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浙江高考命题思路物理

2020年浙江高考命题思路物理
2020年浙江高考命题思路物理

2020年浙江高考命题思路物理

着眼基础减轻负担

物理命题着眼基础知识、差不多技能、差不多方法的考核。如第19题、第23题侧重考查了电场性质、楞次定律、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力的平稳条件的应用等基础知识和差不多方法。注重主干知识和核心内容的考核。其中主干知识力学、电学部分占理综〔物理〕卷分值的85%以上。如22、23、24题侧重考查了力和运动、能的转化和守恒的核心内容。

强调解决物理咨询题通用方法的运用,淡化解题技巧,幸免繁复运算。试题设计有利于那些注重分析物理过程、把握差不多技能和差不多方法的学生取得好成绩,有利于减少教学中大量练习,减轻学生负担,给中学物理教学以正确的导向。

联系实际注重建模

命题注重物理知识与实际的联系,通过对一些实际咨询题的分析,在合理的近似下建立物理模型,考核学生灵活运用物理规律和方法解决实际咨询题的能力。如15〔静电〕、17〔输电〕、20〔飞船〕题差不多上涉及生活、生产中的实际咨询题。第23题以当前能源中的热点咨询题光电池为情境,要求通过建模解决。通过对这些试题的考核,引导学生关注STSE〔科学技术社会环境〕,重视物理规律的灵活应用,物理模型的建立。

重视实践表达探究

命题关注知识的猎取过程,在对学生动手能力的考核的同时,考核了学生的观看能力和对实验数据处理的能力;并要求学生在遇到新情境时会用学过的物理知识和规律进行探究。如21题I要求学生会用学过的物理知识判定所测量的数据的正确及如何用正确的方法来测量;21题Ⅱ要求学生对新给的电阻与电流图象的特点进行分析和讲明,使做过实验与没做过实验有区不,认真做与不认真做有区不。如〔I B〕13题中关于建发电站的咨询题,要求学生依照题意进行分析,解答能够开放,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对接课改稳中求进

命题理念承前启后,稳中求新,逐步推进。试题在实验题的设计、试题的开放性、探究性、联系实际方面有所创新,比上年更多地表达新课改的理念。既有利于高校选拔优秀的人才,又有利于中学物理课改的顺利进行。全卷在考核基础知识的同时,注重对科学方法及科学态度的考核,通过减少题量,使学生有更多的摸索时刻,加强了对学生探究能力及发散性思维的考核。

高考命题思路——物理

2010年浙江高考命题思路——物理 着眼基础减轻负担 物理命题着眼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的考核。如第19题、第23题侧重考查了电场性质、楞次定律、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力的平衡条件的应用等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注重主干知识和核心内容的考核。其中主干知识力学、电学部分占理综(物理)卷分值的85%以上。如22、23、24题侧重考查了力和运动、能的转化和守恒的核心内容。 强调解决物理问题通用方法的运用,淡化解题技巧,避免繁复计算。试题设计有利于那些注重分析物理过程、掌握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学生取得好成绩,有利于减少教学中大量练习,减轻学生负担,给中学物理教学以正确的导向。 联系实际注重建模 命题注重物理知识与实际的联系,通过对一些实际问题的分析,在合理的近似下建立物理模型,考核学生灵活运用物理规律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15(静电)、17(输电)、20(飞船)题都是涉及生活、生产中的实际问题。第23题以当前能源中的热点问题光电池为情境,要求通过建模解决。通过对这些试题的考核,引导学生关注STSE(科学技术社会环境),重视物理规律的灵活应用,物理模型的建立。

重视实践体现探究 命题关注知识的获取过程,在对学生动手能力的考核的同时,考核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对实验数据处理的能力;并要求学生在遇到新情境时会用学过的物理知识和规律进行探究。如21题I要求学生会用学过的物理知识判断所测量的数据的正确及如何用正确的方法来测量;21题Ⅱ要求学生对新给的电阻与电流图象的特征进行分析和解释,使做过实验与没做过实验有区别,认真做与不认真做有区别。如(I B)13题中关于建发电站的问题,要求学生根据题意进行分析,解答可以开放,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对接课改稳中求进 命题理念承前启后,稳中求新,逐步推进。试题在实验题的设计、试题的开放性、探究性、联系实际方面有所创新,比上年更多地体现新课改的理念。既有利于高校选拔优秀的人才,又有利于中学物理课改的顺利进行。全卷在考核基础知识的同时,注重对科学方法及科学态度的考核,通过减少题量,使学生有更多的思考时间,加强了对学生探究能力及发散性思维的考核。

高考地理答题技巧大全

地图 1.地图:以各种不同的图式符号,将地球表面的地理事物按照一定比例缩小表现在平面纸上的图形。 2.地图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记 3.比例尺: 表示实地距离在地图上的缩小程度。表示方法:数字式、线段式、文字式 技巧1:比例尺与地图关系: a比例尺越大,实际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精确度越高。 b大范围地图多选用较小的比例尺.小范围地图多选用较大的比例尺。 c比例尺大小与地形坡度、风力大小的关系 (1)若等高距和等高线疏密程度相同时:比例尺越大,坡度越陡:比例尺越小,坡度越缓。 (2)若等压差和等压线疏密相同时:比例尺越大,风力越大:比例尺越小,风力越小。 (3)若等高(压)线疏密、比例尺、图幅相同时:等高距(或等压差)越大,坡度越大(风力 越大):等高距(等压差)越小,坡度越小(风力越小) 技巧2:比例尺缩放: (1)用原比例尺×放大到的倍数(2)用原比例尺×缩小到的倍数(3)比例尺放大后的图幅面积=放大到的倍数之平方

技巧3:判断方向: 地图上1)一般定向法: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2)指向标定向法:一般箭头指向北方 3)经纬网定向法: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自然界:(1)太阳定向法 (2)树冠和树年轮定向法 (4)北极星定向法 (3)地形和地物定向法:山地草木生长状况(一般阳坡好,阴坡潮湿有青苔), 河流北坡光照好,房屋门朝南开。(北半球)。 4.图例和注记: 图例:地图上表示各种地理事物的符号 注记:地图上,用来说明山脉、河流、国家、城市等名称的文字,以及表示山高、水深的数字 5.绝对高度和相对高度: 绝对高度:表示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又叫海拔。 相对高度:某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 6.等高线:假想连结地面上海拔高度相同的各点,投影在基准水平面而成的封闭曲线 技巧4:等高线数值特点 ①同线等高②等高距全图一致(即同图等距③等高线是封闭的曲线,在一幅图上不一定全部闭合

2016届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高考命题比赛模拟(六)数学(文)试题

双向细目表

2016年高考模拟试卷 数学(文科)卷 本试题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参考公式: 球的表面积公式 S=42 R π 球的体积公式 V= 33 4R π 其中R 表示球的半径 锥体的体积公式 V=13 Sh 其中S 表示锥体的底面积, h 表 示锥体的高 柱体的体积公式 V=Sh 其中S 表示柱体的底面积,h 表示柱体的高 台体的体积公式 V=1 1221()3 h S S S S 其中12,S S 分别表示台体的上、下底面积,h 表示台体的高

选择题部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 目要求的。 1. 已知集合}02| {2>-+=x x x A ,}log |{2x y x B ==,则=?B A C R )( [原创] (A )),2[+∞- (B )]1,0[ (C )),0(+∞ (D ))1,0( 2. 已知a R ∈,则0)2)(1(>--a a 是 11 >a 成立的 [原创] (A )充分不必要条件 (B )必要不充分条件 (C )充分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3. 已知βα,是不同的两个平面,b a ,是不同的两条直线,则下列命题中不正确...的是[原创] (A )若α⊥a b a ,//,则α⊥b (B )若βα⊥⊥a a ,,则βα// (C )若βα?⊥a a ,,则αβ⊥ (D )若b a =?βαα,//,则b a // 4. 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右图所示,其中正视图是一个正三 角形,则这个几何体的体积是 [原创] (A )3 (B )33 (C )2 (D )3 2 5. 函数)0,0)(2sin(π?ω?ω<<>+=x y 的最小正周期为π, 且函数图像关于点)0,6 (π -对称,则函数的解析式为 [原创] (A ))32sin(π + =x y (B ))322sin(π + =x y (B ))34sin(π+=x y (D ))3 24sin(π +=x y 6. 已知椭圆)0(122 22>>=+b a b y a x 上一点A 关于原点的对称点为B ,F 为其左焦点,AF ^BF ,设 6 π = ∠ABF ,则该椭圆的离心率为 [原创] (A ) 22 (B )33 (C )13- (D )2 31- 7. 已知平面向量b a ,,其中b 为非零向量,a 为单位向量,且b 与a b -的夹角为 150,则||b 的 取值范围为 [原创] (A ))2 3 , 0( (B )]1,0[ (C ))3,0( (D ))1,0( 8. 定义“正对数”:ln + x =? ???? 0,00,b >0,则ln +(a b )=b ln +a ②若a >0,b >0,则ln +(ab )=ln +a +ln + b ③若a >0,b >0,则ln +??? ?a b ≥ln +a -ln +b ④若a >0,b >0,则ln +(a +b )≤ln +a +ln + b +ln 2 其中的真命题有________。[根据2013年山东卷第16改编] (A )①④ (B )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非选择题部分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7小题,其中第9题每空2分,第10、11、12题每空3分,第13、14、15题每空

2014年全国高考理综物理新课标1卷试题及答案解析

2014年高考理综(物理)全国新课标1卷及答案、解析 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选对的的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在法拉第时代,下列验证“由磁产生电”设想的实验中,能观察到感应电流的是 A.将绕在磁铁上的线圈与电流表组成一闭合回路,然后观察电流表的变化 B. 在一通电线圈旁放置一连有电流表的闭合线圈,然后观察电流表的变化 C. 将一房间内的线圈两端与相邻房间的电流表连接,往线圈中插入条形磁铁后,再到相邻房间去观 察电流的变化。 D.绕在同一铁环上的两个线圈,分别接电源和电流表,在给线圈通电或断电的瞬间,观察电流表的变化 15题.关于通电直导线在匀强磁场中所受的安培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安培力的方向可以不垂直于直导线 B. 安培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磁场的方向 B.安培力的的大小与通电直导线和磁场方向的夹角无关 C.将直导线从中点折成直角,安培力的大小一定变为原来的一半 16.如图,MN为铝质薄平板,铝板上方和下方分别有垂直于图平面的匀强磁场(未画出)。一带电粒子从紧贴铝板上表面的P点垂直于铝板向上射出,从Q点穿越铝板后到达PQ的中点O。已知粒子穿越铝板时,其动能损失一半,速度方向和电荷量不变。不计重力,铝板上 方和下方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之比为 A. 2 B. C. 1 D. 17.如图,用橡皮筋将一小球悬挂在小车的架子上,系统处于平衡状态, 现使小车从静止开始向左加速,加速度从零开始逐渐增大到某一值,然 后保持此值,小球稳定地偏离竖直方向某一角度(橡皮筋在弹性限度内)。 与稳定在竖直位置时相比,小球的高度 A.一定升高 B.一定降低 C.保持不变 D.升高或降低由橡皮筋的劲度系数决定 18. 如图(a),线圈ab、cd绕在同一软铁芯上,在ab线圈中通以变化的电流,用示波器测得线圈cd 间电压如图(b)所示。已知线圈内部的磁场与流经线圈的电流成正比,则下列描述线圈ab中电流随时间变化关系的图中,可能正确的是

2020年浙江高考命题思路物理

2020年浙江高考命题思路物理 着眼基础减轻负担 物理命题着眼基础知识、差不多技能、差不多方法的考核。如第19题、第23题侧重考查了电场性质、楞次定律、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力的平稳条件的应用等基础知识和差不多方法。注重主干知识和核心内容的考核。其中主干知识力学、电学部分占理综〔物理〕卷分值的85%以上。如22、23、24题侧重考查了力和运动、能的转化和守恒的核心内容。 强调解决物理咨询题通用方法的运用,淡化解题技巧,幸免繁复运算。试题设计有利于那些注重分析物理过程、把握差不多技能和差不多方法的学生取得好成绩,有利于减少教学中大量练习,减轻学生负担,给中学物理教学以正确的导向。 联系实际注重建模 命题注重物理知识与实际的联系,通过对一些实际咨询题的分析,在合理的近似下建立物理模型,考核学生灵活运用物理规律和方法解决实际咨询题的能力。如15〔静电〕、17〔输电〕、20〔飞船〕题差不多上涉及生活、生产中的实际咨询题。第23题以当前能源中的热点咨询题光电池为情境,要求通过建模解决。通过对这些试题的考核,引导学生关注STSE〔科学技术社会环境〕,重视物理规律的灵活应用,物理模型的建立。

重视实践表达探究 命题关注知识的猎取过程,在对学生动手能力的考核的同时,考核了学生的观看能力和对实验数据处理的能力;并要求学生在遇到新情境时会用学过的物理知识和规律进行探究。如21题I要求学生会用学过的物理知识判定所测量的数据的正确及如何用正确的方法来测量;21题Ⅱ要求学生对新给的电阻与电流图象的特点进行分析和讲明,使做过实验与没做过实验有区不,认真做与不认真做有区不。如〔I B〕13题中关于建发电站的咨询题,要求学生依照题意进行分析,解答能够开放,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对接课改稳中求进 命题理念承前启后,稳中求新,逐步推进。试题在实验题的设计、试题的开放性、探究性、联系实际方面有所创新,比上年更多地表达新课改的理念。既有利于高校选拔优秀的人才,又有利于中学物理课改的顺利进行。全卷在考核基础知识的同时,注重对科学方法及科学态度的考核,通过减少题量,使学生有更多的摸索时刻,加强了对学生探究能力及发散性思维的考核。

高考地理答题技巧大全

2019年高考地理答题技巧大全高考地理在答题时,应该有一定的程序,并养成习惯。以下是2019年高考地理答题技巧大全,供参考! 一、等高线地形图小专题 1.坡度问题:一看等高线疏密,密集的地方坡度陡,稀疏的地方坡度缓; 计算,坡度的正切=垂直相对高度/水平实地距离 2.通视问题:通过作地形剖面图来解决,如果过已知两点作的地形剖面图无山地或山脊阻挡,则两地可互相通视;注意凸坡(等高线上疏下密)不可见,凹坡(等高线上密下疏)可见;注意题中要求,分析图中景观图是仰视或俯视可见。 3.引水线路:注意让其从高处向低处引水,以实现自流,且线路要尽可能短,这样经济投入才会较少。 4.交通线路选择:利用有利的地形地势,既要考虑距离长短,又要考虑路线平稳(间距、坡度等),一般是在两条等高线间绕行,沿等高线走向(延伸方向)分布,以减少坡度,只有必要时才可穿过一、两条等高线;尽可能少地通过河流,少建桥梁等,以减少施工难度和投资;避免通过断崖、沼泽地、沙漠等地段。 5.水库建设:要考虑库址、坝址及修建水库后是否需要移民(微博)等。①.选在河流较窄处或盆地、洼地的出口(即口袋形的地区,口小利于建坝,袋大腹地宽阔,库容量大。因为工

程量小,工程造价低);②.选在地质条件较好的地方,尽量避开断层、喀斯特地貌等,防止诱发水库地震;③.考虑占地搬迁状况,尽量少淹良田和村镇。④还要注意修建水库时,水源要较充足。 6.河流流向:由海拔高处向低处流,发育于河谷(等高线凸向高值),河流流向与等高线凸出方向相反。 7.水系特征:山地形成放射状水系,盆地形成向心状水系,山脊成为水系分水岭。 8.水文特征:等高线密集的河谷,河流流速大,水能丰富;河流流量除与气候特别是降水量有关外,还与流域面积大小有关。 9.农业规划:根据等高线地形图反映出来的地形类型、地势起伏、坡度缓急、结合气候和水源条件,因地制宜地提出农林牧渔业合理布局的方案;如平原地区发展耕作业,山地、丘陵地区发展林业、畜牧业。 10.城市布局形态与地形:平原适宜集中紧凑式;山区适宜分散疏松式。 11.地形特征的描述:地形类型(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地势及起伏状况;主要地形区分布;重要地形剖面图特征。 12.地形相关分析: ①地形成因分析:运用地质作用(内力作用地壳运动、岩浆活

2014年高考全国卷1理综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注意事项: 1.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试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 回答第I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 回答第II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F19 AL27 P31 S32 Ca 40 Fe56 Cu64 Br 80 Ag108 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关于细胞膜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A.脂质和蛋白质是组成细胞膜的主要物质 B.当细胞衰老时,其细胞膜的通透性会发生改变 C.甘油是极性分子,所以不能以自由扩散的方式通过细胞膜 D.细胞产生的激素与靶细胞膜上相应受体的结合可实现细胞间的信息传递 2. 正常生长的绿藻,照光培养一段时间后,用黑布迅速将培养瓶罩上,此后绿藻细胞的叶绿体内不可能发生的现象是 A.O2的产生停止 B.CO2的固定加快 C.ATP/ADP比值下降 D.NADPH/NADP+比值下降 3. 内环境稳态是维持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内环境保持相对稳定有利于机体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 B.内环境稳态有利于新陈代谢过程中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 C.维持内环境中Na+、K+浓度的相对稳定有利于维持神经细胞的正常兴奋性 D.内环境中发生的丙酮酸氧化分解给细胞提供能量,有利于生命活动的进行 4. 下列关于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与白色花瓣相比,采用红色花瓣有利于实验现象的观察 B.用黑藻叶片进行实验时,叶绿体的存在会干扰实验现象的观察 C.用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不同部位观察到的质壁分离程度可能不同 D.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的液泡中有色素,有利于实验现象的观察 5. 下图为某种单基因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系谱图(深色代表的个体是该遗传病患者,其余为表现型正常个体)。近亲结婚时该遗传病发病率较高,假定图中第Ⅳ代的两个个体婚配生出一个患该遗传病子代的概率为1/48,那么,得出此概率值需要的限定条件是 A.Ⅰ-2和Ⅰ-4必须是纯合子

初中地理命题研究

初中地理考试命题中的困惑及对策 一、困惑——主要来自于四个关系的艰难协调 多年的命题经验使我确信,初中地理考试的命题是一项难度很大的工作。究其原因,是因为在命题时必须权衡好四个方面的关系,一是要适应“普九”形势发展的需要,“普九”所带来的一个问题就是学生之间的能力差距特别大,其表现特征为统计中成绩分布的离散度大;二是要服从巩固“普九”成果这个大局,如果试题稍难,题目情境较新颖,导致一部分学生成绩不理想,给学生和家长造成了心理压力,就会给初级中学的“促学控流”工作带来很多的麻烦,势必会受到相关领导和部门的严厉指责;三是必须遵循教学大纲或课程标准中的知识和能力要求去命题,绝不能因为要达到“平均分80分以上,及格率90%以上”这个目标就盲目地降低要求,如果这样去命题的话,就会把本来应该在初中完成的教学任务推到了高中,势必会造成初中地理教学质量的严重滑坡,并引起高中教师的强烈不满,被他们戏称为“近视眼”、“鼠目寸光”等等;四是为了贯彻新大纲新教材和《地理课程标准》中的新思想、新理念、新方法,在命题时还必须考虑到如何发挥好考试的导向作用,引导教师和学生不断地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 上述四个方面的关系是很难协调的,命题时往往顾此失彼,因为有些方面本来就存在着不可调和的矛盾。命题中是艰难的思考过程,命题后是等待责难的煎熬过程,个中滋味是很不好受的。怎样命好一套各方面都比较满意的试题?怎样使我们的目光能坦然面对来自各方面的关注?怎样使我们在命题之后能够自信起来?我们困惑过,也思考过。 二、对策——设置附加题让我们走出了一个广阔的天地 为走出命题工作中的被动局面,我们从2000年起对试卷的题型结构作了适当地调整,增加了20分的附加题,必答题的总分仍然为100分,必答题的题型结构不变,只是对其赋分值进行了微调。经过三年来的探索和实践,我们成功地解决了上述矛盾,使我们的命题工作真正步入了良性发展的轨道。特别是对附加题的开发形成了我们自己的思路,每一次考试我们都力求通过附加题带给教师和学生一些新的信息和思考,使之成为了充分展示命题者聪明才智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成为了指导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重要板块。我们在开发附加题的过程中,目前已经形成了六个主要方面的思路,另外,我们的做法与别人有所不同的地方是每次考试的参考答案中除了给出评分标准外,还一定要给出比较详细的命题思路。 1、教法导向类 [例1]请你从政府官员、热带丛林土著居民、世界环保组织成员、开发商中任选一个角色,简略阐述你对亚马孙流域热带雨林的开发与保护措施。 该题参考了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中的活动建议,命题目的是引导教师在学习该部分内容时,可以综合使用角色扮演、小组活动等教学方式,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此外,通过该题还可以使教师进一步认识到,单一的、固定的教学方法是没有出路的,一定要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学生年龄特点和学校条件,选择多种多样的地理教学方式方法。 2、学法导向类 [例2]假如你将参加市青少年科普协会主办的手工制作地球仪比赛,大赛组委会给你准备了以下工具和材料:乒乓球、铁丝、水彩笔、手钻、棉线、透明胶、直尺等,请简述你的制作方法和过程。 该题由教材中的复习题转化而来,只是添加了题目的情境。命题目的是引导学生从中悟出一些道理来,其实学习地理的方法有很多种,理解和记忆并不是学习地理的唯一方法,象动手制作简易的地球仪模型,利用泡沫塑料、沙土等制作地形模型,实地踏勘并绘制校园、社区等小区域的平面草图等等动手实践活动都是学习地理知识的重要方法。 3、时政热点类

2014年高考理综全国卷1及答案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试卷 第1页(共40页)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试卷 第2页(共40页) 绝密★启用前 2014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新课标卷1)理 科综合能力测试 使用地区:陕西、山西、河南、河北、湖南、湖北、江西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 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 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F —19 Al —27 P —31 S —32 Ca —40 Fe —56 Cu —64 Br —80 Ag —108 第Ⅰ卷(选择题 共126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 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关于细胞膜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 脂质和蛋白质是组成细胞膜的主要物质 B. 当细胞衰老时,其细胞膜的通透性会发生改变 C. 甘油是极性分子,所以不能以自由扩散的方式通过细胞膜 D. 细胞产生的激素与靶细胞膜上相应受体的结合可实现细胞间的信息传递 2. 正常生长的绿藻,照光培养一段时间后,用黑布迅速将培养瓶罩上,此后绿藻细胞的叶绿体内不可能发生的现象是 ( ) A. 2O 的产生停止 B. 2CO 的固定加快 C. ATP/ADP 比值下降 D. NADPH/NADP +比值下降 3. 内环境稳态是维持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 内环境保持相对稳定有利于机体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 B. 内环境稳态有利于新陈代谢过程中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 C. 维持内环境中Na +、K +浓度的相对稳定有利于维持神经细胞的正常兴奋性 D. 内环境中发生的丙酮酸氧化分解给细胞提供能量,有利于生命活动的进行 4. 下列关于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 与白色花瓣相比,采用红色花瓣有利于实验现象的观察 B. 用黑藻叶片进行实验时,叶绿体的存在会干扰实验现象的观察 C. 用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不同部位观察到的质壁分离程度可能不同 D. 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的液泡中有色素,有利于实验现象的观察 5. 如图为某种单基因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的系谱图(深色代表的个体是该遗传病患者,其余为表现型正常个体)。近亲结婚时该遗传病发病率较高,假定图中第Ⅳ代的两个个体婚配生出一个患该遗传病子代的概率为1/48,那么,得出此概率值需要的限定条件是( ) A. 2Ⅰ和4Ⅰ必须是纯合子 B. 1Ⅱ、1Ⅲ和4Ⅲ必须是纯合子 C. 2Ⅱ、3Ⅱ、2Ⅲ和3Ⅲ必须是杂合子 D. 4Ⅱ、5Ⅱ、1Ⅳ和2Ⅳ必须是杂合子 6. 某种植物病毒V 是通过稻飞虱吸食水稻汁液在水稻间传播的。稻田中青蛙数量的增加可减少该病毒在水稻间的传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 青蛙与稻飞虱是捕食关系 B. 水稻与青蛙是竞争关系 C. 病毒V 与青蛙是寄生关系 C. 水稻和病毒V 是互利共生关系 7. 下列化合物中同分异构体数目最少的是 ( ) A. 戊烷 B. 戊醇 C. 戊烯 D. 乙酸乙酯 9. 已知分解1 mol 22H O 放出热量98 kJ 。在含少量I 的溶液中,22H O 分解的机理为 222I O H O I H O --??→++ 慢 2222IO O O O I H H --??++→+ 快 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 ------------- 在 --------------------此 -------------------- 卷--------------------上 -------------------- 答-------------------- 题--------------------无 -------------------- 效---------------- 姓名________________ 准考证号_____________

高考地理选择题答题技巧(1)

专题:高考地理选择题答题技巧文综地理选择题一般以组题出现,即以一段图文资料为背景设计2个以上试题,每个问题都有其题干和选项,背景材料中有相关的信息,有时题干或题目之间也能成为有效信息,如果审题和解答时不注意,往往会造成连锁性错误,所以解答地理选择题必须掌握一定的解答方法技能。 一、选择题的置疑特点 命题者为了减少考试得分的偶然性,提高考试的可信度和区分度,势必增加选择题的迷惑性 ...(每题中的3个错误选项即为迷惑选项)。要提高解题的速度与准确率,就必须 熟知如下常见的置疑 ..(设置迷惑)方法: 1.混淆概念。 2.以偏概全或表述绝对化。 3.误联因果。一是题干与选项之间的因果关系,或是选项部的因果关系。常见的误 联也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因果倒置,一种是无因果关系。 4.正误同项。选项由两个以上的分句构成,其中部分分句是正确的,所以迷惑性大。 因此,审题要细心,不能“只看前不顾后”,才不致受迷惑。 5.肢不符干(异项)。选项本身正确,但是与题干不符。其迷惑度更大。 6.无图考图。与方向(方位、风向、洋流流向等等)有关的试题常常采用。 7.定式诱惑与变式迷惑。即或利用定式思维习惯来设置陷阱,或利用图文转换、图 图转换等形式上的变化来增加迷惑度。 8.隐含信息。把关键信息隐含在题干或地理图表中以增加试题迷惑度,这是当今高 考选择题最常用的置疑方法。 二.选择题的一般解题步骤 (1)仔细审题。 “仔细审题”是做好选择题的关键。随着命题手段的多样化,选择题的立体感和动态迁移感越来越强,迷惑性也越来越大。其答案不像材料解析题和问答题那样具有一定的伸缩性,一旦审题出现偏误,就会导致全盘皆错。仔细审题,对做选择题尤其重要。要根据选择题的特点,采用立体式的审题方法,明确题意和要求。具体要求如下: ①明确题目结构提取有效信息 选择题包括题干和选项两部分。题组试题的题干包括主题干和小题题干,主题干的条件是各个小题的共同条件,小题题干只是本小题的条件“仔细审题”是指对主题干与小题题干认真地加以审读,搞清题干中的主干语和条件限定语等。选项是指答案包括的容和项目,主干语是选项表述的直接对象,条件限定语是对回答容的各方面限定。特别要关注题干的“设问”,也就是“题眼”,它决定了选择的方向 ②全面分析题干容和充分挖掘题目提供的条件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显性信息:题干中附有明确的解题条件; 隐性信息:多潜隐在题干提供的材料中; 限制性(或特定)条件:在题干中出现的数量词、方位词或特定名词等;借用条件;用同一事实的不同说法给出解题条件 (2)认真筛选。

高三高考命题比赛数学试卷16

2016年高考模拟试卷 语文试题 本试卷分四部分,全卷共8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语言文字应用(共24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虫豸.(zhì)坼.裂(chè) 谙.练(ān)咸与.(yǔ)维新 B.璞.玉(pú)歆.享(xīn)朔.(shuó)风蛊.(gǔ)惑人心 C.讥诮.(qiào)小觑.(xù)僭.(jiàn)越徇.(xùn)私舞弊 D.发怵.(chù)瘐.(yǔ)毙油脂.(zhǐ)屏.(bǐng)退左右 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 A.无谓的争论,不仅影响情绪和人际关系,而且还会浪费大量时间,到头来还往往解决不了什么问题。说 得越多,做得越少,聪明人在别人迭迭不休或面红耳赤时常常已走出了很远的距离。 B.自制是一种最艰难的美德,有自制力才能抓住成功的机会。成功的最大敌人是自己,缺乏对自己情绪的控制,会把许多稍纵既逝的机会白白浪费掉。 C.当我们能换一种心态去看待自己的工作,并带着游戏般的愉快心情面对工作时,你会发觉自己的内在能量强大了许多,抗压应变的功力也因此大为增进。 D.在学习的过程中,除了你自己,没有任何人可以代劳;透过知识的吸收,加上你不断地反省、思考,化为自己宝贵的经验,这就是智慧的开起之处,也是奠定你一生能够永续成长的真正基础。 3.下列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某些企业根本没有理解企业文化的真谛和实质,对员工提出侮辱、体罚等不合理的要求,还美其名曰“企 业文化”,这是对“企业文化”的严重曲解 ..。 B.在瑞典,起印一千本的《红土地》、《大蒜民谣》卖了十几年都没卖完,但在近日却全部售馨,如果莫 言没有获奖,这样的销售成绩是不堪设想 ....的。 C.2006年,马啸怀揣当主播的梦想到北京打拼。期间 ..,他曾做过编辑,但在升迁中受挫。2011年,马啸因没有实现他与家人关于户口等方面的约定,选择回家参加法院系统考试。 D.有人认为,就目前我国的水质整体状况、自来水处理能力和检测手段而言,如此严格的标准难免纸上谈 ...兵.,从高标准到高水质,还有些路要走。 4.下面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 A.像我们这些从象牙塔走出来,自认为受过高等教育,所谓“年轻气盛”,由于观念的差异、自身的经验阅历不足,可能会导致和父辈意见相左。 B.以法理的观点衡量,这次微软在中国的大规模“黑屏”计划,显然已经超出法律,可以说是一种涉嫌违法的私设公堂行为。 C.面对千万户住房困难家庭翘首期盼,如何确保保障房公平分配,不仅牵动着整个社会的神经,更考验着各级政府的执政水平。 D.常州的梳篦、留青竹刻、乱针绣,凭借悠久的历史,精湛的工艺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成为海内外游客备受青睐的手工艺品。 5.春运,已成为中国式过年的一个标志性的符号,请根据下面这首诗中的划线句描写一个场景。(3分)要求:①想象合理;②语言生动,至少使用一种修辞;③不超过100字。

2014年高考物理全国卷

绝密★启用前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课标卷II )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物理) 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甲乙两汽车在一平直公路上同向行驶。在t =0到t=t 1的时间内,它们的v-t 间内 A .汽车甲的平均速度比乙大 B .汽车乙的平均速度等于22 1v v + C .甲乙两汽车的位移相同 D .汽车甲的加速度大小逐渐减小,汽车乙的加速度大小逐渐增大 【答案】A 15.取水平地面为重力势能零点。一物块从某一高度水平抛出,在抛出点其动能与重力势能恰好相等。不 计空气阻力,该物块落地时的速度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 A . 6π B .4π C .3 π D .125π 【答案】 B 16.一物体静止在粗糙水平地面上,现用一大小为F 1的水平拉力拉动物体,经过一段时间后其速度变为v , 若将水平拉力的大小改为F 2,物体从静止开始经过同样的时间后速度变为2v ,对于上述两个过程,用1F W 、2F W 分别表示拉力F 1、F 2所做的功,1f W 、2f W 分别表示前后两次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 则 A .214F F W W >,212f f W W > B .214F F W W >,122f f W W = C .214F F W W <,122f f W W = D .214F F W W <,212f f W W < 【答案】C 17.如图,一质量为M 的光滑大圆环,用一细轻杆固定在竖直平面内;套在大环上质量为m 的小环(可 视为质点),从大环的最高处由静止滑下。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当小环滑到大环的最低点时,大环对轻杆拉力的大小为 A.Mg -5Mg B .Mg +mg C .Mg +5mg D .Mg +10mg 【答案】 C 18.假设地球可视为质量均匀分布的球体。已知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在两极的大小为g 0;在赤道的大小 为g ;地球自转的周期为T ;引力常量为G 。地球的密度为 A . o o g g g GT -23π B .g g g GT o o -23π C. 2 3GT π D .g g GT o 23π 【答案】 B 19.关于静电场的电场强度和电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场强度的方向处处与等电势面垂直 B.电场强度为零的地方,电势也为零 C.随着电场强度的大小逐渐减小,电势也逐渐降低 D.任一点的电场强度总是指向该点电势降落最快的方向 【答案】AD 20.图为某磁谱仪部分构件的示意图。图中,永磁铁提供匀强磁场,硅微条径迹探测器可以探测粒子在其 中运动的轨迹。宇宙射线中有大量的电子、正电子和质子。当这些粒子从上部垂直进入磁场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子与正电子的偏转方向一定不同 B.电子与正电子在磁场中运动轨迹的半径一定相同 C.仅依据粒子运动轨迹无法判断该粒子是质子还是正电子 D.粒子的动能越大,它在磁场中运动轨迹的半径越小 【答案】AC v v 1

高考散文阅读常见命题方式及其答题思路

高考散文阅读常见命题方式及其答题思路精选 文档 TTMS system office room 【TTMS16H-TTMS2A-TTMS8Q8-

高考散文阅读常见命题方式及其答题思路 作者:lzhfy 提交日期:2009-3-18 19:25:00 | 分类: | 访问量:367 高考散文阅读常见命题方式及其答题思路 (一)就文章开头的写法及作用命题 答题要点:散文的开头段往往是引子,构思精巧,语言优美,一般属于景物或场面的描写性语段。答写法可从①写作技法(动静结合、点面结合、衬托等)②听觉、视觉、嗅觉,声、形、色、味③修辞手法三方面入手。 答作用:①突出表现了……渲染了……②开篇扣题③作铺垫,引起下文关于……的议论(抒情,描写)。 例如08届南京高三上期统考卷第15题:本文开头是怎样描绘春节晚会上杨丽萍双人舞的这样开头有什么好处(6分) 答:(1)①从视觉、听觉(1分)几方面描绘“两棵树”经受洗礼并立同心的爱情故事;(1分)②动静结合(1分),烘托舞台气氛,具体细致地描绘了“两棵树”的形象。(1分)(4分。一点2分,答对两点即可。意思对即可)(2)①通过具体的舞台画面,营造一种凄美的氛围,感染打动读者;②从影视形象到现实生活,构思新颖,吸引读者的注意力;③由舞台上的“两棵树”引出现实中的“两棵树”,为下文描写张赵爱情作了铺垫;④由于舞台形象与真实故

事具有相似形,这样“虚”“实”互相映衬,大大增加了文章的美感。(2分。一点1分,答对两点即可) 再如07辽宁卷第17题:第一自然段,作者写了“秋去冬来”的景色,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4分) 答:起铺垫(或引出下文)的作用。(2分)写“秋去冬来”,自然引出下文的“炉火”,由自然环境的变化写出了作者的感伤情绪,为下文写“炉火”的意蕴预设了空间。(2分) (二)就词语的含义命题。 答题要点:结合语段,解析词语的引申义或比喻义 例如07山东卷第20题:第一、三段都出现了“荒野无灯”,请分别指出它们在文中的具体含义。(4分) 答:第一个指记忆中留下的对野外黑暗很深的难以忘怀的感触。第二个是指身居闹市与朋友之中却感到无靠无助的心境。 (三)就语句的含义命题。 答题要点:结合上下语段及全文,抓住关键词语的引申义和比喻义开掘语句在文中的内涵,并注意句子的哲理性。

2019届浙江省杭州市高考命题比赛模拟(四)数学试卷

试卷命题双向细目表 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考查总难度 知识内容题 次分 值 题 次 分 值 题 次 分 值 内容分 值 系数 集合、简易逻辑1,38集合的运算80.9+0.7 充分必要条件 不等式64136基本不等式 线性规划 函数与方程54174函数图像性质、 零点、恒成立100.7+0.6 80.75+0.6 导数及应用三角函数10 4 4 4 20 18 15 14 4导数及应用 图像与性质 23 18 0.6+0.7 0.6+0.7 解三角形 平面向量94基向量思想 向量几何意义数列1562215等比等差数列 数列求和 立体几何741461915线面位置、三视 图、线面角、面面 角 解析几何841142115双曲线离心率 直线与圆锥曲线40.5 210.7+0.6 250.7+0.7 +0.6 230.6+ 0.6+0.6 计数原理与古典概率、二项式12 16 10概率,离散型随机 变量及其分布列 100.8+0.6 定理 复数小结 2 10题 4 40分7题36分5题74分 复数概念 高中数学 4 150 0.95 0.65

V= 1 h(S + S S + S ) 1 1 2 2 球的体积公式 其中 S 1,S 2 分别表示台体的上、下底面积, πR 3 k 5.(原创)函数 f ( x ) = x 本试卷分卷 I 和卷 II 两部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满分 150 分.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 写在答题卡上。 参考公式: 如果事件 A ,B 互斥,那么 柱体的体积公式 P (A +B )=P (A )+P (B ) V = Sh 如果事件 A ,B 相互独立,那么 其中 S 表示柱体的底面积,h 表示柱体的高 P (A ·B )=P (A )·P (B ) 锥体的体积公式 如果事件 A 在一次试验中发生的概率是 p ,那么 n 1 次独立重复试验中事件 A 恰好发生 k 次的概率 V = 3 Sh P n (k )= C n p k (1-p )n-k (k =0,1,2,…,n ) 其中 S 表示锥体的底面积,h 表示锥体的高 台体的体积公式 球的表面积公式 S =4πR 2 3 4 h 表示台体的高 V = 3 其中 R 表示球的半径 选择题部分 (共 40 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4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 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原创)若集合 A = {x 0 < x < a, x ∈ N } 有且只有一个元素,则实数 a 的取值范围为( ) A .(1,2) B. [1,2] C. [1,2) D. (1,2] 2.(原创)已知复数 z 对应复平面上的点 (-1,1),复数 z 满足 z z = -2 ,则 | z + 2i |= ( ) 1 2 1 2 2 A . 2 B . 2 C . 10 D .10 3.(原创)“ a - b < 3”是“圆 x 2 + y 2 - 2 x + 6 y + 5a = 0 关于直线 y = x + 2b 成轴对称图形”的( A .充分不必要条件 B .必要不充分条件 C .充分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4. (改编)函数 f ( x ) = a sin ?x + b cos ?x(a ≠ 0, b ≠ 0,? ≠ 0) ,则 f ( x ) A .是非奇非偶函数 B .奇偶性与 a, b 有关 C .奇偶性与? 有关 D .奇偶性与 a, b 无关 ln x 2 的图象大致是 ( ) ) A. B. C. D.

2014年高考全国新课标1卷物理及答案

2014年高考全国新课标1卷物理卷 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答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在法拉第时代,下列验证“由磁产生电”设想的实验中.能观察到感应电流的是 A.将绕在磁铁上的线圈与电流表组成一闭合回路,然后观察电流表的变化 B.在一通电线圈旁放置一连有电流表的闭合线圈,然后观察电流表的变化 C.将一房间内的线圈两瑞与相邻房间的电流表连接。往线圈中插入条形磁铁后,再到相邻房间去观察电流表的变化 D.绕在同一铁环上的两个线圈,分别接电源和电流表,在给线圈通电或断电的瞬间,观察电流表的变化 15.关于通电直导线在匀强磁场中所受的安培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安培力的方向可以不垂直于直导线 B. 安培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磁场方向 C.安培力大小与通电直导线和磁场的夹角无关 D.将直导线从中点折成直角,安培力的大小一定变为原来的一半 16.如图,MN 为铝质薄金属板,铝板上方分别有垂直于图平面的匀强磁场(未画出)。一带电粒子从紧贴铝板上表面的P 点垂直于铝板向上射出,从Q 点穿 越铝板后到达PQ 的中点O 。已知粒子穿越铝板时,其动能 损失一半,速度方向和电荷量不变。不计重力,铝板上方和 下方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之比为 A .2 B .2 C .1 D . 17.如图,用橡皮筋将一小球悬挂在小车的架子上,系统处于平衡状态。现使小车从静止开始向左加速,加速度从零开始逐渐增大到某一值,然后保持此值,小球稳 定地偏离竖直方向某一角度(橡皮筋在弹性限度内)。与稳定在竖直位 置时相比,小球的高度 A .一定升高 B .一定降低 C .保持不变 D .升高或降低由橡皮筋的劲度系数决定 18.如图(a ),线圈ab 、cd 绕在同一软铁心上。在ab 线圈中通以变化的电流,用示波器测得 线圈cd 间电压如图(b )所示。已知线圈内部的磁场与流经线圈的电流成正比,则下列描述线圈ab 中电流随时间变化关系的图中,可能 正确的是 0 1 2 3 t i 0 1 2 3 t i i 0 1 2 3 t B i 1 2 3 t 0 1 2 3 t U cd 图a a b c d

英语高考阅读七选五的命题思路及答题策略分析

2015年高考英语七选五专项复习训练 第一部分:英语高考阅读七选五的命题思路及答题策略 五.做题技巧和策略。 1.辨别语境线索 语境线索主要指反应上下文关系的衔接手段,如篇章结构、词语重现、逻辑、连接、指称、同构等。 词语重现是指词语的重复出现,但这里不是指词语的简单重现,而是指某词语可能以不同词类、词性、数、格、时态、语态等形式出现。比如:read, reading, reader, readers。还可能是以同义词、近义词甚至反义词等形式出现。(关键词语重现) 逻辑是事物之间在的、必然的联系,包括时间先后关系、空间位置关系、因果关系、归纳总结关系、总分总关系等。 连接是指用连接词或连接语表明上下文之间的逻辑关系,如and, however等。(并列关系、转折关系。) 指称是指用代词替代前文已出现的人物、事件、物品等,如he, she, they,it。 同构是指上下文使用了同一或类似的句式结构。 2. 分析短文篇章结构 分析篇章结构、把握全篇文脉是解题的关键。语篇通常由段落构成,所以分析篇章结构包括两个层次:一是分析段落之间的层次,也就是语篇层次;二是分析每个段落部的层次,即句际层次。尤其是选项与前(后)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和信息联系,是确定答案的主要依据。 六. 解题思路及要领 ●通读整篇文章,把握整段语脉,理出文章的中心。 ●根据标点符号确定有几个句子。 ●除中心词、关键词外,将所有句子按意义分出层次,如果是承接、平列、层进关系,则可分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层次,如果是解释、转折一般就可以一分为二。 ●再分析各层次之间的关系。 ●最后检查核对层次划分有无错误。如一篇文章或语段有几个句子单位,几个层次,特别是长难句构成的语段层次是否明确。 七.正确选项特征: 1、放进去通顺,这一点是基础。凡不通顺的必错无疑; 2、选项与其上句或下句之间有必然的逻辑关系; 3、选项全部容都属于正确答案所在段; 4、选项中有单词、词组、句子成分或与所选答案所在段容相匹配或重合; 例如:上面第2项所指的逻辑关系主要是指代词关系、冠词关系以及连接词关系等。 例如,代词关系方面,如果所选答案中有he, him, his等词,这就意味着空前面必然出现了a boy, a man等词或人名。如果这些词在空后面出现,就意味着正确答案中必有a boy, a man 等词或人名。 冠词方面,如果正确答案中出现了定冠词the,则空前将有不定冠词a(n)或与之相应的名词等出现。如果定冠词第一次出现在空后,则意味着空里所需的答案中会有不定冠词a(n)或相应的名词等出现。 连接词方面,如果but ,however等出现在答案中,则意味着该答案与空前部分含义是相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