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过滤与文化误读

文化过滤与文化误读
文化过滤与文化误读

文化过滤与文学误读

——中国象征主义和西方象征主义比较研究

摘要:象征主义在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被介绍到中国,为众多中国作家所接受,但在传播过程中却不断被遮蔽嬗变。中国作家们将其与中国传统文化结合,提出以“天人合一”

为核心的审美观念,并且过滤了它的超验性,将其与其他现代主义思想融会贯通,使之与初始大相径庭。

关键词:象征;天人合一;超验性;现实

作为一种创作美学,象征主义古已有之,与浪漫主义、现实主义一道,被称为文学史上具有原型意义的三种基本创作美学。它产生于19世纪中叶的法国,然后波及欧洲其他国家,至20世纪20年代,有了进一步发展,成为国际性文学流派。中国五四新文化运动为它提供了契机,伴随着各个留学知识分子的归国,它被带到了中国,开始在这一片黄土地上生根发芽,渐渐成为中国作家创作过程中运用最广的写作方式之一。象征主义反对肤浅的抒情和直露的说教,主张情与理的统一,运用象征、暗示、意象、隐喻等手法,它希望作家们能够尽情利用自身豪放不羁的联想以及音乐性的语言来表现理念世界的美和无限性,曲折地表达作者的思想和复杂微妙的情绪、感受。中国有着灿烂斑驳的传统文化,孔儒、老庄、唐诗宋词元曲,无一不传达着中国人民的智慧,也无一不影响着中国百姓的思想。作为一种舶来品,象征主义并没有完全地被中国作家接受,它不断地被取舍和嬗变,以致成为了一种“中国特色”。

一、将西方象征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结合,更注重天人合一和境界。

西方现代主义诸多思想在五四时期被引入到中国,而象征主义特别受中国作家的亲睐,成为作家笔下的宠儿。它能够独领风骚,占据鳌头,在于中国作家们发现它其中“象征”这一核心观念与中国《诗经》中“兴”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提出这一观点的第一人是周作人,在周作人《扬鞭集》序中提到:“我只认抒情是诗的本分,而写法则觉得所谓‘兴’最有意思,用新名词来讲或可以说是象征”,在这里,周作人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兴”与西方象征主义中的“象征”等同了起来,兴即是象征。但是周作人对“象征即兴”的理解只是依凭感觉的敏锐,仅仅在艺术表现层面对“象征”与“兴”进行了探讨,并没有触及二者在诗歌观念层的涵义。

作为20世纪30年代中国象征主义诗学理论代表的梁宗岱通过自己的研究比较,提出了“契合说”,说明了中国的象征主义与西方的象征主义在‘境界’上是有所区别的。

中国象征主义与西方象征主义的审美追求的区别在于:西方象征主义追求的是心灵与物质世界的对应、沟通和对物质世界的超越;中国象征主义则力图要达到“心与物冥”、“主客消融”、“天人合一”的艺术境界。梁宗岱说:“这大千世界不过是宇宙大灵底化身;生机到处,它便幻化为和变现为万千的气象和华严的色相。”这些说法是老庄与禅宗天人合一思想的复述。梁宗岱主张感悟至美境界须放弃理智与意志,当用“清澈的心耳去谛听,玲珑的心机去细认”,这主张显然源自庄子的“坐忘”、“心斋”。“诗化精神自身”是庄子为代表的中国艺术精神的核心,也是梁宗岱象征主义诗论的核心。“我们内在底真与外界底真调协了,混合了。我们消失,但是与万化冥合了。我们在宇宙里,宇宙也在我们里:宇宙和我们底自我只合成一体,反映着同一的荫影和反应着同一的回声。”西方象征主义的代表波德莱尔的“感应说”却认为“象征是一种固有的客观存在,自然界万事万物之间,外部世界与人的精神世界之间,有一种内在的感应关系,他们彼此沟通,互为象征,世界原本就是一座象征的森林,它暗示着多重复杂的意义,诗人应对这种神秘深奥的感应心领神会,应当去发现和变现这种固有的象征关系

和通感现象来沟通心灵世界与自然世界”。西方象征主义讲究心与自然的沟通,而中国审美核心却是“融合”,心与物、物与自然、心与自然的融合,万物皆是一体的融合。

梁宗岱对于“象征”也做出了自己的理解,“一是融洽或无间,二是含蓄或无限。所谓融洽是指一首诗底情与景,意与象底徜恍迷离,融成一片;含蓄则指它暗示给我们的意义和兴味底丰富和隽永,……藉有形寓无形,藉有限表无限,藉刹那抓住永恒,使我们只在梦中或出神底瞬间瞥见的遥遥的宇宙变成近在咫尺的现实世界,正如一个蓓蕾蓄着炫馒芳菲的春信,一张落叶预奏那弥天漫地的秋声一样。所以,它所赋形的,蕴藏的,不是兴味索然的抽象观念,而是丰富,复杂,深邃,真实的灵境。”这与他的“契合说”相互呼应。

二、过滤了西方象征主义的超验性。

对于西方象征主义诗人来说,超现实的或神圣的理想世界才是完美的,有意义的,阿瑟·西蒙在《象征主义文学运动》中断言“象征主义带着一切宗教仪式般的义务和职责,使其自身变成了一种宗教”,西方象征主义诗人确认自己的宗教追求,毫不掩饰自己的理念色彩,这就是所谓的西方象征主义里面的“超验性”。象征主义在传入中国的过程中,出自于我们自身非宗教文化的防卫本能,几乎被不留痕迹地遮蔽了,中国作家们舍弃了这一内容。卞之琳只接受了象征主义诗歌音乐性、暗示性的特点,拒斥了居于本体论地位的超验性,也拒斥了由超验性所派生的神秘色彩和颓废基调。他不像瓦雷里、波德莱尔等人向超验的彼岸世界,其诗歌中展现的是一个质实的、充满人间烟火气的现实世界,甚至他的智性诗也自然涤除了后期象征主义诗人艾略特、瓦雷里等诗作中的玄学成分、形而上的质素。卞之琳的智性诗仍是从实际的人生经验出发,是由普通的人生世相上升到普遍的哲理内涵,是从具体到抽象。例如:由小孩儿向山谷中扔石头联想到人投生人世的偶然(《投》);由巷中人与墙内人以一滴宿雨相联系联想到人世间的缘分

际遇(《泪》);由鱼化石这一实实在在的科学意象上升到“生生之谓易”的哲理思索;由照镜子这一再平常不过的日常举动感悟出“装饰的意义”———“我完成我以完成你”(《妆台》;由雪花消融的晶滢剔透中升华出人生结晶的境界……

相对于西方象征主义诗人喜欢构筑神话框架、采用大量神话意象,卞之琳却善于写平常事、作平常语,罗列的都是日常所见的事物。因此,在他的诗歌中见不到西方象征主义诗歌中常有的神秘、诞幻的质素,其风格与阿左林的散文一样亲切、自然而随便。

早在1925年,中国象征主义诗人穆木天就在告青年一诗中表达了对超验世界的质疑::“诗歌不是在九霄天外,诗歌就在人间的国里。”

三、象征主义与其他现代主义思想融合

中国的象征主义不仅仅是象征主义,作家在创作过程中往往会将其与现实主义、浪漫主义的诸多内容融合,博众家之长。这样的作家,一代文豪鲁迅最为突出。象征主义反对浪漫主义、唯美主义、现实主义和自然主义,而鲁迅的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就是现实主义与象征主义完美结合的典范。他采用现实主义手法, 侧重用心理描写的技巧, 塑造了一个“迫害狂”的典型形象。我们只从现实主义的角度去理解, 那只能看到封建礼教、封建宗法制度对人的迫害, 而如果我们从象征主义的角度品读, 则会发现更多蕴藉的深意: 那狼子村不就隐喻着剥削人到敲骨吸髓程度的整个封建社会吗? 那“古久先生的陈年流水簿子”不就是两千年封建社会的历史吗? 而狂人“踹了一脚”不能只认为是一个疯子的无意识的举动, 更应理解为一个英雄向封建统治、封建礼教的清醒的有力一击, 是进攻的开始。那“狂人”在历史书中, 在满纸的仁义道德之间, 从字缝里看出字来, 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 这也不能仅仅看做是一个地道的疯子所说的生动的疯话, 更应理解成最清醒的战士, 所说的最清楚的反封建的真理。鲁迅用《狂人日记》证明了现实主义和象征主义可以在一部小说中并存, 并且能够相互补充, 相得益彰。

《药》写了华、夏两家的悲剧, 华老栓愚昧迷信。买人血馒头为儿子小栓治病, 最后白白丢了小栓的性命; 反清的革命志士夏瑜, 因为伯父向清政府告密而被杀, 他抱着解放群众的心愿而流的血, 由于不被群众所理解, 只成了毫无意义的, 连痨病也不能治的“药”。这本来只是两家的悲剧, 可作者特意安排两个悲剧的主人公一家姓“华”, 一家姓“夏”, 而合起不正是我们国家的古称———“华夏”, 用这两家象征整个中华民族, 悲剧的意义也随之扩大, 提升为中华民族的悲剧,可谓画龙点睛。贯穿小说始终的“药”和小说结尾部分出现的“乌鸦”都是作者使用象征主义手法的载体。“药”的失效, 暗喻着要想治好痨病需要另寻良药, 而根治国民愚昧落后的思想病症更需要民主主义革命者另寻有效方法。乌鸦本是夏四奶奶期待着飞上夏瑜的坟头显灵衔冤的, 可是那乌鸦先是“在笔真的树枝间, 缩着头, 铁铸一般站着”, 后是“哑———的一声大叫”,“张开两翅, 一挫身, 直向着远处的天空, 箭也似的飞去了”。乌鸦的“不合作”, 象征着夏四奶奶等人愚昧、迷信、落后思想的失败, 也暗示着科学、民主思想必将得胜。

在鲁迅的作品中,我们能够清楚地看到,象征主义与现实主义、意识流的创作手法相得益彰。中国作家们汲取的不是一家之言,而是将这些西方思想融会贯通,通过不断创新、实践,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走出自己的路。

【参考文献】

[1] 梁宗岱《诗与真·诗与真二集》北京:外国文学出版社

[2] 梁宗岱《诗与真·诗与真二集》北京:外国文学出版社

[3] 梁宗岱:《象征主义》

[4] 《论卞之琳对西方象征主义诗歌的批判性接受》唐慧丽

《五魁》:从欲望的压抑与变态到对文化的匪性反叛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1d13732198.html, 《五魁》:从欲望的压抑与变态到对文化的匪性反叛 作者:姚宝香 来源:《青年文学家》2018年第06期 基金项目:本文是陕西省社科基金项目“从小说到影视——当代陕西作家作品的影视改编研究”(2015J030)的成果之一。 摘要:贾平凹的小说《五魁》被第五代导演黄建新改编成同名电影,本文试图从80年代末90年代初文学的潮流化特征与第五代导演的集体风格入手,解读文学与电影的契合,分析小说《五魁》在改编为电影时的诸多差异,贾平凹的小说呈现更多的是欲望压抑与变态,而电影则更多地表现为对文化的一种反叛,而这种改变在场景的选择以及主题的设定方面又落入了前人的窠臼。 关键词:文学与电影;欲望的压抑;文化反叛 作者简介:姚宝香(1979-),女,陕西西安人,硕士,西京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中国当代文学、影视文学。 [中图分类号]:J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8)-06--02 一、文学与电影的契合 贾平凹在1990-1991年有4部描写山林土匪的中篇:《美穴地》《白朗》《五魁》《晚雨》,这四个中篇常被称为贾平凹的“土匪系列”小说,而西安电影制片厂1993年将小说《五魁》改编成了电影,导演是黄建新,编剧是杨争光,由演员张世、王兰、王馥荔、王玉梅等人担任主演。影片《五魁》常被认为是由海外投资的西部模式的影片,是一部纯粹表现大陆黄土高原风味的文学电影。 而电影在80年代中后期到90年代初期也出现了对民族文化进行反思的作品,承担着对民族生命力的唤醒作用。此时出现的第五代导演与当时的寻根文学出现了强烈的共振,他们强烈渴望通过影片探索民族文化和民族心理结构。在中国电影因第五代导演走向世界的同时,他们也被人指责动机不纯的兜售民俗景观,展现落后蛮荒和欲望,以满足西方世界对中国的好奇心和窥探欲,这种批评无疑是有失公允的。贾平凹的《五魁》经黄建新导演、杨争光编剧改编之后也有着深沉的文化反叛精神,电影《五魁》又名《验身》和《木人新妇》,在贾平凹小说的基础上进行了非常大的创作改编,其中有惊喜也有遗憾。

浅谈传统文化没落的原因

浅谈传统文化没落的原因 论文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 认识 发展 摘要:提起传统文化,成长于文化断层期的现代人多数没有什么清晰的概念,却出现了诸多文化侵略现象。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缺乏深刻的了解与认识,把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对立,不顾自己民族的特点,一味模仿或照搬别的文化,是造成这种现在的主要原因。 提起传统文化,成长于文化断层期的现代人多数没有什么清晰的概念。有所涉猎的人可能感叹地说: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也有人可能会说,在现今时代,传统文化已经过时。由此可见,中国传统文化正在慢慢的流失,而我们的国民,却没有意识到,只是盛赞现代生活丰富多彩,文化七彩斑斓。 我国政府历来十分重视民间传统文化的保护,但由于传统文化的脆弱性和“文化大革命”的劫难,我国传统文化的生存现状仍然特别令人担忧:随着现代化进程、城市化步伐的加快和外来文化的冲击,大批风情独特的古村落、民居、作坊及其他文化遗址遭到破坏,大量珍贵的无形文化遗产失去传承,更严重的是出现了诸多文化侵略现象, 2005年底,沸沸扬扬的韩国将端午节申遗事件终于尘埃落定,韩国成功的 将“江陵端午祭”申报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人类传说及无形遗产”。这无疑是中华文化的一次耻辱,炎黄子孙永远的心痛! 2006年10月,韩国拟将中医改为韩医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消息,所谓“韩医”,其实与中医是一脉相承的,病理理论和治疗方法基本类似。等等类似的事件多不胜数。礼失于野,而路人拾之,我们在这时才幡然醒悟,大声疾呼,可惜,悔之晚矣,在我们痛呼时,是否在想想,如何加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发展。 目前我国在实行文化强国战略。一个国家走向现代化,总要有建立在一定的经济、政治之上的文化,否定传统文化,也是否定历史,否定民族精神。人为地割断自己的“根”。美国文化哲学家怀特说过:“文化是一个连续的统一体,文化发展的每个阶段都产生于更早的文化环 境”,“现在的文化决定于过去的文化,而未来的文化仅仅是现在文化潮流的”。可以说,一个国家民族的发展史,也就是发展和丰富传统的历史。同样,作为凝聚和激励人民重要力量的民族精神也是传统文化长期熏陶与培育的结果,是传统文化的结晶。一个民族陷入任何困境都不可怕,可怕的是失去民族精神支柱,精神上无所依托。所以,如何对待传统文化问题,决不单纯是个文化问题,而是一个关系民族命运发展的问题。许多历史事实证明,一个国家走上民族振兴,走向现代化,无不是从弘扬民族精神做起。民族精神是民族之魂。否定传统文化,必然抹煞

比较文学思考题

比较文学简答题 比较文学三个发展状况(综述) 第一阶段与“法国学派”: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50年代,以法国学派的影响研究为主流和代表,为比较文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注重不同文学之间实际存在的交流与影响,它们之间实际存在的关系成为进行比较文学研究的前提。(梵第根、基亚说)以下观点代表了这一阶段比较文学最突出的特点,即强调不同文学之间关系和影响的实际存在,并对这种关系和影响进行实证性研究。(梵第根:比较文学研究的是两国间的文学关系,而研究的目的是发现作品之间的影响和假借及其“经过路线”;基亚:比较文学就是国际文学的关系史。比较文学工作者站在语言的或民族的边缘,注视着两种或多种文学之间在题材、思想、书籍或感情方面的彼此渗透。“凡是不存在关系的地方,比较文学的领域就停止了。”)第二阶段与美国学派:主张打破限于事实联系的影响研究,展开各国文学之间无事实联系的平行研究,同时,关注文学本身的价值而不是“影响”的考证;耶鲁大学和印第安纳大学成为比较文学的中心,以韦勒克、列文、雷马克、维斯坦因等人为代表。贡献:第一,扩大了研究的领域,把不同学科引入到研究中来;第二,把比较文学研究的目光转向了文学的内部,更加关注作品的结构、语言、层次等方面的问题;第三,开拓了多元的研究方法,主张针对不同作品、不同问题运用不同方法,或综合运用多种方法。 第三阶段与中国学派:20世纪70年代以来,国际比较文学进入自身发展的第三个阶段,以东方,特别是中国比较文学的兴起为中心事件。中国学派的崛起进一步推进了比较文学的跨文明研究,同时,创造了一些具有真正全球意义的研究方法,使总体文学研究真正具有了世界性。贡献:其一、发明了比较文学研究中双向“阐发研究”的新类型,即从以西方理论阐释中国文学和文论到以中国理论阐发西方文学和文论。其二、真正将其“跨越性”从跨国家民族、跨学科扩展至世界性的跨文明研究,将异质文明纳入文学的比较视域。 比较文学研究的对象 具有跨越性(国家、民族、语言、学科、文明等)与可比性的文学(作品、现象、理论、与之相关的社会文化现象等)关系;包括: 具有跨越性的文学间的外部关系(史); 具有跨越性的文学间内部要素(主题、类型、文类、结构、层次、语言、风格等)的关系;文学与其他学科间的关系; 跨文明的文学及理论间的各种可能的影响关系、审美关系与相互阐发关系等。 比较文学学科体系构成(重要) 传统的影响研究从放送、传播和接受三个方面构成研究类型:流传学、渊源学和媒介学;变异研究原本属于影响研究的范畴,变异主要关注“接受”在经过所谓“文化过滤”后所发生的变化:译介学、形象学、接受学等; 平行研究主要是对那些没有事实联系的不同民族的作家、作品、文学现象以及对文学与其它学科进行研究,比较其异同,并在此基础上引出有价值的结论:类型学、主题学、文体学、跨学科研究等; 总体文学研究是指把人类各民族文学作为一个整体来进行的文学比较研究,其最终目的是要建构一种属于全人类的共同的文学理论:阐发研究、比较诗学、文学人类学等。 流传学主要有哪几种研究模式(简单说明) 直线式影响:就是所谓的一对一的单线模式的直接影响,指放送家对一个作家,一部作品,一种文学思潮,一国文学所产生的影响。例如茅盾的《子夜》受到了列夫托尔斯泰的《战争

中国传统文化及其现实意义

中国传统文化及其现实意义 【摘要】中华民族的历史源远流长,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与绵延不尽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凝聚力,具有世代相传、民族特色、历史悠久、博大精深等特点!在传统文化影响下中国人的思想观念,思维、行为和生活方式都在发生着重大的变化,中国文化也在全方位地转换和发展,但是这种转换和发展本身就是从传统开始的。 【关键词】传统文化特点习惯影响 文化(culture)本身是一个比较模糊的概念。笼统地说,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们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同时又是一种历史现象,是社会历史的积淀物。广义的文化是人类创造出来的所有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其中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由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和文字等非意识形态的部分传统文化之京剧。确切地说,文化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1]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几千年文明发展史中在特定的自然环境、经济形式、政治结构、意识形态的作用下形成、积累和流传下来,并且至今仍在影响着当代文化的…活?的中国古代文化。[2]其内涵或以物化形式存在和延续,如文献、文物等,或以物化形式存在和延续,如思想、观念等,在社会的不断发展中逐渐内化于人,形成整个民族较为稳定的文化心理和性格并且融入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升华为民族的文化基因。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是指居住在中国地域内的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它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结晶,除了儒家文化这个核心内容外,还包含有其他文化形态,如道家文化、佛教文化等等。文化本身是一个动态的概念,是一个历史的发展过程,因此,文化既具有地域特征和民族特征,又具有时代特征。在历史性意义上,中国文化既包括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也包括中国文化传统发生剧烈演变的近代文化与现代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具有以下四个特点:1,世代相传,中国的传统文化在某些短暂的历史时期内有所中断,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或多或少的有所改变,但是大体上没有中断过,总的来说变化不大。2,民族特色,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中国特有的,与世界上其他民族文化不同。3,历史悠久,有五千年的历史。4,博大精深,“博大”是说中国传统文化的广度—丰富多彩,“精深”是说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度—高深莫测。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也是多种多样,有诸子百家、艺术、传统节日、民间工艺等多种形式!至今,我们仍能时刻感受到传统文化的存在! 在全球化背景的今天,面对西方文化的强势入侵,如何正确看待传统文化及其对当代中国社会的影响则显得尤为重要。有人说传统文化是柄双刃剑,既是现代文化的垫脚石,又是现代文化的绊脚石!这话我甚是赞同,下面请让我表出个人对传统文化现实意义愚见! 一、中国传统文化对现实社会的积极影响 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体系蕴涵着丰富的文化科学精神,在当今国际化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建设和谐国家,实现民族复兴乃至实现世界大同有着十分重要的积极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传统文化是增强民族自信心的基石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她不仅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也是中华民族的尊严,是中华民族在精神层面的具体标志,是矗立于世界之林的“形象”。特别是在中国历史上一些名副其实的不朽之作,世代相传,百读不厌,而且其智慧之火将永不会熄灭,照耀着人

电影字幕翻译中文化过滤现象探析

电影字幕翻译中文化过滤现象探析 本文对文化过滤的原因及表现方式进行了阐述,肯定了文化过滤是翻译活动中常见的社会现象。同时,结合字幕翻译这一特殊体裁及纽马克对文化的分类,采取描写性的研究方法,分析文化过滤在生态文化、物质文化、非物质文化中的表现。旨在启发译者以译语读者为中心,通过适当的文化过滤,使源语文化和译语文化之间的对话趋于和谐。 标签:字幕翻译文化过滤源语译语 一、引言 20世纪影视艺术发展迅猛,电影凭借现代科学技术广泛传播。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电影已成为跨文化交流的一种手段。中国影视虽说是典型的舶来品,但并不是欧美影视的翻译版,而是具有鲜明的中国文化特征。中西文化差异显著,英语电影中也存在不符合中国观众口味的文化因素。为了使中西文化对话更加和谐,文化过滤也就成了字幕翻译不可避免的现象。影视字幕翻译是一个新兴的翻译领域。在我国,大规模的影视翻译发端于20世纪80年代以后,大众传媒翻译尽管有了大幅度增加,但影视翻译研究成果却是寥寥无几(李和庆、薄振杰,2005)。本文采取描写性的研究方法,基于文化过滤,详细阐述了电影字幕翻译中文化因素的过滤现象。 二、文化过滤与字幕翻译 (一)文化过滤的原因及表现形式 纽马克(1983)结合奈达的文化研究将文化分为:生态文化,涉及到山川、河流、动植物等;物质文化,主要指饮食、服饰、建筑、交通等;社会文化,包括机构、风俗、活动、传统、观念、姿态和习惯。文化过滤是指原文文本在转换成译文文本时不可避免地要经过译入语文化场的过滤而发生一定变形的现象。它是人类跨文化交际活动中不可避免的一种文化折射。文化过滤的原因有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所谓主观因素(subjective factors),是指译者的思维模式、价值取向和美学取向以及译文读者站在自己所熟悉的本土传统文化基础上来解释外来文化。客观因素(objective factors)包括原文产生的时空条件、译出语与译入语的差异、翻译目的、译文读者的期待、出版商、社会意识形态的影响以及译入语和译出语在国际政治文化生态环境中的地位等(华先发,2009)。电影字幕翻译的文化过滤目的是尽可能使译语观众得到与源语观众几乎同样的感受。 文化过滤的范围及其广泛,涉及到各个文化层面。依照华先发(2009)的观点,文化过滤的表现形式有两种折射层面:其一是译者所涉及的翻译全过程层面,其具体变形形式是多样的,如文化误读(cultural misreading)、过度诠释(over-presentation)、欠额诠释(under-representation)、选择性翻译(selective translation)等;其二是译文文本以静态形式进入译文读者心目中后的感受或反映

文化误读

比较文学 姓名: 学号: 专业:汉语言文学

文化误读的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摘要]:由于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接受者在理解异质文化时,因“文化过滤”而导致的“文化误读”成为了,跨文化文学交流中普遍存在的现象。不同文化“模子”之间的文学交流过程中,不仅要考虑到接受者的语言差异、传统文化、民族心理等方面的差异,还要在“期待视野”中寻找理据。以此来研究无意识误读和有意识误读,并看到它们都可能产生的积极误读和消极误读。 [关键词]:文化误读;意向;文化模子;期待视野; 关于误读的探讨已有很多,文学研究者早已超越了误读是错误的解读这一粗浅认识,把误读和创新连在一起。美国当代著名文学理论批评家布鲁姆(Harold Bloom)的“影响即误读”的观点,认为误读是一种“创造性的校正”;法国学者罗伯特·埃斯卡皮(RobertEscarpit )在他的《文学社会学》(1987)一书中说:误读是“创造性的背叛”;保罗·德曼在《盲点与洞见》(1971)中也竭力推崇误读。 那么文化误读是怎样产生的呢?曹顺庆教授在《比较文学论》中详细的对此进行了研究,概括而言就是:文化交流活动中由于文化过滤的作用,而导致发送信息的减损和接受者文化的渗入,从而造成影响误差,即文化误读。文化误读像文化过滤一样是复杂的,是接受客体主体性、能动性、积极性的表现。它分为有意识误读和无意识误读,从其后果来看,可分为积极误读和消极误读。 1无意识误读 无意误读往往是由于译者对源语文化缺乏足够了解或受本民族文化背景的制约而产生的。例如,庞德在译《神州集》时,并不懂中文,对中国的文化也缺乏了解,他的翻译完全建立在美国的日本文学研究者Fenellosa留下的有关汉诗、汉字的注释和解说的笔记之上。所以在翻译时,误读了一些具有典型文化内涵的词语。在译唐朝诗人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时,把“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这句译成: But you,Sir,had better take wine ere your departure, For you will have no friends about you When you come to the gates of Go. 我们知道,这是一首著名的送别友人去西北边疆的诗,其中“阳关”在中国历史上具有独特的文化内涵。它位于河西走廊,北与玉门关相对。自汉代以来,一直都是内地通往西域的门户,其战略地位极其重要,许多王朝都把这里作为军事重地派兵把守。在文学作品中,“阳关”被文人骚客反复吟颂,具有了丰富的文化意义。在中国读者心中“,西出阳关”唤起的是遥远、大漠、悲壮等联想。庞德把“阳关”误译成“gates of Go”,使该词背后蕴藏的文化意味荡然无存,中西方这种语言上的差异,使英美读者也难以从词汇表面体会到中国读者心中的那份感受。 以上可以说是无意识误读造成的文化丢失,但在实际情况中这种误读恰恰促进本了本民族文化的发展。庞德在《神州集》中翻译的一系列中国古诗,作为反英美诗歌传统的一面旗帜,推动了印象诗派的成长与发展。在这场跨文化孕育诗歌新芽的运动中,最有趣的地方是它是源于误读的成果。中国古典诗歌格律严谨,但庞德不懂中文,他无法理解中国古诗在声韵和形式结构方面受到的约束;他唯一能看到的,就是诗歌中的意象,因此对英美意象诗人来说,中国古典诗歌是纯粹以意象为基础的。有了这种理解,他就引中国古诗为范本,提出英美诗歌要想

中国传统文化在生活中的体现

中国传统文化在生活中的体现 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悠历史创造了无数优秀灿烂的传统文化,这些传统文化是我们祖先智慧的结晶,对我们现代人的生活产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渗透在我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传统节日,如春节,端午节等;传统酒文化传统茶文化;儒家思想对当代人行为和思维的影响。传统文化体现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现代人的日常行为举止都折射出传统文化的影子。单纯谈传统文化是一个大而宽泛的概念,下面,我就结合自己的经验和看方法谈谈儒家文化的精华中庸之道在现代生活中的体现。 我的理解是中庸之道不是简单的中立,不作为,甘于平庸;更不是庸俗,和稀泥,隔岸观火。有人认为,保持中立就是中庸,甚至举例说既不做坏事也不做好事是中庸。那是完全错误的,中庸之道不是麻木之道,它是很注重人的主动性的,只不过它侧重一个“度”,不能强出头但也不能麻木不仁而是量力而行。余生于微末之间,智识尚属初进之时,不敢轻言道德,虽未解中庸之精髓,但亦颇为信奉.孔子把中庸称为至德,这既说明他把中庸作为道德的最高准则,也说明中庸是他的哲学基础。孔子中庸之道,就是反对过与不及,要在过与不及两端之间转折和把握一个中点或度,也就是量变到质变度量关节线,以保持事物的常态不变。按宋代学者程颐的解释,就是“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 “中庸之道”对我们现代人的生活有很大的影响。中庸之道的表现有天道和人道合一、天性与人性合一理性与情感合一、外内合一。把中庸之道运用于修己治人,具体地说就是所谓三达德、五达道、九经三重,这个内容就广了,咱不做研究。细细品味,中庸之道包含的内容非常广阔尤其是是包含了很多哲学内容,唯物论和辩证法的很多内容在中庸之道里面都有体现,像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辩证统一看问题等……在一个有组织的社会或企业里,有各种不同专业、不同才能、不同性格的人,在不同的岗位上各司其职,各得其所,应该和谐以共生共长,不同以相辅相成,这是不同人群和睦相处、各种文明协调发展的真谛。如《中庸》所说: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此天地之所为大. 日常生活里,中庸之道更体现在人们对生活的态度.现实生活中,有人过于追逐物欲,有人过份刻苦自励;有人对金钱的使用浪费无度,有人则是一毛不拔,这都不是正常的生活之道就像一只手,始终紧握拳头是畸形,只张不合也是畸形,一定要拳掌舒卷自如,这才正常。所以,凡事要适可而止,要不偏不倚这就是中庸之道。扩展开来,

比较文学课后答案

比较文学课后答案 第一章 1、什么叫流传学?试分析它的特征及研究范围。 流传学也称誉舆学,是传统的影响研究模式之一。1931年,法国比较文学学者梵·第根首先将它引入了比较文学学科理论,使之成为比较文学实践中的一种被广泛应用的基本方法。它的主要特点就是从给予影响的放送者出发,去研究作为终点的接受者的“他者“情况,包括文学流派、潮流、作家及文本等在他国的际遇、影响及被接受的情况。 特征:首先,流传学研究的“文学关系”是多元文学关系。梵·第根对这一点有经典的阐述,他把这种关系限定在“两国文学间的相互关系上”。其次,流传学具有实证性。因为其研究的对象是“文学关系”,而这种关系只有建立在事实性基础之上才能成立,否则就无所谓“关系”。这种研究既然是以“事实”为依据,就必然要强调一种强烈的历史意识,既注意文学现象、观念、作品、文类的纵向发展、流变,又要注意这种传承流变与横向的各种关系。 研究范围:(1)、接受者国家和作者对作为放送者的外国作者的认识(包 括其评价、介绍等)。(2)、接受者所受到放送者那些具体作品的影响及对放 送者的评价。(3)、接受者是否摹仿放送者,摹仿了那些方面,如文体、风 格、思想、情感、主题、背景等。(4)、接受者是直接还是间接接触作品,是 直接阅读原文,还是通过译文或评论了解作品,译本在其影响的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5)、文学界、出版界、读者是怎样接受这些作品的,他们的反映和情 感是怎样的。(6)、作品的传播情况如何,哪些阶层受影响最广。(7)、影响的程度是肤浅的,还是深刻的。(8)、影响的时间是短暂的还是长久的。(9)、是什么帮助人们接受影响并使影响成熟;是什么造成接受者对影响的选择。(10)、是什么影响确立了放送者在接受者眼中的形象和地位。 2.举例分析交叉影响和循环影响的双向互动性。 中国元曲《赵氏孤儿》在欧洲的流传,就是比较文学发展史上交叉影响和循环影响的双向互动的典范。它先是经历了在英法两国的流传与接受,约两个世纪以后它又“返销”中国,即1990年天津人艺又把它作为西洋话剧的《中国孤儿》搬上舞台。于是作为起点的中国古代戏剧作品《赵氏孤儿》,经历了在法国、英国的改编和再创造,最后又返回它的故乡。 《赵氏孤儿》在中、法、英三国的流传中存在着两种方式:一是双向互动直线式交叉影响。英国人通过法国而认识中国文化。曾经有学者指出,英国剧作家谋飞的《中国孤儿》,是根据伏尔泰的剧本改编创作的,在角色、场景和台词上不少地方与伏氏相同或相似,但谋氏之作在结构上更多的是直接取材中国的《赵氏孤儿》。可见,作为放送者的《赵氏孤儿》在英国人那里变成了接收者,即它接受了

浅谈文学翻译中的文化误读

浅谈文学翻译中的文化误读 一、文化误读的起源 翻译活动中的文化转向在20世纪70年代时,就逐渐开始受到人们的关注,在文学翻译中,学者们的课题主要是研究文化信息是否能得到准确的传递。在交流与文化传播的过程中,之所以会发生碰撞与冲突,主要是因为存在客观的文化差异性,因此,就涉及到了文化误读的理论研究课题。想要忠实的表达出本文的涵义和文化意义,就必须正确的理解和阅读作品中包含的文化信息。文化误读主要来源于诗学误读。文化误读之所以能够成为国内翻译理论研究的热门课题,主要是因为西方理论思潮的引进。同时,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学者都对它毁誉参半,是因为在翻译过程中产生了一种客观的现象。有学者认为,其理论概念应采取合理、科学的手段进行分析,这样学者们在谈论误读时,才不会对其草率而论,莫衷一是。在最初的阶段,哈罗德•布鲁姆在《影响的焦虑》中正式提出了“误读”的文学理论术语。在这本书中,哈罗德•布鲁姆还提出了“诗学误读”理论及“这种误读是一种创造性的校正,但实际上必然是一种误泽”。随后,误读在西方国家逐渐成为了一个重要的命题和概念。其与文学理论上的误读有一定的区别,在翻译学科中研究的文化误读是属于狭义的误读,只限于文学翻译中对文化信息存在偏离的理解与表达。如果误读的绝对性和合理性太过于注重,那么翻译的严肃性与科学性也就没什么可谈的了。 二、文化误读的误读性质 当前文化文章在进行分类文化误读时,无意识误读和有意识误读是最常见的划分类型。有的学者认为:无意识误读主要是受制于客观的原因影响,有意识误读则是和它相反的原因。有意误读和无

意误读及为自觉性误读和非自觉性误读。通过文学翻译的实际实践,有学者认为,结合文化误读在文学翻译中的具体表现,还可以将其 划分为两种文化误读类型,主要是:理解性误读和目的性误读。理 解性误读、目的性误读和有意误读、无意误读进行相比较,理解性 误读和目的性误读更能把文化误读形成的机制全面的体现出来。对 于这种文化误读的分类,可以让学者们更加客观和更深入的去认识 文化误读,从而制定合理、科学的方案去解决问题的主要原因。 1.选择性引起的目的性误读。在翻译学中,实现文化的传播与 交流是文学翻译的最终目的。译语者在对原作品进行分析时,最终 接受者的读者是他们首先要考虑的问题,同时,还要在语言文化背 景下找出能够引起读者共鸣的元素。否则,就算对原文的忠诚度达 到百分之百,没有找到与读者共鸣的元素,读者读起来也是云里雾 里的状态,实现翻译的最终目标又从何谈起。这样就促使译语者在 阅读中处于一种自觉或不自觉地进行选择性的模式,与原文产生一 种选择性的共鸣。由于译语者考虑到既定的翻译目的,所以,译语 者故意将源语文本中语言文化的体现形式进行了更改,试图缩小两 者之间存在的差异,因此,这就是导致文化误读可以属于目的性误 读的原因。关于《围成》中的一些象征物的翻译,在中国文化中, 里面人物送给别人红封套“是指包含钱的红包或纸袋。它是通常作 为提示,礼物,奖金或贿赂私下给予。国外的译语者为了避免“红”字给西方读者带来的文化歧视,从而采取了一定的回避手段,在国 外的译语者中,在大多情况下都是把中国的“红”用“绿”来代替,因为,在汉语中,“红”的意思和英语中的金色和绿色有一定的相 同度。在这一点中,国外有的译语者考虑到了英汉两种语言之间对 颜色词汇附加含义的差异较大,所以,他们为了是西方读者能够更

空间隔离的文化反叛对中国社会城乡文化矛盾的一种解读

空间隔离的文化反叛 ——对中国社会城乡文化矛盾的一种解读 [摘要]在现代社会中,“乡愁”影射了现代性对人的捆绑与约束,描述了人面对这种困境的惆怅与无奈。这种普遍的社会情怀构成巨大的消费市场,虽然推动了城乡文化的商品化交往,却掩盖了彼此间的文化入侵与对抗。本文提出,消解城乡文化矛盾要坚持“和而不同”的原则,端正城乡文化作为彼此之“他者”的基本立场,从态度上寻求一种批判的文化自觉,从实践上建立一组和谐积极的城乡文化群。 [关键词]乡愁; 现代性; 城乡文化; 文化群; 文化自觉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化进程实现了巨大飞跃,这与中国经济的成熟密不可分。如果说“城市化”这个概念强调对传统型社会形式的扬弃与对现代型社会形式的建构这两个过程,那么它的实质也就成了乡村社会扬弃自身走向城市的动态演进。在这个过程中,城市文化与乡村文化的碰撞与融合将成为当代中国文化研究的一个典型课题。 01“乡愁”与现代性的空间隔离 城市与乡村给人的直接印象是不同的,这是人对两种社会空间形式的文化感知。乡村充满着土地、河流、耕种的汗水与自然的气息,各种硬件设备与建筑取向多以实用为主,人们从事着粗放的体力劳动; 而城市则充斥着钢筋水泥、规则的几何图形、各种机械装置的运转与噪音,灯红酒绿,纸醉金迷,人们在精致的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中开始与结束每一天的生活。乡村充满着风土人情、风俗传统,家族意识强烈,生活节奏松缓,人与人之间的日常交往简单而直接,对人生、世界、政治与知识的思考较为保守,人的见识也相对有限; 而城市则弥漫着独立与漠然、规则与体系,集体意识淡薄,生活节奏很快,人们之间的交往关系复杂而多变,个人利益与政治生活永远是生命的主题,同时也积蓄着对知识、对世界、对人自身的执着思考。 然而,城乡软硬环境的不同并不能说明二者文化心态的肤浅或成熟。虽然人们对乡村文化的固有印象是简单自然却庸俗浅薄,但乡村文化体现的文化心态却是积极的,追求变化的,甚至是倾向于理想主义的。乡村文化的“边缘”总是透露出一丝进取,虽然受限于见识,这种进取有可能表现为某种“落后”甚至“愚昧”,但这种文化中蕴藏的生命力是不容置疑的。同样的,虽然乡村人的社会关系较为简单,但并不意味着人们无法从这种社会关系中得到深刻的认知,乡下的一些老人虽然对现代知识系统一窍不通,但他们对家族观念、人情世故的认识程度并不弱于城市中的类似群体,甚至令大多数城市人汗颜,正如费孝通先生实证的,在 1

中国传统文化的体现

中国书法与传统文化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血脉和灵魂,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是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文化建设是一个逐步积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国书法以汉字作为表达工具,有着几千年的光辉历史,是精华的积累。它发端于商朝的甲骨文以及后来的钟鼎文,都记录着中国传统文化之精神。它不仅承载着中华文化思想,而且经过几千年漫长岁月的积累和发展,已经形成了一门独特的传统文化艺术。中国书法与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紧密相连,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中国书法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的功能是提升人的精神境界,为社会生活提供意义系统和价值系统,使人不仅在物质生活上,而且在知识、道德、审美各个方面得到全面发展,所以文化人方能致远。中国书法是借助于汉字的书写,通过高度概括的抽象的点画线条,表现事物和生命的姿态、内在品质以及书家对生活的情感体验的一种心灵化的精神艺术,是书家个性化审美思维方式的轨迹。换而言之,书法是书家把自己的生命情感寓于毫端也即“达其性情,形其哀乐”的艺术表现形式。中国书法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独特的形态。从中国书法可以反映出中国传统文化的悠久历史和传承的一贯性,以及中国人一贯秉持的泛艺术化、泛诗意化的思维习惯和生活传统。同时,中国文字还可以书法艺术形式向世界传播。 第二,中国传统文化涵养了中国书法。文化是随着人类的出现而产生的,是人与自然界发生关系后而留下的人化的印记。它包括三个层面:观念文化、制度文化和物质文化。书法是在观念文化产生后作为思想文化表达和交流的工具而出现的。开始是作为表达交流的符号,但随着积累、创造和发展,某些民族的书法逐渐演变成一门富有美感的艺术。其最典型的就是中国书法。中国书法是世界上独特的书法,它是节奏化了的自然,也是中国特有的文化现象。中国书法开始是以象形为基础的,后来虽然逐步抽象化,但无论发展到哪个阶段,抽象到什么样的高度,在中国书法的骨架精髓里仍然保留着象形文化的神韵。中国历代的书法家经过钻研提升,从“泥土气”走向“书卷气”,品位越来越高,终于使书法成为世界上独特的一门文化艺术。2010年中国书法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这是所有中华儿女值得骄傲和自豪的一件盛事。它表明:中国书法这一中国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不仅属于中国,也属于全人类。 第三,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离不开中国书法。中国书法是以汉字为书写对象,汉字本身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最重要载体,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积淀,它承载着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历经几千年仍然熠熠生辉。虽然它有着多次演变,但是仍承载着我们厚重的文化,记录着我们这个国家的兴盛衰败。从这个角度来说,如果抛弃了中国书法,就等于抛弃了我们的传统文化和历史,而抛弃历史,抛弃过去的民族是没有未来的。著名学者、北京大学教授季羡林更是强调:讲中国文化史,不能忘记了中国的茶;学中国文化,就离不开中国书法。汉字是书面传递信息的媒体,蕴含着审美价值,传承着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它与汉语同为中华民族的根。规范、端正、整洁地书写汉字可以收到育德、固知、启智、养心、修性、健体、审美等功效,这些是现代中国公民应有的基本素养,也是基础教育课程的目标之一。

文化过滤与文化误读

文化过滤与文学误读 ——中国象征主义和西方象征主义比较研究 摘要:象征主义在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被介绍到中国,为众多中国作家所接受,但在传播过程中却不断被遮蔽嬗变。中国作家们将其与中国传统文化结合,提出以“天人合一” 为核心的审美观念,并且过滤了它的超验性,将其与其他现代主义思想融会贯通,使之与初始大相径庭。 关键词:象征;天人合一;超验性;现实 作为一种创作美学,象征主义古已有之,与浪漫主义、现实主义一道,被称为文学史上具有原型意义的三种基本创作美学。它产生于19世纪中叶的法国,然后波及欧洲其他国家,至20世纪20年代,有了进一步发展,成为国际性文学流派。中国五四新文化运动为它提供了契机,伴随着各个留学知识分子的归国,它被带到了中国,开始在这一片黄土地上生根发芽,渐渐成为中国作家创作过程中运用最广的写作方式之一。象征主义反对肤浅的抒情和直露的说教,主张情与理的统一,运用象征、暗示、意象、隐喻等手法,它希望作家们能够尽情利用自身豪放不羁的联想以及音乐性的语言来表现理念世界的美和无限性,曲折地表达作者的思想和复杂微妙的情绪、感受。中国有着灿烂斑驳的传统文化,孔儒、老庄、唐诗宋词元曲,无一不传达着中国人民的智慧,也无一不影响着中国百姓的思想。作为一种舶来品,象征主义并没有完全地被中国作家接受,它不断地被取舍和嬗变,以致成为了一种“中国特色”。 一、将西方象征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结合,更注重天人合一和境界。

西方现代主义诸多思想在五四时期被引入到中国,而象征主义特别受中国作家的亲睐,成为作家笔下的宠儿。它能够独领风骚,占据鳌头,在于中国作家们发现它其中“象征”这一核心观念与中国《诗经》中“兴”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提出这一观点的第一人是周作人,在周作人《扬鞭集》序中提到:“我只认抒情是诗的本分,而写法则觉得所谓‘兴’最有意思,用新名词来讲或可以说是象征”,在这里,周作人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兴”与西方象征主义中的“象征”等同了起来,兴即是象征。但是周作人对“象征即兴”的理解只是依凭感觉的敏锐,仅仅在艺术表现层面对“象征”与“兴”进行了探讨,并没有触及二者在诗歌观念层的涵义。 作为20世纪30年代中国象征主义诗学理论代表的梁宗岱通过自己的研究比较,提出了“契合说”,说明了中国的象征主义与西方的象征主义在‘境界’上是有所区别的。 中国象征主义与西方象征主义的审美追求的区别在于:西方象征主义追求的是心灵与物质世界的对应、沟通和对物质世界的超越;中国象征主义则力图要达到“心与物冥”、“主客消融”、“天人合一”的艺术境界。梁宗岱说:“这大千世界不过是宇宙大灵底化身;生机到处,它便幻化为和变现为万千的气象和华严的色相。”这些说法是老庄与禅宗天人合一思想的复述。梁宗岱主张感悟至美境界须放弃理智与意志,当用“清澈的心耳去谛听,玲珑的心机去细认”,这主张显然源自庄子的“坐忘”、“心斋”。“诗化精神自身”是庄子为代表的中国艺术精神的核心,也是梁宗岱象征主义诗论的核心。“我们内在底真与外界底真调协了,混合了。我们消失,但是与万化冥合了。我们在宇宙里,宇宙也在我们里:宇宙和我们底自我只合成一体,反映着同一的荫影和反应着同一的回声。”西方象征主义的代表波德莱尔的“感应说”却认为“象征是一种固有的客观存在,自然界万事万物之间,外部世界与人的精神世界之间,有一种内在的感应关系,他们彼此沟通,互为象征,世界原本就是一座象征的森林,它暗示着多重复杂的意义,诗人应对这种神秘深奥的感应心领神会,应当去发现和变现这种固有的象征关系

如何看待中国现代文学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反叛

如何看待中国现代文学对中国传统文化的 反叛? 1601班魏雪丽 要谈中国现代文学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反叛,首先要了解一下什么是中国现代文学?从时间上说,中国现代文学是从1917年到1949年的中国文学。是反映中国现代化追求过程中的生活,思想,情感,审美趣味的文学,具有现代审美形式。是区别于中国古代文学和中国当代文学的中国文学。 现代文学是中国文学现代化的产物。文学的现代化自然意味着对中国传统文学的历史性变革与改造,同时作为民族文学的有机组成部分,现代文学与传统文学存在着深刻的血肉联系。而中国文学的现代化,受到西方与东方国家文学的深刻启示与影响。所以中国现代文学并不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反叛,它只是一定程度上摒弃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糟粕的部分,并继承和发展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 有一位学者说,对传统文化的反叛,其实为一种学术,文化史意义上的“再解读”,即以现代眼光对过往的“价值重估”。我也认为现代文学其实就是传统文学的创造性转化。现代文学作品的创作离不开传统文化的丰厚底蕴,更离不开传统文化的熏陶。我从一本书上看到郭沫若公开声明说:我素来喜欢读庄子,但我只是玩赏他的文辞,却闲却他的意义,我也不能了解他的意义,到这时候我看透他了,我知道“道”是什么?“化”是什么了。郭沫若他笔下的《女神》,就塑造了一个体现了道家思想的顶天立地高扬叛逆精神的自我艺术形象。而

鲁迅的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其中所塑造的人物形象狂人也是如此,他们都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道家思想有关。从形式上来说,从古文诗词到话剧新诗现代小说,文学作品有了一定形式上的改变。但是从内容上来说,还是有一部分能够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胡适,第一白话诗人。他将他的第一部诗集取名为《尝试集》。是大有深意的。胡适认为,要推动以白话文代替文言文的文学革命,“现在就只剩下一座诗的堡垒,还需全力去争夺”。办法也只有一个:全在吾辈实地实验。正因为是实验,必然留下许多旧的痕迹。《尝试集》,也就充满了矛盾。显示出从传统诗词中脱胎蜕变的艰难过程。虽说,胡适的尝试重点是以白话入诗,但仍然不能摆脱旧诗词语音模式与文法结构法则的支配与制约。结果就写出了半文半白半新半旧的诗。那一段时间里所写出的诗更能深刻的看出传统文化的影子。其实1915年的新文化运动说是对传统文化的反叛,但是,他也只是在传统文化的劣根上动手术,打破以三纲五常为核心的专制主义文化的束缚。新青年的主要作者周作人他的散文便可以体现出。他的散文最重要的是对传统文化及国民性的反思,以及对中西方中日文化的比较。可见,当时他对传统文化也不完全是持否定态度。他的作品,《雨天的书》的自序二中,有这样一段叙述。“我从小知道‘病从口入,祸从口出’的古训。……我有志为京兆人,而自然不容我为浙人,我亦随便而已耳。”这是白话文,却又融汇了某些文言和欧化句式。读起来似乎不那么顺畅,确是有意让你慢下来,体味那种古雅而隽永的语感,这也是他文章涩味的来由。从这我们也可以看出他深受传统文化的影响。

浅析艺术批评的价值与作用

目录 摘要 (3) 关键词 (3) Abstract (3) Keywords (3) 一、了解艺术批评 (3) (一)艺术批评的概念 (3) (二)批评与评论的区别 (4) (三)艺术批评与艺术鉴赏的区别 (4) 二、艺术批评的特点 (4) (一)艺术批评具有科学性 (4) (二)艺术批评具有艺术性 (4) 三、艺术批评的功能与价值 (4) (一) 艺术批评的功能 (4) (二)艺术批评的价值 (5) 四、结语 (7) 参考文献 (7)

浅析艺术批评的功能与价值 摘要:艺术批评是以理性活动为特征的科学分析、论断活动。艺术批评是艺术界的主要斗争方法之一,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在艺术活动中的具体体现。开展正确的艺术批评,可以帮助艺术家总结创作经验,提高创作水平;可以帮助艺术鉴赏者提高鉴赏能力,正确地鉴赏艺术作品;还可以使各种艺术思想、创作主张、艺术流派、艺术风格相互交流和争论。 关键词:艺术批评;功能与价值;批判 Abstract:the artistic criticism is rational activity is the characteristic of scientific analysis, judge activity. Artistic criticism is the main method of art, is the "struggle megabite one hundred schools of thought contend" policy in the concrete embodiment of art activities. Carry out the correct artistic criticism, can help artists summary creative experience, enhance creativity level; Can help art appreciator raise appreciate ability, appreciation of art works correctly, Still can make various artistic thought, create claims, artistic genre, artistic style of interaction and debate. Keywords:art criticism, Function and value, criticism 前言 艺术作品深刻的思想内涵和真正的艺术魅力,常常不是一下子就能领悟和把握到的,这就需要艺术批评来发现和评价优秀的艺术作品,指导和帮助广大群众进行艺术鉴赏。 一、了解艺术批评 (一)艺术批评的概念 艺术批评 (Arts criticism)是艺术活动的一种重要形式,指根据一定的思想立场和美学原则,以艺术理论为指导,运用一定的批评方法,并依据一定的批评标准对艺术现象特别是艺术作品所作的理论上的鉴别、分析和评判活动。 (二)批评与评论的区别 批评与评论从字面上看意思相近,但在实质上完全不同,它们的区分不

《五魁》:从欲望的压抑与变态到对文化的匪性反叛共7页

《五魁》:从欲望的压抑与变态到对文化的匪性反叛 一、文学与电影的契合 贾平凹在1990-1991年有4部描写山林土匪的中篇:《美穴地》《白朗》《五魁》《晚雨》,这四个中篇常被称为贾平凹的“土匪系列”小说,而西安电影制片厂1993年将小说《五魁》改编成了电影,导演是黄建新,编剧是杨争光,由演员张世、王兰、王馥荔、王玉梅等人担任主演。影片《五魁》常被认为是由海外投资的西部模式的影片,是一部纯粹表现大陆黄土高原风味的文学电影。 而电影在80年代中后期到90年代初期也出现了对民族文化进行反思的作品,承担着对民族生命力的唤醒作用。此时出现的第五代导演与当时的寻根文学出现了强烈的共振,他们强烈渴望通过影片探索民族文化和民族心理结构。在中国电影因第五代导演走向世界的同时,他们也被人指责动机不纯的兜售民俗景观,展现落后蛮荒和欲望,以满足西方世界对中国的好奇心和窥探欲,这种批评无疑是有失公允的。贾平凹的《五魁》经黄建新导演、杨争光编剧改编之后也有着深沉的文化反叛精神,电影《五魁》又名《验身》和《木人新妇》,在贾平凹小说的基础上进行了非常大的创作改编,其中有惊喜也有遗憾。 二、小说《五魁》:欲望的压抑与变态 小说引人入胜的是五魁对女人的三次搭救三次后悔一次安慰一次痛 恨的爱恋过程,期间充斥着贪恋、拖延、戏谑、报复、邪念、自卑、朝圣、压抑、后悔、英雄救美式的“为其好”却又“害了她”的矛盾冲突,小说关于五魁的内心世界描写的细腻入微,整个故事里又暗含着五魁、女人、

柳家少爷欲望的压抑与变态。 在女人成为柳少奶奶的结婚之日,五魁有幸成为接嫁的驮夫,第一次在土匪的追赶下救了女人,但是又因自己的拖延而被土匪追上,女人被土匪抢去,第一次搭救的失败让五魁后悔女人本可以成为有福可享的柳少奶奶,竟因自己的过失要成为土匪婆子。 五魁近乎孤胆英雄般的到了白风寨,面见寨主唐景,撒谎女人是白虎星克夫败家人病横死极不吉祥,又以唐景忌讳的乱伦之事作为补充,舍命喝下毒酒以示真心,救回女人。而第二次的搭救又因柳家少爷在结婚之日炸成残废,而非唐景式的真男人而后悔不已,痛恨自己惋惜女人。直至自己被赶出柳家,女人惨遭毒打以致瘫痪。 后悔与憎恨让五魁放火烧了柳家的三座高大饲料谷草堆,趁乱之迹五魁打晕柳少爷,用被子裹了女人背到很深很深的山林,五魁完成了对女人的第三次搭救,而让女人忍饥挨饿的日子让他心酸羞愧,荒天野地里五魁一次次控制压抑着自己的欲望,因女人的寂寞五魁买回来一只狗给女人做伴安慰女人,自卑著自己比不上柳家的富贵,比不上唐景的英俊名声,没想到却看到女人和狗交媾的一幕,狗被五魁吊死,女人自己坠入深涧。第三次搭救后的安慰与后悔就此落幕。 小说细腻的描绘了五魁对女人的爱恋及压抑自身欲望的心理,他一次次设想并且践行自认为能让女人幸福的生活,安排着这种幸福生活背后的可供女人依靠的男人,柳少爷、唐景但唯独不是自己,自卑地爱着女人压抑着欲望,他观察女人的一切唯独自欺欺人的对女人对自己的渴望视而不见,女人因羞愧而自绝于深涧。他在道德里介意着女人被毁的身子、贞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