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中国现代史知识点归纳

初中历史中国现代史知识点归纳

中国现代史是初中历史中的一大重要章节,它涵盖了自19世纪下半叶到20世

纪初中国社会、政治、经济等方面的重要变革和事件。本文将对中国现代史的知识点进行归纳和概述,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和记忆这一重要内容。

一、鸦片战争和不平等条约

鸦片战争(1840-1842年)是中国现代史的开端,它标志着中国的半殖民地化。在这场战争中,英国以及其他西方列强强迫中国签订了不平等条约,剥夺了中国的领土和主权,迫使中国向列强开放通商口岸。

二、太平天国运动

太平天国运动(1850-1864年)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农民起义运动,由洪

秀全等人发起。该运动提出了一系列平等、公平的理念,号召人民反对清朝统治。尽管运动最终失败,但太平天国运动对后来的中国革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三、戊戌变法和百日维新

戊戌变法(1898年)和百日维新(1898年)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两次变革

尝试。这些变法措施试图改革中国的政治、教育、军事等方面,以强化国家实力。然而,由于种种原因,这两次尝试都不了了之,最终被保守势力推翻。

四、辛亥革命和中华民国的建立

辛亥革命(1911年)是中国最早的一次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标志着中国的封建帝制从此终结。随后,在孙中山等人的领导下,中华民国于1912

年正式宣告成立,中国进入了民主革命时期。

五、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兴起

五四运动(1919年)是中国青年学生和知识分子对中国政府对待国际问题的态度进行抗议和抵制的一次运动。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高潮,也是中国共产党的兴起契机。

六、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

国共合作是指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的联合,旨在推翻北洋政府,统一全中国。北伐战争(1926-1927年)是国共合作的产物之一,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

联手对抗北洋政府的军事行动。北伐战争取得了一定的成功,使得中国共产党在革命中崭露头角。

七、长征和抗日战争

长征(1934-1936年)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红军在国内外敌人的围追堵截下进

行的远征运动。这次长征的成功使中国共产党得以保存实力,为日后的抗日战争奠定了基础。抗日战争(1937-1945年)是中国人民抵抗日本侵略的全面战争,中国

各界人民通过顽强抵抗,终于战胜了侵略者。

八、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中华人民共和国于1949年10月1日在北京正式宣告成立,标志着中国历史的

一个重大转折点。新中国的成立给中国带来了全新的政治、经济、社会制度,并使中国在国际上重新找回了尊严和自信。

以上,是对初中历史中国现代史知识点的归纳和概述。通过了解和学习这些知

识点,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现代史的发展脉络,深刻认识到中国人民在近代史上所经历的各种磨难和奋斗。希望同学们能够通过学习历史,汲取智慧,发扬传统,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应有的贡献。

初中历史中国现代史知识点归纳

初中历史中国现代史知识点归纳 中国现代史是初中历史中的一大重要章节,它涵盖了自19世纪下半叶到20世 纪初中国社会、政治、经济等方面的重要变革和事件。本文将对中国现代史的知识点进行归纳和概述,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和记忆这一重要内容。 一、鸦片战争和不平等条约 鸦片战争(1840-1842年)是中国现代史的开端,它标志着中国的半殖民地化。在这场战争中,英国以及其他西方列强强迫中国签订了不平等条约,剥夺了中国的领土和主权,迫使中国向列强开放通商口岸。 二、太平天国运动 太平天国运动(1850-1864年)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农民起义运动,由洪 秀全等人发起。该运动提出了一系列平等、公平的理念,号召人民反对清朝统治。尽管运动最终失败,但太平天国运动对后来的中国革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三、戊戌变法和百日维新 戊戌变法(1898年)和百日维新(1898年)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两次变革 尝试。这些变法措施试图改革中国的政治、教育、军事等方面,以强化国家实力。然而,由于种种原因,这两次尝试都不了了之,最终被保守势力推翻。 四、辛亥革命和中华民国的建立 辛亥革命(1911年)是中国最早的一次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标志着中国的封建帝制从此终结。随后,在孙中山等人的领导下,中华民国于1912 年正式宣告成立,中国进入了民主革命时期。 五、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兴起

五四运动(1919年)是中国青年学生和知识分子对中国政府对待国际问题的态度进行抗议和抵制的一次运动。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高潮,也是中国共产党的兴起契机。 六、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 国共合作是指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的联合,旨在推翻北洋政府,统一全中国。北伐战争(1926-1927年)是国共合作的产物之一,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 联手对抗北洋政府的军事行动。北伐战争取得了一定的成功,使得中国共产党在革命中崭露头角。 七、长征和抗日战争 长征(1934-1936年)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红军在国内外敌人的围追堵截下进 行的远征运动。这次长征的成功使中国共产党得以保存实力,为日后的抗日战争奠定了基础。抗日战争(1937-1945年)是中国人民抵抗日本侵略的全面战争,中国 各界人民通过顽强抵抗,终于战胜了侵略者。 八、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中华人民共和国于1949年10月1日在北京正式宣告成立,标志着中国历史的 一个重大转折点。新中国的成立给中国带来了全新的政治、经济、社会制度,并使中国在国际上重新找回了尊严和自信。 以上,是对初中历史中国现代史知识点的归纳和概述。通过了解和学习这些知 识点,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现代史的发展脉络,深刻认识到中国人民在近代史上所经历的各种磨难和奋斗。希望同学们能够通过学习历史,汲取智慧,发扬传统,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应有的贡献。

初中中国现代史重要知识点总结

初中中国现代史重要知识点总结 初中中国现代史重要知识点总结: 1.辛亥革命: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伟大变革,推翻了 清朝的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革命的领导人孙中山提出了“民主、 民主、民权”的三民主义,为中国政治发展奠定了基础。 2.五四运动:五四运动是一次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它起源于中国北京的学生抗议活动,逐渐蔓延到全国范围。这次 运动对中国的社会、文化和政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中共成立:中共是中国共产党的简称,成立于1921年。中共 的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实现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的革命胜利。 中共在中国革命中起到了重要的领导作用,至今仍然是中国的执政党。 4.抗日战争: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为了抵 抗日本侵略而进行的战争。这场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最艰苦、最惨痛 的战争之一,中国军民付出了巨大的牺牲和努力。 5.解放战争:解放战争是中共领导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在1945年 至1949年期间,与国民党武装进行的一系列战斗。这场战争最终导致 了国共两党的分裂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6.文化大革命:文化大革命是毛泽东发起的一场运动,旨在通过 批判资产阶级和资产阶级思想,巩固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然而,这 场运动造成了巨大的混乱和破坏,给中国社会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7.改革开放:改革开放是中国国家领导人邓小平于1978年发起 的一系列经济和政治改革。这一政策导致了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对 外开放,使中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之一。 8.香港回归:香港回归是指英国于1997年将香港交还给中国, 成为中国的特别行政区。这个事件标志着中国统一的重要一步,也是 中国现代史上的重要事件之一。 9.台湾问题:台湾问题是指中国领土完整的问题。自中华人民共 和国建立以来,中国政府一直致力于实现台湾的和平统一。目前,台

中国近现代史知识点

中国近现代史知识点 初中中国近现代史1840--1949的第一、标志、最的归纳 1. 1840中国近代史开端(旧民主主义革命开端)的标志:中英鸦片战 争 2. 中国近代中开端的依据:中国社会性质变化,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 封建社会 3. 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开始的依据:中国人民肩负反侵略反封建双重 革命任务 4. 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 5. 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导火线是:英国制造“亚罗号”事件,法国制造“马 神甫”事件 6. 中国近代最早的地方傀儡政权是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联军在广州 设立的联军委员会 7. 太平天国运动兴起、初步建立政权、正式建立政权、由盛而衰的标志依次是:金田起义、永安建制、定都天京、天京变乱、天京陷落 8. 几千年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天朝田亩制度》 9. 太平天国运动是几千年农民战争的最高峰 10. 《海国图志》是当时介绍西方历史地理最详实的专著 11. 先进的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资政新篇》 12. 洋务派创办的第一个军事工业:曾国藩创办的安庆内军械所 13. 洋务派创办的第一个民用工业:李鸿章创办的上海轮船招商局 14. 洋务运动失败的标志:甲午中日战争中清政府惨败(1895年

威海战 役中北洋舰队全军覆灭) 15. 无产阶级最早诞生的场所:外商企业 16. 北洋舰队全军覆没的战役:威海战役 17. 《马关条约》反映帝国主义两个新侵略要求:资本输出、分割世界 18. 救亡图存的维新变法运动的掀起标志着:民族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19. 康有为领导的“公车上书”标志着:维新思想转化为爱国救亡的政治运 动 20. 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施政纲领:《应诏统筹全局折》 21. 戊戌变法开始的标志:1898年光绪帝颁布《定国是诏》 22. 戊戌变法唯一保留的成果是:京师大学堂 23. 梁启超的《变法通议》指出变法是救亡图存的唯一出路。 24. 中国近代第一、第二、第三次思想解放的潮流分别是:维新变法运动(维新派与顽固派论战)、辛亥革命(革命派与保皇派论战)、新文化运动 25. 戊戌变法失败的标志:戊戌政变 26. 义和团运动兴起的标志:1898年赵三多在山东冠县率众攻打当地教 堂 27. 奠定资产阶级维新派进行维新变法的理论基础是:《新学伪经考》《孔 子改制考》 28. 近代史上创单个国家获得赔款最多的条约:中日《马关条约》 29. 近代史上勒索赔款最多的条约:《辛丑条约》 30. 永远禁止中国人民成立或加入反帝性质的组织,最能体现出清政府彻 底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2023年中考历史核心考点3(中国现代史)汇总必背知识点梳理

中考历史核心考点必背3(中国现代史) 一、讲述开国大典,认识新中国成立的意义 (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1.召开:1949年9月,在北平召开。 2.内容:会议决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通过了起临时宪法作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毛泽东当选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决定改北平为北京,作为新中国的首都;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以五星红旗为国旗;采用公元纪年;决定在天安门广场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以表示对革命先烈的崇敬和缅怀。 3.意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做了充分的准备,初步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二)开国大典: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毛泽东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 (三)新中国成立的意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中国人民经过一百多年的英勇斗争,终于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新中国的成立,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 二、认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正义性;理解土地改革 (一)抗美援朝 1.背景:1950年6月,朝鲜内战爆发。 2.原因:(1)美国的侵略活动严重威胁中国的安全。以美军为主的所谓“联合国军”越过“三八线”,一直打到中国边境鸭绿江边;美军飞机入侵中国领空,轰炸扫射中国东北边境城市;美国第七舰队入侵中国台湾海峡,阻止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2)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请求中国政府出兵援助。 3.概况:1950年10月,以彭德怀为司令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前线,同朝鲜军民并肩作战,连续发动五次大规模战役,把美国侵略军赶回到“三八线”附近。1953年7月,美国被迫在停战协定上签字,中朝人民取得反侵略战争的胜利。 4.英雄事迹:黄继光在上甘岭战役中用自己的胸膛堵住敌人的机枪射口,自己英勇牺牲;邱少云严守潜伏纪律,烈火烧身,纹丝不动,直至被大火吞噬,壮烈牺牲。 5.意义: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巩固了人民政权,为我国的经济建设赢得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二)土地改革 1.概况: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它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1952年底,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全国大陆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 2.意义: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地主阶级被消灭;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也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三、了解第一个五年计划和三大改造,知道中国1956年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一)第一个五年计划 1.目的: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2.基本任务: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等。 3.成就:鞍山钢铁公司无缝钢管厂等三大工程、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沈阳第一机床厂和飞机制造厂等建成投产;新建宝成、鹰厦等铁路30余条;川藏、青藏、新疆公路相继通车;武汉长江大桥建成。 4.意义: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二)三大改造 从1953年开始,我国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 1.农业社会主义改造:1955年,全国掀起农业合作化的高潮;1956年,全国绝大多数农户参加了农业生产合作社。 2.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农业合作化运动推动了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1956年,90%以上的个体手工业者参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 中国现代史按分期知识点汇总

中国现代史大事年表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巩固时期:1949—1953年 1. 新中国成立前夕: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支海军——华东军区海军建立。 在筹建新中国之时,提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2. 1949年9月: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北平召开,通过《共同纲领》起到临时宪法的作用。 3. 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标志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中国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新中国成立后,明确提出要解放台湾。 在建国的第一年里(1949.10—1950.10)同苏联等17个国家建立外交关系。 4. 1950年10月—1953年7月: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司令员:彭德怀。 5. 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6. 1950—1952年底:土地改革。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废除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地主阶级被消灭,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农村生产力大大解放,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7. 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意义:标志着祖国大陆获得了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 二、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1953—1956年 1. 1953—1957年:第一个五年计划。一五计划的完成使我国开始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2. 1953年底: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3. 1954年起: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逐步发展为公私合营,实行赎买政 策。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写入宪法,成为我国的基本制度。 4. 1954年4—7月中国第一次以五大国的身份,参加日内瓦会议,关于解决朝鲜问题和印度支那问题的国际会议。 5. 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6. 1955年:周恩来出席万隆会议(亚非国际会议),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也促进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 农业、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掀起高潮。 7. 1956年底:三大改造完成,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标志着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三、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时期(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1956—1966年 1. 1956年:中共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使文学艺术创作出现了崭新的局面。 2. 1956年:中共八大召开(分析我国形势新变化)这是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

中国现代史知识点归纳

中国现代史知识点归纳(川教版) 1949—1956年: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社会主义革命时期)1956—1965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社会主义探索时期)1966—1976年:文化大革命时期1978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改革开放时期) 1课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一、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准备成立新中国 1、目的、议题:筹备建国任务 2、时间地点:1949年9月、北平 3、内容:⑴选举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选举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 ∙决定以五星红旗为国旗,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以北平为首都并改名为北京,采用公元纪年; ∙决定在首都广场建立一座人民英雄纪念碑。 ∙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起临时宪法作用。 ∙开国大典1949年10月1日(国庆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国内意义: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是中国现代史的开端。从此,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被 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 ⑵中国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 2、国际意义:新中国的成立,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的对比,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 迫民族和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 三、西藏和平解放(1951年5月) 1、西藏代表:阿沛·阿旺晋美、十世班禅额尔德尼。 2、意义:标志着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大团结。 3、启示:①西藏是祖国不可分割的领土; ②使用和平解放方针,符合西藏人民的利益,有利于民族团结,同时为西藏的发展开辟了一条康庄大道。 第2课新中国政权的巩固 一、军事上:抗美援朝(1950—1953) 1、出兵原因:①美国侵略朝鲜;②美军干涉中国内政,严重威胁中国安全;③朝鲜政府请求中国出兵援助。 2、司令员—彭德怀;中国人民志愿军—“最可爱的人” 3、目的:保家卫国 4、结果:1953年7月,板门店,美国被迫在《朝鲜停战协定》上签字,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结束。 5、性质:抗美援朝战争是正义的、反侵略战争。 6、意义:粉碎了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国家的侵略野心,破除了美国不可战胜的神话,保卫了中朝两国的独立和安全, 空前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威望。(粉碎,破除,保卫,提高) 7、英雄:黄继光用胸膛堵住敌人正在发射的机枪孔; 邱少云任凭烈火烧身,纹丝不动也不暴露目标。 (体现志愿军战士的爱国主义、国际主义、集体主义、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二、经济上:土地改革(1950—1952) 1、原因: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 2、依据:1950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3、方式:没收地主土地,分给缺地少地的贫雇农 4、内容: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5、结果:1952年底,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全国大陆基本完成土地改革。? 6、意义:⑴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 ⑵地主阶级被消灭(农村阶级结构发生变化),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

中考历史知识点总结归纳(完整版)

中考历史知识点总结归纳(完整版) 一、中国古代历史 1. 夏商周时期 •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大一统封建国家,由禹建立,传了十五代,历时约四百年。 •商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文明古国,发展了青铜器、商朝文字等。 •周朝取代了商朝,建立了封建制度,分为西周和东周,东周又分为春秋和战国。 2. 秦汉时期 •秦朝统一了中国,推行了法家思想和中央集权制度,建立了著名的长城。 •汉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二个封建王朝,分为西汉和东汉,汉朝是中国历史上最繁荣的时期之一,科技、文化和经济都有显著发展。 3. 魏晋南北朝时期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动乱时期,分为三国、西晋、东晋和南北朝。 •这个时期的重要事件有三国鼎立、八王之乱、五胡乱华等,这些事件导致了中国的分裂和文化的交融。 4. 隋唐时期 •隋朝统一了南北朝的混乱局面,强力发展了农业和手工业,修筑了著名的大运河。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鼎盛时期,开放了丝路、科技和文化也有很大进展,在这个时期出现了很多著名文学作品和文化人物。 5. 宋元明清时期 •宋朝是一个比较弱势的王朝,南宋时期经历了北方的金朝和蒙古的侵略。 •元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封建王朝,统治时期开展了很多商业交流。 •明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海上贸易和航海活动都有重要的发展。 •清朝是中国历史上的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也是少数民族建立的王朝,清朝时期经历了与西方的接触和战争。

二、中国近代史 1. 鸦片战争 •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中国与西方列强之间爆发的战争。 •这场战争导致了中国国内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巨大变革,为中国近代史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 辛亥革命 •辛亥革命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次伟大革命,推翻了清朝的封建统治。 •这次革命结束了封建君主制度,开启了民主革命的先河,为中国革命史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 军阀混战 •军阀混战是辛亥革命后的中国政治局势,各地军阀相互争斗,导致国家处于分裂和混乱状态。 •这个时期的战乱给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带来了严重的破坏。 4. 抗日战争 •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抵抗日本侵略的正义战争。 •中国人民坚决抵抗了日本侵略者,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做出了巨大贡献。 5.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中华人民共和国在1949年宣告成立,标志着中国历史进入了社会主 义时代。 •这个时期,中国进行了一系列的社会主义改革和建设,推动了国家的发展和进步。 三、中国现代史 1. 改革开放 •改革开放是中国现代史的重要阶段,是中国迈向现代化的关键时期。 •这个时期中国推行了一系列的经济和政治改革,开放了与外界的交流,为中国的经济腾飞奠定了基础。 2. 经济建设 •中国现代史中的经济建设是一个重要的方面,中国在这一阶段取得了巨大的经济发展成就。 •中国通过实施改革开放政策,加强对经济的管理和调控,推动了国家的发展和现代化进程。

2024年中考历史周年知识点归纳总结(全国通用)

2024年中考历史周年知识归纳总结(全国通用) 结合部编版义务教育初中历史教科书(中国历史4本,世界历史2本)内容,整理了2024年逢“5”和逢“10”的周年历史知识点,供师生中考复习时使用。 一、中国古代史 1.公元前209年,在陈胜、吴广的号召下,900多个被征发去渔阳戍守长城的农民热烈响应,决心反抗秦朝的残暴统治。他们砍削树木,做成兵器,举起反抗的旗帜。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爆发了。 2.公元前119年的漠北战役,是对抗匈奴的高潮。 3.公元前119年,张骞再次率领300多人的使团,带着万头牛羊,以及金币、丝绸等财物,走访了乌孙等西域许多国家。 4.公元9年,外戚王莽夺取政权,建立新朝,西汉灭亡。 5.184年,经过精心策划,张角等领导的一场有组织、有准备的农民大起义爆发了。由于起义军头裹黄巾,被称为黄巾起义。这次起义沉重打击了东汉的统治,使其一蹶不振。 6.229年,孙权称帝,吴国建立,定都建业,三国鼎立的局面形成。 7.439年,北魏统一北方,结束了十六国以来分裂割据的局面。 8.北魏孝文帝即位后力排众议,于494年迁都洛阳。 9.589年,隋文帝灭掉陈朝,统一全国。隋的统一,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顺应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趋势。

10.扬州大明寺的高僧鉴真东渡日本,前五次都因种种原因没有成功,继续进行第六次,终于在754年抵达日本。 11.1069年,宋神宗任用王安石主持变法。 12.1234年,蒙古灭金。 13.1279年,元军攻灭南宋残部。元灭南宋,完成了全国的统一,结束了我国历史上较长时期的分裂割据局面,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14.1644年,李自成在西安建立政权,国号大顺。4月,百万大军在李自成的统一指挥下,对北京城发起猛烈进攻,明朝末帝崇祯在绝望中自缢。统治长达276年的明王朝,最终被农民起义推翻了。 15.1684年,清朝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台湾府的设置,加强了中央政府对台湾的管辖,巩固了祖国的东南海防,台湾的社会经济发展也步入了新的历史时期。 16.1689年,中俄双方代表在尼布楚进行谈判,经过平等协商,签订了第一个边界条约《尼布楚条约》。这个条约从法律上肯定了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的领土。 17.在林则徐的主持下,1839年6月3日至25日,收缴的鸦片在虎门海滩被当众销毁。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二、中国近代史 18.1844年,清政府被迫与美国、法国分别签订了中美《望厦条约》和中法《黄埔条约》。通过条约,美国、法国除享受英国在华取

初中中国现代史知识点梳理:伟大的历史转折

初中中国现代史知识点梳理:伟大的历史转折 一、伟大的历史转折--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1.时间、地点:1978年12月,北京 2.内容:①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思想。②做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战略决策。③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二代领导集体。 3.意义: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我国从此走上改革开放、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二、改革开放 (一)经济体制改革(先农村,后城市) 1.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村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农村展开,农民创造了农民创造了”包产到户”这一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要形式的责任制即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意义: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建立在土地公有制基础上,明确了国家、集体、个人的利益关系,农民的责、权、利紧密结合,空前地调动了农民地生产积极性,解放、推动了农村生产力地发展,为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2.国有企业改革--城市1993年11月,中共中央通过《关于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规定了国有企业改革的基本方向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此后,大批国有企业积极进行公司制、股份制改革,出现了邯郸钢铁总厂等一批搏击市场经济大潮的典型。 (二)对外开放 1.1979年7月,党中央和国务院决定对广东、福建两省的对外经济活动实行特殊政策和优惠措施。1980年,我国在广东的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的厦门建立四个经济特区,深圳成为经济特区的代表,对外开放的”窗口”。后增设海南经济特区,成为最大的经济特区。意义: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创建成功,有力推动了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进程。 2.1984年,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1985年起,相继建立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东南地区、环渤海地区等沿海经济开放区;1990年,上海浦东开发区。 3.对外开放的格局的形成:经济特区→沿海港口城市→经济开放区→内地

初中中国现代史知识点梳理:历史必背知识点(8)

初中中国现代史知识点梳理:历史必背知识点(8)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第十二课香港和澳门的回归 1.“一国两制” 提出者: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 含义:“一国两制”就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台湾、香港和澳门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意义:“一国两制”为实现祖国统一大业指明了前景。 2.香港、澳门的回归 香港回归:1997年7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 澳门回归:1999年12月20日对澳门行使主权。 香港、澳门回归祖国意义:中国人

民洗雪了百年国耻,标志着我国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 第十三课海峡两岸的交往 1.四字构想:即邓小平提出的“一国两制”构想。 2.八字方针:“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对台基本方针。 3.“三不”政策的调整: 1987年,台湾调整“三不”政策,两岸关系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 4.“两会”成立: 1990年台湾成立海峡交流基金会,1991年大陆成立海峡两岸关系协会。 5.“九二共识”: 1992年,两会就“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达成共识,称为“九二共识”。 6.汪辜会谈: 1993年,两会领导人汪道涵和辜振甫在新加坡举行会谈,将“加强两岸经济交流,互补互利”写进协议,并就两岸经

济、科技、文化交流达成共识。两岸关系迈出历史性的重要一步。 年******提出发展两岸关系、促进和平统一进程的八项主张,这是新时期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指导思想。 8.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前提与基础是:一个中国原则。 编辑推荐:历史必背知识点汇总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九年级初中历史知识点大全

九年级初中历史知识点大全历史是一门让我们了解过去、领悟现在、展望未来的学科。作为九年级初中生,学习历史的同时需要掌握一些重要的历史知识点。本文将为大家整理九年级初中历史知识点大全,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学习历史。 1. 中国古代史知识点 - 夏、商、周三代的历史演变及特点; - 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格局和思想变革; - 秦朝的统一战争和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 - 汉朝的政治制度和文化传承; - 三国鼎立和西晋的统一; - 南北朝的分裂和民族大迁徙; - 隋唐王朝的统一和繁荣。 2. 中国古代文化知识点 - 中国古代的一些重要文化现象,如礼、乐、祭祀等; - 古代科技和制造业的发展,如造纸术、火药、指南针等;

- 中国古代的文学和艺术,如诗经、唐诗、宋词、绘画等; - 中国传统的道德观和价值观念,如儒家思想、道家思想、佛教的传播等。 3. 世界古代史知识点 - 古埃及的河流文明和建筑技术; - 古希腊的民主政治和哲学思想; - 古罗马的帝国统治和法律制度; - 法国大革命对世界的影响; - 工业革命带来的社会变革和科技进步。 4. 中国现代史知识点 - 清朝的政治危机和近代化改革; - 辛亥革命和中华民国的成立; - 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探索。 5. 世界近代史知识点

-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的影响; -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纳粹主义的兴起; - 联合国的成立和国际秩序的重建; - 当代世界的主要国际问题和地缘政治。 通过掌握这些历史知识点,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历史的演变、文化的传承以及人类社会的进步。历史不仅是一门学科,更是每个人的责任和担当,我们需要从历史中吸取智慧,引导未来的发展。 历史知识并非孤立存在,而是相互联系的。我们在学习历史知识点的过程中,也要注重培养历史思维和历史观念。历史思维是指以历史为基础,通过比较、分析和推理等手段来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历史观念是指对历史的态度和看法,影响我们对过去、现在和未来的理解和判断。 在学习历史知识的同时,我们也要关注历史与现实的联系,思考历史对我们的启示和教育作用。历史是一面镜子,可以帮助我们认清社会现状,认识自己的文化传统和身份认同,同时也可以帮助我们找到未来发展的方向和奋斗目标。

初中历史重点知识归纳:中国现代史

初中历史重点知识归纳:中国现代史初中历史重点知识归纳:中国现代史 中国现代史 1、结束两千多年封建帝制的是辛亥革命,结束两千多年封建土地所有制的是1952年土地改革的完成,结束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历史的是开国大典。为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奠定思想基础的运动是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2、袁隆平培育成功秈型杂交水稻是发生在文革时期而不是改革开放时期。 3、党的历史上重要的理论创新及意义:毛泽东思想的创立及发展,使中国人民获得解放,人民当家作主;邓小平理论的创立和发展使中国人民正在逐步摆脱贫穷走向富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理论的诞生指引中国人民向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阔步前进。 4、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重大的制度创新及意义: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创立,符合我国基本国情,是我国人民实现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创立,很好的解决了我国的民族问题,实现了各民族的大团结和共同繁荣;“一国两制”的实施,使港澳顺利回归,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前进了一大

步。 5、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进行的大的制度创新有: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创立;国 有企业的改革;教育体制的改革等,这些制度创新都取 得了巨大的成就,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全 面进步。表明了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是社会进步与社会主义发展的动力,是实现社会主义现 代化的必由之路。 6、新中国成立时中国还没有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1956年三大改造的完成。 7、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不适用台湾问题。 8、中国发生巨大变化的原因:改革开放的正确决策;中国共产党的英明领导;人民群众的辛勤劳动;科技的 推动;稳定的国际和国内环境。 9、第三次科技革命中,我国位于世界前列的科技成就有航天技术、基因工程、籼型杂交水稻技术等。

初中中国现代史知识点梳理: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初中中国现代史知识点梳理: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一、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1957年) 1.过渡时期的总路线(一化三改造):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2.一五计划: (1)目的: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2)时间:1953---1957年;(3)内容:任务是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有步骤地促进农业、手工业的合作化;继续进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保证国民经济中社会主义成分的比重稳步增长。(4)成就:克拉玛依油田;武汉长江大桥;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沈阳飞机制造厂、鞍山钢铁公司;新藏公路、青藏公路、川藏公路;宝城铁路、集二铁路。(5)结果:到1957年底,主要工业指标都大幅度超额完成 二、三大改造(1953---1956年底) 1.概况:①主要途径:农业--走集体化道路,1955年,全国掀起了农业合作化的高潮。到1956年,90%的农户参加了农业生产合作社。②手工业:到1956年,90%的手工业者也参加了手工业生产合作社。③资本主义工商业:政策:利用、限制、改造;方式:

从以加工订货为主逐步向公私合营过渡。结果:到1956年初,资本主义工商业出现了全行业公私合营的高潮。 2.结果:到1956年底,我国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 3.意义:(1)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公有制形式在国民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从此,(2)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起来,(3)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20世纪中国的一次历史性的巨变。 4.实质:改变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公有制的深刻社会变革 5.存在的主要问题:由于发展速度迅猛,工作过于急促和粗糙,在实际工作中出现一些偏差。

初中历史现代化进程知识点整理

初中历史现代化进程知识点整理 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始于19世纪末,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具划时代意义的发展阶 段之一。这一时期,中国经历了从封建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变,包括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等多个方面的变革。下面将对中国初中历史中关于现代化进程的知识点进行整理。 1. 第一次鸦片战争(1839-1842年) 第一次鸦片战争是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开始。中国的封建社会因西方国家的侵略 而面临巨大挑战。鸦片战争后,中国政府被迫签订了《南京条约》,割让香港给英国,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个沿海城市,并支付了巨额赔款。这场战争标志着中国长期封闭自守的局面被打破,也成为中国激发自身发展和现代化的触发点。 2. 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年) 第二次鸦片战争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事件。这场战争爆发起因于中国方 言天津口岸的一次冲突,最终导致西方列强联合侵略中国。中英签订的《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进一步削弱了中国的主权,中国不得不开放更多的市场,割让香港岛、广州、福州等地,更大幅度的巨额赔款,这对中国的现代化进程造成了巨大影响。 3.戊戌变法(1898年) 戊戌变法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一次改革尝试。清朝政府在民众和一些知识分 子的呼声下,进行了一系列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方面的改革。变法的目标是要使中国实现现代化,并涉及到了各个方面的改革,比如科举制度的改革、军队的改革、教育的改革等。然而,由于保守势力的阻碍和反对,变法运动最终失败,但它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以后的现代化进程奠定了基础。

4. 辛亥革命(1911年) 辛亥革命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革命爆发后,孙中山领导的 同盟会发动了全国性的起义,并成功推翻了清朝政权,建立了中华民国。这标志着中国彻底摆脱了封建君主统治,迈入了民主革命的新阶段。尽管辛亥革命并没有完全实现现代化,但它为中国政治体制的改革奠定了基础。 5.五四运动(1919年) 五四运动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一场具有影响力的爱国运动。这场运动是对巴黎 和会上中国遭受的不公正对待的抗议。广大学生和知识分子纷纷参加示威游行,要求废除不平等条约,争取国家的独立和民主。五四运动在中国社会和文化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推动了思想解放、现代文化的兴起以及对传统文化的反思。 6. 新文化运动(1915年) 新文化运动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一场思想解放的运动。这场运动的发起者包括 胡适、陈独秀等一批知识分子。他们提倡“百家争鸣”,批判传统文化的束缚,提倡科学、民主、自由、平等等现代价值观。新文化运动推动了现代汉字的发展,注重科学研究与启蒙教育,对现代思想的传播和理论建设有着深远的影响。 7.中国共产党的建立(1921年) 中国共产党的建立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具有重大意义的事件。中国共产党的成 立标志着中国革命的新阶段,为中国实现现代化提供了思想和组织基础。经过多年的斗争,中国共产党在1949年成功地推翻了国民党政权,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为中国现代化奠定了基础,并开启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 总结起来,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是一个经历了鸦片战争、改革尝试、民主革命、 爱国抗议和社会运动等多个关键阶段的过程。这些事件的发生和推动,对中国的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均产生着深远的影响,为中国实现现代化做出了重要贡献。

初中历史中考中国现代史主题知识解读(年代尺解读)(直接打印每生一份熟记)

(年代尺解读) 整体把握中国现代史的历史定位 1. 两大任务:独立、统一;富强 2. 一条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3. 历史转型: (1)半殖民地半封建——独立、统一 (2)结束了长期战乱——进入和平建设时期 (3)改变了中国历史方向——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 (4)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开放) 4. 现代史教学,应紧抓住一条主线——现代化 中国现代史的发展趋势:是中国人民建立政权、巩固政权、探索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历史;是中国走向自由、民主、富强的历史。 (1)政治: ①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 ②建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等一系列社会主义民主制度; ③实施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一国两制”等,维护了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 (2)经济: ①国民经济恢复时期,主要工农业产品产量超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的最高年产量; ②通过“ 一五计划” 和“三大改造”,经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 ③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成就与失误并存,经济建设在曲折中发展; ④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迅速发展,2010 年经济规模位居世界第二位; (3)外交: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揭开了中国对外关系的新篇章,中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标志着我国外交政策的成熟; ③20 世纪 70 年代,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日、中美建交,新中国外交取得重大成就; ④改革开放以后继续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积极参与新型区域合作和联合国事务,在国际事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维护世界和平和促进共同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4)科技: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科技成就(“两弹一星”、载人航天工程、成功培育杂交水稻、发现有效抵抗疟疾的青蒿素等),许多研究成果处于世界先进水平。

2020中考历史重点知识汇总:近现代史

2020中考历史重点知识汇总:近现代史 近现代史 一:关于辛亥革命的内容 1、1894年,孙中山在檀香山成立了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兴中会 2、1905年,建立了中国第一个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中 国同盟会,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的 政治纲领,《民报》为同盟会的机关刊物。 3、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首次提出“民族、民权、民生”的三民主义,三民主义是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 4、孙中山积极的同共产党合作,国共两党实现第一次合作。 5、在国共第一次合作基础上,1924年,孙中山创办了黄埔军校,为建立国民革命军奠定了基础。1926年,国民革命军誓师北伐,胜 利进军。 二:关于中共革命的探索 1、日出东方:中共一大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中 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从此,中国革命的 面貌焕然一新。 2、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3、建立了第一个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为中国革命 探索出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道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 道路。 4、力挽狂澜:遵义会议:红军长征中的重要会议,确立了毛泽 东的正确领导,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是党的历史 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5、灯塔指引:中共七大在延安召开,意义:为抗日胜利和争取光明前途创造条件。 5、新中国的成立,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 6、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开始实行改革开放决策,开始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