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风水的科学性_王冠

建筑风水的科学性_王冠
建筑风水的科学性_王冠

文章编号:1009-6825(2009)22-0064-03

建筑风水的科学性

收稿日期:2009-03-25

作者简介:王 冠(1987-),男,四川大学建筑与环境学院本科生,四川成都 610207

赵 鹏(1988-),男,四川大学建筑与环境学院本科生,四川成都 610207

王冠 赵鹏

摘 要:在科学飞速发展的今天,在建筑风水学热潮逐渐兴起的同时,对建筑风水学,即现在所说的建筑生态学的科学性

进行了思考,提出在当今社会对待建筑风水的一些新态度以及在建筑中运用建筑风水的相关措施建议。关键词:建筑风水,科学性,当今社会中图分类号:T U -05

文献标识码:A

风水这个名词,在中国由来已久。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建筑

风水学博大精深,中国建筑文化在几千年的形成发展过程中,未离开过建筑风水的字眼,从皇宫、皇陵的规划建设,到普通村落、民宅的建筑无不留着风水学的痕迹。建筑风水学随着中国文化传入西方后,也得到了西方学者的认同,特别是近30年来建筑风水学在国外受到了高度重视,甚至形成了中国风水业,中国风水也开始进入了百姓安居的视野,由此可以想象,可以推见在未来的世界文明进程中,中国建筑风水学必将饰演重要的角色。但另一方面,许多人对于建筑风水又持有不同的意见,由于人们知识的局限,很多风水学的问题得不到现实中的解决,这就不免让其中渗入了许多神秘,甚至迷信的色彩。

在建国60周年的今天,在建筑领域不断革新,生态建筑从无到有,再到逐渐占据市场的新形势下,我们不得不对建筑风水的科学性做一次新的分析,并对今后建筑中风水学的运用进行探讨和研究。

1 建筑风水的科学诠释

在风水学的研究中,学者们认为自然界的超微离子和磁场对人体产生明显的正负影响,并认为在自然界中任何物质都会对人体的超微离子和磁场产生作用,这些能量随着环境不断改变,也随着人体自身的场态信息的改变而改变。这些信息能量可以使我们心情愉悦、思维敏捷、健康长寿,也可以使人思维迟钝、神经恍惚、多病短寿。而风水就是在地基、居所布局基础上增加某种信息符号,以满足人们避凶趋吉的心理要求。

在人的一生中,人体不断与外界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对自然电磁波变化的反应,必然伴有一些物理和化学现象。人体在外界影响下发生一系列生理、生物化学反应的现象,为风水的作用机能提供了依据。

2 建筑风水学的三个派系

2.1 建筑风水学与建筑生态学步调一致

/对风水不加研究就否定,这本身就是一种迷信0。

清华大学建筑系景观研究所所长孙凤岐说,风水并不全是迷信,在什么地方该建房子,在什么地方不该建,我们祖先琢磨出了一套经验理论,这是有科学依据的。古代的风水一说很讲究人以及建筑跟环境的关系,/风水可以说是古代的环境观0。

有专家认为风水学与建筑生态学的步调是一致的。风水之所以几千年能够保留下来,是有它的道理的。风水中的/气0和/水0代主流市场的大趋势,以适合居住、休闲、商业洽谈的寓所,大块面的微差的浅色乳胶漆,构成素净、整洁的酒店空间。卫生间的墙体部分饰以喷漆玻璃代替,玻璃平滑细腻、光洁通透的质感与墙面厚实浑重形成对话,素淡高雅的家具与地毯,营造一个恬静舒适的空间,结合电视柜及写字台功能的长桌,带来了人文主义的气息。室内以暗藏的二次照明为主,营造柔和而抒情的气氛,在适当的墙体转折处藏光,不仅使空间通灵透气、减小隔阻感,也使室内光线充足。

3 结语

设计是一种来源于生活,但又高于生活的创作活动,它会对人们的各种社会行为起到一定的引导作用,酒店设计亦是如此。我们一直在提倡/绿色设计0/环保设计0/节能设计0/人性化设

计0,作为专业化的酒店设计师,要做的就是如何把它们渗透到酒店设计中。设计师必须对生活有深刻的理解,对一些细节有细致入微的观察,并把这些感受都融于酒店各个空间的细节设计中去。参考文献:

[1] 张文忠.公共建筑设计原理[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367.

[2] 洪忠轩.酒店文化与设计营销[M ].福州: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227.

[3] 敬 威.浅谈商务酒店室内设计[J].山西建筑,2008,34(24):83-84.

[4] 王 奕.酒店与酒店设计[M ].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2006:328.

Building of hotel culture space

WANG Chun -xia MA Gu-i min

Abstract:Combining w 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hotel,the paper analyzes the culture orientation of t he hotel,discusses the cultur e building of hotel space,points out that the professional hotel designer should incorporate the gr een design that i s always advocated,th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 n design,the energ y saving design and the humanized design into the hotel design,thus making it g et more co mmercial value.Key words:hotel,culture orientatio n,space,design

#

64#第35卷第22期2009年8月 山西建筑SHANXI ARCH IT ECTURE

Vol.35No.22Aug. 2009

都是经过长期实践和思考后总结出来的,是在大量的经验基础上,以统计概率的形式表达的,如果片面理解中国文化,认为风水不能和西方的思想体系接轨就加以否定,这本身就是一种迷信。2.2风水里大部分是迷信,但也内蕴某种科学

事实上,建筑风水与风水术,是中国古代诸多的巫术观念在建筑领域中的一种延伸,是古代中国人与超自然力之间的一种交往沟通的形式,是带有宗教巫术色彩的。在西方,人们有宗教,可以到教堂去祷告。而对中国老百姓而言,要对超自然进行解释,就往往求助于建筑风水。

这些专家认为:建筑风水学可分为两派,形势派和理气派。前者关注建筑空间,如山形水貌,藏风纳气。用现代建筑学阐释仍然有一定合理性。而理气说则有明星的方术色彩。把什么/宇宙场0和个人起居联系在一起,是一种不折不扣的/伪科学0。

2.3风水绝对是伪科学,是祸害

有些学者认为:建筑风水是建立在易学基础上,5易经6里有很多智慧的东西,但两千年前的一本书,怎能管得了两千年后的建筑规划。两千年前的书把什么都说明白了,连电子计算机、量子力学都说到了,这怎可能。现在易学已经被歪曲得太厉害了,什么算卦、看相都叫易学,这分明是迷信。它妨碍了真正的科学,混淆了研究的方向,另外还使一些骗子大发其财。

还有风水书里的一些道理,属常识性的东西,不是什么风水,比如/坐北朝南0之类,其实连蚂蚁、老鼠也懂要坐北朝南。四合院里的水不能直流出去,要拐两个弯,这就是风水上的讲究。但用现代建筑理论来解释,水拐两个弯再出去根本就是多余,还造成排水不畅,这类风水害人不浅。

3当今社会对待建筑风水的新态度

3.1不能尽信,也不能尽不信

任何事物都要辨证地看,辨证地对待,没有什么是完美的,建筑风水学同样也是如此。在这一点上,我还是坚信建筑风水学能够在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历史中保留下来,一定有它的可取之处,其中大部分的理论是有科学道理的。风水学与地球物理学,环境景观学,人体生命信息学,心理学,水文地质学,美学都是有着一定的关联的。风水学中的阴阳相地,是一种直观体验的总结和整体思辨的结果,它包含了选择的地形、地质水文、气候、植被、生态、景观等诸要素,并以传统哲学的/气0/生气0/阴阳0等概念来阐释其好坏吉凶,确定是否适合人类居住生息,如此而已。

去其糟粕,取其精华是当代社会对待建筑风水学的正确态度。

3.2论从史出

郭湖生先生最早提出了对待风水学应该/论从史出0。实际上,我们在用科学原理对风水理论进行去其糟粕取其精华操作时,往往无意之中在进行着一种置换,一种将历史事件置入现代语境的操作。的确,唯其如此,我们方能理解历史,理解一语在今天的背景下意味着的逻辑解释,我们对不能用逻辑解释的历史事件或历史话语,则归之曰迷信、非理性。这里有一个前提,理性或逻辑可以言说一切,凡不能言说者,唯其非逻辑、非理性,故不能言说。这是一个悖论,言说不能言说者,称为一切或一万,这是我们对于逻辑的自信;而不能言说者又是无法言说的,称为万一。但世间的实情常常是,你所见之一万可能只是宇宙的万一,而你所未见、自以为是万一的东西却很可能是宇宙的一万。万一常常展示了一个崭新的天地,科学研究常常就是由万一而求得一万的,但其笃信推理演绎的理性精神所不可避免的排他性质,却为自己铸造了一个回避发生万一事件的硬壳。建筑风水学中的很多原理,在当今科技水平的范围内,很难得到正确的解释,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这些原理的荒谬。古云/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数有所不逮,神有所不通0(5楚辞#卜居6)。

4当代建筑中运用建筑风水学的相关措施和建议

4.1风水文化的应用应从后天转向先天

风水文化的应用应分后天应用和先天应用,所谓后天应用,是指先有了建筑,再评估风水的好坏;而先天应用是指按照风水的原则进行设计建设的过程。后天的应用是勘察;先天的应用是规划。后天的应用更多的是改造、化解;先天的应用则是从根本上营造吉祥的风水环境。由此可知,风水文化应用于先天,要远远优于应用于后天。风水文化的应用由后天转向先天是现代农村城市化、现代城市都市化背景下风水应用的必然趋势。

4.2推广生态建筑,重视环境保护

当你仔细了解了环境保护的原则和风水的原则后就会发现,环境保护的原则和风水的原则一脉相承。而风水住宅与以环境保护为重要指标的健康住宅、生态住宅更是如出一辙。建筑风水中对水极其看中,/山主人丁水主财0,无水无财,甚至已成了超越风水的百姓习俗。而健康住宅、生态住宅也都对水情有独钟。健康住宅要求,景观水要为循环的流动水,需要有净化装置,使收集的地表水、雨水、污水的水质要达到景观用水标准。可见,健康住宅对水流动与清洁的要求与风水的要求是一致的。

推广生态建筑,不仅可以保护环境,节约能源,同时还可以生产有机肥,减少滥用化肥的现象,在发展屋顶高产绿色农业以后,还可增加很多就业岗位,为农业劳动者创造较好的生活和工作条件。

4.3传统建筑风水文化与当代建筑理论的融合

中国传统建筑风水文化与当代建筑理论的融合,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传统之所以必须尊重是因为它是创新文明的必要条件之一。世界和中国的历史都表明,不同文明的冲突与融合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根本动力。游牧文明与农耕文明的融合曾经创造了工商文明,未来的文明必定在文化的融合中产生。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下,我们必须对自己的文化传统有自知之明,中国风水文化传统的良莠,不能单凭主观愿望区别,只能在创造未来的实践中鉴别。传统是被保存或淘汰,决定于它在创新文明的实践中是否有积极的贡献。作为环境文化和环境艺术的中国风水文化,不仅包含某些科学和技术的因素,而且包括有终身的价值选择和产业的道德规范。

世界正处在从现代向后现代过渡的历史性转折时期,中国正处在与世界文化融合的新的历史时期,中国建筑产业正处在一个创新文化的关键时期。在建国60周年,经济繁荣发展的今天,我们应该以科学的态度,宽容的胸怀,通过传统风水文化与当代建筑理论的融合,把传统的惯性转变成创造的动力。

参考文献:

[1]余卓群.风水的科学释义[J].四川建筑,1999(2):23-24.

[2]王贵祥.风水观念的非理性层面剖析[J].北京建筑工程学

院学报,1999,15(1):5-6.

[3]余健.风水研究杂感[J].新建筑,2001(3):18-19.

[4]邓洁,唐晓岚.从传统风水理论到当代景观环境设计[J].

山西建筑,2008,34(8):25-26.

[5]张霄鹏.浅析古代风水学的科学性[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学报,2004,23(1):15-16.

[6]徐美群.人居环境与建筑风水学[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

报,2006(3):31-33.

#

65

#

第35卷第22期

2009年8月

王冠等:建筑风水的科学性

文章编号:1009-6825(2009)22-0066-02

浅析珠江三角洲的城市化发展模式

收稿日期:2009-03-25

作者简介:王 娜(1982-),女,助教,西安欧亚学院,陕西西安 710065

王 娜

摘 要:针对广东省的城市化发展进行了分析,提出候鸟型城市化发展模式,通过对比城市化发展过程中的不同之处,分

析了候鸟型城市化发展表现和特点,并对其缺陷提出改进措施,以期制定出更有利的城市发展方向。关键词:候鸟型城市化,城市化发展模式,迁徙式就业,弊端中图分类号:T U 984

文献标识码:A

城市化现象在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实际发展过程中,具体表现为伴随着工业化的城市化、过度城市化、低度城市化和泛城市化,以上的城市化类型是基于西方工业化国家自工业革命以来种种城市化现象进行的总结。就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而言,由于我国国情的特殊性,经济发展的地域性,在我国出现了一种特殊形态的城市化)))候鸟型城市化。

1 珠江三角洲城市化发展过程

珠江三角洲本来是劳动力资源丰富的地区,但是,改革开放以来,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迅速,长期困扰的劳动力就业问题已经解决,许多城乡还出现劳动力短缺现象,尤其是/三来一补0加工业高速发展的深圳、东莞一带,劳动力短缺现象更为突出。由于这里的就业机会多,劳动报酬相对较高,所以,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就有大批外省劳动大军南下广东,其中绝大部分涌到珠江三角洲打工,出现了汹涌澎湃的/民工潮0,部分民工还携带家眷,使珠江三角洲有了数量庞大的外来人口。

20世纪80年代中期,珠江三角洲的外来人口不到100万人,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已增至279万人,相当于户籍人口的15%。由于对外来人口的登记、管理不严,现在珠江三角洲究竟有多少外来人口没有准确的统计,估计目前已超过700万人。

外来人口主要分布在广深公路沿线加工工业发达地区,尤以深圳、东莞、广州最多,其次是中山、珠海、惠州、惠阳、南海、番禺、顺德等地。其中九成住在城市和建制镇镇区及其附近,一成散布在农村。深圳市的外来人口多达207万人,占珠江三角洲外来人口的1/3,相当于当地户籍人口的2.36倍。东莞也是外来人口集中地方,1995年登记在册的有142万人,与户籍人口比例接近1B 1,实际上则远远超过这个数,据公安部门估计有280万。深圳、东莞不少主干公路沿线的镇区外来人口大大超过户籍人口。东莞的虎门、长安,深圳的布吉、沙井、龙岗等镇都聚居了10多万外来人口。珠江三角洲的外来人口主要来自湖南、广西、四川等省区,也有不少来自省内的潮汕、梅州、茂名等劳力丰富地区。

2 我国候鸟型城市化的发展表现

城市规模不断的扩大,城市人口不断增加,尤其是外来人口

的数量超过了珠江三角洲地区当地人口的数量,但是由于我国的户籍制度、薪酬福利等因素,虽然这部分外来人口为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做出巨大贡献,但是仍然得不到城市的认可。

珠江三角洲的工人不仅是/外来人口0,其中绝大多数就是内地农村,在内地农村,九年制义务教育并未普及,也就是说,珠江三角洲的工人相当一部分连初中都没有毕业,这部分人口大量聚集到城市中,容易造成很多社会不安定因素。

广东省当地农民和城市居民反而被抛弃在工业化之外,成为依靠出租房屋、农田等设施的出租业者,很多城中村地区聚集了大量的广东省当地居民,这部分地区在工业化大生产的背景下,逐步被抛离在了社会发展的步伐之外,形成了城市孤岛。

3 我国候鸟型城市化的产生原因

正常的伴随着工业化的城市化发展,应该是在包括城市及周

边农村地区在内的区域中逐步实现城市化,但就广东省目前的城市化发展而言,其产业工人主要来源并不是本地农民,而是大量来自中国内陆的农民取代其当地农民成为产业工人,进行工业化大生产,促进其经济迅速发展。

由于我国的特殊国情,春节作为我国民间最隆重最富有特色的传统节日,也是最热闹的一个古老节日,传统的中国民众在春节时要求全家团聚、共享天伦。基于以上两点原因,形成了我国独具特色的城市化类型)))候鸟型城市化。1989年,伴随着民工潮,中国第一次出现了/春运0,从此大规模的人潮开始每年一度的候鸟式大迁徙,产生了来回迁徙式就业,同时,由于近些年的经济发展的不均衡,在经济较好的时期,涌入广东省的民工数量较多,在经济较差的时期,涌入民工数量也会随着减少。

4 我国候鸟型城市化的弊端

1)短时间内的大规模人口流动带来巨大的交通运输压力,流动费用和管理成本过高。大部分的城市流动人口选择在春节时期返乡,人流过于集中,给全国的道路交通运输体系带来巨大的压力,从而导致交通运输费用和管理成本大幅度增加,当然,同样现象也存在于节后回城过程中;2)加剧城市住房紧张,形成脏、乱、差的/棚户区0。大规模农村人口在短期内集中融入城市中,造

O n scientific nature of geomantic omens in architecture

WANG Guan ZHAO Peng

Abstract:In the day o f speedy development of science,along w ith the rise of the architectural geomantic omens,the paper considers the scien -tific nature of the architecture geomantic omens,t hat is arc -ecolog y,and points out some relativ e sug gestions for the application of the ar chitec -tural geomantic omens in the construction and new attitudes towards the architectural g eomant ic omens in nowadays societ y.

Key words:architectural geomantic omens,scientific natur e,now adays society

#

66#第35卷第22期2009年8月 山西建筑SHANXI ARCH IT ECTURE

Vol.35No.22Aug. 2009

生态建筑学传统风水理论的理性表达

生态建筑学传统风水理论的理性表达 摘要:建筑是指人类为了满足自己的生活需求和社会需求,利用自然中的可用资源和材料建造的构筑物,例如,房屋、桥梁、寺庙等等。而建筑的根本目的是为人类提供遮风避雨和生存发展的“空间”。在历史的不断发展过程中,人们逐渐理解建筑与周围自然环境应该相适相宜、协调发展的重要性。这种以生态学基本原理为出发点,注重自然、建筑和人类三者之间关系的建筑理论为生态建筑学。而传统的风水理论在实践过程中逐渐显现出其实用性,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建筑物的选址、朝向和内部布局在某些方面都讲究风水,这里面虽然有一些迷信的成分,但也是具有一定的科学依据的。本文通过对传统风水理论在生态建筑学中的具体应用和意义进行分析和探讨,总结归纳出生态建筑学中传统风水理论的理性表达,以供相关专业人员进行参考[1]。 关键词:生态建筑学;传统风水理论;理性表达 不容置疑的一点是,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传统风水理论被注入了一些迷信的内容,这就导致很多人对传统风水理论有了一定的误解,认为它只是一种没有科学依据的鬼神之说。但是,这种观念是以偏概全的结果。不容忽视的是,剔除迷信成分,传统风水理论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中国建筑。风水主要观察地势地貌,主张将天道运行、地气流转和人完美地结合在一起,这与生态建筑学的某些方面不谋而合,更确切地说,传统风水理论在生态建筑学方面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传统风水理论能够更好地使建筑与自然彼此适应。“因地制宜”在构造

建筑物的过程中起着很大的作用,既要考虑建筑物的实用性、坚固程度和所用材料等内部因素,又要考虑环境等外部因素。环境因素也决定着建筑物的质量和稳定性。这也说明了传统风水理论在建筑物的构造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1传统风水理论在生态建筑学中的具体应用 1.1建筑物的选址 无论是古代皇帝选择陵墓,还是平民百姓选择房屋,都讲究要选择“风水宝地”。甚至在现代生活中,人们也经常讲究“风水”。这说明,风水从古至今都是建筑物选址的一个方面。但是,讲究风水不全是迷信问题。抛去迷信的风水理论更加注重于建筑与环境的关系。建筑在选址的时候讲究风水,能够更好地为人们提供居住环境。例如,在选址的时候,要尽量避开岩石突兀、植被稀疏、地势险峻的地方;不要选择四周都被山体环绕并且四周而封闭的地形;自然灾害频发的地带也不适合人们居住。以上选址时要注意的风水问题并不是单纯的迷信,而是有科学依据的生态理论。在人类不断地实践和探索过程中已经证实了其可靠性。地势险峻的地形不利于建筑物的稳固,对人们自身安全也有一定的威胁。而四周封闭的地形一般不容易通气,久住会损害呼吸系统。并且此类地形一般昼夜温差大,不利于人们的居住。避免自然灾害频发的地带更是能够对人们的安全起到保障作用,也有利于建筑物的持久[2]。 1.2建筑物的朝向 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社会,人们都讲究“坐北朝南”,就连古代的

我国古代园林的风水情结

?建筑理论与历史? 我国古代园林的风水情结 万艳华 [提要]本文从我国古代园林艺术创作之相地立基、造园意匠、掇山理水及水口园林等方面探讨了我国古代园林的风水情结。 [关键词]中国;古代园林;风水情结 我国古代园林“以创作山水、自然为生活境域的山水园而著称于世”(汪菊渊,1992),而我国古代风水亦以审辩山水、自然为生活境域的“山水术”而流传至今。作为我国古代山水文化体系的两个重要成份,我国古代园林与风水之间必然存在着某种内在联系,否则曹雪芹何以在《红楼梦》里以风水模式为兰本而评价稻香村的园林环境“背山无脉,临水无源”呢! 多年来,学术界对于我国古代园林的研究颇多,但囿于各种原因,罕有关于古代园林与风水之内在联系的研究问世,致使我们长期以来忽视了风水对于古代园林创作的渗透与影响,也使我们多从山水诗画的角度而罕有从风水的角度来评价与赏析我国古代园林的造园艺术。鉴于此,本文拟以我国古代园林艺术创作之相地立基、造园意匠、掇山理水以及水口园林等方面来初步探讨我国古代园林的风水情结,希望藉此文抛砖引玉,引起大家的重视。 一、相地立基 11关于相地 我国古代园林的“相地”是指勘测与选择园地。但相地原为风水术的别称,原意为观察山水形势、选择最佳地点。由古代园林借用“相地”、“卜筑”等风水用词这一客观事实,足可说明我国古代园林与风水之渊源关系。事实上,据清代档案显示,世代从事皇家建筑规划设计事务的样式雷,每遇宫苑规划设计任务,均要与钦命风水大臣同赴实地相度风水(即相地),并绘制专门的风水形势图呈献皇上。 鉴于相地的重要性,成书于明末的造园名著《园冶》一书即把“相地”置于卷一。该卷云:“园基不拘方向,地势自有高低;涉门成趣,得景随形,或傍山林,欲通河沼,探奇近郭,远来往之通衢;选胜落村,藉参差之深树。村庄眺野,城市便家。……多年树木,碍筑檐恒;让一步可以立根,斫数桠不妨封顶。斯谓雕栋飞楹构易,荫槐挺玉成难。相地合宜,构园得体”。接下来,它还把园地分为山林地、城市 地、村庄地、郊野地、傍宅地、江湖地等六种类型,并分别说明其不同的相地方法。 从上述关于相地的总结性文字可知,我国古代园地选择大体遵循下述原则:并且,这些原则与风水选址原则几乎同出一辙。 其一,理想的园地“或依山林”欲通河沼”,即要求有山或有水;这与风水所云“人之居处,宜以大地山河为主,其来脉气势最大,关系人祸福最为重要;若大形不善,总内形得法,终不全吉”(《阳宅全书》)有异曲同工之处。所不同的是,风水以择定自然天成的山水环境为最终目的:而园林则以选择自然天成的山水环境(园地)为基础,还要加以更多的人工修饰。此外,如果是方寸之间的园地,难有真山真水,亦可“模山范水”(即造假山水),但追求“虽由人作,宛自天开”。 其二,理想的园地应该“探奇近郭,远来往之通衢;选胜落村,藉参差之深树”,且“市井不可园也;如园之,必向幽偏可筑”;亦即理想的园地应该是幽静偏僻之地。而风水选址也着力追求一种幽静空间,它要求:后有靠山屏障,左右砂山环抱,前有朝案围拱,出入循水口穿行。这种幽境空间,既可以“藏风聚气”,亦可以充分满足古代士大夫们清高脱俗隐逸遁世的心理追求(图1)。 其三,理想的园地应该“荫槐挺玉”、“杂树参天”、“繁花覆地”、“深柳疏芦”,亦即要草木丰饶;这也与风水所要求的“皮无崩蚀,色泽油油,草木繁茂……如是者,气方钟也未休”一脉相承。 由此可知,我国古代园林不仅介用了风水的“相地”别称,而且也借用或借鉴了风水的相地经验;并且,它们相地的主要目标也基本一样,均是寻求“风景吉秀之地”,“慕山水之胜而卜居焉”(《尚书方氏族谱》)。 21关于立基 古代园林的“立基”,是指确定园林建筑、假山、水体与植物在总体布局中的位置。《园冶》卷一“立基”云:“凡园圃立基,定厅堂为主。先乎取景,妙在朝南。……选向非拘宅相,安门须合厅方”。这里,尽管《园冶》提出了“选向非拘宅相”的观点,但其“凡园圃立基,定厅堂为主”的作法与风水之“州郡 ? 1 4 ?

传统风水理论与园林景观设计探究

传统风水理论与园林景观设计探究 发表时间:2018-06-19T15:32:25.410Z 来源:《防护工程》2018年第4期作者:殷园园 [导读] 在园林设计理论中,风水学理论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我国的传统文化中,风水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并且在概念上的划分也比较细致。 防城港市园林管理处广西防城港市 538001 摘要:在园林设计理论中,风水学理论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我国的传统文化中,风水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并且在概念上的划分也比较细致。风水在我国的实际作用多用于现场的勘察,在方向与位置的确定上有着比较全面的内容,是一门相对独立的知识学问。我国的社会在不断发展完善,并且科学水平也在不断进步,在这样的情况下,风水在人们心中的概念已不再是单纯的一种传统文化,被越来越多的人视为一种封建迷信,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风水实际上在我国的文化体系组成中是一种具有极强代表性的文化,对我国的文化内容也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是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其中这一文化的核心思想是人与自然地理的融合。它在为改善人民的居住环境、规划建设城镇、弘扬中华文化中起到不可磨灭的作用,同时更令中外之仁人志士获教殊多,深受启迪。因此,我国的传统风水理论与园林设计工作也有了极大的必然联系。本文对传统风水理论与园林景观规划进行探究。 关键词:传统文化;风水理论;园林景观;设计研究;植物风水 引言 园林景观的具体设计包含诸多因素影响。其中能够将其具体划分为不同的内容,通常包括场地环境选择、硬质景观设计以及软质景观设计,其中软质景观设计中的植物搭配更为重要。与此同时,我国的传统园林景观发展至今,其中的风水因素也在不断融入其中,在整体上也将决定一个地区的园林景观的具体设计风格与地理位置的选择,是园林景观设计中的主要思考方向之一。中国古代园林设计中都渗透着风水学的影响,是我国人民数千年来总结的经验,决定着园林景观的具体设计风格,同时,也成为园林景观设计中的主要思考方向。园林是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主要手段,代表着中国的一种传统文化现象。随着近代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应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建筑选址中,选取最为合适的地理位置,充分应用风水理论,完善园林景观,并在植物的选取和搭配上有着一定的效果,更能体现设计的质量。科学合理地运用植物这种规律和生物场,有利于改善城乡的人居环境。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将风水与园林设计工作进行具体的研究,提高我国的整体园林设计水平,是作为园林工作者的终身目标。 1中国传统风水的基本理论 风水从字面上可以分为“风”和“水”2个部分。风水理论是一门结合了水文地质学、气象学、环境景观学、生态学以及建筑学等多种学科的自然科学。风水理论大致可以分为3个部分,即阴阳、五行和干支生肖。其中,阴阳最早起源于夏朝,从来自阳光的向背角度而言,物体背阴的一面称为“阴”,物体向阳的一面称为“阳”。通过进一步延伸,阴阳概念可以解释为自然界与人类社会中的所有现象。再从现代科学分析,任何物质都存在正方两个方面,如自然界昼夜交替变化,四季气候年年变换,周而复始等[8]。五行的说法最早见于董仲舒的《尚书》,认为客观世界是由金、木、水、火、土5种基本元素组成。自然界中的万事万物都是由这5种元素不断运动和相互作用的结果,每个五行元素既有被生的一面,又有生他的一面;既有被克的一面,也有克他的一面,这种五行相生相克的存在,就能使事物达到阴阳平衡和相对稳定[8]。我国的传统风水理论思想主要是将环境作为一个有机整体,这个整体系统是以人类为主体,包含天地之间的万事万物。 2中国的传统风水理论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具体应用方向 2.1“天人合一”的应用 传统风水理论中,有着明确的要求。“天人合一”概念的着重强调,大部分园林景观中直观融入了“天人合一”的概念,将风水的原理体现在园林设计中,表现出整个园林的艺术风格,将人与自然环境紧密有效地融合。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不是一成不变的,不同的情况,设计理念也要改变,风水概念的融入程度存在一定的差异;在现代园林设计过程中,按照实际的情况进行细致地研究和划分,在开始设计时充分考虑和研究物种特性的保存问题,确保平衡性。在现代设计的过程中,需要种植大量的植物,考虑不同植物生长需要的空间,确保留出充足的生长空间和生长位置,促进植物健康茁壮地生长。在规划工作中,进行全方位的思考,充分考虑地质条件、水文因素,综合进行规划,使园林景观具有环境调节的作用,朝着“天人合一”的方向发展。 2.2阴阳平衡在我国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在我国的园林景观的设计当中,阴阳平衡也在极大程度上形成了一种相对独立的哲学辩证思想,并且设计中也体现得十分明显,在极大程度上可以利用不同属性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行较为合理的搭配,使之在园林内部形成独特的美感,使得我国的园林景观具有更浓重的艺术感觉。其中也在主题上比较直接,对高雅通俗之间的具体关系也能够进行清楚的区分,具有一定的原则性;在表现手法和结构上都有着较强的渗透[2],在我国的一些大型的公园景观中对其就存在直接的体现;在植物种类上,根据不同植物间的属性,可以从中判断出需要阳性或是阴性元素;通过对属性的观察,也可以进行植物之间的具体选择种植。因此在这一过程中,就需要对植物的习性有着充分的了解,设计工作也将阴阳属性的具体划分而变得更加科学有效。在考虑好植物的种植环境与具体的生长需求后,进而对美感进行设计,使园林景观在整体上具有赏心悦目的感觉,带给观赏者不同的观赏风格。 2.3五行相生相克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五行相生相克则是指自然界的一切都是由金、木、水、火、土组成。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利用五行理念来布局,不仅可以改善园林景观的审美效果,而且还能够提高景观的价值功能。比如,在公园中种植一些榕树、蒲桃树、秋枫树等,能够达到改善环境,调节人们心情的效果;五行中属于火元素的植物有龙血树、木棉以及红铁等,通过对这些植物的合理搭配,能够调节心脏和神经,同时,五行相克的原则也要求设计师在选择植物造景时,要注意各种不同植物之间的相克性,比如,在松树旁边种植葡萄,葡萄就会不结果。总之,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应该注意不同植物生克制化的五行关系,既要营造园林景观的艺术美,又要发挥植物的功能,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 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的传统文化风水在园林景观设计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作用,并且也将对我国的园林设计起到指导的作用。风水是我

风水理论对传统城市规划的影响

风水对古代城市规划的影响 西华大学(班级:建筑学2班学号:2010080701213 姓名:张光良) 摘要:在我国历史上,风水与古代城市规划关系密切。本文分析了风水的由来以及发展过程,和对古代城市规划产生的多种影响。 关键词:风水理论由来发展古代城市规划影响 风水祖师爷郭璞古本《葬经》说:气,乘风则散,界水则止。古人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风水之法,得水为上,藏风次之。可见藏风得水就成了风水的关键。风水古称堪舆,风水是一门环境选择的学问,和自然息息相关。实际上就是地理学、地质学、星象学、气象学、景观学、建筑学、生态学以及人体生命信息学等多种学科综合一体的一门自然科学。其宗旨是审慎周密地考察、了解自然环境,顺应自然,有节制地利用和改造自然,创造良好的居住与生存环境,赢得最佳的天时地利与人和,达到天人合一的至善境界。依山傍水是风水学最基本的原则之一。山体是大地的骨架,水域是万物生机之源泉,没有水,人就不能生存。风水所具有的的独特模式与环境相互协调思想,不仅对古代村落,建筑,道路,园林等产生深远影响,而且对中国古代城市的布局和形象的影响非常巨大。中国传统城市把山水作为城市构图的要素,城市与山水相互融合,相互映衬,显然城市与山水一体的构造和城市布局和形象的选择都和风水理论密不可分。本文描绘了风水理论的由来以及发展和对传统城市规划的影响。 一、风水理论的由来及发展 (1)早期风水学—堪舆学 现代的考古成果已经证明,中国大地是古人类发源地之一。我国先民为了自己的生存需要,寻求适宜居住的环境,对大地山川、河流、日照、寒暑风霜进行细致的观察、独到的分析、堪称科学地总结,建立了宜居的指导学说—古藉称为堪舆学。 堪者为高、天之意,舆者为低、地之意,堪舆就是对天地之貌的概括。从河南考古发现的仰韶文化遗址和浙江余姚发现的河姆渡文化遗址,可以知道,距今7000年前中国先民已在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繁衍生息。他们大多选择依山伴水之地,建房筑屋成村定居。距今6000年前的西安半坡遗址村落已有500*800米之大,前河后山;距今7000-5400年间的河姆渡村遗址,发现23*7米上下两层的干栏式木建筑遗迹,已有榫卯结构,显然是为了适应多雨和潮湿环境的需要。 距今4000年前,(公元2000年前)中国大地上的原始社会到了最后阶段,中国先民对居住环境的观察已经有了相当高度的理论色彩。《太平御览》中描述过中国古代三皇五帝中的伏羲氏,居于方坛之上,仰望天象,俯察地形,参考龟甲,画出八卦。公元前2070-1620年的夏朝,已经有了世界上最早的日蚀纪录,采用干支记日法,已注意了节气的变化;已有了国家的建制,由于不断发生的战争,都城的频繁迁移促进了城市的建设,对城市、村落人居环境的观察已有了整体和局部的指导要领,形成共识。提出了阴阳的区分和变化的理论,归纳了世界万象的“金、木、水、火、土”五种形态,和相生相克的辩证关系,后世称为阴阳五行学说。中国先民当时认为“天圆地方”自己居于中心,中华、中国之名由此而生。为观察和定位的需要,建立了东西南北中的方位概念,并用“青龙、白

建筑风水的科学性_王冠

文章编号:1009-6825(2009)22-0064-03 建筑风水的科学性 收稿日期:2009-03-25 作者简介:王 冠(1987-),男,四川大学建筑与环境学院本科生,四川成都 610207 赵 鹏(1988-),男,四川大学建筑与环境学院本科生,四川成都 610207 王冠 赵鹏 摘 要:在科学飞速发展的今天,在建筑风水学热潮逐渐兴起的同时,对建筑风水学,即现在所说的建筑生态学的科学性 进行了思考,提出在当今社会对待建筑风水的一些新态度以及在建筑中运用建筑风水的相关措施建议。关键词:建筑风水,科学性,当今社会中图分类号:T U -05 文献标识码:A 风水这个名词,在中国由来已久。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建筑 风水学博大精深,中国建筑文化在几千年的形成发展过程中,未离开过建筑风水的字眼,从皇宫、皇陵的规划建设,到普通村落、民宅的建筑无不留着风水学的痕迹。建筑风水学随着中国文化传入西方后,也得到了西方学者的认同,特别是近30年来建筑风水学在国外受到了高度重视,甚至形成了中国风水业,中国风水也开始进入了百姓安居的视野,由此可以想象,可以推见在未来的世界文明进程中,中国建筑风水学必将饰演重要的角色。但另一方面,许多人对于建筑风水又持有不同的意见,由于人们知识的局限,很多风水学的问题得不到现实中的解决,这就不免让其中渗入了许多神秘,甚至迷信的色彩。 在建国60周年的今天,在建筑领域不断革新,生态建筑从无到有,再到逐渐占据市场的新形势下,我们不得不对建筑风水的科学性做一次新的分析,并对今后建筑中风水学的运用进行探讨和研究。 1 建筑风水的科学诠释 在风水学的研究中,学者们认为自然界的超微离子和磁场对人体产生明显的正负影响,并认为在自然界中任何物质都会对人体的超微离子和磁场产生作用,这些能量随着环境不断改变,也随着人体自身的场态信息的改变而改变。这些信息能量可以使我们心情愉悦、思维敏捷、健康长寿,也可以使人思维迟钝、神经恍惚、多病短寿。而风水就是在地基、居所布局基础上增加某种信息符号,以满足人们避凶趋吉的心理要求。 在人的一生中,人体不断与外界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对自然电磁波变化的反应,必然伴有一些物理和化学现象。人体在外界影响下发生一系列生理、生物化学反应的现象,为风水的作用机能提供了依据。 2 建筑风水学的三个派系 2.1 建筑风水学与建筑生态学步调一致 /对风水不加研究就否定,这本身就是一种迷信0。 清华大学建筑系景观研究所所长孙凤岐说,风水并不全是迷信,在什么地方该建房子,在什么地方不该建,我们祖先琢磨出了一套经验理论,这是有科学依据的。古代的风水一说很讲究人以及建筑跟环境的关系,/风水可以说是古代的环境观0。 有专家认为风水学与建筑生态学的步调是一致的。风水之所以几千年能够保留下来,是有它的道理的。风水中的/气0和/水0代主流市场的大趋势,以适合居住、休闲、商业洽谈的寓所,大块面的微差的浅色乳胶漆,构成素净、整洁的酒店空间。卫生间的墙体部分饰以喷漆玻璃代替,玻璃平滑细腻、光洁通透的质感与墙面厚实浑重形成对话,素淡高雅的家具与地毯,营造一个恬静舒适的空间,结合电视柜及写字台功能的长桌,带来了人文主义的气息。室内以暗藏的二次照明为主,营造柔和而抒情的气氛,在适当的墙体转折处藏光,不仅使空间通灵透气、减小隔阻感,也使室内光线充足。 3 结语 设计是一种来源于生活,但又高于生活的创作活动,它会对人们的各种社会行为起到一定的引导作用,酒店设计亦是如此。我们一直在提倡/绿色设计0/环保设计0/节能设计0/人性化设 计0,作为专业化的酒店设计师,要做的就是如何把它们渗透到酒店设计中。设计师必须对生活有深刻的理解,对一些细节有细致入微的观察,并把这些感受都融于酒店各个空间的细节设计中去。参考文献: [1] 张文忠.公共建筑设计原理[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367. [2] 洪忠轩.酒店文化与设计营销[M ].福州: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227. [3] 敬 威.浅谈商务酒店室内设计[J].山西建筑,2008,34(24):83-84. [4] 王 奕.酒店与酒店设计[M ].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2006:328. Building of hotel culture space WANG Chun -xia MA Gu-i min Abstract:Combining w 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hotel,the paper analyzes the culture orientation of t he hotel,discusses the cultur e building of hotel space,points out that the professional hotel designer should incorporate the gr een design that i s always advocated,th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 n design,the energ y saving design and the humanized design into the hotel design,thus making it g et more co mmercial value.Key words:hotel,culture orientatio n,space,design # 64#第35卷第22期2009年8月 山西建筑SHANXI ARCH IT ECTURE Vol.35No.22Aug. 2009

中国古建筑欣赏与设计章节答案.

中国古建筑欣赏与设计章节答案 历史上在长安建都的朝代不包括()C、曾在北京建都的朝代有()个A、 在中国古建筑中同样有门当户对的说法。(错) 雨果说过“建筑是石头的史书”。(对) 长沙天心阁的古城墙是()时期修筑的。D、 长沙新挖掘的宋代城墙上有()的明文。C、 中山大礼堂是在()年被拆的。D、 长沙新挖掘的宋代城墙大约有120多米。(对) 梁思成是解放前致力于保护古建筑的旗帜性人物。(错) 日本历史上最有名的两座古城是()。D、 第一部中国建筑史是由()写的C、 古建筑的价值是唯一的,不可再生的。(对) 《营造法式》是一部宋代的著作。(对) 常被用在园林建筑中间的屋顶是()。B、 中国古建筑艺术形象的特点是由()决定。B、世界六大文明地不包括()。D、 “就地取材、因地制宜”是以()为主的建筑的特点。C、 庑殿顶的式样通常会见于皇帝住的宫殿。(对) 猫弓背的风火墙造型是()特有的。C、 封火墙造型属于下列屋顶式样的()。D、 南方封火墙造型较多的主要原因是()。B、

北方的封火墙造型多是成人字形。(对) 岳阳县张谷英村的建筑平面是()字形的。A、 中国古建筑的概念“进”是以()来说的。C、 下列选项中属于中国古代庭院组成建筑群的最典型的代表是()。D、与西方现代建筑相比,中世纪的建筑多是属于单栋建筑。(错) 北京的城市规划平面是成()字形。D、 中国古代商品经济最发达的第一个时代是()。C、 在北京城的规划平面中位于东边的是()。D、 在北京天安门的右边是皇帝祭祖的太庙。(对) 中国古代的城市管理施行的是里坊制。(对) 中国古代的工官制度是()。B、 中国古代的文庙建筑颜色是红墙()瓦。C、 据研究,世界上只有中国是严格按照人的等级来划分建筑的等级。(对) 目前国内最高等级的建筑开间是九开间。(错) 古建筑上旋子彩画的等级要低于和玺彩画。(对) 北方的建筑起源可归结为一个字()。D、 ()建筑又俗称“吊脚楼”。 B、 岳麓书院始建于宋朝,但目前人们所能看到的建筑是建于清朝。(对)北方最早的人类是穴居野处。(对) “鬼神文化”是()文化的基本特征。C、 目前发现北方建筑起源最早、最典型的遗址实例是()。D、

风水理论对园林的影响

用心专注服务专业风水思想对中国传统园林的理论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中国传统园林的选址、园林规划布局、园林植物的种植培植、园林借对点补组景手法、水口园林等,都是从风水理论中借鉴和变化而来的。 风水,又名堪舆、相地术、阴阳术、青乌术和青囊术,是中国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其主要内容是如何确立民居、村落和坟墓的位置、布局、朝向,以求为自己和后代获得好运的理论和方法。它是中国古代人在长期的社会生活和生产实践中总结而成的关于“环境选择”的 学问。近十多年来风水理论研究不断升温,在建筑学、地理学方面的研究成果显著。但风水对中国传统造园理论的影响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而这正是风水理论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的内容之一,也是中国传统园林理论研究中必须涉及的重要问题,对今天的园林建设及保护工作也极具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拟对此进行探讨,敬请方家指正。 一、园林选址 园林选址是造园的首要工作,也就是“相地”,进行造园前的园林环境选择。中国传统园林的选址理论无疑受风水理论的支配和影响,深得其精要。北宋时著名皇家园林“艮岳”的选址就是按风水理论来进行的。南宋张淏《艮岳记》记载宋徽宗刚登上皇位时,没有皇子,于是询问擅长风水的堪舆家,言“京城东北隅,地协堪舆,但形势稍下,

用心专注服务专业倘少增高之,则皇嗣繁衍矣。”[1] 八卦中东北方为“艮”,据《易经》,“艮”与子孙宗族的兴旺相关。由低变高,唯一的办法是筑山,一座以堆山为主的皇家园林开始兴筑,精于绘画的宋徽宗亲自规划,园成题名“艮岳”,并引开封城中的景龙江水入园,使之成为一座具有诗情画意的山水园林。 从明代造园理论巨著《园冶》书中关于园林选址(相地)的理论,可以看出风水思想的影响,书中写道:“园基不拘方向,地势自有高低;涉门成趣,得景随形,或傍山林,欲通河沼。探奇近郭,远往来之通衢;选胜落村,藉参差之深树。村庄眺野,城市便家。新筑易乎开基,袛可载杨移竹;旧园妙于翻造,自然古木繁花。如方如园,似扁似曲;如长弯而环壁,似扁阔以铺云。高方欲就亭台,低凹可开池沼;卜筑贵从水面,立基先就源头,疏源之去由,察水之来历。……架桥通隔水,别馆堪图;聚石垒围墙,居山可擬。……相地合宜,构园得体。”[2] 从这些文字可知,园林选址是因地制宜,依地势高低曲直布置园内景致;依山带水,以山水为基本结构,山因水活,水随山转;遵从风水理论厌宅“卜筑”的原则,选择一种“天时、地利、人和”的理想环境,以求得心理上的平衡。 《园冶》在“相地”过程中把造园地分为山林地、城市地、村庄地、郊野地、傍宅地、江湖地六种类型,尤以山林地、村庄地、郊野地受

传统建筑的风水 五行 朝向 方位

传统建筑的风水五行朝向方位 传统建筑方位在古代,建筑朝向的确定,是件十分重要的事情。它不仅要考虑气候日 照和环境,还涉及到政治文化方面的因素。 中国地处北半球中纬度和低纬度地区,由这种自然地理环境所决定,房屋朝南可以冬 季背风招阳,夏季迎风纳凉,所以中国之房屋基本以南向为主。不仅如此,在这个地理环 境中产生的中国文化因此也具有“南面”的特征。“南面”成为构成中国整体文化的一个 因素。以某种意义上甚至可以说,中国文化具有方向性和空间感,是一种“南面文化”。 如在中国古代天文学中,把天上星象分为青龙、白虎、朱雀、玄武东西南北四宫和中宫, 天文星图的方位坐标是以面南“仰观天文”而绘;在中国古代地理学中,把大地分为九州,早期地图的会制,一般遵循上南下北、左东右西,与今日地图坐标方位恰好相反,其亦是 面南“俯察地理”而得。更有甚者,历代帝王的统治权术被称为“南面之术”,《易经·说卦传》:“圣人南面而听天下,向明而治。”《礼记》中:“天子负庡南 向而立。”孔子说:“雍,可使南面。”(《论语·理也》)意思是说他的学生冉 雍可以做大官。可见,南面就意味着皇位官爵与权力的象征和尊严。所以古代天子、诸候、卿大夫及州府官员等升堂听政都是坐北向南,因此,中国历代的都城、皇宫殿堂、州县官 府衙署均是南向的,结果使建筑的朝向也拥了文化约内涵。 人类生产生活的需要,始终是促进技术发展的动力。制订厉法,观天测地,兴修水利,通达道路,建筑土木等都需要测定方位的技术。自先秦以来就发明和运用多种测向技术, 如上面所述。考古发掘资料已证实先秦及至以后的宫寝都城等,都是以南向作为主要朝向的。历代大型陵寝也多以南向为主。建筑群体的主要中轴线往往就是南北中轴线。《周礼》:“惟王建国.辨方正位,体国经野,设官分职,以为民极。”建筑方位的确定历 来居统治者关心的大事,重要建筑方位的偏正与否,看作是治邦安国的大事。只有方位端 正了,前后左右次序才能定下来,才能“棋列百司,按功为绪”(《营造法式》)、“设官分职”,国家才能有次序,达到以礼治国,人民安居乐业,天下太平的目的。 历代堪舆家对建筑方位更是十分重视,从罗盘的使用来看不难发现这一点。实际上, 风水师看风水首先做的便是二件事,一是“相土尝水”择地;二是“辨方正位”定向。 《管氏地理指蒙》:“卜兆乘黄钟之始,营室正阴阳之方,于以分轻重之权……生者南向,死者北首。”又说:“卜兆营室二事,一论山,一论向,为堪舆家第一关键。”但是,风水定向除了涉及实利和景观因素外,风水师还认为建筑的朝向应和宇宙阴阳之气相协调 及与宅主的命运相呼应,这些使风水择向蒙上了一层迷信的色彩,导致了建筑朝向超功利 的观念性和复杂性的出现。 我们在传统建筑的调查研究中了解到,中国传统建筑的方位朝向是非常讲究而细腻的,现简介如下: ①“天子当阳而立,向明而治。”所以宫殿等皇家主要建筑和州府官署衙门均取正 南向,即坐北朝南取子午线向。早期建筑是依地理子午线而定的,而后期建筑多是用磁罗

建筑风水与现代科学从建筑风水学的几个关键问题

1 建筑风水的起源与发展 1.1 建筑风水是我国原始文明的悠久历史象征之一 “风水”的概念,一般认为源自晋代郭璞的《葬经》。《葬经》中说:“气乘风则散,界水则止,古人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故谓之风水”。又说:“风水之法,得水为上,藏风次之”、“深浅得乘,风水自成”等等。事实上,汉代青乌子《青乌先生葬经》更早涉及风水,书中说:“内气萌生,外气成形,内外相乘,风水自成”。上述表明, “风水”早在汉代就已经出现,对风水的论述,主要源自对“风之聚散,水之行止”这一自然现象一般规律的认识与把握,以及对客观世界的主观感受,经过几十代人的发展推演出一套完整的风水理论。 风水理论的形成是人们经过大量经验实践总结的结果,一般情况下理论的形成特别是古代远落后于风水实践。 那么,建筑风水的思想产生的年代究竟有多远?建筑风水理想模式的核心是青龙、白虎、玄武和朱雀等“四神”或称“四灵”,据《三辅黄图》记载:“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天之四灵, 以正四方”。1988年,在河南濮阳西水坡发现了青龙、白虎图案,说明在距今6000年前的仰韶文化时期,就已出现了“四神”概念。在宗周的丰京瓦当中, 在湖北随县擂鼓墩发掘的约公元前433年的曾侯乙墓中,“四神”图案与北斗星、二十八宿紧密相联。司马迁在《史记?天官书》中对这种天人相应现象的论述:“众星列布,体生于地, 精成于天, 列居错峙,各有所属,在野象物,在朝象官,在人象事”。上述建筑风水观念说明中国的文明至少在6000年或者更早,这与有关专家的以下有关结论是一致。 “由于长江流域河姆渡等地的考古发现,世界历史应当改写,各大古文明的位次也有必要重新排列。”日前,中华民族史研究会会长史式教授向外界提出了自己的新观点。史教授认为, “中华文明五千年是我们说的,西方学者从来没有承认过。他们只肯承认有甲骨文记载以后的历史,也就是黄河文明只有3000 余年之说。”过去,世界史对四大古文明的排列是:第一,尼罗河文明,距今6000余年;第二,两河文明,距今5000余年;第三,印度河文明,距今4000余年;第四,黄河文明,距今3000余年。从70年代起,国内许多重要的考古发现之中,首屈一指的是1973 年发现的浙江河姆渡遗址,这里出土了7000 年前的人工栽培水稻。1979年,又发现了湖南城头山遗址,这里出现了6000 年前的古城、6000年前的祭坛、6500 年前的水稻田。在洞庭湖区域,还发现了距今8000 年至9000年前的人工水稻。现有的发现,说明长江流域的一些文明因素比黄河流域要早。史式说:“过去由西方学者写出来的世界史必须改写,一切只有利于西方殖民者的史学理论必须推翻,文明的标准必须重定。”“这项工作必须让全世界各民族的学者共同参加,不能让少数学者包办,应该让全人类的史书恢复历史的本来面目。”(摘自《生活时报》。 1.2 风水与易经 风水是否起源于易经?答案是否定的。理由如下: 1)概念的先后;建筑风水的青龙、白虎“四神”概念早已存在,远早于易经的年代。 2)早期的风水概念,如晋代郭璞的《葬经》说:“气乘风则散,界水则止,古人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故谓之风水”。主要讲气、风与水的关系,并未有出现关于易经的思想。 3)层次先后或进化次序问题居住建筑与先民密切相关,在先;而易经是高级智慧、文明发展的产物,在后。所以我们可以说建筑风水是源远流长的,是与中华民族5000年文明史甚至更早相联系的。

风水理论在建筑景观设计中的运用

风水理论在建筑景观设计中的运用 摘要:现代景观设计是经济、技术、艺术、哲学、历史等各种要素的综合体, 作为一种文化,其具有时空和地域性,各种环境、各种文化状况下的文脉和条件,是不同国度、不同民族、不同生活方式和生产生活环境中的反应,同时这一文化 特点又和社会的发展水平有着密切关系。本文就针对风水理论在建筑景观设计中 的应用策略进行深入探讨。 关键词:风水理论;建筑;景观;设计 21世纪初,景观设计学在中国发展起来并确立了“景观设计师”这个职业,而 中国风水学已经贯穿了中华上下五千年文化,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风水一词最 早出于晋代郭璞的《葬经》:“气乘风则散,届水则止,古人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故谓之风水。”按照风水理论,出于“天人合一”、“天人感应”的目标,追求 的是人与自然的一种和谐的关系,追求优美的、赏心悦目的自然和人为环境。理 论认为,居住环境不仅要有良好的自然生态,也要有良好的自然景观和人为景观。近年来随着传统文化的复苏和中国文化在世界范围的影响越来越广泛,中国风水 学重新泛发光彩,在今天我们应该怎样看待这两个“事物”,处理好它们之间的关 系和相互影响,是中国当代景观设计与文化传承的必经之路。 1、风水学与生态的关系 当今住宅环境设计中,生态型住宅的提法已逐渐成为房地产的-大卖点,同时 也满足人们对回归大自然的美好愿望。“天人合一”思想包含了现代自然生态学的 原理。“天人合一”强调人要顺应“天道”,以自然为本,人类只有选择合适的自然 环境,才有利于自身的生存和发展。我们不能违背自然规律行事,只有认识、把 握自然规律,并加以运用。风水理论认为,住宅环境的规划设计,就是以自然生 态系统为摹本来构建人为的生态系统。“风、水”实际上就是生态环境因子,风水 发展成一种理论产生于以农业经济为基础的社会中,是我国古代为阳基阴宅建设 选址的一种应用地理理论。古人就把“风、水”自然生态因子运用到人们生活生产中,更好地适应自然,改造自然,实现天人合一。风水学中包含了许多与环境相 协调的艺术。生态是天人合一的基础,是人类生存和延续的根本。所以,认识到 风水与生态的关系,就能更好地应用风水,处理好风水与环境、生态、艺术的关 系问题。随着世界工业化进程的加剧,人与环境的矛盾越来越突出。走可持续发 展之路,是人类在全球性环境危机日益加剧的现实中,反思工业文明以来的发展 历程后得出的结论。可持续发展,按照布伦特兰(GroHarlemBrundtland)领导的 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的定义,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面对这项复杂的工作,中国传统文化显示出巨大的潜力。这不仅因为天人关系(即人与自然的关系)一直是中国古代思想的基本主题,而且由于整个中国文化始终对人与自然和谐的观念有着深刻的体认。促成这一古 老的文化传统与当代世界的对话,具有历史性的意义。从实践上看,这将会对人 类文明的进程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2、风水理论在建筑景观设计中的运用 2.1风水学的文化引承 中国风水学发展过程中伴随着“景观设计学”的影子,也就是说“景观设计学” 这个词还没被定义前,中国风水学所从事的内容包含了现代景观设计学所从事的

传统风水理论在生态建筑学中的理性表达分析

传统风水理论在生态建筑学中的理性表达分析 发表时间:2018-02-01T15:10:35.730Z 来源:《防护工程》2017年第28期作者:金梅珍 [导读] 在我国古代建筑中,其城市及建筑的布局主要是以传统风水理论作为支持。 浙江广厦建设职业技术学院 322100 摘要:在我国古代建筑中,其城市及建筑的布局主要是以传统风水理论作为支持,根据传统风水理论的内容来看其具有极强的主观性,再加上其没有相应的客观数据作为支持,因此在现代科技发展的背景下传统风水理论逐渐被人们所摒弃。但是在传统风水理论中其一些理论观点所具备的特性逐渐被生态建筑学所认同,为此本文从理性的角度对其进行分析。 关键词:风水理论;生态建筑学;特点;建筑设计 引言 在生态建筑学中其最主要的目的是为了创造出一种符合社会群落特征及生态发展需求的建筑布局,以此来促使社会与生态之间的平衡发展。而在传统风水理论中其许多建筑布局的设计形式都体现出“天人合一”、“因地制宜”的特点,例如“建筑设计”、“择址”等部分所表现出的生态、环境等特点,而这些内容与生态建筑学之间的联系也逐渐体现了出来。 1传统风水理论中“择址”在生态建筑学中的理性表达 1.1对地理地形的认知 在传统风水理论中择址是非常重要的部分,从科学的角度来看,其择址主要是对建筑建设区域的规划,以此来达到因地制宜的建筑理念。根据传统风水理论其择址需要遵循以下原则:第一,避开“瘦山”,“瘦山”是指一些地理条件较差、地形复杂、山体陡峭的区域,其强调了“瘦山”会产生“煞气”,而从生态建筑学的层面来进行解释可以将其定义为区域内生态条件较差导致居住人对此处产生心理上的负面感受,并且此类地理地形条件也易发自然灾害,与生态建筑学中生态居住的理念不符,因此此类地区并不宜居;第二,保证四周开阔,在传统风水理论中有“井底局”的理念,其主要是指四周封闭的“谷地”地形,根据生态建筑学的分析来看,此种地形区域通风效果较差,温度变化也与人们的居住习惯有一定的差别,此种地形在发生如洪涝等灾害问题时危险系数更高,因此不适宜营建建筑群落;第三,远离灾害频发区域,风水指导下营建的城市,均择地于藏风纳气环水之所,极少有城市建成几年内即遭灾害的记载,进行科学整理后发现,风水择址最优的理论模型是“三面环抱、一面临水且视野开阔”的地形,即“龙真、穴的、砂环、水抱”。这样的地形符合安全要求和生态居住以及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 1.2对水文条件的认知 “风水之法得水为上。”是传统风水理论中的重要内容,其直接影响着周边居民的用水及水资源的配置,关系着气候环境等因素。在生态建筑学中必须要保证建筑与水的合理布局,以此来保证水体可以对周边环境、小气候进行调节,并起到降噪的作用。而在传统风水理论中其体现出了对水文条件的认识,其中总结了许多对水的使用及防御的建筑设计措施,此种对水文条件进行设计的方式可以为生态建筑学水文的设计提供基本思路,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例如,在河流汭隩处选址,汭隩就是指河流弯曲成弓形的内侧,其基地为水流三面环绕,风水上称之为“冠带水”、“眠弓水”,是大吉之势,而此种建筑与水文设计格局从科学的角度来看也属于合理的设计,其可以保证建筑基础的安全、稳定,满足生态建筑学的可持续发展要求。 1.3对气候环境的认知 气候包括温度、湿度、太阳辐射、大气流动、气压和降水量等因素。好风水须有好气候,还要注意待选范围的小气候或者微气候。“风”是风水中判断吉凶的重要因素之一,生气“乘风而散”,所以要“藏风”。古人发明了八风图,对风的性质和方向以方位时序绘成图,和现代设计中使用的“风玫瑰”异曲同工。生态建筑学认为基地不宜选在山顶和山脊,这些地方风速过快,更要避开隘口地形,这种条件下气流向隘口集中形成急流,流线密集成为风口。这个和风水中描述的“天斩煞”原理是相同的。 2传统风水理论中“建筑设计”在生态建筑学中的理性表达 2.1建筑朝向的设计特点 中国所处地理位置为北半球,根据日照条件来看,若是建筑朝向设置为东西向建筑日照时间较短,而建筑朝向定为南方则可以使建筑获得最佳的日照条件,因此在传统风水理论中其有着坐北朝南的理念。根据传统风水理论中建筑设计的要求,在东西方向的墙面一般不设置窗户,而此设计理念的科学解释则是由夏季及冬季的主导风向所影响的,一般南北通透的建筑结构其在采光、通风上都有较好的效果。在生态建筑学中其强调对自然资源进行高效利用,以此来减少能源的消耗,使建筑物的生态效益可以良好的体现出来,而传统风水理论坐北朝南、南北通透的建筑设计理念则可以对自然资源进行良好的应用,其与生态建筑学的理念相符。 2.2建筑内部的设计 在传统风水理论中其有“声煞”这一理念,简单来说就是风声、水声或是一些其它因自然环境作用而产生的声音,在建筑中可将其定义为噪音,因此在其设计中主要是采用照壁及屏风来降低风速,减小因风所产生的噪音影响。在生态建筑学中可以参照这一理念,在进行建筑设计时应选择远离噪音的地区,或是在建筑周边设计相应的绿化带,应用绿化带作为噪音的隔离带,以此来保证建筑不会受到噪音的干扰,同时还可以对建筑墙体设计空气夹层,进而达到“闹中取静”的建筑设计理念。 2.3建筑给排水的设计 “四水穿堂”是传统风水理论中一种使用较为广泛的建筑格局,其可以对自然降水进行收集,以此来达到对水资源进行良好处理的目的,相应的古人用水也可以更加方便。而此种建筑设计方式可以为现今生态建筑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思路,在现代建筑设计时融合传统风水理论的理念,再加上科技设备的使用,可以更加高效的对各种自然资源进行使用,以此来贯彻及实现生态建筑学所提供的指导思想,使人们在利用自然资源的同时也可以对自然环境进行保护。 3生态建筑学与传统风水理论的结合 在传统风水理论中其尊重自然、生态、人居的和谐发展,最为明显的表现就是在建筑的选址及设计中重视融于山水、贴近自然,其是

城市规划与建筑风水

城市规划与建筑风水 城市规划与建筑风水作者:佚名 时间:2008-7-16 浏览量: 一、古代建筑风水学的基本思想 众多考古资料证明,重视人的居住环境,这是中国本土文化中一项重要的内容。早在六、七千年前的中华先民们对自身居住环境的选择与认识已达相当高的水平。仰韶文化时期聚落的选址已有了很明显的“环境选择”的倾向,其表现主要有:靠近水源,不仅便于生活取水,而且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位于河流交汇处,交通便利。处于河流阶地上,不仅有肥沃的耕作土壤,而且能避免受洪水侵袭。如在山坡时,一般处向阳坡。如半坡遗址即为依山傍水、两水交汇环抱的典型的上吉风水格局。颇具启发意思的是,这些村落多被现代村落或城镇所迭压,如河南洪水沿岸某一段范围内,在15个现代村落中就发现了11处新石器时代的村落遗址。甘肃渭河沿岸70公里的范围内,就发现了69处遗址。可见,远古时代的人们对聚落选址因素的考虑很是讲究,这个古老的传统根深蒂固地遗留在后人的脑海中,并具体显现在许多现代城市、村镇的选址与建设中。从上古文化遗址情况中还可判断,人们聚居的地区,已出现了较为明确的功能分区。如半坡遗址

中,墓地被安排在居民区之外,居民区与墓葬区的有意识分离,成为后来区分阴宅、阳宅的前兆。新石器时代原始居住形式的不断改进,反映了人们随环境而变化的适应能力,对原始聚落的位置选择,也体现了远古先民对居住环境的质量有了较高的认识水平。总之,人们在观察环境的同时,开始了能动地选择环境。 从殷商之际的宫室遗址中,可以清楚地看到人们对河流与居住环境之关系的认识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在今河南安阳西北两公里的小屯村,是殷商王朝的首都。这里洹水自西北折而向南,又转而向东流去。就在这条河流的两岸,其南岸河湾处的小屯村一带,是商朝宫室的所在地;宫室的西、南、东南以及洹河以东的大片地段,则是平民及中小贵族的居住地、作坊和墓地等;其北岸的侯家村、武官村一带则为商王和贵族的陵墓区。需要强调的是,无论是宫室区、民居区还是生产区、陵墓区,它们都是位于河水曲折怀抱之处,这充分证明了后世风水学中追求“曲则贵吉”理念源远流长。正如《博山篇·论水》中所说:“洋潮汪汪,水格之富。弯环曲折,水格之贵。”蒋平阶《水龙经》亦曰:“自然水法君须记,无非屈曲有情意,来不欲冲去不直,横须绕抱及弯环。”“水见三弯,福寿安闲,屈曲来朝,荣华富绕。”总之,对水流的要求是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