行有比较大的难度。 (二)关于资产减值转回的问题 资产减值准备计提后不能转回,符合中国遏制财务虚假信息的原则,但与新准则中普遍应用的公允价值有些矛盾,使整个准则体系看来有些不协调。如果从防范公司舞弊的目的来看,此项规定尚可理解,但从会计的角度来看,这种做法缺乏理论依据和可操作性。会计上主

要面临不能如实反映企业的资产状况的问题。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会计信息相关性要求,使调整后的资产价值更符合客观实际,但如果减值恢复时不转回己计提的减值准备,也就无法反映资产的真实状况。 (三)较大的专业判断范围影响了信息的可靠性 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关键是确定资产预期的未来经济利益。我国采用的是经济性标准,只要资产发生减值,即当资产可收回金额低于账面价值时,就予以确认,然而,要合理确认各项资产的可收回金额有较大的难度。一是我国目前资产信息、价格市场机制尚不健全,使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缺乏依据。二是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入账后,由于技术更新、市价下跌等原因,会发生价值贬值,对其确认和计量远远超出会计人员的专业能力,需多个部门协同认定,甚至需要企业外部的专业评估机构才能认定。不仅难度大,而且时间往往滞后于会计信息披露时间。 在运用新会计准则对资产减值进行处理时,仍然要面临其他诸多的难题。例如,计提减值准备的具体方法有待明确,目前准则中的方法看起来很有道理,但在中国很难操作;预计资产未来现金流量一项内容就会使会计师疲于应付,还可能会形成会计差错。因此在实务操作中仍需进一步的探讨。 二、新资产减值会计存在问题的对策建议 高质量的会计准则,表现为能为投资者提供有用的信息,而能否达到这个目标,不仅取决于准则本身的质量,还取决于准则是否与环

金融资产的分类与计量(doc 11页)

金融资产的分类与计量(doc 11页)

第九章金融资产 一、金融资产的分类 金融资产主要包括:库存现金、应收账款、应收票据、贷款、垫款、其他应收款、应收利息、债权投资、股权投资、基金投资、衍生金融资产等。 企业应当在初始确认金融资产时,将其划分为下列四类:(1)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2)持有至到期投资;(3)贷款和应收款项;(4)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金融资产的分类一旦确定,不得随意改变,具体讲: 企业在初始确认时,①将某金融资产划分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后,不能重分类为其他类金融资产;②其他类金融资产也不能重分类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③持有至到期投资、贷款和应收款项、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等三类金融资产之间,也不得随意重分类。 提醒注意:上述四类金融资产初始计量均按“公允价值”计量。但是后续计量却分为两类:一

应收股利(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 应收利息(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利息) 投资收益(相关的交易费用) 贷:银行存款等 注意两点: 一是交易性金融资产取得时发生的“相关交易费用”,要记入当期损益(借记:投资收益),不能记入成本。但是,其他类金融资产取得时所发生的交易费用要计入初始成本。 二是企业取得各类金融资产(包括长期股权投资)支付的价款中包含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或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债券利息,应当单独确认为应收项目(应收股利/应收利息),不构成金融资产的初始入账金额。 (2)持有期间获得的现金股利或利息 借:应收股利(或应收利息) 贷:投资收益 收到时: 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股利(或应收利息) (3)持有期间,在资产负债表日,应确认公允价值变动 ①如果公允价值上升,按高于其账面余额的差

各种金融资产会计处理以及会计分录精华版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的会计处理 会计分录 (一)企业取得交易性金融资产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公允价值) 投资收益(发生的交易费用) 应收股利(实际支付的款项中含有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应收利息(实际支付的款项中含有已到付息期尚未领取的利息)贷:银行存款等

(二)持有期间的股利或利息 借:应收股利(被投资单位宣告发放的现金股利X投资持股比例)应收利息(资产负债表日计算的应收利息) 贷:投资收益 (三)资产负债表日公允价值变动 1.公允价值上升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2.公允价值下降 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四)出售交易性金融资产 借:银行存款(价款扣除手续费)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 投资收益(差额,也可能在借方)

同时: 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原计入该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贷:投资收益 或: 借:投资收益 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持有至到期投资的会计处理 会计分录 (一)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初始计量

借: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面值) ――利息调整(差额,也可能在贷方) 应收利息(实际支付的款项中包含的利息) 贷:银行存款等 (二)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后续计量 借:应收利息(分期付息债券按票面利率计算的利息) 贷:投资收益(持有至到期投资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计算确定的利息收入)持有至到期投资一一利息调整(差额,也可能在借方) 三、贷款和应收款项的会计处理 (一)贷款 1 ?未发生减值 (1)企业发放的贷款

借:贷款——本金(本金) 贷:吸收存款等 贷款——利息调整(差额,也可能在借方) (2)资产负债表日 借:应收利息(按贷款的合同本金和合同利率计算确定) 贷款——利息调整(差额,也可能在贷方) 贷:利息收入(按贷款的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计算确定) 合同利率与实际利率差异较小的,也可以采用合同利率计算确定利息收入(3)收回贷款时 借:吸收存款等 贷:贷款——本金 应收利息 利息收入(差额) 2.发生减值 1)资产负债表日,确定贷款发生减值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减值管理办法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减值管理办法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减值管理办法 一、总则 为了规范公司(以下简称“公司”)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后续计量中减值准备计提的判断标准、计量依据、审批程序,以保证公司相关财务数据核算的一致性、规范性、准确性,有效防范化解资产损失的风险,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和公司《内部控制手册》的规定,特制定本管理办法。 二、范围 本规定适用于公司本部、公司所属分公司以及公司全资、控股子公司。 三、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减值损失的确认 公司应当在资产负债表日对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进行减值测试,如果有客观证据表明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发生减值的,应当确认减值损失,计提减值准备。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发生减值时,即使该金融资产没有终止确认,原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中的因公允价值下降形成的累计损失,应当予以转出,计人当期损益。 四、判断标准及计量依据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及相关规定,表明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发生减值的客观证据,是指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初始确认后实际发生的、对该金融资产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有影响,且企业能够对该影响进行可靠计量的事项。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发生减值的客观证据,包括下列各项: 1、发行方发生严重财务困难; 2、发行方很可能倒闭或进行其他财务重组; 3、因发行方发生重大财务困难,该金融资产无法在活跃市场继续交易; 4、权益工具发行方经营所处的技术、市场、经济或法律环境等发生重大不利变化,使权益工具投资人可能无法收回投资成本; 5、权益工具投资的公允价值发生严重或非暂时性下跌,严重下跌指公允价值低于成本价的 50%,且持续时间超过一年;非暂时性下跌是指公允价值低于成本价的 80%,且持续时间超过三年; 6、其他表明金融资产发生减值的客观证据。 公司在根据以上客观证据判断金融资产是否发生减值损失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这些客观证据相关的事项必须影响金融资产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并且能够可靠地计量。否则,对于预期未来事项可能导致的损失,无论其发生的可能性有多大,均不能作为减值损失予以确认。 2、公司通常难以找到某项单独的证据来认定金融资产是否已发生减值,因而应综合考虑相关证据的总体影响进行判断。 3、金融资产发行方信用等级下降本身不足以说明企业所持的金融资产发生了减值。但是,如果企业将金融资产发行方的信用等级下降因素,与可获得的其他客观的减值依据联系起来,往往能够对金融资产是否已发生减值作出判断。 4.对于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其公允价值低于其成本本身不足以说明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已发生减值,而应当综合相关因素判断该金融资产公允价值下降是否是严重或非暂时性下跌的。同时,公司应当从持有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整个期间来判断。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一般会计分录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一般会计分录 1.取得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时 如果是股权投资则分录如下: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成本(买价-已宣告未发放的现金股利+交易费用)应收股利 贷:银行存款 如果是债券投资则此分录如下: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成本(面值) ――应计利息 ――利息调整(溢价时) 应收利息 贷:银行存款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利息调整(折价时) 2.可供出售债券的利息计提 同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核算,只需替换总账科目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3.资产负债表日,按公允价值调整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价值: (1)如果是股权投资 期末公允价值高于此时的账面价值时: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期末公允价值低于此时的账面价值时: 反之即可。 (2)如果是债券投资 ①期末公允价值高于账面价值时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如果是低于则反之。 ②需特别注意的是,此公允价值的调整不影响每期利息收益的计算,即每期利息收益用当期期初摊余成本乘以当初的内含报酬率来测算。 4.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减值的一般处理 借:资产减值损失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当初公允价值净贬值额)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如果为债券工具,因价值上升反冲时: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贷:资产减值损失 如果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为股票等权益工具投资的(不含在活跃市场上没有报价、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权益工具投资):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5.将持有至到期投资重分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时 见持有至到期投资的讲解

第34讲-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的核算

第二节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的核算 一、确认 1.金融资产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应当分类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第二类):矚慫润厲钐瘗睞枥庑赖。 (1)企业管理该金融资产的业务模式既以收取合同现金流量为目标又以出售该金融资产为目标。 (2)该金融资产的合同条款规定,在特定日期产生的现金流量,仅为对本金和以未偿付本金金额为基础的利息的支付。聞創沟燴鐺險爱氇谴净。 【提示1】对于收取合同现金流量的目标来说,摊余成本是最相关的计量基础,对于出售的目标来说,公允价值是最相关的计量基础。公允价值信息和摊余成本信息都有助于报告使用者决策。在第二类业务模式下,通常涉及更高频率或更大价值的出售,主体的业绩同时受到收取合同现金流量和实现公允价值的影响,所以,在资产负债表中以公允价值计量资产,在利润表中列报摊余成本的信息,利息收入或利息费用计入损益,公允价值的总变动和计入损益的金额之间的差额在其他综合收益中列报。残骛楼諍锩瀨濟溆塹籟。 【提示2】在初始确认时,企业可以将非交易性权益工具投资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该指定一经做出,不得撤销。该指定的金融资产不需要计提减值准备。酽锕极額閉镇桧猪訣锥。 2.金融资产满足下列条件之一的,表明企业持有该金融资产的目的是交易性的: (1)取得相关金融资产或承担相关金融负债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近期出售或回购。 (2)相关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在初始确认时属于集中管理的可辨认金融工具组合的一部分,且有客观证据表明近期实际存在短期获利模式。彈贸摄尔霁毙攬砖卤庑。 (3)相关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属于衍生工具。但符合财务担保合同定义的衍生工具以及被指定为有效套期工具的衍生工具除外。謀荞抟箧飆鐸怼类蒋薔。 二、计量 (一)初始计量 1.企业初始确认金融资产应当按照公允价值计量。 2.交易费用的会计处理 对于第二类别的金融资产,交易费用应当计入初始确认金额。 3.应收项目的会计处理 应收项目,指购买金融资产时,买价中有时包括发行方已宣告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或已到期尚未领取的利息。 应收项目应当单独确认为“应收股利”或“应收利息”,不计入金融资产的初始成本。

资产减值会计的发展历程和发展方向

资产减值会计的发展历程和发展方向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目前我国会计准则的制定开始向国际会计准则靠拢。由于财务会计的一个核心问题是会计计量,而会计计量的关键在于计量属性的选择。不同的计量属性,会产生不同的会计信息。本文将从此入手,探讨资产减值会计的发展历程、产生原因、计量标准和发展方向。 [关键词]企业会计准则资产减值会计确认与计量标准 一、我国资产减值会计的发展历程 1992年我国第三次会计改革前,在我国会计法、各项会计制度中都没有提到资产减值准备的问题。1992年11月30日两则两制发布后.才第一次出现了坏账准备这样一种资产减值准备,而且规定企业对坏账损失既可采用备抵法又可采用直接转销法核算。也就是说,只有当企业坏账损失采用备抵法核算时,企业才可能提取坏账准备这样一种资产减值准备。在《外商投资企业会计制度》中规定,外商投资企业在规定情况下必须计提坏账准备和存货变现损失准备(即现在所说的存货跌价准备)两种资产减值准备。在1998年《股份制试点企业会计制度》和随后的《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中规定,企业提取的资产减值准备有坏账准备、存货跌价准备、短期投资跌价准备和长期投资减值准备四种。在2000年12月29日发布的《企业会计制度》中规定.除金融企业和小型企业外的其他企业提取的资产减值准备有坏账准备、存货跌价准备、长期投资减值准备、短期投资跌价准备、委托贷款减值准备、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在建工程减值准备、无形资产减值准备等八种。在2001年11月发布的《金融企业会计制度》中规定,金融企业提取的有自营证券跌价准备等九种。将在2007年1月1日实施的《企业会计准则》颁布后,资产减值准备的核算又成为新制度中的一大亮点。新的会计准则不仅增加了资产组减值、商誉减值,细化了减值迹象,还引入了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可收回金额,更强调了“资产减值损失一经确认,在以后会计期间不得转回”、“企业合并形成的商誉,至少应当在每年年度终了进行减值测试”。可见,目前的关于资产减值准备规定不仅体现了谨慎性原则的重要性,更是为了防止企业人为随意调节利润,同时也保证了企业财务资料的真实性,可比性,增加企业会计信息的透明度。 二、实施资产减值会计的原因

注会会计-第41讲_金融资产的分类,金融负债的分类

第二节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的分类和重分类 ◇金融资产的分类 ◇金融负债的分类 ◇金融工具的重分类(移入“第四节金融工具的计量”) 企业应当根据其管理金融资产的业务模式和金融资产的合同现金流量特征,将金融资产划分为以下三类:(1)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 (2)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 (3)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 企业应当结合自身业务的特点和风险管理要求,对金融负债进行合理分类。企业对所有金融负债均不得进行重分类。 一、金融资产的分类 (一)关于企业管理金融资产的业务模式 1.业务模式评估 企业管理金融资产的业务模式,是指企业如何管理其金融资产以产生现金流量。业务模式决定企业所管理金融资产现金流量的来源是收取合同现金流量、出售金融资产还是两者兼有。 企业管理金融资产的业务模式,应当以企业关键管理人员决定的对金融资产进行管理的特定业务目标为基础确定,应当以客观事实为依据,不得以按照合理预期不会发生的情形为基础确定。 2.以收取合同现金流量为目标的业务模式 在以收取合同现金流量为目标的业务模式下,企业管理金融资产旨在通过在金融资产存续期内收取合同付款来实现现金流量,而不是通过持有并出售金融资产产生整体回报。 即使企业在金融资产的信风险增加时为减少信用损失而将其出售,金融资产的业务模式仍然可能是以收取合同金流量为目标的业务模式。 如果企业能够解释出售的原因并且证明出售并不反映业务模式的改变,出售频率或者出售价值在特定时期内增加不一定与以收取合同现金流量为目标的业务模式相矛盾。 【教材例14-1】甲企业购买了一个贷款组合,且该组合中有包含已发生信用减值的贷款。如果贷款不能按时偿付,甲企业将通过各类方式尽可能实现合同现金流量,例如通过邮件、电话或其他方法与借款人联系催收。同时,甲企业签订了一项利率互换合同,将贷款组合的利率由浮动利率转换为固定利率。 本例中,甲企业管理该贷款组合的业务模式是以收取合同现金流量为目标。即使甲企业预期无法取全部合同现金流量(部分贷款已发生信用减值),但并不影响其业务模式。此外,该公司签订利率互换合同也不影响贷款组合的业务模式。 3.以收取合同现金流量和出售金融资产为目标的业务模式 在以收取合同现金流量和出售金融资产为目标的业务模式下,企业的关键管理人员认为收取合同现金流量和出售金融资产对于实现其管理目标而言都是不可或缺的。例如,企业的目标是管理日常流动性需求同时维持特定的收益率,或将金融资产的存续期与相关负债的存续期进行匹配。 【教材例14-2】甲银行持有金融资产组合以满足其每日流动性需求。甲银行为了降低其管理流动性需求的成本,高度关注该金融资产组合的回报。包括收取的合同付款和出售金融资产的利得或损失。 本例中,甲银行管理该金融资产组合的业务模式以收取合同现金流量和出售金融资产为目标。 4.其他业务模式 如果企业管理金融资产的业务模式,不是以收取合同现金流量为目标,也不是既以收取合同现金流量又出售金融资产来实现其目标,该金融资产应当分类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 (二)关于金融资产的合同现金流量特征 金融资产的合同现金流量特征,是指金融工具合同约定的、反映相关金融资产经济特征的现金流量属性,企业分类为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和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其合同现金流量特征应当与基本借贷安排相一致。即相关金融资产在特定日期产生的合同现金流量仅为对本金和以未偿付本金金额为基础的利息的支付(本金加利息的合同现金流量的特征)。

《会计》知识点: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损失的计量

《会计》知识点: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损失的计量知识点:持有至到期投资、贷款和应收款项减值损失的计量 1.发生减值时 期末应将摊余成本与该金融资产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进行比较,如果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较低,则应考虑计提减值。 具体账务处理为: 借:资产减值损失 贷: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 坏账准备 贷款损失准备 注意: (1)计算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时,折现率的选择: ①原则上首选该金融资产的原实际利率; ②对于浮动利率贷款、应收款项或持有至到期投资,在计算未来现金流量现值时可采用合同规定的现行实际利率作为折现率。 短期应收款项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与其现值相差很小的,在确定相关减值损失时,可不对其预计未来现金流量进行折现。 (2)对于存在大量性质类似且以摊余成本后续计量金融资产的企业,在考虑金融资产减值测试时: ①对于单项金额重大的金融资产,应单独进行减值测试。 单独进行减值测试未发生减值的,应当将其放在具有类似信用风险特征的金融资产组合中再进行减值测试。 ②对于单项金额不重大的金融资产,可以单独进行减值测试,或包括在具有类似信用风险特征的金融资产组合中进行减值测试。 (3)单独进行减值测试未发生减值的金融资产(包括单项金额重大和不重大的金融资产),应当包括在具有类似信用风险特征的金融资产组合中再进行减值测试。 已单项确认减值损失的金融资产,不应当包括在具有类似信用风险特征的金融资产组合中进行减值测试。 2.已确认减值损失的金融资产价值恢复时

对于持有至到期投资、贷款和应收款项等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确认减值损失后,如有客观证据表明该金融资产价值已恢复,且客观上与确认减值损失后发生的事项有关,原已确认的减值损失应当予以转回,计入当期损益。 转回减值损失的会计分录如下: 借: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 坏账准备 贷款损失准备 贷:资产减值损失 ※注意:转回后的账面价值不应当超过假定不计提减值准备情况下该金融资产在转回日的摊余成本。 注意: (1)外币金融资产发生减值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应先按外币确定,在计量减值时再按资产负债表日即期汇率折算为记账本位币反映的金额。 该项金额小于相关外币金融资产以记账本位币反映的账面价值的部分,确认为减值损失,计入当期损益。 (2)持有至到期投资、贷款和应收款项等金融资产确认减值损失后,利息收入要继续确认,且应当按照确定减值损失时对未来现金流量进行折现采用的折现率作为利率计算确认。

资产减值准备的确认、计量和披露

一、资产减值准备的确认和计量1、短期投资跌价准备。短期投资是指企业购入能够随时变现并且持有时间不准备超过1年的投资,包括各种股票、债券、基金等。企业应当在期末对各项短期投资进行全面检查,如果短期投资市价低于成本,应按其差额确认并计提短期投资跌价准备。实际工作中,企业在运用短期投资成本与市价孰低法时,可以根据其具体情况分别采用按投资总体、投资类别或单项投资确认计提跌价准备。如果某项短期投资比重占整个短期投资的10%及以上的,则应按单项投资为基础计算并计提跌价准备。2、存货跌价准备。存货是指企业在日常生产经营过程中持有以备出售,或者仍然处在生产过程,或者在生产或提供劳务过程中将消耗的材料或物料等,包括库存材料、商品、在产品等。期末,如因存货毁损、全部或部分陈旧过时或销售价格低于成本等原因,使存货成本高于可变现净值的,应按可变现净值低于成本的部分,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在实际工作中,通常按单个存货项目的成本与可变观净值差额计提。如满足制度规定的条件,也可以合并计提,或按存货类别计提。关于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的具体情形,《企业会计制度》规定,企业存在下列情况之一的,应当计提存货跌价准备:(1)市价持续下跌,并且在可预见的未来无回升的希望;(2)企业使用该项原材料生产的产品成本大于产品的销售价格;(3)企业因产品更新换代,原有库存材料已不适应新产品的需要,而该原材料的市场价格又低于其账面成本;(4)因企业所提供的商品或劳务过时或消费者偏好的改变而使市场的需求发生变化,导致市场价格逐渐下跌;(5)其它足以证明该项存货实质上已经发生减值的情形。此外,对存在一些特殊情形的存货,如,已霉烂变质的存货、已过期且无转让价值的存货、生产中已不再需要且已无使用价值和转让价值的存货、其他足以证明已无使用价值和转让价值的存货,根据规定,应将该存货账面价值全部转入当期损益。3、坏账准备。应收款项是指企业在正常经营活动中,由于销售商品、产品或提供劳务,而应向购货单位或接受劳务单位收取的款项,包括应收账款和其他应收款。企业应当定期或年终,预计各项应收款项可能发生的坏账,对没有把握能够收回的应收款项,计提坏账准备。企业在确定坏账准备的计提比例时,应当根据以往经验、债务单位的实际财务状况和现金流量状况,以及其他相关信息合理地估计,并自行确定计提坏账准备的方法,采用备抵法核算坏账损失。需要注意的是:(1)关于应收票据。对有确凿证据证明不能够收回或收回的可能性不大的未到期应收票据,应将其账面余额转入应收账款,然后,再计提坏账准备;(2)关于预付账款。对有确凿证据表明其不符合预付款性质,或者因供货单位破产、撤销等原因已无望再收到所购货物的预付账款,应将原计入预付账款的金额转入其他应收款,然后,再计提坏账准备。4、长期投资减值准备。长期投资是指除短期投资以外的投资,包括持有时间准备超过1年(不含1年)的各种股权性质的投资、不能变现或不准备随时变现的债券、其他债权投资和其他长期投资。企业应当定期或年终,对因市价持续下跌或被投资单位经营状况恶化等原因导致其可收回金额低于账面价值的长期投资,按其差额计提减值准备。[!--empirenews.page--]关于如何计提长期投资减值准备,《企业会计制度》并没有具体的规定,只给出一个标准,这就需要企业会计人员进行职业判断。《企业会计制度》规定,对有市价的长期投资可以根据下列迹象判断是否应当计提减值准备:(1)市价持续2年低于账面价值;(2)该项投资暂停交易1年或1年以上;(3)被投资单位当年发生严重亏损;(4)被投资单位持续2年发生亏损;(5)被投资单位进行清理整顿、清算或出现其他不能持续经营的迹象。对无市价的长期投资可以根据下列迹象判断是否应当计提减值准备:(1)影响被投资单位经营的政治或法律环境的变化,如税收、贸易等法规的颁布或修订,可能导致被投资单位出现巨额亏损;(2)被投资单位所供应的商品或提供的劳务因产品过时或消费者偏好改变而使市场的需求发生变化,从而导致被投资单位财务状况发生严重恶化;(3)被投资单位所在行业的生产技术等发生重大变化,被投资单位已失去竞争能力,从而导致财务状况发生严重恶化,如进行清理整顿、清算等;(4)有证据表明该项投资实质上已经不能再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其他情形。5、委托贷款减值准备。委托贷款是指企业按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