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5-城市雨水径流控制

城市规划-5-城市雨水径流控制
城市规划-5-城市雨水径流控制

5城市雨水径流控制与资源化利用

5.1 径流控制背景

近年来,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人口不断攀升,建筑密度逐步上升,不透水性地面比例持续增加,汇流面积也日益增大,导致城市雨水径流量增大,汇流时间极大缩减,洪峰流量大幅增加,同时水质污染程度更加严重,显著增加城市排水负荷,给受纳水体乃至城市安全带来巨大隐患。传统的雨洪控制思路是基于防灾为目的“防”与“排”,力求将雨水在最短的时间内从城区输送至受纳水体。但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发展,“以排为主、单纯排放”的管理理念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城市的雨洪管理需求;而另一方面,受到历史、经济、社会等诸多客观条件的限制,绝大多数城市短时间内很难对现有排水管道进行彻底的升级改造。在此背景下,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学者开始认识到雨水调蓄和综合利用在雨洪控制中的重要作用和意义,开始探索和应用新的雨洪控制理念进行雨水的统筹管理调度和资源化利用,并通过灵活多样的工艺措施储蓄、处理和利用雨水,缓解现有雨水管道的压力,同时减轻对城市地表和地下水体的污染。

与此同时,近年来集中强降雨等极端天气增多,包括安庆市在内的许多大城市在最近几年中相继遭受暴雨袭击,并且发生了严重的暴雨积涝,造成城市基本机能的瘫痪和市民生活的极大不便,已引起各级政府、媒体与公众的普遍关注。为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提高城市防灾减灾能力和安全保障水平,加强城市排水防涝设施建设,国务院办公厅下

发《关于做好城市排水防涝设施建设工作的通知》(国办发〔2013〕23号),通知要求城市建设开发要“积极推行低影响开发建设模式,有效控制地表径流”。安徽省住建厅也出台了《安徽省城市排水设施建设管理指导意见》(建城〔2012〕99号),更加明确指出“在城市开发建设中,要体现低影响开发的重要理念,加强对暴雨径流进行控制”。“要充分考虑蓄、渗、排、用并举,重点突出‘两个确保、两个利用、一个推广’”。

5.2 径流控制模式

传统的雨水排放模式、局限的径流污染控制和狭义的雨水直接利用等单一模式都难以全面解决城市雨洪产生的问题, 需要突破对城市雨水的传统观念和狭隘处置方式, 从新的角度、更高的层次进行系统研究, 建立更科学的雨洪控制利用模式。

城市雨洪控制利用模式指的是应用于城市范围不同条件和尺度的雨洪径流削减、污染控制、调蓄利用、减轻洪涝灾害, 有利于城市水资源的开源节流、改善城市水环境和生态环境以及安全排放的各种技术和系统。城市雨洪控制利用模式可依据应用尺度、层次和复杂程度的不同分为单元技术模式、技术流程模式、子系统模式和综合系统模式。

雨洪控制利用模式的选择取决于多方面因素,需要根据具体项目的各种相关基础资料, 经详细分析和评价, 因地制宜地选择适合的模式。城市雨洪控制利用模式优先考虑的主要因素有土地利用性质、雨水径流水质、降雨强度、地形、地貌及地质条件、防洪排涝要求、社会、经济和技术条件,水资源条件、受纳水体条件等。根据安庆市的具体情况,特别是考虑到安庆市的地理条件、水文条件、土地利用和技术水平,进行综合分析后,

安庆市雨水径流控制宜选择单元技术模式。

单元技术措施是构成城市雨洪控制利用及其相关系统的基础, 一般是指可以独立应用、能体现雨洪控制利用某种主要功能、是系统中重要或关键的单元, 而其他一些次要的组成单元或辅助性技术措施不作为一种模式来讨论。雨水利用系统中主要的单元技术措施有下凹式绿地、透水性路面、渗透沟、湿地等。

按低影响开发的理念,充分利用原有的自然水系,综合治理水环境。采用雨水蓄渗、透水砖路面等调蓄、渗透手段减少雨水径流量。要扩大城市绿化面积,推广“下凹式”绿地建设,充分发挥绿地的渗水功能。尽可能保留原有的自然水系、湿地,严禁随意填埋河道水系。

5.3 径流控制规划

单元式雨水径流控制规划方案主要是合理布置下凹式绿地、人工湿地、集水(储水)池,明确已建硬化路面和绿地改建范围与方案,明确新建地区透水地面指标,明确新建地区雨水径流控制要求。

安庆市已建城区面积约86.6平方公里,除利用部分沟渠、湖泊进行调蓄之外,基本上没有建设雨水径流控制单元,而建成区改建难度大,结合建成区大部分雨水管渠建设标准低,需提标改造,规划在提标改造的同时进行雨水径流控单元改造,逐步建设成雨水径流控制体系。在新建城区按规划配建雨水径流控制单元,将雨水径流控制措施纳入《安庆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中。

(1)、绿色屋顶

在屋顶实行屋顶绿化雨水渗透系统是一种雨水径流控制的有效途径。屋顶绿化是一种削减径流量、减轻污染和城市热岛效应、调节建筑温度和美化城市环境。规划在建成区有条件的屋面和屋面维修时推广采用,在新建城区采用鼓励政策。见图5-1

图5-1 绿色屋顶

(2)、屋顶水箱

屋面雨水集蓄利用系统可以分为单体建筑物分散式系统和建筑群集中式系统。屋顶水箱可设置在单元楼梯顶部,不占用空间,按建设用地每公顷用地100-200立方米配建。规划建议在城市新建和改建区推广采用,与地下储水池可选择采用。

(3)、地下储水池

在建筑小区、工厂厂区、广场、道路下建设地下储水池,用以收集调蓄雨水,调节暴雨峰值,可缓解现有雨水管道的压力,同时减轻对城市地表和地下水体的污染。在已建城区,按住宅小区、企业和单位为单元,可结合老城区雨污分流和雨水排水管渠提标改造,在不宜对主干管进行大规模改造的区域要求予以设置;在新建城区要求同步配建。配建标准根据风险评估结论按建设用地每公顷用地100-200立方米配建,即:高风险的

汇水区按每公顷用地200立方米配建,中风险汇水区每公顷用地150立方米配建,低风险的汇水区按每公顷用地100立方米配建。地下储水池与屋顶水箱可选择配建,在建设管理中建议推广采用。地下储水池在实际管理中还可以与地下停车库合并统一考虑配建,在一般情况下可当地下车库使用,但在城市发出Ⅲ、Ⅳ级强降雨预警时,要求移走全部车辆,准备调蓄即将来临的涝水,强降雨预警解除后再做车库使用。与地下停车库合并设置的蓄水池在设计上要满足蓄水池的相关要求。

(4)、透水路面

硬化的庭院、广场、人行道、停车场等,应该首先选用透水材料铺装或建设汇流设施,将雨水引入透水区域或储水设施中;如果地面是城市主干道等基础设施,应该结合沿线绿化灌溉建设雨水利用设施。规划在已建城区可结合老城区雨污分流和雨水排水管渠提标改造逐步改造,在新建城区同步建设。在建设管理中建议对人行路面推广采用。在已建城区,考虑到改造等难度,硬化地面中可渗透地面面积比例不宜低于35%。在新建城区,硬化地面中可渗透地面面积比例不宜低于40%。见图5-2。

图5-2 透水路面

(5)、下凹式绿地

在已建城区的绿地,都是按过去的要求,绿地地面一般都高于周边路面,雨水径流大部分直接由绿地到路面进入排水系统,下渗的径流量较小。下凹式绿地可有效降低城区径流深度和径流系数,减少内涝灾害,是城区雨水径流控制的有效措施之一。绿地设置高度建议低于周边道路80~120mm。在建设管理中建议对已建绿地逐步改建,在已建城区以建筑小区、工厂厂区、广场、道路为单元,结合老城区雨污分流和雨水排水管渠提标改造逐步改造,在新建城区同步建设。见图5-3。

图5-3 下凹式绿地

(6)、人工湿地

可利用城区已有湿地和低洼地,在周边环境要求不高的情况下,改建成截水、蓄水的湿地,可有效削减雨水径流峰值,净化雨水径流,降低污染。规划结合初期雨水处理,建议在东部振风大道高速入口处和秦潭湖公园,改建成人工湿地,用以调蓄初期雨水。面积分别为78公顷和216公顷。见图5-4和5-5。

图5-4 人工湿地

图5-5 人工湿地分布图

5.4 径流污染控制规划

5.4.1 径流污染控制的必要性

雨水径流污染主要来自初期雨水。由于降雨初期,雨水溶解了空气中的大量酸性气体、汽车尾气、工厂废气等污染性气体,降落地面后,又由于冲刷沥青油毡屋面、沥青混凝土道路、建筑工地等,使得前期雨水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病原体、重金属、油脂、悬浮固体等污染物质,因此初期雨水的污染物浓度较高,经常超过了普通的城市污水的污染物浓度。

安庆市的战略定位是全国重要石化和轻纺产业基地,石油化工产业在全市经济结构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化工企业的生产装置多是露天布置。由于装置区生产过程中以及原料和产品的装卸、生产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发生跑、冒、滴、漏等现象,对地面造成了污染。同时一些设备的检修、除锈、保养,也是露天作业,也是造成地面污染的重要原因。

安庆市城西片集中了安庆石化、高新区、凤凰工业园、五里工业园、十里工业园等工业园区。该区域产业类型较为相似,面源污染比较严重,分布相对集中,地势坡向明显,排水流向明确,有条件实施初期雨水截流。

安庆市西片雨水排放水体为石门湖和大湖风景区,这些区域是安庆市环境敏感区域,是环境保护的重点区域。因此,从改善、保护自然环境的角度来说,也很有必要进行雨水径流污染控制,实施初期雨水截流。

5.4.2 径流污染控制分级及范围

(1)、径流污染控制分级

雨水径流污染控制范围应根据城市用地性质、用地的环境保护要求以及受纳水体的环境容量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综合确定。本规划将安庆市中心城区径流污染控制等级分为2级,即一般控制地区和重要控制地区。

一般控制地区是指地面径流污染量较小,如居民用地、公共设施用地和污染小的工业用地等,同时,受纳水体的环境容量较大,对雨水径流污染有强大的自净能力。重要控制地区是指地面径流污染量较大,如化工企业集中地区,同时,受纳水体的环境容量较小,环境较为敏感地区。

(2)、径流污染控制范围

规划确定重要控制地区的具体范围为:集贤路以西、环湖西路以东、蔡山路以北、丁香路以南。这个范围内有:安庆市高新区,安庆石化等大

型化工基地,以及凤凰工业园、十里工业园等,总面积约为20km2,详见下图5-6。该区域是安庆化工产业较为集中区域,同时下游受纳水体又是环境敏感区。其余区域均为一般控制地区。对于一般控制地区不单独采取雨水污染控制措施,上述5.3节中采取的雨水径流控制措施,像地下储水池、下凹式绿地、人工湿地等在一定程度上也具有径流污染控制作用。

图5-6 雨水径流污染控制范围图

5.4.3 径流污染控制量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国外对于地表污染物成因、污染物的源汇载体,降雨径流系统污染物迁移模式、地表污染物累积过程与模拟、污染物的冲刷过程及影响因素、初始冲刷效应及影响因素、降雨径流污染环境效应等方面开展了大量的研究。美国、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通过长期规划、控制方法、排放标准、计算机模拟和实地监控等大量研究,制定出一

系列的指导性管理方案与控制措施,其核心主要就是通过源头控制、中途和末端蓄排以及末端治理技术,实现初期雨水径流污染的削减。

国内对相关问题的研究起步较晚,始于20世纪90年代,之后陷入沉寂。近年对相关问题的研究又趋于活跃,西安、北京、上海、广州、长沙、苏州、杭州、南京、成都等地都陆续开展了相关研究。这些研究在城市雨水径流、污染物种类、污染物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研究成果,为研究城市雨水径流污染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由于导致初期雨水径流污染的影响因素很多,与当地的气候条件、水文气象、地貌特征、自然植被、下垫面情况、工业结构特点、城市管理水平都有密切的联系,因此国内目前尚无统一、通用的标准和计算方法。

德国ATV A128标准《合流污水箱涵暴雨削减装置指南》中以合流制排水系统排入水体负荷不大于分流制排水系统为目标,根据降雨量、地面径流污染负荷、旱流污水浓度等参数确定雨水径流控制量。日本合流制排水系统溢流污染控制目标和德国相同,区域单位面积截流雨水量设为1mm/h,区域单位面积调蓄量设为2~4mm。

《建筑与小区雨水利用工程设计规范》(GB50400-2006)提出,初期径流弃流流量应按照下垫面实测雨水的COD Cr、SS、色度等污染物浓度确定。当无资料时,屋面弃流可采用2~3mm径流厚度,地面弃流可采用3~5mm径流厚度。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2011年版)规定:雨水调蓄池的位置,应根据调蓄目的、排水体制、管网布置、溢流管下游水位高程和周围环境等综合考虑后确定。用于控制面源污染时,雨水调蓄池的有效容积,可按下列公式计算:

βdr j Q n n t V )(36000-=

式中:V ——调蓄池有效容积(m 3);

j t ——调蓄池进水时间(h ),宜采用0.5h ~1.0h ,当合流制

排水系统雨天溢流污水水质在单次降雨事件中无明显初期效应时,宜取上限;反之,可取下限;

n ——调蓄池运行期间的截流倍数,由要求的污染负荷目标削减率、当地截流倍数和截流量占降雨量比例之间的关系求得;

0n ——系统原截流倍数;

dr Q ——截流井以前的旱流污水量;

β——安全系数,可取1.1~1.5

我院在国家“八五”科技攻关项目《武汉东湖外源污染控制和防治技术》的研究中指出初期雨水系指在降雨形成地面径流开始,前二分之一英寸(12.5mm )降雨形成的径流量。

在综合考虑安庆市城西片工业分布、地形地貌、自然植被、城市管理水平等因素的条件下,本规划拟定初期雨水截流流量如下:

*安庆石化、高新区、凤凰工业园截流流量为10mm 。

*五里工业园、十里工业园截流流量为6mm 。

*免锣巷大沟、黄土坑大沟及十里大沟截流流量为10mm 。

5.4.4 径流污染控制规划

(1)、径流污染控制主要途经

雨水径流污染控制主要途径应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1)、源头减量,就地处理

通过改变地面径流条件,增加降雨向地下的渗透,减少地面径流量;

通过分散式初期雨水处理设施,使得雨水在进入管道系统之前得到处理;

2)、收集调蓄处理

通过建设雨水调蓄设施和利用管道系统自身的调蓄容量,将雨水进行收集,待雨季过后,进入污水处理厂处理。

3)、维护管理

初期雨水处理设施的维护具有特殊性,加强对初期雨水处理设施的维护管理,是上述设施发挥效果的重要保证。

(2)、径流污染控制主要措施

雨水径流污染控制治理措施主要包括两大类,分别是利用工程性和非工程型措施截留初期浓度较高的雨水径流,以达到良好的环境效益投资比。目前国内外初期雨水污染治理方法主要包括:

工程性措施:调蓄池、地下储水池、下凹式绿地、环保型雨水口、河漫滩、人工湿地、土地处理系统等;

非工程性措施:税收、财政补贴等经济杠杆手段、最佳管理措施(BMP)、低影响开发(LID)、地表清扫、管道疏通等。

1)、工程性措施

雨水调蓄池作为雨水径流污染控制的重要工程性措施之一,在国外经过了多年的研究和应用。在我国,上海率先在苏州河环境综合整治二期工程中,采用雨水调蓄技术控制初期雨水污染,首批建设了5座调蓄池。项目建成后,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因此,本规划拟在上述范围内修建采用雨水调蓄池用以削减初期雨水污染量。具体规划布置如下:

①、高新区、凤凰工业园已经按雨污分流制建设,各入驻企业规划、建设均较为规范,厂界清晰,用地规整。因此各现状企业应对排水系统进

行改造,按照本规划提出的截流流量,在厂区内设置初期雨水调蓄池。新入园企业的雨水调蓄设施应与主体工程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投入使用。所截流的初期雨水经处理达标后,方可重复利用或排入雨水管网系统。各企业的初期雨水调蓄设施也可以与雨水利用设施协同建设。

②、据调查,安庆石化已经按雨污分流建设,而且生产装置区也建有围堰,用以截流初期雨水。因此安庆石化应该按照本规划确定的标准复核原有设施,如不满足标准,应进行改造。同时,应加强原料及产品的装卸、运送环节,强化生产过程控制,严格露天作业流程,确保初期雨水完全收集、彻底处理。

③、十里大沟上游、中游现状主要为农田、菜地、沟塘,村民住宅零星分布,开发强度不高,现状仍为农村。下游开发强度较高,居民住宅分布较为密集。五里工业园、十里工业园现状范围为腈北路以北、勇进路以南、集贤路以西地块,总面积约400ha。考虑到园区企业主要为中小企业,用地面积不大,因此本规划拟定由园区统一设置初期雨水调蓄池。地点由园区根据规划,选择在地势较低处,可结合绿地、景观共同设置。所截流的初期雨水经处理达标后,方可重复利用或排入雨水管网系统。

④、黄土坑大沟和免锣巷大沟流域为基本建成区,企业与居住区互相交织,犬牙交错,情况复杂,无法以企业为单位建设调蓄池。因此,本规划在这两条大沟末端建设1座调蓄池,用于收集黄土坑大沟和免锣巷大沟的初期雨水。考虑到远期石化特别政策区的分布情况,调蓄池(免锣巷调蓄池)拟选在石化厂事故池的南侧,所收集的初期雨水经处理达标后排入雨水系统。

图5-7 径流污染控制截流池布置示意图

2)、非工程性措施

①、建议政府部门制定相应的条例,出台相应政策,在土地出让、税收、财政补贴、水价等方面对符合要求的企业给予激励,鼓励企业重视初期雨水治理,引导企业加大投入,加强管理。

②、市政管理部门应提高清扫频率,及时清运垃圾,及时清除截污挂篮的沉积物,疏通管道,加强初期雨水治理设施的维护,确保设施正常使用。

5.5 城市雨水资源利用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水资源短缺和水环境污染日趋严重。对水资源进行合理开发、高效利用、全面节约、有效

保护和综合治理,已成为一项重要的战略任务。加强水资源管理,控制水资源污染,从根本上解决我国水资源短缺问题,越来越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

城市的雨水是重要的水资源,加强其开发与利用是非常重要的。过去城市雨水都直接排放水体,这样,不但造成水资源浪费,也增大下游管道和河道洪峰流量及受纳水体的污染。

安庆市虽然地处长江北岸,水资源相对较为丰富。但节约水资源,加强水资源开发与利用是我们国家保持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方针。因此,本规划对安庆市中心城区雨水资源开发与利用进行全面规划。

雨水的利用工程可分为三个部分:雨水的收集、雨水的处理和雨水的利用。

5.5.1 雨水的收集

城市雨水收集可有:绿色屋顶,屋顶水箱等收集措施,具体详见5.3节内容。

5.5.2 雨水的处理

雨水收集后的处理过程,与一般的水处理过程相似,唯一不同的是雨水的水质明显的比一般城市污水的水质好,处理流程和设备相对简单。但如果将初期雨水送入城市污水处理厂与城市污水合并处理,会给城市污水处理厂带来冲击负荷;同时,初期雨水的输送也加大了污水收集系统的负担,致使收集系统投资增加,因此,本规划原则上要求初期雨水收集后就地处理,达标后再排入雨水系统。雨水处理的标准应根据处理后排放水体的功能区划,执行相应的排放标准。

5.5.3 雨水的利用与排放

雨水利用前必须处理,处理后的雨水水质根据用途确定,COD Cr和SS指标应满足表5-1的规定,其余指标应符合国家现行相关标准的规定。

雨水处理后的COD Cr和SS指标表5-1 项目指标COD Cr(mg/L) SS(mg/L) 循环冷却系统补水30 5

景观性水景30 10

娱乐性水景20 5

绿化30 10

车辆冲洗30 5

道路浇洒30 10

冲厕30 10

直排雨水管道30 10 当处理后的雨水同时用于多种用途时,其水质应按最高水质标准确定。

处理后雨水排入自然水体的,应根据收纳水体的功能区划,执行相应的排放标准。排入GB3838Ⅲ类水域(划定的保护区和游泳区除外),执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一级标准;排入GB3838Ⅳ、Ⅴ类水域,执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二级标准。工程实施时,应以项目环评报告的结论为准。

城市面源污染物迁移转化研究现状及展望

城市面源污染物迁移转化研究现状及展望摘要:在点源污染逐步得到控制后,城市面源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已成为目前水环境污染控制的重点和难点。城市面源污染是指存降水条件下,雨水和径流冲刷城市地面,使溶解的或固体污染物从非特定的地点汇人受纳水体,引起的水体污染。在广泛调研国内外相关领域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城市面源污染的成因和特点、研究历程、面源污染物的迁移转化机制、污染负荷模型以及面源污染的防控机制进行论述。 关键词:城市面源污染;迁移转化;研究进展 随着城市化的迅速发展,城市化与城市建设极大地改变了城市原有地表环境,取而代之的是大量的建筑物和道路,导致城市地表硬化率急剧增加,不透水比例增大,使得雨天特别是暴雨天气产生大量的径流不能通过城地表渗透到土壤中或者是被植物截流,只能通过分流制或合流制系统把径流排放到受纳水体中,对受纳水体的水质造成明显的破坏。在美国,面源污染已成为水环境污染的第一因素,60%的水污染起源于面源。 面源污染(Non-point Source Pollution),是指溶解的或固体污染物从非特定的地点,在降水和径流冲刷作用下,通过径流过程而汇入受纳水体(如河流、湖泊、水库、海湾等),引起的水体污染。城市面源污染是仅次于农业面污染源的第二大面污染源,是指暴雨产生的径流冲刷地面污染物(城区垃圾、工业垃圾、采矿灰尘、粪便、化肥、重金属、大气干湿沉降物,点源无组织排放散布在地面上的排放物、天然植物的残余物等),通过地表径流面带入江河湖泊水库等环节而产生的污染,它是相对于点源污染而言的一种环境污染类型,亦称为城市非点源污染。不同于点源污染,城市面源污染表现出随机性、差异性和滞后性等特点,这是因为其发生源。迁移途径和污染物浓度等差别较大;城市面源污染物质一部分直接沉积在地表,其他部分则飘散在空气中或随降尘或降雨进入路面或土壤表面。沉积于地表的、或通过降尘或降雨进入路面的污染物在降雨径流过程中将最终进入地表水体,影响水体水质,进而直接或间接影响动植物和人类的生存与生活。 1. 城市面源污染特征及影响因素 1.1 城市面源污染特征 韩冰在研究中指出城市面源污染的几大特征:

城市黑臭水体治理之污染源控制技术案例分享

城市黑臭水体治理之污染源控制技术案例分享 为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认真落实《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确定的目标任务和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要求。近年来,各地区各部门迅速行动,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指导思想,紧密围绕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总体要求,全面开展了城市黑臭水体治理工作,加快补齐城市环境基础设施短板,成效显著。 为更好地总结各地先进经验,借鉴有益做法,进一步扎实推进城市黑臭水体治理工作,加快改善城市水环境质量,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中规院水务与工程院联合各地住房城乡建设及相关部门,展开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案例分享。 从本期开始,陆续推出黑臭水体整治关键技术案例分享,主要包括污染源控制技术、管网普查及修复技术、水系沟通及活水循环技术、断头浜及暗涵整治技术和生态修复技术等。 本期针对黑臭水体整治关键技术中的污染源控制技术进行经验介绍,选取的四个案例分别是镇江市金山湖雨水径流污染控制、无锡市对桥巷河面源污染综合治理、连云港市玉带河沿岸工业企业排污整治、苏州市对城区洗车场实施集中整治。 整治关键技术案例 A 污染源控制技术 案例一 雨水径流污染控制——镇江市金山湖水环境综合整治提升工程(TMDL) 项目简介 项目基于TMDL模型体系构建及应用,确定总量管制的方法和技术路线,并以海绵试点区范围内江滨汇水区为例进行全过程的雨水径流污染控制,将源头减排、过程控制和综合治理有机统一,实现项目综合达标,项目总投资4.46亿,于2015年9月份开工建设,2017年12月份完工,现已投入使用。 1. 主城区水系 金山湖水系位于镇江市京口区、润洲区、镇江新区、丹徒区内,水系总面积135.83km2,主要包含金山湖、运粮河、古运河、虹桥港、御桥港、周家河、四明河、团结河、玉带河。

城市初期雨水污染治理工程案例分析

城市初期雨水污染治理工程案例分析 发表时间:2019-07-03T16:26:13.010Z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10期作者:蒋健陈奇良孙艳涛陈义飞邓洁[导读] 摘要:初期雨水逐渐成为城市水环境的主要污染源,具有历时短、强度大的特点。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第六设计院有限公司合肥 摘要:初期雨水逐渐成为城市水环境的主要污染源,具有历时短、强度大的特点。以肥东县店埠河初期雨水污染治理为例,从初期雨水污染治理的标准确定、截流系统设计、初期雨水调蓄站设计等方面分析,为城市初期雨水污染治理提供建议和参考。 关键词:初期雨水;模型;智能截流;调蓄池 1背景 1.1排水现状 店埠河流域面积579.6km2,为南淝河最大支流。肥东县城位店埠河上游,规划建成区总面积57.99km2。肥东中心城区已形成合流制和分流制并存的格局,合流制地区主要集中在老城区。根据《肥东县城市雨水防涝综合规划(2015~2030)》,店埠河流域划分为26个子系统,汇水面积144.49Km2,建成区主要涉及店埠河西片、店埠河东片和横大路泵站低排区,总面积约16.93km2。 1.2城市初期雨水污染现状 根据考核要求店埠河水质目标为地表水Ⅴ类水质标准,目前,店埠河水质为劣Ⅴ类,主要超标因子为氨氮和总磷。随着点源污染治理的不断完善,肥东城区旱季污水已基本得到控制,初期雨水污染日益凸显。根据初期雨水监测结果,城区排口初期雨水中氨氮浓度8.43~66.5mg/L,总磷0.56~4.03mg/L。由于城市初期雨水污染在短时间内大量进入河道,对河道水质造成高负荷冲击,导致水质恶化,并在短时间内难以恢复。 2初期雨水污染治理思路 初期雨水污染属于非点源污染,具有较大的随机性、偶然性和广泛性。污染负荷随时空变化幅度大,研究、控制和处理的难度也大[1]。初期雨水污染治理源头措施主要包括低影响开放、地表清扫、管道疏通和非工程管理措施等[2]。过程措施包括截污纳管,利用下凹式绿地、植被缓冲带、雨水花园等对污染进行过程净化;末端措施主要有新建初期雨调蓄池、调蓄隧道和雨水净化湿地等。店埠河城区段的建设强度较大,可利用的土地少,综合比较分析近期主要采用在末端进行初期雨水截流调蓄,初期雨水通过接入污水处理厂处理达标后排放。 3初期雨水污染治理工程设计 3.1工程范围 店埠河上游为肥东境内城市面源污染最重的区域。本案建设范围为店埠河上游店埠河西片、店埠河东片和横大路泵站低排区,总面积16.93km2。 3.2截流标准 对店埠河(包公大道-横大路)段排口的汇水区域进行下垫面及管网系统分析,建立SWMM模型,模拟分析初期雨水污染特征。店埠河流域污染源调查尚未完成,参考十五里河流域治理工程,城市面源污染削减约40%可达到流域总量削减目标,通过SWMM模型模拟分析,当合流制地区截流8mm,分流制地区截流5mm时,城市面源污染削减约41.3%,可达到削减目标。据此核算,初期雨水截流调蓄总规模约7万m3,采用初期雨水调蓄池调蓄5万m3,初期雨水截流管调蓄2万m3。 图1SWMM合流制区域截流效率曲线 图2分流制区域截流效率曲线 3.2截流系统设计 对常用的堰槽式截流井、自控截流井、智能截流井比较分析如下:表1截流形式对比表

我国城市道路雨水径流污染状况及控制措施

我国城市道路雨水径流污染状况及控制措施 摘要:道路建设的迅速发展,路网水平的不断提高,可以有效地解决自然资源、劳动力、生产设施等生产要素相互分离的矛盾,促进社会经济与旅游事业的发展,对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等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雨水冲刷路面后,大气尘埃、尾气排放、固体垃圾等道路雨水径流污染问题日益严重,本文就组要对城市道路雨水径流污染状况及控制措施进行了简要分析。 关键词:城市道路;雨水径流污染;控制措施 引言 雨水径流一般通过下渗使雨水涵养地下水,补给地下水源。有时也可以通过间接利用的方式先收集雨水径流,并通过去除初期的雨水径流的方式储存雨水,再经过人工处理,生态技术处理等方法将这些雨水回用于景观冲洗等用水途径。这样可以有效减缓城市水资源缺失以及涵养地下水源的问题,给城市带来了发展的动力。 一、城市雨水径流污染的特征和影响 1、概述 我国城市雨水径流污染的研究起步较晚,20世纪80年代初率先在北京开展了有关研究,随后在上海、杭州、南京、苏州、成都等大中城市也逐渐开展了类似研究,一些城市雨水控制及利用技术也相继得以提出,同时取得了城市雨水径流污染物种类、污染物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等方面的研究成果,为城市雨水径流污染的认识和控制奠定了较好的基础。 2、城市雨水径流污染特征 城市雨水径流污染物的来源复杂,一般来说,主要来自大气降水、道路径流以及屋顶径流冲刷等。由于不同城市雨水径流的实际发生过程受到下垫面等多种可变因素的影响,其所包含的污染物及其浓度也相应有所不同,但总体上看城市雨水径流污染大都含有碳氢化合物、SS和COD及一定的重金属和营养物污染物,而道路与屋顶径流是城市雨水径流污染的主要原因。 城市雨水径流污染一般受到以下因素的影响:(1)路面条件。道路的建设坡度可以影响汇流的时间,一般坡度越大,汇流时间越短,继而影响污染指数。(2)屋顶条件。屋顶面积可占城市总不可渗透表面的30 %以上,其对雨水径流污染的影响一方面源自城市大气降尘的积累,另一方面则源自屋面自身材质的影响。(3)降雨条件。降雨条件主要包括降雨强度、两次降雨的间隔时间、降雨量的大小等,一般来说,降雨强度越大,降雨时间间隔越长,降雨量越大产生的雨水径流污染越严重。

城区路面雨水径流水文水质特征试验

第30卷第9期2 0 1  2年9月水 电 能 源 科 学 Water Resources and PowerVol.30No.9 Sep .2 0 1 2文章编号:1000-7709(2012)09-0026- 04城区路面雨水径流水文水质特征试验研究 陈伟伟,张会敏,詹小来,卞艳丽 (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河南郑州450003 )摘要:鉴于研究城区路面径流水文过程与污染物变化特征可为有效利用城市雨水、控制非点源污染等提供参考依据,采用污染物分析方法对新乡市2010年城区路面3场降雨—径流的水文、水质过程进行采样分析。试验结果表明,路面径流系数在0.78~0.82之间,径流曲线形态与降雨过程线类似,两者波动幅度相对较小;径流初期污染严重,后期COD、SS浓度分别小于203、458mg/L;各指标的标准差率呈SS>COD>DO>pH值的趋势,这与各自浓度变化过程的指向性一致;径流中COD与SS之间的相关性较好,而DO与其之间的相关性较差。 关键词:城区路面雨水;水文水质特征;降雨—径流过程;场次平均浓度 中图分类号:TV121+ .2;X143 文献标志码:A 收稿日期:2012-02-13,修回日期:2012-03- 05基金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基金资助项目(2011CB403303);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基金资助项目(HKY-JBYW-2010- 17);水利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经费基金资助项目(201101049)作者简介:陈伟伟(1980-) ,男,工程师,研究方向为水资源与水环境,E-mail:chenwei0217@126.com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由城区降雨径流形成的污染已成为城市水环境污染的主要来源之 一[1] 。20世纪60年代中期以来, 发达国家开展了大量的城市雨水径流污染研究, 包括单场暴雨和长期平均污染负荷输出、降雨初期冲刷效应、径流污染特征和影响因子分析及3S技术的应用 等[2,3] 。而我国对此研究却远滞后于美国、欧盟等国家,直到2000年以后才引起广泛关注[4] 。但 目前这些研究成果比较零散,基础性研究较少,对降雨—径流的水文水质过程难以作出有效识别,且径流污染研究的理论和方法较为落后,不利于径流污染物迁移转化过程的分析、非点源污染负 荷模型的构建及制定径流污染控制措施等[ 5,6] 。鉴此,本文在对新乡市2010年城区混凝土路面降雨—径流水文水质过程进行同步监测分析的基础上,以污染物在场次雨水径流过程中的变化为主要对象,研究其运移变化特征。研究结果对完善城市非点源污染基础数据库、分析污染物迁移转化规律、构建城市雨水径流非点源污染负荷计算模型、 制定可行实用的径流污染管理技术与方法等均具有重要意义。 1 城区路面雨水径流取样及分析方法 新乡市地处河南省北部,位于东经113°23′~ 114°59′、北纬34°53′~3 5°53′之间,城市建成区面积100km 2 。新乡市属暖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季及春、 秋两季的大部分时间为西伯利亚冷高压所控制,雨雪稀少、风多干冷、空气干燥、蒸发量大、东北风居多;夏季为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所控制,水汽充沛、雨量集中、偏南风较多;多年平均气温14.5℃,多年平均降雨量541mm, 多年平均蒸发量为1 928mm,无霜期220d,全年日照时间2  400h,平均风速2.0m/s,平均相对湿度68%;降雨量年内分配极不均匀,受东南季风影响,城区夏、秋两季降雨最为密集,其中6~9月降雨量占全年的70.4%以上。 试验采样点为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新乡节水试验基地的混凝土路面,试验区呈矩形,横向坡度0.3%,纵向坡度1.0%,长3.85m,宽3.50m, 面积13.48m2 。在天然降雨情况下采用50L聚乙烯桶收集路面雨水径流,利用安装于基地内的自动气象站装置(VantagePro2)同步获得场次降雨过程线,根据记录的雨量累积数据计算不同时刻降雨强度。对各场次径流过程, 根据单次采样耗时与容器体积计算的瞬时径流量作为采样起止时刻中值瞬时径流量,最后利用降雨强度、径流强度定量描述各场次降雨—径流水文水力过程。同时,

城市规划-5-城市雨水径流控制

5城市雨水径流控制与资源化利用 5.1 径流控制背景 近年来,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人口不断攀升,建筑密度逐步上升,不透水性地面比例持续增加,汇流面积也日益增大,导致城市雨水径流量增大,汇流时间极大缩减,洪峰流量大幅增加,同时水质污染程度更加严重,显著增加城市排水负荷,给受纳水体乃至城市安全带来巨大隐患。传统的雨洪控制思路是基于防灾为目的“防”与“排”,力求将雨水在最短的时间内从城区输送至受纳水体。但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发展,“以排为主、单纯排放”的管理理念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城市的雨洪管理需求;而另一方面,受到历史、经济、社会等诸多客观条件的限制,绝大多数城市短时间内很难对现有排水管道进行彻底的升级改造。在此背景下,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学者开始认识到雨水调蓄和综合利用在雨洪控制中的重要作用和意义,开始探索和应用新的雨洪控制理念进行雨水的统筹管理调度和资源化利用,并通过灵活多样的工艺措施储蓄、处理和利用雨水,缓解现有雨水管道的压力,同时减轻对城市地表和地下水体的污染。 与此同时,近年来集中强降雨等极端天气增多,包括安庆市在内的许多大城市在最近几年中相继遭受暴雨袭击,并且发生了严重的暴雨积涝,造成城市基本机能的瘫痪和市民生活的极大不便,已引起各级政府、媒体与公众的普遍关注。为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提高城市防灾减灾能力和安全保障水平,加强城市排水防涝设施建设,国务院办公厅下

发《关于做好城市排水防涝设施建设工作的通知》(国办发〔2013〕23号),通知要求城市建设开发要“积极推行低影响开发建设模式,有效控制地表径流”。安徽省住建厅也出台了《安徽省城市排水设施建设管理指导意见》(建城〔2012〕99号),更加明确指出“在城市开发建设中,要体现低影响开发的重要理念,加强对暴雨径流进行控制”。“要充分考虑蓄、渗、排、用并举,重点突出‘两个确保、两个利用、一个推广’”。 5.2 径流控制模式 传统的雨水排放模式、局限的径流污染控制和狭义的雨水直接利用等单一模式都难以全面解决城市雨洪产生的问题, 需要突破对城市雨水的传统观念和狭隘处置方式, 从新的角度、更高的层次进行系统研究, 建立更科学的雨洪控制利用模式。 城市雨洪控制利用模式指的是应用于城市范围不同条件和尺度的雨洪径流削减、污染控制、调蓄利用、减轻洪涝灾害, 有利于城市水资源的开源节流、改善城市水环境和生态环境以及安全排放的各种技术和系统。城市雨洪控制利用模式可依据应用尺度、层次和复杂程度的不同分为单元技术模式、技术流程模式、子系统模式和综合系统模式。 雨洪控制利用模式的选择取决于多方面因素,需要根据具体项目的各种相关基础资料, 经详细分析和评价, 因地制宜地选择适合的模式。城市雨洪控制利用模式优先考虑的主要因素有土地利用性质、雨水径流水质、降雨强度、地形、地貌及地质条件、防洪排涝要求、社会、经济和技术条件,水资源条件、受纳水体条件等。根据安庆市的具体情况,特别是考虑到安庆市的地理条件、水文条件、土地利用和技术水平,进行综合分析后,

雨水径流控制方案15.12.24

白云致友汽车配件交易中心雨水径流控制

一、雨水径流量计算 建设前本项目占地面积47798m 2,下垫面主要为碎石路面、土路面和公共绿地。碎石路面占地面积12000m 2,土路面占地面积17198m 2,绿地占地面积18600m 2。 表1 建设前下垫面面积统计 建设前综合径流系数,计算公式如下: m ld ld kst kst fst fst S )F ()F ()F (''''''ψ?∑+ψ?∑+ψ?∑= ψ= 【12000x0.40+17198x0.29+18600x0.15】/47798=0.263 采用广州市暴雨强度公式,计算总公式: 750 .0)259.11() lg 438.01(427.3618++= t P q =357.5L/s.ha=0.357 L/s.m 2 1).设计重现期:P=5a 2).设计降雨历时:t=20min 3).地面综合径流系数:取Ψ=0.263 建设前雨水径流量为Q (jsq ),建设前没有雨水径流削减措施,因此Q d (jsq )=0 Q (jsq )= Q s (jsq )-Q d (jsq ) =0.263x47798x0.357=4490L/s 式中:Q (jsq )——建设前雨水径流量(L/s ); Q s (jsq )——建设前雨水设计流量(L/s ); Q d (jsq )——建设前雨水径流措施径流削减总量(L/s )。 建设后下垫面主要为透水地面、绿地和不透水地面。透水性人行道、露天停车场、铺装地面面积8184m 2,绿地占地面积18600m 2,硬屋面硬化面积9500m 2,非渗透车道路面7000m 2。

城市面源污染研究现状及展望

Advances i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环境保护前沿, 2019, 9(6), 775-781 Published Online December 2019 in Hans. https://www.360docs.net/doc/644021425.html,/journal/aep 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644021425.html,/10.12677/aep.2019.96102 Current Situation and Prospect of Urban Non-Point Source Pollution Research Hanliang Gui, Chunping Zhang* Wuha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Wuhan Hubei Received: Oct. 31st, 2019; accepted: Nov. 18th, 2019; published: Nov. 25th, 2019 Abstract With the city industrial wastewater discharge and other point source pollution has been effective-ly controlled, the proportion of urban water environment pollution from non-point sources is in-creasing. Based on the research status at home and abroad,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concept, impact, and emission characteristics of non-point source pollution, as well as the control measures of urban non-point source pollution, and pointed out that the research on non-point source pollu-tion will be the future development trend of sponge city reconstruction. Keywords Urban Non-Point Source Pollution, Emission Characteristics, Engineering Measures, Sponge City Transformation 城市面源污染研究现状及展望 桂晗亮,张春萍* 武汉工程大学,湖北武汉 收稿日期:2019年10月31日;录用日期:2019年11月18日;发布日期:2019年11月25日 摘要 随着城市工业废水排放等点源污染得到有效的控制,城市水环境污染中来源于面源污染的比例逐年提高。 本文结合国内外的研究现状,介绍了面源污染的概念、影响、排放特征及相关的控制措施,提出了城市面源污染的相关研究对接海绵城市改造为今后的发展趋势。

初期雨水处理设施

初期雨水处理设施 【篇一:初期雨水收集池计算】 初期雨水收集池、事故池常见问题与对策一、初期雨水收集池 1、初期雨水收集池常见问题 化工企业初期雨水通常含有较高浓度的化学品、按照清污分流的原则,污染的初期雨水需进行分流收集妥善处理,后期污染程度较轻 的雨水进过简单预处理截留水中的悬浮物、固体颗粒杂质后,通过 雨水系统直接排入自然受纳水体。常见问题如下: 1) 初期雨水量计算和收集不科学,初期雨水收集池设计过大或过小; 2) 未设置初期雨水收集池或将初期雨水池与事故应急池混淆使用; 3) 污染汇流区设置不合理,部分可能产生跑冒滴漏污染且受降雨冲 刷的区域未考虑; 4) 将室内或地下区域以及人工清洗作业产生的废水视作污染的初期 雨水; 5) 雨污切换装置采用人工控制造成反应滞后,部分超标初期雨水溢 流外排; 6) 收集后的初期雨水后期未采取处理,直接外排。 2、对策: 厂区内雨水均进入废水处理系统;或雨污分流,且雨排水系统具有 下述所有措施:①具有收集初期雨水的收集池或雨水监控池;池出 水管上设置切断阀,正常情况下阀门关闭,防止受污染的水外排; 池内设有提升设施,能将所集物送至厂区内污水处理设施处理; 无法利用装置围堰、罐组防火堤控制事故液时,应关闭雨水系统的 出口阀门、拦污坝上闸板,切断防漫流设施与外界的通道,将事故液 排入中间事故缓冲设施;如果未设置中间事故缓冲设施,直接排入 末端事故缓冲设施; ②具有雨水系统外排总排口(含泄洪渠)监视及关闭设施,有专人 负责在紧急情况下关闭雨水排口(含与清净下水共用一套排水系统 情况),防止雨水、消防水和泄漏物进入外环境; 当区域排洪沟通过厂区时: ③如果有排洪沟,排洪沟不通过生产区和罐区,具有防止泄漏物和 受污染的消防水流入区域排洪沟的措施。当区域排洪沟通过厂区时: 1 )不宜通过生产区;

雨水排放系统水质径流污染控制

雨水排放系统水质径流污染控制 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促使城市人口数量日益增加,其中城市道路、建筑等各种不透水的面积也持续增加,城市中不透水面积的增加,会导致降雨后地表的截流、入渗等,对城市的水文环境造成十分严重的影响,同时大部分的雨水还会以径流的形式流入到地下河中,使城市中的自然水体受到严重的污染。其中城市雨水排放系统中包含多种不同的污染源,它们的来源范围十分广,同时包含多种不同的类型。 详细分析城市降雨过程汇总地表径流变化趋势,确定降雨期城市径流中产流污染特征并充分合理开发以及利用城市水资源,对城市的发展,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实现城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针对传统的水质径流污染控制模型存在的缺陷,提出并组建雨水排放系统水质径流污染控制模型,通过具体的仿真实验数据,充分验证了所提模型的综合有效性。 一、方法 1.1雨水排放系统水质径流污染的模拟以及预测 在城市降雨的过程中,需要实时进行雨水采集,同时计算雨水的径流速度,并且将其进行保存。 将城市中各个采样点的不同降雨地表特征进行详细统计以及分析。在雨水排水系统中,由于各个采样点降雨强度不同以及地表污染源不同,导致径流水质的污染浓度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其中污染指标的相对稳定值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在降雨的过程中,会引发径流,在径流中会形成大量的污染物,以下具体给出雨水径流排放量和污染物总量之间的关系,如公式(1)所示: 上式中,M代表降雨径流所产生的某种污染物的总数,v代表降雨所引发的径流总体积,Ct代表t时间段内的污染物总浓度,Qt代表t时间段内的径流水量,T代表降雨总时长。 通过相关的积分定义,对公式(1)进行求解。由于所监测到的相关数据是间断的,所以将理论方程进行近似转换,同时将径流过程按照时间划分为n个不同的小段,在各个段内分别选取一个径流水样,则能够获取以下的方程(2): 上式中,Δt代表采样时间间隔,Vt代表设定时间段内的径流雨水量。 在径流形成的初始阶段,由于径流中污染物浓度和雨水初期径流量两者之间不成比例,

浅议城市面源污染治理中的公众参与现状及对策(新版)

浅议城市面源污染治理中的公众参与现状及对策(新版) Safety is the prerequisite for enterprise production, and production is the guarantee of efficiency. Pay attention to safety at all times. ( 安全论文)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部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档文字可以自由修改

浅议城市面源污染治理中的公众参与现状 及对策(新版) 摘要:本文就我国城市面源污染控制中公众参与意识的现状进行详细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完善对策。 关键词:城市面源污染;公众参与;现状;对策 目前,我国城市污水收集率和集中处理率逐年升高,由此对城市水环境所造成的危害也越来越大。据相关调查显示,城市和地区水域治污无效且不断恶化的根源是面源污染,并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而不断升高。在美国和日本等发达国家城市污水处理率相当高,具有丰富的治理经验,我国上海的城镇污水处理率也达到了80%以上,中心城区处理率在85%以上,但在雨天时城区河道仍会发生溢流并出现黑臭现象。

针对雨天污染问题,我国多数大中城市都已经采取了一些工程和非工程措施来加以控制,但效果仍不明显,根本原因在于城市面源污染具有成分复杂多变、来源分散、途径多样的特点。目前我国公众对城市面源污染认识程度不够,参与水平比较低,如何加强城市面源污染治理中的公众参与意识是摆在当前的重要研究课题。 一、我国城市面源污染的特点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区范围不断扩大,对城区排水系统提出了新的要求,多数城区采用分流制排水系统。但由于建设部门以及公众缺乏环境保护意识,造成径流污染负荷高、城区卫生差等问题,加之分流排水系统存在雨污混接现象,进而造成了城市面源污染问题,控制和治理起来也相对困难。 1、地表径流污染负荷高 国内城市居民尚未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人口稠密城区地表受生活垃圾等污染,地表径流污染负荷很高,而且径流污染物中可生物降解有机物所占的比例很大。在高人口密度、高污染负荷的

无锡城区雨水径流滞留与利用可行性研究报告

无锡城区雨水径流滞留与利用可行性研究报告

目录 前言 (1) 第一章无锡概况 (3) 1.1 地理概况 (3) 1.2 气候概况 (4) 1.3 城市水资源概况 (4) 1.4 地质背景概况 (7) 第二章国内外城市雨水管理技术理论与应用现状 (10) 2.1 城市雨水管理技术与理论的发展 (10) 2.2 城市雨水管理新思想的实践 (12) 2.3 国内城市雨水管理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15) 第三章屋面雨水收集利用 (18) 3.1 屋面雨水利用概述 (18) 3.2 无锡市利用屋面雨水的可行性 (19) 3.3 无锡市屋面雨水水量、水质和收集利用方法 (19) 3.4 存储池设计 (25) 3.5 无锡市屋面雨水利用规模分析 (29) 第四章重污染区域初期雨水就地滞留 (36) 4.1 雨水就地滞留系统介绍 (36) 4.2 无锡城区重点区域采用雨水就地滞留技术的必要性 (37) 4.3 无锡城区应用雨水就地滞留技术的可行性 (38) 4.4 无锡市雨水就地滞留池的设计 (39) 第五章绿地蓄渗削减地表径流 (43) 5.1 下凹式绿地的定义 (43) 5.2 绿地蓄渗措施的应用范例 (44) 5.3 无锡市利用绿地蓄渗雨水的可行性分析 (46)

5.4 下凹式绿地的设计 (50) 第六章敞开式地面排水系统 (55) 6.1 敞开式地面排水系统定义和特点 (55) 6.2 植草洼地/排水沟适用类型及适用范围 (55) 6.3 敞开式地面排水系统的设计和维护 (57) 6.4 敞开式地面排水系统在无锡的应用分析 (63) 第七章透水性路面的应用 (65) 7.1 透水性路面概述 (65) 7.2 透水路面设计要求 (66) 7.3 透水铺装的技术要点 (67) 7.4 无锡透水性路面使用分析 (72) 7.5 效果评价 (75) 第八章无锡城区雨水径流综合控制体系 (76) 8.1 城区地表径流污染控制 (76) 8.2 城区径流源头控制的规划管理 (77) 8.3 无锡城区径流污染源头控制系统 (78) 第九章无锡城区雨水径流综合管理策略 (83) 9.1 国内外雨水径流管理策略 (83) 9.2 无锡市雨水径流综合管理策略 (84) 9.3 建议 (87)

城市河流面源污染及其控制措施

城市河流面源污染及其控制措施 摘要:本文主要讨论城市河流流域范围内的面源污染控制问题,阐述了逐级控制管控模式,并分别介绍了目前城市河流的面源污染控制的技术性措施。 关键词:城市河流面源污染管控措施 前言 我国目前正处在城市化快速发展的阶段,城市的高速发展给水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和挑战,引发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近年来,随着点源污染逐步得到治理,面源污染对于水环境的危害性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面源污染问题已成为当前城市水环境综合治理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之一。开展研究城市面源污染的特征及规律,制定可行的污染控制技术及对策,对政府部门进行面源污染的控制管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具有重要意义。 1 面源污染的研究进展 20世纪60年代以来,美、日、英等一些发达国家开始农业面源污染研究,主要开展面源污染的分类特征研究、降雨--径流之污染物迁移转化过程的数学模型研究、大气层污染物通过输送与沉积进人地表水体的机理性研究、面源污染扩散与负荷的模型研究等。 我国面源污染研究起始于80年代,相继在北京、珠江流域的广州、辽河流域的沈阳、长江中下游流域的上海、杭州、苏州、南京等城市开展。在基础研究方面,清华大学开展了面源污染负荷估算及降雨径流过程、侵蚀过程、污染物迁移转化过程的模型研究。滇池、太湖、巢湖污染治理过程中也对面源污染作了较深入研究。但总体上面源污染研究的重点还是放在了基础研究、农业面源污染研究上,对面源污染控制的研究比较落后,尤其是城市面源污染控制研究仍相对薄弱。 2 城市河流面源污染的来源及特征 面源污染,是指溶解的或固体污染物从非特定的地点,在降水和径流冲刷作用下,通过径流过程而汇入受纳水体(如河流、湖泊、水库、海湾等),引起的水体污染。 城市河流面源污染物主要来自于降雨对城市地表的冲刷,所以,城市地表沉积物是城市河流中污染物的主要来源。城市地表沉积物包含许多污染物质,有固态废物碎屑(城市垃圾、动物粪便、城市建筑施工场地堆积物)、化学药品(草坪施用的化肥农药)、空气沉降物和车辆排放物等。污染物的含量取决于城市河流的地形、地貌、植被的覆盖程度和污染物的分布情况。

城市雨水利用收集截污净化技术

现代城市雨水利用技术体系 车伍1李俊奇1刘红2何建平2 (1 北京建筑工程学院,100044;2 北京城市节水办公室,1000?) 摘要:现代城市雨水利用是一种新型的多目标综合性技术,可实现节水、水资源涵养与保护、控制城市水土流失和水涝、减少水污染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等目标。笔者基于多年的研究和工程实践,和对国内外技术的总结,将现代城市雨水利用技术体系概括为:雨水集蓄利用系统,雨水渗透系统,雨水综合利用系统,雨水水质控制系统四大方面。 关键词:现代城市雨水利用集蓄渗透技术体系 近十年来,城市雨水利用技术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以适应现代化城市对水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的要求,和城市水生态环境保护及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现代城市雨水利用是一种新型的多目标综合性技术,可实现目标有节水、水资源涵养与保护、控制城市水土流失和水涝、减少水污染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等。目前应用范围有:分散住宅的雨水集蓄利用中水系统;建筑群或小区集中式雨水集蓄利用中水系统;分散式雨水渗透系统;集中式雨水渗透系统;屋顶绿化雨水利用系统;生态小区雨水综合利用系统等。 对现代城市雨水利用技术进行系统研究和总结,有利于构筑和完善该技术体系,尽快建立相关技术规范和标准。 1 雨水集蓄利用 1.1 屋面雨水集蓄利用系统 利用屋顶做集雨面的雨水集蓄利用系统主要用于家庭、公共和工业等方面的非饮用水,如浇灌、冲厕、洗衣、冷却循环等中水系统。可产生节约饮用水,减轻城市排水和处理系统的负荷,减少污染物排放量和改善生态环境等多种效益。 该系统又可分为单体建筑物分散式系统和建筑群集中式系统。由雨水汇集区、输水管系、截污装置、储存、净化和配水等几部分组成。有时还设渗透设施与贮水池溢流管相连,使超过储存容量的部分溢流雨水渗透。 屋面雨水集蓄利用技术在许多国家得到较广泛的应用,德国已实现产业化和标准化,一些专业公司开发出成套设备和产品。德国Ludwigshafen已经运行十年的公共汽车洗车工程利用1000m2屋面雨水作为主要的冲洗水源;法兰克福Possmann苹果轧汁厂将绿色屋面雨水作为冷却循环水源等,是屋面雨水用于工业项目的成功范例。 1.2 屋顶绿化雨水利用系统 屋顶绿化是一种削减径流量、减轻污染和城市热岛效应、调节建筑温度和美化城市环境新的生态技术,也可作为雨水集蓄利用和渗透的预处理措施。即可用于平屋顶,也可用于坡屋顶。

城市面源污染控制技术初步研究_叶闽

收稿日期:2005-12-09基金项目:国家十五重大科技专项(“863计划”)经费资助项目(2002AA601022)作者简介:叶 闽,女,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水资源保护科学研究所,高级工程师。 文章编号:1001-4179(2006)04-0009-02 城市面源污染控制技术初步研究 叶 闽 雷阿林 郭利平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水资源保护科学研究所,湖北武汉430051) 摘要:在对武汉市汉阳地区新建小区城市面源污染的来源、种类和特征进行详细分析的基础上,研究分析各类降雨径流污染的发生过程和污染物的迁移转化规律,并针对城市新建小区绿化面积较大的特点,运用城市面源 控制新理念,研究提出一些城市降雨径流污染控制技术和管理措施,并在武汉市汉阳区桃花岛新建区建成面源污染源头控制工程。监测结果表明,屋面的初期径流和地表径流的污染物浓度都达到和接近纯雨水的浓度值。关 键 词:城市降雨径流;控制管理;污染控制技术;研究中图分类号:X52 文献标识码:A 1 概述 随着我国城市化水平的发展进程加快,透水的面积比例越来越小。由暴雨径流产生的突发性的、冲击性强的城市面源污染已成为受纳水体水环境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城市暴雨径流 含有大量的污染物,初期径流产生的污染负荷远高于城市生活污水。面源引起的水环境污染已成为当前城市水环境综合治理中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之一。 怎样针对城市土地利用和下垫面类型特点,通过采用一定的工程手段,拦截和削减初期暴雨径流峰值,是目前城市面源污染控制的科研课题之一。在武汉市汉阳地区开展的国家“十五”重大科技专项“城市面源污染控制技术研究和工程示范”正是为解决城市面源污染问题所设。 2 汉阳新建小区面源污染特点 汉阳桃花岛地区位于武汉市汉阳区郭琴路与墨水湖之间,东连汉桥路,南止墨水湖,西抵七里小区与十里铺小区分界线,北临规划的玫瑰园路。在桃花岛示范区1.33km 2的范围内,属于近10a 来新开发的居民住宅区,主要以居民住宅的建筑物为主,并分有新居民区、老居民区、小区商业网点、机关、学校、工厂等。居民建筑物接近总面积的40%,另外为道路、绿地以及沿湖的农田菜地、水塘等复杂的土地利用类型。 对于新建区而言,有以下几个特点:新建生活小区均为封闭式管理,人为因素对面源污染的贡献相对较小;绿地与建筑面积比大都接近或超过30%,径流系数相对较小;小区内排水系统为雨污分流;城市干道的排水系统中有少量的生活污水排入。 新建区面源污染类型主要为屋面径流和路面径流。根据监测,屋面径流因不受人、车辆等流动因素的影响,因此水质略好于路面径流。表1为桃花岛新建区不同下垫面面源污染物浓度监测结果。 表1 桃花岛新建区暴雨初期不同下垫面面源污染物浓度监测结果 mg L 项目SS C OD Mn T N T P T OIL 纯雨水7.931.92.50.088屋 面40~6054.6~44.86.04~4.090.25~0.220.03~0.01小区道路650~350110~606.04~4.90.53~0.300.09~0.03区外马路 750~600 500~256 6.04~5.7 0.74~0.50 0.54~0.1新建区面源污染的特点基本上与城市其他区域的面源污染特点一样,有暴雨径流产流快,径流量随着降雨强度的变化而呈现快速的正比变化的特点。另外暴雨初期,随着地表径流的产生及不断地增大,径流中污染物浓度快速增高。至地表径流开始急剧增大时,污染物浓度达到最大的值;径流接近或达到最大值时,污染物浓度开始或者已经显著地下降。这一特性说明对城市初期暴雨径流进行处理是有必要的,也是可行的。 3 新建区面源污染源头控制工程研究 对于城市面源污染的控制,实际上就是对初期暴雨雨量和雨质进行控制的问题。而针对新建小区而言,就是研究怎样削减暴雨径流产生污染和雨峰问题。根据目前新建城市居民小区规划要求,必须要保证一定的绿化面积(按规定应不小于30%)。因此利用这良好条件,进行面源源头控制工程的设计,拦截和延迟初期暴雨进入城市主排管,以及受纳水体的时间,达到控制面源污染的目的。 武汉市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地下水埋深普遍较浅,年雨量又比较充沛,一般的雨水回灌或回用方法,要么效率低,要么工程造价高。因此必须合理设计,使不利的因素在一定的条件下转化为有利因素。 本研究利用南方地区包气带中土壤水丰富的特点,设计了一种新型小区雨水处理利用方法,将工程措施和生态环境有机 第37卷第4期人 民 长 江 Vol .37,No .42006年4月 Yangtze River April ,2006

城市雨水处理技术

城市雨水处理技术 【摘要】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使不透水地面面积迅速增长,雨水径流量也随之增加,由于降水淋洗大气污染物及其对地表污染物的冲刷,其污染威胁不能再被忽视。雨水径流有明显的初期冲刷作用,污染物集中在初期的数毫米雨量中,因此,控制初期雨水成为雨水利用系统和城市径流污染控制的一项主要举措。初雨弃流装置主要有优先流法弃流池、切换式或小管弃流井、旋流分离式初雨弃流设备、自动翻板式初雨分离器等多种型式。弃除初雨的径流建议采用物化方法进行处理,宜采用筛网格栅、混凝沉淀及过滤等工艺。 【关键词】城市雨水水质处理 1.城市雨水处理技术 1.1城市雨水用途与对水质的要求 城市雨水用途主要包括以下方面:生活杂用(如冲洗厕所、洗衣洗车、消防用水等),市政杂用(如绿地灌溉、构造水景观等),地下水回灌等。不同的回用用途应满足相应的水质标准,针对雨水的特点,也有其特殊的使用要求。 冲洗厕所对雨水水质要求:从使用价值观点看,冲洗厕所的雨水只要看上去干净,无不良气味即能满足使用要求。雨水中的重金属和盐类冲厕使用影响关系不大。 灌溉用雨水水质要求:目前对观赏植物浇灌用水无特殊水质要求,对于农作物浇灌用水水质应防止芳香烃类物质及重金属物质在植物中聚积,通过生物链进入人体,而城市绿化使用雨水应是较佳选择。总体来说,冲厕、洗衣、洗车、灌溉等市政与生活杂用应符合《生活杂用水水质标准》(CJ25.1-89)。回用于景观用水水质应符合《景观娱乐用水水质标准》(GB12941-91)。食用作物、蔬菜浇灌用水还应符合《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5084-85)要求。雨水用于空调系统冷却水、采暖系统补水等其他用途时,其水质应达到《空调用水及冷却水水质标准》(DB131/T143-94)。1.2初期雨水控制与弃流 雨水径流有明显的初期冲刷作用,即在多数情况下,污染物是集中在初期的数毫米雨量中,因此,控制初期雨水成为雨水利用系统和城市径流污染控制的一项主要举措。由于初期雨水污染程度高,处理难度大,因此对初期雨水的控制主要采用弃流处理。初期雨水弃流可去除径流中大部分污染物,包括细小的或溶解性污染物,因此是一种有效的水质控制技术。初雨弃流装置有多种设计型式,可以根据流量或初期雨水排除水量来设计控制装置。 (1)优先流法弃流池。初期雨水弃除最常用的方法是优先流法,即将设计的集雨面的初期径流量优先排入相应容积的需水空间内,然后再流入收集系统的下游。弃流池一般用砖砌、混凝土现浇或预制,可设计为在线或旁通方式,所截留的初期雨水在降雨结束后或者由水泵排入污水管道,或者逐渐渗入周围的土壤。相应的雨水弃除设施如图1所示。该方法设计根据雨水径流的冲刷规律合理确定弃流水量。优点是简单有效,可以准确地按设计要求控制初期雨水量,效果好。主要缺点是当汇水面较大收集效率不高,需要较大的池容。 (2)切换式或小管弃流井。在雨水检查井中同时埋设连接下游雨水井和下游污水井的2根连通管,在2个连通管入口处设置简易手动闸阀或自动闸阀进行切换。可以根据流量或水质来设计切换方式,人工或自动调节弃流量。这种方法最大的问题是对随机降雨操作控制比较困难。当弃流管与污水管直接连接时,应有

城市初期雨水污染治理工程案例分析

城市初期雨水污染治理工程案例分析 摘要:初期雨水逐渐成为城市水环境的主要污染源,具有历时短、强度大的特点。以肥东县店埠河初期雨水污染治理为例,从初期雨水污染治理的标准确定、 截流系统设计、初期雨水调蓄站设计等方面分析,为城市初期雨水污染治理提供 建议和参考。 关键词:初期雨水;模型;智能截流;调蓄池 1背景 1.1排水现状 店埠河流域面积579.6km2,为南淝河最大支流。肥东县城位店埠河上游,规 划建成区总面积57.99km2。肥东中心城区已形成合流制和分流制并存的格局,合 流制地区主要集中在老城区。根据《肥东县城市雨水防涝综合规划 (2015~2030)》,店埠河流域划分为26个子系统,汇水面积144.49Km2,建成 区主要涉及店埠河西片、店埠河东片和横大路泵站低排区,总面积约16.93km2。 1.2城市初期雨水污染现状 根据考核要求店埠河水质目标为地表水Ⅴ类水质标准,目前,店埠河水质为 劣Ⅴ类,主要超标因子为氨氮和总磷。随着点源污染治理的不断完善,肥东城区 旱季污水已基本得到控制,初期雨水污染日益凸显。 根据初期雨水监测结果,城区排口初期雨水中氨氮浓度8.43~66.5mg/L,总磷 0.56~4.03mg/L。由于城市初期雨水污染在短时间内大量进入河道,对河道水质造 成高负荷冲击,导致水质恶化,并在短时间内难以恢复。 2初期雨水污染治理思路 初期雨水污染属于非点源污染,具有较大的随机性、偶然性和广泛性。污染 负荷随时空变化幅度大,研究、控制和处理的难度也大[1]。初期雨水污染治理源 头措施主要包括低影响开放、地表清扫、管道疏通和非工程管理措施等[2]。过程 措施包括截污纳管,利用下凹式绿地、植被缓冲带、雨水花园等对污染进行过程 净化;末端措施主要有新建初期雨调蓄池、调蓄隧道和雨水净化湿地等。 店埠河城区段的建设强度较大,可利用的土地少,综合比较分析近期主要采 用在末端进行初期雨水截流调蓄,初期雨水通过接入污水处理厂处理达标后排放。 3初期雨水污染治理工程设计 3.1工程范围 店埠河上游为肥东境内城市面源污染最重的区域。本案建设范围为店埠河上 游店埠河西片、店埠河东片和横大路泵站低排区,总面积16.93km2。 3.2截流标准 对店埠河(包公大道-横大路)段排口的汇水区域进行下垫面及管网系统分析,建立SWMM模型,模拟分析初期雨水污染特征。 店埠河流域污染源调查尚未完成,参考十五里河流域治理工程,城市面源污 染削减约40%可达到流域总量削减目标,通过SWMM模型模拟分析,当合流制 地区截流8mm,分流制地区截流5mm时,城市面源污染削减约41.3%,可达到 削减目标。据此核算,初期雨水截流调蓄总规模约7万m3,采用初期雨水调蓄 池调蓄5万m3,初期雨水截流管调蓄2万m3。 图1SWMM合流制区域截流效率曲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