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必修二会考基本篇目知识要点

必修二会考基本篇目知识要点

一、《我与地坛》

1.文章的中心内容:

第一部分主要写“我”对人生新的感悟。

第二部分写“我”常来地坛带给母亲的痛苦,表达了对母亲的怀念。

可见,本文主要表达了“人应该面对现实,以积极的态度去迎接种种挑战”的感悟,及对母亲的深切怀念之情。

2.作者从地坛公园的景物中感悟到的人生真谛:

进入史铁生眼中的是些小昆虫和构成昆虫生长背景的草木,它们全很卑微,繁华都市中行色匆匆的健康人无暇也无意关注它们,可是它们不是都在按照自己的方式和自然的法则在生存吗?它们并不在意自己栖息地的“荒芜”,有了它们的存在,倒使这里不再“衰败”,毫无疑问,正是这些原来不能引人注意的现象引发了作者的思考:像我们的出生不是由自己决定的一样,死亡也不该由自己决定,有权决定这一切的是上帝——自然法则。我们的任务仅仅是在法则允许的时限和条件下自然地生存,生命的自然进程就可带给个体和周围世界以和谐安宁。

3.文章采用的表现手法:对比。地坛的荒芜却充满生机,与“我”因残废而自伤;“我”不顾母亲感受常来地坛,与母亲承受痛苦却顺着我;“我”与作家朋友等等。通过这些对比充分表现了母亲对“我”的深爱和“我”对母亲无限的怀念之情。

4.景物描写的作用:

第一,有衬托作者心境的作用;

第二,为作者的思考提供了一个特定的“情绪背景”,在那样一个安谧、沉寂、荒芜的背景上,最容易展开对生命的思考。

第三,景物描写本身,实际上也是对“生命”对“世界”(世界本身也是生命)的解读。请看这一段:“十五年中,这古园的形体被不能理解它的人……所以我常常要到那园子里去。”这不是写出一种永恒吗?

二、《最后的常春藤叶》

1.作家作品

欧·亨利(1862-1910),美国短篇小说家。一生写了300多篇短篇小说,大部分反映了下层人物辛酸而又滑稽的生活。这些作品以其幽默的生活情趣,“含泪微笑”的风格被誉为“美国生活的幽默百科全书”。他的作品往往有一个突出的艺术特点——出人意料的结局,故事奇特又耐人寻味,情节动人而笔触细腻。

2.文本解读:按照故事的发展概括小说的情节。找出时间线索和人物、情节的对应关系。.一明一暗两条线索是由什么将其串在一起的呢?

环境:社会下层艺术家聚居的小区

特点:街道错综复杂居住空间狭窄苔藓遍地阴暗潮湿穷苦

风格:古香古色艺术气息浓厚

人物:贝尔曼琼珊苏艾医生——社会底层的小人物

情节:贝尔曼画最后的常春藤叶而挽救了把生命寄托在落叶上的琼珊

整个故事发生在四天里:十一月:琼珊病倒;

一天早晨:琼珊病重;这天夜里:贝尔曼画常春藤叶;

第二天早晨:琼珊病危,贝尔曼生病;

第三天天色刚明的时候:琼珊病情转好,贝尔曼被送到医院

第四天:琼珊脱离危险,贝尔曼在医院去世。

正是这片常春藤叶才将琼珊和贝尔曼联系到了一起。

3.精读精研

⑴贝尔曼冒雨画叶子可能吗?符合贝尔曼的性格吗?

初见贝尔曼:性格暴躁、酗酒成性、爱讲大话、牢骚满腹—一个穷困潦倒、失意消沉、好高骛远、郁郁不得志的失意的老画家。(外貌描写)

又见贝尔曼:善良、有同情心、关心他人(语言描写)联系课文:对这种白痴的想法“连吼带叫的咆哮了一阵”“可怜的琼删”“可恶的叶子”

重见贝尔曼(结局):平凡甚至有点讨厌的外表下有一颗火热的心,金子一样的爱心(侧面描写)

联系课文:医生:“他身体虚弱,病势来的很猛,他可没有希望了”

苏艾:“最后一片叶子是贝尔曼冒雨画上去的,因此得了肺炎,两天就去世了。”(课文最后一自然段)

结论:贝尔曼冒雨画叶子,符合他的性格的发展,他原本是一个虽然平凡、潦倒、失意、好高骛远的老画家,但是他具有善良、有同情心、关心他人的优秀品质。而最后的结局恰恰又使贝尔曼的人格得到升华,平凡甚至有点讨厌的外表下有一颗火热的心,金子一样的爱心,具有崇高的爱心和自我牺牲精神。

⑵最后一片叶子的内涵是什么?

这篇小说中出现的叶子有两种形态,一种是自然界中的叶子,一种是画出的叶子。

自然中的叶子随风飘落,由此,琼珊联系到“最后一片叶子落下来,我也就要死了。”从这个角度说,自然中的叶子是琼珊生命的寄托。

画出的叶子,可以从三个角度来分析其内涵。第一,对琼珊来说,这片叶子是支撑琼珊活下去的精神支点;第二,对贝尔曼来说,是绝笔和杰作;第三,从整片叶子中,我们能看到穷苦朋友相濡以沫的宝贵友情和普通人的心灵,看到了贝尔曼高尚的人格和善良的品德,从这片叶子中,我们看到的是人间的真情真爱,人性之美的光辉。

⑶文中有没有暗示最后的一片叶子是假的?有伏笔吗?

有,文中有三处伏笔。

“仍旧有一片常春藤叶贴在墙上”的“贴”字。

“黄昏时,孤零零的藤叶依旧依附在茎上。随着夜晚同来的是北风的怒号,雨点不住地打在窗上……那片常春藤叶仍在树上。”

“你不是觉得纳闷,它为什么在风中不飘不动吗?”

4.琼珊的康复仅仅是缘于贝尔曼画的最后一片叶子吗?

琼珊的康复仅仅是缘于贝尔曼画的最后一片叶子是不够的,还需要琼珊自己的力量来战胜病魔,在狰狞的死神面前,信念往往比名药更有效。信念是生命赖以延续的坚强支柱。琼珊因有生的信念、对自己生命的珍爱而活了下来。

5.补写“贝尔曼在风雨中画叶子“的情节:

老贝尔曼喝完最后一口松子酒,嘴里还泛着酒味,并不时嘀咕着“可怜的孩子哪!”他缓缓地走向那堵墙,手里拿着几只用秃了的笔和那块已经褪了色的画板……他吃力地爬上那把梯子,衰老的身体在风中颤抖着,风雨无情地灌紧了他单薄的衣服,但此时的他却无比清醒,他执著地用那画笔在墙上一笔笔画着,那星星点点的黄色和绿色的颜料在风雨中熠熠生辉……

6.欧·亨利小说的语言风格

采用幽默、风趣、俏皮、夸张、讽刺、比喻的语言,渲染悲剧的喜剧色彩,让读者在俏皮的描写中醒悟内在庄严的思想感情,在生动活泼中给人启迪,被称为“含泪的笑”。

三、《六国论》

1.作者及历史背景

苏洵(1009-1066),北宋文学家,眉山(今四川眉山县)人。号老泉(其家有老人泉,梅尧臣曾为之作诗,故自号)。年二十七始发愤读书。教二子读书。嘉祐间(1056)携二子轼、辙至京师(轼、辙于嘉祐二年(1057)三月仁宗殿试,同科进士及第。轼22岁,辙19岁),翰林学士欧阳修得苏洵文二十篇,荐于宰相韩琦,授秘书省校书郎。苏洵为文语言明畅,笔力雄健。与其子轼、辙合称“三苏”,俱为列入“唐宋八大家”。其著作有《嘉祐集》。本文选自《权书》(共政论与史论十篇,此为其八)。

苏洵此文借论六国赂秦招致灭亡这一点(古人论史事不一定很全面,主要在于立论有据,言之成理。“六国灭亡在于赂秦“,此不免片面),批评宋朝贿赂辽、西夏以求苟安的不当,主张任用谋臣奇才而奋起抵御外侮。此文文笔纵横恣肆、简劲切洽,是议论文之典范。

2.课文内容

课文共5段,可根据论证过程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1段引论)提出中心论点:'六国破灭,弊在赂秦';并把它化为两个分论点:一是'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二是'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写法:开宗明义,正见胸有成竹;要点已定,可作论述依据。应该学习这种写法。

第二部分(2-3段,本论)论证中心论点,从论证两个分论点来论述。

第2段:论述割地赂秦之害:割地赂秦使秦获地比战攻更多,而欲望永不满足,诸侯因割地赂秦而弱,至于破灭。——论证“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论证方法:例证法(小则获邑,大则得城,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

引证法(以地事秦……火不灭)。

第3段:论述六国不合力抗秦导致破灭:韩、魏、楚割地赂秦,齐附于秦,燕赵孤危战败而亡。——论证“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论证方法:例证法(齐附于秦、燕赵用兵后亡)

对比法(附于秦之非--用兵之效)

第三部分(4-5段,结论)申明结论,点出主旨: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第4段:并力抗秦可抗秦,为秦人积威所劫而趋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

第5段: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更不应当——讽喻宋不要重蹈六国破灭之覆辙。

3.文章主旨和写作特点

主旨:文章论述六国灭亡的原因在于赂秦,贿赂敌国就增强了敌人的力量,削弱了自己的力量,必然招致灭亡。以此讽喻宋朝以六国为鉴,不为辽、西夏积威之所劫,应奋起抵御外侮。

特点:①论证透彻,结构严谨

②语言运用特色,气势雄健。有对偶句,排比句,有引用、设问、比喻等。

4.文言现象:

⑴古今异义:

其实百倍思厥先祖父然则诸候之地有限至于颠覆

后秦击赵者再可谓智力孤危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⑵词类活用:

日削月割义不赂秦以地事秦不能独完惜其用武不终

李牧连却之

⑶特殊句式:

①赵尝五战于秦②为秦人积威之所劫③苟以天下之大

④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⑤举以予人

⑷通假字:

①暴秦之贪无厌②暴霜露③当与秦相较④为国者无使为积威所劫哉

四、《念奴娇·赤壁怀古》

1.试各用三字概括这首词上下片的内容。

上片:咏赤壁下片:怀周瑜

鉴赏诗歌,可以从题目入手把握思路:从词题看,这是一首怀古词,在赤壁怀古。怀古题材的诗词,一般思路是先写古迹现在的情景,再抒发感慨。这首词也是这样,上片主要写景,兼怀古人;下片怀古人,再发感慨。

2.上片写了赤壁景色,都写了哪些景?

大江,故垒,乱石,惊涛

3.“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这三句历来被人们称道,是传颂千古的名句,有谁说说它的好处在哪里?

由江水而岁月,由岁月而人物,设置广阔空间、悠远时间背景。化无形为有形, 形象生动传神。

4.诗句理解:

⑴“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经过大浪淘沙,留下真正的风流人物,他们将名垂青史。

⑵“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英雄豪杰。”:赤壁之战时出现了许多英雄豪杰。

⑶“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周瑜年纪轻轻便迎娶小乔,是多么的英气不凡,神采飞扬。

⑷“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周瑜手摇羽扇,头戴纶巾,在谈笑中把曹船烧得灰飞烟灭。

⑸“故国神游,多情应先后笑我,早生华发。”:来到赤壁,想象当年赤壁之战的情景,实在应该笑自己过于多情,以至年纪轻轻就长出了白发。

⑹“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作者看破红尘,借酒浇愁,感慨自己年华已逝,功业未成,以此寻求解脱。

5.主旨理解:有人说:“苏轼的一生是不屈不挠、努力进取、不懈奋斗的一生”,也有人说:“苏轼的一生是悲惨而不得志的一生。”结合词中“人生如梦”谈谈你的看法?看法自由,但得说出理由,自圆其说。

⑴被捕入狱,谪居黄州,对他的打击是巨大的。在他看来是怀才不遇,遭人陷害,并使他壮志难酬。“人生如梦”两句,正是这种身受迫害、怀才不遇和壮志难酬的悲愤,一种无人理解而寄托于江月的旷达。

⑵“人生如梦”两句是诗人由江山人物的推移和自己“早生华发”的对比中发出的。长江依旧,英雄已逝;幼时壮志犹在,而今年近“知命”,“早生华发”,就不能不感到人生的短暂与万事皆休的悲凉。这是一种人之常情,怎能说是消极的呢?

⑶这种感慨,是由追慕古代英雄引起的。和周瑜那么年轻就建立了赫赫战功而千古流芳比较起来,就不能不激起自己一种老之将至而壮志难酬的深沉苦闷,就不能不感到自己的渺

小与惭愧。这种与英雄对比自愧功业无成的伤感,不正包含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吗?

五、《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1.作者介绍:

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人(山东济南人),南宋爱国词人。一生主张抗金,渴望恢复中原。在词人中,他是个英雄。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著有词集《稼轩长短句》。

2.词中用典:

⑴孙权:他曾经在京口建立吴都,并曾打败来自北方的曹操的军队,保卫了家园。

⑵刘裕:刘裕的祖先由北方移居京口,刘裕曾经在这里起事,最后建立政权。为了恢复中原,他几次大举北伐。

词人写这两位英雄人物寄托了什么情怀:表达自己力主抗金和恢复中原的伟大抱负,同时借古代帝王来讽刺南宋统治者屈辱求和的无耻行径。

⑶刘义隆:借刘义隆不作充分准备,仓促北伐遭致失败,警告韩侂胄不要急于事功。

⑷廉颇:作者以廉颇自比,表明自己虽老,但不忘为国效力。借廉颇虽老还有人想起用的故事,表达自己得不到朝廷重用的愤懑心情。怀念廉颇,吊古伤今,渲染一种悲壮苍凉的情绪。

⑸佛狸祠:现实如故,百姓麻木。

3.主旨:

这首词通过怀古,表现了词人抗金救国、恢复中原的热切愿望和壮志难酬的苦闷,也表现了对南宋统治者苟且偷安,不图恢复,不善用人才的愤懑。

六、《荷塘月色》

1.结构特点:

外结构(空间上)

内结构(心理上)

明确:《荷塘月色》的结构,是圆形的,外结构、内结构均如此。从外结构看,这篇作品从作者出门经小径到荷塘复又归来,依空间顺序描绘了一次夏夜游。从内结构看,情感思绪从不静、求静、得静到出静,也呈一个圆形。内外结构的一致性,恰到好处地适应了作者展现一段心理历程的需要。他知道,作为社会的人,是无论如何摆脱不了现实的骚扰的,苦闷之中,何以排忧?在他看来,“还是暂时超然的好”、“乐得暂时忘记”(《那里走》),宁静也好,超脱也好,都只能是短暂的。所以,出了门还得回来,获得片刻的静最终还是回到嚣闹中去。结构和内容的紧密联系,使《荷塘月色》读来文气酣畅、浑然天成。

2.情感理解

⑴找出最能体现作者感情基谓的语句,体会这句话的含义和在文中的作用。

明确:“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这是社会现实的剧烈动荡在作者心中激起的波澜,此

句称“文眼”,放在篇首,如一锤定音,为全文定下了抒情的基调。

⑵从哪些语句中,还可出了解到萦绕于作者内心的思绪?

①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世界里……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感慨自己平日身不由己,现在暂得宽余,流露出对黑暗环境的不满但又感到孤独、寂寞的心情。“且”字表明虽只是暂得解脱可又不能不立即逃离现实的心态,透一丝喜悦。)

②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但”字笔锋陡转,蝉蛙如此“热闹”也不能感染作者,依然难以摆脱绵绵的愁绪,照应了文眼“颇不宁静”。)

③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可惜”又从热闹的采莲盛说中返回了灰色现实,无奈之情溢于言表。)

④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江南是作者的故乡,作者大学毕业后,先后在杭州、台州、温州、宁波等地任教,参加了文学研究会,与叶圣陶;俞平伯等人志同道合,写了不少具有进步倾向的诗和赞美江南灵山秀水的文章,到清华后,常表达出思乡之情,“今晚”,寻求佳境,意在摆脱“不宁静”的心情,难以摆脱,身处忧烦,忆往怀旧,想借此超然于现实的重压之外,但这同样是不可能的。)

3.“通感”手法

所谓通感,即指“一种感觉超越了本身的局限而领会到属于另一种感觉的印象”,亦即把人们的各种感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等等)通过比喻或形容沟通起来的修辞方式。因此,通感又被人们称为“移觉”。这种修辞在高中课文中多有运用。

⑴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由嗅觉向听觉转移。“缕缕清香”与“渺茫的歌声”在时断时续、若有若无、轻淡缥缈、沁人心脾等方面有相似之处。但“渺茫的歌声”不是单纯的陈述说明,“清香”与“歌声”同属美好的事物,两个优美的意象叠加在一起,扩大了意境的内涵,使意境变得更加优美。而且将“清香”比喻成远处的“歌声”,也烘托出环境的优雅与宁静。

⑵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由视觉向听觉转移。月光与树影是宁静的,用“名曲”来形容,将读者带入一种幻境,光与影的白黑块,仿佛变成了活泼的、跳跃的音符。这是化静为动的写法,将景物写活了,也激发了读者的联想和想象。其次,身处此境,提到梵婀玲,会很容易联想到《小夜曲》之类的名曲,光与影的和谐分布与名曲的优美、悠扬,其间有某种相通之处,两相烘托,也是意象的叠加,艺术效果倍增,给原有的意境带来了温馨、幽雅的氛围。

4.难句理解

⑴第五段酣眠、小睡各指什么?有无深层含义?

明确:“酬民”比喻朗照,“小睡”比喻被一层淡淡的云遮住的月光。至于它的深层含义应该联系作者的心态来看,他不希望过于激烈的行为,他喜欢一种平和的心态,正如我们前面分析的那样,他做不到投笔从戎,他要寻找安宁平和的生活。对景物的喜好折射出作者的心态。

⑵第八段课文最后一句话“轻轻地推门进去,什么声息也没有,妻已熟睡好久了”是否多余?

明确:一方面有照应文章开头的作用,但主要目的还是以静写动,以静来反衬自己,心里的极不宁静。心里的不宁静,是社会现实的剧烈动荡在作者心中引起的波澜。全篇充满着动与静的对立统一:社会的动荡与荷塘一隅的寂静,内心的动荡与内心的宁静形成对立统一,文章开头心里不宁静,在月夜荷塘幽美的景色的感染下趋于心静,走出荷塘又回到不宁静的现实中来,也形成对立、转化。

⑶为什么作者要反复写“爱热闹也爱冷静?的双重性格?

明确:因为这是作者性格的真实写照,也是因为当时作者这种矛盾心态非常强烈。

⑷作者说自己心里颇不宁静,为什么写出如此宁静的文章?

明确:作者主观上想通过游览荷塘平息一下自己不宁静的心态,客观上确实在观赏月色下荷塘、荷塘上月色的时侯,作者完全陶醉于自然美景之中,但是很快又回归不宁静,又重新忧郁起来,“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就是他不宁静的表现。

⑸第七段采莲与文章主体有什么关系?为什么会想起采莲的事情?

明确:以采莲的热闹衬托自己的孤寂,且荷莲同物,作者又是扬州人,对江南习俗很了解。

七、《祝福》

1.文学常识

《祝福》选自《彷徨》,作者是鲁迅,他的另两部小说集是《呐喊》和《故事新编》,散文集是《朝花夕拾》,散文诗集是《野草》,还有杂文集17本。

“四书”指《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指《诗》、《书》、《礼》、《易》、《春秋》五部经典著作。

2.整体感知:

⑴这篇小说所写的人物:

封建礼教的代表、害死祥林嫂的罪魁:鲁四老爷祥林嫂婆婆

害死祥林嫂的帮凶:四婶、刘妈、鲁镇其他冷漠麻木的民众

敏感、有良知,但软弱,退缩,圆滑世故的知识分子:“我”

封建礼教的受害者:祥林嫂

⑵小说采用什么记叙顺序:倒叙(序幕:鲁镇祝福的气象和鲁四老爷。结局:祥林嫂寂然死去。开端:祥林嫂初到鲁镇。发展:祥林嫂被迫改嫁。高潮:祥林嫂再到鲁镇。尾声:祝福景象与“我”的感受)

⑶小说中哪一句在结构上起承上启下的作用,显示由倒叙转为顺叙的:“然而先前所见所闻的她的半生事迹的片断,至此也联成一片了。”

⑷作者在结构上采取倒叙的手法有什么作用:造成悬念;形成对比,突出主题。

3.环境描写的作用:

开篇简洁地勾画出“旧历的年底毕竟最像年底”的新年气象,为小说情节开展勾画背景和渲染气氛。

下文描述祝福的礼仪和福礼,又描写了年底常有的大雪天气,忙碌的新年沉寂的雪夜,互相映衬,为下文抒发悲愤的感情渲染了气氛。

在柳妈恫吓祥林嫂时,“微雪点点的下来了”“祥林嫂……旋转眼光,自去看雪花”,起了点明时节,并和全文中的写景相呼应相协调的作用。

结尾一段,“远处的爆竹声联绵不断,似乎合成一天音响的浓云,夹着团团飞舞的雪花,拥抱了全市镇”,写出祝福时刻繁乱喧闹的景象,扣紧题目,并为最后抒情渲染了气氛。

4.标题《祝福》的作用:

情节发展与之有关,提供了背景。作者在一开篇就首先为鲁镇笼罩了一片喜庆的祝福气氛:“旧历的年底毕竟最像年底,村镇上不必说,就在天空中也显出将到新年的气象来。”直到文末,仍然让人们沉浸在祝福的欢乐中:“远处的爆竹声联绵不断,似乎合成一天音响的浓云,夹着团团飞舞的雪花,拥抱了全市镇。”小说起于祝福,结于祝福,中间一再写祝福,情节的发展与祝福有着密切的关系,祥林嫂却在这样的氛围中倒毙在雪地上,把悲剧性的情节安排在喜庆的大背景下,更显其悲哀,更令人思索。从以上分析看出,作品就是在写

祥林嫂一生的悲惨遭遇,题目用《祝福》而不用《祥林嫂》,通过标题,形成对比,增加了祥林嫂遭遇的悲剧性。

八、《林黛玉进贾府》

1.透过林黛玉的眼睛,作者给我们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怎样的环境?

透过林黛玉的眼睛,我们看到了贾府那宏伟的外观、讲究的布局,华贵的陈设,那皇帝御书的金匾、乌木錾银的对联,那等级分明的礼仪,豪门贵族的气派,果然与别家不同。从中我们不是也看到了封建统治阶级骄奢淫逸的生活和阶级对立、阶级压迫的社会现实吗?可以说贾府这个典型环境就是封建社会的一个缩影。

2.本文中的环境描写的有什么样的作用?

⑴通过环境描写表现贾府的显赫高贵的社会地位和豪门贵族的气派。例如开头写贾府的“兽头大门”,门前的“两个大石狮子”,正门匾上的“敕造荣国府”五个大字,无一不在显示着贾府的与众不同的社会地位和豪华气派。

⑵通过环境描写揭示贾府荣华富贵的来源。如“敕造荣国府”的门匾,皇帝御笔书赐的“荣福堂”的匾额,室内陈设的物品显示着君王的宠幸和主人对君王的忠诚等。

⑶为书中的主要人物提供一个活动的环境,也间接地暗示了宝黛爱情故事悲剧性结局的社会必然性。

3.本文交代人物有什么特点?作者为什么选择林黛玉进贾府时介绍这么多人物出场?

人物出场,先后适宜,详略得当,虚实兼用。

对王熙凤、贾宝玉、林黛玉等主要人物详写,对贾母、邢夫人、王夫人、李纨和贾氏三姊妹则略写;

对贾母、王熙凤、林黛玉、贾宝玉等出场人物是实写,而对贾政、贾赦等未出场的人物则属于虚写;

对贾宝玉、王熙凤等是单独写,而对邢夫人、王夫人、李纨、迎春、惜春等只作集体介绍。

这样描写不但笔法变化多姿,而且在众多人物中可使描写重点突出。

作品中的人物是围绕黛玉进贾府这一中心事件,通过黛玉的见闻来描写的。黛玉进府按照封建贵族家庭的礼规,必定要去拜望自己的长辈,同辈姊妹也都要见面,作者选择这个机会使作品中的主要人物出场亮相,是行文的必需,也是事理的必然。

4.本文在人物形象塑造上哪些手法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个性鲜明的外貌描写(肖像、衣着)。

先声夺人的出场描写艺术。

生动细腻的细节描写。

个性化的语言、情态、行为动作描写。

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

5.小说表现主题的主要方式方法在于塑造人物。因而对人物的审美鉴赏就应该是我们阅读、学习小说的重点。就王熙凤、林黛玉、贾宝玉三个人物形象进行微观的审美考察。

王熙凤:⑴间接描写——不同人物对她的评价

⑵直接描写:服饰描写、语言描写、行为(动作)描写、肖像描写

林黛玉:

⑴宝玉眼中的黛玉:细看形容,与众各别。

⑵黛玉的心理特点: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

⑶细节描写:贾母和宝玉问其读何书的不同回答,充分表现了黛玉“步步留心,时时在

意,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的敏感、谨慎、细心、多疑的性格特点。

⑷人物形象小结:气质脱俗,美貌多情,多愁善感,弱不禁风,体弱多病;孤高自尊,行为谨慎,敏感细心,生性多疑。

贾宝玉:

⑴出场前的侧面描写。

⑵肖像描写及行为描写。

⑶两首《西江月》的总结:似贬实褒,正文反作的方法。

⑷人物形象小结:强烈的叛逆性,追求平等自由。尊重欣赏女子,追求爱情自由。

高中语文必修二知识点总结归纳(2)完整篇

高中语文必修二知识点总结归纳(2)高中语文必修二知识点总结篇五 盎然、层峦叠嶂、吟哦、汲水、涟漪 晨曦、采石矶、龙湫、云蒸霞蔚、瞭望 绛、夔州、坂、**、**江 簌簌、茕茕孑立、掳掠、马厩、通衢大道 多舛、缱绻、瘠薄、夙愿、迷惘 干瘪、疲惫、簇新、绯红、颓垣 荒冢、蹂躏、齑粉、肇、苗裔 孟陬、揆、枷锁、洞窟、镬 模糊、锦标、赊账、旌旗、缙绅 萃、纾祸、觇、翌日、遽 羁縻、西二阃、诋、诟、自刭 邂逅、毗陵、愧怍、阉、祠 湮、赀、缇骑、詈、溷藩 缳、牖、逡巡、鬈曲、目眦 蹙眉、褶皱、撇开、窥视、皮靴 怜悯、时髦、取缔、镶嵌、云翳 攥、滞笨、媲美、一蹴而就、昙花一现 有史可稽、销声匿迹、回溯、遮蔽、自诩返回 冠冕、残羹冷炙、孱头、脑髓、譬如 蹩进、吝啬、氾南、佚之狐、缒 避匿、叱、驽、刎颈、涘

渚、殆、圃、裘、鯫生 僵硬、脉搏、漫不经心、荒僻、攻讦 斑驳陆离、并驾齐驱、烹饪、壅蔽、飨 攻讦、钳制、疏浚、载舟、黜恶 谬赏 高中语文必修二知识点总结篇六 层峦叠嶂:重重叠叠的山岭。 雷霆万钧:比喻威力巨大。雷霆,暴雷、疾雷,钧,古代的重量单位,合30斤。 缤纷:繁多而交杂的样子。 亭亭:高耸的样子。课文用亭亭笔立形容一座高峰。亭亭玉立一词的亭亭形容女子身材细长秀美或花木形体挺拔,也可以写作婷婷。 婀娜:姿态柔美的样子。 眺望:往远处看。 小心翼翼:形容举动十分谨慎,一点不敢疏忽。 莽莽苍苍:草木苍翠茂密,原野景色迷茫。 神妙莫测:神奇巧妙达到难以猜测的程度。 云蒸霞蔚:形容景物灿烂绚丽。 荒诞不经:极不真实,极不近情理。 茕茕孑立:形容孤孤单单,无依无靠。 通衢大道:八达的道路,大道。 多舛:指平生的遭遇、经历不顺。 养尊处优:生活在优裕的环境中(多含贬义). 蕴藏:蓄积而未显露或未发掘。 瘠薄:(土地)缺少植物生长所需要的养分、水分,不肥沃.

高中语文必修二会考基本篇目知识要点

必修二会考基本篇目知识要点 一、《我与地坛》 1.文章的中心内容: 第一部分主要写“我”对人生新的感悟。 第二部分写“我”常来地坛带给母亲的痛苦,表达了对母亲的怀念。 可见,本文主要表达了“人应该面对现实,以积极的态度去迎接种种挑战”的感悟,及对母亲的深切怀念之情。 2.作者从地坛公园的景物中感悟到的人生真谛: 进入史铁生眼中的是些小昆虫和构成昆虫生长背景的草木,它们全很卑微,繁华都市中行色匆匆的健康人无暇也无意关注它们,可是它们不是都在按照自己的方式和自然的法则在生存吗?它们并不在意自己栖息地的“荒芜”,有了它们的存在,倒使这里不再“衰败”,毫无疑问,正是这些原来不能引人注意的现象引发了作者的思考:像我们的出生不是由自己决定的一样,死亡也不该由自己决定,有权决定这一切的是上帝——自然法则。我们的任务仅仅是在法则允许的时限和条件下自然地生存,生命的自然进程就可带给个体和周围世界以和谐安宁。 3.文章采用的表现手法:对比。地坛的荒芜却充满生机,与“我”因残废而自伤;“我”不顾母亲感受常来地坛,与母亲承受痛苦却顺着我;“我”与作家朋友等等。通过这些对比充分表现了母亲对“我”的深爱和“我”对母亲无限的怀念之情。 4.景物描写的作用: 第一,有衬托作者心境的作用; 第二,为作者的思考提供了一个特定的“情绪背景”,在那样一个安谧、沉寂、荒芜的背景上,最容易展开对生命的思考。 第三,景物描写本身,实际上也是对“生命”对“世界”(世界本身也是生命)的解读。请看这一段:“十五年中,这古园的形体被不能理解它的人……所以我常常要到那园子里去。”这不是写出一种永恒吗? 二、《最后的常春藤叶》 1.作家作品 欧·亨利(1862-1910),美国短篇小说家。一生写了300多篇短篇小说,大部分反映了下层人物辛酸而又滑稽的生活。这些作品以其幽默的生活情趣,“含泪微笑”的风格被誉为“美国生活的幽默百科全书”。他的作品往往有一个突出的艺术特点——出人意料的结局,故事奇特又耐人寻味,情节动人而笔触细腻。 2.文本解读:按照故事的发展概括小说的情节。找出时间线索和人物、情节的对应关系。.一明一暗两条线索是由什么将其串在一起的呢? 环境:社会下层艺术家聚居的小区 特点:街道错综复杂居住空间狭窄苔藓遍地阴暗潮湿穷苦 风格:古香古色艺术气息浓厚 人物:贝尔曼琼珊苏艾医生——社会底层的小人物 情节:贝尔曼画最后的常春藤叶而挽救了把生命寄托在落叶上的琼珊 整个故事发生在四天里:十一月:琼珊病倒; 一天早晨:琼珊病重;这天夜里:贝尔曼画常春藤叶;

高中语文知识点必修二

高中语文知识点必修二 (经典版) 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 序言 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 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演讲稿、总结报告、合同协议、方案大全、工作计划、学习计划、条据书信、致辞讲话、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 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peech drafts, summary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project plans, work plans, study plans, letter letters, speeche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Want to know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different sample essays, so stay tuned!

高中语文必修二知识点归纳整理

高中语文必修二知识点归纳整理 必修二是高中语文下学期的课程,有哪些知识点要学生深入学习的呢?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高中语文必修二知识点,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中语文必修二知识点 一、背诵默写容易写错的字 《诗经·氓》 氓之蚩蚩匪来贸丝来即我谋匪我愆期将子无怒乘彼垝垣既见复关尔卜尔筮,体无咎言以我贿迁于嗟鸠兮无食桑葚无与士耽犹可说也其黄而陨。自我徂尔淇水汤汤,渐车帷裳士贰其行士也罔极靡室劳矣夙兴夜寐咥其笑矣淇则有岸,隰则有泮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信誓旦旦,不思其反 《涉江采芙蓉》涉 《短歌行》 唯有杜康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何时可掇?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心念旧恩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 《归园田居》 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开荒守拙归园田榆柳荫后檐暧 1/ 12

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桑树颠虚室樊笼返自然。 《兰亭集序》 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kuài)稽禊(xì)事少长(zhǎng)咸集茂林修竹映带左右流觞(shāng)曲水亦足以畅叙幽情惠风和畅俯察品类之盛足以及视听之娱游目骋怀悟言一室之内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犹不能不以之兴怀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jiē dào)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shāng)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赤壁赋》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浩浩乎如冯虚御风击空明兮溯流光客有吹洞箫者如怨如慕余音袅袅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苏子愀然,正襟危坐山川相缪,郁乎苍苍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知不可乎骤得苟非吾之所有惟江上之清风(比较:唯见江心秋月白取之无禁杯盘狼籍。洗盏更酌肴核相与枕藉乎舟中 《琵琶行》 《短歌行》 唯有杜康 2/ 12

高中语文第二单元文学常识汇编必修二

高中语文必修Ⅱ第二单元文学常识汇编 《诗经》——楚辞——文人五言诗和乐府——唐诗——宋词——元曲 (一)《诗经》: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共收录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诗歌305篇。分为风、雅、颂、三大类,风——15国风,民间歌谣,;雅——大雅和小雅,宫廷颂歌;颂——周颂、鲁颂和商颂,是宗庙祭祀的乐歌。表现手法有赋、比、兴。风、雅、颂、赋、比、兴合称为六义。开创了我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先河。 其中风、雅、颂是按不同的音乐分的。郑樵云:“风土之音曰风,朝廷之音曰雅,宗庙之音曰颂。”(《通志序》) 风,即国风,是各地的民歌,诗经中共有十五国风。 比较常见的篇目如《关雎》、《蒹葭》、《氓》、《七月》等。 雅,包括大雅和小雅,多数为公卿贵族所做,一般看作“正声”。 常见的篇目如《采薇》、《鹿鸣》、《江汉》、《思齐》(前两篇属小雅,后两篇属大雅)等。 颂,即祭祀和颂圣的乐曲,分为周颂、鲁颂和商颂。 常见的篇目如《我将》、《有客》、《玄鸟》等。 赋、比、兴的按表现手法分的。 按朱熹《诗集传》中的说法,“赋者,敷也,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者也”。就是说,赋是直接铺陈叙述。是最基本的表现手法。 如“死生契阔,与子成悦。执子之手,与子携老”,即是直接表达自己的感情。 “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即比喻,明喻和暗喻均属此类。 如《魏风·硕鼠》、《邶风·新台》都是通篇用比的。 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即起兴,用其他东西引出要说的内容。 如“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即是用雎鸠鸟在河中叫起兴。《魏风·伐檀》也是用兴这种表现手法的突出例子。 起兴常常同时用。 《诗经》所收集的诗,都是可以配乐歌唱的。根据音乐及诗歌形式、内容、语言的不同,《诗经》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风是带有地方色彩的音乐,包括十五“国风”,即十五个地方的民间歌谣。“国风”保存了大量劳动人民的口头创作,具有浓厚的民歌特色。这部分诗歌的内容具有鲜明的现实主义特色,反映了当时人民的生活处境及思想意识、审美观念,表达了他们对社会生活的真实感受和深刻认识。“国风”的语言朴素、鲜明,富于形象性,多处,用双声、叠韵、叠字等,表达准确优美。形式上多是四言成句,隔句用韵,富有节奏感和音乐感。重章叠唱,有一唱三叹的艺术美感,是《诗经》的精华部分。雅是周王朝直接统治区的音乐。颂有形容的意思,是宗庙祭祀用的舞曲。雅诗的内容多描写统治阶级的日常生活,常用在宴会歌舞中。颂诗的内容多是歌颂周王朝祖先的“功德”,常在祭祀宗庙时演出。雅诗和颂诗都是统治者在特定场合演出的乐歌,但雅诗的篇幅较长,分章分节,句法整齐,流畅通顺,有些还偏重于抒情,加上比兴手法的,巧妙运用,有较强的形象性和感染力,颂诗具有极为浓厚的宗教文学色彩,形式较为古板呆滞,诗歌语言也显得典雅沉重。雅诗分为“大雅”和“小雅”,颂许则分为“周颂”、“鲁颂”和“商颂”。 风、雅、颂与赋、比、兴被统称为《诗经》的“六义”,成为《诗经》最具代表性的六个特点。“风雅”和“比兴”更成为《诗经》中所体现出来的现实主义创作精神的代称。

人教版必修二语文必背知识点

人教版必修二语文必背知识点 【篇一:人教版必修二语文必背知识点】 《荷塘月色》朱自清《诗经》《离骚》《孔雀东南飞》《涉江采芙蓉》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 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短歌行》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契阔谈讌,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归园田居》 (其一) 陶渊明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反自然。 《兰亭集序》王羲之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是也。 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 流觞曲水,列坐其次。 虽无丝竹管弦之胜,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胜,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虽趣舍万殊,静噪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怏然自足, 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 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 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后之视今,亦犹今视昔,悲夫!固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 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后之览今,亦将有感于斯文。 《赤壁赋》苏轼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于是饮酒乐甚,扣弦而歌之。 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 渺渺,如泣如诉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 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 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 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 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

高中必修二第一单元语文知识点总结

高中必修二第一单元语文知识点总结 推荐文章 高考语文必修三课内作文素材集锦热度:人教版语文必修五第一单元测试卷热度:高中语文必修四课本作文活素材+趋势预测热度:高三语文必修一知识点整理汇总归纳热度:2017高考语文必修文学常识汇总归纳热度: 高中必修二第一单元学习已经结束,对知识点进行整理可以课堂知识。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高中必修二第一单元语文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中必修二第一单元语文知识点1:根据拼音写汉字 duó步( )niǎo娜( )mí望( )yuán女( )wěngwěng郁郁( ) chàn动( )wǎn然( )shà时( )miǎo茫( )落ruǐ( )jiá袄( ) tuí废( ) qí韵( )房lǐn( )xùn鸽( )pì如( )细nì( ) jīng叶 ( )婆suō( )敛jū( )移xǐ( )hé辙之鲋( ) 圆hú( )尘gòu( )yǒu黑( )zhà栏 ( )俯kàn( )水wō( ) 虚zhì( )cháng徉( )miù斯( )chéng清 ( )曲zhé( )niǎo娜( ) 混dùn( )葱lóng( )yī澜 ( )黑xū xū( )mò mò含情 ( ) xiāo皮( )剥xūe ( )xiān腰( )qiàn夫( )一chuán破屋( ) jùn秀( )幽jìn ( )jīn不住( )安níng ( )nìng愿( )chuāng伤( ) lù水( )lòu相( )厚báo ( )刻bó( )bò荷( )cēn差( ) 人shēn ( )疏luò( )lào枕( )là在后面 ( )大大luōluō( ) zhé叠( )shé耗( )chā别 ( )参cī( )chà劲( )出chāi ( ) zháo急( )走zhe ( )zhāo数( )独chǔ( )妙chù( )pǐ好( ) 点zhuì( )chuò学( )chuò泣( )拾duō( )pì静( )bì让( ) pì如( )diàn记( )diān量( )diǎn脚( )huái树( )kúi伟( ) guī宝( )鬼mèi( )péi衬( )bèi蕾( )péi偿( )lǎ叭( ) qí路( )qí岖( )xī沥( )婆sūo( )穿zhuó( )kuì疚( ) 煤xiè( )piē见 ( )颤lì( )chuàng建( )hè枪实弹( )hé包( ) 敛jū( )囚xì( )潭zhè寺( )cān与( )yī郁( )咳sòu( )

高一语文必修二必背

高一语文必修二必背 高一语文必背知识点必修二1 《氓》 【原文释义】 氓之蚩蚩(氓,(méng):古义指男子;蚩蚩:老实的样子;之:结构助词,取消句子的独立性),抱布(货币,一说布匹)贸(买)丝。匪(通“非”,不是)来贸丝,来即我谋(来找我商量婚事。即:靠近;我谋:宾语前置)。送子(对男子的敬称)涉淇(渡过淇水。淇:淇水,卫国的河流),至(到)于顿丘(地名)。匪我愆期(推延日期。愆(qiān):过,误),子无良媒。将(音(qiāng),请,希望)子无怒,秋以为期(把秋天当作婚期)。 乘彼垝垣(登上那破旧的墙。乘:登上;垝垣:垝(guǐ),垝垣:破颓的墙),以(目的连词,来)望复关(诗中男子的住地。一说返回关来)。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泪流貌)。既见复关,载(相当于连词“则”)笑载言。尔卜尔筮(你用龟甲和蓍草占卦。卜:用龟甲卜吉凶;筮(音诗):用蓍草占吉凶),体无咎言(卦象没有不好的话。体:卦体,卦象;咎言:凶,不吉之言)。以尔车来,以(介词,把)我贿(财物,嫁妆)迁。 桑之(结构助词,取消句子的独立性)未落,其叶沃若(润泽貌)。于嗟(相当于“吁嗟”,叹词)鸠(斑鸠。传说斑鸠吃桑葚过多会醉)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指男子)耽(沉湎于爱情)!士之耽兮,犹可说(通“脱”)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坠落)。自我徂尔(到你家,嫁与你),三岁食贫(多年过着贫苦的生活。三岁:指多年)。淇水汤汤(水盛流貌),渐(沾湿)车帷裳(女子车上的布幔)。女也(语气词,表示停顿,下面同此)不爽(差错),士贰(差错)其行(德行)。士也罔极(没有准则,行为不端),二三其德(三心二意)。 三岁为妇,靡室劳矣(不以操持家务为劳苦。靡:无,不;室劳:指家务活);夙兴夜寐(早起晚睡。夙:早),靡有朝矣(不止一日)。言既遂矣(我在你家既已久了。言:句首语气词,不译;遂:久),至于暴矣(你就对我粗暴,_我了)。兄弟不知(通“智”),咥(音(xī),大笑貌)其(语气词,不译)笑矣。静言(语气词,不译)思之,躬自悼矣(自己独自悲伤。躬:自己,自身)。

高一语文课本必修二知识点

高一语文课本必修二知识点 必修二是高中语文教材中的一本课本,主要涵盖了高一学年的 语文知识点。下面将会介绍必修二中的一些重要知识点,包括文 言文的阅读、古代诗歌、现代散文等内容。通过学习这些知识点,可以帮助同学们提升阅读理解能力,拓宽语言表达的方式和思维 模式。 一、文言文的阅读 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传统文学形式,是我们了解中国传统文化 的重要途径。在必修二中,有许多篇章是以文言文的形式呈现的,包括《岳阳楼记》、《卧春》等。同学们需要掌握文言文的基本 语法知识,比如句式结构、词语用法等。同时,在阅读文言文时,要注意理解文字背后的意义和内涵,思考作者的写作意图和采用 的修辞手法。 二、古代诗歌 古代诗歌是中国文学的瑰宝,必修二中涵盖了许多古代诗歌的 选文,如李白的《静夜思》、杜甫的《月夜忆舍弟》等。同学们 需要学会欣赏和体味古代诗歌的美,了解古代诗歌的各种形式和

特点。同时,也需要学会分析诗歌中意象的运用和思想感情的表达,用适当的词语和修辞手法进行解读。 三、现代散文 除了古代文学,必修二中还包含了一些现代散文的选段,如郭 沫若的《南京!南京!》、《狂人日记》等。现代散文是对当代社会现象和人类情感的抒发,通常体现出鲜明的个人思想和情感表达。同学们需要学会分析现代散文中的观点、情感和修辞手法,理解 作者的写作意图和对社会现象的思考。 四、修辞手法 无论是文言文、古代诗歌,还是现代散文,修辞手法是一种常 用的表达方式。必修二中涵盖了许多修辞手法的运用,如比喻、 拟人、夸张等。同学们需要学会辨别修辞手法的使用,并分析其 在文本中的效果和意义。通过对修辞手法的理解和运用,可以提 升自己的表达能力,使语言更加生动有力。 总结起来,必修二是高中语文课本中一本重要的教材,通过学 习其中的知识点,可以帮助同学们提升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 能力。文言文的阅读、古代诗歌、现代散文以及修辞手法的运用,

高一语文必修二必考知识点

高一语文必修二必考知识点 【导语】进入高中后,很多新生有这样的心理落差,比自己成绩优秀的大有人在,很少有人注意到自己的存在,心理因此失衡,这是正常心理,但是应尽快进入学习状态。作者高一频道为正在努力学习的你整理了《高一语文必修二必考知识点》,期望对你有帮助!【篇一】高一语文必修二必考知识点 (一)通假字 1.长乐王回深父。父,通“甫”,古代对男子的美称。 (二)词类活用 1.始舍于其址。舍:名词活用为动词,筑舍定居。 2.名之曰褒禅。名:名词活用为动词,命名,称呼。 3.有泉侧出。侧:名词作状语,在一侧。 4.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深:形容词用作名词,深度。 5.好游者亦不能穷也。穷:形容词活用为动词。穷尽,走到头。 6.而其见愈奇。见:动词作名词,见到的景象。 7.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至:动词用作名词,到达的人。 8.火尚足以明也。明:形容词用作动词,照明。 9.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极:形容词作动词,纵情享受。 10.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险远:形容词用作名词,险远的地方。 11.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 谬: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弄错,使……错。 传:动词作名词,流传的文字。

名:名词作动词,说明白。 (三)文言固定句式 1.其孰能讥之乎?(难道……吗?) 2.何可胜道也哉!(哪里……呢!) 3.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寻思而慎取之也。(这就是……的原因。) (四)省略句、判定句 1.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之以怠。(宾语) 2.余于仆碑,又以之悲夫古书之不存。(宾语) 3.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 4.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寻思而慎取之也。 (六)状语后置句 1.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虫鱼、鸟兽,常常有得。 (七)重点翻译句 1.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 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2.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 (八)多义词 1.乃 ①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副词,表示判定,可译为“是”“就是”) ②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何也(竟,竟然,竟然)

高中语文必修二知识点汇总

高中语文必修二知识整理 第一单元 1、《荷塘月色》朱自清 一、作者简介:朱自清:原名自华,字佩弦,诗人、散文家、学者,又是民主战士、爱国知识分子。作品有诗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伦敦杂记》,收在《朱自清文集》里。散文名篇有《背影》、《绿》、《匆匆》、《荷塘月色》、《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等。二、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翁仲(wēng)蓊郁(wěng)酒瓮(wèng) 踱步(duó)媛女(yuàn)婵媛(yuán) 脉脉(mò)脉络(mài)乘凉(chéng) 煤屑(xiè)独处(chǔ)乍看(zhà) 颤动(chàn)颤栗(zhàn)战栗(zhàn) 翁仲:指墓前的石人。婵媛:婵娟;(姿态)美好。 嬉戏(xī)桂棹(zào)水藻(zǎo) 衣裳(shang)霓裳(cháng)旋律(xuán) 旋风(xuàn)宁静(níng)宁愿(nìng) 鹢首(yì)梵婀玲(fàn.ē)纤腰(xiān) 翩跹(xiān)迁延(qiān)阡陌(qiān) 束素(shù)速度(sù)似乎(sì) 似的(shì)暂时(zàn)崭新(zhǎn) 三、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袅娜(niǎo.nuó)凫水(fú) 倩影(qiàn)靓女(liàng) 霎时(shà)刹那(chà) 倾泻(xiè)泄露(xiè) 宛然(wǎn )婉约(wǎn ) 酣眠(mián)岷山(Mín) 敛裾(jū)拮据(jié.jū) 虎踞(jù)倨傲(jù) 点缀(zhuì)辍学(chuò) 啜泣(chuò)参差(cēn.cī) 惦记(diàn)掂量(diān) 拈花(niān)黏稠(nián) 斑驳(bān)弥望(mí) 消弭(mǐ)麋鹿(mí) 2、《故都的秋》郁达夫 一、作者简介:郁达夫(1896——1945),原名郁文,浙江富阳人,中国现代小说家、散文家。1945年在苏门达腊被日寇杀害,1952年被中央人民政府追认为革命烈士。1921年第一部小说集《沉沦》问世,1923年《春风沉醉的晚上》、《薄奠》。作品风格清新,抒情浓烈,有感伤情调,有时流露出颓废色彩。 二、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厦门(xià)大厦(shà)蟋蟀(xī.shuài) 平仄(zè)混沌(hùn.dùn)馄饨(hún.tun) 露脸(lòu) 夹被(jiá) 三、根据拼音 赏玩(shǎng) 拓展(tuò) 芦花(lú) 傀儡(kuǐ) 落蕊(ruǐ) 掾吏(yuàn) 凛然(lǐn) 大笔如椽:像有名的作家。如: 掾吏:分曹治 秋蝉(chán) 啼唱(tí) 并蒂(dì) 秃鹫(tū) 鳜鱼(guì) 3、《囚绿记 一、作者简介着有《罗亭》《鲁 二、给下列加 果实累累(lé 抉择(zé 淅沥(xī 似的(sh 速度(sù 提防(dī 三、根据拼音 炎热(yán) 姓焱(yàn) 直接(jiē) 凋敝(bì) 清澈(chè) 掣肘(chè) 遐迩(xiá) 纯粹(chún) 掣肘:拉住胳 直截(言语、 瞥见:一眼看 跌宕(diē) 蕈菌(xùn) 蘸酱(jiàng) 抑郁(yì) 骄傲(jiāo)

高一语文必修二必背篇目归纳

高一语文必修二必背篇目归纳 【导语】高中语文学习的范畴很广,但有一些古诗词篇目是必须 要掌控的知识。作者为各位同学整理了《高一语文必修二必背篇目归纳》,期望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1.高一语文必修二必背篇目归纳篇 一 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 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间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鹊桥仙 秦观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 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 岂在朝朝暮暮! 声声慢 李清照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 桐更兼细雨,到傍晚,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扬州慢

姜夔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渐傍晚、清角吹寒,都在空城。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二十 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2.高一语 文必修二必背篇目归纳篇二 蜀相 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 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 泪满襟。 石头城 刘禹锡 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孤寂回。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 女墙来。 锦瑟 李商隐 锦瑟无故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 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 已怅惘。 书愤 陆游

高一语文必修二必背篇目集锦

高一语文必修二必背篇目集锦 ----WORD文档,下载后可编辑修改---- 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范本,欢迎借鉴参考阅读下载,侵删。您的努力学习和创新是为了更美好的未来! 高一语文必修二必背篇目一、卫风-;氓《诗经》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送子涉淇,至于顿丘。 匪我愆期,子无良媒。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乘彼垝垣,以望复关。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 尔卜尔筮,体无咎言。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 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自我徂尔,三岁食贫。淇水汤汤,渐车帷裳。 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言既遂矣,至于暴矣。 兄弟不知,咥其笑矣。静言思之,躬自悼矣。 及尔偕老,老使我怨。淇则有岸,隰则有泮。总角之宴,言笑晏晏。 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二、离骚屈原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謇朝谇而夕替; 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芷;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尤未悔; 众女疾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 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 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 忳郁邑余挓傺兮,吾独穷困乎此时也; 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 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 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

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诟; 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 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 回朕车以复路兮,及行迷之未远; 步余马于兰皋兮,驰椒丘且焉止息; 进不入以离尤兮,退将复修吾初服; 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 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 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 芳与泽其杂糅兮,唯昭质其犹未亏; 忽反顾以游目兮,将往观乎四荒; 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 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 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 三、赤壁赋苏轼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高中语文必修二文言文重点常识汇总

高中语文必修二文言文重点常识汇总 文言文中会涉及到很多常识,高中学生在语文必修二课程学习中也不例外,下面是店铺给大家带来的高中语文必修二文言文重点常识,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中语文必修二文言文重点常识 《诗经》两首 1.《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又称“诗三百”,共收诗305篇。内容分为“风”“雅”“颂”,主要手法是“赋”“比”“兴”。开创了我国现实主义创作手法的先河。 《诗经》“六义”指的是风、雅、颂、赋、比、兴,前三者指的是诗的不同体制;后三者指的是诗的不同表现手法。朱熹在《诗集传》中解释说:“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者也”,“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 2. 古代少年男女把头发扎成丫髻,叫总角,后来用总角指代少年时代。 《离骚》 1.《离骚》是《楚辞》的代表作,是我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楚辞体”是楚地的诗歌形式,方言声韵,描写楚地的风土人情,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以《离骚》为典型代表,故又称“骚体”。《离骚》开创了我国浪漫主义创作手法的先河。 2.《诗经》和《楚辞》分别是先秦时期北方中原文化和南方楚文化的辉煌结晶,中国文学史上往往将“风”、“骚”并称,“风”指《国风》,代表《诗经》;“骚”,指《离骚》,代表《楚辞》。《诗经》与《楚辞》分别是中国文学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传统的两大源头。 《孔雀东南飞》 1.《孔雀东南飞》是我国古代汉民族最长的叙事诗。它北朝的《木兰诗》(别称《木兰辞》)并称“乐府双璧”。 乐府三绝:《孔雀东南飞》、《木兰诗》与唐代韦庄的《秦妇吟》。

2.结发:古代成婚之夕,男作女右共髻束发。后称原配为结发夫妻。 3.秦罗敷:“秦”是古诗中美女常用的姓,“罗敷”古代美女的通称。 4.伏惟:下级对上级或晚辈对长辈说话表示恭敬的习惯用语。 5.床:古代的坐具。 6.新妇:古代年轻妇女对夫家的长辈或平辈的自称。 7.初阳岁:冬至以后,立春以前。 8.下九:古代农历每月十九为下九,是妇女欢聚的日子。二十九为上九,初九为中九。9.六合:古人结婚要选好日子,要年、月、日的干支(干,天干,指甲、乙、丙、丁……;支,地支,指子、丑、寅、卯……;年月日的干支合起来共六个字,例如甲子年,乙丑月,丙寅日)都相适合,叫六合。又指东、西、南、北、天、地。 10.青庐:用青布搭成的篷帐,是举行婚礼的地方。盛行于东汉到唐。 11.箜篌:古代的一种弦乐器,23弦或25弦,分卧式、竖式两种。 12.妾:旧时妇女谦卑的自称。 13.公姥:公公和婆婆。 14.适:出嫁。(始适还家门:刚出嫁不久就被休回娘家) 15.黄昏:十二时辰之一,是戌时(相当于现在的19时至21时)。 16.人定:是亥时(相当于现在的21时至23时),这里指夜深人静的时候。 17.十二时辰制,西周时就已使用。汉代命名为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中、日中、日昳、晡时、日入、黄昏、人定。又用十二地支来表示,以夜半二十三点至一点为子时,一至三点为丑时,三至五点为寅时,依次递推。 18.古代夜晚分为五个时段,称为五更或五夜。 19.建安:汉献帝年号。中国古代的帝王除有姓名之外,往往还有庙号、谥号、尊号和年号。这些称号多见于史书。(1)庙号:庙号始于西汉,止于清朝,是封建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的名号。一般

高一语文必修二背诵篇目归纳

高一语文必修二背诵篇目归纳 【导语】古诗词是高中语文必考的内容,对古诗词的记忆背诵是 很有必要的。高一语文必修二必背篇目有哪些呢?作者为各位同学整理 了《高一语文必修二背诵篇目归纳》,期望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1.高 一语文必修二背诵篇目归纳篇一 (1)《诗经·氓》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送子涉淇,至于顿丘。匪我愆期,子无良媒。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乘彼垝垣,以望复关。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尔卜尔筮,体无咎言。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自我徂尔,三岁食贫。淇水汤汤,渐车帏裳。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言既遂矣,至于暴矣。兄弟不知,咥其笑矣。静言思之,躬自悼矣。 及尔偕老,老使我怨。淇则有岸,隰则有泮。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2)《诗经·采薇》 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归曰归,岁亦莫止。靡室靡家,玁狁之故。不遑启居,玁狁之故。采薇采薇,薇亦柔止。曰归曰归,心亦忧止。忧心烈烈,载饥载渴。我戍未定,靡使归聘。采薇采薇,薇亦刚止。曰 归曰归,岁亦阳止。王事靡盬,不遑启处。忧心孔疚,我行不来!彼尔 维何?维常之华。彼路斯何?君子之车。戎车既驾,四牡业业。岂敢定居?一月三捷。驾彼四牡,四牡骙骙。君子所依,小人所腓。四牡翼翼,象

弭鱼服。岂不日戒?玁狁孔棘!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3)《离骚》屈原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余虽好修姱以靰羁兮,謇朝谇而 夕替;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芷;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尤未悔;众女疾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固时俗之工巧兮,俪规矩而改错;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忳郁邑余挓傺兮,吾独穷困乎此时也;宁溘死以XX兮,余不忍为此态;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何方 圜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诟;伏清白以死 直兮,固前圣之所厚。 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回朕车以复路兮,及行迷之未远;步余马于兰皋兮,驰椒丘且焉止息;进不入以离尤兮,退将复修吾初服; 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高余 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芳与泽其杂糅兮,唯昭质其犹未亏;忽反顾 以游目兮,将往观乎四荒;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民生各有所 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 (4)《涉江采芙蓉》 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采之欲遗谁? 所思在远道。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 同心而离居,悲伤以终老。 (5)《短歌行》曹操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比方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呦 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讌,心念旧恩。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最新高中语文必修二必背篇目汇总

最新高中语文必修二必背篇目汇总 最新高中语文必修二必背篇目汇总 高中学生在学习到语文必修二课本中,要重点关注课本中必背的 篇目,掌握好高中语文必备篇目很重要。下面是给大家带来的高中语文必修二必背篇目,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中语文必修二必背篇目一、卫风;氓《诗经》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送子涉淇,至于顿丘。 匪我愆期,子无良媒。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乘彼垝垣,以望复关。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 尔卜尔筮,体无咎言。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 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自我徂尔,三岁食贫。淇水汤汤,渐车帷裳。 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言既遂矣,至于暴矣。 兄弟不知,咥其笑矣。静言思之,躬自悼矣。 及尔偕老,老使我怨。淇则有岸,隰则有泮。总角之宴,言笑晏晏。 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二、离骚屈原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謇朝谇而夕替; 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芷;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尤未悔; 众女疾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 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

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 忳郁邑余挓傺兮,吾独穷困乎此时也; 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 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 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 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诟; 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 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 回朕车以复路兮,及行迷之未远; 步余马于兰皋兮,驰椒丘且焉止息; 进不入以离尤兮,退将复修吾初服; 2 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 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 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 芳与泽其杂糅兮,唯昭质其犹未亏; 忽反顾以游目兮,将往观乎四荒; 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 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 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 三、赤壁赋苏轼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 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二必背篇目

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二必背篇目 (实用版) 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 序言 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 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教育资料,如幼儿教案、音乐教案、语文教案、知识梳理、英语教案、物理教案、化学教案、政治教案、历史教案、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 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Moreover,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education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preschool lesson plans, music lesson plans, Chinese lesson plans, knowledge review, English lesson plans, physics lesson plans, chemistry lesson plans, political lesson plans, history lesson plans, and other sample text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

高一语文下册必修二知识点

高一语文下册必修二知识点 【导语】高一新生要根据自己的条件,以及高中阶段学科知识交 叉多、综合性强,以及考核的知识和思维触点广的特点,找寻一套行之 有效的学习方法。今天作者为各位同学整理了《高一语文下册必修二知 识点》,期望对您的学习有所帮助!1.高一语文下册必修二知识点 1、《雨巷》在艺术上有何特点? 《雨巷》运用了象征的抒情手法。诗中那狭窄阴森的雨巷,在雨 巷中徘徊的独行者,以及那个像丁香一样结着愁怨的姑娘,都是象征性 的意象。这些意象又共同构成了一种象征性的意境,含蓄地暗示出作者 既迷惘感伤又有期待的情怀,并给人一种模糊而又幽深的美感。 富于音乐性是《雨巷》的另一个突出的艺术特点。诗中运用了复沓、叠句、重唱等手法,造成了回环往复的旋律柔顺转悦耳的乐感。因 此叶圣陶先生称赞这首诗为中国新诗的音节开了一个“新纪元”。 2、《雨巷》在乎象选用上的特点及好处是什么? 《雨巷》中应当说有三个主要意象:“雨巷”、“我”和姑娘, 这三个表面上看似并不特别的意象事实上深藏着一种极为特别的时空关系,不仅使整首诗所营建的情境显得模糊、虚幻、迷离,更使得对诗的 意义的知道也有了含糊复杂的多义性,三个意象具有某种程度上的一致性,它们统一于一个空间画面内,而且有着同样的情感底色:“独自”、“彷徨”的“我”、“悠久”、“寂寥”、“颓圮”的“雨巷”和“哀怨”、“凄清”、“迷茫”的“姑娘”共同构成了一个黯然、低沉,迷 离而幽长的空间,给人们带来一种孤独、冷寂又带迷茫的情绪。这三个 意象的空间关系又是动态的,三个意象在移动中彼此衬托相互出现:移 动是随着“姑娘”的“飘过”展开的,在这种轻缓的“飘过”中,“姑娘”展演着她的色彩、眼光、气味和姿势,“雨巷”也逐渐由于不断绵 延的“悠久”、“雨的哀曲”和“颓圮的篱墙”变得更为具体,而“我”的期待和企图、败兴和迷茫随着“姑娘”的身影隐隐显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