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与中国智慧(中)课程的考试 87分

《三国演义》与中国智慧(中)课程的考试 87分
《三国演义》与中国智慧(中)课程的考试 87分

《三国演义》与中国智慧(中)课程的考试

一、单选 ( 共 6 小题,总分: 40 分)

1. “吾为天下计,岂惜小民哉?”这是《三国演义》中下列哪位人物说的?

A.董卓

B.曹操

C.刘备

D.孙权

2. “吾为天下计,岂惜小民哉?”,这是《三国演义》中哪位人物说的话?

A.袁绍

B.曹操

C.袁术

D.董卓

3. “此间有一奇士,只在襄阳城外二十里隆中。使君何不求之?”这是徐庶向刘备推荐的哪位《三国演义?中的人物?

A.庞统

B.诸葛亮

C.单福

D.荀彧

4. “君之诚款,乃如是耶!”这是孙权对下列哪位《三国演义》人物的评价?

A.诸葛亮

B.庞统

C.邓芝

D.鲁肃

5. “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这是《三国演义》中哪位人物的处世哲学?

A.刘备

B.关羽

C.袁术

D.曹操

6.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出自于()

A.《尚书·五子之歌》

B.《荀子·王制》

C.《孟子·尽心下》

D.《孟子·公孙丑下》

二、多选 ( 共 3 小题,总分: 20 分)

1. 在《三国演义》中,刘备曾经对庞统比较自己与曹操的区别,包括以下哪些方面?

A.“操以急,吾以宽”

B.“操以暴,吾以仁”

C.“操以谲,吾以忠”

D.“操以忠,吾以义”

2. 《三国演义》的情节线索是以下哪三国的纠葛与兴衰?

A.齐国

B.魏国

C.蜀国

D.吴国

3. 根据梅敬忠教授所讲,毛泽东主席看四大名著的态度是()

A.古籍新解

B.古为今用

C.批判不继承

D.批判利用

三、判断 ( 共 6 小题,总分: 40 分)

1. 梅敬忠教授指出,千秋“忠义”是三国智慧中构造的下对上或下级之间的关系。

正确

错误

2. 梅敬忠教授指出,历史上的曹操是一个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诗人,对统一中国北方起了很重要的作用。

正确

错误

3. 梅敬忠教授指出,“尊刘抑曹”,是《三国演义》的一个大主题。

正确

错误

4. 梅敬忠教授指出,《三国演义》作为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形象载体,无疑也形象生动地呈现了“仁政德治”社会政治理想的基本观念。

正确

错误

5. 梅敬忠教授指出,关羽是《三国演义》着力塑造的千秋“忠义”完人的形象。

正确

错误

6. 梅敬忠教授指出,在《三国演义》中,刘备对朝廷尽忠,又爱民如子,是典型的仁政德治的社会政治理想的践行者。

正确

错误

领悟《三国演义》中的十大聪明人

领悟《三国演义》中的十大聪明人 《三国演义》是人们最喜欢的古典名著之一,不单是中国人,连我们周边的日本、朝鲜等国家的好多人都能够说出里面的一些精彩章节,特别是里面各种人物之间斗智斗勇的描写真是让人惊叹不已,如果要问大家《三国演义》中最聪明的人都有哪些,可能各人有各人的看法,今天,我斗胆对《三国演义》中的一些聪明人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诸葛亮的智呈妖邪。诸葛亮可以说是作者在小说中极力宣扬的一个人物,在作者的笔下,他的智慧已经远远地超越了凡人的境界,到了今天,在华人的心目中,他已经成为了智慧的化身,但是他所干的事却不是我们一般的人所能干成的,说大点根本就不是凡人所能干成的,他的智慧中总透着那么一丝邪性,像空城计、借东风、草船借箭等哪一样不是在提着脑袋干的,我们一般的人不用说干成一两件了,甚至连敢想一两件都不敢想。因此,鲁迅先生说他的智已经近妖了,对于我们常人来说,他的智慧时刻在提醒着我们这个世界上聪明得有些邪性的人大有人在,平时做事还是收敛一些好,那些聪明人只能作为大都数人奋斗的目标而已,没事的时候,激励一下自己的上进心也就罢了,千万不要照着去学,如果按照他们的风格去行事,总想着自己的奇才可以舌战群儒,到头来只能使自己成为众矢之的,落得个自讨苦吃的下场,把自己的生活搞得一团糟,最终成了众人的笑料。 曹操的智呈豺狼;在三国的名人中,曹操的奸诈狠毒那可是出了名的,狼性在他的身上表现得淋漓尽致。他因泄愤屠城、因疑心杀朋友一家、因一句话杀谋士杨修等等一系列的做法想想都让人后怕,然而他却从一个太监的养孙——一个小混混起家建立了三国中最强大的魏国。这就不能不让人深思了,如果细想一下曹操所杀的人,他们要么是他的敌人,要么是他潜在的敌人,对付这两类人曹操从来都是不会手软的,他那样做无非是为了扫清自己前进路上的障碍罢了,像他梦中杀人不就是为了获得睡觉的安全嘛!但是对于为自己打天下或投奔自己的人,他的做法绝对不会是这样,例如对关羽的容忍就让我们看到了他的另一面。我们从他的身上应该学习的就是对待敌人和有可能威胁到自己的人要像秋风扫落叶一样的毫不留情。把对自己的现实威胁和潜在威胁要尽可能地予以清除,从而使自己前进的道路尽量畅通。这也是东郭先生冒着生命危险换来的教训,时刻记住在这个世界上对敌人仁慈就是对自己残忍。 司马懿的智呈田鼠;司马懿的胆怯在三国名人中可以称得上一个之最了,人们至今还在传颂着“死诸葛吓走生仲达”的故事。司马懿窝窝囊囊一辈子,他对曹家示弱,对满朝文武示弱,特别是对诸葛亮示弱几乎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人家送来的女人衣服都穿!但是谁能想到三国最终会统一在司马家的门下。到头来才发现司马懿才是三国中最高明的人。他像一只田鼠一样当别人耀武扬威的时候,他却悄悄地积蓄着力量。到了适当的时候再一举发威,置对手于死地······司马懿用他的行动告诉我们对付强大的敌人,示弱有时也是一种很好的方法。特别是在对手众多的纷乱环境中,不要让自己成为众矢之的,先让众多的对手去争,去消耗各自的实力。等到最后,当他们弄得几派俱伤时自己好轻装上阵,毫不费力地一起收拾。这一点可是连最聪明的诸葛亮也没有弄明白呀。他一生和周瑜斗,和曹操斗,和孟获斗,和司马懿斗······到头来落得个心力憔悴,死不瞑目,其实想想都是自找的。出头的椽子先烂嘛! 刘备的智呈傻子。表面上看起来,刘备可以说是三国名人中最傻的一位了,他降低自己皇叔的身份三番五次去拜见还是村夫的诸葛亮,为了一个大将赵云想摔死自己的儿子等等一系列的举动真让人瞧不起他,特别是在白帝城托孤时竟然告诉诸葛亮在必要的时候可以对自己当皇帝的儿子取而代之,世上还有这样的人,这不是傻到家了吗?然而正是这位表面上看起来最傻的人物却得到了当时那么多各阶层精英的拥护,从社会最底层一个贩席的小商贩当上了一国之君。这其中的原因值得我们深思。仔细分析他的做法会发现内藏玄机,因为

《三国演义》阅读指导讲义13(66-70回教师版)

《三国演义》阅读指导讲义66-70回 第六十六回:关云长单刀赴会伏皇后为国捐生 【情节梳理填空】 孙权命诸葛瑾赴成都讨荆州,孔明设计使其奔波无获而回。 鲁肃定计请云长于陆口寨外临江亭上赴“鸿门宴”,企图杀之,索取荆州。云长领周仓及八九个关西大汉,单刀赴会。 操欲起兵南征,从谏作罢,王粲等人欲尊操为“魏王”,荀攸反对,操言其欲效荀彧,荀攸愤疾而死。(注意:区别于61回荀彧之死:董昭上表请尊操为魏公,加九锡。荀彧反对,后曹操兴兵下江南,彧已知操有杀己之心,托病止于寿春。忽曹操使人送饮食一盒至,盒上有操亲笔封记。开盒视之,并无一物。彧会其意,遂服毒而亡。) 曹操权倾朝野,汉献帝如坐针毡,汉献帝与皇丈伏完密谋杀曹操,事机败露,伏完全家被杀,伏皇后也被曹操下令处死。曹操逼汉献帝立自己的女儿曹贵人为皇后。汉献帝不敢不从,群臣也都不敢说话。见宫内平定下来,曹操率兵西征,想先取汉中,再夺巴蜀,然后一举夺得天下。 【经典情节复述】 1.单刀赴会 东吴屡次讨要荆州未果。遂采用鲁肃之计,设下鸿门宴,埋伏好刀斧手邀关羽来吴国赴宴。关羽轻驾小舟、单刀赴会,只带领十几个随从人员。席间关羽借与鲁子敬多年未见叙旧为由,拉着鲁肃不放手,互相敬酒。实则以鲁肃为人质。埋伏刀斧手见鲁肃被困,不敢轻易下

手。关羽因此安全脱身。 【阅读研讨探究】 思考题1:思考题:关云长说:“昔者国时赵人蔺相如,无缚鸡之力,于渑池会上,觑秦国君臣如无物;况吾曾学万人敌者乎!”小说作者在这一回里也引“后人有诗赞关公曰:‘……当年一英雄气,尤胜相如在渑池。’”这一回所说的“尤胜相如在渑池”指的是什么事?关云长又如何显示他的“英雄气”的?请简要叙述。 参考答案:鲁肃在陆口临江亭宴请关羽,索要荆州,如其不从,便欲杀之。关羽明知是计,却独驾小舟,只用亲随十余人,单刀赴会。席间关羽谈笑自若,巧辞拒绝鲁肃的要求。最后佯推酒醉,右手提大刀,左手挽鲁肃,直到江边才放手道别。鲁肃被吓得浑不附体,东吴伏兵亦不敢妄动。 第六十七回:曹操平定汉中地张辽威震逍遥津【情节梳理填空】 曹操率兵攻打汉中张鲁,操派兵抄追杀曹兵的杨昂、杨任之后,胜得阳平关,又得南郑。操计收张鲁大将庞德又得东川。杨松收受曹操贿赂,献城投降,张鲁也降了曹操,杨松因卖主求荣被操杀。西川人闻操至,皆惧。 为了维持孙刘联盟,刘备将荆州的长沙、江夏、桂阳三郡还给孙权,请孙权趁曹操在汉中之际兵进合淝。诸葛亮许诺,等刘备夺下汉中后,将荆州之地全部奉还东吴。 合淝守将张辽、李典、乐进三人齐心协力,在逍遥津大破孙权进攻的队伍,自此张辽威震东吴。

课外阅读课外阅读《三国演义》指导课教学设计

课外阅读《三国演义》指导课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让学生在充分阅读古典名著《三国演义》的基础上,熟知三国故事,有关人物的成语、歇后语,汲取中国古典文学作品丰富优美的语言营养。 2.培养学生语言文字的积累能力、表达能力;培养他们表演方面的才能以及客观地分析人物的能力。 3.通过活动,培养学生对祖国灿烂文化的自豪感及对三国人物雄才韬略的崇敬之怀。 4.进一步让学生知道课外阅读的方法,并能积极主动地投入课外书的阅读,学会查阅资料,认真做笔记。 课前准备: 1.学生自主阅读《三国演义》 2.电视剧《三国演义》的片断。(赤壁之战、三顾茅庐) 活动过程: 一、激趣导入 提到《三国演义》,我想大家都熟悉,它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也是最为优秀的古典小说,深受人们喜爱。尤其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诸葛亮,一定给大家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今天这节课外阅读课,我们就一起走进《三国演义》。 二、小组探究 1.《三国演义》的作者是谁?它是我国的四大名著之一,还有三大名著及其作者你知道吗? 2.“三国”指哪三国?各国的主要人物是谁? 3.简述作品的主要内容。 小组交流,汇报,评价。 三、欣赏、品味作品 (课件)在众多的人物中,谁给你留下最深的印象?请评头论足。 1.学生寻找自己的阅读伙伴,组成阅读小组,在小组内用“抓精彩语段,用情去读,用心品味”的学习方法去品读最喜爱的作品。并请推荐同学,参加集

体汇报。 2.自主合作,集体赏析。 (1)引导学生按自己的阅读兴趣自行分组朗读、品味。 (2)自主合作,集体赏析。 请各小组将交流成果向全班同学展示,我们共同来品味作品,教师适时点拨。引导学生按自己的阅读兴趣自行分组朗读、品味。通过各种朗读形式展示自己对作品的理解,引导学生开展个性化阅读,促使学生以更大的热情主动投入整理、赏析同类作品。 让学生充分谈出自己的品味理由,展示学生自己阅读、感悟过程。 四、推荐名句段 1.学生用情去读,用心品味作品中的名段。 2.老师推荐名段。(课件展示)通过配乐朗诵、调动学生头脑中贮存的知识积累,激活学生思维。 五、课堂检测 1.下列歇后语的来历你们知道吗?不知道的课后还要继续阅读。 张飞穿针_______粗中有细、大眼瞪小眼 曹操败走华荣道______不出所料、不幸中的万幸 诸葛亮大摆空城计_______化险为夷、有惊无险 关羽走麦城______骄兵必败、最后一着 徐庶进曹营______一言不发、身在曹营心在汉 刘备摔孩子______假仁假义 2.请说一说来自三国的成语,并说出主人公。 六、畅谈感受 1.谈谈读书的意义 2.你会想到哪些名言? 3.到目前为止,我们已经阅读了大量的课外书,并且还写了自己的读书感言,在此交流一下,请在记忆库中快速搜索一下,也可即兴创作一句。 4.老师也谈谈自己的读书感受,与同学们一起分享。 5.教师小结:

三国演义蕴含的人生智慧

期末考试 分析《三国演义》蕴含的人生智慧 战火纷飞的三国时代早已经离我们远去,但是那个时代发生的故事却深深的刻在了无数人的脑海中。细心阅读记载着数百年历史的《三国演义》,很少会有人无动于衷,因为读者都能透过“热闹”的战争场面来思索那些历史人物的命运。所以会有人感慨、长叹、扼腕、赞美、热泪盈眶。不管是悲还是喜,我们都不要沉溺其中,不应该为了古人的悲剧来浪费自己的精力,也不应该为了古人的喜剧让自己得到满足。人们之所以对《三国演义》喜爱有加,不仅仅因为它包含着高明的军事策略和外交手段,更重要的是书中充满着人生的智慧。我们应该立足现实,从这些故事中领悟各种各样的智慧,然后将这些智慧巧妙的运用到生活中。 《三国演义》是一部描写战争的书,其实也可以看做是一本智谋全书,因为战争不是一直延续下去的,在每一场战争的背后,或多或少的运用到了一些智谋。但是最根本的因素还是人为因素。在那个风起云涌的时代,要想能够成就一番事业,往往是举步维艰,因为时时都会有危险,在这种变幻莫测的大环境下,如果不懂得如何让做人,连自身都会难保。要想在恶劣的环境中保身,就要深谙处世之道,运用自己的智慧去团结更多的人、做更多的事、积累更多的资本,从而成就一番大事。现如今,社会在已经趋于和谐,但要想有所成就,还是要学会做人,而且是一个擅长做人的人。 三国,这个时代无时不刻不在诉说着它的残酷和哀伤。审视历史车轮的辙痕,不难想见,战火烧过的地方,祸害最深的永远都只是平民百姓。 然而,他们的生命并没有书写着“卑贱”二字,甘心任由宰杀?只能听天由命?不!他们没有自甘堕落,他们也有思想,他们也会愤怒和反抗。是不屈服的灵魂,是骨子里的血性! 《三国演义》,它教予我们的不仅仅只是魄力、勇气、忠诚和孝道。刘备的仁德,关公的重义,孔明的智谋,三顾茅庐之礼,桃园结义,同生共死之信。仁、义、礼、智、信这些崇高的品质都在《三国演义》里得到了淋漓尽致的演绎。在-它曲折迂回的情节中,无不蕴藏着对人生的启迪。乐不思蜀告诫世人不可玩物丧志,大意失街亭警醒世人不可骄狂自大,应谨小慎微。三顾茅庐教予人们礼贤下士。越是细心阅读,感悟收获便越多。如果我们把从它字里行间学习到的人生道

《三国演义》阅读指导讲义1(教师版1-10回)

《三国演义》阅读指导讲义1(1-10回) 第一回:宴桃园豪杰三结义斩黄巾英雄首立功 【情节梳理填空】 东汉末年,十常侍为奸,朝政日非,人心思乱。张角兄弟起事,百姓拥护,官军望风而靡。涿(zhuō)县英雄刘备(字玄德,又称刘豫州、刘皇叔)为汉室宗亲,年幼丧父,事母至孝,家贫,以贩鞋、织草席为生。与关羽(字云长)、张飞(字翼德)于桃园结义为异性兄弟(“桃园三结义”为张飞发起,地点为张飞家后院)。刘关张一败黄巾于郡,二败黄巾于青州。 曹操(字孟德,小字阿瞒)幼时,用计谋使父不听叔父责已之言(可见其诈)。桥玄、何颙、许劭等名士都认为曹操为非常之人(许劭评价曹操:子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也)。曹操任洛阳北部尉时,惩戒不避豪贵,威名颇震,因黄巾起拜骑都尉,引兵征剿。 玄德兄弟三人救出被张角打败的董卓。董卓见刘备无官职、无爵位,便慢待无礼,张飞想要杀掉董卓。 【经典情节复述】 1.桃园三结义: 东汉末年,朝政腐败,汉室衰微,民不聊生。(背景)汉皇室后代刘备见太守刘焉张榜招募义兵,决定匡扶社稷。刘备看榜时遇见张飞,饮酒间又与关羽相会,关羽、张飞愿协助刘备共谋大业。(原因)三人于张飞庄后桃园,面对盛开的桃花,焚香礼拜盟誓,结成结义兄弟。立誓同心协力,救困扶危,上报国家,下安黎庶。按年岁,刘备为兄,关羽第二,张飞称弟。(过程)这便是《三国演义》中著名的“桃园三结义”。 2.曹操诈叔: 曹操小时候游荡无度,其叔父见此曾愤怒地向其父曹嵩告状。曹操受不了父亲的责备,忽心生一计,看见叔父诈倒于地,作出中风情状。叔父信以为真,告之曹嵩。但当曹嵩来看曹操时,发现曹操安然无恙,曹嵩竟相信曹操所言叔父不喜欢自己的谎话,日后但凡叔父言操之过,都不听。 【阅读探究研讨】 思考题1:请根据对刘关张三人的相关描写初步分析其形象特征。 参考答案:刘备:相貌奇特,两耳垂肩(曾被敌人骂作“大耳贼”);出身高贵,乃汉室宗亲;性格宽和寡言、喜怒不形于色;素有大志,幼时与小儿戏于树下,曰“我为天子,当乘此车盖。”;专好结交天下豪杰,礼贤下士。 张飞:形象异常“身长八尺,豹头环眼,燕颔虎须,声若巨雷,势如奔马。”(粗犷豪放,曾三声怒吼吓死曹将夏侯杰);卖酒屠猪为生,颇有资财;专好结交天下豪杰,同举大事。性格粗暴,嫉恶如仇(因董卓轻视刘备,便欲杀之)。 关羽:相貌堂堂,威风凛凛“身长九尺,髯长二尺;面如重枣,唇若涂脂;丹凤眼,卧蚕眉”(曾被美誉为“美髯公”);嫉恶如仇,一身正气,因杀了倚势凌人的豪强而逃难江湖。 思考题2:曹操年青时候,许劭评论他,只说了一句话:“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小说对他的这种双重人格作了许多生动而形象的描写,请举例说明。 参考答案:他是乱世奸雄的典型形象。曹操出场时还是个富有正义感的人,当他看到董卓专擅朝政、滥杀无辜百姓而朝臣又束手无策时,就挺身而出,前往相府刺杀董卓,行刺不成,就逃回故乡,散家资,募乡勇,发矫诏,聚十八路诸侯结盟,共讨董卓。但一旦把汉献帝掌握到手中,就原形毕露,“挟天子以令诸侯”,成为欺君罔上的乱臣贼子。曹操既是敏于识人,善于用人的首领,他求贤若渴、爱才如命,又是嫉贤妒能、不肯容他人猜透他心机的小人。 思考题3:由对刘备、曹操二人出场的不同描写可看出三国演义作者的什么思想? 参考答案:流露出作者的封建正统思想:尊刘贬曹,以汉室为尊,以曹操为奸雄。 第二回:张翼德怒鞭督邮何国舅谋诛宦竖

三国演义课外阅读练习题124道

《三国演义》练习题124道 1.曹操次子是(曹丕),为曹操之妻(卞氏)所生,因(感寒疾)而亡故。 2.《三国演义》中有两个人的表字为“奉孝”,他们是(刘理)和(郭嘉)。有两个人的表字为“公明”,他们是(徐晃)和(管辂)。又有两个人的表字为“子远”,他们是(许攸)和(孙峻)。 3.《三国演义》中,曹将夏侯憞的左目为 (曹性) 所射。曹豹是吕布的(岳父)。 4.《三国演义》中,关羽的表字先为(长生),后改为“云长”,败走麦城,为(马忠)所擒。 5.合淝合战时,吴国牙将(谷利)告诉孙仲谋先将战马后退,再催马跃桥,孙权才以得脱。 6.《三国演义》中,(杜预)有“《左传》癖”,(邓艾)有“口吃”。 7.李傕领兵犯长安城,是听取了谋士(贾诩)的计策。三国中号称“白马将军”的是(公孙瓒)。 8.曹孟德煮酒论英雄时,刘备说出的第一个人是(袁术)。 9.三国后期,魏国人被称作“智囊”的人是(桓范),官居(大司农),为(司马懿)所斩。 10.曹操因为做了一个(三马食一槽)的梦,而决心不给司马氏兵权。

12.诸葛亮的父亲名为(诸葛珪),诸葛玄是诸葛亮的(叔父)。 13.诸葛亮死在(五丈原),葬在(定军山),享年(五十四)岁,病危之时,蜀汉后主派尚书李福前去问安,问丞相百年之后谁人可继任,诸葛亮先说(蒋琬),后说(费祎)。后诸葛武侯在(定军山)给魏将(钟会)托梦显圣。 14.刘备是中山靖王(刘胜)之后,孝景帝玄孙。其祖父为(刘雄),父亲为(刘弘)。刘备早年师从于(卢植)。 15.蜀汉即将降魏时,后主的第(五)个儿子(刘谌)誓死不降魏,官封(北地)王,后杀妻、子,自刎。 16.董卓表字为(仲颖),因(贿赂十常恃)而做西凉刺史。收复吕布时,是听取了身边谋士(李肃)的计策。 17.群英会蒋干中计后,曹操下令掉杀蔡、张二将,后封(于禁)和(毛玠)为水军都督。 18.诸葛亮之妻(黄月英)相丑,但有大才,孔明很多才学也取之于她,后生子(诸葛赡),与武侯之孙(诸葛尚),皆为(邓艾)所斩。 19.蜀汉最后一个年号为(炎兴),后主刘禅表字为(公嗣),做(四十二)年皇帝位。

三国演义阅读指导教案

《三国演义》阅读指导教案 教学设想 教学导读应结合文本的视觉和影视的视觉,使学生产生欣赏的欲望,然后以学生的潜心阅读为主。本导读拟设2课时,第1课时以教材中的导读内容为依托,较全面地介绍名著;第2课时让学生通过活动(名著故事会、精彩片段选读),感受名著的艺术魅力。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了解《三国演义》的写作背景、作者简介、思想内容、价值等。(2)识记一些与《三国演义》有关的成语、熟语和一些精辟的语言。(3)掌握名著欣赏的的基本方法。 2.过程与方法 (1)语言积累以抢答的形式完成; (2)理解教材中的导读内容,把握要点; (3)文学作品与历史记载的比较鉴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树立“谋事在人”的积极人生观; (2)确立“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的社会历史观; (3)通过鉴赏典型形象获得精神愉悦。 教学重点 1.激发阅读名著的兴趣。 2.语言知识的积累。

3.了解阅读名著的基本方法。 教学难点: 文学语言与史传语言的比较鉴赏。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播放电视剧《三国演义》的主题曲《滚滚长江东逝水》。 二、展示课题:名著导读《三国演义》 提起《三国演义》,几乎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一个个耳熟能详的英雄我们能脱口而出:如诸葛亮、关羽、张飞、曹操……的确,这是一个群星璀璨的时代,智谋、权术、机变、口才、勇气……在三国鼎立的舞台上,发挥得淋漓尽致。 三、导读名著 1.名著的创作背景 《三国演义》以东汉末年及魏、蜀、吴三国历史为题材。作者在民间传说和民间艺人创作的话本、戏曲的基础上,运用了陈寿的《三国志》和裴松之注的正史材料,结合自己丰富的生活经验,写成了《三国志通俗演义》。这部书版本很多,现存的最早刊本是明嘉靖本。全书24卷,240则,题“晋平阳侯陈寿史传,后学罗本贯中编次”。它集中了宋元讲史话本和戏曲中的精彩部分,将元代的《全相三国志平话》全部加以改写,成为一部长篇巨著。 2.作者介绍 罗贯中(约1330—约1400),汉族,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元- 2 -

《三国演义》与中国智慧

《三国演义》与中国智慧?上篇 试卷 [考试时限]:60分钟 [分数]:96分 1、《三国演义》的创作与流传过程,典型地体现了中国古典小说“世代累积型集体创作”的特色。 正确 错误 2、中国古典小说有丰富的民间传统,小说的起源和发展都离不开民众的审美需要和审美创造。 正确 错误 3、民众的审美要求对我国古典小说民族风格的形成和艺术的成熟,起到了重大的推动作用。 正确 错误 4、罗贯中,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 正确 错误 5、罗贯中“有志图王”,参加过元末反元斗争。 正确 错误 6、古典小说的思想内容往往是精华与糟粕杂糅在一起的,需要我们用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观念加以鉴别。 正确 错误 7、儒家学说作为官方意识形态,核心的关键词就是“仁政德治”。 正确

错误 8、梅敬忠教授指出,我们今天看到的最完整,也是最流行的《三国演义》文本是清朝初年毛宗岗父子的版本,其对罗贯中《志通俗演义》重新加以修订,改变原来本子中很多松散拖沓之处,让全书更加紧促畅达,篇幅也增加到了上百万字。 正确 错误 9、清朝统治者对作为“忠”“义”化身的关羽大加褒封,直至“关圣帝君”,地位崇高无比,起到了凝聚满蒙等各民族人心的特用。 正确 错误 10、《三国演义》取材于东汉末年和魏、蜀、吴三国兴亡史,自黄巾起义一直到西晋王朝诞生。 正确 错误 11、《三国演义》形象生动地呈现了“仁政德治”社会政治理想的基本观念。 正确 错误 12、《三国演义》对服务于政治目标之军事斗争的睿智抒写与精彩展现,构思奇巧,启人心智。 正确 错误 13、《三国演义》中的曹操虚伪、奸诈、残忍,极端利己主义。 正确 错误 14、“尊刘抑曹”是《三国演义》的一个大主题。 正确 错误 15、在关羽身上,“忠”和“义”并不是结合在一起的。 正确 错误

三国演义阅读教案

三国演义阅读教案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通过阅读《三国演义》,了解三国故事,积累经典语句,评析人物形象,能初步形成自己的个性化体验及认识。 2、通过读书成果的交流汇报,进一步培养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掌握阅读名著的方法,提高语文素养。 教学过程 一、欣赏歌曲,导入新课 1、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首很有气势的歌,咱们来欣赏欣赏。(课前) 2、知道这首歌是哪部电视连续剧的主题歌吗? 一首《滚滚长江东逝水》以其特有的雄浑和古朴为我们翻开了三国的历史画卷,仿佛也把我们带回到那金戈铁马的古战场,经受了一番刀光剑影的洗礼。这节课,老师就带领大家走进三国,共话三国。 二、自主交流,汇报成果。 (一)了解概况 1、据老师课前了解,我们班大部分同学都读完了青少版的《三国演义》,有的同学甚至还在尝试着阅读整本原著。相信同学们对《三国演义》都有了一定的了解。能简要地说说你的认识吗? 2、出示课件:简介《三国演义》及其它的评价。 (二)知识冲浪 1、现在,老师想出题考考大家,看谁的<<西游记>>知识最丰富,有没有信心?好,请看题: 2、看来老师出的题是难不倒大家,现在你们自己出题,来考考大家,行不行?谁先来? 3、小结:同学们读书真仔细,掌握了这么多的三国知识,送给你们一个大拇指! (三)群英聚会 1、《三国演义》结构宏大,情节曲折,人物众多,它描绘了一个动荡不安的年代,一个产生英雄的年代。同学们,你心目中的三国英雄是谁?请用这样的句式来跟大家交流交流。 出示:我最敬佩的英雄是,因为他。

小结:大家敬佩的英雄各不相同,今天这节课咱们就重点聚焦三个大家最熟悉,也是人们议论得最多的人物。 2、品评英雄。 (1)引出诸葛亮、关羽人物。 A、出示提示: 猜猜他是谁?点击图像。你看他面如冠玉,羽扇纶巾,真是飘飘然有神仙之概啊。 B、出示关羽图像和外貌描写。他又是谁,认得出吗? (2)小组合作: 合作提示:一、交流搜集到的有关人物的歇后语、成语。 二、说一说知道的人物故事,选择其中一个用简洁生动的语言讲述。 三、用一句话或几个词语评一评人物。 (3)小组汇报 ◆诸葛亮 A、《三国演义》是中华民族文化史上最为辉煌灿烂的名著之一,它留给我们众多的文化财富。由三国故事演变而来的成语、歇后语数不胜数,你搜集了哪些有关诸葛亮的成语或歇后语呢? 老师也把与诸葛亮相关的歇后语作了个整理,一起读一读。 B、一个成语、一句歇后语就是一个精彩的故事,谁来给大家讲一个? C、引领阅读《空城计》 讲得真不错,简洁、清楚。提起诸葛亮,人们必然会想到《空城计》的故事,咱们来欣赏其中的精彩段落。 分层出示《空城计》相关描写,提问:读了这段文字描写,此刻你是什么心情? 看到诸葛亮这样的安排,你心里产生了怎样的疑问?司马懿为什么选择退兵?诸葛亮就是利用了司马懿的这种心理,成功退敌,他的成功靠的是什么? C、现在,你想用哪些词语来赞美诸葛亮? 小结:你看,通过生动曲折的故事情节,细细品味,我们就可以更加清晰的了解一个人物。 D、诸葛亮被誉为“智绝”是名至实归的,我们钦佩他,不仅仅因为他才华横溢、料

《三国演义》与中国智慧(上) 课程考试

《三国演义》与中国智慧(上)课程考试 一、单选 ( 共 6 小题,总分: 40 分) 1.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出自于() A.《尚书·五子之歌》 B.《荀子·王制》 C.《孟子·尽心下》 D.《孟子·公孙丑下》 2.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出自于() A.《尚书·五子之歌》 B.《荀子·王制》 C.《孟子·尽心下》 D.《孟子·公孙丑下》 3. “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出自于谁? A.荀子 B.孔丘 C.庄子 D.孟子 4. “使人杀其母而吾用其子不仁也;留之不使去以绝其子母之道不义也”,刘备此话中的“其母”指的是谁的母亲? A.徐庶 B.庞统 C.蒋干 D.诸葛亮 5. “君之诚款,乃如是耶!”这是孙权对下列哪位《三国演义》人物的评价? A.诸葛亮 B.庞统 C.邓芝 D.鲁肃 6. “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这是《三国演义》中哪位人物的

处世哲学? A.刘备 B.关羽 C.袁术 D.曹操 二、多选 ( 共 3 小题,总分: 20 分) 1. 在《三国演义》中,刘备曾经对庞统比较自己与曹操的区别,包括以下哪些方面? A.“操以急,吾以宽” B.“操以暴,吾以仁” C.“操以谲,吾以忠” D.“操以忠,吾以义” 2. 根据梅敬忠教授所讲,毛泽东主席看四大名著的态度是() A.古籍新解 B.古为今用 C.批判不继承 D.批判利用 3. 中国古典四大名著指的是() A.《三国演义》 B.《水浒传》 C.《西游记》 D.《红楼梦》 三、判断 ( 共 6 小题,总分: 40 分) 1. “义”是中国传统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在不同历史阶段有不同内涵。 正确 错误 2. 梅敬忠教授指出,关羽是《三国演义》着力塑造的千秋“忠义”完人的形象。 正确 错误 3. 《三国演义》是把曹操作为破坏正统、违反纲纪的乱世奸雄来描写的,所谓“乱臣贼子,名虽汉相,实为汉贼”。

三国演义课外阅读指导课

《三国演义》课外阅读指导教案 一、指导目的: 1、让学生学会运用课外阅读方法进行读《三国演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达到课内向课外延伸的目的。 2、通过学生读三国的读书成果展示,增强学生对课外阅读的兴趣。 二、指导重点: 交流分享读书心得,增强学生对课外阅读的兴趣。 三、课前准备: 1、《三国演义》主题歌。 2、课件(包括相关故事的动画)。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你们知道吗,中国的历史就好比一条长河,滔滔不绝地奔向远方,今天老师从中摘取了一个精彩的片断,大家想看吗?边看边想这是什么历史故事?(播放《草船借箭》的动画。) 2、学生回答。 同学们已经读了这本书,也看了碟,觉得自己可以被称为"三国迷"的举手。(生举手)这么多,那么老师就要看看今天谁能摘走这颗读书星,老师这共有五颗,同学们加油呦! 二、知识冲浪 (出示课件“记忆小热身”)出几个小题考考大家,以小组为单位。 ⑴桃园三结义三兄弟是谁?(刘备、关羽、张飞) ⑵水镜先生所说的卧龙和凤雏分别指谁?(诸葛亮、庞统) ⑶"宁教天下人负我,休教我负天下"是谁说的?(曹操) ⑷《三国演义》的作者是谁?(罗贯中) ⑸"既生瑜,何生亮"是谁的临终一叹?(周瑜) ⑹闭月美女指《三国演义》中的谁?(貂禅) ⑺《三国演义》中有哪"三绝",分别指谁?(智绝:诸葛亮,义绝:关羽,奸绝:曹操)

⑻"死诸葛吓走生仲达"仲达是谁?(司马懿) ⑼"三足鼎立"指哪几个国家三分天下?(东吴、西蜀、北魏) ⑽诸葛亮病逝何地?(五丈原) 三、群英聚会 1、师:《三国演义》情节曲折,人物众多,它描绘了一个动荡不安的年代,一个产生英雄的年代。同学了们,你心目中的三国英雄是谁?用一两句话说出你敬佩他什么?生畅所欲言,三两句亦可。 2、师:大家敬佩的英雄各不相同,看来对人物的看法,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3、(由情节引出主要人物)师:看完三国演义,给你印象最为深刻的情节是哪一段? (以下环节随机,由学生所说情节教师相机引出主要人物) 关羽: (1)生:刮骨疗毒 (2)师:提到关羽,你还想到了哪些情节?(师相机点评) (温酒斩华雄、千里走单骑、水淹七军、单刀赴会、许都护嫂、华容道义释曹操、败走麦城) (3)师:关羽走了,带着情义走了,留下了一段故事,一段我们传诵着,后人也一样会去传诵的故事。 诸葛亮: (1)生说:草船借箭 (2)诸葛亮是《三国演义》的核心人物,有关他的歇后语非常多,课前老师发给同学们阅读,你记住了哪些?老师出几个考考大家怎么样?(课件出示“歇后语”) (以小组为单位) (3)师:一条歇后语就是一个精彩的故事,你能用最简洁,又最生动的语言说一个你喜欢的故事吗? (4)师:刚刚我们只说了关于诸葛亮的歇后语,其实由三国故事演变而来的歇后语数不胜数,你还知道哪些?

《三国演义》课外阅读指导计划

《三国演义》课外阅读指导计划 制定:高一语文备课组执笔: 一、阅读目的 1、执行顺德区教研室的指导意见; 2、为学校“书香校园”活动锦上添花。 二、阅读任务 1、了解《三国演义》一书的作者生平、写作背景等情况; 2、揣摩小说语言、理清情节结构,增加知识积累,尤其是战争、谋略的描写; 3、学会分析小说中主要人物的形象,了解作品思想内容和艺术手法; 4、使学生初步养成阅读长篇文学名著的良好习惯,逐步培养学生的文学欣赏能力。 三、时间安排 高一年级第一学期下半学期。 四、阅读方法 1、浏览、泛读、精读相结合; 2、讨论法; 3、合作探究法。 五、实施步骤 1、导读(1——2课时)。教师在学生阅读之前,先对本书的写作背景、作者生平、成书情况等作一简单的介绍。也可以让学生自行阅读小说《序言》部分,了解有关情况。 2、逐回阅读(5——6周)。每周二十回左右,以泛读方式为主。在泛读之前,可以先浏览一下回目。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如遇到疑难问题,可分组讨论,也可以向老师请教。对于普遍性的问题,教师可集中答疑。作业:每个学生准备一个摘抄本,每周分类摘抄小说中精妙词语、精彩段落。向别人讲述《三国演义》故事。完成三国演义知识竞赛试题。 3、理清小说情节结构(课上安排一课时,其余课下完成)。教师首先组织学生课下讨论,各组安排一位代表发言。上课时,学生代表发言后,其他学生可以补充。教师归纳总结,发表自己的见解。 4、分析人物形象,揣摩人物性格(2——3周)。重点分析刘备、诸葛亮、张飞、关羽、曹操、孙权、周瑜、鲁肃等形象。学生首先细读有关人物的情节,梳理之后加以分析,然后分组讨论,概括人物性格。小组成员每人写出一篇读书笔记,各组推选出一篇有代表性的作品上课时全班交流。教师总结,评价各组表现。作业:读书笔记3——4篇,参考题目《我眼中的×××》、《我最喜爱的文学形象——×××》等。 5、教师引导学生,体会作品思想内容和艺术手法,了解小说《三国演义》以高超的手法描写战争的特点等。作业:读书笔记1——2篇。可以分析小说的思想内容、艺术手法,也可以就小说中的精彩情节发表自己的看法。 6、学生自我总结。作业:(1)谈谈阅读《三国演义》后有那些收获;(2)总结一下应该如何阅读长篇小说;(3)教师创设情境,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完成一篇想象作文。

【2019年整理】小学《三国演义》读书指导课

小学《三国演义》读书指导课 活动背景: 《三国演义》是中华古典文学的瑰宝。书中一位位栩栩如生的人物、一个个动人心弦的故事以及这故事里面蕴含着的治国修身的道理,都值得我们细细品味。六年级的学生已有一定分析情节,分析人物个性的能力,因此让学生先自主研读,自己去分析,对《三国演义》中的人物进行一定的评析。不在乎学生的评价有多么准确、深邃,重在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积累一点品读名著的方法。 活动目标: 1激发学生阅读《三国演义》的兴趣,体验文学作品的魅力。 2积累语言、丰富语言。 3能结合人物言行、典型事例来分析理解主要人物形象特点,逐步培养学生的艺术欣赏力。 活动准备: 熟读《三国演义》;收集有关三国的成语、歇后语、诗词等相关资料;积累故事,抓住典型事例对人物进行评述。 指导重点: 为了激发同学们的阅读兴趣,也为了能与同学们一起交流阅读感受和体悟,师生共读是必不可少的。 一、共读“前言”和“目录” 读任何一本书之前都要认真阅读书扉页的前言,这必须养成习惯,“前言”所介绍的内容往往是作品的梗概或精华,阅读“前言”能帮助我们更好地走进故事情节。《三国演义》的“前言”向我们介绍了这部历史小说的时代背景,小说的主要内容,以及概括了小说中主要人物的特点等。一场场惊心动魄的战争,一位位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真是小说所描绘和塑造的,也是大家所迫切期待阅读的。 “目录”是四十三个精彩故事的浓缩,浏览目录可大概了解故事情节。“目录”还适合在读完故事内容之后再回过来品味。 二、共读整本著作 在同学们阅读《三国演义》的同时,我也捧起这本“青少版”的《三国演义》津津有味地阅读起来。虽说只是“青少版”的《三国》,内容、深度和语言都与原著有一定差距,但我丝毫不敢怠慢,我和学生一起认认真真地花时间阅读,这既是学生面前的一个榜样,也是为了能与学生共同畅谈三国故事,品味三国人物。 (一)、交给阅读方法 阅读期间,要求学生养成每天至少阅读半小时的习惯,读时要专心致志,必要时圈圈画画,做上简单的批注。当读完某个故事,可把它将给爸爸妈妈、爷爷奶奶或同学朋友听,也欢迎讲给老师听,大家共同分享阅读成果。 (二)、展示阅读成果 大约四周之后,班上进行一次《三国演义》故事会,并制作一份手抄报。 三、共品人物形象 要求学生必须再读《三国演义》,告诉他们读一本好书最要不得的便是“囫囵吞枣”,我们细细地读,哪怕一个地名,一个人物名称都要读到、记住。

《三国演义》课外阅读练习题

《三国演义》练习题 姓名_________ 1.“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这是我国哪一部古典文学名著的开篇词?作者是_________。你最喜欢作品中________ ,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2.《三国演义》的作者是________,是_________(朝代)人。共有__________回,“三国”指哪三国,各国的领袖分别____ ____ ____;_______ _______ _______。3.《三国演义》中主要人物中被称“三绝”的分别是:“奸绝”是______,“智绝”是______,“义绝”是_______。 4.《三国演义》中“三英战吕布”的“三英”指的是_______ _______ ________。5.《三国演义》中,关羽的表字先为_______,后改为_______,败走麦城,为所擒。 6.纶巾羽扇,身衣鹤氅,素履皂绦,面如冠玉,唇若抹朱,眉清目朗,身长八尺,飘飘然有神仙之概。人物:_______,性格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 7. 孔明入川时,设计擒张任,这个计策是一个现代电影的名字,它是______________ 8.刘备进位汉中王后,封诸葛亮为_________;封手下五名武将为五虎大将,这五位大将亡故先后顺利为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9.曾经和关羽,张飞兄弟两人打的不分上下的第一武将是_________,吕布的兵器是________。 10.曹孟德煮酒论英雄时,刘备说出的第一个人是_________。 11. 12.“三英战吕布”中的三英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 。 13.诸葛亮发明的运输工具叫作______________。 14.“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对联中提到的人物是__________ 15.《三国演义》中最主要的三大战役是_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16.说出《三国演义》中和下列数字有关的故事情节:单__________ 二_____________三____________ 四____________ 五_____________ 六________________七___________ 17.关羽温酒斩华雄的故事中,命令为关羽斟酒的是_____________。 18.最能体现诸葛亮赏罚分明的情节是________________。 19.下列语句与何人有关( ) A三顾茅庐_______ B万事俱备,只欠东风__________ C身在曹营心在汉_________ D 鞠躬尽瘁________ E乐不思蜀_________ F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________ 20.从《三国演义》的描写来看,诸葛亮出山后三次用火的战役分别是____________ _______

学习三国演义中的领导智慧

学习三国演义中的领导智慧
学习 三国演义 中的领导智慧 作为一名领导者,就要有领导的风范,领导者的修养。宽大为怀才配得起上级, 与下属一样,以德报德、以怨报怨,以牙还牙,就不是领导的风度,就是缺少领导者 的胸怀。一个领导者要有博大的胸怀、雍容的气度,要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包括逆 耳之言,容得下各种各样的人,搞“五湖四海”。b5E2RGbCAP 任何一位成功的领导者都必定是一位成功的用人者。一位领导可以在所有的地方 都不如其部下,除了一种本领:用人。任何一位领导者都惟有善于用人,才能服人之 心,得人之力,尽人之才。作为领导者,你要经常思考,他们为什么愿意跟随你?这 也是史玉柱经常思考的问题,经常成功的原因。p1EanqFDPw 笔者认为:领导者要加强个人的修炼,学会宽容,学会超脱。宽容是一种仁爱的 光芒、无上的福分,是对别人的释怀,也即是对自已善待。宽容是一种生存的智慧、 生活的艺术,是看透了社会人生以后所获得的那份从容、自信和超然。但似乎只有卓 越领导者才具备这样的智慧。DXDiTa9E3d 不宽容,不影响同物打交道。一个科学家,性格怪癖,但他的工作只是一个人在 实验室里同仪器打交道,那么,不宽容无伤大雅。一个车间里的员工,只是同机器打 交道,那么,即使他同所有人都合不来,也不妨碍他施展技艺制造出精美的产品。
RTCrpUDGiT
但是,任何管理者,都必须同人打交道。有人把管理定义为“通过别人做好工作 的技能”。一旦同人打交道,宽容的重要性立即就会显示出来。人与人的差异是客观
1/6

存在的,所谓宽容,本质就是容忍人与人之间的差异。不同性格、不同特长、不同偏 好的人能否凝聚在组织目标和愿景的旗帜下,靠的就是管理者的宽容。5PCzVD7HxA 《三国演义》 中曹操击败袁绍以后,原谅营中和袁绍暗通款曲之人:“当绍之强, 孤亦不能自保,况他人乎?”这是一个领导者必须展现的豁达与胸襟。曹操是一代奸 雄,他很清楚的指导,如果要清算和袁绍有来往的人,恐怕自己的手下有一半都保不 住。何况当时敌强我弱,有些人不一定是勾结袁绍,可能只是给自己留条后路罢了。
jLBHrnAILg
相反的例子,周瑜虽然很能干,但心胸狭窄,诸葛亮三次用计,便把他气死了。 当然周瑜可能是小说家编出来的,但是也从反面说明了胸襟的重要性。企业领导人也 必须具备豁达的胸襟,宽容的心态,一定要开阔眼界、开阔思路、开阔胸襟,努力具 有更加广阔的世界眼光、强烈的国际意识和为大局服务的全局意识。xHAQX74J0X 从 《三国演义》 故事中一些领导者的言谈行为中,我们感知领导的精髓,体悟领导 的灵魂,结合现代管理,领导提出愿景,坦诚沟通,承担责任,寻找共识,相互信 任,怀抱核心价值观解决纷争与问题,展现人文关怀,创造故事,提出理念,传递信 息,鼓舞士气和信心,迈向未来与希望。不断突破,推动革新,培养决策力与执行 力,追求领导品质,建立领导人格典范。LDAYtRyKfE 领导就是希望的化身,领导是一种英雄之旅,领导者就是攀上阳台,极目四眺, 看到远方的愿景,鼓舞追随者落实愿景。学习《三国演义》故事中历史人物的领导管 理、处世之道,从中寻找与总结领导与管理的规律和教训,体悟进退应对之道,在困 境中运用智慧、勇气、决心找出生存之道,“推倒一世之智勇,开拓万古之心胸”, 做到领导力与历史观的完美结合。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作为一个企业领导,容 人——是取得事业成功的重要条件。在之前的讲座中,我谈到过大局意识的问题,一
2/6

《三国演义》阅读指导教案

《三国演义》阅读指导教案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了解《三国演义》的故事梗概,激发阅读《三国演义》 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通过阅读《三国演义》,了解故事梗概,培养学生阅读 古典文学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 .欣赏《三国演义》的片头曲激发阅读兴趣。 2 .过渡:听了这一首雄浑的歌曲,让我们带着感慨“走近三国”。 二、阅读故事梗概了解三国。 1 .教师朗读故事梗概,边读边理解。 2 .欣赏《桃园三结义》。 三、布置自读欣赏 1 .继续阅读到《三江口曹操折兵,群英会将干中计》。 2 .同学间开展互相讲《三国演义》故事。

《三国演义》阅读指导教案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通过阅读指导,知道《三国演义》的一些情节,以及故事中的人物特点和形象。 教学重点:基本了解故事情节。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猜一猜: ⑴桃园三结义三兄弟是谁?(刘备、关羽、张飞) ⑵水镜先生所说的卧龙和凤雏分别指谁?(诸葛亮、庞统) ⑶“宁教天下人负我,休教我负天下”是谁说的?(曹操) ⑷《三国演义》的作者是谁?(罗贯中) ⑸“既生瑜,何生亮”是谁的临终一叹?(周瑜) ⑹闭月美女指《三国演义》中的谁?(貂禅) ⑺《三国演义》中有哪“三绝”,分别指谁?(智绝:诸葛亮,义绝:关羽, 奸绝:曹操) ⑻“三足鼎立”指哪几个国家三分天下?(东吴、西蜀、北魏) 二、说一说 1?谁能向同学们说说《三英战吕布》的情节。 2?指名讲《曹操煮酒论英雄》的故事。 3?讲《美髯公千里走单骑》的故事。 三、群英聚会 1.《三国演义》情节曲折,人物众多,它描绘了一个动荡不安的年代,一个产生英雄的年代。同学们,你心目中的三国英雄是谁?用一两句话说出你敬佩他什么? 2.理解下面一段话的意思。 却说云长所骑赤兔马,日行千里,本是赶不上;因欲护送车仗,不敢纵马,按辔徐行。忽听背后有人大叫:“云长且慢行!”回头视之,见张辽拍马而至。 关公教车仗从人,只管望大路紧行;自己勒住赤兔马,按定青龙刀,问曰:“文远莫非欲追我回乎?”辽曰:“非也。丞相知兄远行,欲来相送,特先使我请住台驾,

《三国演义》阅读指导

《三国演义》阅读指导 一、阅读目标: 1.认真阅读,积累精彩语段,把握人物性格特征。 2.理清故事脉络,能够复述故事概要。 3.醉心阅读,树立“谋事在人”的积极人生观,确立“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的社会历史观。 二、阅读过程: 1.每周二晚阅读课研读《三国演义》,最后30分钟集中做读书笔记。 2.小周周五晚阅读课第一二节研读《三国演义》,第三节观看《三国演义》影像视频资料。 3.大周周末学生自主阅读《三国演义》8章内容,并做好读书笔记。 4.每周研读8—10章,引导学生醉心阅读,交流读书感受。 三、阅读指导: 1.作者简介: 罗贯中(1330年-1400年),名本,字贯中,罗贯中山西太原人,号湖海散人,元末明初通俗小说家和戏唱家,是中国章回小说的鼻祖。 罗贯中的一生著作颇丰,主要作品有:剧本《赵太祖龙虎风云会》《忠正孝子连环谏》《三平章死哭蜚虎子》;小说《隋唐两朝志传》《残唐五代史演义》《三遂平妖传》《楼粉妆》《隋唐志传》,和施耐庵合著《水浒传》。代表作有:《三国演义》。 2.作品简介: 《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三国演义三国演义》原名《三国志通俗演义》,是我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本书是中国古代第一部长篇章回小说,是历史演义小说中的经典之作。小说描述了公元三世纪东汉末年,以曹操、刘备、孙权为首的魏蜀吴三个政治、军事集团之间的矛盾和斗争。由于各国后主过于无能而亡国。蜀后主刘禅被钟、邓合军擒于成都,吴后主惧战而降,魏后主曹奂被迫移位于司马炎改年号为晋,从此天下皆归司马掌控。正所谓:“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三国故事在我国古代民间颇为流行,宋元时代即被搬上舞台,金、元演出的三国剧目达三十多种。元末明初罗贯中综合民间传说和戏曲、话本,结合陈寿《三国志》和裴松之注的史料,根据他个人对社会人生的体悟,创作了《三国志通俗演义》,也就是现在人们看到的《三国演义》。 四、主要的故事情节 1.《三国演义》中有名的战役。 (1)官渡之战北方曹操势力壮大令袁绍不安,故举兵进攻许昌,两军对垒官渡。曹操兵弱粮少,但将士用命;袁军兵强粮足,但军心涣散,且绍优柔寡断而多疑,不用许攸之计。许攸转而投靠曹操,操用许攸计策,亲自带兵夜袭乌巢,烧毁了袁军的粮草,袁军全面溃败。(见《三国演义》第30回) (2)赤壁之战曹操率军八十万取荆州后,虎视江东。为抗衡曹操,孙刘联盟,委任周瑜督军五万,与曹军对峙赤壁。联军依据长江天险,并通过“反间”制乱,“苦肉”诈降,计设“连环”,巧“借”东风,最终一把大火把曹军战舰为灰烬。(见《三国演义》第48、49回) (3)彝陵之战(火烧连营)为替关羽报仇,刘备挥军攻打东吴,连连告捷。孙权命陆逊总督东吴军马,陆以静制动,等待破蜀良机。由于天热难耐,刘备让蜀兵避暑林中,陆趁机调动各路军马火烧蜀军营寨七百里,刘备损兵折将,全面溃败,幸亏赵云救驾,才逃到白帝城。 (4)关羽大意失荆州曹操联结东吴,叫孙权暗袭荆州。但关羽为防吕蒙,留下重兵把守荆州使东吴无可奈何,后来,吕蒙采用陆逊之计,辞职麻痹关羽,关羽果然中计,把荆州重兵调来攻打樊城。吕蒙趁机用白衣渡江之计攻破荆州,关羽被迫走麦城,被吴军俘虏并杀害。(《三国演义》第76、77回) (5)马谡失街亭为阻挡司马懿大军出关,诸葛亮派人把守街亭,马谡自告奋勇请战,并立下军令状。却因骄傲自大,听不进王平建议,又违背了孔明的嘱咐,把当路驻扎改成了在山顶驻扎。结果被司马懿断了水道,致使军心大乱,大败而回,被孔明依军令状斩首。(《三国演义》第95、96回) (6)关羽温酒斩华雄。董卓把持朝政,凶狠专横。各路诸侯集结讨伐董卓贼。董卓派华雄迎战,连杀数将。关羽立下军令状,愿去斩华雄的首级。出征前,曹操敬关羽一杯热酒,关羽说:“酒且斟下,我去便来。”便拍马出阵。当他提华雄人头进帐时,那杯酒还微微烫手。(《三国演义》第5回) (7)七擒孟获为重兴汉室,诸葛亮点兵南征,与南蛮首领孟获斗智斗勇,先后用反间计诈降计等擒住孟获,前六次诸葛亮都故意放走孟获。到了第七次,诸葛亮智破乌戈国藤甲兵,终于使其心悦诚服,南蛮于是安定,使蜀汉朝廷得以集中力量去对付曹魏政权。(《三国演义》第87-90回) 2.《三国演义》中以弱胜强的战役。官渡之战赤壁之战 3.《三国演义》中骄兵致败的战役。马谡失街亭之战关羽大意失荆州之战 4.《三国演义》中的智谋故事(几次主要的计策) (1)“草船借箭”周瑜妒忌诸葛亮之才,便以联军用箭为名,要求诸葛亮在十天内赶造十万支箭。亮立下军令状保证三天完成任务。后诸葛亮在鲁肃的配合下,利用大雾天气的掩护,以草船靠近曹军水寨,擂鼓呐喊,骗得曹军乱箭齐发,最终获得超过十万支的箭。(《三国演义》第46回) (2)“空城计”诸葛亮错用马谡,失去街亭后,只有2500 名军士驻守在西城县。司马懿率领15万军队往西城蜂拥而来。诸葛亮立即传令将旌旗隐藏,大开四个城门,每个城门用20 个军士,扮为百姓,打扫街道。他自己披鹤氅,戴纶巾,引两个少年携琴于城上,焚香操琴演奏。司马懿见此情景,以为有埋伏,便退了兵。(《三国演义》第95回) (3)“反间计”赤壁之战前,蒋干自告奋勇去劝说周瑜投降。此时,周瑜正担心新降曹操的蔡瑁和张允帮助曹操训练好水军,于是就将计就计,摆下“群英会”接待蒋干,并佯醉与蒋干同床睡,诱导蒋干盗走事先伪造的张、蔡二人的“投降书”,导致蔡瑁和张允被杀。 (4)“苦肉计”东吴老将黄盖为了周瑜火攻曹营成功,便和周瑜密谋诈降,为使曹操相信,两人故意在曹操奸细蔡中、蔡和面前为战、降问题争吵,而后周瑜痛打黄盖,打得黄盖皮开肉绽,几次昏倒。最后,黄盖诈降得到曹操信任,帮助周瑜取得了赤壁之战的胜利。 5.《三国演义》中的外交故事。 (1)“诸葛亮舌战群儒”在曹操拥兵南下的危急关头,诸葛亮自请出使东吴促成孙刘联盟,共同抗曹。在东吴的朝堂上,诸葛亮沉着冷静,通过分析天下形势,分析敌我军事实力,以雄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