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释道_天人和谐观

儒释道_天人和谐观
儒释道_天人和谐观

[收稿日期]2008-12-18

[作者简介]魏博辉(1957— ),女,北京市人,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教授,主要从事哲学原理的教学与研究工作。

2009年2月第25卷 第2期

学习论坛

TR I BUNE O F STU DY

Feb 12009Vol 125 No 12

儒释道:天人和谐观

魏博辉

(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社科部,北京100083)

[摘 要]儒释道的“天人和谐观”是在中国特有的生产实践水平基础上,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形成的。在人与自然关系问题的认识上,“天人合一”是儒释道共有的中心理念,从中具体反映出其“整体观”、“平等观”、“内在价值观”等。儒释道从不同角度诠释的“天人和谐观”共同构成了今人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的重要的思想文化基础。

[关键词]人;自然;和谐;儒家;道家;佛家

[中图分类号]B82-05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7608(2009)02-0060-04 一、儒释道的“天人和谐观”导源

在对待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上,中国古代思想文化不同于西方。

最初人类与自然界处于一个和谐浑然的状态,但由于生产实践水平、社会制度、地理环境等各方面的差异,在对人与自然关系问题的认识与处理上,逐渐分化、形成了两种不同的思想文化。

西方文化的发源地古希腊地处海湾和贫瘠的山地,由此使人对大自然产生了恐怖和畏惧心理,形成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尖锐矛盾,人不断地与大自然抗衡、斗争,这种矛盾通常以人与神的对立形式表现出来。如古希腊悲剧之父埃斯库里斯写的《被缚的普罗米修斯》,其中诗人采用了神话题材,描述了普罗米修斯从天上偷下火种给予人类的故事。普罗米修斯触怒了宙斯,被锁在高加索山岩而受苦。从另一方面而言,他们又把神人化,借用这种笔法鼓舞人们去与大自然抗争,因此他们更加注重征服自然的技术力量,以支配自然界。由于那里沿海的一些国家地处海湾,便于航运,在与大海的搏斗中,使得他们不但发展了航海业,而且也促进了商业的日渐繁荣与昌盛,经济得到了发展,扩大了与外界的交流。在他们一次次地战胜自然的过程中,更加激起了他们对自然界新的兴趣。由于他们注意观察和分析客观外界,观察分析自然,因而把人与自然、主体与客体、物质与精神对立起来思索,逐渐形成了不同于古老东方的“天人合一”的“主客二分”的思想文化。

在古代,普罗泰戈拉就提出了“人是万物的尺度,是

物存在的尺度”的命题,为“以人为中心”置于自然之中的观点奠定了基础。西方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把主体和客体加以对立来看待,把人抽象出来作为具有能动思辨的主体,把自然看成是主体的认识对象,人从外部客体回溯到人自身,人成为自然客体的主宰,成为自然的尺度。主体具有本位性,“人为自然立法”,加之科技理性的发展,为人类征服自然提供了重要的支撑点。由此,便形成了“人类中心主义”。

中国自古是一个农业国家,在以农业为主,具有整体性的亲族性文化的背景下,又由于封建社会制度进一步把人牢牢地束缚在土地上,面朝黄土背朝天,不与外界交流,因此,逐渐使人们养成了一种乐于耕种、随遇而安的心理习惯,不患贫而患不安。他们追求安稳、和谐,形成了如此的心理结构。在与土地打交道的过程中,人们敬畏自然,依赖自然,消极地对待人为之作及其变化。《列子》中有这样一个故事:宋国国君有一次叫一个巧匠把一片玉石雕成树叶。三年以后雕成了,把这片雕成的叶子放在树上,谁也难以辨出真假,因此国君非常高兴。但列子听了这件事后,便说:“使天地之生物,三年而成一叶,则物之有叶者寡矣!”这是赞美自然,谴责人为

[1]

的观点。中国这种“农”的生活方式使人们顺乎自然,将人与自然浑然视为一个整体,天人相依,“万物一体”,精神和物质相融。逐步感觉到宇宙自然界是一个整体,于是出现了整体的意识。在《周易》中往往从一卦象中引出一条人事原则,如《周易》中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

不息。”(乾卦)“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坤卦)“云

雷,屯,君子以经纶。”(屯卦)“山下出泉,蒙。君子以果行育德。”(蒙卦)“天与水违行,讼。君子以作事谋始。”(讼卦)“天地交,泰。后以财成天地之道,辅相天地之宜,以左右民。”(泰卦)“地中有水,师,君子以容民畜众。”(师卦)等等,其中引出的有关于人的生活及道德方面的原则,也有关于政治制度方面的原则,反映出了天人相合的思想。所以,中国古代哲学将人、自然、社会加以融合思考。再就渗透于中国传统文化主题中的“阴阳”而言,可适用于社会、自然和人事。“阴阳”既可指政治上的君臣,又可指伦理上的夫妇,还可以指光明与黑暗,等等,中国古人不断地研究阴阳的各种组合,形成了一套宇宙发生、发展的原理,在《易经》中可见这一整体、系统的思想。古人的“天人和谐观”为我们今人留下了宝贵的思想财富。

二、儒释道的“天人和谐观”

“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的思想是中国古代一个重要的思想文化支柱,它体现在儒释道的思想理论当中。

1.儒家的“天人和谐观”

儒家学说的基本特征是把人、自然、社会看成一个和谐的整体,主张“天人合一”。认为“生生之德”是自然界的目的性之表现,也是其最高价值,它要通过人的德性践履而实现。儒家既注重人为,又尊重自然(“天”),如孔子、孟子兼重天人。故儒家提出“天地之大德曰生”,“天命之谓性”等学说,将人的生命归为自然界的“天德”、“天命”,人与自然界有着生命的联系,把人融入自然界中,人类才找到了自己真正的家园。所以,天道人道,一以贯之,人之心性,含有天之性德。具有生命意义的“天”(宇宙自然界)的根本,亦是人之德性之根源,人之德性亦是天之根本的流行与体现。

孟子说:“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存其心,善其性,所以事天也。”[2]性在于天,人之性乃受于“天”,所以知性亦就知天,对待天命的一种方法,就是存养心性,即“事天”。儒家经典之一《中庸》一开始就关注“天人之际”的问题,将天命与人性视为一道,指出:“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3]人性是自然赋予的,天是人道之源,性是天之所命。人与自然是一个生命的整体。儒家并不否认在此整体中的人的主体性,但绝不是“人为自然立法”,驾驭、主宰自然的也不是“人类中心主义”,而是“天人合一”,是整体中的主体性。《中庸》说:“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4]人尽量发挥自己及他人天赋中的本性,进而才能充分发挥万物之本性,帮助天地化育万物,与天地并立。说明了人与物、人性与物性的关系。天地化生之物皆为平等,在宇宙自然界的整体中人与物也是平等的,人要尊重生命、尊重万物,人有责任和义务“赞天地之化育”,以达到人与天地三才圆融,生生不息。其中反映了天人相合、天人相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

在董仲舒的哲学中,“天人合一”的思想表现出的是“天人相类”,他提出了“人副天数”的思想理论。他认为:“天有寒有暑。夫喜怒哀乐之发,与清暖寒暑,其实一类也。”[5]春夏秋冬四节和人的暖乐怒哀四气是天人所同有的,无论是人的肉体,还是精神皆为天之副本,“以类合之,天人一也”。他说:“天地之符,阴阳之副,常设于身,身犹天也。数与之相参,故命与之相连也。天以终岁之数成人之身,故小节之三百六十六,副日数也。大节十二分,副月数也。内有五脏,副五行数也。外有四股,副四时数也。”[6]天有者,人亦有,人有者,天亦有,因此,天人之际,合而为一,故“天人合一”。董仲舒所言的“天”有“神”的一面,但在他关于“天、人”思想的论述中,其“天”也有“自然”的一面。

新儒张载进一步发挥了孟子“天人相通”的思想,正式提出了“天人合一”的命题,同时又吸收了佛家和道家的有关思想,把“天”视为宇宙自然界。

张载说:“乾称父,坤称母;予兹藐焉,乃混然中处。故天地之寒,吾其体;天地之帅,吾其性。民吾同胞;物吾与也。”[7]天地就是自然界,人与天地相合,位于天地之中,明确了人在宇宙自然界中的地位。宇宙犹如大家庭,乾坤是其中的父母,人好比子女,肩负着对宇宙大家庭的责任和义务。人的生命是自然界赋予的,人异化于自然,又与自然统一。人与万物皆天地自然所生,人与人、人与万物构成了兄弟伙伴的平等关系,故“民胞物与”。打破了人与人、人与物之间的对立,人我无间,天人合一,这样才能“为天地立心”。天地无心,人有心,人之心要遵循天地(自然)根本的“中心原则”,要继“天德”,而成其性,“体天地之物”,从而达到人与自然的统一,实现“天人合一”。

张载论述了实现“天人合一”的方法。他说:“大其心则能体天下之物;物有未体,则心为有外。世人之心,止于闻见之狭。圣人尽性,不以见闻梏其心,其视天下无一物非我。孟子谓尽心则知性知天,以此。天大无外,故有外之心不足以合天心。见闻之知,非德性所知;德性所知,不萌于见闻。”[8]“大其心”即不为见闻所蔽,不以感性认识而停止,而是要进入理性的“德性之知”,而不致“梏其心”,这种“大心”也是“德性之心”,可视天下无一物非我,无物我内外之分。有无合一,内外合一,人与天合一。如此,正是孟子所言的尽心则知性知天。“大其心”可使人达到“知天”、“事天”的境界,从而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事开太平。

2.道家的“天人和谐观”

道家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问题上,也体现出了“天人合一”的思想。

老子提倡“崇尚自然”和“回归自然”的境界,认为,人的目的和“道”的目的是一致的,人要遵循事物本然的法则和内在的依据,遵循自然的目的性而为之,这也是老子所说的“无为”。《老子》说:“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9]人与天地同为一大,共处于一个统一体当中,虽人与物并非完全等同,但其构成了天地人参合有序的自然和谐的生生之道。这里的自然就是事物的状态而言。实际上,不仅道法自然,天地人效法的也是自然,即以自己的状态为依据,以其内在的原因决定本身的存在和运行,消解外在意志和力量的干扰和阻碍,“纯人”自然。《老子》说:“天地不仁,以万物为芻狗。”[10]天地顺任自然,不偏所爱,天地间的一切事物,须按照自身发展的规律而运动,任凭万物自然生长。道家主张崇尚自然,效法自然,但并不排斥人为之,重要的在于不破坏自然,顺应自然的生命法则而为之。老子认为,天地之所以能长久,是因为它们的一切运作都不是为自己,有道的人不自私,反而能够成就自己。由此想到,当人类战天斗地,违背自然内在的规律时,反而伤害了自身。所以,人与自然要在一个整体中和谐处之。“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11]。无形之“道”生出“一”,形成有形的“有”,再生万物。“一”为天下之母,万物在阴阳两气的相互激荡中构成了新的和谐统一的整体。人在这一和谐体中,与“天地”(自然万物)平等共存,人要尊重、善待、养育自然,也就惠及自身,以达到“长生”。

庄子最早提出了“人与天一”、“万物一齐”的哲学命题,体现了他的“天人合一”的思想。庄子认为万物是齐同、平等的,不分彼此。“齐物”的思想是《庄子》哲学思想的起点和归宿,反映出庄子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和人、物平等的生态理念。

庄子说:“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12]天地万物来源于“无”,事物不同的表现,只不过是其现象而已,一切对立、差别溯源它的本体都是一样的,万物同生一体,故万物一齐,它们皆为平等,事物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对待。所以,“物无非彼,物无非是。自彼则不见,自知则知之,故曰:彼出于是,是亦因彼”[13]。事物都在相互关联之中,并非彼此孤立,彼产生于此,此依存于彼。推之人与自然也是一样。人要从自然之道的立场出发,平等地对待万物,因为人只是万物中的一分子,人并不是宇宙自然界的中心,而在自然界当中极其渺小。“吾在天地之间,犹小石小木之在大山也。方存乎见少,又奚以百多?……人卒九州,谷食之所生,舟车之所通,人处一焉。此其比万物也,不似豪末之在于马体乎?”[14]其中揭示了人在宇宙中的地位,“处一焉”之人要同自然万物共处于一个和合的整体之中,“与天为一”。“天地者,万物之父母也”[15]。这与儒家思想是一致的,把乾坤天地看做是万物的父母,人来源于自然,回归于自然,与自然界形成一个不可分割的生命有机体,得出了“万物一齐”的结论。

如此,“人与天一”,明白天地之德,自然无为者,就是明白了其根本,从而达到天人和谐的和乐之境。庄子说:“夫明白于天地之德者,此之谓之大宗,与天和者也;所以均调天下,与人和者也。与人和者,谓之人乐;与天和者,谓之天乐。”[16]与天地相融无碍,与人相合便为人乐,与自然相合,不施暴予自然,便为天乐,天人和谐而达乐至乐。由此,步入天合人合,“天人合一”,人与天同乐,人与自然和谐之境界。

3.佛家的“天人和谐观”

佛教的生态哲学思想极为丰富。如,“缘起说”、“因果报应说”和“平等观”及有关戒律等,从中都反映出了其生态伦理的思想,都对今人有着重要的启发。

佛教的“缘起说”主张事物、现象相互依靠、相互作用,世间没有不待因缘而孤立的事物,它们皆由于各种原因和条件而形成。佛教认为事物、现象之间的关系为: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彼此构成相互依存的因果关系,一切事物都因条件、原因而生而灭。用于人与自然的关系也是一样,人与自然彼此相联,它们的生灭有无是相互依赖的,它们交摄无碍,互为因果,不相分离,是共同为缘的和谐关系。

佛教“缘起说”中论证了“无”(“空”)和“有”的关系,认为“无”优于“有”,高于“有”,与老庄思想接近。在佛教这里的“无”也是与“有”相对的“空”,《大智度论》中说:“众生空、法空,终归一义,是名性空。”[17]“性空”虚妄不实,也就是“无我”,其中的“我”是指独立的实体,不变的自性,“无我”即“空”、“自性空”。所以,事物因缘起而性空———“色(物质)不异空”,依性空而缘起———“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18]。也就是说没有“空”(“无”),也就没有缘起事物的“有”,“空”(“无”)和“有”相即不离,它们构成了相互转化的、动态发展的整体,彼此生灭无常。佛教“无我”的观点否定了西方所强调的“主体性本位性原则”,在有无相互转化、彼此生灭的整体中,人类不是这个整体中的绝对中心,唯我独尊,与自然完全对立,而是人与自然互为条件、相互作用。这样才能使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动态地发展下去。

佛教的平等观念超越了西方主体与客体、人与自然外在的对立的观念,把彼此平等地看待,平等观是佛教重要的价值观念。“平等”意谓无差别,或等同。佛教认为对于众生要平等视之,故提出“众生平等”。《金刚经》中说:“是法平等,无有高下”,没有高低之分,所以才名为无上正等正觉。“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19]。无更求趣性,其性平等。众生平等,主客不二。这样就不会以“人”为“中心”,把高低贵贱等

强加于事物的身上,人与自然保持各自的独立性,又和谐相融,这是对“天人合一”的另一种诠释。它超越了人与自然“主客二分”的对立观念,与道家的“万物一体”有共同之处。

因此,人与人、人与自然(包括花草树木、山川大地)都是平等的,彼此和谐圆融。并非“非此即彼”,而是“亦此亦彼”,彼此相映相联。我国唐代禅师青原惟信说过这样一段话:“老僧三十前未参禅时,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及至后来,亲见知识,有个人处,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20]“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即说彼此分明,非此即彼。而“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也就是亦此亦彼,事物彼此之间不是决然对立,而是包含着各自独立性,相通相融于一个统一的整体。在这个整体中,无论是有生命,还是无生命的事物都是平等的,有其生存的权利和内在的价值。彼、此无间,人、物无间,“万物一体”,相融相合,从而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所以,人要平等地善待自然,否则“善恶报应,祸福相承”。事实上,当人类破坏了自然环境,也伤及了自己。佛教的因果报应说,即让人们从事善业,将自身与自然融为一体,和谐相处,从而维护生态系统的平衡与稳定。

三、结语

儒释道三者的理论从不同的角度论述或蕴含了“天人合一”的思想。它们的学说具有以下共同特点:第一,整体性。它们把宇宙自然界视为一个整体,人在宇宙中“处于一焉”,人是自然界中的一部分,人与自然形成了相互联系、有机统一的整体。否认了西方的“主客二分”的观点。故“人与天一”,“天地一体”,圆融为一。现代西方哲人也在强调“人与自然”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怀特海认为,当一个实体能将自己所属的更大整体纳入自身的范围之内时,它才是它自身;反之,也只有在它的所有界面都能渗入它的环境,即在其中发现自己的同一个整体的时候,它才是其自身。说明人与自然共存于一个整体。海德格尔认为,人愈把自己“唯一”地当做主体,也就愈益迷误。当人们在主客关系问题上执著、无度地注重追求对主体的效用,失去控制时,也就忽略了整体的存在,人类与自然应融为一体。他强调人与自然的“同一”,希望真正建立人与自然的和谐秩序。当代西方崇尚人与自然和谐的观念与古老的东方“天人合一”的思想走到了一起。第二,平等观。在自然界中,人与人、人与万物是平等的,这否认了西方的“人类中心主义”,淡化了人类的本位性和优越性,故“万物一齐”,与西方的“主体间性”有异曲同工之感。后现代主义对现代主义的“主体性”和“理性主义”进行了批判或“解构”,认为主体不是独立于自然万物的实体,而是处于自然界之中的实体,倡导人性与自然的“同一性”,消解了人的主体性;认为理性至上不是人类社会进步有效的合理力量,消解了绝对的、中心的东西。儒释道的天人和谐观提倡“主体间性”,即认为处于交往关系中的人都是主体,没有客体,以消除人与人之间的对立,在主体间寻找平等化。因此,人与自然、社会、他人之间不再是相互对立,而是相互平等,相互成全。第三,内在价值观。生态系统中所有的事物都具有价值和内在价值。自然作为对象性的存在物同样具有存在的权利和内在的价值。自然界万物虽不拥有自我意识,但它们都有自我组织性和目的性,有对外部力量介入后的应答和反应,所以,自然界不是处于完全孤立、静止的状态。

儒释道的生态理论从不同的角度和方面论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它们共同构成了当今“人与自然和谐论”的重要的思想文化基础。只有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真正达成生态文明,才能实现更好的、科学的可持续发展,这也是人类所追求的最高价值。

[ 参 考 文 献 ]

[1]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34.

[2]杨伯峻.孟子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 1960.301.

[3][4]杨洪、王刚.中庸[M].兰州:甘肃民族出版社,1997.1、54.

[5]北京大学哲学系中国哲学史教研室.中国哲学史教学资料选辑(上)[M].北京:中华书局:1981.298.

[6]张岱年.中国哲学大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174.

[7][8]北京大学哲学系中国哲学史教研室.中国哲学史教学资料选辑(下)[M].北京:中华书局.1982.

37、35.

[9][10][11]陈鼓应.老子译注及评介[M].北京:中华书局,1984.163、78、232.

[12][13][14][15]曹础基.庄子浅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2.30、22、236、270.

[16]郭庆藩.庄子集释[M].北京:中华书局, 1961.458.

[17]任继愈.宗教词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1.703.

[18][19]陈秋平、尚荣.金刚经、心经、坛经[M].北京:中华书局,2007.89、66.

[20]张世英.新哲学讲演录[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68.

[责任编辑:陈晓峰]

都江堰工程

都江堰工程的科学性 摘要:都江堰水利工程由创建时的分水堤、溢洪道、引水口三大主体工程和百丈堤、人字堤等附属工程构成。它首先保证灌区的引水流量, 同时又能防止眠江水携带的泥沙进入灌区, 而且通过合理地布置引水枢纽中的建筑物能够防止汛期多余的水进入灌区, 从而可使灌区免受涝灾。是全世界迄今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 关键词:都江堰分水堤溢洪道无坝引水 都江堰位于岷江由山谷河道进入冲积平原的地方,它灌溉着灌县以东成都平原上的万顷农田。原来岷江上游流经地势陡峻的万山丛中,一到成都平原,水速突然减慢,因而夹带的大量泥沙和岩石随即沉积下来,淤塞了河道。每年雨季到来时,岷江和其它支流水势骤涨,往往泛滥成灾;雨水不足时,又会造成干旱。公元前250年左右战国末期秦昭王襄王年代,蜀郡寺李冰组织人民群众,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用竹、木、卵石修建的一项水利工程,工程历史悠久,规模宏大,布局合理,经久不衰,使成都平原成为“水旱从人,不只饥谨”的“天府之国”。距今已有二千二百多年的历史。 一、都江堰渠首工程: 我国古代人民和水利工作者,经过与岷江洪水作斗争的实践,认识了水道的自然规律,合理的选择地形,因势利导,巧妙的布置了都江堰渠首工程。主要有:鱼嘴、飞沙堰和宝瓶口三项工程组成。三项工程的布局完全符合现代水利枢纽的原则,加之历代总结的一系列科学管理法规,使都江堰历久不衰,举世闻名。 1、分水鱼嘴: 分水鱼咀是设在岷江的江心,它把岷江分为外江和内江。外江是岷江的主流,用 于排洪,经乐山至宜宾汇入长江。内江是人造河道,主要用于灌溉,经宝瓶口流入成都平原。 因为分水鱼咀处于岷江弯道处,内江为凹岸,外江为凸岸。枯水季节,水位下降,河面变宽,上游来水主要集中在内江凹岸一侧,此时内江进水量多,占六成,外江来水少,占四成,保证了成都平原冬春枯水期灌水,蓄水需要,洪水期,水流漫滩。水位上涨。由于外江宽度较内江宽,因而流幅宽,水道断面比内江大,所以其主流流势由内江深槽由外江一侧移动。同时,内江河道水面比降又受飞沙堰和宝瓶口束水顶托的影响,水面比降小于外江。此时,外江进水多,占六成。内江进水少,占四成,避免了内江进水过多造成成都平原的水灾。即所谓“分四六,平潦旱”。 由于分水鱼咀位于弯段的中心,利用弯道水流的特性,使得岷江上游河段带来的大量砂石,大部分泄向凸岸的外江而输送到下游河道,进入内江的则是含矿量较小的表层清水。同时,表层流将水面的木材输往内江直至各条渠道。 分水鱼咀是以金刚堤与下游飞沙堰及宝瓶口相连,构成都江堰的整体。靠内江一侧叫内金刚堤,靠外江一侧叫外金刚堤。 现代水利可以利用泄洪闸泄洪、拦河坝挡水灌溉,这与现代的金属冶炼、加工技术,混 凝土材料,大型施工机械等有利条件有关。在古代没有这些有利条件的前提下,能做到泄洪 和灌溉两不误,鱼嘴的构思确实比较巧妙 2、飞沙堰溢洪排沙:

天人合一思想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

环境生态学与天人合一思想 环境生态学是阐明人与环境间的相互作用及解决环境问题的生态途径即追求可持续发展,而道家的天人合一思想主要说的是把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化解到最小,最终达到和谐统一。;“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季羡林先生对其解释为:天,就是大自然;人,就是人类;合,就是互相理解,结成友谊,顺天者昌,逆天者亡 道家认为,在自然界中,天地人三者是相应的。《庄子·达生》曰:“天地者,万物之父母也。”《易经》中强调三才之道,将天、地、人并立起来,并将人放在中心地位,这就说明人的地位之重要。天有天之道,天之道在于“始万物”;地有地之道,地之道在于“生万物”。人不仅有人之道,而且人之道的作用就在于“成万物”。再具体地说:天道曰阴阳,地道曰柔刚,人道曰仁义。天地人三者虽各有其道,但又是相互对应、相互联系的。这不仅是一种“同与应”的关系,而且是一种内在的生成关系和实现原则。天地之道是生成原则,人之道是实现原则,二者缺一不可。环境生态学主要以人文社会和环境生态学方面国际社会广泛关注的“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战略问题”、“和谐社会和循环型经济”、“人类生存方式与环境生态危机”、“中国21世纪初可持续发展之路”、“环境文化与生存安全”、“全球变暖与地球环境生态安全”、“臭氧层破坏对地球环境生态的影

响”、“酸雨对地球环境生态的影响”、“城市化对城市环境及区域气候的影响”、“沙漠-绿洲生态系统水热输送及相互作用数值模拟”、“中国西部水资源开发与可持续发展问题”。 在内容上,环境生态学是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其内容和体系尚在不断地发展之中,其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 2 )环境污染的生物效应。( 3 )环境污染的综合治理。( 4 )环境污染的监测与评价。( 5 )环境污染对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的影响。而天人合一思想在内容上主要是自然万物与人在发展的过程中相互统一,在孟子梁惠王上中提出:数(c ù)罟(gǔ)不入洿(wū)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 在研究对象上,环境生态学研究重点是环境污染的生态学原理和规律、环境污染的综合治理、自然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废弃物的能源化和资源化技术,研究目的是改善不断恶化的生态环境,达到资源的永续利用,促进经济、环境和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环境生态学的研究对象是污染的环境对整个生态系统(以生物为主)的影响。它是研究生态系统中的生物与污染的环境两者之间作用与反作用、对立与统一、相互依赖与相互制约、物质的循环与代谢等一系列相互作用的规律,以及支配这些规律的内在机理。生命系统与人为干预的环境系统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可以表现为各级水平,所以,环境生态学的研究对象既包括从宏观上研究环境中污染物和人为干预的环境对

浅析儒释道三教关系和佛教在中国的发展传播

浅析儒释道三教关系和佛教在中国的发展传播 中国佛教文化是整个中华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作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的佛教虽然创立于古印度,却兴盛在中国。外来佛教传入中国以后,即经历了一个不断中国化的过程。在中国社会历史条件的影响和制约下,在同传统思想文化的相互冲突与相互交融中,佛教逐渐发展成为中国的民族宗教,形成了富有特色的中国佛教文化. 外来佛教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始终与中国固有的以儒、道为代表的思想文化处在相互冲突和相互融合的复杂关系之中,儒佛道三教在冲突中融合,在融合中发展,这构成了汉代以后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重要内容。正是在三教的冲突和融合中佛教不断得到了发展,而中国佛教发展的历史其实也是一部三教关系史。源远流长的中国思想文化经过数千年的递嬗演变最终形成了以儒家为主、以佛道为辅的“三教合一”的基本格局。从三教关系中来透视中国佛教发展的历史,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佛教在中国的发展传播。 佛教中国化在不同历史时期具有不同的内容和特征,大体经历了两汉时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依附、迎合、调和,魏晋南北朝时期传统儒道共存并进、冲突交流,隋唐时期吸收融合、独立创造,以及入宋以后,内外融合、渗透合一的历史过程。 宗教传播既是宗教生命力的表征,也是其救世精神的要求。两汉之际,佛教东传华夏,开始了它的中国化(也就是与儒道相融合)的进程。 首先来说一下政治传播,宗教对国家的政治影响是通过宗教对政治人物和政治过程的影响、通过宗教组织的强大舆论攻势和政治动员效果来实现的。比如说宗教参政议政:南北朝时期史称“黑衣宰相”的僧人慧琳和史称“山中宰相”的道士陶弘景都曾积极参与国事。宗教领袖与国君和政要互动实际上是相互需要和利用

2020智慧树,知到《中华传统文化与人生修养》章节测试完整答案

2020智慧树,知到《中华传统文化与人生修养》章节测试完整答案 智慧树知到《中华传统文化与人生修养》章节测试答案 第一章 1、下列哪项不属于传统文化的特征? A.传统是延续性的 B.传统是指向未来的 C.传统是历史的 D.传统是革新的 答案: 传统是革新的 2、中华传统文化就是以儒家为主干的文化,辅以道家和佛家。 答案: 对 3、国学与“中华传统文化”特指在历史上积淀下来成为传统的、属于中国人的历史文化。 答案: 错 4、《易经》是由谁翻译之后传到西方的? A.马可波罗 B.郑和 C.利玛窦 D.魏源 答案:利玛窦 5、“华夏民族,非一族所成。太古以来,诸族错居,接触交通,

各去小异而大同,渐化合以成一族之形,后世所谓诸夏是也。”这句话是谁提出的? A.林则徐 B.梁启超 C.康有为 D.司马迁 答案:梁启超 第二章 1、中华文化是在半封闭的大河大陆型原始协作农业自然经济以及( )的宗法分封制的基础上而产生的,这体现在夏、商、周三代的社会文化形态。 A.母系氏族 B.分封制 C.父系氏族 D.家国一体 答案: 家国一体 2、近代中国人则通过对比东方农业文明与西方工业文明,从这两种文化生态的差异中,对自己文化的特质重新加以认识。 答案: 对 3、孔子开创了古代中国的“私学”传统,主张并实行“有教无类”,不分贫富和地区,对各类学生都采取( )的态度。 A.因材施教

B.诲人不倦 C.寓教于乐 D.不耻下问 答案:因材施教 4、墨子提倡以“三表”作为判断是非真假的标准。这“三表”是本、原、用。 答案: 对 5、“文景之治”时期,儒生贾谊曾指出,秦朝灭亡的根本原因是()。 A.始皇暴毙 B.边患日重 C.仁义不施 答案: 仁义不施 6、两汉时期,代表性的文章来自两位司马,一个是司马迁,还有一位是( )。 A.司马相如 B.司马徽 C.司马懿 答案:司马相如 7、汉学学风,即“经学学风”,与后世( )成为古代中国两大学风的代表。 A.明代心学学风

一道关于都江堰水利工程的综合题.doc

一道关于都江堰水利工程的综合题 四川省广汉市金雁中学叶家模邮编:618300 一、【背景材料】2002年11月25日星期一编写 都江堰水利工程位于我国长江支流岷江上游,是当今世界上唯一存留,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古代水利系统工程。这座古老的水利工程建于公元前251年,历经2250多年仍在发挥作用,被全球水利界誉为“人类水利史上的丰碑”。自2002年11月13日起,国家将对它的内江进行断流、维修,工期42天,耗资3000万 元。运用所学知识回答1-8题 1、都江堰水利工程具有的功能有 ①灌溉②排沙③防洪④发电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2、都江堰渠首三大主体工程是 ①分水鱼嘴②宝瓶口③金刚堤④飞沙堰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3、位于四川岷江上游的都江堰市西北9公里处,是四 川省西部大开发中的一项标志性大型水利工程,是新 中国成立以来四川建设的最大水利工程,也是举世闻名的都江堰灌区的重要水源工程。它是 A紫坪铺水利枢纽工程B二滩水利枢纽工程 C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D关口水利枢纽工程 4、都江堰水利工程是由战国末期秦国----主持修建的。 A史禄 B 李冰 C 郑国D白公 5、从经济常识看,对都江堰的内江进行断流、维修,耗资3000万元。这里的3000万元属于①非生产性基本建设资金②公共消费资金③扩大再生产资金④国家财政支出的一部分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6、从哲学上看,对这项工程进行断流、维修。表明了 A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是紧密结合的B量变必然引起质变

C认识要不断深化、扩展和推D整体决定部分,关键部分影响整体 7、从政治常识看,对这项工程进行断流、维修。体现了 A国家在行使搞好社会公共服务职能 B党在行使组织和领导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C国家在行使政治统治职能 D国家在行使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维护社会稳定的职能 8、简述四川盆地成为“天府之国”的历史和地理原因? 二、【简析】 这是一道以“都江堰水利工程内江断流、维修”为切入点而设计的综合题,考查地理、历史及政治的相关知识点。第1~3题考查地理知识,第4题考查中国古代史的有关知识,第5、6、7题考查经济学、哲学和政治学的有关知识。第8题考查的是历史知识与地理知识的综合分析。 三、【参考答案】 1、A 2、C 3、A 4、B 5、D 6、A 7、A 8、第一,人口稠密,开发较早,历代统治阶级的重视,广大人民群众的辛勤劳动,加之有著名的都江堰水利工程和庞大的渠系工程,水源充足,灌溉便利。(历史)第二,为冲积平原,地形平坦,土地肥沃,便于精耕细作。(地理)。第三,气候温和,雨热同季,降水较多,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是我国重要的农耕地区。(地理)。 (本文于2003年1月8日发表于《考试报》第三期上。供同行们参考)

中国传统和谐社会观

中国传统和谐社会观 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潘岳 潘岳发布时间:2006-08-07 06:00光明日报 “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和根本精神。“和谐”两字都是指音乐的合拍与禾苗的成长,“和”即是“谐”,“谐”即是“和”,引申表示为各种事物有条不紊、井然有序和相互协调,即《中庸》里所说的“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和《周礼》说的“以和邦国,以统百官,以谐万民”。 一、人与自然和谐。钱穆说:“中国文化中,…天人合一?观实是整个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之归宿处。”“天人合一”代表着中国人的人生精神,就是追求人与自然界的统一。所谓“天地变化,圣人效之”。儒家认为,“天地生万物”,人与万物都是自然的产儿,主张“仁民爱物”,由己及人、由人及物,把“仁爱”精神扩展至宇宙万物。道家把自然规律看成是宇宙万物和人类世界的最高法则,认为人与自然的和谐比人与人的和谐还要崇高。佛家认为万物都是“佛性”不同的体现,所以众生平等,万物皆有生存的权利。儒、佛、道在人与自然和谐的观点上基本一致。人与自然的和谐思想还落实到制度上。如孟子主张,“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意思是,人与自然和谐是生存发展与社会安危的基础,即所谓“王道之始”。 二、人与自身和谐。儒家强调要通过正心、诚意、修身来规范人的行为。孔子认为,人之所以为人,是因为人有精神生活,特别是在于人有道德,所以儒家以“仁爱”为中心,推演出温良恭俭让仁义礼智信,把培养有道德的人作为学问的根本,认为这是社会稳定和谐的根基。道家也主张以谦下不争、清静无为的方式来达到人的身心和谐,主张“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有了和谐的人格,就能消除自我的锢蔽,以开豁的心胸与无所偏执的心境去看待一切。佛家讲修来世,力图以事事无碍的超然态度进入一种彻悟的心灵境界,实现自我身心的和谐。 三、人与人和谐。孔子提出创造宽厚处世、协和人我的人际环境。并以“仁爱”为原则,实施两条途径:一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一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其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世界各大文化、宗教中都有相似表述,被公认为是处理人际关系的“道德黄金律”。儒家重视“礼”,主张通过“人和”来实现社会和谐,这便是“礼之用,和为贵”。道家也反对人与人

三教合一

《三教合一》情景课堂设计 安徽朱轶材 如果同学去少林寺游览,一定会看到“三 教合一碑”,又称“混元三教九流图赞碑”,也 肯定能看到印有此图案的各种纪念品。我们看 见的这幅图是朱元璋九世孙自称“三教中人”的 明朝乐律学家、历算家朱载堉(1536—1611)根据 少林寺“三教合一碑”所画。此图为何能体现 三教合一的主旨呢? 我们先来仔细的观察一下:三人共一鼻子,一人正面,另两人均侧面,从正面看,长者秃顶、须髯,是佛祖类人物,代表释家。若稍换角度,以鼻梁为限,遮住画像右面,则左面就是头挽高髻的老子侧面像,代表道教(家);遮住左面,右面则是头戴儒巾的孔子侧面像,代表儒教(家)。三教圣人的区分仅以简单的“头饰物”(准确地说,佛教人物并无“头饰物”),而其余部分珠联璧合,天衣无缝,准确表达了三教一体(源)的深刻含义。三教共存一图,一片圆融。这三个头像合在一起,加上合肩、合上身,浑成一体,两手捧“九流混元图”,生动表现出儒、佛、道三教合一的主题。 再看原碑下的赞词:“佛教见性,道教保命,儒教明伦,纲常是正。农流务本,墨流备世,名流责实,法流辅制,纵横应对,小说咨询,阴阳顺天,医流原人,杂流兼通,述而不作。博者难精,精者未博。日月三光,金玉五谷,心身皮肤,鼻口耳目。为善殊途,咸归于治。曲士偏执,党同排异。毋患多歧,各有所施。要在圆融,一以贯之。三教一体,九流一源,百家一理,万法一门。” 现在请同学们思考: 1、从赞词中看我们常说的三教九流是什么意思? 2、三教是如何合一的呢?三教中儒教是宗教吗?

3、你是如何理解三教合一的? 我们现在就带着这些疑问开始学习今天的课程第一节。 【答案提示】 1、三教:儒释道;九流:农、墨、名、法、纵横、小说、阴阳、医、杂。 2、隋朝,儒学家提出三教合一,主张以儒学为主,调和并吸收佛教、道教的理论。到唐朝统治者就奉行三教并行的政策,即遵道、礼佛、崇儒。“儒教”的“教”并非“宗教”,而是指“教化”,它虽然不是宗教,但在古代中国,却比任何宗教的影响都要巨大和深远,可以说它不仅渗入了每一个中国人的骨髓里、血液中和潜意识中,而且对当代每一个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模式等至今仍在发挥着巨大的影响。 3、理解:是儒、释、道三家思想信仰并存、兼容并包、互相吸收、和谐相处,从而构成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部分。可以有其他表达方式。 【简析】 三教合一,课文主要简述了形成过程,学生很难深刻领会,加之内容较枯燥,更需要增添新的情景资料。本情景从学生特别感兴趣的旅游少林寺引入,既展示带有一定神秘色彩的需要细细观察领悟的三教合一图,又有较为生动容易理解并蕴含传统文化的“混元三教九流图赞碑”辞,这样的情景教学,一定可以让学生记忆深刻,感悟更多。

天人合一的四重内涵——从天人同构到天人和谐(一)

天人合一的四重内涵——从天人同构到天人和谐(一) “天人合一”是中国哲学最基本的命题之一,也是中西文化差异之焦点。这个 命题学界议论纷纭,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直接反对天人合一观的,他们 认为:天人合一只是一套维护礼教、巩固皇权的教化理论,与“人与自然的和谐 友好”并没有多大关系,和如今人们提倡的环境保护、生态平衡也风马牛不相及, 当然更不能用于医学上了。有赞成天人合一观的,他们认为:天人合一是传统的 世界观,是传统文化的价值追求,有完整的技术操作系 统,有现代价值,应该深入研究和挖掘。 持天人合一观的学者,对天人合一的理解、阐发,也有分歧。辩论的焦点有 三个方面:其一,“天”是什么天?如冯友兰先生认为先哲所说的“天”主要有五种 不同含义:第一种是“物质之天”,指日常生活中所看见的苍苍者,与地相对的天, 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天空。第二种是“主宰之天”或“意志之天”,就是指宗教中所 说有人格、有意志的“至上神”。第三种是“命运之天”,就是指旧社会中所谓运气。 第四种是“自然之天”,就是指唯物主义哲学家所谓自然。第五种是“义理之天”或“道德之天”,就是指唯心主义哲学家所虚构的宇宙的道德法则。这五种含义中最 基本的不外乎两个方面:自然方面的“天”和精神领域的“天”。前者是基础,对后 者起决定作用,但是后者(精神领域的“天”)一旦生成又可对前者进行意义建构, 使自然的无生命无情感的“天”获得存在的意义和价值。这里的“天”实际上就是“人”,是“人”的一种外在化或对象化形式。其二,“人”是什么人,因为人也包括 身心灵。天人合一的人,具体指哪个意义上的“人”?其三,“合一”究竟是什么意思?张岱年先生进行了梳理,认为:“中国哲学中所谓天人合一,有二意谓:一 天人本来合一,二天人应归合一。”“关于天人本来合一,有二说:一天人相通,二天人相类。所谓天人相通,如解析之,其意义可分为两层。第一层意义,是认 为天和人不是相对待之二物,而乃一息息相通之整体,其间实无判隔。第二层意义,是认为天是人伦道德之本原,人伦道德原出于天。在今观之,在天为根本的, 自一意义言,亦是在人为根本的,因人为自然中之一物。然自另一意义言,所谓 人性,常指人之所以异于非人者,即人与他类物不同者;而人与他物相同的,虽 为根本,亦不含于所谓人

儒释道三家文化的比较

儒释道三家文化的比较 1、从哲学研究的范畴上来说: 儒家——入世的哲学,道家——隐世的哲学,佛家——出世的哲学 儒家主张“诚心、正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儒家有社会责任感,他们积极入世,自觉地“以天下为己任”,“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道家讲“自然”,讲“道”,超离了尘世。老子讲:“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凡事顺其自然,人力所不能及的事不可过分强求,让热衷于尘世功名的人更加清醒。 佛家讲“三界”、“轮回转世”、“因果报应”、“色空”等,善者入天堂,恶者下地狱。 2、从功用的角度上来说:儒家——治世,道家——治身,佛家——治心

儒家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为使命;道家以“自然”观照人,认为,一个人若能超脱于生死的执著,其心灵也就可以超脱形体的局限,而与“道”契合为一,进入“万物一府,死生同状”(《庄子·天地》)的境界,在心灵上获得极大的自由,成为精神上不受任何环境影响的“圣人”,或神妙至真的“神人”。佛家基于对人生“无常故苦”的价值判断,怀着对人的迷惑、烦恼、痛苦、死亡的真诚关切,指出解脱的方法和途径,从而为人提供了一种宗教的精神依托。更着重转向内心的探索、转换和提升,把心性修养看作人生解脱的必由之路,明心见性,超脱修心。 3、从文化主旨方面来讲:儒家——进取文化,道家——规律文化,佛家——奉献文化 儒家学说强调:“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儒家的大同理想,内圣外王之学,正己正人、成己成物的主张,以及“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的心态,无不反映出刚健有为、奋进不止的精神。 老子所说的“道”,是宇宙的本原和普遍规律;“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人事必须“因阴阳之恒,顺天地之常”,违反客观规律,必然招致灾祸。“夫人事必将与天地相参,然后乃可以成

都江堰水利工程简介

都江堰水利工程简介 都江堰坐落于成都附近,位于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上。都江堰水利工程在四川都江堰市城西。公元前256年,是全世界至今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都江堰附近景色秀丽,文物古迹众多,主要有伏龙观、二王庙、安澜索桥、玉垒关、离堆公园、玉垒山公园和灵岩寺等。 都江堰水利创建时的鱼嘴分水堤、飞沙堰溢洪道、宝瓶口引水口三大主体工程和百丈堤、人字堤等附属工程构成,科学地解决了江水自动分流、自动排沙、控制进水流量等问题,消除了水患,使川西平原成为“水旱从人”的“天府之国”。两千多年来,一直发挥着防洪灌溉作用。 都江堰水利工程充分利用当地西北高、东南低的地理条件,根据江河出山口处特殊的地形、水脉、水势,乘势利导,无坝引水,自流灌溉,使堤防、分水、泄洪、排沙、控流相互依存,共为体系,保证了防洪、灌溉、水运和社会用水综合效益的充分发挥。最伟大之处是建堰两千多年来经久不衰,而且发挥着愈来愈大的效益。都江堰的创建,以不破坏自然资源,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为人类服务为前提,变害为利,使人、地、水三者高度协合统一,都江堰工程至今犹存。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灌区范围的扩大,从1936年开始,逐步改用混凝土浆砌卵石技术对渠首工程进行维修、加固,增加了部分水利设施,古堰的工程布局和“深淘滩、低作堰”,“乘势利导、因时制宜”,“遇湾截角、逢正抽心”等治水方略没有改变,都江堰水利工程成为世界最佳水资源利用的典范。 水利工程 都江堰水利工程充分利用当地西北高、东南低的地理条件,根据江河出山口处特殊的地形、水脉、水势,乘势利导,无坝引水,自流灌溉,使堤防、分水、泄洪、排沙、控流相互依存,共为体系,保证了防洪、灌溉、水运和社会用水综合效益的充分发挥。它最伟大之处是建堰2250多年来经久不衰,而且发挥着愈来愈大的效益。都江堰建成后,成都平原沃野千里,“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谓之天府”。

“天人合一”思想对当代中国文化的影响

“天人合一”思想对当代中国文化的影响在当代文化建设中,针对中国古代“天人合一”思想,出现了截然不同的评价。作为中华传统文化之精髓的“天人合一”思想所包含的古典生态智慧具有极为重要的当代价值。从作为其源头的《周易》分析。它包含“太极化生”、“生生为易”、“天人舍德”、“厚德栽物”与“大乐同和”等极有价值的生态智慧内涵,成为当代生态文化建设的重要资源。在我国现代化进程快速发展中,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在不知不觉中凸现出来。对于我国当前提倡的科学发展观和确立建设和谐社会目标,古代“天人合一”思想中所包含的生态智慧更有其特殊价值。 所谓天人合一,包含着人与自然界相统一的意思。天人合一思想,是中华民族五千来的思想核心与精神实质。它首先指出了人与自然的辩证统一关系;其次表明,人类生生不息、则天、希天、求天、同天的完美主义和进取精神;第三,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世界观、价值观的思维模式的全面性和自新性。合,就是互相理解,结成友谊。西方人总是企图以高度发展的科学技术征服自然掠夺自然,而东方先哲却告诫我们,人类只是天地万物中的一个部分,人与自然是息息相通的一体。" 在我们大踏步地走向现代化之际。人类既享受到现代工业革命给我们带来的文明发展,同时也切身地感受到现代工业革命给我们带来的一系列负面影响。特别是生态的急剧恶化和环境的严重破坏给我们带来的深重灾难。任何事物的发展都应该有一定的度, 都应与周围事物的发展相辅相成, 否则可能造成破坏性的影响, 人类的发展也不例

外。面对人类自己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酿成的苦果, 人类早已经开始寻求自我救赎之道。不仅依靠先进的科学技术, 通过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来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寻求改善环境的新方法, 新途径, 而且还要从价值观上树立正确的生态意识。中国古代“天人合一”思想在某种程度上为这种观念提供了些许借鉴, 为人类正确的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提供了某些素材。当前受到了越来越多有识之士的青睐, 被当作克服人类当前的生态危机的一种思想资源。德国汉学家卜松山认为: “天人合一”是具有中国特点的人与自然的统一思想, 是一个具有世界性影响的思想。在环境危机和生态平衡受到严重破坏的情况下, 强调儒家的“天人合一”, 或许可以避免人类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普里高津也称赞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观具有了不起的技术实践, 中国文明对人类、社会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有着深刻的理解。因此, 中国的思想对于那些想扩大西方科学的范围和意义的哲学家和科学家来说, 始终是个启迪的源泉。毕竟, 人类只有一个地球, 保护地球就是保护我们的生命线。特别是当前面临严峻的生态危机, 以全面阐述人与自然关系而被人们所关注的儒家“天人合一”思想无疑具有更大的现实价值。

儒道佛三教的关系

儒、道、佛三教的关系 本文将从两个角度回答问题:其一,是循着老师上课所陈述的思路,尽可能全面地展开三教关系在历史不同时期发展上的不同特点。 另一,则是作为本文最后的结论,将从儒佛道三教的文化特质,来透视其在不同时期发展所具有的不同特点,其内在原因为何? 儒佛道三教之所以从开始时的彼此攻讦,几欲置对方于死地,到最后三教融合、共同构成中华文化的一个浑然整体,谁也消灭不了谁,谁也取代不了谁,是因为它们其实都在一个文化整体中承担着各自不同的文化功能。儒家思想益于维持社会的人伦秩序(忠君孝亲,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道家思想益于张扬个人的精神自由(自在无为、逍遥无待、神游于天地之间),而佛家思想则能为每个人对自己生死问题的终极关怀提供一种答案(因果轮回、生死解脱、破除烦恼)。而中华文化作为一个完整的整体,其实三者功用不同,确实缺一不可。 值得我们关注的是,儒、道两家在社会秩序与个体自由

的矛盾与对立出现激化时,其文化冲突会表现得尤为强烈,并出现走向极端的倾向,这可以理解何以会由汉代的独尊儒术严守人伦纲常而走向魏晋南北朝的自由舒展、飘逸放达。至于佛家,则因其直接切入个体生命所不能回避与关注的终极问题,所以关注个体生命价值的最高哲学表达,又当归属于佛家,谈到佛道两教之争,只能说是宗教资源的争夺。 另外一个值得注意的是,由于三家思想都具有协助君王统治、实施社会教化、维持社会安定的文化功能,这又影响了作为集权专制者的封建帝王不同的宗教政策,这种宗教政策随帝王个人喜好之不同而使三教命运起伏波折。 一、佛教初传时的三教关系 三教关系,应以三教皆具而形成关系为标志,所以完整意义上的三教关系,理应从佛教初传开始算起。 佛教:佛教的传入,现在学界已大体确定为东汉初年(汉明帝永平年中)。在汉代佛教刚传入时,大家都看作是黄老道术的一种,这与当时社会上流传的神仙道家思想密切相关,在这种文化背景下,人们理解佛教,便把它当作是黄老道术的一种。具体表现,则是把佛陀看作神仙,可以飞行变化,

中国哲学中的和谐思想

中华传统文化的和谐思想 赵馥洁 和谐是中国哲学的重要内容,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继承和弘扬这种和谐精神对当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意义。 所谓“和”,就是事物各种不同的要素相互协调、相互适应、相互平衡,从而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的状态。在中国哲学中“和”与“同”、“和”与“争”是相反的概念,而“和”与“中”是相通的概念。(1)“和”是多样性的协调,而“同”是单一性的重复。(2)“和”是多因素的协调,而“争”是多因素矛盾冲突的无序状态。所以儒家崇和非争。(3)“中”是实现“和”的条件,“和”是各因素处于“中”的结果。所以儒家主张“致中和”。《中庸》说“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一.中国哲学和谐思想的形成 中国哲学和谐思想的形成于春秋时期。 1.公元前六世纪的西周末年,曾经有两次关于“和”与“同”的讨论。一次是周太史史伯对郑桓公的谈话,一次是齐国大夫晏婴与齐侯的对话。据《国语.郑语》载史伯对郑桓公说:“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若以同裨同,尽乃弃矣。故先王以土与金木水火杂,以成百物。……声一无听,物一无文,味一无果,物一不讲(讨论)。王(指周幽王)将弃是类(指“和”)也而与剸同,天夺之明,欲无蔽,得乎?”据《左传.昭公二十年》载齐侯与晏子的“和同之辨”。齐侯问“和与同异乎?”晏子曰:“异。和如羹焉,水火醯(xi.醋)醢(hai.肉醤)盐梅以烹鱼肉,燀之以薪,宰夫和之,齐之以味,济其不及,以洩其过,君子食之,以平其心。君臣亦然。

君所谓可而有否焉,臣献其否以成其可;君所谓否而有可焉,臣献其可以去其否,是以政平而不干。……(而同)若以水济水,谁能食之;若琴瑟之专一,谁能听之。同之不可也如此!”这两次“和”“同”之辨,都深刻地阐发了“和”“同”的不同含义,明确提出了“和实生物,同则不继”哲学观点,确立了“取和去同”的价值主张,并运用这一哲学思想论证了“尚和”的治世原则。 2.孔夫子明确论述了和的重大意义,提出来了:“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 有若说:“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论语·学而》) 二. 中国哲学和谐思想的内涵 中国哲学认为宇宙是一个整体、一团和气、一片生机。其中和谐观念是核心。包括: (一)宇宙和谐观。中国哲学认为宇宙是至高无上的大和谐。《周易彖辞》:“乾道变化,名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贞,首出庶物,万国咸宁。”《庄子.天运》:“太和万物。”张载:《正蒙.太和篇》:“太和所谓道”,指宇宙本体的和谐状态。王夫之在《张子正蒙注》中说:“太和,和之至池。道者,天地人物之通理,即所谓太极也。……未有形器之先,本无不和;既有后,其和不失。是谓太和。” (二)自然和谐观。中国哲学认为自然万物处于一种和谐的关系和状态之中,和谐是自然生存发展的根本法则。《老子》:“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中庸》说“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荀子.天论》:“阴阳大化,风雨博施,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义以成。”《吕氏春秋.贵公》:“阴阳之和,不长一类,甘露时雨,不私一

汉字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儒释道精神

汉字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儒释道精神 摘要:本文阐述了汉字中传达出的儒释道精神,以及儒释道精神对中国汉字的影响,正确运用儒释道精神解读中国汉字的意义以及用好汉字传承中国传统文化。 关键词:汉字儒释道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其核心是儒、释、道精神。汉字作为记录汉语的视觉符号,本身就是中国传统文化信息的载体。在当今社会,有些年轻人用键盘输入取代手写汉字。不认识繁体字,无法读懂古代优秀典籍,网络新词不断地被创造,很多汉字的字义已经和原义相去甚远,很多人崇尚西方文化无视中国传统文化,丢弃传统伦理道德,人生观价值观出现扭曲,凡此种种表明应用好汉字传承中国传统文化格外重要。 一、汉字传达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儒释道精神 汉字本身记载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典籍,如《弟子规》《论语》《道德经》……东汉时期,佛教传入中国,佛教文化逐渐融入到中国传统文化中,几千年来,中国古代典籍得以流传,中华民族的文化一脉相承,汉字起了很重要的作用。 1.汉字与儒家思想 汉字是以笔画和偏旁作基本结构单位的表意文字,与西方表音文字不同,中国文字直观、形象,“儒”字,从人从需。“需”字,是指在等待着雨水的滋润,“儒”字也指圣贤的思想学问能够安定别人,说服别人,为人所需。

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百善孝为先”,“孝”字的上边是个“老”字头,下边是“子”,是小孩搀扶着老人的形象,奉养照顾父母的意思。 儒家思想中的伦理观念主要是三纲五常。每个人要做到仁、义、礼、智、信。《说文》:“仁、亲也,从人从二”。一个人自己站立时要考虑到其他两个人,说明人与人要仁爱;“義”字是会意字。从我,从羊。“我”字代表金属的兵器,说明义行要承担风险和责任,献祭的“羊”有奉献的精神。“禮”字是会意字。《说文》:“禮,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引申为对别人的尊重和奉献精神。智,从“知”。“知”是会意字,从矢从口。“矢”是象形字,本意是箭,引申为正直、端正,同时如箭发而无悔。“知”是智的古字。通晓天地之道、深明人生哲理是智。“信”是会意字,从人,从言。信的本义是指人的言行应诚实不欺诈。 2.汉字与道教 “道”字,《说文》:道,所行道也。从辵(chuò),惪(dé)声。人通过头顶与天道相通,天人合一就是道。“德”字,《说文》:德,升也。形声。从彳(chì),“彳”双人旁,有众人之义,表示行走、实践。“―”横为东西,“|”竖为南北,四方中央皆备。在这里为十种善心:忠孝心、好善心、慈悲心、平等心、博爱心、教化心、忠恕心、和蔼心、忍耐心、勇猛心。这个“四”,是一只眼睛向天上看,表示尊天德之道而行,“非礼勿言、非礼勿听、非礼勿视、非礼勿行”。“德”字的本义,有升华心灵品格的意思,一心一意去

都江堰水利工程双语简介中文+英文

都江堰水利工程双语简介中文+英文 The Dujiangyan Dam, 45km north of Chengdu, is an ancient technological wonder of the country. More than 2000 yers ago, Li Bing(250-200BC) ,as a local governor of the Shu State, designed this water control and irrigation dam and organized thousands of local people to complete the project to check the Mingjiang River.For many years the river,flooded the Chengdu agricultural area and local farmers suffered a lot from the water disaster. Due to the success of the project, the dam automatically diverts the Mingjiang River and channels it into irrigation canals. For many years the dam has continued to make the most of the water conservancy works 。 都江堰大坝45 公里,成都北部,是我国的一个古老的技术奇迹。超过2000 年前,李兵(250-200bc) ,为蜀国的地方总督,设计了水利工程和组织当地数千人完成项目检查闽江。多年的河流,淹没了成都的农业区,当地农民遭受水害。由于项目的成 功,大坝自动将岷江和渠道进入灌溉渠。多年来,大坝继续发挥水利工程。 Expansion has been undertaken since 1949 and at present the system does a good job of irrigating farming land across 33counties of the western part of Sichuan Province. Local people feel proud of the system becaude it has supported a large amount of people in their daily life 。 What makes this system so good? 膨胀已自1949,目前该系统很好地灌溉农业土地在四川省西部33counties 当地人觉 得它支持大量的人们在日常生活的系统因为骄傲。 是什么让这个系统很好吗,

中国古代的天人合一思想蕴含着人与自然应该和谐共处的道理

中国古代的天人合一思想蕴含着人与自然应该和谐共处的道理,我们应该汲取这个古代先进思想的精神养料,正确处理人和自然的关系,积极解决人类发展所面临的环境问题。 关键词:天人合一理想境界生态意义 中图分类号:B028 文章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09)03-随着工业化社会步伐的不断推进,环境污染、生态破坏不断加剧,给人们 的生产生活带来了巨大的灾害。人们痛定思痛,开始反思自己的所作所为,认识到处理好人与自然关系的重要性。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应是人们实践活动应该遵循的基本原则,也是维持人们可持续健康发展所必需。实际上,在中国古代人们就认识到了人与自然应该和谐共处的道理,并形成了“天人合一”的思想观念。我们有必要对这种理念理解、把握,从古人那里汲取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道理和智慧,以便更好的指导我们的实践,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双丰收。 一、“天人合一”的科学内涵 “天人合一”的思想是中国古代先辈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认识,是中国传 统价值观念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思想命题是由北宋张载第一次明确、系统地提出的。张载在其名篇《正蒙?乾称》里说:“因明致诚,因诚致明,故天人合一。”张载提出的这一重大而先进的哲学命题,体现了中国哲学重合轻分的思维方式与价值取向,表达了中国先辈“万物同源,和谐共处”的思想观念,同时亦揭示了中国哲学、中国文化包容宇宙、开拓进取的风貌特色与基本精神。 天人合一思想,是中华民族五千来传统文化理念的优秀思想精髓。它首先指出了人与自然的辩证统一关系,指明了人与自然应是和谐共处的关系,人凌驾在自然之上的做法是完全错误的;其次,体现了人类生生不息、前仆后继,与天地万物共同存在、发展、创造的完美主义理想和拼搏进取精神;第三,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世界观、价值观这种思维模式的全面性、先进性和创造性。中国哲人提出的“天人合一”思想命题的问题意识之一就是深刻认识到“天人一体”,深刻认识到人与自然“本是同根生”。人们在实践活动中应该充分尊重大自然万事万物的生存权利,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一体。因此,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与思想理念的精髓和主旨就是要探索和获取“天”与“人”的亲和性,就是要力求达到人与天地万物互相尊重、和谐相处、共同发展。 环境问题不但是个涉及到人与自然关系的哲学问题,而且是人在实践活动 中直接面对的现实问题。“天人合一”一直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人与自然之间关系 的理想境界,古人还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践行这一理念。根据史料记载,三千年前的周朝根据气候节气,严格规定了打猎、捕鱼、砍伐、烧荒等的时间;二千年前的秦朝,禁止春天采集幼小植物,禁止猎取年幼野兽,禁止毒杀野生动物。中国历朝历代,或多或少皆有对环境保护的明确法规与禁令。中国今天的环境保护工作,是对中国传统文化中人与自然和谐精神的继承与发展。我们应该把这种精神发扬光大,为拥有一个更加绿色安全的生存环境而努力奋斗。 二、“天人合一”指导实践的生态意义 近代工业文明发展所形成的自然观,强调人要征服自然、改造自然,才能保障自己的生存与发展。在这种思想指导下,人类确实取得了巨大的物质文明成就。但随着工业化社会的发展,到上世纪后期,温室效应、臭氧破坏、水体污染等一系列困扰人们的环境问题摆在我们的面前,给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巨大的

从“人定胜天”到“天人和谐”——神奇的大自然

从“人定胜天”到“天人和谐” ——浅谈人与自然观的发展演变 摘要:从历史的角度分析人与自然关系演变的科学技术推动作用,指出工业社会以来人类错误的科学技术观是人与自然关系恶化的深层思想根源,提出人类应树立新的绿色科学观,强调科学技术与社会科学、社会技术的联系和结合,走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文明模式。 关键词:人与自然;科学技术;绿色科技;生态文明;生态技术 人与自然是一个有机整体,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一刻也不能脱离自然界,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就是人与自然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的历史。因此,人类自诞生之日起,就密切关注其自身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而人类对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认识是随着科学与技术的发展而改变的。在古代社会,由于科学技术水平很低,人类不仅对自然界的奥秘无法理解,而且也无法抗拒强大的自然力,因此对自然产生了敬畏和崇拜感;近代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人类不仅破解了一个又一个的自然之谜,而且在改造和“征服”自然的过程中取得一个又一个的重大胜利,因而随之产生了人类中心主义思;20世纪50年代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滥用,导致了严重的生态危机,它促使人类重新反思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这种反思促进了反人类中心主义思想的诞生。今天,人类终于意识到,自然也具有内在价值,也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主体性、主动性和目的性。通过对人类自己所造成的生态危机的深刻反思,人类逐渐认识到,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完全是一种共存共荣的合作伙伴关系,而决不是什么征服与被征服的敌对关系。 纵观人与自然关系的历史演变,就会发现科学技术的发展是人与自然关系历史演变的重大驱动力。科学技术集中反映了人类对自然作用的能力,是人与自然之间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的重要媒介。从原始社会、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到现代社会,每一次科技的飞跃,都使人对自然的干预深人到一个新的层次,人类借助于科学技术的进步,从完全依附于自然到局部干预自然全方位、多角度的干预和影响。但与此同时,人们在一定社会条件下对科学技术的过分推崇及不当运用,又是造成当今人与自然关系恶化的深层次原因。 一、科学技术对人与自然关系演变的推动作用 1.原始社会。 原始社会基本没有科学技术,但由于生存的需要,他们把最常见的自然物稍加改变使之成为捕猎食物、建筑巢穴的工具和手段。在与自然的抗争中,人类学会了使用火。火的使用是人类技术发展史上的一个重大进步。正是由于有了这些初级技术的发明和使用,人终于超出其他动物,开始有目的地改造并利用自然为自己服务的斗争。然而,原始科学技术毕竟还处于萌芽状态,远不足以武装人类与强大的自然相抗衡。在热带地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