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雨水径流

什么是雨水径流

【篇一:雨水综合利用】

建筑小区雨水综合利用

建筑屋面和小区路面径流雨水应通过有组织的汇流与转输,经截污

等预处理后引入绿地内的以雨水渗透、储存、调节等为主要功能的

低影响开发设施。因空间限制等原因不能满足控制目标的建筑与小区,径流雨水还可通过城市雨水管渠系统引入城市绿地与广场内的

低影响开发设施。低影响开发设施的选择应因地制宜、经济有效、

方便易行,如结合小区绿地和景观水体优先设计生物滞留设施、渗井、湿塘和雨水湿地等。

城市道路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典型流程示例

1 场地设计

(1)应充分结合现状地形地貌进行场地设计与建筑布局,保护并合

理利用场地内原有的湿地、坑塘、沟渠等。

(2)应优化不透水硬化面与绿地空间布局,建筑、广场、道路周边

宜布置可消纳径流雨水的绿地。建筑、道路、绿地等竖向设计应有

利于径流汇入低影响开发设施。

(3)低影响开发设施的选择除生物滞留设施、雨水罐、渗井等小型、分散的低影响开发设施外,还可结合集中绿地设计渗透塘、湿塘、

雨水湿地等相对集中的低影响开发设施,并衔接整体场地竖向与排

水设计。

(4)景观水体补水、循环冷却水补水及绿化灌溉、道路浇洒用水的

非传统水源宜优先选择雨水。

(5)有景观水体的小区,景观水体宜具备雨水调蓄功能,景观水体

的规模应根据降雨规律、水面蒸发量、雨水回用量等,通过全年水

量平衡分析确定。

(6)雨水进入景观水体之前应设置前置塘、植被缓冲带等预处理设施,同时可采用植草沟转输雨水,以降低径流污染负荷。景观水体

宜采用非硬质池底及生态驳岸,为水生动植物提供栖息或生长条件,并通过水生动植物对水体进行净化,必要时可采取人工土壤渗滤等

辅助手段对水体进行循环净化。

2 建筑

(1)屋顶坡度较小的建筑可采用绿色屋顶。

(2)宜采取雨落管断接或设置集水井等方式将屋面雨水断接并引入

周边绿地内小型、分散的低影响开发设施,或通过植草沟、雨水管

渠将雨水引入场地内的集中调蓄设施。

(3)建筑材料也是径流雨水水质的重要影响因素,应优先选择对径

流雨水水质没有影响或影响较小的建筑屋面及外装饰材料。

(4)水资源紧缺地区可考虑优先将屋面雨水进行集蓄回用,净化工

艺应根据回用水水质要求和径流雨水水质确定。雨水储存设施可结

合现场情况选用雨水罐、地上或地下蓄水池等设施。当建筑层高不

同时,可将雨水集蓄设施设置在较低楼层的屋面上,收集较高楼层

建筑屋面的径流雨水,从而借助重力供水而节省能量。

(5)应限制地下空间的过度开发,为雨水回补地下水提供渗透路径。

3 小区道路

(1)道路横断面设计应优化道路横坡坡向、路面与道路绿化带及周

边绿地的竖向关系等,便于径流雨水汇入绿地内低影响开发设施。(2)路面排水宜采用生态排水的方式。路面雨水首先汇入道路绿化

带及周边绿地内的低影响开发设施,并通过设施内的溢流排放系统

与其他低影响开发设施或城市雨水管渠系统、超标雨水径流排放系

统相衔接。

(3)路面宜采用透水铺装,透水铺装路面设计应满足路基路面强度

和稳定性等要求。

4 小区绿化

(1)绿地在满足改善生态环境、美化公共空间、为居民提供游憩场

地等基本功能的前提下,应结合绿地规模与竖向设计,在绿地内设

计可消纳屋面、路面、广场及停车场径流雨水的低绿地、渗透浅沟、渗透井、渗透塘等低影响开发设施,并通过溢流排放系统与城市雨

水管渠系统和超标雨水径流排放系统有效衔接。

(2)道路径流雨水进入绿地内的低影响开发设施前,应利用沉淀池、前置塘等对进入绿地内的径流雨水进行预处理,防止径流雨水对绿

地环境造成破坏。有降雪的城市还应采取措施对含融雪剂的融雪水

进行弃流,弃流的融雪水宜经处理(如沉淀等)后排入市政污水管网。

(3)低影响开发设施内根据水分条件、径流雨水水质等选择耐盐、

耐淹、耐污等能力较强的乡土植物植物。

城市绿地与广场雨水综合利用

城市绿地、广场及周边区域径流雨水应通过有组织的汇流与转输,

经截污等预处理后引入城市绿地内的以雨水渗透、储存、调节等为

主要功能的低影响开发设施,消纳自身及周边区域径流雨水,并衔

接区域内的雨水管渠系统和超标雨水径流排放系统,提高区域内涝

防治能力。低影响开发设施的选择应因地制宜、经济有效、方便易行,如湿地公园和有景观水体的城市绿地与广场宜设计雨水湿地、

湿塘等。

城市绿地与广场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典型流程示例

(1)城市绿地与广场应在满足自身功能条件下(如吸热、吸尘、降

噪等生态功能,为居民提供游憩场地和美化城市等功能),达到相

关规划提出的低影响开发控制目标与指标要求。

(2)城市绿地与广场宜利用透水铺装、生物滞留设施、植草沟等小型、分散式低影响开发设施消纳自身径流雨水。

(3)城市湿地公园、城市绿地中的景观水体等宜具有雨水调蓄功能,通过雨水湿地、湿塘等集中调蓄设施,消纳自身及周边区域的径流

雨水,构建多功能调蓄水体/湿地公园,并通过调蓄设施的溢流排放

系统与城市雨水管渠系统和超标雨水径流排放系统相衔接。

(4)规划承担城市排水防涝功能的城市绿地与广场,其总体布局、

规模、竖向设计应与城市内涝防治系统相衔接。

(5)城市绿地与广场内湿塘、雨水湿地等雨水调蓄设施应采取水质

控制措施,利用雨水湿地、生态堤岸等设施提高水体的自净能力,

有条件的可设计人工土壤渗滤等辅助设施对水体进行循环净化。

(6)应限制地下空间的过度开发,为雨水回补地下水提供渗透路径。(7)周边区域径流雨水进入城市绿地与广场内的低影响开发设施前,应利用沉淀池、前置塘等对进入绿地内的径流雨水进行预处理,防

止径流雨水对绿地环境造成破坏。有降雪的城市还应采取措施对含

融雪剂的融雪水进行弃流,弃流的融雪水宜经处理(如沉淀等)后

排入市政污水管网。

(8)低影响开发设施内植物宜根据设施水分条件、径流雨水水质等

进行选择,宜选择耐盐、耐淹、耐污等能力较强的乡土植物。

(9)城市公园绿地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设计应满足《公园设计规范》(cjj48)中的相关要求。

【篇二:广州市建设项目雨水径流控制办法】

州市建设项目雨水径流控制办法广东省广州市人民政府

广州市人民政府令

第107号

《广州市建设项目雨水径流控制办法》已经2014年7月28日市政府第14届125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现予以公布,自2014年11

月1日起施行。

市长陈建华

2014年9月12日

广州市建设项目雨水径流控制办法

第一条为控制和减少雨水径流量,提高城乡防洪排涝能力,保障公

民生命、财产安全和公共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城镇排水与污水处理条例》、《广州市水务管理条例》等法律、

法规的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市行政区域内新建、改建、扩建的建设项目的雨水径流控

制及其监督管理活动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建设项目雨水径流控制应当遵循城乡统筹、统一规划、源头

控制、低影响开发的原则,使建设后的雨水径流量不超过建设前的

雨水径流量。

第四条市排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市建设项目雨水径流控制的行政

管理工作,并负责组织实施本办法。

区、县级市排水行政主管部门按照规定权限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建设

项目雨水径流控制的管理工作。

城乡规划、城乡建设、绿化、交通等有关行政管理部门和城市管理

综合执法机关,按照各自职责,协同做好雨水径流控制相关工作。

第五条排水总体规划、排水详细规划应当合理规划雨水滞渗、收集、调蓄、储存、利用、排放等设施,减少不透水面积,提高雨水调蓄

与滞渗能力,减少雨水径流量。

第六条建设项目雨水径流控制设施是其排水设施的组成部分,应当

与建设项目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使用,其建设费用

应当纳入项目建设投

资。

市排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制定技术指引,经公开征询公众意见后实施,指导相关单位设计、施工和使用雨水径流控制设施。

第七条城乡规划行政管理部门在办理规划条件时,应当告知建设单

位同时按照本办法的有关规定采取雨水径流控制措施,使建设后的

雨水径流量不超过建设前的雨水径流量。

第八条建设项目的建设前雨水径流量由建设项目设计单位在设计阶段根据原始地块1∶500或1∶2000地形图,通过统计建设不同下垫面对应的雨水径流系数表的方式确定。

建设项目的建设后雨水径流量由建设项目设计单位在设计阶段根据《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相关规定计算确定。

第九条建设项目雨水径流控制应当符合以下要求:

(一)城镇公共道路雨水的排放和削减应当设置渗排一体化系统;

(二)新建项目硬化地面中,除城镇公共道路外,建筑物的室外可渗透地面率不低于40%;人行道、室外停车场、步行街、自行车道和建设工程的外部庭院应当分别设置渗透性铺装设施,其渗透铺装率不低于70%;

(三)凡涉及绿地率指标要求的建设工程,除公园之外的绿地中至少应有50%作为用于滞留雨水的下沉式绿地,用于滞留雨水的绿地应当低于周围地面50毫米,设于绿地内的雨水口顶面标高应当高于绿地20毫米以上;并可以设置能在24小时内排干积水的设施;

(四)渗透设施的日渗透能力不小于其汇水面上重现期2年的日雨水设计径流总量,渗透时间不超过24小时;

(五)除地面入渗外,雨水入渗设施距建筑物基础的水平距离应当不小于3米;

(六)地下建筑顶面覆土设有渗排片材或者渗排水管时,地下建筑顶面可作为透水层;

(七)地面入渗场地上的植物配置应当为耐水植物。

鼓励建设项目设置屋顶调蓄设施或者绿化设施。

第十条新建建设工程硬化面积达1万平方米以上的项目,除城镇公共道路外,每万平方米硬化面积应当配建不小于500立方米的雨水调蓄设施。

雨水调蓄设施可以和生态景观池塘、循环水池等合并设置、综合利用,应当具有削减雨水洪峰径流量功能,并可以在12小时内排到最低水位,其外排水量不应超过公共排水管道的排水能力。

第十一条建设单位向排水行政主管部门报送审查的公共排水设施设计方案,应当包括雨水径流控制内容。

建设单位向城乡建设行政管理部门报送审查的建设项目设计文件,其排水工程设计应当包括雨水径流控制内容。城乡建设行政管理部门应当就建设项目的排水工程设计征求排水行政主管部门的意见。

前款规定的雨水径流控制内容应当包括开发前和开发后雨水径流系数计算书、外排雨水量计算书、雨水径流控制设施、规模和布置图等。

第十二条建设单位在申请公共排水设施的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时,应当向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提供排水行政主管部门的审查同意意见。对于新建、改建、扩建建设项目的配套排水设施建设,城乡建设行政管理部门在审查建设项目设计文件时,应当就排水工程设计征求排水行政主管部门的意见。建设单位在申请配套建设排水设施的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时,应当向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提供城乡建设行政管理部门的审查意见。

第十三条建设项目的雨水径流控制设施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一)按照城乡规划、城乡建设、排水行政管理部门的批复意见和图纸施工;

(二)质量符合排水工程相关标准或者规范要求;

(三)雨水径流控制设施完好,试运行正常。

雨水径流控制设施不符合前款规定条件的,建设单位应当组织返修或者重建。

第十四条雨水径流控制设施由设施所有人或者管理人按照《广州市排水管理办法》有关规定负责养护、维修和日常管理。

雨水径流控制设施的所有人或者管理人应当及时劝告和制止阻挠、妨碍径流控制设施的管理、保护、养护维修或者损害雨水径流控制设施的行为,并向排水行政主管部门报告。

第十五条相关单位和个人应当按本办法规定的要求使用雨水径流控制设施,不得将雨水径流控制设施挪作他用,或者阻挠、妨碍雨水径流控制设施的管理、保护和养护维修。

禁止以下损害雨水径流控制设施的行为:

(一)堵塞雨水径流控制设施,妨碍排水;

(二)擅自占压、拆卸、填埋雨水径流控制设施;

(三)向雨水径流控制设施倾倒垃圾等废弃物;

(四)向雨水径流控制设施倾倒、排放超标污水和腐蚀性、放射性、易燃易爆等有毒有害物品;

(五)其他损害雨水径流控制设施的行为。

第十六条在汛期,雨水径流控制设施所有人或者管理人应当依法承担防汛抗洪义务,服从防洪、排涝、抢险的统一指挥调度。

第十七条排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建立雨水径流控制设施的巡查制度,定期巡查雨水径流控制设施,监督设施所有人、管理人和养护维修

责任单位的养护、维修和日常管理工作。

雨水径流控制设施的监督管理信息应当定期向社会公布。

第十八条排水、城乡规划、城乡建设等有关行政管理部门及其工作

人员不履行或者不正确履行本办法规定的职责,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的,由上一级行政主管部门或者监察机关责令改正并

通报批评;情节严重或者造成严重后果的,对负有责任的主管人员

和其他责任人员,由其任免机关或者监察机关按照管理权限依法给

予处分;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十九条违反本办法第十三条规定,雨水径流控制设施不符合规定

条件,建设单位不组织返修或者重建的,由排水行政主管部门责令

限期改正,并按以下规定处理:

(一)对于公共排水设施的雨水径流控制设施,并处工程合同价款2%以上4%以下罚款;

(二)对于本条第(一)项规定之外的雨水径流控制设施,并处2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罚款。

第二十条违反本办法第十四规定,雨水径流控制设施的所有人或者

管理人不按规定对设施进行养护、维修和日常管理的,由排水行政

主管部门依照《广州市排水管理办法》第三十八条的规定处理。

第二十一条违反本办法第十五条第一款规定,不按规定使用雨水径

流控制设施,或者将雨水径流控制设施挪作他用,或者阻挠、妨碍

雨水径流控制设施的

管理、保护和养护维修的,由排水行政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并可对

个人处以5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罚款,对单位处以2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罚款。

违反本办法第十五条第二款规定,损害雨水径流控制设施的,由排

水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机关依照《广州市水务管理

条例》第五十七条的规定处理。

第二十二条违反本办法第十六条规定,雨水径流控制设施的所有人

或者管理人不履行防汛抗洪义务,严重影响防洪,构成治安违法行

为的,由公安机关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予以处理;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三条本办法所称雨水径流是指大气降水落到地面后未进入土

壤沿地表流动的水流。

本办法所称室外可渗透地面率,是指透水地面面积之和占室外地面

总面积的比例。透水地面包括自然裸露地面、公共绿地、绿化地面、镂空面积大于或者等于40%的镂空铺地(如植草砖)以及透水砖、透水沥青和透水混凝土。

本办法所称硬化面积,包括建设用地范围内的屋顶、道路、广场、

庭院等部分的硬化面积,具体计算办法为“硬化面积=建设用地面积-

绿地面积(包括实现绿化的屋顶)-透水铺装用地面积”。其中屋顶硬化

面积,按屋顶(不包括实现绿化的屋顶)的投影面积计算。

第二十四条本办法自2014年11月1日起施行。

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秘书处 2014年9月19日印发

【篇三:正常雨水一般都呈弱酸性】

正常雨水一般都呈弱酸性,其原因是:空气中二氧化碳相对较多,

所以溶于水形成碳酸,由于是弱酸,而且二氧化碳溶解度为1:1,浓

度不大,所以雨水的酸性不强,呈弱酸性。

目前我国水资源极度短缺 ,很多城市都面临着水资源短

表径流中污染物成分复杂 ,随机性很大。

缺问题 ,而与此同时大量雨水资源却白白流失 ,雨水利用率掀起了利

用雨水的热潮 ,这是一种新的开源节流技术 ,有利于改善城市的生态

环境。由于我国很多城市面临的是水质性缺水 ,同时 ,雨水径

2 雨水的水质研究

不足 10 % 。日本和德国等发达国家自 20 世纪 80 年代初就

2. 1天然降雨大气降水的水质组成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

地域条件。在农村地区 ,大气层中的污染物较少 ,所以 ,降雨杂质相

对较少 ,雨水的 ph 值为 5. 5~7. 0 ; 在城市地区 ,城市上空的降水可

能混入煤灰、工业粉尘 ,受其影响 ,城市雨水酸性成分增大。一般初

次降雨和久旱不下雨的地区 ,雨水中的杂质相对较多。总体来说 ,天

然降雨是轻污染水 , 水中有机污染物较少、溶解氧接近饱和、钙含

量低、总硬度小 , 经简单处理便可作为生活杂用水和工业用水。农

村 ,通过收集集雨面雨水径流 ,储存到地下水窖 ,用于农作物的灌溉和家庭饮用 ,蓄集雨水的水质直接影响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农村蓄集雨

水工程主要有甘肃实施的 121 雨水集“ 流工程” 母亲水窖工程” 万眼

爱心水窖工程” “ 、“ 、和宁夏实施的“窖水蓄流工程” 以及陕西实

施的“甘露工程” 等。刘洪亮等对地窖水的水质研究发现 ,由于储存

期过长 ,地窖水中色度和浊度较大 ,氨氮和微生物等指标往往超标

[1 ] 。杨瑞强等对甘肃榆中和定西地区的水窖水质研究发现 ,一般土

窖及普通庭院水窖水的水质基本符合国家饮用水水质要求 ,但大肠杆菌数量往往超标 ; 公路边水窖所蓄雨水的水质较差 ,其部分有机污染物含量超标 ,不宜长期饮用 [2 ] 。安熙兰等对甘肃通渭县部分的水窖中的水体研究指出 ,布局不合理及窖藏时间过长的水窖

中的氨氮、亚硝酸盐氮平均值分别超标 7 倍和污染物主要来自人畜粪便、生活污物、杂草残体等[3 ] 。武福学等指出 ,采用新建混凝土集流面和水窖集蓄的雨水在半年之内 ph 值偏高 ,但其平均值在允许的范围内 ; 监测的 20 种卫生指标除细菌总数和总大肠菌群超标外 , 其余 18 种指标完全达到了农村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 其中 15 种指标达到了二级水质标准[4 ] 。可见 ,我国的水窖蓄水水质总体较好 , 但仍需加强管理 ,并且不宜储存过久。含量和影响因素等方面。最具代表性的是 1981~1983 年美国 epa 投入 1. 5 亿美元进行的“全美城市雨水径流项目” 研究[5 - 6 ] ,在许多城市大规模地收集分析雨水径流水质数据 , 研究污染情况及控制对策。sansalone 认为 ,城市路面径流中的污染物通常有固体物质、营养物质、重金属、油脂、细菌

流水质状况直接影响雨水利用途径和成本 ,因此很多学者对

雨水径流水质能否满足使用要求进行了研究。笔者从雨水径流污染原因、雨水径流水质状况和降雨径流污染控制措施等方面介绍雨水水质研究进展。 1 雨水径流的污染原因

2. 2农村蓄集雨水我国广大农村地区 , 尤其是西北缺水

降雨径流污染是指降雨淋洗大气、冲刷地面与土壤中的

污染物 ,使其进入地表水和地下水而造成水环境污染。城市不同都会导致径流

水质产生很大差别。按照降雨历程 ,雨水径流污染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 雨水水质情况比较复杂 ,地域、汇水面、季节、降雨特征等的

1. 1大气污染是指直接由降水带来的污染。这取决于城

市的空气状况 ,也可能由大气的迁移 ,从外域带入。近年来 ,

生活、生产中的燃煤、燃气及燃油量不断增加 , 工厂、汽车等排放的废气、粉尘等造成了严重的大气污染 ,雨水在降落过程中对大气起到淋洗作用 ,空气中的粉尘颗粒物、可溶性有害气体随雨水降落至地面 ,对水质很好的雨水造成污染。

1. 2屋面材料的影响和非降雨期屋面大气沉降物积累屋

面材料对雨水径流水质有非常明显的影响 ,沥青油毡类屋面

比水泥砖、瓦质类屋面的污染量高许多倍。房顶材料老化和夏季高温曝晒 ,都会使径流中的污染物浓度显著升高 ,色度变大。在非降雨期 ,房屋面上会积累许多大气中的颗粒沉降物 ,降雨时 ,经雨水冲刷进入水体 ,造成污染。 34 倍 ,水体氧化能力弱 ,失去自净能力 ; 细菌指标监测表明 ,

1. 3地表径流污染地表雨水径流水质及其影响因素更复

杂。在农村 ,降雨对裸露土壤的冲刷 ,使附着在土壤颗粒上流携带至水体中 ; 在城市 ,由于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 ,不透水下垫面的面积日益扩大 ,峰现时间提前 ,洪峰量提高 ,很小雨量就会形成地表径流 ,对地表污染物的冲刷更彻底。此外 ,

的污染物如化肥、农药、牲畜粪便等随着土壤颗粒被雨水径

2. 3城市路面径流很多研究者着眼于确定污染物成分、

城市中的路面材料、汽车排泄物、生活垃圾等因素造成地

4 结语

3 降雨径流污染控制措施

国外雨水水质控制与管理可分为 2 个方面 : 技术性措施

目前我国在雨水利用方面还与国外有一定差距 ,对城市雨水水质特性和相应的处理技术研究尚处于初级阶段。但随着人们雨水资源化意识的提高和政府投入力度的加大 ,在借鉴国外雨水利用经验教训的基础上 ,我国在雨水利用研究与应用方面必将取得长足进展 , 进而能促进雨水资源化进程 ,缓解水资源短缺的现状。参考文献

和非技术性措施。通过技术性措施即工程方法来控制污染可分为 3 个方面[13 ] : ①源头控制。从源头上将雨水径流污染物控制在最低水平 ; ②污染物扩散途径控制。研究雨水径流污染物输送和扩散机理 ,

采取适当的措施 ,减少污染物排入地下或地表水体的数量 ; ③终端治理。采用净化技术处理带入水体的径流污染物。采用非技术性措施即非工程方法是指通过各种非技术性的管理措施指导和配合技术性措施 ,以达到控制雨水径流水质的目的。济的方法。

3. 1控制雨水水质源头这是控制雨水水质最有效、最经

目前我国不少地区的空气状况很差 , 导致雨水水质下降 ,如酸雨的出现 ,不仅影响渗透设施的利用 ,而且也会影响改善空气质量 ,美化环境 ,还能够降低雨水水质污染 ,节约雨水利用成本。

当地生态环境和水环境质量。因此 ,控制大气污染不仅可以

3. 2加强农村蓄水设施的管理许多农村地区的水窖布局

不合理 ,直接设置在庭院内或者路边 ,有些甚至距离厕所、畜舍不远 ,而且禽畜放养混乱 ,杂草丛生 ,对窖水水质产生了严

重的影响。因此在进行水窖建设时 ,应选择距离道路、厕所、畜舍较远的位置 ,并对水窖加盖。窖藏水也不宜储存时间过长

4 结语

3 降雨径流污染控制措施

国外雨水水质控制与管理可分为 2 个方面 : 技术性措施

目前我国在雨水利用方面还与国外有一定差距 ,对城市雨水水质特性和相应的处理技术研究尚处于初级阶段。但随着人们雨水资源化意识的提高和政府投入力度的加大 ,在借鉴国外雨水利用经验教训的基础

上 ,我国在雨水利用研究与应用方面必将取得长足进展 , 进而能促进雨水资源化进程 ,缓解水资源短缺的现状。参考文献

[- 42.

和非技术性措施。通过技术性措施即工程方法来控制污染可分为 3 个方面[13 ] : ①源头控制。从源头上将雨水径流污染物控制在最低水平 ; ②污染物扩散途径控制。研究雨水径流污染物输送和扩散机理 ,采取适当的措施 ,减少污染物排入地下或地表水体的数量 ; ③终端治理。采用净化技术处理带入水体的径流污染物。采用非技术性措施即非工程方法是指通过各种非技术性的管理措施指导和配合技术性措施 ,以达到控制雨水径流水质的目的。济的方法。

3. 1控制雨水水质源头这是控制雨水水质最有效、最经目前我国不少地区的空气状况很差 , 导致雨水水质下

降 ,如酸雨的出现 ,不仅影响渗透设施的利用 ,而且也会影响改善空气质量 ,美化环境 ,还能够降低雨水水质污染 ,节约雨水利用成本。当地生态环境和水环境质量。因此 ,控制大气污染不仅可以

3. 2加强农村蓄水设施的管理许多农村地区的水窖布局

不合理 ,直接设置在庭院内或者路边 ,有些甚至距离厕所、畜舍不远 ,而且禽畜放养混乱 ,杂草丛生 ,对窖水水质产生了严

重的影响。因此在进行水窖建设时 ,应选择距离道路、厕所、畜舍较远的位置 ,并对水窖加盖。窖藏水也不宜储存时间过长

(1)城区雨水径流污染严重,主要为有机物污

染和悬浮固体污染,一般规律是:初期径流污染最严

重,可达到很高的浓度,随降雨历时的延长,浓度逐

渐下降并趋于稳定。

(2)汇水面性质对雨水径流水质有最直接的重

要影响。屋面污染物主要为干沉降物和屋面材料的

分解产物,油毡屋面是一种主要的污染源。路面污

染状况是道路雨水污染的决定性因素,水质比屋面

雨水更复杂,随机性更大,初期径流的cod和ss浓

度一般均超过城市污水(图4)。

(3)气温、降雨的间隔时间、降雨强度和雨量对

城区雨水径流水质均有明显影响,这些因素相互交

错或同时作用,使径流水质变化规律比较复杂。气

温主要对油毡屋面水质影响显著,夏季可导致油毡

屋面初期径流cod高达数千mg/l,色度大,主要为

溶解性难生物降解有机物,p(bod )/p(cod)值一

般为0.1~0.2。通常以在25℃下5日内所消耗的

溶解氧量为标准,记为bod 。

参考文献:

[1]dikshit a k,loucks d p.estimation nonpoint pollutant loadings

[c]//a 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based nonpoint source simula— tion mode1.j environ sys,1996,24(4):395.

[2] u s epa.national water quality inventory.reportto congress ex ecutlve summary[r].washignton d c:us epa,1995.

[3] 金相灿.中国湖泊环境[m].北京:海洋出版社,1995.

[4] 刘曼蓉,曹万金.南京市城北地区暴雨径流污染研究[j].水文,1990,(6):l5.

[5] 车武,李俊奇,曹秀芹,等.对城市雨水地下回灌的分析[j].城

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01,14(4):2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